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粑的关系赏析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另...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或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考语文知识归纳:修辞手法
来源:易贤网&& 阅读:82 次&&日期: 15:56:51
温馨提示:易贤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中考语文知识归纳:修辞手法”,方便广大网友查阅!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特点: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更多信息请查看
【】&&&&&【点此处查询各地各类考试咨询QQ号码及交流群】
易贤网手机网站地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易贤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和咨询回复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询为准!
相关阅读 & & &
&&& &nbsp&nbsp&nbsp会员注册
本站不参与评论!()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本站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当前位置: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文化民族群众路线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社 会 主 义 革 命 和 建 设革 命 军 队 建 设 军 事 战 略策 略 和 战 略思 想 政 治 和 文 化 工 作党 的 建 设 理 论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有何意义??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两个基本判断 一条路线,三大纲领一条道路,三大法宝? 第二节?? 第三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六论国情论 ? 时代论 ? 路线论 ? 纲领论 ? 道路论 ? 法宝论? 一、国情论? 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 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 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 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 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 ? ――毛泽东 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选第二卷) ?1.为什么要认识中国的国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要“有的放矢”。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来了去射中 国革命之的。为了这一点,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 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 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一切领导工作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个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 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兴国调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254页)。 ? 2、近代中国的国情: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 中国的决定性力量。帝国主义列强强迫 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从经济、政治、 文化等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 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是阻 碍中国独立д沟母驹颉
《烟台条约》简介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门户及长江后,又想打 开内陆的“后门”,从19世纪60年代起,不断探 测从缅甸、越南进入云南的通路。1874年,英国 再次派出以柏郎上校为首的探路队,在近二百人 的武装士兵护送下,探查缅滇陆路交通。英国驻 华公使派出翻译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1月,马 嘉理到缅甸八莫与柏郎会合后,向云南边境进发。 2月21日,在云南腾越地区的蛮允附近与当地的少 数民族发生冲突,马嘉理与数名随行人员被打死。 这即是“马嘉理事件”,或称“滇案”。 英国立即抓住这一事件来扩大它对中国的侵略。1875年3月, 英国公使威妥玛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六条要求:1.英国官员 参与调查马嘉理案;2.英属印度政府认为必要时可再派探 测队前往云南;3.赔款15万两;4.立即商定办法,以实 现中英天津条约所规定的对外国公使的优待;5.商定办法, 照约免除英商正税及半税以外的各种负担;6.解决各地历 年来的未结案件。从这时起,他断断续续同清政府进行了 一年半的交涉,不断以撤使、断交及武力相威胁,多方面 讹诈,以求实现这些广泛的侵略要求,并将各项要求扩大 和具体化。1876年(光绪二年)8月21日,李鸿章与威妥玛 在烟台正式开始谈判,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 列 强 瓜 分 中 国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 侵略势力狼狈为奸,相互勾结,成为了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 力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 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统治势力。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 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 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但依旧保持着, 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 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д梗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 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 势力、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的封建势 力的夹缝中产生和д蛊鹄吹模贾彰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五,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尤 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又毫无政 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 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是世 界所少有的。 江淮一带饥饿的农民 长江洪水暴发后的灾民 逃难的灾民 ?3.建党初期,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中共二大:“半独立的封建国家” “中国的资本主义,已发达到一定程度”。?中共六大:“中国现在的地位是半殖民地”, “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 封建残余“受了最后打击”,已“变成残余势力之残 余”――陈独秀 “中国目前是个资本主义社会”――严灵峰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国家了”――任 曙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刘仁静 ?4.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年12月):“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 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 义的入侵,促进了这种发展。” ? 但“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 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 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 和殖民地”? 性质: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 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 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 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 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 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任务: “毫无疑问,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 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 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 义的民族革命。”? 二、时代论?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在1940年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 代表大会上的演讲,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新 民主主义的文化》,2月20日在延安出版《解放》登 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后被收入毛选第 二卷。第四部分题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 分”对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做了科学的分析。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 个步骤 ?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 ?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 革命以来,起了一个变化。 ? 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 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 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 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的一部分了 ? 五四运动标志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三、路线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第一次提出: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 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完整表述:《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让我再说一遍: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 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 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 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 2.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 ? 1)为什么要无产阶级领导?――中国的阶级状况决定 ? A 资产阶级领导不了: ? 官僚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 ? 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 B 无产阶级有能力领导: ? 不仅具有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 受三种压迫,最坚决 ? 有共产党的领导,最觉悟 ? 出身于农民,最易建立工农联盟? ?2)无产阶级如何实现领导?? 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 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 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 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 领导。&① ? 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 基本策略: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 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 的方针, ? 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 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 武装。 ? 根本保证: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 (2)“人民大众的”――革命的动力? ? ?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主力军 最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革命的动力之一 根本动力:工人和农民 ??(3)“反对帝、封、官” ――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民族革命) 是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操纵是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推翻其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 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主义(民主革命) 封建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 政治 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 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为中国的现代化 和民主政治创造条件。 官僚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 结合着的,具有垄断性、买办性和封建性特征。严重束缚 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在不同时期有所同:国民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国 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革命。毛泽东: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封建经济占明显优势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而现阶段的革命是为了终结这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形态;既然中国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势力,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的民族 革命和民主革命;既然这个革命还有资产阶级参加,它还曾 领导过这个革命;既然这个革命的经济政策不是一般地废除 私有财产,具体地说就是要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 土地所有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保护之,所 以,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不是一般的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民主主 义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 ? 所处时代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的时代; ? 领导阶级新: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 先锋队-一一中国共产党; ? 指导思想新: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 革命前途新: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路线图鸦片战争 新中国成立民主革命旧1919年五四运动社会主义革命新 时代新 领导新 思想新 前途新 问题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 区别和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革命性质不同: ?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 畴,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 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 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它要建立的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 产阶级专政。 ?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 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 有制。? 革命对象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是资本主义革命任务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 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 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 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由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所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 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毛泽东: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 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 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 ?反对“左”倾主义“一次革命论”? 以王明为代表,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来完成,在反帝反封 建的同时,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和经济上实行“左”的政策,使中国革命蒙 受了重大损失。 ? 只看到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而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反对右倾主义“二次革命论”? 以陈独秀为代表,主张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将 来再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放弃党对民主革 命的领导权,同样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损 失。 ? 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而没有看到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 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 政。 ? “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错误的实质,在于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的性质。而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 既区别了两个革命阶段的性质,又分析了 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在理论上成功地解 决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和革命发展的前 途问题。 四、纲领论?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阐述了新 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1945年在党的 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对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具体阐述,作为新民主主 义的奋斗目标。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 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 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 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乞食的饥民 2)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四大家族垄断资本即蒋介石p宋子文p孔祥熙和陈果夫 p陈立夫以及他们的亲属经营p控制的资本。1927年蒋 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o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 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权o蒋p宋p孔p陈成为这个 政权的当权人物。他们凭借政治特权以强制掠夺的手段 o建立以他们为中心的官僚资本集团。四大家族控制了 以四行二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 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为中心的全国 金融,享有种种金融特权。他们通过币制改革、发行公 债等手段,掠夺了人民大量财富。四大家族积聚的财富 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官僚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的 70%。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 日,毛泽东在 上海市长陈毅 (右三)陪同 下,视察上海 公私合营申新 九厂,和荣毅 仁交谈。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 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 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 思想。? 五、道路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 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心城市通过武装 起义获得成功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革命成功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第一阶段:萌芽和奠基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秋收起义,毛 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主攻农村。1928年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 的斗争》等文章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第二阶段:道路理论基本形成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 中心,先在农村建立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再夺取全国政权 的思想。第三阶段:进一步丰富时期1938年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文章中明确指出经 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必然性:(1)从中国社会性质来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 家。外受帝国主义压迫,没有民族独立,内受封建压迫,在蒋 介石的反动统治下,人民一概没有言论集会的权利,所以中国 人民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从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动力看: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 军,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从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来看: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 过了革命的力量。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长期占 据中国的中心城市,特别是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和共产党 领导的革命力量很难在城市首先发展起来,而广大农村则是 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只能首先在农村积蓄革命力 量,以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可能性(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条件) ? (1)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帝国主义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且中国是一 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 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 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2)群众基础:地方受过大革命的影响,为建立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3)客观条件: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还取决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蒋介石新军阀统治不但未能解决引起中国 革命的各种矛盾,而且是日益激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的星 星之火必将发展为燎原之势。?(4)主观原因:相当数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3、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三者之 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保证。 ? 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 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4、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 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六、法宝论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章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 两次失败的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 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 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 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 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 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 期。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目的通过争取、团结和利用一切力量, 壮大自己,孤立敌人,以改变敌强我弱 的态势,夺取政权,取得革命胜利。 ?(2)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依据 必要性: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 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 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 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 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 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 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 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 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 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 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3)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 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 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没有农民 阶级的理解、支持、参与,就不可能有中 国革命的胜利) ? 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 (4)党在领导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 立性。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为方针。 ? 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 ?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 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 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 利。”“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依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人民 实行残酷的镇压,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无议 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 敌强我弱。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 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保持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 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3、党的建设 ? 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设。思想建设为首位。 ? 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党内小资产阶级和农 民占有很大比重,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 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主要矛盾。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 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 4、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关系(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 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3)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4)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 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分析 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对中国革命的经验的概 括和总结。 1、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 2、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进行革命、中国革命向何 处去的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 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封建帝国 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为实现国家繁 荣富强创造了前提。 历年考研试题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篇 第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2002年文科 第7题)?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 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 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 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2005年单选题第8题)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 半封建大国 ?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 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多选?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 发展的主观条件有(2000年文科第21题) 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 ?B.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 4.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 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 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2002年 理科22题) ? A.革命转变问题 ? B.统一战线问题 ? C.武装斗争问题 ? D.国家政权问题 ? E.党的建设问题 ? 5.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2005年多选题第21题)? ?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 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 湾改编,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 一原则是( )(08年单选第9题)A. B. C. D. 党指挥枪 官兵平等 拥政爱民 一切行动听指挥 7.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分析》中指出,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 甚少的主要原因( )(2009年单选第8题)A. B. C. D. 没有找到革命的新道路 没有扩大民主主义宣传 没有到群众中做实际的调查 没有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8.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 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2009年多选第27题)A.“毕其功于一役” B. 二次革命论 C.“无间断革命” D.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1.“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 点的错误实质在于(2000年理科第8题) ? A、抹杀农民阶级的革命性 ? B、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 C、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D、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 2.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纲领的著作是(2000年理科第 10题)?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新民主主义论》 ?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3.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2000年文科第11题)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 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 的最基本的根据是(2002年理科第7题) ? A.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 B. 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 C.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 D. 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 ?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2003年第8题)?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 6.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 是(2003年第9题)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2004年第6题)?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8.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 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联合政府》 选择题II ? 9.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 必须具备的条件有(2001年理科第22题) ?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 得胜利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 争得政策 ?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 时给予政治教育 ? D. 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政策原则 ? E.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 力的方针?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2002年文科第20题)??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 民族资产阶级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 ? 11.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2004年第20题)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 于一役” ?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辨析题? 12.1928年有人主张,既然中国革命的 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 产阶级革命。(2000年理科第31题) ?1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2001年文科第33题、理科第32题)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工业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