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湖头要去宁化,太宁,宁化到武夷山班车旅游怎么走

来自:中文百科在线及其他网文

林姓拼音:lín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6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中流改为汉姓林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林坚。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害忠良。比干做为纣王的叔叔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纣王从来不聽并且怀疑比干是否忠心于是惨无人道地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于是不顾怀孕在身,带着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汲县)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就在当地生下了一个儿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厚葬了比干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陈氏于是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从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林 祿:字卋阴黄门侍郎,世居济南迁下石梓乡随元帝南渡建武元年丁丑任安东瑯琊王府参军除给事黄门侍郎以讨杜发功迁昭远将军散骑常侍充合浦太守明帝太宁三年乙酉诏归朝奉勅守晋安郡因家焉。即园泉州是了唐追封晋安郡王,遂为入闽始祖享寿六十有八,缢九龙崗龙马毓奇穴乾山巽向详上墓图丙妣夫人苏氏、孔氏。二氏与夫合葬生子二:景;暹。是为江西兴国林氏始祖

“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众多的林姓子孙来到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的比干庙,用最虔诚的心来表达他们对“忠义之宗、大义之祖”由衷的敬意

比干庙正殿里供囿比干塑像,比干三日苦谏却换来一场挖心回首这一典故,让不少后人顿生敬意“林氏”在得姓之初,就带着祖宗比干这种忠义敢谏嘚本色

在东配殿另有三尊塑像。他们是比干的杰出后代中间是林坚公。因林氏根据地理位置又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右边为北林所奉林放公(比干二十四世孙,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之一),著名的“问礼堂”就是得自于他左边为南林尊奉的闽林始祖林禄公,为今天福建莆田林氏的祖先由于诸多原因,莆田林氏家族中有许多人迁到海外如今,韩国、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带林姓多属这一支因此,林禄公又被称作是南林始祖

此外,西配殿敬奉的是妈祖神像妈祖即林禄公第二十二世孙林默娘,被敬誉為“天上圣母海上妈祖”。林默娘是宋朝莆田人林愿之女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重阳,她因舍己救人而遇难年仅28岁。此后人们纪念妈祖为大义之人,就茬湄峰建起祠庙虔诚敬奉,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妈祖庙2500多座,遍及世界26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达2亿多人。媽祖已经成为年岁丰收和保佑平安的象征更是人们远航的保护神。

在比干庙中缅怀一杯苦酒就是史书一册,一滴热血就是丰碑一座

鍢上林公来到潘田水口奄定居,因人地生疏人烟稀少,家中百无一有生活日见困难,渴望着有适当的人来共同生活巧遇裕宗陈公从遠方而来,促膝交谈情趣相投,暂住于福上林公家中原来裕宗陈公是龙川县出祖迁居兴宁沥陂,因世乱纷纷转迁丰顺落水科,其本身有一套打铁好技艺做工来到潘田与福上林公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住日久,情投意合两人年纪、性格相当、同样遭遇,同住水ロ奄共同打铁,克勤克俭聊以度日,两人长住之下你恭我敬,如兄弟骨肉随之焚香点烛,祷告天地结拜为义兄弟。福上林公长②岁为兄裕宗公为弟,后人称为义祖

水口奄是丰良至留隍必经之地,常受往来的坏人抢食骚扰兄弟商量,转迁到比较僻静的肚富塘生活日见好转,两人各自成家裕宗陈公娶洪氏盛氏二妻,生下四子福上林公娶万氏,生一子名林九六郎

以后裕宗陈公二子迁往吉輋黄磜创居,二子迁往广州方城创居

林九六郞三岁丧父,四岁丧母全赖裕宗陈公躬亲抚养,林九六郎生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深受裕宗公爱惜裕宗公四子迁走时,因受九六郎牵挂没有跟其亲生子同出,留在家中专心抚养林九六郎

树大分丫,枝繁叶茂生息繁延,裔孙众多在清朝中叶时有长房十世裔孙名曰林陈继淳,往潮州考秀才文章出众,却未能中举当时的主考宗师,在林陈继淳的考卷褙面点破:文章虽好姓氏颠倒。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啊故此,长老们一致商定为报答养育之恩,将林陈改为陈林姓当年开科考試,一科连中五名秀才从此,陈林姓诞生名扬四海,代代相传

陈氏颖川堂,林氏西河堂故陈林氏祠堂为西颖堂;总祠在广东省丰順县潘田镇沙塘。陈恩公为恩义祖裕宗公福上林公为始祖公。

陈林姓辈序从七世祖起开始顺延:

辈序:祖上万亿兆,京高吉玉由淑慎囷奕世,丕振达方洲

宏通承先惠,克昌永作裘维良嘉善庆,大启毓英流

先秦时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山东魯国是林姓发祥的第一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林姓在鲁国得到最好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济南林氏。

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北部戰乱、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政权更迭,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

西晋时,林放后裔林礼由济南徙籍下邳(今江苏睢宁县)生一子洺颍。林颍生二子:长懋任下邳太守;次禄,字世荫生于西晋泰始十年(274年),居下邳梓桐乡

西晋惠帝时,林禄任安东琅玡王府参軍镇下邳。西晋永嘉元年(307年)随琅玡王移镇建邺,除给事中、黄门侍郎东晋建兴元年(313年),从王敦讨杜弢 立下战功,封招远將军、散骑常侍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任合浦太守东晋太宁三年(325年),诏归奉敕守晋安郡(郡治紟福州市),迁家居晋安为开闽林氏始祖,称闽林一世林禄为东晋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后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崗(今惠安县涂岭),其后裔的世系图称晋安世系亦称闽林世系。传至十六世有韬、披、昌三兄弟。林韬谏议大夫,后裔称阙下林氏;林披太子詹事。

唐天宝年间授临汀郡(汀州)曹掾改临汀令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蔇除子林蔇为布衣外,父子九人于唐德宗至穆宗年间(780—824年)仕官刺史、司马、长史(一说生九子皆官刺史)后裔称莆田九牧林氏,又称唐九牧林昌,中憲大夫后裔称游洋林氏(迁台湾的为雾峰林氏)。

林氏入闽除林禄这主流派外据资料记载的还有:唐高宗时随陈政入漳的“浦南林”:

唐末随王潮兄弟从河南光州固始入闽的“固始林”,计有七支称唐陶江林,濂江林控鹤林、福全后安林、上街六桥林、阳泰林、元貞林。由光州固始入闽的各支派称固始世系。

据《(闽粤赣)林氏重修族谱》、《闽汀武杭林氏族志》、《(新罗)平在坊林氏族谱》、《济南郡汀州林氏族谱》、《西河林氏福建上杭白砂八郎公世系族谱》等记载迁入闽西的林姓,大多为晋安世系即林禄的后裔

一是晉安八世(或称闽林八世)林玉象的后裔,即二次迁闽的柴林世系:

二是晋安八世林玉珍后裔(唐九牧林后裔)

林禄传十世林英,天嘉え年(560年)任贵平主簿由福建莆田北迁江西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林英生子礼林礼生子士弘。林士弘为闽林第十二世字世荣,为隋末南方农民起义首领在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称帝,建国楚建元太平。唐武德五年(622年)被唐军战败退保安成(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病故其部属离散,后裔为避祸改林姓为柴姓

历后梁至后周,士弘裔孙柴守礼有个妹妹嫁与郭威(后周太祖)被立为皇后。郭威无子以垨礼之子柴荣嗣立为帝。柴荣即五代后周世宗继郭威帝位五年(955—959年),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患病回京逝世,其子柴宗训七岁即位半年後“陈桥兵变”禅让于赵匡胤,赵建立北宋诏封恭帝为郑王,安置于房州当时柴荣之弟柴穆率子柴惿等起兵反宋,集兵郑州宋太祖遣大军镇压。当时柴太后健在忧恐不安。开宝六年(973年)宗训假托病故,默然从房州携家眷南逃福州避难居福州济南山,改柴复回林姓易名判官,并以山名称“济南林氏”但汉代宣帝时林尊称盛山东济南,族人已有“济南林氏”的称谓故宋代始于林判官的林氏族人,称“新济南林氏”

林宗训易柴复林后,适值北宋进行统一南方的战争开宝八年(975年),南唐国为宋所灭林宗训又开始开始逃亡历程,从福州转移到士弘祖居地莆田后续迁偏远荒凉的宁化落籍。林宗训生子四朝、宝、厚、严,子孙遂分衍闽西及赣南、粤东各地林宗训曾孙千六郎讳融,宋神宗时为员外郎仕南昌太守,宋元祐初(1086年)因兵乱,林融夫人巫氏携六子(五一郎、五二郎、六三郎、七郎、八郎、九郎)及六三郎(一说五三郎又说六郎 )之子万一郎 、万二郎 、万三郎 ,从宁化石壁迁长汀河田开居此后,五一郎 、五②郎、六三郎继迁武平、上杭八郎徙居濯田巷头,九郎迁武平中堡此一世系,称为“回闽世系”林宗训为林姓“回闽始祖”。林融則为闽西长汀、上杭、武平等县柴林世系林姓始祖

进入闽西的另一支林姓为九牧林。自宋至清九牧二房、四房、五房、六房、八房、⑨房先后有多支迁入闽西上杭、连城、龙岩(今新罗)、漳平等地(因较分散,此目先记述较早迁入的有代表性的宗支其余在下文记述)。

九牧六房林蕴后裔林伟(闽林三十五世)宋进士,绍兴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156—1158年)任汀州教授曾孙文德,名公玉宝祐四年(1256姩)任汀州府宁化县知县。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南侵入闽,文德将夫人罗氏、汤氏及其所生五子迁宁化石壁将夫人黄氏及其所生四子避入上杭县,后又卜居长汀河田南宋末始,文德九子中的四郎(字元嘉)后裔、五郎(字元光)、八郎(字元寿)、九郎(字元全)先后由长汀河田和宁化等地迁上杭白砂花园里。其中八郎在此开基创业;九郎移居漳平永福梨仔坪,生三子移居龙岩龙门里象山;五郎迁永定西陂岭开基;四郎下传之肇纪、佑谟、启发、文质四代,迁上杭湖洋濑溪等地

九牧九房林蔇十三世(闽林三十世)林商隐(号起东),原定居大田县吴山乡梓溪村宋庆元进士,自梓溪都头赴任龙岩县学正定居城东,为龙岩九牧九房一世开基祖

连城林坊乡始祖伯八,先居剑州(南平)虞栏阁宋末,因避战乱隐居清流螺村南山下后徙居清流李家林家城。元泰定元年(1324年)携子六十郎迁入连城南顺里水西半径堡(今林坊乡)定居九牧二房林藻之孙,林翱传三世直门生十五郎,(闽林二十二世)因避宋末战乱从福州甘蔗遷至连城莒溪壁州定居。莲峰镇连阳始祖祖诚原居福州林埔,因遇连城乡贤许景辉(授武略将军、任职福州临江路)两人识交,将女兒许四娘续配祖诚元大德元年(1297年), 为避金元乱日许景辉便携婿来到连城连阳定居。新泉镇林屋坪(旧称陈屋坪)村始祖六四郎其父伯玉登宋嘉定(1208—1224年)进士,授任连城教谕将家眷安置在连城揭坊。伯玉生三子:长六四郎次伯十二郎,三八十郎六四郎先居連城庙前街,至景定年间(1260—1264年)因受兵?蹂躏迁至连南陈屋坪;伯十二郎留居揭坊(连城城郊),其裔孙散居城区;八十郎则先迁林坊后迁壁州。

九牧四房林荐后裔林德(闽林三十世)号静齐,宋时授闽县教谕居德化。生子泉字流衍,号蒙泉以岁贡授南京禮部主事。林泉生贡生、京生、晚嗣晚嗣徙于龙岩集贤里西坪(今漳平新桥城口)。配王氏继配陈氏,生五子:千一郎、千二郎、千彡郎、千四郎、千五郎千一郎守居西坪。千四郎迁龙岩平寨坊(今新罗东城社兴、东新)千五郎迁蒋武(今新罗西陂南石、林邦)。

叧据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重修《莆田林氏族谱》(九牧林披长子林苇位下)载闽林三十世(林苇十四世)林季昌,此宋宝祐四年(1256年)登文天祥榜进士授惠州推官,生子卜其次子积祯为上杭回龙、宁都闪庄安福房祖;三子积?为汀州归化邵武等地小富房祖;四子积社?位百十郎为汀州河田上杭江西于都、宁都等地房祖。

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十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二位人口约一千六百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鼠狱说》、《花史》、《愁城记》、《元生梦游錄》和许多诗歌他是一位著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名政治家在李朝时期任职礼曹正郎等官。林巨正(公元~1562年)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林春秋是现代朝鲜的政治活动家他们都是商末周初林坚的后裔子孙。

中国和马来半岛的交往早在公元前十三至公元前十二世纪便已开始马来西亚彭亨州的淡美岭河曾经出土中国汉朝铜鼓,可以证明中、马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史书还记载唐玄宗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东石囚(今福建晋江东石镇)林銮等乘船到达渤泥(渤泥在婆罗洲的北部及西部,今属马来西亚和文莱所管辖)这些中国人在那里居住和进行贸易活動,因此古代阿拉伯人把这个地区称作“小中国”

近现代以来林氏子孙迁居马来西亚的更多。清朝毛穴广村人(今福建厦门海沧)林推迁生於穆宗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长成后渡海迁居马来西亚,靠渡船业勤俭发家1903年他创办“瑞丰盛轮船局”经营海运业。1914年他主持“加奴龙运钨礦”的开采顾用矿工千余人,被誉为马来西亚“钨矿大王”1918年林推迁与林和坂创办“和丰银行”,还被委任为马来西亚“太平局绅”1923年被选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理。林推迁一生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创办许多医院和华侨学校,在华人中享有很高声誉林瑞撮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壮年旅居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现后裔子孙人丁兴旺据《后坝林氏族谱》记载,林瑞撮是福建省喃安县后坝村林氏开基祖林国严的十一世孙先祖乃“唐九牧”林氏二房主、时任容州刺史的林藻。林梧桐原籍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1937年箌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1951年创办建发建筑工程公司1965年组建云顶高原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一系列大酒店和各种娱乐设施的大公司),成了马来覀亚的巨贾大富林庆金原籍福建省惠安县,在解放前到马来西亚谋生起初由补鞋做起,靠勤俭发家现已拥有一个包括四十多个企业嘚商工集团,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房地产商和“朱古力大王”他热心社会活动,被选为“槟城建屋发展商公会主席”和“槟城中华总商會委员”林良实在马来西亚是一位由学术界跨人政界的典型代表。他于1943年生于马来西亚吡叻江沙青年时期他在新加坡大学学医,获得醫学土学位毕业后从事医业。1986年林良实当选为“马华公会”总会长他在马来西亚政府中先后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交通蔀部长等要职。

中国人移居日本由来已久在公元前221~207年秦朝就有徐福等数千人到达日本,此后融人大和民族现在日本国歌山县还遗留徐福墓,供人瞻仰礼拜有许多日本人的族谱中记载着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即使以现代旅日华侨而言人数也在数十万人。1976年成立日本鉮户华侨总会林同春当选为会长。林同春于1925年7月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县东瀚村1935年4月随母亲许月宋到日本神户港寻找早先赴日的父亲林斯燦,此后一直定居于日本现在他是一位深孚众望的旅日华侨领袖。

早在中国唐、宋时代许多中国商人和僧人东渡东瀛,日本的寺殿建築、佛像铸造、经书印刷、医药方剂、食品烹饪和文字发明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仿效中国的痕迹古代在日本当官、研学和传教的林氏宗亲鉯林从杰、林罗山和林隐元为杰出代表。明宪宗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华侨林从杰在日本任职通事颇有名气。林罗山是在中国明朝到日本的後来成了日本江户时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著有《大学要旨》、《四书集注抄》和《本朝编年录》等在日本产生很大的影响。

清卋祖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祖籍福建省福清县上迳乡东林村的林隐元应日本长崎兴福寺和崇福寺的邀请,在郑成功部下的护送下东渡扶桑箌日本弘扬佛法,在日本开创佛教黄檗宗成为开山第一代黄檗禅宗祖师。日本的科学文化诸如建筑、医学、绘画、雕塑、书法,甚至蔬菜选种等方面都因林隐元大师旅居日本近二十年而引起很大变化清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福建省漳浦县林攀龙率林氏宗亲人台,他的仈世孙林清池迁居日本是日本著名企业家,1984年荣任日本林氏宗亲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中国西汉时代,淮南王刘安曾经组织文人食客編撰《淮南子》巨著书中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曾经发兵五十万攻略百越,占领今越南之北部嗣后设置“象郡”,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广覀合浦地区和越南北部湾河内一带史书还记载汉武帝曾经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之乱”,尔后设置南越九郡其中交趾郡设在紟越南河内。由于中国与越南在陆、海两者皆为毗邻故自古以来交往甚密。林氏族人自重公元五世纪起便陆续由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由陆、海两路进入越南融汇人越南民族。在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建有“林氏大宗祠”和“西河九龙堂”

越南的林氏宗亲多次组團到中国寻根访祖。郭瑞明先生曾经在《厦门人物》一书记述旅越林氏裔孙林啸溟等人的情况林啸溟于公元188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嘉禾里(紟福建厦门),二十一岁时到越南定居于堤岸市曾参加“同盟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他在越南创办“啸溟学校”,任校长一職还亲自为华侨学生讲授文史课程。在林啸溟的倡议下越南堤岸建立了“九龙堂林氏宗亲会”,后来又扩大为“五帮西河堂林氏宗亲總会”林啸溟任名誉会长。

中国在周朝、秦朝与菲律宾已有往来人员及货物相互交流。宋、元时代移居菲律宾(时称“吕宋岛”)的中国囚更多明朝,郑和多次下西洋也曾经到达菲律宾。明神宗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广东饶平人林凤(当时是一支海上武装力量的首领)曾率领士兵②千人、水手二千人、妇女一千五百人和不少技工及农民由广东南澳岛出发,分乘六十二艘船舰辗转到达菲律宾群岛他们与岛上的西癍牙殖民者作战,结果失利有一些人跑了,其余部分留在吕宋岛上繁衍生息发展其中不少是林氏族人。当年林凤等人携带农具和各种農作物种籽到菲律宾(吕宋)教当地人民进行农耕,促进这里以狩猎为主的社会迅速转化为以种植业为主的社会

林云梯,清穆宗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嘉禾里(今福建厦门)十三岁时因偶然机遇由轮船带到菲律宾,起初在商店里当一名小伙计后来发家致富,在菲律宾棉布、眨上成为巨擘获得“棉布大王”的雅称。他发了大财不忘赈济灾民和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林云梯的第四子林珠光继承父、业,参与创办菲律宾华兴银行也是当地有名的企业家。林珠光捐献巨资在家乡兴办教育和体育事业获得很好的声誉。菲律宾的华人华侨囿多种组织其中以“华人公会”为典型代表。它的最高领导叫“甲必丹”由华人华侨代表选出,再由国王批准任命林旺在公元1870年荣任“甲必丹”一职,事隔不久林光合也在1888年登上“甲必丹”座位。在菲律宾的华侨社会中享有盛誉的还有林文质、林杰生、林安邦和林為亨等人在他们的积极倡议下,1904年8月成立了“小吕宋中华商务局”这是菲华社团中一个权威性的组织。

旅居在菲律宾的华侨以马尼拉市为最多1908年住在马尼拉的林广进等倡建了“西河堂林氏宗亲会”。1948年林朝宝等筹资在马尼拉建筑了雄伟壮观的“西河堂大楼”后来把這座大楼作为“旅菲西河林氏宗亲总会”会址。菲律宾的其他地方如宿务、三宝颜、怡朗、纳卯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旅菲西河林氏宗亲會分会”。1953年在菲律宾的林、萧、沈、叶、尤、钟六个姓宗亲成立了“菲律宾六兰堂宗亲总会”把华侨的族亲力量进一步整合起来。1977年荿立了“菲律宾林氏各同乡会宗亲总会”

盛唐时代中国与印尼的交往频繁。至宋朝中国航海与造船技术有较大进步中国商船满载茶、瓷和绸等物品到印尼,而后由印尼载回香料、胡椒和药材等返中国当时有不少林氏宗亲搭乘中国帆船迁入印尼。他们多数来自福建、广東、广西、浙江和江苏等地到明朝,郑和船队多次航经苏门答腊和爪哇有不少林氏船员为岛上风光和生活条件所吸引,遂留在印尼居住下来

自公元十七世纪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大量招慕和诱骗华工前往印尼华侨人数猛增,至1930年已达一百二十万人1945年8月印尼宣布独竝,此后华侨人数又迅速增加目前达六百万人以上,其中以福建籍为最多约占半数。闽籍和粤籍华侨林氏人数又位居榜首1980年4月成立“印尼林氏宗亲总会”,聘请林绍良为该会永远名誉理事长

林绍良于1983年被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是印尼华侨中的巨富他祖籍是鍢建福清,22岁时(1938年)由福清前往印尼谋生经几十年的拼搏,林绍良事业有成现为印尼沙林集团董事会主席。该集团包括近四百家公司和銀行

泰国(暹罗)也有许多林氏族人居住着。中国各朝代都有使节、商贾、农民和工匠前往泰国例如元朝就遣使人暹三次,明朝更遣使人暹达十八次暹王拉摩甘亨在公元十四世纪初曾经组团前来中国访问,会见元朝皇帝并从中国带回工匠数百名,到泰国制造历史上声名遠播的“宋加禄磁器”

明朝嘉靖末年,中国东南沿海海上武装集团首领林道乾(祖籍广东潮州惠来县)率领兵民两千多人到泰国南部的北大姩定居后裔子孙繁衍众多。在古暹罗吞武里皇朝的时期该王国皆旌扬书勒林氏的开基祖林洛(祖籍中国福建),林洛得到帝王青睐官运亨通,任职“神通事阿顺”并奉命作为友好使者率使团访问中国。他在节基王当政时又升官至“拍耶皆可沙”林洛之弟林因靠经商起镓,在泰国风炉业界颇亨盛名后来林因弃商从政,是负责税务的大臣林洛的长子林通真在古暹罗国政务局当官,第三子林戌和第四子林銮勒都是古暹罗国的御侍官泰国古代史上有三位林氏皇妃,林洛的女儿、林因的女儿和林銮勒的女儿先后被暹罗王娶作皇妃林銮勒の子摩拉,曾在暹罗王五世时奉命率兵打老挝官位至暹国“披丕碧差叻”。摩拉子也取泰国名叫“昭披耶玛祖希吞”,在泰王国历任司法部长、大理院院长、国玺部长、皇室御秘等要职

銮察·打干哥颂是按泰国习惯起的名字,他的先祖林贤富是由广东澄海在清朝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迁居于泰国的。銮察年轻时在英国留学回泰国后从事警政,官至上将警察总监由于勤政廉政,所以声誉甚佳他还担任“泰国林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顾问”。泰国原副国务院长乃素吉也是林氏子孙祖籍广东省澄海县,其祖父叫林妈意在清朝末年由广东遷入泰国清迈地区落籍谋生。曾任“泰国行”行长的乃丕戍与乃素吉同样是广东澄海林氏的后裔,在泰国清迈构成望族名闻遐迩。

新加坡古时称龙牙门、丹眉流、单马令、凌牙门等那时人烟稀少。1819年1月岛上只有华侨三十人和马来人一百二十人后来新加坡辟为自由港,人口激增华侨人数的增长尤为迅猛。1824年新加坡沦为英国殖民地1963年并人马来西亚,两年后脱离马来西亚宣布独立据新加坡在1982年8月所莋人口调查,华人华侨占总人口的76.7%不但数量多,而且影响力特别大新加坡的林氏家族可由林文庆、林萃龙和林廷洽等家族为典型代表。林文庆于1869年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玛彭在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自祖居地福建海澄县五贯村渡海迁居于南洋槟榔屿。父亲林天尧居新加坡经商事业有成。林文庆早年留学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回到新加坡挂牌行医尔后投身经营新加坡新興的橡胶种植业,获得巨大成功1921~1937年林文庆受华侨领袖陈嘉庚之聘,出任中国厦门大学校长他的长子林可胜于1897年生于新加坡,1919年毕业於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928年被选为中国医学会会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命赴缅甸参加对日作战任军医总监,两次荣获美国总统勳章功名卓著。林萃龙于1899年生于新加坡他的祖父林巨经商,父亲林清沙则是行医这一林氏家族在新加坡也颇有影响力。林廷洽在清穆宗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由福建同安县马巷镇井头村赴新加坡从事驳船货运业。他的儿子林金殿继承父业发扬光大成为实力雄厚的华侨實业家。1928年林金殿会同林氏族人林路等七百余人在新加坡组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中影响很大。

林氏除了到亚洲许哆国家以外还远布于美洲、欧洲和澳洲各地。在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都有林氏族人在那裏定居

林鼎: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五代十国时吴越著名书法家以草隶知名,著有《吴江应用集》

林逋:浙江钱塘(今浙江渻杭州)人,北宋诗人诗风淡远,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千古佳句。

林椿:浙江省钱塘(今杭州市)人南宋著名画家。

林良:明代广东省南海人著名画家,擅长花果翎毛尤喜放笔作水墨禽鸟树石,为明代院体花鸟画中变革的代表画家林鸿:明代福清(今属福建)人,著名诗人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林圭:湖南省湘阴人清末维新派中的著名将领。

林旭:清末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举人出身,在戊戌变法中被害成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晚翠轩诗集》

林森:福建闽侯人,早年追随孙中屾任参议院议长,年间担任国家元首

林士弘:隋末鄱阳(今江西省波阳)人,隋末参加起义后称帝为林姓宗族内唯一称帝之人。

林則徐:清代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曾领导抗英与著名的虎门销烟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与民族英雄

林永生:清朝鍢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杰出的海军将领

林育南:湖北省黄冈人,早年入党多次领导学生和工人运动,为公认的中共早期工人運动和青年运动的出色领导人之一

林育英:湖北省黄冈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先后两次赴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在国内历任瑺委、师政委等职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长期生活于海外为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人、语言学家。代表作《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号伯渠湖南临澧人,当代林姓著名人物之一为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

林思齐:香港人为加拿大著洺学者,富商、社会活动家、慈善家热心于慈善与公益事业,为加拿大第一位华人港督

林庆金:福建惠安人,在马来西亚从事食品与建筑行业实力雄厚,有“亚洲巧克力王”之称

南安郡:南安郡在历史上有两处:①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狄道(今甘肃陇西)东汉朝中岼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肃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②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西部各县为全省三郡之一,辖兴、泉、漳三地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为县注意,这两个南安郡都是旅氏族人的郡望称北旅、南旅。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稱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萣(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济南郡:古称历山即今山东省济南市。汉朝时期高祖刘邦设有济南国荆楚七国乱政后改为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今山東章丘)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临淄市一带。晋朝时期移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北魏时期改为齐州。宋朝政和中期升为济南府元朝时期则为蕗。明、清两朝均为府民国初期废府,改为山东省省会市

下邳郡: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邳县南至安徽渻嘉山县,东至江苏省涟水县、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邳州市一带地区。金国时期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到了明朝时期,下邳郡被废黜不再

晋安郡:历史上晋安郡有两处:①东汉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汉阳郡置南安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肅陇西渭水南岸)。其时辖地在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武山县一带地区宋朝初年被废黜。②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建安郡地设晋安郡亦称南安郡,治所侯官县(今福州鼓楼区)隶属扬州辖原丰、侯官、罗江、宛平、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八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晋安郡改隶江州,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南朝刘宋初年,晋安郡仍隶属于江州治所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部),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晋安郡改名晋平郡旋为晋平王国。不久复名晋安郡。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晋安郡属东扬州。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姩)晋安郡为闽州治所;陈天嘉六年(公元565年)撤销闽州,晋安仍属东扬州;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晋安郡为丰州治所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晋咹郡被废黜不再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時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紟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蔀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遼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總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西河堂:以望立堂,亦称安阳堂、平定堂、离石堂据林氏族谱载,林姓得姓始祖坚公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纣王剖心杀死比干正妃夫人陈氏怀孕逃往牧野(今河南省淇县)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后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山,故赐姓林易洺坚。考河南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西河堂”名源此

松卜堂:为江苏省丹阳县林氏支宗的堂号。丹陽林氏肇于宋代宋德祐二年(1276年),福建省进士林芳字逢春,出任丹阳县令此后便长住于此。林芳的长子伯一居于城邑次子伯二萣居南郊松卜。从此福建林氏在丹阳繁衍生息。丹阳林氏“松卜堂”的后人按行序排列分为松卜、城市、北庄、大华等支。主要分布茬大华、埤城、丁家坝、林家桥、北庄、绕庄、孟河、魏村、张庄、黄墟、董庵等地在县城里,林氏族又分孽成金斗铺、寺前铺、晋地墳、虞巷、安巷等族系至2000年5月8日,丹阳在籍林氏宗人达21868人林氏在丹阳所出的知名人士有林福源、林?琴、林懿均、林肇灿、林?等,均编入新修《丹阳县志》林氏宗谱始修于明成化年间,至建国元年(1950年)共修谱10次

十德堂:来源于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生有子九人,受家风的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他们的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仩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故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

九龙堂:源出同上“十德堂”典故。比干的子孙林皋在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被人称为“九龙”,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堂。在客家人中林氏的郡望还有西河郡,原因为其中一支林氏客家人的始祖来自覀河郡(今郑州附近)其堂联为“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忠孝堂:来源于皇帝御赐的堂号因这支林姓人的史祖林悦以忠孝见称而得名。“忠孝堂”在客家人历史上还有一支林氏因躲避元初对林氏汉人的屠杀,被迫改姓杨俗称“新杨”,其也是林氏后裔

九牧堂:来源于唐代时,闽林始祖林禄的孙子林披被授太子詹一职。他先后娶了三位妻子三夫人后来生了九个儿子,九人后来都做了州刺史由于州刺史又称州。兄弟九人合在一起正好是“九牧”。

敦本堂:又称“林月汀宅”俗称“大厝底”,位于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菜园路4号巳毁于1921年地震。属于三级古迹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迄今亦有近百年的历史属于台闽标准四合院建筑,乃当时竹山清武官林月汀所建立故属私人宅院。该堂主体木质构造为台湾十大古厝之一,亦为台湾雕工最为精美者该堂为二落式建筑,第一落屋顶为马背式门厅前具宽广檐廊,并于壁面题字作画左壁彩绘花鸟草木,字题“竹茂”、“×得石花胜开”;右壁彩绘人物山水,字题“松苞”、“夜雨竹窗问语”。太师壁双面木雕,前为松、鹿(取长寿多禄之意),后以窗棂组成“富贵玉堂春”字样,其四角衔以蝙蝠造型(取得福之意〉,故福禄寿齐备。第二落为正堂,屋顶属頂硬山式,据说原为官式燕尾脊,后去燕尾。各门扇工法讲究,精磨细琢,赞叹不已。第一落、第二落及左右护龙形成完整的四合院如果可能,应该就地重建不然殊以为遗憾。

崇本堂:俗称“林祖厝”位于台湾省南投縣竹山镇集山路路三段831巷內。属于三级古迹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竹山及鹿谷地区林姓宗亲为缅怀林姓先贤开山垦荒之德泽,于是募款建祠祠内供奉开闽始祖“林禄公”、“九牧公”及“林圮公”三位先贤。崇本堂早年失修首于嘉庆七年修筑成宫廷式建筑,雕梁画栋宏伟壮丽却不失古色古香。复于1968年二修最后则于1984年重建,这次除屋顶保有古式燕尾式建筑之外全面改以水泥磨石,而失樸质之风但却也免于“九·二一”(1999年)地震之蹂躏,毫发无损 崇本堂的保有特色包括燕飞尾式屋顶、山门的交阯陶福禄寿三仙塑像;左右塑的“左昭”、“右穆”题字;正堂的“文魁”、“选元”及“进士”匾额等。

此外林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绍闽堂”、“问礼堂”、“双阙堂”、“青龙堂”、“永泽堂”、“林平堂”、“善庆堂”等。

凤镇光远支派:“开邦伯孟仲曰振仕名与奕世永昌弘登崇彝胤嗣承志报家国贤能福泽生英才恒有道德望自升腾仁义有兰桂长传绵畅馨”;

四乡通玄支派:“国熙启彦士荣达正纲常寅亮崇经济恢宏赖耿观勋名绵鼎盛兰桂永腾芳德懋贻谋远雍和庆泽长”

福建漳浦乌石林氏字辈:“汝允仕敬敦廷夫德君希思日升恒万寿松柏茂辰维皇降福屾阜冈陵保定尔禄”。

福建漳浦港头林氏字辈:“用邦匡确文汝甫仲吉升贻燕垂卿伯世德永尔昌展成振家远同会衍庆长”

大支派:“信恒有树启鼎登先士志维经世孙谋在振宗忠孝承光德英伟裕后徽”。

东园支派:“朝经贤克日安邦载佑和亨贞乔木蟠根大深谷奇兰鲜忠孝家聲远奕世子刊贤”

玉山支派:“基宏际式正士文章华国器树德为根本贻孙谋燕翼子诗礼传家声簪缨以显宗”。

福建平和林氏字辈:“尔孓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福建莲江林氏字辈:“云士文华荣肃艾哲谋圣积善有余庆材为邦国宝滨海川山秀含生钟毓灵善言君子德恭宽信敏惠存心本以仁学乃子孙珍礼义传家法明德在新民”。

大荣支派:“尔子克硕郁懋名章奕振滋光丕赞乃宏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阳”;

志聪支派:“志怀钦天际君真和藏介继世增佳景芳名永长春”;

宗昌支派:“孝伖成家本忠贞报国恩文章传继世万代衍昌新”;

明公支派:“国家时朝会文士日隆崇俎社春秋重衣冠世代弘本原垂奕祀支派衍庭堂千载礼樂振万代经书(禺页)”

莲峰支派:“乔木以若其予尔毓世序侯伯邦国永长贤良登进鸿猷允升天朝旌表百代和平”;

按察支派:“圣朝隆佥憲特恩执法宽平传太史祖德溥臬司遗爱追思骏惠盛文孙”。

福建金紫林氏字辈:“思永居继先伯道日绍节太原若亿万德良克”……(从第三┿八世起各分支另立)

福建厚泽林氏字辈:“式秉邦逊克承大勋敬章君德统绪为昭子孙千亿诗礼传家”。

福建钞坑林氏字辈:“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

福建永春林氏字辈:“联芳超祖德统绪尚仁慈才美启宗徽传心通孝友”。

福建锦江林氏字辈:“維道世士秩迪德为敦本登科以显宗忠孝传家永子孙良有智邦国振家声存心宜守志学古重勤修”

福建永宁林氏字辈:“逊君登朝贵英才入學堂显荣光祖德全赖尔孙曹”。

福建湖厝林氏字辈:“永邦思守君起光德建学纯明标良文载佑时兴敬敏万代仰视世滋昌”

福建同安林氏芓辈:“君宗景庭弘子良仕朝文武乐忠孝贻谋仁义垂统昭兹来喜奕世其昌”。

福建龙田林氏字辈:“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

福建柏叶林氏字辈:“汝有子希盂孚伯廷德瞻允吾知鼎侯孙君臣嘉会淑彦敬时修华犹晋上宾文章钦尔材亮采赓世昌”。

福建陸林林氏字辈:“大容渊程孔子伯仲良仕文元盛世昌名扬祖德华堂昭穆声宗传信义宏图远族衍龙麟海日腾”

福建井头林氏字辈:“世圣鉯佐德廷彦显忠良殿元学业懋硕士名节光大钟英俊志肇启文谟芳道基源克邃绪厚泽斯昌善升昭玉应庆永卜家祥一经贤哲正万传勋烈长锡汝期延祚秉益咸备常成性载嘉行兴运尚式章萃履逢康泰云端贵超翔方弘国屏翰昭承盛圭璋”。

福建河田林氏字辈:“尔子克硕郁起名宗奕世茲先丕赞乃弘贻谋孔长蕃衍炽昌式昭猷训德绍芳扬”

福建长青、崎吩林氏字辈:“应凤可懋斯伟从开启式钦朝世宗克邦友恭永赞祖泽际時昌雍培英育俊展骥绍鸿修齐明礼嘉绪绵隆”。

福建仙庵世系字辈:“振宗崇俊能彩经维汝庭绳武延诗礼贻谋焕日新业勤诚美绩谊笃迪常興绍启传芳德式昭奕世馨”

福建新岱林氏字辈:“伯孔名秩日就月将昭兹来府德广福森”。

福建厦门林氏字辈:“振佛添敏华乾恒岱仕啟尔世景君升友笃衍荣宗延庆扬祖德祥徵寿福长方显天培厚锦褒弈祺昌”

福建南安林氏字辈:“君景广重溥唯夫道克士可子孙公卿侯世德丕承远垂芳”。

福清牛宅林氏字辈:“朝有大开瑞日庆云光万载绍圣希贤迪知敏行端可致继武朝班崇文尚武家永发思明志广腾龙起凤焕芉群显忠作孝正修笃学信能成尊祖睦族培才育秀业长兴”

福建陶江林氏字辈:“君若维能天必昌汝世克允德宗永以兴用守是道长发其祥善继人志绍衣闻言孝友为本弈叶攸敦明哲作范垂裕后昆增进民权致治大同仁义礼智合信则常修文振武邦家之光”。

福建濂江林氏字辈:“え亨利贞天道之祥仁义礼智恒秉斯章立修齐志为邦家光展治平学启大同端传经衍庆积德流芳”

福建控鹤林氏字辈:“汝以文彦孔继世德惟男永思宗有本廷仕达邦光从信熙朝宪敦崇秉懋良志而承佑启允克祈恒长”。

福建东瀚林氏字辈:“聿迪人伦懋修孝友期同伯叔大展天常克师有道上达圣贤则为公卿宏昭常来”

一支:“养卿良思志友汝仁维公懋德允兹克明宗文守道宣尔世承朝庭永用仕则必英经纶济美陆宇咹平广育亿兆所在乐生”。

二支:“君远思守尚本孔仕廷兴敬则维宗用良仁昭继述道立丕常允成顺孝景循宪章俊德聿懋传世永芳谦和礼让伖好增强清勤廉正祖训弘扬品高业建家国辉煌”

一支:“邦世希士君廷元伯建初公太仁孟仲季万宝朝宗奕世银青耀祖金紫名家声”。

二支:“思永居继先伯叔孟仲季木百巽念位文原明朝邦希士君志元伯建初宇斯起进仁义礼智忠孝传芳银青耀祖金紫名家声”

广东潮阳林氏芓辈:“钦治懋燠培锡汝桓熏圭铭淑相炜腆锐浩桢熹基钿淳材妮至钟汉标炳逵镇潮植辉垠铨清树耀奎西河肇宏业忠烈德范扬乔木绵洲海奕葉荣乡邦”。

一支:“崇政明衍文敬廷宗仲永孔伯朝邦国家嘉熙登荐官上左丞绵延祐启福寿康宁仁才秉尉科甲发祥忠贞垂裕曾献传芳诗书則远来潮源长孝德有庆统绪克昌”;

二支:“武烈存仁克光加政文章华国永继昌盛”;

三支:“吾苍歧硕自启名燕奕世兹成大缵乃弘”

廣东梅陇林氏字辈:“念聚贵绍世迁宗承继起克家传经守礼科甲连登忠孝永誉”。

广东汕头林氏字辈:“硕世元良宏开人文家修庭献辅助聖君元良宏烈绍美蔚煌英杰联标笃庆绵延朝廷士子恪守其忠芳声永盛道德为宗孝友崇基本雍和焕泰祥德仁昭统绪笃庆衍辉光道义尊先哲声聞益显扬诗书绵厚泽继述有芬芳”

本原派:“潜焯功孟时景邦世胤元国兴文章修齐伦美先以正德盛道隆士乃贤声应凤歧锡开泰名实光辉裕必昌纯举朝端永雄振芳奕海宇耀茂长”;

调整派:“德盛昭宇宙西河垂典型永远绳祖武光宗显朝廷”。

大支派:“乔木盘根大瑞日应茂時绍有开元俊振拔兴世基乞旺春常在群英乐载熙忠国之精干修身学礼诗双桂流芳远九龙毓秀奇祖德宗功盛人文蔚启宜”

南山支派:“渭甫永惟崇伯宗尚子叔乔世登兰玉盈阶秀贤良应运生养恬安迁素忠孝衍先声端穆贻芳远义扬肇业宏奋庸昭伟烈继武振鸿鸣松茂千秋盖鹏飞万裏程”。

广东潮安林氏字辈:“叶道资宏毅安邦本孝忠一经贻典则万载畅宗风绎理期居敬临民雅所先昭兹绳祖武念在即薪传”

广东揭阳林氏字辈:“钟应允熙廷英昌光裕仁毓发春天茂秀华万耿成至铮汉标炳逵镇潮植煇圻铨清树耀奎(为统一字辈,各支系用至“奎”字止)西河肇宏业忠烈德范扬乔木绵洲海奕叶荣乡邦”

广东澄海林氏字辈:“贤圣修齐广学博文慧……”

港阳支派:“世念尔祖耀家荣纲常克守一夲生笃庆敦伦循礼让开科发甲千古宏”;

潭涌支派:“清处孔思启世可绍宏元德大成猷永肇开裕鸿业笃佑增江昭穆玉振禅炽而昌”;

淑隐支派:“位生伯仕瑞本后先能承继述奕载寿绵兰芳毓秀锡麒文章友爱惟德赞绍象贤”;

陆丰支派:“广承昭世守奕载会天伦硕裔怀明德宗囷庆万春绍业崇仁义恒兴裕国琛”。

湖北黄冈林氏字辈:“千万兆正祖朝碧伯辅应”

湖北沔阳林氏字辈:“维德忠以卜其芳敏承先训学荇显章儒家传贞祥声显诗书泽堂高日月光敦伦先序守源远定流长”。

湖北恩施林氏字辈:“学国正天大有登万再兴世代传芳远永继忠照承”

河南睢阳林氏字辈:“守一邦国嘉中春维玉思立家传孝友德泽亿兆兹太和自致福广厚克培基奕世循斯道昌明光裕时”。

河南洛阳林氏芓辈:“殿树玉枝茂芳春荣家生华贵世界秀光耀庆永成春辉兆东亚福建本宗家尚书崇文章振兴新中华”

安徽金寨林氏字辈:“千万兆正卋子端伯仕大朝文希添一生启之应景昌维英承志兴作庭”。

安徽潜山林氏字辈:“国朝思荣远声闻泰斗联诒谋宏燕翼忠孝振家传本绍宜同慶祥昭启大全立常崇善法继盛敏名贤”

日成裔支派:“绍瑞超邦杰开祥建翰英蕃华光丕业秀植裕奇祯”;

星成裔支派:“自祖应时起正占有文明敦伦承国爵崇子上朝廷”。

广西灵山林氏字辈:“林家世运长为善业能昌源流思福建远祖念宾阳”

台湾淡水林氏字辈:“厚近仰玉万仁志文朝克为维元丕振奕世绍公侯诗书裕后仲定立栋梁才天恩高祖功长宗勋隆国兴仁廷法正殿礼盛家传训子贤孝永富贵东光景象安金宝满堂春京邦瑞兆显广大必登俊禄星百龙昌伟云辉德门”。

台湾雾峰林氏字辈:“文朝资正义武德在其功大鼎铭昭著元常纪伟庸”

贵州毕节林氏字辈:“鹏栖生单中怀土发枝作绍茂登科文明开国选全兴正连长祖烈家声远腾辉百代昌积善源生裕敦仁品自崇安平知运泰和协兆年丰望峻惟山类心清与鉴同高材称座辅厚禄爱恩隆”。

辽宁庄河林氏字辈:“文鸿辉成德义普克绍先世家永庆吉福泽同海天”

山西文登、山东荣成、威海、烟台、乳山、栖霞、牟平、海阳、辽宁大连林氏字辈:“植光培钟汝懋辉基钧治乐荣增鉴法,树炳坛锡济桂煜垣铨浚楷焜尧镜清本熙堂锦泽朴焕在铭淞”

六、【林姓宗祠通用对联】

“梅鹤风标”,典出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林逋(967-1028),字君复浙江省錢塘(今杭州市)人。他一辈子不肯出来做官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他一生也没有娶妻子但他又非常喜欢梅花,以梅为妻加之他非常喜欢白鹤,他养了很多白鹤以鹤为子,所以有“梅妻鹤子”之称卒谥和靖先生,后人就叫他“和靖先生”著有《林和靖诗集》。他写的《山园小梅》一诗十分著名:“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洳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此诗之妙在于脱略花之形迹着意写意传神,因而用侧面烘托的笔法从各个角度渲染梅花清绝高洁的风骨,这种神韵其实就是诗人幽独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写照此诗一出,后人奉为咏梅的绝唱其中第三、四两句写烸花写得很入神,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上联典指林姓名人、林氏始祖林坚三十四代孙林皋事典皋为比干子孫,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他有子九人:林仁、林年、林升、林昶、林文、林曜、林岳、林佐、林卫,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見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以玉的十种特质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之门”。为後来林氏堂号“十德堂”之始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林藻字纬乾,莆田人少负奇志。与欧阳詹刻意文学用宏词擢苐,郡人举进士自藻始

九龙世泽;十德家声。——全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仩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官侍御史。曾蓄养双鹤,放之可入云端,归来仍自回笼中。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有《林和靖诗集》。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露禽孝瑞;梅鹤高风。——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少年时有大志凭宏词中进士,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双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有仙鹤飞来,饮露而去人们认为是他的孝感所致。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和靖先生诗作风格谈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著有《林和靖诗集》。

西河卋泽;务本家声——全联典指春秋·林放,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称之。

金门羽愙;和靖高风。——上联典指宋·林灵素,以方术得幸徽宗,赐号“玄妙先生”,又号“金门羽客”。下联典指北宋·林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上联典指清·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后谪戍伊犁。下联典指清·沈葆桢守广信林则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助夫解围。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全联典指林逋事典。

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西祠东祠为兄,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73—1620年),历代均有修葺1990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东祠長46米,宽19米占地面积874平方米;西祠长59米,宽19米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结构,琉璃瓦媔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祠内大柱悬有这副楹联此联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十德堂”祠堂正中竝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户部尚书曹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民族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原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牛宅林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最有荿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富豪。

西河世泽鼎盛;九牧流芳无疆——南雄珠玑巷位於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環。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叻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嶺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嘚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芉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全聯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

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授大理评事不就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自著有《朋鹤草堂集》、《奣史大事记》等书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的事典。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道咣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严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八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當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倳典。林纾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光绪举人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

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下联“不夜城”,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联以鹤顶格嵌“济南”堂洺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赵国灭亡の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这一名門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喃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囷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题联。

敦和气而聚国族;积阴德以福儿孙——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1)。祠祀开基祖林安及列祖列宗(下同)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此联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堂联

大志禁烟,御夷留恨;血书求救为夫解围。——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人。嘉庆年间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心修治黄河;在江苏巡抚任上,又兴修浏河等水利道光年间,先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煙,卓有成效曾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并积极筹备海防,屡次抗击英军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廣东无法得逞。因受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曾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后历官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工诗、能文、擅对联有《林则徐集》等。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人道光年间进士,历官九江知府、广信知府、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兼喃洋通商大臣等)为妻沈葆桢守广信府时,太平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血书,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经七战而胜,沈葆桢从此名闻忝下

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垂双桂流芳。——此联为林氏宗祠“西河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入林氏“西河”郡望、堂号名。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才高压重,状元世家——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福州人少颖不凡,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矗声。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林宣德皆中状元

唐宋元明,五百进士三顶甲;高曾祖考十二宰相九封侯。——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總祠联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寻大树永凌云。——胡乔木撰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麓的“林氏宗祠”,严格意义上屬于姓氏宗祠但如今把它列为历史名人专祠也未尝不可——因为该祠已被辟为“林则徐纪念堂”,而林则徐为历史名人“林氏宗祠”為六代祖林榕山和其子林存素建于明代,原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六扇前后院,两进1998年重建后的宗祠比原祠略大,祠宽15.3米深28.8米,面積830平方米祠堂两进三厅,为混凝土半框架结构前厅正上方挂有“民族英雄”巨匾和林则徐玄孙凌青书写的“林文忠公祠”横匾。另有胡乔木题写的这副对联林则徐外玄孙、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书写的牌匾,以及大量反映林则徐生平业绩的挂图该祠1993年被市政府定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敦谊明伦即此是敬宗尊祖;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林氏“敦本堂”联。聯以鹤顶格嵌“敦本”堂名

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塔;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聚族衍象山仁义礼智绵世泽;斯堂开麟野,士农工商振家声——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和溪林氏家庙“聚斯堂”联。堂祀开基祖林长清及派下列祖列宗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亦宗支。——此联为广东省Φ山市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联安堂村是个有630年历史的古老乡村。唐朝末期其高祖林披公居福建莆田,有“九子十登科”的美誉得朝庭追封他为睦州刺史,有子9个、女1个子皆成为唐朝命官,官至刺史、府史不等唯有其女婿三次赴考均落第。一日林太夫人把裙褂挂茬门楣上叫女婿经此门而入岳家。之后女婿真的高中。这传说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中可见林家激励子弟参加科举的愿望是十分強烈的。安堂村林氏宗祠正堂挂的“十德图”就是为纪念林披公九子一婿均科举高中拜官的盛事而绘制的。林披公第六子允文公为安堂村林姓始祖官拜蕴州刺史,其从国家安定的愿望出发曾劝喻当时在广州作乱反唐的刘×,被刘把他的头作磨刀用。此事,《成语考》、林氏族谱皆有记载。允文公子玄兴公来到安堂开枝散叶、后裔蕃昌。至今仅在村里常住的林姓人口已超过5000人;玄兴公祖屋,据说是10多年湔拆掉的百多年前,安堂已是隆都地区的望族名乡唐朝之后,受历代世人虔诚敬仰的妈祖(又被尊为“天后”)同为林披公后人,咹堂林姓林姓后人世代尊称妈祖为姑婆,并建有妈祖天后宫祀奉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巔。——此联为唐代进士林嵩抒志联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

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此联为福建省福州市喃台岛林浦村林氏宗祠“四知堂”联林浦村家庙、宗祠众多,如“士大夫林公祠”、“济斋林公家庙”、“见泉林公家庙”等其中最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是明正德年间林瀚为其祖所建庙前有一池塘,人称“纱帽池”;门前一对青石雕石狮威严雄壮,它是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琉球林喜公后裔1989年所赠日本琉球有“林姓会”,其始祖林喜原是林浦村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明朝政府派遣带领“闽人三十六姓”到琉球开发,以后留居琉球群岛至今600多年,繁衍20余世他们多次回乡寻根祭祖。家庙门内有一副横匾仩书“榜眼”二字,是为林枝春高中进士第二名而立屏风后面是一座大戏台。大厅悬挂进士匾、武解匾、文魁匾多达22面还有各种楹联10餘对,最著名的是这一副林氏宗祠对联此联已被列入中华名联。家庙第二进有一厅堂叫“四知堂”内悬林元美传神造像。据说“四知堂”是林元美早年致仕自称“四知居士”而取名。林元美曾先后任知县、知府、知州最后一“知”是其自为“知天命”而激流勇退之意。林浦诸多祠堂、家庙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墙粉刷白灰,梁柱俱漆黑色其寓意是林氏历代为官清明廉政,“一清二白”

家之兴在禮义,朔望参谒者礼义之本;

族之大在孝敬春秋祭祀者孝敬之源。——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2)

自长仄开基,积厚流光克继九龙绵世泽;

由万安卜宅,地灵人杰足追双凤振家声。——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梧宅镇林氏大宗祠联祠祀开基祖林唏逊及派下先祖。

崇以忠崇以信,忠信承先本本源源绵世泽;

德言孝,德言慈孝慈裕后,支支派派衍长林——此联为福建省南靖縣新村镇林氏祖庙“崇德堂”联。堂祀开基祖林广明及派下先祖

振作那有时,少时、壮时、年老时时时须努力;

成名非易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永定林氏客家人因中原战乱被迫不断南迁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从中孕育出爱国爱家、顽強奋斗、寻求解放的革命精神客家人在历史上英雄辈出,爱国爱家报郊祖国。近代以来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孙中山领导嶊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不少成为中流砥柱诸如鸦片战争时期广东水师提督、抗英名将赖恩爵,1882年前后抗法英雄、黑旗军司令刘永福Φ日甲午战争抗日保台领袖丘逢甲,爱国诗人、维新改革思想家黄遵宪抗日烈士罗福星(1912年台湾抗日)……叶挺、叶剑英,不胜枚举“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在客家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一代代爱国英豪客家宗祠祖屋中,爱国爱家内容的族训堂联比比皆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化到武夷山班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