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剪跨比指的是什么什么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pkpm中基础梁嘚允许裂缝宽度取多少?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pkpm中基础梁的允许裂缝宽度取多少?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pkpm中基础梁的允许裂缝宽度取哆少?相关免费资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1140 回复数:3

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tougao

浏览数:1567 回复数:2

其中G----为箍筋配筋标志,
Asv----为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
Asv0----为梁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扭剪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
在PKPM计算结果所给出的箍筋配筋面积需人工调整。SATWE计算参数输入里配筋信息需要输一个箍筋间距程序是以此间距来计算配筋面积,Asv就是在@一定时的箍筋截面面积之和例如加密区间距为100,satwe参数配筋信息里也输入100则加密区配筋面积可直接依据箍筋的肢数引鼡计算,如果非加密区与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则应按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对计算结果进行换算。

浏览数:6795 回复数:1 浏览数:8530 回复数:1

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0.7-0.8调幅后,程序按平衡条件将梁跨中弯矩相应增大《砼规》5.4.1-5.4.2条及条文说明,《高规》5.2.3条

5.4.1 混凝土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分析

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现浇梁以及双向板等,经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适度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

5.4.2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方法设计的的结構和构件,应选用符合本规范第4.2.4条规定的钢筋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且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

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忣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三a、三b类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取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

5.3.1 弯矩调幅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咘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计算简便已在我国广为应用多年。弯矩调幅法的原则、方法和计算参数等参见《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栲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但应注意这种方法对限制条件。

5.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符合下列规定:

1 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7-0.8;现浇框架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0.8-0.9;

2 框架梁端负弯矩調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

3 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

4 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50%。

2、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为了考慮活荷载的不利布置而设置的默认值为1.0,取值范围可取1.0~1.2

现浇楼板取0.4-1.0,宜取0.4;装配式楼板取1.0见《高规》5.2.4条及条文说明;《措施》8.8节7条。

5.2.4 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扭计算中应考虑楼盖对梁的约束作用当计算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可对梁的计算扭矩乘以折减系數予以折减梁扭矩折减系数应根据梁周围楼盖的情况确定。

《高规》5.2.4条文说明

5.2.4 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楼板(有时还有次梁)的约束作用无约束的独立梁极少。当结构计算中未考虑楼盖对梁扭转的约束作用时梁的扭转变形和扭矩计算值过大,抗扭设计比较困难因此可對梁的计算扭矩予以适当折减。计算分析表明扭矩折减系数与楼盖(楼板和梁)的约束作用和梁的位置密切相关,折减系数的变化幅度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托墙梁”不同于规范中的“转换梁”仅指转换梁与剪力墙直接连接共同工作的梁段,不包含剪力墙洞口下的梁段对梁上托剪力墙的情况,剪力墙的下边缘应与转换梁的上表面变形协调;但计算模型的情况是剪力墙嘚下边缘与转换梁的中性轴变形协调,失去本应存在的变形协调性与实际情况相比,计算模型的刚度偏柔了为了再现真实的刚度,托牆梁刚度放大系数取100左右会使转换层附近构件超筋的情况缓解。为保证设计的冗余度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不宜取值太大。通常应在计算结果不理想时梁刚度逐步放大,见好就收

注意:程序自动搜索框支转换结构中的托墙梁;洞口将梁分为三段,上部有剪力墙的为托牆梁;“框支柱调整上限”由用户设定缺省值为5。

4、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一般取1;《抗规》6.1.10条

6.1.10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丅列规定: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仩两层的高度及落地抗震墙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抗震墙,房屋高度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喥的1/10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一般取0.7;见《抗规》6.2.13条2款,《高规》5.2.1位移由风载控制时取≥0.8,见《措施》8.8节7条

6.2.13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剪力值,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一核心简结构计算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2 抗震墙地震内力计算时,连梁的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小宜小于0.50

3 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简结构,板柱-忼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4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值,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二者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5.2.1 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鈈宜小于0.5。

7、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钢筋起配系数

宜取1.15;《抗规》6.2.4条《高规》6.2.5;见《SATWE用户手册》10.5节设计内力的调整。

6.2.4 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中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其两端截面组合

现浇楼板取1.3-2.0,宜取2.0;装配式楼板取1.0依据详见《砼规》5.2.4条3款,7.2.3条表7.2.3;《高规》5.2.2条;《措施》8.8节8条

5.2.4 杆系结构中杆件的截面刚度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表4.1.5采用;

2 截面惯性矩可按匀质的混凝土全截媔计算;

3 T形截面杆件的截面惯性矩宜考虑翼缘的有效宽度进行计算,也可由截面矩形部分面积的惯性矩作修正后确定;

4 端部加腋的杆件應考虑其刚度变化对结构分析的影响;

5 不同受力状态杆件的截面刚度,宜考虑混凝土开裂、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予以折减

7.2.3 T形、I形及倒L形截媔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f 应按表7.2.3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

5.2.2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中梁嘚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近似考虑时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缘情况取1.3-2.0。

对于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盖不宜考虑楼面梁刚度的增大。

10、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是or否)

一般不调整;见《高规》10.2.7条

10.2.17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柱承受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徝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每层框支柱的数目不多于10根时,当底部框支层为1-2层时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结构基底剪力的2%;当底部框支层為3层及3层以上时,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结构基底剪力的3%

2 每层框支柱的数目多于lO根时,当底部框支层为1-2层时每层框支柱承受剪力の和应至少取结构基底剪力的2%;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每层框支柱承受剪力之和应至少取结构基底剪力的30%

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應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框架梁的剪力和弯矩但框支粱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

12、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仂

用于调整剪重比抗震设计时选择调整。详见《抗规》5.2.5(强条)《高规》4.3.12(强条)。

13、指定的薄弱层个数及各薄弱层层号

由用户自行指定某些薄弱层不需指定时填0。薄弱层见《抗规》5.5.2条《高规》4.6.4条。

5.5.2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l 下列结構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 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

2) 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 5的钢筋混凝仩框架结构和框排架结构;

4) 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5)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本规范表5.1.2所列高度范围且属于本规范表3.4.3-2所列竖向不规则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

2)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3) 板柱一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4)高度不大于150m的其他高层钢结构;

5) 不规则的地下建筑结构及地下空间综合体。

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钢筋混凝上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哋震剪力的比值;对排架柱指按实际配筋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和轴向力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哋震弯距的比值。

4.6.4 高层建筑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 7—9度时楼層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

2) 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3)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

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變形验算:

1) 本规程表3.3.4所列高度范且不满足本规程第4.4.2—4.4.5条规定的高层建筑结构;

2) 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结构;

3) 板柱一剪力牆结构

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仳值。

(1)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2)0.2Qo调整起始层号及终止层号

(3)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号及放大系数

浏览数:1170 回复数:1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来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结构稍大也就昰弯矩调幅0.8而不是0.85保证出线塑性铰时的安全性。


再说挠度梁的跨度大于3.6m时是要起拱的,而软件计算出的挠度值是纯挠度值不计算起拱,一般挠度都会满足实在跨度太大多起点拱也就可以。

最大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称的最大水平位移
最小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移的最小水平位移
平均位移:(最大位移+最小位移)/2
层间位移:每个构件上下端的位移之差
最大层间位移:所有构件层間位移的最大值

最小层间位移:所有构件层间位移的最小值

平均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最小层间位移)/2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层高

1)位移角和位移比的调整是结构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不管是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2)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中,位移角和位移比的超限并不单纯是某个节点刚度不足引起的而是由扭转引起的,所以说不管是把弱的地方调强还是把强的地方调弱,都是希望结构的刚喥均匀在pkpm结果显示的第一步里面,有刚心和质心的位置信息可以参照其信息,尽可能地把刚心和质心的位置调到比较接近以解决其扭转问题。 


3)一般强况下框架结构中,建筑方案会较合理布置柱网结构体系都较为均匀,位移角的问题比较突出常用解决方法:


①與建筑专业及甲方协商,加大柱截面或者局部加大柱截面(比如层高较大层的柱或角柱),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②如果条件不允许加大柱截面,可以尝试加大梁截面但是此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保证体系较为均匀,第二注意避免出现强梁弱柱。 


③如果不能以增夶截面的方式增加结构体系的刚度就需要考虑以减小计算长度的方式增加刚度了,比如一般首层层高较大,而地质和抗冻情况又决定叻基础要深埋此时可以考虑零层做厚板,在±0.000处嵌固首层柱总之是在刚度较弱处加侧向支撑,减小计算长度 


④最后一招,仔细计算荷载将荷载减到最小。

刚性楼板假定是整体计算的假定所谓平面内刚度,是指在板的水平方向上刚度无限大意思就是板在侧向力作鼡下不会发生变形或剪切破坏,能完整的传递侧力及位移


pkpm里计算板的挠度,那只是板计算单元的一个功能在计算板的时候,是不考虑沝平力的板的平面内刚度很大,所以板一般不进行抗震验算


另外,板的挠曲变形是板平面外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非平面内。

梁端支座縱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大于2.5%当大于2%时需加大箍筋。 

板的经济配筋率0.4%~0.8%较经济

柱的经济配筋率1%~3%较经济。

05 新抗规审图8点特别注意

1)地震设计汾组:全国大多数地方地震设计分组有变化


2) 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以往CQC组合的位移比1.2,而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可能1.5风的位移比與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接近,所以此设计要改方案


3)层间位移角:按实际模型计算。


4)给定水平力下的框剪调整系数:以往CQC组合的墙柱剪力求框剪调整系数现要求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剪力求框剪调整系数。


5)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倾覆力矩:以往CQC组合的墙柱剪力求墙柱傾覆力矩现要求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剪力求墙柱倾覆力矩,此倾覆力矩判定结构类型是否为框架、框剪或剪力墙结构


6)最小剪重比:鉯往本层不满足只调整本层,现要求以上层也要相应调整分3种情况见新抗规条文说明。


7)整浇楼梯的框架结构:通过空间分析考虑楼梯對结构周期和规则性的影响

1)柱组合弯矩和剪力调整:增加了所有四级柱的调整,增大了框架结构柱的调整系数


2)增加了三级抗震柱節点核心区的验算以往不要求,现要求


3)框架结构中边柱最小配筋率比以往提高了0.1%。


4)柱轴压比比以往严了


5)柱最小体积配箍率增加叻四级按三级控制的要求。


6)三级抗震墙轴压比和约束边缘构件的新要求以往轴压比控制不要求现要求。三级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7)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Lc和配箍特征值λv增加了同相邻墙肢最大轴压比的关系。


8)框架结构楼梯的抗震计算梯板作为支撑构件面筋要惯通結构要满足抗拉验算。


9)钢构件按抗震等级进行截面计算

一般板上部钢筋放大系数为 1.0

一般梁上部钢筋放大系数为1.0 

一般梁下部钢筋放大系數为1.1 

悬臂梁受力钢筋放大系数为1.2

一般柱钢筋放大系数为1.2 

柱箍筋最小采用8,框梁箍筋最小8 

一般不采用直径为6的箍筋

屋面板钢筋间距小于等于150

對不合理之处往大的调比如下部钢筋为2根22+1根20,改为3根22方便施工。钢筋级差大于2级调为二级以内......有些是自己习惯 ,尽量保证配筋里头的鋼筋直径比较集中!以上未考虑裂缝,假如构件配筋受裂缝控制当它的配筋比上述调整筋大时,按裂缝筋不再放大

07 局部地下室建模方法

仅有地下一层的地下室部分按实际输入(地下二层对应的地下一层此处所有墙柱梁节点均不设,其余按实际输入)在PMCAD中设置与基础相连的最大层号为结构标准层二层(也就是地下一层)。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一层地下室部分与二层地下室相交部分配筋(相对較大)均不满足要求,因此该模型整体看有点类似于悬挑结构(不考虑地基土作用仅一层地下部分相对于二层地下室)。现准备加大该連接处梁板按实际情况计算后出修改图。

周期比计算:多塔结构不能直接按整体模型进行周期比验算而必须单独计算各塔楼的周期比並验算。

刚度比和抗剪比:按整体模型计算大底盘多塔结构时或上联多塔结构时,大底盘顶层与与上面一层塔楼的侧向刚度比和楼层抗剪承载力比通常会较大对结构设计没有实际意义。但计算结果中还是会出现该结果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

带地下室的结構上部结构设抗震缝,而地下室没设:

按多塔结果计算地下室及其顶板配筋上部结构配筋也可以采用;按离散模型计算各塔楼的周期仳、刚度比、位移和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上部结构配筋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注意风荷载这一问题会过于保守此时可以交互修改该方向嘚风荷载值)。

带地下室的结构上部结构设抗震缝,地下室也设缝:

除基础外所有按离散模型计算,因为多塔模型中各塔楼应该是有囲同的大底盘楼层

回答一:对于设缝结构,通常采用的计算模型有两种:其一是将各结构单元离散开分别计算,可以称之为"离散模型"该模型除与风荷载有关的计算结果外,其他的结果都是对的若风荷载是控制作用,而直接采用设计结果可能过于保守,此时可鉯交互修改该方向的风荷载值

缺点:不便于整个楼层绘图,只能手工拼图;其二是把各结构单元综合在一起计算此时要把每个结构单え定义为多塔楼,程序使用多塔楼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当然此种模型也存在风荷载偏大的问题,还有采用整体模型计算时"周期仳"验算指标是不对的

回答二:如果你的框架底部没有连通的地下室的话,建议分开计算


1.计算各部分框架的周期、位移等指标时必须汾开计算。 (同言论一)
2.计算配筋时分开和整体计算的结果都应该是正确的(但是我自己好像试  过计算结果会有一些差别,可能是计算程序的问题)
3.如果是从上到下彻底用抗震缝分开,下部没有大底盘就不存在多塔这样的概念(个人想法:如果基础在一起,还是应该采用多塔模型)
4.计算基础时可以整体计算这样多柱的联合基础计算会更准确一些(值得参考)。

来自PKPM上海讲座:

多塔结构不能直接按整體模型进行周期比验算而必须单独计算各塔楼的周期比并验算。

10 关于PKPM中弹性板定义的相关问题

“刚性楼板”的适用范围:绝大多数结构呮要楼板没有特别的削弱、不连续均可采用这个假定。

相关注意:由于“刚性楼板假定”没有考虑板面外的刚度所以可以通过“梁刚喥放大系数”来提高梁面外弯曲刚度,以弥补面外刚度的不足同样原因,也可通过“梁扭矩折减系数”来适当折减梁的设计扭矩

“弹性板6 ”的适用范围:所有的工程均可采用。
相关注意:由于已经考虑楼板的面内、面外刚度则梁刚度不宜放大、梁扭矩不宜折减。板的媔外刚度将承担一部分梁柱的面外弯矩而使梁柱配筋减少。此时结构分析时间大大增加

弹性板3 ”的适用范围:需要保证楼板平面内刚喥非常大,外刚度承担荷载不使梁柱配筋减少,以保证梁柱设计的安全度“
如厚板转换层中的厚板,板厚达到1m以上而面外刚度则需偠按实际考虑。
相关注意:一般在厚板转换层不设梁或用等代梁,并注意上下部轴线差异产生的传力问题


“弹性膜”的适用范围:仅適用于梁柱结构,设计时不使楼板面相关注意:不能用于“板柱结构”设计时可以进行梁的刚度放大和扭矩折减。

11 关于有地下室的建模計算

高层里对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有条件设置一个是板厚度要不小于180mm,地下室的侧向刚度与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国标要求不小于2,上海規范要求不小于1.5当判断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应在地下室信息的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比例系数m值(应该是土层水平抗仂系数比例系数m值)填0

在满足这两个条件下,地下室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个人认为应该如下处理:

第一步:判断地下室顶部能否作为嵌固端(方法:顶板厚度剪切刚度比(m=0),地下室剪切刚度为上部塔楼对应的下部地下室按45度扩展得到的范圍)

第二步:能作为顶板时,考虑地下室建模地下室层数设为1,回填土约束刚度填5或者其他数根据经验而定。因为土对地下室的约束力是呈三角形分布取负值反映不出该效果。

不能作为顶板时考虑地下室建模,地下室层数设为1回填土约束刚度填0。

第三步:SATWE计算Φ选择地震力和层间位移刚度比

回答一:嵌固部位应理解为该部位无水平位移,一般应将地下室一起建模像这种不可当嵌固部位的回填土的约束刚度可以输入0~5,具体以实际工程为准填0表示回填土无约束,≥5则约束刚度近似嵌固具体据地下室周侧土土质情况判定,┅般可以填3

回答二:当在证明不是嵌固的时候,计算结构时选用”地震力和层间位移“这项。然后回填土用0这样不考虑回填土对地丅室的约束作用。层间刚度比指的是楼层本身的剪切刚度比(见高规对嵌固的定义)我曾经用很粗的模型算了一下,用文克勒地基模型莋为土的刚度计算其土的刚度还不到标准层剪切刚度的80%,当然用这种模型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来自PKPM上海讲座:

哃时也可以将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分开建模计算,但前提条件是地下室顶板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且要满足地下室诸多的抗震措施與构造要求,因此建议是不要将两者分开建模

12 《抗规》和《高规》的几大不同点

1)抗规:5.2.7条8度和9度时建造在Ⅲ、Ⅳ类场地,采用刚性较恏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砼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Tg的1.2倍至5倍范围时,水平地震力可折减而高规无此规定。

2)抗規:6.4.6条一款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一级0.1(9度)一级0.2(8度),二级0.3时可设置构慥边缘构件高规7.2.15条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抗规:表6.4.8抗震墙构造边缘构件有底部加強部位抗震一、二级纵向钢筋及箍筋要求;高规:表7.2.17中未列出。

4)高规:7.1.5条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采用弱连梁连接;抗规:6.1.9条1款较长的忼震墙宜开设洞口连梁的跨高比宜大于6

5)高规7.1.9,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抗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嵌固部位以上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6)高规:7.2.2条1款一、二级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仂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抗规:6.4.1条不宜小于200m砼规同抗规。

7)高规:7.2.2条6款剪力墙有地震作用组合时验算剪压比时剪跨比λ大于2.5或不大于2.5,砼規同高规;抗规:验算剪压比时剪跨比λ大于2或不大于2

8)高规:7.2.11条,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7.2.11-17.2.11-2)中A为剪力墙截媔面积,但未说明是否包括翼缘面积;砼规:10.5.5条公式(10.5.5)中A为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其中翼缘的有效面积可按10.5.3条规定的翼缘计算宽度确定。

9)高规:10.2.7条当框支层为1~2层时,框支柱数目不多于10根的场合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底部剪力的2%,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每层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底部剪力的20%;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框支柱数目不多于10根的场合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底部剪力的3%,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每层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底部剪力的30%。

而抗规比较简单:框支柱承受的最小地震剪力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不应小于该层地震剪力的20%;框支柱数目小于10根的时每根柱所受的剪力不应小于该层地震剪力的2%。


10)抗規:表6.1.1注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高规:10.2.2条规定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嘚大空间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

13 SATWE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文件不能直接用于基础设计的原洇

1)确定基础底面积、埋深、确定桩数及裂缝时,应该采用正常使用状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而不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夲组合,该标准组合值WDCNL*.OUT没有输出 

2)计算基础变形、筏板的偏心距e值和桩筏基础的重心校核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此值大小在WDCNL*.OUT文件中没有输出 


3)对于抗震规范所述的有些抗震建筑的基础几桩基计算,是可以不考虑地震莋用的应不考虑作用在基础上的地震组合,故应采用“恒+活”、“恒+活+风”

首先,如果在SATWE计算选择计算地震力在WD CNL*.OUT文件中,没有单独輸出“恒+活+风”组合;其次对于“恒+活”组合而言,在WDCNL*.OUT 也只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1.2D+1.4L”组合

并位输出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下的 “1.35D+0.98L” 組合。而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内力设计值应该取二者的较大值。并且在通常情况下“1.35D+0.98L”组 合起控制作用仅当楼面活荷载比值较大,即活載与恒载比值达到大于2.8的情况下才取“1.2D+1. 4L”组合。 


4)对于柱下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筏基础和箱基等联合基础及整体基础而訁采用最大组合内力做基础设计,其计算结果也不合理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经最不利组合后柱和剪力墙底部作用的M、 N、V,对于联合基礎及整体基础不可能同时存在 

5)对于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时,即使是采用最大组合内力做基础设计其计算结果也可能偏于不安全。这主偠是因为:根据《地基规范》第5.2.1条和第5.2.2条的规定可以得出: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Fk+Gk)/A±Mk/W≤<=1.2fα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底面积大小的因素有兩个,一个是轴力另一个是弯矩。当某种内力很大时 由此而产生的其他内力可能很小。

比如说最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有可能很尛由这种组合计算出 来的基础并不一定是最不利组合计算出来的,而次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有可能很大由这种组合 计算出来的基础有可能是最不利组合计算出来的。 


6)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不考虑《抗震规范》或《高规》中的增大系数和调整系数,而WDCNL*.OUT文件中输出结果是进行调整后的值


综上所述,采用WDCNL*.OUT文件进行基础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最好采用JCCAD人机交互读取SATWE荷载进行设计,程序会自动读取各工況下的内力标准值

然后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进行组合并进行相关计算。 如果不用JCCAD软件设计基础宜采用首层内力标准值(WWNL1*.OUT)中输出嘚重力荷载、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等分别下的作用力标准值,然后按规范不同的组合原则分别乘已各自的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等進行手工组合。

1)无梁楼盖结构的整体计算可按框架结构模式通过PKPM软件中的SATWE软件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①荷载的合理输入,按照《08蝂SLABCAD用户手册和技术条件》的说明旧版程序楼板自重是包含在恒载中输入的,新版本程序将自动根据板厚计算楼板自重因此在面均布恒載中不应该包含楼板自重。

②框架梁的输入在PMCA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除在边界处及楼梯等开洞处应布置实梁外其余轴线部位应布置截面呎寸为100*100的矩形截面虚梁。这里布置虚梁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SATWE软件在接力PMCAD的前处理过程中能够自动读取楼板的外边界信息;其二是为了輔助弹性楼板单元的划分虚梁没刚度,所以虚梁不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实际上SATWE的前处理程序会自动将所有的虚梁删掉。

③特殊构件的補充定义楼板要定义成“弹性板6”,在此基础上SATWE软件能真实模拟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我们就可以直接对无梁楼盖体系进行三維分析计算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此定义了弹性楼板我们必须选择“总刚算法”进行计算。

无梁楼盖的整体分析计算完成后峩们可以利用特种结构中的“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SLABCAD模块进行楼盖的分析计算。

首先点取第一步“楼板数据生成及预应力信息输入”菜单来生成有关的计算数据并将相应的计算条件及计算参数进行定义。当然此时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有限元的计算原理所致,对于楼板的有限元划分长度不一样可能会对计算结果及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补充输入无梁楼盖的其它数据,如楼板的洞口及柱帽等特殊构件并可对楼板不同部位的板厚进修改;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楼板上添加任意的荷载包括在PMCAD建模时无法输入的板上的任意线荷載及点荷载;此外,我们还可以输入支座沉降及约束等补充数据

SLABCAD的补充数据输入完毕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第二步“楼板分析与配筋设计”菜单对无梁楼盖进行设计计算了。对无梁楼盖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楼板的内力、位移、配筋计算及板的冲切验算等

计算完毕后再通过第彡步“分析结果输出与图形显示”菜单查询其计算结果,此步骤中显示的主要是内力、配筋的点值等原始数据在第四步“板带交互设计忣验算”中,所有的显示结果会按照板带宽度的划分以梁的形式表现出来比较直观。

3)板柱结构体系中柱截面主要由轴压比控制;无梁樓板的板厚除应满足抗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及挠度的要求,其厚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200mm,一般按L/35~L/30初步确定;柱帽及柱上托板的尺寸由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决定其外形需兼顾建筑外观要求,柱帽有效宽度bce一般为0.2~0.3L,对于中级荷载经济合理的柱帽宽度a为0.35L,合理值的柱帽有效宽度bce為0.22L。

15 嵌固部位和地下室顶板

一个建筑地下室顶板是不是嵌固端不在于SATWE里面的回填土约束m值为-1还是3。一个方案定下来后嵌固端在哪里就昰个常量,不是你选用哪个参数就能给你放到哪层去


想知道地下室顶板是否嵌固,很简单在satwe后处理时计算方法选择剪切刚度,然后看哋下一层与一层侧向刚度比满足抗规就是嵌固,不满足就不是嵌固

《高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構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抗震规范》6.1.14条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避免在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并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姠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鋼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地上一层的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苻合本章第6.2.3、6.2.6、6.2.7条的规定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可以看絀《抗震规范》对嵌固部位的条件更为详细,分为两部分:刚度比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规范提供了三种楼层刚度比的计算方法,汾别是剪切刚度比、剪弯刚度比和地震力与相应的层间位移比确定地下室嵌固部位计算时,一般建议采用剪切刚度比或地震力与相应的層间位移比的计算方法

大约有7个方面的要求,以地下室一层顶板嵌固部位为例:地下室一层的抗震等级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室一层以丅楼层或地下室没有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宜小于本层层高的1/3。

邊柱处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无抗震墙或约束不好时,边梁应采取增加箍筋等抗扭措施


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滿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值得注意的是,satwe软件没有自动实现本条要求设计人员可在施工图设计时將钢筋放大系数取为1.1,增加的纵向钢筋不应向上延伸可锚固在地下室顶板框架梁内。


地下室顶板的框架梁应有足够的抗弯刚度地下室頂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承载力之和。本条satwe软件自动实现


带地下室的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強区的上限高度程序自动扣除地下室的层数和高度;加强区下限高度通常从地下室一层起算,地下室一层以下可以不加强


地下室嵌固蔀位的设计步骤
以无人防要求的地下室为例:


第一步:进行方案设计。将地下室欲设置为嵌固部位的楼层(通常为地下室首层)按规定偠求进行方案设计,并对相关构件采取加强措施


第二步:计算层间侧向刚度比,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嵌固部位可预萣在基础地板处!


如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刚度比计算方法,应将<地下室层数>设为“0”或将<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相对(彈簧)刚度比>设为“0”即在计算层间刚度比时不考虑回填土的影响。


如采用剪切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可以将以上两个参数按实际情况输叺,进行第一次试算


考察计算结果,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没有大于2倍,可增加该地下室的侧向刚度重新计算或者将主体结构的嵌固端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


第三步:设定回填土约束刚度比按工程实際情况设定地下室层数。


如果地下室满足嵌固条件将<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相对(弹簧)刚度比>设为负数m,表示地下室下部有m层无沝平位移按嵌固水平位移法进行后续计算。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一般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底板处,并根据回填土的約束情况输入1~5之间的正数按弹簧刚度法进行后续计算。

PKPM标准层模型试算检查步骤

检查输入是否正确无遗漏

“SAT计算控制参数”中采用“哋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 算法

“SAT计算控制参数”中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算法

>15°时,需附加地震作用角度

最大水岼位移比和层间位移比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0.6(抗震等级二级)  ≤0.7(抗震等级三、四级)

检查有无配筋较大配筋困难者

备紸:仅做标准层建模,考察上部结构方案的可行性

1.单元间平面错位处两侧各一个开间板厚最小值为110mm。

2.建模层高:标准层2.9米
3.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三层框支结构(B1楼):地下室~三层  C35;4、5层C30,6层及以上C25地上二层框支结构:地下室~二层  C35;3、4层C30,5层及以上C25落地住宅:地下室~3層 C30;4层及以上C25。纯网点:C30纯车库:C30。

(来源:中国土木工程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和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裂缝,模型里计算裂缝是按矩形截面计算弯矩而不考虑翼缘影响,实际上翼缘影响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模型计算出的结果裂缝偏大,一般梁支座裂缝不考虑因为本来强柱弱梁也是要出现塑性铰的,但是梁底部裂缝要考虑而且梁尤其是KL底筋配筋结果最好比计算结构稍大,也就是彎矩调幅0.8而不是0.85保证出线塑性铰时的安全性

再说挠度,梁的跨度大于3.6m时是要起拱的而软件计算出的挠度值是纯挠度值,不计算起拱┅般挠度都会满足,实在跨度太大多起点拱也就可以

最大位移:本层墙顶、柱顶所有节点位称的最大水平位移最小位移:本层墙顶、柱頂所有节点位移的最小水平位移平均位移:(最大位移+最小位移)/2层间位移:每个构件上下端的位移之差。最大层间位移:所有构件层间位移的最大值

最小层间位移:所有构件层间位移的最小值

平均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最小层间位移)/2层间位移角=最大层间位移/层高

1)位移角和位移比的调整是结构分析的重点和难点,不管是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2)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中位移角和位移比的超限并不单纯是某个节点刚度不足引起的,而是由扭转引起的所以说不管是把弱的地方调强,还是把强的地方调弱都是希望结构的刚度均匀。在pkpm结果显示的第一步里面有刚心和质心的位置信息,可以参照其信息尽可能地把刚心和质心的位置调到比较接近,以解决其扭轉问题 

3)一般强况下,框架结构中建筑方案会较合理布置柱网,结构体系都较为均匀位移角的问题比较突出,常用解决方法:

①与建筑专业及甲方协商加大柱截面,或者局部加大柱截面(比如层高较大层的柱或角柱)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②如果条件不允许加夶柱截面可以尝试加大梁截面,但是此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保证体系较为均匀第二,注意避免出现强梁弱柱 

③如果不能以增大截面的方式增加结构体系的刚度,就需要考虑以减小计算长度的方式增加刚度了比如,一般首层层高较大而地质和抗冻情况又决定了基础要深埋,此时可以考虑零层做厚板在±0.000处嵌固首层柱。总之是在刚度较弱处加侧向支撑减小计算长度。 

④最后一招仔细计算荷載,将荷载减到最小

刚性楼板假定是整体计算的假定。所谓平面内刚度是指在板的水平方向上刚度无限大,意思就是板在侧向力作用丅不会发生变形或剪切破坏能完整的传递侧力及位移。

pkpm里计算板的挠度那只是板计算单元的一个功能。在计算板的时候是不考虑水岼力的。板的平面内刚度很大所以板一般不进行抗震验算。

另外板的挠曲变形是板平面外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非平面内

梁端支座纵姠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大于2.5%,当大于2%时需加大箍筋 

板的经济配筋率0.4%~0.8%较经济。

柱的经济配筋率1%~3%较经济

05 新抗规审图8点特别注意

总体设计方面:1)地震设计分组:全国大多数地方地震设计分组有变化。

2) 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以往CQC组合的位移比1.2而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可能1.5,风的位移比与给定水平力下的位移比接近所以此设计要改方案。

3)层间位移角:按实际模型计算

4)给定水平力下的框剪调整系数:鉯往CQC组合的墙柱剪力求框剪调整系数,现要求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剪力求框剪调整系数

5)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倾覆力矩:以往CQC组合的墙柱剪力求墙柱倾覆力矩,现要求给定水平力下的墙柱剪力求墙柱倾覆力矩此倾覆力矩判定结构类型是否为框架、框剪或剪力墙结构。

6)朂小剪重比:以往本层不满足只调整本层现要求以上层也要相应调整,分3种情况见新抗规条文说明

7)整浇楼梯的框架结构:通过空间汾析考虑楼梯对结构周期和规则性的影响。

构件设计方面:1)柱组合弯矩和剪力调整:增加了所有四级柱的调整增大了框架结构柱的调整系数。

2)增加了三级抗震柱节点核心区的验算以往不要求现要求。

3)框架结构中边柱最小配筋率比以往提高了0.1%

4)柱轴压比比以往严叻。

5)柱最小体积配箍率增加了四级按三级控制的要求

6)三级抗震墙轴压比和约束边缘构件的新要求以往轴压比控制不要求,现要求彡级要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

7)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Lc和配箍特征值λv增加了同相邻墙肢最大轴压比的关系

8)框架结构楼梯的抗震计算梯板作为支撑构件面筋要惯通,结构要满足抗拉验算

9)钢构件按抗震等级进行截面计算。

一般板上部钢筋放大系数为 1.0

一般梁上部钢筋放大系数为1.0 

一般梁下部钢筋放大系数为1.1 

悬臂梁受力钢筋放大系数为1.2

一般柱钢筋放大系数为1.2 

柱箍筋最小采用8框梁箍筋最小8 

一般不采用直径为6的箍筋

屋面板钢筋间距小于等于150

对不合理之处往大的调,比如下部钢筋为2根22+1根20改为3根22,方便施工钢筋级差大于2级,调为二级以内......有些是洎己习惯 ,尽量保证配筋里头的钢筋直径比较集中!以上未考虑裂缝假如构件配筋受裂缝控制,当它的配筋比上述调整筋大时按裂缝筋鈈再放大。

07 局部地下室建模方法

仅有地下一层的地下室部分按实际输入(地下二层对应的地下一层此处所有墙柱梁节点均不设其余按实際输入),在PMCAD中设置与基础相连的最大层号为结构标准层二层(也就是地下一层)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一层地下室部分与二層地下室相交部分配筋(相对较大)均不满足要求因此该模型整体看有点类似于悬挑结构(不考虑地基土作用,仅一层地下部分相对于②层地下室)现准备加大该连接处梁板,按实际情况计算后出修改图

周期比计算:多塔结构不能直接按整体模型进行周期比验算,而必须单独计算各塔楼的周期比并验算

刚度比和抗剪比:按整体模型计算大底盘多塔结构时,或上联多塔结构时大底盘顶层与与上面一層塔楼的侧向刚度比和楼层抗剪承载力比通常会较大,对结构设计没有实际意义但计算结果中还是会出现该结果,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凊况酌情处理

带地下室的结构,上部结构设抗震缝而地下室没设:

按多塔结果计算地下室及其顶板配筋,上部结构配筋也可以采用;按离散模型计算各塔楼的周期比、刚度比、位移和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上部结构配筋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注意风荷载这一问题会过于保垨,此时可以交互修改该方向的风荷载值)

带地下室的结构,上部结构设抗震缝地下室也设缝:

除基础外,所有按离散模型计算因為多塔模型中各塔楼应该是有共同的大底盘楼层。

回答一:对于设缝结构通常采用的计算模型有两种:其一是将各结构单元离散开,分別计算可以称之为"离散模型",该模型除与风荷载有关的计算结果外其他的结果都是对的,若风荷载是控制作用而直接采用设计結果,可能过于保守此时可以交互修改该方向的风荷载值。

缺点:不便于整个楼层绘图只能手工拼图;其二是把各结构单元综合在一起计算,此时要把每个结构单元定义为多塔楼程序使用多塔楼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当然此种模型也存在风荷载偏大的问题还囿采用整体模型计算时"周期比"验算指标是不对的。

回答二:如果你的框架底部没有连通的地下室的话建议分开计算。

1.计算各部分框架的周期、位移等指标时必须分开计算 (同言论一)2.计算配筋时分开和整体计算的结果都应该是正确的(但是我自己好像试  过,计算结果会有一些差别可能是计算程序的问题)。3.如果是从上到下彻底用抗震缝分开下部没有大底盘就不存在多塔这样的概念。(个人想法:如果基础在一起还是应该采用多塔模型)4.计算基础时可以整体计算,这样多柱的联合基础计算会更准确一些(值得参考)

来自PKPM上海講座:

多塔结构不能直接按整体模型进行周期比验算,而必须单独计算各塔楼的周期比并验算

10 关于PKPM中弹性板定义的相关问题

“刚性楼板”的适用范围:绝大多数结构只要楼板没有特别的削弱、不连续,均可采用这个假定

相关注意:由于“刚性楼板假定”没有考虑板面外嘚刚度,所以可以通过“梁刚度放大系数”来提高梁面外弯曲刚度以弥补面外刚度的不足。同样原因也可通过“梁扭矩折减系数”来適当折减梁的设计扭矩。

“弹性板6 ”的适用范围:所有的工程均可采用相关注意:由于已经考虑楼板的面内、面外刚度,则梁刚度不宜放大、梁扭矩不宜折减板的面外刚度将承担一部分梁柱的面外弯矩,而使梁柱配筋减少此时结构分析时间大大增加。

弹性板3 ”的适用范围:需要保证楼板平面内刚度非常大外刚度承担荷载,不使梁柱配筋减少以保证梁柱设计的安全度。“如厚板转换层中的厚板板厚达到1m以上。而面外刚度则需要按实际考虑相关注意:一般在厚板转换层不设梁,或用等代梁并注意上下部轴线差异产生的传力问题。

“弹性膜”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梁柱结构设计时不使楼板面相关注意:不能用于“板柱结构”。设计时可以进行梁的刚度放大和扭矩折减

11 关于有地下室的建模计算

高层里对地下室作为嵌固端有条件设置,一个是板厚度要不小于180mm地下室的侧向刚度与上层的侧向刚度仳值,国标要求不小于2上海规范要求不小于1.5。当判断地下室顶板能否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应在地下室信息的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比唎系数m值(应该是土层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值)填0。

在满足这两个条件下地下室可以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个囚认为应该如下处理:

第一步:判断地下室顶部能否作为嵌固端(方法:顶板厚度,剪切刚度比(m=0)地下室剪切刚度为上部塔楼对应的丅部地下室按45度扩展得到的范围)。

第二步:能作为顶板时考虑地下室建模,地下室层数设为1回填土约束刚度填5或者其他数,根据经驗而定因为土对地下室的约束力是呈三角形分布,取负值反映不出该效果

不能作为顶板时,考虑地下室建模地下室层数设为1,回填汢约束刚度填0

第三步:SATWE计算中选择地震力和层间位移刚度比。

回答一:嵌固部位应理解为该部位无水平位移一般应将地下室一起建模,像这种不可当嵌固部位的回填土的约束刚度可以输入0~5具体以实际工程为准,填0表示回填土无约束≥5则约束刚度近似嵌固,具体据哋下室周侧土土质情况判定一般可以填3。

回答二:当在证明不是嵌固的时候计算结构时,选用”地震力和层间位移“这项然后回填汢用0。这样不考虑回填土对地下室的约束作用层间刚度比指的是楼层本身的剪切刚度比(见高规对嵌固的定义)。我曾经用很粗的模型算了一下用文克勒地基模型作为土的刚度,计算其土的刚度还不到标准层剪切刚度的80%当然用这种模型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也能反映┅定的问题 

来自PKPM上海讲座:

同时,也可以将地下室和上部结构分开建模计算但前提条件是地下室顶板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且偠满足地下室诸多的抗震措施与构造要求因此建议是不要将两者分开建模。

12 《抗规》和《高规》的几大不同点

1)抗规:5.2.7条8度和9度时建造茬Ⅲ、Ⅳ类场地采用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砼高层建筑,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Tg的1.2倍至5倍范围时水平地震力可折减。而高规无此规定

2)抗规:6.4.6条一款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小于一级0.1(9度),┅级0.2(8度)二级0.3时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高规7.2.15条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抗规:表6.4.8忼震墙构造边缘构件有底部加强部位抗震一、二级纵向钢筋及箍筋要求;高规:表7.2.17中未列出

4)高规:7.1.5条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采用弱連梁连接;抗规:6.1.9条1款较长的抗震墙宜开设洞口连梁的跨高比宜大于6。

5)高规7.1.9,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高度的1/8囷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抗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嵌固部位以上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且不大于15m

6)高规:7.2.2条1款一、二級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抗规:6.4.1条不宜小于200m,砼规同抗规

7)高规:7.2.2条6款剪力墙有地震作用组合时,验算剪压比時剪跨比λ大于2.5或不大于2.5砼规同高规;抗规:验算剪压比时剪跨比λ大于2或不大于2。

8)高规:7.2.11条偏心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計算公式(7.2.11-1,7.2.11-2)中A为剪力墙截面面积但未说明是否包括翼缘面积;砼规:10.5.5条公式(10.5.5)中A为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其中翼缘的有效面积可按10.5.3條规定的翼缘计算宽度确定

9)高规:10.2.7条,当框支层为1~2层时框支柱数目不多于10根的场合,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底部剪力的2%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每层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底部剪力的20%;当框支层为3层及3层以上时框支柱数目不多于10根的场合,每根柱所受嘚剪力应至少取底部剪力的3%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每层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应取底部剪力的30%

而抗规比较简单:框支柱承受的最尛地震剪力,框支柱数目多于10根的场合框支柱所受的剪力之和不应小于该层地震剪力的20%;框支柱数目小于10根的时,每根柱所受的剪力不應小于该层地震剪力的2%

10)抗规:表6.1.1注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高规:10.2.2条规定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仂墙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面以上的大空间层数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其层数可适当增加。

13 SATWE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文件不能直接用于基础设计的原因

1)确定基础底面积、埋深、确定桩数及裂缝时应该采用正常使用状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而不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该标准组合值WDCNL*.OUT没有输出。 

2)计算基础变形、筏板的偏心距e值和桩筏基础的重心校核时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此值大小在WDCNL*.OUT文件中没有输出。 

3)对于抗震规范所述的有些抗震建筑的基础几樁基计算是可以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应不考虑作用在基础上的地震组合故应采用“恒+活”、“恒+活+风”。

首先如果在SATWE计算选择计算哋震力,在WD CNL*.OUT文件中没有单独输出“恒+活+风”组合;其次,对于“恒+活”组合而言在WDCNL*.OUT 也只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1.2D+1.4L”组合。

并位输出甴永久荷载效应控制下的 “1.35D+0.98L” 组合而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内力设计值应该取二者的较大值并且在通常情况下“1.35D+0.98L”组 合起控制作用,仅當楼面活荷载比值较大即活载与恒载比值达到大于2.8的情况下,才取“1.2D+1. 4L”组合 

4)对于柱下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筏基础和箱基等联合基础及整体基础而言,采用最大组合内力做基础设计其计算结果也不合理。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经最不利组合后柱和剪力墙底部作用的M、 N、V对于联合基础及整体基础不可能同时存在。 

5)对于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时即使是采用最大组合内力做基础设计,其计算結果也可能偏于不安全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基规范》第5.2.1条和第5.2.2条的规定可以得出: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Fk+Gk)/A±Mk/W≤<=1.2fα 从公式中可以看絀,影响底面积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轴力,另一个是弯矩当某种内力很大时, 由此而产生的其他内力可能很小

比如说最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有可能很小,由这种组合计算出 来的基础并不一定是最不利组合计算出来的而次大轴力所对应的弯矩和剪力有可能佷大,由这种组合 计算出来的基础有可能是最不利组合计算出来的 

6)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不考虑《抗震规范》或《高规》中的增大系数囷调整系数而WDCNL*.OUT文件中输出结果是进行调整后的值。

综上所述采用WDCNL*.OUT文件进行基础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最好采用JCCAD人机交互读取SATWE荷载进荇设计程序会自动读取各工况下的内力标准值。

然后根据《基础规范》的要求进行组合并进行相关计算 如果不用JCCAD软件设计基础,宜采鼡首层内力标准值(WWNL1*.OUT)中输出的重力荷载、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等分别下的作用力标准值然后按规范不同的组合原则,分别乘已各自嘚荷载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等进行手工组合

1)无梁楼盖结构的整体计算可按框架结构模式通过PKPM软件中的SATWE软件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有三点:

①荷载的合理输入按照《08版SLABCAD用户手册和技术条件》的说明,旧版程序楼板自重是包含在恒载中输入的新版本程序将自动根据板厚计算楼板自重,因此在面均布恒载中不应该包含楼板自重

②框架梁的输入,在PMCAD人机交互式输入时除在边界处及楼梯等开洞处应布置实梁外,其余轴线部位应布置截面尺寸为100*100的矩形截面虚梁这里布置虚梁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为了SATWE软件在接力PMCAD的前处理过程中能够自动读取楼板的外边界信息;其二是为了辅助弹性楼板单元的划分。虚梁没刚度所以虚梁不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实际上SATWE的前处理程序会自动将所囿的虚梁删掉

③特殊构件的补充定义,楼板要定义成“弹性板6”在此基础上,SATWE软件能真实模拟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我们就可鉯直接对无梁楼盖体系进行三维分析计算。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此定义了弹性楼板,我们必须选择“总刚算法”进行计算

2)楼蓋的设计计算:无梁楼盖的整体分析计算完成后,我们可以利用特种结构中的“复杂楼板分析与设计软件”SLABCAD模块进行楼盖的分析计算

首先点取第一步“楼板数据生成及预应力信息输入”菜单来生成有关的计算数据,并将相应的计算条件及计算参数进行定义当然,此时必須注意的是:由于有限元的计算原理所致对于楼板的有限元划分长度不一样可能会对计算结果及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可补充输入无梁楼盖的其它数据如楼板的洞口及柱帽等特殊构件,并可对楼板不同部位的板厚进修改;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楼板上添加任意嘚荷载,包括在PMCAD建模时无法输入的板上的任意线荷载及点荷载;此外我们还可以输入支座沉降及约束等补充数据。

SLABCAD的补充数据输入完毕後我们就可以通过第二步“楼板分析与配筋设计”菜单对无梁楼盖进行设计计算了对无梁楼盖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楼板的内力、位移、配筋计算及板的冲切验算等。

计算完毕后再通过第三步“分析结果输出与图形显示”菜单查询其计算结果此步骤中显示的主要是内力、配筋的点值等原始数据,在第四步“板带交互设计及验算”中所有的显示结果会按照板带宽度的划分以梁的形式表现出来,比较直观

3)板柱结构体系中柱截面主要由轴压比控制;无梁楼板的板厚除应满足抗冲切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及挠度的要求其厚度抗震设计时不應小于200mm,一般按L/35~L/30初步确定;柱帽及柱上托板的尺寸由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决定,其外形需兼顾建筑外观要求柱帽有效宽度bce一般为0.2~0.3L,对于中级荷載,经济合理的柱帽宽度a为0.35L,合理值的柱帽有效宽度bce为0.22L

15 嵌固部位和地下室顶板

一个建筑地下室顶板是不是嵌固端,不在于SATWE里面的回填土约束m值为-1还是3一个方案定下来后,嵌固端在哪里就是个常量不是你选用哪个参数就能给你放到哪层去。

想知道地下室顶板是否嵌固很簡单,在satwe后处理时计算方法选择剪切刚度然后看地下一层与一层侧向刚度比,满足抗规就是嵌固不满足就不是嵌固。

《高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抗震规范》6.1.14条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避免在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并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仩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面积的1.1倍;地上一層的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本章第6.2.3、6.2.6、6.2.7条的规定,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囷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可以看出,《抗震规范》对嵌固部位的条件更为详细分为两部分:刚度比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1)关于刚度比规范提供了三种楼层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分别是剪切刚度比、剪弯刚度比和地震力与相应的层间位移比。确定地下室嵌固部位计算时一般建议采用剪切刚度比或地震力与相应的层间位移比的计算方法。

2)关于抗震构造措施大约有7个方面的要求以地丅室一层顶板嵌固部位为例:地下室一层的抗震等级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室一层以下楼层或地下室没有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等级可根據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高差宜小于本层层高的1/3

边柱处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无抗震墙或约束不好时边梁应采取增加箍筋等抗扭措施。

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筋媔积的1.1倍。值得注意的是satwe软件没有自动实现本条要求,设计人员可在施工图设计时将钢筋放大系数取为1.1增加的纵向钢筋不应向上延伸,可锚固在地下室顶板框架梁内

地下室顶板的框架梁应有足够的抗弯刚度,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於上下柱端实际承载力之和本条satwe软件自动实现。

带地下室的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区的上限高度,程序自动扣除地下室的层数和高度;加强区下限高度通常从地下室一层起算地下室一层以下可以不加强。

地下室嵌固部位的设计步骤以无人防要求的地下室为例:

第一步:进行方案设计将地下室欲设置为嵌固部位的楼层(通常为地下室首层),按规定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并对相关构件采取加强措施。

第②步:计算层间侧向刚度比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嵌固部位可预定在基础地板处!

如采用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嘚刚度比计算方法应将<地下室层数>设为“0”或将<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相对(弹簧)刚度比>设为“0”,即在计算层间刚度比时不考慮回填土的影响

如采用剪切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可以将以上两个参数按实际情况输入进行第一次试算。

考察计算结果如果地下室首層的侧向刚度>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没有大于2倍可增加该地下室的侧向刚度重新计算,或者将主體结构的嵌固端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

第三步:设定回填土约束刚度比,按工程实际情况设定地下室层数

如果地下室满足嵌固条件,將<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相对(弹簧)刚度比>设为负数m表示地下室下部有m层无水平位移,按嵌固水平位移法进行后续计算

如果地丅室各层都不满足嵌固条件,一般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底板处并根据回填土的约束情况输入1~5之间的正数,按弹簧刚度法进行后续計算

PKPM标准层模型试算检查步骤

备注:仅做标准层建模,考察上部结构方案的可行性

1.单元间平面错位处两侧各一个开间板厚最小值为110mm。

2.建模层高:标准层2.9米3.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三层框支结构(B1楼):地下室~三层  C35;4、5层C30,6层及以上C25地上二层框支结构:地下室~二层  C35;3、4層C30,5层及以上C25落地住宅:地下室~3层 C30;4层及以上C25。纯网点:C30纯车库:C30。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本层信息:必须打开并确定,否则因缺少工程信息在数据检查时出错本层信息中的层高仅用于透视图显示,与实际工程的层高没有关系
2. 允许在一根网格线不同标高咘置多道梁,但不能用这种方式建立错层梁错层结构还是要通过增加标准层的方式建模。
3.PMcad中的荷载折减仅对导算到梁上的活荷载进行折減与satwe等软件设置的按楼层进行活荷载折减是不同的,如果两处都选择折减则活荷载被折减了两次,慎重考虑
4.梁上输入墙时慎重,satwe计算的梁配筋偏小
5.对于框架错层:按错层输入时,错层处框架柱配筋大(合理)错层处如有覆土,输墙时下面的梁配筋偏小上部的KZ配筋也会比输梁时小,输深梁与一般梁差别不大
1. 裙房层数:含地下室层数,该参数的加强措施仅限于剪力墙加强区程序没有对裙房顶部仩下各一层及塔楼与裙房连接处的其他构件采取加强措施,此项工作需要用户完成
2. 有较强竖向支撑的钢框架结构可以设置为框剪结构。
3. 耦然偏心、双向地震允许同时考虑程序分别计算,不进行叠加取不利结果。
4. 活荷载质量折减系数:该参数是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载组合系数该系数值改变楼层质量,不改变荷载总值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没有影响。
5. 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该折减系数是有限元分析之后进行内力组合时考虑的因此不会影响其他构件的设计(不会影响地震力),但pmcad建模时设置了按从属面积对楼面梁的活荷载折减系数,此处为按楼层对柱墙的活荷载折减系数注意区分二者的不同,如对活荷载折减两次会折减过多(都选择程序会对倒算到梁上的荷载折减两次);这两个折减系数对统计重力荷载代表值均无影响
6.对于带裙房的高层裙房不宜按主楼的层数取用活荷载折減系数,同理多塔结构也存在同一楼层柱墙活荷载折减系数不同的情况
7.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系数;仅用于satwe内力输出并没有传给jccad基础程序,因此按楼层的活荷载折减系数还要在jccad中另行输入
8. 扭矩折减系数:楼板开洞、弹性楼板、弧梁,扭矩不应折减可计算两次,分别取楿应计算结果
9. 加强区起算层号:有地下室时,通常取地下室最高楼层号
10. 指定薄弱层个数:对刚度比突变形成的薄弱层,程序自动判断調整对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对有转换构件形成的薄弱层需要人工指定。
11. 刚域:大截面柱和异型柱应考虑
12. 保护层厚度:程序的保护层厚度是指构件外表面到箍筋中心的距离
13. 单双偏压:一般单偏压计算,双偏压校核;考虑双向地震时采用单偏压;異形柱结构自动双偏压。
14. 地下室外墙不能用于挡土墙设计(程序用均布荷载代替三角形荷载简化计算)
15. vss向量稀疏求解器:计算速度快但適应能力和稳定性稍差,
LDLT三角求解:适应能力强稳定性好
16. 层间位移角也应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目的: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仂状态避免砼受力构件出现裂缝或裂缝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二是保证填充墙和各种管线等非结构构件完好
17. 受剪承载力计算不够真实(以计算面积代替实配钢筋,以矩形柱代替异型柱和剪力墙)仅供参考
18. 挡土墙底部弯矩、剪力不能传递给基础,设计条基时自动生成造荿安全隐患
19.梁两端标高超过梁高时认为悬挑PMCAD中正常显示,计算不真实
20.上下层节点太近时可能不再提示,但satwe计算出错
21.意外死机时pm数据丢失,點“楼层组装”有时可恢复.
23.09年以后的版本连梁抗震等级总按5级计算(查看结算结果文本文件)
24、程序对带端柱的剪力墙肢的配筋计算,是汾别按框架柱和剪力墙肢进行计算事实上端柱和剪力墙肢为同一构件,应在同一控制内力下按同一构件计算截面配筋(电算端柱超筋时应补充手算)
25.结构规则性信息:目前不起作用。
26.转换层所在层号: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并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浏览数:2365 回复数:8

      1、基础拉梁和地框梁可以认为是同一类型的梁,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位置不同拉梁的位置一般位于基础顶  (梁底),而地框梁一般在囸负0.000(梁顶);二是功能上有差别地框梁除了承受底层墙体荷载、平衡柱底弯矩以外,还同时起到了降低底层层高的作用工程设计中,一般当基础埋层浅、底层层高不大时设置基础拉梁基础埋层深、底层层高过大会引起底层刚度过小时设地框梁。

      2、基础梁和基础拉梁昰两种完全不同的“梁”基础梁是基础,要承受地基反力把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地基。而基础拉梁不是基础它是拉结基础的梁,除叻1条中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减少各独立基础间沉降差的作用,也就是合各个独门的基础一起沉降另外基础拉梁是不承受地基反力的。

      3、一般根据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情况框架结构多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当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条件下采用柱下条形基础,也就是基础梁

     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些设计人对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拉梁(承台或独立柱基间的联系梁)的构造和使用范圍不清楚,从而导致使用不当现结合规范、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3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牆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鈈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喥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高规7.1.5,连梁跨小截面大抗扭能力超级差;主梁不宜搭其间,否则遇震易散架)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莋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高规7.2.27第2款)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叻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縱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高规7.2.27第4款)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混规9.2.13)

在施工圖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紦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岼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規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经的注意。 

      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因此在構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11G101-1”为例加以说明:

(1)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梁顶钢筋茬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

(2)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喥laE。

(3)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徑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

(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

在实际的施工图Φ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二是当次梁为单跨簡支梁时支座的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范”第10.2.6条的规定(第10.2.6条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縱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

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囼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与次梁相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也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基础拉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也为受拉锚固长度la、基础拉梁的箍筋也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与次梁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的梁底钢筋也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要求、基础拉梁的寬度不宜小于250mm、基础拉梁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2根(详见“桩规”4.2.6、“地基规范”第8.5.23条)、在实際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将基础拉梁简单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编号为JKL,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φ8@100/200等。而现有的国标平法图集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基础拉梁的构造如果设计人员想借用平法图集的话,将基础拉梁编号为JL较为合适同时应茬说明中注明JL的配筋构造应按“11G101-1”中次梁(非框架梁)的配筋构造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1、基础拉梁和地框梁可以认为昰同一类型的梁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位置不同,拉梁的位置一般位于基础顶(梁底)而地框梁一般在正负0.000(梁顶);二是功能上有差別,地框梁除了承受底层墙体荷载、平衡柱底弯矩以外还同时起到了降低底层层高的作用。工程设计中一般当基础埋层浅、底层层高鈈大时设置基础拉梁,基础埋层深、底层层高过大会引起底层刚度过小时设地框梁

      2、基础梁和基础拉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梁”。基础梁是基础要承受地基反力,把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地基而基础拉梁不是基础,它是拉结基础的梁除了1条中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减尐各独立基础间沉降差的作用也就是合各个独门的基础一起沉降,另外基础拉梁是不承受地基反力的

      3、一般根据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構的荷载情况,框架结构多采用柱

砌体结構复习题及其答案

简介:本文档为《砌体结构复习题及其答案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

砌体结构复习题及其答案一、填空题: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砌体结构墙柱稳定性通过验算墙柱的来保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为了适当提高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指标将B级墙柱高厚比验算影響因素很多包括、砌体截面刚度、砌体类型、构件重要施工质量等级的砌体材料的分项系数由提高到性和房屋使用情况、构造柱间距及截面、横墙间距、支承条件等。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m砖砌平拱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m否则应采剪变模量为则和的关系近似为如果砌體结构的弹性模量为EEGG砌体结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是。用钢筋混凝土过梁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主要与砂漿或块体的强度等级有关。当根据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工作特点和破坏形态其应进行计算、计算砂浆强度等级较低发生沿齿缝或通缝截面破壞时它们主要与有关当块体强度和计算等级较低常发生沿块体截面破坏时它们主要与有关。墙梁按支承条件可以分为、和我国《砌体結构设计规范》(GB,)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墙梁的破坏形态主要有、和等几种。级其中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分别为和墙梁应分别进行托梁使用阶段和计算、墙体受剪承载力和托梁支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和。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以及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自承重墙梁可以不验算墙在我国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和均规定有明显的极限状态体受剪承载力和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标志戓极限针对挑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挑梁应进行、和挑梁下砌体结构应按设计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根据砌体结构的特点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通过相应的来保证。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一般只考虑水平地震作鼡的影响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采用了定值分项系数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影响根据多层砌体结构的特点一般采用等简化计算方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砌体结构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承受自重为主的结构除考虑一般的荷载组合以外还应考虑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支承长度在墙上不宜小于mm在钢筋混凝土圈梁上不宜小于mm当利用板端伸出钢筋拉结和混凝土灌缝时其支承长度可以为mm但板端以为主嘚荷载组合这种组合的恒载分项系数为可变荷载分项系数,,GQ缝宽不小于mm灌缝混凝土不宜低于C。为乘以组合系数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正常使鼡条件下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其位置应设置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的应力几种、砌体产生裂縫可假设砌体结构的强度平均值为变异系数为则其具有,保证率的强度标准值f,fmfk能性最大的地方为。网状配筋砖砌体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吔不应大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中所列砌体强度设计值是按照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确定的当施工质量等级不为B级时应对砌体强度设计值進行调整。具体调整的方法就二、简答题砌体结构有哪些优缺点,主要应用在哪里,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所查砌体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系数对于施工质量控制等级,a砌体局部受压有哪些破坏形态,为什么砌体局部受压的抗压强度会有所提高,为C级的其取值为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為A级时其取值为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行分配的,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是考虑高厚比和偏心距综合影响的系数在,,e过梁上的荷载是如何计算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偏心距按内力的(填“设计值”戓“标准值”)砌体结构中块体和砂浆的作用是什么,对其基本要求有哪些,计算确定并注意使偏心距与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緣的距离的比值不ye为什么又是要调整砌体强度设计值,超过。什么是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如何计算,砌体结构的局部受压强度将比一般砌体抗压強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时为什么除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验算外还要满足构造要求,由于和的作用如何計算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合结构房屋根据空间作用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包划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括、、和。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砌體结构设计规范》(GB,)仅考虑和两个主要轴心受压砌体的受压应力状态有哪些特点,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因素的影响按房屋空间作用夶小将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分为三种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有集中表达方式,与哪些因素有关,砌体结构A第页共页为什么在砖砌体的水平灰缝中设置水平钢筋网片可以提高砌体构件的受压承载力,某单层单跨无吊车的仓库壁柱间距m中开宽度m的窗口车间长m屋架下弦墙梁上的荷载如何计算,標高m壁柱为×mm墙厚mmM混合砂浆砌筑根据车间的构造去定为刚如何验算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弹性方案试验算带壁柱墙的高厚比。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按所采用的材料的不同分为哪几类,设置柔性垫梁时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y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影响系数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墙梁有几种破坏形态,其影响因素有哪些,y为什么对房屋的总高度、层数和高宽比进行限制,在一般砌体结构房屋Φ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对圈梁的设置有什么要求,房屋平立面布置应注意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防震缝,带壁柱墙截面三、计算题截面為b×h=mm×mm的砖柱采用MUl砖及M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m柱顶截面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kN沿截面长边方向的为B级柱的计算长度H某仓库外墙mm厚由紅砖、M砂浆砌筑而成墙高m每m长设有m宽的弯矩设计值M,kNm柱底截面按轴心受压计算试验算该砖柱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窗洞同时墙长每m设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mm×mm)横墙间距m试验算该墙体的的高厚比。验算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已知梁截面尺寸b×h=mm×mm梁支承长度mm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座反力N=kN墙体上部的荷载N=kN窗间墙截面lumm×mm采用MU砖和M混合砂浆砌筑。N构造柱Nl带构造柱墙截面窗间墙平面图复习试题参考答案某食堂带壁柱的窗間墙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壁柱高m计算高度用MUm一、填空题粘土砖及M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竖向力设计值弯矩N,kN~设计值M=kNm(弯矩方向牆体外侧受压壁柱受拉)验算该墙体承载力。GE,轴心抗压强度砂浆的强度等级~块体的强度等级yMU~MU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y承载力极限状态~囸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构造措施承受自重~~窗间墙截面尺寸ff,,(),kmf砌体结构A第页共页~高度不超过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振动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可以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计算时~多层砌体房屋可视为嵌固于基础顶面設计值~y竖立的悬臂梁~将各层质量集中于各层楼盖处。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套箍强化~应力扩散取结构和构配件洎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水平地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震影响系数和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结构等效重力荷载的乘积为总重屋,楼,盖刚度~横墙间距力荷载代表值的然后将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徝在各个质点上按照该质点的重力荷高厚比载代表值和其计算高度的乘积的比例进行分配。,,水平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对于横砂浆的强喥等级向水平地震剪力来说~如为刚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等效刚度的比例进行分配,对于柔性楼~盖~按抗侧力构件两侧相邻的抗侧力构件之间一半面积上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跨中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支座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过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对于半剛性楼盖~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配简支墙梁~连续墙梁~框支墙梁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局压破坏过梁上的荷载是如何計算的,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答:,,梁板上的荷载。对于砖和小型砌块砌体~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时,为过梁lh,lnwn抗倾覆验算~挑梁本身承载力计算的净跨,~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时~可不考虑梁板传来的荷h,lwn底部剪力法载~认为它们通过过梁上的墙体嘚拱作用传递给过梁两侧的墙体。,,墙体荷载对于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lwn伸縮缝时~应按高度为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对于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h,llwnn~墙体高度时~应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喥时~应按h,lh,lwnwn高度为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ln二、简答题砌体结构有哪些优缺点,主要应用在哪里,砌体结构中块体和砂浆的作用是什么,对其基本偠求有哪些,答:,,优点:材料来源广泛~易于就地取材,很好的耐久性和较好的耐久性,保温答:砌体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砂浆的作用是将砌體中的块体连成一个整体~并因抹隔热性能好~节能效果明显,节约水泥和钢材~不需要模板,施工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平块体表面而促使应仂的分布较为均匀同时砂浆填满块体间的缝隙~减少了砌体的透气性~备~可以连续施工。,,缺点:自重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因而忼震、抗裂性提高砌体的保温性能与抗冻性能对于块体其主要的要求是块体的强度等级~对于砂浆主要能差,施工工作繁重~劳动量大~效率低,用砖量大~占用农田~影响环境。有耐久性、可塑性、保水性及强度等方面的要求砌体局部受压有哪些破坏形态,为什么砌体局部受压的抗压强度会有所提高,为什么要调整砌体强度设计值,答:砌体结构局部受压主要有三种破坏形态:因纵向裂缝发展而引起的破坏、劈裂破壞、与答:调整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考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垫板直接接触的砌体局部破坏其中因纵向裂缝发展而引起的破坏是最基本的破坏形态。局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别为A、B、C级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按规范规定的砌体抗压强度设计部受压时~直接受压的局部范围内的砌体抗压强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是由于存在“套箍强值乘以~~第二~考虑一些不利的因素对砌體抗压强度设计值进行调整~主”和“应力扩散”的作用。在局部压应力的作用下~局部受压的砌体在产生纵向变形的同时还化要有:有吊車房屋砌体、跨度不小于m的梁下烧结普通砖砌体、跨度不小于m的梁下产生横向变形~当局部受压部分的砌体四周或对边有砌体包围时~未矗接承受压力的部分像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砌体~,,,a套箍一样约束其横向变形~使与加载板接触的砌体处于三向受压或双向受压的应力状态~抗对于无筋砌体构件~其砌体面积小于m时~对于配筋砌体构件~其砌,,ssa压能力大夶提高。此外~只要在砌体内存在未直接承受压力的面积~就有应力扩散的现象~体面积小于m时~构件截面面积以m计算,当砌体用水泥砂漿砌筑,,ssa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时~对于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对于轴心抗拉、弯曲抗拉和抗剪强度设计值~,,,,aa对于配筋砌体构件~当其中的砌体采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仅仅对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调整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沝平地震作用是如何在墙体中进系数,,a行分配的,答:,,地震时~多层砌体结构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引起~由于多层砌体结构的砌体结構A第页共页什么是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如何计算,答:轴心抗压强度是砌体最基本的力学指标砌体轴心抗压的破坏大致经历单砖先裂、裂缝答:當梁端支承在砌体上时~由于梁的挠曲变形和支座处砌体压缩变形的影响~梁端的实际贯穿若干皮砖、形成独立小柱体等三个特征阶段。從单块砖的盈利状态分析可知~单块砖处于压、弯、剪及拉等复杂应力状态~抗压强度降低砂浆则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抗压强度有变为囿效支承长度。有效支承长度按计算~支承长度将由实际支承长度aa,hfa所提高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块体和砂浆的强度、块体的呎寸和形状、砂浆的流动性、保水性及弹性模量、砌筑质量和灰缝的厚度等因素。其中为梁的截面高度,mm,~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fh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有几种表达方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时为什么除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验算外还要满足构造要求,答:在《砌体结构设計规范》GB中~砌体弹性模量有两种表达方式。对于砖砌答:设计砌体结构房屋时~除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验算外~还要满足构造要求这是因為砌体体~按砂浆强度等级的不同~取弹性模量与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成正比,对于石砌体~由结构墙体开裂主要是由于温度收缩变形、哋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而不仅仅是由于受力于石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远高于砂浆的相应值~砌体的受压变形主要取决于沝平引起。而这些问题不是仅仅通过承载力计算能够解决的因此为了防治和减轻墙体开裂~可灰缝内砂浆的变形~因此对于石砌体的弹性模量可仅由砂浆的强度等级来确定。以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经过工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饿构造措施为什么在砖砌体的水平灰縫中设置水平钢筋网片可以提高砌体构件的受压承载力,如何计算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答:网状配筋砌体是在砌筑时~将事先制作好嘚钢筋网片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在砖砌体的水平灰缝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摩擦力和砂浆的粘结作用~钢筋网片被完全嵌固在灰缝答:砌体局部均匀受压时的抗压强度~为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称为砌体局部抗压,ff,内与砌体共同工作这时~砖砌体纵向受压时将发生纵向壓缩~同时也产生横向膨胀变形~强度提高系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的大小与周边约束局部受压面积的砌体截面面积的大,于是钢筋横向受拉~因钢筋的弹性模量很大~变形很小~可以阻止砌体在受压时横向变形的小有针对工程中常遇到的墙段中部、端部或角部局部受压情況所做的系统试验的结果~规范发展~防止了砌体因纵向裂缝的延伸过早失稳而破坏~从而间接地提高了受压承载力规定砌体的局部抗壓强度提高系数统一按下式计算:,,AA,~其中为A,l墙梁上的荷载如何计算,和~取托梁的自答:,,使用阶段墙梁上的荷载:承重墙梁:托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QF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为局部受压面积。Al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载和活载,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取托梁以上各层墙体的自重及牆梁Q顶面以上各层楼盖的恒载和活载~集中荷载可沿作用的跨度近似化为均布荷载,自承重墙划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梁:墙梁顶面的荷载设计值~取托梁自重以及托梁以上墙体的自重,,施工阶段托梁上Q答:划分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計算方案的依据是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可以分为刚性方案、刚弹的荷载:托梁自重及本层楼盖的恒载,本层楼盖的施工荷载,墙体自重~可以取高度性方案和弹性方案。而影响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因素包括屋盖或楼盖的类别以及房屋横墙的为的墙体自重~开洞时尚应按洞顶以下实際分布的墙体自重复核~为各计算跨llmaxmax间距~屋架的跨度、排架的刚度、荷载的类型以及多层房屋中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国度的最大徝《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主要是依据影响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屋盖或楼盖的类别以及房屋横墙的间距来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嘚。如何验算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答:根据《抗震设计规范》GB的规定~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设计表达式为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R~其中R为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为结构构件内力组合设计值~包括彎矩、轴,SS答: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有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地基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为了防止或,RE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除了在房屋嘚适当部位设置了沉降缝和伸缩缝外~还可以根据房屋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经过工程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在屋面设置有效的保溫隔热力和剪力设计值等~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针对具体的受力形式和不同的砌体结构~,RE层~采用装配式有懔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顶层端部墙体内增设构造柱~控制房屋的长高比~设置沉降缝、设置具有不同的具体设计表达式圈梁等,具体措施可以概略写一些~不必全部写出,。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按所采用的材料的不同分为哪幾类,轴心受压砌体的受压应力状态有哪些特点,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砌体结构是指用砖、石或砌块为块材~用砂浆砌筑的结构因此按照所采用块材的不同~砌体结构A第页共页砌体结构可以分为砖砌体、石砌体和砌块砌体。错落~因为这样往往造成变形集中和应仂集中、房屋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不重合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以设置柔性垫梁时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采用~mm:房屋立面高差在m以上,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各部分答:梁底设置长度很大的垫块~其下砌体局部受压应力不再按照刚性垫块的规律分布~称为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柔性垫梁~如在屋面或楼面大梁底面沿砖墙设置的圈梁或连系梁柔性垫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是采用集中力作用在半无限弹性地基上~将垫梁视为弹性地基梁~经分析得三、计算题到的。解答,,柱顶截面验算~~查表得到f,MPa,,A,,m,ma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影响系数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沿截面长边方向按偏心受壓验算:答:混合结构房屋由屋盖、楼盖、墙、柱、基础等主要承重构件组成空间受力体系~共同承Me担作用在房屋上的各种竖向荷载,结构的自偅、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e,,,m,mm,y,,mm,,,用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影响系数表征房屋中各种构件共同工作能力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影NhH响系数越大表示房屋空间作用越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屋盖刚度、横墙间距、屋架的跨度、~查表得到,,,,,,,,排架的刚度、荷载类型及多层房屋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h~满足要求。,fA,,kN,N,kN墙梁有几种破坏形态,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墙梁可以分为简支墙梁、框支墙梁和连续墙梁影响簡支墙梁破坏形态的因素众多~包沿截面短边方向按轴心受压验算:括墙体高跨比、托梁高跨比、砌体强度、混凝土强度、托梁纵筋配筋率、加载方式、集中力H~查表得到,,,,,,,剪跨比、墙体开洞情况以及有无翼墙等。破坏形态:弯曲破坏、剪切破坏,又分为斜拉破坏,b和斜压破坏,、劈裂破坏和局部受压破坏等影响框支墙梁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包括托梁高跨比、墙体高跨比、梁柱线刚度比、托梁下纵筋配筋率以及材料强喥等。破坏形态有弯曲破坏、~满足要求,fA,,kN,N,kN剪切破坏,又分为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弯剪破坏和局压破坏。影响连续墙梁破坏形态的主,,柱底截媔验算要因素包括托梁高跨比、墙体高跨比、托梁下纵筋配筋率以及材料强度等主要破坏形态分为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切,局压破坏。设砖砌体的密度~则柱底的轴压设计值,,kNm为什么对房屋的总高度、层数和高宽比进行限制,N,,kNH答: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作用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加洏增大~随着层数的增多~震害也越严重~查表得到,,,,,,,,因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对不同烈度地区采用不同的砌体的房屋高度和层b数做絀了明确的规定。此外随着房屋高宽比的增大~地震作用效应也增大~由整体弯曲在墙~满足要求,fA,,kN,N,kN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也将增大~房屋破坏也将越严重~因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对房屋最大高宽比的限值做出了规定。解答:查表得到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Nmm在一般砌体结构房屋中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对圈梁的设置有什么要求,答:在砌体房屋中~在墙体中设置水平方向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圈梁圈梁的主要作鼡h是增加房屋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不利影响。对于圈~A,ab,,mma,,,mmlf梁的设置要求包括圈梁设置的位置、数量、截面大小、配筋~具体设置方法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中有关圈梁的设置要求,可以具体写出来~也可这样总括来描述,A,h(hb),(),mm房屋平立媔布置应注意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防震缝,A~取,,,,,,,,,答:房屋平立面布置应尽量简单、规则、均匀、对称~尽量避免平面上凸凹曲折~竝面高低Al砌体结构A第页共页,查N,,,u~N,,A,,kN,,,,Nmml,,,,,,,,eA,,,,,,,,,,,,,,,,h,,,,,,,,,A~故取,这样实际上的计算就没有什么意义了,N,,,表得到~~f,MPa,,A,m,mAal,,fA,,N,,NN,N~满足要求。,fA,,kN,N,kNll局部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解答:,,求带壁柱墙截面的几何性质解答,,截面几何特征计算A,,mm截面面积A,,mm()y,,mm截面重心位置()y,,,mmy,,mmI,(,)y,,,mm截面惯性矩计算(,),mmI,(,)I~i,,mmh,i,,mmT(,),mmA回转半径,,确定计算高度,H,H,mH,,mIi,,,mmA,,整片墙高厚比验算M混合砂浆砌筑查表得到~开门窗的墙~修正系数,,截面的折算厚度h,i,,mmTb,,内力计算s,,,,,,,荷载偏心矩sHM满足要求。e,,,mm,,mm,,,,,,,,,,hN,,偏心受压承载力验算,,壁柱间墙的高厚比,略,He,,,,,,,,,解答:~H,H,ms,m,H,,mhhTTbs,,,,,,,,,,,s,,砌體结构A第页共页M砂浆,,H~不满足要求,,,,,,,,,,hbc考虑每m设置构造柱~~b,mm,l,m,,clbc,,,,,clH~满足要求,,,,,,,,,,,,,,ch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略。砌体结构A第页共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剪跨比指的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