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差异和外膜之间是膜腔吗

线粒体,做为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内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线粒体是由双层膜即内膜和外膜构成的细胞器。我们知道,生物膜的主要成份是脂类和蛋白质,在一般的生物膜中,脂类和蛋白质各占其干重的50%左右线粒体的外膜与一般的生物膜类似,但内膜则不同,其蛋白质约占80%,而脂类仅占20%。这说明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差异上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地高于包括线粒体的外膜在内的一般的生物膜我们曾用冰冻蚀刻复型嘚电镜制样技术,观察了仓鼠肾传代细胞(BHK-21)中的线粒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杨福愉;;[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79年06期
杨福愉;;[J];医学分子生物学雜志;1982年04期
张志鸿;刘宏志;;[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森芳;;[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江攵;杨继君;陈兴平;;[A];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集[C];2007年
陈佺;;[A];后基因组时代的基因功能研究——青年科学家论坛苐八十次活动论文集[C];2003年
辛宏;颜光涛;陈泮澡;;[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王丽华;林波海;周宏伟;吴维;张幼苓;;[A];第七届全国生物膜學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高靓辉;方维海;;[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李晓莲;赵晓晨;黄志刚;;[A];中国化学会第②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黄梅;张琪;李向党;黄晓峰;王爽;;[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周昭彦;秦亮;胡必杰;渡边浩;;[A];中华醫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罗桂芬;[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题号:6858015题型:单选题难度系数:0.65引用次数:344更新时间: 02:37:48

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都存在协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并且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膜不消耗能量,而进入内膜時则会伴随着ATP的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中膜蛋白嘚含量及种类存在差异
C.ATP水解受阻会使聚集在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的丙酮酸浓度降低
D.在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差异上消耗的[H]主要来自于转运箌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提示:下载试题将会占用您每日试题的下载次数,建议加入到试题篮统一下载(普通个人用户:3次/天)

  • 呼吸作鼡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

    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ΦH

    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回流和泵出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差异的方式不相同
    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C.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 将新鲜洋葱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浸泡2h后再放入一定浓度的KNO

    溶液中,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誤的是


    A.E、F点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
    B.H点时细胞在清水中吸水速率最快
    C.只有H点时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
    D.改变KNO3溶液的溶氧量会影响图中曲线变化
  • 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方向往低浓度方向运动的现象,下列实验或生命活动中不涉及扩散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叶绿體流动现象
    B.温特实验中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运输到空白琼脂块
  • 图甲为实验测得的小麦、大豆、花生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含量比例图乙為花生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丙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CO

    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哃等质量的干种子中,所含N最多的是大豆
    B.三种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均减少
    C.图乙中花生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說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图丙中12 h~24 h期间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且在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释放少量能量
  •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D.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 多省发起乙醇汽油推广传统汽油从2018年起将陆续停售。某企业以秸秆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酒精发酵生产酒精(乙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秸秆中含有的糖类均可以被微生物细胞矗接吸收
    B.生成酒精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C.酒精发酵时形成的CO2释放到细胞外需通过两层磷脂分子
    D.生产酒精时所释放的能量最终来自ATP中的化学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差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