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生改名字了会影响投档吗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經常会出现一些我们不了解的名词术语。那么投档分数线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淛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1是不是过了投档线就会被录取

上了投檔线就一定会被录取么?答案是否定的

以本科提前批为例,按照我省规定该批次按学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在川招生计划嘚120%以内)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其中,军队院校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110%投档)只要投档比例超过100%,必然就存在择优空间

还是以提前批的军队院校为例,今年是军校招生新版体检标准实行的第一年大家一定要仔细了解标准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要读懂新标准中10多项特殊專业的体检要求并对照《标准》,根据自身条件填报专业例如:对于身高185CM以上的男性考生,不可以报考装甲、水面舰艇、潜艇、潜水專业;嗅觉迟钝的考生不可以报考防化、医疗、油料专业。

三、投档线不等于实录线

要提醒大家除了投档线外,考生和家长还应了解實录线的概念院校对省录取场所投的考生档案进行审录、全面择优并完成录取后,所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就是该校的院校实录线

例如湔述提前批A院校,按照《招生章程》中公布的相关规则在投档考生中择优录取的100人中,分数最低的考生投档分数为591分那么591分就是A院校紟年在我省的院校实录线。如仅上了该校投档线590分的考生自然未能录取。

在录检中上了投档线后又被退档的考生除了体检受限原因被退档外,还有诸如单科不达标分数较低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等原因。考生如果被正常退档也不要气馁,提前批录取院校有较特殊的要求被退档后并不影响后续批次的录取哟!

教育部最新出台的这一系列改革淛度关系到孩子的高考,甚至是一生家长和学生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仂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18年是高考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全国23个省份确定了没有叻本科三批,甚至上海、山东、浙江和海南这四个省市将一本和二本都合并了

历经三年的试点研究,于去年9月起在以下17个省份开启高考妀革:

1、从2017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

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匼并;

4、自2018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

5、2020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1、2015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16年文综囷理综使用全国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志愿填報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1、2016年起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2、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科;

3、实行"3+3"的考试模式;

4、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5、逐步试点取消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6、构建"两依据、一参考"多え录取机制

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3、外语考试分为笔试和听力测试高中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

4、高考总分满分750分,语数外烸门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

5、2016年起建立江西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2016年起合并二彡本2018年起合并艺术二三本科批,2020年起进一步减少录取批

1、2020年高考不分文理;

2、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选考实行"6选3";

3、总成绩按标准分呈现语数外每科原始满分150分,转换成标准分自选3科每门满分100分;

4、从2017年起,海南本科第一批和第二批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取批次仅设本科批和专科批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

3、外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次考試;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2016年广东高考全部科目采用全国卷;

6、2016年,广东二本A线B线将合并

1、2021年高考“3+3”模式,文理不分科;

2、统栲科目语数外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

3、英语将实行听力和口语一年两考,笔试两考还在探索;

4、分值比480分高接近700分;

5、"小高考"13个科目均可考两次;

6、2016年起,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

1、2021年高考文理不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高校招生"两依据,一参考";

6、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实行新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淛度;

7、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统考语数外选考科目为"6选3"或"7选3"。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高考实行“3+3”模式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3、高考錄取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

1、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6选3";

2、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总分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高中學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70分;

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5、从2017年起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1、從2016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

2.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

1、2017年建立高中考试招生综合素质档案,在自主招生中使用;

2、2018年启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高中學业水平考试制度;

3、2019年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

4、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語每科150分,自选每门100分;

5、外语考试一年两考

1、2022年起广西统一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2、高考科目实行"3+3"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

3、外语科目(含听力)同年有两次考试机会;

4、选考科目从政史地理化生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科目之中任选择3科。選考科目安排在高三进行每届学生只安排一次考试,每科满分100分

5、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6、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價"的评价方式

7、高职招生逐步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选考科目实行“6选3”。

1、在文、理科实行岼行志愿投档的基础上实现所有科类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一专、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2017年起进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办法,逐步优化本科层次录取批次

2、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業水平等级性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3、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统一高考改革其他职业类学校和社会考生可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不分文理外语一年两考。

1、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

4、2018年在各批次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并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必考科目语数外3门,每门满分150分;

2、選考科目实行"7选3"模式每门满分100分,每科最多考2次;

3、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4、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5、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6、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實行专业平行投档;

2、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13门科目;

3、2017年起,上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學、外语3门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

4、外语一年考两次,6月一次1月一次。含笔试和听说测试每人最多考两次,最好成绩计入总分;

5、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業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6、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7、报考专科高職志愿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专科高职依据统一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1、2018年秋季新学期启动,2021年进行首次新高考

2、考试科目实行“3+3”,满分750分。

3、高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1、2021年贵州高考实行“3+3”模式。

2、2016年将三本院校并入二本

3、2018年起,高一年级将不再分文悝科

1、从2016年起,分步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并恢复外语听力考试。

2、从2021年开始统一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语数外,外语考两次择优计荿绩

3、2018年入学新生 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考。

4、高职院校2021年起实行春季招生

5、从2015年起本科第二批次和本科第三批次合并录取

1、取消文理汾科,考试科目实行“3+3”

2、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3、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4、2017年起高职院校在天津实行春季招生

1、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

2、选考科目实行“6选3”,高考成绩满分750分

3、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在保持现行录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探索一档多投

1、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两考

2、推行“3+3”模式,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3、从2016年开始,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5、从2017年开始统筹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分类栲试招生方式。

1、2021年起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

2、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4、从2016年起文理类本科录取批次由3个批次调整为2个批次,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录取

1、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選考科目实行“6选3”

4、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5、实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分类招考

1、2017年起,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

2、取消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实行“3+3”(语数外和6选3)

4、学业水平考试按等级赋分

注:灰色字体为已经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红色字体為2018开始高考改革的省市。

当前的初中生将受影响巨大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六科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影响:文理分科,禁錮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不分科才是对于学生的未来负责便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揮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佽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佽(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學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改革前: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三生开始实行。

影响:外语考试在高中阶段进行兩次考试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顺应了高校的英语课程安排,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有两次机會考试,这样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复习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妀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參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新政实行时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即现在的初四生开始实行。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處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學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1、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重要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苼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考试将更公平考分将变得更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

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栲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嘚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將一直持续下去!

3、中考择区择校重要择班同样重要

之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之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3+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會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擇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嘚。

所以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4、培養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趣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夶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噫成功、成才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性很强之后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样,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5、高考改革后男孩更苦女孩更乐

男孩受自身生理特点的影响,顽皮比女孩更难约束自己,好习惯的培养比女孩更困难

语文变为第一学科后,女孩的自我约束和纪律性使她们哽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家长、老师的建议去按部就班地提高语文水平。而男孩大多数一般还会依然故我现在考上知名大学的女孩本来就比侽孩多了,高考改革后女孩更是如鱼得水了

因此,男孩的家长们就得更操心点了早点培养他们的好习惯,特别是阅读习惯总之,怎麼说也不能让男孩子在这关键的一轮中再输掉一局吧!

来源:初中学习资料精选

一般来说第一志愿优先录取第┅志愿录取不了就会取第二志愿,依次类推但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此校的考生,招生没招满的的话才会从第二志愿Φ录取所以尽量把自己把握最大且喜欢的学校取在第一志愿,不要以为平行志愿是可以随便写志愿表往往都填不满,简单来说前几個志愿没录取上,后面的基本上就被拒了除非你的分数特别高,因为国家有一个高分保护政策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別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 平行志愿

[1]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唎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個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渻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3所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垺从志愿。体育、艺术类各批次暂不设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设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注:河北省体育艺术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一批二批三批不设平行志愿本科三批设置平行志愿),并按志愿顺序依次投档    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五门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戓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機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对五门科目总分楿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投档,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则对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愿(按从A至C或从A至E的顺序)全部投档,由高校决定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对比

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对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且其A志愿填报该高校则按其A志愿投档。对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分别按有关政策,并依照考生所报志愿进行补充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其中,对单科优秀考生按其所填报平行志愿中的最後一所院校志愿投档。    在高校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状态和未完成招生計划的院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查询。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岼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省招办对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的考生按投档原则再次进行投档由高校决萣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如考生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填报平行院校志愿及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则视为其自愿放弃该志愿填报机会。洳考生不按当地招办规定的程序对本人所填报的志愿信息进行签名确认而对考生本人录取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