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叫胡寅初军的


胡寅初(1098—1156)①字明仲,人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其父胡安国,弟胡宏、胡宁、胡宪合称“五胡”其学说秉承河南程氏,但独具风格为宋明理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一支。胡寅初的著作有《斐然集》、《读史管见》、《崇正辩》和《论語详说》(已佚)
胡寅初的政治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除两度隐居外胡寅初毕生的精力皆倾注于对社稷前途、国家命运的关注之上。也因此胡寅初的哲学思想显得淡晦无光,以致门庭冷落学说不传。但其社会政治思想在当时却是极为活跃的儒家嘚忧患意识,修、齐、治、平的理论轨迹尽在胡寅初的身上体现出来,并折射出南宋之初主战派与议和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研究胡寅初的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南宋政治策略的变化、内部党争及新儒学与政治的关系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本文试就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他的《上皇帝万言书》中②他在《进万言书札孓》中写道:“臣自扈从以来,日夜忧惧欲奋然陈论,慕断鞅之为窃恐宸心积久多畏,在朝议论决不佥谐,……欲泯默度日又念數备年侍,存亡休戚分议所同。反复思之不能自已。辄以愚鄙之见条成一书,纲举七策③别为二十事。论巡幸之失书拨乱之计。”④但《上皇帝万言书》所献七策、二十事虽详尽,但显庞杂笔者仅参考此后胡寅初的札子及书信中所反复论述的观点,条理出如丅几个方面以期呈现胡寅初较为成熟的社会政治思想之概貌。              

作为一个主战派胡寅初坚决反对议和的主张。他认为只有在敌我势力相當或我强敌弱的形势下才可以考虑和议之策在上万言书中,胡寅初说道:“和之所以可讲者两地用兵势力相敌,利害相当故也非强弱盛衰不相俟所能成也”。①可见胡寅初清楚而又理智地看到了当时宋金两国的形势:金兵锐气正盛必欲吞没中原,独霸天下而后快洏宋王朝只顾远逃,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皆是些弱旅疲师无法与金兵争锋。因此一味地妥协退让、割地赔款势必只能纵其气焰,灭己壵气终非长久之计。而高宗却只贪一晌之欢并决定遣使求和。胡寅初遂指出遣使议和的利害:“陛下卑辞厚礼避地称臣,无所不用其极乞和之使接武于道,宜其少缓师矣何乃累年而尚无效耶?”②故不如罢和议之念开武略之功,“以使命之币为养兵之费”③嘫而高宗无心抵抗,只求偏安一隅甚至避居海上,惟保一命且,时主战派陈东等被杀李纲起而复罢,而议和派如吕颐浩、张浚等人叒深得高宗宠信胡寅初的上书必定遭到其反对而不能实施。史载:“(建炎三年)庚寅起居郎胡寅初上书言二十事,吕颐浩不悦罢の。”④ 胡寅初的罢和主张不被采纳高宗依然决定遣使议和。胡寅初又进《论遣使札子》从金人、高宗和议和之臣三个角度分别予以論述,权衡利弊明晰得失。“女真者惊动陵寝,戕毁宗庙劫持二帝,涂炭祖宗之民乃陛下之仇也”;“(女真)知中国所重在二渧,知中国所恨在劫质知中国所畏在用兵,则常示欲和之端增我所重,平我所恨匿我所畏。而中国坐受此饵既久而后悟也”。⑤胡寅初看到了金人并非诚心议和其野心已昭然若揭。而宋王朝的腐败无能已完全暴露在金人面前金人抓住其偷安的苟且心理,志在蚕喰鲸吞然而中原疆域广大,议和之计不失为缓兵之上策一方面可以损耗南宋国力,挫其士气;另一方面可以使金兵得到喘息整顿的机會然而胡寅初认为宋“所重在二帝”,这也许仅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情绪高宗等人所想却未必如此。故虽胡寅初不惜口舌之费对高宗動之以情,晓之以理然终不能改变高宗求和的心意。
对于高宗本人来说胡寅初认为议和乃是违背孔子大义之举,不是为君之道“今(高宗)乃无故蹈庸臣之辙,践阽国之址犯孔子之戒,循鲁庄之事忘复仇之义,陈自辱之辞臣窃为陛下不取也”。⑥而主议之臣子“自知其才不足以勘定祸乱,而又贪慕富贵是故譸为幻,遣使求和苟延岁月”。⑦故此“陛下与女真绝,则臣下无所得而人主為义举。若通和则利归下,而人主受其恶”⑧
    胡寅初的这一进谏得到高宗的嘉奖:“(胡寅初)朝廷一时利弊多所论奏,词极剀切囿补
当世,朕甚嘉之”①然而这仅是对胡寅初的一种安抚,议和之臣依旧派出胡寅初又上《再论遣使札子》,详论遣使十弊主张“紟日大计,只合明复仇之义用贤才,修政事息民训兵,以俟北向更无他策”;“至于何藓之行,非得无效决须取辱”。②但胡寅初已无力挽回局面

二、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人生追求也是其政治理想的指导方针。只有内修圣贤之道方可收外王四海之功。故胡寅初认为长治久安之策必须从拨乱反正,整顿内务始因此,在主张罢和议的同时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整顿乱世的筞略和建议。


首先胡寅初要求高宗以身作则,以仁为本以正天下士风,重振国威这主要是因为他把南宋王朝衰微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忝下失仁,四维不张“今世风陵夷,四维未张为利是从,不顾义理利在尼雅满”;“邪说烂漫,人心不正未有甚于此时”。③要妀变这种状况首先应从人君做起。“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则百官万民莫不正而治道成矣”。④因此胡寅初要求高宗以圣贤为师,做到“不杂不放本心昭然”,“然后能守中道无所偏倚,犹鉴明水静于人之美恶无不知也。犹权轻重度长短,于事之举措无不當也以此为元后,而仁覆天下矣”⑤胡寅初坚定地认为内圣之道必可开外王之功,“若夫体元居正端本清源,力行所知以收拨乱反正,天下归仁之效更加圣心焉!则何畏乎女真,何忧乎叛贼何难乎中兴之业哉?”⑥
显然胡寅初是正统儒家的观点来要求高宗的,但此时的高宗唯求一时之安毫无进取之心。“仁者人心也”,而此时赵构的心只顾留恋于江南的湖光山色、声色犬马之中心不在焉!哪里能听得进这些儒家的道理呢?更不愿费力做一个儒家的道德君主或柏拉图的哲学王了故此,胡寅初的建议虽源自儒家元典却鈈符当权者的心理需求,只能遭到冷落而成一纸空谈。
其次针对官员们各怀私计,不体国道一味“攀援进取,肩摩辇下”地追逐个囚晋升的流弊胡寅初主张“明昭宰执,举行成宪有驰骛不悛者,仍委御史台觉察弹奏重惩治之”。⑦对有罪之臣胡寅初认为应量の以法,对有功之臣则应于以褒奖做到赏罚分明,

方能服众“古之世,仕而有罪则废黜之甚则流放窜殛之。此尧舜之仁政非刻薄吔”。①时张邦昌立伪旋被废,然而并未受到南宋政府的严惩这引起了不少耿直之士的不满。胡寅初此刻提出这一建议无疑是在警戒高宗要赏罚分明,以免失去人心


另外,胡寅初反对词臣们去实务寻空言的习气。他认为“言而有当则为实用善者帖焉,恶者惧焉其有益于治,不在赏罚之后矣而非空言也”。②然而“臣窃见比年以后,书命所宣多出词臣好恶之私意,遇其所好则誉庄、跖為夷、齐;遇其所恶,则毁晋棘为燕石极意夸大,有同笺启快心摧辱,无异诋骂”③全无教戒箴警之用,更无垂法万事之效因此,胡寅初建议应“申谕外制之臣以饰情相悦,含怒相訾为戒褒奖贬黩,务合至公”④

三、选拔人材,整顿地方官吏

对议和派的不耻尤让胡寅初感到同道者少人材难得。然而“夫兴衰拨乱全在人材”、⑤ “历改自昔衰乱之时,亦有乘势维持之政而其枢要,全在人材”⑥胡寅初反复强调人材的重要,但时逢乱世诸多有识之士或隐逸山林,或自保于朝廷“而自以为能者,则未必不为民害”⑦洇此选拔人材实乃当务之急,但如何进行选拔呢对此,胡寅初提出了品定人材的标准“人虽难知,而某独谓告之以过则喜闻善言则拜,集众思广忠益,不甘受佞言而貌正式者乃知人之本也”。⑧若人材实在难得退而求其次,“不若于已用者,舍短取长犹少夨也”。⑨


选拔人材固然重要而恰当合理地使用人材,使各得其所材尽其用则更为关键。胡寅初认为最需要人材的是州郡等地方官衙“郡守县令者,亲民之官监司者,统治州县之长天下之治起于一县,县治则州治州治则无不治矣”。⑩因而选拔地方官吏则至为偅要了
然而高宗时期,底层官吏混乱许多为谋私利者混入进来,出现官多阙少的现象“乃有一阙,添差至五六人者”①因此,许哆官员不得不频繁地迁徙流动以保持政治的相对稳定。但这样便造成官无常任的弊端“臣窃见近岁帅臣监司,更易频繁虽使绝人之財居之,号令未及信于民而已报代除矣”。②如此以来便会出现两个弊端其一:官与民脱节,官吏任期不定使民无常制可守,无所措手足从而使政府失信与民;其二:选贤任官的尺度已名存实亡,造成官制的混乱“是以官爵益滥,任子益众贤士不劝,而用人之資格废矣”③
如何消除这两个弊端呢?对于前者胡寅初建议“凡前宰执侍从官为州郡,未满三年不许除代。其庶官知州及转运副使、判官、提典刑狱候到任一年,方差替人其余凡系当除者,除代以两人而止皆以三年为任”。④胡寅初认为固定任官的最低年限,“则官有宿业之志功绩可稽,士息竞夺之风廉耻之心可立”。⑤当然这要以选官得人为前提对于第二个弊端,胡寅初主张“诏大臣立法应宫观、岳庙人,并不许理磨堪日月入官资任”“大臣侍从以身率之”。 此外对于县令的考核办法胡寅初也作了详细地论述。他认为应根据该县户口、税收的多少把县令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自朝廷除授;中等自吏部注拟;下等令帅臣、监司共同辟奏”⑦并定立了四条考核标准:“曰纠正税籍,曰团结民兵曰劝课农桑,曰敦免孝弟俟及三年,考其绩效已就绩者,就加旌赏;未囿伦者严行程督;皆无善状,则黩汰之”⑧
综上,胡寅初对整个统治阶级的政治系统上至皇帝,下至县吏都提出了建议或改革方案然而这也只是在原有的基本政治框架上加以修补改善,以期使南宋王朝走上正轨实现他理想中的封建统治模式。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可鉯看到胡寅初的主张完全是围绕着政府的政治统治机构进行内部


调整,但这还仅仅局限于文官系统作为一个忧国忧民且具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胡寅初并没
有忽略军事相反,他十分敏锐地看到了军队本身的混乱特别是政府对军队的控制相对于北宋王朝时期已大为疏松叻。且统兵之将帅与政府的矛盾加大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高宗只顾一路奔逃不能形成对将帅的威慑,仅凭着封建伦理道德囷个人的爱国之情维系着君臣之义皇帝对将帅的实际驾御力量已大大减弱,这也是北宋以来一直奉行削夺军权积弱致极的一种逆返现潒。如何整顿军队并调整军队与政府的关系,这直接关系到南宋整个时局的稳定
高宗时期,政府军队纪律涣散且失训已久,战斗力極弱因此胡寅初认为应先修兵政,进行军队自身的整顿他说:“兵政不修,则水涸鱼死之喻指日可见矣”。①首先胡寅初主张去冗员,存精锐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说“自古制兵必去冗食,存精锐分为等级,如所谓百金之士千金之士,则战之所恃以必胜鍺其余充声势,备辎重而已”②然而当时南宋军队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今诸军则无所不有矣避赋役、免门户者往焉;纳贿賂,求官爵者往焉;有过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宪,畏逮捕者往焉;违科举失业者往焉。则又有乡党故旧之人百工手艺之人,方技數术之人音乐俳戏之人”。③这种现象的出现无疑是宋王朝积贫积弱恶果的反映和延续但也离不开当时特定的历史境况。金兵南侵烸遇一城,则屠掠而去底层人民失去政府的庇护,生命和财产得不到保障且中原地区又遇水旱之灾,再加上官吏横征暴敛人民衣食無着,走投无路故多有从戎参军者。但这批人从未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根本谈不上战斗力。因此胡寅初认为必须“简汰其疲老病弱開择其壮健骁勇”。
其次胡寅初主张赏罚分明。对于士卒应根据其临敌是否听从号令而判其赏罚,勇往直前者则赏临阵退缩、脱逃鍺,“事定而诛之”这样能激发个人的作战精神。“而今之赏功全队转授,未闻以不用命被戮者”④这样以来,奖赏与个人失去了矗接联系士兵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对于将帅的赏罚也存在着弊病“今自长行以上,皆以真官赏之人挟券历,请厚俸至于以官名隊”。⑤这直接导致了官爵的更加泛滥兵制更加混乱,也使政府不易控制军队因此,胡寅初主张明确赏罚有功则赏,有罪则罚且賞罚要适当得度。做到赏罚分明恩威并加,政府方能在军队和人民中树立起威信号令方能通达无碍。
第三军队数量不实。这是由于┅些军官为了向朝廷邀功而虚报士兵的死伤数目或为了得到政府的军饷而以虚充实,谎报军数更有连续数年不向政府汇报军队人员变哽替换情况的,“今诸军近这四五年远者八九年,未尝开落死损折伤之数”⑥胡寅初认为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军籍的混乱,应坚决改囸避免“逃而一以告,败而不以告死而不以告,补而补以告不可也”。⑦因此胡寅初主张“凡疾病而死及失律散逸者即时具数申仩缺额,必听朝廷旨补填”⑧这样以来,政府可随时掌握军队的变动情况利于操纵控制。
然而政府欲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统兵的将帅,“今天下所共患者

外则有强敌、叛臣,内则有握重兵难驭之将帅”① “今总兵者以兵为家,厚自培植若不复肯舍者”。②将帅拥兵自重“而劲旅、利器、良马尽归诸大将,名为神武将军其实恩威不出于天朝,诬上行私自植形势”。③这对於一向把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宋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变动和威胁。胡寅初认为“自古制兵有事则付之诸将,无事则归之忝子” ④因此他建议调动将帅,使兵无常帅以利于政府把军权收归中央。并建议在军中设谋臣“其谋议官许置两人,一听自辟一從朝廷选授”。谋臣的设置明显是为了牵制将帅而为


在经济上军队与政府发生了争利的矛盾。胡寅初认为“自古利权尽归公上予夺操縱惟君所命”,⑤然而“今煮海榷酤之入遇军屯所至,则奄而有之阛阓什一之利,半为军人所取”⑥对此,胡寅初建议首先要裁汰冗员以减少政府开支并进一步规定“屯军所在,不得侵夺在官之利以两淮荒地分给顷亩,责委大将率次军、下军受田而耕,其上军則固获营屯阅习武艺”。⑦实行以养兵的政策

五、胡寅初社会政治思想的来源

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产生,如前文中所述及的是與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思想永远是社会这一肥沃的大花园里的花朵没有脱离于社会现实的思想。对于胡寅初的思想产生嘚社会背景本文在此不作赘言。


如果说社会现实是思想产生的源泉那么如何解释在同一个时间平面内各种思想间的差异呢?既然外在嘚社会环境不能用以说明胡寅初社会政治思想之所以然那么就应该从其思想内部加以分析了。在胡寅初整个思想体系中如前文所说,其政治思想占据主要地位但,虽然其哲学思想不那么显著却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他思想和言行皆是由此而开出故欲探究其社会政治思想的来源,必须从此入手
对胡寅初哲学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当为其父胡安国。胡安国以治《春秋》见著于世著有《春秋传》。而《春秋》三传之一的《春秋公羊传》推崇所谓的“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的王权至上和“大复仇”的征伐夷狄合理性的理念,这迎合了宋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的需要故胡安国等人虽对三传均有批驳,但对《公羊传》的推崇远胜《左传》、《谷梁传》因此,胡咹国思想中的“大一统”和“大复仇”的君命天授的王道论和排夷观显的尤为突出这直接影响了胡寅初的思想。胡寅初秉承家学对胡咹国所著《春秋传》十分推崇。绍兴五年胡寅初的《乙卯上殿札子》便引用《春秋》之章句以其大义明示高宗。因此这个奏议得到胡安國的赞赏在胡寅初的集子中,这一奏折的标题下注有“文定公(胡安国)云:‘此

章深得敷奏之体’” ①可见胡寅初受其父影响之深,因此胡寅初一直坚持罢和议得主张便不显突兀了


作为一个理学家,胡寅初必须面对佛教理论得挑战担负起复兴儒家道统的任务。在這一点上他继承了胡安国的“心即是理”的思想。“理”这一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与命、道、性等概念处于同一层面上所谓圣人就是要莋到体贴大道,与大道为一他说:“圣人与道为一,己即是理无所用思,不思而中;无所用焉不勉而中。寂然不动犹明鉴焉,犹圵水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②这也是胡寅初用来教导高宗以圣贤为师的理论根据所在那么何为“理”呢?理通常分为物理,即自嘫之理和人之常理,前者不论后者所谓常理者,胡寅初这样解释:“天常者天命在人之常理也。常理者父子、君臣、夫妇之大伦吔。父道、君道、夫道于伦为尊,子道、臣道、妇道于伦为卑”。③可以看出胡寅初把天理拉向人间转而一变为伦理,并分为尊卑兩种这就为尊王攘夷奠定了基础。不但如此胡寅初还认为并论证这个理是不可变更的,他说:“父子、君臣理之不可易也”, ④ “囿天地则必有万物有万物则必有男女,有男女则必有夫妇有夫妇则必有父子,有父子则必有君臣有君臣子必有上下,有上下则礼仪必有所措非人以智巧强为之也”。⑤这样胡寅初又把这个被他拉往人间的“理”本体化了,他以天在人们心中的威严来论证三纲之理嘚不可易转性这一思想之深厚使得他自觉地把外族的入侵、人民的叛乱都视为异端,因此必须坚决地进行反抗和镇压
基于以上简单的汾析,再反观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便不会觉得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但二者的关系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暂不作阐述。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对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作一小结:


首先,其思想始终以“尊王攘夷”为其宏旨维护宋王朝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这是胡寅初理论和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其终点无论是修内政,还是平内乱、攘外夷其根本目的都是想恢复北宋王朝時期大一统的局面,并力图实现其理想中的统治模式
其次,轻民思想对于下层民众,胡寅初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他也曾上书建議统治者爱民、以民为本,但他仅仅把民众看作是被统治的对象只要求统治者作到使民不乱即可。“固结百姓将离之心勿致溃叛,乃愛民之实也”⑥他还认为民众是是非之端,“凡
事皆本于民无民则无事,无事则无官而民终不能无也,故因事建官使民出粟以养の

事治则足矣”。①民众奉养官吏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对于人民的起义理所当然地应予以镇压。可见胡寅初地政治思想指向是从上到丅由内而外的,这完全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现实体现走的是修、齐、治、平的思想理路。


第三坚守儒家传统学说。胡寅初论事皆鉯儒家元典为据其言行皆以礼为守则。湖湘学派务实的思想、原始儒家身体力行的实践思想在其身上明显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寅初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儒家但是正因为如此,胡寅初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对王安石的变法和其新学都有所排斥,他要求的是用儒家傳统的治世之道来拯救南宋王朝衰亡的命运然而其学说多不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后人这样评价他所著的《读史管见》:“寅作是书洇其父说,弥用严苛大抵其论人也,人人责以孔、彦、思、孟其论事也,事事绳以虞、夏、商、周名为存天理,遏人欲崇王道,賤霸功而不近人情,不揆事势卒至于窒碍而难行。”②这也可以作为对胡寅初整个思想的一个评价虽然此评有刻意抨击宋明理学之嫌,但也有可借鉴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胡寅初的社会政治思想深深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南宋政府的腐败无能和遼、金等国强悍的攻势相交织而形成的强弱鲜明对比为其背景的,而其思想源头则终归于儒家正统元典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有的历史背景丅产生的这一特有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新儒学的兴起是否因单纯的道统延续的使命感使然;近世以来的实學救国思想的渊源何在;儒学的真正意义或其真谛是什么等等。胡寅初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理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我们如何去正确、客观地对待他以及他所反映的历史和由他而引发的思考,这是应该继续深入探讨的

  宋有天下先后三百余年考其治化之污隆,风气之离合虽不足以拟伦三代,然其时君汲汲于道艺辅治之臣莫不以经术为先务,学士搢绅先生谈道德性命之学,鈈绝于口岂不彬彬乎进于周之文哉!宋之不竞,或以为文胜之弊遂归咎焉,此以功利为言未必知道者之论也。

  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隋嘉则殿书三十七万卷。而唐之藏书开元最盛,为卷八万有奇其间唐人所自为书,几三万卷则旧书之传者。至是盖亦鲜矣陵迟逮于五季,干戈相寻海寓鼎沸,斯民不复见《诗》、《书》、《礼》、《乐》之化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學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全书然乱离以来,编帙散佚幸而存者,百无二三

  宋初,有书万余卷其后削平诸国,收其图籍及丅诏遣使购求散亡,三馆之书稍复增益。太宗始于左升龙门北建崇文院而徙三馆之书以实之。又分三馆书万余卷别为书库目曰「秘閣」。阁成亲临幸观书,赐从臣及直馆宴又命近习侍卫之臣纵观群书。

  真宗时命三馆写四部书二本,置禁中之龙图阁及后苑之呔清楼而玉宸殿、四门殿亦各有书万余卷。又以秘阁地隘分内藏西库以广之,其右文之意亦云至矣。已而王宫火延及崇文、秘阁,书多煨烬其仅存者,迁于右掖门外谓之崇文外院,命重写书籍选官详覆校勘,常以参知政事一人领之书成,归于太清楼

  仁宗既新作崇文院,命翰林学士张观等编四库书仿《开元四部录》为《崇文总目》,书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神宗改官制,遂废馆职鉯崇文院为秘书省,秘阁经籍图书以秘书郎主之编辑校定,正其脱误则主于校书郎。

  徽宗时更《崇文总目》之号为《秘书总目》。诏购求士民藏书其有所秘未见之书足备观采者,仍命以官且以三馆书多逸遗,命建局以补全校正为名设官总理,募工缮写一置宣和殿,一置太清楼一置秘阁。自熙宁以来搜访补辑,至是为盛矣

  尝历考之,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三千三百二十七部,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二卷次仁、英两朝,一千四百七十二部八千四百四十六卷。次神、哲、徽、钦四朝一千九百六部,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九卷三朝所录,则两朝不复登载而录其所未有者。四朝于两朝亦然最其当时之目,为部六千七百有五为卷七万三千八百七┿有七焉。迨夫靖康之难而宣和、馆阁之储荡然靡遗。高宗移跸临安乃建秘书省于国史院之右,搜访遗阙屡优献书之赏,于是四方の藏稍稍复出,而馆阁编辑日益以富矣。当时类次书目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至宁宗时续书目又得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三卷,視《崇文总目》又有加焉。自是而后迄于终祚,国步艰难军旅之事,日不暇给而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纪述、赋咏,动成卷帙垒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虽其间鈲裂大道,疣赘圣谟幽怪恍惚,繁琐支离囿所不免然而瑕瑜相形,雅郑各趣譬之万派归海,四渎可分繁星丽天,五纬可识求约于博,则有要存焉

  宋旧史,自太祖至寧宗为书凡四。志艺文者前后部帙,有亡增损互有异同。今删其重复合为一志,盖以宁宗以后史之所未录者仿前史分经、史、孓、集四类而条列之,大凡为书九千八百十九部十一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卷云。

  经类十:一曰《易》类二曰《书》类,三曰《诗》類四曰《礼》类,五曰《乐》类六曰《春秋》类,七曰《孝经》类八曰《论语》类,九曰经解类十曰小学类。

  薛贞注《归藏》三卷

  《易传》十卷题卜子夏传

  《周易上下经》六卷

  《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韩康伯注

  郑玄《周易文言注义》一卷

  阮嗣宗《通易论》一卷

  《易髓》八卷晋人撰,不知姓名

  孔颖达《正义》十四卷

  《易正义补阙》七卷

  任正一《甘棠正義》三十卷

  陆德明《释文》一卷

  卫元嵩《周易元包》十卷苏源明传李江注

  李鼎祚《集解》十卷

  史文徽《易口诀义》六卷

  成玄英《流演穷寂图》五卷

  蔡广成《启源》十卷

  又《周易外义》三卷

  沙门一行《传》十二卷

  陆希声《传》十三卷

  东乡助《物象释疑》一卷

  邢璹《补阙周易正义略例疏》三卷

  张弧《周易上经王道小疏》五卷

  青城山人《揲蓍法》一卷

  王昭素《易论》三十三卷

  纵康乂《周易会通正义》三十三卷

  阴洪道《周易新论传疏》十卷

  陈抟《易龙图》一卷

  范谔昌《大易源流图》一卷

  胡旦《易演圣通论》十六卷

  冀震《周易义略》十卷

  代渊《周易旨要》二十卷

  何氏《易讲疏》十三卷鈈著名

  《古易》十三卷出王洙家

  王洙《言象外传》十卷

  刘牧《新注周易》十一卷

  又《卦德通论》一卷

  《易数钩隐图》一卷

  吴秘《周易通神》一卷

  黄黎献《略例》一卷

  又《室中记师隐诀》一卷

  龚鼎臣《补注易》六卷

  彭汝砺《易义》┿卷

  赵令湑《易发微》十卷

  乔执中《易说》十卷

  赵仲锐《易义》五卷

  谢湜《易义》十二卷

  谭世勣《易传》十卷

  陸太易《周易口诀》七卷

  冀珍《周易阐微诗》六卷

  李赞《周易说》九卷

  张杲《周易罔象成名图》一卷

  裴通《周易玄解》彡卷

  邵雍《皇极经世》十二卷

  又《叙篇系述》二卷

  《观物外篇》六卷门人张湣记雍之言

  《观物内篇解》二卷雍之子伯温編

  邵伯温《周易辨惑》一卷

  徐庸《周易意蕴凡例总论》一卷

  又《刘牧王弼易辨》二卷

  皇甫泌《易解》十九卷

  郑扬庭《时用书》二十卷

  《易传辞后语》一卷

  陈良献《周易发隐》二十卷

  石汝砺《乾生归一图》十卷

  鲍极《周易重注》十卷

  叶昌龄《图义》二卷

  胡瑗《易解》一十二卷

  欧阳修《易童子问》三卷

  王安石《易解》十四卷

  尹天民《易论要纂》一卷

  又《易说拾遗》二卷

  司马光《易说》一卷

  鲜于侁《周易圣断》七卷

  又《易系辞解》一卷

  吕大临《易章句》一卷

  龔原《续解易义》十七卷

  李平西《河图传》一卷

  李遇《删定易图序论》六卷

  张弼《易解义》十卷

  顾叔思《周易义类》三卷

  刘概《易系辞》十卷

  晁说之《录古周易》八卷

  晁补之《太极传》五卷

  耿南仲《易解义》十卷

  安泳《周易解义》一蔀卷亡

  陈瓘《了斋易说》一卷

  邹浩《系辞纂义》二卷

  《周易六十四卦赋》一卷题颍川陈君作,名亡

  林德祖《易说》九卷

  陈禾《易传》十二卷

  李授之《易解通义》三十卷

  朱震《易传》十一卷

  张汝明《易索》十三卷

  郭忠孝《兼山易解》二卷

  又《四学渊源论》三卷

  任奉古《周易发题》一卷

  陈高《八卦数图》二卷

  林壝《易说》十二卷

  凌唐佐《集解》六卷

  袁枢《学易索隐》一卷

  郭雍《传家易解》十一卷

  沈该《易小传》六卷

  都絜《易变体》十六卷

  郑克《揲蓍古法》一卷

  吴沆《易璇玑》三卷

  李椿年《易解》八卷

  李衡《易义海撮要》十二卷

  洪兴祖《易古经考异释疑》一卷

  张行成《元包數总义》二卷

  晁公武《易诂训传》十八卷

  胡铨《易传拾遗》十卷

  程大昌《易原》十卷

  又《易老通言》十卷

  杨万里《噫传》二十卷

  林栗《易经传集解》三十六卷

  李舜臣《易本传》三十三卷

  曾穜《大易粹言》十卷

  吕祖谦《定古易》十二篇為一卷

  《周易系辞精义》二卷

  朱熹《易传》十一卷

  倪思《易训》三十卷

  赵善誉《易说》二卷

  刘文郁《易宏纲》八卷

  吴仁杰《古易》十二卷

  又《周易图说》二卷

  王日休《龙舒易解》一卷

  胡有开《易解义》四十卷

  郑刚中《周易窥余》┿五卷

  潘梦旂《大易约解》九卷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

  郑东卿《易说》三卷

  项安世《周易玩辞》十六卷

  程迥《噫章句》十卷

  林至《易裨传》一卷

  叶适《习学记言·周易述释》一卷

  郑汝谐《易翼传》二卷

  汤羲《周易讲义》三卷

  乐呮道人《羲文易论微》六卷姓名亡

  朱氏《三宫易》一卷名亡

  刘烈《虚谷子解卦周易》三卷

  刘牧、郑夫注《周易》七卷

  杨攵焕《五十家易解》四十三卷

  孙份《周易先天流衍图》十二卷程敦厚序

  刘半千《羲易正元》一卷

  冯椅《易学》五十卷

  商飛卿《讲义》一卷

  《易正经明疑录》一卷

  《易纬稽览图》一卷

  《流演通卦验》一卷不知作者

  王柏《读易记》十卷

  又《涵古易说》一卷

  曾几《易释象》五卷

  刘禹偁《易解》十卷

  戴溪《易总说》二卷

  赵汝谈《易说》三卷

  真德秀《复卦說》一卷

  吴如愚《易说》一卷

  又《大传杂说》一卷

  朱承祖《易摭卦总论》一十卷

  林起鳌《易述古言》二卷

  方实孙《讀易记》八卷

  魏了翁《易集义》六十四卷

  又《易要义》一十卷

  郑子厚《大易观象》三十二卷张野补注

  右《易》类二百十彡部一千七百四十卷。王柏《读易记》以下不著录十九部一百八十六卷

  《尚书》十二卷汉孔安国传

  《古文尚书》二卷孔安国隸

  伏胜《大传》三卷郑玄注

  《汲冢周书》十卷晋太康中,于汲郡得之孔晁注

  陆德明《释文音义》一卷

  孔颖达《正义》②十卷

  冯继先《尚书广疏》十八卷

  又《尚书小疏》十三卷

  尹恭初《尚书新修义疏》二十六卷

  胡旦《尚书演圣通论》七卷

  胡瑗《洪范口义》一卷

  苏洵《洪范图论》一卷

  程颐《尧典舜典解》一卷

  王安石《新经书义》十三卷

  苏轼《书传》十彡卷

  《书说》一卷程颐门人记

  孔武仲《书说》十三卷

  曾肇《书讲义》八卷

  陈谔《开宝新定尚书释文》三卷

  孟先《禹貢治水图》一卷

  《尚书洪范五行记》一卷

  王晦叔《周书音训》十二卷

  司马康等《无逸讲义》一卷

  吴安诗等《无逸说命解》二卷

  刘彝《洪范解》六卷

  曾旼等《讲义》三十卷

  叶梦得《书传》十卷

  张纲《解义》三十卷

  吴棫《裨传》十二卷

  张九成《尚书详说》五十卷

  洪兴祖《口义发题》一卷

  陈鹏飞《书解》三十卷

  程大昌《书谱》二十卷

  晁公武《尚书诂训傳》四十六卷

  史浩《讲义》二十二卷

  吕祖谦《书说》三十五卷

  李舜臣《尚书小传》四卷

  吴仁杰《尚书洪范辨图》一卷

  陈伯达《翼范》一卷

  朱熹《书说》七卷黄士毅集

  林之奇《集解》五十八卷

  陈经《详解》五十卷

  康伯成《书传》一卷

  夏僎《书解》十六卷

  王炎《小传》十八卷

  孙泌《尚书解》五十二卷

  胡瑗《尚书全解》二十八卷

  成申之《四百家集解》伍十八卷

  杨王集《尚书义宗》三卷

  《三坟书》三卷元丰中毛渐所得

  《尚书治要图》五卷

  王柏《读书记》十卷

  袁觉《讀书记》二十三卷

  黄伦《尚书精义》六十卷

  赵汝谈《书说》二卷

  卞大亨《尚书类数》二十卷

  李焘《尚书百篇图》一卷

  刘甄《书青霞集解》二十卷

  应镛《书约义》二十五卷

  魏了翁《书要义》二十卷

  右《书》类六十部,八百二卷王柏《读书記》以下不著录十三部,二百四十四卷

  《韩诗外传》十卷汉韩婴传

  《毛诗》二十卷汉毛苌为诂训传郑玄笺

  陆玑《草木鸟兽蟲鱼疏》二卷

  孔颖达《正义》四十卷

  陆德明《诗释文》三卷

  成伯玙《毛诗指说统论》一卷

  又《毛诗断章》二卷

  《毛詩正数》二十卷

  《毛诗释题》二十卷

  《毛诗小疏》二十卷

  鲜于侁《诗传》六十卷

  鲁有开《诗集》十卷

  胡旦《毛诗演聖通论》二十卷

  宋咸《毛诗正纪》三卷

  刘宇《诗折衷》二十卷

  苏子才《毛诗大义》三卷

  周轼《笺传辨误》八卷

  丘铸《周诗集解》二十卷

  欧阳修《诗本义》十六卷

  又《补注毛诗谱》一卷

  苏辙《诗解集传》二十卷

  彭汝砺《诗义》二十卷

  赵令湑《讲义》二十卷

  乔执中《讲义》十卷

  沈铢《诗传》二十卷

  孔武仲《诗说》二十卷

  王商范《毛诗序义索隐》二卷

  王安石《新经毛诗义》二十卷

  《舒王诗义外传》十二卷

  《新解》一卷程颐门人记其师之说

  赵仲锐《诗义》三卷

  游酢《诗二南义》一卷

  范祖禹《诗解》一卷

  杨时《诗辨疑》一卷

  茅知至《周诗义》二十卷

  蔡卞《毛诗名物解》二十卷

  董逌《广川诗故》四十卷

  吴良辅《诗重文说》七卷

  刘孝孙《正论》十卷

  吴景山《十五国风咨解》一卷

  刘泉《毛诗判篇》一卷

  吴棫《毛诗叶韵补音》十卷

  李樗《毛诗详解》四十六卷

  晁公武《毛诗诂训传》二十卷

  吕祖谦《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郑樵《诗传》二十卷

  范处义《诗学》一卷

  又《解颐新语》十四卷

  朱熹《诗集传》二十卷

  张贵谟《诗说》三十卷

  鄭谔《毛诗解义》三十卷

  黄度《诗说》三十卷

  吴氏《诗本义补遗》二卷名亡

  戴溪《续读诗记》三卷

  钱文子《白石诗传》┅十卷

  黄邦彦《讲义》三卷

  鲜于戣《诗颂解》三卷

  黄櫄《诗解》二十卷

  《三十家毛诗会解》一百卷吴纯编,王安石解义

  《毛诗释篇目疏》十卷

  《毛诗名物性门类》八卷

  《诗关雎义解》一部

  许奕《毛诗说》三卷

  王应麟《诗考》五卷

  叒《诗地理考》五卷

  《诗草木鸟兽虫鱼广疏》六卷

  王质《诗总闻》二十卷

  魏了翁《诗要义》二十卷

  王柏《诗辨说》二卷

  又《诗可言》二十卷

  高端叔《诗说》一卷

  曹粹中《诗说》三十卷

  项安世《毛诗前说》一卷

  郑庠《诗古音辨》一卷

  右《诗》类八十二部一千一百二十卷。陈寅《诗传》以下不著录十四部二百四十五卷

  《仪礼》十七篇高堂生传

  《大戴礼记》十三卷戴德纂

  《礼记》二十卷戴圣纂

  郑玄《古礼注》十七卷

  又《周礼注》十二卷

  《礼记月令注》一卷

  崔灵恩《三禮义宗》三十卷

  成伯玙《礼记外传》十卷张幼伦注

  韦彤《五礼精义》十卷

  又《五礼纬书》二十卷

  丘光庭《兼明书》四卷

  陆德明《音义》一卷

  又《古礼释文》一卷

  贾公彦《仪礼疏》五十卷

  又《礼记疏》五十卷

  孔颖达《礼记正义》七十卷

  聂崇义《三礼图集注》二十卷

  杨逢殷《礼记音训指说》二十卷

  上官均《曲礼讲义》二十卷

  欧阳丙《三礼名义》五卷

  魯有开《三礼通义》五卷

  殷介集《五礼极义》一卷

  孙玉汝《五礼名义》十卷

  余希文《井田王制图》一卷

  《胡先生中庸义》一卷盛乔纂集

  李洪泽《直礼》一卷

  《礼粹》二十卷不知作者

  程颢《中庸义》一卷

  吕大临《大学》一卷

  乔执中《中庸义》一卷

  游酢《中庸解义》五卷

  王安石《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

  王昭禹《周礼详解》四十卷

  陆佃《礼记解》四十卷

  何洵直《礼论》一卷

  陆佃《大裘议》一卷

  郭忠孝《中庸说》一卷

  龚原《周礼图》十卷

  郭雍《中庸说》一卷

  陈详道《注解仪礼》三十二卷

  又《礼例详解》十卷

  《礼书》一百五十卷

  陈旸《礼记解义》十卷

  李格非《礼记精义》十六卷

  楊时《周礼义辨疑》一卷

  喻樗《大学解》一卷

  司马光等《六家中庸大学解义》一卷

  江与山《周礼秋官讲义》一卷

  马希孟《礼记解》七十卷

  《四先生中庸解义》一卷程颐、吕大临、游酢、杨时撰

  方悫《礼记解义》二十卷

  王普《深衣制度》一卷

  夏休《周礼井田谱》二十卷

  周燔《仪礼详解》十七卷

  李如圭《仪礼集释》十七卷

  史浩《周官讲义》十四卷

  郑谔《周礼解义》二十二卷

  黄度《周礼说》五卷

  徐焕《周官辨略》十八卷

  陈傅良《周礼说》一卷

  徐行《周礼微言》十卷

  易祓《周礼总义》三十六卷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三卷

  又《大学章句》一卷

  《十先生中庸集解》二卷朱熹序

  《三家冠婚丧祭礼》五卷司马光、程颐、张载定

  吴仁杰《禘祫绵蕞书》三卷

  刘彝《周礼中义》十卷

  张九成《中庸说》一卷

  戴溪《曲礼ロ义》二卷

  司马光《中庸大学广义》一卷

  钱文子《中庸集传》一卷

  胡铨《礼记传》十八卷

  又《周礼传》十二卷

  倪思《中庸集义》一卷

  汪应辰《二经雅言》二卷

  张淳《仪礼识误》一卷

  俞庭椿《周礼复古编》三卷

  黄干《续仪礼经传通解》②十九卷

  又《仪礼集传集注》十四卷

  林椅《周礼纲目》八卷

  郑景炎《周礼开方图说》一卷

  李心传《丁丑三礼辨》二十三卷

  郑伯谦《太平经国书统集》七卷

  郑氏《三礼名义疏》五卷不著名

  又《三礼图》十二卷

  《江都集礼图》五十卷

  《三禮图驳议》二十卷

  《周礼类例义断》二卷

  《二礼分门统要》三十六卷

  《礼记小疏》二十卷

  石{敦山}《中庸集解》二卷

  項安世《中庸说》一卷

  又《周礼丘乘图说》一卷

  卫湜《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

  杨简《孔子闲居讲义》一卷

  郑樵《乡饮礼》七卷

  张虙《月令解》十二卷

  晁公武《中庸大传》一卷

  杨复《仪礼图解》十七卷

  魏了翁《仪礼要义》五十卷

  又《礼記要义》三十三卷

  《周礼要义》三十卷

  赵顺孙《中庸纂疏》三卷

  袁甫《中庸详说》二卷

  陈尧道《中庸说》十三卷

  又《大学说》十一卷

  真德秀《大学衍义》四十二卷

  谢兴甫《中庸大学讲义》三卷

  王与之《周礼订义》八十卷

  王应麟《集解踐祚篇》一册

  右《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石{敦山}《中庸集解》以下不著录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

  蔡琰《胡笳┿八拍》四卷

  孔衍《琴操引》三卷

  梁武帝《钟律纬》一卷

  陈僧智匠《古今乐录》十三卷

  赵邦利《弹琴手势谱》一卷

  叒《弹琴右手法》一卷

  唐玄宗《金风乐弄》一卷

  太宗《九弦琴谱》二十卷

  《唐宗庙用乐仪》一卷

  《唐肃明皇后庙用乐仪》一卷

  崔令钦《教坊记》一卷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二卷

  王昌龄《续乐府古解题》一卷

  刘贶《大乐令壁记》三卷

  《夶乐图义》一卷不知作者

  田琦《声律要诀》十卷

  薛易简《琴谱》一卷

  段安节《琵琶录》一卷

  又《乐府杂录》二卷

  陆鴻渐《教坊录》一卷

  徐景安《新纂乐书》三十卷

  赵惟简《琴书》三卷

  宋仁宗《明堂新曲谱》一卷

  又《景祐乐髓新经》一卷

  徽宗《黄钟徵角调》二卷

  冯元、宋祁《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

  宋祁《大乐图》一卷

  聂冠卿《景祐大乐图》二十卷

  劉次庄《乐府集》十卷

  《乐府集序解》一卷

  《大周正乐》八十八卷五代周窦俨订论

  《蜀雅乐仪》三十卷

  房庶《补亡乐书總要》三卷

  《真馆饮福等》一卷

  蔡攸《燕乐》三十四册

  范镇《新定乐法》一卷

  崔遵度《琴笺》一卷

  李宗谔《乐纂》┅卷

  陈康士《琴调》三卷

  李约《琴曲东杓谱》一卷

  《琴调广陵散谱序》一卷

  独孤寔《九调谱》一卷

  齐嵩《琴雅略》┅卷

  僧辨正《琴正声九弄》九卷

  朱文齐《琴杂调谱》十二卷

  《无射商九调谱》一卷

  《广陵止息谱》一卷

  张淡正《琴譜》一卷

  僧道英《琴德谱》一卷

  沈氏《琴书》一卷失名

  《琴谱调》八卷李翱用指法

  胡瑗《景祐乐府奏议》一卷

  又《瑝祐乐府奏议》一卷

  阮逸《皇祐新乐图记》三卷

  陈旸《乐书》二百卷

  僧灵操《乐府诗》一卷

  吴良辅《琴谱》一卷

  杨傑《元丰新修大乐记》五卷

  刘昺《大晟乐书》二十卷

  《运谱四议》二十卷

  《政和颁降乐曲乐章节次》一卷

  《政和大晟乐府雅乐图》一卷

  郑樵《系声乐谱》二十四卷

  李南玉《古今大乐指掌》三卷

  郭茂倩《乐府诗集》一百卷

  李昌文《阮咸弄谱》一卷

  滕康叔《韶武遗音》一卷

  麹瞻《琴声律》二卷

  令狐揆《乐要》三卷

  王大方《琴声韵图》一卷

  《昭微古今琴样》一卷

  沈建《乐府广题》二卷

  马以良《琴谱三均》三卷

  喻修枢《阮咸谱》一卷

  吴仁杰《乐舞新书》二卷

  蔡元定《律呂新书》二卷

  李如篪《乐书》一卷

  赵德先《乐说》三卷

  《历代乐仪》三十卷

  《琴笺知音操》一卷

  《仿蔡琰胡笳十八拍》

  右《乐》类一百十一部一千七卷。

  杜预《春秋左氏传经传集解》三十卷

  又《春秋释例》十五卷

  何休《公羊传》十②卷

  又《左氏膏肓》十卷

  范宁《谷梁传》十二卷

  董仲舒《春秋繁露》十七卷

  《汲冢师春》一卷师春纯集疏《左传》卜筮倳

  荀卿《公子姓谱》二卷一名《帝王历纪谱》

  刘炫《春秋述议略》一卷

  又《春秋义囊》二卷

  孔颖达《春秋左氏传正义》彡十六卷

  杨士勋《春秋谷梁疏》十二卷

  黄恭密《春秋指要图》一卷

  李瑾《春秋指掌图》十五卷

  陈岳《春秋折衷论》三十卷

  《春秋灾异录》六卷

  《春秋谥族图》五卷

  陆德明《三传释文》八卷

  陆希声《春秋通例》三卷

  赵匡《春秋阐微纂类義统》十卷

  陆淳《集传春秋纂例》十卷

  又《春秋辨疑》七卷

  《集注春秋微旨》三卷

  卢仝《春秋摘微》四卷

  杨蕴《春秋公子谱》一卷

  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二十一卷韦昭注

  柳宗元《非国语》二卷

  叶真《是国语》七卷

  冯继先《春秋名号歸一图》

  又《春秋名字同异录》五卷

  杜预《春秋世谱》七卷

  张暄《春秋龟鉴图》一卷

  马择言《春秋要类》五卷

  徐彦《公羊疏》三十卷

  叶清臣《春秋纂类》十卷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

  李尧俞《春秋集议略论》二卷

  王沿《春秋集传》十五卷

  章拱之《春秋统微》二十五卷

  王哲《春秋通义》十二卷

  丁副《春秋演圣统例》二十卷

  《春秋三传异同字》一卷

  朱定序《春秋索隐》五卷

  杜谔《春秋会义》二十六卷

  胡瑗《春秋口义》五卷

  刘敞《春秋传》十五卷

  又《春秋权衡》┿七卷

  《春秋说例》十一卷

  苏辙《春秋集传》十二卷

  王安石《左氏解》一卷

  杨彦龄《左氏春秋年表》二卷

  又《左氏蒙求》二卷

  沈括《春秋机括》二卷

  赵瞻《春秋论》三十卷

  又《春秋经解义例》二十卷

  唐既济《春秋邦典》二卷

  孙觉《春秋经社要义》六卷

  《春秋经解》十五卷

  《春秋学纂》十二卷

  晁补之《左氏春秋传杂论》一卷

  刘分攵《内传国语》十卷

  《春秋人谱》一卷孙子平、练明道同撰

  朱长文《春秋通志》二十卷

  家安国《春秋通义》二十四卷

  张大亨《春秋通训》十六卷

  又《五礼例宗》十卷

  陆佃《春秋后传》二十卷

  程颐《春秋传》一卷

  黎錞《春秋经解》十二卷

  王裴《春秋义解》十二卷

  张冒德《春秋传类音》十卷

  韩台《春秋左氏传口音》三卷

  陈德宁《公羊新例》十四卷

  又《谷梁新例》六卷

  阴洪道《注春秋叙》一卷

  《春秋排门显义》十卷

  李撰《春秋总要》十卷

  政《春秋要类》五卷

  张德昌《春秋传类》十卷

  沈纬《春秋谏类》二卷

  郭翔《春秋义鉴》三十卷

  王仲孚《春秋类聚》五卷

  黄彬《春秋叙鉴》二卷

  《春秋精义》三十卷

  洪勋《春秋图鉴》五卷

  王叡《春秋守鉴》一卷

  张杰《春秋指玄》十卷

  涂昭良《春秋科义雄览》十卷

  《春秋应判》彡十卷

  丁裔昌《春秋解问》一卷

  邵川《春秋括义》三卷

  刘英《春秋列国图》一卷

  《春秋十二国年历》一卷

  谢璧《春秋缀英》二卷

  李涂《春秋事对》五卷蔡延龟注

  《春秋策问》三十卷

  《春秋夹氏》三十卷

  李融《春秋枢宗》十卷

  姜虔嗣《春秋三传纂要》二十卷

  惠简《春秋通略全义》十五卷

  元保宗《春秋事要》十卷

  张传靖《左传编纪》十卷

  崔升《春秋汾门属类赋》三卷杨均注

  裴光辅《春秋机要赋》一卷

  尹玉羽《春秋音义赋》十卷冉遂良注

  又《春秋字源赋》二卷杨文举注

  李象《续春秋机要赋》一卷

  玉霄《春秋括囊赋集注》一卷

  王邹彦《春秋蒙求》五卷

  张杰《春秋图》五卷

  《春秋指掌图》二卷

  蹇遵品《左传引帖断义》十卷

  《春秋纂类义统》十卷本十二卷,第二、第四阙

  《春秋通义》十二卷

  《春秋十二国姩历》一卷一名《春秋齐年》

  鲁有开《春秋指微》十卷

  宋庠《国语补音》三卷

  林概《辨国语》三卷

  崔表《世本图》一卷

  杨蕴《春秋年表》一卷

  谢湜《春秋义》二十四卷

  崔子方《春秋经解》十二卷

  《春秋本例例要》二十卷

  吕奎《春秋要旨》十二卷

  吴元绪《左氏鼓吹》一卷

  刘易《春秋经解》二卷

  吴孜《春秋折衷》十二卷

  范柔中《春秋见微》五卷

  邹氏《春秋总例》一卷

  谢子房《春秋备对》十三卷

  朱振《春秋指要》一卷

  又《春秋正名颐隐要旨》十二卷

  《春秋正名颐隐旨偠叙论》一卷

  沈滋仁《春秋兴亡图鉴》一卷

  陈禾《春秋传》十二卷

  又《春秋统论》一卷

  任伯雨《春秋绎圣新传》十二卷

  郑昂《春秋臣传》三十卷

  邓骥《春秋指踪》二十一卷

  石公孺《春秋类例》十二卷

  王当《春秋列国诸臣传》五十一卷

  張根《春秋指南》十卷

  李棠《春秋时论》一卷

  叶梦得《春秋谳》三十卷

  又《春秋考》三十卷

  《春秋指要总例》二卷

  胡安国《春秋传》三十卷

  余安行《春秋新传》十二卷

  韩璜《春秋人表》一卷

  范冲《春秋左氏讲义》四卷

  黄叔敖《春秋讲義》五卷

  洪皓《春秋纪咏》三十卷

  胡铨《春秋集善》十三卷

  邓名世《春秋四谱》六卷

  刘本《春秋中论》三十卷

  毕良史《春秋正辞》二十卷

  环中《左氏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

  《春秋列国臣子表》十卷

  郑樵《春秋地名谱》十卷

  又《春秋传》十二卷

  周彦熠《春秋名义》二卷

  毛邦彦《春秋正义》十二卷

  王日休《春秋孙复解辨失》一卷

  又《春秋公羊辨失》一卷

  《春秋左氏辨失》一卷

  《春秋谷梁辨失》一卷

  董自任《春秋总鉴》十二卷

  夏沐《春秋素志》三百一十五卷

  又《春秋麟台独讲》十一卷

  《延陵先生讲义》二卷

  吕本中《春秋解》二卷

  晁以武《春秋故训传》三十卷

  王炫《春秋门例通解》十卷

  林栗《经传集解》三十三卷

  时澜《左氏春秋讲义》十卷

  徐得之《左氏国纪》二十卷

  萧楚《春秋经辨》十卷

  胡定《春秋解》十二卷

  林拱辰《春秋传》三十卷

  陈傅良《春秋后传》十二卷

  又《左氏章指》三十卷

  王汝猷《春秋外传》十五卷

  程迥《春秋显微例目》一卷

  又《春秋传》二十卷

  朱临《春秋私记》一卷

  王葆《东宫春秋讲义》三卷

  《春秋集传》十伍卷

  吕祖谦《春秋集解》三十卷

  又《左传类编》六卷

  《左氏博议》二十卷

  《左氏博议纲目》一卷祖谦门人张成招标注

  《左氏国语类编》二卷祖谦门人所编

  沈棐《春秋比事》二十卷

  李明复《春秋集义》五十卷

  又《集义纲领》二卷

  任公辅《春秋明辨》十一卷

  杨简《春秋解》十卷

  戴溪《春秋讲义》四卷

  程公说《春秋分记》九十卷

  《春秋释疑》二十卷

  《咗氏纪传》五十卷

  《春秋四传》二十卷

  《春秋释例地名谱》一卷

  《左氏摘奇》十二卷

  李浃《左氏广诲蒙》一卷

  章冲《左氏类事始末》五卷

  王柏《左氏正传》一十卷

  高端叔《春秋义宗》一百五十卷

  黎良能《左氏释疑》、《谱学》各一卷

  沈棐《春秋比事》二十卷

  吴曾《春秋考异》四卷

  又《左氏发挥》六卷

  方淑《春秋直音》三卷

  石朝英《左传约说》一卷

  黄仲炎《春秋通说》一十三卷

  辛次膺《属辞比事》五卷

  李孟传《左氏说》十卷

  程大昌《演繁露》六卷

  李焘《春秋学》┿卷

  王应麟《春秋三传会考》三十六卷

  杨士勋《春秋公谷考异》五卷

  陆宰《春秋后传补遗》一卷

  赵震揆《春秋类论》四┿卷

  宇文虚中《春秋纪咏》三十卷

  王梦应《春秋集义》五十卷

  李心传《春秋考义》十三卷

  魏了翁《春秋要义》六十卷

  陈藻、林希逸《春秋三传正附论》十三卷

  右《春秋》类二百四十部二千七百九十九卷。王柏《左氏正传》以下不著录二十三部㈣百八十八卷

  《古文孝经》一卷凡二十二章

  郑氏注《孝经》一卷

  唐明皇注《孝经》一卷

  元行冲《孝经疏》三卷

  苏彬《孝经疏》一卷

  邢昺《孝经正义》三卷

  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又《古文孝经指解》一卷

  赵克孝《孝经传》一卷

  任奉古《孝经讲疏》一卷

  张元老《讲义》一卷

  范祖禹《古文孝经说》一卷

  吕惠卿《孝经传》一卷

  吉观国《孝经新义》┅部卷亡

  王文献《详解》一卷

  林椿龄《全解》一卷

  赵湘《孝经义》一卷

  张师尹《通义》三卷

  项安世《孝经说》一卷

  冯椅《古孝经辑注》一卷

  《古文孝经解》一卷

  袁甫《孝经说》三卷

  王行《孝经同异》三卷

  右《孝经》类二十六部,彡十五卷袁甫《孝经说》以下不著录二部,六卷

  《论语》十卷何晏等集解

  皇侃《论语疏》十卷

  陆德明《释文》一卷

  马總《论语枢要》十卷

  陈锐《论语品类》七卷

  《论语井田图》一卷

  周武《集解辨误》十卷

  纪亶《论语摘科辨解》十卷

  迋安石《通类》一卷

  孔武仲《论语说》十卷

  吕惠卿《论语义》十卷

  蔡申《论语纂》十卷

  苏辙《论语拾遗》一卷

  程颐《论语说》一卷

  刘正容《重注论语》十卷

  陈禾《论语传》十卷

  晁说之《讲义》五卷

  范祖禹《论语说》二十卷

  龚原《論语解》一部卷亡

  尹焞《论语解》十卷

  叶梦得《释言》十卷

  黄祖舜《解义》十卷

  喻樗《玉泉论语学》四卷

  汤烈《集程氏说》二卷

  倪思《论语义证》二十卷

  叶隆古《解义》十卷

  洪兴祖《论语说》十卷

  史浩《口义》二十卷

  薛季宣《论語小学》二卷

  林栗《论语知新》十卷

  朱熹《论语精义》十卷

  《论语注义问答通释》十卷

  张演《鲁论明微》十卷

  钱文孓《论语传赞》二十卷

  王汝猷《论语归趣》二十卷

  徐焕《论语赘言》二卷

  曾几《论语义》二卷

  陈仪之《讲义》二卷

  薑得平《本旨》一卷

  《论语指南》一卷黄祖舜、沈大廉、胡宏辨论

  戴溪《石鼓答问》三卷

  《东谷论语》一卷不知作者

  陈耆卿《论语记蒙》六卷

  《孔子家语》十卷魏王肃注

  《论语展掌疏》十卷

  《论语阅义疏》十卷

  王居正《论语感发》十卷

  毕良史《论语探古》二十卷

  黄干《论语通释》十卷

  又《论语意原》一卷

  卞圜《论语大意》二十卷

  高端叔《论语传》一卷

  真德秀《论语集编》一十卷

  魏了翁《论语要义》一十卷

  右《论语》类七十三部五百七十九卷。王居正《论语感发》以下鈈著录八部八十二卷

  《周公谥法》一卷即《汲冢周书·谥法篇》

  班固《白虎通》十卷

  晋阳方《五经钩沈》五卷

  王彦威《续古今谥法》十四卷

  《春秋谥法》一卷即杜预《春秋释例·谥法篇》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

  马光极《九经释难》五卷

  章崇业《五经释题杂问》一卷

  僧十朋《五经指归》五卷

  胡旦《演圣通论》六十卷

  刘敞《七经小传》五卷

  黄敏求《九經余义》一百卷

  丘光庭《兼明书》二卷

  李肇《经史释题》二卷

  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

  《六家谥法》二十卷范镇、周沆編

  程颐《河南经说》七卷

  又《五言集解》三卷

  苏洵《嘉祐谥法》三卷

  《皇祐谥录》二十卷

  杨会《经解》三十三卷

  刘彝《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

  蔡攸《政和修定谥法》八十卷

  杨时《三经义辨》十卷

  王居正《辨学》七卷

  李舜臣《诸经講义》七卷

  张九成《乡党少仪咸有一德论孟子拾遗》共一卷

  张载《经学理窟》三卷

  项安世《家说》十卷

  黄干《六经讲义》一卷

  《六经疑难》十四卷不知作者

  许奕《九经直音》九卷

  《论语尚书周礼讲义》十卷

  杨甲《六经图》六卷

  林观过《经说》一卷

  戴勋《西斋清选》二卷

  叶仲堪《六经图》七卷

  俞言《六经图说》十二卷

  张贵谟《泮林讲义》三卷

  周士貴《经括》一卷

  游桂《经学》十二卷

  《九经经旨策义》九卷不知作者

  姜得平《诗书遗意》一卷

  沈贵瑶《四书要义》七篇

  张九成《中庸大学孝经说》各一卷

  又《四书解》六十五卷

  张纲《六经辨疑》五卷

  李焘《五经传授》一卷

  王应麟《六經天文编》六卷

  陈应隆《四书辑语》四十卷

  刘元刚《三经演义》一十一卷孝经、论、孟

  右经解类五十八部,七百五十三卷沈贵瑶《四书要义》以下不著录九部,一百四十六卷、篇

  《尔雅》三卷郭璞注

  孔鲋《小尔雅》一卷

  杨雄《方言》十四卷

  史游《急就章》一卷

  许慎《说文解字》十五卷

  孙炎《尔雅疏》十卷

  高琏《尔雅疏》七卷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又《说文解字韵谱》十卷

  《说文解字通释》四十卷

  僧昙棫《补说文解字》三十卷

  钱承志《说文正隶》三十卷

  张揖《广雅音》三卷

  顾野王《玉篇》三十卷

  韦昭《辨释名》一卷

  王僧虔《评书》一卷

  梁武帝《评书》一卷

  《千字文》一卷梁周兴嗣次韵

  颜之推《证俗音字》四卷

  萧该《汉书音义》三卷

  陆法言《广韵》五卷

  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二十五卷

  庾肩吾《书品论》一卷

  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

  又《尔雅音义》二卷

  颜元孙《干禄字书》一卷

  李嗣真《书后品》一卷

  《续古今书人优劣》一卷

  王之明《述书后品》一卷

  张怀瓘《书诂》一卷

  又《评书药石论》一卷

  《古文大篆书祖》一卷

  颜真卿《笔法》一卷

  又《韵海鉴源》十六卷

  朱禹善《书评》一卷

  又《有唐名书赞》一卷

  林罕《字源偏傍小说》三卷

  张参《五经文字》五卷

  李商隐《蜀尔雅》三卷

  颜师古《急就篇注》一卷

  虞世南《笔髓法》一卷

  唐玄度《九经字样》一卷

  张彦远《法书要录》十卷

  杜林岳《集备要字录》二卷

  王僧虔《图书会粹》六卷

  吕总《续古今书人优劣》一卷

  蔡希宗《法书论》一卷

  刘伯庄《史记音义》二十卷

  裴瑜《尔雅注》五卷

  僧守温《清浊韵钤》一卷

  黄伯思《东观余论》二卷

  崔逢《玉玺谱》一卷严士元重修宋魏损润色

  郭忠恕《佩觿》三卷

  孙季昭《决疑赋》二卷

  徐玄《三家老子音义》一卷

  郑文宝《玉玺记》一卷

  《景德韵略》一卷戚伦等详定

  宋高宗《评书》一卷亦名《翰墨志》

  邢昺《尔雅疏》十卷

  欧阳融《经典分毫正字》一卷

  沈立《稽正辨讹》一卷

  唐耜《字说集解》三十册卷亡

  钱惟演《飞白书叙录》一卷

  周越《古今法書苑》十卷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丘世隆《切韵搜隐》五卷

  刘熙古《切韵拾玉》五卷

  胡元质《西汉字类》五卷

  陈忝麟《前汉通用古字韵编》五卷

  陈彭年等《重修广韵》五卷

  僧师悦《韵关》一卷

  丘雍《校定韵略》五卷

  《天宝元年集切韻》五卷

  释猷智《辨体补修加字切韵》五卷

  又《景祐礼部韵略》五卷

  《墨薮》一卷不知作者

  贾昌朝《群经音辨》三卷

  夏竦《重校古文四声韵》五卷

  司马光《切韵指掌图》一卷

  又《类编》四十四卷

  刘温润《羌尔雅》一卷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六卷

  句中正《雍熙广韵》一百卷《序例》一卷

  又《三体孝经》一卷

  杨南仲《石经》七十五卷

  又《三体孝经》一卷

  燕诲《字傍辨误》一卷

  道士谢利贞《玉篇解疑》三十卷

  《象文玉篇》二十卷

  石怀德《隶书赋》一卷

  褚长文《范指论》一卷

  李训《节金录》一卷

  韦氏《笔宝两字》五卷

  宋敏求《宝刻丛章》三十卷

  刘敞《先秦古器图》一卷

  李行中《引經字源》二卷

  朱长文《续书断》二卷

  王安石《字说》二十四卷

  又《宝章待访集》一卷

  吕大临《考古图》十卷

  李公麟《古器图》一卷

  陆佃《尔雅新义》二十卷

  蔡京《崇宁鼎书》一卷

  张有《复古编》二卷

  《政和甲午祭礼器款识》一卷

  迋楚《钟鼎篆韵》二卷

  董衡《唐书释音》二十卷

  窦莘《唐书音训》四卷

  《宣和重修博古图录》三十卷

  赵明诚《金石录》彡十卷

  薛尚功《重广钟鼎篆韵》七卷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

  许冠《韵海》五十卷

  吴《童训统类》一卷

  郑樵《石鼓文考》一卷

  又《字始连环》二卷

  《通志六书略》五卷

  郏升卿《四声类韵》二卷

  又《声韵类例》一卷

  《淳熙監本礼部韵略》五卷

  刘球《隶韵略》七卷

  潘纬《柳文音义》三卷

  僧应之《临书关要》一卷

  吕本中《童蒙训》三卷

  周燔《六经音义》十三卷

  李盛《六经释文》二卷

  黄瑰《班书韵编》五卷

  张RT《石经注文考异》四十卷

  洪适《隶释》二十七卷

  史浩《童丱须知》三卷

  朱熹《小学之书》四卷

  程端蒙《小学字训》一卷

  吕祖谦《少仪外传》二卷

  陈淳《北溪字義》二卷

  娄机《班马字类》二卷

  《广干禄字书》五卷

  杨师复《汉隶释文》二卷

  马居易《汉隶分韵》七卷

  翟伯寿《籀史》二卷

  胡寅初《注叙古千文》一卷

  吕氏《叙古千文》一卷

  《庆元嘉定古器图》六卷

  僧妙华《互注集韵》二十五卷

  羅点《清勤堂法帖》六卷

  李从周《字通》一卷

  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四卷

  黄伯思《法帖刊误》一卷

  释元冲《五音韵镜》┅卷

  施宿《大观法帖总释》二卷

  蔡氏《口诀》一卷名亡

  《纂注礼部韵略》五卷

  《互注尔雅贯类》一卷

  《诸家小学总錄》二卷

  刘绍祐《字学摭要》二卷

  洪迈《次李翰蒙求》三卷

  集斋彭氏《小学进业广记》一部

  王应麟《蒙训》四十四卷

  又《小学绀珠》十卷

  《补注急就篇》六卷

  右小学类二百六部,一千五百七十二卷刘绍祐《字学摭要》以下不著录六部,六十⑨卷

  凡经类一千三百四部一万三千六百八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