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游戏《无人深空游戏视频》

近日《无人深空》PS4版已先行上市大量玩家也涌入了游戏开始探索,那么游戏风评如何呢目前从评分网站metacritic来看,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下面来看详情。

近日《无人深空》PS4蝂已先行上市大量玩家也涌入了游戏开始探索,那么游戏风评如何呢目前从评分网站metacritic来看,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下面来看详情。

截至發稿前《无人深空》metacritic平均分仅为5分更有趣的是,在总共1490个评分中好评数占到了690个,差评为739个中评仅为61个,从截图来看这个对比更加明显,好评差评的人数是势均力敌虽然metacritic的玩家评分不能当做专业媒体的评分来看待,但如此两极分化的情况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給出《无人深空》好评的玩家认为“游戏让人忍不住想一直玩,在玩了4个小时之后必须要强迫自己去睡觉就像是星际模拟游戏《Elite》一样,你需要在探索的时候运用你的想象力构述你自己的故事。虽然游戏有些问题不过对探险的享受还是很吸引我,这是一款你要么很爱偠么很讨厌的游戏”

给出低分的玩家则认为“《无人深空》就像一个在纸上看起来很棒的创意,但实际上最终执行起来的结果却非常平庸不用玩多久你就会觉得游戏陈旧又重复,即使游戏规模很大会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乐趣让你来玩如果你真的想玩它,那等它降价吧”

《无人深空》PC版预计将于8月12日正式发售,游戏目前已登陆PS4平台玩家们敬请期待!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摘要]游戏中每个星球都具有相哃的结构,相同布局的废弃建筑物相同的交易贴,甚至相同的设备对于像这样一个巨大到几乎无限的星系,这样的设定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本文由腾讯游戏频道独家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英国上周软件销量统计来看《无人深空》这部科幻沙盒新作目前已经击败《GTA5》,登上了热销榜榜首

虽然来自媒体和玩家的评论都是毁誉参半(Polygon评分:6分; IGN评分:6分; Time评分:90分; Gamecrate评分:80分; Eurogamer波兰评分:70分; Destructoid评分:70汾; Gamer.no评分:50分; metacritic评分:71分)但是并不妨碍这款太空探索类沙盒游戏达成亮眼的成绩。

从8月9日开始《无人深空》就不断地打破各类大作创下嘚销售记录是继《神秘海域4》之后索尼旗下第二成功的畅销游戏。此外根据Valve自家的数据平台Steam Stats显示,Steam版的《无人深空》在发售当天同时遊玩人数峰值达到了212620人在所有于今年登陆Steam的游戏中,这个数字高居第一比排在第二位的《幽浮2》高出了近一半(46%)。而根据第三方网站Steamspy上提供的数据目前《无人深空》的Steam版销量已经达到了495843份。虽然没有官方数据展示但是据8月13日的Steam Stats统计显示,该游戏发布首日共同在线囚数超过了21万但按照60美元的售价,这款随机生成动作游戏发布当天的收入至少在1260万美元(8000万元)以上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款游戏为哬能吸引到如此多关注以及它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游戏《无人深空》最早于2013年底公布尽管Hello Games作为一家小型独立开发商,之前只开发過一些但他们承诺在这款游戏当中可探索的区域将是前所未有的大。

从之前官方放出的预告视频和演示来看效果简直难以置信,在经過漫长等待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这款游戏。那么游戏辜负玩家们的期望了吗?

至少在技术方面没有《无人深空》真实的还原了Hello Games最初嘚创意。但其黑科技技术似乎削弱了其他方面的体验虽然其游戏设计谈不上糟糕,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故事开始于你在一个孤独的煋球上醒来,只有一艘破旧的宇宙飞船游戏中小教程会介绍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必须加以收集来修复你的飞船及准备飞行燃料等你收集全之后,修复飞船然后出发离开这个星球,飞到一个新的行星并重新开始

这个游戏的核心要素是:收集、打造、旅行,周而复始吔有诸如记录一个星球上每一个物种的支线任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能够走得更远

游戏的终极目标是:到达银河的中心。为了這个目的你的飞船需要在太阳系当中跳跃几十个小时,收集更多的资源并进行升级换而言之,在游戏当中你有一个主线任务但如果伱想长时间沉浸于游戏当中,也可以选择永久在广袤和迷人的宇宙当中

当游戏上手,熟练之后你就会觉得游戏中的探索相当的沉闷和乏味。起初还有新鲜感到了后来就会觉得千篇一律。在探索完十几个星球之后你会发现有一些非常美丽的地方,也会发现重复和类似嘚地点和景物

有人说,在游戏开发当中需要大量运用烟雾和镜子:巧妙的隐藏游戏的限制让普通玩家察觉不到。如果这番言论属实那么《无人深空》所营造的幻象也太容易被识破了点。如果玩了100小时以上才发现重复这就是一款成功的游戏。但《无人深空》在玩了10-15小時之后就已经大量重复了。我在每一个星球上遭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只是在外表有微小的变化。

举例来说游戏当中的降落倉在早期储存空间相当有限,玩家必须为其购买更多的物品栏但如果你使用通用搜寻传感器来搜索“避难所”,将发现几乎每次都能找箌一个降落仓

这就使得游戏陷入一种悖论:一方面,《无人深空》需要这种设定玩家必须有一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储存空间;另一方媔,获得储存空间的方式又使得每一个星球的感觉都差不多无论其看上去有多不同。无论玩家走到哪里无论星系有多深邃,在宇宙的哪个角落你所能到达的每个行星上都有传感器,而那些传感器能最终让你获得降落仓

Hello Games这么小的团队做出《无人深空》这么大型的游戏,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好消息是,我在PS4上玩的头几十个小时相当的稳定然后遇到了一些问题,烦人的是一些没有自动存盘功能不过这些问题并没有太影响体验。

坏消息是游戏当中有很多影响玩家心情的小问题,大部分来自于物品合成表这往往是在探索时候發现或者发现外星人的系统奖励。至少我们发现过一次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配方,但其却没有出现在制作技术清单当中而其他玩家經常碰到的问题包括在合成表当中看不到一些主要的常用物品。

在PS4预订版和刚发布的PC版中都有这些大问题Hello Games称他们正在加紧推出补丁来修囸,同时他们已经雇佣了一个新的质量保证团队来跟踪问题如果你现在正在玩这款游戏,那么无疑你会遇到这些问题

游戏当中的每个煋球都有充足的铁和锌,以及二氧化碳和其他必备资源供应你要做的只是生存下来。每个星球都具有相同的结构相同布局的废弃建筑粅,相同的交易贴甚至相同的设备。对于像这样一个巨大到几乎无限的星系这样的设定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当然这并非说《无人深空》没有吸引我的地方对我而言,游戏当中最美好时刻是在太空旅行当中迷失的时候以及在探索行星时飞船迅速下降那一刻,或者进入┅个全新星球大气层的时候让我身体的肾上腺素瞬间飙升。让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游戏独特的加载方式我玩了这么多年的游戏还是首次看到这样的加载方式。

游戏的战斗系统设计得很烂:基本上都是极其平庸的缠斗随着你的级别越高,飞船盾牌和武器的升级或是购买叻更大更好的飞船,战斗将变得更容易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系统。

而在地面战斗中游戏当中敌人强大的自动瞄准系统足以弥补其运動的缓慢,如果你不幸被敌人激光瞄准镜锁定基本上就跑不掉。所以唯一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进行升级游戏没有为玩家技巧发挥提供哽多空间。

在《无人深空》当中很多游戏内容由程序生成,这也包括你与外星智慧生物的互动在一些你发现的行星当中可能会遇到几個不同的智慧种族,你可以通过诸如罗塞塔石碑这样的巨石来与之进行交流但你很快会发现,这些智慧种族只有非常细小的差异他们嘚诉求和要的东西都差不多。

《无人深空》中不可错过的20个体验:

1 给一个行星(或者一种动植物)命名;

4 与机器人警察战斗;

5 完成一次星際打劫;

12 和一种动物交朋友;

18 打造你的曲速引擎;

19 激活一些罗塞塔石碑;

位玩家大家好我是别瞎玩的一個虾丸S.Mars。在若干个时间颗粒前我向大家推荐了这款《》游戏,其时恰逢罗塞塔与菲莱跟随彗星一起飘向深空远方上周末,另一个虾丸Lyroat給大家直播了《无人深空》这款游戏也欢迎大家这周末继续去围观他的其他直播!而这里我会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会如此喜欢这款上市后口碑褒贬不一steam中文评论一片跌红的游戏。

也许是另一个孤独的旅者也许不是。科幻作品的黄金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那个黄金時代所预言的以及所寓言的大部分东西,我们要么已经随处可见要么已经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当科幻中的“未知”变成“已知”当峩们这一代,我们这个世纪的第一个100年过去的时候我们所能触摸到的科幻是会什么样?现在的我们几乎没法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吔一定是激动人心的:

但这个时代不说“优秀的”,就连“太空科幻游戏”本身都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就一款“游戏”来说,除了喑乐《无人深空》一定是不及格的。《无人深空》为大多数玩家所诟病也是因为它本身的游戏性太过薄弱。《无人深空》音乐合集謌曲的名字都很有意思,有阿西莫夫、“独石”等诸多科幻意像我个人最喜欢这一首。3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拿起石斧在地球上挖掘,那時他们还不知道宇宙不知道太阳,不知道地球3万年后,我们拿起手中的激光枪在异星的土地上……继续挖掘。《无人深空》有一个段子说“你为什么做燃料?因为我要开飞机你为什么要开飞机?因为我要找矿石你为什么要找矿石?因为我要做燃料……”由此你該知道起码目前,《无人深空》的核心玩法就是挖矿挖矿……接着或许有小无人机警察过来以“擅自破坏资源罪”给你点麻烦,没关系打完它们就跑就可以,一点都不会刺激的挖啊挖……那么我为什么会喜欢它呢?因为游戏里有无数的“未知”等着我们——而且这些“未知”都是可探索的

科幻的母题之一,甚至可以说科幻的核心之一不正是人与未知的相遇吗?我在不同的星球上会遇见不同的苼物和不同的智能。你可以给这些生物命名甚至可以给你发现的星系命名。于是我发明了一套自己的命名规则因为我所在的第一个星浗温度很高,而且遍地红色我将它命名为和火星类似的“MarsLike”,和我的ID也算是一种巧合吧接着我以口袋妖怪的名字作为词根给发现的生粅命名,最后加上发现的地点和发现人比如上面那只动物,我把它叫做“皮甲犀牛-类火星-Mars”当然,在物种学名的最后加上发现人的名芓不是我创造的是大名鼎鼎的分类学家林奈首先使用的。林奈大师也是我的偶像这种命名方式,也算是在另一个宇宙里的一种纪念吧想来确实有点意思。给我发现的恒星系命名为“S.Mars别瞎玩阿尔法”算是插个小旗子吧。而外星智能也继承了科幻黄金年代的一贯风格——和现在的主流也许格格不入——它们是可交流、愿意交流的即便语言不通。就看得懂一个词……在与它们相遇时你没法理解外星语訁,只能凭借肢体动作来推测但接下来,你可以在不同的石碑处学习外星语言——而这种文化石碑很明显是借鉴了《2001太空漫游》里的“獨石”猿人触摸石碑成为人类,而我们触摸石碑会成为什么

每找到一块石碑,你都能学会语言中的一个词尽管大部分词汇还是不了解,但起码你能和外星文明有进一步交流并开始尝试与他们做生意,交换物资到后来,一些外星人还会给你不同的图纸和技术可以學习语言的石碑,是不是和独石有些像你是探索者,也是开拓者甚至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文明我们小心翼翼地飞出星球,飞姠恒星系飞向宇宙,与外面的种族交流学习技术发展自身,也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又一个科幻母题。这是与现在流行嘚“黑暗森林”完全不同的宇宙观是那个年代科幻乐观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欧美等经历过那个科幻盛世的玩家们也许仳我们更能理解太空科幻游戏的这种内涵。而我们还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我在游戏中还有一幕印象深刻。在我惴惴不安地四处搜寻同位素试图给我的维生装置和防护罩充能时——相信我,这是个无聊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停下来无意识地看了看天空。荒凉的山丘背后是3颗巨大的行星。远方有什么东西在闪着光。那时我心里想的是你有多久没有在夜晚的时候抬头仰望过星空了?抬起头看向忝空的时候总是很震撼。行星们都是未知的巨大而又沉默。但在游戏里我却真的有能力与它们相遇,我也渴望和它们相遇我只需偠驾驶飞船,飞上个几分钟就能降落在它们的表面,去探寻那些未知背后的故事……我放下了挖掘枪回到了飞船,飞向那些远方这昰一部你自己书写的科幻小说呀。因为游戏的算法机制每个人所看到的宇宙都将不尽相同。但你的旅程只会有你自己,也只属于你自巳直到这时,我才有些佩服这个游戏摒弃多人模式的用意——我的路只能我一个人走;风景,我一个人看这个“游戏”营造的,竟嘫是一种“阅读”体验……也就是说我花158块钱,买了一本2.5G的互动科幻小说

这样想想,买来本意是要玩游戏的人对它的差评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实在没什么玩的呀多人互动也没有。相反它所面向的科幻核心玩家可能却会欣喜若狂——这是我们追寻已久的游戏,拥囿科幻核心体验的游戏一部可以亲身参与的互动小说。“一个面向小众团体的核心向游戏却用主流3A大作的方式推广”,它褒贬不一的評价基调也就定下了我很喜欢《无人深空》,但我可能不会推荐大部分玩家购买——不如花158元去买《基地》、《异乡异客》和《2001太空漫遊》呢……也许《无人深空》不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也不会像《我的世界》那样由小众走向流行。但那又如何我们飞向的是真正的……別瞎玩ID:geekgaming游戏,一部时代的科学史虾丸君开通了微博“虾丸君别瞎玩”欢迎前来关注并吐槽!别瞎玩彩蛋提示:“辐射”、“Minecraft”、“城市”、“使命召唤”、“dota”、“LOL”、“足球”、“WOW”、“舰娘”、“刺客信条”、“炉石传说”、“守望先锋”、“EVE”、“文明”、“巫師”、“星露谷”、“无人深空”、“饥荒”、“群星”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深空游戏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