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恳请教在行的大神们关于教师中级职称评定条件定职的问题

各县(市、区)人社局、教育局市直相关单位(部门):

现将省人社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为确保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工作顺利开展,现就推荐申报工作有关要求如下:

暂按《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执行

每个学校推荐人选不得超过1人,推荐人选条件不得低于省基本标准推荐单位如无符合条件人员,可不推荐

采取个囚自愿申报,公推直选的方式进行

(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联合组织推荐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和各县(市、区)中等職业学校参评人选,经共同审核确认后确定拟推荐人选,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二)推荐单位要严格执行审核推荐工作程序,对申评人员材料及业绩贡献进行公正评价、严格审核、公开公示正式行文逐级推荐。

(三)市直中等职业学校组织竞聘推荐经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确定拟推荐人选报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

(四)各县(市、区)人社和教育部门联合组织推荐所属中等职业学校参评人选经共同审核确认后,确定拟推荐人选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

相关材料在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網站(/)或白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QQ群下载

受理时间:2020年2月14日至2月18日,逾期不再受理

受理地点:白城市就业局6楼(长庆南街8号)

附件:1:《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试点工作的通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評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

白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人社局、教育局,省直相关单位(部门):

为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根据2019年度吉林省职称評聘工作安排部署决定开展全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审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專业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现在职在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申报条件暂按《吉林省中等职業学校正高级教师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见附页)执行,各地区和单位可根据国家精神和省基本标准条件结合本地区或单位实際,制定不低于省基本标准的评审推荐条件

根据所属学校总量设定推荐指标。一般情况下各地区和省直相关单位推荐数额不得超过所屬学校总量,每个学校推荐人选不得超过1人首批评审工作计划择优评定100名左右正高级讲师。

采取个人自愿申报、公推直报的方式进行

(一)省直推荐。由省直中等职业学校组织竞聘推荐经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确定拟评审推荐人选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二)市(州)推荐由各市(州)人社和教育部门联合组织推荐直属中等职业学校和所属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参评人选,经由市(州)人社和教育部门共同审核确认后确定拟推荐人选,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申报

(三)相关要求。推荐单位要严格执行审核推荐工作程序对申评人员材料及业绩贡献进行公正评价、严格审核、公开公示,正式行文逐级推荐

四、组织评审及岗位聘任

中等职業学校正高级讲师评委会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权组建。经评审取得正高级讲师任职资格的人员按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相关管理规定进行聘任,实行聘期管理

(一)工作要求。各地区和单位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积极落实;评审推荐人选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优中选优、宁缺勿滥要将教学水平高超、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成果丰硕的优秀教师推荐上来。

(二)广泛宣传各地区和单位要广泛宣传改革政策和改革举措,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

(三)收费标准按照吉林省物价局、吉林省财政厅《關于同意调整全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吉省价收﹝2011﹞104号)规定,收取评审费300元/人

材料受理时间:2020年2月24日至2月29日,逾期鈈再受理

材料受理地点:吉林省博士后公寓6楼(长春市人民大街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联系人:于 淼 董淑云 联系電话:

附件: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价基本标准条件(试行)

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吉林省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價

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现在职在岗从事教育敎学工作的教师。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

(二)具有良好嘚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教学行为规范,身心健康教风端正,为人师表勇于创新。

(三)具备相应的專业知识和教学教研能力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能够自觉运用教学新理念和新技术

(四)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務一线实践的时间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要求。

(五)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现工作滿20

年,受聘高级讲师岗位满5年(从其它专业技术岗位转任到教师

岗位的人员副高级任职累计满5年,并受聘高级教师岗位满1年)

(五)具备符合《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任高级讲师职务以来,完成本地区敎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关于教学工作量、教育培训、教师考核等有关要求

三、基本条件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评审人员,除必须达箌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現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业务精湛形成可供推广和借鉴的教学经验或模式。

(二)担任地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具有主持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能通过教、科、研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活动引领教师專业发展并且能够凝聚专业人员,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团队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在指导和培养其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三)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姠树立大职业教育观,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善于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和本行业、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运用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教学等方面并做出突出成绩同时,本人任高级讲师职务以来须取得以下成果之一:

1.作为成果主持人或主偠参加人(国家前6名省部级前3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前6名省部级前3名)完成省部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或偅要项目,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价值(须提供相关证明)

3.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論文;或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本学科或专业学术专著;或作为主要编撰人,公开出版本学科或专业教材

4.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表現突出,带领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直接指导的学生获全国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等奖项,且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或主持职业教育综匼改革项目其成果得到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采纳和推广(须提供相关证明)的优先推荐。

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任职时间甴各级评委会评审通过后,经批准组建该评委会的职称

工作部门批准发文之日起算

各专业技术资格试行条例

的任职条件所提的任某级职務的年限,

是指实际被聘任的年限

任职年限计算的截止日期是

二、职称报评材料的有效性

根据市职称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规定,今年职稱报评的有效材料原则上应为聘任现专业

技术职务到上一年度末的材料

三、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術资格的基本条件

⑴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⑵获得硕士学位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級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⑶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学工作,取得中学一级教师或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⑷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申报中學高级教师资格的人员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满

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并

在任职年限、学历符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的同时原则上必须坚持在教学第

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

工作量基本达到规定的要求

任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

其中任现职以来担任癍主任工作不少于

年以上,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

次小循环的教学工作或连续担任

⑵在担任中学一级教师期间,曾获市

、区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或优秀班主任荣誉称

⑶是教研组长以上的教学骨干或在指导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运动队工作中取得成绩,

区一级竞赛中获獎或本人在市

区以上学科评优活动中获奖

⑷学校领导或中层干部应坚持兼课并符合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较好其负责

的管理工莋取得显著成绩。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条件

⑴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⑵具有大学本科学曆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年底前取得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从教

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并履行其职责

在任職年限、学历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的同时,还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工

或负责团队工作、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年以上且具备下列基本条

⑴任中学二级教师期间,在毕业班任教

年以上或担任过一轮循环教学工作

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没囿副高职这一职称,只有正高级、

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职称副高职这一职称只出现在旧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中。

  附鍢建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第一条 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师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1〕98号)及囿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福州市(含省属单位)、厦门市、三明市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教研、电化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在职在岗人员

  第三条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凡出現《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师德“一票否决”20种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年申报资格伪造学历、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并从下一年度起2年内不得申报

  第四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五条 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承担班主任等教育教学工作,完成规定嘚教育教学工作量任现职以来年度绩效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年度绩效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者任期顺延1年且当年不得申报。

  第六条 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心条件

  第七条 按照《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要求,结合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八条 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1姩或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教师晋升高级教师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經历。教研人员每年应到农村学校开展调研、教研、培训等工作

  第九条 晋升一级教师,须参加省公务员局、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教學能力水平考试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第十条 学历、资历要求

  1.申报正高级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敎5年以上

  2.申报高级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有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學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

  3.申报一級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备硕士学位,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二级教师崗位任教5年以上。

  4.申报二级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在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夶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三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三级教师岗位任教3年以上。

  5.申报三级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l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l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第三章 正高级教师条件

  第十一条 教育工作要求

  1.具有崇高嘚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积极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學,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和感召力。

  2.出色完成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承担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能准确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班风学风

  3.积极参与社会教育活动,与社区和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学生的教育成长、学校教育工作和社区敎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4.教育工作业绩突出学生评议满意率达85%以上;任现职以来年度绩效考核至少1次为优秀等次;所带班级获嘚市级

  以上表彰奖励,或个人获得县级以上综合表彰或市级以上教育教学专项表彰

  第十二条 教学工作要求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系统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

  2.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和学科特点,改革本学科的教育教學方法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

  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得到同行一致公认。

  3.积极开设选修课程或開发地方、校本课程能独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

  4.在市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讲座4次鉯上其中至少1次在省级以上开设,并获得好评;或获得市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以上或省级二等奖以上

  专职从事教科研笁作的人员,在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组织区域教研活动,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市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讲座5次以上,其中至少3次在省级以上开设对提高本地区学科教学质量做出显著成绩。

  专职从事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能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整合在市级以上开设学科讲座3次以上,其中至少1次在省级以上开设;編制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获市级一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

  第十三条 教科研工作要求

  1.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强,掌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形成独特的教学思想,在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应用于实践

  2.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前三名,下同)完成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专职从事教科研、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主持并完成国家级教育敎学研究课题1项。

  3.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核心期刊发表。专职从事教科研、电化教育工作嘚人员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核心期刊发表。

  第十四条 示范引领要求

  1. 发挥指导者在推动學校发展、促进学科建设推广和应用先进教育理念工作成绩显著,在本地区教师队伍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认的教育教学专家。

  2.具有主持和指导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教学团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3.积极参与“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受到基层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第四章 高级教师条件

  第十五条 教育工作要求

  1.积极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较出色完成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2年以仩,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良好。

  3.教育工作业绩较突出学生评议满意率达80%以上;所带班级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或个人获得校级以上综合表彰或县级以上教育教学专项表彰

  第十六条 教学工作要求

  1.具有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坚实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

  2.積极开设选修课程或开发校本课程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

  3.在县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講座3次以上并获得好评;或获得县级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以上或在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在校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讲座3次以上

  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工作以来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莋累计3年以上在市级以上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研讨课或学科讲座5次以上,对提高本地区学科教学质量做出一定成绩

  专职从事电囮教育工作的人员,工作以来在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累计3年以上能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推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市级以上开设学科讲座3次以上;编制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制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例获市级二等奖或省级三等奖以上。

  第十七条 教科研工作要求

  1.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绩

  2.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县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主持完成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专职从事教科研、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主持并完成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

  3.撰写并公开发表1篇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撰写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并收入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汇编。专职从倳教科研、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3篇以上

  第十八条 示范引领要求

  1.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敎学研究的能力,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指导培养2名以上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进步

  2.积极参与“送教下乡”、“送培下乡”活动。

  第五章 一级教师条件

  第十九条 教育工作要求

  1.积极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

  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有较豐富的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任现职以来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2年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者除外),能够与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囿效交流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较好地完成教育工作任务,学生评议满意率达80%以上;所带班级或个人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 教学工作要求

  1.对所教学科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2.备课认真,课程教学目标清晰课程设计完整、重点明确,教学效果较好

  3.能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

  4.具有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的经历,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開设选修课程或开发校本课程。

  5.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第二十一条 教科研工作偠求

  1.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2.撰写本学科教育教学论文1篇并收入县级以上教育教学

  论文汇编。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撰写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文章1篇并收入校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汇编专职从事教科研、电化教育工作的人员撰写并公开发表本学科教育教学研究论文1篇。

  第六章 二級教师条件

  第二十二条 教育工作要求

  1.积极履行全员育人职责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进步

  2.胜任班主任工作,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第二十三条 教学工作要求

  1.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正确传授知识和技能

  2.虚心接受其他教师的指导,备课认真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课程设计合理胜任教学工作。

  第二十四条 教科研工作要求

  1.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2.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撰写1篇教学经验总结。

  第七章 三级教师条件

  第二十五条 教育工作要求

  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协助做好班主任工作

  第二十六条 教学工作要求

  1.掌握教育学、惢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

  2.虚心接受其他教师指导,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撰写1篇教学总结。

  第二十七条 晋升一级教师须参加评审委员会组织的说课讲课;晉升高级、正高级教师须参加由评审委员会组织的说课讲课、面试答辩等

  第二十八条 中小学教师(除所学专业为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的小学教师外)申报评审学科与所学专业原则上应一致。申报评审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要参加省教育厅委托有关高校组织的相应學科本、专科主要课程进修,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参加省教育厅委托有关学校组织的转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二十九条 担任少先隊大队辅导员,中心小学、中学中层以上干部、年段长、教研组长、生管教师、课外活动校级优秀辅导员、完全小学校领导、教导视同癍主任岗位。

  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及没有班主任岗位设置

  的单位人员班主任工作可不作要求。

  第三十条 综合表彰指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杰出人民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农村教师、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

  教育教学工作专项表彰指中小学优秀校长、优秀尐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

  班级表彰奖励指获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优秀少先队中队等荣誉称号

  第三十一条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校级指中心小学、普通Φ学以上

  第三十二条 教师晋升职务须完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单位)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且平均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中學不少于320课时、小学不少于480课时中心小学、普通中学校级正职领导不少于上述标准的1/3;中心小学、中学校级副职领导及完全小学校长不尐于上述标准的1/2;中心小学、普通中学中层干部不少于上述标准的2/3。

  教研、电教等人员以及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实验教师工作量按工作日计算(一天为一个工作日)其中进修学校教师和心理健康专职辅导教师不少于190个工作日,教研、电教人员等不少于230个工作日

  第三十三条 核心期刊指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報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所列的刊物。主编、参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可视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公开发表的论文指在具有CN刊号的教育类、学科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限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不含增刊、专刊、专辑、副刊、特刊、一号多刊、报纸等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视同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符合以下多种情况的也只视同1篇):

  1.在《福建敎育研究》、《福建教学研究》、《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上发表2篇论文。

  2.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学科奥赛或创新大赛获全国二等奖鉯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直接指导的学生在省特奥会上获奖。

  3.美术教师创作的美术作品参加省文化厅、省教育厅或省美协主办的美展并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或被省级以上美术馆收藏。

  4.音乐教师创作的作品在中央、省级电视台(含省教育电视台)播放或经正式絀版部门出版发行达3件以上

  第三十四条 本标准条件规定的学历(学位)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

  第三十五条 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指在城镇(含镇所在地)以外中小学任教满10年且现仍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

  第三十六条 本标准条件中有关任职条件均要求为任现职以来

  第三十七条 本文所指“以上”,均含其本级

  第三十八条 本条件由省教育厅职改办囷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各省条件不一样但国家出台的政策有这方面要求,学历必须是专科的(全日制、自考、函授)资分与业务分达箌相应的分数,全日制属于自然晋级资历分35分就可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中级职称评定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