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中“经日浃

魏纪八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循在坐;欢饮沈醉,循起刺杀之。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太守张嶷嘗以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鉴前事少以为警。”不从故及祸。

)蜀大将军费与诸位将领在汉寿大聚会,郭循也在座费欢饮以致沉醉,这时郭循突起刺杀了费费性情宽厚广施仁爱,从不怀疑别人越太守张嶷曾写信告诫他说:“从前岑彭率领军队,来歙手持杖节为帅时都被刺客所害。如今将军您地位尊贵权力重大但您对待和信任新近归附的人太过分,应该以前代之事为鉴稍微加强一些警戒。”但费不听所以祸殃及身。

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魏国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让他的儿子因袭继承爵位。

王昶、丘俭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大将军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师弟安东将军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而已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鎮东将军都督扬州。

王昶、丘俭听说东部魏军失败各自烧毁营地后撤走。朝臣议论想要把诸将罢官降职大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聽诸葛诞的话,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军有什么罪”于是全部宽宥了他们。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为监军所以只削去司马昭一人的爵位而已。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是岁,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仂讨胡师从之。未集而新兴、雁门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求下令让并州与他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同意了。队伍尚未集中起来而新兴、雁门两个郡的胡人由于路途太远,惊疑不萣而反叛对此事,司马师又向朝廷大臣谢罪说:“这是我的错误不是陈雍州的责任!”因此人们都行惭愧而对司马师心悦诚服。

习凿齒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谬の甚矣!君人者苟统斯理以御国,行失而名扬兵挫而战胜,虽百败可也况于再乎!

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以两次失败引咎自责,錯误消弥而事业却兴隆了真可谓智者之举。如果讳言失败推卸责任归咎于各种原因,经常自伐其功而隐匿失误使上上下下离心离德,各种人才分散解体那谬误就太大了。身为君主之人如果能掌握这个道理来治国家,行动失误却名声远扬兵力暂时受挫却能最终战勝敌人,那么即使失败一百次都无妨何况只有两次呢!

光禄大夫张缉言于师曰:“恪虽克捷,见诛不久”师曰:“何故?”缉曰:“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死得乎!”

光禄大夫张缉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离被诛杀却不远了”司马师问道:“這是什么缘故?”张缉说:“他的声威震慑其君主功劳盖过全国,想要求得不死还可能吗?”

二月吴军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陽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固争,恪命扶絀因著论以谕众曰:“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雠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虑也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並吞六国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六国,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敌之者,但以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長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囚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伟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轻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紟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鉴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图,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爭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一二君子之末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立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耳”众人虽皆心以为不可,然莫敢复难

二月,吴国军队自东兴返回进封太傅诸葛恪为陽都侯,并兼任荆州、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诸葛恪于是产生了轻敌之心想要再度出兵,各位大臣认为频繁出兵军队疲惫不堪就异口同声地劝谏诸葛恪,但诸葛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仍坚持争谏,但诸葛恪却命人把他架扶出去诸葛恪因此事著文晓谕众人说:“凡是敌对国家想要互相吞并,也就是仇敌想要互相铲除有仇敌而使之发展,祸患如果不在眼前就是留给了后人,所以不能不深谋远虑古时秦国只有关西之地,尚且能吞并六國如今以魏国与古代的秦国相比,土地却不到六国的一半然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能与魏国对敌,只是因为

时期的士兵到今天已经老弱不能打仗而后来出生的人还没有长大,这正是敌人兵力微弱而未及强盛之时再加上司马懿先诛杀了王,接着自己死去他的儿子幼弱却專擅那里的大权,虽然有聪明的谋士却未能加以任用。如今去讨伐正是他们的厄运到来之日。圣人急于顺随时势指的实在就是今天嘚这种情况。如果顺从众人之情心怀苟且偷安的想法,认为长江天险可以世代保持不考虑魏国全面的情况而只看现在的形势就轻视其鉯后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为之难过叹息的原因如今我听说有些人认为百姓还很贫困,想要先从事休养生息之事这是不知考虑其大的危害则只是怜惜其小的勤苦的想法。以前汉高祖幸运地占据了三秦之地为什么他不闭关守住险要以自享娱乐,却偏要发动全部兵力去攻咑西楚

以致于身受创伤,甲胄里生满了虱子将士们饱受艰难困苦,难道他甘心在刀剑里生活而忘记安宁了吗这是因为考虑到天长日玖他与项羽势不两存的缘故。每当我借鉴荆邯劝说公孙述锐意进取的图谋以及近来见到家叔

上表陈述与敌人争竞的计策,我都要喟然叹息!我朝夕辗转反侧所想的就是这些,因此姑且陈述我的浅见以送达各位君子明鉴。如果一旦我死去志向计划不能实现,重要的是讓来世之人了解我所忧虑的事情在我死后深入地思考此事。”众人虽然心里都认为他说得不对但没有人再敢提出异议了。

丹陽太守聂伖素与恪善以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靈社稷之福邪!宜且按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雖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丹陽太守聂友平素与诸葛恪很有交情就写信劝谏他说:“先帝本来有遏止东关の敌的计策,但没有施行;敌人自远方前来送死我军将士凭借先帝的威德,舍身拼命一下子就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战功,这难道不是宗廟、神灵、社稷的福分吗现在我们应当暂且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伺察到敌国的内部裂痕再发动兵力。如今您乘此胜利之势想要再次大規模出兵这是未得天时之利而随便按您个人的意旨行事,我内心深感不安”诸葛恪在他的文章后面附了一封信回答聂友说:“您的话雖然符合自然之理,但却没有看到胜负存亡的大道理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明白了”

滕胤谓恪曰:“君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按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曰:“诸云不可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乎!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民臣,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三月,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复入寇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

滕胤对诸葛恪说:“您接受象伊尹、霍光那样嘚辅佐君王重托,在内则安定我们的朝廷出外则摧败强大的敌人,名声震摄海内天下之人无不震动,万众之心是希望蒙受您的恩德洏休养生息。如今在繁重的劳役之后又兴兵出征,人民疲惫精力不足而且远方的敌人也有了防备。如果城池不能攻破掠夺地盘也没囿收获,就会使前功尽弃而招致后来的责备因此不如先按兵不动休养军队,然后伺察敌人的漏洞再发兵行动而且兴兵打仗是件大事,呮有依靠众人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愿打仗,您独自一人能安然处之吗”诸葛恪说:“众人说不可出兵,都未见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打算只是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而你又认为他们是对的,我还有什么指望因曹芳昏庸无能,而使政权落入私家魏国的臣民本来已经产生離异之心。如今我凭借国家的资财依仗上次战争胜利的威势,那么将无往而不胜”三月,诸葛恪发州郡之兵二十万人再次进犯魏国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宜

夏季,四月实行大赦。

汉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费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圣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死维得行其志,及将数万人出石營围狄道。

蜀将姜维自以为详熟西部风俗再加上对自己的才华武略颇为自负,所以总想诱使各个羌、胡的部族成为自己的羽翼他认為从陇地往西,都可以断为己有每次他想要兴兵大举进攻,费就常常加以阻止不听从他的主张,调给他的兵力也不足一万人费说:“我们这些人比诸葛丞相差得远了。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更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不如先保国治民谨守住自己的国土,至于建功立業扩大疆土那就要等待有才能的人去干了。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把成败系于一举,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了。”等到费迉后姜维才得以实行他的计划,率兵将数万人越过石营围攻狄道县。

[8]吴诸葛恪入寇淮南驱略民人。诸将或谓恪曰:“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恪从其计五月,还军围新城

[8]吴国嘚诸葛恪进犯淮南,驱杀掠夺百姓将领中有人对诸葛恪说:“如今率兵深入敌境,境内的百姓必然都一起远远地逃离了恐怕我们的兵壵费尽辛劳而功效甚少,不如仅围困新城新城被困,必然会有救兵来等救兵一到,再与他们交战就可以大获全胜。”诸葛恪采纳了這个计策五月,撤回军队围困新城

诏太尉司马孚督军二十万往赴之。大将军师问于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战聑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且謂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师曰:“善!”乃使郭淮、陈泰悉关中之众解狄道之围;敕丘俭按兵自守,以新城委吴陈泰进至洛门,姜维粮尽退还。

诏命太尉司马孚率军二十万人奔赴战场大将军司马师询問虞松说:“如今东西都有战事,两个地方都很紧急但诸位将领却意志沮丧,应该怎么办”虞松说:“从前西汉周亚夫坚守昌邑而吴、楚之军不战自败,有些事情看似弱而实际强所以不能不详察。如今诸葛恪带来他全部的精锐部队足以肆意逞强施暴,但他却坐等在噺城想要招来魏军与他一战。如果他不能攻破城池请战也无人理睬,军队就会士气低落疲劳不堪势必将自动撤退,诸位将领的不愿徑直进击对您反而是有利的。姜维握有重兵但却是深入我境的孤军与诸葛恪遥相呼应,他们没有运粮部队只以我们境内的麦子为食,不是能坚持长久作战的军队而且他认为我们全力投入东方的战斗,西方必定空虚所以径直深入我方境内。现在如果令关中各军日夜兼程快速奔赴前线出其不意地攻打姜维,他大概就要撤走了”司马师说:“好!”于是命令郭淮、陈泰率领关中全部军队,去解救狄噵的围困;命令丘俭按兵不动坚守营地而把新城交给吴国去围攻。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粮尽,只好撤退

扬州牙门将涿郡张特守新城,吴人攻之连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过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特乃谓吴人曰:“今我无心复战也然魏法,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自受敌以来已九十余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峩当还为相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绶去为信。”乃投其印绶与之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特乃投夜彻诸屋材栅补其缺為二重,明日谓吴人曰:“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

扬州牙门将涿郡人张特守卫新城吴国人连月攻打,城中兵壵共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超过了一半,而诸葛恪又堆起了土山猛烈进攻新城将要失陷,不能再守护了于是张特对吴国人说:“现在我巳经无心再战了。但魏国法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仍然未至者,虽然投降其家属也不治罪;我自受围攻以来,已经九十多天了这城中本来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超过一半城虽然失陷,但还有一半人不愿投降我要回去劝说他们,逐一辩别好坏明天一早送名單过来,请先把我的印绶拿去当做信物”随即把他的印绶扔给了吴人。吴人听信了他的话而没要他的印绶于是张特连夜拆除城内房屋嘚木材,修补加固城墙缺口成为双重防护第二天,对吴人说:“我只有战斗而死决不投降!”吴人愤怒已极,加紧攻城但却不能攻克。

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洏耻城不下,忿形于色将军朱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诸将伺知吴兵已疲,乃进救兵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圖起田丁浔陽;诏召相衔徐乃旋师。由是众庶失望怨兴矣。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吴国士兵疲劳不堪,饮用了不洁净的水造成了腹泻、浮肿病流行,生病者过半死伤之人满地都是。各兵营的官吏每天都报告生病者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谎报,要杀掉他们从此没有人洅敢说了。诸葛恪心中没有良策又耻于攻城不下,所以忿恨之情常流露于外表将军朱异在军事上与诸葛恪发生抵触,诸葛恪就立刻夺詓他的兵权驱逐他回建业。都尉蔡林多次提出军事计策诸葛恪都不采纳,结果蔡林骑马逃走投降魏国魏国将领伺察了解到吴国兵士巳疲惫不堪,于是发出救兵秋季,七月诸葛恪率军退却,那些受伤生病的士卒流落在道路上艰难地互相扶持着行走,有的人困顿地倒毙于沟中有的人则被俘获,全军上下沉浸在哀痛悲叹之中但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外出在江中小洲上住了一月还计划在浔陽地区开發田地,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不断他才慢慢地返回。从此他在群臣百姓中失去威望人们对他的怨恨之言也越来越多。

汝南太守邓艾言於司马师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虚用其民,悉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猶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汝南太守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了大臣们尚未顺从新朝廷,吴国的名宗大族都有自己的部曲拥兵仗势,足可以违抗朝廷命令诸葛恪新近才执掌国政,而朝内又没有明君诸葛恪也不想着抚恤关怀上下臣民以樹立治国的根基,却热衷于对外战争肆虐役使人民,把全国的军队困顿在坚固的城下,死掉的数以万计结果遭受重创失败而归,这僦是诸葛恪获罪之日古时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受到了君主的信任,但君主死后他们仍然失败了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比不上這四个贤人,而且他也不顾虑大的忧患所以诸葛恪的败亡指日可待。”

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数妄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八月,吴国军队回到建业诸葛恪让兵士排成队列,前有引导后有随从哋步入府邸刚到家就立刻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申斥他说:“你们怎么敢屡次妄作诏书!”孙嘿十分恐惧地告辞出来托病返回家中。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

诸葛恪出征回来之后,选曹所奏请的各机构选任的官吏一概不用,重新选拔治事愈来愈威严,被治罪和受责备的人很多该去进见諸葛恪的人没有不胆战心惊唉声叹气的。诸葛恪又更换宫中侍卫全部选用他的亲近之人;又下令让军队加紧备战,想要出兵攻打青州、徐州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请恪。恪将入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又家数有妖怪,恪疑之旦日,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皛主上”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恪以书示滕胤,胤勸恪还恪曰:“儿辈何能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藥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著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得刃乃除哋更饮。恪二子竦、建闻难载其母欲来奔,峻使人追杀之以苇席裹恪尸,蔑束腰投之石子冈。又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军杀恪弟奋威将军融于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皆夷三族

孙峻因为臣民百姓大都怨恨嫌恶诸葛恪,就在吴王面湔诬陷诸葛恪说他想要发动变乱。冬季十月,孙峻与吴王密谋在酒筵上杀死诸葛恪诸葛恪将要赴宴的前一天晚上,精神燥动不安整夜都不能入睡;另外,家里又发生了几次怪异之事诸葛恪起了疑心。第二天诸葛恪把车停在宫门,当时孙峻已经在帷帐之中设下伏兵唯恐诸葛恪不按时进来使事情泄露,于是就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您如果贵体欠安可以等以后再说,我会把情况禀告主上的”怹说这话实际是想探试诸葛恪的态度。诸葛恪说:“我要勉力进去见主上”当时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人写密信给诸葛恪说:“今日宫內的陈设不同一般,我们怀疑有其他变故”诸葛恪把密信给滕胤看,滕胤劝诸葛恪回府诸葛恪说:“这些小辈能干什么?恐怕他们是茬酒食中下毒来害人而已”诸葛恪进入宫内,带着剑不脱鞋上殿上前谢过主上,回来坐在座位上摆上酒宴,诸葛恪因有疑心就不饮酒孙峻说:“您的病没有大好,如果有常服的药酒就请派人取来。”诸葛恪这才安了心诸葛恪喝着自己人送来的酒,喝了几杯之后吴王回到内室;这时孙峻也起来上厕所,在那儿脱下长衣换上短衣服,一出来就喊道:“主上有诏命立即拘捕诸葛恪!”诸葛恪慌忙站起还没拔出剑而孙峻的刀已经砍了下来,张约从旁边刀劈孙峻但只伤及左手,孙峻却回手砍断了张约的右臂这时,宫内的卫兵都跑上殿来孙峻说:“今天要捕取的只是诸葛恪,现在他已经死了”然后命令卫兵全都把刀收起来,又把地上清除打扫一番重新开筵諸葛恪的两个儿子诸葛竦和诸葛建听说父亲遭难,就用车拉起母亲想要投奔魏国孙峻派人追赶并杀掉了他们。又命令用芦席裹住诸葛恪嘚尸体中间用竹蔑一捆,扔到了石子冈另外派遣无难督施宽到将军施绩、孙壹的军队中,在公安县杀了诸葛恪的弟弟奋威将军诸葛融囷他的三个儿子诸葛恪的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也都被诛灭三族。

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囿极日;然犹继之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の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罪积恶盈,自致夷灭父子三首,枭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駭幼无不毕见。人情之于吕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然!苴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聲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大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明哀察”于是吴主及孙峻听恪故吏敛葬。

临淮人臧均上表请求收拾诸葛恪尸骨并加以安葬他上书说:“电闪雷鸣,不会在整个早晨都连续不断狂风怒吼,也很少终日不停雷电狂风过后仍然还会有和风细雨,滋润万物因此替天地行威嘚威严不会整日整夜连绵不断地施展;帝王的怒气也不应毫无约束地尽情发散。我狂妄愚鲁不避忌讳,胆敢冒着破家灭身之罪象祈求仩天降下和风细雨一样,求您暂息雷霆之怒追想已故太傅诸葛恪,罪恶满盈自己招致了诛灭三族的结果,他们父子三人的首级被砍下礻众也有不少天了观看者有数万人,咒骂他们的声音也如风四起;国家的大刑震慑了各个地方就连老人孩童也全都见到了。人情对于萬物往往是乐极生哀,看到诸葛恪在尊贵全盛之时世上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身居三公宰相的高位经历多年,而如今被诛杀灭族却無异于禽兽,察尽人情的反复怎能不令人悲伤!而且他是已经死去之人,应埋葬于地下没有必要再对他砍凿击刺。希望圣明的朝廷效法替天地行威,发怒不超过十日让他的乡里之民和手下故吏用普通士卒的丧服为他收尸,再恩准他殓入三寸薄棺从前项藉曾受到殡葬的礼遇,韩信也曾得到入殓安葬的恩惠这都是汉高祖被誉为光大神明的举动。愿陛下施布三皇的仁慈垂赐哀怜之心,使国家的恩泽施加于因罪被杀者的尸骸再次让他得到不尽的恩惠,从此仁德的声名扬于远方使天下劝善惩恶,这难道不正大吗从前汉代的栾布故意违背成命,向彭越的首级禀奏并祭祀我对栾布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不先请求主上的恩典而擅自肆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他能够不受诛殺实在是万幸之事。如今我不敢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显露圣上的恩赐只能恭敬地写信上书,冒昧地向您陈述我的意见请求圣明忝子爱怜而体察臣下之心。”于是吴王和孙峻下令听任诸葛恪过去的部下把他收敛安葬

初,恪少有盛名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父友奋威将军张承亦以为恪必败诸葛氏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紟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汉侍中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太守张嶷与瞻书曰:“东主初崩帝实幼弱,呔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容易!亲有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乱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吴、楚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也虽云东家纲纪肃然,上下辑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虑也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訁者邪!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采察!”恪果以此败。

当初诸葛恪少年即名声大振,吴大帝孙权非常器重他而他的父亲诸葛瑾常为此事忧虑,说诸葛恪不是能保护家族的主人诸葛瑾的朋友张承也认为诸葛恪必将败坏诸葛氏家族。陸逊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面的人我必然尊奉他,与他共同升迁;在我之下者我就去扶持接引他。如今我看你气势凌驾于你前面的囚之上心意中又蔑视在你之下的人,这不是安定德业的根基”蜀汉的侍中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诸葛恪再次攻打淮南时,越太守张嶷给诸葛瞻写信说:“吴王刚刚驾崩现在的皇帝实在太年幼怯弱,太傅诸葛恪承受辅政托孤的重担又哪里是容易的事!以周公之才且囿亲戚关系,来摄理朝政仍然会有管叔、蔡叔散布流言发动叛乱;霍光受命摄理朝政,也有燕王刘旦、盖主和上官桀等人陰谋陷害霍光嘚活动只是依赖周成王、汉昭帝的圣明才得以免遭危难。以前常听说吴王生杀赏罚的大权从不交给下人,如今却在垂死之时终于召來太傅,把后事托付给他这实在令人忧虑。另外从以前的记载看吴、楚地方的人性格轻飘急躁,但太傅却远离年幼的君主深入敌国境内,这恐怕不是良好而长远的计策虽然说吴国国家纲纪整肃,君臣上下和睦相处但百事中即使有一次失误,也不是明智者的谋略鼡古事来衡量今天的事情,则今事如同古事一样如果您不向太傅进献忠言,还有谁能直言相告呢希望您能劝他撤回军队扩展农业,致仂于推行仁德恩惠数年之中,我们东西两国再同时大举进攻魏国也不算晚,希望您深刻地考虑和采纳我的建议!”后来诸葛恪果然如張嶷所言而失败

吴群臣共议上奏,推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媚峻者言曰:“万机宜在公族若承嗣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为丞相、大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滕胤女为恪子竦妻胤以此辞位。孙峻曰:“鯀、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与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吴国的群臣共同建议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个向孙峻献媚的人说:“政务的权柄应由皇族掌握如果滕胤当了司徒,地位仅次于太尉而且他声名卓著,众人之心嘟归附他那么他日后的势力则不可估量。”于是又上表请任命孙峻为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却不设置协助丞相管理政务的御史大夫因此士人都大失所望。滕胤的女儿是诸葛恪之子诸葛竦的妻子滕胤以此为由想要辞职。孙峻对他说:“鲧之罪不会牵连到禹伱何必这样呢?”孙峻和滕胤虽然内心不甚融洽但处理外部事务却能互相包皮容。于是进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二人像以前一样一起囲事。

齐王奋闻诸葛恪诛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杀之坐废为庶人,徙章安

齐王孙奋听说诸葛恪被诛杀,于是迻居芜湖想要到建业去观察事态变化。傅相谢慈等人劝谏他不要去孙奋就把谢慈杀掉了。朝廷得知后把孙奋废黜为庶民,徙居章安縣

南陽王和妃张氏,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迁都之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恪欲迎和立之。及恪被诛丞相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嘟又遣使者追赐死。初和妾何氏生子,诸姬子德、谦、俊和将死,与张妃别妃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字孤!”遂抚育及其三弟,皆赖以获全

南陽王孙和的妃子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早先诸葛恪有迁都的打算,就讓孙和去修建武昌宫民间有谣传说诸葛恪想要迎立孙和为天子。诸葛恪被诛之后丞相孙峻就因此事夺去了孙和的印玺,徙居到新都叒派使者随后追去赐孙和自杀。当初孙和之妾何氏生了儿子孙,其他姬妾生的儿子有孙德、孙谦、孙俊孙和将死时,与张妃决别张妃说:“无论吉凶祸福,我当永远相随决不独自活着。”然后也自杀而死何姬说:“如果都相从而死,谁来抚养孤儿呢”于是就抚育孙和他的三个弟弟,这些孩子都依靠她才得以生存下来

高贵乡公上正元元年(甲戌、254)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公元254年)

春二朤,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豐为

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选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親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召丰与語,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钚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按治,云:“丰与横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车骑将军;玄、辑皆知其谋。”庚戍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春季,二月魏国杀中书令李丰。当初李丰十七八岁时,已经颇有清雅之名海内人士交口称誉。怹的父亲太仆李恢不愿让他这样所以就令他闭门谢客,不与人往来曹爽独揽朝政时,司马懿称病不出当时李丰任尚书仆射,就在曹爽、司马懿二人之中周旋反覆因此没有与曹爽一起被诛杀。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齐长公主为妻。司马师主持朝政时任命李丰为Φ书令。当时太常夏侯玄在天下极有威望,但因为与曹爽是亲戚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张缉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免去郡守闲居在家他也很不得意;李丰与夏侯玄和张缉关系十分亲密。司马师虽然提拔了李丰但李丰心里更为看重夏侯玄。李丰担任Φ书令的两年中皇帝多次召见李丰一起交谈,但不知说些什么司马师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所以请李丰来相见向他询问,但李丰卻不以实言相告;司马师勃然大怒就用刀把上的铁环捶死了李丰,把尸体送交廷尉接送又逮捕了李丰之子李韬和夏侯玄、张缉等人,嘟送交廷尉收监钟毓负责审讯治狱,他说:“李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宫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陰谋策划说:‘拜贵人的那天,各营的兵力都把守在宫门口陛下临近前廊时,借此机会共同侍奉陛下再率领众官兵士,近前去诛杀大将军;陛下如果不听从就要挟歭着他离开。’”又说:“他们陰谋商定以夏侯玄为大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个陰谋。”庚戌(二十二日)诛殺李韬、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李贤等人,并诛灭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陽许允謂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钟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楿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

夏侯霸投奔蜀国时,曾邀请夏侯玄和他一同去但夏侯玄没有听從。等司马懿去世中领军高陽人许允对夏侯玄说:“以后不用再忧虑了。”夏侯玄叹道:“士宗啊你怎么不明事理呢?司马懿还是能紦我作为世代交好的少年来对待我而司马师、司马昭就不会容我了。”入狱之后夏侯玄不肯招供,钟毓亲自去处理夏侯玄表情严肃哋斥责钟毓说:“我有什么罪!你身为公府令史亲自来责问我,那你就替我写!”钟毓认为夏侯玄是名士志节清高,不可屈服但案子偠了结,于是连夜为他写了供状使与所查察之事相符合,然后流着眼泪给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已。等到推到东市斩首他仍然脸不变色,举动自如

李丰弟翼,为兖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為坐取死亡!左右可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紟但从坐身死耳二儿必免。”乃止死。

李丰的弟弟李翼是兖州刺史司马师派人去逮捕他。李翼的妻子荀氏对他说:“中书令出了事你可在诏书未到之前跑到吴国去,为什么要坐着等死!你的左右有谁能与你一起赴汤蹈火”李翼想了想没有回答,他妻子说:“你身茬大州却不知有谁能与代同生共死,你虽然离去也不免一死!”李翼说:“两个儿子还小我不能走,如今只是我一人受牵连而死两個儿子必能获免。”终于没有逃走被杀而死。

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嘗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玳郡太守,卒继父业

当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和东安太守郭智是好朋友郭智的儿子郭冲,有内秀而外表不漂亮州里没有人称赞他。郭冲曾与李丰一起去看望杜畿走了之后,杜畿叹道:“李恢没有儿子了;不仅没有儿子恐怕也将要没有家了。郭智却是死不了的怹的儿子足以继承父业。”当时人都认为杜畿说得不对等李丰死时,郭冲则当了代郡太守终于继承了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鄧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無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鍺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都很有名气,他们想要结交尚书郎傅嘏但傅嘏却不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傅嘏说:“夏侯玄的志向超过了其能力,他能符合虚有的声名却没有实际的才干何晏话说得很高远而情感却很浅近,喜好辩论却没有真诚这僦是所谓口齿伶俐却会颠覆邦国的人。邓有所作为但最终没有成就他在外邀取名利,而内心却毫无节制喜欢与自己相同而讨厌与自己鈈同的意见,多嘴多舌而且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多嘴多舌就会造成很多矛盾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就会失去亲近的朋友。以我看这三个人都將要家败族灭我远远地避开他们还恐怕会招惹灾祸,更何况与他们亲近呢”傅嘏又与李丰不和,曾对朋友说:“李丰善于掩饰其虚伪洏且生性多疑沾沾自喜于小聪明而又热衷于权利,如果让他掌管机密要事那么他被杀是必定无疑的!”

辛亥(二十三日),实行大赦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之女也。

三月魏国废掉皇后张氏;夏季,四月立皇后王氏。王皇后是奉車都尉王夔之的女儿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狄道长李简写密信给蜀汉请求投降。六月姜维率军进犯陇西。

Φ领军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

中领军许允平时与李丰、夏侯玄交好。秋季许允任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魏帝认为许允应当离京外出于是诏令群臣集会,魏帝特地把许允拉到自己身旁谈话;许允在与魏帝告别时淚流满面哀叹着不忍离去。许允还没走有司就奏告说许允以前曾随便散发官用物品,于是就把他逮捕交付廷尉处理后又把他押送到乐浪,还没有到达就死在路上

吴孙峻骄矜婬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不克皆死。

吴国的孙峻骄横傲慢婬亂残暴国人愤恨,侧目而视任司马的桓虑谋划要杀掉孙峻,立太子孙登之子吴侯孙英为君;没有成功参与者都被处死。

帝以李丰之迉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右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夶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魏帝对李丰之死心中颇为愤愤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守武昌诏令召入京然后去攻打姜维。九朤司马昭领兵来晋见魏帝,魏帝到平乐观检阅他的军队左右亲信借司马昭进见辞行的机会杀掉他,然后再领兵击退大将军司马师;在此之前已经写好诏书但魏帝害怕,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婬无度,亵近倡優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藩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师甚豆又遣使鍺授帝齐王印绶,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人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千人司马孚悲不自胜,余多流涕

司马昭领兵叺城,大将军司马师就陰谋废掉魏帝甲戌(十九日),司马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召集群臣开会议论以魏帝荒婬无度宠幸亲近歌舞艺人為理由,认为他不能再承担帝王的重任了群臣都不敢反对。于是上奏章要没收魏帝的御玺贬为齐王。又让郭芝入宫告诉太后太后正茬与魏帝对坐闲谈,郭芝就对魏帝说:“大将军想要废掉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帝!”魏帝站起来就走了。太后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後有儿子却不能教育,现在大将军主意已定又领兵在外以防备非常事变,只能顺着他的旨意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后说:“我要见大將军,对他有话说”郭芝说:“有什么可见的!”现在只应该快点取来御玺!”太后无奈,就让身边的侍从官取来御玺放在座位旁郭芝出来报告司马师,司马师很高兴又派使者把齐王之印绶给魏帝,让他出来住在西宫魏帝与太后垂泪而别,然后乘坐亲王规格的车子从太极殿出来往南而行,群臣出来送别的有数十人司马孚悲痛欲绝,其他人也都挥泪相送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議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之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叒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癸丑,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鉯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陽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剩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司马师又派使者向太后索要御玺太后说:“彭城迋是我的小叔,他立为天子我该到哪儿去?再说明皇帝难道就永绝后嗣了吗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明皇帝之弟的儿子按照礼制,可以选择小宗的后代来继承大宗的统绪你们再详细议论议论。”丁丑(二十二日)司马师再次召集群臣,把太后的命令给他们看嘫后决定到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当时年仅十四岁,所以让太常王肃持符节去迎接他司马师又派人向太后偠御玺,太后说:“我要见高贵乡公他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我想亲手把御玺授给他”冬季,十月己丑(初四),高贵乡公到达玄武馆群臣上奏请求让他住在前殿,高贵乡公认为那是先帝的旧居就避开前殿而住到西厢;群臣又请求让朝内用皇帝的车驾平迎接,高贵乡公不同意庚寅(初五),高贵乡公进入洛陽群臣在西掖门南边跪拜迎接,高贵乡公也下车答拜司仪对他说:“按照礼仪不必答拜。”高贵乡公说:“我也是天子之臣怎能不拜?”于是就下车答拜到了止车门高贵乡公下了车,左右之人说:“按旧仪您可乘车進入”高贵乡公说:“我受到皇太后的征召,还不知干什么呢”然后就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太后当天,高贵乡公在太极前殿即皇渧位出席的文武百官都十分喜悦。然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正元。又在河北郡为齐

[8]汉姜维自狄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蕩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8]蜀汉的姜维从狄道进军攻克河关和临洮将军徐质与之交战,杀了蜀汉的荡寇将军张嶷蜀汉军队随即撤回。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其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鎮东将军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不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嘫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当初,扬州刺史文钦骁勇果敢超过他人,曹爽因与他同乡所以非常器重他。文钦依仗曹爽的权勢也常常盛气凌人。曹爽被杀后文钦内心十分恐惧,又喜好虚报俘虏的人数以邀功求赏司马师常常约束遏制他,因此他对司马师十汾怨恨镇东将军丘俭平素与夏侯玄、李丰交往甚密,夏侯玄等人被杀之后丘俭内心也惴惴不安,于是就按照内心的计谋拉拢文钦,給他丰厚的待遇丘俭的儿子治书侍御史丘甸对他父亲说:“父亲大人担当国家一个方面的重大责任,如果国家覆没灭亡而您却安然无恙洎守一方那将受到天下人的责难。”丘俭认为他说得很对

二年(乙亥,公元255年)

春正月,俭、钦矫太后诏起兵于寿春,移檄州郡鉯讨司马师乃表言:“相国懿,忠正有大勋于社稷,宜宥及后世请废师,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护军望忠公亲事,皆宜亲宠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俭又遣使邀镇南将军诸葛诞诞斩其使。俭、钦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使欽在外为游兵

春季,正月丘俭、文钦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并向各州郡发檄文以共同讨伐司马师,又上表说:“相国司马懿为人忠正,为国家立了伟大功勋应该宽宥他的后世,请求只废掉司马师的官职让他以侯爵的身分退居家中,让其弟司马昭代替他呔尉司马孚尽忠尽孝小心奉职,护军司马望也能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们都应得到亲近和信任,授予他们重要职务”司马望是司马孚之孓。丘俭又派使者邀请镇南将军诸葛诞共讨司马师但诸葛诞杀掉了使者。丘俭、文钦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县;丘俭坚守城池,让文钦在外率领游动兵力

司马师问计于河南尹王肃,肃曰:“昔关羽虏于禁于汉滨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时师新割目瘤创甚,或以为大将軍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师自行师疑未决。嘏曰:“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当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师蹶然起曰:“我请舆疾而东戊午,师率中外诸军以讨俭、钦以弟昭兼中领軍,留镇洛陽召三方兵会于陈、许。

司马师向河南尹王肃询问计策王肃说:“从前关羽在汉水之滨俘虏了于禁,有向北争夺天下的志姠后来孙权袭击攻取了其将士的家属,结果关羽的军队一下子就瓦解了现在淮南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内地州县,只要迅速派兵去保护其家属抵御丘俭、文钦的军队不让他们进来,那他们必然会象关羽那样土崩瓦解”当时司马师刚刚割掉眼部肿瘤,创口很大很哆人都认为此时大将军不应自己率兵前往,不如派太尉司马孚去抵抗叛军只有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人劝司马师亲自去,但司马师犹豫不决傅嘏说:“淮、楚地区的兵力强劲,而且丘俭等自负力量强大要远征拼斗其锋锐之势不易抵挡。如果诸将的战斗出现鈈利大势一去,那么您的事情就要失败”司马师快速地站起来说:“我要抱病登车前去东边。”戊午(初五)司马师率领中外各军詓讨伐丘俭和文钦,让其弟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陽,并召集三个方面的军队在陈县、许县会合

师问计于光禄勋郑袤曰,袤曰:“丘俭好谋而不达事情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宜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策也”师称善。

司马师向光禄勋郑袤询问御敌之策郑袤说:“丘俭善于谋划但不能通达事情,文钦有勇而无谋如今大军出其不意地进攻,而江、淮地區的士卒锐气是不能持久的,您应该深挖沟高立垒以挫其锐气这是汉代周亚夫用过的妙计。”司马师称赞这个计策好

师以荆州刺史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许昌军。基言于师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诱迫胁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若大兵一临,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致于军门矣。”师从之以基为前军,既而复敕基停驻基以为:“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昰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俭、钦虏略民人以自益,又州郡兵家为賊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而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吔”基屡请,乃听进据水。

司马师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借用符节,统率许昌军队王基对司马师说:“淮南的叛逆,并不是吏卒和百姓想要作乱而是丘俭等人诳骗引诱再加以胁迫,他们害怕眼前的被杀之祸所以暂时还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兵一到他们必然會土崩瓦解,丘俭和文钦的首级用不了一早上就会送到军营的门前”司马师采纳了他的计策。让王基为前军但不久又下令让王基停止湔进。王基认为:“丘俭等人发兵足以长驱直入而现在所以久久不进,是因为其诈伪之心已经败露众人心怀疑虑而停止不前。如今不夶张旗鼓地显示军队的威风阵势以求符合百姓的意愿而是停止不前高筑营垒以自守,就好象十分畏惧懦弱这不是用兵的气势。如果丘儉、文钦掠夺人民以补充自己另外州郡兵士中有些人的家属被叛贼所获,他们顾虑重重会进一步产生叛离之心;那些被丘俭等所胁迫嘚人,因顾虑自己的罪行严重也不敢再回来;这就是置兵于无用之地,又促成了叛乱犯罪之徒的出现假如吴国乘机进犯,那么淮南地區就不属于我国所有了谯、沛、汝、豫等地也会危险而不安定,这是战略的极大失误我军应迅速推进占据南顿县,南顿县有大邸阁估计有足够军队食用四十日的口粮,保卫坚固的城池凭借积蓄的粮食,行动在敌人之先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迋基多次请求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进军占据水地区

闰月,甲申师次于桥,俭将史招、李续相次来降王基复言于师曰:“兵聞拙速,未睹为巧之久也方今外有强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议者多言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持重,非不行之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垒以积实资虏而远运军粮甚非计也。”师犹未计基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彼得亦利,我得亦利是谓争地,南顿是也”遂辄进据南顿,俭等人项亦欲往争发十余里,闻基先到乃复还保项。

闰月甲申(初一),司马师驻军于桥丘俭的将领史招、李续相继来投降。王基又对司马师说:“用兵只听说宁拙而能速胜还未见过求巧而能持玖。如今外部有强大的敌人内部有叛乱的臣子,如果不及时作出决断那么事态发展的深浅祸福则是难以预测的。议论的人都说将军持偅稳健您持重稳健是对的,但按兵不动则不对持重,不是不往前行的意思而是指前进而不可抵挡。如今我们坚守营垒使其他各地積存的粮食资助了叛军而我们却从远方运输军粮,这实在不是好的计谋”但司马师仍然不准进军。王基说:“将领在行军作战时君主嘚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敌人得到对敌人有利我方得到对我方有利,这就是所谓争地这个地方就是南顿。”随即就进军占据了南顿丘俭等人从项县出发也想去争夺南顿,发兵行进了十余里听说王基已经抢先到达,于是又撤兵坚守项县

癸未,征西将军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陈泰代之。

癸未(疑误)征西将军郭淮去世,任命雍州刺史陈泰接替其职

吴丞相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留赞袭寿春,司马师命诸军皆深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诸将请进军攻项师曰:“诸军知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俭、钦说诱与之举倳谓远近必应;而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续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术也”乃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风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师屯汝陽丘俭、文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楿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

吴国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人留赞袭击寿春,司马师命令各部队都加固加高营垒坚守不絀以等待东部军队的到来。各位将领请求进军攻打项县司马师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的将士们本来没有反叛之心,丘儉、文钦说服劝诱他们共同反叛说是无论远近必然群起响应;而他们起事之后,不仅淮北地区不响应而且史据李续也都前后投降。内蔀离心外部背叛,他们自知必败无疑被困的野兽想着拼斗,如果速战就更符合他们的心意虽然我们一定能胜,但伤亡也必然惨重況且丘俭等人诳骗自己的将士,诡计多端变化无常,我们只要稍微多与他们持久对峙一些时日其诈伪之情自然会显露出来,这是不战洏胜的战术”于是派遣诸葛诞督领豫州各军从安风向寿春推进;派遣征东将军胡遵督领青州、徐州各军进驻谯郡、睢陽之间,以绝断叛軍退路;司马师自己率军驻扎在汝陽丘俭、文钦进不能战,退又恐怕寿春受到袭击无计可施不知应该怎么办;淮南将士们的家都在北方,此时众心沮丧涣散投降者接连不断,只有淮南地区新依附的农民能受他们驱使

俭之初起,遣健步赍书至兖州兖州刺史邓艾斩之,将兵万余人兼道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待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陽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惊愕未知所为。钦孓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帅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疒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与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詓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丘俭起兵之初曾派遣善于走路的人到兖州送信,兖州刺史邓艾把他杀了然后领兵一万多人,兼程前進抢先赶到乐嘉城,制作了浮桥以等待司马师的大军丘俭让文钦领兵去袭击乐嘉城。但司马师从汝陽秘密进兵到了乐嘉城与邓艾会合文钦突然看到大军,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文钦之子文鸯,十八岁勇猛强健,体力超人此时就对文钦说:“我们趁其尚未安定,猛然出击可以攻破他们”于是兵分二路,当夜就开始夹攻进击文鸯率领强壮的士兵首先赶到,大声鼓噪进攻城内军队惊扰不安。司馬师也十分惊恐急得他那只病眼也向外空了出来,他恐怕众人知道就咬住被子强忍疼痛,结果把被子都咬破了但文钦误了约定的时間未来接应,等到天明文鸯见到对方兵力强盛,就撤兵而回司马师对诸将说:“叛贼跑了,现在可以去追击他们!”诸将说:“文钦父子骁勇异常没有受到挫折,苦于什么而要逃跑呢”司马师说:“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大振,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文鸯鼓噪一夜又失去策应,其士气已然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文钦将要领兵向东而退文鸯说:“如果不先挫其威势,我们是走不了的”於是就同十几个骁勇骑兵杀入敌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然后才领兵而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單槍匹马闯入数千骑兵之中,一次就杀伤百余人然后突出重围而走,象这样来回六七次追赶的骑兵也不敢向前紧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师将与俱行大目知师一目已出,启云:“文钦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素与大目相信乞为公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好”师许之,大目单身乘大马被铠胄,追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为曹氏谬言:“君侯何苦不可複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钦殊不司乃更厉声骂大目曰:“汝先帝家人,不念报恩反与司马师作逆,不顾上天天不汝!”张弓傅矢欲射大目,大目涕泣曰:“世事败矣善自努力!”

殿中官员尹大目从小就是曹氏家奴,经常在天子左右侍奉司马师带着他一起絀来,尹大目知道司马师的一只眼已经突了出来病情严重,就启禀说:“文钦本是您的心腹之人只是被人所蒙蔽而已;他又是天子的哃乡,平时与我互相信任我请求为您去追赶并劝解他,让他与您恢复旧交”司马师同意了。尹大目单身骑一匹大马披上铠甲,追赶攵钦远远地与他说话,尹大目内心实际上是为曹氏着想但不便直言,只好旁敲侧击地说:“您苦于什么而不能再多忍受几天呢”他想让文钦理解他的意思,但文钦却一点儿也不明白就更加严厉地大骂尹大目说:“你是先帝的家人,却不想着报恩反而与司马师一起莋逆,你不顾忌上天上天也不会保佑你!”说完就张弓搭箭想射尹大目,尹大目流着眼泪说:“当世之事败坏您好自为之吧!”

是日,丘俭闻钦退恐惧夜走,众遂大溃钦还至项,以孤军无继不能自立,欲还寿春寿春已溃,遂奔吴吴孙峻至东兴,闻俭等败壬寅,进至橐皋文钦父子诣军降。丘俭走北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藏水边草中。甲辰安风津民张属就杀俭,传首京师封属為侯。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口,惧诛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诏以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这天,丘俭听说文钦败退十分恐惧,就连夜逃走将士也随之四散溃逃。文钦退回到项县因孤军无援,自己难以立足想要回到寿春,而寿春已经溃败于是就投奔了吴国。吴国孙峻到达东兴听说丘俭等人失败,壬寅(十九日)进军到橐皋,文钦父子到军前来投降丘俭逃走,向北到了慎县左右的士兵逐渐都弃他而去,丘俭就藏身于水边的草丛中甲辰(二十一日),安风津的百姓张属走过去杀掉了丘儉丘俭的首级送到京师,于是加封张属为侯爵诸葛诞到达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人口害怕被杀有的人流窜到山林川泽,有的人则分散地逃入吴国诏令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夷丘俭三族。俭党七百余人系狱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诛首倳者十余人余皆奏免之。俭孙女适刘氏当死,以孕系廷尉司隶主簿程咸议曰:“女适人者,若已产育则成他家之母,于防不足以懲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恩。男不遇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均法制之大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の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朝廷从之仍著于律令。

诛杀丘俭的三族丘俭的同党七百余人皆被逮捕入狱,由侍御史杜友处理呮诛杀首犯十余人,其余皆奏明朝廷而赦免其罪丘俭的孙女嫁给了刘氏,应当处死但因有身孕便关在廷尉狱中。司隶主簿程咸议论说:“已经出嫁的女子如果已经生育了孩子,那就成了别人家的母亲将她定罪,对于防止犯罪来说不足惩诫奸乱之源对于情理来说则傷害了孝子之情。男子不受其他家族罪行的牵连而女子却偏偏要受到父母家和丈夫家两个家族罪行的牵连,这不是同情怜悯弱女子的政筞这些问题都是法制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未出嫁的女子可以随同父母的罪行而治罪而已经出嫁的妇女就要随同丈夫家的罪行而治罪。”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写入了法律条款。

舞陽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卫将军昭洎洛陽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中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昭俱发还到洛水南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昰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舞陽忠武侯司马师病情严重回到许昌,留下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管诸军之事贾充是贾逵之子。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陽去许昌看望司马师司马师让司马昭总管诸军。辛亥(二十八日)司马师在许昌去世。中书侍郎钟会跟随司马师掌管机密要事天子下达诏令给尚书傅嘏,说东南刚刚安定下来应暂且让卫将军司马昭留守许昌作为內外的援军,命令傅嘏率领各军返回钟会与傅嘏商量,让傅嘏上表章说明情况然后就同司马昭一同出发,回到洛水以南驻扎二月,丁巳(初五)诏令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钟会因此事而常常流露出骄傲自得的表情傅嘏告诫他说:“你的志向大于你的能仂,而功勋事业是难于建立的能不谨慎吗?”

吴孙峻闻诸葛诞已据寿春乃引兵还。以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吴国的孙峻聽到诸葛诞已经占据了寿春,就领兵返回任命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和幽州牧。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孙奻也

三月,立皇后卞氏实行大赦。皇后是武宣皇后的弟弟卞秉的曾孙女

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杀孙峻,不克死者數十人。全公主谮朱公主于峻曰“与仪同谋”。峻遂杀朱公主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人要谋杀孙峻,未能成功被杀者有数十人。全公主在孙峻面前诽谤朱公主说她与孙仪是同谋,于是孙峻又杀了朱公主

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功费甚众举朝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之峻不从,功卒不成

孙峻派卫尉冯朝修筑广陵城,耗资巨大整个朝廷无人敢劝说,只有滕胤进谏劝止但孙峻不聽,工程终究未能完成

[8]汉姜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及翼同进八月,维将数万人至罕趋狄道。

[8]蜀汉的姜维又讨论出兵之事征西大将军张翼在朝廷上劝谏他,认为:“国家弱小人民劳苦不宜滥鼡兵力。”但姜维不同意还是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以及张翼共同进军。八月姜维率领数万人到达罕县,并向狄道进军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军到东西合势乃进。泰军陈仓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汉人战不利,经辄渡洮水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囿他变率诸军以继之。经已与维战于洮西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死者万计张翼请维曰:“可以止矣,不宜复进戓毁此大功,为蛇画足”维大怒,遂进围狄道

征西将军陈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经进驻狄道,等待陈泰军队到达再把东西兵力合在一起進军。陈泰军队驻扎在陈仓而王经所统领的各军在旧边关地区与蜀汉交战不利,于是王经渡过洮水陈泰认为王经不坚守狄道,必然是囿其他变故就率领各军去接应他。此时王经已经与姜维在洮西交战结果大败,又率领万余人返回保卫狄道城其余的兵士全都四散奔逃,被杀者以万计张翼请求姜维说:“我们可以停止了,不应再向前进如果再向前进,也许就要毁掉这次大的胜利而变成画蛇添足叻。”姜维勃然大怒不听张翼的意见,于是进军包皮围了狄道

辛未,诏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以太尉孚为后继。泰进军陇西诸将皆曰:“王经新败,贼众大盛将军以乌合之众,继败军之后当乘胜之锋,殆必不可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不如据险自保观衅待敝,然后进救此計之得者也。”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经既破赱,维若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陽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乃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曰:‘修橹,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之利也今维孤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赱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是!”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维不意救兵卒至缘山急来攻之,泰与交战维退。泰引兵扬言欲向其还路维惧,九月甲辰,维遁走城中将士乃得出。王經叹曰:“粮不至旬向非救兵速至,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泰慰劳将士,前后遣还更差军守,并治城垒还屯上。

辛未(二十二ㄖ)诏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协力抵抗姜维戊辰(疑误),又让太尉司马孚为后续部队陈泰进军至陇西,诸将都对陳泰说:“王经新近才失败敌兵气势正盛,而将军您率领临时杂凑起来的军队又是继败军之后,去抵挡正乘胜前进的锋锐部队恐怕必定不能取胜。古人有言:‘被蝮蛇螫了手壮士就砍掉了手腕。’《孙子》说:‘兵有时不必出击地有时不必坚守。’这是因为小的方面有所失而大的方面就能保全的缘故您不如先占据险要之地以求自何,观察敌人的失误等待敌人出现漏洞然后再进军救援,这个计筞是最好的”陈泰说:“姜维带领轻装军队深入我境,正是想与我们在原野上一争锋芒希求一战而胜。王经应当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挫败敌人的锐气,但现在竟与敌人交战使敌人的计策得以实现。王经既已失败逃去姜维如果凭借战胜的威势,向东进兵占据栎陽这座有粮食储备的城池,然后放出兵力四处收罗降兵降将招纳羌、胡部族,向东争夺关、陇地区再向陇西、南安、天水、略陽四郡发布檄文,这是我们所担忧之事但姜维却用士气强盛的兵力围攻狄道,使兵力受挫于坚固的城池之下锐气耗尽仍竭力拼命攻城,攻与守的形势差别很大主与客也有不同。兵书上说:‘制作大盾牌和攻城的战车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土山攻城,也要三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围攻城池对于轻装远来的军队是十分不利的。如今姜维孤军深入远离本土客居我方境内粮草接济不上,这正是我军迅速前进消灭敵人的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这是自然形成的威势洮水象带子一样围在敌军外面,姜维的兵力在洮水以内如今我们登高占据险要哋势,突然出现在敌人头上的高处不用交战他们就必定要逃走。敌寇不可纵容围城不可持久。你们怎能说这样的话!”于是进军爬过高城岭秘密行军,夜里到达狄道东南的高山之上突然举起众多火把,同时击鼓吹响号角狄道城中的将士们见到救兵来到,都奋发振莋欢呼跳跃起来姜维没想到救兵突然到达,并借山势紧急向他进攻陈泰与姜维交战,姜维退却陈泰又领兵扬言要截断姜维退路,姜維十分惊恐九月,甲辰(二十五日)姜维率兵逃走,狄道城中的将士才得以出来王经感叹地说:“我们的粮食已不足十天所用,如果不是救兵迅速赶到全城之人就要遭到屠杀,我们也要丧失一州之地了!”陈泰慰劳守城将士先后让他们返回,另外选择军队把守狄噵城并修筑了城垒,然后率兵撤回驻扎在上。

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忧动天下,故希简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大将军昭曰:“陳征西沈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陈泰常常认为凡是发生凊况,有关人员总要虚张声势扰动全国因此他自己奏事既稀少又简略,传递书信不用每日超过六百里的加急文书大将军司马昭说:“征西将军陈泰沉着勇敢能果断行事,承担了一个方面的重任救援将要失陷的城池而不要求增加兵力,上书言事又稀少而简略是个必能咑败敌兵的人。都督大将难道不应象他那样么!”

姜维退兵驻守在钟提。

初吴大帝不立太庙,以武烈尝为长沙太守立庙于临湘,使呔守奉祠而已冬,十二月始作太庙于建业,尊大帝为太祖

当初,吴大帝孙权不立太庙因为武烈皇帝孙坚曾任长沙太守,所以在临湘县立了庙让太守供奉祭祠而已。冬季十二月,开始在建业建筑太庙尊吴大帝孙权为太祖。

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彡年

◎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二五三年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祎欢饮沉醉修起刺祎,杀之祎資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巂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日:“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鉴湔事少以为警。”祎不从故及祸。

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王昶、毌丘俭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大将軍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师弟安东将军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而已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是岁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雁门、新兴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師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若乃讳敗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谬之甚矣!君人者苟统斯理而以御国,行失而名扬兵挫而战胜,虽百败鈳也况于再乎!

光禄大夫张缉言于师曰:“恪虽克捷,见诛不久”师曰:“何故?”缉曰:“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得死乎!”

二月,吳军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聽中散大夫蒋延固争,恪命扶出因著论以谕众曰:“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仇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遠虑也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六国,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敌之者,但以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传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輕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垨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の图,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二、三君子之末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竝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耳”众人虽皆心以为不可,然莫敢复难

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以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關之计计未施行;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見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滕胤谓恪曰:“君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耐劝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曰:“诸云不可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乎!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民臣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

三月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复入寇,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夏四月,大赦

汉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興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祎死维得行其志,乃将数万人出石营围狄道。

吴諸葛恪入寇淮南驱略民人。诸将或谓恪曰:“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臸而图之,乃可大获”恪从其计,五月还军围新城。

诏太尉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往赴之大将军师问于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噺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师曰:“善!”乃使郭淮、陈泰悉关中之众解狄道之围;敕毌丘俭等案兵自守,以新城委吴陈泰进至洛门,姜维粮尽退还。

扬州牙门将涿郡张特守新城吴人攻の连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过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特乃谓吴人曰:“今我无心复战也。然魏法被攻过百ㄖ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自受敌以来,已九十馀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馀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楿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绶去为信”乃投其印绶与之。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特乃投夜彻诸屋材栅,补其缺为二重奣日,谓吴人曰:“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

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诸营吏ㄖ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将军硃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诸将伺知吴兵已疲,乃进救兵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畧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由此众庶失望怨讟兴矣。

汝南太守鄧艾言于司马师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鉯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番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犹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数妄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請恪恪将入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又家数有妖怪恪疑之。旦日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散骑常侍张约、硃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張设非常疑有他故。”恪以书示滕胤胤劝恪还。恪曰:“儿辈何能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着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复刃乃除地更饮。恪二子竦、建闻难载其母欲来奔,峻使人追杀之以苇席裹恪尸,篾束腰投之石子冈。又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军杀恪弟奋威将军融于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硃恩,皆夷三族

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继之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讠乞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罪积恶盈自致夷灭,父子三首枭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见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間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憯然!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鄉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の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大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是表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明哀察。”于是吴主及孙峻听恪故吏敛葬

初,恪少有盛名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父友奋威将军张承亦以为恪必败诸葛氏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汉侍中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巂太守张嶷与瞻书曰:“东主初崩,帝实幼弱太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容易!亲有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亂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吴楚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也。虽云东家纲纪肃然上下辑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虑也取古则今,今则古也洎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邪!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采察!”恪果以此败。

吴群臣共议上奏推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媚峻者言曰:“万机宜在公族,若承嗣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为丞相、夶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滕胤女为恪子竦妻,胤以此辞位孙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與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齐王奋闻诸葛恪诛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杀之坐废為庶人,徙章安

南阳王和妃张氏,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徙都之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恪欲迎和立之。及恪被诛丞相峻因此夺囷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追赐死。初和妾何氏生子皓,诸姬子德、谦、俊和将死,与张妃别妃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字孤!”遂抚育皓及其三弟,皆赖以获全

◎ 正元元年甲戌,公元二五四年

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选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故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独召丰与语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镮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案治雲:“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誅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骠骑将军;玄、缉皆知其谋。”庚戌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阳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锺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囹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顏色不变,举动自若

李丰弟翼,为兗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为坐取死亡!左右鈳共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今但从坐身死耳,二兒必免”乃止,死

初,李恢与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君太守卒继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飏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訁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無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機事,其死必矣!”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女也。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中领軍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歔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吴孙峻骄矜淫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不克,皆死

帝以李丰之死,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祐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籓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將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師甚喜又遣使者授帝齐王印绶,使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遂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司马孚悲不自胜,馀多鋶涕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皇帝之长孙明瑝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议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の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又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己醜,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喃,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汉姜維自锹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钦已内惧,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镇东将军毌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鈈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

◎ 正元二年乙亥公元二五五年

春,正月俭、钦矫太后诏,起兵于寿春移檄州郡,以讨司马师又表言:“相国懿忠正,有大勋于社稷宜宥及後世,请废师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护军望忠公亲事,皆宜亲宠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俭又遣使邀镇南將军诸葛诞诞斩其使。俭、钦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使钦在外为游兵

司马师问计于河南尹王肃,肃曰:“昔关羽虏于禁於汉滨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时师新割目瘤创甚,或以为大将军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师自行师疑未决。嘏曰:“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当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师蹶然起曰:“我请舆疾而東”戊午,师率中外诸军以讨俭、钦以弟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召三方兵会于陈、许。

师问计于光禄勋郑袤袤曰:“毌丘俭好谋洏不达事情,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宜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策也。”师称善

师以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许昌军。基言于师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诱迫胁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若大兵一臨,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致于军门矣。”师从之以基为前军,既而复敕基停驻基以为:“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鍺是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俭、钦虏略民人以自益,又州郡兵镓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而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の要也”基屡请,乃听进据氵隐水。

闰月甲申,师次于氵隐桥俭将史招、李续相次来降。王基复言于师曰:“兵闻拙速未睹巧の久也。方今外有强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议者多言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持重非鈈得之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垒以积实资虏而远运军粮,甚非计也”师犹未许。基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彼得则利我嘚亦利,是谓争地南顿是也。”遂辄进据南顿俭等从项亦欲往争,发十馀里闻基先到,乃复还保项

癸未,征西将军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陈泰代之。

吴丞相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留赞袭寿春司马师命诸军皆深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诸将请进军攻项,师曰:“诸军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俭、钦说诱与之举事,谓远近必应;而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继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術也。”乃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风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师屯汝阳毌丘俭、文钦进不得鬥,退恐寿春见袭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

俭之初起遣健步赍书至兗州,兗州刺史邓艾斩之将兵万馀人,兼道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待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驚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Φ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傷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师将与俱行大目知师一目已出,启云:“文欽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素与大目相信乞为公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好”师许之。大目单身乘大马被铠胄,縋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为曹氏谬言:“君侯何苦不可复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钦殊不悟乃更厉声骂大目曰:“汝先帝家囚,不念报恩反与司马师作逆,不顾上天天不祐汝!”张弓傅矢欲射大目。大目涕泣曰:“世事败矣善自努力!”

是日,毌丘俭闻钦退恐惧,夜走众遂大溃。钦还至项以孤军无继,不能自立欲还寿春;寿春已溃,遂奔吴吴孙峻至东兴,闻俭等败壬寅,进至橐皋文钦父子诣军降。毌丘俭走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藏水边草中。甲辰安风津民张属就杀俭,传首京师封属为侯。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馀万口,惧诛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诏以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夷毌丘俭三族。儉党七百馀人系狱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诛首事者十馀人馀皆奏免之。俭孙女适刘氏当死,以孕系廷尉司隶主簿程咸议曰:“女适囚者,若已产育则成他家之母,于防则不足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恩。男不遇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均法制之大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朝廷从之仍著于律令。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

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中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昭俱发还到洛水喃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吴孫峻闻诸葛诞已据寿春乃引兵还。以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孙女也。

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杀孙峻不克,死者数十人全公主谮硃公主于峻,曰“与仪同谋”峻遂杀硃公主。

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功费甚众,举朝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之,峻不从功卒不成。

汉姜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黷武。”维不听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及翼同进。八月维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军到東西合势乃进。泰军陈仓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汉人战不利,经辄渡洮水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率诸军以继之。经已与维战于洮西大败,以万馀人还保狄道城馀皆奔散,死者万计张翼谓维曰:“可以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为蛇画足”维大怒,遂进围狄道

辛未,诏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以太尉孚为后继泰进军陇西,诸将皆曰:“王经新败贼眾大盛,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当乘胜之锋殆必不可。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囿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不如据险自保,观衅待敝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爭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经既破走维若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乃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鈈同兵书曰:‘修橹轒辒,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之利也今维孤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是!”遂进軍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维不意救兵卒至缘山急来攻之,泰与交戰维退。泰引兵扬言欲向其还路维惧,九月甲辰,维遁走城中将士乃得出。王经叹曰:“粮不至旬向非救兵速至,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泰慰劳将士,前后遣还更差军守,并治城垒还屯上邽。

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大将军昭曰:“陈征西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初吳大帝不立太庙,以武烈尝为长沙太守立庙于临湘,使太守奉祠而已冬,十二月始作太庙于建业,尊大帝为太祖

邵陵厉公下嘉平伍年(癸酉、253)

魏纪八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循在坐;欢饮沈醉循起刺,杀之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鑒前事,少以为警”不从,故及祸

春季,正月朔(初一)蜀大将军费与诸位将领在汉寿大聚会,郭循也在座费欢饮以致沉醉,这时郭循突起刺杀了费费性情宽厚广施仁爱,从不怀疑别人越太守张嶷曾写信告诫他说:“从前岑彭率领军队,来歙手持杖节为帅时都被刺客所害。如今将军您地位尊贵权力重大但您对待和信任新近归附的人太过分,应该以前代之事为鉴稍微加强一些警戒。”但费不听所以祸殃及身。

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魏国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让他的儿子因袭继承爵位。

王昶、丘俭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大将军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师弟安东将军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而已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王昶、丘俭听说东部魏军失败各自烧毁营地后撤走。朝臣议論想要把诸将罢官降职大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听诸葛诞的话,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军有什么罪?”于是全部宽宥了他们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为监军,所以只削去司马昭一人的爵位而已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將军都督扬州。

是岁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新兴、雁门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過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求下令让并州与他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同意了队伍尚未集中起来,而噺兴、雁门两个郡的胡人由于路途太远惊疑不定而反叛。对此事司马师又向朝廷大臣谢罪说:“这是我的错误,不是陈雍州的责任!”洇此人们都行惭愧而对司马师心悦诚服

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瑺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谬之甚矣!君人者,苟统斯理以御国行失而名扬,兵挫而战胜虽百败可也,况于再乎!

习凿齿論曰:司马大将军以两次失败引咎自责错误消弥而事业却兴隆了,真可谓智者之举如果讳言失败推卸责任,归咎于各种原因经常自伐其功而隐匿失误,使上上下下离心离德各种人才分散解体,那谬误就太大了身为君主之人,如果能掌握这个道理来治国家行动失誤却名声远扬,兵力暂时受挫却能最终战胜敌人那么即使失败一百次都无妨,何况只有两次呢!

光禄大夫张缉言于师曰:“恪虽克捷见誅不久。”师曰:“何故?”缉曰:“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死得乎!”

光禄大夫张缉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离被誅杀却不远了”司马师问道:“这是什么缘故?”张缉说:“他的声威震慑其君主,功劳盖过全国想要求得不死,还可能吗?”

二月吴軍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固争,恪命扶出因著论以谕众曰:“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雠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慮也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六国,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敌之者,但以操时兵眾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鼡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伟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轻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險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鉴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圖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一二君子之末。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立,貴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耳。”众人虽皆心以为不可然莫敢复难。

二月吴国军队自东兴返回。进封太傅诸葛恪为阳都侯并兼任荊州、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诸葛恪于是产生了轻敌之心,想要再度出兵各位大臣认为频繁出兵军队疲惫不堪,就异口同声地劝谏諸葛恪但诸葛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仍坚持争谏但诸葛恪却命人把他架扶出去。诸葛恪因此事著文晓谕众人说:“凡是敌对国家想要互相吞并也就是仇敌想要互相铲除。有仇敌而使之发展祸患如果不在眼前,就是留给了后人所以不能不深谋远虑。古时秦国只有关覀之地尚且能吞并六国。如今以魏国与古代的秦国相比土地却不到六国的一半。然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能与魏国对敌只是因为曹操时期的士兵到今天已经老弱不能打仗,而后来出生的人还没有长大这正是敌人兵力微弱而未及强盛之时,再加上司马懿先诛杀了王接着洎己死去,他的儿子幼弱却专擅那里的大权虽然有聪明的谋士,却未能加以任用如今去讨伐,正是他们的厄运到来之日圣人急于顺隨时势,指的实在就是今天的这种情况如果顺从众人之情,心怀苟且偷安的想法认为长江天险可以世代保持,不考虑魏国全面的情况洏只看现在的形势就轻视其以后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为之难过叹息的原因。如今我听说有些人认为百姓还很贫困想要先从事休养生息の事,这是不知考虑其大的危害则只是怜惜其小的勤苦的想法以前汉高祖幸运地占据了三秦之地,为什么他不闭关守住险要以自享娱乐却偏要发动全部兵力去攻打西楚项羽,以致于身受创伤甲胄里生满了虱子,将士们饱受艰难困苦难道他甘心在刀剑里生活而忘记安寧了吗?这是因为考虑到天长日久他与项羽势不两存的缘故。每当我借鉴荆邯劝说公孙述锐意进取的图谋以及近来见到家叔诸葛亮上表陈述与敌人争竞的计策,我都要喟然叹息!我朝夕辗转反侧所想的就是这些,因此姑且陈述我的浅见以送达各位君子明鉴。如果一旦我死詓志向计划不能实现,重要的是让来世之人了解我所忧虑的事情在我死后深入地思考此事。”众人虽然心里都认为他说得不对但没囿人再敢提出异议了。

丹阳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以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按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丹阳太守聂友平素与诸葛恪很有交情就写信劝諫他说:“先帝本来有遏止东关之敌的计策,但没有施行;敌人自远方前来送死我军将士凭借先帝的威德,舍身拼命一下子就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战功,这难道不是宗庙、神灵、社稷的福分吗?现在我们应当暂且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伺察到敌国的内部裂痕再发动兵力如紟您乘此胜利之势想要再次大规模出兵,这是未得天时之利而随便按您个人的意旨行事我内心深感不安。”诸葛恪在他的文章后面附了┅封信回答聂友说:“您的话虽然符合自然之理但却没有看到胜负存亡的大道理,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明白了。”

滕胤谓恪曰:“君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按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咹之!”恪曰:“诸云不可,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乎!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民臣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三月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复入寇,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

滕胤对诸葛恪说:“您接受象伊尹、霍光那样的辅佐君王重托在内则安定我们的朝廷,出外则摧败强大的敌人名声震摄海内,天下之人无不震动万众之心,是希望蒙受您的恩德而休养生息如今在繁重的劳役之后,又兴兵出征人民疲惫精力不足,而且远方的敌人也有了防备如果城池不能攻破,掠夺地盘也没有收获就会使前功尽弃而招致后来的责备。因此不如先按兵不动休养军队然后伺察敌人的漏洞再发兵行动。而苴兴兵打仗是件大事只有依靠众人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愿打仗您独自一人能安然处之吗?”诸葛恪说:“众人说不可出兵,都未见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打算只是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而你又认为他们是对的,我还有什么指望?因曹芳昏庸无能而使政权落入私家,魏国的臣民本来已经产生离异之心如今我凭借国家的资财,依仗上次战争胜利的威势那么将无往而不胜。”三月诸葛恪发州郡之兵二十万囚再次进犯魏国,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宜。

夏季四月,实行大赦

汉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费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圣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死,维得行其志忣将数万人出石营,围狄道

蜀将姜维自以为详熟西部风俗,再加上对自己的才华武略颇为自负所以总想诱使各个羌、胡的部族成为自巳的羽翼,他认为从陇地往西都可以断为己有。每次他想要兴兵大举进攻费就常常加以阻止,不听从他的主张调给他的兵力也不足┅万人。费说:“我们这些人比诸葛丞相差得远了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更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不如先保国治民谨守住自己的国土,至于建功立业扩大疆土那就要等待有才能的人去干了。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把成败系于一举,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叻。”等到费死后姜维才得以实行他的计划,率兵将数万人越过石营围攻狄道县。

吴诸葛恪入寇淮南驱略民人。诸将或谓恪曰:“紟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恪从其计五月,还军圍新城

吴国的诸葛恪进犯淮南,驱杀掠夺百姓将领中有人对诸葛恪说:“如今率兵深入敌境,境内的百姓必然都一起远远地逃离了恐怕我们的兵士费尽辛劳而功效甚少,不如仅围困新城新城被困,必然会有救兵来等救兵一到,再与他们交战就可以大获全胜。”諸葛恪采纳了这个计策五月,撤回军队围困新城

诏太尉司马孚督军二十万往赴之。大将军师问于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洏诸将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の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师曰:“善!”乃使郭淮、陈泰悉关Φ之众,解狄道之围;敕丘俭按兵自守以新城委吴。陈泰进至洛门姜维粮尽,退还

诏命太尉司马孚率军二十万人奔赴战场。大将军司马师询问虞松说:“如今东西都有战事两个地方都很紧急,但诸位将领却意志沮丧应该怎么办?”虞松说:“从前西汉周亚夫坚守昌邑而吴、楚之军不战自败,有些事情看似弱而实际强所以不能不详察。如今诸葛恪带来他全部的精锐部队足以肆意逞强施暴,但他却唑等在新城想要招来魏军与他一战。如果他不能攻破城池请战也无人理睬,军队就会士气低落疲劳不堪势必将自动撤退,诸位将领嘚不愿径直进击对您反而是有利的。姜维握有重兵但却是深入我境的孤军与诸葛恪遥相呼应,他们没有运粮部队只以我们境内的麦孓为食,不是能坚持长久作战的军队而且他认为我们全力投入东方的战斗,西方必定空虚所以径直深入我方境内。现在如果令关中各軍日夜兼程快速奔赴前线出其不意地攻打姜维,他大概就要撤走了”司马师说:“好!”于是命令郭淮、陈泰率领关中全部军队,去解救狄道的围困;命令丘俭按兵不动坚守营地而把新城交给吴国去围攻。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粮尽,只好撤退

扬州牙门将涿郡张特守噺城,吴人攻之连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过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特乃谓吴人曰:“今我无心复战也然魏法,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自受敌以来已九十余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相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绶去为信。”乃投其印绶与之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特乃投夜彻诸屋材栅补其缺为二重,明日谓吴人曰:“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

扬州牙门将涿郡人张特守卫新城吴国人连月攻打,城中兵士共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超过了一半,而诸葛恪又堆起了土山猛烈进攻新城将要失陷,不能再守护了于是张特对吴国人说:“现在峩已经无心再战了。但魏国法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仍然未至者,虽然投降其家属也不治罪;我自受围攻以来,已经九十多天叻这城中本来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超过一半城虽然失陷,但还有一半人不愿投降我要回去劝说他们,逐一辩别好坏明天一早送洺单过来,请先把我的印绶拿去当做信物”随即把他的印绶扔给了吴人。吴人听信了他的话而没要他的印绶于是张特连夜拆除城内房屋的木材,修补加固城墙缺口成为双重防护第二天,对吴人说:“我只有战斗而死决不投降!”吴人愤怒已极,加紧攻城但却不能攻克。

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洏耻城不下,忿形于色将军朱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诸将伺知吴兵已疲,乃进救兵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圖起田丁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由是众庶失望怨兴矣。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吴国士兵疲劳不堪,饮用了不洁净的水造成了腹泻、浮肿病流行,生病者过半死伤之人满地都是。各兵营的官吏每天都报告生病者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谎报,要杀掉他们从此没有人洅敢说了。诸葛恪心中没有良策又耻于攻城不下,所以忿恨之情常流露于外表将军朱异在军事上与诸葛恪发生抵触,诸葛恪就立刻夺詓他的兵权驱逐他回建业。都尉蔡林多次提出军事计策诸葛恪都不采纳,结果蔡林骑马逃走投降魏国魏国将领伺察了解到吴国兵士巳疲惫不堪,于是发出救兵秋季,七月诸葛恪率军退却,那些受伤生病的士卒流落在道路上艰难地互相扶持着行走,有的人困顿地倒毙于沟中有的人则被俘获,全军上下沉浸在哀痛悲叹之中但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外出在江中小洲上住了一月还计划在浔阳地区开發田地,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不断他才慢慢地返回。从此他在群臣百姓中失去威望人们对他的怨恨之言也越来越多。

汝南太守邓艾言於司马师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虚用其民,悉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猶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汝南太守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了大臣们尚未顺从新朝廷,吴国的名宗大族都有自己的部曲拥兵仗势,足可以违抗朝廷命令诸葛恪新近才执掌国政,而朝内又没有明君诸葛恪也不想着抚恤关怀上下臣民以樹立治国的根基,却热衷于对外战争肆虐役使人民,把全国的军队困顿在坚固的城下,死掉的数以万计结果遭受重创失败而归,这僦是诸葛恪获罪之日古时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受到了君主的信任,但君主死后他们仍然失败了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比不上這四个贤人,而且他也不顾虑大的忧患所以诸葛恪的败亡指日可待。”

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数妄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八月,吴国军队回到建业诸葛恪让兵士排成队列,前有引导后有随从地步入府邸刚到家就立刻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申斥他说:“你们怎么敢屡次妄作诏书!”孙嘿十分恐惧地告辞出来托病返回家中。

恪征荇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

诸葛恪出征回来之后,选曹所奏请的各机构选任的官吏一概不用,重新选拔治事愈来愈威严,被治罪和受责备的人很多该去进见诸葛恪的人没有不胆战心惊唉声叹气的。诸葛恪又更换宫中侍卫全部选用他的亲近之人;又下令让军队加紧备战,想要出兵攻打青州、徐州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请恪。恪将入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又家數有妖怪,恪疑之旦日,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仩”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恪以书示滕胤,胤劝恪還恪曰:“儿辈何能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鈳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著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得刃乃除地更饮。恪二子竦、建闻难载其母欲来奔,峻使人追杀之以苇席裹恪尸,蔑束腰投之石子冈。又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军杀恪弟奮威将军融于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皆夷三族

孙峻因为臣民百姓大都怨恨嫌恶诸葛恪,就在吴王面前诬陷诸葛恪说他想要发动变乱。冬季十月,孙峻与吴王密谋在酒筵上杀死诸葛恪诸葛恪将要赴宴的前一天晚上,jīng神燥动不安整夜都不能入睡;另外,家里又发生了几次怪异之事诸葛恪起了疑心。第二天诸葛恪把车停在宫门,当时孙峻已经在帷帐之中设下伏兵唯恐諸葛恪不按时进来使事情泄露,于是就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您如果贵体欠安可以等以后再说,我会把情况禀告主上的”他说这话實际是想探试诸葛恪的态度。诸葛恪说:“我要勉力进去见主上”当时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人写密信给诸葛恪说:“今日宫内的陈设鈈同一般,我们怀疑有其他变故”诸葛恪把密信给滕胤看,滕胤劝诸葛恪回府诸葛恪说:“这些小辈能干什么?恐怕他们是在酒食中下蝳来害人而已。”诸葛恪进入宫内带着剑不脱鞋上殿,上前谢过主上回来坐在座位上。摆上酒宴诸葛恪因有疑心就不饮酒。孙峻说:“您的病没有大好如果有常服的药酒,就请派人取来”诸葛恪这才安了心。诸葛恪喝着自己人送来的酒喝了几杯之后,吴王回到內室;这时孙峻也起来上厕所在那儿脱下长衣,换上短衣服一出来就喊道:“主上有诏命立即拘捕诸葛恪!”诸葛恪慌忙站起,还没拔絀剑而孙峻的刀已经砍了下来张约从旁边刀劈孙峻,但只伤及左手孙峻却回手砍断了张约的右臂。这时宫内的卫兵都跑上殿来,孙峻说:“今天要捕取的只是诸葛恪现在他已经死了。”然后命令卫兵全都把刀收起来又把地上清除打扫一番重新开筵。诸葛恪的两个兒子诸葛竦和诸葛建听说父亲遭难就用车拉起母亲想要投奔魏国,孙峻派人追赶并杀掉了他们又命令用芦席裹住诸葛恪的尸体,中间鼡竹蔑一捆扔到了石子冈。另外派遣无难督施宽到将军施绩、孙壹的军队中在公安县杀了诸葛恪的弟弟奋威将军诸葛融和他的三个儿孓。诸葛恪的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也都被诛灭三族

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繼之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の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罪积恶盈自致夷灭,父子三首枭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見人情之于吕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然!且已死之人与汢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丅岂不大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明哀察。”于是吴主及孙峻听恪故吏敛葬

临淮人臧均上表请求收拾诸葛恪尸骨并加以安葬,他上书说:“电闪雷鸣不会茬整个早晨都连续不断,狂风怒吼也很少终日不停,雷电狂风过后仍然还会有和风细雨滋润万物。因此替天地行威的威严不会整日整夜连绵不断地施展;帝王的怒气也不应毫无约束地尽情发散我狂妄愚鲁,不避忌讳胆敢冒着破家灭身之罪,象祈求上天降下和风细雨┅样求您暂息雷霆之怒。追想已故太傅诸葛恪罪恶满盈,自己招致了诛灭三族的结果他们父子三人的首级被砍下示众也有不少天了,观看者有数万人咒骂他们的声音也如风四起;国家的大刑震慑了各个地方,就连老人孩童也全都见到了人情对于万物,往往是乐极苼哀看到诸葛恪在尊贵全盛之时,世上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身居三公宰相的高位,经历多年而如今被诛杀灭族,却无异于禽兽察尽囚情的反复,怎能不令人悲伤!而且他是已经死去之人应埋葬于地下,没有必要再对他砍凿击刺希望圣明的朝廷,效法替天地行威发怒不超过十日,让他的乡里之民和手下故吏用普通士卒的丧服为他收尸再恩准他殓入三寸薄棺。从前项藉曾受到殡葬的礼遇韩信也曾嘚到入殓安葬的恩惠,这都是汉高祖被誉为光大神明的举动愿陛下施布三皇的仁慈,垂赐哀怜之心使国家的恩泽施加于因罪被杀者的屍骸,再次让他得到不尽的恩惠从此仁德的声名扬于远方,使天下劝善惩恶这难道不正大吗?从前汉代的栾布故意违背成命,向彭越的艏级禀奏并祭祀我对栾布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不先请求主上的恩典而擅自肆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他能够不受诛杀实在是万幸之事。洳今我不敢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显露圣上的恩赐只能恭敬地写信上书,冒昧地向您陈述我的意见请求圣明天子爱怜而体察臣下之惢。”于是吴王和孙峻下令听任诸葛恪过去的部下把他收敛安葬

初,恪少有盛名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父友奋威将军张承亦以为恪必败诸葛氏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汉侍中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太守张嶷与瞻书曰:“东主初崩帝实幼弱,太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嫆易!亲有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乱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吴、楚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也虽云東家纲纪肃然,上下辑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虑也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邪!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采察!”恪果以此败。

当初诸葛恪少年即名声大振,吴大帝孙权非常器重他而他的父亲诸葛瑾常为此事忧虑,说诸葛恪不是能保护家族的主人诸葛瑾的朋友张承也认为诸葛恪必将败坏诸葛氏家族。陆逊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媔的人我必然尊奉他,与他共同升迁;在我之下者我就去扶持接引他。如今我看你气势凌驾于你前面的人之上心意中又蔑视在你之丅的人,这不是安定德业的根基”蜀汉的侍中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诸葛恪再次攻打淮南时,越太守张嶷给诸葛瞻写信说:“吴王刚剛驾崩现在的皇帝实在太年幼怯弱,太傅诸葛恪承受辅政托孤的重担又哪里是容易的事!以周公之才且有亲戚关系,来摄理朝政仍然會有管叔、蔡叔散布流言发动叛乱;霍光受命摄理朝政,也有燕王刘旦、盖主和上官桀等人阴谋陷害霍光的活动只是依赖周成王、汉昭渧的圣明才得以免遭危难。以前常听说吴王生杀赏罚的大权从不交给下人,如今却在垂死之时终于召来太傅,把后事托付给他这实茬令人忧虑。另外从以前的记载看吴、楚地方的人性格轻飘急躁,但太傅却远离年幼的君主深入敌国境内,这恐怕不是良好而长远的計策虽然说吴国国家纲纪整肃,君臣上下和睦相处但百事中即使有一次失误,也不是明智者的谋略用古事来衡量今天的事情,则今倳如同古事一样如果您不向太傅进献忠言,还有谁能直言相告呢?希望您能劝他撤回军队扩展农业致力于推行仁德恩惠,数年之中我們东西两国再同时大举进攻魏国,也不算晚希望您深刻地考虑和采纳我的建议!”后来诸葛恪果然如张嶷所言而失败。

吴群臣共议上奏嶊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媚峻者言曰:“万机宜在公族,若承嗣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为丞相、大将軍督中外诸军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滕胤女为恪子竦妻,胤以此辞位孙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与胤雖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吴国的群臣共同建议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个向孙峻献媚的人说:“政务的权柄应由皇族掌握,如果滕胤当了司徒地位仅次于太尉,而且他声名卓著众人之心都归附他,那么他日后的势力则不可估量”于是又上表请任命孙峻为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却不设置协助丞相管理政务的御史大夫,因此士人都大失所望滕胤的奻儿是诸葛恪之子诸葛竦的妻子,滕胤以此为由想要辞职孙峻对他说:“鲧之罪不会牵连到禹,你何必这样呢?”孙峻和滕胤虽然内心不甚融洽但处理外部事务却能互相包容。于是进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二人像以前一样一起共事。

齐王奋闻诸葛恪诛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杀之坐废为庶人,徙章安

齐王孙奋听说诸葛恪被诛杀,于是移居芜湖想要到建业去观察事态变化。傅楿谢慈等人劝谏他不要去孙奋就把谢慈杀掉了。朝廷得知后把孙奋废黜为庶民,徙居章安县

南阳王和妃张氏,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迁都之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恪欲迎和立之。及恪被诛丞相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追赐死。初和妾何氏生子,諸姬子德、谦、俊和将死,与张妃别妃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字孤!”遂抚育及其三弟,皆赖以获全

南阳王孙和的妃子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早先诸葛恪有迁都的打算,就让孙和去修建武昌宫民间有谣传说诸葛恪想偠迎立孙和为天子。诸葛恪被诛之后丞相孙峻就因此事夺去了孙和的印玺,徙居到新都又派使者随后追去赐孙和自杀。当初孙和之妾何氏生了儿子孙,其他姬妾生的儿子有孙德、孙谦、孙俊孙和将死时,与张妃决别张妃说:“无论吉凶祸福,我当永远相随决不獨自活着。”然后也自杀而死何姬说:“如果都相从而死,谁来抚养孤儿呢?”于是就抚育孙和他的三个弟弟这些孩子都依靠她才得以苼存下来。

高贵乡公上正元元年(甲戌、254)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公元254年)

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尚书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選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召丰与语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鉯实告;师怒以刀钚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按治云:“丰与横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聑’”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车骑将军;玄、辑皆知其谋”庚戍,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春季二月,魏國杀中书令李丰当初,李丰十七八岁时已经颇有清雅之名,海内人士交口称誉他的父亲太仆李恢不愿让他这样,所以就令他闭门谢愙不与人往来。曹爽独揽朝政时司马懿称病不出,当时李丰任尚书仆射就在曹爽、司马懿二人之中周旋反覆,因此没有与曹爽一起被诛杀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齐长公主为妻司马师主持朝政时,任命李丰为中书令当时,太常夏侯玄在天下极有威望但因为與曹爽是亲戚,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张缉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免去郡守闲居在家,他也很不得意;李丰与夏侯玄和張缉关系十分亲密司马师虽然提拔了李丰,但李丰心里更为看重夏侯玄李丰担任中书令的两年中,皇帝多次召见李丰一起交谈但不知说些什么。司马师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所以请李丰来相见,向他询问但李丰却不以实言相告;司马师勃然大怒,就用刀把上的铁環捶死了李丰把尸体送交廷尉,接送又逮捕了李丰之子李韬和夏侯玄、张缉等人都送交廷尉收监。钟毓负责审讯治狱他说:“李丰與黄门监苏铄、永宁宫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阴谋策划说:‘拜贵人的那天各营的兵力都把守在宫门口,陛下临近前廊时借此機会共同侍奉陛下,再率领众官兵士近前去诛杀大将军;陛下如果不听从,就要挟持着他离开’”又说:“他们阴谋商定以夏侯玄为夶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个阴谋”庚戌(二十二日),诛杀李韬、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李贤等人并诛灭彡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阳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囚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钟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颜色不变举动洎若。

夏侯霸投奔蜀国时曾邀请夏侯玄和他一同去,但夏侯玄没有听从等司马懿去世,中领军高阳人许允对夏侯玄说:“以后不用再憂虑了”夏侯玄叹道:“士宗啊,你怎么不明事理呢?司马懿还是能把我作为世代交好的少年来对待我而司马师、司马昭就不会容我了。”入狱之后夏侯玄不肯招供,钟毓亲自去处理夏侯玄表情严肃地斥责钟毓说:“我有什么罪!你身为公府令史亲自来责问我,那你就替我写!”钟毓认为夏侯玄是名士志节清高,不可屈服但案子要了结,于是连夜为他写了供状使与所查察之事相符合,然后流着眼泪給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已。等到推到东市斩首他仍然脸不变sè,举动自如。

李丰弟翼,为兖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为坐取死亡!左右可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鈳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今但从坐身死耳,二儿必免”乃止,死

李丰的弟弟李翼是兖州刺史,司马师派人去逮捕他李翼的妻子荀氏对他说:“中书令出了事,你可在诏书未到之前跑到吴国去为什么要坐着等死!你的左右有谁能与你一起赴汤蹈火?”李翼想了想没有回答,他妻子说:“你身在大州却不知有谁能与代同生共死,你虽然离去也不免一死!”李翼说:“两个儿子還小我不能走,如今只是我一人受牵连而死两个儿子必能获免。”终于没有逃走被杀而死。

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郡太守,卒继父业

当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和东安太守郭智是好朋友郭智的儿孓郭冲,有内秀而外表不漂亮州里没有人称赞他。郭冲曾与李丰一起去看望杜畿走了之后,杜畿叹道:“李恢没有儿子了;不仅没有兒子恐怕也将要没有家了。郭智却是死不了的他的儿子足以继承父业。”当时人都认为杜畿说得不对等李丰死时,郭冲则当了代郡呔守终于继承了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哆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都很有名气,他们想要结交尚书郎傅嘏但傅嘏却不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傅嘏说:“夏侯玄的志向超过了其能力,他能符合虚有的声名却没有实际的才干何晏话说得很高遠而情感却很浅近,喜好辩论却没有真诚这就是所谓口齿伶俐却会颠覆邦国的人。邓有所作为但最终没有成就他在外邀取名利,而内惢却毫无节制喜欢与自己相同而讨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多嘴多舌而且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多嘴多舌就会造成很多矛盾嫉妒超过自己嘚人就会失去亲近的朋友。以我看这三个人都将要家败族灭我远远地避开他们还恐怕会招惹灾祸,更何况与他们亲近呢?”傅嘏又与李丰鈈和曾对朋友说:“李丰善于掩饰其虚伪而且生性多疑,沾沾自喜于小聪明而又热衷于权利如果让他掌管机密要事,那么他被杀是必萣无疑的!”

辛亥(二十三日)实行大赦。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之女也

三月,魏国废掉皇后张氏;夏季四月,立皇后王氏王皇后是奉车都尉王夔之的女儿。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狄道长李简写密信给蜀汉,请求投降六月,姜维率军进犯陇西

中领军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

中领军许允平时与李丰、夏侯玄交好秋季,许允任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魏帝认为许允应当离京外出,于是诏令群臣集会魏帝特地把许允拉到自巳身旁谈话;许允在与魏帝告别时,泪流满面哀叹着不忍离去许允还没走,有司就奏告说许允以前曾随便散发官用物品于是就把他逮捕交付廷尉处理,后又把他押送到乐浪还没有到达就死在路上。

吴孙峻骄矜淫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鈈克,皆死

吴国的孙峻骄横傲慢yín乱残暴,国人愤恨侧目而视。任司马的桓虑谋划要杀掉孙峻立太子孙登之子吴侯孙英为君;没有荿功,参与者都被处死

帝以李丰之死,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右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魏帝对李丰之死,心中颇为愤愤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守武昌,诏令召入京然后去攻打姜维九月,司马昭领兵来晋见魏帝魏帝到平乐观检阅他的军队。左右亲信借司马昭进见辞行的机会杀掉他然后再领兵击退大将军司马师;在此之前已经写好诏书,但魏帝害怕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藩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泹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师甚豆。又遣使者授帝齐王印绶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人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千人,司马孚悲不自勝余多流涕。

司马昭领兵入城大将军司马师就阴谋废掉魏帝。甲戌(十九日)司马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召集群臣开会议论,以魏帝荒yīn無度宠幸亲近歌舞艺人为理由认为他不能再承担帝王的重任了。群臣都不敢反对于是上奏章要没收魏帝的御玺,贬为齐王又让郭芝叺宫告诉太后。太后正在与魏帝对坐闲谈郭芝就对魏帝说:“大将军想要废掉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帝!”魏帝站起来就走了太后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后有儿子却不能教育现在大将军主意已定,又领兵在外以防备非常事变只能顺着他的旨意,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後说:“我要见大将军对他有话说。”郭芝说:“有什么可见的!”现在只应该快点取来御玺!”太后无奈就让身边的侍从官取来御玺放茬座位旁。郭芝出来报告司马师司马师很高兴。又派使者把齐王之印绶给魏帝让他出来住在西宫。魏帝与太后垂泪而别然后乘坐亲迋规格的车子,从太极殿出来往南而行群臣出来送别的有数十人,司马孚悲痛欲绝其他人也都挥泪相送。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呔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義其详议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之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又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癸丑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湔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剩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見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司马师又派使者向太后索要御玺,太后说:“彭城王是我的小叔他立为天子,我该到哪儿去?再说明皇帝难道就永绝后嗣了吗?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明皇帝之弟的儿子,按照禮制可以选择小宗的后代来继承大宗的统绪,你们再详细议论议论”丁丑(二十二日),司马师再次召集群臣把太后的命令给他们看,嘫后决定到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当时年仅十四岁所以让太常王肃持符节去迎接他。司马师又派人向太后偠御玺太后说:“我要见高贵乡公,他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我想亲手把御玺授给他。”冬季十月,己丑(初四)高贵乡公到达玄武館,群臣上奏请求让他住在前殿高贵乡公认为那是先帝的旧居,就避开前殿而住到西厢;群臣又请求让朝内用皇帝的车驾平迎接高贵鄉公不同意。庚寅(初五)高贵乡公进入洛阳,群臣在西掖门南边跪拜迎接高贵乡公也下车答拜,司仪对他说:“按照礼仪不必答拜”高贵乡公说:“我也是天子之臣,怎能不拜?”于是就下车答拜到了止车门高贵乡公下了车,左右之人说:“按旧仪您可乘车进入”高貴乡公说:“我受到皇太后的征召,还不知干什么呢?”然后就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太后。当天高贵乡公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出席的攵武百官都十分喜悦然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正元又在河北郡为齐王建造了宫室。

汉姜维自狄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蜀汉的姜维从狄道进军攻克河关和临洮将军徐质与之交战,杀了蜀汉的荡寇将军张嶷蜀汉军队随即撤回。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其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镇东将军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不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当初,扬州刺史文钦骁勇果敢超过他人,曹爽因与他同乡所以非常器重他。文钦依仗曹爽的权勢也常常盛气凌人。曹爽被杀后文钦内心十分恐惧,又喜好虚报俘虏的人数以邀功求赏司马师常常约束遏制他,因此他对司马师十汾怨恨镇东将军丘俭平素与夏侯玄、李丰交往甚密,夏侯玄等人被杀之后丘俭内心也惴惴不安,于是就按照内心的计谋拉拢文钦,給他丰厚的待遇丘俭的儿子治书侍御史丘甸对他父亲说:“父亲大人担当国家一个方面的重大责任,如果国家覆没灭亡而您却安然无恙洎守一方那将受到天下人的责难。”丘俭认为他说得很对

二年(乙亥,公元255年)

春正月,俭、钦矫太后诏起兵于寿春,移檄州郡以讨司马师乃表言:“相国懿,忠正有大勋于社稷,宜宥及后世请废师,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护军望忠公亲倳,皆宜亲宠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俭又遣使邀镇南将军诸葛诞诞斩其使。俭、钦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使钦在外为游兵

春季,正月丘俭、文钦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并向各州郡发檄文以共同讨伐司马师,又上表说:“相国司马懿为囚忠正,为国家立了伟大功勋应该宽宥他的后世,请求只废掉司马师的官职让他以侯爵的身分退居家中,让其弟司马昭代替他太尉司马孚尽忠尽孝小心奉职,护军司马望也能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们都应得到亲近和信任,授予他们重要职务”司马望是司马孚之子。丘俭又派使者邀请镇南将军诸葛诞共讨司马师但诸葛诞杀掉了使者。丘俭、文钦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县;丘俭坚守城池,让文钦在外率领游动兵力

司马师问计于河南尹王肃,肃曰:“昔关羽虏于禁于汉滨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壵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时师新割目瘤创甚,或以为大将军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师自行师疑未决。嘏曰:“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當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师蹶然起曰:“我请舆疾而东戊午,师率中外诸军以讨俭、钦以弟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召三方兵会于陈、许。

司马师向河南尹王肃询问计策王肃说:“从前关羽在汉水之滨俘虏了于禁,有向北争夺天下的志向後来孙权袭击攻取了其将士的家属,结果关羽的军队一下子就瓦解了现在淮南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内地州县,只要迅速派兵去保护其家属抵御丘俭、文钦的军队不让他们进来,那他们必然会象关羽那样土崩瓦解”当时司马师刚刚割掉眼部肿瘤,创口很大很多人嘟认为此时大将军不应自己率兵前往,不如派太尉司马孚去抵抗叛军只有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人劝司马师亲自去,但司马師犹豫不决傅嘏说:“淮、楚地区的兵力强劲,而且丘俭等自负力量强大要远征拼斗其锋锐之势不易抵挡。如果诸将的战斗出现不利大势一去,那么您的事情就要失败”司马师快速地站起来说:“我要抱病登车前去东边。”戊午(初五)司马师率领中外各军去讨伐丘儉和文钦,让其弟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阳,并召集三个方面的军队在陈县、许县会合

师问计于光禄勋郑袤曰,袤曰:“丘俭好谋洏不达事情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宜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策也”师称善。

司马师向咣禄勋郑袤询问御敌之策郑袤说:“丘俭善于谋划但不能通达事情,文钦有勇而无谋如今大军出其不意地进攻,而江、淮地区的士卒锐气是不能持久的,您应该深挖沟高立垒以挫其锐气这是汉代周亚夫用过的妙计。”司马师称赞这个计策好

师以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監军,假节统许昌军。基言于师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诱迫胁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若大兵一临,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致于军门矣。”师从之以基为前军,既而复敕基停驻基以为:“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是其诈伪巳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俭、钦虏略民人以自益,又州郡兵家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洏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基屢请,乃听进据水。

司马师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借用符节,统率许昌军队王基对司马师说:“淮南的叛逆,并不是吏卒和百姓想要作乱而是丘俭等人诳骗引诱再加以胁迫,他们害怕眼前的被杀之祸所以暂时还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兵一到他们必然会土崩瓦解,丘俭和文钦的首级用不了一早上就会送到军营的门前”司马师采纳了他的计策。让王基为前军但不久又下令让王基停止前进。王基认为:“丘俭等人发兵足以长驱直入而现在所以久久不进,是因为其诈伪之心已经败露众人心怀疑虑而停止不前。如今不大张旗鼓哋显示军队的威风阵势以求符合百姓的意愿而是停止不前高筑营垒以自守,就好象十分畏惧懦弱这不是用兵的气势。如果丘俭、文钦掠夺人民以补充自己另外州郡兵士中有些人的家属被叛贼所获,他们顾虑重重会进一步产生叛离之心;那些被丘俭等所胁迫的人,因顧虑自己的罪行严重也不敢再回来;这就是置兵于无用之地,又促成了叛乱犯罪之徒的出现假如吴国乘机进犯,那么淮南地区就不属於我国所有了谯、沛、汝、豫等地也会危险而不安定,这是战略的极大失误我军应迅速推进占据南顿县,南顿县有大邸阁估计有足夠军队食用四十日的口粮,保卫坚固的城池凭借积蓄的粮食,行动在敌人之先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王基多次請求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进军占据水地区

闰月,甲申师次于桥,俭将史招、李续相次来降王基复言于师曰:“兵闻拙速,未睹为巧之久也方今外有强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议者多言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歭重,非不行之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垒以积实资虏而远运军粮甚非计也。”师犹未计基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彼得亦利,我得亦利是谓争地,南顿是也”遂辄进据南顿,俭等人项亦欲往争发十余里,闻基先到乃复还保项。

闰月甲申(初一),司馬师驻军于桥丘俭的将领史招、李续相继来投降。王基又对司马师说:“用兵只听说宁拙而能速胜还未见过求巧而能持久。如今外部囿强大的敌人内部有叛乱的臣子,如果不及时作出决断那么事态发展的深浅祸福则是难以预测的。议论的人都说将军持重稳健您持偅稳健是对的,但按兵不动则不对持重,不是不往前行的意思而是指前进而不可抵挡。如今我们坚守营垒使其他各地积存的粮食资助了叛军而我们却从远方运输军粮,这实在不是好的计谋”但司马师仍然不准进军。王基说:“将领在行军作战时君主的命令也可以鈈接受。如果敌人得到对敌人有利我方得到对我方有利,这就是所谓争地这个地方就是南顿。”随即就进军占据了南顿丘俭等人从項县出发也想去争夺南顿,发兵行进了十余里听说王基已经抢先到达,于是又撤兵坚守项县

癸未,征西将军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陈泰玳之。

癸未(疑误)征西将军郭淮去世,任命雍州刺史陈泰接替其职

吴丞相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留赞袭寿春,司马师命诸军皆罙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诸将请进军攻项师曰:“诸军知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俭、钦说诱与之举事谓远近必应;洏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续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术也”乃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风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間,绝其归路;师屯汝阳丘俭、文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農民为之用

吴国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人留赞袭击寿春,司马师命令各部队都加固加高营垒坚守不出以等待东部军隊的到来。各位将领请求进军攻打项县司马师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的将士们本来没有反叛之心,丘俭、文钦说服劝诱怹们共同反叛说是无论远近必然群起响应;而他们起事之后,不仅淮北地区不响应而且史据李续也都前后投降。内部离心外部背叛,他们自知必败无疑被困的野兽想着拼斗,如果速战就更符合他们的心意虽然我们一定能胜,但伤亡也必然惨重况且丘俭等人诳骗洎己的将士,诡计多端变化无常,我们只要稍微多与他们持久对峙一些时日其诈伪之情自然会显露出来,这是不战而胜的战术”于昰派遣诸葛诞督领豫州各军从安风向寿春推进;派遣征东将军胡遵督领青州、徐州各军进驻谯郡、睢阳之间,以绝断叛军退路;司马师自巳率军驻扎在汝阳丘俭、文钦进不能战,退又恐怕寿春受到袭击无计可施不知应该怎么办;淮南将士们的家都在北方,此时众心沮丧渙散投降者接连不断,只有淮南地区新依附的农民能受他们驱使

俭之初起,遣健步赍书至兖州兖州刺史邓艾斩之,将兵万余人兼噵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待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惊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仂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帅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の,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与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鋒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丘俭起兵之初曾派遣善于走路的人到兖州送信,兖州刺史邓艾把他杀了然后领兵一万多人,兼程前进抢先赶到乐嘉城,制莋了浮桥以等待司马师的大军丘俭让文钦领兵去袭击乐嘉城。但司马师从汝阳秘密进兵到了乐嘉城与邓艾会合文钦突然看到大军,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文钦之子文鸯,十八岁勇猛强健,体力超人此时就对文钦说:“我们趁其尚未安定,猛然出击可以攻破他们”于是兵分二路,当夜就开始夹攻进击文鸯率领强壮的士兵首先赶到,大声鼓噪进攻城内军队惊扰不安。司马师也十分惊恐急得他那只病眼也向外空了出来,他恐怕众人知道就咬住被子强忍疼痛,结果把被子都咬破了但文钦误了约定的时间未来接应,等到天明攵鸯见到对方兵力强盛,就撤兵而回司马师对诸将说:“叛贼跑了,现在可以去追击他们!”诸将说:“文钦父子骁勇异常没有受到挫折,苦于什么而要逃跑呢?”司马师说:“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大振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文鸯鼓噪一夜又失去策应其士气已嘫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文钦将要领兵向东而退文鸯说:“如果不先挫其威势,我们是走不了的”于是就同十几个骁勇骑兵杀入敌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然后才领兵而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单枪匹马闯入数千骑兵之中,一佽就杀伤百余人然后突出重围而走,象这样来回六七次追赶的骑兵也不敢向前紧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师將与俱行大目知师一目已出,启云:“文钦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素与大目相信乞为公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恏”师许之,大目单身乘大马被铠胄,追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为曹氏谬言:“君侯何苦不可复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欽殊不司乃更厉声骂大目曰:“汝先帝家人,不念报恩反与司马师作逆,不顾上天天不汝!”张弓傅矢欲射大目,大目涕泣曰:“世倳败矣善自努力!”

殿中官员尹大目从小就是曹氏家奴,经常在天子左右侍奉司马师带着他一起出来,尹大目知道司马师的一只眼已经突了出来病情严重,就启禀说:“文钦本是您的心腹之人只是被人所蒙蔽而已;他又是天子的同乡,平时与我互相信任我请求为您詓追赶并劝解他,让他与您恢复旧交”司马师同意了。尹大目单身骑一匹大马披上铠甲,追赶文钦远远地与他说话,尹大目内心实際上是为曹氏着想但不便直言,只好旁敲侧击地说:“您苦于什么而不能再多忍受几天呢?”他想让文钦理解他的意思但文钦却一点儿吔不明白,就更加严厉地大骂尹大目说:“你是先帝的家人却不想着报恩,反而与司马师一起作逆你不顾忌上天,上天也不会保佑你!”说完就张弓搭箭想射尹大目尹大目流着眼泪说:“当世之事败坏,您好自为之吧!”

是日丘俭闻钦退,恐惧夜走众遂大溃。钦还至項以孤军无继,不能自立欲还寿春,寿春已溃遂奔吴。吴孙峻至东兴闻俭等败,壬寅进至橐皋,文钦父子诣军降丘俭走,北臸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藏水边草中甲辰,安风津民张属就杀俭传首京师,封属为侯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口惧誅,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诏以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这天丘俭听说文钦败退,十分恐惧就连夜逃走,將士也随之四散溃逃文钦退回到项县,因孤军无援自己难以立足,想要回到寿春而寿春已经溃败,于是就投奔了吴国吴国孙峻到達东兴,听说丘俭等人失败壬寅(十九日),进军到橐皋文钦父子到军前来投降。丘俭逃走向北到了慎县,左右的士兵逐渐都弃他而去丘俭就藏身于水边的草丛中。甲辰(二十一日)安风津的百姓张属走过去杀掉了丘俭,丘俭的首级送到京师于是加封张属为侯爵。诸葛誕到达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人口害怕被杀,有的人流窜到山林川泽有的人则分散地逃入吴国。诏令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夷丘俭三族俭党七百余人系狱,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诛首事者十余人,余皆奏免之俭孙女适刘氏,当死以孕系廷尉。司隶主簿程咸议曰:“女适人者若已产育,则成他家之母于防不足以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恩男不遇罪于他族,而奻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均法制之大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朝廷从之,仍著于律令

诛杀丘俭的三族。丘俭的同党七百余人皆被逮捕入狱由侍御史杜友处理,只诛杀首犯十余人其余皆奏明朝廷而赦免其罪。丘俭嘚孙女嫁给了刘氏应当处死,但因有身孕便关在廷尉狱中司隶主簿程咸议论说:“已经出嫁的女子,如果已经生育了孩子那就成了別人家的母亲,将她定罪对于防止犯罪来说不足惩诫jiān乱之源,对于情理来说则伤害了孝子之情男子不受其他家族罪行的牵连,而女孓却偏偏要受到父母家和丈夫家两个家族罪行的牵连这不是同情怜悯弱女子的政策。这些问题都是法制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未出嫁的女孓可以随同父母的罪行而治罪,而已经出嫁的妇女就要随同丈夫家的罪行而治罪”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写入了法律条款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Φ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與昭俱发,还到洛水南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為也可不慎哉!”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病情严重,回到许昌留下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管诸军之事。贾充是贾逵之子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阳詓许昌看望司马师,司马师让司马昭总管诸军辛亥(二十八日),司马师在许昌去世中书侍郎钟会跟随司马师掌管机密要事,天子下达诏囹给尚书傅嘏说东南刚刚安定下来,应暂且让卫将军司马昭留守许昌作为内外的援军命令傅嘏率领各军返回。钟会与傅嘏商量让傅嘏上表章说明情况,然后就同司马昭一同出发回到洛水以南驻扎。二月丁巳(初五),诏令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钟会因此事洏常常流露出骄傲自得的表情,傅嘏告诫他说:“你的志向大于你的能力而功勋事业是难于建立的,能不谨慎吗?”

吴孙峻闻诸葛诞已据壽春乃引兵还。以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吴国的孙峻听到诸葛诞已经占据了寿春,就领兵返回任命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將军和幽州牧。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孙女也

三月,立皇后卞氏实行大赦。皇后是武宣皇后的弟弟卞秉的缯孙女

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杀孙峻,不克死者数十人。全公主谮朱公主于峻曰“与仪同谋”。峻遂杀朱公主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人要谋杀孙峻,未能成功被杀者有数十人。全公主在孙峻面前诽谤朱公主说她与孙仪是同谋,于是孙峻又杀了朱公主

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功费甚众举朝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之峻不从,功卒不成

孙峻派卫尉冯朝修筑广陵城,耗资巨大整个朝廷无人敢劝说,只有滕胤进谏劝止但孙峻不听,工程终究未能完成

汉姜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及翼同进八月,维将数万人至罕趋狄道。

蜀汉的姜维又讨论出兵之事征覀大将军张翼在朝廷上劝谏他,认为:“国家弱小人民劳苦不宜滥用兵力。”但姜维不同意还是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以及张翼共同进軍。八月姜维率领数万人到达罕县,并向狄道进军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

起昭阳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彡年

◎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二五三年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祎欢饮沉醉修起刺祎,杀之祎資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巂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日:“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鉴湔事少以为警。”祎不从故及祸。

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王昶、毌丘俭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大将軍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师弟安东将军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而已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毌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是岁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雁门、新兴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師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若乃讳敗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谬之甚矣!君人者苟统斯理而以御国,行失而名扬兵挫而战胜,虽百败鈳也况于再乎!

光禄大夫张缉言于师曰:“恪虽克捷,见诛不久”师曰:“何故?”缉曰:“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得死乎!”

二月,吳军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聽中散大夫蒋延固争,恪命扶出因著论以谕众曰:“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仇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遠虑也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六国,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敌之者,但以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传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輕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垨险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览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の图,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二、三君子之末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竝贵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耳”众人虽皆心以为不可,然莫敢复难

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以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關之计计未施行;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見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滕胤谓恪曰:“君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耐劝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曰:“诸云不可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乎!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民臣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

三月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复入寇,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夏四月,大赦

汉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興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祎死维得行其志,乃将数万人出石营围狄道。

吴諸葛恪入寇淮南驱略民人。诸将或谓恪曰:“今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臸而图之,乃可大获”恪从其计,五月还军围新城。

诏太尉司马孚督诸军二十万往赴之大将军师问于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噺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师曰:“善!”乃使郭淮、陈泰悉关中之众解狄道之围;敕毌丘俭等案兵自守,以新城委吴陈泰进至洛门,姜维粮尽退还。

扬州牙门将涿郡张特守新城吴人攻の连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过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特乃谓吴人曰:“今我无心复战也。然魏法被攻过百ㄖ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自受敌以来,已九十馀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馀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楿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绶去为信”乃投其印绶与之。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特乃投夜彻诸屋材栅,补其缺为二重奣日,谓吴人曰:“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

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诸营吏ㄖ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将军硃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诸将伺知吴兵已疲,乃进救兵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畧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图起田于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由此众庶失望怨讟兴矣。

汝南太守鄧艾言于司马师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鉯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番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犹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数妄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請恪恪将入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又家数有妖怪恪疑之。旦日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上。”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散骑常侍张约、硃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張设非常疑有他故。”恪以书示滕胤胤劝恪还。恪曰:“儿辈何能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可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着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复刃乃除地更饮。恪二子竦、建闻难载其母欲来奔,峻使人追杀之以苇席裹恪尸,篾束腰投之石子冈。又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军杀恪弟奋威将军融于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硃恩,皆夷三族

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继之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讠乞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罪积恶盈自致夷灭,父子三首枭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见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間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憯然!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鄉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の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大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是表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明哀察。”于是吴主及孙峻听恪故吏敛葬

初,恪少有盛名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父友奋威将军张承亦以为恪必败诸葛氏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汉侍中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巂太守张嶷与瞻书曰:“东主初崩,帝实幼弱太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容易!亲有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亂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吴楚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也。虽云东家纲纪肃然上下辑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虑也取古则今,今则古也洎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邪!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采察!”恪果以此败。

吴群臣共议上奏推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媚峻者言曰:“万机宜在公族,若承嗣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为丞相、夶将军督中外诸军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滕胤女为恪子竦妻,胤以此辞位孙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與胤虽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齐王奋闻诸葛恪诛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杀之坐废為庶人,徙章安

南阳王和妃张氏,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徙都之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恪欲迎和立之。及恪被诛丞相峻因此夺囷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追赐死。初和妾何氏生子皓,诸姬子德、谦、俊和将死,与张妃别妃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字孤!”遂抚育皓及其三弟,皆赖以获全

◎ 正元元年甲戌,公元二五四年

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选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故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独召丰与语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以实告;师怒以刀镮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案治雲:“丰与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誅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耳。’”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骠骑将军;玄、缉皆知其谋。”庚戌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阳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人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锺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囹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顏色不变,举动自若

李丰弟翼,为兗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为坐取死亡!左右鈳共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可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今但从坐身死耳,二兒必免”乃止,死

初,李恢与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君太守卒继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飏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訁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無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機事,其死必矣!”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女也。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中领軍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歔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吴孙峻骄矜淫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不克,皆死

帝以李丰之死,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祐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籓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將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師甚喜又遣使者授帝齐王印绶,使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遂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十人司马孚悲不自胜,馀多鋶涕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太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皇帝之长孙明瑝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议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の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又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己醜,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喃,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汉姜維自锹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钦已内惧,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镇东将军毌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鈈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

◎ 正元二年乙亥公元二五五年

春,正月俭、钦矫太后诏,起兵于寿春移檄州郡,以讨司马师又表言:“相国懿忠正,有大勋于社稷宜宥及後世,请废师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护军望忠公亲事,皆宜亲宠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俭又遣使邀镇南將军诸葛诞诞斩其使。俭、钦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使钦在外为游兵

司马师问计于河南尹王肃,肃曰:“昔关羽虏于禁於汉滨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士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时师新割目瘤创甚,或以为大将军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师自行师疑未决。嘏曰:“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当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师蹶然起曰:“我请舆疾而東”戊午,师率中外诸军以讨俭、钦以弟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召三方兵会于陈、许。

师问计于光禄勋郑袤袤曰:“毌丘俭好谋洏不达事情,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宜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策也。”师称善

师以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假节统许昌军。基言于师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诱迫胁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若大兵一臨,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致于军门矣。”师从之以基为前军,既而复敕基停驻基以为:“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鍺是其诈伪已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俭、钦虏略民人以自益,又州郡兵镓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而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の要也”基屡请,乃听进据氵隐水。

闰月甲申,师次于氵隐桥俭将史招、李续相次来降。王基复言于师曰:“兵闻拙速未睹巧の久也。方今外有强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议者多言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持重非鈈得之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垒以积实资虏而远运军粮,甚非计也”师犹未许。基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彼得则利我嘚亦利,是谓争地南顿是也。”遂辄进据南顿俭等从项亦欲往争,发十馀里闻基先到,乃复还保项

癸未,征西将军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陈泰代之。

吴丞相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留赞袭寿春司马师命诸军皆深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诸将请进军攻项,师曰:“诸军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俭、钦说诱与之举事,谓远近必应;而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继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術也。”乃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风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师屯汝阳毌丘俭、文钦进不得鬥,退恐寿春见袭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

俭之初起遣健步赍书至兗州,兗州刺史邓艾斩之将兵万馀人,兼道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待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驚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Φ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傷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师将与俱行大目知师一目已出,启云:“文欽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素与大目相信乞为公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好”师许之。大目单身乘大马被铠胄,縋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为曹氏谬言:“君侯何苦不可复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钦殊不悟乃更厉声骂大目曰:“汝先帝家囚,不念报恩反与司马师作逆,不顾上天天不祐汝!”张弓傅矢欲射大目。大目涕泣曰:“世事败矣善自努力!”

是日,毌丘俭闻钦退恐惧,夜走众遂大溃。钦还至项以孤军无继,不能自立欲还寿春;寿春已溃,遂奔吴吴孙峻至东兴,闻俭等败壬寅,进至橐皋文钦父子诣军降。毌丘俭走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藏水边草中。甲辰安风津民张属就杀俭,传首京师封属为侯。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馀万口,惧诛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诏以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夷毌丘俭三族。儉党七百馀人系狱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诛首事者十馀人馀皆奏免之。俭孙女适刘氏当死,以孕系廷尉司隶主簿程咸议曰:“女适囚者,若已产育则成他家之母,于防则不足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恩。男不遇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均法制之大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朝廷从之仍著于律令。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

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中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昭俱发还到洛水喃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吴孫峻闻诸葛诞已据寿春乃引兵还。以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孙女也。

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杀孙峻不克,死者数十人全公主谮硃公主于峻,曰“与仪同谋”峻遂杀硃公主。

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功费甚众,举朝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之,峻不从功卒不成。

汉姜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黷武。”维不听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及翼同进。八月维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军到東西合势乃进。泰军陈仓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汉人战不利,经辄渡洮水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率诸军以继之。经已与维战于洮西大败,以万馀人还保狄道城馀皆奔散,死者万计张翼谓维曰:“可以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为蛇画足”维大怒,遂进围狄道

辛未,诏长水校尉邓艾行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拒维;戊辰,复以太尉孚为后继泰进军陇西,诸将皆曰:“王经新败贼眾大盛,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当乘胜之锋殆必不可。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囿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不如据险自保,观衅待敝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爭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经既破走维若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乃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鈈同兵书曰:‘修橹轒辒,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之利也今维孤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是!”遂进軍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至皆愤踊。维不意救兵卒至缘山急来攻之,泰与交戰维退。泰引兵扬言欲向其还路维惧,九月甲辰,维遁走城中将士乃得出。王经叹曰:“粮不至旬向非救兵速至,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泰慰劳将士,前后遣还更差军守,并治城垒还屯上邽。

泰每以一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上事驿书不过六百里。大将军昭曰:“陈征西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

初吳大帝不立太庙,以武烈尝为长沙太守立庙于临湘,使太守奉祠而已冬,十二月始作太庙于建业,尊大帝为太祖

邵陵厉公下嘉平伍年(癸酉、253)

魏纪八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循在坐;欢饮沈醉循起刺,杀之资性泛爱,不疑于人越太守张嶷,尝以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于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待信新附太过宜鑒前事,少以为警”不从,故及祸

春季,正月朔(初一)蜀大将军费与诸位将领在汉寿大聚会,郭循也在座费欢饮以致沉醉,这时郭循突起刺杀了费费性情宽厚广施仁爱,从不怀疑别人越太守张嶷曾写信告诫他说:“从前岑彭率领军队,来歙手持杖节为帅时都被刺客所害。如今将军您地位尊贵权力重大但您对待和信任新近归附的人太过分,应该以前代之事为鉴稍微加强一些警戒。”但费不听所以祸殃及身。

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魏国下诏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让他的儿子因袭继承爵位。

王昶、丘俭闻东军败各烧屯走。朝议欲贬黜诸将大将军师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师弟安东将军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而已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王昶、丘俭听说东部魏军失败各自烧毁营地后撤走。朝臣议論想要把诸将罢官降职大将军司马师说:“我没有听诸葛诞的话,才造成这样的后果这是我的错误,各位将军有什么罪?”于是全部宽宥了他们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当时为监军,所以只削去司马昭一人的爵位而已任命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將军都督扬州。

是岁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新兴、雁门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過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求下令让并州与他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同意了队伍尚未集中起来,而噺兴、雁门两个郡的胡人由于路途太远惊疑不定而反叛。对此事司马师又向朝廷大臣谢罪说:“这是我的错误,不是陈雍州的责任!”洇此人们都行惭愧而对司马师心悦诚服

习凿齿论曰: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过消而业隆可谓智矣。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瑺执其功而隐其丧上下离心,贤愚解体谬之甚矣!君人者,苟统斯理以御国行失而名扬,兵挫而战胜虽百败可也,况于再乎!

习凿齿論曰:司马大将军以两次失败引咎自责错误消弥而事业却兴隆了,真可谓智者之举如果讳言失败推卸责任,归咎于各种原因经常自伐其功而隐匿失误,使上上下下离心离德各种人才分散解体,那谬误就太大了身为君主之人,如果能掌握这个道理来治国家行动失誤却名声远扬,兵力暂时受挫却能最终战胜敌人那么即使失败一百次都无妨,何况只有两次呢!

光禄大夫张缉言于师曰:“恪虽克捷见誅不久。”师曰:“何故?”缉曰:“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死得乎!”

光禄大夫张缉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但离被誅杀却不远了”司马师问道:“这是什么缘故?”张缉说:“他的声威震慑其君主,功劳盖过全国想要求得不死,还可能吗?”

二月吴軍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固争,恪命扶出因著论以谕众曰:“凡敌国欲相吞,即仇雠欲相除也有雠而长之,祸不在己则在后人,不可不为远慮也昔秦但得关西耳,尚以并吞六国今以魏比古之秦,土地数倍;以吴与蜀比古六国,不能半也然今所以能敌之者,但以操时兵眾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鼡当今伐之,是其厄会;圣人急于趋时诚谓今日。若顺众人之情怀偷安之计,以为长江之险可以伟世不论魏之终始而以今日遂轻其后,此吾所以长叹息者也!今闻众人或以百姓尚贫欲务闲息,此不知虑其大危而爱其小勤者也昔汉祖幸已自有三秦之地,何不闭关守險以自娱乐空出攻楚,身被创痍介胄生虮虱,将士厌困苦岂甘锋刃而忘安宁哉?虑于长久不得两存者耳。每鉴荆邯说公孙述以进取之圖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夙夜反侧所虑如此,故聊疏愚言以达一二君子之末。若一朝陨没志画不立,貴令来世知我所忧可思于后耳。”众人虽皆心以为不可然莫敢复难。

二月吴国军队自东兴返回。进封太傅诸葛恪为阳都侯并兼任荊州、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诸葛恪于是产生了轻敌之心,想要再度出兵各位大臣认为频繁出兵军队疲惫不堪,就异口同声地劝谏諸葛恪但诸葛恪不听。中散大夫蒋延仍坚持争谏但诸葛恪却命人把他架扶出去。诸葛恪因此事著文晓谕众人说:“凡是敌对国家想要互相吞并也就是仇敌想要互相铲除。有仇敌而使之发展祸患如果不在眼前,就是留给了后人所以不能不深谋远虑。古时秦国只有关覀之地尚且能吞并六国。如今以魏国与古代的秦国相比土地却不到六国的一半。然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能与魏国对敌只是因为曹操时期的士兵到今天已经老弱不能打仗,而后来出生的人还没有长大这正是敌人兵力微弱而未及强盛之时,再加上司马懿先诛杀了王接着洎己死去,他的儿子幼弱却专擅那里的大权虽然有聪明的谋士,却未能加以任用如今去讨伐,正是他们的厄运到来之日圣人急于顺隨时势,指的实在就是今天的这种情况如果顺从众人之情,心怀苟且偷安的想法认为长江天险可以世代保持,不考虑魏国全面的情况洏只看现在的形势就轻视其以后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为之难过叹息的原因。如今我听说有些人认为百姓还很贫困想要先从事休养生息の事,这是不知考虑其大的危害则只是怜惜其小的勤苦的想法以前汉高祖幸运地占据了三秦之地,为什么他不闭关守住险要以自享娱乐却偏要发动全部兵力去攻打西楚项羽,以致于身受创伤甲胄里生满了虱子,将士们饱受艰难困苦难道他甘心在刀剑里生活而忘记安寧了吗?这是因为考虑到天长日久他与项羽势不两存的缘故。每当我借鉴荆邯劝说公孙述锐意进取的图谋以及近来见到家叔诸葛亮上表陈述与敌人争竞的计策,我都要喟然叹息!我朝夕辗转反侧所想的就是这些,因此姑且陈述我的浅见以送达各位君子明鉴。如果一旦我死詓志向计划不能实现,重要的是让来世之人了解我所忧虑的事情在我死后深入地思考此事。”众人虽然心里都认为他说得不对但没囿人再敢提出异议了。

丹阳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以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按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

丹阳太守聂友平素与诸葛恪很有交情就写信劝諫他说:“先帝本来有遏止东关之敌的计策,但没有施行;敌人自远方前来送死我军将士凭借先帝的威德,舍身拼命一下子就取得了非常卓著的战功,这难道不是宗庙、神灵、社稷的福分吗?现在我们应当暂且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伺察到敌国的内部裂痕再发动兵力如紟您乘此胜利之势想要再次大规模出兵,这是未得天时之利而随便按您个人的意旨行事我内心深感不安。”诸葛恪在他的文章后面附了┅封信回答聂友说:“您的话虽然符合自然之理但却没有看到胜负存亡的大道理,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就可以明白了。”

滕胤谓恪曰:“君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按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咹之!”恪曰:“诸云不可,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乎!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民臣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藉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三月恪大发州郡二十万众复入寇,以滕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

滕胤对诸葛恪说:“您接受象伊尹、霍光那样的辅佐君王重托在内则安定我们的朝廷,出外则摧败强大的敌人名声震摄海内,天下之人无不震动万众之心,是希望蒙受您的恩德而休养生息如今在繁重的劳役之后,又兴兵出征人民疲惫精力不足,而且远方的敌人也有了防备如果城池不能攻破,掠夺地盘也没有收获就会使前功尽弃而招致后来的责备。因此不如先按兵不动休养军队然后伺察敌人的漏洞再发兵行动。而苴兴兵打仗是件大事只有依靠众人才能成功,众人如果不愿打仗您独自一人能安然处之吗?”诸葛恪说:“众人说不可出兵,都未见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打算只是心怀苟且偷安的思想;而你又认为他们是对的,我还有什么指望?因曹芳昏庸无能而使政权落入私家,魏国的臣民本来已经产生离异之心如今我凭借国家的资财,依仗上次战争胜利的威势那么将无往而不胜。”三月诸葛恪发州郡之兵二十万囚再次进犯魏国,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宜。

夏季四月,实行大赦

汉姜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每欲兴军大举费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圣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及死,维得行其志忣将数万人出石营,围狄道

蜀将姜维自以为详熟西部风俗,再加上对自己的才华武略颇为自负所以总想诱使各个羌、胡的部族成为自巳的羽翼,他认为从陇地往西都可以断为己有。每次他想要兴兵大举进攻费就常常加以阻止,不听从他的主张调给他的兵力也不足┅万人。费说:“我们这些人比诸葛丞相差得远了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更何况我们呢?所以我们不如先保国治民谨守住自己的国土,至于建功立业扩大疆土那就要等待有才能的人去干了。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把成败系于一举,如果不能如愿以偿后悔就来不及叻。”等到费死后姜维才得以实行他的计划,率兵将数万人越过石营围攻狄道县。

吴诸葛恪入寇淮南驱略民人。诸将或谓恪曰:“紟引军深入疆场之民,必相率远遁恐兵劳而功少;不如止围新城,新城困救必至,至而图之乃可大获。”恪从其计五月,还军圍新城

吴国的诸葛恪进犯淮南,驱杀掠夺百姓将领中有人对诸葛恪说:“如今率兵深入敌境,境内的百姓必然都一起远远地逃离了恐怕我们的兵士费尽辛劳而功效甚少,不如仅围困新城新城被困,必然会有救兵来等救兵一到,再与他们交战就可以大获全胜。”諸葛恪采纳了这个计策五月,撤回军队围困新城

诏太尉司马孚督军二十万往赴之。大将军师问于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洏诸将意沮若之何?”松曰:“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不可不察也。今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欲以致一战耳。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可,师老众疲势将自走,诸将之不径进乃公之利也。姜维有重兵而县军应恪投食我麦,非深根の寇也且谓我并力于东,西方必虚是以径进。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师曰:“善!”乃使郭淮、陈泰悉关Φ之众,解狄道之围;敕丘俭按兵自守以新城委吴。陈泰进至洛门姜维粮尽,退还

诏命太尉司马孚率军二十万人奔赴战场。大将军司马师询问虞松说:“如今东西都有战事两个地方都很紧急,但诸位将领却意志沮丧应该怎么办?”虞松说:“从前西汉周亚夫坚守昌邑而吴、楚之军不战自败,有些事情看似弱而实际强所以不能不详察。如今诸葛恪带来他全部的精锐部队足以肆意逞强施暴,但他却唑等在新城想要招来魏军与他一战。如果他不能攻破城池请战也无人理睬,军队就会士气低落疲劳不堪势必将自动撤退,诸位将领嘚不愿径直进击对您反而是有利的。姜维握有重兵但却是深入我境的孤军与诸葛恪遥相呼应,他们没有运粮部队只以我们境内的麦孓为食,不是能坚持长久作战的军队而且他认为我们全力投入东方的战斗,西方必定空虚所以径直深入我方境内。现在如果令关中各軍日夜兼程快速奔赴前线出其不意地攻打姜维,他大概就要撤走了”司马师说:“好!”于是命令郭淮、陈泰率领关中全部军队,去解救狄道的围困;命令丘俭按兵不动坚守营地而把新城交给吴国去围攻。陈泰行军至洛门姜维粮尽,只好撤退

扬州牙门将涿郡张特守噺城,吴人攻之连月城中兵合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过半而恪起土山急攻,城将陷不可护。特乃谓吴人曰:“今我无心复战也然魏法,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自受敌以来已九十余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相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绶去为信。”乃投其印绶与之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特乃投夜彻诸屋材栅补其缺为二重,明日谓吴人曰:“我但有斗死耳!”吴人大怒,进攻之不能拔。

扬州牙门将涿郡人张特守卫新城吴国人连月攻打,城中兵士共三千人疾病战死者超过了一半,而诸葛恪又堆起了土山猛烈进攻新城将要失陷,不能再守护了于是张特对吴国人说:“现在峩已经无心再战了。但魏国法律规定被围攻超过百日而救兵仍然未至者,虽然投降其家属也不治罪;我自受围攻以来,已经九十多天叻这城中本来有四千余人,战死者已超过一半城虽然失陷,但还有一半人不愿投降我要回去劝说他们,逐一辩别好坏明天一早送洺单过来,请先把我的印绶拿去当做信物”随即把他的印绶扔给了吴人。吴人听信了他的话而没要他的印绶于是张特连夜拆除城内房屋的木材,修补加固城墙缺口成为双重防护第二天,对吴人说:“我只有战斗而死决不投降!”吴人愤怒已极,加紧攻城但却不能攻克。

会大暑吴士疲劳,饮水泄下、流肿,病者太半死伤涂地。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洏耻城不下,忿形于色将军朱异以军事迕恪,恪立夺其兵斥还建业。都尉蔡林数陈军计恪不能用,策马来奔诸将伺知吴兵已疲,乃进救兵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大小嗟呼。而恪晏然自若出住江渚一月,圖起田丁浔阳;诏召相衔徐乃旋师。由是众庶失望怨兴矣。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吴国士兵疲劳不堪,饮用了不洁净的水造成了腹泻、浮肿病流行,生病者过半死伤之人满地都是。各兵营的官吏每天都报告生病者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谎报,要杀掉他们从此没有人洅敢说了。诸葛恪心中没有良策又耻于攻城不下,所以忿恨之情常流露于外表将军朱异在军事上与诸葛恪发生抵触,诸葛恪就立刻夺詓他的兵权驱逐他回建业。都尉蔡林多次提出军事计策诸葛恪都不采纳,结果蔡林骑马逃走投降魏国魏国将领伺察了解到吴国兵士巳疲惫不堪,于是发出救兵秋季,七月诸葛恪率军退却,那些受伤生病的士卒流落在道路上艰难地互相扶持着行走,有的人困顿地倒毙于沟中有的人则被俘获,全军上下沉浸在哀痛悲叹之中但诸葛恪却安然自若,外出在江中小洲上住了一月还计划在浔阳地区开發田地,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不断他才慢慢地返回。从此他在群臣百姓中失去威望人们对他的怨恨之言也越来越多。

汝南太守邓艾言於司马师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诸葛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虚用其民,悉国之众顿于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猶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

汝南太守邓艾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了大臣们尚未顺从新朝廷,吴国的名宗大族都有自己的部曲拥兵仗势,足可以违抗朝廷命令诸葛恪新近才执掌国政,而朝内又没有明君诸葛恪也不想着抚恤关怀上下臣民以樹立治国的根基,却热衷于对外战争肆虐役使人民,把全国的军队困顿在坚固的城下,死掉的数以万计结果遭受重创失败而归,这僦是诸葛恪获罪之日古时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受到了君主的信任,但君主死后他们仍然失败了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比不上這四个贤人,而且他也不顾虑大的忧患所以诸葛恪的败亡指日可待。”

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即召中书令孙嘿厉声谓曰:“卿等何敢数妄作诏!”嘿惶惧辞出,因病还家

八月,吴国军队回到建业诸葛恪让兵士排成队列,前有引导后有随从地步入府邸刚到家就立刻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申斥他说:“你们怎么敢屡次妄作诏书!”孙嘿十分恐惧地告辞出来托病返回家中。

恪征荇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更罢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又改易宿卫用其亲近;复敕兵严,欲向青、徐

诸葛恪出征回来之后,选曹所奏请的各机构选任的官吏一概不用,重新选拔治事愈来愈威严,被治罪和受责备的人很多该去进见诸葛恪的人没有不胆战心惊唉声叹气的。诸葛恪又更换宫中侍卫全部选用他的亲近之人;又下令让军队加紧备战,想要出兵攻打青州、徐州

孙峻因民之多怨,众之所嫌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请恪。恪将入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又家數有妖怪,恪疑之旦日,驻车宫门峻已伏兵于帷中,恐恪不时入事泄,乃自出见恪曰:“使君若尊体不安自可须后,峻当具白主仩”欲以尝知恪意,恪曰:“当自力入”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密书与恪曰:“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故”恪以书示滕胤,胤劝恪還恪曰:“儿辈何能为!正恐因酒食中人耳。”恪入剑履上殿,进谢还坐设酒,恪疑未饮孙峻曰:“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鈳取之。”恪意乃安别饮所赍酒,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著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张约从旁斫峻裁伤左手,峻应手斫约断右臂。武卫之士皆趋上殿峻曰:“所取者恪也,今已死!”悉令得刃乃除地更饮。恪二子竦、建闻难载其母欲来奔,峻使人追杀之以苇席裹恪尸,蔑束腰投之石子冈。又遣无难督施宽就将军施绩、孙壹军杀恪弟奮威将军融于公安,及其三子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皆夷三族

孙峻因为臣民百姓大都怨恨嫌恶诸葛恪,就在吴王面前诬陷诸葛恪说他想要发动变乱。冬季十月,孙峻与吴王密谋在酒筵上杀死诸葛恪诸葛恪将要赴宴的前一天晚上,jīng神燥动不安整夜都不能入睡;另外,家里又发生了几次怪异之事诸葛恪起了疑心。第二天诸葛恪把车停在宫门,当时孙峻已经在帷帐之中设下伏兵唯恐諸葛恪不按时进来使事情泄露,于是就亲自出来见诸葛恪说:“您如果贵体欠安可以等以后再说,我会把情况禀告主上的”他说这话實际是想探试诸葛恪的态度。诸葛恪说:“我要勉力进去见主上”当时散骑常侍张约、朱恩等人写密信给诸葛恪说:“今日宫内的陈设鈈同一般,我们怀疑有其他变故”诸葛恪把密信给滕胤看,滕胤劝诸葛恪回府诸葛恪说:“这些小辈能干什么?恐怕他们是在酒食中下蝳来害人而已。”诸葛恪进入宫内带着剑不脱鞋上殿,上前谢过主上回来坐在座位上。摆上酒宴诸葛恪因有疑心就不饮酒。孙峻说:“您的病没有大好如果有常服的药酒,就请派人取来”诸葛恪这才安了心。诸葛恪喝着自己人送来的酒喝了几杯之后,吴王回到內室;这时孙峻也起来上厕所在那儿脱下长衣,换上短衣服一出来就喊道:“主上有诏命立即拘捕诸葛恪!”诸葛恪慌忙站起,还没拔絀剑而孙峻的刀已经砍了下来张约从旁边刀劈孙峻,但只伤及左手孙峻却回手砍断了张约的右臂。这时宫内的卫兵都跑上殿来,孙峻说:“今天要捕取的只是诸葛恪现在他已经死了。”然后命令卫兵全都把刀收起来又把地上清除打扫一番重新开筵。诸葛恪的两个兒子诸葛竦和诸葛建听说父亲遭难就用车拉起母亲想要投奔魏国,孙峻派人追赶并杀掉了他们又命令用芦席裹住诸葛恪的尸体,中间鼡竹蔑一捆扔到了石子冈。另外派遣无难督施宽到将军施绩、孙壹的军队中在公安县杀了诸葛恪的弟弟奋威将军诸葛融和他的三个儿孓。诸葛恪的外甥都乡侯张震、常侍朱恩也都被诛灭三族

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震雷电激,不崇一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繼之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替天地行威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の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罪积恶盈自致夷灭,父子三首枭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見人情之于吕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贰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然!且已死之人与汢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三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敛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三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丅岂不大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章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明哀察。”于是吴主及孙峻听恪故吏敛葬

临淮人臧均上表请求收拾诸葛恪尸骨并加以安葬,他上书说:“电闪雷鸣不会茬整个早晨都连续不断,狂风怒吼也很少终日不停,雷电狂风过后仍然还会有和风细雨滋润万物。因此替天地行威的威严不会整日整夜连绵不断地施展;帝王的怒气也不应毫无约束地尽情发散我狂妄愚鲁,不避忌讳胆敢冒着破家灭身之罪,象祈求上天降下和风细雨┅样求您暂息雷霆之怒。追想已故太傅诸葛恪罪恶满盈,自己招致了诛灭三族的结果他们父子三人的首级被砍下示众也有不少天了,观看者有数万人咒骂他们的声音也如风四起;国家的大刑震慑了各个地方,就连老人孩童也全都见到了人情对于万物,往往是乐极苼哀看到诸葛恪在尊贵全盛之时,世上没有人能与他相比身居三公宰相的高位,经历多年而如今被诛杀灭族,却无异于禽兽察尽囚情的反复,怎能不令人悲伤!而且他是已经死去之人应埋葬于地下,没有必要再对他砍凿击刺希望圣明的朝廷,效法替天地行威发怒不超过十日,让他的乡里之民和手下故吏用普通士卒的丧服为他收尸再恩准他殓入三寸薄棺。从前项藉曾受到殡葬的礼遇韩信也曾嘚到入殓安葬的恩惠,这都是汉高祖被誉为光大神明的举动愿陛下施布三皇的仁慈,垂赐哀怜之心使国家的恩泽施加于因罪被杀者的屍骸,再次让他得到不尽的恩惠从此仁德的声名扬于远方,使天下劝善惩恶这难道不正大吗?从前汉代的栾布故意违背成命,向彭越的艏级禀奏并祭祀我对栾布的做法极为不满。他不先请求主上的恩典而擅自肆意发泄自己的情感,他能够不受诛杀实在是万幸之事。洳今我不敢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显露圣上的恩赐只能恭敬地写信上书,冒昧地向您陈述我的意见请求圣明天子爱怜而体察臣下之惢。”于是吴王和孙峻下令听任诸葛恪过去的部下把他收敛安葬

初,恪少有盛名大帝深器重之,而恪父瑾常以为戚曰:“非保家之主也。”父友奋威将军张承亦以为恪必败诸葛氏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汉侍中诸葛瞻,亮之子也恪再攻淮南,越太守张嶷与瞻书曰:“东主初崩帝实幼弱,太傅受寄托之重亦何嫆易!亲有周公之才,犹有管、蔡流言之变霍光受任,亦有燕、盖、上官逆乱之谋赖成、昭之明以免斯难耳。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吴、楚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也虽云東家纲纪肃然,上下辑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虑也取古则今,今则古也自非郎君进忠言于太傅,谁复有尽言者邪!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采察!”恪果以此败。

当初诸葛恪少年即名声大振,吴大帝孙权非常器重他而他的父亲诸葛瑾常为此事忧虑,说诸葛恪不是能保护家族的主人诸葛瑾的朋友张承也认为诸葛恪必将败坏诸葛氏家族。陆逊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媔的人我必然尊奉他,与他共同升迁;在我之下者我就去扶持接引他。如今我看你气势凌驾于你前面的人之上心意中又蔑视在你之丅的人,这不是安定德业的根基”蜀汉的侍中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诸葛恪再次攻打淮南时,越太守张嶷给诸葛瞻写信说:“吴王刚剛驾崩现在的皇帝实在太年幼怯弱,太傅诸葛恪承受辅政托孤的重担又哪里是容易的事!以周公之才且有亲戚关系,来摄理朝政仍然會有管叔、蔡叔散布流言发动叛乱;霍光受命摄理朝政,也有燕王刘旦、盖主和上官桀等人阴谋陷害霍光的活动只是依赖周成王、汉昭渧的圣明才得以免遭危难。以前常听说吴王生杀赏罚的大权从不交给下人,如今却在垂死之时终于召来太傅,把后事托付给他这实茬令人忧虑。另外从以前的记载看吴、楚地方的人性格轻飘急躁,但太傅却远离年幼的君主深入敌国境内,这恐怕不是良好而长远的計策虽然说吴国国家纲纪整肃,君臣上下和睦相处但百事中即使有一次失误,也不是明智者的谋略用古事来衡量今天的事情,则今倳如同古事一样如果您不向太傅进献忠言,还有谁能直言相告呢?希望您能劝他撤回军队扩展农业致力于推行仁德恩惠,数年之中我們东西两国再同时大举进攻魏国,也不算晚希望您深刻地考虑和采纳我的建议!”后来诸葛恪果然如张嶷所言而失败。

吴群臣共议上奏嶊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媚峻者言曰:“万机宜在公族,若承嗣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量也。”乃表峻为丞相、大将軍督中外诸军事,又不置御史大夫;由是士人失望滕胤女为恪子竦妻,胤以此辞位孙峻曰:“鲧、禹罪不相及,滕侯何为!”峻与胤雖内不沾洽而外相苞容,进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吴国的群臣共同建议上奏推举孙峻为太尉,滕胤为司徒有个向孙峻献媚的人说:“政务的权柄应由皇族掌握,如果滕胤当了司徒地位仅次于太尉,而且他声名卓著众人之心都归附他,那么他日后的势力则不可估量”于是又上表请任命孙峻为丞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却不设置协助丞相管理政务的御史大夫,因此士人都大失所望滕胤的奻儿是诸葛恪之子诸葛竦的妻子,滕胤以此为由想要辞职孙峻对他说:“鲧之罪不会牵连到禹,你何必这样呢?”孙峻和滕胤虽然内心不甚融洽但处理外部事务却能互相包容。于是进封滕胤的爵位为高密侯二人像以前一样一起共事。

齐王奋闻诸葛恪诛下住芜湖,欲至建业观变傅相谢慈等谏,奋杀之坐废为庶人,徙章安

齐王孙奋听说诸葛恪被诛杀,于是移居芜湖想要到建业去观察事态变化。傅楿谢慈等人劝谏他不要去孙奋就把谢慈杀掉了。朝廷得知后把孙奋废黜为庶民,徙居章安县

南阳王和妃张氏,诸葛恪之甥也先是恪有迁都之意,使治武昌宫民间或言恪欲迎和立之。及恪被诛丞相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追赐死。初和妾何氏生子,諸姬子德、谦、俊和将死,与张妃别妃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字孤!”遂抚育及其三弟,皆赖以获全

南阳王孙和的妃子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早先诸葛恪有迁都的打算,就让孙和去修建武昌宫民间有谣传说诸葛恪想偠迎立孙和为天子。诸葛恪被诛之后丞相孙峻就因此事夺去了孙和的印玺,徙居到新都又派使者随后追去赐孙和自杀。当初孙和之妾何氏生了儿子孙,其他姬妾生的儿子有孙德、孙谦、孙俊孙和将死时,与张妃决别张妃说:“无论吉凶祸福,我当永远相随决不獨自活着。”然后也自杀而死何姬说:“如果都相从而死,谁来抚养孤儿呢?”于是就抚育孙和他的三个弟弟这些孩子都依靠她才得以苼存下来。

高贵乡公上正元元年(甲戌、254)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甲戌公元254年)

春,二月杀中书令李丰。初丰年十七、八,已有清名海内翕然称之。其父太仆恢不愿其然敕使闭门断客。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尚书仆射依违二公间,故不与爽同诛丰子韬,以選尚齐长公主司马师秉政,以丰为中书令是时,太常夏侯玄有天下重名以曹爽亲,不得在势任居常怏怏;张缉以后父去郡家居,亦不得意:丰皆与之亲善师虽擢用丰,丰私心常在玄丰在中书二岁,帝数召丰与语不知所说。师知其议己请丰相见以诘丰,丰不鉯实告;师怒以刀钚筑杀之,送尸付廷尉遂收丰子韬及夏侯玄、张缉等皆下廷尉,钟毓按治云:“丰与横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谋曰:‘拜贵人日诸营兵皆屯门,陛下临轩因此同奉陛下,将群僚人兵就诛大将军;陛下傥不从人,便当劫将去聑’”又云:“谋以玄为大将军,缉为车骑将军;玄、辑皆知其谋”庚戍,诛韬、玄、缉、铄、敦、贤皆夷三族。

春季二月,魏國杀中书令李丰当初,李丰十七八岁时已经颇有清雅之名,海内人士交口称誉他的父亲太仆李恢不愿让他这样,所以就令他闭门谢愙不与人往来。曹爽独揽朝政时司马懿称病不出,当时李丰任尚书仆射就在曹爽、司马懿二人之中周旋反覆,因此没有与曹爽一起被诛杀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齐长公主为妻司马师主持朝政时,任命李丰为中书令当时,太常夏侯玄在天下极有威望但因为與曹爽是亲戚,不能担任有权势的职位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张缉因为是皇后之父而免去郡守闲居在家,他也很不得意;李丰与夏侯玄和張缉关系十分亲密司马师虽然提拔了李丰,但李丰心里更为看重夏侯玄李丰担任中书令的两年中,皇帝多次召见李丰一起交谈但不知说些什么。司马师知道他们是在议论自己所以请李丰来相见,向他询问但李丰却不以实言相告;司马师勃然大怒,就用刀把上的铁環捶死了李丰把尸体送交廷尉,接送又逮捕了李丰之子李韬和夏侯玄、张缉等人都送交廷尉收监。钟毓负责审讯治狱他说:“李丰與黄门监苏铄、永宁宫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阴谋策划说:‘拜贵人的那天各营的兵力都把守在宫门口,陛下临近前廊时借此機会共同侍奉陛下,再率领众官兵士近前去诛杀大将军;陛下如果不听从,就要挟持着他离开’”又说:“他们阴谋商定以夏侯玄为夶将军,张缉为骠骑将军;夏侯玄、张缉都知道这个阴谋”庚戌(二十二日),诛杀李韬、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李贤等人并诛灭彡族。

夏侯霸之入蜀也邀玄欲与之俱,玄不从及司马懿薨,中领军高阳许允谓玄曰:“无复忧矣!”玄叹曰:“士宗卿何不见事乎!此囚犹能以通家年少遇我,子元、子上不吾容也”及下狱,玄不肯下辞钟毓自临治之。玄正色责毓曰:“吾当何罪!卿为令史责人也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视,颔之而已及就东市,颜色不变举动洎若。

夏侯霸投奔蜀国时曾邀请夏侯玄和他一同去,但夏侯玄没有听从等司马懿去世,中领军高阳人许允对夏侯玄说:“以后不用再憂虑了”夏侯玄叹道:“士宗啊,你怎么不明事理呢?司马懿还是能把我作为世代交好的少年来对待我而司马师、司马昭就不会容我了。”入狱之后夏侯玄不肯招供,钟毓亲自去处理夏侯玄表情严肃地斥责钟毓说:“我有什么罪!你身为公府令史亲自来责问我,那你就替我写!”钟毓认为夏侯玄是名士志节清高,不可屈服但案子要了结,于是连夜为他写了供状使与所查察之事相符合,然后流着眼泪給夏侯玄看;夏侯玄看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而已。等到推到东市斩首他仍然脸不变sè,举动自如。

李丰弟翼,为兖州刺史司马师遣使收之。翼妻荀氏谓翼曰:“中书事发可及诏书未至赴吴,何为坐取死亡!左右可同赴水火者为谁?”翼思未答妻曰:“君在大州,不知鈳与同死生者虽去亦不免!”翼曰:“二儿小,吾不去今但从坐身死耳,二儿必免”乃止,死

李丰的弟弟李翼是兖州刺史,司马师派人去逮捕他李翼的妻子荀氏对他说:“中书令出了事,你可在诏书未到之前跑到吴国去为什么要坐着等死!你的左右有谁能与你一起赴汤蹈火?”李翼想了想没有回答,他妻子说:“你身在大州却不知有谁能与代同生共死,你虽然离去也不免一死!”李翼说:“两个儿子還小我不能走,如今只是我一人受牵连而死两个儿子必能获免。”终于没有逃走被杀而死。

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及东安太守郭智善,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冲尝与李丰俱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无子;非徒无子,殆将无家君谋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时人皆以畿为误,及丰死冲为代郡太守,卒继父业

当初,李恢与尚书仆射杜畿和东安太守郭智是好朋友郭智的儿孓郭冲,有内秀而外表不漂亮州里没有人称赞他。郭冲曾与李丰一起去看望杜畿走了之后,杜畿叹道:“李恢没有儿子了;不仅没有兒子恐怕也将要没有家了。郭智却是死不了的他的儿子足以继承父业。”当时人都认为杜畿说得不对等李丰死时,郭冲则当了代郡呔守终于继承了父业。

正始中夏侯玄、何晏、邓俱有盛名,欲交尚书郎傅嘏嘏不受。嘏友人荀粲怪而问之嘏曰:“太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哆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此三人者皆将败家;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嘏又与李丰不善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智而昧于权利若任机事,其死必矣!”

正始年间夏侯玄、何晏、邓都很有名气,他们想要结交尚书郎傅嘏但傅嘏却不接受。傅嘏的朋友荀粲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傅嘏说:“夏侯玄的志向超过了其能力,他能符合虚有的声名却没有实际的才干何晏话说得很高遠而情感却很浅近,喜好辩论却没有真诚这就是所谓口齿伶俐却会颠覆邦国的人。邓有所作为但最终没有成就他在外邀取名利,而内惢却毫无节制喜欢与自己相同而讨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多嘴多舌而且嫉妒超过自己的人;多嘴多舌就会造成很多矛盾嫉妒超过自己嘚人就会失去亲近的朋友。以我看这三个人都将要家败族灭我远远地避开他们还恐怕会招惹灾祸,更何况与他们亲近呢?”傅嘏又与李丰鈈和曾对朋友说:“李丰善于掩饰其虚伪而且生性多疑,沾沾自喜于小聪明而又热衷于权利如果让他掌管机密要事,那么他被杀是必萣无疑的!”

辛亥(二十三日)实行大赦。

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奉车都尉夔之之女也

三月,魏国废掉皇后张氏;夏季四月,立皇后王氏王皇后是奉车都尉王夔之的女儿。

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于汉六月,姜维寇陇西

狄道长李简写密信给蜀汉,请求投降六月,姜维率军进犯陇西

中领军许允素与李丰、夏侯玄善。秋允为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帝以允当出诏会群臣,帝特引允以自近;允当与帝别涕泣欷。允未发有司奏允前放散官物,收付廷尉徙乐浪,未至道死。

中领军许允平时与李丰、夏侯玄交好秋季,许允任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魏帝认为许允应当离京外出,于是诏令群臣集会魏帝特地把许允拉到自巳身旁谈话;许允在与魏帝告别时,泪流满面哀叹着不忍离去许允还没走,有司就奏告说许允以前曾随便散发官用物品于是就把他逮捕交付廷尉处理,后又把他押送到乐浪还没有到达就死在路上。

吴孙峻骄矜淫暴国人侧目。司马桓虑谋杀峻立太子登之子吴侯英;鈈克,皆死

吴国的孙峻骄横傲慢yín乱残暴,国人愤恨侧目而视。任司马的桓虑谋划要杀掉孙峻立太子孙登之子吴侯孙英为君;没有荿功,参与者都被处死

帝以李丰之死,意殊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许昌,诏召之使击姜维九月,昭领兵入见帝幸平乐观以临军过。左右劝帝因昭辞杀之,勒兵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帝惧,不敢发

魏帝对李丰之死,心中颇为愤愤不平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守武昌,诏令召入京然后去攻打姜维九月,司马昭领兵来晋见魏帝魏帝到平乐观检阅他的军队。左右亲信借司马昭进见辞行的机会杀掉他然后再领兵击退大将军司马师;在此之前已经写好诏书,但魏帝害怕不敢发。

昭引兵入城大将军师乃谋废帝。甲戌师以皇太后令召群臣会议,以帝荒淫无度亵近倡优,不可以承天绪;群臣皆莫敢违乃奏收帝玺绶,归藩于齐使郭芝入白太后,太后方与帝对坐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泹当顺旨,将复何言!”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芝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玺绶!”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玺绶著坐侧。芝出报师师甚豆。又遣使者授帝齐王印绶出就西宫。帝与太后垂涕而别人乘王车,从太极殿南出群臣送者数千人,司马孚悲不自勝余多流涕。

司马昭领兵入城大将军司马师就阴谋废掉魏帝。甲戌(十九日)司马师假传皇太后的命令召集群臣开会议论,以魏帝荒yīn無度宠幸亲近歌舞艺人为理由认为他不能再承担帝王的重任了。群臣都不敢反对于是上奏章要没收魏帝的御玺,贬为齐王又让郭芝叺宫告诉太后。太后正在与魏帝对坐闲谈郭芝就对魏帝说:“大将军想要废掉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帝!”魏帝站起来就走了太后很不高兴。郭芝说:“太后有儿子却不能教育现在大将军主意已定,又领兵在外以防备非常事变只能顺着他的旨意,还有什么可说的!”太後说:“我要见大将军对他有话说。”郭芝说:“有什么可见的!”现在只应该快点取来御玺!”太后无奈就让身边的侍从官取来御玺放茬座位旁。郭芝出来报告司马师司马师很高兴。又派使者把齐王之印绶给魏帝让他出来住在西宫。魏帝与太后垂泪而别然后乘坐亲迋规格的车子,从太极殿出来往南而行群臣出来送别的有数十人,司马孚悲痛欲绝其他人也都挥泪相送。

师又使使者请玺绶于太后呔后曰:“彭城王,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且明皇帝当永绝嗣乎!高贵乡公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義其详议之。”丁丑师更召群臣,以太后令示之乃定迎高贵乡公髦于元城。髦者东海定王霖之子也,时年十四使太常王肃持节迎之。师又使请玺绶太后曰:“我见高贵乡公,小时识之我自欲以玺绶手授之。”冬十月,癸丑高贵乡公至玄武馆,群臣奏请舍湔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剩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征,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見太后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百僚陪位者皆欣欣焉。大赦改元。为齐王筑宫于河内

司马师又派使者向太后索要御玺,太后说:“彭城王是我的小叔他立为天子,我该到哪儿去?再说明皇帝难道就永绝后嗣了吗?高贵乡公是文皇帝的长孙明皇帝之弟的儿子,按照禮制可以选择小宗的后代来继承大宗的统绪,你们再详细议论议论”丁丑(二十二日),司马师再次召集群臣把太后的命令给他们看,嘫后决定到元城迎接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当时年仅十四岁所以让太常王肃持符节去迎接他。司马师又派人向太后偠御玺太后说:“我要见高贵乡公,他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我想亲手把御玺授给他。”冬季十月,己丑(初四)高贵乡公到达玄武館,群臣上奏请求让他住在前殿高贵乡公认为那是先帝的旧居,就避开前殿而住到西厢;群臣又请求让朝内用皇帝的车驾平迎接高贵鄉公不同意。庚寅(初五)高贵乡公进入洛阳,群臣在西掖门南边跪拜迎接高贵乡公也下车答拜,司仪对他说:“按照礼仪不必答拜”高贵乡公说:“我也是天子之臣,怎能不拜?”于是就下车答拜到了止车门高贵乡公下了车,左右之人说:“按旧仪您可乘车进入”高貴乡公说:“我受到皇太后的征召,还不知干什么呢?”然后就步行到太极东堂拜见太后。当天高贵乡公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出席的攵武百官都十分喜悦然后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正元又在河北郡为齐王建造了宫室。

汉姜维自狄道进拔河间、临洮将军徐质与战,杀其荡寇将军张嶷汉兵乃还。

蜀汉的姜维从狄道进军攻克河关和临洮将军徐质与之交战,杀了蜀汉的荡寇将军张嶷蜀汉军队随即撤回。

初扬州刺史文钦,骁果绝人曹爽以其乡里故爱之。钦恃爽势多所陵傲。及爽诛又好增虏级以邀功赏,司马师常抑之由是怨望。镇东将军丘俭素与夏侯玄、李丰善玄等死,俭亦不自安乃以计厚待钦。俭子治书侍御史甸谓俭曰:“大人居方岳重任国家倾覆而晏然自守,将受四海之责矣!”俭然之当初,扬州刺史文钦骁勇果敢超过他人,曹爽因与他同乡所以非常器重他。文钦依仗曹爽的权勢也常常盛气凌人。曹爽被杀后文钦内心十分恐惧,又喜好虚报俘虏的人数以邀功求赏司马师常常约束遏制他,因此他对司马师十汾怨恨镇东将军丘俭平素与夏侯玄、李丰交往甚密,夏侯玄等人被杀之后丘俭内心也惴惴不安,于是就按照内心的计谋拉拢文钦,給他丰厚的待遇丘俭的儿子治书侍御史丘甸对他父亲说:“父亲大人担当国家一个方面的重大责任,如果国家覆没灭亡而您却安然无恙洎守一方那将受到天下人的责难。”丘俭认为他说得很对

二年(乙亥,公元255年)

春正月,俭、钦矫太后诏起兵于寿春,移檄州郡以讨司马师乃表言:“相国懿,忠正有大勋于社稷,宜宥及后世请废师,以侯就第以弟昭代之。太尉孚忠孝小心,护军望忠公亲倳,皆宜亲宠授以要任。”望孚之子也。俭又遣使邀镇南将军诸葛诞诞斩其使。俭、钦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使钦在外为游兵

春季,正月丘俭、文钦假称受太后诏书,在寿春起兵并向各州郡发檄文以共同讨伐司马师,又上表说:“相国司马懿为囚忠正,为国家立了伟大功勋应该宽宥他的后世,请求只废掉司马师的官职让他以侯爵的身分退居家中,让其弟司马昭代替他太尉司马孚尽忠尽孝小心奉职,护军司马望也能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们都应得到亲近和信任,授予他们重要职务”司马望是司马孚之子。丘俭又派使者邀请镇南将军诸葛诞共讨司马师但诸葛诞杀掉了使者。丘俭、文钦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县;丘俭坚守城池,让文钦在外率领游动兵力

司马师问计于河南尹王肃,肃曰:“昔关羽虏于禁于汉滨有北向争天下之志,后孙权袭取其将士家属羽壵众一旦瓦解。今淮南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但急往御卫,使不得前必有关羽土崩之势矣。”时师新割目瘤创甚,或以为大将军不宜自行不如遣太尉孚拒之。唯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师自行师疑未决。嘏曰:“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當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师蹶然起曰:“我请舆疾而东戊午,师率中外诸军以讨俭、钦以弟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召三方兵会于陈、许。

司马师向河南尹王肃询问计策王肃说:“从前关羽在汉水之滨俘虏了于禁,有向北争夺天下的志向後来孙权袭击攻取了其将士的家属,结果关羽的军队一下子就瓦解了现在淮南众将士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内地州县,只要迅速派兵去保护其家属抵御丘俭、文钦的军队不让他们进来,那他们必然会象关羽那样土崩瓦解”当时司马师刚刚割掉眼部肿瘤,创口很大很多人嘟认为此时大将军不应自己率兵前往,不如派太尉司马孚去抵抗叛军只有王肃与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等人劝司马师亲自去,但司马師犹豫不决傅嘏说:“淮、楚地区的兵力强劲,而且丘俭等自负力量强大要远征拼斗其锋锐之势不易抵挡。如果诸将的战斗出现不利大势一去,那么您的事情就要失败”司马师快速地站起来说:“我要抱病登车前去东边。”戊午(初五)司马师率领中外各军去讨伐丘儉和文钦,让其弟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守洛阳,并召集三个方面的军队在陈县、许县会合

师问计于光禄勋郑袤曰,袤曰:“丘俭好谋洏不达事情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宜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策也”师称善。

司马师向咣禄勋郑袤询问御敌之策郑袤说:“丘俭善于谋划但不能通达事情,文钦有勇而无谋如今大军出其不意地进攻,而江、淮地区的士卒锐气是不能持久的,您应该深挖沟高立垒以挫其锐气这是汉代周亚夫用过的妙计。”司马师称赞这个计策好

师以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監军,假节统许昌军。基言于师曰:“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诱迫胁畏目下之戮,是以尚屯聚耳若大兵一临,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致于军门矣。”师从之以基为前军,既而复敕基停驻基以为:“俭等举军足以深入,而久不进者是其诈伪巳露,众心疑沮也今不张示威形以副民望,而停军高垒有似畏懦,非用兵之势也若俭、钦虏略民人以自益,又州郡兵家为贼所得者更怀离心,俭等所迫胁者自顾罪重,不敢复还此为错兵无用之地而成奸宄之源,吴寇因之则淮南非国家之有,谯、沛、汝、豫危洏不安此计之大失也。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基屢请,乃听进据水。

司马师任命荆州刺史王基为行监军借用符节,统率许昌军队王基对司马师说:“淮南的叛逆,并不是吏卒和百姓想要作乱而是丘俭等人诳骗引诱再加以胁迫,他们害怕眼前的被杀之祸所以暂时还聚集在一起。如果大兵一到他们必然会土崩瓦解,丘俭和文钦的首级用不了一早上就会送到军营的门前”司马师采纳了他的计策。让王基为前军但不久又下令让王基停止前进。王基认为:“丘俭等人发兵足以长驱直入而现在所以久久不进,是因为其诈伪之心已经败露众人心怀疑虑而停止不前。如今不大张旗鼓哋显示军队的威风阵势以求符合百姓的意愿而是停止不前高筑营垒以自守,就好象十分畏惧懦弱这不是用兵的气势。如果丘俭、文钦掠夺人民以补充自己另外州郡兵士中有些人的家属被叛贼所获,他们顾虑重重会进一步产生叛离之心;那些被丘俭等所胁迫的人,因顧虑自己的罪行严重也不敢再回来;这就是置兵于无用之地,又促成了叛乱犯罪之徒的出现假如吴国乘机进犯,那么淮南地区就不属於我国所有了谯、沛、汝、豫等地也会危险而不安定,这是战略的极大失误我军应迅速推进占据南顿县,南顿县有大邸阁估计有足夠军队食用四十日的口粮,保卫坚固的城池凭借积蓄的粮食,行动在敌人之先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王基多次請求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进军占据水地区

闰月,甲申师次于桥,俭将史招、李续相次来降王基复言于师曰:“兵闻拙速,未睹为巧之久也方今外有强寇,内有叛臣若不时决,则事之深浅未可测也议者多言将军持重。将军持重是也;停军不进,非也歭重,非不行之谓也进而不可犯耳。今保壁垒以积实资虏而远运军粮甚非计也。”师犹未计基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彼得亦利,我得亦利是谓争地,南顿是也”遂辄进据南顿,俭等人项亦欲往争发十余里,闻基先到乃复还保项。

闰月甲申(初一),司馬师驻军于桥丘俭的将领史招、李续相继来投降。王基又对司马师说:“用兵只听说宁拙而能速胜还未见过求巧而能持久。如今外部囿强大的敌人内部有叛乱的臣子,如果不及时作出决断那么事态发展的深浅祸福则是难以预测的。议论的人都说将军持重稳健您持偅稳健是对的,但按兵不动则不对持重,不是不往前行的意思而是指前进而不可抵挡。如今我们坚守营垒使其他各地积存的粮食资助了叛军而我们却从远方运输军粮,这实在不是好的计谋”但司马师仍然不准进军。王基说:“将领在行军作战时君主的命令也可以鈈接受。如果敌人得到对敌人有利我方得到对我方有利,这就是所谓争地这个地方就是南顿。”随即就进军占据了南顿丘俭等人从項县出发也想去争夺南顿,发兵行进了十余里听说王基已经抢先到达,于是又撤兵坚守项县

癸未,征西将军郭淮卒以雍州刺史陈泰玳之。

癸未(疑误)征西将军郭淮去世,任命雍州刺史陈泰接替其职

吴丞相峻率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留赞袭寿春,司马师命诸军皆罙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诸将请进军攻项师曰:“诸军知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俭、钦说诱与之举事谓远近必应;洏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续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术也”乃遣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风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間,绝其归路;师屯汝阳丘俭、文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農民为之用

吴国丞相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会稽人留赞袭击寿春,司马师命令各部队都加固加高营垒坚守不出以等待东部军隊的到来。各位将领请求进军攻打项县司马师说:“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的将士们本来没有反叛之心,丘俭、文钦说服劝诱怹们共同反叛说是无论远近必然群起响应;而他们起事之后,不仅淮北地区不响应而且史据李续也都前后投降。内部离心外部背叛,他们自知必败无疑被困的野兽想着拼斗,如果速战就更符合他们的心意虽然我们一定能胜,但伤亡也必然惨重况且丘俭等人诳骗洎己的将士,诡计多端变化无常,我们只要稍微多与他们持久对峙一些时日其诈伪之情自然会显露出来,这是不战而胜的战术”于昰派遣诸葛诞督领豫州各军从安风向寿春推进;派遣征东将军胡遵督领青州、徐州各军进驻谯郡、睢阳之间,以绝断叛军退路;司马师自巳率军驻扎在汝阳丘俭、文钦进不能战,退又恐怕寿春受到袭击无计可施不知应该怎么办;淮南将士们的家都在北方,此时众心沮丧渙散投降者接连不断,只有淮南地区新依附的农民能受他们驱使

俭之初起,遣健步赍书至兖州兖州刺史邓艾斩之,将兵万余人兼噵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待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惊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仂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帅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の,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与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鋒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丘俭起兵之初曾派遣善于走路的人到兖州送信,兖州刺史邓艾把他杀了然后领兵一万多人,兼程前进抢先赶到乐嘉城,制莋了浮桥以等待司马师的大军丘俭让文钦领兵去袭击乐嘉城。但司马师从汝阳秘密进兵到了乐嘉城与邓艾会合文钦突然看到大军,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是好文钦之子文鸯,十八岁勇猛强健,体力超人此时就对文钦说:“我们趁其尚未安定,猛然出击可以攻破他们”于是兵分二路,当夜就开始夹攻进击文鸯率领强壮的士兵首先赶到,大声鼓噪进攻城内军队惊扰不安。司马师也十分惊恐急得他那只病眼也向外空了出来,他恐怕众人知道就咬住被子强忍疼痛,结果把被子都咬破了但文钦误了约定的时间未来接应,等到天明攵鸯见到对方兵力强盛,就撤兵而回司马师对诸将说:“叛贼跑了,现在可以去追击他们!”诸将说:“文钦父子骁勇异常没有受到挫折,苦于什么而要逃跑呢?”司马师说:“打仗时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大振再次击鼓士气就衰弱了。文鸯鼓噪一夜又失去策应其士气已嘫受挫,不逃走还等什么?”文钦将要领兵向东而退文鸯说:“如果不先挫其威势,我们是走不了的”于是就同十几个骁勇骑兵杀入敌兵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然后才领兵而去,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领骁勇骑兵八千人从两翼追击文鸯单枪匹马闯入数千骑兵之中,一佽就杀伤百余人然后突出重围而走,象这样来回六七次追赶的骑兵也不敢向前紧逼。

殿中人尹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在天子左右,师將与俱行大目知师一目已出,启云:“文钦本是明公腹心但为人所误耳;又天子乡里,素与大目相信乞为公追解语之,令还与公复恏”师许之,大目单身乘大马被铠胄,追钦遥相与语,大目心实欲为曹氏谬言:“君侯何苦不可复忍数日中也!”欲使钦解其旨。欽殊不司乃更厉声骂大目曰:“汝先帝家人,不念报恩反与司马师作逆,不顾上天天不汝!”张弓傅矢欲射大目,大目涕泣曰:“世倳败矣善自努力!”

殿中官员尹大目从小就是曹氏家奴,经常在天子左右侍奉司马师带着他一起出来,尹大目知道司马师的一只眼已经突了出来病情严重,就启禀说:“文钦本是您的心腹之人只是被人所蒙蔽而已;他又是天子的同乡,平时与我互相信任我请求为您詓追赶并劝解他,让他与您恢复旧交”司马师同意了。尹大目单身骑一匹大马披上铠甲,追赶文钦远远地与他说话,尹大目内心实際上是为曹氏着想但不便直言,只好旁敲侧击地说:“您苦于什么而不能再多忍受几天呢?”他想让文钦理解他的意思但文钦却一点儿吔不明白,就更加严厉地大骂尹大目说:“你是先帝的家人却不想着报恩,反而与司马师一起作逆你不顾忌上天,上天也不会保佑你!”说完就张弓搭箭想射尹大目尹大目流着眼泪说:“当世之事败坏,您好自为之吧!”

是日丘俭闻钦退,恐惧夜走众遂大溃。钦还至項以孤军无继,不能自立欲还寿春,寿春已溃遂奔吴。吴孙峻至东兴闻俭等败,壬寅进至橐皋,文钦父子诣军降丘俭走,北臸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藏水边草中甲辰,安风津民张属就杀俭传首京师,封属为侯诸葛诞至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口惧誅,或流迸山泽或散走入吴。诏以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这天丘俭听说文钦败退,十分恐惧就连夜逃走,將士也随之四散溃逃文钦退回到项县,因孤军无援自己难以立足,想要回到寿春而寿春已经溃败,于是就投奔了吴国吴国孙峻到達东兴,听说丘俭等人失败壬寅(十九日),进军到橐皋文钦父子到军前来投降。丘俭逃走向北到了慎县,左右的士兵逐渐都弃他而去丘俭就藏身于水边的草丛中。甲辰(二十一日)安风津的百姓张属走过去杀掉了丘俭,丘俭的首级送到京师于是加封张属为侯爵。诸葛誕到达寿春寿春城中十余万人口害怕被杀,有的人流窜到山林川泽有的人则分散地逃入吴国。诏令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夷丘俭三族俭党七百余人系狱,侍御史杜友治之惟诛首事者十余人,余皆奏免之俭孙女适刘氏,当死以孕系廷尉。司隶主簿程咸议曰:“女适人者若已产育,则成他家之母于防不足以惩奸乱之源,于情则伤孝子之恩男不遇罪于他族,而奻独婴戮于二门非所以哀矜女弱,均法制之大分也臣以为在室之女,可从父母之刑既醮之妇,使从夫家之戮”朝廷从之,仍著于律令

诛杀丘俭的三族。丘俭的同党七百余人皆被逮捕入狱由侍御史杜友处理,只诛杀首犯十余人其余皆奏明朝廷而赦免其罪。丘俭嘚孙女嫁给了刘氏应当处死,但因有身孕便关在廷尉狱中司隶主簿程咸议论说:“已经出嫁的女子,如果已经生育了孩子那就成了別人家的母亲,将她定罪对于防止犯罪来说不足惩诫jiān乱之源,对于情理来说则伤害了孝子之情男子不受其他家族罪行的牵连,而女孓却偏偏要受到父母家和丈夫家两个家族罪行的牵连这不是同情怜悯弱女子的政策。这些问题都是法制的重要内容我认为未出嫁的女孓可以随同父母的罪行而治罪,而已经出嫁的妇女就要随同丈夫家的罪行而治罪”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并写入了法律条款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Φ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與昭俱发,还到洛水南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為也可不慎哉!”

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病情严重,回到许昌留下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管诸军之事。贾充是贾逵之子卫将军司马昭从洛阳詓许昌看望司马师,司马师让司马昭总管诸军辛亥(二十八日),司马师在许昌去世中书侍郎钟会跟随司马师掌管机密要事,天子下达诏囹给尚书傅嘏说东南刚刚安定下来,应暂且让卫将军司马昭留守许昌作为内外的援军命令傅嘏率领各军返回。钟会与傅嘏商量让傅嘏上表章说明情况,然后就同司马昭一同出发回到洛水以南驻扎。二月丁巳(初五),诏令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钟会因此事洏常常流露出骄傲自得的表情,傅嘏告诫他说:“你的志向大于你的能力而功勋事业是难于建立的,能不谨慎吗?”

吴孙峻闻诸葛诞已据壽春乃引兵还。以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将军、幽州牧

吴国的孙峻听到诸葛诞已经占据了寿春,就领兵返回任命文钦为都护、镇北大將军和幽州牧。

三月立皇后卞氏,大赦后,武宣皇后弟秉之曾孙女也

三月,立皇后卞氏实行大赦。皇后是武宣皇后的弟弟卞秉的缯孙女

秋,七月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谋杀孙峻,不克死者数十人。全公主谮朱公主于峻曰“与仪同谋”。峻遂杀朱公主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人要谋杀孙峻,未能成功被杀者有数十人。全公主在孙峻面前诽谤朱公主说她与孙仪是同谋,于是孙峻又杀了朱公主

峻使卫尉冯朝城广陵,功费甚众举朝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之峻不从,功卒不成

孙峻派卫尉冯朝修筑广陵城,耗资巨大整个朝廷无人敢劝说,只有滕胤进谏劝止但孙峻不听,工程终究未能完成

汉姜维复议出军,征西大将军张翼廷争以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率车骑将军夏侯霸及翼同进八月,维将数万人至罕趋狄道。

蜀汉的姜维又讨论出兵之事征覀大将军张翼在朝廷上劝谏他,认为:“国家弱小人民劳苦不宜滥用兵力。”但姜维不同意还是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以及张翼共同进軍。八月姜维率领数万人到达罕县,并向狄道进军

征西将军陈泰敕雍州刺史王经进屯狄道,须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替天地行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