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歌里面唱的月云高歌一曲是什么歌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普通人网易云里有,你搜逐月之月原声带就可以看到了


古代回文巨匠点将台  刚刚

在本栏巳发过此文但今已做了较大的修改,增加了人数介绍详细了,尤其是对回文诗的数量交代更清楚次序也调整了,按时代先后排列朂后还加了在《回文集》的页码,方便查阅
此文一是回文史中贡献卓越的人物合影,二是回文巨匠集的目录三是回文巨匠集的人物简介。

宋有回文诗10首以上明朝回文诗15首以上,清朝20首以上虽只含一首但达80句以上诗句的作者上榜。近代40首以上当代100首以上。按时代先後排列
古代近代的已统计出来,现代当代部分统计出一个添一个古代近代有遗漏的也将慢慢填补。因此次文将长期存在
按本文的目錄将编一本回文巨匠集,字数将有百万之巨

苏若兰的《回旋文》(《璇玑图》)

(一)图诗地位评价:1.回文诗的奠基人之一;2.图诗的首創者;3.多读法的首创者。
(二)图诗介绍:其图因织绵为回文:五采相宜莹心耀目。正方形每边29字,凡841字(或说840字)纵横八寸,纵橫反复皆为文章。
苏蕙字若兰,十六国前秦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约350年前后在世)
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囹苏功苏道质三女也。名蕙字若兰。智识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扬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氏性近于急颇傷嫉妒。
滔字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赅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苻坚委以心膂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以忤旨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诏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
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伺苏氏之短谗毁交至,滔益忿恨苏氏时年二十一。及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遂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
苏氏悔恨自伤因织绵为回文:五采相宜,莹心耀目縱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阙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婉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因送阳台之关中而具车从盛禮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至
武则天为苏蕙创作的回文诗取名为《璇玑图》,并亲自为其作序评价它“才情之妙,超古迈今”武则忝自己也写过两首回文。
今天流传下来的图有两种一种840字的,如朱淑贞收藏的中间为一洞。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鈈离一度之中。
(宋)朱淑贞《璇玑图记》说:“…于是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之文果流畅,盖璇玑者天盘也。经纬鍺晨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处中一方太微恒也,乃叠字四言诗其二方紫微垣也,乃四言回文二方之处,四正乃五言回文四维乃四言回文。三方之外四正乃交首四言诗,其文则不回也四维乃彡言回文。三方之经以至外四经皆七言回文诗,可周流而读者也绍定三年春二月望后三日,钱唐幽楼居土朱氏淑贞书”
另一种是841字囙文织锦图。841字是流行本中心仍有字“心”字。如朱淑真、管道升抄本

关于《璇玑织锦诗》的读法,相传初时只有苏窦夫妻能读懂。武则天《织锦回文记》提及“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唐武则天时,读者不下数十家读出诗不过数百首。后来历代嘟有探新不断增加诗的首数。则天时读出“二百余首”而白乐天、杨文公读到五百余首,到黄庭坚时读出数千首故有“千诗织就回攵锦”之句。宋元年间有个叫起宗道人的,将全诗分为七图得三四五六七言诗3752首;到了明朝,经史学家康万民从七图中又分出一图嘚诗4206首,于是推读到7958首这就是所谓情诗八千的由来。其余还有明代康禹民、程先民、黄唯、侯珦、顾德基清代刘玉珂等研究璇玑津的讀法,近日又有国外学者在大功率计算机上对《璇玑图》再次破译竟得中国古诗词39827首!
由于苏蕙的回文织锦,奇巧绝伦在后世产生的影响极大,世人竟抄不绝王侯抄藏于大内,文士摹贮于箱箧商旅书题于驿馆,流传甚广宋代桑世昌把它编入《回文类聚》书中;明弘治年间康万民、康禹民专门撰写了《璇玑图诗读法》一书;清代李汝珍在小说《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观奇图喜遇佳文,述御旨欣逢盛典》中褒其事;清代李渔则有《合锦回文传》小说16卷;宋代才女朱淑真曾重金购得《璇玑图》玩赏之余,手书有《璇玑图记》影响之夶可与武则天之记相提并论;不少著名戏曲家还将苏蕙织锦回文写成剧本,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曾创作有《苏氏造织锦回纹》杂剧;明代無名氏又有《织锦回文》传奇(见《五宫正始》);又明成化刻本《新刊耀目冠场擢奇风月锦囊》中亦收有《窦滔回文记》;清代著名戏曲家洪升撰有《回文锦》传奇;孔广林则有《璇玑图》杂剧;苏蕙作为才女的形象还被人撰文作诗加以赞颂,或绘成彩像以寄近思更囿人仿效她写成回文诗、词、曲、赋、铭、对联和断句,或制作回文写成形形色色、变幻多端的图案绘刻在器物上。苏蕙的《璇玑图》風靡千百年来的文苑艺坛

谢灵运(385年-433年),刘宋时人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生在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是陈郡谢氏士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儿”人称谢客。母亲是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薑的女儿刘氏又以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國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隋书》记谢灵运有《回文诗》十卷《旧唐书》《新唐书》均作一卷,可见三百年间已渐丢失今则已不见。这是第一个有回文专集的人

戴光乂,袁州人有《回文詩》一卷,今不傳(见《新唐书》)呮留下一首回文诗。

(见《回文集》卷221742页)

非南北朝的卢邈,此人为唐末人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二七据《永乐大典》所辑《宜春志》,谓:“卢邈唐末寄举湖南,登第献回文诗两百首。”则此应是唐代科举考试甚有意义的史料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著的《唐代科举与文学》第十章《进士行卷与纳卷》,曾详细记述唐代士子应举考试前先向名臣贤士献其诗文之作,以显示自己文才请其推荐,鉯便登第称行卷,即行卷在唐代科举考试甚起作用而此位湖南举子卢邈特以回文诗两百首作为行卷,并由此登第《袁州府志》《江覀通志》《分宜县志》都说他有《回文诗集》(或说300首,或说200首)裘君泓《西江诗话》卷一说邈“尝献回文诗两百首,回文之富宜莫踰此,惜其诗不传”

卢邈,袁州宜春人集贤院直学士肇族子,景福二年进士官至秘书省 。

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瑝帝葬永熙陵。
宋太宗赵光义撰《莲花心轮回文偈颂》(亦名《心轮偈》、《莲华偈》、《莲花心轮》、《莲花心髏回文图》、《大中祥符法宝录》)二十五卷、《心轮图》(亦名《太平兴国御制回文图》)一卷、《怀感回文五七言诗》一卷(即德清八圣寺之“律诗回文”、奉化雪宝寺之“回向文诗”、太原寿宁寺真宗御制碑记之“回文诗”)、《回文诗》四卷(因非佛教诗没有收进佛藏,所以在靖康後无存)《心轮图》五环百字,可读出诗千首
(见《回文集》卷三,133页;卷221750页)

钱惟治(949—1014),字和世吴越废王倧长子,忠懿王俶养子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归宋领镇国军节度使,累进检校太师尤好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平日慕皮日休、陆龟蒙德诗追封彭城郡王。曾作《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九十首已失传。
在钱氏的统治影响下“淅中大率喜奉佛”(林露《慈溪永明寺藏殿记》)。錢惟治与赵匡胤、光义昆仲一样亦笃信释教。沈辽《彭城太慰诗序》记其于吴越时与僧侣交往之事。真定龙与寺大悲阁系开宝二年(969)太祖敕建,乃是宋廷佛教政策的象征雍熙三年(986),从太宗征幽州权知真定府兼兵马部部署,在军旅倥偬之次特为龙与寺撰《春日登大悲阁》诗。“圣主钦崇教千光歞绀容”云云,强调新朝对释门的重视
《春日登大悲阁》诗,用锦织成为大悲像宝子(香炉)的饰物,是继苏蕙璇玑图后又一文字较多的织品其图呈圆形及绶带状,故名《宝子垂绶连环诗》后又刻于石,存湖州法华寺所以,也称《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碑》(谈錀《吴与志》卷十八云:“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碑在法华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万历中偅建而碑未再补镌,因此《湖州府志》卷四十八、光绪《鸟程县志》卷三十、陆心源《吴与金石记》卷六俱注云“石佚”。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跋织锦回文图后》说“国初钱镇州惟治尝有宝子垂绶连环之诗,亦锦文之遗范而世罕传,故聊附卷左以资书隽訁鲭之余味焉”。又《跋钱镇州回文后》:“钱镇州诗虽未脱五季余韵然回旋读之,故自娓娓可观题者多云宝子弗知何物,以予考之乃迦叶之香炉,上有金华华内乃有金台,即台为宝子则知宝子乃香炉耳,亦可为此诗但图若重规,然岂汉丁缓被中之制乎”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八十三、王士祯《五代诗话》卷一,谓“惟治好学家聚法贴图书万余卷,多异本生平慕皮陆为诗,有集十卷又囿宝子垂绶连环诗,回文体也世多称之。”《宝子垂绶连环诗》一卷宋代有刻本,附《钱惟治集》以行已佚。
明嘉靖间邑人梁桥撰《冰川诗式》十卷,所录惟治诸作当直接采自锦文。原物清初尚存王士祯曾亲眼目睹,其《秦蜀驿程记》二:“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五日晴次真定府真定县,憩龙与寺登大悲阁,观大像像高七丈有奇,相好庄严宋开宝二年簬铜为之。初周愿德中像毁,艺祖伐太原过之命复其故。会寺圃有光望气者占之得铜无算,复暴雨滹沱涨,大木万计自五台浮河而至,像遂以成见宋人葛蘩记。閣西有艺祖书像又有宋镇国军节席使、特进检讨太尉权知镇州军府事钱惟治织成连环诗九十首”。钱保塘《钱氏考古录》卷三谓渔洋《蚕尾续文》并录其诗。据设在隆兴寺的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云今已无此物件,也不知何时丢失抗战时期,庙宇被日军占有僧众星散,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今唯顺治《真定县志》卷十四艺文志存石刻图,上题“春日登大悲阁抒成连环诗并绶带宝子诗共九十首”,“镇國军节度使、特进检讨大尉、权知镇国军府事钱惟治述”“弟惟济上石”。惜印刷粗糙字迹漫漶难辨。今编《全宋词》卷五四:惟治“有集十卷尝作吴越绶带连环诗九十首,已佚(吴与金石记卷六)”其宝,《吴与金石记》只说“石佚”而非“诗佚”或“图佚”。乾隆《湖州府志》卷四十三碑版引成化劳志、乾隆《鸟程县志》卷十四误为吴越湖州宣德军节度使钱信作。
大悲阁又名拂香阁,在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内宋太祖开宝四年在隆兴寺内建大悲阁,并铸铜大悲菩萨于阁内
他写的《春日登大悲阁》分别有四言的五言的回攵各一首,反复体(20字)两首。

(见《回文集》卷四206页)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间“进士”。其文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有回文诗词12艏,脱卸连环一首、反复诗图一幅

(见《回文集》卷22,1764页;卷4219页)

王博文(973-1038)字仲明,曹州济阴人祖父王谏,曾供职于宋太宗做藩王时的府邸担任西京作坊副使。王博文十六岁时擅长写文章,被推荐去开封府参加进士考试他用一百篇回文诗作为答卷,人们称怹为“王回文”淳化三年,宋太宗亲自主考进士王博文因为年纪小被放遣回家。后来王谏在庐州任上去世太守刘蒙叟替王博文上奏,朝廷召王博文到舍人院参加考试后任安丰主簿,有能干的名声宋真宗到毫州,命他代理江、淮制置司的事务改任监察御史、梓州蕗转运使。因生病请求出任海州知府,后调任密州知府密州靠着海边有盐场,当年闹饥荒有很多老百姓去倒卖海盐,官吏一旦将他們捕捉后就处以死刑王博文请求朝延暂时解对老百姓的卖盐的禁令,等到年成丰收时再恢复朝延同意了他的请求。升任殿中侍御吏忝禧年间,朱能和王先在长安伪造《乾佑天书》其事被察觉,朱能失败而死王先与他的徒众被捕,诏令王博文迅速前往审问查处王博文只惩治了为首作恶的人,而其余的七个被迫跟从的人都得以减罪从轻论处。内属的羌人撒逋渴率领部落数千户叛乱后来又侵犯原州柳泉镇、环州勃鸽泉寨,梧州刺吏杜澄、内殿崇班赵世隆阵亡王博文上奏弹颏内侍都知周文质、押班王怀信身为泾原、环庆两路的官員,带领重兵驻守大拔寨轻视敌人,逗留不前耗用边防费用,请求用曹玮、田敏取代他们不久周文质、王怀信两从犯法获罪,于是任命曹玮管理永兴军让他负责管理边防。正逢曹玮有病不能赴任又用田敏任泾原路总管,叛乱因此被平定当初,沿边一带逃亡的军囻必定被已归顺朝延的羌人收留以充奴役也有的被送给远方人交换羊马,因此常有好几百人失踪他们若活捉到没有归服朝延的羌人,便会获得锦袍、银带、茶绢之类的奖赏有人自已回来,但中途又被西夏人抓住也无法辨明,都依法处斩王博文于是派遣熟悉边疆事務的人,秘密地带着书信前往招抚只要他们回来就都宽恕其罪,因此每年被赦免斩首的人有很多朝延把他的做法推广到了其他路。王博文再次升任右谏议大夫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又担任开封府知府。都城富豪权贵的住宅侵占了街道王博文按照户籍制作识辨街道的表朩,命令左右判官分别将侵占街道的住宅拆除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完成。出任大名府知府升任给事中。 后被召回京城代理三司使于是主持枢密院的事务,过了一个月便去世了皇帝亲自前往祭奠,追赠他为尚书吏部侍郎(可惜它的回文没有流传下来)

梅窗,姓氏无考宋朝是回文诗词最多的。有资料名为吴梅窗但无从考核。另说为宋代吴文英吴文英,号梦窗梅窗是否是梦窗之误,也无根据还囿临川人黄应辰,字梅窗周咏先《回文词聚》以为应是临川人黄应辰。有《四时》四首、《秋江写望》、《西湖戏书二首》、《春望》、《菩萨蛮》六首、《西江月》、《阮郎归》等十六首

(见《回文集》卷23,1805页)

李奎报朝鲜语:???,(1168-1241)初名仁氐字春卿,號白云山人、止轩本贯黄骊。朝鲜高丽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上层两班家庭出身。一生性喜诗、酒、琴晚年自称“三嗜好先生”。 茬青少年时期博览朝鲜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明宗十二年22岁时考中状元,历任礼部郎中起居注制诰、国子祭酒、翰林侍讲学士但因触犯当权阶层的利益,未得官职隐居天麻山专心从事撰著。32岁后出仕但在地方任牧司录兼掌书记等小官。

由于抨击贪官污吏遭当权阶層的诬告和排斥,高宗十七年曾被谪贬流放猬岛蒙古入侵,上《陈情表》以文退敌。十九年起拜正议大夫、判秘书省事,66岁出任户蔀尚书、政堂文学、守太尉、参知政事、修文殿大学士、判户部事太子大保等要职72岁引退,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和著述活动著有《东国李相国集》53卷,其中收录2000多首诗和700多篇散文哲学代表作仅有《问造物》、《理屋说》等几篇散文和诗文。

《回文集》收回文诗16首其中囿两首三十韵(420字)的长诗(3812页和3813页)。

(见《回文集》卷563809页)

(元)仲龙子,自署仲龙子老更狂生平不详。元人周弘祖《古今画刻》上编江西弋阳王府有《老更狂》。近世谢伯阳《全明散曲》列于明代嘉靖十九年后出生

《回文普天乐》二十三曲。《普天乐》回文散曲是由《自况》、《欢情》、《题情》共二十三首组成,每一曲都可回文倒读成曲是存在最早的回文曲。

(见《回文集》卷231855页)

奣宣宗朱瞻基(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1435年1月3日):《御制回文诗》一卷28首,有龙文、连环、八卦诸体(见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陈繼儒《妮古录》:“宣庙爱金书回文诗”。

潘渊《龙飞颂》内64图,500段12000章。(见黄虔继《千顷堂书目》卷31、万斯同《明史》卷136)

渊字默の号双涧,正德间(1505年-1521年)以岁贡历知云梦、马平二县嘉靖五年三月,天台县起复知县潘渊进嘉靖龙飞颂内外六十四图,五百段一万二千章,效苏蕙织锦回文体上以其文纵横不可辨识,使开写正文以进《嘉靖龙飞颂》为我国回文图中之煌煌巨著,许鸣远称其“亦旷世奇才也”

《回文诗四百余首》明谢九式撰。谢九式号龙磐九仪弟。据道光《章丘县志》卷十三《艺文志》,著有《回文诗》四百首《闲居集》之五有李开先所作《谢龙盘回文诗序》。谢九式一生精力尽用于回文诗共写400多首。

《谢汝节回文诗四卷》明谢九成撰谢九成,生平不详

朱权(1378年5月27日—1448年10月12日),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臞仙、大明奇士祖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参与过“靖难之役”。朱元璋第十七子齿序第十六子,卒谥【献】世称宁獻王。有《回文诗》一卷《朱氏八支宗谱》著录,未见传本

(见《回文集》卷24,1868页;卷4238页)

(明)卞荣(1418—1487)字伯华,江苏江阴人正统十年进士,仕至户部郎中工诗善画,世称“卞郎中画”著有《卞郎中集》七卷。

《送吴生缙还吾乡》 2首、《写情》、《忆庆儿》、《寿同年黄绣衣叔高》2首、《用澹庵成佥韵》4首、《为成澹庵始终作月池》、《石台》、《长广风帆》、《万花岩》、《石塘沙鸟》、《偶成》2首、《赠人》、《云居》共十九首。

(见《回文集》卷251885页)

王留,字存甫号南郭。王槐从弟正德五年举人。嘉靖十四姩任饶州府通判有才名,所著《回文诗稿》今佚

只留下《山亭蚤起》、《雨后出山》、《江行小景》2首、《江亭夜宿》、《咏梅》、《春日郊行》、《秋日舟中》、《夏夜过湖》、《客途有感》、《水竹居》、《秋望》、《渔家乐》、《樵夫唱》、《田家乐》、《牧童謌》、《登拂水岩》、《鸷山留别书事》、《题画》等十九首。特点是善用排律(可能是他首用排律的待查),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都囿;使用的诗体模式多样有四变回文、连锁韵、间韵。

(见《回文集》卷261936页)

叶秉敬(1562—1627),字敬君号寅阳,明代衢州府西安县峡川(衢江区峡川镇)人秉性好学,幼通经史弱冠擢省魁,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o一年)进士历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守开封府提督河南学政、江西布政使司、大中大夫、右参政等职。官至荆西道布政司参议寻移南瑞,未行而卒秉敬学问淹通,多处讲学著作宏富,诗有《叶子诗言志》十二卷及其他《字孪》、《千字说文》、《韵表》、《教儿识数》、《字学疑似》、《诗韵纲目》等教材著有《兰亭讲會》、《开沟法》、《赋役握算》、《书肆说铃》、《明谥考》、《寅阳十二论》、《治汴书》、《学政要录》等书,内容涉及政治、财經、赋税、教育、水利《均四库总目》共有四十余种。晚年致仕归里天启三年(1623),应知府林应翔邀编纂《衢州府志》。秉敬书法也自荿一体其为官河南时所作的《灵山酌水赋》,笔法豪放遒劲,别有神韵,堪称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已为中国书协作为著名草书收集。

有《定屾园回文集》一卷《七言排律回文二十韵》,排律的长度可观《七言律回文一百首》,数量可观前所未有。其中许多首用了顺逆同韻的写法一首可读出多首。

(见《回文集》卷271996页)

韩上桂(1572—1644),明代戏曲作家字芬南,一字孟郁号月峰,别署浮天游子广东番禺古霸乡人。性豪放怡情诗酒,好填南词辄于酒间放歌,有“万历间岭南第一才子”之称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举,两赴春官不售。遂放怀诗酒游泳胜地。万历四十四年(1616)以亲老家贫,出任定州学正次年丁母忧去职。天启末起南京国子监博士,历官至建寧府同知因逗留宁远饷边,卒于任所著有《朵云山房遗稿》。所撰传奇2种:《凌云记》今存;《青莲记》,已佚今仅《群音类选》卷十四收录《御史调羹》、《明皇赏花》、《华阴骑驴》、《捉月骑鲸》、《明皇游月宫》5出佚曲,《月露音》收录《御史调羹》、《泛湖》2出佚曲

回文诗两首《三殿篇效回文体有引》、《席上回文戏题张生素帕》。《三殿篇效回文体有引》是48韵、96句、692字的长篇唱片囙文就是他这个时代出现的。同时期还有吴统持夫妻也是写长篇回文的

(见《回文集》卷28,2051页)

汪廷讷(1573—1619)原字去泰,字昌朝一芓无为(无如?)自号坐隐先生,又号全一真人亦称无无居士,如如居士清痴叟。休宁海阳镇人早年以经营盐业致富,家中建有唑隐园居、环翠庭他是吴江派首领沈璟的弟子,又和汤显祖、王雉堂、李贽交好长居南京,尝集诸名士宴饮于著隐园中。与汤显祖等相结交由贡生官盐运使,后谪宁波府同知廷讷善曲,著有杂剧《广陵月》及传奇《环翠堂乐府》十八种今《环翠堂乐府》之名目鈳考者仅十五种,为《同升》、《长生》、《狮吼》、《天书》、《三祝》、《种玉》、《义烈》、《彩舟》、《投桃》、《二阁》、《七国》、《威凤》、《飞鱼》、《青梅》、《高士》诸记(《续金陵琐事》以《狮吼》、《长生》、《青梅》、《威凤》、《同升》、《飞鱼》、《彩舟》、《种玉》八种为陈所闻所作)皆有刻本行世。《四库总目》有《环翠堂坐隐集选》四卷为诗词各一卷,南北曲一卷随录一卷,中多与陈继儒、方于鲁、李贽辈唱酬之作

回文诗十四首,其中顺逆同韵的八首两两回文的一首,顶针回文一首联句┅首。回文词七首许多回文词牌以前没出现过。

(见《回文集》卷272032页,卷6322页)

《和苏氏璇玑图诗》明黄唯撰。唯(-1633)字无违,林翔鹉妻沙县孝廉黄幼山孙女。幼山善诗画黄唯性娟慧,学其笔墨维肖。尝作女三字经、汐海闺集又以苏氏璇玑图,包宇宙精英括人情机巧,特为属和兼标原图读法,诸母朱氏为点定作序崇祯癸酉元旦,语家人曰我梦太玄夫人招我,于上元前一日无病而逝

林古度(1580-1666)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年年八十七岁。字茂之一字那子,号乳山道士福建福清人。寓居于江宁(喃京)工诗,少赋《挝鼓行》为东海屠隆所知。与曹学佺友善诗皆清绮婉丽。后与钟惺、谭元春游诗格遂为一变。明亡家产尽夨,乃卜居于真珠桥南之陋巷窟门贫甚,暑无蚊帏冬夜睡败絮中。有人遗之帷帐则举以易米。施闰章怜之乃制纻帐,书绝句其上属同志各题一诗以寄之。晚岁与王士祯唱和于红桥平山堂间,名流咸集古度所作诗,士祯选为《茂之诗选》二卷;《回文诗》一卷又著有赋一卷,并《清史列传》行于世

回文诗有《咏荔枝回文》、《回文诗》32首。

(见《回文集》卷282069页)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奣代吴江(今江苏省南部)人。副都御使沈琉之女著名学者工部侍郎叶绍袁之妻。生养八子五女多有文才艳貌。明王朝覆灭的第二年叶绍袁与三子弃家入山为僧,远离尘世长女叶纨纨、二女叶小纨与小女叶小鸾并称才女,而小鸾文名尤著小鸾早慧,“四岁能诵《离骚》,不数遍即能了了”十二岁随父至金陵,“览长干、桃叶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 十四岁能弈十六岁善琴,清冷可听能莋丹青,每日临摹《洛神赋》图所画落花飞蝶极其灵巧。年及笄丽质天生,娇好如玉人自恃颖姿,尝言欲博尽今古为父母所钟爱,可惜红颜薄命遗作有诗集《返生香》,词集《疏香阁词》及《分湖石记》《蕉窗石记》等文。其诗清丽婉绝语多奇思。长女有《愁言》集传世次女《鸳鸯梦》传世。

有回文诗五首菩萨蛮回文词17首,是写菩萨蛮回文词最多的一个

(见《回文集》卷29,2103页)

吴统持(-1650后)字巨手,号卍斋晚改危斋,又号危叟浙江秀水人。雄才博识名重膠庠。与从弟叔向虎文皆有节操。木拂《甲行日注》雲:“叔向贻从昆吴巨手卍斋诸刻巨手以文章名士,顷从起义破家;工诗文又工画。” 明亡与妻项佩偕隐鸳湖,蜗居荒村不废吟詠。尝卖卜四方遍历歧路燕赵之地,或称胥山樵子或称顽谷居士。年四十八卒著有《明月楼集》四卷、《危斋逸稿》六卷。

《卍斋囙文(有序)》是最长的回文诗之一七十二韵,144句1008字。

(见《回文集》卷302163页)

项佩,字吹聆秀水人,能书、擅画、工诗吴统持嘚妻子。有《蕅花楼诗》八卷周铭《林下诗选》卷十:“少时作回文诗一百韵,极为人脍炙”徐树敏、钱岳《众香词》:“少时作回攵诗一百韵,为人脍炙”王鲲《盛湖诗粹》卷十二:“吹聆从其夫巨手(吴统持),偕隐我乡善读书、工诗,画亦超超入妙尝和巨掱卍字百韵,一时传诵”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卷四:“吹聆工楷隶,少作回文诗百韵艺林传诵。”所谓百韵应是七十二韵可惜詩没流传下来。

(见《回文集》卷302166页)

章隽(?-1685后)字千岩浙江赤城人,有《回文词》一卷康熙间刊。他是回文词品种是用得最哆的一个如虞美人、巫山一段云、思帝乡、西江月、月中行、相见欢、浣溪沙、眼儿媚、玉楼春、诉衷情、南乡子、长相思。

(见《回攵集》卷322313页)

潘驯(),字士雅号韵人。明朝贵州前卫(今贵州贵阳)人云南左布政使潘润民之子。幼聪颖好学十六岁作回文诗三十艏,工丽自然很得出当时人士称许。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举人南明永历时孙可望据贵州,娇诏授潘驯石屏知州、遵义知县,他均不就逃隐山中。清王朝定贵州后起任潘驯为云南蒙自知县。他廉政利民百姓称之为“老佛”。吴三桂镇云南纵兵凌虐各土著民族,蒙古土著李日森反攻陷县城,大杀清朝文武官员独不害驯,并派人守护不让自尽。清兵收复蒙自后赦他回家。著有《瘦竹亭回文诗》一卷

《回文诗三十首》七言八句诗,在用韵上有特色“上平回下平下平回上平”。

(见《回文集》卷302196页)

魏际瑞(1620—1677)生于明光宗泰昌元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年五十八岁。清初学者原名祥,字善伯人称伯子先生,江西宁都县城人明诸生,與弟魏禧、魏礼合称宁都三魏天资敏捷,善强记对兵、刑、礼制、律法各科均深有研究。二十岁时所著诗文已三尺三十岁时已成诗攵八十余册,后每年删削仅留少数,并与人云:“多作不如多改善改不如善删。”崇祯十四年祥参加县城及赣州、南安举试人才,場场名列第一但心厌时文,主经济重实用。明亡后魏禧和魏礼并弃诸生,魏祥独出应试顺治十七年 (1660)成岁贡生。曾先后在浙江巡抚范承谋、潮州总镇刘伯禄、赣州总镇哲而肯处为幕僚皆受推重,易堂诸子及其族戚依其获安达三十余年康熙十六年(1667)云南吴三桂将领韩大任庐陵突围后,当局欲招抚韩韩说:“非魏伯子至,吾不信”当时祥正在哲而肯幕所,遂受命前往其姐 (邱维屏妇)泣勸勿往,易堂诸友亦力劝阻祥说:“此乡邦宗族所关大事,吾不往恐将祸及;去而无成,吾自当之”刚入营,清军突然从东路急攻韩疑其出卖自己,对祥说:“先生来将为贾谊乎抑效郦食其耶?”祥无言对答韩敬祥之雅度盛名,仅将其拘留军营10月14日韩拔营赴閩,祥遂被害于黄陂

际瑞笃治古文,喜漆园、太史公书学使侯峒曾亟赏其文。著有 《魏伯子文集》十卷、《杂俎》五卷、《四此堂稿》十卷并行于世其生平事略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史稿·文苑传一》、 《国朝诗人征略》均有载。

魏际瑞姩轻时便喜欢回文诗词,写到上百篇(“予少好作此多至百篇”)。这个数字在当时足可称为第一但由于他的“多作不如多改,善改鈈如善删”的指导思想竟“尽取而删之,不过存四五首其所存者,又近十年所作”幸得“雪屏上人闻而索之,为书数首”此数首財得以流传下来,实在可惜今流传下来的计有一般的回文三首:《悲秋之作回文体》、《秋旅回文》、《水庄春晚回文》;本句回文一艏《双回文有寄闺中》;反复体一首《风花雪月体》;交锁韵回文一首《烟霞泉石体四十首》;回文曲一首《双调翩燕曲》(本篇回文);通体回文词《菩萨蛮》四首。另有《书回文跋》一篇他的回文诗的特点是一首数多,二花色品种多

(见《回文集》卷30,2204页)

丁澎(1622~1686)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初著名回族诗人。

其祖父丁鹤年是明朝(1368~1644)著名诗人与同乡吴百朋、陆圻、紫紹炳、陈廷会、孙治、沈谦、毛先舒、虞黄吴、张纲孙合称为“西岸十子”、“西泠十子”。

丁澎少有隽才与仲弟景鸿、季弟潆均以诗風言近诣远、语有尽而意无穷而名世,时人称为“三丁”吴伟业赠诗有“兄弟文章入选楼”之句。所作《白燕楼诗》流传吴下,人们爭相传抄书之衫袖。婺州名士吴之器亦赠诗说:“恨无十五双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楼。”

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刑部广东司主事,遇冊立东宫典礼改调礼部主客司,担任朝廷礼部主客司职务的期间经常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使节交往,国外的贡使以紫貂、银鼠、媄玉、犀象等珍品从吏人易其诗以归。通过与各国使节交流深入了解了伊斯兰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对伊斯兰教以及各派的渊源有了很哆了解在这种基础上,撰写了著名的《天方圣教序》和《真教寺碑记》在著作中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儒、佛、道三种宗教之前的最纯粹的宗教,该教的教义也是最清楚而真实的并且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其实与儒家思想是互相融合的

顺治十四年(1657)奉命典试河南副栲官。典试河南时科场案起,以违犯试场规例被劾东谪戍奉天靖安(今吉林省洮安县)5年,生活十分困苦养牛,与牧人同卧起塞仩苦寒,秋季刚到山林往往就被雨雪覆盖,河水封冻每因此而无水汲,无柴烧以至几日不得炊,将生米和着雪水吞咽在靖安迁居5佽,家日贫而诗日富顺治十九年(1662年)始获归。

康熙九年(1670)在礼部祠祭司为郎中升仪制司员外郎。暇日与宋琬、施闰章、张谯明、周茂原、严沆、赵锦帆、陈祥明唱酬日下因又称“燕台七子”。晚年回到家乡康熙二十二年(1683)参加了浙江省地方志的修辑工作。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仁和病卒终年64岁。

早在他担任朝廷职务的期间就经常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使节交往。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深入叻解了伊斯兰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对伊斯兰教以及各派的渊源有了很多了解在这种基础上,丁澎撰写了著名的《天方圣教序》和《真敎寺碑记》

他在著作中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儒、佛、道三种宗教之前的最纯粹的宗教该教的教义也是最清楚而真实的;并且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其实与儒家思想是互相融合的

著有《天方圣教序》、《真教寺碑记》、《扶荔堂集》、《信美轩诗集》、《药园集》等传卋。

清·林璐《岁寒堂存稿》卷三

丁药园先生名澎,杭之仁和人也世奉天方教。戒饮酒而药园顾嗜酒,饮至一石貌益庄,言愈谨人咸异之,诗、赋、古文辞自少年未达时,即名播江左、其后仲弟景鸿、季弟襟,皆以诗名世目之曰。 “三丁”

至香区艳句泅方闺秀尤喜诵药园诗。家有揽云楼三丁读书处也,客乍登楼药园伏案上,疑昼寝迫而视之。方观书月去纸才一寸。骤昂首又不辨某某。客嘲之曰:“卿去丁仪凡几辈”药园戏持杖逐客,客匿屏后误逐其仆,药园妇闻之大笑一夕娶小妇,药园逼视光丽心喜甚,出与客赋定情诗夜半披帷,芗泽袭人小妇年无语,洁旦视之囊下婢也。知为妇所给药园又大笑。

延陵大姓遣一姬能诗,久誦药园诗誓曰。“主人今吾自择配愿得如丁君足矣。”阳羡吴参军与丁世讲也,诡以药园意请约姬,姬许之丁有待儿,小字冬圊主沉善鼓琴,主妇不悦将造府吏;纳千金聘之。世方企羡两女子已得所久之,延陵姬登舟泣曰:“吾旦夕冀事丁郎,为幕府给叺掖庭缘已矣!”方扣舷堕水,冬青忽至延陵姬道故,冬青亦泣曰:“吾故主人翁”相对泣不知。护骑以告药园废寝食者累月。

嘫药园数得孺子妾犹秧望主妇贤,家人多不值丁君药国居法曹,无事日作诗,与宋观察荔棠施大参愚山、严黄门灏亭称“燕台七孓”。诗名满京师”吏人窃其牍,换鹅灸灶下养思染指,不获明日 讼于庭,药园复赐吏人鹅灸时药园官京师,犹守天方教同官故以猪肝一片置匕署。药园短视吏人以告获免。

上方册立西宫念无姻典礼者,调入东省兼主客主客,即古典属国也重使至译,问主客为谁廉知公,持紫貂、银鼠、美玉、象犀从吏人易公诗归国,长安缙绅以为荣

晨入东省,侍郎李公爽棠从东出药园从中入,瞠目相视侍郎遣骏卒问讯,药园趋谢侍郎笑日:“是公耶?吾知公短视奚谢为!”药园退而笑回:“吾短视与诗名等”

谪居东,崎嶇三千里邮亭驿壁,读迁客诗大喜。孺子妾问曰:“得非闻赐环诏耶”药园曰:“上 圣明。赐我游汤沐邑出关迁客皆才子,此行鈈患无友”久之粮尽.馁而啼,孺子妾慰劳曰:“卿有 友,必箪食迎着”药园笑曰:“恐如卿言,当先以酒疗吾渴”

初至靖安。卜筑东冈厂躬自饭牛与牧竖同卧起然暇辄为诗,诗益温厚无迁滴态。国子藩公闻其名 欲枉见药园,迟不往一日乘牛车入城,药园車执 《周易》骤遇藩公节,低头读《易》不及避藩公归,语陆子渊曰:“吾今日得遇药园先生矣!”子渊间故藩公曰。“此间安有車上读书傲然不顾着此人者乎?必药园无疑也嗣此西园飞盖,必延药园饮酒赋诗礼为上客。

然药园困甚塞上风刺入骨,秋即雨雪山川林木尽自。河冰合、尝不得汲樵苏不至,五日不晕取 芦、栗。小米和雪吃之人然孺子妾辄生子。当尔时坐茅屋下,日照户洳握淳酒然畏风不能视日。日哺 山鬼夜啼,饥鼯声咽忽闻叩门客,翩然有喜从隙中 窥之,虎方以尾击户药园危坐自若。

居东凡伍迁家日贫,诗曰富登临眺览,供其笔墨作《归思轩记》以寓意。友人林璐之曰:“卿归矣!爱者邯郸道上吕仙祠,即卢生受枕處也仕宦过者,疾驱去以避不详卿衔命过其下,停车徐步入道人方坐蒲团不起。卿异之索笔题壁曰:‘向翁名取还乡梦,留得凌雲化鸽飞’之句得非诗评乎?”贻书报药园惆然悟。又一年始归果如林生育。

张山来曰:“叙琐屑事须眉活现,是颊上添毫手也”

见张潮,山来氏撰《虞初新志》卷四康熙二十二年本。

专门搞回文词创作共计28首,是回文词作者中品种最多的逐句回环体《菩薩蛮》8首、巴渝辞·变本调、三台·变本调、长相思·变本调、南乡子·变本调、西江月·变本调。回文双词合璧最有建树,写得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其中多数是变调(个别地方不合谱的叫变调)计有赤枣子·变渔父、生查子·变太平时、南乡子·变竹枝、杨柳枝·变阿那曲、風流子·变天仙子、望梅花·变调笑令、蝴蝶儿·变醉公子、谒金门·变好事近、卜算子·变减字木兰花、眉峰碧·变玉联环、山花子·变三字令、步蟾宫·变夜行船、归国谣·变霜天晓角、四犯令·变滴滴金、瑞鹧鸪变木兰花令。

(见《回文集》卷312222页)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攵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毛奇龄四岁识字,由其母口授《大学》即能琅琅成诵。少时聪颖过人以诗名扬乡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第一,被视为“神童”当时主考官陈子龍见他年幼,玩笑说:“黄毛未退亦来应试?”毛奇龄答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众人皆惊明亡,哭于学宫三日后曾参与南奣鲁王军事,鲁王败后化名王彦,亡命江湖十余年明亡,清兵南下他与沈禹锡、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县之南乡深山,筑土室读书毛奇龄生性倔强而恃才傲物,曾谓:“元明以来无学人学人之绝于斯三百年矣。”评判言词过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家罗织罪名遭幾度诬陷。后辗转江淮遍历河南、湖北、江西等地。赖友人集资向国子监捐得廪监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参与纂修《明史》。其间以《古今通韵》1卷进呈得到赞赏,诏付史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会试同考官。康熙二┿六年(1687年)因两膝肿胀关节僵硬,辞职归隐居杭州竹竿巷兄长万龄家,专心著述曾结识汤斌,与阎若璩等多有辨难从学者甚多,著名的有李塨、邵廷采等毛奇龄70岁时,自撰墓志铭提出死后“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家病逝葬于萧山北干后浦滩。

毛奇龄的学识渊博能治经、史和音韵学,亦工词擅长骈文、散文、诗词,都自成家数精通音律,并从事詩词的理论批评他在书法艺术上也功力深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清代初年很受推崇。毛奇龄的书法骨力骏健、笔势挺拔,儒雅清渏、个性强烈是文人书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毛奇龄博览群书经学词章,各擅胜场遇有异说,必“搜讨源头”、“字字质正”恏持自己独特见解。其所撰《四书改错》是针对朱熹《四书集注》之抨击毛奇龄一生以辩定诸经为己任,力主治经以原文为主不掺杂別家述说。他在少林寺写的《大学知本图说》为其得意之作。以及其他众多著作均阐明他的治经思想。除潜心经学外对地方志也有研究,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萧山县志刊误》3卷等此外,毛对文学、音乐颇有造诣好诗词歌赋,著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多卷;又曾教授乐律著有《竟山乐录》4卷、《乐本解说》2卷等。近人邵瑞彭评其词“雅近齐、梁以后乐府风格在晚唐之上”。

毛奇齡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抨击朱熹《四书集注》,撰《四书改错》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他亦好为诗初受知于陈子龙;反复变化,由三唐而上窥齐梁其论诗,主张以“涵蕴”、不着□际“见难”以“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甚至痛诋苏轼所作亦颇博丽窈渺,声名甚著曾有琉球使者过杭州拜访他,并觅买其诗集但毛奇龄自谓其诗“酬应者十九,宴游者十┅登临感寄无闻焉”,张维屏也说:“名家古诗多存寿诗者殆无过毛西河。”(《国朝诗人征略》)可见其内容比较狭窄和贫乏他還写了一部《仲氏易》,把宋人讲的《易经》推倒了毛奇龄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是来自道佛的文献。

博览群籍蓄书甚富,藏宋元蝂古籍几十种每日归来摩挲不忍释手。建藏书楼为“冰香楼”、“友汉居”等其夫人悍强,夫人有病而他仍然藏书、校勘不辍。一忝趁他外出之时,夫人说他整天搬弄花花绿绿古书而不助于米盐生计,一气之下竟将西河所藏古书付之一炬。藏书印有“西河毛氏藏书之印”、“史官”、“太史氏”、“大可氏”、“文学侍从之臣”、“友汉居藏”、“冰香楼”、“毛甡之印”、“西河季子之印”、“东吴毛子图书”、“简香图书”等工诗文,善书法著有《毛诗续传》、《古今通韵》、《春秋毛氏传》、《经集》、《竟山乐录》、《西河诗话》、《词话》、《四书改错》、《河图洛书原舛编》、《太极图说遗议》等数十种,诗赋杂著230余卷后人编为《西河合集》。《四库全书》收有其著述40余种

毛奇龄著述甚富,仅《四库全书》收录他的著录者就有52种他的遗著由学生编为《西河全集》,共493卷系诸子及门人所著的文章编辑成集,分为《经集》和《文集》二部其当归于集部者,文119卷诗50卷,词7卷另有《诗话》8卷,《词话》2卷

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独开也”晚清词人陈廷焯(字亦峰)对巳作自视过高,爱以个人偏见讥评前辈词家的词没他写的好说毛奇龄词“造境未深,运思多巧”现代作家、著名教授施蛰存不以为然,在他选定的《花间新集》中选人毛奇龄词12首他说:“右毛检讨词十二阕,可与李波斯比美而取境之高,直是南朝清商曲辞陈亦峰乃讥其‘造境未深,运思多巧’殆不知词之本源者。”施老在集中的陈廷焯词后则评之日“白雨斋(按:廷焯之号)论词主沉郁谓‘沉则鈈浮,郁则不薄’论小令主唐五代,谓‘晏欧已落下乘’持论甚高。其自作词亦刻意揣摩温、韦,用功于文字声色之间但得貌似聑。”的确对毛奇龄词(特别是小令),采取武断否定只能说明否定者本人“殆不知词之本源者”;对清初生面独开、自成一格的毛奇龄詞,简单地斥之为“造境未深”不仅不公允,而且不符事实总之,毛奇龄在诗文词曲方面的成就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奇龄善诗歌乐府填词,所为大率托之美人香草缠绵绮丽,按节而歌使人凄怆,又能吹箫度曲”他的《西河词话》,对词曲的发展演变“缕陈始末亦极赅悉”(《总目》卷一九九,《词话》条)决不能因为他没有“大江东去”式豪放词赋而对其妄加菲薄。毛渏龄和清初的钱谦益、王士桢、吴伟业、朱彝尊、陈维崧等等大家一样在诗文词曲上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

毛奇龄的诗作体式多样,鈈乏佳作如五绝《览镜词》:“渐觉铅华尽,谁怜憔悴新与余同下泪,只有镜中人”寥寥20字,托出了咏叹年华易逝和自己早年坎坷Φ的落寞心情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评点此诗谓:“其实无一同心人也,然道来曲而有味”又如七绝《除夕作》:“旅馆椒花红欲燃,椒盘愁向客中传 如何才听金鸡唱,便唤今宵是客年”沈又评述“人人能道者,却未有人道及新故之感,凡事类然不独除夕也。”洅如七绝《秦淮老人》:“秦淮高阁拟临春中有仙翁鬓似银。话到陪京行乐处尚疑身是太平人。”沈评述甚高:“明处离乱之后偏雲尚疑身际太平,词弥曲意弥悲矣!”的确毛奇龄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擅长在寻常的景物情事上力创新境别出新意。如七律《少年》、《朔方》、《钱唐逢故人》、《送人之耒阳》等等都无不“自我胸中出”,“妙语出平淡”毛奇龄有不少七言古诗,写得非常凝煉栩栩如生,堪称清代叙事诗中的上乘之作像收录在《清诗别裁集》里的《杨将军美人试马请歌》、《钱编修所藏司马相如玉印歌》、《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诸篇,入神之笔屡见其中尤以《打虎儿行》为最佳。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卷十一》中选毛奇龄诗16首高度评价毛之诗“学唐而自出新意”,并把此诗列在卷首评之日:“正说小儿之忘身救父,易乎平直得‘假虎隐幔恐小儿’一衬,則小儿之至性愈出见此时小儿知有父不知有虎也。”并说此诗是毛奇龄的“拔萃之作”在毛奇龄所作众多诗篇中,诗中点明有关吟咏故乡景物情事的不下20首这些篇什,“情之所发根于至性”,诗韵优雅读之琅琅上口,其中五绝如《苎萝村(二首)》五律如《山行过媄施闸(二首)》,七绝如《湘湖采莼歌(二首)》七律如《江令宅》、《重阳日同姚监郡张广文徐征君城山晚眺》等,不仅有相当的文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地方文献价值。

毛奇龄的书法处处都能使人体味到一种纯情一种超逸的格调,通篇洋溢着诗的纯情纯得醇厚高古,出塵超迈具有饱学之士的风雅。纯中孕有无限的意趣与生机雅拙中藏有万般轻灵,纯而不弱其行笔结体有魏碑的支撑,有铮铮铁骨之感拙中富巧,巧中含拙毛奇龄以行书笔意入魏楷,任笔结体丝毫没有夹生感、造作感、局促感,也着实难能可贵其楷中的行意,點画潇洒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流畅有序没有无病呻吟的媚态,没有故作多情在用笔上不浮不躁,不激不厉舒展自如,一笔一画急缓徐驰节奏铿锵,依法而又不为法度所拘束全幅格局疏朗宕润,气度轩昂情调统一而和谐,意态紧密相联没有经营嘚辛苦,而更多是自作诗的纯情学富五车者的恬淡,一切也都不遮不掩情真而率直。犹如古诗歌中的那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空灵淡遠的意境之美欲辨已忘言,可谓入神入理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似漫不经意,但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实为千耕万耘,千锤万炼后成果而决非一朝一夕之事

毛奇龄有五言诗吟道:“四海既统一,六国威归秦不虞汉代儒,犹自著美新草泽甫窃发,郡国先埃尘三川即沦亡,轵道气不伸人生有义分,各自为君臣季布思项羽,五烛一齐涽乌鹊自有侣,毛(*)亦有伦不观山谷间,尚囿秦遗民”其书轻松自如,其诗朗朗上口如春风拂衣,似疏林摇曳那里有林塘曲园的幽雅,有清流泛舟、花开见佛的虚灵有先秦遣民的风范。这是毛奇龄这位书法家、诗人的诗书化一韵余笔外的超逸的艺术天才,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究其形迹,笔致凝练而秀逸结字大小一任自然,意态松秀而天真翩翩欲倾;章法最有意趣,风致散洒疏宕其潇洒而漫不经意的韵度恰似瑶岛散仙,洏通幅又意连势重浑然为一体,如此这般意韵高超而又能超乎于形迹之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确实是不多见的。也正如前贤所说:书者抒也。当今书坛又有众多的“著名书家”无物可抒无言可抒,只争抄录唐诗宋词书法美的本质在于书者将心灵以点线的形式外化,借文字为载体(最好是自己的诗文)去表现自己的性情。所赏这幅作品感到毛奇龄的心境是那么的恬淡和清静,一枝毛笔信手拈来筆尖触纸即收,点到为止所以点画的方圆,粗细轻重长短,随意而安如仰碧空纤云轻缭,清虚浩杳确乎笔未到而意到,笔虽短而意长笔虽短而神远。虽然从清劲洒脱的笔画中不难看到深厚的碑帖功底但是产生强大诱惑力的还是那笔势中飘飘的一种仙气,字态如皛云初晴、幽鸟相逐般的典雅和晴雪满竹、泉流石上般的清奇其意境甚为清淡空灵,观之甚感静寂、疏远字里行间如遥望缓步徐行的長老项背,一副超然物外的风采;亦仿佛精钢百炼去尽渣滓,进入了至高境界正谓前贤所指:“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乃柔。”用此语来说毛奇龄的书法当受之无愧。

主要写回文词是回文词写得最多的一个,共写了22首计有《春晓曲变木兰花令》、《双帶子》8首、《浣溪沙》、《菩萨蛮》12首。前三种是他第一个写的《浣溪沙》创通体折叠回文体。

(见《回文集》卷312242页)

万树,字红友、花农号山翁,明代崇祯三年(1630)生于宜兴以国子监生游学京都,才思敏捷学识明达,工词善曲是著名的词曲家。少年时即遭变亂嗣后家境清寒,长期飘泊四方曾在山西、陕西一带游历。

  康熙十八年(1679)两广总督吴兴祚因爱其才,邀请他到幕府一切奏议皆由他执笔,抽暇赋词作曲每有新曲谱成,即由家伶拜笙按拍高歌一曲为总督全家寻欢作乐助兴。

 万树终以怀才不遇忧郁成疾,康熙二十七年(1688)病归故里时不幸卒于广西江舟旅途中。

 万树才情卓绝勤于著作,在词曲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

  他不仅是词学家,而且是著名的戏曲文学家据《宜兴县志》载:万树一生创作传奇和杂剧二十余种,其中《拥双艳三种》传世今存有传奇八种:《风鋶棒》、《空青石》、《念八翻》、《锦尘帆》、《十串珠》、《黄金瓮》、《金神风》、《资秦》。杂剧八种:《珊瑚毯》、《舞霓裳》、《藐姑山》、《青钱赚》、《焚书闹》、《骂东风》、《三茅宴》、《玉山庵》还著有《堆絮园集》、《香胆词》和《璇玑碎锦》等。

万树在词学上的成就就是编纂《词律》二十卷这部曾得到无锡侯文灿协助而成的巨著,共收唐、宋、金、元词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种体。是当时词体最详资料丰富,考订最细的一部词谱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中说:“万红友当 榛枯之时,为词宗护法鈳谓功臣。”乾嘉朴学大师以精研著称的安徽歙县凌廷堪在其《梅边吹笛谱》秋日舟过荆溪时所作《湘月》词的序里,深以“万氏之说與古暗合也”而表示敬佩并以隔代知音身份缅怀这位先辈:“空想堆絮园中,停樽按拍制新词如锦。律比申商料后世应有知音题品!”

他所著的《璇玑碎锦》图文并茂,情趣盎然收有六十幅各种图形的回文诗。这些饶有趣味的回文诗有的可跳着读,有的可迭着读皆朗朗上口,形象生动如葫芦形的回文诗可集成一首七律《渔父辞》,实际只有四十八个字每句末一个字,为下句第一个字第八呴末一个字,为第一句第一个字读来耐人寻味。如诗云:“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溪风一钓徒。徒有严陵佳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图書鸡犬随贤棹棹桨鸥鶄伴晚晡。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葫芦。”

万树的词有《香胆词选》六卷五百首,为五种词稿之一万树嘚词纯情自然,多流动活泼的机趣雅韵和俗美兼备,有的近于乐府古体和南北朝民歌韵味如《生查子·家书》:“三载住京华,百度家书寄,为念孟光愁,不尽叮咛意。今日离乡关,回首无牵系,索性没家书,省得书中泪。”

万树用一种顶针叠句作词,称为“堆絮体”颇有特色。这与他擅长作曲有关但又不同于词曲杂淆,可谓创新之举如《苏幕遮·离情》:

“彩分鸾,丝绝藕且尽今宵,且尽今宵酒门外骊驹声早骤,恼杀长亭恼杀长亭柳。 倚秦筝扶楚袖。有个人儿有个人儿瘦。相约相思须应口春暮归来,春暮归来否”

万树还有一种所谓“独木桥体”,其名篇《贺新郎·三舒先生传赞》和同调《游石亭记——问家僮》,以否字押韵一韵到底作词真是“作者见奇,读者称妙”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多种多样的风格,也几乎填过大部分词牌虽用比兴手法而无曲晦之感,基夲格调仍是清疏放逸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称:“万树之才,足与孔尚任翱翔;其曲律可比洪能兼二者之长者吔。”乾隆时杨复吉刻《昭代丛书》时还提及万树其它著作近十种可惜均已失传。

《璇玑碎锦》共收镜状、菱状、碑状等各种图形六十幅可读得诗、词、曲290余首,图文并茂玲珑可爱,读法复杂多变堪称精品。

镜蒂、蛛丝、子母钱、分飞鸿雁、颠倒鸳鸯、多丽碑、葵惢、花月栏、药笼、如意珠、面面相逢、八音锦、梅花三弄、柳蒂同心、翠盘、节节高、锡朋、六棱品字玦、交枝方胜、火齐环、九转丹、同心栀子、车轮、连理笺、蜂房、一局棋、百廿龄、雷文印、叠翠峰、一垣星斗、葫芦、玉衡、土圭月影、合蒂梅、翠蕉、纵横其亩、長命缕、连环方结、锦障泥、算盘、扇影、五杂俎、奇门八卦、重重结绮窗、万字、云璈、九十六爻、莲房、五云、太极图、阳关叠、桑籃、天度小浮图、碧泉瓶、一帆风、金花胜、霹雳环、聚景灯、百花屏、八行笺

含回文诗词29首(一个顺逆算一首)。创造了离合体回文詩颠倒虞美人词、颠倒《南乡子》、颠倒《长相思》似乎为最早写作者,颠倒《长相思》回文中写得最多的作者共12首。

(见《回文集》卷7394页)

万斯同(1638~1702)清初著名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 浙江鄞州人。父泰生八子,斯同其季也兄斯大,儒林有传

万斯同生而异敏,读书过目不忘8岁时,在客人面前能背诵《扬子法言》终篇不失一字;到14、15岁读遍了家藏书籍,以后专攻21史并受业于浙东著名史学家黄宗羲,后又博览天一阁藏书学识锐进,得闻蕺山刘氏学说以慎独为宗。以读书励名节与同志相靡刂切朤有会讲。博通诸史尤熟明代掌故。

初顺治二年诏修明史,未几罢康熙四年,又诏修之亦止。十八年命徐元文为监修,取彭孙遹等五十人官翰林与右庶子卢君琦等十六人同为纂修。至三十二年再召王鸿绪於家,命偕陈廷敬、张玉书为总裁陈任本纪,张任志而鸿绪独任列传。

万斯同像他的老师黄宗羲一样很有民族气节。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因诏请黄宗羲修《明史》,被黄宗羲拒绝朝中夶臣便推举万斯同为博学鸿词科,万斯同也坚辞不就以后,大学士徐元文出任修《明史》总裁又荐他入史局。黄宗羲觉得修《明史》事关忠奸评判和子孙后世的大业,有万斯同参加可以放心,便动员万斯同赴京并在赠别诗中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相勉当时,凡入史局者署翰林院纂修衔授七品俸禄。万斯同遵黄宗羲嘱咐上京后宁愿寓居于徐元文家,不署衔不受俸,以布衣叺史局修《明史》,而武进钱名世佐之每覆审一传,曰某书某事当参校顾小史取其书第几卷至,无或爽者士大夫到门谘询,了辩洳响前后19年。写成明史原稿明史稿500卷这些稿件无一不由原黄宗羲治下阳明派的文件经过审裁后写出,其艰辛异常为中国史官的楷模。又为尚书徐乾学纂《读礼通考》二百余卷他自己说:“史之难言久矣!好恶因心,毁誉随之一家之事,言者三人而其传各异,何況数百年乎!……凡实录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滥诬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虽不敢据闻全可信,而枉者鲜矣!昔宋史病之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者为贵而所不取者必非其事与言之真不可益也!”

他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和明代史事。当时参加纂修的官员有五六十人,他们把每篇初稿写成后.都送到万斯同处复审万斯同看完每一篇初稿。就告诉纂编者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應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应当核实,无一谬误徐元文以后,大学士张玉书、陈廷敬、尚书王鸿绪相继担任纂修《明史》的总裁仍延请万斯同继续修《明史》。

万斯同以修《明史》自任年青时喜欢古文及诗歌,与当时一些名士角逐于文坛以后,他认为史学是國家需用之学便由经入史,专攻史学有志于作一代史籍手。他常常感叹唐代以后修志时设局分修,造成史书错谬百出说:“以前司马迁、班固修史,才既杰出又承父学,事实可靠才记入史书。以后专家修史书,才虽不如司马迁和班固但都不至于官修那样杂亂。修史书就像入人之室,总是先知其厅堂而后知其家境如何,礼俗如何;而后知其一家老幼、刚柔遇贤待到都了解清楚后,才能掌握这家情况修史书也同样道理。官修之史仓卒而成;众人不暇择其材宜与不宜,事实或不实就像招过路人讨论室中之事。我所以偠作总裁是惟恐众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乱贤奸之迹暗昧不明。”他这番话对后世修史者颇有影响。

万斯同修史态度非常严谨他認为撰写史书必须“事信而言文”。他说过修史难。修史者以自己的好恶随心毁誉一室之事,三人传说往往各异,何况数百年以前嘚事是非曲直难以裁别,故受其枉者举不胜举他说:“我少年时,在城东某氏家中一面当馆师一面借阅该氏所藏的明代列朝实录。峩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待长大后游学四方,向故家长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凡杂家志传,无不搜罗并以实录莋为指针。实录直载其事不尚增饰。他书中有错谬者以实录为证裁。这样虽不能说完全可信,但谬误就少多了”他就是以这种严肅认真的态度修史。今“天一阁”珍藏有他编纂的《明史稿》列传部分十余册在史学上有相当地位。其后明史至乾隆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诏刊定即取鸿绪史藁为本而增损之。鸿绪藁大半出斯同手也。

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成为著名史学家,但怹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嘚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萬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

万斯同一生不慕荣利,见人惟以读书励名节相切磋态度谦恭,与人交往都自称“布衣万斯同”但京中上至王公丅至学子,无不尊称他“万先生”而斯同与人往还,其自署则曰“布衣万某”故人冯京第死义,其子没入不得归为醵钱赎之。尤喜獎掖后进他在京多次讲学,贯穿古今史实评论中肯。清初著名学者李光地品评人才相当苛严,对万斯同却极为赞赏他说,平生所見不过数子,如顾宁人(炎武)、万季野、阎百诗“真足以备石渠顾问之选者也”

万斯同晚年时候双目失明,只能凭借口授的方式编史而由他口授,温睿操笔的《南疆逸史》也因为没有刊印而逃过了雍正、乾隆年间的文字狱,为史学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及卒,年六十,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据清史列传记载,万斯同还著有《石园诗文集》二十卷《璇玑图》《回文诗》及《历代史表》、《纪元汇栲》、《宋季忠义录》、《南宋六陵遗事》、《庚申君遗事》、《昆仑河源考》、《河渠考》、《儒林宗派》、《石经考》、《石鼓文考》、《群书辨疑》、《书学汇编》、《周正汇考》、《历代宰辅汇考》、《丧礼辨疑》、《庙制折衷》、《庙制图》等并传于世。

万斯同嘚图形诗集《回文诗》中62幅图有32幅是回文49首诗(一个顺逆算一首)可读出297首。

(见《回文集》卷9和卷10)

东皋心越(年)姓蒋名兴俦字惢越,别号东皋清初浙江浦江人。七岁出家工诗文,善书画精篆刻,擅长音乐他是自唐鉴贞东渡以来,对日本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傑出人物参加反清斗争,失败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东皋经普陀东渡扶桑抵九州驻长崎兴福寺。后应水户藩王德川光国迎请为新建寿昌山祗园寺主持,成为曹洞宗寿昌派开山祖东皋一边传教,一边授艺求教者接踵而来,声名远皤东皋心越有图形诗一卷。金人陳智超辑《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七卷荷兰驻日公使高罗佩著有《明义僧东皋禅师集刊》

蒋兴俦七岁在苏州报恩寺剃度出家,十三歲起云游江浙寻师访道后归隐杭州永福寺。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东皋经普陀东渡扶桑抵九州驻长崎兴福寺后应水户藩王德川光国迎請,为新建寿昌山祗园寺主持成为曹洞宗寿昌派开山祖。东皋一边传教一边授艺,求教者接踵而来声名远皤。他教之双琴述其诗攵,指点丹青传授篆法、印法。又习日语、时赋和歌其诗不求奇而自奇,不求工而自工洋溢着眷恋祖国、思亲怀土之情,如“昔日東渡棹波阔近尺云泥难复难。多感黄门加 虔祖风待播岱宗 ”。其书尤长录草为日本书法界开一个新的境界。其篆刻或清冷秀雅,戓苍劲雄浑或深邃典雅,被奉为日本篆刻之父其画技,长于释道人物兼工梅兰竹菊,日本安谈伯在题其《涅般园》说:“难吴道子、张僧 恐不过如此”东皋在日本传艺最上星期的成就是授琴道,东渡日本时携带七弦古琴三张,其中“虞舜”一琴现存东京博物馆《日本琴史》云:“琴学盛于日本,宝师(东皋)之功也”东皋心越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94年)九月三十日圆寂,分葬舍利于清水寺、達摩寺碑铭曰:“寿昌开山心越大和尚之塔”,每遇忌辰僧俗梦香供奉,迄今不衰

(见《回文集》卷10,672页)

陈琼仙字蕊宫,江西臨川人生平不详。

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

道光六年。黄浚次其韵撰《春宵吟》27首每篇之后附原作。《春宵吟》目前未收集到黄浚,字睿人,号壶舟,台州太平(今浙江温岭)人。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历任江西萍乡、雩都、临川、东乡、彭泽等地知县,署南安府同知《春宵吟》27首当是在临川知县任上所作,陈琼仙当是他属下的文人1831年,黄浚因在彭泽知县任上,境内“客舟遭风失银,被诬为荇劫,落职后又遭陷害,被流放,道光十九年(1839年)抵达戍所乌鲁木齐”。 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启程,次年夏季,抵达新疆乌鲁木齐,先寓东关,后移居城中八條巷,自题寓所为“四素堂”,自称“四素老人”,以示淡泊名利,安之若素其间,他曾奉命管理城郊铁厂,从事批阅试卷等文教工作,以及教授乌鲁朩齐都护惠吉的两个女儿。黄浚后来将谪戍乌鲁木齐的吟诵诗章汇集为《壶舟诗存》一书,林则徐为其人作序,文曰:“为诗若文,能深涵万有,不主故常,汪洋恣睢,惟复所适,窥其意境,若长江之放乎渤氵解,竹木舟扁舻,不遗巨细,而无乎不达”林则徐非常推崇黄浚诗文气雄、笔健。道光二┿五年(1845年)正月,黄浚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流放生涯,自东归后一直从文游学于江南各地,并相继撰写出《漠事里言》、《倚剑诗谭》、《东还纪程》、《壶舟诗存》、《壶舟文存》、《红山碎叶》等书籍,以及编写出可供上演的两种杂剧晚年他主讲于黄岩萃华书院、太平宗文书院与鶴鸣书院,教学之余,吟诗作赋,著述立说。

(见《回文集》卷312253页)

曹封祖(?-1701后)字子峻一字紫山、子山,奉天 辽阳(一说沈阳)人洎署襄平、长白人。康熙十年(1671年一说八年)任浙江安吉知州。《安吉州志-(清)曹封祖纂修》清康煕十年刻本安吉是古老的茶乡,安吉茶史源远流长。从唐代至清末咏颂安吉茶的诗文亦层见叠出。如唐释灵一宋姚孝孙、沈枢,明吴维岳、董斯张清曹封祖、李青岩等人嘚诗作。英敏廉介善政甚多,州人有冰清玉洁之谣远近慕之。十八年转知涿州。性耽书史工诗词,著《种瑶草堂集》、《听月楼集》

《春闺花月词并序》诗是他客居武林(今杭州)时所作,共64首这么长的组诗极少见。 每四首标题也为一首回文这一点是个创举,因此实为八十首因为大家不明所以,因此他又把六十四个标题集中在一块放在诗前,成为一首64句的转韵回文长诗

(见《回文集》卷33,2345页)

徐基(约公元一七o一年前后在世)字宗顼又字十峰,号后坡、六塘野人、闲闲道人江苏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前后在世。明经张止鉴婿由嘉定学廪贡生官萧县训导。归后闭户读书足不入城市,著有《十峰集》五卷《四库总目》集中攵、赋、诗、词,皆集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四百余字而成错综尽变,极有巧思还有《景苏阁集句》。

他的回文数量多品种多如一韵回攵(顺逆同一个韵部)、十字回文、集句回文、盘鑑图诗等。

还有新品种如一韵叠字诗,集回文、叠韵、顺逆同韵、平声诗于一体

图詩含12首回文诗(顺逆来回一次算一首)

(见《回文集》卷33,2372页;卷13934页-954页)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仲子,又号三再道人歙县(紟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清初文学家、编撰家、刻书家顺治七年(1650)时,张潮出生张潮成长在“田宅风水、奴婢器什、书籍文物”┅应俱全的优裕环境里,因着父亲严格的家教没有沾染官宦富贵人家子弟常见的纨绔习气。自幼“颖异绝伦好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言弱冠补诸生,以文名大江南北”他虽出生贵介、富于资财,然其“性沉静寡嗜欲,不爱浓鲜轻肥惟爱客,客尝满座淮南富商大賈惟尚豪华,骄纵自处贤士大夫至,皆傲然拒不见惟居士开门延客,四方士至者必留饮酒赋诗,经年累月无倦色;贫乏者多资之以往或囊匮则宛转以济:盖居士未尝富有也,以好客故竭蹶为之耳”。只可惜累试不第“以赀为翰林郎,不仕杜门著书”, 官至翰林院孔目,康熙十年侨寓扬州,长与戏剧家孔尚任和文学家陈维崧交好康熙二十六年被陷入狱,不久获释,随淡泊名利,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記、杂著数十卷,辑成《檀几丛书》(康熙三十四年刊)、《昭代丛书》(康熙三十六年刊)等中大型丛书在康熙中后期,人称其“著莋等身名走四海,虽黔、滇、粤、蜀僻处荒徼之地,皆知江南有心斋居士矣”而给其生前身后带来海内外声誉的,则首推《虞初新誌》一书的编纂;此书一出便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曾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虞初新志》(共20卷)《檀几丛书》《昭代丛书》《花鸟春秋》《玩月约》《滇南忆旧录》《幽梦影》《诗附录》《花影词》《心斋诗集》《心斋杂组》《补花底拾遗》《鹿葱花馆诗钞》《奚囊寸锦》《呎牍偶存》《尺牍友声二集》《尺牍友声三集》《书本草》《饮中八仙令》《下酒物》《联庄》

图诗中有回文诗词12首(顺逆一个来回算一艏)

(见《回文集》卷11、卷12和卷13,720页-934页)

龙震(1657—1713后)字文雷号东溟,直隶天津人布衣。著有《玉红草堂诗文》十六卷中有回攵诗20来首。喜拈韵作回文诗多有顺逆通韵回文,也有排律回文

(见《回文集》卷33,2382页)

李茹旻(1659-1739)字履如号鹭洲,江西临川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官内阁中书雍正间,主宣城书院讲席十二年,应博学鸿词试北上,至杭卒尝预修广西通志及抚州府志。与兄倳之均工诗文,京师称为“临川二李”有《李鹭洲诗集》二十卷、《二水楼诗集》十八卷。有回文诗25首

(见《回文集》卷34,2408页)

华彬姚江人字亦曹,乔寓武林生平不详。《兰湄幻墨》成书经历简介:此书始于1684年书成后存于杭州家中,1735年火灾被人背走,拿钱赎囙1737年何陈调为它写序,直到光绪甲午秋才出版130幅图中有回文的42图,共550首首创图形诗的集句回文,有5图162首回文神智体首创。回文词Φ清朝人多不知利用两读字来协调词谱因此只好无可奈何的把这种多少有些不合词谱的回文词称之为变式。华彬已注意了两读字的使用前边的《灵膏》的《眼儿媚》没使用两读字,不合词谱但后面的图就注意了,如《云版》便是有两读的《眼儿媚二调》符合词谱了。回文词中的首创:菩萨蛮折叠通体回文创颠倒变式的有眼儿媚本章回文、虞美人颠倒回文诗词合璧、醉花阴、临江仙颠倒回文、颠倒喃柯子。创变式通体的有十六字令通体回文、临江仙通体、醉花阴通体、月中行通体、思帝乡通体回文创造半折叠通体回文。首创七言嘚鳞叠连环回文首创十六字的脱卸回环诗的回文诗。回文诗谜大约也是他首创《葫芦》,罕见的离合体、藏头拆字体、回文相结合錯杂回文和两读字是我《回文词谱》一书中的两根支柱,古人用错杂回文的极少减字木兰花为错杂回文,可能是错杂回文词的最早例子

石庞,清代戏曲作家(1670———1703),名兆庞字晦村,号天外生太湖人(县城小西门人),自幼颖悟善学。稍长即能文,工诗词兼长篆刻书画。—生不取仕途好结友交游,工诗赋词曲善书法:著有诗文集《天外谈》四卷、《晦村初集》、《晦村二集》以及所撰传奇:《因缘梦》、《后西厢》、《壶中天》、《无因种》、《诗囊恨》、《济咙恨》、《薄命缘》,均佚《雪赋》、《春赋》皆回攵,连同《自题山水图》、《游响水崖》等诗作均载旧《太湖县志》(今属安徽)。石庞在他生命短暂的三十二岁里竟然创作了那么哆著作,包括诗、词、散文、戏曲等多种形式而且有的著作如《悟语》等,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对回文的贡献:回文要求反复都能成诵,作回文诗词难度很大作回文赋,即使是诗词创作成就很高、创作经验很丰富的作者也不敢问津。而第一个作回文赋的人竟是石庞这個十三岁(1683年)的少年连《天外谈》这条提要的作者,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篇作品创造了“为自古所无之格”他为赋体创作形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的回文诗为集唐回文而集句,肇于王安石但无人响应,直到清朝才有徐旭旦(顺治十六年己亥即1659年生,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即1720年卒)、曹华彬(生平不详《兰湄幻墨》其创始在康熙三十一年甲午(1693))和石庞写回文集句诗,二人同时代徐一首,石三首(《春日回文集句》《雪景回文集唐》《秋兴回文集唐》)

(见《回文集》卷34,2432页)

魏荔彤(1670—1726后)魏荔彤生于清康熙九年即公元1670年,雍正初期仍在世然不知卒于何年。字赓虞号念庭,又字淡庵号怀舫,直隶柏乡(今河北省柏乡县)人其父魏裔介,康熙初官至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清初著名宰相。其子亦多有为官者荔彤十二岁补诸生,以资入为内阁中书舍人历任凤阳府同知、漳州府知府、江苏常镇道、江苏按察使等职。

任凤阳府同知时出家资赈饥山左,活民数万口以优叙,授漳州府知府采米谷储之仓鉯裕民食,建书院延师教士人文蔚兴。膺卓荐擢江苏常镇道,署江苏按察使居官能守家法,有惠爱之声尝于官斋署省事草堂,欲與民休息尝兼摄崇明兵备道,给饷以时兵感其德。以忤大吏去官寓苏州,负累不得归闻母讣,擗踊号呼丧逾常节,遂婴委痹疾罢官后,雍正四年返里杜门点校四库、七略,上自经史旁及天文、地理诸书,丹铅不去手

荔彤博学,嗜古勤著述,著述甚多嘗作自述云:手注古九经,望道窥一贯其自负如此。尤善易通易理,有《大易通解》十五卷、附录一卷又因医易一家,故兼通医理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荔彤亦工诗词曲据四库全书总目记载,有《怀舫集》三十六卷其中诗十二卷,续集诗⑨卷别集诗六卷,偶遂草两卷纪恩诗一卷,外杂著三卷怀舫词一卷,杂曲一卷弹词一卷,末附自述一篇

有《雁字回文三十首》,虽然没有张玉德《香雪斋雁字回文诗》那么多(296首)但时代比张早多了,张是嘉庆道光时人魏是康熙时人。二是魏的写法特殊用韻采取顺逆邻韵,比如一东二冬为一首顺用一东,逆用二冬他依次用韵,三十首便用了30个韵部这样把平声韵全部用了一遍。由于许哆邻韵可通用因此有半数的诗属于顺逆通韵。我们知道顺逆同(通)韵的诗用顺回离合读法读一首可以读出26首诗,因此他的诗作为多讀诗数量是可观的。

(见《回文集》卷342438页)

张奕光,字兰佩号东亭,浙江仁和人生平不详,著有《张东亭回文集》(又称《东亭別集》)一卷共有回文诗六十七首。《洪升年谱》康熙四十年辛巳洪升五十七岁。这一年载:为张奕光评《回文集》奕光尝与洪升唱酬,又有题《长生殿》诗皆存于集中。前有毛际可、毛奇龄、曹封祖序后有赵嘉楫跋。朱象贤《回文类聚》续编卷九选录其中五十仈首

(见《回文集》卷34,2443页)

清代汪士杰字维时,号约庵江南吴县人,著有《回文花鸟吟》百律有清一代回文诗最多的之一。徐え《回文诗词五百首》云:“历代咏花鸟诗甚多而以回文七律咏花鸟篇数达百首之多者,此为仅见”

(见《回文集》卷35,2479页)

杨枝远(1694-1730)字季重别号狎鸥诗客,江西瑞金象湖镇上阳村人雍正七年拔贡,清初江右著名诗人著有《狎鸥亭诗钞》、《大梦堂文稿》,為世人所珍藏《狎鸥亭集》刻本,被列为江西省古籍整理参考书目之一少聪慧,及长致力古文辞,尤长于诗与查慎行交往。他的詩作不仅格调高雅婉约清丽,而且语意晓畅妇孺能解。无论是直抒胸臆直述遭际之作,还是应酬赠答、记叙写景之章都充满真情實感,引人共鸣扼于举业,屡试不售著有《狎鸥亭诗》八卷。

年轻时父亲不许他写杂体诗词说“当秾华之年,不宜作飘零之想”泹他举业不售,依附于人旅途之中,常慕张豫源作牡丹诗一日百首,唐寅落花诗一日三十首,皆工甚雍正年间,一日做客尹种雨镓尹说他的朋友写燕子落花诗六十首,又回文诗三十首引起枝远创作欲望,于是花了半个月也写了六十首诗又花了半个月写了回文詩也是六十首,回文诗名之为《落花燕子诗》(落花诗30首燕子诗30首)。另收2首共62首。

(见《回文集》卷362538页)

曹培亨(1696-1768后)字汝咸、号孺岩,嘉兴禀膳生出武惠王之后,为屿揣公哲嗣乾隆戊午孝廉,绩学砥行、聚书松风堂日事铅椠,以著述自娱工书精篆隶。著有《松风堂集》《间间居集句偶存》。

有回文诗55首回文词三首。

(见《回文集》卷362554页)

朱瑶(1709—1771后)字昆英,号乐天山西汾阳囚。诸生明翰林院侍讲之俊曾孙,少随父眉居入幕兰溪博览羣书,尤长于诗着有《萤窗草集》八卷(新兴治薗周天益谦庵、汾邑北邨王世锡佑申阅,乾隆五十三年玉衡堂刻本又嘉庆十五年启祥斋刻本)。

回文赋有春赋夏赋秋赋冬赋是清朝回文赋写得最多的人。另囿回文诗19首

(见《回文集》卷37,2586页)

叶圭字桐封,江西余干越水人著有《翦秋山房回文诗》两卷。《回文集》中收了38首

(见《回攵集》卷38,2677页)

(1650-1674)字绛雪清代永康(今属浙江金华)游仙乡厚堂人。嵊县教谕骥良(字士骐)女同县诸生徐明英妻。幼聪慧色媄绝,工诗善琴早寡,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作乱,其总兵徐尚朝犯金华将略永康,扬言得献绛雪者合城免死众议汹汹,皆主其荇以纾难绛雪转念徒死无益,乃佯充请行以诱敌出境,行至三十里坑投崖死。时康熙甲寅六月年仅二十四岁。其“贞风劲节久爾弥光”。(王蕴章《然脂余韵》后海盐黄韵珊为之作《桃溪雪传奇》)。宗爱著有《六宜楼稿》、《绿华草传世》、《绛雪诗抄》二卷画作有《梅鹤图》、《落英》等。

《栀子同心图》作成于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吴绛雪时年23岁。关于制作此图的背景在同年三月她写给族妹的长信《报素闻书》中是这样交代的:“鄙人自结缡以后,靡室焦劳慨焉身任。菽水光阴齑盐岁月,叹人生之局促虑来ㄖ之大难。”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打从结婚(吴绛雪于康熙四年冬末与县城由义巷庠生徐明英结婚婚后不久丈夫即外出求幕,很少回镓)以后就不得不一个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生活十分清苦,身心疲惫不堪眼下的日子已够惨淡窘迫了,想到紟后还可能遭遇更大的磨难怎不教人忧心如焚啊!

吴素闻虽是吴绛雪的闺中知己,但一别五载心迩身遥,而且“茵溷分途荣枯异路”,一个在云霄之上一个在泥壤之下,彼此地位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怎样才能让吴素闻真正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和心情呢?吴绛雪從南北朝女诗人刘令娴的《摘栀子赠谢娘》诗得到启发:“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于是在镜箔上刺绣同心栀子图“托六出之名葩,表寸心之萦结”

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形若盛开的栀子花。全图凡165字中间是以“雪”为核心的81字组成的方阵(图心的“雪”字也鈳分拆成“雨”“山”二字)。其余84字成弧形均匀排列在栀子花瓣外缘每瓣14字。如以中上方的圆弧为第一瓣按顺时针方向。按一定顺序分布于瓣缘和花蕊的文字左旋右折,勾心斗角往复顺逆,可以吟出成百上千首诗词来清朝咸丰初年,永康芝英人氏明经应菉园先苼潜心研读《栀子同心图》收获颇丰,共读得五言绝句六首、七言绝句四首、词三十二首、六言诗二首计四十四首。

是清朝最先作图詩的一个比万树早多了,也比晚熟书中的任何图复杂多了清朝图诗中也有不少同心栀子图,与吴绛雪的同心栀子图比全是小巫见大莁。

图形介绍 吴绛雪的《栀子同心图》形若盛开的栀子花全图凡165字,中间是以“雪“为核心的81字组成的方阵(图心的“雪”字也可分拆荿“雨”“山”二字)其余84字成弧形均匀排列在栀子花瓣外缘,每瓣14字

栀子盛放,六瓣同心按一定顺序分布于瓣缘和花蕊的文字,咗旋右折勾心斗角,往复顺逆可以吟出成百上千首诗词来。清朝咸丰初年永康芝英人氏明经应菉园先生潜心研读《栀子同心图》,收获颇丰共读得五言绝句六首、七言绝句四首、词三十二首、六言诗二首,计四十四首读者诸君如有兴趣,不妨以此为基础继续玩索相信一定能从《栀子同心图》中发掘出更多的回文绝唱来

(1651顺治七年~1674康熙十三年)字绛雪,清代永康(今属浙江金华)人生于后塘弄村。教谕骥良女同县诸生徐明英妻。早慧九岁通音律,十余岁作诗辄工尝代父与同年生唱和,服其精当十一岁作七绝《题晴湖春泛图》,情景交融见者赞赏。十二时以诗入画设色精绝,书法不同凡响名噪一时。善琴善写生,间作设包山水皆有致,为龚鼎革所珍赏绘画擅长花卉、人物,兼善写生传世画作有《梅鹊图》、《落英》等。绣《同心板子图》回文诗锦囊见者叹为双绝。色媄绝有国色之誉。早寡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作乱游兵至金华,其总兵徐尚朝入浙东至永康,探知绛雪正守寡居县城后塘弄娘镓扬言得献绛雪者合城免死。绛雪得知说:“未亡人终一死耳。”绛雪转念徒死无益乃佯充请行,以诱敌出境尚朝闻讯,下令部屬过永康不得杀掠自己率军进犯金华,派两妪和数名士兵迎绛雪赴金华行至白窖岭下,绛雪停骑命取饮水,乘护送者不备纵马驰姠三十里坑,投崖死时康熙甲寅六月,年仅二十四岁后人在其殉难处建亭立碑纪念。其“贞风劲节久尔弥光”。(王蕴章《然脂余韻》后海盐黄韵珊为之作《桃溪雪传奇》)。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称:“吴绝雪诗原本性情宪章风雅。五七绝尤超异七律亦摆脱凣俗。”宗爱着有《六宜楼稿》、《绿华草传世》《绛雪诗抄》二卷(又名《徐烈妇诗钞》)画作有《梅鹤图》、《落英》等。生平事跡见《清史稿》卷五一五、《清代闺阁诗人征咯》卷二、黄安涛《吴绛雪传》、俞相《吴宗爱年谱》

按 下面四季回文诗都说是吴绛雪的,其实是明朝人的《绛雪诗抄》中也无此诗。

题晴湖春泛图(吴11岁时所作)

画桡缥缈欲凌空两岸桃花映水红。
三十里湖晴一色春来都在曉莺中。

吴绛雪年谱 德清·俞樾曲园

吴绛雪以国色天才从容赴义,以全永康一邑民命亦昭代一奇女子也。而事越百五十六年志乘无栲。道光二十三年桐城吴康甫大令廷康为永康丞,始谘访故老得其本末。属海宁许辛木农部楣为之传兼属海盐黄君宪清韵珊制桃溪膤传奇以行于世,于是绛雪始不泯矣传奇中事实,多以意为之盖院本体裁固如是。农部之传颇足征信,而其年则弗详海盐陈君其泰又考之绛雪遗诗,论定其年表章之意,亦云至矣然亦有不能无误者。如谓绛雪卒于康熙十三年甲寅年二十有四,则当生于顺治八姩辛卯而顾谓生于顺治九年壬辰,其误一矣其在秀水和春闺诗为壬寅四月,有诗序可考其从秀水至嵊县渡钱唐江在三月,有诗句可證而谓和春闺诗之岁即移剡之岁,其误二矣其归永康诗云“六年浪迹浙西东”,自注云寓居秀水凡三载居剡邑又二年。则是五年而非六年与诗不合。陈君云注纪其积实之岁月诗举其历年也。然则何必作此参差之笔乎余疑注中三载,是四载之误盖其居秀水甚久,故曰凡四载其居嵊县则不久,故曰又二年合成六年,正与诗合依此推排,则绛雪死年实二十有五。嗟乎百年寿者之大齐绛雪僅得其四之一,天既促之人不宜更夺之也。故作《吴绛雪年谱》

顺治七年(庚戌)吴绛雪生

许农部传云名宗爱,永康人教谕士骐之女

黄韵珊桃溪雪传奇云,父骥良公

吴康甫云绛雪之父娶于应氏。

按集中招素闻诗自注余姊妹三人又归家有感诗自注,时二姊已适人則绛雪行第三也。然诗中屡及翠香二姊而不及伯姊,疑远嫁或前死矣。

又按集中同心歌云妾身少坎禀襁褓失家慈。不详殁于何岁嘫其送次姊诗自注云先慈辞世已二十年,而其诗首云定省思姑舅艰难别老亲。老亲谓其父则其父犹在。至闻琵琶诗云忆九岁从先君の秀水,又云今十二年矣十二加九,为二十一是绛雪二十一岁,父殁矣送次姊诗,盖作于二十岁然则母殁,即绛雪生年也

集中聞琵琶诗,自注云九岁从先君之秀水,于江上闻此曲
又按集中多与素闻唱和之作。有将从秀水至嵊县别素闻诗则素闻乃秀水人矣。其与订交当即在是年。素闻者其族妹也。其招素闻以诗代柬云“族有文姬重绮琴”知是同族。又报素闻书称贤妹知是妹矣。
集中囿题家严课女图诗自注云,家严作图时宗爱年尚十龄。按绛雪从父学诗当自此年始。
十七年(庚子)年十一岁
按集中诗当从此年始今开卷第一首,题晴湖春泛图疑即此年春也。
十八年(辛丑)年十二岁
集中提雪意图诗序云辛丑雪夜与素闻围炉,偶举古今人咏雪呴可记诵者凡十余首。次日因取其诗句可入画者各写其意,以呈潘夫人有不惬意者,辄命改作数日成此册,按潘夫人当是素闻之毋
康熙元年(壬寅)年十三岁
集中寄和祁修嫣女史春闺诗序云,唐时有光威裦姊妹三人联句成七排十二韵。女冠鱼玄机和之山阴祁修嫣女史偕其二妹依唐人体韵,共成春闺一首遥寄素闻。夏初无事与素闻依韵和之。时康熙壬寅四月己酉日
是岁至嵊县。集中有将從秀水至嵊县别素闻诗又有渡江诗云“春江三月浪浮天”,又有越州途中诗云“暮春天气束轻装”知其去秀水,在是年三月也其渡江诗云“只惜西湖违咫尺,清流偏阻雨缠绵”是所渡即钱唐江。故与西湖咫尺而惜其以雨阻未游。又有答西泠女史周琼诗云“记得三春正落花凤山门外唤轻艖。可怜咫尺西湖路不见仙人萼绿华。”虽非此时诗然所云“凤山门外唤轻艖”则正此年渡江事。首云“三春”与“春江三月”相符陈君谓至嵊县,即和春闺诗之年则三月已渡钱唐至越州矣。安得四月己酉尚在秀水与素闻共赋诗也。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歌一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