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经济50亿达到多少

2012年世界经济何去何从
作者:王东
  2012年世界经济仍存在“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欧元区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走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颓势是否能够扭转?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依旧存在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  2011年末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一些经济大国在2012年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风险因素增多  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数字显示,预计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与2011年的1.3%基本持平,难有良好表现,如果没有新的刺激经济政策出台,甚至有可能出现停滞或衰退;而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将只有0.7%左右,如果债务危机再度恶化,最有可能发生经济二次衰退或以债务问题为形式的新一轮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脆弱和灾后重建的日本,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在灾后重建的刺激下有望达到1.5%,但一旦欧美等国家陷入衰退,日本则难以独善其身,再次出现经济停滞的可能性也同样存在;虽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依然强劲,但由于为应对通胀压力普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限制了其经济增速,导致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预计2012年经济增速将由2011年的6.1%放缓到5.6%,如果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必然也会拖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的进一步减弱,但出现经济停滞或衰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面看,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一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已然出现了明显乏力迹象,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增长停滞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也随之而来。受其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有可能出现振荡和反复。  二是随着希腊等国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2011年中期以来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2012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甚至有人预言欧债危机的深化,最终有可能导致欧洲爆发系统性的全面金融危机。由此,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将为2012年的世界经济增添另一层面的风险因素。  三是新兴经济体依然笼罩在通胀风险的阴影下,同时受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下行和债务风险随时可能外溢的影响,将有可能限制或阻碍其2012年经济的强劲增长。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主要依赖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撑,一旦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减弱,必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更加缺乏动力。  四是各经济体经济复苏性增长的不平衡和政策上的不一致,导致了全球各个经济领域的摩擦和冲突此起彼伏,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各个领域的稳定与发展,2012年全球各个经济领域的摩擦和冲突会愈演愈烈,从而影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  五是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的“综合症”,虽然有受到地缘政治和各大宽松货币措施因素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在不断推高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在全球范围形成了事实上的通胀,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还会延续2011年的高位振荡态势,不排除上蹿下跳的可能。  不稳定不确定是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2012年世界经济仍笼罩在多重风险的阴影下。欧元区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走出?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颓势是否能够扭转?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依旧存在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  但可以确定的是,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始终面临着下行风险,因此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普遍处在高额财政赤字、政府债台高筑和高失业率的状态,这种高赤字、高负债、高失业率的复苏必然导致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脆弱,并随时有可能向外释放其经济和金融风险,从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2011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的背景之下,“经济二次探底”的议论又一次在媒体中升温,成为全球各界关注的话题。不少人认为,虽然世界经济在衰退和危机后出现了复苏迹象,但毕竟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而又脆弱,而伴随着发达经济体国家政府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和主权债务风险深化等叠加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走向极有可能出现反复。也有人认为,“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非渲染的那么大,虽然世界经济存在着“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但毕竟当前世界经济已然步入了复苏轨道,只是复苏仍显缓慢和脆弱,“经济二次探底”的提法多少有些“言过其实”。  “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和可信度到底有多大?这显然是人们所关注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如果世界各国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或许将不可避免。  从上述情况看,世界经济确实存在着“经济二次探底”或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后困境的可能性,各界的担心和国际机构发出的警示不是没有根据,也不能说是耸人听闻,需要加以防范和警惕。同时,避免“经济二次探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2010年在各国积极努力下,“经济二次探底”并未成为现实,2011年又“有惊无险”地避免了被认为有可能出现的“经济二次探底”。那么,面对2012年仍存在的“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如果世界各国再次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依然可以避免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危机或衰退之中。(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1/10 04:3901/09 10:0701/08 22:0701/06 17:4201/06 09:0301/06 00:0501/05 08:3301/05 04:43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导读:2012年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实体经济受到殃及,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2年世界宏观经济形势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形势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率达到4.3%。进入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市场风险加剧。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对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大规模政府债务的冲击,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风险演变成为全球性事件,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降级考验。实体经济受到殃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较上年显著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6%;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总体来看,世界经济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处于低速增长期。
国际贸易增速明显放缓。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加上补库存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在2010年出现恢复性较快增长,全球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22%,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因素。2011年一季度,在世界经济继续复苏、通胀预期强化和主要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贸易延续上年较快增长态势,全球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22%。进入二季度以来,受日本地震导致国际产业供应链受损、美欧等经济复苏乏力、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恶化等因素影响,全球货物贸易大幅放缓。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七大工业国和金砖五国二季度进口总额增速仅为1.1%,远低于一季度的10.1%;出口总额增速则为1.9%,低于一季度的7.7%。其中,美国二季度进口增速从一季度的11.1%放缓至3%,出口增速从5.6%降至2.6%。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实际增长率将只有5.8%。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受到波及。联合国预计,亚太发展中经济体2011年的出口增长可能比上年减少将近一半,从超过17%跌至9%。
跨国直接投资继续缓慢复苏。受全球产能过剩、国际市场需求不稳以及新的投资热点尚未形成等制约,跨国投资总体滞后于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步伐。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恢复、企业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跨国投资一直处在缓慢复苏之中。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小幅回升5%,达到1.24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吸收了全球52%的对外投资,首次超过工业国家,进一步显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流入量依旧在下滑。2010年跨国并购交易值上升36%,但绿地投资减少。2011年全球FDI受困于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市场通胀上升等压力,估计投资规模增速会有所放缓。UNCTAD估计,2011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将为1.4-1.6万亿美元,2012年有望增至1.7万亿美元。
二、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一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2011年9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和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
2、发达国家政策工具空间渐窄
年间,主要发达经济体协调一致救助市场,而如今各国决策者政策余地普遍被收窄。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在救助债务危机国家的方案上,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美国的政府预算安排和新的刺激经济方案也是屡屡受困;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探讨联手购买欧洲债券,提振市场信心,助其摆脱危机。这都是因为主要国家政府政策手段已捉襟见肘,财政政策普遍受到约束。在次贷危机刚爆发时,美国国债总额只有8.9万亿美元,负债率为65%,但目前已经超过了14万亿美元,负债率也接近100%。欧洲和日本情况也类似。目前许多国家不得不一方面削减财政赤字,另一方面以各种理由增加税收。美国政府已提出征收“巴菲特税”计划;日本执政党民主党同意并通过了规模可能高达9.2万亿日元的增税计划,用以震后重建。欧盟委员会宣布征收金融交易税计划草案,将从2014年开始对27个成员国征收金融交易税,这一计划预计每年会给欧盟带来570亿欧元的收入。增税计划对于已显颓势的经济复苏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可能使经济复苏更加脆弱。货币政策方面,“流动性陷阱”和通胀压力加大则困扰着政府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宣布未来两年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反映出其所面对的经济困境。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需高度关注
2011年以来,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问题持续恶化,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债务风险进一步暴露,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近期,欧债危机出现一些转机。10月21日,欧元集团同意向希腊发放第一批第六笔80亿欧元贷款,可以确保希腊到2012年3月的资金需求。10月27日,欧盟峰会对希腊债务减计、银行业资本重组和EFSF扩容的综合性方案达成协议。这些举措使国际金融市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方案的具体细节有待明确,加上欧元区制度改革推进缓慢,市场隐忧并未根本消除。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相互交织。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法国银行持有希腊和意大利债务分别为557.4亿美元和4163.7亿美元;德国银行分别持有213亿美元和1617.6亿美元。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向意大利、法国蔓延,欧洲银行业风险日益受到关注。近期,三大评级机构相继调降了法德等相关银行的信用评级,德克夏银行更是因此被拆分,甚至一度危及到法国国债的3A评级,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并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呈加剧之势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多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经贸问题政治化更加明显。G20集团首尔峰会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尽管历次峰会均承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有关国际组织报告显示,首尔峰会后(2010年12月-2011年5月),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0.6%,比上期报告(2010年6月-2010年11月)增长了一倍,全球新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多达463起,比上一报告期上升了61%,其中化工品、肉类、钢铁、机械、电子、乳制品和汽车受影响最为严重。我国受贸易保护措施损害比较突出。月,我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已有50起,涉案金额达30亿美元。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相继出台了强化贸易救济效力的政策,并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多起“双反调查”和反规避调查。发展中大国针对我国贸易限制措施也明显增多。1-9月,巴西、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印度五国共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8起,占我国遭受调查总数的36%。我国与美国、欧盟等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信贷等方面的体制性摩擦也日趋激烈。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公布实施的《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将中国排除在44个可享受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美参议院近期又程序性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一旦成为法律,我国对美出口将遭受大面积影响。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前景
美国 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0.4%,远低于首次预估的1.8%,第二季度增长率恢复至1.3%,三季度增长2.5%。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复苏,无法避免随着政府后续支持力度的减弱或退出对经济造成的拖累。2011年前两个季度,政府支出减弱对美国经济分别带来1.23和0.18个百分点的增长拖累,而年同期该指标均为正面贡献。二是失业率高企,储蓄率上升,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前三季度,美国失业率仍在9%左右,同期储蓄率不断提高。三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继续拖累制造业,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四是欧债危机影响蔓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投资者投资信心受挫,美股大幅下跌。目前,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已显现长期化趋势。当然,美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改善、企业盈利持续强劲、弱势美元促进美国出口增长等仍为美国经济带来曙光。短期内美国经济周期性复苏趋势不会逆转,但增速仍将十分有限。IMF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5%,2012年进一步增至1.8%。
欧元区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2011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动荡。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和法国。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仅上升0.2%,同比上升1.6%,环比增速为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包括德、法、英在内的欧洲主要经济体的同期经济环比和同比增速均出现下降。其中,二季度德国经济仅比前一季度增长0.1%,较上年同期增长2.8%,均低于预期;法国同期环比增长率为零。与此同时,欧元区边缘国家问题日趋严重,突出体现在公共和私人的赤字与债务规模庞大,竞争力显著下滑,经济增长不足,失业率攀升等。而欧盟又无法对成员国经济基本面进行管控,这使欧洲在债务、竞争力以及强化银行系统等领域面临困难。欧元区整体经济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下挫,8月份降至98.3,为2010年5月以来最低值,也创下自2008年12月以来下跌最快纪录。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8月份商业景气指数的所有分类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工业信心指数为-2.9,为201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服务业信心指数降至3.7,为201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7月份的-11.2降至-16.5,创201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目前,挽救市场信心是当务之急。同时,国际社会和欧盟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拯救债务危机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预计,欧盟2011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2%;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2%和0.1%。IMF预计2011年欧元区经济整体增长率为1.6%,2012年增长1.1%,发展前景不乐观。
日本 由于受到东北部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影响,2011年3月起日本经济再现衰退迹象。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高出1995年阪神大地震损失近80%。与此同时,企业生产遭受重创,出口大幅减少。日本内阁府公布的GDP统计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第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为下降3.5%;二季度GDP比上一季度下降0.5%,比上年同期下滑2.1%。这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尽管如此,日本内阁府和日本央行对日本经济充满乐观情绪,预计下半年日本经济温和复苏,特别是生产和出口有望回升;个人消费方面虽然市场依然疲软,但是逐渐减缓了下降趋势,预计个人消费增长0.2%;企业资本库存恢复逐步导致内需增长。内阁府还预计灾后重建需求将带动2012年度日本经济复苏,经济增长率为2.7%-2.9%;个人消费预计为增长1.2%-1.4%。日本制造、建筑、银行和保险等领域的高级管理者也普遍认为,日本工业经济的复苏比预期要快。但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仍不看好。穆迪9年来首次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使其信用排名降至发达国家的最后一位,甚至低于财政不稳定的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与日本首相频繁更迭,对有效实施长期财政政策造成障碍不无关系。IMF预计2011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5%,2012年经济增长2.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经济前三季度增长9.4%,俄罗斯经济上半年增长3.7%。1-8月,中国和巴西出口增速超过20%,印度一季度出口增长率同比超过50%。联合国的《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指出,今后两年内,中国、印度、巴西将领跑全球经济复苏。但新兴经济体国家也面临经济发展的诸多压力,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以及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利率上调可能诱发的热钱涌入等。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平均通胀率已经超过5%。印度受到巨额政府债务和高通货膨胀率的拖累,2011年二季度经济仅增长7.7%,为18个月以来最低的增长率。土耳其的巨额经常账户逆差使它很容易受资本外流的冲击。在巴西,中产阶层消费者面对不断上升的利率减少了开支,经济增长在减速。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预计,金融市场的动荡给该地区经济带来冲击,欧洲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拉美出口以及产品售价产生不利影响。2011年该地区经济增长率4.4%,较之前预期的4.7%要低;名义出口将增长27%,实际出口增长9%。2012年该地区经济将增长4.1%。发达经济体经济恶化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出口造成拖累,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1年下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1年经济增长6.4%,较上年的7.3%要低,2012年继续放缓至6.1%。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党团工作、IT计算机、文档下载、计划方案、资格考试、工作范文以及2012年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年世界经济:回顾与展望
■&&&张宇燕&徐秀军/文
日06:40&&&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一、复苏放缓的2012年世界经济
2012年是世界经济整体放缓的一年。从截至2012年11月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可以推断2012年世界经济将比2011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3.8%、按市场汇率计算2.8%的增长水平出现一定幅度下滑。[1]这表明全球经济彻底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仍有待时日。为了较为全面地反映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状况,下面将从增长、就业、物价、贸易和债务五个方面一一加以述评。
(一)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
全球经济复苏至今已达三年,但复苏步伐依然沉重,经济增长速度仍显低迷。2012年的世界经济未能扭转上一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多数机构随之纷纷下调早先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201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3%,比2011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3%,比2011年下降0.3个百分点;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5.3%,比2011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在发达经济体中,增长趋势出现分化。美日经济低速增长,但以欧元区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增长状况令人担忧。根据IMF预测数据,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2%,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2%,比2011年提高3.0个百分点。但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重要的欧洲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甚至呈现衰退迹象,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表现。根据IMF预测,201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为-0.2%,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为-0.4%,比2011年下降1.5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欧洲经济出现急速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包括全球需求增速降低、债务危机导致消费者信心和商业信心下降、金融市场不景气、主要国家财政紧缩政策导致内部需求下降以及部分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欧洲经济的萎缩不仅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欧洲经济下行风险在全球的扩散也成为影响其他经济体经济复苏的负面因素。
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中,由于受外需急剧下降以及国内经济调整的影响,一些国家放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从地区来看,中东欧、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下行表现显著。根据IMF预测数据,2012年中东欧、拉美与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分别为2.0%、3.2%和6.7%,分别比2011年下降3.3、1.3和1.1个百分点。从国别来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2012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预计分别增长1.5%、3.7%、4.9%、7.8%和2.6%,较2011年分别下降1.2、0.6、1.9、1.4和0.5个百分点。
(二)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处高位
由于经济不景气和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发达经济体失业居高不下,失业问题仍是2012年摆在西方发达经济体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美国,就业市场改进缓慢,劳动参与率创历史新低。2012年以来,美国失业率始终在8.1―8.3%之间徘徊。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12年8月美国失业率为8.1%,比此次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下降2个百分点。但事实上,失业率的下降并非完全源于就业增加,其部分原因是因为较多的人选择离开就业市场。8月美国有36.8万个劳动者放弃寻找工作,劳动参与率仅为63.5%,创下1981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9月美国失业率一举跌破8.0%回落至7.8%,创2009年1月来最低。根据一些分析家的计算,如果剔除2012年以来就业参与率的下降因素,9月美国的失业率将继续维持在8.35%。
在欧洲,经济的衰退严重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根据欧洲央行数据,2012年前七个月,欧盟和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分别为10.3%和11.1%。其中,2012年7月欧元区的失业率达到11.3%, 创下1995年欧洲央行开始该数据统计以来月度失业率最高水平。从国别来看,2012年前七个月欧洲有15个国家的平均失业率超过10%。其中,西班牙的失业情况最严重,失业率达到24.4%;其次为希腊,失业率22.6%。此外,葡萄牙、塞浦路斯、意大利的失业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达到15.3%,10.4%和10.4%。
与欧美相比,日本的失业率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但相比以往,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青年失业问题尤为突出。日本内阁府数据显示,2012年7月的完全失业率为4.3%,其中15―24岁青年人的完全失业率达到了8.2%,比6月上升0.8个百分点。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7月日本全职劳动者人数较2011年同期下降0.1%;入职率为1.73%,比2011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离职率为1.80%,比2011年上升了0.17个百分点。
(三)全球通货膨胀总体水平低迷
2012年全球通货膨胀水平总体上较2011年明显回落,发达经济体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同步走低。2012年前三季度总体维持下降趋势,第四季度由于受部分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影响,通胀水平很可能出现反弹,但不会改变全年通胀率较2011年出现下降的总体态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个季度OECD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分别同比上涨2.8%、2.2%和2.1%,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0.2、0.6和0.1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由2011年第四季度同比上涨10.7%显著下降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3.1%,下降7.6个百分点;同期食品价格下降2.0―2.2%。OCED国家第三季度除食品与能源价格外的CPI同比上涨1.7%,较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2012年10月IMF预测,2012年发达经济体CPI上涨1.9%,比2011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美国CPI上涨2.0%,比2011年回落1.1个百分点;欧盟CPI上涨2.5%,比2011年回落0.6个百分点。
2012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水平总体上高于发达经济体,其中多数国家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亦有部分国家通胀压力加大。IMF数据显示,2012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CPI上涨6.1%,比2011年下降1.1个百分点。就国别来看,OECD数据显示,2012年9月,巴西、中国和南非的CPI同比上涨分别降至5.3%、1.8%和5.6%,分别较2011年12月下降1.2、2.3和0.8个百分点;而同期印度、印尼、俄罗斯的CPI同比上涨分别为9.1%、4.3%和6.6%,分别较2011年12月上升2.7、0.5和0.5个百分点。
(四)贸易增速明显下滑,贸易争端频繁
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势一致,2012年全球贸易增长明显下降。2012年9月,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预测,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为2.5%,低于此前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与此前预期的3.7%相比,下调了1.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速为1.5%,下调0.5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为3.5%,下调2.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全球贸易量的增长低于全球经济增长步伐,这表明全球贸易面临的下行风险超过增长风险。长期以来,全球贸易一直主要依赖欧洲、美国及日本三大市场。但目前三大经济体经济状况都欠佳,尤其是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对全球出口造成较大影响。在东亚地区,韩国、印尼、香港等经济体出口下降十分显著。2012年6月,印尼出口额同比下降16.4%,创近三年最大跌幅;香港出口负增长4.8%。7月,韩国出口额同比下降8.8%,为2009年9月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此外,巴西、印度、俄罗斯的出口也都受到一定遏制。由于欧债危机阴霾不散,美国经济低速缓行,全球贸易下降实乃预料之中。
贸易增速的显著下滑与日益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无相关。根据OECD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UNCTAD)2012年5月发布的报告,2011年至2012年5月期间,二十国集团(G20)所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达124件,平均每月发生17.7件,同时贸易保护措施更加隐蔽,并趋于长期化。在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中,出口限制、出口补贴、进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动植物检疫措施(SPS)、延迟通关手续等非关税措施日益增多。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期间,非关税措施占到贸易保护措施的45.1%。为此,WTO在2012年7月发布《2012年世界贸易报告》明确指出,制造业和农产品监管标准等非关税措施,给世界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减少非关税措施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对世界贸易产生抑制作用,也导致大国之间的贸易争端频发。以中国为例,2012年上半年中国共遭遇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
(五)发达经济体债务问题久拖不决
近年来,总体上发达经济体的财政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财政赤字占GDP比例逐步收窄。2012年10月IMF数据显示,2011年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6.5%,比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继续下降0.6―5.9%。其中,2011年欧盟与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分别为4.5%和4.1%,分别比2010年下降2.0和1.2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欧盟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继续下降0.6―3.9%,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继续下降0.8―3.3%;2011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10.1%,比2010年下降1.1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继续下降1.4―8.7%。但2011年日本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比2010年上升0.4―9.8%,预计2012年日本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将轻幅上升0.2―10.0%。
但是,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2012年10月IMF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100.6%,2011年升至104.7%,预计2012年为109.9%,较2011年上升5.2个百分点,再度向二战高峰期的水平靠近。其中,2010年欧盟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79.3%,2011年升至82.1%,预计2012年为87.2%,较2011年上升5.1个百分点;2010年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85.4%,2011年升至88.0%,预计2012年为93.6%,较2011年上升5.6个百分点。与欧债危机显著恶化相比,当前美国和日本则仍充当着主要避风港作用,其融资能力暂时稳定,但其偿债能力亦在沿着不可持续的道路发展。2010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98.6 %,2011年升至102.9%,预计2012年为107.2%,较2011年上升4.3个百分点;2010年日本政府债务占GDP比例为215.3%,2011年升至229.6%,预计2012年为236.6%,较2011年上升7.0个百分点。缓慢的经济增长、持续的预算赤字以及人口老龄化和金融部门风险犹存所带来的高额负债,极大地侵蚀了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发达经济体由此面临维持短期经济增长以及通过彻底的经济、财政与金融的结构性改革挤出债务泡沫的两难境地。
二、2012年世界经济运行呈现新特点
回顾2012年世界经济的总体形势,可以看出2012年世界经济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欧、美、日央行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2012年2月,欧央行实施了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与第一轮一起,共计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了1.02万亿欧元的1%低息贷款。9月6日,欧洲央行推出了没有规模和时间限制的新欧洲版量化宽松策略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OMT是一种无限冲销购债计划,即欧洲央行可以决定开始、持续或者停止购买债券,对购入债券没有数量限制,但是会将购入的债券全部冲销掉。9月13日,美联储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其主要内容是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且没有操作时间和总额限制。同时,继续延长扭曲操作至2012年底,这样一来在2012年扭曲操作到期之间,美联储合计将每月增持8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此外,美联储同时宣布,将超低水平的联邦基金利率(0―0.25%)至少延至2015年中期。9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将资产购买规模增加10万亿日元,其中增持日本国债5万亿日元,新增贴现国库券5万亿日元,日本央行累积资产购买规模达到80万亿日元。短期来看,欧、美、日央行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措施缓解了金融市场和政府债务危机,并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但释放出的大量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汇市和股市的震荡以及包括能源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非自然上涨,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二)欧洲一体化在欧债危机中前进
在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和银行体系债务相互作用使欧元区债务危机进入了恶性循环,债务危机不断加剧和升级。希腊政治危机引发的退欧风波,直接影响了整个欧元区银行业,欧债危机从欧元区边缘国家蔓延至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核心国家,其中西班牙同时爆发银行业和国债危机。2012年是欧元区重债国的偿债高峰期,欧元区全年到期债务总额约1万亿欧元。尽管欧债危机给欧洲经济蒙上了阴影,但也为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契机。2012年,欧元区在财政、金融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12年1月,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欧盟 25 国通过旨在加强财政纪律的“财政契约”草案。3月,25国正式签署草案,并启动批准程序。“财政契约”的签订,为欧元区加强财政监督与财政政策协调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欧洲金融一体化也得到实质性推进。7月,欧元区各国财长正式签署成立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协议,为请求救助的欧元区成员国提供金融援助。9月,欧盟委员会拟定了欧洲银行业联合监管体系的路线图。该提案已正式提交欧洲议会审议,有望在12月中旬的欧盟峰会上获得通过。10月,欧盟峰会就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问题达成一致,欧盟各国领导人同意日前完成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的法律框架,以便这一机制能在2013年逐渐得以操作。银行业联盟的建立,有望打破主权债务风险与银行风险之间的负向反馈机制,从而避免主权债务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彼此扩散。值得注意的是,LTRO和OMT等干预措施的出台使欧洲央行朝着职能多样化和功能强化的道路迈进了一大步。
(三)发达国家“日本化征候”日趋明显
近年来,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断攀升,并且在中短期内难以显著下降;二是传统货币政策用尽,利率降至零或接近零利率时经济仍不见明显起色;三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四是政治上国内不同党派严重对立,在新政策的形成上难以达成共识。这四个方面问题同时并存,即是所谓的 “日本化(Japanization)征候”。欧洲的情况与日本过去20年的状况极为相似;美国除了人口老化一项外,其他三项“指标”与“日本化征候”相去不远,即便是人口年龄相对于欧洲和日本较轻,但随着“婴儿潮”一代大量进入退休年龄段,目前每天进入退休年龄的人口达到1万人,这样的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对美国社会和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这一现象表明发达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具有一定的内在同一性,“日本化征候”或许将成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生产消费方式相近的社会中系统性问题。这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了一个中长期低速增长通道。
(四)亚洲经济一体化新路线图显露但受到政治掣肘
在亚洲经济一体化方面,除了“东盟+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原有进程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地区财金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5月,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加强清迈倡议多边化危机应对能力达成共识: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规模扩大一倍至2400亿美元,且各方出资份额不变;与IMF贷款规划的脱钩比例从20%提高到30%,并延长救助资金使用期限;将现有危机解决机制命名为清迈倡议多边化稳定基金。其二,地区经贸合作迈出新的步伐。日,中日韩三国正式签署《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为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日,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8月30日,在第15次东盟与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上,三国经贸部长就11月份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达成一致,进一步推动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但是,日韩、中日以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政治与外交关系由于领土争端迅速降温,并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构成挑战。
(五)贸易不平衡程度减弱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全球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讨论较为关注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贸易顺差。2006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达到了GDP的6.0%,而中国的顺差在2007年达到GDP的10.1%。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突显使人民币汇率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此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逐年下降。IMF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例为2.8%,预计2012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至2.3%。一般认为,当一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或逆差占GDP比例不超过3%时,该国的汇率就达到了“基本均衡汇率”。与此同时,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也保持改善势头。2012年9月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1336亿美元,占GDP比例为3.5%;第二季度经常项目逆差为1174亿美元,比上一季度下降12.1%,占GDP的比例下降0.5个百分点至3.0%,预计全年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例为3.1%。中美两大贸易失衡国失衡程度的减弱使汇率问题的关注度下降。2012年7月,IMF完成与中国2012年“第四条款磋商”,并对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升值的努力予以肯定。由于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显著下降,人民币由“显著低估”转为“适度低估(moderately undervalued)”。当然,这并不排除个别大国的政治家仍拿人民币汇率说事的可能。
(六)大宗商品价格结束本轮增长
2012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抑制,相比2011年出现明显下降。从2012上半年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价格总体呈现先扬后抑态势,第一季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维持上涨势头,但从第二季度起显著下跌。仅仅在5月的一个月内,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 (WTI)价格从4月末的105美元下跌至5月末的86美元,跌幅达到18.1%。同期,农产品和金属价格普遍走低,其中大豆、玉米、棉花和铜的价格分别下跌8.7%、4%、24%和13%。与历史数据相比,如此短时间内大宗商品出现大幅下降非常少见。进入下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依然是持续走低。UNCTAD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按现价美元计算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8.3%,按特别提款权(SDR)计算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6%。分类来看,8月除原油价格和所有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8%和1.3%外,农业原料价格同比下降30.2%,金属与金属矿价格同比下降16.3%。欧洲经济出现衰退、美日经济增速低缓以及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等成为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未出现全面反弹的重要因素。
(七)全球治理进展不显著但有亮点
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初期的全球经济政策协调与全球治理变革,2012年全球治理领域未取得明显进展。作为全球治理的首要平台,G20峰会以及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又一次被欧债危机所“绑架”,因而未能给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改革进展也十分缓慢。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全球治理仍呈现两大亮点。一是WTO扩员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政府采购和信息技术协定等具体领域取得新进展。2012年3月,WTO政府采购委员会正式采纳修订后的政府采购协议,目前协议所覆盖的政府采购额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800―1000亿美元;8月,俄罗斯正式成为WTO第158个成员国;截至2012年9月,中国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中已提交了三份出价,涵盖范围已扩大到了地方政府。二是金砖国家探讨全球治理的新途径。2012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印度峰会上明确提出全球治理改革的诉求,呼吁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国际金融架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提出在201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年会前如期落实2010年治理和份额改革方案的要求。此外,金砖国家共同签署了两项旨在扩大本币结算和贷款业务规模的协议,并考虑共同成立一家开发银行的可能性。
(八)主要国家领导层换届引发政策变化
在2012年的世界经济大事中,选举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美国、法国和俄罗斯均进行大选,中国也进行了领导人换届。在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和面临财政紧缩,社会压力加剧;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下滑,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选举政治对经济政策的影响表现日益突出。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尽管短期内将继续实施刺激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将逐步转变为通过削减开支并上调针对富人的税率来削减政府赤字。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台后,对内推出了涉及经济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经济改革计划,包括推进税制改革,通过税收调整实现财政平衡;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振兴工业,扶持中小企业;严格监管金融行业;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对欧政策重点在于促进经济增长,提出对“财政契约”起补充作用的“增长契约”,对德国一贯主张的加强财政纪律提出了挑战。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后确定了保持经济增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先发展议题,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打造多元“新经济”。中国的新领导人确立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长远目标,经济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三、未来全球经济将维持中低速增长
展望2013年的世界经济走势,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因素值得关注。
其一,美国的国债上限、“财政悬崖”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按照当前美国政府债务上升速度,2013年1月之前就将达到债务上限。这可能引发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的进一步下调,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同时,如果2013年美国坠入“财政悬崖”,将使美国的公共支出减少GDP的4%,这足以使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全面衰退,也会给世界经济的下行造成巨大风险。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国仍存在规避“财政悬崖”的可能性。
其二,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释放流动性的强度、速度和波及面都会对整体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资本在世界各国的加速流动将导致汇率的波动,并引发全球范围内股市价格的震荡。相应地,其他世界将采取类似保护性措施防范这些风险,从而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由此引发的其他国家通胀率的上升和货币政策的因应调整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如果美国能够避开“财政悬崖”,这就意味着美国的财政赤字将连续五年超过1万亿美元,其结果很可能是美国进一步推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例如“QE4”。
其三,欧洲债务危机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总体上,尽管从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情况看,各种解决进程稳步推进,债务危机在整体上维持在可控水平,但不排除个别重债国债务危机的恶化,由此产生的政治分歧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政治、社会问题,从而拖累整个欧元区经济。
其四,贸易保护主义仍将是制约贸易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整体上,世界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贸易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与所谓的“竞争中立”相关的贸易保护,很可能会催生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掣肘全球贸易增长。贸易保护主义也因此将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五,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从供给方面看,美国页岩气产出增长量以及伊朗核危机的发展趋势将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冲击;从需求方面看,由于世界经济的中低速增长,需求基本面总体上不会变化太大;从价格方面看,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充裕流动性将可能成为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2013年油价维持在80―100美元/桶的可能性较大。
其六,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将取得值得期待的进步。2013年俄罗斯G20峰会或许在推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在应对财政、粮食、能源、气候等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方面形成新的突破;2013年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将完善协调机制,不断推进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并在建立新的金融机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此外,欧洲、亚洲和拉美地区一体化能够取得多大进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能否摆脱干扰得到推进都值得期待。
其七,地区安全危机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叙利亚和伊朗等中东主要国家局势变化以及其他地区部分国家国内政治与社会形势的变化,不仅对全球原油市场带来冲击,也会诱发诸多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八,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的政策调整以及2013年德国等大国的大选值得关注。面对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等一些棘手的经济问题,奥巴马第二任期将采取何种化解途径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德国新领导人上台后的政策变化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全球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走向。
鉴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以及发展趋势上所呈现的种种迹象,并基于2012年世界经济整体运行的描述与分析,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世界经济的中低速增长将成为新的常态,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与2012年相比不会出现太大波动,大体持平或轻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即按PPP计算的增长率为3.5%,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为2.8%。
(第一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第二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1]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数据均来自2012年10月IMF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及其数据库。
[1] Altman, Roger (2012), “OPEC’s Coming Demise Is Cause for Celebration”, Financial Times, 24 May.
[2] IMF (2012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Growth Resuming, Dangers Remain, April.
[1] IMF (2012b), World Economic Outlook: Coping with High Debt and Sluggish Growth, October.
[3] UNCTAD (2012),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2012: Policies for Inclusive and Balanced Growth, September.
[4] Weisenthal, Joe (2012), “And Now... Here’s the REAL Reason the Unemployment Rate Has Fallen So Much This Year”, Business Insider, October 5.
[5] Wind Economic Database (2012).
[6] World Bank (2012), 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e, September 17.
[7] WTO (2012), World Trade Report 2012: Trade and Public Policies: A Closer Look at Non-tariff Measures in the 21st Century.
(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权娟、杨媚)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 ?|? ? ?|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7年世界经济达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