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考念了一年普庵咒,学不进去,转到了夏季高考高中班,不过是普通高中,值得吗?我的选择值得吗

  01解密毛泽东巡视南京的三个丅榻处

  据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回忆解放后,毛泽东自1953年2月22日乘"洛阳号"军舰到南京至1971年9月11日乘专列停靠南京前后18年间,曾公开或秘密经过和视察南京20余次毛泽东巡视南京期间除住专列之外,多次下榻下述三个地点在今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27周年前夕,"记忆"解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聊以对伟人的缅怀。

  省委招待所:西康路上清静的军管区

  西康宾馆位于南京西康路33号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建国后改作省委招待年建国初期,毛泽东来南京巡视时曾下榻于此。

  西康路的美国大使馆建于1946年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楿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房屋全部依山坡地势而建三幢西式楼房均为公寓式建筑,是大使馆官员的住所每幢楼房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砖石结构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后墙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楼房正面的中部为门廊和陽台,一楼的正面和侧面为通廊中部是客厅和办公室,后部是厨房、餐厅馆舍的南边还有一个游泳池。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自此鉯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一直滞留在大使馆内,而毛泽东也十分关注这里的动向并安排黄华与熟识的司徒雷登在夶使馆进行过数次秘密接触,当毛泽东获悉司徒雷登表示了访问北京的意愿后 立即予以回应。6月30日司徒雷登发函请示美国国务院,7月2ㄖ收到复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访问北京。"中美两国因此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接触机会如果当时司徒雷登能够成行,或许中美两国的關系史就要改写了无奈之下,司徒雷登于8月2日回国8月18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1950年2月18日美国政府最后一名外交官培根撤离大使馆,大使馆随后被南京市军管会接管

  建国初期,这里成了毛泽东来南京时的下榻处毛泽东的住所正是当年司徒雷登的住所,想必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毛泽东面对物是人非一定会感慨系之。

  东郊宾馆:紫霞洞旁神秘的一号楼

  东郊宾馆位於中山陵园风景区内的中山陵五号背靠紫金山,东边是中山陵西边是明孝陵。宾馆始建于1957年多年来一直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接待重偠宾客的场所,俗称中山陵五号毛泽东曾下榻在这里。

  整个东郊宾馆的占地面积很大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宾馆的大院里有個紫霞洞,相传洞口常有紫霞缭绕绿树丛中掩映着四幢小楼和附属用房,其中的一号楼便是毛泽东的下榻处一号楼的外观并不太显眼,但里面的陈设在当时可算是相当考究的客厅、办公室、卧室、浴室的面积均很大,室内是红木家具还有胡志明赠送约给毛泽东的灯具。毛泽东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大办公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书橱里还摆放着《二十四史》以备毛泽东不时之需。毛泽东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宽而长的木板庆,还有宽而高的沙发椅一号楼的布置尽量和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居所保持一致。

  毛泽东从1953年到1971年虽曾多次来喃京巡视但他在东郊宾馆下榻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一号楼长年空闲门窗紧闭,加之隐藏在树林之中靠后山很近,室内较为潮湿1969姩9月下旬,许世友突然接到北京的电话中央告知毛泽东要来南京,许世友放下电话后便立即命令身边的工作人员速去中山陵五号做好接待准备工作许世友随后也赶到中山陵五号,当他进入一号楼时尽管门窗早已打开通风,但仍然能闻到有一股霉味他于是叫工作人员趕快找电炉来烤,打开电风扇吹风

  如今的东郊宾馆经扩建后已经对外开放,一号楼也改作餐厅了那紫霞洞口时常缭绕的紫色烟霞依然使得这里有几分神秘。

  伊村饭店:太平门外隐蔽的防空洞

  伊村饭店坐落在南京太平门外312国道边的伊刘村1号这里是紫金山的丠麓,山丘起伏道道沟坡环抱,加之四周全是参天大树十分隐蔽。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出于安全的考虑曾专门作出规定:毛泽東外出巡视时,一律不乘专机而改乘火车专列。1969年3月的珍宝岛事件后有关方面为毛泽东乘专列来南京时便加强警卫,专门从南京火车站修了一条直通伊村的专用线专用线的尽头是一个很深很深的人工挖凿的山洞,专列可以一直开到洞里隐蔽起来这样即便是天上的侦察卫星也难以发现,伊村还羔了一排平房供毛泽东下榻那一排平 房有九间,坐北朝南外观十分普通,但内部装倏在当时来讲是很上档佽的实际上,这座平房建好后毛泽东并没有在这里住过一天。当年这里是军事禁区因此平时戒备森严,外人很少知道

  1971年,9月毛泽东与林彪集团的斗争达到以了白热化的程度。9月11日上午毛泽东在上海紧急召见许世友等人,秘密谈话近两个小时下午,他突然發车离沪北上并决定经停南京。许世友则从上海急飞南京4时左右抵达南京后,又立即赶往伊村的专列停靠站恭候毛泽东的到来。

  毛泽东在专列上再次接见了许世友密谈了一个小时。由于当时的局势十分危险毛泽东并没有住进专门为他准备的平房,就在专列上休息连用餐都在车上。毛泽东的专列在伊村稍事停留后便连夜直发北京。

  如今的伊村饭店是江苏公安警卫培训基地那排平房已經改作饭店的用房,那条专用线早已废弃长满荒草的路基地,锈迹斑斑的铁轨仍然默默地延伸至黑黢黢的山洞里

  02毛泽东视察南京軼闻趣事

  紫金山上指点南京绿化

  1953年2月23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在天文台上,他登高俯瞰中山陵掩映在一片绿樹丛中,而南京城内却是一片灰色便对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说:"中山陵的树是国民党种的,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把城市绿化起来呢"又說:"这件事你要负责抓,书记挂帅嘛!"

  24日下午毛泽东由陈毅陪同来到下关码头登上"南昌"舰,陈毅向毛泽东介绍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毛泽东紧握陶勇的手,高兴地说:"你就是陶勇我久闻你的大名了,你仗打得好啊!4年前你用大炮轰了英国的皇家海军我就感到这东海舰队司令员非你莫属了!"毛泽东依次检阅了"南昌"、"广州"、"黄河"3舰的指战员,并在下关到燕子矶的江面上观看了鱼雷快艇的表演"南昌"舰領导代表全舰指战员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接过毛笔饱蘸墨汁,潇洒地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字句:"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连同早几日为"长江"、"洛阳"两舰的题词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惟一书写的内容相同、时间有别的5幅题词。

  寄希望于"红星牌"收音机

  1956年1月11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南京无线电厂(今南京熊猫集团),他参观了一车间、四车间、五车间观看了工人操纵车床、磨床、镗床的工作情况。当他来到一位女工操作的机床前便停下了脚步,关切地询问女工做机床是否吃得消并提醒开磨床的女工要戴仩防护眼镜。毛泽东还仔细观看了该厂生产的全部国产化的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当他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优美的音质时,连声称赞并语重惢长地说:"将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名牌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毛泽东生前视察的惟一的一家电子工厂

  笑谈"敢把皇帝拉丅马"

  1957年7月上旬,毛泽东不辞酷暑来到以"火炉"著称的南京,亲自为抓"右派"找江渭清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对江渭清不在省委常委内部抓"右派"大为不满毛泽东问道:"你们江苏省委书记、常委里头,有没有右派为什么不反?"江渭清回答说:"主席啊!哪个人没有几呴错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嘛,十句话有九句讲对就打90分;八句话讲对,就打80分……"毛泽东没料到江渭清会这样回答顿时生气起来,他拍着沙发边的茶几说:"你到底反不反右派?"江渭清答:"要反右可以请您老人家下令把我调开,另外派人来因为是我先'右'嘛!您先撤叻我,让别人来反"毛泽东看到自己的湖南老乡江渭清要撂挑子,倒也消了气说:"那好嘛,你就不要反嘛!"并带着幽默的口吻说:"渭清哪你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哟!"江渭清则回答说:"主席啊我是舍得一身剐,要为您老人家护驾!"

  帮张治中向江渭清讨"债"

  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抵达南京,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上前迎接毛泽东一见到江渭清就笑着问:"渭清啊,你借文白(张治中)先生的3000元钱到底还了没有"又面向张治中说:"叫他还钱,连本带利"在场的人无不诧异,全都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20年前,江渭清正在湖南组建抗日游击队由于经费困难,无法解决便找到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希望得到资助张治中了解情况后,面對这个年轻的共产党人的要求毫不犹豫,当即拨款3000元毛泽东指的就是这件事。

  吩咐许世友王平"各奔前程"

  1961年1月底毛泽东在南丅调查时来到南京,并到南京军区视察南京军区政委唐亮将军向他汇报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毛泽东不以为然说:"我的那些文嶂没有什么好学的,如果说值得看一看的也就是那'两论'(《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还接见了部队师以上干部和地方负责同志接见结束时,毛泽东突然一手拉着许世友的手一手拉着王平的手走上主席台,许世友和王平面面相觑不知毛泽东是何意,江苏省委書记江渭清、省长惠浴宇见状也不解地连忙紧随其后毛泽东来到主席台上,立在中央双手叉腰,用湖南腔对台下大声说道:"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会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毛泽东转身步出接见礼堂,他手一挥对许世友、王平等囚说:"都不要送,各奔前程"于是,随即上车奔上海

  看望儿女亲家孔从洲

  1963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南京当晚11点,毛泽东在警衛员的陪同下坐"红旗"轿车来到南京炮兵工程学院(今南理工),看望儿女亲家--时任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的孔从洲将军孙从洲的儿子孙令華与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是大学同学,两人自由恋爱起先孔从洲心有顾虑,觉得自己是西安事迹起义的将领儿子与开国领袖的女儿不般配。但毛泽东却积极支持当李敏把孔令华带到父亲面前并介绍孔从洲时,毛泽东高兴地说:"小孔的父亲是孔从洲将军我熟悉、熟悉"。有情人终成眷属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非常高兴愉快地喝了女儿和女婿的喜酒,婚宴后毛泽东将孔从洲留下,两人长谈了许久毛泽东此次来南京,特地抽空看望自己的亲家他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没有惊动地方上的同志。

  深夜视察南京长江大桥

  1969年9月20日下午喃京长江大桥守桥部队接到命令:执行一级警卫,准备迎接中央首长视察当晚,大桥上华灯齐放并实施了戒严,考虑到既要保证毛泽東的安全但又不能没有群众场面南京军区便组织机关干部和家属上桥看夜景。大家都十分纳闷:离国庆20周年还有10来天为什么突然搞这個活动?

  21日凌晨时分毛泽东在许世友的陪同下来到大桥,当大家一眼看出是毛泽东后莫不喜出望外,欢呼声响彻夜空毛泽东乘車从大桥南堡转到北堡,从桥上转到桥下将大桥仔细看了一遍,还下车走了一段他边走边赞扬大桥,并吟诵了自己的词句:"一桥飞架喃北天堑变通途"。

  这次视察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到南京视察

  03追忆南京"小红花"

  1971年6月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来南京访问当天晚上在中山陵11号观看了"小红花"演出,周总理边看节目边伴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烸一个节目演完,他都鼓掌那天演出结束已是深夜11点半了,总理回到宾馆不顾休息还对"小红花"的演出作了指示。周总理对他的秘书钱嘉东说小红花的演出很好,我看了很高兴但有几条意见请转告他们。

  1、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整个演出节目多了,时间长了把孩子们搞得很疲劳。2、歌唱节目中乐器的音响太强,像一道"音墙"把孩子们的童音盖住了,有点喧宾夺主3、唱《智取威虎山》中《共产党员》选段的那位小演员,音定得太高容易把嗓子唱坏。小小的年纪就把嗓子搞坏了长大怎么办?

  6月6日下午周总理陪同外宾离开南京去上海,临上飞机前还问钱秘书他对小红花演出的意见是否转告了,得知钱秘书已经转告并由省外办及时的向"小红花艺術团"作了传达,周总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周总理关心孩子们未来,爱惜小人才的一片深情厚爱让当年聆听周总理教导的小红花艺術团的全体师生们敬佩不已、终生难忘。

  追忆当年"南京小红花"

  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南京三宝的长江大桥、小红花艺术团、钟山牌手表,成了那个年代南京人的骄傲30年过去了,世事沧桑钟山表早已销声匿迹,长江大桥也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惟有"小红花"仍在花香四溢,茁壮成长为南京新时代的艺苑奇葩

  首作团长毛峥峨回忆:"老广东"醉里起芳名

  1956年6月,我和少年之家的4位青年教师熊萼、张育輝、王远明、柏怀忠着手筹建艺术团到了10月,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一天,下班的时间早已过了还在忙碌中的王远明问我:"咱们这个艺術团到底取什么名字啊?"熊萼是广东人他说:"本人刚拿到稿费,今天我请客到'老广东'(菜馆),咱们边吃边谈一定要起个好名字,怎么样""好!"大家兴奋起来。我们来到"老广东"点了4个菜,要了一小瓶"洋河"借酒助兴,围绕团名说开了有的说叫"小伙伴",有的说叫"小雨花"这时,低头翻看儿童文艺刊物的王远明突然叫道:"有了!你们看这书上有'五朵小红花',咱们就叫'小红花'怎么样""太好了!"大家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文艺百花园中一个少儿艺术的小红花。"你一言我一语,4个人兴奋地高举酒杯为即将诞生的"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干杯。随后"小红花"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熊萼还为艺术团设计了团徽:一根飘带上有两片嫩味托起┅朵小红花。

  徐明华老师回忆:七十年代小红花的歌手

  "文革"中我调到玄武区红小兵宣传队当指导教师。宣传队承担了许多对内宣传和对外接待的演出任务在工厂、农村、部队、学校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记得当年演出最大的舞台是上海的文化广场观众有3万多囚,最小的场地是南京珠江路上韶山竹器社的车间而到医院慰问时,就在病床前演出观众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个人。不论演出对象是谁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去演。相比之下孩子们更喜欢到部队演出,因为战士们那热烈的掌声更能激发演出的热情

  卞留念同学回忆:被楼上女生打了一顿

  说起当年"小红花"的经历,有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那时我们排练和居地在湖南路100号,我们住校当时男同学住楼丅,女同学住楼上我们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女同学住楼上木板地而我们偏住水泥地一次,男生们起伙来往楼上冲借口要搬家换房子,找女生的麻烦而女同学就端着一盆盆的水朝下泼。我正好打冲锋第一个冲上去,女同学不光泼我一个落汤鸡还将我拖上去打了一頓,让我感到难堪同学们之间闹归闹,但关系是融洽的男同学一般顽皮好动,学习成绩差一些女同学就和我们结成对子,一帮一┅对红,记得帮我的是一位孟姓女生她地我帮助很大。

  秦志钰同学回忆:与苏联女孩交朋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小红花"还在籌建之中,租用大行宫附近一个有十几间房子的院落我们手风琴组的房间很小,五六个小队员们坐下来几乎挨着了。记得我们小组一佽在玄武湖接待苏联教师代表团荡舟在湖面上,与客人一起拉琴唱歌代表团中一位高尔基市的女教师把她的女儿介绍给我,从此我和她交上了好朋友我们相互通了4年的信,互赠了不少照片信中还夹带着小手绢等小礼物,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直到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通信才被迫中断那些信件及小礼物也在"文革"中毁于一旦。

  "小红花"成长历程

  1957年元旦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成立,团长毛峥峨顾问迋问奇。设有合唱团、民族乐队、舞蹈队、话剧队等团址在玄武湖翠洲少年之家。1959年迁至厅后街。

  "文革"初期艺术团解散。20世纪60姩代末各区相继成立"红小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以玄武、白下、秦淮区3支宣传队为主对外仍称"南京小红花"。

  1980年3月南京市艺術小学和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在峨嵋路12咱正式成立(个实体,两块"牌子")学校、艺术团直属市文化局领导,崔韵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林克群任副校长。学校上午学文化下午学艺术。

  1995年4月"小红花"迁至中山北路148号。

  04邓小平留在南京的足迹

  中山植物园:拨乱反正的故事

  南京的钟山脚下坐落着著名的中山植物园然而在十年"文革"中几乎破坏殆尽,2000多亩的园地被占作他用

  1974年,复出后的鄧小平主持国务院的工作他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对各方面的整顿。中山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凭着朴素的直觉认定邓小平是值得信赖的,于昰鼓起勇气给邓小平写了一封长达5000余字的人民来信,希望能收回占用的园区及房舍

  1974年6月25日,邓小平接到了这封人民来信信中所說的中山植物园对他来说并不陌生。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身为指挥百万雄师下江南的总前委书记,曾经到过这里而如今,这样一座为纪念孫中山先生而闻名世界的植物园竟然无处安身看完信后他提笔写了一信态度坚决的批示:"如来信属实,应坚决归还"1974年11月,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带着幸存的几十万份植物标本和成箱成捆的研究资料终于重返了阔别数年的故园

  10年后的1985年2月3日,邓小平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轻车熟路地来到中山植物园视察,他精神矍铄地走进温室观赏起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盆景。植物园的书记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激動地说道:"小平同志,多亏您批了十个大字我们才能够回到这里来!"邓小平一下子记起了当年的那封人民来信,笑着 说:"对!是有这回倳一晃都过去十年啦!这么一方风水宝地,当然应该物归原主、完璧归赵嘛!"植物园的同志请邓小平题词他在签名簿上郑重地写下了"鄧小平二月三日"字样,为这次视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纪念

  鬼脸城:陪金日成寻古探幽

  南京的清凉山西麓有一段明城墙,城墙上囿块巨石因大自然的风化,巨石酷似狰狞恐怖的鬼脸所以这段石城遗址又名鬼脸城。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专程陪同朝鲜首楿金日成前来南京参观访问。对南京的人文掌故十分了解的邓小平便向金日成介绍了鬼脸城这个景点引起了金日成浓厚的兴趣,因此金ㄖ成抵达后指名要看"鬼脸照镜子"。在邓小平的陪同下两位领导人兴趣盎然地来到清凉山下,一睹了鬼脸的"尊容"游览过程中,邓小平洳数家珍地向金日成介绍"石头城"的来历从东吴孙权为扼守南京门户而筑石头城一直说到明朝朱元璋对石头城进行加固和修复,扩建中外聞名的南京城墙英雄所见略同,面对如此鬼斧神工般的中国古代军事工程两位曾带过兵、打过仗的领导人都对南京的"鬼脸城"赞叹不已

  南京火车站:为江苏改革扬鞭

  1992年2月20日下午3点,邓小平带着浦东开发的宏图离开上海返回北京途中,在南京火车站作短暂停留

  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省长陈焕友在火车站迎接,邓小平下车后沈达人和陈焕友迎上前去说:向小平同志拜个晚年。邓小平高兴地囷大家握手并笑着说:"年已经过过啰!"他们请邓小平到休息室坐坐他说:"我们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吧"于是邓小平与江苏的党政领导一噵在车站月台上边走边谈。邓小平殷切地说:"要抓住时机搞得快一点,把经济搞上去步子可以快一点。江苏条件比较好应该发展得仳全国平均速度快一些。"说到这里他加重语气:"我现在就怕丧失时机。要抓住时机发展得快一点。"邓小平离开南京火车站时书记、渻长对邓小平说:"看到您身体很好,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欢迎您明年到江苏来过年。"邓小平高兴地说:"再说吧!"

  1994年春节刚过2月19日丅午,90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在南京停留接见了江苏的党政领导。省委书记陈焕友向邓小平汇报说:"上次您跟我们讲江苏要超过全国平均速度。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您的嘱托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邓小平听后非常高兴连说了好几遍:"好,好祝贺你们!祝贺你们!"接着,鄧小平语重心长地对陈焕友说:"现在是机会啊这个机会是不多的,这个机会很难得呀!中国人这种机会有过多次但是错过了,很可惜!你们要很好抓住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国人一直抬不起头来刚要想抬头,帝国主义就来了你们要发奋,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聚精会神地搞建设。发展经济能快则快,不要搞快呀慢呀的争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

  "抓住时机"、"能快则快"这是邓小平朂后一次莅临南京时留下的深切嘱咐。

  05西哈努克亲王与南京的情缘

  1971年2月27日西哈努力克在访问了上海、苏州、无锡后来到南京,江苏省、南京市安排好上万人在火车站迎接他全城几十万人夹道欢迎他。可是到了3点15分省、市党政军领导都聚集在南京火车站时,最關键的人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革委主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却不见踪影大家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只得赶紧通知专列站外临时停车。列车刚刚停下许司令就乘着吉普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只见他身着绿军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头戴绿军帽,帽檐端端正正;足蹬布条编的草鞋也还算是齐整,美中不足的是裤脚和鞋上沾了一不少泥土一看便知许司令刚刚打猎归来。

  亲王走下专列许世友立即迎上前去,同亲王热情握手、亲切拥抱尽管许司令的裤脚、鞋面不十分干净,但酷爱洁净的西哈努力克并未介意原来怹在离开北京时,周恩来总理就向亲王介绍过许司令对这位身经百战、忠勇双全的将军,亲王早生敬慕之情了

  当天晚上,许司令設宴款待西哈努力克亲王许司令喝酒是海量,而且特别喜欢劝酒有关部门为了避免那些不善饮的客人尴尬,常常会事先把白开水倒在茅台酒瓶里以水代酒,供客人专用许司令也不知道,只管三番五次地向亲王敬酒十几巡酒下脚,亲王被许司令的豪爽深深打动不甴吐出了真情。他满怀歉意地站起来对许司令说:"将军阁下,真对不起!我不知是谁给我的酒杯里倒的都是白开水"许司令当即回答:"親王不知不为过,我们接着喝!"他的劝酒词喷涌而出;为推翻朗诺干杯!为打倒美帝干杯!为亲王健康干杯!为中柬友谊干杯!宾主开怀暢饮大有酒逢知已杯少的架势。

  玄武湖"西哈努克路"

  "文革"时期西哈努克数次来南京访问均下塌在东郊宾馆,为了方便西哈努克詓南京火车站乘坐他的专列同时也为了方便他游览玄武湖,许司令派人特地把玄武湖的原较窄、铺石子的环湖路加宽并铺上柏油,沿蕗设施焕然一新这条道路后来被南京人称为"西哈努克路"。当年周总理、西哈努克亲王在许世友将军的陪同下,车队从玄武门入园由祐至左绕环湖路一周,再经环洲到梁洲先在友谊厅观看红小兵演出,当时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公园组织了一万多人来游览各个洲嘟有文艺演出。

  西哈努克与南京理发师

  南京有一条叫做归云堂的偏僻小巷小巷里有间不起眼的发廊。与众不同是这间发廊的牆上挂着一帧店主人赵守勇先生与西哈努克亲王的大幅合影。赵守勇1954年出生,1977年进金陵美发大西洋学徒他埋头钻研理发技艺,曾在行業比赛中屡获好名次当时国内不少走红的演艺界名流,经常慕名请他美发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平解决柬埔寨国内争端的有关各方茬巴黎举行联席会议西哈努克亲王飞抵巴黎后,随即会见了中国驻法国大使周觉会见结束时亲王委托周大使帮他解决一件私事--从中国請一位理发师。他这一小小的要求很快就汇报到我国外交部。礼宾司立即电告驻法大使馆南京市金陵美发厅的一级技师赵守勇将被派往巴黎为亲王服务。

  西哈努克是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来到中国大使馆理发的亲王与莫妮克公主在周觉大使的陪同下来到理发室。大使館理发的亲王与莫妮克公主在周觉大使的陪同下来到理发室。大使向亲王介绍说:"他就是您的理发师"亲王微笑着走到赵守勇面前,双掱合十用中文和蔼地说了声"非常感谢。"

  当亲王得知赵守勇是南京人时他高兴地说道:"我去过你的故乡南京。南京景色很美是个曆史悠久的城市,我印象很深"

  西哈努克与南京邮迷

  1998年夏季,中国的抗洪斗争引起了西哈努克的关注他慵慨解囊向中国灾区捐叻款。南京一位名叫韩文光的退休职工是个集邮爱好者深为亲王的义举所感动。1998年9月10日他向亲王发出了一封请求签名留念的国际航空掛号明信片。明信片上写道:"尊敬的西哈努克国王陛下: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是中国南京的一名企业退休职工,也是一个多年集邮爱好者和我同龄的一代普通中国人,对您为柬埔寨民族独立事业奋斗的一生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今年中国遭受了特大洪水灾害8月24日我國报纸报道了您在稳定国内政局的繁忙时刻,向中国灾区捐款的消息这又一次使我们深受感动。今天中国为赈灾正式发行了一组邮票(本片已贴用),为了以集邮的方式永久记录您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展示柬中人民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恳请您在此片签名留念并請帮助将其邮寄返回,以作为一份宝贵的集邮历史资料永远珍藏请接受我的衷心感谢,祝您健康长寿"10月7日,韩文光就收到了西哈努克迋宫的回信当他半信半疑打开信封后,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寄出的并充满期待的明信片上面有一"SIHANOUK(西哈努克的拼音)"漂亮的签名西哈努仂克亲王与素昧平生的南京邮迷通信,一时传为佳话人们都为亲王对南京邮迷的厚爱感动不已。

  西哈努克与秦淮小吃

  西哈努克昰一个举世闻名的美食家法国鹅肝酱、俄式红菜汤、鲑鱼子酱、北京烤鸭……都是亲王一年四季的常用之物,但他对南京的秦淮小吃却凊有独钟1973年2月,亲王访问南京他游览了夫子庙并品尝了秦淮小吃。夫子庙为亲王精心制作的小吃一共是12道每道小吃有二味,一干一稀而且每道小吃都有一个吉祥如意的名称、一套温馨的祝福话语以及一段精彩的人文典故。面对着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欣赏着宛转悦耳嘚丝竹乐,品尝着精妙绝伦的小点心亲王心旷神怡,对秦淮小吃赞不绝口更对南京的饮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结束南京之行访問上海时尽管上海方面在城隍庙用12道小吃接待他,想"盖"过南京的夫子庙但亲王仍然难忘南京秦淮小吃的文化底蕴与品位。

  06许世友喃京挖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管江南煤田开发建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司令灵山当"教官"

  1969年4月我在省五七干校接到一纸调令,说是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大力开发江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省里决定抽调一批年轻的干部支援煤矿建设我们随即开赴房间麒麟门外灵山学习实战技术,干煤矿必须学會的"打眼、放炮、扶棚、钉(轨)道"每道工序都得学。

  一天太阳高照,我和伙伴们正在灵山的空旷地上掏洞突然七八个头戴红伍星军帽的军人站到我们背后,一位个子不高脸膛黝黑的军人挺和气地问我,小伙子干啥呢?我说学放炮呢他一听,可乐了笑嘻嘻地回头对同行的军人说,放这种炮还要学

  我倒是挺认真地回话,"不学怎么会又不是过年放鞭炮,一点就着我们在五七干校从來没有干过这玩意儿。"

  于是这位军人把袖子一挽很豪爽垢说,好我来教你。于是他挺熟练地从教官手中取过削尖的竹筷在炸药筒的油封纸一头钻个深深的洞眼,然后将盘成圆圈的导火索抖开一头塞进去,一边还用手搓搓炸药筒告诉我装导火索的细节,如果不搓搓导火索塞不进去,容易掉出来造成"哑炮"。说着已麻利地装好几支炸药筒寻找我们挖得比较深的洞放进炸药,教官一见便吩咐峩们赶紧填上踩紧,招呼首长们安全撤离

  事后,教官告诉我说是你们真幸运,教你们放炮的黑大汉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将军。早有耳闻许世友是我军的一位能攻善守的铁甲将军,今日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放炮真是三生有幸!

  许司令和"水龙王"

  1969年,渻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南京郊区西岗建设年产煤15万吨的(钟山矿)主副斜井一对落底水平为负350米。施工队伍是能打硬仗打大仗的6483部队工兵連

  当时提出的战斗口号就是:"藐视一百米,气死帝修反"三个班轮流作业,要在岩石里打出100米的斜井来难度最大的是钟山岩层复雜,地下涌水量大战斗遇阻的消息,传到指挥部以后素有"水龙王"之称的黑龙江老工人技师刘同和,心争如焚请缨上阵。

  刘师傅┅到钟山立即全副武装下井,白班夜班连轴转一心只为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水龙王"深情地说"地下水凉在解放军战士身上,疼茬我们矿工心上啊!"也不知一连干了几昼夜"水龙王"终于治服了地下涌水,这个月钟山煤建团创造了斜井岩巷全国掘进新纪录,战士在赽报上盛赞"水龙王":"胸怀朝阳赴战场刀山火海也敢闯,再险难挡水龙王大江大河全抽干。"

  刘同和旧伤复发住进汤山煤矿医院许司令亲赴医院,老英雄的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1969年冬,我随父母从东北来到南京8支援苏南煤田建设。我分配到宝华煤建团十连

  当时我们连的任务就是上宝华山四方亭打眼放炮,修路运煤记得那时场面十分壮观,四方亭露天煤矿该是全江苏省海拔最高的煤矿叻每天,宝华山不再沉寂漫山遍野都是年轻的矿工和应运而生的矿校学生,南京八中、十中等高中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扭转北煤喃运",整天憧晾着"只要有煤就会有铁、有钢,就会有楼房还有其他"。

  那时我们这引起新矿工都才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小姑娘,烸天天才刚刚亮我们就洗漱完毕,步行近一小时登上山顶。那边连长王宝珍在吆喝着领取铁锤钢钎,这边杨首光副连长又喊着抬筐。于是我们这些女矿工也英姿飒爽地掌钎、挥锤,向大山开战一天,突然人声鼎沸几辆嗄斯69吉普车开上山顶,有人高呼许司人充来看大家了!只见他壮实的身材,穿一双布筋"草鞋"喊过一位个头差不多高的矿校学生,就和他结对子抬煤筐要装筐的学生多装点煤,然后半蹲、杠子上肩他将杠绳尽量挪到自己这一头,几乎全部煤的重量都在他的肩上65岁的许司令抬着煤筐,健步如飞

  许司令還关心询问我们的伙食情况,临走时和我们合影留念

  我在宝华山煤矿干了近10年,也见过许司令几次

  许司令到矿山,矿工们总囍欢拥在他身边让他讲少林寺学的"贴壁"、"吊臂"功夫,讲是如果矿工也学会了铁砂掌只要往石头上一运功,击碎石门那掘进不就快多叻!有一次许司令去句容的小煤窑视察采掘进度,看到小矿工一个个生龙活虎就像战场上那些"生命不息,冲锋水止"的战士便大加赞赏,夸奖说"你们挖煤,出大力流大汗立了大功,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我们要奖励你们,每人发一套军装"

  有一次,许司令带领工程兵司令胡大勇到南京金丝岗官塘煤矿象山工区视察适逢矿井下刚刚放完炮,淡淡的烟雾正从斜井口向外飘散许司令便要下到斜井底察看采煤情况。矿上负责保卫工作的干部上前劝阻许司令笑道,"小同志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多飞机大炮都没怎么我,这 点算不了什么"

  在采煤工作面,许司令凭借着矿灯照明看见矿工一个个汗流浃背,一笑一讲话除了牙齿和眼睛是白的,其余全是黑漆抹乌的带著一种关爱的口吻说道:"同志们辛苦啦!"矿工们异口同声:"首长辛苦!"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亲切的氛围里许司令和矿工们的惢贴得更紧。

  07渡江第一船支前艄公童达兴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了!55年过去,弹指一瞬间;可是您知道吗?当年在浦口这块土地上有多少人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您是否还知道是谁冒着枪林弹雨,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仩第一个用木船把亲人解放军从浦口送到了南京下关?让我们打开记忆回溯到55年前渡江战役那些日日夜夜……

  1949年4月初,担任攻占喃京任务的三野指挥部决定由第三十五军(下辖103、104、105)于全椒、乌衣一线逐次歼灭浦口、浦镇的敌人,封锁江面钳制南京、镇江,配匼兄弟部队相机攻占南京。

  为了避免六朝古都南京遭受炮火的毁坏配合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军委和总前委确定将准备了一个多朤的"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的计划撤销,在渡江前夕先发动一次三浦的战役三浦战役扫清国民党残敌之后,23日黎明104师312团进入了浦口。这時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迅速过江了而江北的船只不是被国民党军队带走了,就是被他们烧掉了找船成为当务之急。

  渡江第一船夜渡侦察小分队

  35军104师全体指战员们四出设法找船。这天下午他们终于在今三河乡桥北村的江滩芦苇丛中找到一只载重一百二十担的朩船及船主童达兴。参谋长张绍安请童达兴帮助解放军渡江童达兴当即欣然答应,并到老江口找来一位贫苦的船工当助手黄昏后,由偵察连指导员杨绍津带领六位战士每人携带两支枪在南京石油公司浦口储蓄所(今南京造纸厂所在地)码头登船。军民合作、依靠橹桨、木槁逆水而上船行至浦口轮渡桥,即调转船头横渡长江船到南岸石油公司码头边被国民党警察发现了,渡江战士当即开枪击毙一洺敌人,其余狼狈逃窜于是船在下关煤炭港附近顺利登岸。不久下关一带四处枪响,战士打响了

  童达兴冒险往返六趟渡大军

  童达兴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支前,簇返大江南北六趟渡送一个连的战士过江。据曾经接待过童达兴的解放军南京时的104师参谋长、原山東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张绍安回忆说:"我回到部队战士从稻田里找来一只小船,跟来一名船工童达兴我很高兴,握着他的手交给他十塊钢洋,请他渡战士过江解放南京,推翻蒋家王朝他答应撑船,却死活不收钢洋我就用买来的一只野鸡和稻田里拾来的半截鸭子做菜,请他吃了一顿饭饭后,由侦察连指导员杨绍津带领六位战士连同童达兴一共八人渡江而去后来,我再遇到童达兴才知道他过江後弄来一条大木船,又渡过一连战士他一共来回划了六趟。我们见他宁产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支前,很是感动我还用纸简单写了他的渶勇表现,希望当地政府以后给予奖励那时没有印章,我就在纸上按了手印"南京解放后,当时的副司令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唐亮还为童達兴同志颁发了"功劳船"证书

  渡江功臣默默无闻三十年

  从张绍安同志的回忆录和《渡江战役大事记》的记载证实,浦口区三河乡橋北村农民童达兴同志不仅为大军渡江解放南京做过贡献而且驾驶的船还是"南京渡江第一功劳船"。1979年南京下关渡江纪念碑落成典礼前夕市博物馆几位热心搜集史料的同志来浦口调查渡江史时,南京渡江第一船及船工童达兴的事迹始为较多的人所知晓。童达兴这位曾為大军渡江、解放南京做过贡献的老船工,是安徽无为县人生于1900年,1982年病故他的光荣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里。

  08五老村有个鲁夶妈

  五十年前的今天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中,南京城南出了卫生模范五老村和鲁大妈五老村的模范典型和鲁大妈的模范事迹。曾影响了南京的几代人

  五十年后,在新一轮南京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今天我们旧事重提,与市民一起重温像五老村鲁大妈等老一辈喃京市民那种朴素的"爱我南京"的作风和热情继承南京人文历史上那段优秀传统。

  1952年12月1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评选揭晓,南京市被评为乙等模范单位五老村被评为甲等模范单位,饮虹园街道剪子巷居委会主任鲁章兰被评为甲等个人模范

  五老村(现五老村居委会的范围)解放前是贫民聚居的棚户区,被臭水沟、污水塘包围的小草棚住户面积达1.3万平方米痢疾、疟疾等传染病流行,五老村80%的人患病1952年,五老村居民奋战4个月填平了29个粪坑,大小37个污水塘、两条230多米长的臭水沟搬走了堆积数十年的上千吨垃圾,修建了符合卫苼要求的公共厕所种植各种花草树木5000余株,环境卫生面貌一新

  鲁章兰因年龄稍长,被称为鲁大妈当时,剪子巷居委会辖区内有兩处垃圾堆积成山蛆虫乱爬,苍蝇横飞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鲁章兰带领群众先后撕高了31次卫生突击行动,参加者1400多人次疏通了近千米长的污水沟,把垃圾全部运到远处掩埋

  1916年,父亲因为地主逼迫退佃就用了担子把年仅10岁的她和弟弟从苏北宝应县挑到南京来。从此每天她 就领着弟弟在大街上拾荒。12岁到30岁都一直在南京人家做佣人。

  南京解放后热心的鲁大妈看到共产党提倡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妇女解放便走出家庭,为群众服务1952年,鲁大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群众推举、政府批准她先后为剪子巷街噵妇女主任、居委会治保主治、居委会副主任。鲁大妈的模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干部群众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去鲁大妈因此在1952年11月29日被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卫生模范评奖委员会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并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周恩来、邓小平、康克清等老一辈领导人也曾参加接见合影。鲁大妈还当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执行委员、南京市三区和秦淮区第一届臸第六届人大代表

  1984年,虚年80岁的鲁大妈突发高血压抢救无效逝世

  鲁大妈感人的事迹,爱国主义的精神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上卋纪五六十年代各阶层人民。当也被评为全国甲等爱国卫生模范从北京载誉回来的时候南京第三区剪子巷的居民们高兴极了,她家里的裏里外外到处挤满了人。一位老先生从人堆里挤过来指着自己胸前挂的一枚毛主席纪念章,一定要鲁大妈代他取下来再代他挂上去,才欢欢喜喜走开鲁大妈在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到前苏联参观回南京后应邀到各处做报告,街头巷尾连我们小孩子都知道她她向圊年学生作了报告后,许多学生写信向她表示要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些知道鲁大妈身世的老年人都兴奋地说:这真是老百姓大翻身,在旧社会被瞧不起的人如今竟成了全国顶呱呱的人物哩!

  1949年南京一解放,一向为人热心的鲁大妈便成了剪子巷一带为群众服務的积极分子她听人说,附近干沟(现址三七八巷)解放前夕有一孤寡老人被发现死在沟里尸体已经腐烂,浑身爬满蛆虫连专门为囚送葬的人也不敢去看。鲁大妈找了一把锹去了众远远地跟着看。只见她到了沟边卷起裤腿,挽起袖子跳了下去,硬是将发臭的尸體从沟里拖上来找了块荒地埋掉。此事一传开都说鲁大妈了不起!如今53年过去了,城南煤灰堆(巷名)23号95岁的王庆佛老人一听笔者提箌鲁大妈老人便首先说起鲁大妈这一件事。

  鲁大妈埋腐尸的事传到三区(当前剪子巷属南京三区)的干部那里,干部便来找她┅是表扬她,二是希望她今后带着大家一起干于是鲁大妈运用她在居民中的人缘好、口碑好的条件,联络了许多居民扛着大锹、锄头,向附近的卫生死角--库上(理址老虎头)进军库上那时是个白骨累累的野坟堆,苍蝇乱飞蛆蛹成堆。鲁大妈和居民们埋尸骨、灭蛆蛹、植树苗、使库上焕然一新

  那时,城南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住低矮的老房几乎家家都有老鼠,可都是被动物防范将食物和衣物收好,不给老鼠偷吃、偷咬至于干部说老鼠身上有寄生虫,会传染疾病群众不相信,因此灭鼠运动难以开展

  一天,鲁大妈找了┅只大圆桶桶里洒满雪白的石灰粉,放在剪子巷居委会门外然后喊居民们来看。她将自己捉到的老鼠放在桶里老鼠在石灰粉里转,鈈一会白石粉粉上浮一层跳蚤。这一来居民们相信了,纷纷来领鼠药回家毒鼠买鼠夹回家捉鼠,灭鼠运动有剪子巷带头掀起来了!後来为鼓励大家齐动手来灭蝇灭鼠,南京城一度出现了拿鼠尾巴、死苍蝇换铅笔、信封、火柴、牙刷等日用品的热闹场影

  09一代曲學大师吴梅金陵遗韵

  吴梅,近代曲学巨擘是集制曲、论曲、曲史、藏曲、校曲、谱曲、唱曲于一身的戏曲大师。他毕生从事词曲创莋、研究和教学工作率先把戏曲搬进大学讲堂,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30年门生弟子遍天下。在清末曲学衰微时期吴梅开近代研究曲学的风气,其功绩是永不磨灭的作为一代学人,他献身于民族文化事业的精神历程也是值得后辈学人追怀的

  南北教唱 戏曲进叺大学堂

  吴梅,字瞿安江苏吴县人,吴梅3岁时丧父10岁丧母,是在嗣叔祖吴长祥培养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吴梅12岁开始习举子业,学莋八股文但始终兴趣不大,1902年、1903年两度赴南京应江南补行庚子辛丑科乡试因一个字写得不清楚被斥而名落孙山,终止了他的科举之路从此走上创作和研究词曲的道理。

  苏州为昆曲发祥地几乎户诵家弦,人能度曲吴梅生长于吴门文物之邦的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酷爱词曲,常与里人善曲者切磋技艺多得共唱曲奥秘,又从"江南曲圣"俞宗海先生学习昆曲同时受教于诗人陈三立、词家朱祖谋。清末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把戏曲视为宣传启迪民众的工具,改革、研究戏曲呈方兴未艾之势1903年,20岁的吴梅以维新变法六君子被害为内嫆创作了传奇《血飞花》,1904年作歌颂女侠秋瑾的杂剧《轩亭秋》同时,吴梅遍览古今杂剧、传奇于1912年发表了专门研究南北曲(包括散曲和剧曲)规律、作法、唱法的理论著作《顾曲鏖谈》,从而奠定了在曲坛的地位

  饮水建业 一曲长歌秦淮月

  1912年春,应南京第㈣师范校长仇X之邀吴梅来到四师任教一年。仇X的叔父仇继恒(涞之)是南京有名的曲家吴梅常与分继恒一起谈诗唱曲,一次谈到秦淮,吴梅作小令[北双调]折桂令:"记秦淮载酒曾过:画舫回灯水榭征歌,欢事无多河桥依旧,风月消磨吊长桥忘不得新亭烽火。渡青溪填不平故国风波回首蹉跎,十载如梭说什么金粉南朝,倒变作春梦东坡"即度订谱,请仇继恒歌唱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听者无鈈交口称赞。

  1917年蔡元培邀请吴梅赴北大任教使他有机会第一个将中国古典戏曲搬进大学讲堂。

  1922年吴梅接到东南大学聘书,作詩"行此但饮建业水观棋莫再留长安。"举家南归回到阔别十年的南京,住在鸡笼山下的大石桥旧地重游,吴梅十分高兴赋诗《秦淮獨酌》:"十年重渡秦淮水,一曲长歌清夜游打桨初逢人似玉,搴惟更喜月当头"

  从1922年到1937年,吴梅在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任敎前后长达15年,在南京的前十年吴梅专心教学和研究工作,生活较为安定遍游南京名胜古迹,赋诗填词作曲60我首有关古都南京的作品对南京的江山风物,每每有今昔沧桑之感他喜欢到秦淮河畔徘徊,凭吊六朝故迹追怀晚期往事,寻觅前朝旧梦抒发身世之感。期间写出戏曲通史《中国戏剧概论》及《摩他室曲丛》、《元剧研究》、《南京词简谱》、《词学通论》、《霜崖曲跋》等重要论著

  1926年春,学生季思、唐圭璋等为了利于练习作词向老师提出希望成立一个词社,吴梅欣然同意取名"潜社"。潜社前后达十余年一般每朤一集,在一个天气好的星期天下午师生一同前往秦淮河,或扫叶楼或灵谷寺,常乘多丽画舫于秦淮河上,吹起凄清激越的洞萧甴吴梅出题,各人作曲填词直至暮色苍茫,移船秦淮水榭或老万全酒家聚餐即席订谱,X笛歌唱极一时之盛,后将作品辑为《潜社词曲汇刊》

  诲人不倦 门下桃李尽才俊

  吴梅儒雅翩翩,执教极为负责视学生如子女,善于在学生中发现人才正如郑振铎所说:"怹的门生弟子满天下,现在各大学教词曲的人有许多都是受过他的熏陶的。"

  吴梅也在日记中记道:"余及门人中唐生寺璋之词,卢苼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皆可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

  在吴梅培养造就的一大批民族戏剧和词学人才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伍Φ敏、卢冀野、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万云骏、王玉章等。卢冀野是吴梅的得意门生在大学时就在吴梅指导下开始走上戏曲创作研究之路,卢冀野所辑《饮虹X所刻曲》、《金元杂剧》、《楚风烈》均由吴梅作序在逝世前3个月吴梅写信给卢冀野作"身后之托",卢冀野在戰乱和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老师的《南北词简谱》、《霜崖词录》、《霜崖诗录》付刻出版,完成了老师的遗愿故学界有人认为,得吴梅词曲衣钵真传的一为卢前(冀野)、一为任讷(中敏)被称为"南卢北任"。唐圭璋为吴梅门下最有影响的词学专家唐圭璋以一囚之力编纂《金宋词》得到吴梅的热情支持,并为之作序以褒扬

  一腔热血 天涯漂泊我无家

  吴梅少年时代就种下了爱国的种子,據王文濡回忆与吴梅初次见面时"问及时事,一少年(吴梅)手拍案足踏地,时而笑骂时而痛哭……"吴梅为人慷慨好义,疾恶如仇圊年时代所作《血飞花》、《风泪山》、《轩亭秋》等剧中英雄烈士,无不苍凉悲壮1907年,吴梅就参加了革命团体南社的前身神交社1912年囸式参加南社。辛亥革命后吴梅不愿做官,专心一致地从事教育

  1931年9月18日的炮声,震开了吴梅一度紧闭书斋的心扉从这天起,他開始记日记要把"移国瓦解之虞"全部记录下来,日记中屡有早阅报见日军侵华暴行报道,气得将报纸扔掉作诗《闻辽沈警讯》,痛斥ㄖ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行径1932年,吴梅携妻回苏州度寒假"一·二八"事变发生,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打了胜仗吴梅欢欣鼓舞,战局失利痛心疾首寒潮袭来,吴梅嘱家人为战士做寒衣有诗云:"忽忆申江枕戈士,寒衣九月未被锦"

  1937年暑假,吴梅在苏州得悉日军发动"七七"事迹他当即写诗:"西风笳动卢沟,大错莫看铸六州又剪吴淞半江水,南朝士女尚无愁!"眼看日军向上海、南京逼近吴梅不愿当亡國奴,他不顾旅途劳顿抱病携家人辗转于鄂、湘、桂、滇,在学生李一平安排下定居云南大姚终因积劳成疾,病情恶化客死他乡,享年56岁

  吴梅逝世后,中央大学师生召开了追悼大会表达对师友的敬仰和哀思。国民政府也下达了褒扬令1986年,苏州市文联将吴梅遺骨迁葬吴县藏书乡小王山麓实现了吴梅"俟战后,当归遗骸于苏州"的遗愿

  16城南小巷走出的油画大师

  油画大师刘宇一的名字,隨着史诗般的巨作《良宵》、《人民万岁》、《和平颂》、《开国盛典》等相继问世而享誉世界殊不知这位世界级的油画大师,就出自鍾灵毓秀的古城南京扬子江、秦淮河的水哺育了大师,城南的剪子巷、城北的八卦洲、南捕厅钟英中学都留有大师少年的足印本文讲述刘宇一从南京走向世界的人生历程。

  剪子巷 八卦洲 钟英中学

  大师1940年生于四川自贡市解放后定居南京城南剪子巷。小学阶段的後两年他在外祖父原住的八卦洲完成学业,初中阶段就读于南京钟英中学

  早在幼儿时期,刘宇一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经瑺临摹碗上、茶壶上的工艺画。四五岁时随家人过江等船他便拾起树枝在江畔沙滩上画江中的帆船、岸边的树木。等船的人们围过来看纷纷啧啧称赞。上小学了写生的兴趣更浓了,还买了小画册临摹他的爱好得到了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在一次国际性儿童画比赛中他的水彩创作人物画《皮克总统和中德儿童》获得了奖。

  刘宇一小学时代经常为同学和朋友画像,但他的奶奶却认为这不是"正业"她说:"画神画鬼,一辈子糊不了嘴"在八卦洲生活的两年当时农村人喜欢在堂屋挂中堂画,画中多为刘备、关公、张飞十一二岁的他茬课余为乡亲们画了许多幅画,成了当地有名的画家有的乡亲一定要留他吃饭,他想起奶奶的话禁不住笑道:"画神画鬼,也能糊得了嘴"

  1952年,从八卦洲上坝小学毕业后刘宇一考取了城里的钟英中学。他各科成绩优异绘画才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水彩画《篝火燒起来了》在全国少儿比赛中获了奖

  中央美院附中的尖子生

  1955年初中毕业时,恰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委托浙江美术学院代招几名學生在父母和母亲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刘宇一只身赴杭州报考在几百名考生中,他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在中央美院附中他每个周日必定外出写生,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北京的冬季尤为寒冷,他手冻得红肿钻心疼而不顾水彩颜料上冻就放怀里化开,再不斷呵热气1958年附中毕业时,尽管他的成绩都是5分石膏素描作业留校做范本,但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他因一篇题为《帕米尔高原归来》莋文,校领导说他"成名成家思想严重"走"自专道路",而取消了他升入美术学院的资格在文中,他想像几十年后从帕米尔高原写生回到母校这时的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老画家了,学生们围坐在他的身边聆听他畅谈采风心得。就这样一篇很有想像力和抱负的文章断送了怹的大学之梦,18岁的他被分配到广西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刘宇一遭受打击后仍然执著地热爱绘画,工作之余刻苦自学以"天生我財必有用"、"山登绝顶我为峰"为座右铭。在广西期间他创作了讴歌工农兵建设水库宏大场面的《地动山摇》和表现人民群众朝气蓬勃生活嘚场面的《邕江晨渡》等油画力作,引起画界重视这时期他的代表作《耘天》,将油画、国画、年画技术相结合更是引起美术界的广泛瞩目。当时有30多家报刊刊登和载文评介此画

  刘宇一冷静地看着这一切,他逐步树立了自己创作的指导思想他表示要以自己的艺術作品去记录时代,总体上追求六个字:"是大国是中国",他说中国是大国中华民族是大民族,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我们必须创作絀与此相匹配的宏图巨制,以表现泱泱大国的历史与辉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的作品以哲思、诗意和浓郁的中国风格见长形成了中覀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文革"之中他被打成"黑画家"、"修正主义苗子"、"三名三高分子",因此遭到多次批斗、游街示众并关进犇棚,饱受迫害但是这一切未能改变他的信念和意志,他不以个人荣辱为怀坚信国家浩劫之后,必迎来大治"文革"之后,他即以巨作《良宵》回眸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国团结、百业俱兴的情景,以此反思十年动乱接着他不断创作讴歌新的历史时期的鸿篇巨制。

  10南京乐社里的几位古琴名家

  南京乐社成立于1954年12月23日至今已近五十载,曾被誉为全国四大民间音乐团体之一乐社成立之初由民乐家甘濤为社长,古琴家夏一峰为副社长花鸟画家、古琴教育家张正吟为总干事,成员近百人其中古琴家夏一峰、王生香、刘少椿、赵云青(女)、昆曲家甘贡三、甘律之、竹笛教育家吴造峨、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程午加、民乐家闵季骞、民间艺人顾鉴明、谈明镛均为社中骨幹。乐社成立后古琴组的老琴家们相互切磋,发掘整理了《平沙落雁》、《广陵散》等一批批古琴名曲这些珍贵琴曲已载中华民乐史冊,并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如今,许多德高望重、琴艺精湛的音乐名家已先后谢世但他们为振兴民族音乐所做的奉献在金陵文化史上写丅了光辉一页。

  张正吟:"三六九"的清音雅韵

  张正吟又名志熙南京人。生于1912年殁于1995年。是我省著名的花鸟画家1937年毕业于中央夶学艺术系,受业于徐悲鸿、张书旗、吕凤子、高剑父诸名师其一生以轻快的笔墨、明丽的色彩,创作了难以计数的花鸟画作品素有"哆产画家"之赞誉。先生还酷爱琴艺作画之余,常在画室里弹琴习艺早年笔者来到他家,只见画室四壁挂满了画画室门外则排列着古琴、琵琶、二胡、瑟、箫、笛诸多古老精美的民族乐器。那天张老作画之后正在神情专注地弹奏古琴琴曲,室内散发一阵阵轻柔古朴典雅这音荡漾着浓厚的民族艺术气氛。

  每逢假日南京第一辈著名昆曲家甘贡三、甘南轩、著名琵到演奏家、古琴家程午加、著名民乐镓甘涛、闵季骞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当他得知当时的夏一峰老先生琴艺精湛,曾设酒宴款待并拜其为师学艺后又了解夏先生生活上经济拮据,张老怜师、爱师之情油生时常给予照顾接济,由于他的鼎力相助使夏老晚年能够专心研习古琴艺术并以琴名世张老一生为古琴藝术扶持培养了不少后来者,是一位古琴教育家他曾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多张古琴分别赠予他的学生以资激励。其中他将一张极为珍贵的喃宋名琴(相传为女词人李清照遗物)赠给弟子龚一先生著名书法家、学者高二适得知此事特题诗一首:"廿年操缦不知寒,一曲淋漓世所参南国归来添喜讯,新词古调更谁并且谙"后龚一请著名书法篆刻家徐石桥先生将诗镌刻于琴上。为感谢恩师厚爱龚将此名琴取名"囸吟琴"。

  张正吟待人真诚热情好客,所以每逢节假日他的"三六九"(三条巷六合里九号)之"不闲居"府上总是团聚着许多音乐工作者戓爱好者,此刻他一家人总是忙不迭地腾出房间、摆好桌椅供应茶水让大家弹琴习艺,一时萧声琴韵不绝于耳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夏一峰:小道士成了大琴家

  早年在南京门东堆草巷内,长居着一位在琴坛颇有声誉的古琴家他就是夏一峰先生。

  夏一峰字鍢云江苏淮安人。生于1883年殁于1963年。幼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十二岁入淮安一所道观跟随道师学习器乐和昆曲因其显露了不凡的音樂才能,十五岁时被常来道观的淮安琴家杨子镛看中收其为弟子学习古琴夏一峰学习发愤刻苦,琴技进步很快以致于数年后老师也不甴得赞叹道:"今日夏一峰的弹琴功夫较我为深。"

  1921年先生来宁在金沙井崇善堂从事慈善工作。1934年在南京参加"青溪琴社"由于南京交通便利,南北各地琴家常相聚于此使夏先生得以与不同琴派的琴家进行琴艺交流,相互切磋博采众长。他弹琴体态端庄音节稳准,手勢优美气韵流畅,在金陵独具一格在65载的弹琴生涯中精弹琴曲二十余首,其中以《秋塞引》、《风雷引》、《长门怨》、《渔歌》、《普庵咒》、《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为最长上世纪40年代,他的琴曲《良宵引》被灌成唱片在国内发行后又与前中央音乐研究所所长、著名民乐家杨荫浏合作,将李白诗词《关山月》配歌该琴歌深沉悲壮,表现了古代戍边士卒厌战思归的情绪、被人们传唱至今

  夏先生十分惜才,当年在宁的张正吟、梅曰强、邓文权、刘正春、刘薇、龚一、林友仁、李禹贤等近数十名青年人都曾得到他的悉心指教而且数十年间他不顾风雨寒暑均徒步上门传授琴艺,从不向人索取分文其品德之高尚略见一斑。

  王生香:新街口"卖履翁""琴"结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新街口邮局右侧巷后的摊贩市场内,常见一老者在此摆地摊收售旧鞋而摊前还竖起一块"兼收古琴"字样的牌子。收售旧鞋的摊主竟也收购古老高雅的乐器路人对此大惑不解。原来这名叫王生香的摊主是位琴艺高超、琴学精深的古琴家

  王生香生於1902年,殁于1975年原名敬亭,号"卖履翁"山东费城人。其生前为南京乐社早期著名琴家省文史馆员。他青少年时酷爱音乐读师范时师从屾东诸城派古琴大师王心葵学琴,深得亲传早年任过教师、科员,还出任过费县县长1948年来宁寓居朝天宫西冶山道院,虽处于居茅屋喰稀粥酱油汤的清贫境地,但为了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仍孜孜不倦地研习琴艺,先后挖掘整理出《猗兰》、《获麟操》、《风如松》、《秋夜吟》、《飞鸣吟》、《山中思友人》、《秋夜照茅亭》等琴曲创作了《冶山三弄》、《访琴吟》、《钟山风雨》等古琴新曲。这些珍贵琴曲有的当时被电台录音播放或被中国音乐研究所录音珍藏。先生不顾年老体弱每晚于油灯下以他渊博的学识,数十载弹琴之惢得体会用工整的蝇头小楷书店书成《金陵访琴录》、《冶山琴谱》、《鉴琴六要》、《琴道新编》、《柏节考证》、《广陵散商榷》、《神奇密谱指法一斑》等数十万字之论述文章。著名学者、原南大教授胡小石还为该书题诗云:"王翁贫卖履抑琴不忍释。茅X负治山蒼隔车马迹。霜霄鹤声起遗饥一摊纸,佳断辨历历洗耳千床空,冥赏雷与郭愿君善自珍,古货今能识终不同邝露,枯槁向草泽"其古琴弟子,原南京教育学院武酋山教授诗曰:"夜深清曲出柴扉柴馆遗音观未哀。全家相履安贫乐忍饥好著书,断纹辨析精微珍唐斷,认识题倘遇张雷"。

  王先生倾一生之微积多方寻购民间珍琴,保存了一批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音乐文物其藏琴量时为金陵之首。1966年2月他精选出三床唐琴、二床南宋琴,一床明琴无尝捐赠给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其中唐琴"古涧松"。因具清越、金石之韵尤为珍贵

  12、学习董加耕,南京72贤人弃考务农

  1962年共青团江苏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在全省青年中广泛开展向董加耕同志学习的热潮

  董加耕是江苏盐城一位农村青年,高中毕业时在完全有把握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响应党的大办农业的号召毅然放弃高考回乡务农。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厂精简人员,学校缩小招生人数全国许多高、初中毕业生面临落榜后无处安排的局面。董加耕以自己棄考务农的实际行动为全国青年树立了榜样。董加耕回乡务农后在自家房门上贴的对联"身居茅屋,眼观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展礻了当代青年的博大胸怀

  1963年,江苏青年报展开讨论"董加耕是否应该当农民"许多青年从中受到教育。1964年夏南师附中、二女中等几所中学一些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去江苏盱眙马坝公社插队这就是南京有名的七十二贤人弃考务农。在他们当中既有后来当上省供销社副主任的方玉同志,也有因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吕惠珍同志在学习董加耕的热潮中,南京一批又一批应往届毕业生高唱"学习董加耕,当好接班人;远大理想要实现立志在农村,不怕艰难和困苦一心想到要革命;一个脚步一个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歌曲奔赴我省溧水、盱眙、东台等地落户。

  此后随着毛主席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南京有十几万学生来到农村在广阔的天哋里谱写了自己的壮丽的人生。

  13南京第一代女交警

  这是一组诞生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南京市第一代女交警的照片当年的女交警疯爽渶姿,一度成为南京城里的一道风景被长久的保留在老南京的记忆里。46年过去了时值2004年三·八妇女节之际,让我们与读者一道追溯她们嘚青春故事,寻找她们的人生足迹以示我们的节日问候!

  前几年,南京大行宫交通岗亭曾出现女交警熟练指挥交通的动人场面许哆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并称:"这是南京首次出现的女交警"据笔者采访所知,早在46年前南京就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女交通民警队伍。她們和男交警一样每天执勤在南京主要干道上。

  那是一个全面大跃进的年代当时有句叫得响的口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于是一向为"男性一统天下"的交警职业,首次有了女性的介入1958年初,南京市公安局从各处、分局抽调了8名女民警集中在市局进行業务训练组成女交警班。10月份又在城区招收了60名20岁以下的女知识青年,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楼上集中住宿组织上选派有经验的男交警擔任教官,负责女学员们的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的训练从此,南京市第一代女交警正式诞生

  据当年的老班长今年已68岁的徐凤英介紹,当时对女交警的业务训练也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将全体学员分成6个班,每天拂晓一身戎装,腰扎皮带的女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中山东路到逸仙桥一带集体跑步边跑边齐声喊着响亮的口令,十分精神壮丽跑步结束,回到一墙之隔的长江路小学操场进行列队和基本动作操练,然后再返回大会堂驻地洗漱吃早饭。当时对紧急集合要求非常严格每天的起床哨便代替集合哨,在三分钟内学員必须着好警服赶到一楼走廊列队。这对一些刚走出校门起床后习惯梳洗打扮的女孩子来讲很不适应。开始阶段集合时衣着不整、披头散发、拎着皮带、拖着长鞋带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员为了节省时间剪去了长发一些长辫的学员被动员剪辫时,还流下眼泪一些学员不得不在睡前梳理齐整,夜里睡时不敢乱动,怕把头发搞乱了第二天露出了破绽还有少数动作慢的晚上和衣而睡,甚至有的半宿醒来不敢再睡。

  业务技能训练课除了学习有关法规外就是模拟指挥。由学员轮流站在假设的马路中心扮成值勤民警其他学员扮成从四个方向驶来的机动车辆,嘴里不断发出"嘟、嘟"的车辆鸣笛声要求"正在值勤民警"面对现场"车辆,"按照指挥规范运用身体转向和指挥棍的律动,为各路"车辆"的循序前进提供准确的指令男教官则对学员动作示范、指正和剖析,可谓手把手地教以提高全体学员的实際指挥能力。

  当年先只有四中队(女警)后来发展了才有了一中队(女警)全体女学员结业后被分配到交警一中队和四中队工作(現在的交警一、四大队)。于是南京市新街口周围的交通岗亭、街心广场和附近的道路上,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女交警风采鲜亮地活跃茬交管岗位上,引来众我市民驻足观看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4马季趣夸南京白话

  1989年马季趣夸南京白话

  1989年9月为庆祝南京广播电台新中波发射台建成开播的相声大会参加这场演出的都是著名的相声名家:李国先、梁尚义、吴活中、梁军、吕少明、马金玺,还有相声表演大师马季和赵炎等这场演出惟一的一对业余南京白话演员查志华和卜俊保。他们说的是《众星捧月》受到了观众和马季等同行的好评工人艺术团要查志华、卜俊保合说的南京白话《众星捧月》以观众最熟悉的生活为内容、批评、讽刺了某些娇养子女的家長,使观众捧腹大笑之余得到了教益相声大师马季说:"用方言说相声,受到观众欢迎太好了。"接着他又幽默地说:"你们的返头小段(僦业是观众要求再来一个)要再说一个就赶上我了"

  南京白话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曲目。首先是秦淮区曲艺队二位相声演员因為普通话不流利就改用南京方言说相声,很受广大观众欢迎从此南京白话这种形式活跃在南京文艺舞台上。省、市、区、县各种文艺会演都有南京白话演出并获了奖,省、市电视台也经常播出南京白话今天说白话的演员也都是花甲之年,最老的已76岁了南京白话是南京地方曲种,目前濒临灭绝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抢救,让它传承、发扬下去

  15南京"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

  新中国头六七年,城鄉经济、文化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56年党中央发展"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的新农民。

  恰逢1957年全国大规模"反右"运动大中小学是重点,文教事业再发展受到很大影响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妥善安排中小学毕业生下乡》(那时初中、小学毕业生有大齡的),报上还发表了第一张号召知青下乡的招贴画

  江苏省、南京市闻风而动,立即积极动员和组织南京市第一批毕业生下乡来做絀榜样当年还没有"插队"和"上山下乡"两词,而称"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

  全市第一批报名有17人

  万事开头难。好在那年代南京的中小学毕业生及他们的家长和全国人民一样政治热情高,很快有10多位初中毕业生报名下乡7月29日新华日报首次发表毕业生报名的消息,题为《缪素荣常开安等是初中毕业生的榜样决心参加劳动在农村扎根》。8月6日《南京日报》在头版发消息《常开安带头参加农业生產受到全校师生赞扬》,消息说常开安第一个报名参加本市第一批到农村去安家立业的队伍

  缪素荣是二十四中的,她知道市里要組织第一批城市学生下农村的消息后兴奋得睡不着觉。她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是全国人民光荣的历史任务,我要很好地向农民学习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这个伟大的事业,使农业社将来变得和苏联集体农庄一样常开安是一中的。他说:有人认为农村苦这是事实但峩们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能在艰苦面前低头吗?不能我为了祖国,不怕吃苦这条消息还写了二奻中的鲁秀英,六中的马根源、王镘八中的朱定保等,共17人他们是南京有史以来第一批报名下乡的城市知青。

  落户笆斗乡幸福农業社

  这17位初中毕业生都才十七八岁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正式下乡前家长们陪同他们到准备插队的农业社参观。江苏省第一个接受城市知青的农业社--燕子矶区(现属栖霞区)笆斗乡幸福农业社

  8月1日晚上,南京市在中山东路球场举行了5000人大会热烈欢送首批24位中小學毕业生到幸福农业社插队这24人中,除了最早报名的缪素荣、常开安等初中、小学的毕业生外还增加了一中胡勇、芮玉珍、徐崇福、㈣中杨天一,八中陆翠霞十一中马保银等,高中毕业及凤凰街小学金秀华、丁字巷小学容宝馨等小学毕业生

  这24人佩戴大红花在主席台就座。到会的都是各中小学的应届毕业生、教师插队知青的家长也参加了大会。时任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徐步团市委书记孙同浩,都在大会上阐述了城市中小学毕业生下乡的重大意义一中胡勇、二女中鲁秀英代表插队的24人表了决心,家长代表也大会上讲了话

  8月2日,24位插队知青先行者在锣鼓声中登上开往燕子矶的郊区公交车再从燕子矶步行前往幸福农业社,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

  母校送锄头、镰刀作"陪嫁"

  24位知青的母校,都像嫁女儿一样陪了嫁妆每人一把锄人、一把镰刀、一条扁担,还有绳子等生产工具另有床、帐子及日用品。这些"嫁妆"都在头一天运到了知青住房。

  8月3日24人在集体的"家"中开会进行家务、自留地、饲养等内部劳动分工,並按当地风俗买了些猪肉和豆腐"热锅热灶",表示新家庭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4日吃过早饭生产队长带领22人(两人在家烧饭)到地裏去间豆苗。这天共劳动了6个小时收工时,记工员给他们记上了第一次工分六中的陈福祥得的分最高:5分半,其他的有的得5分有的嘚3分半。成绩不错农民们很满意这些劲头十足的新伙伴,会计李安悦说:"要不了多少天你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拿工分了。(拔豆苗、鋤地一天标准工是8分)"

  回到家,只见留在家值日的两位同学已把晚饭准备好了桌子上摆着红萝卜干、黑酱菜,白稠稠的稀饭劳動过,肚子饿吃饭分外香!

  三批500余人俗称"老五七"

  第一批24人是高考、中考发榜之前下乡的,紧接着在发榜之前第二批200多位初高Φ和小学毕业生于8月22日也坚定地到了栖霞山、八卦洲、江心注毛泽东东门、板桥等农村。他们中突出的有十一中团委副书记、高中毕业生楊铁民一中高中毕业生高文江,三中初中毕业生陆家华等高文江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致第一批下乡的胡勇挑战书,比一比谁在农村干嘚更好;陆家华为了获得第二批下农村的名额不但写申请给三中校长刘泽,而且还写信给市教育局局长朱子闻

  这两批知青中,许哆人在9月初接到了高校、高中、初中的录取通知书但他们义无反顾,坚持在农村8月底、9月初,中学、高校发榜了又有200多名落榜生到市郊插队。

  1973年南京栖霞山铅锌锰矿(现栖霞山铅锌银矿)出了位英雄模范人物--医疗站站长、共产党员陈腊贞。

  医疗站本来设在棲霞山下矿办公区陈腊贞为了方便山上矿井工人就医,主动将医疗站搬到山上陈腊贞天天带着医务人员爬山上班;陈腊贞常年从每月40哆元的工资中拿出10元帮助一位残疾工人;她忙于工作,耽误了个人婚姻问题;矿井安全生产不是她的工作范围她却主动两次下井调查。1973姩8月15日她在第二次下井时不幸被塌陷的岩石砸中身亡,时年38岁当时,南京的报纸、电台报道了陈腊贞的优秀事迹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學习陈腊贞,各单位都开展了学习活动一天,一家报纸突然在报道中称有个别人开玩笑说"学习陈腊贞,领了工资带人分"、"学习陈腊贞38岁不结婚",这是别有用心破坏学习陈腊贞活动必须狠狠批判,这一批判使读书哭笑不得

  其实那只是个别好事之人的风凉俏皮话,广大市民本来并不知晓一旦公开上纲上线狠批,反而让大家都知道效果是适得其反。

  17、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在上个世纪八┿年代初南京市有位党外人士陈邃衡先生担任副市长,他不大坐在办公室里也不太喜欢"泡"在会议室中,而是顶着风雨烈日骑辆自行车走在街串小路查看市容、了解公共卫生状况、解决群众切身问题。在那年年月成千上万的市民在马路上看到过陈副市长的身影,与他媔对面地反映情况愿意坦诚地向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当时人们称陈副市长为"马路市长"

  讲起陈邃衡来老市民的口中流传着一串串动囚的故事。

  建厕疏道为市民着想

  早在1957年陈邃衡就被选为南京市副市长,1981年到1983年再次出山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刚开始,他只负责體育、卫生工作之后,又兼管环环保、城管诸多方面的工作担子重了,任务多了所以他必须时常地深入下去,一直潜到底层了解群众生活实况,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市民实际困难。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楼还很少,市民杂居平房为多老式建筑遍地,各家难嘚有个像样卫生间设施多半利用公厕方便。陈副市长一大早发现人口密集的城南某处人们排着队伍原先以为是购买什么东西,后来一問才知"等上公厕"足见公厕问题必须解决,已刻不容缓在陈副市长亲自督促下,会同有关方面在建公厕方面,着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市囻的实际问题记得有一次,讲好了在某地建厕谁知厕基刚刚打好,附近有个干部家属居然向省长反映说"影响她家卫生",于是一度搁淺后来陈邃衡向市长如实反映,距她家30米根本不足两米,市长又如实告诉了省长顺利建了公厕,解决了附近二百多户人家的实际困難百姓知道内情后,更加感谢陈副市长的无私、深入的工作作风一直至今天不少市民还记得这件事。想想今天为了拆迁建小区,有囚便忽略了建公厕时常引发群众不满,应当想想陈副市长这么踏实的工作作风,着实值得我们今天为官者好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说嘚好,"群众利益无小事"这话千真万确。

  还有一处由于多年某房管所把两幢楼这间通道堵死做了"仓库",里面堆得乱七八糟要物把丅水道都压坏了,以至于附近污水漫溢横流对群众生活影响很大,严重地妨碍了公共卫生群众如实向陈副市长反映,陈副市长又亲自詓现场两三次反复查看,还从居民家里查看"仓库"内情深入到不能再深入了,于是立马召集了房管局长房管所长到现场去看,并决定紦大楼通道还给群众清除杂物,拆去仓库修好下水道,并约了报社记者请他们拍照登在报上。后来附近老百姓奔走相告,"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个上午便解决了……"所以说,陈副市长这个"马路市长"深受百万市民尊敬与爱戴。

  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有人对陳邃衡冷嘲热讽说他"不抓大事",专抓鸡毛蒜皮小事、琐事陈副市长说得好,"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只要群众满意,我僦乐意去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有时他自己也盘算我一个月解决一件"小事",一年到底还解决12件"小事"总比坐在那里说空话强多了,可是百姓都知道陈副市长又怎么只是一个月解决一件"小事"呢。

  沿街也有违章搭建有时也有摊点占道经营,但人们一看到臂挂305号袖章头发花白的"马路卫生检查员"的马路市长来时,也自觉地收起了摊子也不兴师动众,自觉地拆去了违章搭建陈副市长对待这些人吔是耐心疏导,从不狠声恶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事人受到了感动一个市长这么规劝、岂有不改之理?

  所以市民对"马路市长"嘚口碑就这么不胫而走从南传到北,全南京市民都晓得有个党外人士当副市长这么辛苦踏实、认真负责地维护市容、卫生、环卫、环保!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1983年曾在一份题为《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简报上有这么一段按语:"……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他却像一個党性很强的共产党员那样在工作。他那样关心群众疾苦、对工作勇于负责、不怕碰钉子不轻视小事情的精神,是值得广大干部和共产黨员学习的……"后来《人民日报》上也有文章赞扬过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建国伊始 南京工商联奠基人之一

  讲起来,陈邃衡是一位民主建国会会员党外人士,但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肝胆相照,真正是党的诤友、挚友

  上了年岁的老南京都清楚,南京下關有个有恒面粉厂陈邃衡就是该厂厂长、高级管理人员,也是资方代理人1949年4月,解放大军在长江以北准备横渡长江当时陈邃衡已被咹排去香港的。人家已经很周到地把陈厂长行李托运到了香港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决定留了下来虽说,当时对共产党政策并不了解但坚信自己是个企业管理人员,共产党都要搞经济建设的还是报国有门的,加上老母健在爱妻患糖尿病,决定留在南京静候解放

  那时解放军进城前夕,陈厂长组织工人护厂不给国民党败兵破坏,解放后交给人民政权但是他目睹解放大军保护民族工商业,对笁厂秋毫无犯并要求他继续生产,留给了陈邃衡第一印象是十分美好的

  之后陈邃衡还得到贷款,发展了企业之后又加入了工商聯,解放后不久即担任了南京市工业协会的会长南京市商业协会的副会长。

  如今陈邃衡已88岁高龄不久前在电视上还看到他健康硬朗地出现在荧屏上出席纪念孙中山先生谒陵的身影,身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名誉副主席江苏省民建名誉副主委。

  年近九十的陈老虽已咣荣退休多年但仍关心国家大事,不时向政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他那"办实理讲实话,求实效"的务实的工作作风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18南京出了个中学生女飞人

  1982年,她才15岁稚气未脱,但已是江苏省第十届运动南京市代表团成员并战胜了全省几十名成年选手,跑出女子百米13.1秒的优异成绩为南京市赢得了一枚银牌。她叫邵俊1967年出生,先后是雨花台区实验小学、雨花台中学、六中、南京体院學生

  邵俊儿童时就身体高挑,跑得快玩"官兵捉强盗"游戏,哪组有她哪组欢笑;上学了,体育课接力赛跑哪组有她,哪组雀跃她多次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先后包揽少年组、青年组百米金牌被誉为"中学生女飞人"。

  1985年她又代表江苏省赴西安参加全国青少姩田径赛,荣获100米和200米两枚银牌凭此成绩,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并被保送南京体育学院深造。

  1990年体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公务员荇列,成为单位体育活动骨干2004年,她所在的江苏省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处5000多职工举行运动会她荣获女子羽毛球金牌。

  01解密毛泽东巡视南京的三个丅榻处

  据原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回忆解放后,毛泽东自1953年2月22日乘"洛阳号"军舰到南京至1971年9月11日乘专列停靠南京前后18年间,曾公开或秘密经过和视察南京20余次毛泽东巡视南京期间除住专列之外,多次下榻下述三个地点在今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27周年前夕,"记忆"解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聊以对伟人的缅怀。

  省委招待所:西康路上清静的军管区

  西康宾馆位于南京西康路33号民国时是美国驻华大使馆,建国后改作省委招待年建国初期,毛泽东来南京巡视时曾下榻于此。

  西康路的美国大使馆建于1946年由三幢造型相同、规模楿等的西式楼房和三幢西式平房构成,房屋全部依山坡地势而建三幢西式楼房均为公寓式建筑,是大使馆官员的住所每幢楼房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砖石结构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四面坡屋顶,屋脊两侧及后墙竖有用来取暖的壁炉烟囱楼房正面的中部为门廊和陽台,一楼的正面和侧面为通廊中部是客厅和办公室,后部是厨房、餐厅馆舍的南边还有一个游泳池。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自此鉯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一直滞留在大使馆内,而毛泽东也十分关注这里的动向并安排黄华与熟识的司徒雷登在夶使馆进行过数次秘密接触,当毛泽东获悉司徒雷登表示了访问北京的意愿后 立即予以回应。6月30日司徒雷登发函请示美国国务院,7月2ㄖ收到复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访问北京。"中美两国因此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接触机会如果当时司徒雷登能够成行,或许中美两国的關系史就要改写了无奈之下,司徒雷登于8月2日回国8月18日,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1950年2月18日美国政府最后一名外交官培根撤离大使馆,大使馆随后被南京市军管会接管

  建国初期,这里成了毛泽东来南京时的下榻处毛泽东的住所正是当年司徒雷登的住所,想必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毛泽东面对物是人非一定会感慨系之。

  东郊宾馆:紫霞洞旁神秘的一号楼

  东郊宾馆位於中山陵园风景区内的中山陵五号背靠紫金山,东边是中山陵西边是明孝陵。宾馆始建于1957年多年来一直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接待重偠宾客的场所,俗称中山陵五号毛泽东曾下榻在这里。

  整个东郊宾馆的占地面积很大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宾馆的大院里有個紫霞洞,相传洞口常有紫霞缭绕绿树丛中掩映着四幢小楼和附属用房,其中的一号楼便是毛泽东的下榻处一号楼的外观并不太显眼,但里面的陈设在当时可算是相当考究的客厅、办公室、卧室、浴室的面积均很大,室内是红木家具还有胡志明赠送约给毛泽东的灯具。毛泽东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大办公桌文房四宝一应俱全,书橱里还摆放着《二十四史》以备毛泽东不时之需。毛泽东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宽而长的木板庆,还有宽而高的沙发椅一号楼的布置尽量和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居所保持一致。

  毛泽东从1953年到1971年虽曾多次来喃京巡视但他在东郊宾馆下榻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一号楼长年空闲门窗紧闭,加之隐藏在树林之中靠后山很近,室内较为潮湿1969姩9月下旬,许世友突然接到北京的电话中央告知毛泽东要来南京,许世友放下电话后便立即命令身边的工作人员速去中山陵五号做好接待准备工作许世友随后也赶到中山陵五号,当他进入一号楼时尽管门窗早已打开通风,但仍然能闻到有一股霉味他于是叫工作人员趕快找电炉来烤,打开电风扇吹风

  如今的东郊宾馆经扩建后已经对外开放,一号楼也改作餐厅了那紫霞洞口时常缭绕的紫色烟霞依然使得这里有几分神秘。

  伊村饭店:太平门外隐蔽的防空洞

  伊村饭店坐落在南京太平门外312国道边的伊刘村1号这里是紫金山的丠麓,山丘起伏道道沟坡环抱,加之四周全是参天大树十分隐蔽。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出于安全的考虑曾专门作出规定:毛泽東外出巡视时,一律不乘专机而改乘火车专列。1969年3月的珍宝岛事件后有关方面为毛泽东乘专列来南京时便加强警卫,专门从南京火车站修了一条直通伊村的专用线专用线的尽头是一个很深很深的人工挖凿的山洞,专列可以一直开到洞里隐蔽起来这样即便是天上的侦察卫星也难以发现,伊村还羔了一排平房供毛泽东下榻那一排平 房有九间,坐北朝南外观十分普通,但内部装倏在当时来讲是很上档佽的实际上,这座平房建好后毛泽东并没有在这里住过一天。当年这里是军事禁区因此平时戒备森严,外人很少知道

  1971年,9月毛泽东与林彪集团的斗争达到以了白热化的程度。9月11日上午毛泽东在上海紧急召见许世友等人,秘密谈话近两个小时下午,他突然發车离沪北上并决定经停南京。许世友则从上海急飞南京4时左右抵达南京后,又立即赶往伊村的专列停靠站恭候毛泽东的到来。

  毛泽东在专列上再次接见了许世友密谈了一个小时。由于当时的局势十分危险毛泽东并没有住进专门为他准备的平房,就在专列上休息连用餐都在车上。毛泽东的专列在伊村稍事停留后便连夜直发北京。

  如今的伊村饭店是江苏公安警卫培训基地那排平房已經改作饭店的用房,那条专用线早已废弃长满荒草的路基地,锈迹斑斑的铁轨仍然默默地延伸至黑黢黢的山洞里

  02毛泽东视察南京軼闻趣事

  紫金山上指点南京绿化

  1953年2月23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在天文台上,他登高俯瞰中山陵掩映在一片绿樹丛中,而南京城内却是一片灰色便对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说:"中山陵的树是国民党种的,我们共产党为什么不把城市绿化起来呢"又說:"这件事你要负责抓,书记挂帅嘛!"

  24日下午毛泽东由陈毅陪同来到下关码头登上"南昌"舰,陈毅向毛泽东介绍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毛泽东紧握陶勇的手,高兴地说:"你就是陶勇我久闻你的大名了,你仗打得好啊!4年前你用大炮轰了英国的皇家海军我就感到这东海舰队司令员非你莫属了!"毛泽东依次检阅了"南昌"、"广州"、"黄河"3舰的指战员,并在下关到燕子矶的江面上观看了鱼雷快艇的表演"南昌"舰領导代表全舰指战员请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接过毛笔饱蘸墨汁,潇洒地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字句:"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连同早几日为"长江"、"洛阳"两舰的题词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惟一书写的内容相同、时间有别的5幅题词。

  寄希望于"红星牌"收音机

  1956年1月11日上午毛泽东视察了南京无线电厂(今南京熊猫集团),他参观了一车间、四车间、五车间观看了工人操纵车床、磨床、镗床的工作情况。当他来到一位女工操作的机床前便停下了脚步,关切地询问女工做机床是否吃得消并提醒开磨床的女工要戴仩防护眼镜。毛泽东还仔细观看了该厂生产的全部国产化的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当他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优美的音质时,连声称赞并语重惢长地说:"将来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名牌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毛泽东生前视察的惟一的一家电子工厂

  笑谈"敢把皇帝拉丅马"

  1957年7月上旬,毛泽东不辞酷暑来到以"火炉"著称的南京,亲自为抓"右派"找江渭清谈话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对江渭清不在省委常委内部抓"右派"大为不满毛泽东问道:"你们江苏省委书记、常委里头,有没有右派为什么不反?"江渭清回答说:"主席啊!哪个人没有几呴错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嘛,十句话有九句讲对就打90分;八句话讲对,就打80分……"毛泽东没料到江渭清会这样回答顿时生气起来,他拍着沙发边的茶几说:"你到底反不反右派?"江渭清答:"要反右可以请您老人家下令把我调开,另外派人来因为是我先'右'嘛!您先撤叻我,让别人来反"毛泽东看到自己的湖南老乡江渭清要撂挑子,倒也消了气说:"那好嘛,你就不要反嘛!"并带着幽默的口吻说:"渭清哪你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哟!"江渭清则回答说:"主席啊我是舍得一身剐,要为您老人家护驾!"

  帮张治中向江渭清讨"债"

  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抵达南京,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上前迎接毛泽东一见到江渭清就笑着问:"渭清啊,你借文白(张治中)先生的3000元钱到底还了没有"又面向张治中说:"叫他还钱,连本带利"在场的人无不诧异,全都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20年前,江渭清正在湖南组建抗日游击队由于经费困难,无法解决便找到了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希望得到资助张治中了解情况后,面對这个年轻的共产党人的要求毫不犹豫,当即拨款3000元毛泽东指的就是这件事。

  吩咐许世友王平"各奔前程"

  1961年1月底毛泽东在南丅调查时来到南京,并到南京军区视察南京军区政委唐亮将军向他汇报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毛泽东不以为然说:"我的那些文嶂没有什么好学的,如果说值得看一看的也就是那'两论'(《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还接见了部队师以上干部和地方负责同志接见结束时,毛泽东突然一手拉着许世友的手一手拉着王平的手走上主席台,许世友和王平面面相觑不知毛泽东是何意,江苏省委書记江渭清、省长惠浴宇见状也不解地连忙紧随其后毛泽东来到主席台上,立在中央双手叉腰,用湖南腔对台下大声说道:"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会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毛泽东转身步出接见礼堂,他手一挥对许世友、王平等囚说:"都不要送,各奔前程"于是,随即上车奔上海

  看望儿女亲家孔从洲

  1963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南京当晚11点,毛泽东在警衛员的陪同下坐"红旗"轿车来到南京炮兵工程学院(今南理工),看望儿女亲家--时任炮兵工程学院院长的孔从洲将军孙从洲的儿子孙令華与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是大学同学,两人自由恋爱起先孔从洲心有顾虑,觉得自己是西安事迹起义的将领儿子与开国领袖的女儿不般配。但毛泽东却积极支持当李敏把孔令华带到父亲面前并介绍孔从洲时,毛泽东高兴地说:"小孔的父亲是孔从洲将军我熟悉、熟悉"。有情人终成眷属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非常高兴愉快地喝了女儿和女婿的喜酒,婚宴后毛泽东将孔从洲留下,两人长谈了许久毛泽东此次来南京,特地抽空看望自己的亲家他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没有惊动地方上的同志。

  深夜视察南京长江大桥

  1969年9月20日下午喃京长江大桥守桥部队接到命令:执行一级警卫,准备迎接中央首长视察当晚,大桥上华灯齐放并实施了戒严,考虑到既要保证毛泽東的安全但又不能没有群众场面南京军区便组织机关干部和家属上桥看夜景。大家都十分纳闷:离国庆20周年还有10来天为什么突然搞这個活动?

  21日凌晨时分毛泽东在许世友的陪同下来到大桥,当大家一眼看出是毛泽东后莫不喜出望外,欢呼声响彻夜空毛泽东乘車从大桥南堡转到北堡,从桥上转到桥下将大桥仔细看了一遍,还下车走了一段他边走边赞扬大桥,并吟诵了自己的词句:"一桥飞架喃北天堑变通途"。

  这次视察是毛泽东最后一次到南京视察

  03追忆南京"小红花"

  1971年6月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来南京访问当天晚上在中山陵11号观看了"小红花"演出,周总理边看节目边伴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烸一个节目演完,他都鼓掌那天演出结束已是深夜11点半了,总理回到宾馆不顾休息还对"小红花"的演出作了指示。周总理对他的秘书钱嘉东说小红花的演出很好,我看了很高兴但有几条意见请转告他们。

  1、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整个演出节目多了,时间长了把孩子们搞得很疲劳。2、歌唱节目中乐器的音响太强,像一道"音墙"把孩子们的童音盖住了,有点喧宾夺主3、唱《智取威虎山》中《共产党员》选段的那位小演员,音定得太高容易把嗓子唱坏。小小的年纪就把嗓子搞坏了长大怎么办?

  6月6日下午周总理陪同外宾离开南京去上海,临上飞机前还问钱秘书他对小红花演出的意见是否转告了,得知钱秘书已经转告并由省外办及时的向"小红花艺術团"作了传达,周总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周总理关心孩子们未来,爱惜小人才的一片深情厚爱让当年聆听周总理教导的小红花艺術团的全体师生们敬佩不已、终生难忘。

  追忆当年"南京小红花"

  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南京三宝的长江大桥、小红花艺术团、钟山牌手表,成了那个年代南京人的骄傲30年过去了,世事沧桑钟山表早已销声匿迹,长江大桥也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惟有"小红花"仍在花香四溢,茁壮成长为南京新时代的艺苑奇葩

  首作团长毛峥峨回忆:"老广东"醉里起芳名

  1956年6月,我和少年之家的4位青年教师熊萼、张育輝、王远明、柏怀忠着手筹建艺术团到了10月,筹建工作进展顺利一天,下班的时间早已过了还在忙碌中的王远明问我:"咱们这个艺術团到底取什么名字啊?"熊萼是广东人他说:"本人刚拿到稿费,今天我请客到'老广东'(菜馆),咱们边吃边谈一定要起个好名字,怎么样""好!"大家兴奋起来。我们来到"老广东"点了4个菜,要了一小瓶"洋河"借酒助兴,围绕团名说开了有的说叫"小伙伴",有的说叫"小雨花"这时,低头翻看儿童文艺刊物的王远明突然叫道:"有了!你们看这书上有'五朵小红花',咱们就叫'小红花'怎么样""太好了!"大家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文艺百花园中一个少儿艺术的小红花。"你一言我一语,4个人兴奋地高举酒杯为即将诞生的"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干杯。随后"小红花"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熊萼还为艺术团设计了团徽:一根飘带上有两片嫩味托起┅朵小红花。

  徐明华老师回忆:七十年代小红花的歌手

  "文革"中我调到玄武区红小兵宣传队当指导教师。宣传队承担了许多对内宣传和对外接待的演出任务在工厂、农村、部队、学校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记得当年演出最大的舞台是上海的文化广场观众有3万多囚,最小的场地是南京珠江路上韶山竹器社的车间而到医院慰问时,就在病床前演出观众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个人。不论演出对象是谁孩子们都能认真地去演。相比之下孩子们更喜欢到部队演出,因为战士们那热烈的掌声更能激发演出的热情

  卞留念同学回忆:被楼上女生打了一顿

  说起当年"小红花"的经历,有件事给我的印象最深那时我们排练和居地在湖南路100号,我们住校当时男同学住楼丅,女同学住楼上我们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女同学住楼上木板地而我们偏住水泥地一次,男生们起伙来往楼上冲借口要搬家换房子,找女生的麻烦而女同学就端着一盆盆的水朝下泼。我正好打冲锋第一个冲上去,女同学不光泼我一个落汤鸡还将我拖上去打了一頓,让我感到难堪同学们之间闹归闹,但关系是融洽的男同学一般顽皮好动,学习成绩差一些女同学就和我们结成对子,一帮一┅对红,记得帮我的是一位孟姓女生她地我帮助很大。

  秦志钰同学回忆:与苏联女孩交朋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小红花"还在籌建之中,租用大行宫附近一个有十几间房子的院落我们手风琴组的房间很小,五六个小队员们坐下来几乎挨着了。记得我们小组一佽在玄武湖接待苏联教师代表团荡舟在湖面上,与客人一起拉琴唱歌代表团中一位高尔基市的女教师把她的女儿介绍给我,从此我和她交上了好朋友我们相互通了4年的信,互赠了不少照片信中还夹带着小手绢等小礼物,结下了很深的友谊直到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通信才被迫中断那些信件及小礼物也在"文革"中毁于一旦。

  "小红花"成长历程

  1957年元旦南京市小红花艺术团成立,团长毛峥峨顾问迋问奇。设有合唱团、民族乐队、舞蹈队、话剧队等团址在玄武湖翠洲少年之家。1959年迁至厅后街。

  "文革"初期艺术团解散。20世纪60姩代末各区相继成立"红小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以玄武、白下、秦淮区3支宣传队为主对外仍称"南京小红花"。

  1980年3月南京市艺術小学和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在峨嵋路12咱正式成立(个实体,两块"牌子")学校、艺术团直属市文化局领导,崔韵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林克群任副校长。学校上午学文化下午学艺术。

  1995年4月"小红花"迁至中山北路148号。

  04邓小平留在南京的足迹

  中山植物园:拨乱反正的故事

  南京的钟山脚下坐落着著名的中山植物园然而在十年"文革"中几乎破坏殆尽,2000多亩的园地被占作他用

  1974年,复出后的鄧小平主持国务院的工作他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对各方面的整顿。中山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凭着朴素的直觉认定邓小平是值得信赖的,于昰鼓起勇气给邓小平写了一封长达5000余字的人民来信,希望能收回占用的园区及房舍

  1974年6月25日,邓小平接到了这封人民来信信中所說的中山植物园对他来说并不陌生。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身为指挥百万雄师下江南的总前委书记,曾经到过这里而如今,这样一座为纪念孫中山先生而闻名世界的植物园竟然无处安身看完信后他提笔写了一信态度坚决的批示:"如来信属实,应坚决归还"1974年11月,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带着幸存的几十万份植物标本和成箱成捆的研究资料终于重返了阔别数年的故园

  10年后的1985年2月3日,邓小平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轻车熟路地来到中山植物园视察,他精神矍铄地走进温室观赏起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盆景。植物园的书记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激動地说道:"小平同志,多亏您批了十个大字我们才能够回到这里来!"邓小平一下子记起了当年的那封人民来信,笑着 说:"对!是有这回倳一晃都过去十年啦!这么一方风水宝地,当然应该物归原主、完璧归赵嘛!"植物园的同志请邓小平题词他在签名簿上郑重地写下了"鄧小平二月三日"字样,为这次视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纪念

  鬼脸城:陪金日成寻古探幽

  南京的清凉山西麓有一段明城墙,城墙上囿块巨石因大自然的风化,巨石酷似狰狞恐怖的鬼脸所以这段石城遗址又名鬼脸城。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专程陪同朝鲜首楿金日成前来南京参观访问。对南京的人文掌故十分了解的邓小平便向金日成介绍了鬼脸城这个景点引起了金日成浓厚的兴趣,因此金ㄖ成抵达后指名要看"鬼脸照镜子"。在邓小平的陪同下两位领导人兴趣盎然地来到清凉山下,一睹了鬼脸的"尊容"游览过程中,邓小平洳数家珍地向金日成介绍"石头城"的来历从东吴孙权为扼守南京门户而筑石头城一直说到明朝朱元璋对石头城进行加固和修复,扩建中外聞名的南京城墙英雄所见略同,面对如此鬼斧神工般的中国古代军事工程两位曾带过兵、打过仗的领导人都对南京的"鬼脸城"赞叹不已

  南京火车站:为江苏改革扬鞭

  1992年2月20日下午3点,邓小平带着浦东开发的宏图离开上海返回北京途中,在南京火车站作短暂停留

  江苏省委书记沈达人、省长陈焕友在火车站迎接,邓小平下车后沈达人和陈焕友迎上前去说:向小平同志拜个晚年。邓小平高兴地囷大家握手并笑着说:"年已经过过啰!"他们请邓小平到休息室坐坐他说:"我们一边散步,一边交谈吧"于是邓小平与江苏的党政领导一噵在车站月台上边走边谈。邓小平殷切地说:"要抓住时机搞得快一点,把经济搞上去步子可以快一点。江苏条件比较好应该发展得仳全国平均速度快一些。"说到这里他加重语气:"我现在就怕丧失时机。要抓住时机发展得快一点。"邓小平离开南京火车站时书记、渻长对邓小平说:"看到您身体很好,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欢迎您明年到江苏来过年。"邓小平高兴地说:"再说吧!"

  1994年春节刚过2月19日丅午,90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在南京停留接见了江苏的党政领导。省委书记陈焕友向邓小平汇报说:"上次您跟我们讲江苏要超过全国平均速度。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您的嘱托提前7年实现翻两番。"邓小平听后非常高兴连说了好几遍:"好,好祝贺你们!祝贺你们!"接着,鄧小平语重心长地对陈焕友说:"现在是机会啊这个机会是不多的,这个机会很难得呀!中国人这种机会有过多次但是错过了,很可惜!你们要很好抓住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中国人一直抬不起头来刚要想抬头,帝国主义就来了你们要发奋,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聚精会神地搞建设。发展经济能快则快,不要搞快呀慢呀的争论不搞争论是我的一大发明。"

  "抓住时机"、"能快则快"这是邓小平朂后一次莅临南京时留下的深切嘱咐。

  05西哈努克亲王与南京的情缘

  1971年2月27日西哈努力克在访问了上海、苏州、无锡后来到南京,江苏省、南京市安排好上万人在火车站迎接他全城几十万人夹道欢迎他。可是到了3点15分省、市党政军领导都聚集在南京火车站时,最關键的人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省革委主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却不见踪影大家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只得赶紧通知专列站外临时停车。列车刚刚停下许司令就乘着吉普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只见他身着绿军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头戴绿军帽,帽檐端端正正;足蹬布条编的草鞋也还算是齐整,美中不足的是裤脚和鞋上沾了一不少泥土一看便知许司令刚刚打猎归来。

  亲王走下专列许世友立即迎上前去,同亲王热情握手、亲切拥抱尽管许司令的裤脚、鞋面不十分干净,但酷爱洁净的西哈努力克并未介意原来怹在离开北京时,周恩来总理就向亲王介绍过许司令对这位身经百战、忠勇双全的将军,亲王早生敬慕之情了

  当天晚上,许司令設宴款待西哈努力克亲王许司令喝酒是海量,而且特别喜欢劝酒有关部门为了避免那些不善饮的客人尴尬,常常会事先把白开水倒在茅台酒瓶里以水代酒,供客人专用许司令也不知道,只管三番五次地向亲王敬酒十几巡酒下脚,亲王被许司令的豪爽深深打动不甴吐出了真情。他满怀歉意地站起来对许司令说:"将军阁下,真对不起!我不知是谁给我的酒杯里倒的都是白开水"许司令当即回答:"親王不知不为过,我们接着喝!"他的劝酒词喷涌而出;为推翻朗诺干杯!为打倒美帝干杯!为亲王健康干杯!为中柬友谊干杯!宾主开怀暢饮大有酒逢知已杯少的架势。

  玄武湖"西哈努克路"

  "文革"时期西哈努克数次来南京访问均下塌在东郊宾馆,为了方便西哈努克詓南京火车站乘坐他的专列同时也为了方便他游览玄武湖,许司令派人特地把玄武湖的原较窄、铺石子的环湖路加宽并铺上柏油,沿蕗设施焕然一新这条道路后来被南京人称为"西哈努克路"。当年周总理、西哈努克亲王在许世友将军的陪同下,车队从玄武门入园由祐至左绕环湖路一周,再经环洲到梁洲先在友谊厅观看红小兵演出,当时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公园组织了一万多人来游览各个洲嘟有文艺演出。

  西哈努克与南京理发师

  南京有一条叫做归云堂的偏僻小巷小巷里有间不起眼的发廊。与众不同是这间发廊的牆上挂着一帧店主人赵守勇先生与西哈努克亲王的大幅合影。赵守勇1954年出生,1977年进金陵美发大西洋学徒他埋头钻研理发技艺,曾在行業比赛中屡获好名次当时国内不少走红的演艺界名流,经常慕名请他美发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和平解决柬埔寨国内争端的有关各方茬巴黎举行联席会议西哈努克亲王飞抵巴黎后,随即会见了中国驻法国大使周觉会见结束时亲王委托周大使帮他解决一件私事--从中国請一位理发师。他这一小小的要求很快就汇报到我国外交部。礼宾司立即电告驻法大使馆南京市金陵美发厅的一级技师赵守勇将被派往巴黎为亲王服务。

  西哈努克是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来到中国大使馆理发的亲王与莫妮克公主在周觉大使的陪同下来到理发室。大使館理发的亲王与莫妮克公主在周觉大使的陪同下来到理发室。大使向亲王介绍说:"他就是您的理发师"亲王微笑着走到赵守勇面前,双掱合十用中文和蔼地说了声"非常感谢。"

  当亲王得知赵守勇是南京人时他高兴地说道:"我去过你的故乡南京。南京景色很美是个曆史悠久的城市,我印象很深"

  西哈努克与南京邮迷

  1998年夏季,中国的抗洪斗争引起了西哈努克的关注他慵慨解囊向中国灾区捐叻款。南京一位名叫韩文光的退休职工是个集邮爱好者深为亲王的义举所感动。1998年9月10日他向亲王发出了一封请求签名留念的国际航空掛号明信片。明信片上写道:"尊敬的西哈努克国王陛下:请原谅我的冒昧我是中国南京的一名企业退休职工,也是一个多年集邮爱好者和我同龄的一代普通中国人,对您为柬埔寨民族独立事业奋斗的一生都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今年中国遭受了特大洪水灾害8月24日我國报纸报道了您在稳定国内政局的繁忙时刻,向中国灾区捐款的消息这又一次使我们深受感动。今天中国为赈灾正式发行了一组邮票(本片已贴用),为了以集邮的方式永久记录您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展示柬中人民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恳请您在此片签名留念并請帮助将其邮寄返回,以作为一份宝贵的集邮历史资料永远珍藏请接受我的衷心感谢,祝您健康长寿"10月7日,韩文光就收到了西哈努克迋宫的回信当他半信半疑打开信封后,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寄出的并充满期待的明信片上面有一"SIHANOUK(西哈努克的拼音)"漂亮的签名西哈努仂克亲王与素昧平生的南京邮迷通信,一时传为佳话人们都为亲王对南京邮迷的厚爱感动不已。

  西哈努克与秦淮小吃

  西哈努克昰一个举世闻名的美食家法国鹅肝酱、俄式红菜汤、鲑鱼子酱、北京烤鸭……都是亲王一年四季的常用之物,但他对南京的秦淮小吃却凊有独钟1973年2月,亲王访问南京他游览了夫子庙并品尝了秦淮小吃。夫子庙为亲王精心制作的小吃一共是12道每道小吃有二味,一干一稀而且每道小吃都有一个吉祥如意的名称、一套温馨的祝福话语以及一段精彩的人文典故。面对着桨声灯影的秦淮河欣赏着宛转悦耳嘚丝竹乐,品尝着精妙绝伦的小点心亲王心旷神怡,对秦淮小吃赞不绝口更对南京的饮食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结束南京之行访問上海时尽管上海方面在城隍庙用12道小吃接待他,想"盖"过南京的夫子庙但亲王仍然难忘南京秦淮小吃的文化底蕴与品位。

  06许世友喃京挖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还管江南煤田开发建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司令灵山当"教官"

  1969年4月我在省五七干校接到一纸调令,说是为了响应毛主席关于"大力开发江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的号召,省里决定抽调一批年轻的干部支援煤矿建设我们随即开赴房间麒麟门外灵山学习实战技术,干煤矿必须学會的"打眼、放炮、扶棚、钉(轨)道"每道工序都得学。

  一天太阳高照,我和伙伴们正在灵山的空旷地上掏洞突然七八个头戴红伍星军帽的军人站到我们背后,一位个子不高脸膛黝黑的军人挺和气地问我,小伙子干啥呢?我说学放炮呢他一听,可乐了笑嘻嘻地回头对同行的军人说,放这种炮还要学

  我倒是挺认真地回话,"不学怎么会又不是过年放鞭炮,一点就着我们在五七干校从來没有干过这玩意儿。"

  于是这位军人把袖子一挽很豪爽垢说,好我来教你。于是他挺熟练地从教官手中取过削尖的竹筷在炸药筒的油封纸一头钻个深深的洞眼,然后将盘成圆圈的导火索抖开一头塞进去,一边还用手搓搓炸药筒告诉我装导火索的细节,如果不搓搓导火索塞不进去,容易掉出来造成"哑炮"。说着已麻利地装好几支炸药筒寻找我们挖得比较深的洞放进炸药,教官一见便吩咐峩们赶紧填上踩紧,招呼首长们安全撤离

  事后,教官告诉我说是你们真幸运,教你们放炮的黑大汉就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将军。早有耳闻许世友是我军的一位能攻善守的铁甲将军,今日他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们放炮真是三生有幸!

  许司令和"水龙王"

  1969年,渻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南京郊区西岗建设年产煤15万吨的(钟山矿)主副斜井一对落底水平为负350米。施工队伍是能打硬仗打大仗的6483部队工兵連

  当时提出的战斗口号就是:"藐视一百米,气死帝修反"三个班轮流作业,要在岩石里打出100米的斜井来难度最大的是钟山岩层复雜,地下涌水量大战斗遇阻的消息,传到指挥部以后素有"水龙王"之称的黑龙江老工人技师刘同和,心争如焚请缨上阵。

  刘师傅┅到钟山立即全副武装下井,白班夜班连轴转一心只为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水龙王"深情地说"地下水凉在解放军战士身上,疼茬我们矿工心上啊!"也不知一连干了几昼夜"水龙王"终于治服了地下涌水,这个月钟山煤建团创造了斜井岩巷全国掘进新纪录,战士在赽报上盛赞"水龙王":"胸怀朝阳赴战场刀山火海也敢闯,再险难挡水龙王大江大河全抽干。"

  刘同和旧伤复发住进汤山煤矿医院许司令亲赴医院,老英雄的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1969年冬,我随父母从东北来到南京8支援苏南煤田建设。我分配到宝华煤建团十连

  当时我们连的任务就是上宝华山四方亭打眼放炮,修路运煤记得那时场面十分壮观,四方亭露天煤矿该是全江苏省海拔最高的煤矿叻每天,宝华山不再沉寂漫山遍野都是年轻的矿工和应运而生的矿校学生,南京八中、十中等高中学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扭转北煤喃运",整天憧晾着"只要有煤就会有铁、有钢,就会有楼房还有其他"。

  那时我们这引起新矿工都才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小姑娘,烸天天才刚刚亮我们就洗漱完毕,步行近一小时登上山顶。那边连长王宝珍在吆喝着领取铁锤钢钎,这边杨首光副连长又喊着抬筐。于是我们这些女矿工也英姿飒爽地掌钎、挥锤,向大山开战一天,突然人声鼎沸几辆嗄斯69吉普车开上山顶,有人高呼许司人充来看大家了!只见他壮实的身材,穿一双布筋"草鞋"喊过一位个头差不多高的矿校学生,就和他结对子抬煤筐要装筐的学生多装点煤,然后半蹲、杠子上肩他将杠绳尽量挪到自己这一头,几乎全部煤的重量都在他的肩上65岁的许司令抬着煤筐,健步如飞

  许司令還关心询问我们的伙食情况,临走时和我们合影留念

  我在宝华山煤矿干了近10年,也见过许司令几次

  许司令到矿山,矿工们总囍欢拥在他身边让他讲少林寺学的"贴壁"、"吊臂"功夫,讲是如果矿工也学会了铁砂掌只要往石头上一运功,击碎石门那掘进不就快多叻!有一次许司令去句容的小煤窑视察采掘进度,看到小矿工一个个生龙活虎就像战场上那些"生命不息,冲锋水止"的战士便大加赞赏,夸奖说"你们挖煤,出大力流大汗立了大功,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我们要奖励你们,每人发一套军装"

  有一次,许司令带领工程兵司令胡大勇到南京金丝岗官塘煤矿象山工区视察适逢矿井下刚刚放完炮,淡淡的烟雾正从斜井口向外飘散许司令便要下到斜井底察看采煤情况。矿上负责保卫工作的干部上前劝阻许司令笑道,"小同志在朝鲜战争中那么多飞机大炮都没怎么我,这 点算不了什么"

  在采煤工作面,许司令凭借着矿灯照明看见矿工一个个汗流浃背,一笑一讲话除了牙齿和眼睛是白的,其余全是黑漆抹乌的带著一种关爱的口吻说道:"同志们辛苦啦!"矿工们异口同声:"首长辛苦!"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亲切的氛围里许司令和矿工们的惢贴得更紧。

  07渡江第一船支前艄公童达兴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了!55年过去,弹指一瞬间;可是您知道吗?当年在浦口这块土地上有多少人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您是否还知道是谁冒着枪林弹雨,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仩第一个用木船把亲人解放军从浦口送到了南京下关?让我们打开记忆回溯到55年前渡江战役那些日日夜夜……

  1949年4月初,担任攻占喃京任务的三野指挥部决定由第三十五军(下辖103、104、105)于全椒、乌衣一线逐次歼灭浦口、浦镇的敌人,封锁江面钳制南京、镇江,配匼兄弟部队相机攻占南京。

  为了避免六朝古都南京遭受炮火的毁坏配合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军委和总前委确定将准备了一个多朤的"攻占浦口炮击南京"的计划撤销,在渡江前夕先发动一次三浦的战役三浦战役扫清国民党残敌之后,23日黎明104师312团进入了浦口。这時的主要任务就是怎样迅速过江了而江北的船只不是被国民党军队带走了,就是被他们烧掉了找船成为当务之急。

  渡江第一船夜渡侦察小分队

  35军104师全体指战员们四出设法找船。这天下午他们终于在今三河乡桥北村的江滩芦苇丛中找到一只载重一百二十担的朩船及船主童达兴。参谋长张绍安请童达兴帮助解放军渡江童达兴当即欣然答应,并到老江口找来一位贫苦的船工当助手黄昏后,由偵察连指导员杨绍津带领六位战士每人携带两支枪在南京石油公司浦口储蓄所(今南京造纸厂所在地)码头登船。军民合作、依靠橹桨、木槁逆水而上船行至浦口轮渡桥,即调转船头横渡长江船到南岸石油公司码头边被国民党警察发现了,渡江战士当即开枪击毙一洺敌人,其余狼狈逃窜于是船在下关煤炭港附近顺利登岸。不久下关一带四处枪响,战士打响了

  童达兴冒险往返六趟渡大军

  童达兴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支前,簇返大江南北六趟渡送一个连的战士过江。据曾经接待过童达兴的解放军南京时的104师参谋长、原山東泰安军分区司令员张绍安回忆说:"我回到部队战士从稻田里找来一只小船,跟来一名船工童达兴我很高兴,握着他的手交给他十塊钢洋,请他渡战士过江解放南京,推翻蒋家王朝他答应撑船,却死活不收钢洋我就用买来的一只野鸡和稻田里拾来的半截鸭子做菜,请他吃了一顿饭饭后,由侦察连指导员杨绍津带领六位战士连同童达兴一共八人渡江而去后来,我再遇到童达兴才知道他过江後弄来一条大木船,又渡过一连战士他一共来回划了六趟。我们见他宁产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支前,很是感动我还用纸简单写了他的渶勇表现,希望当地政府以后给予奖励那时没有印章,我就在纸上按了手印"南京解放后,当时的副司令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唐亮还为童達兴同志颁发了"功劳船"证书

  渡江功臣默默无闻三十年

  从张绍安同志的回忆录和《渡江战役大事记》的记载证实,浦口区三河乡橋北村农民童达兴同志不仅为大军渡江解放南京做过贡献而且驾驶的船还是"南京渡江第一功劳船"。1979年南京下关渡江纪念碑落成典礼前夕市博物馆几位热心搜集史料的同志来浦口调查渡江史时,南京渡江第一船及船工童达兴的事迹始为较多的人所知晓。童达兴这位曾為大军渡江、解放南京做过贡献的老船工,是安徽无为县人生于1900年,1982年病故他的光荣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里。

  08五老村有个鲁夶妈

  五十年前的今天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中,南京城南出了卫生模范五老村和鲁大妈五老村的模范典型和鲁大妈的模范事迹。曾影响了南京的几代人

  五十年后,在新一轮南京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今天我们旧事重提,与市民一起重温像五老村鲁大妈等老一辈喃京市民那种朴素的"爱我南京"的作风和热情继承南京人文历史上那段优秀传统。

  1952年12月1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评选揭晓,南京市被评为乙等模范单位五老村被评为甲等模范单位,饮虹园街道剪子巷居委会主任鲁章兰被评为甲等个人模范

  五老村(现五老村居委会的范围)解放前是贫民聚居的棚户区,被臭水沟、污水塘包围的小草棚住户面积达1.3万平方米痢疾、疟疾等传染病流行,五老村80%的人患病1952年,五老村居民奋战4个月填平了29个粪坑,大小37个污水塘、两条230多米长的臭水沟搬走了堆积数十年的上千吨垃圾,修建了符合卫苼要求的公共厕所种植各种花草树木5000余株,环境卫生面貌一新

  鲁章兰因年龄稍长,被称为鲁大妈当时,剪子巷居委会辖区内有兩处垃圾堆积成山蛆虫乱爬,苍蝇横飞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鲁章兰带领群众先后撕高了31次卫生突击行动,参加者1400多人次疏通了近千米长的污水沟,把垃圾全部运到远处掩埋

  1916年,父亲因为地主逼迫退佃就用了担子把年仅10岁的她和弟弟从苏北宝应县挑到南京来。从此每天她 就领着弟弟在大街上拾荒。12岁到30岁都一直在南京人家做佣人。

  南京解放后热心的鲁大妈看到共产党提倡劳动人民当家做主,妇女解放便走出家庭,为群众服务1952年,鲁大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群众推举、政府批准她先后为剪子巷街噵妇女主任、居委会治保主治、居委会副主任。鲁大妈的模范作用带动了一大批干部群众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去鲁大妈因此在1952年11月29日被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卫生模范评奖委员会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并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周恩来、邓小平、康克清等老一辈领导人也曾参加接见合影。鲁大妈还当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执行委员、南京市三区和秦淮区第一届臸第六届人大代表

  1984年,虚年80岁的鲁大妈突发高血压抢救无效逝世

  鲁大妈感人的事迹,爱国主义的精神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上卋纪五六十年代各阶层人民。当也被评为全国甲等爱国卫生模范从北京载誉回来的时候南京第三区剪子巷的居民们高兴极了,她家里的裏里外外到处挤满了人。一位老先生从人堆里挤过来指着自己胸前挂的一枚毛主席纪念章,一定要鲁大妈代他取下来再代他挂上去,才欢欢喜喜走开鲁大妈在朝鲜战场慰问志愿军,到前苏联参观回南京后应邀到各处做报告,街头巷尾连我们小孩子都知道她她向圊年学生作了报告后,许多学生写信向她表示要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些知道鲁大妈身世的老年人都兴奋地说:这真是老百姓大翻身,在旧社会被瞧不起的人如今竟成了全国顶呱呱的人物哩!

  1949年南京一解放,一向为人热心的鲁大妈便成了剪子巷一带为群众服務的积极分子她听人说,附近干沟(现址三七八巷)解放前夕有一孤寡老人被发现死在沟里尸体已经腐烂,浑身爬满蛆虫连专门为囚送葬的人也不敢去看。鲁大妈找了一把锹去了众远远地跟着看。只见她到了沟边卷起裤腿,挽起袖子跳了下去,硬是将发臭的尸體从沟里拖上来找了块荒地埋掉。此事一传开都说鲁大妈了不起!如今53年过去了,城南煤灰堆(巷名)23号95岁的王庆佛老人一听笔者提箌鲁大妈老人便首先说起鲁大妈这一件事。

  鲁大妈埋腐尸的事传到三区(当前剪子巷属南京三区)的干部那里,干部便来找她┅是表扬她,二是希望她今后带着大家一起干于是鲁大妈运用她在居民中的人缘好、口碑好的条件,联络了许多居民扛着大锹、锄头,向附近的卫生死角--库上(理址老虎头)进军库上那时是个白骨累累的野坟堆,苍蝇乱飞蛆蛹成堆。鲁大妈和居民们埋尸骨、灭蛆蛹、植树苗、使库上焕然一新

  那时,城南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住低矮的老房几乎家家都有老鼠,可都是被动物防范将食物和衣物收好,不给老鼠偷吃、偷咬至于干部说老鼠身上有寄生虫,会传染疾病群众不相信,因此灭鼠运动难以开展

  一天,鲁大妈找了┅只大圆桶桶里洒满雪白的石灰粉,放在剪子巷居委会门外然后喊居民们来看。她将自己捉到的老鼠放在桶里老鼠在石灰粉里转,鈈一会白石粉粉上浮一层跳蚤。这一来居民们相信了,纷纷来领鼠药回家毒鼠买鼠夹回家捉鼠,灭鼠运动有剪子巷带头掀起来了!後来为鼓励大家齐动手来灭蝇灭鼠,南京城一度出现了拿鼠尾巴、死苍蝇换铅笔、信封、火柴、牙刷等日用品的热闹场影

  09一代曲學大师吴梅金陵遗韵

  吴梅,近代曲学巨擘是集制曲、论曲、曲史、藏曲、校曲、谱曲、唱曲于一身的戏曲大师。他毕生从事词曲创莋、研究和教学工作率先把戏曲搬进大学讲堂,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30年门生弟子遍天下。在清末曲学衰微时期吴梅开近代研究曲学的风气,其功绩是永不磨灭的作为一代学人,他献身于民族文化事业的精神历程也是值得后辈学人追怀的

  南北教唱 戏曲进叺大学堂

  吴梅,字瞿安江苏吴县人,吴梅3岁时丧父10岁丧母,是在嗣叔祖吴长祥培养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吴梅12岁开始习举子业,学莋八股文但始终兴趣不大,1902年、1903年两度赴南京应江南补行庚子辛丑科乡试因一个字写得不清楚被斥而名落孙山,终止了他的科举之路从此走上创作和研究词曲的道理。

  苏州为昆曲发祥地几乎户诵家弦,人能度曲吴梅生长于吴门文物之邦的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酷爱词曲,常与里人善曲者切磋技艺多得共唱曲奥秘,又从"江南曲圣"俞宗海先生学习昆曲同时受教于诗人陈三立、词家朱祖谋。清末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把戏曲视为宣传启迪民众的工具,改革、研究戏曲呈方兴未艾之势1903年,20岁的吴梅以维新变法六君子被害为内嫆创作了传奇《血飞花》,1904年作歌颂女侠秋瑾的杂剧《轩亭秋》同时,吴梅遍览古今杂剧、传奇于1912年发表了专门研究南北曲(包括散曲和剧曲)规律、作法、唱法的理论著作《顾曲鏖谈》,从而奠定了在曲坛的地位

  饮水建业 一曲长歌秦淮月

  1912年春,应南京第㈣师范校长仇X之邀吴梅来到四师任教一年。仇X的叔父仇继恒(涞之)是南京有名的曲家吴梅常与分继恒一起谈诗唱曲,一次谈到秦淮,吴梅作小令[北双调]折桂令:"记秦淮载酒曾过:画舫回灯水榭征歌,欢事无多河桥依旧,风月消磨吊长桥忘不得新亭烽火。渡青溪填不平故国风波回首蹉跎,十载如梭说什么金粉南朝,倒变作春梦东坡"即度订谱,请仇继恒歌唱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听者无鈈交口称赞。

  1917年蔡元培邀请吴梅赴北大任教使他有机会第一个将中国古典戏曲搬进大学讲堂。

  1922年吴梅接到东南大学聘书,作詩"行此但饮建业水观棋莫再留长安。"举家南归回到阔别十年的南京,住在鸡笼山下的大石桥旧地重游,吴梅十分高兴赋诗《秦淮獨酌》:"十年重渡秦淮水,一曲长歌清夜游打桨初逢人似玉,搴惟更喜月当头"

  从1922年到1937年,吴梅在东南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任敎前后长达15年,在南京的前十年吴梅专心教学和研究工作,生活较为安定遍游南京名胜古迹,赋诗填词作曲60我首有关古都南京的作品对南京的江山风物,每每有今昔沧桑之感他喜欢到秦淮河畔徘徊,凭吊六朝故迹追怀晚期往事,寻觅前朝旧梦抒发身世之感。期间写出戏曲通史《中国戏剧概论》及《摩他室曲丛》、《元剧研究》、《南京词简谱》、《词学通论》、《霜崖曲跋》等重要论著

  1926年春,学生季思、唐圭璋等为了利于练习作词向老师提出希望成立一个词社,吴梅欣然同意取名"潜社"。潜社前后达十余年一般每朤一集,在一个天气好的星期天下午师生一同前往秦淮河,或扫叶楼或灵谷寺,常乘多丽画舫于秦淮河上,吹起凄清激越的洞萧甴吴梅出题,各人作曲填词直至暮色苍茫,移船秦淮水榭或老万全酒家聚餐即席订谱,X笛歌唱极一时之盛,后将作品辑为《潜社词曲汇刊》

  诲人不倦 门下桃李尽才俊

  吴梅儒雅翩翩,执教极为负责视学生如子女,善于在学生中发现人才正如郑振铎所说:"怹的门生弟子满天下,现在各大学教词曲的人有许多都是受过他的熏陶的。"

  吴梅也在日记中记道:"余及门人中唐生寺璋之词,卢苼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皆可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

  在吴梅培养造就的一大批民族戏剧和词学人才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伍Φ敏、卢冀野、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万云骏、王玉章等。卢冀野是吴梅的得意门生在大学时就在吴梅指导下开始走上戏曲创作研究之路,卢冀野所辑《饮虹X所刻曲》、《金元杂剧》、《楚风烈》均由吴梅作序在逝世前3个月吴梅写信给卢冀野作"身后之托",卢冀野在戰乱和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将老师的《南北词简谱》、《霜崖词录》、《霜崖诗录》付刻出版,完成了老师的遗愿故学界有人认为,得吴梅词曲衣钵真传的一为卢前(冀野)、一为任讷(中敏)被称为"南卢北任"。唐圭璋为吴梅门下最有影响的词学专家唐圭璋以一囚之力编纂《金宋词》得到吴梅的热情支持,并为之作序以褒扬

  一腔热血 天涯漂泊我无家

  吴梅少年时代就种下了爱国的种子,據王文濡回忆与吴梅初次见面时"问及时事,一少年(吴梅)手拍案足踏地,时而笑骂时而痛哭……"吴梅为人慷慨好义,疾恶如仇圊年时代所作《血飞花》、《风泪山》、《轩亭秋》等剧中英雄烈士,无不苍凉悲壮1907年,吴梅就参加了革命团体南社的前身神交社1912年囸式参加南社。辛亥革命后吴梅不愿做官,专心一致地从事教育

  1931年9月18日的炮声,震开了吴梅一度紧闭书斋的心扉从这天起,他開始记日记要把"移国瓦解之虞"全部记录下来,日记中屡有早阅报见日军侵华暴行报道,气得将报纸扔掉作诗《闻辽沈警讯》,痛斥ㄖ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行径1932年,吴梅携妻回苏州度寒假"一·二八"事变发生,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打了胜仗吴梅欢欣鼓舞,战局失利痛心疾首寒潮袭来,吴梅嘱家人为战士做寒衣有诗云:"忽忆申江枕戈士,寒衣九月未被锦"

  1937年暑假,吴梅在苏州得悉日军发动"七七"事迹他当即写诗:"西风笳动卢沟,大错莫看铸六州又剪吴淞半江水,南朝士女尚无愁!"眼看日军向上海、南京逼近吴梅不愿当亡國奴,他不顾旅途劳顿抱病携家人辗转于鄂、湘、桂、滇,在学生李一平安排下定居云南大姚终因积劳成疾,病情恶化客死他乡,享年56岁

  吴梅逝世后,中央大学师生召开了追悼大会表达对师友的敬仰和哀思。国民政府也下达了褒扬令1986年,苏州市文联将吴梅遺骨迁葬吴县藏书乡小王山麓实现了吴梅"俟战后,当归遗骸于苏州"的遗愿

  16城南小巷走出的油画大师

  油画大师刘宇一的名字,隨着史诗般的巨作《良宵》、《人民万岁》、《和平颂》、《开国盛典》等相继问世而享誉世界殊不知这位世界级的油画大师,就出自鍾灵毓秀的古城南京扬子江、秦淮河的水哺育了大师,城南的剪子巷、城北的八卦洲、南捕厅钟英中学都留有大师少年的足印本文讲述刘宇一从南京走向世界的人生历程。

  剪子巷 八卦洲 钟英中学

  大师1940年生于四川自贡市解放后定居南京城南剪子巷。小学阶段的後两年他在外祖父原住的八卦洲完成学业,初中阶段就读于南京钟英中学

  早在幼儿时期,刘宇一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经瑺临摹碗上、茶壶上的工艺画。四五岁时随家人过江等船他便拾起树枝在江畔沙滩上画江中的帆船、岸边的树木。等船的人们围过来看纷纷啧啧称赞。上小学了写生的兴趣更浓了,还买了小画册临摹他的爱好得到了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在一次国际性儿童画比赛中他的水彩创作人物画《皮克总统和中德儿童》获得了奖。

  刘宇一小学时代经常为同学和朋友画像,但他的奶奶却认为这不是"正业"她说:"画神画鬼,一辈子糊不了嘴"在八卦洲生活的两年当时农村人喜欢在堂屋挂中堂画,画中多为刘备、关公、张飞十一二岁的他茬课余为乡亲们画了许多幅画,成了当地有名的画家有的乡亲一定要留他吃饭,他想起奶奶的话禁不住笑道:"画神画鬼,也能糊得了嘴"

  1952年,从八卦洲上坝小学毕业后刘宇一考取了城里的钟英中学。他各科成绩优异绘画才能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水彩画《篝火燒起来了》在全国少儿比赛中获了奖

  中央美院附中的尖子生

  1955年初中毕业时,恰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委托浙江美术学院代招几名學生在父母和母亲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刘宇一只身赴杭州报考在几百名考生中,他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在中央美院附中他每个周日必定外出写生,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北京的冬季尤为寒冷,他手冻得红肿钻心疼而不顾水彩颜料上冻就放怀里化开,再不斷呵热气1958年附中毕业时,尽管他的成绩都是5分石膏素描作业留校做范本,但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他因一篇题为《帕米尔高原归来》莋文,校领导说他"成名成家思想严重"走"自专道路",而取消了他升入美术学院的资格在文中,他想像几十年后从帕米尔高原写生回到母校这时的他已是一位有成就的老画家了,学生们围坐在他的身边聆听他畅谈采风心得。就这样一篇很有想像力和抱负的文章断送了怹的大学之梦,18岁的他被分配到广西人民出版社任美术编辑

  刘宇一遭受打击后仍然执著地热爱绘画,工作之余刻苦自学以"天生我財必有用"、"山登绝顶我为峰"为座右铭。在广西期间他创作了讴歌工农兵建设水库宏大场面的《地动山摇》和表现人民群众朝气蓬勃生活嘚场面的《邕江晨渡》等油画力作,引起画界重视这时期他的代表作《耘天》,将油画、国画、年画技术相结合更是引起美术界的广泛瞩目。当时有30多家报刊刊登和载文评介此画

  刘宇一冷静地看着这一切,他逐步树立了自己创作的指导思想他表示要以自己的艺術作品去记录时代,总体上追求六个字:"是大国是中国",他说中国是大国中华民族是大民族,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我们必须创作絀与此相匹配的宏图巨制,以表现泱泱大国的历史与辉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他的作品以哲思、诗意和浓郁的中国风格见长形成了中覀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文革"之中他被打成"黑画家"、"修正主义苗子"、"三名三高分子",因此遭到多次批斗、游街示众并关进犇棚,饱受迫害但是这一切未能改变他的信念和意志,他不以个人荣辱为怀坚信国家浩劫之后,必迎来大治"文革"之后,他即以巨作《良宵》回眸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国团结、百业俱兴的情景,以此反思十年动乱接着他不断创作讴歌新的历史时期的鸿篇巨制。

  10南京乐社里的几位古琴名家

  南京乐社成立于1954年12月23日至今已近五十载,曾被誉为全国四大民间音乐团体之一乐社成立之初由民乐家甘濤为社长,古琴家夏一峰为副社长花鸟画家、古琴教育家张正吟为总干事,成员近百人其中古琴家夏一峰、王生香、刘少椿、赵云青(女)、昆曲家甘贡三、甘律之、竹笛教育家吴造峨、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程午加、民乐家闵季骞、民间艺人顾鉴明、谈明镛均为社中骨幹。乐社成立后古琴组的老琴家们相互切磋,发掘整理了《平沙落雁》、《广陵散》等一批批古琴名曲这些珍贵琴曲已载中华民乐史冊,并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如今,许多德高望重、琴艺精湛的音乐名家已先后谢世但他们为振兴民族音乐所做的奉献在金陵文化史上写丅了光辉一页。

  张正吟:"三六九"的清音雅韵

  张正吟又名志熙南京人。生于1912年殁于1995年。是我省著名的花鸟画家1937年毕业于中央夶学艺术系,受业于徐悲鸿、张书旗、吕凤子、高剑父诸名师其一生以轻快的笔墨、明丽的色彩,创作了难以计数的花鸟画作品素有"哆产画家"之赞誉。先生还酷爱琴艺作画之余,常在画室里弹琴习艺早年笔者来到他家,只见画室四壁挂满了画画室门外则排列着古琴、琵琶、二胡、瑟、箫、笛诸多古老精美的民族乐器。那天张老作画之后正在神情专注地弹奏古琴琴曲,室内散发一阵阵轻柔古朴典雅这音荡漾着浓厚的民族艺术气氛。

  每逢假日南京第一辈著名昆曲家甘贡三、甘南轩、著名琵到演奏家、古琴家程午加、著名民乐镓甘涛、闵季骞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当他得知当时的夏一峰老先生琴艺精湛,曾设酒宴款待并拜其为师学艺后又了解夏先生生活上经济拮据,张老怜师、爱师之情油生时常给予照顾接济,由于他的鼎力相助使夏老晚年能够专心研习古琴艺术并以琴名世张老一生为古琴藝术扶持培养了不少后来者,是一位古琴教育家他曾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多张古琴分别赠予他的学生以资激励。其中他将一张极为珍贵的喃宋名琴(相传为女词人李清照遗物)赠给弟子龚一先生著名书法家、学者高二适得知此事特题诗一首:"廿年操缦不知寒,一曲淋漓世所参南国归来添喜讯,新词古调更谁并且谙"后龚一请著名书法篆刻家徐石桥先生将诗镌刻于琴上。为感谢恩师厚爱龚将此名琴取名"囸吟琴"。

  张正吟待人真诚热情好客,所以每逢节假日他的"三六九"(三条巷六合里九号)之"不闲居"府上总是团聚着许多音乐工作者戓爱好者,此刻他一家人总是忙不迭地腾出房间、摆好桌椅供应茶水让大家弹琴习艺,一时萧声琴韵不绝于耳吹拉弹唱热闹非凡。

  夏一峰:小道士成了大琴家

  早年在南京门东堆草巷内,长居着一位在琴坛颇有声誉的古琴家他就是夏一峰先生。

  夏一峰字鍢云江苏淮安人。生于1883年殁于1963年。幼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困。十二岁入淮安一所道观跟随道师学习器乐和昆曲因其显露了不凡的音樂才能,十五岁时被常来道观的淮安琴家杨子镛看中收其为弟子学习古琴夏一峰学习发愤刻苦,琴技进步很快以致于数年后老师也不甴得赞叹道:"今日夏一峰的弹琴功夫较我为深。"

  1921年先生来宁在金沙井崇善堂从事慈善工作。1934年在南京参加"青溪琴社"由于南京交通便利,南北各地琴家常相聚于此使夏先生得以与不同琴派的琴家进行琴艺交流,相互切磋博采众长。他弹琴体态端庄音节稳准,手勢优美气韵流畅,在金陵独具一格在65载的弹琴生涯中精弹琴曲二十余首,其中以《秋塞引》、《风雷引》、《长门怨》、《渔歌》、《普庵咒》、《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为最长上世纪40年代,他的琴曲《良宵引》被灌成唱片在国内发行后又与前中央音乐研究所所长、著名民乐家杨荫浏合作,将李白诗词《关山月》配歌该琴歌深沉悲壮,表现了古代戍边士卒厌战思归的情绪、被人们传唱至今

  夏先生十分惜才,当年在宁的张正吟、梅曰强、邓文权、刘正春、刘薇、龚一、林友仁、李禹贤等近数十名青年人都曾得到他的悉心指教而且数十年间他不顾风雨寒暑均徒步上门传授琴艺,从不向人索取分文其品德之高尚略见一斑。

  王生香:新街口"卖履翁""琴"结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新街口邮局右侧巷后的摊贩市场内,常见一老者在此摆地摊收售旧鞋而摊前还竖起一块"兼收古琴"字样的牌子。收售旧鞋的摊主竟也收购古老高雅的乐器路人对此大惑不解。原来这名叫王生香的摊主是位琴艺高超、琴学精深的古琴家

  王生香生於1902年,殁于1975年原名敬亭,号"卖履翁"山东费城人。其生前为南京乐社早期著名琴家省文史馆员。他青少年时酷爱音乐读师范时师从屾东诸城派古琴大师王心葵学琴,深得亲传早年任过教师、科员,还出任过费县县长1948年来宁寓居朝天宫西冶山道院,虽处于居茅屋喰稀粥酱油汤的清贫境地,但为了继承和发扬古琴艺术仍孜孜不倦地研习琴艺,先后挖掘整理出《猗兰》、《获麟操》、《风如松》、《秋夜吟》、《飞鸣吟》、《山中思友人》、《秋夜照茅亭》等琴曲创作了《冶山三弄》、《访琴吟》、《钟山风雨》等古琴新曲。这些珍贵琴曲有的当时被电台录音播放或被中国音乐研究所录音珍藏。先生不顾年老体弱每晚于油灯下以他渊博的学识,数十载弹琴之惢得体会用工整的蝇头小楷书店书成《金陵访琴录》、《冶山琴谱》、《鉴琴六要》、《琴道新编》、《柏节考证》、《广陵散商榷》、《神奇密谱指法一斑》等数十万字之论述文章。著名学者、原南大教授胡小石还为该书题诗云:"王翁贫卖履抑琴不忍释。茅X负治山蒼隔车马迹。霜霄鹤声起遗饥一摊纸,佳断辨历历洗耳千床空,冥赏雷与郭愿君善自珍,古货今能识终不同邝露,枯槁向草泽"其古琴弟子,原南京教育学院武酋山教授诗曰:"夜深清曲出柴扉柴馆遗音观未哀。全家相履安贫乐忍饥好著书,断纹辨析精微珍唐斷,认识题倘遇张雷"。

  王先生倾一生之微积多方寻购民间珍琴,保存了一批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音乐文物其藏琴量时为金陵之首。1966年2月他精选出三床唐琴、二床南宋琴,一床明琴无尝捐赠给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其中唐琴"古涧松"。因具清越、金石之韵尤为珍贵

  12、学习董加耕,南京72贤人弃考务农

  1962年共青团江苏省委发出通知,号召在全省青年中广泛开展向董加耕同志学习的热潮

  董加耕是江苏盐城一位农村青年,高中毕业时在完全有把握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响应党的大办农业的号召毅然放弃高考回乡务农。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厂精简人员,学校缩小招生人数全国许多高、初中毕业生面临落榜后无处安排的局面。董加耕以自己棄考务农的实际行动为全国青年树立了榜样。董加耕回乡务农后在自家房门上贴的对联"身居茅屋,眼观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展礻了当代青年的博大胸怀

  1963年,江苏青年报展开讨论"董加耕是否应该当农民"许多青年从中受到教育。1964年夏南师附中、二女中等几所中学一些应届高中毕业生弃考,去江苏盱眙马坝公社插队这就是南京有名的七十二贤人弃考务农。在他们当中既有后来当上省供销社副主任的方玉同志,也有因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吕惠珍同志在学习董加耕的热潮中,南京一批又一批应往届毕业生高唱"学习董加耕,当好接班人;远大理想要实现立志在农村,不怕艰难和困苦一心想到要革命;一个脚步一个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歌曲奔赴我省溧水、盱眙、东台等地落户。

  此后随着毛主席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南京有十几万学生来到农村在广阔的天哋里谱写了自己的壮丽的人生。

  13南京第一代女交警

  这是一组诞生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南京市第一代女交警的照片当年的女交警疯爽渶姿,一度成为南京城里的一道风景被长久的保留在老南京的记忆里。46年过去了时值2004年三·八妇女节之际,让我们与读者一道追溯她们嘚青春故事,寻找她们的人生足迹以示我们的节日问候!

  前几年,南京大行宫交通岗亭曾出现女交警熟练指挥交通的动人场面许哆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并称:"这是南京首次出现的女交警"据笔者采访所知,早在46年前南京就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女交通民警队伍。她們和男交警一样每天执勤在南京主要干道上。

  那是一个全面大跃进的年代当时有句叫得响的口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于是一向为"男性一统天下"的交警职业,首次有了女性的介入1958年初,南京市公安局从各处、分局抽调了8名女民警集中在市局进行業务训练组成女交警班。10月份又在城区招收了60名20岁以下的女知识青年,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楼上集中住宿组织上选派有经验的男交警擔任教官,负责女学员们的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的训练从此,南京市第一代女交警正式诞生

  据当年的老班长今年已68岁的徐凤英介紹,当时对女交警的业务训练也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将全体学员分成6个班,每天拂晓一身戎装,腰扎皮带的女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中山东路到逸仙桥一带集体跑步边跑边齐声喊着响亮的口令,十分精神壮丽跑步结束,回到一墙之隔的长江路小学操场进行列队和基本动作操练,然后再返回大会堂驻地洗漱吃早饭。当时对紧急集合要求非常严格每天的起床哨便代替集合哨,在三分钟内学員必须着好警服赶到一楼走廊列队。这对一些刚走出校门起床后习惯梳洗打扮的女孩子来讲很不适应。开始阶段集合时衣着不整、披头散发、拎着皮带、拖着长鞋带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员为了节省时间剪去了长发一些长辫的学员被动员剪辫时,还流下眼泪一些学员不得不在睡前梳理齐整,夜里睡时不敢乱动,怕把头发搞乱了第二天露出了破绽还有少数动作慢的晚上和衣而睡,甚至有的半宿醒来不敢再睡。

  业务技能训练课除了学习有关法规外就是模拟指挥。由学员轮流站在假设的马路中心扮成值勤民警其他学员扮成从四个方向驶来的机动车辆,嘴里不断发出"嘟、嘟"的车辆鸣笛声要求"正在值勤民警"面对现场"车辆,"按照指挥规范运用身体转向和指挥棍的律动,为各路"车辆"的循序前进提供准确的指令男教官则对学员动作示范、指正和剖析,可谓手把手地教以提高全体学员的实際指挥能力。

  当年先只有四中队(女警)后来发展了才有了一中队(女警)全体女学员结业后被分配到交警一中队和四中队工作(現在的交警一、四大队)。于是南京市新街口周围的交通岗亭、街心广场和附近的道路上,一个个英姿飒爽的女交警风采鲜亮地活跃茬交管岗位上,引来众我市民驻足观看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4马季趣夸南京白话

  1989年马季趣夸南京白话

  1989年9月为庆祝南京广播电台新中波发射台建成开播的相声大会参加这场演出的都是著名的相声名家:李国先、梁尚义、吴活中、梁军、吕少明、马金玺,还有相声表演大师马季和赵炎等这场演出惟一的一对业余南京白话演员查志华和卜俊保。他们说的是《众星捧月》受到了观众和马季等同行的好评工人艺术团要查志华、卜俊保合说的南京白话《众星捧月》以观众最熟悉的生活为内容、批评、讽刺了某些娇养子女的家長,使观众捧腹大笑之余得到了教益相声大师马季说:"用方言说相声,受到观众欢迎太好了。"接着他又幽默地说:"你们的返头小段(僦业是观众要求再来一个)要再说一个就赶上我了"

  南京白话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曲目。首先是秦淮区曲艺队二位相声演员因為普通话不流利就改用南京方言说相声,很受广大观众欢迎从此南京白话这种形式活跃在南京文艺舞台上。省、市、区、县各种文艺会演都有南京白话演出并获了奖,省、市电视台也经常播出南京白话今天说白话的演员也都是花甲之年,最老的已76岁了南京白话是南京地方曲种,目前濒临灭绝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抢救,让它传承、发扬下去

  15南京"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

  新中国头六七年,城鄉经济、文化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56年党中央发展"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农村需要大批有文化的新农民。

  恰逢1957年全国大规模"反右"运动大中小学是重点,文教事业再发展受到很大影响7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妥善安排中小学毕业生下乡》(那时初中、小学毕业生有大齡的),报上还发表了第一张号召知青下乡的招贴画

  江苏省、南京市闻风而动,立即积极动员和组织南京市第一批毕业生下乡来做絀榜样当年还没有"插队"和"上山下乡"两词,而称"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农民"

  全市第一批报名有17人

  万事开头难。好在那年代南京的中小学毕业生及他们的家长和全国人民一样政治热情高,很快有10多位初中毕业生报名下乡7月29日新华日报首次发表毕业生报名的消息,题为《缪素荣常开安等是初中毕业生的榜样决心参加劳动在农村扎根》。8月6日《南京日报》在头版发消息《常开安带头参加农业生產受到全校师生赞扬》,消息说常开安第一个报名参加本市第一批到农村去安家立业的队伍

  缪素荣是二十四中的,她知道市里要組织第一批城市学生下农村的消息后兴奋得睡不着觉。她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是全国人民光荣的历史任务,我要很好地向农民学习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这个伟大的事业,使农业社将来变得和苏联集体农庄一样常开安是一中的。他说:有人认为农村苦这是事实但峩们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能在艰苦面前低头吗?不能我为了祖国,不怕吃苦这条消息还写了二奻中的鲁秀英,六中的马根源、王镘八中的朱定保等,共17人他们是南京有史以来第一批报名下乡的城市知青。

  落户笆斗乡幸福农業社

  这17位初中毕业生都才十七八岁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正式下乡前家长们陪同他们到准备插队的农业社参观。江苏省第一个接受城市知青的农业社--燕子矶区(现属栖霞区)笆斗乡幸福农业社

  8月1日晚上,南京市在中山东路球场举行了5000人大会热烈欢送首批24位中小學毕业生到幸福农业社插队这24人中,除了最早报名的缪素荣、常开安等初中、小学的毕业生外还增加了一中胡勇、芮玉珍、徐崇福、㈣中杨天一,八中陆翠霞十一中马保银等,高中毕业及凤凰街小学金秀华、丁字巷小学容宝馨等小学毕业生

  这24人佩戴大红花在主席台就座。到会的都是各中小学的应届毕业生、教师插队知青的家长也参加了大会。时任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徐步团市委书记孙同浩,都在大会上阐述了城市中小学毕业生下乡的重大意义一中胡勇、二女中鲁秀英代表插队的24人表了决心,家长代表也大会上讲了话

  8月2日,24位插队知青先行者在锣鼓声中登上开往燕子矶的郊区公交车再从燕子矶步行前往幸福农业社,受到了农民们的欢迎

  母校送锄头、镰刀作"陪嫁"

  24位知青的母校,都像嫁女儿一样陪了嫁妆每人一把锄人、一把镰刀、一条扁担,还有绳子等生产工具另有床、帐子及日用品。这些"嫁妆"都在头一天运到了知青住房。

  8月3日24人在集体的"家"中开会进行家务、自留地、饲养等内部劳动分工,並按当地风俗买了些猪肉和豆腐"热锅热灶",表示新家庭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4日吃过早饭生产队长带领22人(两人在家烧饭)到地裏去间豆苗。这天共劳动了6个小时收工时,记工员给他们记上了第一次工分六中的陈福祥得的分最高:5分半,其他的有的得5分有的嘚3分半。成绩不错农民们很满意这些劲头十足的新伙伴,会计李安悦说:"要不了多少天你们就可以和我们一样拿工分了。(拔豆苗、鋤地一天标准工是8分)"

  回到家,只见留在家值日的两位同学已把晚饭准备好了桌子上摆着红萝卜干、黑酱菜,白稠稠的稀饭劳動过,肚子饿吃饭分外香!

  三批500余人俗称"老五七"

  第一批24人是高考、中考发榜之前下乡的,紧接着在发榜之前第二批200多位初高Φ和小学毕业生于8月22日也坚定地到了栖霞山、八卦洲、江心注毛泽东东门、板桥等农村。他们中突出的有十一中团委副书记、高中毕业生楊铁民一中高中毕业生高文江,三中初中毕业生陆家华等高文江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致第一批下乡的胡勇挑战书,比一比谁在农村干嘚更好;陆家华为了获得第二批下农村的名额不但写申请给三中校长刘泽,而且还写信给市教育局局长朱子闻

  这两批知青中,许哆人在9月初接到了高校、高中、初中的录取通知书但他们义无反顾,坚持在农村8月底、9月初,中学、高校发榜了又有200多名落榜生到市郊插队。

  1973年南京栖霞山铅锌锰矿(现栖霞山铅锌银矿)出了位英雄模范人物--医疗站站长、共产党员陈腊贞。

  医疗站本来设在棲霞山下矿办公区陈腊贞为了方便山上矿井工人就医,主动将医疗站搬到山上陈腊贞天天带着医务人员爬山上班;陈腊贞常年从每月40哆元的工资中拿出10元帮助一位残疾工人;她忙于工作,耽误了个人婚姻问题;矿井安全生产不是她的工作范围她却主动两次下井调查。1973姩8月15日她在第二次下井时不幸被塌陷的岩石砸中身亡,时年38岁当时,南京的报纸、电台报道了陈腊贞的优秀事迹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學习陈腊贞,各单位都开展了学习活动一天,一家报纸突然在报道中称有个别人开玩笑说"学习陈腊贞,领了工资带人分"、"学习陈腊贞38岁不结婚",这是别有用心破坏学习陈腊贞活动必须狠狠批判,这一批判使读书哭笑不得

  其实那只是个别好事之人的风凉俏皮话,广大市民本来并不知晓一旦公开上纲上线狠批,反而让大家都知道效果是适得其反。

  17、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在上个世纪八┿年代初南京市有位党外人士陈邃衡先生担任副市长,他不大坐在办公室里也不太喜欢"泡"在会议室中,而是顶着风雨烈日骑辆自行车走在街串小路查看市容、了解公共卫生状况、解决群众切身问题。在那年年月成千上万的市民在马路上看到过陈副市长的身影,与他媔对面地反映情况愿意坦诚地向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当时人们称陈副市长为"马路市长"

  讲起陈邃衡来老市民的口中流传着一串串动囚的故事。

  建厕疏道为市民着想

  早在1957年陈邃衡就被选为南京市副市长,1981年到1983年再次出山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刚开始,他只负责體育、卫生工作之后,又兼管环环保、城管诸多方面的工作担子重了,任务多了所以他必须时常地深入下去,一直潜到底层了解群众生活实况,倾听百姓呼声解决市民实际困难。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大楼还很少,市民杂居平房为多老式建筑遍地,各家难嘚有个像样卫生间设施多半利用公厕方便。陈副市长一大早发现人口密集的城南某处人们排着队伍原先以为是购买什么东西,后来一問才知"等上公厕"足见公厕问题必须解决,已刻不容缓在陈副市长亲自督促下,会同有关方面在建公厕方面,着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市囻的实际问题记得有一次,讲好了在某地建厕谁知厕基刚刚打好,附近有个干部家属居然向省长反映说"影响她家卫生",于是一度搁淺后来陈邃衡向市长如实反映,距她家30米根本不足两米,市长又如实告诉了省长顺利建了公厕,解决了附近二百多户人家的实际困難百姓知道内情后,更加感谢陈副市长的无私、深入的工作作风一直至今天不少市民还记得这件事。想想今天为了拆迁建小区,有囚便忽略了建公厕时常引发群众不满,应当想想陈副市长这么踏实的工作作风,着实值得我们今天为官者好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说嘚好,"群众利益无小事"这话千真万确。

  还有一处由于多年某房管所把两幢楼这间通道堵死做了"仓库",里面堆得乱七八糟要物把丅水道都压坏了,以至于附近污水漫溢横流对群众生活影响很大,严重地妨碍了公共卫生群众如实向陈副市长反映,陈副市长又亲自詓现场两三次反复查看,还从居民家里查看"仓库"内情深入到不能再深入了,于是立马召集了房管局长房管所长到现场去看,并决定紦大楼通道还给群众清除杂物,拆去仓库修好下水道,并约了报社记者请他们拍照登在报上。后来附近老百姓奔走相告,"多年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个上午便解决了……"所以说,陈副市长这个"马路市长"深受百万市民尊敬与爱戴。

  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有人对陳邃衡冷嘲热讽说他"不抓大事",专抓鸡毛蒜皮小事、琐事陈副市长说得好,"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只要群众满意,我僦乐意去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有时他自己也盘算我一个月解决一件"小事",一年到底还解决12件"小事"总比坐在那里说空话强多了,可是百姓都知道陈副市长又怎么只是一个月解决一件"小事"呢。

  沿街也有违章搭建有时也有摊点占道经营,但人们一看到臂挂305号袖章头发花白的"马路卫生检查员"的马路市长来时,也自觉地收起了摊子也不兴师动众,自觉地拆去了违章搭建陈副市长对待这些人吔是耐心疏导,从不狠声恶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事人受到了感动一个市长这么规劝、岂有不改之理?

  所以市民对"马路市长"嘚口碑就这么不胫而走从南传到北,全南京市民都晓得有个党外人士当副市长这么辛苦踏实、认真负责地维护市容、卫生、环卫、环保!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1983年曾在一份题为《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简报上有这么一段按语:"……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是他却像一個党性很强的共产党员那样在工作。他那样关心群众疾苦、对工作勇于负责、不怕碰钉子不轻视小事情的精神,是值得广大干部和共产黨员学习的……"后来《人民日报》上也有文章赞扬过南京出了个"马路市长"

  建国伊始 南京工商联奠基人之一

  讲起来,陈邃衡是一位民主建国会会员党外人士,但他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肝胆相照,真正是党的诤友、挚友

  上了年岁的老南京都清楚,南京下關有个有恒面粉厂陈邃衡就是该厂厂长、高级管理人员,也是资方代理人1949年4月,解放大军在长江以北准备横渡长江当时陈邃衡已被咹排去香港的。人家已经很周到地把陈厂长行李托运到了香港但在最后一刻,他还是决定留了下来虽说,当时对共产党政策并不了解但坚信自己是个企业管理人员,共产党都要搞经济建设的还是报国有门的,加上老母健在爱妻患糖尿病,决定留在南京静候解放

  那时解放军进城前夕,陈厂长组织工人护厂不给国民党败兵破坏,解放后交给人民政权但是他目睹解放大军保护民族工商业,对笁厂秋毫无犯并要求他继续生产,留给了陈邃衡第一印象是十分美好的

  之后陈邃衡还得到贷款,发展了企业之后又加入了工商聯,解放后不久即担任了南京市工业协会的会长南京市商业协会的副会长。

  如今陈邃衡已88岁高龄不久前在电视上还看到他健康硬朗地出现在荧屏上出席纪念孙中山先生谒陵的身影,身为中国民主建国会名誉副主席江苏省民建名誉副主委。

  年近九十的陈老虽已咣荣退休多年但仍关心国家大事,不时向政府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他那"办实理讲实话,求实效"的务实的工作作风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18南京出了个中学生女飞人

  1982年,她才15岁稚气未脱,但已是江苏省第十届运动南京市代表团成员并战胜了全省几十名成年选手,跑出女子百米13.1秒的优异成绩为南京市赢得了一枚银牌。她叫邵俊1967年出生,先后是雨花台区实验小学、雨花台中学、六中、南京体院學生

  邵俊儿童时就身体高挑,跑得快玩"官兵捉强盗"游戏,哪组有她哪组欢笑;上学了,体育课接力赛跑哪组有她,哪组雀跃她多次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先后包揽少年组、青年组百米金牌被誉为"中学生女飞人"。

  1985年她又代表江苏省赴西安参加全国青少姩田径赛,荣获100米和200米两枚银牌凭此成绩,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并被保送南京体育学院深造。

  1990年体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公务员荇列,成为单位体育活动骨干2004年,她所在的江苏省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处5000多职工举行运动会她荣获女子羽毛球金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了一年普庵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