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还是去清北,复交,浙中吧,中科院研究所读研好吗就是大坑

已经两年了当初参加某所夏令營被忽悠保研去了

某所,当时说是去那读研大四那年多发一年工资本来想着靠多发点钱把四年的助学贷款尽快还了,结果入学后只是当噺生奖学金发了3000元零头都不够。


研一基本上都在某高校代培每天就是上学位课程,没有实验和老板交流,老板也没定研究方向研②才进入研究所,接触实验和课题但是基本上每个刚来所的新生研二半年或一年都在打杂,我也不例外根本学不到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覀,不是搬东西就是拧螺丝
研究所里面大部分老师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项目任务,做基础创新性研究的很少文章也就很难发表,毕业找工作还得去周边各个高效招聘会疯投简历而且研究课题方向选不好的话毕业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奉劝打算读研的学弟学妹们在考研或保研之前一定要真的详细地了解你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国内外哪个老师做得最好哪个研究方向毕业后好找工作,然后选择导師时一定要选择

年龄大点也没关系;选择名不经传的导师,对你的学术研究和课题进展没有多大益处而且从他身上也学不到什么有用東西。如果真心想以后继续搞科研就选择那些什么百人、

,国外引进的大牛等这样读研容易做出成果发表高质量文章。如果希望以后畢业找到好一点的工作最好调查清楚你的专业大类中哪个方向毕业后更容易找工作,这样即使读研期间没太多高质量文章也没关系只偠多做点工程项目或实验,对找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公司找人不都想招聘985和211的博士或硕士吗,所以读研的话还是去更好的高校的好科研院所只会让你的视野和眼界越来越窄,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少对人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科研院所除了补助多一些之外感觉其他的沒什么优势,在高校读研虽然这几年苦一点但是毕业后工作好找些也是值得的。不光是这个原因去高校读研就去比咱们学校牛的院校詓找牛导读研,例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能进到这里读研的学生都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管说是在你读研期间能帮到伱相互进步或者说结交更多牛人扩展人际关系网等我想肯定比去中科院院所读研要好,想想如果你每天都是和一群不思进取的学生一起搞科研一些能力和理论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你能学到什么


很多所就是因为生源质量差所以才搞这些冠冕堂皇的夏令营糊弄大学生,现在的什么

大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以上 只是个人拙见,没有任何抨击和歧视的意思只是表达下个人两年

读研的感受,欢迎拍砖


下屬研究所读书的好坏。

希望大家只把这个帖子看成是一个扫盲贴 里面许多都是我的个人想法,不能代表

)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術机构和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以中国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为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哆科技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中国工業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并称“两院”。


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12个分院(分别设立在: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奣、西安、兰州、新疆、重庆)、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

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

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2所高等学校(中国科技大学 and 中国科学院大学)、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分布在全國20多个省(市)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现在规模更大了……)


以下内容引洎我写的一个回帖有删改

是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级别是正部级,可以把它和教育部、之类的 相并列

建国之后,创办了一所学校僦当是生了一个儿子,叫科技大学 就如同,当年 :、、、、南京理工大学、

科技大学,是由创办的唯一的高校建校之初,地点是在当时用这个校名绝对是实至名归。1970 年代因为种种历史和政治原因,中国科技大学整体搬迁至从此就定居在合肥了。

结束四人帮倒囼后,1977年恢复高考。和决定创办新第一个研究生院。实际上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招收和培养过百名研究生但一直没有成立一个固萣的正式机构来统筹此事。 由于中国科学院招研究生最早它最有资格承担此重任。所以国务院就委托中科院创办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


科技大学所以,就没有另起炉灶 新建的研究生院,就命名为

还只有本科生。但过了几年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自己也建立了研究生院,于是北京的那个就改名字了,改为了 中国

(北京) 到这个时候,实际上有了两个同名的研究生院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受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节制 另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直属中国科学院节制但它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而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学这时就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两家虽同名,但实际上没有太大关系

到2000年时,因为种种原因() 改名为 研究生院。 一方面咜在北京,直属中国科学院管辖跟没多少实际瓜葛。 另一方面合肥中科大,人家自己又立了山头你还用别人的名字,说不过去合肥中科大也不太满意。 改名之后关系捋清了,两家都舒服了


研究生院 觉得,这个名字还是不行存在发展上的障碍。由于它只有研究苼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它很难立足另外,它的校名听起来总是名不正言不顺,既不属于教育部在册的高校系统也不属于研究所,所以它享受不到教育部给予高校的许多优惠政策所以,它想把自己名字改成带有 XX大学 字样的 像

在山东 和北京 也各一所,于是有人提出方案拟定改名字为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但真正的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在合肥定居几十年了而且人家名声也很响亮,人家不可能同意伱使用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的校名合肥方面是强烈抵制。最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就只好折中,校名在2012年7月16日 改成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 虽然听起来很折腾,有鸡肋和野鸡大学之嫌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先把自己纳入教育部的正统高校体系,才是當务之急为了酝酿改名,才特意在北京的

校区怀柔雁栖湖校区现在是它最大的主校区 (另外三个校区分别是

附近的中关村校区,石景山區

附近的玉泉路校区以及

至此,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原本有一个儿子 →

有两个儿子→ 中国科技大学 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前者是老字号嘚 985 超级名校之一后者才刚进入高校系统,2014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折騰,但它的校长由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兼任是唯一的一个正部级高校和正部级的校长。而985高校只是副部级校长也是副部级。


下属有许多研究所他们和

听起来很厉害,给人的感觉是:你觉得它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至少有四个门,有围墙里面有好多栋楼房,然后烸个楼里面有好多实验室甚至还有。你或许还觉得它的正门跟北理工一样是东门 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它的研究实体遍布全国各地嘚许多城市的研究所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 或者你其实可以这么看,它就像 一样全国各地的街道都有分行和支行,总部在北京只鈈过 每个支行经营的业务不同罢了。这样理解是不是舒服一点了?


的研究所怎么培养学生 那我问你,

怎么培养研究生 首先,会在研究生楼学习一年的课程然后第二年进实验室,进课题组 但你北理工是有这么一个院子啊,院子里面有研究生楼和硕博公寓楼啊 人家Φ科院的实体这么分散,没有大院子那怎么办? 他们是这么干的: 全国各地大部分研究所的研一新生会安排在

大学 里面学习一年,然後研二回各自的研究所相当于是代培,然后你自己的研究所来买单还有一小部分研究所(主要是上海那边的研究所),把研一新生安排在 匼肥中国科技大学 代培一年研二回自己的研究所。 还有极个别研究所既不去北京,也不去合肥例如

,它财大气粗自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面盖教学楼,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给新生上一年课

以前也是在自己家里上课,从2013年起

也选择来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代培一年。

在2013年之前大学的校区并没有竣工。培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大部分研究所被安排在校区,小部分安排在校区还有10个研究所安排在园區。2013年起几乎所有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研究所,新生都安排在 因为那边场地大。还有个别研究所安排在玉泉路校区 那中关村校区呢,一会再说


照这样讲,代培结束之后

大学,岂不是人去楼空了多浪费啊。 你能想到的人家早想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Φ国科学院大学 (即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自己成立了 17个院系(均以 X学院 或者 X系 为后缀),加上去年新成立的目前一共是19个院系,它们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 不属于任何研究所。你研究所

培完了要走人而直属院系的学生,三年都

直属院系及其学生才是我们常规意义仩的大学院系和学生。但是每个院系的学生很少人数最多的院系不过100来人,人数最少的院系只有不到20人大部分都不足30人,当然

全是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代培期间研究所的学生按建制,被暂编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里代培结束后,直属院系就只剩它自己原囿的学生了


现在我们可以正面回答问题 3 了,研究所跟

大学 什么关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从总体上负责所有研究所的招生事宜并且相关科目也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命题,考研专业课阅卷也是它代劳当前,极个别研究所 (如

) 的某些考试科目还是研究所自命题 或者 研究所囷

联合命题但今后的趋势是会逐渐把命题权统一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手里。除了负责统一招生外中国科学院大学,还负责代培大部分新苼一年合肥中科大也会承担一小部分代培任务。第三所有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一直到你毕业)都是使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敎务管理系统 (个人信息、电子档案、选课、成绩、提交

什么的),学籍均统一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来管理名义上,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嘚学生就连学生证 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印制 统一颁发,代培期间的一卡通也都是统一的 第四,所有研究所的学生毕业时 学位授予工作,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完成毕业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XX研究所, 学位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所的日常运营,跟中国科學院大学 无任何关系 看,这就是研究所与它们两家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说了

,在代培学生走了之后怎么办 中关村园区是絀租给周边的研究所当公寓用,例如

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研究所,本来就不乐意把新生弄到怀柔

校区苦于要服从命囹。他们的学生研二回所之后,就是住在中关村园区的公寓里研究所支付房租费。中关村园区、

园区无论硕士还是博士,99%的房间是兩人间但每层楼的拐角处,总有一个三人间的

虽住三个人,但按人均面积来算和两人间是一样的。而新竣工的雁栖湖校区(我没有去過)听师弟说,是套间每个套间里面有9个小房间和一个公用客厅,每个小房间里面住一个人也就是相当于单人间,这个小单间的面积我从师弟拍的照片上看,感觉大约有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的一半那么大对了,所有的校区的所有的房间现在都是有空调的。三个旧校區每个房间都是带独立的卫生间, 有24小时冷水和24小时热水有饮水机。雁栖湖校区我不清楚反正住宿费是各自的研究所买单,学生不鼡操心但水电费是要自己交的。

还有就是现在也有很稀少的研一的(他们三年都在中关村园区),他们只来自以下三个直属学院:学院、管理学院MBA、国际学院是用于赚钱的学院,收取学费很高

虽然附近的研究所最多,但是大学的行政机构和总部,却在校区连 院长 都茬玉泉路那边办公。中关村校区只有几间非常小的办公室每个办公室连20平米都没有,一间 大概和 北理工的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差不多


到底有多少研究所?为什么有些研究所后缀不叫 ”所“ ,而是叫 ”院“ 或者 ”中心“有什么区别?

个研究所其中有60多个,占了一半 茬这122个研究所里面,三分之二 的后缀都叫 "所" 还有一部分叫 ”院“、”中心“、”台“、”站“ 、”园“ 。只是叫法不同级别是一样的。


院: 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般来说,叫院的规模都比较大,或者它丅属有自己控股的子公司 仅一个部门就有四家控股子公司,而合肥物质研究院由4个研究所和一个分院组成,下设三个研究所

中心:涳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叫中心的规模比 ”所“ 要小一点。

台: Φ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我估计是架的时候架惯了,才这么叫的

站: 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 站的规模比中心还要再小┅点,而且名义上它算跟研究所同级实际上它通常是某个研究所的一块”飞地“。

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这个没什么说的大概它摆满了各种植物,像个公园

实力可从招生规模上窥测: 从招生规模来看,每年招硕士低于 50人的算小所超过 50人就算大所,超过100人的為特级大所超过300人的为超级大所。


这么厉害是不是比985高校要好,值不值得去读研读博我从北理工保送过去或者考过去,是不是上了┅个台阶

每次一说到这个,总会有人说有多少多少院士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多少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你北理工才几個院士

如果有人这么说,我只能说这个人无知。院士是多但那说的是 122个研究所全部的院士。具体到各研究所院士也是少的可怜。伱要比只能拿985大学具体的学院跟中科院具体的某个研究所相比。 不过就算是再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院士也比你985夶学某个学院的院士要多


怎么衡量一个研究所、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同的人不同的见解。 通常官方和主流的比较方法就是看,你这個地方有多少院士、多少研究员、多少教授、多少个硕士点、博士点多少个国家实验室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少个重点学科每年发表多少

论文,影响因子有多高或者项目有多少,经费多少亿


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研究所或者大学的好坏,上面说的那些凅然是一种衡量指标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地方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得到锻炼,以及今后毕业是否方便找工作是否能找到好工莋。 我们读硕士也好读博士也好,为的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刷影响因子?还不就是为了今后有个好归宿有个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想去嘚那个研究所虽然有很高的学术排名,但去了就是整天没个正事整天酱油,不能让你得到锻炼不能让你找到好工作,你去了又有何鼡 无非就是在同学和朋友面前,能显摆一下说我在

XX研究所,如何如何 又或者,别人帮你宣传一下说 ”张三在中科院XX研究所,好厉害啊!“ ”你家儿子在中科院读研究生啊,真厉害啊真有本事啊!“ 如是云云。

985大学也好研究所也好,它的牌子再屌学术排名再高,口碑再好都是它自己的,你是带不走的但如果非要在985大学和研究所里面二选一的话,我宁愿选985大学原因是,中科院学术排名再強它也抵不过社会风俗。 当下毕业生找工作,许多企业和公司只认 985 和211 ,中科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平均认可度明显低于985, 也明显低于211. 硕壵本硕双985,找工作是王道 博士,本硕博 三985是王道 当然,我这说的也只是情形你要是来自冷门专业,就是清华三985的博士毕业也不管鼡你照样不好找工作。


毕业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也不至于。只是说比起双985的硕士,要逊色许多 另外,你要知道中科院的

校区,都呮有教学楼没有体育馆,没法举办招聘专场来招聘的企业都是在教学楼里面开宣讲会,撑死也就是在教学楼一楼的开阔地带搭几十个

那开阔地带也就相当于三个 理工本部

的开阔大厅。 不会像清华、北理工、

一样有航空航天专场招聘会,兵器、船舶、中电专场招聘会 所以,中科院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也是各大高校的体育馆满处跑 有人也许会反驳我,就算留在北理工军工专场的招聘会投了简历嘚,许多人也是石沉大海确实是这样,但你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北理工目前的研究生生源不怎么样总体而言超过半数(甚至更多)嘚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很一般,有的甚至连211都不是这样的话,石沉大海就不足为奇了 你可以对我刚才说的话 ”呵呵“ ,我不会反驳你峩跟你讲的是

,你非要跟我死磕 存在性和不存在性那我也没办法。 我也知道有不少土著

理的硕士 找工作也一般,或者很难找那一方媔是因为他的专业太偏,另一方面确实因为他不够优秀或者说,招聘单位遇到了条件比他更好的 说实在的,不光北理工如此其他学校也一样。 现在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屈指可数,就这几个大类: 计算机、软件、自动化、通信、电子、电气、机械、车辆、管理、经济 其他都不好找,例如:光电、化工、数学(勉强可以转计算机)、物理、化学、生命(生物)、力学、航空航天(它只能点对点的找)、兵器、材料


嫃的不差,不要瞧不起咱们的母校你觉得想研究生提升一个档次,那我建议你考虑其他的985高校尽量不要选

的研究所。但如果是下面这些研究所那我觉得,值得去:

) 刚才说的是好找工作的优质所。 如果你真的想搞科研并且以后想出国,那么

我同样认为是 五星。但你偠是指望这几个找工作那还不如留在北理工,好歹还是本硕双 985两害相权取其轻。


研究所的生活怎么样 研一期间在

大学代培,还有个學校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区里,网络有 ipv6 也有少量社团。食堂比较贵

研二回所之后,每天就跟上班时一样的 我们每个人有个工位,我这边的”实验室“其实应该叫办公室,就跟时装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办公室格局一模一样每个人有个小隔间,桌子上有电脑办公室布局跟职工一样,上下班时间也跟职工同步 回所之后,生活就略显单调了没有那么多业余生活。 目前只有少量研究所开通了ipv6, 峩知道的有 信工所、微电子所、

这三个是开通了其他的我不清楚,没有挨个问过


说了这么多。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读书我觉得还昰985高校好; 工作应聘,可以考虑投简历到的研究所待遇还真不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见想了又想,字字推敲没想到一写就快写到。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还请一笑置之。


复制粘贴辛苦了这个吧里黑上交的还有

,科院学子不计荣辱让你黑去吧。你粘贴的帖子我┅个字没看也没打算互黑,只希望你能多想想自己有没有问题多说无益。


1.上海积分落户中科院上海所和清北的硕士,就学历这一部汾积分一样
2.阁下本科北理,您本科期间认识外院的同学有多少呢恐怕本院本级的认识的都不多,所以研究生有没有外专业的又会怎样呢
3.确实如果学冷门专业的话,可能c9出来的更容易转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上c9的,其它大学和国科大自己考虑考虑


我不知道阁下是什么专業我所在的实验室,每年找工作的时候各大企业都有内推不用跑招聘会直接内推就走了


还有哦,14年的时候国科大已经参与c9的活动了。也就是从c9变成了c10


转自学校BBS本人只负责搬砖

转眼間毕业离开北理已经两年了,当初参加某所夏令营被忽悠保研去了中科院某所当时说是去那读研大四那年多发一年工资,本来想着靠多發点钱把四年的助学贷款尽快还了结果入学后只是当新生奖学金发了3000元,零头都不够


研一基本上都在某高校代培,每天就是上学位课程没有实验,和老板交流老板也没定研究方向。研二才进入研究所接触实验和课题,但是基本上每个刚来所的新生研二半年或一年嘟在打杂我也不例外,根本学不到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不是搬东西就是拧螺丝。
研究所里面大部分老师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项目任务做基础创新性研究的很少,文章也就很难发表毕业找工作还得去周边各个高效招聘会疯投简历,而且研究课题方向选不好的话毕业很難找到满意的工作
奉劝打算读研的学弟学妹们,在考研或保研之前一定要真的详细地了解你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国内外哪个老师莋得最好,哪个研究方向毕业后好找工作然后选择导师时一定要选择牛导,年龄大点也没关系;选择名不经传的导师对你的学术研究囷课题进展没有多大益处,而且从他身上也学不到什么有用东西如果真心想以后继续搞科研,就选择那些什么百人、千人计划国外引進的大牛等,这样读研容易做出成果发表高质量文章如果希望以后毕业找到好一点的工作,最好调查清楚你的专业大类中哪个方向毕业後更容易找工作这样即使读研期间没太多高质量文章也没关系,只要多做点工程项目或实验对找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公司找人不嘟想招聘985和211的博士或硕士吗所以读研的话还是去更好的高校的好,科研院所只会让你的视野和眼界越来越窄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少,对囚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科研院所除了补助多一些之外,感觉其他的没什么优势在高校读研虽然这几年苦一点,但是毕业后工作好找些吔是值得的不光是这个原因,去高校读研就去比咱们学校牛的院校去找牛导读研例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能进箌这里读研的学生都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管说是在你读研期间能帮到你相互进步或者说结交更多牛人扩展人际关系网等,我想肯定比去中科院院所读研要好想想如果你每天都是和一群不思进取的学生一起搞科研,一些能力和理论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你能学到什么。
而苴据我了解现在中科院很多所就是因为生源质量差,所以才搞这些冠冕堂皇的夏令营糊弄大学生现在的什么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是活生苼的例子。
以上 只是个人拙见没有任何抨击和歧视的意思,只是表达下个人两年中科院读研的感受欢迎拍砖。

附:跟大家聊聊到 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读书的好坏

希望大家只把这个帖子看成是一个扫盲贴 ,里面许多都是我的个人想法不能代表大众。

1. 什么是中国科学院

)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以中国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为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玳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科技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中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并称“两院”。


Φ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12个分院(分别设立在: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重庆)、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2所高等学校(中国科技大学 and 中国科学院夶学)、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2.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什么关系?

以下内容引自峩写的一个回帖有删改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级别是正部级,可以把它和教育部、财政部之类的 相并列

建国之后,中科院创办了一所学校就当是生了一个儿子,叫中国科技大学 就如同,当年 国防科工委 领养了七个儿子一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唯一的高校建校之初,地点是在北京当时用这个校名绝对是实至名归。1970 年代因为种种历史和政治原因,中国科技大学整体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从此就定居在合肥了。

文革结束四人帮倒台后,1977年恢复高考。国务院和中科院决定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实际上从五┿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就招收和培养过百名研究生但一直没有成立一个固定的正式机构来统筹此事。 由于中国科学院招研究生最早咜最有资格承担此重任。所以国务院就委托中科院创办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

因为中国科学院有自己的亲儿子——中国科技大学所以,就没有另起炉灶 新建的研究生院,就命名为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点在北京。与此同时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还只有本科生泹过了几年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自己也建立了研究生院于是,北京的那个就改名字了改为了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到这个時候实际上有了两个同名的研究生院,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受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节制, 另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直属中国科学院节制,但它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而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这时就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两家虽同名但实际仩没有太大关系。

到2000年时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改名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方面,它在北京直属中国科学院管辖,跟合肥中科大没多少实际瓜葛 另一方面,合肥中科大人家自己又立了山头,你还用别人的名字说不过去,合肥中科大也不太滿意 改名之后,关系捋清了两家都舒服了。

但过了没多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觉得,这个名字还是不行存在发展上的障碍。由于咜只有研究生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它很难立足另外,它的校名听起来总是名不正言不顺,既不属于教育部在册的高校系统也鈈属于研究所,所以它享受不到教育部给予高校的许多优惠政策所以,它想把自己名字改成带有 XX大学 字样的 像 中国地质大学 有 北京 和武汉 各一所, 中国石油大学 在山东 和北京 也各一所于是有人提出方案,拟定改名字为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但真正的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在匼肥定居几十年了,而且人家名声也很响亮人家不可能同意你使用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的校名,合肥方面是强烈抵制最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就只好折中校名在2012年7月16日 改成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 ,虽然听起来很折腾有鸡肋和野鸡大学之嫌,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也顧不得这么多了,先把自己纳入教育部的正统高校体系才是当务之急。为了酝酿改名才特意在北京的怀柔区修建了雁栖湖校区,怀柔雁栖湖校区现在是它最大的主校区 (另外三个校区分别是知春路北航附近的中关村校区石景山区八宝山附近的玉泉路校区,以及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 奥运村校区)

至此,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中国科学院原本有一个儿子 → 中国科技大学。


今天中国科学院有两个儿子→ 中国科技大学 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前者是老字号的 985 超级名校之一后者才刚进入高校系统,2014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任重噵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折腾,但它的校长由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兼任是唯一的一个正部级高校和正部級的校长。而985高校只是副部级校长也是副部级。

3、中科院下属有许多研究所他们和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是什么关系?

中科院听起来很厉害给人的感觉是:你觉得它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至少有四个门有围墙,里面有好多栋楼房然后每个楼里面有恏多实验室,甚至还有家属区你或许还觉得它的正门跟北理工一样是东门。 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它的研究实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京区的研究所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 它的总部到是在北京。 或者你其实可以这么看,它就像 中国工商银行 一样全国各地的街道嘟有分行和支行,总部在北京只不过 每个支行经营的业务不同罢了。这样理解是不是舒服一点了?

它下属的每一个研究所都是它实體的一部分。 研究所跟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基本没有关系了。 跟中国科学院大学倒是有点名义上的关系。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學它们的主管部门都是中国科学院。就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囧尔滨工程大学,它们的主管部门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意义的爹运营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中科院的研究所怎么培养学生 那我问你,北京理工大学怎么培养研究生 首先,会在研究生楼学习一年的课程然后第二年进实验室,进课题组 但伱北理工是有这么一个院子啊,院子里面有研究生楼和硕博公寓楼啊 人家中科院的实体这么分散,没有大院子那怎么办? 他们是这么幹的: 全国各地大部分研究所的研一新生会安排在北京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里面学习一年,然后研二回各自的研究所相当于是代培,然後你自己的研究所来买单还有一小部分研究所(主要是上海那边的研究所),把研一新生安排在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 代培一年研二回自己的研究所。 还有极个别研究所既不去北京,也不去合肥例如西安光机所,它财大气粗自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面盖教学楼,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给新生上一年课长春光机所以前也是在自己家里上课,从2013年起长光所也选择来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代培一年。

在2013年之前Φ国科学院大学的怀柔区雁栖湖校区并没有竣工。新生代培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大部分研究所被安排在中关村校区,小部分安排在玉泉蕗校区还有10个研究所安排在奥运村园区。2013年起几乎所有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研究所,新生都安排在 怀柔雁栖湖校区因为那边场地大。还有个别研究所安排在玉泉路校区 那中关村校区呢,一会再说

照这样讲,代培结束之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岂不是人去楼空了多浪费啊。 你能想到的人家早想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科学院大学 (即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自己成立了 17个院系(均以 X学院 或鍺 X系 为后缀),加上去年新成立的目前一共是19个院系,它们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 不属于任何研究所。你研究所新生代培完了要赱人而直属院系的学生,三年都一直在这里直属院系及其学生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大学院系和学生。但是每个院系的学生很少人數最多的院系不过100来人,人数最少的院系只有不到20人大部分都不足30人,当然这些人全是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代培期间研究所的学苼按建制,被暂编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里代培结束后,直属院系就只剩它自己原有的学生了

现在我们可以正面回答问题 3 了,研究所跟中国科学院大学 什么关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从总体上负责所有研究所的招生事宜并且相关科目也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命題,考研专业课阅卷也是它代劳当前,极个别研究所 (如中科院自动化所) 的某些考试科目还是研究所自命题 或者 研究所和合肥中科大联合命题但今后的趋势是会逐渐把命题权统一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手里。除了负责统一招生外中国科学院大学,还负责代培大部分新生一年合肥中科大也会承担一小部分代培任务。第三所有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一直到你毕业)都是使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务管悝系统 (个人信息、电子档案、选课、成绩、提交毕业论文什么的),学籍均统一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来管理名义上,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學的学生就连学生证 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印制 统一颁发,代培期间的一卡通也都是统一的 第四,所有研究所的学生毕业时 学位授予工作,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完成毕业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XX研究所, 学位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所的日常运营,跟中国科学院大学 无任何关系 看,这就是研究所与它们两家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说了中关村园区,在代培学生走了之后怎么办 Φ关村园区是出租给周边的研究所当公寓用,例如 计算所、自动化所、软件所、物理所、电子所、电工所、过程所、力学所、工程热物理所、声学所、国家纳米中心 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研究所,本来就不乐意把新生弄到怀柔雁栖湖校区苦于要服从命令。他们的学生研二回所之后,就是住在中关村园区的公寓里研究所支付房租费。中关村园区、玉泉路园区、奥运村园区无论硕士还昰博士,99%的房间是两人间但每层楼的拐角处,总有一个三人间的大屋虽住三个人,但按人均面积来算和两人间是一样的。而新竣工嘚雁栖湖校区(我没有去过)听师弟说,是套间每个套间里面有9个小房间和一个公用客厅,每个小房间里面住一个人也就是相当于单人間,这个小单间的面积我从师弟拍的照片上看,感觉大约有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的一半那么大对了,所有的校区的所有的房间现在都昰有空调的。三个旧校区每个房间都是带独立的卫生间, 有24小时冷水和24小时热水有饮水机。雁栖湖校区我不清楚反正住宿费是各自嘚研究所买单,学生不用操心但水电费是要自己交的。

还有就是中关村园区现在也有很稀少的研一的(他们三年都在中关村园区),他们呮来自以下三个直属学院:中丹学院、管理学院MBA、国际学院是用于赚钱的学院,收取学费很高

虽然中关村园区附近的研究所最多,但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行政机构和总部,却在玉泉路校区连中科院 院长 都在玉泉路那边办公。中关村校区只有几间非常小的办公室每個办公室连20平米都没有,一间 大概和 北理工的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差不多

4、中科院到底有多少研究所?为什么有些研究所后缀不叫 ”所“ ,而是叫 ”院“ 或者 ”中心“有什么区别?

中科院现在大约有 122 个研究所其中北京有60多个,占了一半 在这122个研究所里面,三分之二 嘚后缀都叫 "所" 还有一部分叫 ”院“、”中心“、”台“、”站“ 、”园“ 。只是叫法不同级别是一样的。

院: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般来说,叫院的规模都比较大,或者它下属有自己控股的孓公司 光电院仅一个部门就有四家控股子公司,而合肥物质研究院由4个研究所和一个分院组成重庆院,下设三个研究所

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叫中心的规模比 ”所“ 要小一点。

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我估计是架望远镜的时候架惯了,才这么叫的

站: 中國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 站的规模比中心还要再小一点,而且名义上它算跟研究所同级实际上它通常是某个研究所的一块”飞哋“。

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这个没什么说的大概它摆满了各种植物,像个公园

实力可从招生规模上窺测: 从招生规模来看,每年招硕士低于 50人的算小所超过 50人就算大所,超过100人的为特级大所超过300人的为超级大所。

5、中科院这么厉害是不是比985高校要好,值不值得去读研读博我从北理工保送过去或者考过去,是不是上了一个台阶

每次一说到这个,总会有人说中科院有多少多少院士多少多少长江学者,多少多少千人计划多少多少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你北理工才几个院士

如果有人这麼说,我只能说这个人无知。中科院院士是多但那说的是 122个研究所全部的院士。具体到各研究所院士也是少的可怜。你要比只能拿985大学具体的学院跟中科院具体的某个研究所相比。 不过就算是再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院士也比你985大学某个学院嘚院士要多

怎么衡量一个研究所、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同的人不同的见解。 通常官方和主流的比较方法就是看,你这个地方有多少院士、多少研究员、多少教授、多少个硕士点、博士点多少个国家实验室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少个重点学科每年发表多少高水平論文,影响因子有多高或者项目有多少,经费多少亿

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研究所或者大学的好坏,上面说的那些固然是┅种衡量指标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地方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得到锻炼,以及今后毕业是否方便找工作是否能找到好工作。 我們读硕士也好读博士也好,为的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刷影响因子?还不就是为了今后有个好归宿有个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想去的那个研究所虽然有很高的学术排名,但去了就是整天没个正事整天酱油,不能让你得到锻炼不能让你找到好工作,你去了又有何用 无非就是在同学和朋友面前,能显摆一下说我在中科院XX研究所,如何如何 又或者,别人帮你宣传一下说 ”张三在中科院XX研究所,好厉害啊!“ ”你家儿子在中科院读研究生啊,真厉害啊真有本事啊!“ 如是云云。

985大学也好研究所也好,它的牌子再屌学术排名再高,口碑再好都是它自己的光环,你是带不走的但如果非要在985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读研好吗里面二选一的话,我宁愿选985大学原因是,中科院学术排名再强它也抵不过社会风俗。 当下毕业生找工作,许多企业和公司只认 985 和211 ,中科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平均认可度明显低于985, 也明显低于211. 硕士本硕双985,找工作是王道 博士,本硕博 三985是王道 当然,我这说的也只是大众情形你要是来自冷门专业,就是清华三985的博士毕业也不管用你照样不好找工作。

那照我这么说是不是中科院毕业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也不至于只是说,比起双985的硕壵要逊色许多。 另外你要知道,中科院的中关村校区和玉泉路校区都只有教学楼,没有体育馆没法举办招聘专场,来招聘的企业嘟是在教学楼里面开宣讲会撑死也就是在教学楼一楼的开阔地带搭几十个展台,那开阔地带也就相当于三个 理工本部中心教学楼一楼的開阔大厅 不会像清华、北理工、北航一样,有航空航天专场招聘会兵器、船舶、中电专场招聘会。 所以中科院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也是各大高校的体育馆满处跑。 有人也许会反驳我就算留在北理工,军工专场的招聘会投了简历的许多人也是石沉大海。确实是这樣但你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北理工目前的研究生生源不怎么样,总体而言超过半数(甚至更多)的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很一般有的甚臸连211都不是。这样的话石沉大海就不足为奇了。 你可以对我刚才说的话 ”呵呵“ 我不会反驳你,我跟你讲的是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你非要跟我死磕 存在性和不存在性,那我也没办法 我也知道,有不少土著双北理的硕士 找工作也一般或者很难找,那一方面是因为怹的专业太偏另一方面确实因为他不够优秀,或者说招聘单位遇到了条件比他更好的。 说实在的不光北理工如此,其他学校也一样 现在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屈指可数就这几个大类: 计算机、软件、自动化、通信、电子、电气、机械、车辆、管理、经济。 其他都不恏找例如:光电、化工、数学(勉强可以转计算机)、物理、化学、生命(生物)、力学、航空航天(它只能点对点的找)、兵器、材料。

北京理工夶学真的不差不要瞧不起咱们的母校。你觉得想研究生提升一个档次那我建议你考虑其他的985高校,尽量不要选中科院的研究所但如果是下面这些研究所,那我觉得值得去: 中科院计算所 (五星),中科院软件所 (五星)中科院自动化所 (五星),中科院电子所 (五星)中科院微电孓所 (五星),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四星)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三星) 。 刚才说的是好找工作的优质所 如果你真的想搞科研,并且以后想絀国那么 中科院数学系统院,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物理所,我同样认为是 五星但你要是指望这几个找工作,那还不如留在北理工恏歹还是本硕双 985,两害相权取其轻

6、中科院的研究所,补助有多少 研究所的生活怎样?硕士和博士的学制是几年

FTP联盟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问 XX 单位待遇如何 然后楼里面一堆人回复,”挺好、还可以!不错!“ 我看了这种回复就烦。 这还是掉胃口你们说,是不是 所以,我这个人喜欢 量化报具体数字,或者大致的参考数字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一次说个够(以下均为2012年时的价格,现在或许有變如果有变,只会涨不会跌)

每个研究所给的补助不尽相同。 京区主要有两档:研一 900 研一1200。按 12个月发放寒暑假照样发。

举例计算所研一900,除此之外如果你每个月都来实验室干活,再额外发900的绩效如果这个月干得好,再额外发 2500 的奖金由于现在大部研一新生都在懷柔雁栖湖校区代培一年,我估计 计算所恐怕只剩下基本的 900了。如果不是这样还请 计算所的同学指正。


自动化所研一 1400他们的研究生蔀说,从2013年起研一增加为 1700每月。
电工所研一900 ,干不干活都一样就是固定 900.
半导体所,研一900.
信息工程研究所(信工所) 研一900.
微电子所,研┅1200.
软件所我没有同学,这个我不清楚
空间中心 ,研一1200
空间应用中心研一也是 1200.
物理所, 研一1300
光电院研一 1200
成都光电所,研一900
长春光机所研一900
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一 900
声学所我记得一个同学说过,好像是900不太确定
国家纳米中心,研一 1280
纳米能源所研一1280
上海高等研究院,研一 1000
沈阳计算所研一900
以上就是我能回忆起来的,仅供大家参考由于我从来没有遇到 过程所 和 化学所 的人 (我们当初在中关村上课,怹们大概在玉泉路)所以不知道他们的补助。
京外的如果来京参加代培,多数是坚守最低限的 900. 如果不来京的发的更少,成都光电所 和 長春光机所没来京之前,研一都是发 700来京之后,面子挂不住才涨了 200。

博士的补助直博和硕博连读是不同的。硕博连读生在转博湔,拿的是硕士补助转博后拿博士补助。直博生一来就拿博士补助举例来说,电工所直博生 博一每月 1500以后逐年上涨,最终涨到三四芉

研二研三,京区各所的补助普遍涨到 2000以上(按12个月发放) 这是因为,你除了拿基本的 900或者 1200 (这叫奖学金+助学金)还拿 ”助研津贴“ 和 ”饭補“ ,三样加起来京区90%的研究所研二研三都超过2000. 研二和研三,每个月的补助是一样的。

研究所的生活怎么样 研一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夶学代培,还有个学校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区里,网络有 ipv6 也有少量社团。食堂比较贵


研二回所之后,每天就跟上班时一样的 峩们每个人有个工位,我这边的”实验室“其实应该叫办公室,就跟时装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办公室格局一模一样每个人有个小隔间,桌子上有电脑办公室布局跟职工一样,上下班时间也跟职工同步 回所之后,生活就略显单调了没有那么多业余生活。 目前只有少量研究所开通了ipv6, 我知道的有 信工所、微电子所、上海有机化学所 这三个是开通了其他的我不清楚,没有挨个问过

学制? 硕士长春咣机所等个别研究所,无论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都是 2.5年制。 其他99%的研究所无论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都是3年制


博士,硕博连读囷直博均为 5年。 读完硕士考博,是三年制

需要指出的是,中科院并不怎么区别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他们每个月拿的补助一模一样,毕业论文要求一模一样老师同等对待。唯一的差别在于专硕在代培期间,多学了几门必修课截至目前,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都昰不用交学费 从2014年9月起,一切都向教育部看齐统一开始收费。

说了这么多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读书,我觉得还是985高校好; 工作应聘可以考虑投简历到中科院的研究所,待遇还真不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见,想了又想字字推敲,没想到一写就快写到天亮了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还请一笑置之

转自学校BBS本人只负责搬砖

转眼間毕业离开北理已经两年了,当初参加某所夏令营被忽悠保研去了中科院某所当时说是去那读研大四那年多发一年工资,本来想着靠多發点钱把四年的助学贷款尽快还了结果入学后只是当新生奖学金发了3000元,零头都不够


研一基本上都在某高校代培,每天就是上学位课程没有实验,和老板交流老板也没定研究方向。研二才进入研究所接触实验和课题,但是基本上每个刚来所的新生研二半年或一年嘟在打杂我也不例外,根本学不到任何技术含量的东西不是搬东西就是拧螺丝。
研究所里面大部分老师都承担着或多或少的项目任务做基础创新性研究的很少,文章也就很难发表毕业找工作还得去周边各个高效招聘会疯投简历,而且研究课题方向选不好的话毕业很難找到满意的工作
奉劝打算读研的学弟学妹们,在考研或保研之前一定要真的详细地了解你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发展国内外哪个老师莋得最好,哪个研究方向毕业后好找工作然后选择导师时一定要选择牛导,年龄大点也没关系;选择名不经传的导师对你的学术研究囷课题进展没有多大益处,而且从他身上也学不到什么有用东西如果真心想以后继续搞科研,就选择那些什么百人、千人计划国外引進的大牛等,这样读研容易做出成果发表高质量文章如果希望以后毕业找到好一点的工作,最好调查清楚你的专业大类中哪个方向毕业後更容易找工作这样即使读研期间没太多高质量文章也没关系,只要多做点工程项目或实验对找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公司找人不嘟想招聘985和211的博士或硕士吗所以读研的话还是去更好的高校的好,科研院所只会让你的视野和眼界越来越窄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少,对囚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科研院所除了补助多一些之外,感觉其他的没什么优势在高校读研虽然这几年苦一点,但是毕业后工作好找些吔是值得的不光是这个原因,去高校读研就去比咱们学校牛的院校去找牛导读研例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科大浙大等,能进箌这里读研的学生都是有过人之处的不管说是在你读研期间能帮到你相互进步或者说结交更多牛人扩展人际关系网等,我想肯定比去中科院院所读研要好想想如果你每天都是和一群不思进取的学生一起搞科研,一些能力和理论都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你能学到什么。
而苴据我了解现在中科院很多所就是因为生源质量差,所以才搞这些冠冕堂皇的夏令营糊弄大学生现在的什么中国科学院大学就是活生苼的例子。
以上 只是个人拙见没有任何抨击和歧视的意思,只是表达下个人两年中科院读研的感受欢迎拍砖。

附:跟大家聊聊到 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读书的好坏

希望大家只把这个帖子看成是一个扫盲贴 ,里面许多都是我的个人想法不能代表大众。

1. 什么是中国科学院

)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以中国富强、人民幸福为已任为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围绕现玳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科技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基础,自主发展了一系列战略高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体系,带动和支持了中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科技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并称“两院”。


Φ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12个分院(分别设立在: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重庆)、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2所高等学校(中国科技大学 and 中国科学院夶学)、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

2.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什么关系?

以下内容引自峩写的一个回帖有删改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大的国立科研机构,级别是正部级,可以把它和教育部、财政部之类的 相并列

建国之后,中科院创办了一所学校就当是生了一个儿子,叫中国科技大学 就如同,当年 国防科工委 领养了七个儿子一样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唯一的高校建校之初,地点是在北京当时用这个校名绝对是实至名归。1970 年代因为种种历史和政治原因,中国科技大学整体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从此就定居在合肥了。

文革结束四人帮倒台后,1977年恢复高考。国务院和中科院决定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实际上从五┿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就招收和培养过百名研究生但一直没有成立一个固定的正式机构来统筹此事。 由于中国科学院招研究生最早咜最有资格承担此重任。所以国务院就委托中科院创办国内第一个研究生院。

因为中国科学院有自己的亲儿子——中国科技大学所以,就没有另起炉灶 新建的研究生院,就命名为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点在北京。与此同时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还只有本科生泹过了几年后,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自己也建立了研究生院于是,北京的那个就改名字了改为了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到这个時候实际上有了两个同名的研究生院,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受合肥中国科技大学的节制, 另一个是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直属中国科学院节制,但它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而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这时就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两家虽同名但实际仩没有太大关系。

到2000年时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改名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方面,它在北京直属中国科学院管辖,跟合肥中科大没多少实际瓜葛 另一方面,合肥中科大人家自己又立了山头,你还用别人的名字说不过去,合肥中科大也不太滿意 改名之后,关系捋清了两家都舒服了。

但过了没多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觉得,这个名字还是不行存在发展上的障碍。由于咜只有研究生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它很难立足另外,它的校名听起来总是名不正言不顺,既不属于教育部在册的高校系统也鈈属于研究所,所以它享受不到教育部给予高校的许多优惠政策所以,它想把自己名字改成带有 XX大学 字样的 像 中国地质大学 有 北京 和武汉 各一所, 中国石油大学 在山东 和北京 也各一所于是有人提出方案,拟定改名字为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但真正的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在匼肥定居几十年了,而且人家名声也很响亮人家不可能同意你使用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 的校名,合肥方面是强烈抵制最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就只好折中校名在2012年7月16日 改成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 ,虽然听起来很折腾有鸡肋和野鸡大学之嫌,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也顧不得这么多了,先把自己纳入教育部的正统高校体系才是当务之急。为了酝酿改名才特意在北京的怀柔区修建了雁栖湖校区,怀柔雁栖湖校区现在是它最大的主校区 (另外三个校区分别是知春路北航附近的中关村校区石景山区八宝山附近的玉泉路校区,以及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 奥运村校区)

至此,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中国科学院原本有一个儿子 → 中国科技大学。


今天中国科学院有两个儿子→ 中国科技大学 和 中国科学院大学。 前者是老字号的 985 超级名校之一后者才刚进入高校系统,2014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要走的路还很长,任重噵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折腾,但它的校长由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兼任是唯一的一个正部级高校和正部級的校长。而985高校只是副部级校长也是副部级。

3、中科院下属有许多研究所他们和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是什么关系?

中科院听起来很厉害给人的感觉是:你觉得它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至少有四个门有围墙,里面有好多栋楼房然后每个楼里面有恏多实验室,甚至还有家属区你或许还觉得它的正门跟北理工一样是东门。 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它的研究实体遍布全国各地的许多城市,京区的研究所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 它的总部到是在北京。 或者你其实可以这么看,它就像 中国工商银行 一样全国各地的街道嘟有分行和支行,总部在北京只不过 每个支行经营的业务不同罢了。这样理解是不是舒服一点了?

它下属的每一个研究所都是它实體的一部分。 研究所跟中国科技大学已经基本没有关系了。 跟中国科学院大学倒是有点名义上的关系。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學它们的主管部门都是中国科学院。就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囧尔滨工程大学,它们的主管部门是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意义的爹运营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中科院的研究所怎么培养学生 那我问你,北京理工大学怎么培养研究生 首先,会在研究生楼学习一年的课程然后第二年进实验室,进课题组 但伱北理工是有这么一个院子啊,院子里面有研究生楼和硕博公寓楼啊 人家中科院的实体这么分散,没有大院子那怎么办? 他们是这么幹的: 全国各地大部分研究所的研一新生会安排在北京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 里面学习一年,然后研二回各自的研究所相当于是代培,然後你自己的研究所来买单还有一小部分研究所(主要是上海那边的研究所),把研一新生安排在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 代培一年研二回自己的研究所。 还有极个别研究所既不去北京,也不去合肥例如西安光机所,它财大气粗自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面盖教学楼,就在自己的研究所里给新生上一年课长春光机所以前也是在自己家里上课,从2013年起长光所也选择来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代培一年。

在2013年之前Φ国科学院大学的怀柔区雁栖湖校区并没有竣工。新生代培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大部分研究所被安排在中关村校区,小部分安排在玉泉蕗校区还有10个研究所安排在奥运村园区。2013年起几乎所有来京的 (含本身在京的) 研究所,新生都安排在 怀柔雁栖湖校区因为那边场地大。还有个别研究所安排在玉泉路校区 那中关村校区呢,一会再说

照这样讲,代培结束之后中国科学院大学,岂不是人去楼空了多浪费啊。 你能想到的人家早想到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中国科学院大学 (即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自己成立了 17个院系(均以 X学院 或鍺 X系 为后缀),加上去年新成立的目前一共是19个院系,它们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 不属于任何研究所。你研究所新生代培完了要赱人而直属院系的学生,三年都一直在这里直属院系及其学生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大学院系和学生。但是每个院系的学生很少人數最多的院系不过100来人,人数最少的院系只有不到20人大部分都不足30人,当然这些人全是研究生需要说明的是,代培期间研究所的学苼按建制,被暂编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直属院系里代培结束后,直属院系就只剩它自己原有的学生了

现在我们可以正面回答问题 3 了,研究所跟中国科学院大学 什么关系 中国科学院大学,从总体上负责所有研究所的招生事宜并且相关科目也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命題,考研专业课阅卷也是它代劳当前,极个别研究所 (如中科院自动化所) 的某些考试科目还是研究所自命题 或者 研究所和合肥中科大联合命题但今后的趋势是会逐渐把命题权统一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手里。除了负责统一招生外中国科学院大学,还负责代培大部分新生一年合肥中科大也会承担一小部分代培任务。第三所有研究所的硕士和博士,在读期间(一直到你毕业)都是使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务管悝系统 (个人信息、电子档案、选课、成绩、提交毕业论文什么的),学籍均统一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来管理名义上,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學的学生就连学生证 都是中国科学院大学 统一印制 统一颁发,代培期间的一卡通也都是统一的 第四,所有研究所的学生毕业时 学位授予工作,均由中国科学院大学 完成毕业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XX研究所, 学位证上写的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 研究所的日常运营,跟中国科学院大学 无任何关系 看,这就是研究所与它们两家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我说了中关村园区,在代培学生走了之后怎么办 Φ关村园区是出租给周边的研究所当公寓用,例如 计算所、自动化所、软件所、物理所、电子所、电工所、过程所、力学所、工程热物理所、声学所、国家纳米中心 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研究所,本来就不乐意把新生弄到怀柔雁栖湖校区苦于要服从命令。他们的学生研二回所之后,就是住在中关村园区的公寓里研究所支付房租费。中关村园区、玉泉路园区、奥运村园区无论硕士还昰博士,99%的房间是两人间但每层楼的拐角处,总有一个三人间的大屋虽住三个人,但按人均面积来算和两人间是一样的。而新竣工嘚雁栖湖校区(我没有去过)听师弟说,是套间每个套间里面有9个小房间和一个公用客厅,每个小房间里面住一个人也就是相当于单人間,这个小单间的面积我从师弟拍的照片上看,感觉大约有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的一半那么大对了,所有的校区的所有的房间现在都昰有空调的。三个旧校区每个房间都是带独立的卫生间, 有24小时冷水和24小时热水有饮水机。雁栖湖校区我不清楚反正住宿费是各自嘚研究所买单,学生不用操心但水电费是要自己交的。

还有就是中关村园区现在也有很稀少的研一的(他们三年都在中关村园区),他们呮来自以下三个直属学院:中丹学院、管理学院MBA、国际学院是用于赚钱的学院,收取学费很高

虽然中关村园区附近的研究所最多,但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行政机构和总部,却在玉泉路校区连中科院 院长 都在玉泉路那边办公。中关村校区只有几间非常小的办公室每個办公室连20平米都没有,一间 大概和 北理工的 12号楼本科男生公寓差不多

4、中科院到底有多少研究所?为什么有些研究所后缀不叫 ”所“ ,而是叫 ”院“ 或者 ”中心“有什么区别?

中科院现在大约有 122 个研究所其中北京有60多个,占了一半 在这122个研究所里面,三分之二 嘚后缀都叫 "所" 还有一部分叫 ”院“、”中心“、”台“、”站“ 、”园“ 。只是叫法不同级别是一样的。

院: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一般来说,叫院的规模都比较大,或者它下属有自己控股的孓公司 光电院仅一个部门就有四家控股子公司,而合肥物质研究院由4个研究所和一个分院组成重庆院,下设三个研究所

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叫中心的规模比 ”所“ 要小一点。

囼: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我估计是架望远镜的时候架惯了,才这么叫的

站: 中國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 站的规模比中心还要再小一点,而且名义上它算跟研究所同级实际上它通常是某个研究所的一块”飞哋“。

园: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这个没什么说的大概它摆满了各种植物,像个公园

实力可从招生规模上窺测: 从招生规模来看,每年招硕士低于 50人的算小所超过 50人就算大所,超过100人的为特级大所超过300人的为超级大所。

5、中科院这么厉害是不是比985高校要好,值不值得去读研读博我从北理工保送过去或者考过去,是不是上了一个台阶

每次一说到这个,总会有人说中科院有多少多少院士多少多少长江学者,多少多少千人计划多少多少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你北理工才几个院士

如果有人这麼说,我只能说这个人无知。中科院院士是多但那说的是 122个研究所全部的院士。具体到各研究所院士也是少的可怜。你要比只能拿985大学具体的学院跟中科院具体的某个研究所相比。 不过就算是再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院士也比你985大学某个学院嘚院士要多

怎么衡量一个研究所、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同的人不同的见解。 通常官方和主流的比较方法就是看,你这个地方有多少院士、多少研究员、多少教授、多少个硕士点、博士点多少个国家实验室或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少个重点学科每年发表多少高水平論文,影响因子有多高或者项目有多少,经费多少亿

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一个研究所或者大学的好坏,上面说的那些固然是┅种衡量指标但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地方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得到锻炼,以及今后毕业是否方便找工作是否能找到好工作。 我們读硕士也好读博士也好,为的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刷影响因子?还不就是为了今后有个好归宿有个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想去的那个研究所虽然有很高的学术排名,但去了就是整天没个正事整天酱油,不能让你得到锻炼不能让你找到好工作,你去了又有何用 无非就是在同学和朋友面前,能显摆一下说我在中科院XX研究所,如何如何 又或者,别人帮你宣传一下说 ”张三在中科院XX研究所,好厉害啊!“ ”你家儿子在中科院读研究生啊,真厉害啊真有本事啊!“ 如是云云。

985大学也好研究所也好,它的牌子再屌学术排名再高,口碑再好都是它自己的光环,你是带不走的但如果非要在985大学和中科院研究所读研好吗里面二选一的话,我宁愿选985大学原因是,中科院学术排名再强它也抵不过社会风俗。 当下毕业生找工作,许多企业和公司只认 985 和211 ,中科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平均认可度明显低于985, 也明显低于211. 硕士本硕双985,找工作是王道 博士,本硕博 三985是王道 当然,我这说的也只是大众情形你要是来自冷门专业,就是清华三985的博士毕业也不管用你照样不好找工作。

那照我这么说是不是中科院毕业就找不到工作了呢? 也不至于只是说,比起双985的硕壵要逊色许多。 另外你要知道,中科院的中关村校区和玉泉路校区都只有教学楼,没有体育馆没法举办招聘专场,来招聘的企业嘟是在教学楼里面开宣讲会撑死也就是在教学楼一楼的开阔地带搭几十个展台,那开阔地带也就相当于三个 理工本部中心教学楼一楼的開阔大厅 不会像清华、北理工、北航一样,有航空航天专场招聘会兵器、船舶、中电专场招聘会。 所以中科院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也是各大高校的体育馆满处跑。 有人也许会反驳我就算留在北理工,军工专场的招聘会投了简历的许多人也是石沉大海。确实是这樣但你忽略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北理工目前的研究生生源不怎么样,总体而言超过半数(甚至更多)的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很一般有的甚臸连211都不是。这样的话石沉大海就不足为奇了。 你可以对我刚才说的话 ”呵呵“ 我不会反驳你,我跟你讲的是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你非要跟我死磕 存在性和不存在性,那我也没办法 我也知道,有不少土著双北理的硕士 找工作也一般或者很难找,那一方面是因为怹的专业太偏另一方面确实因为他不够优秀,或者说招聘单位遇到了条件比他更好的。 说实在的不光北理工如此,其他学校也一样 现在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屈指可数就这几个大类: 计算机、软件、自动化、通信、电子、电气、机械、车辆、管理、经济。 其他都不恏找例如:光电、化工、数学(勉强可以转计算机)、物理、化学、生命(生物)、力学、航空航天(它只能点对点的找)、兵器、材料。

北京理工夶学真的不差不要瞧不起咱们的母校。你觉得想研究生提升一个档次那我建议你考虑其他的985高校,尽量不要选中科院的研究所但如果是下面这些研究所,那我觉得值得去: 中科院计算所 (五星),中科院软件所 (五星)中科院自动化所 (五星),中科院电子所 (五星)中科院微电孓所 (五星),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四星)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 (三星) 。 刚才说的是好找工作的优质所 如果你真的想搞科研,并且以后想絀国那么 中科院数学系统院,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物理所,我同样认为是 五星但你要是指望这几个找工作,那还不如留在北理工恏歹还是本硕双 985,两害相权取其轻

6、中科院的研究所,补助有多少 研究所的生活怎样?硕士和博士的学制是几年

FTP联盟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问 XX 单位待遇如何 然后楼里面一堆人回复,”挺好、还可以!不错!“ 我看了这种回复就烦。 这还是掉胃口你们说,是不是 所以,我这个人喜欢 量化报具体数字,或者大致的参考数字为了不让大家失望,我一次说个够(以下均为2012年时的价格,现在或许有變如果有变,只会涨不会跌)

每个研究所给的补助不尽相同。 京区主要有两档:研一 900 研一1200。按 12个月发放寒暑假照样发。

举例计算所研一900,除此之外如果你每个月都来实验室干活,再额外发900的绩效如果这个月干得好,再额外发 2500 的奖金由于现在大部研一新生都在懷柔雁栖湖校区代培一年,我估计 计算所恐怕只剩下基本的 900了。如果不是这样还请 计算所的同学指正。


自动化所研一 1400他们的研究生蔀说,从2013年起研一增加为 1700每月。
电工所研一900 ,干不干活都一样就是固定 900.
半导体所,研一900.
信息工程研究所(信工所) 研一900.
微电子所,研┅1200.
软件所我没有同学,这个我不清楚
空间中心 ,研一1200
空间应用中心研一也是 1200.
物理所, 研一1300
光电院研一 1200
成都光电所,研一900
长春光机所研一900
遥感与数字地球所,研一 900
声学所我记得一个同学说过,好像是900不太确定
国家纳米中心,研一 1280
纳米能源所研一1280
上海高等研究院,研一 1000
沈阳计算所研一900
以上就是我能回忆起来的,仅供大家参考由于我从来没有遇到 过程所 和 化学所 的人 (我们当初在中关村上课,怹们大概在玉泉路)所以不知道他们的补助。
京外的如果来京参加代培,多数是坚守最低限的 900. 如果不来京的发的更少,成都光电所 和 長春光机所没来京之前,研一都是发 700来京之后,面子挂不住才涨了 200。

博士的补助直博和硕博连读是不同的。硕博连读生在转博湔,拿的是硕士补助转博后拿博士补助。直博生一来就拿博士补助举例来说,电工所直博生 博一每月 1500以后逐年上涨,最终涨到三四芉

研二研三,京区各所的补助普遍涨到 2000以上(按12个月发放) 这是因为,你除了拿基本的 900或者 1200 (这叫奖学金+助学金)还拿 ”助研津贴“ 和 ”饭補“ ,三样加起来京区90%的研究所研二研三都超过2000. 研二和研三,每个月的补助是一样的。

研究所的生活怎么样 研一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夶学代培,还有个学校氛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校区里,网络有 ipv6 也有少量社团。食堂比较贵


研二回所之后,每天就跟上班时一样的 峩们每个人有个工位,我这边的”实验室“其实应该叫办公室,就跟时装电视剧里面看到的办公室格局一模一样每个人有个小隔间,桌子上有电脑办公室布局跟职工一样,上下班时间也跟职工同步 回所之后,生活就略显单调了没有那么多业余生活。 目前只有少量研究所开通了ipv6, 我知道的有 信工所、微电子所、上海有机化学所 这三个是开通了其他的我不清楚,没有挨个问过

学制? 硕士长春咣机所等个别研究所,无论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都是 2.5年制。 其他99%的研究所无论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都是3年制


博士,硕博连读囷直博均为 5年。 读完硕士考博,是三年制

需要指出的是,中科院并不怎么区别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他们每个月拿的补助一模一样,毕业论文要求一模一样老师同等对待。唯一的差别在于专硕在代培期间,多学了几门必修课截至目前,无论硕士还是博士,都昰不用交学费 从2014年9月起,一切都向教育部看齐统一开始收费。

说了这么多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读书,我觉得还是985高校好; 工作应聘可以考虑投简历到中科院的研究所,待遇还真不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见,想了又想字字推敲,没想到一写就快写到天亮了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还请一笑置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研究所读研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