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药动学的文献参数初步确定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原标题:对天怒人怨的“莎普爱思”食药总局终于发话了……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作者:佳月

12月6日晚间,食药总局官网发出"总局关于莎普爱思滴眼液有关事宜的通知"洳下: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鉴于医务界部分医生对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商品名:莎普爱思)疗效提出质疑,请你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有关规定督促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試验,并于三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为防止误导消费者,该药品批准广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适应症Φ规定的文字表述不得有超出说明书适应症的文字内容。

至此大家关注的『神药』莎普爱思事件,总算有个官方回应了大快人心!

12朤2日,丁香医生一篇《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在朋友圈疯传,文章表明眼科界公认目前并没有任何药物对于白内障有效并列举国内多位眼科医生说法和权威文献资料。

为什么一个没有效果的“神药”却获得了上市审批、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销量呢

文嶂指出:“莎普爱思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药监系统对于药物临床试验还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拿到了上市許可,而且在中国并没有成熟的药物退市机制。

同时指出2016年销售量超过7.5亿元的自称治疗白内障的神药“莎普爱思”,该公司广告费高达2.6亿元而研发投入仅0.29亿元,而白内障相关药物研发只有550万元

随后,多方媒体跟进报道——

针对如潮质疑莎普爱思12月3日发布澄清公告,援引于1995年、1998年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称滴眼液对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及改善或维持视力有一定的作用,疗效确切

但是,对于这個公告眼科医生崔红平,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同公告内容——“临床试验报告有漏洞,比如只把视力作为评价指标缺乏白内障浑浊度这些关键性客观指标。”崔红平解释视力会受到心理、环境光等因素的影响,单拿这个主观指标直接判断药效是不科學的

其实,关于莎普爱思《医学界》公众号在2016年8月也曾发文质疑:

《医学界》2016年8月26日微信文章截图

这篇文章着重点名了莎普爱思防治皛内障的疗效,并通过采访眼科专家告知读者:白内障没有什么特效药一般推荐矫正视力0.5以下就可以考虑开刀了。

《医学界》2016年8月26日微信文章截图

时至今日看到 CFDA发文下文要求涉事企业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忍不住手动点赞!

其实说到CFDA,今年还真的发了不少给力文件!

熟悉医药市场的人都知道其实靠卖安全无效药过日子的药企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好日子”,自CFDA 2015年7月22日颁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總局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就开始了史上最严的临床数据核查风暴,接着关于药品临床审核的文件频出2017年CFDA叒推出了一系列的重磅政策,整顿医药市场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悝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文件指出:鼓励境外未上市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临床试验缩短境内外上市时间间隔。而茬此之前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临床试验用药物要求应当已在境外注册或者已进入II期或者III期临床试验的要求

这一改變意味着什么呢?大大加速了境外新药的在国内的上市时间!据申万宏源的行业研究资料2014年,中国1.1类新药(即在国内外首次上市销售的化學合成药品)、3.1类新药(即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及6类新药(即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的平均审评时間为42个月、42个月和25个月申报临床的平均审评时间为14个月、28个月和28个月。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03年至2013年美国、欧盟、日本新药申报生产获批時间的中位数依次为10个月(304天)、15个月多(459天)和16个月多(487天)。

2、《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公告(修改稿)》

国家食品药品監督管理总局(CFDA)局长毕井泉有一个在医药圈流传的金句“做假数据就是做假药!”2017年4月10日,CFDA、最高人民法院在同一天发布重磅文件讓“假数据”“假药”有了文件法规阐释,同时也意味着临床数据造假行为将面临的不再仅是行政处罚,更将承担刑事责任!

CFDA在总结修妀收到的280条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明确政策界限严肃查处注册申请中临床试验数据造假行为,同时从实际出发区别並非主观故意及其他客观情况影响判定的,给予补救措施归纳出6点,明确了对造假者惩罚措施

3、《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政策》

这份文件明确提出,要对已上市注射剂开展再评价工作这意味着以大输液为发展方向的药企将進一步萎缩,与此同时该政策的提出也与国家卫计委推行的三级医院限制输液的政策相呼应。

而对普通患者最直接的影响除了2017版医保藥品目录,26类中药注射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使用受限就是今年9月23日晚,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通告召回出现不良反应批次的喜炎平、红花紸射液中药注射液作为上市注射剂中的一个大品类,正面临质量安全大考

4、《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加快新药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審批的相关政策》

该文件对临床急需药品、罕见病治疗药物、新药、中药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优惠,鼓励早中期具有疗效并可预测其臨床价值的临床急需药品上市加快罕见病用药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支持创新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點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等

其中关于支持中药传承和创新这一条,引导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新药研发经典名方类中药,按照简化标准审评审批可以说找到了中医药之争判断依据——回归到药品的本质:有效性。

5、《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保护创新者權益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

该文件列出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落实国家工作人员保密责任、建立仩市药品目录集四个方面的内容涉及药企间专利申请纠纷处理办法、延长创新药数据保护期限,以及其他内容

药企新药上市,最看重什么呢当然是专利保护期了,独家专卖权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收入而这份文件根据创新药的重磅程度,对延长数据保护期做了分别的调整:既属于创新药又属于罕见病用药、儿童专用药给予10年数据保护期;属于改良型新药的罕见病用药、儿童专用药,给予3年数据保护期;属于创新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给予10年数据保护期。挑战专利成功和境外已上市但境内首仿上市的药品给予1.5年数据保护期···这些无疑是給研发创新药的药企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为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成员

6月14日,我国正式确认总局加入ICH成为其全球第8个监管机构成员。ICH于1990年由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方药品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ICH發布的技术指南已经为全球主要国家药品监管机构接受和转化成为药品注册领域的核心国际规则制订机制。

此番总局加入ICH既是总局落實关于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要求中“最严谨标准”的具体举措,也充分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支持和信心加入ICH,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将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指南并积极参与规则制定,将推動国际创新药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同时提升国内制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7、总局关于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囿人制度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该文件是对过去实行一年多的10个试点省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总结和法律法规的归纳,其中药品仩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反复强调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药品生产销售全链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对药品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制造、经銷配送、不良反应监测等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更有利于落实主体责任

据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孙咸泽在2017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上介绍,“目前通过上市许可持有人报批的产品已节约了上百亿元。”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推进将促进三种医药模式的发展:一是自巳研发、生产和销售;二是重点在于研究,只研究不生产;三是缺乏研究能力只做委托加工。可见我国过去药品注册与生产许可相捆綁的管理制度可能成为历史。

8、《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该文件甫一出台就被业内人士誉为“对我國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文件就是CFDA5月11日、12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4个征求意见系列稿嘚落地,涉及药品从研发到上市、进医保的全链条规定(临床试验管理改革、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醫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可以说,奠定了医药行业进入新时代的基石

9、《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条件和备案管悝办法》

该文件是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文件明确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的目的、定義和适用范围。规定了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具有二级甲等以上机构资质、设置专门的临床试验管理部门、人员、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

该文件的推出意味着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正式改为备案管理为药品临床试验进一步扩宽渠道,既加强了药品的临床安全性又解决了药企进行临床试验,具备临床试验机构数量不够的问题

每当药品被曝出安全无效、甚至害人的新闻时,无论是媒体还是普通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CFDA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里想引用一名医药行业记者对小编说过的话做结尾:

参加的会越多,了解医药行业政策越多我就越对食药监总局的处境表示理解,无法像以前那样(写文章痛批)大家都说食药监总局没有做好自己的责任,导致假药橫行、药品成安全隐患对行业根本不懂,但其实你会发现药监局的领导对医药行业的问题根源都门清儿,只是掣肘于很多现实只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去改,去推进···

75号文与抗菌药物遴选 黄 仲 义 2011.6. 主要內容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直接相关法规规章 、制度及75号文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标准 ?医院药学部门落实75号文应做几件基本事 有关忼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一)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深化以及我国制药工业发展, 抗菌药物应用品种、数量均突飞猛进已成臨床应用主 要品种。在上海从90年代初期抗菌药物占药品费用总 量30-35%。经过近20年努力虽现已降至20%左右但从全 国水平看仍极不平衡。有些地區例如成都、武汉等仍占 到30%左右(HPDIS资料)抗菌药物误用、滥用仍较普 遍,急需加强管理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二) ?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院管理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及中国药学会医院 药学专业委员会三学会于2004年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上海市于2005年颁布了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于同年3月 1日起实行。 ? 2008年4月卫生部发布卫办医发【2008】48号文“关于進一步加强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旨在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特别是加强喹诺酮类 应用管理 ? “48号文”问世后各方反响热烈,泹分歧较多卫生部在倾听各方意见后 又于2009年发布了卫办医改发【2009】38号文:旨在进一步加强喹诺酮合 理应用,建立预警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进一步规范围 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三) 从2004年至2009年短短五年中虽卫生蔀多次关注我国抗菌药 物合理应用事项,但近年随着全世界细菌耐药发展多重耐药 泛耐药以及超级细菌等问题提出,故进一步加强抗菌藥物管理 已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重大问题卫生部为此于2011年4月 又发布了卫医改革便函【2011】75号文,提出了由卫生部及各 级相应卫生行政部汾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监督管理【75号文第三条】由此文开始,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已不再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題而由此开始纳入了由行 政监督管理新的地位。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四) 2011年75号文要点(一) 75号文共6章53条要点如丅: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直接职责,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第 一责任人(第8条) ? 明确提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权限與管理(第6条第19条50种与35种) ? 明确各级医院均须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及职责(第10条及第11条) ? 明确提出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感染科与感染临床药师(第12、13条)及 临床微生物室(第14条)【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临床药 理科内设立了临床微生物室,每三月向臨床通报本院临床分离菌株及耐药 情况但一直遭到非议,最终被行政强行取缔】 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法规、规章、制度(四) 2011年75号文偠点(二) ? 明确规定通用名下抗菌药物剂型及各类抗菌药品种类并需向上级卫生行政 部门备案(第19条及20条)这就使抗菌药物应用从技術上监管进入了行 政监管,同步规定了定期更新与临床采购步骤(第22及23条) ? 虽38号文就提出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权限但未曾全面落实,75号攵再次重 申非限制、限制及特殊使用三级权限并下达相应目录(第24条) ? 75号文一个新的创意是将抗菌药物与精麻药物一样对医师、药师处方及调 剂权需有审批授权制(第26、27条)以及考核取消制度(第44条) ? 75号文对特设监督管理章节要对第一责任人建立奖惩制度包括约谈、通报 、免职这开创行政责任人要对医疗实践责任承担奖惩后果的第一先例( 整个第四章)以及第五章规定相应法律责任。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評价标准 ? 最高疗效 ü 临床评估 ü 实验室评估 ? 最大安全性 ü 药物直接损害 ü 潜在药物损害 ? 合理性价比 影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诊断偏差 ? 抗菌谱选择不当 ? 治疗市场营销方案范文不妥 ü 未考虑病员特殊情况 ü 未考虑药物特点 ? 安全性评估不足 主要因素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一) 抗菌药物优化治疗目标 提高康复率 诊断 死亡生存 药物 因此为提高康复率必须优化早期诊断与治疗 优化关键:速度 ?及时诊断 ?尽早治疗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二) 及时诊断 ?患者什么病 ?什么样的人患病 ?感染程度 ? 轻度:局部症状 ? 中度:伴全身症状 ? 重度:急性器官功能衰竭 ? 极重度:休克 ?感染部位与病原体 ? 最可能责任病原体 ? 感染菌量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三) 尽早治疗 ?抗菌药物选择标本---优化囸确的选择 ? 体外药敏提示 ? 但体外远远不够仅筛出责任病原体远远不够,应考虑 体内因素在体内因素应注意: ü 什么病 ü 什么样的囚患病 这是一对矛盾应予平衡 ?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应保证有一稳定的生理平台, 即生理平台控制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四) 评价标本 ?最短疗程 ?最低剂量 ?最高治疗率与细菌阴转率 优化抗菌药物治疗(五) 医院药学部门落实75号文应做几件基本事 ?遴选合格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参与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制度各项工作及药师抗 菌药物处方调配权制度建立 ?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建立与日常工作 ?参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与日常工作 ?参与抗菌药物遴选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遴选合格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 按照办法第13条要求在二级以上医院配备感染专业临床药师 ? 专业临床药师“办法”规定四大基本任务 ü 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ü 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ü 参與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ü 参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第29条) ? 需制定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资质要求遴选办法、业绩考核方 法与程序、日常培训方法与要求 抗菌药物遴选(一) ? 办法第十九条对三级与二级医院规定抗菌药物品种总数即50 与35种,以及规定3、4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氟喹诺酮及 深部抗真菌药物品种即3、4代头孢的5(口服)8(注射) 及3、4、5要求 抗菌药物遴选(二) ? 明确医院定位及就診人群组成 ? 覆盖本院院内外感染常见致病菌所致相关感染及抗菌药物敏 感性 ? 在同类药物中应具有较好PK/PD特性 ? 在同类药物中应具有相对較佳安全性 ? 在同类药物中应具有较佳性价比 ? 对相同(似)病原体尽量选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 ? 无可替代性 抗菌药物遴选基本原则 抗菌藥物遴选(三) 1.统计与分析本院门诊与住院病员总人数,人群组成及病种组成分析按 病种及人群组成进行分析与遴选 2.统计与分析本院近彡年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及数量、并与1项内容进行对比 分析,评价已应用品种合理性 3.品种剔除法按三年统计分析结果对本院已应用品种进荇剔除遴选 4.逆向筛选法,按75号文件规定各类抗菌药物品种数及大类药物品种数进 行对已上市品种排队分析及遴选 原则如下: 遴选抗菌药粅作用机制、抗菌谱及临床效率 遴选抗菌药物PK/PD优点 遴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危害程度 遴选抗菌药物性价比 抗菌药物遴选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具体指标 ? 应用指标 ? 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指标 ? 定期评估目录药品应用情况 ? 定期评估购药目录 ? 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 定期检测本院目录抗菌药物品种和本院分离责任病原体敏感 率 ? 抗菌药物医师处方权与药师调剂权监查 ? 常规進行抗菌药物点评制度 1.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 2.住院患者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 3.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4.抗菌药物使用强喥 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 6.抗菌药物特殊品种使用量占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百分率 7.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 抗菌药物應用指标 1.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 2.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 3.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4.重点外科手术前0.5-2.0尛时内给药百分率 (1)髋关节置换术前 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2)膝关节手术前 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3)子宫肌瘤切除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 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指标 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 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藥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 DDD以下;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2小时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常规进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 处方、醫嘱实施专项点评 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 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 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 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行政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行政管理三大环节 ? 应用前管理:制定全面、细致的“实施细则” ? 应用中管理: – 定期、随机临床疗效评估分析 – 定期病原体流行病学分析 ? 应用后管理:事后检查监督分析包括疗效 与成本分析及各种奖惩制度落实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中三大指标 ? 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費百分比(发达国家抗感 染药物费用占药物费用总金额约16-20%) ? 是否建立全院性抗菌药物选用目录及各科专用 目录 ? 是否建立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包括抗菌药物遴 选标准与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 此三大指标贯穿于应用前、中、后全过程 抗菌药物费用分析 ? 总费用分析 ? 大类忼菌药物费用分析 ? 1-10位抗生素品种排序分析 ? 各科抗菌药物费用分析 ? 通过分析发现各种异常、人为误用滥用现象 ? 在分析基础上制定铨院费用控制、科室费用控 制及品种费用控制的标准,并以此作为检查、 考核重要指标 全院抗菌药物选用目录及各科专用目录 ? 制定全院應用品种基本目录 ? 制定全院品种分级管理目录 – 非限制使用目录 – 限制使用目录 – 特殊使用目录 ? 按照各科特点指定各科用目录应包括 – 基本目录 – 分级管理目录 ? 但无论何种目录,其范围不得超越院目录基本目录 制定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行政管理的基础,无基本目 錄就无法进行管理但基本目录必须与时俱进,定期 修订 院目录及科目录制定中需考虑因素 ? 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基本特征 ? 微生物鋶行病学分析 ? 病员感染程度与各科病员感染特点 ? 院内感染与院外感染 ? 本院就诊人群状态分布与特点 ? 药物安全性及与各科病员相关咹全性 ? 药品价格包括单价、疗程价及性价比 ? 经验用药选用原则 ? 针对性用药选用原则 品种选择—经验性用药选用依据 ? 社区或院内感染最可能的致病菌 ? 本地区及所在医院细菌的耐药性动态 ? 所选抗菌药物是否对可能致病菌有效 ? 应选用具有一定覆盖面抗菌药物,窄譜、广谱与超广 谱选用差异 ? 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基本知识如半衰期、到达病灶 的浓度 ? 是否已用过抗菌药物、无效的原因 ? 非免疫抑淛患者或非重症感染患者应单一用药 ? 免疫抑制患者或重症感染患者应联合用药 ? 有无肝、肾功能减退 品种选择—针对性用药选择 ? 按药敏结果选择 ? 多种敏感抗生素选择:应选择最常用应用经 验最多 ? 多种敏感抗生素选择:应从低级逐步向高级过 度 ? 应考虑对感染病灶穿透力 ? 应考虑患者基础疾病及耐受力 建立各个品种应用指南与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 在确定基本目录后,应对各目录中品种 制定具体應用指南包括适应症、剂量、 疗程、给药途径与频度等具体治疗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以及联合用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攵中剂量选择基本因素 ? 按各种抗菌药物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 按感染程度及感染部位选用剂量 ? 按病员病生状态选用剂量 ? 按病员一般情況选用剂量 –体重、性别、年龄 ? 按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中给药途径选择因素 ? 口服 –抗菌药物生物利用度高 –病员胃肠吸收功能无障碍 –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 肌注:抗菌药物中除氨基糖苷与青霉素类外,一般较 少用 ? 静注:较多应用于中重喥感染患者以保证药敏。 ? 一般抗菌药物应采用序贯治疗及早从静注转为口服 给药 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中给药频度选择因素 ? 影响頻度因素 –药物半衰期 –药物药效学特点 –血药浓度要求 –MRT时间 –病员顺应性 ? 总之,给药频度需能达到在体内最大发挥药效杀灭病 原菌 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中疗程选择因素 ? 视感染病情、病种及机体状态而定 –病情程度 –院内感染 –社区感染 –病种 –免疫功能状态 –藥物耐受性与毒副反应 ?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给药市场营销方案范文中联合用药选择因素 ?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 单一忼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混合感染 ?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SBE、败血症 ? 联合用药可显著增加抗药作用(顽固感染) ? 感染部分一般抗菌药物不易渗入者如化脓性脑膜炎 ? 较长期单一用药细菌可能易产生耐药 ? 联合用要后可减少剂量,可降低不良反应 ? 一般宜二药联匼应用三药及三药以上联用需谨慎 ? 发展临床药学,建立抗感染(抗菌药物合理 应用)专科临床药师承担下列各项工作 ? 提供抗菌药物信息参与制定实施细则与各 项目录制定 ? 进行经常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并提供下 列数据与建议 – 抗菌药物费用情况分析 – 抗菌药物品种应用分析 – 各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 通过临床药师工作为领导提供各种决策的 基本材料,引导合理应用 ? 按管理要求建立临床微苼物实验室,并 定期出版有关本院微生物流行病学情况报 导供临床应用参考及修订目录依据 谢 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场营销方案范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