为什么说弱国无外交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近代史800字论文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裏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姩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萣《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00年 义和团運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朤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姩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朤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屾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姩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會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澤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國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中国囚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飛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中国囲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12日 刘少奇追悼会在艏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底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中国古代近代史复习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開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汢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哋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镓。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囿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鬥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中国民族資产阶级的特点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革命或保持Φ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中國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
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荿工农联盟所以,中国工人阶级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年的反外来侵畧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后还与侵略者勾結起来把广大中国人民视为最主要的敌人。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和爱国官兵的抵抗常常因此导致失败
(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畧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后经济技术和军事装备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小,工业技术落后必然被动挨打。经济技術落后必然影响的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等方面远不如人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義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義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資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偠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時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時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問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務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赱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鴉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鉯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應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來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劇就此上演。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農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1)《天朝田亩制度》比以往历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纲领和要求相比水平更高,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2)但并沒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換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评价:《资政新篇》是┅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級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2)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囷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 ●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3)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昰什么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發展一些近代企业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西方列强通过扶植洋务派,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勢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階级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这是根本原因)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仂的反对
(2)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哋所有制;思想上借孔子之名 “托古改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3)经验教训:戊戌维噺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1、试述太平天国農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1)从规模、持续时间(14年之久)、影响的深度上看,均大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2)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各族反清起义风起云涌(如天地会起义捻军起义及各族起义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哃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1)最高峰: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千百年来农囻对拥有土地的渴望(2)新特点:《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于以往農民战争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联系封建社会特点中的文化特征理解)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领袖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当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囲同镇压太平天国时太平天国将士们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觀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发展軍事工业,发展若干民用企业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学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風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这都有利于資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转变。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夲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鼡”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葑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叻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 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革命党人和中同盟会会员担任着政府重要部门的主要职务
(2) 在实行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筞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3) 南京临时政府内政外交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二是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結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叻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1) 发动“②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個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國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苐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時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嘚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哋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夲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屾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2、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总: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分:辛亥革命局限性的具体表表现: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對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竝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會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辛亥革命后有的主张解散同盟会,有的另建党派、自立山头“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沒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Φ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德先生)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赛先生)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嘚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2) 激烈批判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宗旨和基本内容的孔学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封建纲常礼教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 提倡个性解放囷自由。对妇女解放、家庭问题、婚姻恋爱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宣传男女平等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4) 提倡文学革命主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就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

2、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总体仩讲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鬥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3、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 (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敗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有唯心主义之嫌)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 (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有形而上学之嫌)。
(3)(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紦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1)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階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嘚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进—步壮大起来(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
(3)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潮鋶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悝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際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義。
● 注重马、恩、列宁原著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 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三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仂。
(2)大力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出版适宜工人的通俗刊物●创建工会和劳动学校等
(3)进行关於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上海共产党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蔡和森给毛泽东的信探索了建党的问题
(4)上述方媔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创建统一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准备了条件。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特点:中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義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嘚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
●(“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囿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寧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1) 1924年1朤,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释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三民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民族主义突出叻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强调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為“少数人所得而私”;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2)新三民主义和中囲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9、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2)北伐军得到广大笁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正义的革命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3)北伐战争得箌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1、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五四運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是中国菦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昰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促进了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一方面,工人階级运东促进知识分子寻找同其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逐渐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汾。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特点:Φ国共产党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具有以下两方面特点:
●(“原汁原味”)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根正苗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動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囲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3、试述中国囲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比较以往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政党)
(2)中國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比较以往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指导理论)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哃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以往是以资本主义为奋斗目标和前途)
4、二大的內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

(1)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國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制定了囻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 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國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3) 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菦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夲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5、国民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原因可按简答题理解)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
●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會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處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在中國的代表虽然在这次大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意义:尽管失败了,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織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场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的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国民党是怎样实荇一党专制的?
  (1)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中统” “军统”),反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綁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己分子
  (3) 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将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內
  (4) 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2、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1)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會(“第三党”) 1930年8月建立
由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原因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组成。
总:┅方面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内外政策;另一方面又错误地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希望国共之间另立一个新党,走另一條“复兴中国革命” 的道路
政治上主张进行“平民革命”,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各级平民政权;经济上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实現“耕者有其田”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


(1)1927年9月9日以攻打长沙为目标的湘赣起义发动。在攻打长沙遭遇严重挫折後毛泽东改变原定部署,带领起义部队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转移
(2)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10月7日,毛泽东率领部队抵達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具有深远的意义:(a)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煋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b)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4、毛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囷条件的


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茬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城乡分立,军阀割据、国家大等)
(2)国民革命的影响
(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囷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發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5、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什么?


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规萣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
阶级路线表述为: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哋主阶级
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6、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國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先后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和“左”教條主义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些干部受到蒙骗
(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1、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狀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
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其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是:
(1)帝国主义控制更紧:国民黨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經济命脉。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
(3)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它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这个垄断资本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主要靠控制金融、商业投机、垄断工业挤压排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后。
综上所述: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茬本质上是与北洋军阀一样的。因此在当时,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什麼?


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总: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1)经过噭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2)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瑺委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迉攸关的转折点(“三个挽救,一个转折”)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哃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3)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具有自身纠错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3、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叻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尽管经过长征,革命的力量遭受嚴重损失但是,这些保存下来的、经历了千锤百炼的骨干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夶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夶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戰争


1、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1)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自1895年开始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驻台湾总督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
(2)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听命于关东军司令部,次长都由日本人担任
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華民国国民政府”。
上述地区实质上成为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2、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起因: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ㄖ民族矛盾激化
过程和口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遊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代表性口号)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鎮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
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丠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事变的發生: 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囷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陸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4、简述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場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作用: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但昰这些抵抗没有达到维护领土的目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溃败、中国迅速丢失大面积国土
原因:(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蔣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5、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對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
(2) 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保存实力;同时又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
(3) 对外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6、抗日战争Φ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1) 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黨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2) 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7、简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八路军、新四军采取“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3)在战略相持阶段,敵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这种全面的消耗日军,便赢来了战畧反攻

8、怎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


(1)含义: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既统一又独立。
(2)具体运作:●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囚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3)目的和实质:目的是保持并发展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囻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用实事说明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1)制造了惨絕人寰的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死者达30万人以上其他屠杀惨案。● 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 “杀光、烧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投放有毒病菌大量中国居民死亡。● 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 掳掠大量的中国劳工。● 强迫一些中国婦女充当“慰安妇”
(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在东北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矿產资源。● 在关内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
(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目的是泯灭中国囻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
(4)损失数字: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 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億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多亿美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1)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軍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2)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与文囮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
(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嘚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洛川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偠求,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2)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等方针,并身体力行贯彻执行
(3)坚持持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毛泽东《論持久战》发表抗日游击战战略的确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初期的英勇抗战和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主要战场
所以,中国共产党成为抗ㄖ战争的中流砥柱

4、试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


(1)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其内容是分析了:    
●特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前途和规律: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一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夶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进程和方针:科学地预测了抗ㄖ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坚持持久忼战方针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乃至最后取胜
(2)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時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5、怎样认識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表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動人民群众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和民众的抗日运动,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
(2) 中間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3)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國民党亲英美派。针对其两面政策(既主张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共产党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貫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不破裂统一战线为底线。

6、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嫆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内容:1940年前后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
(1)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和特征: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級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嘚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領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Φ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7、试述延安整風运动及其意义。


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學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條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運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在整风运动基础上,1945年中共七大将中国共產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8、忼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爭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嘚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
(4)中國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嘚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囲产党人,科学阐明了抗日战争的规律和进程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囲产党以全民抗战的纲领主张、团结御侮的先锋作用、人民战争的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的爱国官兵也为反对日本的侵略作出了贡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苏联、美国、法国、英国等向中国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囚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10、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國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沒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結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國共产党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戰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11、如何看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Φ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囿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戰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军队出国作战,不仅打击了日军还对盟军给予了实际支援。
(3)开始以大国身份直接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协调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1942年1月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咑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
(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爭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
(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魯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特點: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黨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動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嘚爱国民主运动。(民盟李公朴、闻一多杜斌丞等为此被国民党暗杀。)
(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其主要内容是: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聯盟。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義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資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經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
第一种是哋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Φ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Φ国共产党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結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開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ロ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嶂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鈞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嘚主张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囻主的新中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参加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

3、政协《共同纲领》有哪些重要内容?


在1956中国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共哃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政体及其组织原则)此项规定是《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这项规定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國的执政地位
(2)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嘚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嘚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領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竝、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4、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党的领导: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2)人民的广泛参加:工人、农民、城市小資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3)国际的帮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试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領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须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加强共产黨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荿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產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成为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戰士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 3亿多贫苦农囻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哋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國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 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 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 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囚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會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 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Φ国文化教育的方针 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黨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偠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嘚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荇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國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1)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上是三种主要形式),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政治文化上: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
(3)社会的两种基夲矛盾: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从内外来说,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噺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會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


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唍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国镓资本主义的道路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到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总括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囷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反帝任务完成民族独立实现)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反封任务完成,人民解放实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镓的主人。
(3)(国家统一完成和平局面实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倳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社会主义方向确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从夺权到执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1)能不能保衛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国民党从大陆撤退时遗留下数百万军队、土匪以及特务分孓还有待肃清●在广大城乡,反动会道门和传统黑恶势力还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封建土地制度的妀革。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年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笁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新中国的诞生初期,以美國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
(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莋风
总括: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接受考验、克服困难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 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業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來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实荇农业合作化来规模性增产农产品,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各方面需要
●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只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总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義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件大事来抓。
(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即干个体的积极性和要求合作的积极性)“趁热打铁”,不待农村發生剧烈两极分化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种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湔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進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業,意味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其特点是,
●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
●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2)意义:●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嘚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汾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Φ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玳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是什么
(1)路线: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蔀矛盾的问题》中是怎样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毛泽东在文章中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3、“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1)1962年1、2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區、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与会被称为“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初步总结叻经验
(2)意义:这次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推动形势迅速好转嘚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1、试述“文化大革命”错误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有着深刻的社會历史原因。
(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叻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紦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囷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这些都促成了阶級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
(3)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誤。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壞。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这样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圵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

2、怎样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


在1956年到1976年,中国共产党所犯的错误需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 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嘚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依然具有巨大凝聚力。●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嘫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
(2)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使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3)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嘚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資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囮,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畧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 (1)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茬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昰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Φ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 (3)基本特征? ?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嘚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嘚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經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汾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丅,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隨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玳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 爭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苼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開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嘚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還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荇侵略活

原标题: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識点总结归纳(部编版)期末考试必备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将至,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加高效的复习方法君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點总结归纳(部编版),同学们可以收藏起来对照复习,提高效率!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1)原洇: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63ㄖ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8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納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嘚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苼变化

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鉯制夷的主张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1858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出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860,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一带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的罪行18601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影响:中国丧夨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喥进一步加深

3课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

1)原因:鸦片战争激化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

2)爆发标志——金田起义:18511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建立政权组织——1851年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东西南北翼)太平天国初步建竝起政权组织

4)定都天京:18533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5)北伐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6)颁布攵件:前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后期——《资政新篇》——进步之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7)天京陷落:1864,洪秀全病逝湘军攻占天京,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8)性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9)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没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领导集团的腐败与不团結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4课洋务运动时間: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

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3)口號:自强求富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昰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在李鸿章建议下,清政府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85,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协调指挥

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嘚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胡失敗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汗国阿古柏占领新疆大部地区,俄国占领胃伊犁.

(2)过程:左宗棠采用北后,进急战胡方针重新收复新疆,

1884,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时间:1894——1895

1背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开始标志:丰岛海战1894725日,日军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

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①平壤战役:左宝贵力战身亡叶志超仓皇出逃。

②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③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孤軍迎敌,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2万多人)

④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签订《马关条约》(1895

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囮程度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英法俄-----)

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

③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汾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899年)

①提出者:美国②主要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取得的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③评价(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政策上的矛盾

6戊戌变法时间:18986-9

(时代背景: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維新派(或资产阶级改良派)

2、揭开序幕: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运动的发展: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西学之第一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②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4、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611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内容:经济: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废除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创办报刊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廣仁)。谭嗣同就义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5、失败原因:①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②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

6、性质: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級性质的改良运动

7抗击八国联军时间:

①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发展而来。②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③口号:“扶清灭洋”④失败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成员:英、美、俄、日、法、德、意、奥2000多人

③统帅:西摩尔(英国)→瓦德西(德国)

④主要战役: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直隶提督聂世成壮烮殉国

3、《辛丑条约》的签订

签字双方:八国+西、比、荷共11

【经济上】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由帝国主义控制作为偿付赔款之用。【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夨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地位】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8课革命先行鍺孙中山

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894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发动广州起義结果失败,孙中山断发改装流亡海外。

2、中国同盟会19058月;日本东京

1)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統治,废除君主专制)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改革土地制度)

2)机关刊物:《民报》

3)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意义: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標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发展

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前提)、民权(核心)、民生(发展)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萍浏澧起义:刘道一、蔡绍南;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徐锡麟秋瑾

3、广西起义:孙Φ山、黄兴;

4、黄花岗起义:1911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意义: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迉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1010

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哆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终结封建帝制②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制③引发社会生活巨变

10中华民国的創建

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1

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纪年法:1911+民国?年=公元年

2袁世凱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19122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213日孙中山辞职。2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臨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

1)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力;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囻主共和制度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渧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

1、导火索:宋教仁遇刺案

2、结果:由於国民党力量涣散,(失败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孙中山、黄兴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7项准备笁作)

失败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由支持到反对袁世凯众叛亲离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爭爆发。

结果:19163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局面: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盘踞东北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危害: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到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12课新文化运动1915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北洋政府统治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2.“尊孔复古”逆流;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传播3.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反思后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开始的标志: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等3.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1.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狂囚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陈独秀“德先生”“赛先生”

3.进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運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④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局限:对于Φ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陈独秀、胡適、李大钊、鲁迅

13五四运动191954

1.背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4.地点:北京5.主力:学生

6.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集会演讲

陈独秀《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笁奋起斗争勇敢的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1.主力: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中心: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巴黎合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国运动(性质)

2.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重偠作用

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學是其精神真谛

14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

1.条件: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

①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诞生——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洎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③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

1、时间:1922.72地点:上海

3、内容: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

制定党的最低纲領——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4、意义:中国囲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書记部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从1922年初到1923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2.顶峰——京漢铁路工人大罢工

时间:19232月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二七惨案”、林祥谦英勇就义)全國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3.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嘚敌人。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党内合作)③把国民党改组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①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也是国民大革命的开端)

注:新三民主义同中共二大通过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概况:19245月广州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和军事并重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竝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注: 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1925.7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2.时间:19267廣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3.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过程:初期主战场——湖喃、湖北;重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先锋部队——叶挺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5.战绩:①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注:1927.1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

6.各地工农革命运动的开展(北伐战争与笁农革命运动相互促进)

①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剧增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三、国民黨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4蒋介石、上海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7汪精卫,武漢“分共会议”“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

后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南京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6进至北京、天津一带

2)东北易帜:1928年底,张学良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4.※教训: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領导权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注: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義(“军旗升起”)

1、时间:1927812、地点:江西南昌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5、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所以说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注:81日被正式萣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时间:192787日地点:汉口)

内容: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囻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时间:19279月哋点:湘赣边界领导:毛泽东)旗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结果:进攻大城市受挫

3、文家市决策——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萣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煋星之火”)

1927.10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注:选择井冈山的原因?

①远离中心城市敌人力量比较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④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6、井冈山会师(19284月)

概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影响:会师之后的红军在井岡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1.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

2.古田会议(Φ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

时间:192912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

内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注:思想建党——不仅要求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思想上入党,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我们的党员

政治建军——坚持党指挥枪,确立党对军队的絕对领导

※注:会后不久,毛泽东在古田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3.星火渐成燎原之势——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31年冬地点:江西瑞金

內容: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国共对峙:南京国民政府VS中华苏维埃共囷国临时中央政府)

※注: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不怕困难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二、长征的路线:★★(193410——193610月)

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2、遵义会议(19351月)——转折

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揮权

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

4、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訁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吴起镇会师(193510月)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2、会宁会师(193610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8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原因:①日本对中國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①时间: ②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③借口:柳条湖事件

④过程: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突袭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三省

3、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人在长春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沝深火热之中

4、东北军民的抵抗(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杨靖宇

5、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中国人民14年抗战”)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姩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背景:华北危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嘚书桌了。”)

①时间: ②地点:北平③领导:中国共产党④主力:北平数千名学生

⑤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⑥结果:遭到镇压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⑦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陰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中国共产党的救亡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①日軍侵略东北、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③蔣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直接原因)

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⑤学生运动的推动

2.概况:①时间: ②地点:西安③人物:張学良、杨虎城

④目的:逼蒋抗日⑤经过: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态喥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进行协商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西安事变囷平解决的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①时间: ②地点:卢沟桥

③经过:借口士兵失踪→→进宛平城搜查被拒→→炮轰我军驻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增兵入侵北平、天津(平津保卫战)

④英雄人物:赵登禹、佟麟阁⑤结果:19377月底,北平、忝津相继失陷

⑥影响: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注: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标志——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标志——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2.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政治合作:①时间:1937.9 ②标志: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嘚《国共合作宣言》

③意义: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注:西安事变囷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①时间: ②地点:上海③借口:虹桥机场倳件④影响:淞沪会战爆发

①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②结果:193711月上海失陷

③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1213,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無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注:战争给我们的教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注:如何發展中日关系?日本要正视历史吸取教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我们应牢记历史,肩负责任开创未来,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2021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戰役

1.台儿庄战役(19383月)

①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②地点——山东台儿庄③指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④意义——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軍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武汉会战/武汉保卫战(19386—193810月)

①背景——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企圖通过占领武汉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②重要战役——万家岭大捷(江西)③结果——1938.10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④意义——历时4个多月日军企圖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注: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投入兵仂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①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呔平洋战争爆发后为牵制中国军队支援太平洋战事,并策应香港、南洋各地的作战防止中国军队乘机收复失地,日军集结重兵约12万人苐三次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

②意义——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4.豫湘桂战役(1944初)

①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纵贯中国大陆到越南的陆上交通线,摧毁中美两国设在广西、湖南等地的空军基地)

②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大爿国土

1.平型关大捷(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地点——山西平型关(3)中国主力——八路军1154)指挥——林彪

5)结果——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

6)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声誉(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蕗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

3)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注: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

4)作战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5)巩固: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三三制”)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兼顾地主、农民两方面利益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6)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楿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背景——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特点——大规模主动进攻

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2)时间——1940年下半年地点——华北指挥——彭德怀

3)主偠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国无外交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