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朋友是不是很爱国啊,他用筷子吃西餐的顺序,在日本玩大声高歌中国人,还在广场上说我们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9852|回复: 34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605 声望3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2积分598UID2184159
中级会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声望35 寄托币605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命运的书。
  该书描述了我们身边的人经过徐小平的策划从不成功到成功的大量出国案例,对普通人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启发。书中通过一个个普通的人在咨询后改变了命运的独特经历,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当代青年人从迷惘的误区走向成功之途峰回路转、五彩斑斓的万千景象。
序言:征服幸福&&
--------------------------------------------------------------------------------
时间: 日 14:07& & 作者:& & 来源:
害怕成功的人永远不会成功。不敢追求幸福的人永远不会尝到幸福的滋味。一个人生活中的失意乃至失败在很大程度上说是心理的而不是现实的,是技术性的而不是宿命的。现实至多为失败者提供了解脱的借口而对宿命的信仰最终无情地扑灭了成功的任何希望之火。
& &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追求知识吗?是获得智慧吗?是成为一个神一般完美的人吗?也许是。但我却想故意曲解“学生”这两个字的含意,宁愿把它理解成“学习生活”。更准确地说是要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这样,在我看来“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也就成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在生活世界面前谁有胆量说自己可以不再做学生了呢?因为知识和智慧构筑的世界如果不能同充满着色彩的生活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话,教育还能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同我们置身的真实世界连在一起?读懂知识之书,获得知识和智慧不过是为了读懂现实世界这部神秘的大书。当我们放下了知识之书,完成了人生初期的教育阶段,用梦幻般的欲望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了一个有资格的幸福的征服者呢?
& & 小平在这里为我们提供的案例十分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尽管不少人完成了学历教育甚至不少人在生活世界中摸爬滚打过很长一段时间,但当生活中无情的选择或考验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无可奈何的绝望告诉他们---他们还没有获得征服幸福的资格!
& & 小平是一个冒险家,因为在新东方这个平台上他是第一个有意识、有目的、有战略、有战术地为学生担当起人生设计者的重任的人。他的冒险家的胆量和勇气来自于他一如既往的对那些痛苦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上的学生的爱。“爱”已经不是他剖析学生个案时候的工作姿态了。“爱”是他深思熟虑对症下药的人生设计良方的全部内涵。一个内心没有充满爱的人是无法让他人获得幸福的。
& & 小平的人生设计达到了系统的、理论的高度。尽管他所处理的个案千差万别,但从他的处理手法中我们不难把握住他的逻辑脉络:从绝望者支离破碎的生活信息中,他首先犀利地捕捉到绝望者身上尚未凸显出来的巨大的潜能,然后迅速依据这一潜能作出最切合实际的人生新目标的设计,接下来再进行条分缕析的实施细节的精心安排。阅读他的个案所带来的愉悦实际上来自于对上述清晰的逻辑脉络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体验,因为这一逻辑脉络的最终指向无一例外地落在了“幸福”这两个字上。这使我想起英国哲学家罗素。罗素在30年代曾经写过一部影响极大的小书,书名叫做《征服幸福》。罗素在这部著作里展示了如下的逻辑:他首先诘问什么是幸福并且幸福是可以企及的吗?然后他站在哲学家的高度分析了人在生活世界中不幸福的表症和根源;最后他清晰地为寻找幸福的人们指出了道路。我不知道小平是否也读过这部著作。如果没有,他恰恰是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在一个更加具体的也更加技术性的世界里做着几乎和当年罗素为西方人所作的同样意义的工作。
& & 小平既然已经打开了中国学子人生设计的大门,他一定会以更加成熟的职业性和更加有效的人生设计来拥抱所有想从人生的绝境中站立起来并最终征服幸福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 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
自序:我歌唱带电的思想——新东方留学理论的诞生&&
--------------------------------------------------------------------------------
时间: 日 14:07& & 作者:& & 来源:
一,作家的困惑与问难
& & 我有一个朋友,是位著名作家,我认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虽然他是否反过来也这么认为我并不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我暂时不说——因为对于我这篇序言的主题并不重要,同时,我还怕把他的名字写出来之后,读者会想:“著名?怎么没听说过?”然后大怒,不是谴责自己孤陋寡闻,就会痛恨我弄虚作假。
& & 话说这位作家听完一次我的留学讲座之后,满脸狐疑地问我:“小平,我看你面对这么多学生,对那些决定他们前途命运的重大人生和复杂留学问题,应答如流,斩钉截铁,无比自信。我就不理解:难道你不怕你的观点也许并不符合别人的实际情况,难道你不怕你提出的方案和建议,有可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吗?”
& & 作家问完,微笑着等待我的回答,笑里藏刀。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挑战性的问题。于是答曰:“我从来不怕!至今没有学生找我抱怨说我耽误了他们的前程。相反,经常有学生带着巧克力和假酒来新东方向我表示感谢。我对我的工作有点自信其实算不了什么,因为留学咨询、职业咨询和人生咨询,就象医生律师一样,说到底只是一种专业工作。我是留学人生咨询师,相当于医生律师。只不过站在新东方的高度,一不小心出了点小名,仅此而已啊。”
& & “医生律师?仅此而已吗?”作家很失望。
& & 为了安慰他,我想了想,说:“可能不止吧。我的咨询也许确实有一点特别的地方。这个特别之处在于:我在新东方给予学生的,并不仅仅是具体的留学方案和学习规划,我的真正值得骄傲并赢得学生崇敬的原因,是给了学生一种有用的价值和一种宝贵的财富。”
& & “这是什么?”作家紧逼追问。
& & “这就是人生价值观念和留学思想原则。这就是我在新东方咨询过程中始终奉行的新东方留学理论。根据这个基本理论,我们就能为学生提供卓有成效的咨询。”
& & 看见作家越发迷惑的牛眼睛,于是我说:
& & “人生有五颜六色的价值观,但一种价值一旦被你认可,你就可能一辈子追求这个价值而无悔无怨;世界有千紫万红的思想,但你只要接受其中一种,你就能够终生信奉它而至死不渝。人类为信念而活。但是,不同的价值和思想,决定了人们幸福的意识、快乐的程度、生存的质量;还决定了我们对于‘成功’、‘失败’、‘希望’、‘绝望’这些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至关重要目标的定义和解读。
& & “面对来向我寻求咨询的学生,我心里最强烈的愿望,就是给予他们获得真正幸福——而不是虚假幸福的与他们的留学目标有关的价值观和思想。留学领域里有如何得到名校录取及奖学金的复杂知识和技巧,但决定一个人留学命运和人生质量的,并不是这些知识和技巧,而是选择留学与生活方向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这个东西象灵魂一样重要,但不幸恰恰被最经常被当代奋斗者无意中忽略,而造成留学领域、以及人生奋斗领域里巨大的空白。
& & “一个学生可以不认同我的思想,那么选择失败也是他的自由与欢乐;但一个学生如果听从我的建议,他即使倒霉透顶也能够化险为夷并反败为胜。思想——就是我面对无数学生,从来不会感到心虚的原因。因为,我在新东方为中国学生提供的,是一种被时代认可、被社会赞同、被无数学生的奋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留学思想,而这个思想的应用,就是我提供的人生咨询。这个历史性任务落到了我身上,我只是代表着新东方传播这样的珍贵价值而已啊!”
& & 这位以社会批判而著名的作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礼貌地笑笑,依然笑里藏刀。我必须承认,在社会思想上,他永远是我的老师;但在留学问题上,我可以做他的教练。
& & 作家名叫卢跃刚。他的《东方马车——从北大到新东方的传奇》,无情地打碎了新东方神话,成为我个人和新东方终身难忘、灵魂渗透的莫逆之交。
& & 二,王强的“干货”与松下的“自来水”
& & 《留学诗篇——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问世了!这是我在新东方六年来为学生提供咨询的心血的结晶。是新东方学生们,在人生停留在新东方咨询处刹那间生命的凝固和聚变。是无数个青春梦想在我身边浮沉、捏揉、撕碎、粘和、重组、并溶入朝霞与彩虹的迷人故事。同时,这也是我作为新东方代表性老师之一,作为对敏洪、王强等新东方创业元老以及所有年轻兄弟们友情和知遇的报答、以及对我们共同事业与梦想——新东方的倾情奉献。
& & 作为新东方主管学生咨询的副校长,我每天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讲座、咨询和对话交流。面对这一群充满喜怒哀乐、凝聚悲欢离合、奔涌欲望渴求的生命和灵魂,我经常拷问我自己:新东方究竟还应该并且能够为他们再做哪些的事情?新东方咨询到底如何才能激发他们心中更多新鲜生猛的力量和灵感?那些千里迢迢赶到新东方见我的可爱的男孩女孩(有些女孩,年轻达四十岁!),在见过我之后,他们的生活真能够发生不见我就不能发生的变化吗?而且不能是向着更悲惨的方向变化!新东方的盛名、我本人的虚荣,有无泡沫和兑水的成分?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汹涌澎湃的奋斗人生需求,大规模全方位地向学生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我想在这里用我在新东方的创业伙伴王强兄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干货”。
& & 王强是读书万卷的杰出学者,是名满天下的英语大师,但他却喜欢用“干货”这个农牧业的词汇,来诘问教育和咨询到底能为服务对象带来什么实质内容(这可能是因为他来自内蒙地区的原因吧,待考)。干货,就是没有水分、不带泡沫的东西。新东方应该、必须、能够、并要迅速发展,真正为学生提供集装箱一样更多更好更丰硕的人生和前途之“干货”。
& & 这些问题总在持续不断地激动着我,也总是在深更半夜折磨我。我最沮丧的情况,莫过于当我面对一个更加沮丧的学生、从东北或者西南飞来见我,但我却因为其他工作安排而不得不匆匆离开、无法给他足够时间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时刻。不知我者以为我匆忙,知我者知道我想撞墙。因为内疚,因为感到罪过。
& & 新东方的培训产业,在敏洪的领导下,已经成为松下幸之助所说的“自来水”一样优质而大量的供应,每年能够满足几十万甚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新东方过去八年最辉煌的成就。但是,新东方的咨询产业,暂时还没有让她的学生象拧开“自来水”龙头一样,在饥渴之时,在绝望之时,在无助之时,能够一“打开”就哗啦啦奔涌而出,浇灌奋斗者火热的心田,喷淋跋涉者焦枯的肌肤。新东方有责任为当代青年提供这样的服务——优质而大量的留学咨询和人生设计服务。以使得每一个来到新东方追求理想、寻找前途的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语言的培训和考试技巧的指导,同时更能够获得一份自身前途的“处方”和人生的蓝图,满载而归。让人生思想的甘泉,通过个性化咨询的管道,淙淙流向渴盼中的学生;让新东方精神的好雨,在春天来临时悠然而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知道,我们滋润的,是千千万万象征中国未来最优秀的学生……新东方将不得不在这一方面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我深信,新东方必将在对学生的留学咨询和人生指导方面,作出类似英语培训的杰出贡献。
& & 《留学诗篇》,也许就是新东方人人呼唤的“自来水”之一种供货形式的表现。这是一本有关留学策划选择和人生设计展望的理论作品。但更是根据我亲自经历的咨询故事而写成的,一本可供读者仿效、模拟、和参考的经典案例分析教材。我希望它的出版,能够给新东方学员为前途奋斗而焦枯的心里,降下及时的春雨,为新东方咨询的智慧和经验,提供大规模复制和传播的手段。
& & 我承认,驱使我日夜奋笔疾书的,就是这么一个崇高的动机和神圣的使命。这就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即使在新东方的改革进展到异常艰难的时刻、在我本人为改革付出沉重代价的情况下,我也能够激情澎湃、一路高歌,全程凯旋,终于把《留学诗篇——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送到了读者面前的真正动力。中国社会与家庭创造了新东方,也创造了我和我的人生咨询思想。为中国学生贡献自己,是我获得我自己、寻找我自己、实现我自己的唯一途径。《留学诗篇》的写作过程,也许就可以作为诗篇之一,启发我的读者呢!
& & 王强所提出的“干货”命题,是指新东方咨询应提供的有价值思想。松下所提出的“自来水”,是指这个有价值思想需要大规模传播。(我喝的是可乐,挤出来的却是水,比起鲁迅他老人家,真是丢人啊。)让这种“干货”能够象“自来水”一样让所有人都能够方便获取、终身受益,就是新东方咨询最伟大的梦想!
& & 应我的请求,王强兄欣然答应为《留学诗篇》作序。于是,《征服幸福》这篇文章,就成为镶嵌在《留学诗篇》这块厚砖之上的一壁璀璨的白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序镇纸,万言多余。读者哪怕只读完王强兄的这篇文章并真正理解了他所企图阐明的思想,我想我写作《留学诗篇》时所有的目的就已胜利实现——征服幸福、获取幸福、奋斗为了幸福、怀着幸福的心态奋斗,是我在新东方面对所有学生演讲和咨询时的唯一祈祷,永恒主题。
& & 三,敏洪的痛苦与喜悦
& & 《留学诗篇》完成后,我迫不及待地和敏洪见面。象阿Q自城里回到未庄“从口袋里掏出满把银的和铜的”,我捧着厚厚的书稿递给了敏洪。据说敏洪是“未遂诗人”。未遂诗人,总能够对《留学诗篇》加一点韵脚吧。更何况,是敏洪在1995年底飞到美丽而孤独的温哥华,把新东方送到了我的身边。使我人生的时钟,一下子从生命的午后反拨到了早晨八、九点钟,从此我激情的秒表,永远围绕这个时刻,一直蓬勃旺盛地行走!《留学诗篇》的出笼,首先要倾听他的批评。
& & 敏洪翻了几页,先是兴奋地阅读,转而沉默地思考,十几分钟后,他张开激动的双手和我笨拙地拥抱。对我的创作,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两个异性恋的男人,居然会相对流泪。他说了很多表扬我的词语,可惜我都忘记了,否则我会把它们堆砌在这里赞美自己、推销本书。但他最后几句话,在我心灵深处唤起了强烈的震撼。他说:他再次体会到83年在北大第一次见到我时的激情、感觉到95年在温哥华久别重逢我的灵感、预见到新东方精神即将飞翔到一个新的云层的大喜悦!
& & 作为敏洪二十年的朋友、同事、兄长、以及过去六年在新东方朝夕相伴的创业伙伴,我能够理解敏洪的意思。我理解,他所说的“83北大激情”,应该是清贫与理想主义夹击下一代知识分子欲为天下先的心灵闪电;他所说的“95温哥华灵感”,应该是寂寞与创业压力摧残下两个孤独灵魂跨越太平洋的世纪握手;而敏洪心中的“新东方喜悦”是什么呢?我知道,他心中的“新东方喜悦”,指的是我们这些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的朋友们在既为天下先、创造大事业之后,依然能够怀着珍藏了二十年的友情,继续在一起共同追求华山论剑、草堂谈诗、雪夜煮酒、桃园看花、共创新东方更加辉煌未来的这种绝妙境界与激情人生!
& & 一不小心,“新东方喜悦”里的象征符号,竟然有几个是来自“三国”里的文明积淀。而“三国”问题,在新东方曾经引起过剧烈的争论,严格说来应该是“新东方痛苦”的符号。王强义正词严要求敏洪把“三国烧了”的时候,小平正在家里偷看三国小人书,想寻找打开敏洪“三国情结”的钥匙——在新东方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都曾陷入过情感与价值冲击的危机。
& & 是的,三国里面有斗争——但三国里面更有友谊。桃园三结义,就是三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石和永恒的佳话。三国里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在各自的土地上创建了三方璀璨的古代文明;新东方创业史上的“三驾马车”,敏洪、王强、小平分别在考试培训领域、实用英语领域、人生咨询领域创建了当代中国最辉煌的事业平台。既生俞,又生王,小平敲锣咨询忙。我们纵横驰掣,跃马横枪,驾着新东方马车奔驰在中华大地,终于缔造了今日之新东方。
& & 三国归晋,而新东方则属于急欲在二十一世纪重振雄风的中华民族。为了新东方肩上所承载的中国留学事业,也为了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新东方”这个梦想,我们在事业获得辉煌成功之后,再次把新东方投入了意义深远的转型与改革之中。改革是艰难而痛苦的。但新东方人,已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向社会,提交了一份高尚的答卷。假如新东方的改革痛苦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的话,也许是:我们在建造人生事业大厦的同时,还在攀登生命精神高塔,而灵魂的升华,要比肉体的净化更加艰难百倍!三军过后,我们欢欣开颜;敏洪的喜悦,是因为,当新东方登上了新的台阶,我们又开始梦见更加遥远的星空……
& & 更遥远的星空。写作《留学诗篇》,就是我在矢志不变的改革信念下,为新东方事业的天空奉献的一颗星星。我深信,《留学诗篇》将成为新东方银河系的一颗恒星。但就算它是一颗流星罢,我也心满意足! 只要这颗稍纵即逝的流星,能为新东方伙伴们引发“新东方精神即将飞翔到一个新的云层的大喜悦”壮丽的流星雨,让奋斗者黑暗的天空,洒落礼赞的焰火——我的人生使命、我对新东方的预约、我身上所承载的那部分对当代留学青年奋斗的期许,就已经获得了辉煌的实现!这是我的大喜悦、是敏洪的大喜悦、是新东方的大喜悦、更是中国留学事业的大喜悦。新东方改革的风雨已经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已经变成亲切的怀恋;而那获得了的,必将成为未来的明灯!
& & 1997年底。敏洪在为我的《美国签证哲学》所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序言。在那个1997年寒冷的冬天、新东方还不到今日十分之一规模之时,敏洪就写道:“……为追寻萌发于未名湖畔的少年理想,为承兑夸耀在北大宿舍的青春海口,我们又聚到了一起!在这个叫做新东方的地方,朋友们展示着各自独特的才华,追求着事业的成功。生命之树长青,这些朋友的归来以及他们所象征的海外学子归国潮,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显示着青春焕发的神州大地春天的旺盛。”
& & 脚踏新东方大地,创造并拥抱“青春焕发的神州大地春天的旺盛”,是敏洪为首的新东方这些同学、朋友、弟兄、伙伴们永久不变的共同精神燃点。钻石恒永久,理想永留存。新东方精神的火炬,就因为有了这个共同的燃点,已经照亮并将继续照亮无数追求前途向往未来的新东方学员的灵魂。在这种精神光芒照耀下,人们就可以理解我和敏洪之间二十年来从未有过、四个月内发生两次的两个男人的拥抱。这两次拥抱所蕴涵的人生大逻辑是:一时的困惑和冲突,算得了什么!新东方及其所代表的事业、理想、精神和信念,才是真正永恒、永远不变、万古长新的生命。为了心中的理想,人们虽“九死”而无悔;为了新东方大业,俞徐有“两抱”亦不多。
& & 合上《留学诗篇》文稿,敏洪接受了我的请求,愿意对本书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观点进行评点和分析。我要求他必须是“挑战性”提问与分析。敏洪为《留学诗篇》貂尾续狗(反狗尾续貂之意也),增加了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从敏洪就《留学诗篇》评论的价值,他已经成为本书当之无愧的合作者。这是我和敏洪第一次就一本书进行的密切合作。这是新东方咨询乘着新东方精神的翅膀,飞向读者的第一次最完整的歌声。
& & 看见敏洪翻完书稿,恢复平静,于是我说:“我能有时间静心写作,还真的要感谢你为我解下日常事务的锁链,让我能身轻如雀去追逐凤凰。没有过去几个月的积聚与凝思,没有我们二十多年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理想,我不可能有大音稀声般的宁静,来完成我的创作。在新东方,我咨询、我演讲、我大笑、我歌唱——我歌唱带电的思想,但就是没有时间坐下来思考和写作。但今天这个遗憾在我首先得到了补偿!这个补偿,就是《留学诗篇》一个个人生实例揭示的留学理论,就是新东方企图照亮、曾经照亮而且必将继续照亮当代青年奋斗人生的带电的思想。”
& & 我还说:
& & 我最崇拜的诗人是美国的惠特曼。他当年站在美利坚宽广的土地上,赤裸着身体,大声歌唱“带电的人体”。人体的各种器官全部被他唱完、已经没有题材可写的后来者的我,在这里只能接着他的旋律,歌唱我自己的带电的思想!惠特曼的歌声,飞扬着美国精神,他歌中的主题,是一个强大而自由的美国;今天,我歌中的灵魂,则是一代必将亲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中国青年奋斗者。
& &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新东方留学理论不是灰色的理论,而是长青的生命。因为,这是千万新东方学生青翠灵魂的升华和提炼。这里的理论,实际就是新鲜跳跃的林中之树,是绚烂飞舞的风中之花。当我沉思在电脑前,脑海里浮出一副副情感真实的面容,他们就象光盘里储存的难忘的歌,一旦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心就开始奏鸣。我无法以理论的灰色笔墨,来描述欲滴的生命之树。诗篇,是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容器,来斟载我的激情,酿造我的文字。
& & 我的全部的人生价值,就是把新东方留学与人生咨询的醇酒,敬献给所有见过我和没有见过我、来过新东方和没有来过新东方的朋友;敬献给这个给予新东方崇高声誉,给予我本人无上成就感的中国社会和中国家庭。面对即将发生的更多的鲜花和荣誉,我并不惭愧,也不惊讶。因为,在新东方,为了新东方学员,为了带电的思想,我的嗓音,接近喑哑;我的心血,几乎耗干。尽管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声音,总象耳鸣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我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新东方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我为新东方即将释放的咨询爆发力而激动,我为即将到来的留学新纪元而自豪!
& & …………
& & 送走敏洪,在住处的院子里,蓦然看见一排樱花在盛开。我惊异大自然奇异的力量:在2002年3月下旬,北京最严重的沙尘暴之后,这些本来不堪一击的花朵居然依然如此蓬勃地怒放。也许,这就是对于春天执着的信念,这就是对于未来不灭的梦想。
& & 我想起了千万为前途而艰苦奋斗的中国学生。
& & 我想起了新东方。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605 声望3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2积分598UID2184159
中级会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声望35 寄托币605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A编(上)
丹麦童话公主&&
--------------------------------------------------------------------------------
时间: 日 14:06& & 作者:& & 来源:
一,公主的降临
& & 马年春节之后,一个我所景仰的朋友介绍他太太的妹妹来找我咨询留学问题。我以为是一次寻常而重复的咨询谈话,没想到,在黄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妹妹,好象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丽公主,清秀新颖,恍若如梦地飘落到了我的办公室。
& & 她的纤体,穿着幽雅的时装;她的玉肤,衬着璀璨的珍珠;她的四周,浮着袭人的芬芳;她的眼睛,对我忽闪忽闪,无声有声,好象星星从天上俯视人间,好象明珠在深夜浮出海面。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朋友说他的妻妹已经三十二岁,但我眼前分明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姑娘。看着她的女性魅力大放送,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当时的嘴巴有没有合拢,已经记不得了。
& & 我说:“我只和绝望的学生谈话。象你这样让别人绝望的人,就不必浪费我的时间啦!”
& & 我的话蕴涵着对她的赞美。孟若蕴本来若有所思的幻觉似的眼睛刷地亮了起来,她兴奋地说:“徐老师,谢谢你啦!不过这正是我要找你根本原因,其实我是很绝望的,我有许多问题要向你请教呢!你有多少时间给我?”
& & 说完,她撩起袖子,瞅了瞅她戴在右手之上的最新款的蓝宝石劳力士时装手表。我承认,我挺庸俗的,居然窥测别人戴什么手表和我有什么关系?
& & “你到底能给我多少时间?”她再次追问:“要不我们一起吃饭?”
& & 我心里输入的信息是:“能和你这样的美女一起吃饭显然是我的梦想”,但嘴里输出的词汇却成了:“对不起,我还有其他的安排,我们赶快谈你的事情,吃饭的事情就免了吧。”
& & 我已经看到,孟若蕴居然要请我吃饭,可见她的问题很严重!
& & 夜色渐渐降临,笼罩着我的办公室。白日无声无息的灯光渐渐显示出它无所不在的喧嚣,城市开始透明而浮动起来。孟若蕴娓娓说着她的人生故事,徐小平缓缓陷入了历史的沉思……
& & 二,公主的离去
& & 孟若蕴一个多月前刚从国外回来,专门到新东方学英语。我问她在哪个国家定居,她告诉我是丹麦:“特别小,特别没意思!”我这才理解,为什么我一见她,就闻见她四周浮动着异国风情的芬芳呢!
& & 孟若蕴老家在昆明。1990年春,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孟若蕴,在一个亲戚的撮合下,认识了一个先她两年从国内移居丹麦的华侨。鉴于当时的情况,孟若蕴就轻率退了学,草草结了婚,匆匆去了丹麦。一去十年。
& & 听到这里,我一下子就知道她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说:“连大学都来不及读完,就离开中国去结婚,显然你的问题全都出在这里!出国为什么要那么饥不择食呢!”
& & “那个时候大家都想走嘛。哪象现在,人人都想回来!”孟若蕴哀怨地说。好象江主席、朱总理把国家搞得这么激动人心是个什么美丽错误似的。
& & 1990年能够出国的人,当然是幸运的人。丹麦虽然那么遥远,但她那时的想法是离中国越远越好。那里不仅有黄油、羊角面包和卖火柴的小女孩,那里还有等待她去结婚生孩子的孟尝君!“孟尝君”是我给她的丈夫起的雅号。20岁的孟若蕴,带着少女如梦的憧憬,飞离了四季如春的云南,飞到了一年四季能够冻死买火柴小女孩的丹麦,开始了她长达十年的海外生活。
& & 早春离家晚春归,丹麦未变中国新。孟若蕴再也没有想到,当有朝一日她回到这片她当年急欲抛弃而后快的土地时,她产生了人生最大的归宿感危机!
& & 在丹麦,孟若蕴和丈夫携手奋斗,两个人硬是赤手空拳开拓出了一片小小的天空,经营着一个不错的汽车旅馆,过上了西方中产阶级的生活。不用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
& & 谁说人们温饱必然思淫欲?中国的知识青年,温饱之后其实首先想到的总是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知识层次。十年之间,孟若蕴完成了生存奋斗,孟若蕴获得了丹麦国籍,孟若蕴得到了经济保障,孟若蕴和丈夫的感情从激情澎湃到心平如镜到最后进入平淡如水进而开始幻想外遇的危险阶段,她毕竟已经三十二岁了!
& & “在丹麦的生活,经济上确实是不错的。但精神生活就枯燥死了!天天唯一可以反复看的人就是我老公。但老公唯一的乐趣是等待客人光临。一看见客人他就高兴——不是因为“有朋自远方来”,而是因为有“钱”来自远方。客人来了,也没有什么话说。哎呀,烦死人了!”
& & 孟若蕴把她的眉头锁了起来,象银行保险库的门那样地沉重。使得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十岁的她,突然间变成一个中年妇女,一下子苍老起来!她的表情,变得无比焦灼紊乱。我知道,这是Anxiety attack,焦虑向她袭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孟若蕴焦灼,必有切肤之痛。我心里的预测得到了证实。我的心,等待着为她酝酿伤悲。
& & 我看见:在那遥远的丹麦,一望无际的高速公路旁边,霓虹灯闪烁着一个巨大而孤独的M标志——孟记的Motel。汽车象星外人的飞船,在孟记Motel的门口无声地穿梭。偶尔有一辆车,象陨石一样落到了他们的前台,走出汽车的客人,说着火星人的语言,做着火星人的姿势,走进房间去干火星人该干的事。留下的货币,可以在地球上通用;但带走的喧哗,又使这里变成了广寒宫。男人没有事业就没有魅力——孟尝君看见太太身上日益闪光的服饰心里暗自钦佩自己,回过头来继续等待火星人的降临好为他的女人买更多的名牌物资。女人没人欣赏就不算美丽——孟若蕴瞧瞧镜子里面极少获得他人夸奖的姿色深深感到生活的无聊,低下头反复思考这样的日子到底是幸福还是苦役,到底是自由还是囚禁。
& & 她从1997年第一次开始回国,从此一回而不可收,每年都要回来两三、三四次。在云南,她看见那里国际博览会后彻底改变了的城市形象,陷入了巨大的空虚。她又去了深圳上海北京。她产生了一种被生活欺骗了的感觉。难道自己过去十年白活了!她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回到国内,重新体味那种只有在国内才能获得的火热的人生感觉,重新寻找少女时期就埋藏在心里的那种梦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所谓价值,就是社会价值。在丹麦这样的地方,中国姑娘孟若蕴,除了做点开旅馆卖火柴这样糊口谋生的小买卖,是无法实现她所认同的社会价值的。
& &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爱自己国家更加不需要理由。巨变的中国,繁荣的故乡,沸腾的土地,富足的伙伴,已经给了孟若蕴许多理由先!
& & “在丹麦,你就是每个指头上都戴一只劳力士,也没有什么意思。谁也不认识你。异国情调其实看上个把月就足够足够了,没有必要一体验就是十年,再体验又是十年。我想回国!”
& & 孟若蕴如梦似诗的眼睛看着我,简直令我害怕——我怕她在极度空虚中,把我当作她的祖国而爱上,虽然我知道这只是我自己常常产生的幻觉而已——我怕我的道德意志,顶多能够做一个姜太公,而达不到柳下惠的先进水平。
& & 我用手在她眼睛面前晃了晃,把她唤回到现实中。我说:“别呀,你老公还在丹麦的旅馆开着空房间等你呢!客人不多的时候,你们肯定可以天天睡司机套房、吃奶酪。瞧,谁也动不了你的奶酪!多棒啊。”
& & 我象父亲一样,对这个迷路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同情。
& & 三,公主的失落
& & 现实是残酷的。32岁的孟若蕴,虽然看到了后半生在中国寻求自己人生价值的生活方向和目标,但是,她要达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容易。贫穷的祖国母亲并不缺乏人口,她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孟若蕴出国十年,丹麦不想呆了,但中国也未必需要她。
& & 她只有一年的大学读书经历,连个专科生、高职生都算不上。这种学历的人在这个年龄,加上是从国外回来的,能够做什么呢?她愿意做的工作,工作不愿意她做;工作愿意她做的,她不会愿意做。左右为难啊!这就是邯郸学步的现代经典注释。
& & 于是她想读书。但是去哪里读呢?回国读,读什么?在国外读,去哪里?学什么?假如前十年她的人生道路走错了的话,她现在是再也不能承受任何错误选择的后果了。否则四十岁的她,一定会提前进入更年期。
& & 最要命的是,因为生活在丹麦,虽然她的丹麦德语,能够读得懂安徒生童话,但却不会说英语。不会英语的海外华人,不仅走向不了世界,其实也难以回到中国。这也是她要命的困境之一。于是她决心卧薪尝胆学英语,从丹麦来到新东方。她决心学完英语读一个英国或加拿大的本科生,“据说有一些大学提供四年就能完成的本研联读,四年,就能获得硕士学位,专业主要是经济学或管理类”,所以她来找我咨询。
& & “徐老师,我要你给我一个主意,我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去加拿大?还是英国?是继续读个书,还是不读?”
& & “三十二,加四,等于三十六”我在心里测算着,最后摇摇头:“别读这个。时间太长了。这个项目不适合你。”
& & “那你说我怎么办?”孟若蕴焦灼万分地看着我。
& & “让我想想”。我自信地思考着:“我一定有绝招,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我一定能改变你的命运。我一定能给你带来生命的转折。”我沉重地点头低语。开始为她的前途炮制配方。
& & 四,公主的复兴
& & 经过深思熟虑,于是我说:
& &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回国发展、并且你老公也同意,我就坚决支持。对你来说,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人,出国只是为了回国。你们出国已经很长时间,已经实现了出国所追求的各种价值。能回来就早点回来。该回国时不回国,出国就变成了出家。就象你现在这样:在中国有国无家,在丹麦有家无国。成为一个国际边缘人,永远在中丹航线上来回飞翔,灵魂永远不能着陆。
& &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你想回就能回得来的。这个国家并不需要你——你既没有为回国完成专业与技术上的提升,你也没有为回国做好精神和文化上的基建。你的学历太低,没有人会雇佣你——雇佣你的人肯定不会是好东西。我反对学历本位主义,但你这样既没有学位也没有技能的人,回国怎么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所以你就会走投无路,倍感挫折。
& & “在国外这么多年,你们除了开汽车旅馆,还会什么?回来开汽车旅馆、大车店、骡马市、潘家园?死了这条心吧。在中国做生意,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如果不懂中国特色,你如何对付得了地痞流氓和领导干部啊!在丹麦十年,安徒生的童话看多了,你自己就成为一个童话主角,中国的故事就不会说了。没有学历,回国固然做不了专业工作;而没有中国经历,就连低档生意也做不成!
& & “考虑到你以上这两个缺陷,再加上年龄因素,我建议你回国‘留学’!”
& & 孟若蕴倒吸一口气,睁大了眼睛,半天不说话。最后,她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徐老师,其实我也这么想过,但所有的朋友熟人,包括我老公,都反对这个想法。他们说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来中国留学的!”
& & “谁说你是中国人?你已经不是中国人了啊,你是丹麦人!”我严正指出这一点。
& & “你是丹麦国籍,这不可怕。但你的中文极其流利,这就很厉害。祝贺你出国这么久还没有忘记中国话!中国的名牌大学,为了走向国际化,正在大力招收外国学生。北大复旦都有类似的项目,费用也不贵(贵了谁来呀),入学也不难(难了谁考啊)。假如你想回国生活,丹麦护照没有意义,但如果回国读书,丹麦护照就保送你进入这些大学——这可是‘废物利用’啊!
& & “用这种方式,回到这个被你离弃但现在又想复归的土地,在这里完成你的学业。因为你中文好,很短的时间,你就可以得到你要的学位,得到一个你在国外用好几倍的金钱和时间也未必能够得到的名牌大学学历和中国本土经验啦!一举两得。而且没有丝毫语言障碍。你们简直赚死啦!那时候的满足感,可能会相当于汽车旅馆天天客满。
& & “如果不回中国,而是去英国加拿大留学,至少有下列几个不利之处:第一,对你而言中国文化会越来越生疏。既然你最终还是想回国发展,那么就不要南辕北辙。如果三十二岁上又要在国外继续居住四五年,你离中国梦就会越来越远,最后在文化上彻底和祖国离异。那时候你真的是想回也回不来了。
& & “第二个不利的地方是:在国外学的专业词汇全是英文,将来回国,你根本不知道相对的中文如何说,如何谈得上使用?什么是对冲基金,什么衍生工具,什么是二律背反,什么是Four Play?Four Play就是打麻将啊,麻将是不可以玩3P的。到时候你会处处感到自己真的成了一个火星人。在丹麦,你住在火星上,在中国,你成了火星人。这是什么人生!
& & “第三个坏处是:你从来没有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工作经验。一般的公司不会要一个没有经验的成年人。但如果你在国内读书的话,你可以边读书边找一个好地方去实习,这样毕业的时候,工作出路问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 & “这样,快则两年,慢则三年,你就可以完成你的学业,实现你的就业,重新定位你的事业,在中国热土上,重新找到属于你的那一片土地,重新找到你的自信,加入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奇迹大军里,重新确立你在世界上的位置。到时候,你的魅力在中国,就可以大放异彩了,杨澜、倪萍、吴士宏这几个大娘,哪里是你的对手啊!祝贺你!”
& & 我和孟若蕴热烈握手。孟若蕴丹麦一样冰封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昆明的春风。
& & 她站起来和我热烈告别。我所期待的她说不定会和我拥抱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但是她说:“徐老师你知道哥本哈根吗?”
& & “知道呀,怎么啦?”
& & “我们的旅馆,就开在哥本哈根……”
& & 我抢过话头说:“是吗,那下次去丹麦一定要招待我们啊”
& & “……三百六十里的地方”
& & 她接着说:“徐老师知道哈根达斯吗?”
& & “知道啊,怎么啦?”
& & “我们的城市,就叫哈根达斯,那里接近北极圈,冰山很多,但冰淇淋的没有。”
& & 我大惑不解地看着这个女孩子,她居然不哭!而我,听说这个离哥本哈根三百六十里而且并不出产甜蜜冰淇淋的哈根达斯小镇,眼泪已经在我的眼中盘旋了。
& & 我看见,她和她的孟尝君,半夜三更起床点钱。他们点啊点啊,眼睛里慢慢出现了天堂的温暖,就象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着了她那弱不禁风的火柴。除了这么一点点虚幻的亮光,周围是无边的寒夜。这样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么一个美丽高雅、热情活泼、聪明向上、潜力无限的女孩子,怎么可以就这样度过她的一生?
& & 孟若蕴和我握握手,向我告辞。夜色中,她象安徒生童话里的公主,梦一般离去,正如她梦一般地来临。但我似乎看见,在这个公主的身后,尾随着一个阴险的女巫,要剥夺她的幸福生活、要吹灭她的火柴。这个女巫,其实就是滥觞于八十年代、式微于九十年代、但至今依然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出国集体无意识。
& & 五,为公主的思考
& & 我为孟若蕴提供的人生设计,也许是独特的;但孟若蕴的人生问题,却带有普遍性。这个普遍问题是时代疾病,可以归纳如下几点:
& & 1, 中国的巨变,使得出国人群的幸福比较体系和心理平衡机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如此前所未有地迅速和巨大,许多人意识到这个变化的时候,已经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孟若蕴只不过是这个落伍的队伍中,一个毕竟想挣扎着赶上来的人。孟若蕴的经济地位,是典型的西方中产阶级。但孟若蕴又是那种典型的不甘寂寞不甘平庸的中国知识青年。她感到的失落,是典型的温饱之后的精神贫血。对于这八十年代出国的中国海外人群,在迅速崛起的中国面前,某种形式的回归,不仅是事业和金钱的出路,其实更是精神与心灵的归宿。
& & 2, 出国人群失去的,往往不仅是中国机会,还有中国就业所需要的经验学历以及中国创业所需要的文化传统。缺少经验学历,尚可以苦读弥补;离弃了特色传统,则成为文化边缘人,在哪里都感到生疏。我为孟若蕴做的设计,就是根据她的这个危机,包含“学历和文化”这两种滋补品。让她在自己的国家,找到事业和人生的家园。
& & 3, 无论是美德还是陋习,反正中国人走遍天涯,都永远惦记着自己的故土。尤其孟若蕴这样改革开放之后受到高等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以中国为他们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灵魂归宿。以世界为舞台的中国新一代人类,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往往有这样一种从来没有明确表达过的世界观:他们走向世界,目的是要把世界当作自己的舞台,而不是把舞台当作自己的世界。走出去,接受并回国传播西方文明,是一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他们的世界,还是扎根于华夏大地上。否则,把对西方文明的摄取变成对于西方文明的享受,就会产生出国意义的迷失感,产生出国价值的危机感。就象孟若蕴那样。开花的意义是为了结果,出国的价值在于回国。
& & 孟若蕴在三十二岁人生危机的时候遇到我,我感激她来找我,使她有可能为她得到了一个改变自己人生走向的机会。否则,再次向振奋翅膀向远处飞行的她,会离她向往的神州越来越远,指不定会飞到哪个宇宙黑洞里去呢!而她身上的火柴,肯定就不够用了。
[ 本帖最后由 ※枫之火※ 于
11:44 编辑 ]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605 声望3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2积分598UID2184159
中级会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声望35 寄托币605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醉酒当歌钟图洛
醉酒当歌钟图洛&&
--------------------------------------------------------------------------------
时间: 日 14:05& & 作者:& & 来源:
一,看似盲目的留学冲动
& & 初次见到钟图洛先生,是在2000年的年底,一个朋友介绍他来采访新东方。钟先生三十五岁,在中央一家著名媒体工作,是“处级”主任记者,一看就是那种事业有成的中年自信男。很快,他写的有关新东方的文章在中央媒体上发表了,反响很不错。
& & 看了他的报道,我给他打电话致谢。没想到,他说他要请我吃饭,约我到一个比较隆重的地点。到了饭店,我正一边寒暄,一边揣测他会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的时候,他竟向我说他想留学。
& & 钟图洛看上去怎么也有三十大五了吧?在中央媒体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而且我也知道他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家庭。这样的成功人士也想留学?我真的没想到。
& & 我心不在焉地问:你的英语怎么样?他说:我的英语不如这个服务员。他指指饭店里面一个正在招待老外的女服务生。这并不是一个涉外饭店,服务员并不需要会说英语。那个女孩其实只是把菜单上的名字用拼音把它古怪地发出声来而已。我哈哈大笑说,你死了这条心吧,留学和你无关!好好在国内争取个副局、正局的当当、多写点有偿新闻、好好过日子得啦!
& & 中国充满了机会。能在国内好好发展,就在国内好好发展。不留学,也可以取得留学所导向的成功。这是我在新东方从事咨询的基本思想之一。对于在国内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士,留学不再是寻求前途的手段,而只是一个提升个人境界、升华个人素质的途径。而为了这个目的,在留学的时间、方式、国家这些因素上,个人就有了非常宽广的选择。
& & 我认为钟图洛是国内发展的成功者,他也许确实需要通过留学提升自己。但决不要通过托福、GRE这样激烈竞争的途径实现留学目标。更不要只是为了留学而留学,结果却失去他目前拥有的一切。对他这种岁数到中年、事业在中途、家境属中产、英语考中下的人,如果不把留学问题想清楚,整个过程对他有可能是一次破坏性实验,弄得不好非常可能会使他已经拥有的一切土崩瓦解、荡然无存。所以,面对他的问题,我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 & 第一次对话就这样泛泛而谈地结束了。我想他已经被我反对他留学的冷漠所温暖,不再做这个白日梦了吧。我高兴我又成功指导了一个人生。没想到过了几天,钟图洛再次约我出来,要和我“深聊”。这次我不得不认真对待他的问题了。
& & 我和别人的交往,具有一回熟、两回深,三回就会成为知己的能力。第三次见面,他已经把我当作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了。那天,我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谈话。听了他的故事,我心潮澎湃,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 & 二,历史久远的人生奋斗
& & 钟图洛出身于福建一个平民家庭,八十年代中期毕业于外省一个普通大学的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山西一个山村做中学教师。中学教师的地位在这里有多高?不超过北京女孩子眼中的一米六零(这似乎正好是钟图洛先生的身高)。一个一米六零的男人在北京姑娘眼中大概是特等残疾人吧。而一个中学教师在钟图洛先生任教的乡村,在女方看来,也就是一个残疾人,而不管他多么智慧高大英俊。
& & 钟图洛告诉我,年轻时候他的梦想是做一个作家诗人,但是诗歌小说并没有给他换来金钱与美女——它们至今还在继续等着发表呢。在乡下勤奋工作了五年,他已经二十六七岁、面临父母日益沉重的要他传宗接代的压力,他瞄上了一个女学生。和女学生谈恋爱,是当地教师结婚的最佳途径。他告诉我,由于教师结婚难,所以他们不得不瞄准班上的少女学生。这样感情可以从对方的启蒙时代开始培养,让他们意识到人民教师的伟大崇高和可爱,到了女子18岁毕业时,往往生米煮成熟饭,家里反对也就来不及了。
& & 但是钟图洛比一般倒霉的中学同事还要倒霉。等到他这锅生米即将煮成熟饭的时候,女方父母双双拿着上吊绳反对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而挟持了这个女孩,把她配给了当地供销社一个营业员。
& & “在当地农民心目中,营业员的地位比教师高。营业员至少可以买到便宜的煤油和红糖,而教师呢?什么也没有。”
& & 这种环境对于一个有才华的年轻知识男人显然不是什么值得留念的地方。钟图洛决定离开这里,于是开始考研究生。二十六七岁的时候,理论上还是处男的他(待考),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历史系研究生。这是钟图洛人生一次了不起的转折。
& & 三年后,把所有激情和欲望都洒在这个硕士文凭上的钟图洛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北京,来到他现在供职的这个令人尊敬的中央媒体。这是九十年代初期,他已经接近三十了,正是男人一生第一个压力的高峰时期。分配到中央媒体,对于赤贫的父母和乡村教师的他来说,都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社会力量对中央媒体的地位构成竞争和挑战,也没有什么社会群体能够与中央媒体工作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媲美。一个一米六零、三十不立、来自赤贫农民家庭的知识男人,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呢?好好干吧。
& & 这个感觉,推迟和冲淡了他必将面临的人生危机感。
& & 三,突然发生的人生危机
& & 在九十年代开始的那几年里,钟图洛非常狂热地投入了工作。他得过好多新闻和媒体的奖项,赢得了很多读者和同行的尊敬。因为他的成功,领导一路提拔他,没过几年,三十五六岁的他,已经是单位里的处级干部。在他的同事中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 & 不幸的是,就在他埋头奋斗的这么几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史无前例的转型。社会的就业观念、成功观念、当官意识和各种与人生深刻关联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居然传出来一种社会笑话:宝贝儿,别哭啦,再哭长大了让你做局长!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就在钟图洛拼命沿着体制内的阶梯往上爬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也不愿看到,社会价值的造山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在他的身边。他以为他攀登的是人生唯一的珠峰,而中国人早就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生的大路,千千万万条。官本位制度所造成的价值取向,正在迅速裂变。
& & 他的人生危机,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这个时候,他刚刚被提拔成为正处级,还沉浸于来之不易的成就感中,没想到,一系列的事情彻底打碎了他的梦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苦。
& & 他的痛苦,首先来之于他的太太的痛苦。太太是他研究生时期的同班同学。婚后不久就替钟家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了,太太的产后忧郁症也随之而来。太太产后忧郁症的症状是:成天闹着要出国。今天说这个去美国留学了,明天说那个去马达加斯加学马语了,后天又说他们同班的某某同学现在炒股赚了大钱,大后天呢,不让他上床不用说,还用另外一个做房地产发了大财的熟人来“激励”他其实只是让他恶心恶心,以消灭他的性欲。太太的抱怨,使得钟图洛感到太太对他产生了信仰危机和婚姻危机:嫁给你是个历史性错误。嫁给你简直还不如嫁给一个乡村中学教师呢!
& & 夫妻生活陷入了低潮。但是高智商的钟图洛迅速意识到了某种危险。这个危险感来自于他对自己同学们的一个横向比较。读研期间的许多同学,毕业后并没有象他这样执意要进入国家传统的国家单位,而是去了外企、私企、甚至还有干个体的。几年下来,他们都在各自非传统的岗位上,做出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其中有个家伙,毕业后什么“正经”工作都不做,一个硕士,居然摆了一个小书摊,曾经成为大家鄙视嘲弄的对象。但他胸怀大志,心有宏图,一边练摊,一边编书,最后做儿童图书发了大财。当年被他们夫妻俩在作爱时取乐嘲笑的对象,现在却成了他太太不和他作爱的原因。
& &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的一个时期。邓小平面对“苏东波”在为中国的未来思考新的方向;徐小平在孤独的加拿大为自己的前途决定何去何从;俞敏洪放弃北大教师职位开始在中关村开启“新东方”的黎明时期……一代知识分子开始把自己的才能用于商业和市场的舞台,知识和才能取代关系与后门赋予这些本来毫无指望的知识分子们巨大金钱和荣誉的时代,已经光荣来临!
& & 追着这个时代巨轮前进、踏着这个时代节奏的人,很多都获得了成功。这种成功,成为了九十年代的一个时代标志。而所谓的“失败者”们也没有时间哭泣,他们洗去了眼中被父母指着鼻子戳出来的眼泪,擦干了脸上被老婆叉着手指抓出来的血迹,在无穷无尽的机会面前,再次扬帆远行,继续追求成功的梦想和金钱的渴望。
& & 假如社会不产生说不清是私营国营还是三资企业的联想少帅杨元庆、假如没有留学归来成为科学富翁和政治红人的陈章良、假如没有离开北大创立新东方的俞敏洪、假如没有以技术和概念获得亿万财富的王志东、张朝阳、假如没有钟图洛那些当年被人瞧不起但现在成为千万富翁百万富翁的同学们、假如没有她太太认识的那些一天消费超过她一年储蓄的新型富人们,钟图洛先生是不会在自己终于实现了多年追求的人生价值和梦想的时刻,突然感到巨大失落的。
& & 但是问题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事实,国民经济发展的果实,在每个男人女人口袋里叮当作响也是事实。中国社会正在大踏步进入中产阶级社会。北京、上海、广东据说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很多人已经获得和拥有了发达国家同等阶层可比的经济地位。金钱和物质的迅速累结,终于由量变到质变,终于动摇了上层建筑最深刻的稳固因素之一:官本位制度和这个制度庇护下的曾经是一代青年梦寐以求的职位待遇、以及这种待遇所带来的精神和物质成就感。
& & 原来,不做官,不吃皇粮,也还有更好的利益所在,也还有并不低下的工作可做。这么说,自己的这个处长,在北京人眼中,居然还真的不如中学教师在乡下人眼中的供销社营业员呢!想想那些乡下人,更加尊重营业员好象也没有错!人民的眼睛是亮的嘛。
& & 知道自己潜在价值、不断追求成功的钟图洛怎么能不崩溃?
& & “他妈的我一个大学同学,从单位辞职来北京,做了一个小报记者,后来学了点外语,现在居然在一个外企做公关宣传部长,每月收入两万五千人民币,是我一年的工资”。钟图洛说话的时候,愤怒而无奈,可恨而可爱。我看到的,是他内心深处深深的挫败感。
& & 问题是,“他妈的”小报记者能够做到大型外企的年薪三十万的公关经理,那么,“他妈的”中央大型媒体的处级主任记者,为什么不能拥有一份六十万人民币的工作?
& & 金钱从来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套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其他标准。问题是,钟图洛心里到底有没有这个“其他标准”?假如有,“其他标准”为什么不能保持钟图洛先生心理的平衡和精神的自信?其他标准是什么?
& & 中国,在寻找新的价值观。从中央到地方,全体人民都在找。人们都意识到旧的思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与物质追求。而要满足这些追求,仅仅靠金钱也还是不够的。新的价值观在哪里?
& & 邓小平在八十年代“摸着石头过河”,摸啊摸啊,摸到南巡讲话的时候,终于摸着了他的价值魔戒:“发展是硬道理”。
& & 钟图洛只不过是这个寻摸大军里执着而迟钝的一员。他的触角伸到了我这里。他要我给他指出一个发展方向。
& & 钟图洛人生真正的麻烦在于,他看到了新的机会,他接受了新的价值,他在实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处级的主任记者)突然发现还有更好的目标!而这个更好的目标,是游离于官本位制度之外的各种新兴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外企,还是私企,无论是那些用股票、期权、年薪和奖金切实承认劳动者价值的新型国企,还是那些出国定居留学然后又纷纷回归的“海龟”“袋鼠”,钟图洛发现,在那里,人们真正的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人人在那里追求着真正的价值。原来那些经过半生努力才实现的“处级待遇”,在新的机会面前,真的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 & 报考研究生,从做出决定到考上然后读完毕业,需要四五年时间。从一个单位的最底层开始奋斗干到钟图洛今天这个水平,至少又需要四五年。钟图洛在这个梦境里,已经活了至少十年。当他开始追求这个梦境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快三十的人”,而今日的他,已经是一个“接近四十岁”的人。岁月飞快流逝,价值观急剧变化。而一成不变的,是钟图洛十几年前为自己确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 & 钟图洛并没有想到这一点,而想到的时候,已经略微晚矣:当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和巨变的时候,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中国人民心中追求的价值观念。他不可能想到,他的追求,其实在自己作出决定并为之奋发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或者至少,这个追求之外,其实已经有了许多崭新崭新的价值取向。中产阶级和富有阶级在每天每日地诞生,新的行业新的职业在成千上万地涌现。当整个民族在兴奋若狂地苏醒在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春天的时候,钟图洛却在清醒而自信地冬眠。今年科长,明年处长,后年负增长。
& & 当他从机关里苏醒过来,佩带着处长的绶带走到如火如荼的中国经济社会中的时候,他发现他手中的这个金牌,在市场上的价值甚至都不如一个铜牌。它再也不是令人羡慕向往的唯一标志了。而这时的他,已经是一个直奔四十的中年男人了。
& & 他的失落感,是可以想象的。
& & 四,不适应则失落的无情现实
& & 没有不能改善的人生,没有不能走出的困境。这是我在新东方天天告诉我的学生们的一句话。
& & 钟图洛的人生应该怎么改进,钟图洛的困境应该如何走出?
& & 因为钟图洛已经和我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了。作为朋友,我给他出主意的时候,就非常赤裸裸。我的爱,赤裸裸。
& & 于是我说:
& & “我个人并不鼓励你出国。你的英语不好出不了国,出国也是受折磨。人人都说留学好,就是英语学不了。我觉得出国留学对你不适合。如果你一定要出去,托福考不到600以上,别来烦我。
& & “虽然作为体制中的人,你感到并不满足。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你是中央媒体的主任记者,社会地位其实是非常高的。如果出国,你能做什么?从扫地做起?别操蛋了。我在美国是扫过地的,并不浪漫。把一生积累的尊严放在扫帚和垃圾桶里,已经不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命运。没有必要了。
& & “你的出路,我看最好是立足于本土,充分发挥和兑现你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关系。你的这个经验和才能,只要放在合适的平台上,拥有百万美金的价值。
& & “其实作为一个资深记者,要改变职业其实相当容易。市场经济,最需要的就是‘市场’——Marketing。Marketing,就是把经济信息传送给每一个潜在的市场客户。而你的这个媒体经验,正好就是市场最最需要、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的金库。
& & “中国制造业世界一流,成了世界工厂。但是中国人读的畅销书、买的高档杂志、看的DVD、听的CD是从哪里来的?大部分是港台和国外创造的。中国的文化产品非常落后。从事文化制作传播,也是你成为千万富翁的绝对优势之一。”
& & “祝贺你!”
& & 我见他兴奋起来,就趁火打劫地问他:“你能去找你那个在外企做公关经理的同学,求他在他手下做一个媒体或市场助理吗?”
& & “不能。”
& & “你愿到那些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影视制作公司、出版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以及任何一切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卸下处长之尊,去向他们申请一份工作,‘不管报酬多低我都干吗’?”
& & “不能。”
& & “你敢辞去单位的工作、放弃处长职位吗?”
& & “不敢。”
& & “你知道如何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你会自己创业吗?”
& & “不知道,不会。”
& & 机会面前,钟图洛其实未必能够把握它。多年来养成的官僚习性,是他背负的沉重的十字架。背着这个十字架,他很难在新的人生舞台上长袖善舞,而必然在走向新生的道路上步履蹒跚。他不会舍得放弃也不应该随意放弃他那来之不易的位置。但是不放弃,他就很难进入人才市场,勇敢地去兜售自己的肌肉,展览自己的皮肤,显示自己的力量,叫卖自己的价值。市场上,人才就象建材,需要购买者挑选、试用、遗弃、保留。钟图洛能否经受得住这种无情的甚至是羞耻的被选择程序?——这个程序,其实就是市场经济时代重新赋予知识分子和各级人才真正个人价值和尊严的途径,也是已经被历史证明唯一畅通的人生大路——然而,这却是钟图洛他们所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
& & 在计划经济中度过半生、获得一切的钟图洛,如何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系下新的思维和新的语境和新的工作方式?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人们根据变化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迅速让自己适应市场而不是让市场适应自己。鱼在岸上必死无疑,鸡在水里肯定也无法存活。钟图洛是否能够羽化登仙、脱胎换骨,在中国大地上做一个左右逢源的两栖动物?
& & 肯定不能。因为,新的价值体系给你带来的虽然是新的价值,但是要获得这个巨大的价值,人人都必须经历巨大的挑战和改变。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竞争和取胜压力的。
& & 钟图洛的痛苦,与其说是不满足于现状的痛苦,不如说是潜意识里发现自己无法适应现实的痛苦。作为一个处长和主任记者本身不是痛苦。痛苦的是这个处长和主任记者实际上并不具备迎接外部世界对他们挑战的能力。一旦改革的春风吹进这个中央媒体的深宅大院,钟图洛就会发现,自己在三十多岁最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如果不迅速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话,非常有可能、其实已经正在成为时代淘汰的对象!换言之,他真正的危机感是意识到,即使不离开体制,如果照这个样子下去,他在体制内的好日子其实也不多了!我想,这个痛苦,才是钟图洛他们真正的痛苦与真正的危机!
& & 我说:“中国的机会非常多,非常多。但你必须重新改造自己。这个改造表面是要学习和掌握西方市场意识、管理意识和英语能力,内里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做一个现代人。”
&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代新人崛起的时候,许多人是注定要被淘汰的。只不过你我既然相识,我就不能让你淘汰,我就不能让你沉没。我本人,是从四十岁改行,从一个失败的音乐人,变成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你比我年轻,我想你一定能够和我们一起,把握机会,中途崛起,人生从四十开始嘛……”
& & 我还想继续给他几句激动人心的话,蓦然回首,钟图洛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 & 五,最宏大的留学诗篇
& & 从那以后,钟图洛就没有和我再联系过。我想我可能动摇了他的一些基本信念,也就触及了他的尊严。可能他不愿意理我了吧。不理就不理。你中央大报又怎么样?难道没有你新东方就不能见报吗!妈妈的。我很委屈。
& & 一年之后,2001年12月,钟图洛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又是要约我见面。
& & 原来清华大学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推出一个项目,为中国政府官员联合培养MPA,在清华读一年,然后到哈佛读一段时间,获得哈佛的MPA学位。钟图洛非常想得到这个机会,来找我寻求如何申请和竞争的主意。
& & 我心里非常高兴。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改造和提升它的官员队伍。我知道,各个省市政府,都有把自己的中层干部送出国学习的计划。我见过许多三十左右的处级领导,他们拥有政府工作丰富的经验,想大大施展一番自己的才能,经过脱产一年左右的出国、或者不出国的专业学习之后,成为一个能够领导一个群体、一个部门,创造一番事业的开拓型和未来型人才。留学,或不留学,只要保持不断学习,个人素质就能得到提升,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更新。人才,就不会被时代淘汰!
& & 国家和政府开始让它的干部队伍有系统有计划地出国留学,有计划地让它的人才队伍更新知识和观念,这是最宏大的留学诗篇。
& & 钟图洛到底能否抓住这个机会,一举进入清华和哈佛,我已经不是特别担心:一方面我相信他能;一方面我看到,只要钟图洛这样的中年精英、中层干部、中产阶级,有了知不足而后学的动力,有了对于现代价值奋起直追的激情,有了更换自身意识和观念的强烈渴望,有了代表未来的人生目标,我相信,不仅钟图洛他们的人生必将有幸福的升华,事实上,这对于整个中国社会、也就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是金石齐鸣的好消息!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605 声望3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2积分598UID2184159
中级会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声望35 寄托币605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A编(下)
假如出国三个月能得到一个肥厚的就业出路,为什么要煎熬八年拿个博士学位挤进枯瘦的就业小路?
在水一方&&
--------------------------------------------------------------------------------
时间: 日 13:59& & 作者:& & 来源:
一,惊鸿出现
& & 假如我笔下写到的人物全是美女,请我的读者原谅,因为在新东方,我认为我见到的所有男孩都英俊,所有女孩都美丽。至少,我有一种能力,能够穿透时空,看见未来的他们,一个个都会更加迷人,更加激动人心,只要他们按照我的人生设计去追求自我。就人的命运而言,我能从你不幸的今日看到你辉煌的未来;我也能从你辉煌的现在,看见你不幸的过去。当俞敏洪在新东方学生面前抱怨他当年在北大没有谈过恋爱时,同学们感到的是他的幽默和魅力,而我看到的却是过去的他的孤独与悲伤。既然敏洪同志尚且有那样的过去,同学们还怕什么呢?人只要努力奋斗,什么境界不能达到啊!
& & 所以,当一个人稍微有一点吸引人的地方,就会给我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使我想起来就会久久地为之激动。留学日本的乐一吟,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姑娘。
& & 但是当她在2001年夏天见到我的时候,我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生命还没有开放就已经开始萎缩的女孩。因为,在她美丽迷人的脸上,写满了错误和迷惘。托福考试选择题的四个答案里面,肯定有一个是对的。但在乐一吟的眼睛里,我看见了连错误答案都没有的可怕的苍白。
& & “徐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这是乐一吟见我的开场白。
& & 乐一吟三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直接去了日本。我问她去日本的缘由是什么,她说她有一个亲戚在那里。我一下子就知道了她的留学结局一定很不幸:因为,对于留学这样决定自己事业前途的大事情,如果理由是一个亲戚的话,那么其结局一定不会比这个亲戚好到哪里去。留学是要理由的,这个理由,必须是自己的兴趣和追求。而不是什么亲戚。万一这个鼓动你出国的亲戚是个单身表哥、离婚叔叔,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 & 当乐一吟在北大的同学们纷纷投入国内火热发展的各行各业,开始自己人生追求、或者利用自己的英语特长捷足先登去了美国,开始攀登自己学业高峰时,乐一吟却去了日本。到了日本干什么?当然首先要学日语。我问乐一吟为什么要学日语?对这样重大的问题,她居然没有明确的回答,她想了想,告诉我:既然到了日本,总得学日本语言吧。对于自己如此重大的奋斗行为,乐一吟的回答就是这样缺少理由。
& & 日语学了一年多,乐一吟总得读个什么学位吧。于是二十四岁的她,报考了日本一个不知名的大学,开始攻读一个历史学硕士。听说她学历史学,我心里咯噔一下收紧了,我问:你为什么要读历史学?难道你对日本侵华历史真的如此感兴趣将来想在这里有所作为?乐一吟撇了撇嘴无奈地告诉我: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得这么深刻。当时只是想“既然来了日本,就要日本读下去,免得半途而废”,不读一个学位如何对得起自己?如何向家乡父老、北大母校校友交代?
& & 我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知道乐一吟的人生问题了:如果说北京大学英语系高才生的她,毕业立即去日本毫无理由地学日语已经是一个错误的话,那么两年后她并无目的地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可以说是错上加错,雪上加霜,对她本人的事业前途而言,是南辕北辙之后的进一步对于北的迷失。
& & 二,枯澈之鲋
& & 九十年代末,对于从各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英语系的学生们而言,简直是千载难逢的黄金岁月。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假如有人认为英语只是“一种工具”的话,那么此时此刻这个“工具”的市场价格达到了最高水平。无数语言学生在烽烟滚滚的人才市场上找到了可以奉献自己毕生精力、施展自己全部才华的专业领域。成功的故事层出不穷。举两个看上去最不起眼的故事吧:我的一个学语言的朋友,毕业后去了全国妇联,两年后以“研究中国妇女问题”为名,得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全奖去了美国;我另外一个学语言的朋友,毕业后也去了全国妇联,五年后被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授予全奖,研究中国妇女劳动立法的问题。
& & 一滴水见大海。我之所以提到这两个并不激动人心、并不代表最佳境界的故事,是为了从反面证明乐一吟的失败:假如国内机关小职员的工作经历都能够成为人生腾飞的跑道和航空燃油的话,美丽而智慧(她痛苦时就能够看出来)的乐一吟在毕业后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祖国去日本的行为,就更加显得毫无道理,更加反衬是一个错误,一个并不美丽也不智慧的错误。
& & 三年后,迷失在日本的乐一吟第一次回到北京。而此时的北京,和她离开时已经大不一样了。最使她感到震撼的,是发生在同学身上的变化。他们虽然还不太富裕,但已经踏上了淘金之路;他们的工作虽然紧张,但明确的目标使他们精力充沛精神健旺;他们的梦想依然是出国,但出国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国内积累的职业经验为资本,出国补充加速度所需的能量。繁忙、紧张、充实、兴奋、冲动、疯狂、具体……在市场经济的跑道上,人人向着终点狂奔。
& & 她见到的同学中,有的做了电视台的主持人、制作人、编导;有的做了广告公司的市场、销售、客户经理;有的做了外企里面人力资源部助理、市场部专家、Logistics, Administration;有一个在央视市场调查公司做收视率调查,因为英语好,经常被领导拉着参与和外国媒体调查公司的合资谈判,现在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还有一个同学,大家都以为他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的失败者,居然在一家著名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做英文翻译,月薪竟高达一万多人民币。老同学相聚,大家都兴奋异常,纷纷请她吃饭泡吧,但每个人给她的感觉,都好象马上就要紧急赴约,完成下一个重大的任命。
& & 最让乐一吟无法忍受的,是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自信和快乐,虽然许多人都明确表示了对于出国的向往和追求,都计划着要在某年某月某个时刻,去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新加坡去进修、深造、或者读学位。他们很多人也已经考完了托福、上完了GMAT,拥有了GRE,还有两个同学包括那个在律师事务所做翻译的哥们,考了LSAT,准备去美国读J.D.法学博士回来做一个介于中美之间的跨国律师。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依然有某种焦灼和恐慌,但繁忙的岁月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叹息,纷至沓来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时间感到无聊空虚。
& & 同学们感到充实得意的地方,成为乐一吟人生失落之处。在这些同学面前,她却发现自己站在日本最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地下铁道边上,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下一步做什么?乐一吟问自己。二十五岁的她,马上就要回日本继续读她的硕士学位。但是为什么?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没有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乐一吟,此时此刻,无法不正视这个决定个人留学前途、幸福未来的问题。
& & 乐一吟终于明白,幸福虽然是一个虚幻的词,但幸福的构成,却非常明确而量化:幸福物质构成之一,是拥有一个明确的事业目标,没有这个事业目标,人生就立即失去了幸福的理由,哪怕你嫁给默多克还是李泽楷。而确立了自己事业目标的人,只要倾其毕生精力为之去努力就是了!
& & 但乐一吟却没有这个方向和目标。她原以为留学日本本身就前途。她从同学艳羡的目光、从亲戚祝福的神色中,好象看到了幸福。但这个幸福之光,只不过是小市民庸俗心理的回光返照。这个转瞬即逝的虚荣映照下,是她三年美丽青春遗失后,一池春水涟漪的皱纹。当她回到北京试图打捞记忆中这三年有什么收获时,绝望的心理能够抓住的,只是一片片支离破碎而无法凑成完整画图的叹息和遗憾。
& & 三,君子好俅
& & 二十五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个年龄,你如果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你的奋斗之程就不会那么空虚飘渺,而将一路高歌、阳光明媚——因为他知道他的人生之车要驶向哪里。如果这个时候,你并不知道你自己想做什么、爱做什么、能做什么,你的未来就有可能黑云压城、就潜伏着风雨如磐。你就必须从噩梦中大叫一声惊醒自己:我的事业在哪里?我的一生做什么?
& & 夜深人静,乐一吟的叹息离我已经将近大半年。为什么她的到来特别令我难忘?我承认,是因为乐一吟的美丽——乐一吟的美丽、当她出现在新东方咨询处时那种惊鸿一瞥的美丽。这个条件本来可以在国内为她带来惊人的职业机会,使她成为非常杰出的成功女性:她可以做电视台主持人(美丽而聪明的主持人,好象总是还没有诞生,其实只是诞生了而乐一吟她们早早去了日本!);她可以做外企高级助理并迅速登上企业管理台阶成为另外一个魅力四射的管理豪女;她还可以找到俞敏洪,先把他迷倒然后再去迷倒学生,在新东方做一个优秀主讲老师。工作三四年之后挣很多钱,然后象钱永强、王昆嵩、张叙那样去美国读一个MBA、J.D.或Master of Education,回来再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与魅力,最后成为这个新时代的一代天骄。
& & 妹妹你大胆地朝前走——朝前走,莫回头,通天的大路,九百九十九!可惜的是,虽然我心里有这样的歌儿,但我没答对着乐一吟妹妹一展歌喉。大胆走自己的路的妹妹,脚下必须有路,有路才能大胆走。而乐一吟,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道路,才来到了我的身边。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
& & 乐一吟显然搁浅了。去日本三年,她浪费了两个最宝贵的东西。这两个东西,是人生最宝贵但却又是人们最容易浪费的财富:青春时光与美丽资源。青春时光,过去了就不复存在,如空山鸟语;美丽资源,不使用就落英缤纷,似黛玉葬花。
& & 乐一吟的错误是去了日本。我要说明,去日本留学本身绝对不是错误!我也绝对没有对日本留学有任何贬低的含义,相反,日本过去是今后也必将是中国学生包括新东方学员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国。但北京大学英语毕业生乐一吟的日本之行却是一个简单而绝对的错误。她的错误,错在两个方面:第一,她浪费了在国内各种火热的发展机会;第二,既然去了日本,却又没有选定一个可以发展的事业通途。
& & 去日本的错误在于对于人生和青春没有一点点远见和计划。当三年前她听信了亲戚的话语去日本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想到三年后或五年后她将在什么社会过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出国”——仅仅这个充满魔力的单词,就可以扭转和歪曲乐一吟、以及很多很多中国家庭和学生,心中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 & 世纪之交的过去几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历史上最深远和最宽广的。在奥运会和WTO的热潮中,中国从一个封闭的社会,最终走向了一个进入全方位开放的国家。从前“出国”、“留学”所代表的一切人生追求,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已经有了可以替代的目标!假如在过去,青年人的许多梦想只能通过留学和出国来实现的话,那么在过去的这几年里,中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让年轻人留在国内也可以实现以前只能通过出国才能实现的梦想。这是留学出国领域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这是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最惊人的留学新思想。乐一吟正好,成为这个历史变化的见证人、成为这个思想最幸运的受益者或可悲的受害者——这就要看乐一吟如何看待重新剪裁她的前途重新规划她的未来。
& & 为了说明我的思想,我想请读者和我一同回顾一下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看看人们的观念怎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潮起潮落:
& & 77、78年的时候,北大中文系数学系是所有系科中录取分数最高的,最优秀的学生,都去了这些传统的文理专业;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这个最高分很快被国际贸易专业所取代;随着国际贸易专业的降温,九十年代初,法律和管理成为大学生心中最热门的专业;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经济的崛起,北京邮电通信大学,成为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学府。中国社会和家长其实心里最清楚,什么是前途,什么是价值,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
& & 这里虽然说的是大学入学的专业地位变化。这决定这个变化的,确实专业人才市场上需求的变化。看不见的手,决定着大学不同专业的价值和供求。而出国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为什么留学?如果不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过上一份好的日子,人们为什么要倾毕生积蓄、耗半生心血这么奋斗?
& & 乐一吟的悲哀在于,在日本苦读了三年,把自己的青春耗费在语言和历史的青灯黄卷时,却突然发现,她完全没有必要来日本留学。她应该在中国火热的各行各业做一个成功的专业人士。国内这样的机会已经诞生,国内这样的人类已经出现。假如三年前她不出国,她应该已经是一个国内人人知道的主持人、已经是一个行业人人敬佩的专家、已经是新东方学生崇拜的优秀老师、已经在国内挣着一万多元人民币甚至更高、准备着托福和GMAT,梦想着并且非常可能进入哈佛耶鲁这些能和她的母校比美的美国大学、假如……
& & 乐一吟的假如可以很多很多,乐一吟的“假如”其实都是被她放弃的机会和必然,都是她的同学们正在兑现的梦想和现实。正是这些发生在中国土地上、验证在她的同学身上的如梦似幻的奇妙现实,使三年前不负责任让自己流放日本的乐一吟感到绝望。乐一吟既不乐、也不吟、更不敢想。她问我:“那你说怎么办呢?”
& & 我毫不犹豫地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立即回国。立即停学,把那个硕士学位,先放在靖国神社供起来。立即回国开创你的事业。
& & “你去日本之所以是一个错误,是因为你的选择包含了留学领域里所有愚蠢的因素:中国不值得工作,美国也不必要追求,事业没有必要考虑,能力没有必要挖掘。时间可以浪费、青春可以耽误、去日本只是为了去日本,结果把留学变成了流放,你甚至连那些去日本打工的上海人都不如。上海人去日本打工,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目标:含辛茹苦,背几年尸体或让尸体背着自己,在厨房、工地做一个行尸走肉扫地洗碗、拔麦子脱坯,辛辛苦苦挣上一笔钱回到浦东创业过日子,并不是什么不值得尊敬的追求!
& & “但是你去日本,就大有可疑之处。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浪费美丽。外国语是人生奋斗的一门武器。但是你已经拥有了英语这个巡航导弹,就没有必要再去掌握日语这个人体炸弹。除非你有非常雄厚的计划,想做一个中美日大三角的政治战略专家,把握这三种语言也许还有一点必要。但我看你并没有这个计划,即使有这个计划我也劝你不要做。因为学术这样的东西其实未必适合你。
& & “你已经浪费了生命最宝贵三年时间。我建议你立即回国,找一份你自己最喜爱的工作,认真踏实从头做起,把自己当作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好好工作三年左右,成为某个行业里的行家里手,那个时候,如果这份工作有非常好的发展前途,就做下去,做出个样子来,让所有出国和不出国的人都羡慕你的成功;或者,如果你觉得你竞争力不足以使你脱颖而出、鹤立鸡群,那么就考一个托福什么的去美国或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留学深造。目前的你,只有立即回国,才能走出你目前日益加深的人生危机。
& & “我知道,是你的同学们在国内的成功加深了你的挫折感和危机感,但在这里你还要注意防范另外一个陷阱:不要被别人的成功所煎熬,为自己的失落而沮丧,否则,你已经浪费的宝贵的青春,势必继续被浪费。一切都是心态。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把自己当作零开始奋斗,那你的前途,依然是非常伟大的。毕竟,你在日本只呆了三年,而不是十三年或三十年。要真是那样,我就无法帮助你啦。”
& & 乐一吟显然被我的话所打动。但是要她放弃日本三年的语言学习和生活经历,显然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她在日本有什么难言之隐我绝对不知道也根本不去想。就象小山丽智先是给人无限风光在富峰的错觉,后来终于揭露她的婆家虐待她(而且我坚信还有许多她老公如何虐待她的细节她永远不会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世界上的事情你根本没有必要去猜或想,那只是小人物喜欢做的事,而不是我。我只看大方向。假如乐一吟承认中国是她发展事业最好的热土,那么即使她在日本有过两个私生子,也应该安排好一切手续立即回国奔赴事业的疆场。
& & “同学们,大家起来,奔赴那事业的疆场!”
& & 如果不回来,乐一吟又会这样?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算命先生,预卜她的未来。我说过,我能够看见人们的未来:
& & 乐一吟回到了日本,继续攻读读她的硕士学位。又是两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二十七、八岁!二十七、八,是现代女性的又一个心理大关。在这个年龄还找不到事业自我的她,终于发现自己无法进入自己渴望生活其中的更高社会阶层。进入不了更高的社会阶层的乐一吟,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终草草在本来自己要脱离的生活圈子里找个男人结婚。在举行婚礼的前夜反反复复想逃亡但是当黎明出现的时候终于还是在惯性中穿上了婚纱。当她走进婚礼大厅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虽然依然美丽却是对于自己红颜薄命命运之嘲讽。
& & 眼睛一眨她看见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本来想把幸福的寄托放在孩子身上但作为知识妇女的她却发现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谎言。她感到苦闷感伤、开始酗酒放浪、寻找外遇、被丈夫毒打同时自己也毒打丈夫、带着仇恨离婚、哭泣的单身母亲、形影相吊的四十岁离婚女人、上网找一个情人结果发现这个情人是个被通缉的连锁杀人犯……
& & 后来她又来找我说后悔当初没有听我的,不该继续回那里读那个没什么用的硕士学位。我说我的价值就在于逆向指出你的人生方向而不管其他人怎么说和怎么想。即使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这么指导你你也应该按照我的做。说着说着我自己也哭了,因为我仿佛看到:四十岁的乐一吟,正用手帕优雅而悲伤地擦着眼泪,在向东京都警事厅松田大佐交代,如何认识那个杀人犯的详细过程……
& & 我支持乐一吟回来。我渴望她立即回来。我知道乐一吟如果回来,立即象鱼儿入水一样,能迅速而顺利地找到属于自己一生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方向。
& & 我要再次声明,我在这里探索的话题,并非政治的、更非民族的,而纯粹是一个“地域人才经济问题”。即乐一吟这样的人,到底能够在什么地方发挥她最大价值,找到她最好的未来?
& & 四,此情可待
& & 一个多月后,我在北京碰到一个朋友,他也是北大英语系毕业,在中央电视台做得相当不错。我和他谈到乐一吟,这个朋友正好认识她。听我说了乐一吟的近况后,他沉吟了半晌。然后说:乐一吟在北大时,曾经做过北大有线电视的主持人和制作人,风靡过北大。她去日本,很多人都为她可惜。其实如果她选择凤凰卫视中央电视甚至阳光卫视的话,她肯定会象陈鲁豫、许戈辉这样的当红花旦一样,迅速在国内崛起,成为这个时代的成功代言人。但没想到混成这样。
& & 我们两个哑口无言,为一个女天才的牺牲而沉思。
& & 乐一吟回来了没有?我希望她已经回来。精神枯萎的花朵,在事业的即时雨中,立即会恢复她鲜艳的光彩和生命的美丽。
[ 本帖最后由 ※枫之火※ 于
11:47 编辑 ]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寄托币605 声望3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5帖子精华2积分598UID2184159
中级会员, 积分 59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声望35 寄托币605 注册时间精华2帖子
治疗药剂师的处方
治疗药剂师的处方
--------------------------------------------------------------------------------
时间: 日 13:59& & 作者:& & 来源:
一,令人同情的现状
& & 假如何乃悟在见到我之前走到你的面前,你一定不会喜欢他。
& & 你不喜欢何乃悟,不是因为他长得只有一米六零,不高;也不是因为他穿得不体面,太脏;更不是因为他看上去穷兮兮的样子,寒酸。
& & 你不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精神状态,显得非常萎靡振,消极低沉,一败涂地,好象米卢以前的中国足球队。他走进我的办公室,带给我的就是这种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的感觉。这使我感到无比的压抑。我恨不得砰砰给他两拳,打出他的愤怒,打出他的仇恨,打出他依然还存在于世的自我感觉。但是我没有碰他。我不是怕我打了他他会愤怒反击。我怕的是他肯定不会做任何反抗和反应,那我才下不了台呢!
& & 壮志未酬心先死,常使小平泪沾巾。
& & 何乃悟今年三十岁,毕业于西北一所医学院,专业是药剂学,培养做药剂师的那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医院的药房,一干就是七八年。在这个期间,他成为一个娴熟的药剂师。工资从三百人民币一个月,涨到一千五。“在我们那里已经是很多的了”。何乃悟得意地告诉我,他很满足。
& & 何乃悟能够激发起我对他的满腔激情,是因为我发现他很穷,根本没有出国的经济能力。出国家医院的药房而很穷,这个人如果不是太愚蠢就是太纯洁。何乃悟,恰恰属于那种太纯洁的人,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利用这个职权去搞钱。所以,何乃悟三十岁了,还没有一个女朋友。No money, no honey。没有honey(蜜糖)还能过,没有女友怎么行?我不能看见我的学生,三十岁了还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但是何乃悟显然就是靠爱着自己在体验着人生。他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到女性爱情和性爱光彩的返照,相反,充满着自己扑灭自己热情之火的灰烬。
& & 三十岁的时候,何乃悟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吃完一两个羊肉泡馍,他决定来北京城寻找发展。北京城吸引他的地方,是这个叫新东方的地方。
& & 二,令人沮丧的计划
& & 他糟糕无比的生活状况,是他非要找我不可的原因。他要我给他的留学计划做一个分析,给一些“鼓励”。因为,虽然他在我面前并没有明确表达,但我知道,他对自己的前途,实际上充满了深深的沮丧,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往何处去。天下药房那么多药,却找不到一剂治疗他前途问题的良方。
& & 他告诉我,他的计划是:在新东方读一两年英语,把托福和GRE考下来。然后到美国留学,“我知道我这个专业去了美国很难读到药剂师执照,所以只能读药剂化学,改行搞研究。先读两、三年硕士,再读四、五年博士,然后在一个研究机构做个研究员,开发新药。”
& & 何乃悟说完他的留学大计,等待我的反应。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得意、自信、挑战、期待、以及难以觉察的焦虑。在这一瞬间,我看见了何乃悟心灵深处,那点知识分子真我的风采:追求知识,追求无限,并且随时随地愿意为了知识的无限,而虐待生命,谋杀青春。
& & 我说:“你想听我说真话吗?”
& & 何乃悟说:“我来,就是听您说真话的。”
& & 我说:“你的计划,使我顿时感到胃酸。太难受了。坦率说,这个计划是扯淡。”
& & 何乃悟脸色苍白,但还是认真地听着我对他的学习计划进行无情的宣判。
& & 三,山穷水尽的未来
& & 于是我说:
& & “你的留学计划,属于最教条主义,最保守主义,最没有创意,最没有诗意,最令人沮丧的一个留学拜物教的殉教计划。
& & “你今年三十,而且没有女朋友,且不说性生活。生命还没有开始呢,你却想用留学这个歪主意来进一步封杀它。
& & “设想一下,按照这个计划,假如你能够在2003年秋天出去(我和他谈话时,是2001年10月),就阿弥陀佛了。更何况,在未来两年内,你要把托福和GRE达到美国一般学校的录取水平,其实难度是很大的。难度大,就是风险。你怎么能够保证2003年你就能够得到美国大学的录取、奖学金、以及该死的签证呢?你能保证吗?没有奖学金,你出去读什么东西呢?边读书边工作的时代,属于非人的时代,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中国人这样出去折磨自己。当祖国没有退路的时候,人们只能这样;当祖国已经不再需要你这样虐待自己的时候,人们就无法坚持。”
& & 何乃悟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我,我搞不清楚这是什么表情,是视死如归的决心呢,还是茫然无知的空白。我不知道。但我至今还记得他那一双无辜也无神的大眼睛。
& & “假如你一切顺利,2003年秋天去了美国,按照这个学习计划,没有五年,你是拿不到博士学位的。拿不到博士学位——这个博士还必须是名校的学位——你就很难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何乃悟博士,只能在中餐馆或麦当劳做博士后。这就是你未来七八年的日子。
& & “再退一步讲,假如你拿到博士学位,顺利获得一份非常精彩的工作,比如到辉瑞制药去研发下一代伟哥,年薪八万美金。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 & “这是中国已经胜利举办完历史上最伟大一次奥运会的年代。这是中国已经度过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时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挺进的年代。这是中国中产阶级已经迅速崛起,社会文明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丰腴富足的时刻,你那点工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西餐刀叉怎么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