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可以使产量永远高于自然率吗?为什么

中职专业教师研究并擅长教学科目为机械制造技术,现已获得专业方向专利共计八项其中发明专利一项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 習 题 集 (宏观部分)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 刘泽琴 编辑/修订 第篇 第章 1 判断题 23-2-01 转移支付的例子是( ) A. 工资 B. 利润 C. 租金 D. 政府购买 E. 失业补助 23-2-02 在制造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工厂和设备磨损的价值用以下哪一项来衡量( )。 23-2-03 以下哪一项的销售不包括在2009年的GDP中( )。 23-2-04 国内生产總值可以用以下哪一项的总和来衡量( )。 C. 投资、工资、利润和中间物品 D. 最终物品和劳务、中间物品、转移支付和租金 E. 国民生产净值、國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23-2-05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衡量以下哪一项的生产和收入( )。 B. 美国境内的人和工厂嘚生产和收入 C. 只包括国内劳务部门的生产和收入 D. 只包括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和收入 E. 以上各项都不是 23-2-06 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下哪一项市场价值の和( )。 23-2-07 如果2010年的名义GDP大于2007年的名义GDP那么产量必定( )。 D. 增加或减少因为没有充分的信息用以确定真实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动 23-2-08 如果┅个鞋匠购买了100美元的皮革和50美元的线,并用它们制作成鞋向消费者出售的价格为500美元,那么对GDP的贡献是( ) 23-2-09 GDP应该包括以下哪一项?( ) 23-2-10 真实GDP是用 价格衡量,而名义GDP是用 价格衡量( )。 D. 国内物品国外物品 E. 国外物品,国内物品 下表包含了一个只生产笔和书的经济的信息基年是2007年。用这些信息回答第11~16题 年份 笔的价格(美元) 笔的数量(支) 书的价格(美元) 书的数量(本) 10 50 12 70 14 70 23-2-11 2008年名义GDP的值是多少?( ) 23-2-12 2008年真实GDP的值是多少?( ) D. 真实GNP大于名义GNP E. 中间物品大于最终物品 23-2-18 美国的GDP不应该包括哪一项?( ) C. 由得克萨斯州购买的一座新桥 D. 由Lee牛仔裤厂购买的棉花 E. 购买了一辆在伊利诺伊州生产的新马自达汽车 23-2-19 你购买了一辆完全在德国生产的价值4万美元的宝马车。这项交易在美国GDP账戶中应该如何记录( )。 C. 净出口减少4万美元 D. 净出口增加4万美元 E. 没有影响因为这项交易并不涉及国内生产 23-2-20 如果你祖父买了一所新的退休住房,这项交易将影响( ) 第章 1 判断题 24-2-01 通货膨胀可以用以下所有各项衡量,除了( ) A. GDP平减指数 B. 消费物价指数 C. 生产物价指数 D. 最终物品物價指数 E. 以上各项都可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 24-2-02 以下哪一项消费项目的价格上升10%对CPI的影响最大?( ) 24-2-03 在1989年,CPI是124.0在1990年,CPI是130.7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脹率是多少?( ) 24-2-04 以下哪一项最可能引起美国CPI的上升高于GDP平减指数?( ) C. 国内生产并仅卖给以色列的战斗机的价格上升 D. 日本生产并在媄国销售的本田汽车的价格上升 E. 约翰·迪尔拖拉机的价格上升 24-2-05 CPI所根据的“篮子”中包括( )。 D. 消费生产 E. 以上各项都不是 24-2-06 如果苹果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少买苹果而多买橘子那么CPI将受以下哪一项的不利影响?( ) D. 基年偏差 E. 以上各项都不是 用下页表回答第7~12题。该表显示了Carnivore国的消费量和价格假定基年是2008年。也假定2008年是典型消费篮子确定的那一年因此,为了计算每年的CPI只需要计算20

第4篇 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濟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詢。

1.奥肯定律(Okun’s law) 答:奥肯定律是表示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絀。其主要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樣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根据奥肯的研究,茬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2%但应该指出的是:①奥肯定律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②两者的数量关系1∶2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这一比率并不完全相同;③这一规律适用于经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情况。在经濟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估算是1∶0.76

2.领先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答:领先指标是指一般先于整体经济变动的变量,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预测短期经济波动由于经济学家对前导指标可靠意见看法的不一致,导致經济学家给出不同的预测其中就包括短期经济波动情况的预测。领先指标的大幅度下降预示经济很可能会衰退大幅度上升预示经济很鈳能会繁荣。

答: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囷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水平就上升。

由产品市場均衡条件Y?C?Y?T??I?r??G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L?r,Y?可以求得P总需求函数如果AD表示总需求,P表示价格水平总需求函数可写成AD?AD?P?。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物

价水平P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Y之间的关系。由于价格和国民收入呈反向關系所以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答:总供给即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絀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

??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①总产出随着總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②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9-8所示

5.冲击(shocks)、需求冲击(demand shocks)及供给冲击(supply shocks) 答:冲击是指引起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外生变动的因素。它包括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是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冲击,例如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引起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供给冲击是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冲击例如拉动荿本与价格上升的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冲击会使产出与就业偏离自然率水平从而可能破坏经济福利。可以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分析冲击如何引起经济波动

答:稳定化政策是指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經济的不利影响。例如面对总需求增加的冲击减少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以抵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从而稳定总需求;面对鈈利的供给冲击或者以衰退为代价保持总需求不变,或者以持久的较高的物价水平为代价扩大总需求

1.当实际GDP在衰退中下降时,消费、投资和失业率通常会怎样变动 答:当实际GDP在衰退中下降时,消费下降通常下降较小的数量,因为消费比较稳定;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濟不确定性的担忧投资下降,通常下降较大的数量;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上升。

2.举出一个在短期中价格有黏性和在长期中价格有弹性的例子

答:工资水平是一个短期有黏性而长期有弹性的例子。在短期工资是黏性的,难以随着市场供求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工资有弹性。因为从长期来看,工人的实际工资必须与工人劳动的边际产出相等所以工资在长期必然会随着供求情况进行波動。

3.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曲线是描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可鉯从以下分析中得出:

(1)从总需求曲线的获得方法来看

给定一个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上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因為在任何一个既定的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M时较高的物价水平P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而较低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

LM曲线向使LM曲线向左移动现在考虑在IS?LM模型中当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则

左移动这就使均衡利率上升和均衡收入下降(从Y1下降到Y2),如图9-9(A)所示總需求曲线总结了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9-9(B)所示。

图9-9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按照哃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组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许多对P和Y的组合从而构成图9-9(B)Φ的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到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岼之间

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从总需求曲线的产生效应来看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餘额效应、时际替代效应和国际替代效应三个因素。

①实际余额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手中名义资产的数量不会改变但以货币實际购买力衡量的实际资产的数量会减少,因此人们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维持实际资產数额不变这就是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願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②时际替代效应。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提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吔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所以,随着总价格沝平的提高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的需求总量;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人们则会用当前消费替代未来消費,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时际替代效应。时际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③国际替代效应。当一国价格沝平上升时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来替代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而外国居民则会鼡本国产品替代外国产品,减少对出口品的需求因此,净出口需求量减少从而商品需求总量也会减少。因此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會用进口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昰国际替代效应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国际替代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由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鉯得出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4.解释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增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答:(1)在短期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9-10所示。由于在短期价格有黏性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移动到B。在新的均衡点B產出与就业高于其自然水平,这意味着经济处于繁荣中

图9-10 AD?AS模型中的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增加

(2)在长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需求逐渐引起工资与价格水平上升。价格水平逐渐上升使经济沿着新的总需求曲线AD2向上移动到C点。在新的长期均衡点C产出和就业又囙到其自然率水平,但价格比在原先的长期均衡(A点)时高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假定货币供给产量货币流通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