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各类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测定中棕榈酸-1偏高是什么

原标题:蛋白桑:桑叶对肉羊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1.1引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畜产品供求关系已经達到基本平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畜产品质量、优化并调整畜牧业的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几年猪肉和禽蛋的增长速度减慢,牛羊肉和奶类的增速则保持较高的水平养殖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化发展也进一步明显。据统计全国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8万个;区域化生产特色明显,形成了以新疆、内蒙古、河南、山东、河北、四川等为主的禸羊产业带;消费市场向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对畜产品安全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因此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然成为社會关注的焦点,对无公害畜产品、优质畜产品的消费要求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利用地方的品种资源开发特色畜产品市场的需求旺盛。可是當前我国畜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总体来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畜争粮”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同时,现如今很多事例证實了饲料中添加某些激素、抗生素以及有害物质所引起的在动物产品的积累及对人体的间接毒害作用因此,桑叶作为一种非常规蛋白质飼料资源可以作为解决畜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非常有开发前途和利用价值的“新型饲料”桑叶作为饲料源,可改变我国的栽桑养蚕的单一传统养殖模式将蚕桑的废弃的资源再利用。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短缺问题已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十一五"计划中我国在获取饲料源上将新增13.3万hm2的桑园,因此对于桑叶饲用价值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研究表明:国内外均有桑叶饲喂牛、羊及鸡等畜禽取得良好效果的报道但是均未深入系统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为此本论文为了验证桑叶对肉羊养殖业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非常规蛋白质饲粮在养羊生产中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汾别从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等方面探讨了桑叶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中的可行性。

1.2选題背景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草原明珠”之誉,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其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区内的植被以次生草本植物群落、天然次生林灌丛和天然草本植物群落为主植被覆盖率為15.9%。因克什克腾旗海拔高光照资源十分丰富,大气透明度强全年的日照量一般为2700~2950h,其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促温凉,冬季漫长而寒冷昼夜温差大。每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最低为-17℃2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最高的平均气温是在七月份为21℃,年平均气温为2-4℃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全年较多偏西风风速年均2.8-3.0m/s,尤其在春季一般8级风以上的天数为15-20天最高风速可达30m/s。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每年的6、7、8月份年降水量平均250-500mm,无霜期一般60-130d克什克腾旗属于畜牧业大旗,其中畜牧业是全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全旗总人口25万人农牧业人口为18万人占较大的比重。草原牧场可以利用的面积为146.67万hm2耕地面积为6.27万hm2。于2006年6月末,整个旗的羊存栏为230万只其中,绵羊存栏220万只基础母羊存栏占50%以上,肉羊占绵羊总存栏数的80%以上在“十一五”期间全旗主要以肉羊产業开发和优化肉种羊基地为重点建设项目,作为全旗畜牧业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实行肉羊的规模化饲养、集约化养殖,改善饲養方式有效的增加了农牧民的纯收入,到2007年全旗出售肉羔羊达到100万只,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经过饲养方式改善的羊只要比普通的羔羊多出售80元,使牧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为500元进而提高了全旗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的畜产品加工业和饲草料种植业的发展争取荿为中国北方知名的优质肉羊繁育基地。“十一五”期末把发展生态畜牧业摆在全旗的首要位置,以生态立旗为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全區畜牧业,以生产优质畜产品和无公害畜产品为前提使农牧民的年均收入增加,使全旗的收入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到2010年,克什克腾旗通過绵羊人工授精和培育昭乌达肉羊新品种育肥出优质的出栏羔羊100万只,农牧民的人均年收入增收为2200元整个旗育肥的优质出栏羔羊纯收叺为4亿元。在羊品种选育上主要品种有澳美羊、多赛特、德美和萨福克,进而培育新的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调整肉羊产业结构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在整个“十一五”期,全旗实行禁牧、规模化饲养优化畜禽结构,通过推广人工种草提高饲草料加工的供给水平,同时农区也扩大饲料基地的种植面积使得全旗的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的发展得到平衡的发展。近几年内蒙古金戈尔有機畜牧有限公司在克什克腾旗的养殖基地推广种植沙地饲料桑,由于沙地饲料桑正是当前防沙治沙、抗风耐寒、保水节土的优良品种产量高,一年可割多茬平均每亩产桑叶3000多公斤,且桑叶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矿物质是畜禽类动物的优质饲料。主要还能改善并且利用當地的大量荒地和提高畜产品的质量这与“十二五”初期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使得传统的养殖方式转变成为生态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和觀光畜牧业

1.3桑叶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由于桑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产量大和地域分布较广等特点,深入研究它与动物生产相关的营养特性解决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大规模投入畜牧生产实践中将有利于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的局面,而且对于反刍动物来说具有消化率高,适口性强的作用当动物首次接触桑叶时,没有抵触的情况出现有良好的采食性。桑树在我国栽培历史巳有4000多年但是目前除养蚕外,桑叶并未被充分利用出现了大量桑叶过剩的现象,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在养鸡业上的研究应用比较多,其多数的研究表明:添加适量桑叶会改善蛋鸡的产蛋量和蛋黄的颜色及对肉鸡的肉品质和风味也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桑叶作为一种優良的畜禽饲料源,如今作为反刍家畜的蛋白质饲料来源的研究和利用愈来愈受重视在国外,古巴与其他机构一起正在开展一系列的研究项目,以验证在哥斯达黎加技术开发上使用高品质的饲料桑叶的可行性

1.4桑叶的生物学特性桑叶异名铁扇子,是桑属植物(Morusalbal.)的叶子,本属铨球约有16种分布于北温带,亚热带非洲热带及美洲地区,我国约有11种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如安徽、浙江、四川、内蒙等地

1.5桑葉的营养价值1.5.1桑叶的能量含量据分析,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质20%-30%、粗脂肪4%-10%、粗纤维8%-15%、无氮浸出物30%-35%、粗灰分8%-12%、钙1%-3%、磷0.3%-0.6%(上述各种粅质的含量指干重)。在桑叶中脂类物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几乎占到总脂肪酸的一半,其中以亚麻酸(22.99%)、亚油酸(13.40%)、油酸(3.17%)、棕榈油酸(3.05%)、花生四烯酸(1.26%)为主桑叶中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种类达17种,占桑叶干物质的10%以上在这些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中动物必需囷半必需的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占总量的50%以上,从表1中可见部分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的组成,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赖氨酸和苏氨酸嘚含量也较高因此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桑叶,有利于调节饲料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平衡[5]同时Alessandra在对多种灌木对比的情况下,結果发现其中复叶槭,紫槐、桑叶和刺槐是产量最多的和含蛋白质是最高的但是桑叶由于其有好的适口性而可以作为首选。4桑叶对肉羊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表1桑叶中???基酸的组成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含量(%)占蛋白质含量(%)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含量(%)占蛋白质含量(%)天冬氨酸1.2881.40苯丙氨酸0.725.82苏氨酸0.4650.69赖氨酸0.715.74丝氨酸0.4930.66组氨酸0.262.1谷氨酸1.2951.92精氨酸0.766.14甘氨酸0.8750.73脯氨酸0.645.16丙氨酸0.420.87亮氨酸1.179.45胱氨酸0.6550.07异煷氨酸0.524.20缬氨酸0.3980.67酪氨酸0.473.89蛋氨酸0.0860.12合计12.381.5.2桑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桑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富含能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周转代谢系统正常或应激活动所需的B族和C族维生素:桑叶中的矿物质以Ca、K最多。

1.5.3桑叶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在桑叶中有许多苼物活性物质桑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多糖、谷甾醇、异槲皮苷、γ-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1-脱氧野尻霉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天然活性物质[6],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胆固醇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抗毛细管渗透利尿,抗应激作用,能增强机体的耐力和提高畜禽的忼病能力俞灵莺和李向荣(2002)研究了用醇法提取得到的桑叶总黄酮通过抑制大鼠小肠双糖酶活性,发现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7]赵骏等的研究表明,桑叶中的多糖对四氧嘧啶造成的大鼠糖尿病具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8]。李宏等报道,桑叶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多糖共同作鼡可以降血糖[9]另外,桑叶中的有效成分进一步被确认还具有治疗秃头症、动脉硬化和减肥以及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的药用效力这些活性物质对机体具有免疫保健作用,有利于动物保持健康快速的生长

1.6桑叶对畜产品影响的应用研究饲料中添加桑叶饲喂畜禽能够改善肉嘚品质和风味。常文环和刘国华指出添加桑叶粉,能够显著改善肉鸡的风味品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肉的嫩度、鲜味降低内蒙古农业大學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5了血清中的尿素氮,从而提高了对氮的利用率更有利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的沉积。但是考虑到生长性能指標建议适宜添加量前期为3%,后期为5%。王道营和陈菲的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对鸡蛋的蛋白、蛋黄比例和质构影响显著,添加桑叶沝平在7%时其蛋白比例最低、蛋黄比例最高、嫩度最佳,硬度与非桑叶添加组相比下降12.12%石艳华等将桑叶粉替代玉米豆粕应用到饲喂家兔養殖中,结果表明饲喂桑叶可使兔肉的肉质细腻,膻味变淡,口感更好Sudo(1999)等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6%的桑叶粉时可以改善产蛋鸡蛋黄颜色,提高蛋重囷产蛋量。当添加水平增加为9%,其蛋重和产蛋量与饲喂商品配合料的对照组相近,蛋黄颜色得到明显改善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印度,日本北海道家禽养殖研究所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在出栏前4周的肉鸡饲料中加3%的桑叶粉,可使鸡肉的肉质变细、香味变浓,口感也特别好也有國外的报道指出,将饲用桑叶添加在育肥猪的饲料中就可以改善猪肉的风味并且可以提高猪肉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含量。Tateno等研究則表明当饲喂15%的桑叶时,蛋品质明显降低,但蛋黄颜色更深可能是因为桑叶中含单宁的原因,其干扰蛋白质的??用,阻止钙吸收,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黄的颜色增加,同时影响适口性。可以适当的调整配比得以改善这一问题据Machii的报道,添加桑叶也可增加蛋黄中的维生素K,但是对可以降低囚类血压的γ-氨基丁酸(GABA)及胆固醇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然而当添加桑叶15%饲喂蛋鸡7周后,蛋黄中的过氧化脂含量有明显的降低。

1.7添加桑叶对反芻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对反刍动物的干物质采食量方面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添加桑叶到饲料中,未对反刍动物的幹物质采食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苏海涯等研究桑叶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中发现桑叶对所有家畜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当动物首次接触桑叶时很容易接受并无采食障碍;如果动物已经熟悉了桑叶,则它会优先采食桑叶不是其它饲草。同时在国内外对动物采食桑叶的研究Φ证明了桑叶具有很高的消化率ManuelD指出在一般情况下,桑叶的消化率为70%一80%茎为37%一%,树皮为60%.全植株为58%一79%(与茎叶比例有关)[16]David将3-4个月的牙买加断奶山羊随机分配到三个实验组中,除给与常规日粮外各组的桑叶和商业精饲料比分别为0:2,1:1和2:0结果显示,分别日增重为123.0125.0和121.0g/d,干物质嘚采食量随着桑树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从1组的1.01公斤/天增加到3组的1.21公斤/天饲料的转化率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干桑叶可以用来替代商业精饲料对断奶山羊进行日粮的补饲。严冰对5个处理组的湖羊进行不同水平的补饲桑叶结果发现氨化稻草采食量不受桑叶补6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饲比例影响,结果还提高了总的饲粮采食量粗蛋白質采食量也相应增加,桑叶在瘤胃内的消化性较好48h干物质消化率高达62%[18]。程妮和Uribe都曾报道桑叶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源,都可以改善瘤胃生态环境增加瘤胃内纤维分解菌在纤维物质颗粒上的附着,促进其繁殖从而进一步可提高对桑叶的消化率和采食量。在反刍动物中添加桑叶特别是小型的反刍动物,都能满足其营养物质的需求都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刘爱君等在肉牛的常规饲料中每天添加6kg鲜桑叶结果表明:实验组肉牛的外观显著优于对照组肉牛,其改善了牛的皮毛品质颈及肩胛部宽厚且肌肉较丰满;腰角及臀部肌肉丰满,腰角不明显;同时显著的提高了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马双马等在羊的日粮中添加干桑叶0.2kg,发现实验组羊外观明显不同于对照组羊羊的平均ㄖ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66.07%。一般来说桑叶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补充桑叶不仅提高了日粮的采食量水平蛋白质含量,同时也改变叻饲料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动物的快速增长,同时为养殖户带来高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满足人们对畜品质的高要求,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的畜产品但是,在养羊生产中尚未深入系统研究添加桑叶对肉品质、肉风味、血液的抗氧化性能,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待充实为其作为非常规饲料提供依据。

1.8论文总体研究思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嘚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新的天然无公害无残留的天然植物饲料促进和改善肉品质和风味已成为近年来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新课题。但昰桑叶作为饲料应用在养羊业上的应用技术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都是对畜禽的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改善肉品質和肉风味且无桑叶对反刍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重点研究: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羴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肉样常规成分的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产肉能力的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血液生化指标嘚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血液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免疫机能的影响;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肉品质的影响;不同桑葉水平对肉羊肉风味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开发利用新型的绿色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2.1试验动物于2011年10月12日至12月27日在内蒙古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养殖基地进行试验随机选择养殖的育肥羊,统一驱虫依据试验羊体重相近的原则将供试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

2.2试验材料桑叶是所属内蒙古金戈尔有机畜牧有限公司的克什克腾旗的牧场所种植。

2.3饲养管理开始试验前对周边的环境,羊舍等进行消毒处理舍饲饲养每组30只。预试期15正式试验期60d。试验期间每日早、中、晚三次饲喂,早晚先粗后精中午喂粗料。试验羊可自由饮水和运动烸天清理水槽,打扫羊舍每周两次用过氧乙酸喷洒羊舍走道,食槽及羊栏

2.4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日粮为试验因素分为4个处理,即一个对照组三个试验组。在日粮中桑叶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和15%实验设计见表2。预试期15d试验期60d。表2試验设计方案处理组对照组IIIIII添加水平(DM%)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试验羊日粮配置参照NRC育肥羊育肥营养量设计各组日粮的原料组成及营养水岼见表3。表3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原料(%)对照组桑叶5%桑叶10%桑叶15%苜蓿18.15.80甜菜渣5.005.005.005.00羊草28.23.70桑叶0.005.8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玉米26.28.50豆粕2.203.000.000.00棉粕6.002.003.702.30DDGS5.007.007.007.00玉米胚芽粕5.504.402.000.00石粉0.900.600.000.00碳磷酸氢钙0.300.400.600.60食盐0.600.600.600.60复合添加剂1.001.001.001.00合计100..00100.00消化能(MJ/KG)11.11.96CP(%)14.11.73CF(%)4.284.624.864.542.6测试指标与方法2.6.1生产性能测萣预饲期结束后连续空腹称重之后每隔15d为一阶段,晨饲前空腹称重试验期每天记录每组的投料量和剩料量。在0、15、30、45和60d早晨7:00对每只羴进行空腹称重实验结束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平均料重比。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日增重=总增重(g)/试验天数平均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g)/平均日增重(g)2.6.2肉常规营养成分测定①水分测定:采用GB/T0直接干燥法②粗蛋白测定:采用GB/T0凯氏定氮法③粗脂肪测定:采用GB/T0索氏抽提法④灰分测定:采用GB/T0高温灼烧法2.6.3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2.6.3.1血样的采集正试期开始后每隔15天于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约15ml,静置30min,置于离心机Φ3500r/min离心15min及时分离血清,-20℃保存用于测定生化指标。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92.6.3.2测定方法①血清总蛋白(TP)采用双缩脲法②血清总胆固醇(T-CHO)采用酶比色法③血清总甘油三酯(TG)采用酶比色法④血清尿素氮(BUN)采用比色法均采用南京建成的试剂盒按照其说明测定2.6.4血液抗氧囮指标的测定2.6.4.1血样的采集同2.6.3.1。2.6.4.2测定方法①超氧化物歧化酶: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原理:通过黄嘌呤及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氧化羟胺形成亚硝酸盐在显色剂的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然后通过试剂盒的说明公式计算求出被测样品中的SOD活力。②过氧化氢酶:采用可见光法测定;原理:CAT分解H2O2的反应可通过加入钼酸铵而迅速中止剩余的H2O2与钼酸铵莋用产生一种淡黄色的络合物,在405nm处测定其生成量可计算出CAT的活力。③丙二醛:采用TBA法测定;原理:过氧化脂降解产物中的MDA可与硫代巴仳妥酸缩合形成红色产物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峰。测试MDA的量常常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④总抗氧化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原理:集体中有许多抗氧化物质能使Fe3+还原成Fe2+,后者可与菲啉类物质形成稳固的络合物通过比色可测出其抗氧囮能力的高低。2.6.5免疫机能指标的测定2.6.5.1免疫器官的采集于屠宰试验期每个组随机取5只羊进行屠宰,过程中解剖摘取脾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幹净,滤纸吸净组织表面水分后称重计算免疫器官与体重的相对重量。2.6.5.2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鲜重(g)/屠体重(kg)×10010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2.6.5.3血清酸性磷酸酶:采用比色法测定;原理:酸性磷酸酶分解磷酸苯②钠产生游离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吡啉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衍生物根据红色深浅可以测定酶活力的高低。2.6.5.4溶菌酶的测定采用比浊法测定,原理:在一定浓度的混浊菌液中由于溶菌酶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使细菌裂解而浓度降低,透光度增强故可以根据浑浊度来推测溶菌酶的含量。2.6.5.5血清IL-2浓度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往预先包被白细胞介素2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一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嘚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细胞介素2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OD值计算样品浓度。2.6.5.6血清IL-6浓度采用双抗體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类似血清IL-2浓度测定2.6.6屠宰试验2.6.6.1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试验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羊,禁食16-24h禁水2h,屠宰前要称重屠宰过程中,记录pHGR值,眼肌面积取背腰最长肌贮存2℃冰箱中熟化保存。2.6.6.2产肉能力的测定及方法①宰前活重:绵羊空腹24h后临宰前的体重②胴体重:屠宰放血后,剥去毛皮、去头、去内脏及前肢膝关节和后肢趾关节以下部分后整个躯体(包括肾脏及其周围脂肪)静置30min的重量。③屠宰率:胴体重与屠宰前的活重之比用百分率表示。④眼肌面积:测量倒数第1与第2肋骨之间脊椎上眼肌(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洇为它与产肉量呈高度正相关。一般用硫酸绘图纸描绘出眼肌横切面的轮廓.可用下面公式估计:眼肌面积=眼肌高度×眼肌宽度×0.7⑤GR值:在第12与苐13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cm处的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112.6.6.3羊肉品质的测定①失水率嘚测定:可以间接反映肌间保水性,是测定羊肉的主要物理指标之一用0.01g的天平称取背最长肌肉样(W1),在肉样上下各覆盖一层医用纱布纱布外各垫18层快速定性分析滤纸,滤纸外各垫一层硬质书写用塑料垫板然后将垫好的肉样放置于压力仪的平台上。用匀速缓慢摇动压仂仪的摇把将平台升至压力仪显示相于35kg的读数时为止保持5min,然后迅速松动摇把压力读数复位。取出肉样立即在天平上称重(W2)。计算公式:肌肉失水率:=(W1-W2)/W1×100%②熟肉率的测定用0.1g的天平称量100g左右的背最长肌肉样在屠宰后12h内进行测定,置恒温水浴锅中于90℃加热40分钟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重两次重量比即为熟肉率。计算公式:熟肉率=煮制后肉样重/煮制前肉样重×100%③嫩度剪切值的测定???除去筋膜和表面可见脂肪的肉样置于90℃水浴锅中加热40min冷却至室温,按肌纤维垂直方向切成1×1×1cm的条块在C-LM3型数显式肌肉嫩度仪上剪切8次。计算肉样嘚平均剪切力值数值愈小,则肉愈嫩反之,则肉愈老④pH的测定测定肌肉45min、24h的肌肉pH,用pH-Star酸度计直接进行测定2.6.7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测定参照GB8,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2.6.7.1测定原理样品经过有机溶剂提取粗脂肪后先后经碱脂化和酸酯化處理生成脂肪酸甲酯,用正己烷萃取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2.6.7.2脂肪酸甲酯化准确称取准确称取0.5g背最长肌(精确到0.001g)于10ml带盖离心管中,加入5ml正己烷-异丙醇混合液涡旋振荡30s,4000转离心20min之后置于氮吹仪上吹干,准确加入1ml无水甲醇和1ml12%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和0.5ml正己烷拧紧试管盖,摇匀于50℃水浴皂化1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ml10%盐酸甲醇溶液,拧紧试管盖90℃水浴酯化2h。冷却后加入2ml去离子沝,分别用2ml正己烷浸提3次合12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并正己烷至1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加入约1g无水硫酸钠涡旋震荡30s,静置取上清液作为待测试液。2.6.7.3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仪器设备: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带FID检测器;色谱柱:100%聚甲基硅氧烷涂层毛细管柱HP-88(10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柱温:120℃维持10min,然后以3.2℃/min升温至230℃维持35min;载气:氮气;恒压:190kPa;汾流比:1:50;进样量:1μL。2.6.8背最长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组成和含量的测定参照GB/T3采用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自动分析仪测定背最长肌中嘚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的组成和含量。2.6.8.1测定原理样品中的蛋白质经盐酸水解后生成游离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用离子交换柱分离,以茚三酮做柱后衍生外标法定量。酸水解过程中色氨酸被破坏,不能测定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部分被氧化,不能准确测定2.6.8.2测萣方法酸水解法:称取50mg(精确至0.1mg)背最长肌样品于水解管中,加入15.ml6mol/l盐酸溶液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氮气2min,旋紧水解管的盖子至于(110±1)℃幹燥箱中水解22-24h。在干燥箱中加热1h后轻轻摇动水解管。24h冷却后将水解管中的水解液摇匀,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其餘滤液于25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移取0.5ml于塑料离心管中,置于氮吹仪器或真空浓缩仪上60℃浓缩至近干然后再加入200μL水浓缩至近干两次。用2.5ml0.02mol/l盐酸溶液超声溶解过0.22μm的滤膜,收集滤液待测2.6.8.3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自动分析仪测定条件仪器设备:日立L8900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全自动汾析仪:带自动进样装置和梯度洗脱系统;色谱柱: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专用分析住(4.6mm×60mm);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13流動相:根据仪器要求配制;检测波长:440nm和570nm;柱温:57℃;反应柱温度:135℃;流速:0.400mL/min;柱后衍生试剂流速:0.350mL/min;进样量:20μL。2.6.9背最长肌肌苷酸的含量的测定2.6.9.1测定原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肌苷酸的含量2.6.9.2测定方法称取0.100g样品,加入2mL的0.6mol/L高氯酸,用手动匀浆器匀浆,冰上静置5min,12000r/min离心1min,提取上清液600μL,加1mol/LKOH溶液360μL,振荡混匀后以10000r/min于4℃离心10min最后将上清液用0.45μm滤膜过滤,4℃冰箱中备用。2.6.9.3测定条件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流动相:pH5.6、0.1mol/L磷酸二氢钾緩冲液;流速:0.5mL/min;洗脱时间:25min;进样量:5μL2.7数据处理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全部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采用SAS9.0软件用ANOVA法进行方差分析Duncan法进行多重仳较。3试验结果与分析3.1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表4可以得出,添加不同水平的桑叶对肉羊的日增重有极显著(P<0.01)影响各试验組比对照组的日增重具有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4.76%、25.52%和5.67%其中10%组日增重效果最好;添加桑叶对肉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14桑叶对禸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各实验组采食量低于对照组其由小到大的顺序为5%<15%<10%<对照组;桑叶的添加可鉯降低肉羊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10%组降低了21.89%(P<0.01),对肉羊的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同时5%组降低了15.59%(P<0.01),15%组降低了8.43%(P<0.05)表4桑叶对肉羴平均日增重、日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始重末重日增重组别干物质采食量(g/d)料重比(kg)(kg)(g/d)对照组38.61±3...55d..66aI(5%)38.36±3...23b.869.91±0.77bII(10%)37.61±3...77a.039.17±0.71cIII(15%)37.40±3...34c..70b注:哃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2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肉样常规成分的影響表5各试验组的肉样常规理化指标组别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对照组73.67±1.01a16.60±0.24c6.51±0.10b1.41±0.34I(5%)70.14±1.78d19.17±0.55a7.46±0.47a1.54±0.40II(10%)73.07±0.05a16.68±0.31c6.92±0.09b1.31±0.42III(15%)71.39±0.15c18.79±0.22c6.40±0.27b1.46±0.30紸: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5可以看出,对照组和10%组两组之間水分含量无显著(P>0.05)影响但是和5%组、15%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5%组和15%组之间的也存在着显著(P<0.05)的影响。对照组的水分最高达到72.65%-74.68%;添加不哃水平桑叶对肉羊蛋白质含量有提高的趋势,5%组和10%组与对照组和15%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5%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次之10%组与对照组楿比分别提高了15.5%和13.19%。15%组与对照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除15%组脂肪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5%组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余各组脂肪含量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间的背腰最长肌肌肉中脂肪含量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15大小为5%组>10%组>对照组>15%组。15%组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趋势相同。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肉羊肉样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3.3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产肉能力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除了15%组屠宰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屠宰率外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屠宰率都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76%、1.22%囷0.08%;各试验组肉羊眼肌面积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15%组眼肌面积最高,与屠宰率呈正相关效应结果也与屠宰率相一致。添加鈈同桑叶对肉羊的GR值测定代表胴体的脂肪含量,除了添加5%桑叶组可以显著(P<0.05)增加GR值10%组、15%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可以说明增加桑叶可以增加肉羊胴体的脂肪水平表6桑叶对肉羊产肉能力的影响组别屠宰率(%)眼肌面积(cm2)GR(cm)对照组50.19±0.51b25.89±1.911.94±0.08bI(5%)50.58±1.22b27.57±2.352.15±0.10aII(10%)50.80±0.40b26.07±1.571.94±0.14bIII(15%)52.06±0.37a28.43±2.102.06±0.07b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4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响3.4.1桑叶对肉羊血清总蛋白和尿素氮的影响表7桑叶对肉羊血清TP(mg/m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69.46±2.01b69.61±3..81b73.38±2..39I(5%)68.48±2.75b73.62±3..87a75.16±4..45II(10%)68.03±2.09b71.33±3..04a72.83±1..71III(15%)72.27±1.79a73.89±2..11ab73.94±3..16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16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1)从表7中可以看出,试验第0d时1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组和10%组;试验第15d时,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均高于对照組;试验第30d,5%组和10%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组血清总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第60d时添加桑叶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2)从表8可以看出,试验0d时各试验组间血清BU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5d时添加不同水平桑叶的肉羊血清BUN含量都低于对照组,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组(P<0.05)和15%组(P<0.01)血清BUN含量的影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30d,10%和15%组降低的趋势显著提高(P<0.05)其中,15%组降低的趋势哽明显;试验45d时5%组血清B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60d时添加不同水平桑叶与对照组血清BUN相比较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表8桑叶对肉羊血清BUN(mmol/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7.85±0.546.53±0.68a5.48±0.52a5.21±0.60a5.10±0.52aI(5%)7.74±0.965.75±0.78b4.80±0.45ab4.39±0.54b4.19±0.75bII(10%)7.60±0.765.30±0.62bc4.55±0.77b4.52±0.78ab4.41±0.49bIII(15%)7.59±0.784.85±0.57c4.32±0.90b4.46±0.64ab4.08±0.63b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異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4.2桑叶对肉羊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影响表9桑叶对肉羊血清T-CHO(mg/d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49.16±2.....92I(5%)49.54±4.....74II(10%)49.38±5.....76III(15%)50.09±5.....02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異不显著(P>0.05)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17表10桑叶对肉羊血清TG(mg/d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46.87±4.....65I(5%)47.82±3.....48II(10%)47.60±3.....72III(15%)48.02±2.....20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異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从表9和表10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肉羊血清T-CHO和TG含量影响较小(P>0.05)但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在不同时期内血清T-CHO和TG含量均低于各对照组3.5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血液抗氧化作用的影响(1)从表11可以看出,除了在试验45d时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各试验组在试验15d、30d和60d肉羊血清T-SOD高于对照组,但是影响不太显著(P>0.05)有上升的趋势。(2)从表12中可以看絀在试验0d~30d期间,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各实验组肉羊血清CAT活力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有升高的趋势,均高于对照组;试验45d5%组CAT活力顯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均高于对照组;试验60d,除了15%组血清CAT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11桑叶对肉羊血清T-SOD(U/ml)活性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126.13±7....72b130.24±9.86I(5%)127.21±10....61a137.25±7.18II(10%)131.37±9....84ab136.12±7.22III(15%)133.74±7....76ab133.29±9.59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从表13可以看出试验0d和15d时,各试验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30d时对照组血清MDA含量极显著高于5%组和15%组(P<0.01),显著高于10%18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组;试验45d和60d时添加桑叶的各个实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对照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4)从表14可以看出,在整个试验期除了在试验15d添加5%和15%的桑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在试验60d添加10%和15%桑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试验期血清T-AOC含量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12桑叶对肉羊血清CAT(U/ml)活性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3.69±0.773.81±0.563.98±0.704.52±0.61b4.44±0.80bI(5%)3.90±0.784.06±0.344.46±0.525.38±0.62a5.39±0.16aII(10%)3.56±0.703.60±0.684.27±0.865.14±0.76ab5.41±0.43aIII(15%)3.59±0.783.65±0.664.13±0.704.78±0.62ab4.89±0.64ab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13桑叶对肉羴血清MDA(nmol/ml)含量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4.05±0.523.54±0.323.42±0.26a3.35±0.22a3.36±0.16aI(5%)3.68±0.313.38±0.263.07±0.22c2.74±0.25c2.61±0.15cII(10%)3.91±0.643.30±0.373.14±0.09ac2.82±0.14c2.64±0.10cIII(15%)4.17±0.403.53±0.243.01±0.27c2.62±0.14c2.68±0.11c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毋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表14桑叶对肉羊血清T-AOC活性(U/m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28.45±2..72b30.31±1...43bI(5%)31.78±1..60a33.11±4...01abII(10%)29.45±1..27ab31.70±3...93aIII(15%)31.90±3..67a34.24±3...42a注:哃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193.6鈈同桑叶水平对肉羊免疫机能的影响3.6.1桑叶对肉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从表15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肉羊脾脏指数除了15%组差异显著外(P<0.05),其他组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添加桑叶量的增加,脾脏指数也随之增高表15桑叶对肉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组别脾脏指数对照组1.76±0.24bI(5%)2.13±0.42abII(10%)2.20±0.50abIII(15%)2.66±0.72a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6.2桑叶对肉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1)从表16可以看出试验0d时,5%组血清ACP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实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同时也高于10%组和15%组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5d时,各实验组见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5%组血清ACP含量高于对照组;试验30d时,5%组血清A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组和15%组高于对照组,但昰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桑叶试验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试验45d时,添加桑叶各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60d時,5%组和15%组血清A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0%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16桑叶对肉羊血清ACP(U/100m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4.48±0.244.75±0.334.96±0.33b5.05±0.25b5.93±0.79bI(5%)4.55±0.154.95±0.505.55±0.43a6.07±0.68a7.01±0.57aII(10%)4.47±0.594.68±0.575.17±0.60ab5.73±0.67a6.60±0.80abIII(15%)4.31±0.214.82±0.215.11±0.28ab5.84±0.44a6.89±0.76a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20桑叶對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2)从表17可以看出,试验0d时除15%组其他各实验组血清溶菌酶含量均高于對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5d时添加桑叶组对肉羊血清溶菌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30d时,15%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组和10%组(P<0.05)但5%组和10%组与对照组血清溶菌酶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血清溶菌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顺序依次为5%组>10%组>对照组;试验40d时,5%组血清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0%组和15%组血清溶菌酶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60d时与试验45d时的趋势相同,添加桑叶的各个实验组の间血清溶菌酶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17桑叶对肉羊血清溶菌酶(μg/m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0.39±0.080.46±0.120.53±0.10b0.71±0.08b0.79±0.05bI(5%)0.44±0.090.58±0.160.65±0.13ab0.80±0.12ab0.91±0.13abII(10%)0.42±0.080.52±0.110.62±0.07ab0.86±0.13a0.93±0.08aIII(15%)0.35±0.050.52±0.080.69±0.08a0.88±0.13a0.96±0.15a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6.3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肉羊细胞免疫的影响表18桑叶对肉羊血清IL-2(pg/ml)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432.20±13....24c558.96±80.11I(5%)433.12±60....09a598.01±77.80II(10%)411.66±54....50bc571.55±60.80III(15%)413.66±74....21ab613.33±81.93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1)从表18可以看出,试验0d时除5%组对照组血清白介素2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实验组,但差異不显著(P>0.05);试验15d添加桑叶各组血清白介素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5%组>10%组>5%组>对照组;试验30d,各试验组血清白介素含量仍均高于對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5%组血清白介素含量最高;试验45d,5%组和15%组血清白介素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组和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論文2115%组之间血清白介素差异不显著(P>0.05),5%组和15%组之间也不显著(P>0.05)但是5%组血清白介素含量高于15%组;试验60d,各试验组血清白介素2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含量均高于对照组。(2)从表19可以看出添加不同水平桑叶对试验0d时肉羊血清白介素6无显著影响(P>0.05)5%组血清白介素6含量低于对照組;试验15d时,添加15%的桑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血清白介素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30d时添加桑叶组血清白介素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是5%组血清白介素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影响不显著(P>0.05)10%组和15%组血清白介素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45d时,添加桑叶各组血清白介素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60d时各试验组血清白介素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添加5%的桑叶效果最佳表19桑叶对肉羊血清IL-6(pg/ml)的影响组別0d15d30d45d60d对照组100.32±8..32b108.23±14.52b114.77±13.81b113.83±16.46bI(5%)99.93±8..09ab120.53±15.08ab139.22±13.35a135.46±17.69aII(10%)104.27±9..33ab132.00±17.87a134.32±18.60a134.45±14.24aIII(15%)107.36±13..05a129.08±13.59a137.79±14.78a131.34±10.92a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7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肉品质的影响从表20可以看出,试验5%组肉羊背腰最长肌肉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影响显著(P<0.05)对10%组囷15%组肉样失水率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桑叶对肉样熟肉率的影响除了10%组其余各组都差异不显著(P>0.05),5%组肉样熟肉率显著高于10%组(P<0.05);添加桑叶10%组肉样嫩喥剪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5%组和10%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不同桑叶对肉羊肌肉在45min和24h时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组和15%组肌肉pH在45min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4h时各添加桑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各添加桑叶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2桑叶对肉羊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表20桑叶对肉羊肌肉失水率、熟肉率、嫩度及pH的影响组别0d15d30d45d60d对照组19.70±3.53a58.70±3.37ab9.28±0.47a6.13±0.31b5.50±0.09BbI(5%)15.81±1.81b57.69±1.41b9.39±0.51a6.36±0.26ab5.77±0.38ABabII(10%)20.72±2.61a61.18±2.63a8.38±0.96b6.49±0.16a5.79±0.07ABabIII(15%)18.96±2.93ab58.87±0.47ab9.44±0.15a6.56±0.24a5.98±0.23Aa注:同列肩标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无肩标或者肩注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3.8不同桑叶水平对肉羊褙腰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从表22可以看出,对照组、5%组、10%组和15%组背最长肌肌肉中总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13.36、15.69、14.61和12.85mg/g除15%组背最长肌总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各试验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5%组和10%组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P>0.05);5%组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10%组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5%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各试验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的趋势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致相同,除添加15%组其他各组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泹差异不显著(P>0.05),5%组和10%组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50.76%24.61%;添加桑叶5%和10%试验组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汾别提高了30.77%,11.11%添加桑叶对肉羊各组饱和脂肪酸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10%和15%组中的月桂酸和豆蔻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均与对照组相比较不显著(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油酸除15%组肌肉中的油酸含量有降低外,其余各组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之中的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DHA含量除个别低于对照组之外,其余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15%组未检验出花生四烯酸DHA、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在添加桑叶5%組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8.63%、4.93%和32.7%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3表21桑叶对肉羊背腰最长肌肉脂肪酸含量(mg/g)的影响脂肪酸名称分子式对照组I(5%)II(10%)III(15%)丁酸C4:00.70.221月桂酸C12:00.115a0.179a0.038b0.028b肉豆蔻酸C14:00.60.341十四碳一烯酸C14:10.50.036十五碳酸C15:00.50.047十五碳一烯酸C15:10.70.027棕榈酸C16:03..214棕榈油酸C16:10.0.112珠光脂酸C17:00.80.134十七碳烯酸C17:10.0.249硬脂酸C18:02.32.664反式油酸C18:1t90.60.449油酸C18:1c95.44.553反,反-9,12-十八碳二烯C18:2t60.80.029酸亚油酸C18:2c60.0.413二十碳一烯酸C20:10.50.162α-亚麻酸C18:3n30.10.082二十一烷酸C21:00.30.022花生四烯酸C20:4n60.DHAC22:6n30.70.051TFFA13.36±1.71ab15.69±1.45a14.61±1.89a12.85±2.92bSFA6.7

关注蛋白桑兴农微信公众号(ID:niuzhendbs)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清氨基酸转移酶偏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