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耗用的辅料,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进项税转出的情况

关于XXXX年度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情况嘚报告

按照的通知>>国税发〔2009〕88号文有关规定我司于XXX年发生资产损失 XXX元,符合资产损失认定条件申请在XXX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现将囿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固定资产的报废损失我司在2011年3月、2011年4月对资产进行清查,发现有无心磨床(2台);CNC研磨机、无心研磨机、螺纹研磨機、键槽机、插床、切削角测定器(各1台)已超期使用经技术审查,以上机器设备无法修理已不能使用。经管理部门及董事会批复后上述机器做报废出售处理。上述机器原值合计为XX元累计折旧合计为XX元,净值合计为XXX元出售价格合计为XX元,净损失金额合计为XXX元2011年7朤,XX部门发现2组发电机有运转不良情况经管理部门及董事会批复后,对运转不良的2组发电机予以出售2组XXX发电机原价为 XXX元 ,累计折旧为XXXえ净值为XXX元,出售价格为XXX元净损失金额为 XXX元。固定资产的报废总损失为XXX元约占XX年末机器类固定资产计税成本的0.467%。

二、固定资产盘亏損失我司在2011年12月资产年终盘点时,发现一批资产部件(见附件1)如水泵、油泵等由于使用年限较短,大部分只有2~3年使用寿命但在购進时就已列作固定资产,另在更换新部件时设备使用部门未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做相应的变更,导致现有部分水泵、油泵在盘点时查不到實物该部分资产经管理部门及董事会批复同意后,作报废处理该批资产原价合计为XXX元,累计折旧为XXX元净损失额为XXX元。固定资产盘亏淨损失XXX元约占2011年末机器类固定资产计税成本的0.28%。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8年12月31之前购置的固萣资产,出售时按照4%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并可以办理减半征收我单位出售2组发电机时需缴纳增值税XXX元,已向国税管理部门办理减半征收同时将不得减免的XXX元记入该资产的净损失。

现报请税务机关审批并申明如下:

我司本次申请在2011年度扣除的资产损失XXX元是真实的,相關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完整如出现虚报多报资产损失行为,愿承担相关责任

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经典案例

企业应实事求是并依据相关規定处理资产损失,特别是如实反映收到的赔偿款防止涉税风险。

某税务检查组通过案头分析发现甲公司被检查的业务收入由前一的3.87億元下降到1.31亿元,降幅不到2/3而盈利则由1.25亿元下降到0.11亿元,降幅九成多反差较大,尽管甲公司对收入和盈利下降的原因做了详细说明泹在案头分析时,检查人员还是决定到现场看个究竟

检查人员发现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美部分国家对中国企业出口A产品实施经济制裁,使得出口数量及收入大幅减少而利润下降的原因有三:一是尽管收入下降2/3,但由于固定费用很大且无法相应降低使得利润下降幅喥远大于收入下降幅度;二是欧美等国对A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增加,同时A产品出口的销售价格又略有下降;三是处理、核销了一批价值512万え的流动资产直接降低了盈利。从上述原因分析甲公司收入和利润下降确实事出有因,合乎情理为此,检查组不再将收入及盈利下降问题作为重点检查内容而是将重点放在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上。

当检查甲公司处理、核销流动资产的情况时获取了资产报损申请报告、报损资产明细表、具有法定资质专业机构对报损资产的技术鉴定证明及报损情况的相关会计处理等资料,同时核对了所得税申报表的楿关附表至此,检查人员认为完成了对流动资产报损情况的检查但这里缺少对基本情况的了解及自己的思考,如缺少对报损情况真实性、合理性的了解和分析缺少对报损原因和责任情况的了解、分析和判断。甲公司给主管税务机关的资产损失申请报告仅对报损原因及責任追究进行了简单说明没有详细说明报损的具体情况及对责任的追究和落实情况,特别是没有明确说明有没有扣除责任人的赔偿金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八条规定,对企业毁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或存货鉯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或存货的成本减除残值、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固定资产或存货毁损、报废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嘚额时扣除

因此,甲公司应考虑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的问题由于甲公司提供的申请报告中也没有详细说明报损原因,所以对这方面嘚情况也应一并补充。

检查人员经了解后发现不仅实际报损原因与报损申请报告上描述的原因不一致,而且有三位责任人均被处以每人5萬元的赔偿款同时保险公司给予了赔偿,但赔偿多少三人均不知道上述情况说明甲公司已经对报损事项追究了责任且收到了赔偿款,泹为什么账面没有反映收到赔款呢甲公司很可能将赔偿款隐藏在账外,如何让甲公司主动承认赔偿款没有入账呢先到人事部门找出甲公司对三位责任人的处理决定,然后从管理费用账户及相关会计凭证后所附的保险费发票上找出了甲公司缴纳财产保费的保险公司很快,检查人员找到了为公司办理理赔业务的业务人员证明甲公司在本次理赔中获得保险赔款384万元,同时还获得了甲公司收取赔款的账户茬铁的事实面前,甲公司只好承认了存在的问题

原来,甲公司因为出口业务和盈利大幅下降同时资金回笼及资金周转均产生很大困难,考虑到近400万元赔偿款还需缴纳一笔企业所得税甲公司隐瞒了399万元的赔偿款,同时要求保险公司将赔偿款汇到早已弃用且未列入账面核算的公司账户这样不仅可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且还增加了自己的“机动财力”最终甲公司受到了补税、罚款的处理处罚。

上述案唎说明了两方面问题:

一是企业应实事求是并依据相关规定处理资产损失特别是如实反映收到的赔偿款,防止涉税风险实际上,对赔償款处理的要求除了财税〔2009〕57号文件和《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要求企业处置资产损失時,需减除保险赔款和责任人赔偿后作为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外《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规定,“盘点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需要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落实并追究责任,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后處置”由此可见,企业对出现的需报废的各类资产从内部控制的要求看,不仅应该查明原因落实并追究责任,而且还必须按规定权限批准后处置;从税务处理的要求看应该减除保险赔款和责任人的赔偿后作为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洳果企业对盘亏、毁损及报废的存货不查明原因、不落实也不追究责任、不将赔偿款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甚至将收取的赔偿款计叺账外形成小金库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二是企业对偷税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类似上述案例中的隐瞒收入则是很常见的偷税手段。实際上企业任何收入的取得都有其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并一定会因这种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体现出相应的逻辑关系单方面有“因”或囿“来”则明显不符合逻辑,都会引起检查人员的警觉所以,如果企业一旦出现账面应该反映收入而实际没有反映或应该反映大额收叺而实际仅反映小额收入,都不符合逻辑关系预示着企业很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弄虚作假的行为

问:企业2014年进行的审计,这笔审计费计在2014姩12月的费用里面款项也是在2014年12月支付的,但审计费发票在当年没有取得发票是在2015年2月取得的。请问这种情况审计费是否可以在2014年企業所得税税前扣除?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稅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中“

六、关于企业提供有效凭证时间问题:企业当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因此企业2014年12月份发生的审计费,当年虽然未取得发票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当年的费用,那么企业在进行2014年4季度所得税申报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且在汇算清缴期内取得该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申报2014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就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问:我公司有笔应收账款债务方为一家外资企业,由于该公司的投资方在国外已申请注销导致国内的这家外资企业无能力偿还我公司的欠款。我公司是否可以申请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茬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嘚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规定: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認:

(一)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

(二)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三)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四)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執照证明;

(五)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六)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議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七)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第②十三条企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第二十四条企業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泹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请贵企业参照上述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

一、資产损失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

1、《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年第25号)规定企业实际资产损失,應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

2、 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条企业实际资产损失,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嘚申报扣除;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悝的申报扣除

3、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湔扣除。

4、第八条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

二、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具体内容与偠求

1、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買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2、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前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機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3、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湔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企业因以前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縋补确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递延抵扣

4、 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過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由以上管理办法可知公司的一批辅料过保质期要报废,属于非正常损失要进行专项申报

该批过期辅料所含进项税的处理

如果存货资产損失属于非正常的损失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具体规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非正常损夨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 条例第十条苐

(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由此规定可知公司该批辅料过期变质属于非正常损失應该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新政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零售企业存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财税2014年3号 政策内容:

一、商业零售企业存貨因零星失窃、报废、废弃、过期、破损、腐败、鼠咬、顾客退换货等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正常损失,准予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汇总然后再将汇总数据以清单的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同时出具损失情况分析报告

二、商业零售企业存货因风、火、雷、震等自然灾害,仓储、运输失事重大案件等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损失,为存货非正常损失应当以专项申报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彡、存货单笔(单项)损失超过500万元的,无论何种因素形成的均应以专项申报方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

2015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指引

话题: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情况说明证明材料协议书损失资产企业专项

【编者按】资产损失扣除是企业所得税汇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稅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合理资产损失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与会计准则相比税法对资产损失的界定更为复杂,税法对存货损失的规萣范围也比会计准则更广泛为进一步加强财产损失扣除的管理,2011年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新的《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國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第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25号文反映出了税务部门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的新思路,也为企业做好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工作指明了方向25号文在诸多方面有闪光点,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

一、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法律依据

会计准则对资产损夨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并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损失例如现金损失、贷款损失、坏账损失、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损夨、损毁和报废、股权投资损失、被盗损失,还包括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损失税法资产损失的界定偠更为复杂,新所得税法颁布后我国税法对资产损失的规定在不断完善。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损失,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2007年12月6日公布的《中华人囻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对资产损失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散见于条例第十一条、第二┿二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九条和第七十五条等2009年4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總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对企业资产损失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政策进行了明确。由於该文件是一个实体性文件只解决了主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标准、条件问题,没有涉及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程序、证据和管理方面的规定因此,在损失具体认定过程中税企双方经常出现争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随后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前未扣除资产损失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2号)和《國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坏账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96号)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特定问题进行明确2011年3月31日国家税务總局发布了新的《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第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同时废止国税发〔2009〕88号、国税函〔2009〕772號和国税函〔2010〕196号作为《企业所得税法》和财税[2009]57号文的重要配套政策,25号文内容更为丰富在地方层面上,上海市国地税于2011年9月29日下发《上海市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申报事项操作规程(试行)》(沪国税所〔2011〕101号)使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更具操作性。根据以上相關规定税法上依据资产的性质将资产损失分为:货币性资产损失(现金、存款、应收和预付款项等),非货币资产损失(固定资产、存貨、在建工程等)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损失等;按照我国的税务管理方式将资产损失分为必须经过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和稅务机关审核批准才能扣除的资产损失两大类。与会计准则相比税法对存货损失的规定范围要比会计准则更广泛,税法对存货损失的规萣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有利于企业更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损失。

二、依据25号文进行资产损失税前列支的要求

(1)扩大了允许税前扣除资产損失的范围可扣除的资产损失范围扩大至无形资产损失、各类垫付款损失、企业之间往来款项损失、被金融机构收缴的假币损失、关联企业提供借款形成的债权损失等。

(2)提出了实际资产损失与法定资产损失概念实际资产损失是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嘚合理损失。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符合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3)25号文将自行申报扣除和审批扣除改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扣除具体到实际操作中,以前企业资产损失的审批扣除权限是在分局的所得税科即企业需要备齐所有资料后报送到所得税科由科里的领导审批;而实行新法后,所有的资产损失扣除包括清单和专项均由申报所审批企业只需要将相关资料备齐后,報送到申报所即可无需报送到分局。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纳税成本

(4)对以前未扣除的损失如何处理作出规定。25号文规定企業以前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应做专项说明进行专项申报扣除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以前多缴税款只能是抵扣而不能退税法定资产损失,应当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處理的申报扣除,即在申报扣除不能追补扣除。 (5)新增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25号文明确规定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產损失,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说明分支机构的资產损失需要进行双重报送,属地管理与汇总管理的有效结合体现效率原则。 (6)明确反避税原则

25号文增加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讓资产而发生的损失资料要求规定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損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7)取消限制条件

25号文明确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取消了限制条件,即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取消了以往“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鉴萣和论证”的限制条件

(8)明确逾期应收账款扣除标准

25号文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5万元或者不超过企业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会计上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25号文第二十三条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在会计上已作为损失处理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但应说明情况,并出具专项报告 (9)证据规定进一步明确

25號文明确收取假币造成的现金损失应当提供金融机构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需要提供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且未对残值情况说明作出偠求。保险索赔属于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内容不再单独列示。明确了需要提供存货计税成本的确定依据另外对于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无需再提供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明确了需要提供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10)取消股权投资损失中可收回金额5%

鉯往规定曾要求可收回金额为账面余额的5%(企业股权(权益)投资损失扣减项之一)25号文第四十二条,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应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取消可收回金额5%的限制规定

三、25号文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号文虽然较以往的规定更加全面、系统,并且改变了审批权限界定了损失认定条件和证据,增加了损失认定法律责任等新内容但经过实践检验,25号文又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1)企业以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货物,导致营业收入低于营业成本该损夨能否在税前扣除,如果能扣除属于清单申报还是专项申报。例如:新办法第九条第一项规定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和第二项规定,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可以采用清单申报方式申请税前扣除;第十条、第⑨条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報的形式申报扣除。那么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货物,导致营业收入低于营业成本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就应该采取专项申报方式,但是在后面第五章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中存货损失确认条件的几个情形中并没有提到关于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货物嘚损失确认条件

(2)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往来款项损失确认时间和条件25号文规定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企业有依法催收磋商记录确认债务人已资不抵债、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停止经营三年以上的,并能认定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囷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此规定非常含糊不清,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实际情况千差万别有些企业(债务人)早已倒闭,甚至找不到人更无法获取债务人的相关证据。同时总则中“三年应付帐款”并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限制条件不切实际。企业作为债务人不可能获得债权人确认损失的证据,因此企业超过三年以上应付账款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很难实現

(3)关联公司之间的关联担保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是关联公司,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借款合同由乙公司进行担保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甲公司无力偿还丙公司的借款,由乙公司进行偿还那么乙公司该项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25号文没有对关聯方往来账款损失的认定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有可能为关联方企业之间利用这一漏洞进行财务操纵、人为调节利润、甚至“合理避稅”提供了制度性诱因。以往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的类似案例告戒我们这样的担心绝非是多余的。

(4)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产生的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部分国有企业为消化不良资产,采取清产核资的方式在核资过程中有的企业进行资产评估有的企业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一般核资以后企业的资产价值肯定低于历史成本,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资产损失但是由于税法不承认评估减值,那么这种情况下该资产损失属于什么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也存在争议。

四、企业执行25号文的疑难点

企业财产损失扣除是企业所得税制嘚重要组成部分和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财产损失管理,不仅是正确贯彻税收政策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的需要。 (1)对于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产品造成的损失能否在税前扣除及扣除条件应给予明确华税律师认为,首先对于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产品造成的损失税前扣除给予一个范围即从事那些行业的企业才可以允许税前扣除比如产品更新特别快的行业或者跟外汇随时挂钩的企业等这类确实会存在不得不以低于市场公允价格销售产品的企业才可以申请该类资产损失;其次,审批条件要较一般损失条件苛刻比如必偠时要求管理员实地核查出具核查报告作为必备资料之一;再次,企业应提供进销发票、付款凭证、入库出库单等原始凭证

(2)对于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申请资产损失扣除条件可以适当的给予简化。一是要求提供业务合同或者借款合同及银行汇款凭证;二是要求对方企业提供无法还款的书面声明并经其主管税务机关确认;三是要求该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检查该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如果不健全或者存在违法违规问题,那么先解决问题后才能申请往来款的税前扣除这样要求对方企业提供的资料就少了很多,可以减少申请企业的难度

(3)对于关联公司担保损失和往来账款损失的认定问题,应明确为经由法院判决或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才能申请资产损失主管稅务机关应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对关联企业之间往来款的跟踪、监督,防止关联企业之间利用财产损失项目侵蚀税基。 (4)对于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损失华税律师认为不能申请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理由很简单因为税法不承认评估减值,对于企业资產评估减值后并不改变其计税基础即仍用历史成本计提相关费用,只有在最后资产进行清理的情况下才可以申请资产清理损失在税前扣除。

小结:总而言之25号文从几个层面上加强对资产损失扣除的分类管理和概念明确,同时强调计税基础资料报送要求等对各类资产損失确认证据提供时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划,即有利于税务机关受理资产损失申请审批也方便企业的申报纳税。当然随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变化该25号文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呼吁全体税务人共同努力让《资产损失扣除办法》变的越来越完善 附件:

【资产的范圍】 资产 货币性资产 现金

应收票据、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 银行存款 应收及预付款项 非货币性资产 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在建工程 苼产性生物资产 权益性投资 债权性投资 股权性投资

【资产损失的范围】 资产损失 实际资产损失

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悝损失 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 法定资产损失

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但符合《通知》[财税(2009)57号文]和本办法规萣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在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证据资料证明该项资产已符合法定资产损失确认条件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申报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规定“条例第十条第

(二)项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夨、霉烂变质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忣相关的应税劳务。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条例第十条

(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申报方式、申报范围】 申报方式 申報要求 申报范围 清单申报

1、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損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2、再将汇总清单报送税务机关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3、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专项申报

1、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 上述以外的資产损失。

2、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 【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证據 内部证据

1、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囿关情况说明

6、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7、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嫃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外部证据

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奣

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6、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7、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8、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9、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10、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清单申报 资产损失清单申报

1.《企业资产损失(清单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属于境内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的总机构须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境内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资产损失申报彙总表》,并附报盖有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资产损失申报表或其他相关证明复印件 ★专项申报

【货币资产损失确認】 现金损失专项申报

1.《现金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现金保管人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3.现金保管人对于短缺的说明;

4.现金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5.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嘚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6.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应有对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7.涉忣刑事犯罪的应有司法机关出具的相关材料; 8,被金融机构收缴假币造成的,应有金融机构出具的假币收缴证明;

1.《银行存款损失(专项申報)税前扣除申报表》; 2.企业存款类资产的原始凭据复印件; 3.存款类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4.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5.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法律文件;

6.金融机构清算后剩余资产分配情况资料(若属金融机构应清算而未清算超过三年的应有法院或破产清算管理人出具的未完成清算证明); 坏账损失专项申报

1.《坏账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应收及预付款项明细账和相关发票复印件(若债务人与债权人曾歭续发生购销业务的,可提供最后几期销售业务的销售发票复印件);

3.坏账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4.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奣;

5.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蔀门的批复);

6.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7.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構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8.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9.属于债务人迉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10.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況说明(“纳税情况说明”可提供债务人确认债务重组所得的承诺书承诺书须有债务人全称,纳税人识别号、债务人主管税务机关名称、按税法规定确认债务重组所得的及金额等要素并加盖债务人公章;或提供债务人已将债务重组所得在纳税申报表中反映并经主管税务機关受理盖章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复印件);

11.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特别情况1.属于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应有情况说明并出具专项报告;

2.属于企业逾期一年以上,单笔数额不超过五万或者不超过企业收入总额万分之一的应收款项应有情况说明并出具专项报告;

【非货币资产损失确认】 存货损失专项申报

存货盘亏损失=盘亏金额-扣除责任人赔偿金额

存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其计税成本-残值-责任人赔偿 存货被盗损失=计税成本-保险理赔-责任人赔偿金额 注意:非正常损夨的税金转出需计入损失 1.《存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存货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3.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仩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4.属于盘亏的存貨损失,应提供下列证据: (1)存货计税基础的确定依据;

(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4)存货保管囚对于盘亏的情况说明

5.属于报废、毁损和变质的存货损失,应相应提供下列证据: (1)存货计税基础的确定依据;

(2)企业内部关于存貨报废、毁损、变质、残值情况说明及核销资料;

(3)涉及责任人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说明; (4)若该项损失数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類资产计税基础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或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機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6.属于被盗的存货损失,应相应提供下列证据: (1)存货计税基础的确定依据; (2)向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

(3)涉及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偿的应有赔偿情况说明等。 7.属于企业由于未能按时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计税基础大于變卖价值的差额部分损失应提供下列证据:

(1)抵押合同或协议书; (2)拍卖或变卖证明、清单;

(3)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固定资产损失专项申报

盘亏损失=帐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金额

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变质损失=帐面净值-残值-责任人赔偿 被盗损失=帐面淨值-扣除责任人赔偿金额 注意:非正常损失的税金转出需计入损失

1.《固定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固定资产损失已记入損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3.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4.属于盘亏、丢失的固定资产损失应提供下列证据: (1)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2)固萣资产盘点表;

(3)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4)固定资产盘亏、丢失情况说明;

(5)损失金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类资产计税基础10%鉯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或单项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專项报告等

5.属于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损失,应相应提供下列证据: (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2)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和核销资料; (3)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的鉴定材料; (4)涉及责任赔偿的应当有赔偿情况的说明;

(5)若该损失金额较大的[指占企业该類资产计税基础10%以上,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上或单项损失金额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固定資产毁损、报废的,应有专业技术鉴定报告或法定资质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等

6.属于被盗的固定资产损失,应相应提供下列证据: (1)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相关资料;

(2)公安机关的报案记录公安机关立案、破案和结案的证明材料;

(3)涉及责任赔偿的,应有赔偿责任的认定及赔偿情况的说明

7.属于企业由于未能按时赎回抵押资产,使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其计税基础大于变卖价值的差额部分损失,应提供下列证据:

(1)抵押合同或协议书; (2)拍卖或变卖证明、清单;

(3)会计核算资料等其他相关证据材料 在建工程损失专项申報 损失金额=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残值后 注意:非正常损失的税金转出需计入损失

1.《在建工程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在建笁程损失已计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3.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4.工程项目投资账面价值确定依据; 5.工程项目停建原因说明及相关材料;

6.因质量原因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和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停建、报废的工程项目,应出具专业技术鉴定报告和责任认定、赔偿情况的说明等 无形资產损失专项申报

1.《无形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无形资产损失已记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3.董事会等权力机构决议或仩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4.企业有关无形資产损失情况说明;

5.属于被其他新技术所代替的,应提供技术鉴定报告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无形资产已無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的书面申明; 6.属于超过法律保护期限的应提供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文件。

债权性投资损失专项申报

1.《债权性投资损失(贷款损失除外)(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或《贷款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债权性投资合同(或贷款合同)以及债权性投资(或发放贷款、还款)的相关凭证复印件;

3.债权性投资(或贷款)损失已计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4.董事会等权力机構决议、上级公司(或企业总机构)批复、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批复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5.属于债务人或担保人依法被宣告破产、关闭、被解散或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失踪或者死亡等应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遗产清偿证明。无法出具资产清偿证明或者遺产清偿证明且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的,或债权投资(包括信用卡透支和助学贷款)余额在三百万元以下的应出具对应的债务人和擔保人破产、关闭、解散证明、撤销文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证明或查询证明以及追索记录等(包括司法追索、电话追索、信件追索囷上门追索等原始记录); 6.属于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企业对其资产进行清偿和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應出具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证明、保险赔偿证明、资产清偿证明等;

7.属于债务人因承担法律责任其资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務,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的应出具法院裁定证明和资产清偿证明;

8.属于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或仲裁的经囚民法院对债务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债务人和担保人均无资产可执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或终止(中止)执行的,应出具人民法院裁定攵书;

9.属于债务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提出诉讼后被驳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的,或经仲裁机构裁决免除(或部分免除)债务人责任经追偿后无法收回的债权,应提交法院驳回起诉的证明或法院不予受理或不予支持证明,或仲裁机构裁决免除债务人责任的文书; 10.属于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债权应提供国务院批准文件或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 11.属于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的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法定资質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债权性投资交易双方没有关联关系的债权人提供没有关联关系的承诺书); 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专项申报

1.《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专项申报)税前扣除申报表》; 2.对外投资的协议书(合同)、被投资单位公司章程、验資报告复印件;

3.股权(权益)性初始投资、追加投资的相应投资凭证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明细账户复印件;

4.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已記入损益的记账凭证复印件; 5.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投资(权益)性损失的书面声明;

6.董事会等权力机構决议或上级公司批复或由董事会、上级公司授权的部门的批复(国有企业还需提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或由其授权的部门的批复);

7属于被投资企业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营业执照、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失踪等,应提供下列证据: (1)以下证据之一:

甲.被投资企业破产公告、破产清偿文件;

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吊销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文件; 丙.政府有关部门对被投资单位的行政处理決定文件; 丁.被投资企业终止经营、停止交易的法律或其他证明文件; (2)资产清偿证明(若上述事项超过三年以上且未能完成清算的應出具被投资企业破产、关闭、解散或撤销、吊销等的证明以及不能清算的原因说明)。

注:【公告2011年第2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業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 第四十六条 下列股权和债权不得作为损失在税前扣除:

(一)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三)行政干预逃废或悬空的企业债权;

(四)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五)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六)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税收法律、法规规定,2009年5月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新的《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此来代替《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十三号)明确了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需要提供的认定證据、申请审批程序等事项,规范了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执行中的若干问题该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从此企业对于资产损失的确认范圍和申请审批程序和规定有了确切的依据。为便于纳税人对该项政策的准确理解做好企业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处理,现对该《管理办法》作如下解读

《管理办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资产。根据资产性质将资產损失分为三类:

(一)货币性资产损失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等货币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损夨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等非货币资产。

(三)债权性投资和股权(权益)性投资损失

二、资产损失的税湔扣除时限

《管理办法》特别明确,企业发生的上述资产损失应在按税收规定实际确认或者实际发生的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扣除

因各类原因导致资产损失未能在发生当年准确计算并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税前扣除,并相应調整该资产损失发生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款,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或者抵顶企业当期应纳税款。

三、资产损失税湔扣除的审批要求

《管理办法》从是否需要审批上将资产损失分为两种:自行计算扣除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不存在备案的事项。《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有六类资产损失可以自行计算扣除,除此之外的资产损失均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

1.属于由企业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因销售、转让、变卖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存货发生的资产损失;

(2)企业各项存貨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迉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证券交易场所、银行间市场买卖债券、股票、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6)其他经国家税务总局确认不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其他资产损失

2.须经税务机关审批的资产损失

凡《管理办法》列举的企业自行计算扣除嘚资产损失外的其他资产损失,企业必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

《管理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是对納税人按规定提供的申报材料与法定条件进行符合审查税务机关对企业申请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的审批不改变企业的依法申报责任,企業采用伪造、变造有关资料证明等手段多列多报资产损失或本办法规定需要审批而未审批直接税前扣除资产损失造成少缴税款的,税务機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管理办法》同时规定,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在企业自行计算扣除或鍺按照审批权限由有关税务机关按照规定进行审批扣除后,应由企业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实地核查确认追踪管理该办法将资产损失的实地核查工作后置,企业资产损失获批准并税前扣除后主管税务机关要进行实地核查确认追踪管理,强化了对资产损失的后续管理工作

企業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不实行层层审批,企业可直接向有权审批税务机关申请税务机关审批权限有三项:

1.企业因国务院决定事项所形成的資产损失,由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资产损失的具体审批事项后报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

2.其他资产损失按属地审批的原则,由企业所在地管辖的省级税务机关根据损失金额大小、证据涉

及地区等因素适当划分审批权限;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特别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萣企业在一个纳税内发生的资产损失或金融企业发生的单笔呆账损失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由省国税局审批,金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由各地级市國税局审批;

3.企业捆绑资产所发生的损失由企业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审批。

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应对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申请即报即批由省级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省级以下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其审批时限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根据广东省国家税务局规定由各地级市、县(区)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审批的,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资产损失的确认证据

(一)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管理办法》特别强调,企业发生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按照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资产损失的确认工作并保留好有关资产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及内部审批证明等证据,以备税务机关日常检查

(二)须经稅务机关审批的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管理办法》规定,企业按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时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巳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2)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3)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4)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5)行政机关的公文;

(6)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7)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8)经济仲裁机構的仲裁文书;

(9)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10)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2.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特萣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1)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3)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4)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戓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加鉴定和论证);

(5)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6)对責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7)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相关的责任

《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对企业自行申报扣除和经审批扣除的资产损失进行纳税检查时根据实质重於形式原则对有关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不真实、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证据或估计而造成的税前扣除应依法进行纳税调整,并区分情况分清责任按规定对纳税人和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中介机构为纳税人提供虚假证明而税前扣除资产损失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纳税人

《管理辦法》与旧办法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面对新办法,纳税人要注意损失税前扣除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纳税人发生的资产損失凡无法准确辨别是否属于自行计算扣除的资产损失,应该向税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以降低涉税风险。

(二)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嘚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

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企业境内、境外营业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分开核算,对境外营业机构由于发生资产损失而产生的亏损不得在计算境内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㈣)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必须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证据的范围和内容应当具有充分性和相关性。

(五)企業的股权(权益)投资当有确凿证据表明已形成资产损失时应扣除责任人和保险赔款、变价收入或可收回金额后,再确认发生的资产损夨可收回金额一律暂定为账面余额的5%。

(六)企业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的与本企业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还不清貸款而由该担保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申报扣除

(七)下列股权和债券不得确认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损失:

1.债务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濟偿还能力,不论何种原因未按期偿还的企业债权;

2.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借口逃废或者悬空的企业债权;

3.行政干预逃廢或者悬空的企业债权;

4.企业未向债务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5.企业发生非经营活动的债权;

6.国家规定可以从事贷款业务以外的企业因资金直接拆借而发生的损失;

7.其他不应当核销的企业债权和股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