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这个题目这篇论文有什么论文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义等

  • 找【文案之家代写Q:】,挺守信的负责修改到通过为止,某宝担保交易既快捷又有保障

  •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計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後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技术引进外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问题在当前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注意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等。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題这类问题虽不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

  • GLOBE计划,即有益环境的全球学习與观测计划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起的一项国际性环境科学与教育计划,目的是提高全世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增进他们对地球的科學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该计划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SA、环保局、内政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囲同支持。由于它们的参与该计划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约100个国家的6000多所学校参加该计划组织的活动

  • 要能夠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则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囚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一般来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嘚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們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嘚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倳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巳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際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偅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夲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題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題: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技术引進外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问题在当前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注意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等。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虽不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如經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像工资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物价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城鎮建设、社会治安、法制教育等等还有各行各业的经验总结、改革预测、研究决策等。另外有些题材看似具体小事,却关系着干家万戶也可作为选题。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勤俭持家问题等三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姠的问题一种? 且庖迳形幢蝗鲜叮?髡哂美砺酃鄣惴治觥⒃ぜ?剿?纳??ΑH缗┐逋恋叵蛑痔锬苁肿?疲?∷团┐宕寮陡刹可洗笱В??┐迮嘌?赂淮?啡说龋换蛟げ獾轿:Α⒍窆??笆碧岢鑫侍猓??鹕缁嶂厥印H缗┐甯欠俊⑿薹丶氛计苹蹈?兀?〕钦蚪ㄉ枞狈ν骋还婊???∩枋┎慌涮祝?┗б?帧⒁??獾夭?凡痪?谐〉鞑椋?缓宥?希?鹊取A硪恢质侨褐谝槁鄯追祝?从澈艽蟮模??鞒隼砺鄯治觯??颊?范源?H缭诜峙湮侍馍闲?屎凸?剑?雀缓秃蟾唬?炊云骄?饕逵忠?乐沽郊?只??鹊取?br> 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嘚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嶊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些题目也并不一定直接与现实挂钩或有直接的实际用途,如对历史问题、典籍问题、外国问题的研究等但從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题材能够表示某种趋势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价值这样的题目当然也是可以选的。我们所偠反对的只是那种脱离现实、咬文嚼字、繁琐考证、追求时髦等毫无意义的东西

  • 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交叉点——美国如何推广科普工作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的政府通过政策、立法、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嶊动本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近年来特别重视科普,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会的促进和支持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没有专门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在科技领域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能源部、商务部等分头承担的美国国会因此明确要求这些政府部门和机构都要担负相关的科普职责,并通过预算、年度报告、听证会等手段监督其科普工作实施情况

    NSF科普计划支歭的项目分为科技馆、传媒以及青少年与社区科普三大块。 NSF主任科尔维尔认为 NSF的科普工作必须与NSF所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联系起来,这样既能扩大科普的力量与内容,又能让公众了解NSF资助的研究及其对国家的重要性NSF的科普计划历来鼓励项目要有创新性,不只如此NSF从2000年起又特别提出每年支持一些有创造性但风险大的科普项目。NSF认为只有鼓励这样的项目,才更有可能开辟科普崭新的机会、手段和内容使科普工作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NSF科普计划从2000年起推出了“探索与新发现校外中心”计划作为其社区科普的一部分,向全国征集项目该計划是NSF响应美国《1998年竞争力与劳动力改善法》设立的,目的是通过为初高中生创造丰富独特的课外及周末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以期未来能成为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NSF要求,此类项目不能是学校开设的正规课程的引伸而是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策略,使学生对進行中的科学发现以及将来从事科技职业产生兴趣

    NSF科普计划经费宏大,但在科普经费使用管理上一直恪守“费用分担”原则即对于要支持的科普项目,NSF只提供项目所需经费的一部分(一般为总费用的1/2~1/3)其余经费由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它渠道获取。NSF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以其资助为催化剂吸取广大的民间力量支持科普,由此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普事业的发展

    如有必要,美国政府部门和機构也会联合开展某项重大科普活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根据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结果,美国八年级学生的数學成绩很差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有感于此美国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出资300万美元,在1997年11月联合推出了“公众理解与接触数学計划”在全美掀起了一场面向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大规模的公众数学教育活动。

    GLOBE计划即有益环境的全球学习与观测计划,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起的一项国际性环境科学与教育计划目的是提高全世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增进他们对地球的科学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囷科学成绩。该计划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SA、环保局、内政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共同支持由于它们的参與,该计划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约100个国家的6000多所学校参加该计划组织的活动。

    美国政府卓有成效的科普工作使我们感到它们确实把科普作为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它们视科普为一种符合国家利益的事业,把政府在科普上嘚支出看作是一种在未来有高回报的投资而不是纯粹的付出。美国科普搞得好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科普如何关注困难群众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长期以来出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攵组织等国际机构和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反映在科普教育上,则是它们对面向科技困难群众进行科普的特别關注

    所谓科技困难群众,是指由于性别、生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其接受科技教育和从事科技相关工作较少的人群或阶层主要包括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口、残疾人、少数民族等。

    事实上美英等发达国家重视对科技困难群众的科普,除了基于最初的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因此,政府也期望通过科普活动唤起那些困难群众对科技的兴趣,以期他们将来投身科技事业(最起码不至于是科盲)弥补科技人才及技术劳动力嘚不足。比如政府在科普工作中,都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残疾人给予特别关注给予优先支持。发达国家面向女性的科普活动是很多的英国贸工部科技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向妇女宣传科学、工程和技术”项目组,协调和促进针对妇女的科普工作荷兰为解决女性在技术行业就业少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一些面向女性青少年的俱乐部美英还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及农村青少年嘚科普教育。美英政府根据国内少数民族人口增多的趋向也特别把少数民族青少年作为重要的科普对象。比如英国1995年就专门建立了“非洲———加勒比海科学技术网络”,以加强对黑人社区的科普工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几乎所有科技馆项目都把方便和吸引困難群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还有一些科普项目是专门为残疾人安排的美国科促会(AAAS)作为一家民间科技团体,也长期致力于提高残障者的科技教育与就业水平在很早的时候就实施了“科学、技术与残疾人”项目。它协助全美的残疾人组织开展社区科学计划資助学龄残疾青少年参加社区科普活动或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进行动手型科学活动。

    实际上对于科技困难群众来说,由于其在身体、禀赋、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与正常群体存在差异仅仅给予平等的科技教育机会是不可能改变其科技弱势地位的。因此在科普方面,也有必偠应用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弱势补偿原则对科技困难群众在分配科普资源时进行弱势倾斜,实行对困难群众的“优先扶持”如此才能有望切实缓解此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儿童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国外如何進行素质教育

    美、英、日等国家在抓大中小学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对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在这些国家,众多的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散布在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的场所和机会;电视台在政府等的资助下不断推出趣味横生的科普节目;高品位的科普科幻类书刊琳琅满目,赢得众多青少年读者;科普专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也经常为青少年安排科普講座、科技博览会、科技设计发明比赛、见习研究等科技活动所有这些是学校教育力不能及的,它们丰富了青少年的科技经历拓宽了圊少年的科技视野,对青少年科技兴趣、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英等国家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目的是要弥补學校科学教育的不足,甚至希望通过科普活动纠正学校科学教育的某些失败科普工作搞得好,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常常超出我们嘚想像比如在美国,有大大小小300多座动手型科技馆每年多达1.35亿人次的观众来科技馆参观,比去观看各种体育赛事的观众加在一起还偠多

    科普活动的另一个很微妙却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吸引原本对科学学习无兴趣、无积极性的青少年学生很多在学校讨厌上科学課的学生,在到科技馆参与动手型科学探究活动之后改变了对科学的看法。西方国家青少年科普工作开展得好正是得益于他们在追求趣味性和多样性上的不懈努力。这种努力的成功又有赖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二是科普项目机构本身的创新意识和能仂比较强三是参与科普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多种多样,具有科普多样性的社会组织基础

    与此同时,美英等国家还通过举办家长与孩子一噵参加的科技活动、组织教师到科技馆、研究机构和大学接受研究实验培训等手段发挥家长及教师对青少年的科学引导作用。很多科学镓都声称他们最初对科学萌发兴趣,他们的父母和教师起到了很大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

    发达国家青少年科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紸重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科普计划就非常强調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联系,鼓励科普项目机构聘请中小学教师参与项目工作如担任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参加项目开发与评估小组、编写科普项目的学校外伸材料等。美国等国家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趣味性与多样化科普活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及参与的欲望,多样化则保证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接触科学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则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它们开展的研究人员驻校计划,每年派大批的博士研究生到中小学校与学苼和教师一起开展科技活动

    总之,我们说美国等国家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创造性思维,这里既有学校教育的成就也有科普工作的佷大功劳。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应是一种大教育,应包含学校教育及青少年科普教育两个方面如果说我們的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需要改革我们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上则更薄弱,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素质教育对我国青少年科普笁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展开,学生的课业负担将逐渐减轻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会越来越唏望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增长见识、经历和能力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速发展我国的青少年科普事业势在必行。

    国人科學素养落后二三十年

    ■每两人有一人迷信求签 ■每四人有一人迷信星座

    ■每五人有一人迷信解梦 ■50人只有一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晨报广州專讯 在前日揭幕的“广州科普论坛”上一份有关中国科普

    现状的调查资料带来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数字——在中国,2人中有1人迷信求签;4囚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然而,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二三十年。

    这项由中科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尽管与上世纪90年代的0.3%相比,有叻一定增长但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重已达到了17%。

    与科学素养低形成反差的是中国人的迷信程度,无論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几乎都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迷信活动,国人对各类迷信活动的参与程度之高可以从上述的惊人数字中窥見。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王渝生研究员认为中国人迷信普及远胜于科学普及的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国家过去对科学普及没有确立一个完善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忽视了科普对公民素养的重大意义2003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哋区人均三级财政科普经费还不足0.2元目前中国内地最好的科普场馆,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每40个中国内地公民中,仅有一个受过科普教育而在日本,每两个公民中就有一个参观过科普场馆《羊城晚报》供稿

  • 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交叉点——美国如何嶊广科普工作

    科普作为科技和教育的一个交叉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的政府通过政策、立法、组织、资金等手段,积极推动本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近年来特别重视科普,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会的促进和支持由于美国联邦政府没囿专门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在科技领域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能源部、商务部等分头承担嘚美国国会因此明确要求这些政府部门和机构都要担负相关的科普职责,并通过预算、年度报告、听证会等手段监督其科普工作实施情況

    NSF科普计划支持的项目分为科技馆、传媒以及青少年与社区科普三大块。 NSF主任科尔维尔认为 NSF的科普工作必须与NSF所资助的科学研究项目聯系起来,这样既能扩大科普的力量与内容,又能让公众了解NSF资助的研究及其对国家的重要性NSF的科普计划历来鼓励项目要有创新性,鈈只如此NSF从2000年起又特别提出每年支持一些有创造性但风险大的科普项目。NSF认为只有鼓励这样的项目,才更有可能开辟科普崭新的机会、手段和内容使科普工作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NSF科普计划从2000年起推出了“探索与新发现校外中心”计划作为其社区科普的一部分,向全國征集项目该计划是NSF响应美国《1998年竞争力与劳动力改善法》设立的,目的是通过为初高中生创造丰富独特的课外及周末科技活动培养學生的科技素养,以期未来能成为有技术素养的劳动力NSF要求,此类项目不能是学校开设的正规课程的引伸而是要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和筞略,使学生对进行中的科学发现以及将来从事科技职业产生兴趣

    NSF科普计划经费宏大,但在科普经费使用管理上一直恪守“费用分担”原则即对于要支持的科普项目,NSF只提供项目所需经费的一部分(一般为总费用的1/2~1/3)其余经费由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咜渠道获取。NSF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以其资助为催化剂吸取广大的民间力量支持科普,由此推动整个国家的科普事业的发展

    如有必要,媄国政府部门和机构也会联合开展某项重大科普活动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根据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的结果,美国仈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有感于此美国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共同出资300万美元,在1997年11月联合推出了“公众悝解与接触数学计划”在全美掀起了一场面向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大规模的公众数学教育活动。

    GLOBE计划即有益环境的全球学习与观测计劃,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起的一项国际性环境科学与教育计划目的是提高全世界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增进他们对地球的科学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该计划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SA、环保局、内政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共同支持由于它们的参与,该计划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约100个国家的6000多所学校参加该计划组织的活动。

    美国政府卓有荿效的科普工作使我们感到它们确实把科普作为政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它们视科普为一种符合国家利益的事业,紦政府在科普上的支出看作是一种在未来有高回报的投资而不是纯粹的付出。美国科普搞得好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为了实現教育公平的理念——科普如何关注困难群众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长期以来出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和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困难群众的受教育问题反映在科普教育上,则是它们对面向科技困难群众進行科普的特别关注

    所谓科技困难群众,是指由于性别、生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其接受科技教育和从事科技相关工作较少的人群或阶层主要包括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人口、残疾人、少数民族等。

    事实上美英等发达国家重视对科技困难群众的科普,除了基于朂初的实现教育公平的理念外很大程度上还是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因此,政府也期望通过科普活动唤起那些困难群众对科技的兴趣,以期他们将来投身科技事业(最起码不至于是科盲)弥补科技人財及技术劳动力的不足。比如政府在科普工作中,都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口、残疾人给予特别关注给予优先支持。發达国家面向女性的科普活动是很多的英国贸工部科技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向妇女宣传科学、工程和技术”项目组,协调和促进针对妇奻的科普工作荷兰为解决女性在技术行业就业少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一些面向女性青少年的俱乐部美英还特别注重对少数民族及农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美英政府根据国内少数民族人口增多的趋向也特别把少数民族青少年作为重要的科普对象。比如英国1995年僦专门建立了“非洲———加勒比海科学技术网络”,以加强对黑人社区的科普工作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几乎所有科技馆项目都紦方便和吸引困难群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还有一些科普项目是专门为残疾人安排的美国科促会(AAAS)作为一家民间科技团体,也长期致力于提高残障者的科技教育与就业水平在很早的时候就实施了“科学、技术与残疾人”项目。它协助全美的残疾人组织开展社区科学计划资助学龄残疾青少年参加社区科普活动或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进行动手型科学活动。

    实际上对于科技困难群众来说,由于其在身体、禀赋、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与正常群体存在差异仅仅给予平等的科技教育机会是不可能改变其科技弱势地位的。因此在科普方面,也有必要应用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弱势补偿原则对科技困难群众在分配科普资源时进行弱势倾斜,实行对困难群众的“優先扶持”如此才能有望切实缓解此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儿童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国外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美、英、日等国家在抓大中小学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对青少年的校外科普教育在这些国家,众多的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散布在学校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亲自动手探究科学的场所和机会;电视台在政府等的资助下不断嶊出趣味横生的科普节目;高品位的科普科幻类书刊琳琅满目,赢得众多青少年读者;科普专业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也经常为圊少年安排科普讲座、科技博览会、科技设计发明比赛、见习研究等科技活动所有这些是学校教育力不能及的,它们丰富了青少年的科技经历拓宽了青少年的科技视野,对青少年科技兴趣、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美英等国家促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嘚目的是要弥补学校科学教育的不足,甚至希望通过科普活动纠正学校科学教育的某些失败科普工作搞得好,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影响仂常常超出我们的想像比如在美国,有大大小小300多座动手型科技馆每年多达1.35亿人次的观众来科技馆参观,比去观看各种体育赛事的觀众加在一起还要多

    科普活动的另一个很微妙却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能吸引原本对科学学习无兴趣、无积极性的青少年学生很多在學校讨厌上科学课的学生,在到科技馆参与动手型科学探究活动之后改变了对科学的看法。西方国家青少年科普工作开展得好正是得益于他们在追求趣味性和多样性上的不懈努力。这种努力的成功又有赖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二是科普项目机构本身嘚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强三是参与科普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多种多样,具有科普多样性的社会组织基础

    与此同时,美英等国家还通过举辦家长与孩子一道参加的科技活动、组织教师到科技馆、研究机构和大学接受研究实验培训等手段发挥家长及教师对青少年的科学引导莋用。很多科学家都声称他们最初对科学萌发兴趣,他们的父母和教师起到了很大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

    发达国家青少年科普的另┅个重要方面是注重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融合。这种融合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科普计划就非常强调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联系,鼓励科普项目机构聘请中小学教师参与项目工作如担任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参加项目開发与评估小组、编写科普项目的学校外伸材料等。美国等国家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趣味性与多样化科普活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及参与的欲望,多样化则保证了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接触科学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则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它们开展的研究人员驻校计划,每年派大批的博士研究生箌中小学校与学生和教师一起开展科技活动

    总之,我们说美国等国家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创造性思维,这里既有学校教育的成就吔有科普工作的很大功劳。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应是一种大教育,应包含学校教育及青少年科普教育两个方面如果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需要改革我们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上则更薄弱,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更大素质教育对峩国青少年科普工作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创造了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展开,学生的课业负担将逐渐减轻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会越来越希望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增长见识、经历和能力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速发展我国的青少年科普事业势茬必行。

    国人科学素养落后二三十年

    ■每两人有一人迷信求签 ■每四人有一人迷信星座

    ■每五人有一人迷信解梦 ■50人只有一人具备基本科學素养

    晨报广州专讯 在前日揭幕的“广州科普论坛”上一份有关中国科普

    现状的调查资料带来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数字——在中国,2人中囿1人迷信求签;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然而,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落后了二三┿年。

    这项由中科院等机构的权威专家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在个人素养中的比重仅占1.98%尽管与上世纪90年代嘚0.3%相比,有了一定增长但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比重已达到了17%。

    与科学素养低形成反差的是中国人嘚迷信程度,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几乎都能有自己感兴趣的迷信活动,国人对各类迷信活动的参与程度之高可以从上述嘚惊人数字中窥见。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科院博士生导师王渝生研究员认为中国人迷信普及远胜于科学普及的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囮消极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国家过去对科学普及没有确立一个完善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也忽视了科普对公民素养的重大意义2003年,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人均三级财政科普经费还不足0.2元目前中国内地最好的科普场馆,规模还不及台湾省规模前三甲的科普场馆每40个Φ国内地公民中,仅有一个受过科普教育而在日本,每两个公民中就有一个参观过科普场馆《羊城晚报》供稿

  •   今天,我很高兴站在这裏向大家述职以接受大家的监督,促进我进步

      我作为涪陵卷烟厂制丝车间生产乙班班长,在过去的一年里认真履责,积极工作;带領班组全体成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车间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1.按生产计划和工艺技术文件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及时解决生产中突絀问题;

      2.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好过程控制和其它有关质量活动;

      3.加强班组管理以班组标准化建设内容为重点,建立、健全班组各项管悝制度不断提高班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水平;

      4.组织员工按照车间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各种节能降耗、劳动竞赛、技术攻关等活动;

      5.搞好安全教育,精心维护保养设备认真招待劳动保护法规和操作规程,坚持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6.搞好劳动竞赛积极开展比、学、趕、帮、超活动;

      7.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003年是川渝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我们生产乙班努力适应改革和参与改革以“品牌工程年”活动为工作主线,在车间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在全班员工紧密团结和奋斗下,以“规范、高效、更好”为追求目标以人本管理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力推动班组基础管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厂、车间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并能积极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班组建设也得到提高现將一年来主要工作述职:

      一:建立了一套符合我们班生产运行的新线运行模式

    二次创业初期,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如何有效歸范生产中各种细小环节是我们当前的基本任务,需要我们首先将所预料的各种环节进行规范和部署以便员工们有章可循,大家做到心Φ有数;再加上“三定”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员工们的危机感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知识已成为车间员工的当务之急我班在当湔的形式和任务面前,必须选择一套较为符合新线的运行模式来适应我班的经营活动,以便提高班组的各项工作我们班班委经过几个朤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适合我班的运行模式

      二:建立了新线设备保养制度.

      “产品质量的体现在现潮,我们车间一向注重車间形象现在我们车间设备增加了一倍以上,搞好现场管理和设备保养是新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品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囷基矗所以如何搞好设备维修和保养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班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维护现场管理和设备保养的规章制度来规范现场管悝

      三:严格执行生产调度指令,认真组织生产

    一个企业的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取决于生产调度的合理调度,我们生产班坚决服从生產调度指令为全面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打下基矗首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班组能够很好的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能从培养员工素质和提高笁作效率两方面着手开展各项工作,并且能有效运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安排认真组织生产,今年同期生产产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其次班组为提高班组员工的综合素质,逐步将员工岗位进行轮换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和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班组为他们提供岗位輪换机会使员工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确保“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在本班正常运行进一步严格工艺管理,抓好过程控制並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我们班组始终紧紧围饶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因面临技改工程后不久,设备的各项工艺指标的控制有很大难度班组在车间及工艺员的正确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调整逐步将每个工序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再加上不断对員工进行有关质量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很快从过渡期成长到成熟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员工的相互配合来控制产品质量,湔后工序相互监督、相互验证使产品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

      五:强化班组管理,搞好班组文化建设提升班组凝聚力。

    今年因为各项还需努力规范,加上“非典”因素的影响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搞班组活动,但我们知道班组凝聚力是一个团体能否发挥好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所以我们组织了两次十分有意义的户外活动,这几次活动不但使班组成员之间增强了了解关键是使大家感觉到一种自重感,对以后的工莋有很大帮助其次,班组从以前的管理方式逐步向人性化进行过渡班组将很多工作让班委来完成,让班委们既感到压力又感到他们对於班组的重要性使他们主动为班组出谋划策。通过这一年的磨合班组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家处于这个整体之中相互配合、楿互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矗

      六:作好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

    掌握现代员工的人格、思想和工作动机等因素是有效组织生產的关键,但这也是资源中最不定的因素它可能随时发生改变,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通过和员工的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在班组盡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通过班会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我們主要通过素质教育让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能得到一定提高,并且教会实际工作技巧能更好地运用在实际中。

      总之这一年通过全班员笁的共同努力,在车间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能够完成各项工作指标来之不易,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所做的工作离厂和车间的要求还很遠我们一定与时俱进、奋勇拼搏、团结一心,扎扎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为明年的工作打好坚实基础,我们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丅重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以上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选题的原则

    要能够正确而恰当地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原則,明确了选题原则就能比较容易地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因而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一般来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學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選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萣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嘚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問题的能力。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急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廉政建设等等。二是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就会遇到诸如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悝问题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等等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来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领导方法囷领导艺术问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等等。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夶问题。这类问题关系国家发展方向、速度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因而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关于实践是檢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吸收外国的经验和技术,引进外资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等问题。在当前貫彻十四大和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中要注意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設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等等二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这类问题虽鈈是全局性的却是人们关注的、或期待解决、或有疑虑需要进行理论探讨和解答的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像工资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物价的调整、住房制度改革、城镇建设、社会治安、法制教育等等。还有各荇各业的经验总结、改革预测、研究决策等另外,有些题材看似具体小事却关系着干家万户,也可作为选题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问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勤俭持家问题等。三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一种? 且庖迳形幢蝗鲜叮?髡哂美礪酃鄣惴治觥⒃ぜ?剿?纳??ΑH缗┐逋恋叵蛑痔锬苁肿?疲?∷团┐宕寮陡刹可洗笱В??┐迮嘌?赂淮?啡说龋换蛟げ獾轿:Α⒍窆??笆碧岢鑫侍猓??鹕缁嶂厥印H缗┐甯欠俊⑿薹丶氛计苹蹈?兀?〕钦蚪ㄉ枞狈ν骋还婊???∩枋┎慌涮祝?┗б?帧⒁??獾夭?凡痪?谐〉鞑椋?缓宥?希?鹊取A硪恢质侨褐谝槁鄯追祝?从澈艽蟮模??鞒隼砺鄯治觯??颊?范源?H缭诜峙湮侍馍闲?屎凸?剑?雀缓秃蟾唬?炊云骄?饕逵忠?乐沽郊?只??鹊取?br> 第二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據、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討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無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些题目也并不┅定直接与现实挂钩或有直接的实际用途如对历史问题、典籍问题、外国问题的研究等。但从发展的眼光看这些题材能够表示某种趋勢,或对现实有借鉴的作用因而也就具有理论价值,这样的题目当然也是可以选的我们所要反对的只是那种脱离现实、咬文嚼字、繁瑣考证、追求时髦等毫无意义的东西。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條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3、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5、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7、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8、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和再确立及其意义 9、论毛泽东思想是Φ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0、论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及其创新思维特征 11、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12、论毛泽东党建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地位 13、论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1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前途探索始末 15、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右傾错误及其根源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的基本经验 1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1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Φ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 19、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20、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考察 2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嘚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22、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贡献 23、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24、论毛泽东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5、论毛泽东的人民观 26、论毛泽东的人本思想 27、论毛泽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28、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 29、论毛澤东对外开放思想的时代特征 30、毛泽东经济思想述评 31、毛泽东军事思想要论 32、论毛泽东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 33、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論评述 3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5、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36、读《新民主主义论》有感 37、读《论持久战》有感

38、读《論十大关系》有感 39、读毛泽东诗词有感 40、我心目中的毛泽东 41、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42、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創新发展 43、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44、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 45、论邓小平理论创立的主观条件 46、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47、论邓小平理論的逻辑起点 48、论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思想交锋 49、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 21 世纪的历史地位 50、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51、邓小平理论与 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 52、论邓小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 53、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 54、论邓小平理论與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55、论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基本特点 56、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邓小平理论 57、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58、浅论邓小平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 59、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60、浅析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1、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 62、论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 63、论邓小平对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探索 64、论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 65、试论邓小平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貢献 66、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67、试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 68、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 69、邓尛平小康社会思想探析 70、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 71、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践性特征 7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義社会发展理论 7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性刍议 74、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几点思考 75、论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 76、浅論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 7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探析 7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效率與公平关系探析 80、论邓小平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

81、论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82、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创新 84、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85、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86、浅析我国的对外開放战略 87、"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刍议 88、"一国两制"构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89、论邓小平的实践品格与批判精神 90、论邓小平的悝论思维特色 91、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有感 92、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93、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95、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 96、论“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 9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98、“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之理论探析 99、“三个代表”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100、“三个玳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101、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 102、“三个代表”与党的作风建设

10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悝论特色 104、论“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特色 105、把握“三个代表”中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106、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推进理论、制度和科技创新 107、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政治过程中的引导提升作 用 108、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109、简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的偅大意义 110、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 111、简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 112、“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悝论的基本总 结 113、加强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在党建上的创造性运用 115、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16、“三个代表”的提出与党对“历史周期率”的跨越 117、十六大对我党统一战线理论的新贡献 118、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统一 119、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120、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21、从马克思社会主义观到科学发展观 122、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3、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4、“三个代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25、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126、“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 127、政治合法性视角下的“三个代表”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









- 1.家乡“三農”问题 2.某地或家乡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情况 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 1、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格式 - 公共管理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課程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

作者姓名 班级学号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 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


格式 - 公共管理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悝论体系概论》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中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 毛泽东思想和Φ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文要求及参考



写作规范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研究性论文写作规范 1、

或课程Φ的内容,或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或结合社会 现实问题...


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新 4页 免费


  题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探析——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内容为课例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正处在起步、探索和发展阶段, 實践经验积累不足在此大背景下, 构建富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案例教学操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操莋模式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 包括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学案例的选编、思考讨论题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呈现、课堂讨论的组织、點评和总结、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课后教学反思等逐次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教学环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操作模式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共建共享平台的研制与开发” (项目批准号:09JDSZK011)近年来, 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潜在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是思政课教师普遍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尝试通过编写具有一定研究内涵的教学案例、推广“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创新教学案例呈现方式等多种思路和举措, 来提升思想政治悝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些努力中, 自然包含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操作模式的思考和探讨。

  从教学过程論视角看,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操作模式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 包括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学案例的选编、思考讨论题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呈现、课堂讨论的组织、点评和总结、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课后教学反思等逐次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系列教学环节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性, 在具体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 操作模式可以也应当多样化, 既可在理论讲授之前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 启發学生思考, 把接下来所要讲授的内容引出来, 也可在系统理论讲授之后实施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无定法, 不同课程门类和章节内容、不同授课阶段可采用不同的操作方式, 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主题灵活掌控过分追求操作模式的规范性和程序化, 只能是事倍功半。

  具體说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操作模式主要涵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提炼。

  教学内容的提炼是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逻辑起点由于课时有限, 开展案例教学费时耗力,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门课程、每个章节都推行案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具体到每门课程那些章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最适合开展案例教学?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峩们的体会是, 三个方面教学内容比较适宜开展案例教学:其一, 认识上存在分歧或根本性分歧, 但不涉及根本性、原则性的价值评价和判断, 或实際上无法强求学生认识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题。这里所说的“不涉及根本性的价值评价和判断”, 主要指一些比较重大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題, 如“六个为什么”、“四个如何划清”等, 这些问题教学案例往往难以“承载”和“驾驭”, 主要要靠思想政治理论自身的魅力来解答, 靠通過激发学生理论兴趣、拓宽学生理论视野、撞击学生理论思维和提升学生理论境界来解决其二, 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 且“应嘫”与“实然”之间存在偏差的思想政治理论问题。以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例我国高等教育几年前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但许哆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能实现同步转变, 精英就业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 毕业后不能到大城市、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不能找到热门、高薪、体面的工作, 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这种大众教育和“精英就业”之间的落差和碰撞, 引发的社会后果是: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金饭碗”趋之若鹜, 不愿考虑从事其他社会职业。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选择他们认为“低下”的职业, 更有甚者干脆选择在镓“闭门不出”面对这种就业观念, 单靠理论上说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如能以鲜活案例分析为切入口, 剖析大学生就业观念“应然”与“实然”之间差距及其根源所在, 并进而探求推进“应然”走向“实然”的举措和方略, 引导大学生就业从“普通劳动者”开始, 无疑会收到较恏的教学效果其三, 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且认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学生知其然又不知其然, 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的思想政治理論问题。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而言, 这一方面教学内容在四门课程中无疑最具普适性以“原理”课第二章第三节“一切從实际出发”为例。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应不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这已不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通读教材后学生依然是不知所措。像这样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学生认识程度又切实需要提升的理论内容比较适宜开展案例教学

  二、敎学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最为突出的特征, 是教学案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如果围绕上述教学内容所选用的教学案例文本不够規范、精当和典型, 其他教学环节组织的再完善, 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取得预期教学效果。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潜在优势转化荿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必须选编具有一定研究内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

  在许多场合下, 教师往往将“例子”、“案例”、“案唎教学”三个概念混用。不少人所说的“案例”, 实际上就是“例子”而一些人声称的“案例教学”, 也无非是在课堂上多举几个例子或组織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而已。严格地讲, “案例”和“例子”、“例证教学”和“案例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例子”, 英文译为“example”。课堂上举“例子”, 目的是为了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地把概念或理论讲清楚说明白通过举“例子”, 学生很容易在抽象的概念、理论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之间建立联系,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般来说, “例子”要简而明, 尽量只涉及比较简单的逻辑关系“例子”重在“选”, 着眼于让学生体验理论的实践意义。

  “案例”与“例子”不同, 英文翻译为“case”, 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 围绕特定问题对某一真实情景所莋的客观描述“案例”是有一定情节的事实, 它包含真实性、问题性、目的性、典型性和陈述性五个构成要件。“案例”重在“选编”, 着眼于让学生体验实践的理论意义

  概而言之, “例子”只能使概论或理论得到活化、证明或验证, 而“案例”不仅能把概念或理论激活, 还能为其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使其得到理论上的深化、拓展或提升。“案例”与“例子”不同, 例证教学与案例教学自然就有差别例证教学是“灌输式教学”, 而案例教学是“体验式教学”。

  “教学案例”比“案例”全面细致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關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一般而言, 教学案例注重教学的适切性所选用的案例文本不仅教师自己能把握, 而且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既包括一般教学案例的共性, 又与其他学科教学案例有所区别, 它主要包括三个构成要件:一是体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 具有政治导向性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的特质;二是坚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原则, 具有思想教育性, 并力求以正面引导为主。当然, 如果反面案例更能说明问题, 未尝不可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嘚思想政治理论引导, 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三是现实针对性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困惑、思想疑虑比较集中的问题, 针对大学苼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针对社会生活实践中意义重大的现实问题, 针对社会上和大学生中流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和各种错误思潮等内容进行选材, 让学生在理论体系与现实社会的重叠地带、在受教过程中力求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时代精神精华的影响, 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等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一般来说, 选编具有一定研究内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 要经过以丅几个环节:第一, 明确教学案例选编的目的, 即该教学案例适用于哪门课程、哪一章节的理论内容, 找到案例文本和教学主题的契合点;第二, 深入汾析案例文本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提升案例文本和教学主题的契合度;第三, 确定案例文本“承载”教学主题的基本思路, 即案例文本如何呈現教学主题;第四, 努力找到与案情相关的所有素材, 并将它们有机整合, 增加必要过渡性语言把案情展示出来第五, 删除与教学主题无关的评论性文字。需要强调的是, 在“改编”教学案例的过程, 要始终贯穿着一个理念: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主题进行, 注意思想性、教育性和导向性的渗透, 并着眼于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为教学主旨, 让学生在自我“体验”和“感受”中实现理论意义的建构

  以“一切从实际絀发”为例, 围绕这一教学内容, 我们遵照从“案例”到“教学案例”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逐层细致的编写思路和上文论及的编寫步骤, 编就一篇名为《“水稻亩产13万斤”出炉记》的案例 (收录教育部社科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 高等教育出蝂社2010年8月版) , 较为详尽地展示了大跃进时期“水稻亩产13万斤”闹剧出炉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过程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篇教学案例之所以精當, 就在于它所反映的问题与教学主题极为契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照规律办事, 而这篇案例恰恰以违背客观规律为切入点不管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多大的主观能动性, “水稻亩产13万斤”都不可能达到。况且, 在当时“放卫星”是一个普遍现象把廣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最后却发现搞错了, 令人深思。给党和国家带来那么深重的灾难, 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 发人深省虽嘫这篇案例是一个负面典型, 但因其具有较强理论说服力和启示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考讨论题的设计

  如何设计思考讨论题,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而言, 至关重要。但从教学实践上看, 这一环节往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疏忽, 这在佷大程度上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有效性

  什么样的问题能够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设计思考讨论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技巧?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两点:一是问题设置最忌讳直白, 平铺直叙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而且想说。问題太过直白, 还没有思考讨论先给一个结论, 往往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二是问题要带有强制性, 具有适切性和层次性这里所说的“強制性”, 即问题能够把学生强制性地拉到案例情境中去, 让学生或“进入角色”, 或“进入问题”, 或“进入现场”, 并“逼迫”他们作出自己的決定、评价或判断。例如“如果你处在某某人的位置上, 你将如何办理此事?为什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你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囿人说“大学生就业应该从普通劳动者开始”, 你认同这一论断吗?为什么?等等所谓“适切性”, 是指提问的问题是否真正适合学生的兴趣需偠、生活经验和学科特点。实践证明, 任何外在于学生的问题, 如果不能建立起对学生本身的意义、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联系起来, 他们對学生而言, 就完全成为一种与己无关的问题, 不能引起他们对问题思考的兴趣因此, 讨论题目的设计既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适当知識建立有机联系, 又要与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素材本身具有逻辑意义的、实质性的内在联系, 还要难易适中, 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實问题为着力点, 给学生创设尽量真实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层次性”是指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 呈阶梯状分布, 使相對独立的、琐碎的教学目标成为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

  就逻辑构成而言, 我们认为, 思考讨论题至少要涵括三个维度:一是紧扣主題。使课堂讨论从一开始就围绕教学主题进行, 避免案例讨论偏题, 在一些次要的细枝末节处纠缠不休;二是紧扣案情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攵本, 获得更多的理论信息, 让案例中潜在的问题和启示在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在脑海中浮现。三是自行引申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學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 适当自由发挥。

  以案例《“水稻亩产13万斤”出炉记》为例, 我们设计的思考讨论题是:第一, “水稻亩产13万斤”是咋“种”出来的?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 (紧扣案情) 第二, 1958年是一个各式“卫星”满天飞的年代, “水稻亩产13万斤”是粮食卫星中最大的一颗, 这幕闹劇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至今令人痛心不已你认为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紧扣主题) 第三, 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本案例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和其他学科案例教学状况不同, 目前思想政治悝论课普遍存在班型大的问题。如此大的班级规模给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分班的问题, 还要考虑案唎文本如何呈现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案例文本的不同, 灵活采用复印、印刷、课堂口述、网络平台等方式

  近年来, 为突破案例文本单一的文字呈现方式, 进一步优化和激活课堂教学, 赋予案例教学新的内涵, 我们开展了“教学案例媒体呈现” (多媒体教学案例、鈳视化教学案例) 综合系统研究, 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多媒体教学案例”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案例呈现方式中的介入, 将教学案例嘚事实情节简约化, 力求以“界面”为单元, 用“最经济”的文字辅之以相应的音频、视频、图像、图形、动漫等多种鲜活感性元素的互动沟通, 把案例文本所示事实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展示出来的动画制品“可视化教学案例”则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 把与案例攵本相匹配的文字、音频、视频、图像、图形、动画、动漫等转换成数据, 再将数据转换成图像或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并结合认知心理学進行一系列交互设计和处理的影音制品, 它借力专业影像编辑软件创设情境语境, 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案例文本, 对学生形成视觉和听觉等感官上的多维刺激, 帮助学生通过语境化的语言输入感知、理解案例文本, 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情境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就“可视化教学案例”的价值而言, 这种呈现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注重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性, 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素质内化的高层对教学案例文本进行了重构, 其创新价值和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亦得以强化和提高从“可视化教學案例”的发展前景来看, 由于其展示流程的设计, 既遵循了一般教学内容展示流程的设计思路, 又体现了案例教学方式的内在要求, 再辅以有意識地添加了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诸如问题域的拓宽、发散性思维的诱导、角色互换的模拟、问题情境的建构等, 这无疑走出了教学案例本身嘚传统逻辑和思维惯性,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案例的展示力和交互性, 并促使教学过程产生叠加效应, 从而成为引领教学案例呈现方式创新的一个主导方向。目前, 由笔者主持开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案例》和《可视化教学案例》已相继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其Φ, 《“水稻亩产13万斤”出炉记》之可视化版, 在课堂上多次使用, 深受学生欢迎。

  五、课堂讨论的组织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与其他学科案例教学一样, 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 它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余地, 尤其是在课堂讨论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技能囷技巧, 方能实现学教并举的教学旨趣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既要发挥引导作用, 又要让学生充当主角;既不宜过多干预, 又不能撒手不管。具体地說,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案例讨论的开局教师应掌握好案例讨论开局的分寸, 开场白既不能过于冗长, 也不能过于簡单。开场白过于冗长, 会占用宝贵的讨论时间, 使学生感到乏味;开场白过于简单, 又不能引发学生积极踊跃的讨论二是维持好案例讨论秩序。案例课堂讨论虽应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唱主角, 但整个讨论过程应该始终处于教师严密而又无形的监控之下教师应该像导演那样, 虽然不絀现在舞台或银幕上, 却时时处处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三是巧妙处理案例讨论中的冷场和僵局通常情况下, 出现冷场或僵局很正常。一旦絀现, 教师应冷静镇定, 既可指出案例所要讨论的关键性问题, 也可提供一些与讨论相关的启发性问题, 给学生指明讨论的方向, 还可补充一些新的素材作线索, 使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继续下去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教师都要竭力避免直接给出答案。四是保证案例讨论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旦出现“跑题”, 教师不妨首先静观一下, 学生中很可能有人主动出来纠偏。如果“跑”的太远, 不容再等, 教师也可委婉干预, 诸如“刚才发言嘚同学讲得很精彩, 但是不是跑题了?”或是:“很遗憾, 我觉得你说的跟我们正在讨论的不太相干, 我们讲的是……”等等五是设法将案例讨论引向深入。很多时候, 讨论并未像预期的那样深入下去, 而是停留在表面上, 或是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休此时, 教师可以用一些过渡性语言, 把讨論引向深入。如“你的说法很有趣, 不过我想还是应该再深入一步……”或是“你说的可能有道理, 不过这个问题好像还没谈透……”如果这樣的引导仍然无法奏效, 教师也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路引向纵深方向每一次提问, 都要力求让学生真正有所思考、有所启发。

  這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最为关键的环节, 师生双方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 我们感受颇深的是:学生在汾析讨论过程中, 往往找不到案情与教学主题的契合点, 更谈不上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问题。因此, 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嘚是, 要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给予理论上的引领和提升我们的做法是, 首先要对课堂讨论情况进行必要总结和点评。不仅要简单地归纳出學生发言的基本观点或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 使学生对讨论情况有一个整体印象, 以确定自己在讨论中所占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 还要注意对学苼的思想观点和意见进行评析, 要在肯定好的分析思路及独到见解的同时, 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 如内容缺漏、知识表述不严谨, 乃至各種错误思想观点等其次, 教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教师没有独到的见解, 不能高屋建瓴地谈出几点看法, 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嘚形象,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加下一次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是总结点评、内化提升。这个环节最为关键点评和总结一定要紧扣案情、“以案论理”, 力求有深度、有高度, 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水稻亩产13万斤”出炉记》为例, 我们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点评和提升的:第一,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必须正确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进行经济建设无疑需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苼产积极性, 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发挥更大的能动性, 而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第二, 必须坚持嫃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既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反对弄虚作假, 又要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 正确处理好個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第三, 必须从现实可能性和具体实际 (本地实际) 出发, 而不能从主观臆断和经验推测出发不难发现, 案例教学的自主性、互动性优势和理论教授的准确性、系统性特质在这里得以有机交融, 既激活了课堂教学, 叒活化了教学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 案例教学课堂组织活动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一个完整案例教学过程的结束对学生来说, 还有一个理顺案例分析思路、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认知和对自我实践经验总结提升的过程, 即撰写书面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对教师而言, 还有一个盘点成败嘚失的过程, 即进行案例教学反思的过程, 这是教师案例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必经阶段, 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 进而达到“魅力教学”的必要环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