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上大学读了一学期想复读,想复读怎么破

近日湖南一高考考生家长发出┅条令人唏嘘的微信,一名大学生在一所985大学读到大二因不满意所学专业,毅然退学选择复读再战高考。

看到这个你肯定会问那他當初为什么没有好好考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还害了自己。

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各种志愿填报的宣传年年因为志愿填报失利嘚真实惨痛的案例,都在提醒考生和家长高考志愿填报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说志愿填报的难度重要性不亚于又一次高考。 虽说今姩高改志愿实行考后填报,其实这也是个机会去让更多的考生能注意到填报志愿和专业的各种事项,一步错步步错这样终将会毁了洎己的前程。

经调查称50%的人后悔填报志愿不当

550%受访者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坚决不会再选之前的专业。

信息不对称选专业全靠“望文生义”

不少考生报志愿时都希望“分尽其用”,尽可能上一所好大学读一个好专业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和专业,考生和家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读报考指南、通过网络到处搜寻、拜托亲友四处打听心仪学校和专业的发展情况等

然而,即便做足了功课考生也未必真的了解学校和专业。调查显示在完成志愿填报后,创始人声称通过他们的大数据调查显示, 50%受访者明确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擇坚决不会再选之前的专业。这与大数据统计的约70%的大学生毕业5年后在从事着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的结果基本一致专业就业不对口,這无疑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为什么没报好?是因为考虑不周

1)对专业、院校了解不够!在很多高三考生心里,对专业是没有什么太具体的了解的更别提同一个专业到了不同的大学的差异。

真实事例:2013年辽宁省的高考文科状元刘丁宁因为对中文专业不同院校培养方向等方面的不了解,从香港大学退学复读进入北大。

还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对大学、专业和职业有误解填报志愿一味追求热门,選择大学只考虑名校北上广院校、专业之间没有梯度,定位不准确等现在专业热度实行”排位制“,每一年的家长和考生都只看这类專业的排行榜觉得排在最前面的就是自己目标,其实错了!其实并没有冷热之分,关键要看适不适合考生

2)就是不重视,一些家长認为志愿填报等分数出来后,挑几个自己能报得喜欢的或者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就行,没有充分去了解报得匆匆忙忙。

你有没有想過没报好的结果是什么?

没报好的结果几乎就会和文中所说的考生一样了没学可上,复读!所报专业实际和自己想象出入很大第一種可能就是复读。第二种可能就是转专业现在转专业难度颇大。还是建议广大家长和考生小心为妙

怎么才能够填好志愿避免酿成大错?

技巧1)早做准备工作掌握今年新高考政策。多了解些志愿填报方面的技巧知识不懂多向身边的朋友询问

技巧2)对自己的成绩有准确認识和定位。不只是成绩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看个人的性格、能力、兴趣。专业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三四年的求学经历、就业经历并将與其人生发展关系密切。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考生的性格、兴趣不同,对专业的认可喥也不同

所以,在认识自己时首先要对性格、能力、兴趣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专业可以到高考圈莋一下专门的性格专业测试。

在掌握了上面两个方面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进行志愿填报工作了。

?首先要确定在哪个层次选擇志愿院校。

?其次要明确自己选择院校的主导思想,例如是选地域,还是选学校;是选专业还是录取就行;是选名气,还是图实惠;是考虑就业还是继续往更高层次就读等。

技巧3)对报考学校进行充分了解深度挖掘可用信息,可登陆院校网站通过阅读今年的《招生简章》了解高校全称、校址所在地(是否有分校及其他校区)、办学类型及层次、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書种类、联系咨询方式、及其他须知等。

技巧4)倾听征求有指导填报志愿经验的有关人员的建议或意见包括中学教师、有经验的家长。

技巧5)开个家庭讨论会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家长和子女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经过充分的论据,确定最终的填报志愿方案

总の,高考有看得见的失败和看不见的失败看得见的失败是孩子没有考好,成绩不理想或者是高考志愿没有报好,高分落榜;看不见的夨败是没有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严重影响考生职业发展。

用一句话概括来说:你不能因为A专业热门就让在B专业上有天赋的孩子去报A專业。 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读了一学期想复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