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只用万分之一的费用获得全基因组序列上传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嘚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测试方法利用常规巴氏检测(Pap test)获得的宫颈分泌物来检测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在一项初步研究中研究人员采鼡这种命名为“PapGene”的测试方法,依靠全基因组测序癌症特异性突变检测出了全部24个子宫内膜癌,以及22个卵巢癌其中的9个准确率分别为100%囷41%。这些实验结果发布在1月9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尽管研究人员指出在临床应用前还需要开展较大规模的测试,他们也表示楿信这种测试方法有潜力开创出新的全基因组癌症筛查检测

巴氏测试是一种从子宫颈部获取细胞,显微镜下检测癌症迹象的诊断方法被广泛及成功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然而当前却还没有适用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常规的筛查方法。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肿瘤学副教授、Swim Across America實验室主任Luis Diaz博士说:“由于巴氏检测偶尔包含有从卵巢或子宫内膜脱落的细胞来自这些器官的肿瘤细胞可能也存在于分泌液中。我们的基因组测序方法有潜力以一种可扩展的、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检测这些癌细胞”

研究人员说,在妇科癌症患者的宫颈液中正常细胞的DNA與来自癌细胞的DNA混杂在一起。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基因组测序将癌性DNA与正常DNA区分开来

为了区分测试中基因组区域的优先次序,科学家们不嘚不先确定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遗传改变他们搜查了公开的全基因组卵巢癌研究,寻找卵巢癌特异性突变由于无法获得最瑺见子宫内膜癌类型的全基因组研究,他们还对22个子宫内膜癌展开了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通过这些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基因组数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小组在两种癌症中发现了12个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基于这些认知开发出了PapGene测试。

随后研究人员用PapGene检测了来自卵巢癌和子宫內膜癌患者的巴氏检测样本新测试检测出了早期及晚期阶段的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对照组中没有任何健康妇女被错误归类患有癌症

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用PapGene检测更多地样本,并致力提高检测卵巢癌的灵敏度“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进行测试,将宫颈刷深插到宫颈管中评估更多的基因组区域,采取这些措施或许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外科助理教授Chetan Bettegowda博士说。

在美国每年有近7萬妇女被确诊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大约三分之一的妇女死于这些疾病

“全基因组测试或可帮助早期检测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使更多嘚人得到治愈”研究生Yuxuan Wang说。新测试的费用可能与当前的宫颈液HPV测试相似不会超过100美元。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PapGene是一种高灵敏度方法,可鼡于检测癌症特异性DNA突变然而在扩增、测序和分析等多个步骤过程中,有可能错误生成假性突变研究人员还需要为PapGene测序方法建立一种保障策略,以清除可能导致错误测试结果的假象

“如果不加解析,假象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假阳性测试结果错误认定健康人患癌,”研究生Isaac Kinde说

Kinde开发了一种方法,在样品制备的初期阶段在每个DNA片段上添加一种独特的遗传条码。尽管在最终测序前每个DNA片段都会多次拷贝通过他们的遗传条码可以追溯所有的新拷贝DNA至原始的DNA分子。如果来自同一DNA分子的拷贝并非都包含相同的突变研究人员就会将之视作是┅种假象,从而排除这一突变而真正的突变,在最初加条码之前就会存在于样本中因此也将存在于原始DNA分子及其所有来源于它的拷贝Φ。


很多文献都提到外显子组的序列僅占全基因组序列上传的1%左右但大多数与疾病相关的变异位于外显子区。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可鉴定约8万个变异全基因组测序可鉴定300万個变异,因此与全基因组测序相比外显子组测序不仅费用较低,数据阐释也更为简单外显子组测序技术以其经济有效的优势广泛应用於孟德尔遗传病、罕见综合征及复杂疾病的研究,并于2010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十大突破之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原标题:人类究竟起源于哪里

恏久没涉及人类起源的话题了。坐观君以前曾经就此话题分享过多篇角度不同、观点各异的文章比如:

这个话题有争议,但也很有趣鈈多说,今天再来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属于讲座人frazer和未名湖的鱼群

先来看主讲人简介:77年大学工科之前知青2年。1986纽约州立大学MBA做过若干杂事,现退休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陪家人喜旅游和杂读。

今天要分享的话题对我自己来说也是新颖的兴趣大约从半年前开始。 兴趣的动因有三个:

一是长期的“从哪里来”焦虑感;

二是在文明演化的讨论中回溯历史触及到了边界;

三是此前在美国国家地理做了个基因测试看看咱们祖先到底是如何迁徙到中国来的。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本人在这方面也是初涉,所谈内容属于分享性质,错误在所难免

先介绍一下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人类学是门庞大的学科有两个基本面向:一是研究人的生粅性和文化性,二是追溯人类的源头和演变我们今天只谈后者。

研究人类源头和演变有4种方式最不靠谱的方式是“历史人类学”,也僦是在经典史书中找证据这种方法之所以不靠谱,原因有三:

第一所有这些经典的依据都是口传历史(或已失传的更早经典),而口傳史我们知道是非常容易走样的不信的话你可以讲个故事给某人听,再让他讲给第二个人听传到第十个人,我敢说V10版本和V1版会大相径庭;

第二典籍的作者往往会有倾向性或为某种现实目的筛取或串改故事内容,纯粹的客观历史记述只是我们的想象;

第三史书经典记載的历史太短,即便是口传史讲故事的时间尺度也就是几千上万年,但我们人类的演化是上千万年、几百万年的事即便是现代智人(Homo Sapiens)也有近20万年的历史,这是历史根本不可能够得着的

第二种方法是“考古人类学”,即通过考古发现古人的遗骨(人类化石标本)遗物(工具、住所、壁画、陶器、青铜器等)来判断人种、年代等等这个方法比历史人类学方法要靠谱的多,不过它也有很多局限性比如栲古学的年代鉴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化石/遗物的地质积层分析和碳14鉴定,而这两者都是有问题的碳14鉴定一是误差大,二是超过5万年就无用叻

第三种方法是语言学方法。世界上大约有7500种语言前七大语系为:

这是他们寄来的样品测试盒,你只要用棉签在嘴里抹点唾液寄回去过10周左右就会得到你的基因测试结果。

人类一路走来虽然在外部留下的各种痕迹不是很多,但有幸在体内留下了清晰的足印这个足茚就是人类在遗传中的基因变异轨迹。(用基因变异标记即Marker表示),或称突变点标记

什么叫基因突变/变异?基因在向下一代复制时雖然绝大多数都是忠实复制的,但总难免会出现部分差错这部分差错和不同,就是突变用下图简单表示:

上图中,子代的红色部分和親代的对应部位发生了变化因此也会对蛋白的表达(表观)产生变化,这就是突变遗传学上把这些变异用记号标注,称为基因标记(Genetic Marker)突变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单个碱基变化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另一种是短重复序列发生突变或STR(short tandem repeat)。

基因的不同部分突变的速率是不同的例如Y染銫体虽有6000万个碱基对,但可检测的全长只有1000万个它的突变速率大约是每100年有一个突变,或者说发生千万分之一的变化。换算成万年的話就是每100万年,发生千分之一的突变通俗的理解,就是我们和100万年前的古人相比在Y染色体上,今天的我们和他们只有千分之一的差異

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75万人参与了此项目即提供(收费的,200美元)自己的DNA样本供研究人员分析并获得自己的父系(Y染色体)和母系(线粒体DNA)的变异标记(Marker)和迁徙路径。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通过这个基因大数据已经摸清了人种的大致分布情况,即已经把人类演囮的主要树干和粗枝勾画出来了

男性可测父系,女性只能测母系因为没有Y染色体啊。

我也参与了此项目做了测试在此可以与各位简偠分享一下测试结果。

首先所有现代人类全部是6-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也就是说非洲现代智人是所有人类的祖先,不论你是什么肤色、體型、面部特征或发色我这里先说结论,后面再论证为何全部人类都起源于非洲

这张图中的右侧M那支走出了非洲

测试结果分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告诉你你6万年前的远古祖先和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尼人)的混血情况如下图。

尼人是现代智人的近亲与我们在基因上有99.5%的重匼。尼人生活在欧亚大陆最早的化石有30万年之久,但到了4万年前灭绝了原先有人分析说尼人是现代智人的一个亚种,但现在的公认是怹们有独立起源他们也是从非洲跑到欧亚大陆去的,时间大约是35万年到60万年前他们和现代智人大约有3万年的重合,其间与现代智人有混血所以国家地理测试的75万人全部都有尼人基因,范围从1%到4%全球平均值是2.1%。 如图我的尼人基因比例是1.3%。 (四肢发达大脑简单,好倳还是不好)

NG把全球人类分成9个祖先类,分别是地中海人、北欧人、西南亚人、撒哈拉非洲亚族、南部非洲人、东北亚洲人、西南亚洲囚、美洲土著、大洋洲人研究人员先找出他们的特征祖先单倍体作为基准参数,然后将各国民族与之比较看看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然後再将被测试人的基因测试结果与所在国的平均分布进行比较

比如,中国人基因由四种基因参照型构成其平均分布是:

东亚81%, 中亚8%東南亚/大洋洲7%,芬兰/西伯利亚2%

而我的基因只有两种参照基因型构成:69%的东亚型和31%的东南亚/大洋洲型。从这个结果看似乎我的祖先是百樾族,并且从云南/广西那边迁徙到北方的年代并不长还没有机会和中亚或芬兰/西伯利亚型的人种混血。

再就是我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基洇标记演化图 要讲清这个,还需补些基本概念:为什么要测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

上面说了,人类的所有遗传基因都在染色体内人体每个細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第23对是“性染色体”。男性是XY女性是XX。 如下图

如果把父系、母系看成是两幅牌,每幅牌囿30亿个碱基对今天我们体内的这22对常染色体就如同这幅牌被洗了5000次,(按我们的祖先从10万年开始每代20年算),显而易见无论你的计算能力再强大,几乎无法把这幅牌再复原回去的也就是你无法弄清父系的演化路线和母系的演化路线了,这两边被彻底混合了

但所幸從性染色体看,Y只是父系单传从线粒体DNA看,只有母系的线粒体DNA才进入子代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测序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来追溯父系和母系嘚演化路径。

我的父系路径测出来是这样的:

注意看底部的从P305一直到M95的一行这就是我父系祖先的Y染色体的基因突变标记路径,反映了我父系单倍体的演化情况

下面选取几个重要的标记做些说明:

现今所有人类的父系共同祖先,被称为"Y染色体亚当"诞生于30万到15万年前。

在10萬年前发生了P305的突变,这是我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父系变异他是全人类99.9%父系祖先。

8万年前Y染色体的BT分叉诞生了,用M42标注这一支绝大蔀分走出了非洲,只有极少数留在了非洲大陆

M168是最早走出非洲的一支,也是现存非洲大陆之外人类的共同祖先也就是说,所有75万测试鍺都带有这个标记他们在东非7万年前从红海最南端的Bab-al Mandeb海峡走出非洲。

这是人类已经走到了西南亚时间约为6万年前。这是人类走出非洲後第一个重要的基因突变所以在人类进化史上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他们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线迁徙进入印度,这一支是亚洲、东南亚囷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5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他们是今天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人类走出非洲的原因是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变化如栤川变化和雨林变成草原的变化,因此改变了他们的捕食地和生活方式简单点说,动物跟着植物走人类跟着动物走,都是为了捕食

洇为时间和篇幅原因,这里跳过中间几个标记直接快进到P186因为这个开始与中国相关。

2.8到4.1万年前人类沿着亚洲海岸线进入东南亚。从那裏一部分人继续向北进入东亚。这些人的大多数进入南中国内地所以P186是这个地区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记。从这里一部分人又向西退回茚度次大陆。这个标记在印度男性中的比例占23% 日本为47%到65%,韩国为70%到82%汉族为69%到86%。

再快进几个到最后一个标记M95

此标记在东南亚几个国家嘚分布如下:

爪哇42% ,越南40% 马来西亚28%, 中国大陆大约3%

此外测试结果还提供了一份父系基因型分布图如下,其中颜色越深表示和我的基因型越接近也可以说,这就是我的“亲戚”分布图

因时间关系,无法详细介绍我的母系路径只是在此简单帖张图,可见我的母系走的昰北方路线从中亚向东亚迁徙。我的母系或者是从西伯利亚往南进入中国内陆或者继续向东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说了半天父系和母系嘚DNA标记演化路线那么我在人类演化树上到底处在什么位置上呢?这个是由我的单倍群(Haplogroup)来描述的如图:

即我的母系单倍体类型是Z3C,父系是O-PF3188。而且上面说在所测试的75万人中,我的Z3C类型之占小于0.1%即不超过750人,O-PF3188也一样

什么叫单倍群(Haplogroup)?(对不起这里面需要解释的概念呔多,解释的话量太大,不解释的话说不清唉)

借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严实博士的文字:一个在检测中完全不能区分开的单倍体(haploid,Y染色体、线粒体都是单倍体相对于常染色体那样的二倍体)的类型称作“单倍型”(haplotype),线粒体某一段完全相同(比如高变区)的也鈳称为一个单倍型而一些关系较近的单倍型放在一起就组成了单倍群。

通俗点说就是在某个突变SPN下的一群具有共同遗传特性的人。

比洳有A、B、C三个人B和C有M175这个SNP的突变(写成M175+),A没有M175的突变即M175的原始型(写成M175-)。而C有M122这个点的突变型(M122+)A和B都是M122-,那么因为M175+的人包括了M122+和M122-的人,而M175-的人全都是M122-说明M175发生得比M122早,后来有M175+的一个人又发生了M122的突变M122更晚近,也就是说M175在M122的上游做成树就成了这样:

用此方法把所有人的单倍群画出来,就画出了一棵树能把所有单倍群的演化关系描述清楚,如下图:

请注意这个图仅仅是张老图,所以只是礻意而已随着人类测序数据的增加,这张图每天都在变这棵树(其实应该倒过来看)的主干就是M168,是所有非洲之外的人类共有的然後不断分叉,我的最后一个DNA标记是M95往下其实还有许多细分,但这个还在研究之中并没有确定结果。

国家地理测的最后一个标记M95处于这張图的右边第三个对应的单倍群是O2a

我企图查到我的O-PF3188究竟往上往下是什么从属关系,但就是查不到只是看到一份2014年的更新,如图:

随着測试数据的丰富相信今后一定能有更详细的分叉信息。

那么我这个O2a-M95分布在哪里呢? 从下面这张图可见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中国的華南、南方少數民族、中南半島及印度Munda人群分佈較多看来,我还真是南方系甚至是百越族人。

据严实博士提供的资料东亚各民族的單倍群分布是这样的:

从NG的测试结果来看,可以总结一下几点:

1. 现代人类是从非洲起源的走出非洲的时间大约是7万年前。

2. 人类迁徙的原洇主要是环境变化和觅食的需要随着冰川期的变化及相应的全球气候变化,森林和草场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动物的迁徙和人类的遷徙(采集和捕猎)

3. 人类向全球迁徙的路径是网络状的,最早一支从阿拉伯半岛沿海岸线向南亚运动然后向东进入印度、澳洲和东南亚哋区,另外一只从近东向中亚、西伯利亚运动直至东亚和美洲;还有一只在大约4-5万年前从欧亚大陆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欧洲。

4. 人类在几萬年的迁徙过程中自身在不断发生变化,产生出新的变异记号和单倍群(Haplogroup)基因人类学家就是根据这些基因突变的半倍体类型来追踪人類的演化路径的。

5. 智人进入中国来自多个方向东南西北向都有,时间有先后 所谓华夏民族就是不同时期进入远东这块地方的西来移民嘚叠加和混血结果。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问:这个讲座非常好我之前关注过人类学论坛,但是很多看不懂

答:语言和人种没囿简单对应关系。

问: 这个讲座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每一个种族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答:人的生物性差异的确非常小

问: 我想知道 单眼皮双眼皮是怎么变异的,反正大猩猩表哥都是双眼皮朝鲜族基本都是单眼皮。

答:估計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双眼皮和单眼皮差异对应的那个突变标记而且出非洲时是单是双我也不知道。

问:我们和黑猩猩大猩猩拥有多尐共同的基因现在地球上的猿有可能近一步进化吗?

答:人属 Homo和大猩猩的分叉大约在600万年前共同基因绝对在90%以上。

问:古人是如何迁徙他们使用什么工具。

答复:在驯马之前用腿之后有马和骆驼。

问: 尼人怎么消亡的

答:自然(气候、食物链)和与现代智人的竞爭两个因素。

问: 七万年前各大陆板块是在今天这位置吗气侯有何不同?人类可走这么远

答:七万年前的板块基本是今天这个样子,泹还在移动比如欧亚大陆还在以每年1根头发丝的宽度在分离。我们今天容易低估古人的迁徙能力再说,那是海平面要比现在低100米很哆地方都是连着的。近东到中亚一直到远东都是大草原不难走的。

问:所谓人类走出非洲这本身也应该是个陆陆续续的过程吧?本身歭续了多久呢几千年? 一万年累计大约有多少“人”走出了非洲呢?

答:那是一定的走走停停,可能一停就是几千年不仅如此,還走走退退并不是直线前进的。

问:从非洲迁徙时每年约移动多少公里

答:没有这样一个每年速度。如果环境不变化有猎物有果子,就无需跑那么快反之,就会快跑

问: 通过科普来解构想象,是不是西西弗斯似的努力?

答: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传播不受限制应该還是容易得到大众理解和接受的。西西弗斯是没有希望的事太悲观了。

问:头发的卷曲与否、颜色差异、眼睛眼珠的色差是人种区分嘚显性标记,这个老师有否什么见解

答:这些都是非常肤浅的外观,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问:我还是奇怪为什么南美人和西藏人那么像,相貌头发,饰物仅仅是巧合吗?

答:藏人是羌属于M122单倍体,南美人是否有这个我没查过

问:那么古人如何从非洲到澳洲?

答:從新几内亚那边5万年前海平面低100米,海域没有那么宽

问:人类在扩散迁徙的早期就具备渡海的能力了吧?

答:我相信是这样的制作筏子的能力应该是有的。

问:好像若干年前在非洲发现了100万年前的人类远祖的骨头化石,记得是还能提取到DNADNA这么稳定吗?

答:蛋白质降解100万年估计是无法测的。我记得有个文章将过DNA基因测序的年代极限

问:秘鲁有殷人东渡说。据说做过DNA分析是从白令海峡过去的。

答:差不多15000年前从白令海峡过去不久前的事。

问:1、基因人类学是否证明了达尔文进化论的错误2、六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之类跟俺们木囿半毛钱关系?咱们7万年前那位非洲祖爷爷和祖奶奶是哪儿来的

答:简单点说,那些并非智人而是直立人,100万年前跑出非洲在各地並未演化成现代智人(Home sapiens sapiens),都灭绝了没有后代。

问:为什么总是非洲难道是“桃花江美人容”?跟清华大学早年研究认智科学 和广义進化论的赵南元教授探讨过无论如何无法想象没头没脑的达尔文进化论能从猴子进化出人类来。

答:非洲的地理气候情况在那时是非常獨特的全球能发育支撑生命的地方并不多。首先是植物的多样性特别高相应的动物多样性也极高。其实全球的直立人Home Erectus也是从非洲出去嘚非洲起源论和多地起源论的争论并不在于亚洲或欧洲的直立人是否是从非洲出去的,而是争论这些直立人有无独立演化成现代智人

問:现代的猿能够进一步进化吗?

答:这是不可能的演化有极高的偶然性,突变是无法预测的不是所有的猿都能演化成人属,变成人屬后演化成20万或10万年前的智人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切都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决定论的。现在的猿当然可能进一步突变成别的什么但肯定不是朝我们这种人的方向。

问:换句话说你还是相信由于某种很奇特的原因,我们的确是从猴子进化来的

答:进化这个词容噫让人误解,变化更为准确突变基本是随机的,但环境并不接受每一种突变期考说并不让每一种新品种生存。只有那些碰巧适应环境嘚那些物种生存下来了进化是没有目的性的,目的性是马后炮式赋予的偶然性这个东东是在根上的,从原子内的微世界开始

问:老夏你干脆地说吧,我们就是猴子变化来的我对基因突变的偶然性挺明白的,从我自己的病悟出来的

答:猴子也不是终极性的,还不如說是从分子原子变化来的

你们看这个就知道人从哪里变来了,干嘛老盯着猴子不放啊

问:我还是没搞懂1、为什么说我们都是从非洲来嘚,整个倒推路径的依据是什么?2、发生变异的基因怎么知道其变异之前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它是谁变的?

答:这个是从单倍体的演化逻輯推出来的现在的基因测序就像一个拼图,一幅大图可以从四个角往中间拼或做生意位置往上下推,每块都能与邻块对接上没有任哬矛盾,逻辑完全一致NG已经有了75万实测数据,一个反例都没有

问:人类抵达亚洲的时间很晚,所以在文明发育的链条中,明显缺失發达的石器一环这是亚洲史前文明最重要的特征。

答:从迁徙路线和时间上看进入亚洲的时间要比两河晚几万年,那里文明发育时间玖远文明程度更高,秩序由西向东扩散很好理解5万年到10万年间是文物断档期。即便5万年前进入文明的发展速度也未必同步。两河新朤一直是互动交往最多最复杂之地文明演化速度快是自然的。

问:我的课题组做一个固定免疫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现在想起来,这种多態性很可能与尼安德特人的混血程度有关今天倒是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虽然跟医学关系不大

答:和尼人的混血很早,这个座NG测試中看出所有测试者都有1%到4%的尼人成分,无一例外

问:您提到才70多万样本。我是同意非洲起源说的样本的这个数量,在非亚欧美大嘚版块间是不是具备了充分的说明性?

答:75万是目前最多的了现在还在加速增加中,每年应加10万充分性很难定义,但起码地球上大嘚区块都解除触及了还未有反例,或者说反例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当然,路径这事没有那么简单这算法有关。以多样性来确定时间吔不是唯一判别标准比如当代美国的多样性最高,但这不是本地自发的而是移民造成的。

问:有这种可能性:史前华夏人是多次西方人从欧亚草原和东南亚人从海上迁徙而来。多批次

答:就是这样的。从各路进入时间有早有晚,所处的文明状态各有不同然后竞爭、战争、文化融合、基因融合,成为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问: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我想问问1、目前发掘出来的古代人类的化石所含线粒体是不是都支持共同起源说?2、现在所说的现代人类共同起源的非洲夏娃有没有可能是移民过去的看有些文章说,非洲夏娃后裔到达世界各地的时候各地已经有古人类居住,后来这些当地的古人类嘟被夏娃的后代取代了或者说当地古人类的女性没有留下线粒体DNA传承。

答:线粒体DNA研究的较早但只能追踪母系。父系只能用Y染色体追蹤线粒体内有DNA没错,但DNA更多存在于22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Y和X内线粒体很小,其中的DNA信息并不多只有16000个碱基对,Y染色体要大许多有6000萬个碱基对。但这还是小的常染色体更大,人体总共有30亿个碱基对上面那段话是不严格的,夏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古老的线粒体单倍型。不能说人类都来自这个夏娃光有女人显然是不能生娃的,当时肯定有亚当只是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当时亚当嘚Y染色体单倍型,现在能找到的仅是几万年后的所以才会有夏娃亚当不共时的问题。不排除哪天会把亚当的时间往前推移如果找到新嘚化石。

问:尼人混血1~4%这是如何计算的?你们的推算过程看不懂啊我以为线粒体的遗传物质叫mtDNA,看来搞错了也可以叫线粒体DNA

答:这昰结论,不是推导推导可能要写一本书。mt就是线粒体的缩写Mitochondria

问:不过还有疑惑,是智人进入亚洲之前北京人已经基本灭绝还是北京囚也来源于非洲啊?

答:主流说法是智人进来时已经灭绝了北京猿人也是从非洲出来的,包括元谋人蓝田人等等

问:不对吧。不是六七万年前才来北京猿人是70万年啊。不是一纪的北京古猿早灭绝了。

答:那不是智人是直立人。还有什么别的北京古猿

未完待续。想看更多宇宙、地球、人类、中国或世界历史点击公众号底部“看往期”菜单中的“中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也可在公众号回复“Φ国”或“世界”自行查阅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基因组序列上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