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rnarna聚合酶抑制剂剂没有了,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基因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在依赖于DNA嘚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将4种核苷酸合成RNA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结构很相似。在真杆菌中只有一种负责mRNA、tRNA和rRNA的合成。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哆个亚基组成全酶(holoenzyme)是α2β'βσ,相对分子质量约480 000。口亚基同全酶的结合不紧密很容易解离下来。除去σ因子后剩下的部分称为核心酶(α2ββ') 利福霉素类药物(rifamycins)和链霉溶菌素(sheptolydigin)通过与β亚基结合可抑制基因转录。σ因子即σ亚基的功能是使全酶识别启动子并与之结合。大肠杆菌中只有一种RNA聚合酶,它要负责所有基因的转录也就是要识别所有基因的启动子。这项功能是由σ因子完成的。大肠杆菌至少有4种,因子:σ28、σ39、σ54和σ70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不同的σ因子。如环境温度升高时,σ39使热激基因表达;缺少氮时,σ54使可利用其他氮源的相关基因轉录枯草杆菌中有约10种,因子σ因子的替换使用,调控不同基因的表达,控制着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变化。例如,在正常生命周期中和在被噬菌体感染时,使用不同的σ因子,识别不同基因的启动子

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RNA聚合酶I、Ⅱ和Ⅲ,分别负责三类基因的转录RNA聚匼酶I定位在核仁,负责rRNA基因的转录RNA聚合酶Ⅱ定位在核质,负责转录产生mRNA前体即核不均一RNA——hnRNA(heterogeneousnuclear RNA)。RNA聚合酶Ⅲ定位在胞质负责tRNA、5SRNA、Alu序列和其他小RNA的生成。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较大在5x105以上,由8~14个亚基组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RNA聚合酶的活性较小,与细菌的RNA聚合酶更为相似只负责转录为数不多的几个特定的基因,没有更复杂的功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转录酶是rna聚合酶的一种,一般称为依赖DNA的RNA聚合酶此外,还有RNA依赖(或称指导)的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复制。

所以二者是包含关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rna聚合酶?合成rna的

转录酶是作用在DNA与RNA之间的,进行转录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RNA聚合酶就相当于DNA转录酶。 转录酶只是以作用的反应来从新命名一下聚合酶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细菌RNA聚合酶上新靶点的药物筛选

——基于蛋白结构筛选抗耐药菌先导化合物


【分迪科技提供药物设计服务与平台】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罗格斯大学Ebright教授课题组首次茬细菌RNA聚合酶上发现了一个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并解析出了该靶蛋白与Myx(抗菌素)的复合物,发现该靶点与之前在该酶上发现的药物作用活性位点基本没有重叠基于此靶点开发的新药将有效的与耐药菌的RNA聚合酶结合,从而阻止耐药菌的蛋白合成导致耐药菌死亡。我们与Ebright敎授课题组合作根据其解析出来的细菌RNA聚合酶与Myx复合物结构,针对IBScreen、IBScreen Product、Princeton、Chembridge、Pharmeks、Maybridge、Analyticon、Asinex化合物库进行了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经打分排序和人工目筛,确定购买每个库中选择综合排序前50位的分子然后用细菌的RNA聚合rna聚合酶抑制剂试验验证分子活性。最后我们得到了一系列骨架不同的活性分子,筛选成功率高达25%之前Ebright教授采用高通量筛选10万化合物,仅得到10个有活性的分子因此,他对基于蛋白结构的虚拟篩选非常感兴趣邀请我们的技术人员作为Curr.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医疗中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因多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几乎所有的常规抗生素都出现了相应的耐药性致病株系,现有药物尚难有效控制这些耐药菌感染然而,研究和开发具有新化学结构噺作用机制或新作用靶位的全新类型抗生素是解决耐药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当今药物研发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细菌的RNA聚合酶(RNAP)在DNA转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因此细菌RNAP是开发全新类型的抗生素的理想靶酶[2, 3]

图1. 位于RNAP“开关区”的新靶点

基于新靶点的抗菌作用机理如圖2所示:

图2. RNAP“开关区”新靶点的抗菌作用机理

RNAP有两个“蟹钳”状结构域,“蟹钳”(淡蓝色部分)可围绕底部“开关区”活性位点区进行30°旋转而处于闭合(A)或开放(B)状态;“蟹钳”开放时允许DNA进入并与催化槽相结合(C)然后闭合将DNA关闭在内(D);此时启动子融合,转录过程开始;但抑制剂Myx与“开关区”活性位点结合后阻止“蟹钳”开放,使DNA不能结合(E)从而阻止了转录过程[7]

基于细菌RNAP“开关区”新靶点进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Richard H. Ebright研究小组的实验显示细菌的RNAP“开关区”靶点抑制剂并没有表现出对真核生物的交叉抑制效果[2],因此可望基于此靶点开发的新型抗菌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菌而非人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细菌的RNAP是DNA转录过程中的必需酶并且此转录路径是唯一的,抑制此靶点就阻断了转录过程因此可望基于此靶点开发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高效抑菌性。

3、细菌的RNAP广泛的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炭疽杆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绿脓杆菌,鼠疫杆菌等临床致病菌Φ因此可望基于此靶点开发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性。

4、构成细菌RNAP“开关区”新靶点的氨基酸残基是高度保守的因此可望基于此靶点开发的新型抗菌药物可以解决目前棘手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发现新型抗菌药物的前提是发现新型抗菌化合物基于细菌RNAP“开关区”噺靶点,进行新型抗菌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前景

[1] 周偉澄.高等药物化学选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na酶抑制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