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犹太人,有一个被叫鸟飞进屋子有什么寓意脱衣服,这个电影叫什么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最新章节列表(天蚕土豆),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全文阅读 - 笔下文学
┊┊┊┊┊┊┊┊┊┊┊
我为碟狂——轻松淘片指南
&&&&北京文化学者苏三于日起,在新浪、网易、文化研究论坛,以及凯迪网络和中青话题等论坛发表有关“三星堆”文明起源的文章。她大胆提出古犹太人是成都平原“三星堆”的主人,且三星堆人的后裔即为如今生活在四川以及周边省份的彝族、羌族等少数民族。
&&&&古犹太人在大约4000年前生活在中东两河流域下游接近波斯湾地区,那里属于著名的汉穆拉比时代的巴比伦。后古犹太人辗转迁居到埃及。在那里他们渐渐被埃及人所奴役,长期受到非人待遇和残酷迫害,直至种族灭绝的危险,埃及法老规定所有的男婴出生后必须被杀死。大约公元前1200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同时期犹太教出现。苏三推测,就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为逃避迫害有一批或数批以色列人从阿拉伯半岛乘船到印度半岛,在那里与古代印度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他们沿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经缅甸、云南来到中国成都平原定居,最终作为古蜀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时为中国夏商时期。后来中国北方文明兴起,最后在秦时期三星堆文明被灭,其后裔随即四散而去。但三星堆对长江以南地区的文明成有极大影响力。一旦此学说成立,这个发现将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产生非同一般的冲击。
&&&&苏三在将近5万字的文章中用大量的事实从各方面证明了她的学说根据。但奇怪的是,苏三的方法不是采取通常的严谨考古方法,而是在参考文物的基础之上,多运用民俗以及文化传播比对等途径来论证她的理论,逻辑推理多于实物证据,甚至她没有亲自看过三星堆的文物,只是采集了大量文物图片而已。她认为,这个研究的主要功底和关注点不应该在中国史内,而在世界史,了解民俗和宗教是个关键的问题,而她恰好对世界古代史、尤其是世界宗教史相当熟悉。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一直没有成功破解三星堆文明之迷,而她这个“外行”却相对轻松地提出了自己看法的原因之一。她很自信三星堆人除了是以色列人之外不可能是其他的文明体系中人,但她也承认,她的学说会在细节上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和修正,大的框架一定如此,三星堆人一定是以色列人。
&&&&其主要论据有以下几点:
&&&&一.&巴蜀之地是中国发现悬棺最集中的地区,悬棺与三星堆文明之间有着必然联系。而古代犹太人就有悬棺传统,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
&&&&二.&三星堆三个学术界已经确认的祭祀场所,摆放的主要祭祀物品竟然三处全部为平常的石头子儿,这让中国人很不可思义。而犹太人从古至今一直有石头子儿当祭祀物品的习惯。
&&&&三.&三星堆文化中的一个祭祀场所正中是五个装满石头子的方坑,许多证据显示三星堆人也崇尚“五”这个数字。学术界一直不确定这是什么意思。苏三推定,居住在三星堆的以色列人有五个部落,故而有此一举。而历史悠久的彝族史诗中恰好有五个部落的传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苏三的推定。
&&&&四.&以色列人有火祭的传统,而三星堆祭祀坑中的物品全部有被严重火烧过的痕迹。苏三推断,彝族地区的火把节就是火祭的变异。
&&&&五.&另外,彝族(白彝)不仅长相高鼻深目,而且他们在如今的选美中也崇尚卷发、高鼻、大眼、高个头等特征,苏三认为这是彝族人对他们远古以色列祖先的一种怀念方式。而彝族实际上应该为“以族”,这是他们这个民族“以色列”(英语Israel)的第一个音节的发音。以色列人作为一个民族从3900年前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的出生后就开始这样称呼自己为以色列人,之前他们叫犹太人和希伯来人。而以色列人除了高鼻深目外,他们头发的特征恰好是黑色卷发。
&&&&六.&三星堆人由于是在犹太教出现之前离开中东地区的,所以他们并不信仰犹太教,而是信仰神牛。所以在今天彝族中间人们依然信仰神牛。在犹太教出现前后犹太人一直有神牛崇拜。
&&&&苏三在文章中给出了更多的细节和证据。但她说,她的文章现在只是一个草稿形式,目前是收集资料阶段,先放大模样给大家看,过一段时间会细心整理,然后选择考虑连续发表在报纸上,或者是单本发行为书籍。
&&&&目前她的这一猜测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还没有学者提出有力而明显的反证来驳斥她的观点,但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她的论证有道理,却不够很严密,需要进一步的沉淀与讨论,但这个框架本身就已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苏三原本是个杂文作者,曾经写过两本杂文,今年夏天出版过一本影视评论《我为碟狂》,她的另外一本有关西方文化的历史散文集《紫色偏执批判》预计在2004年春节前面世。
&&&&苏三,是我的朋友。西方文学的科班出身,好读书,很感性的一个人。后来不知为何沾染上嗜读历史、哲学的“怪癖”,动辄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和人较真、叫阵。几年前就开始出书,都是那种表面感性,骨子里藏着哲理挺深沉甚至很尖酸刻薄的东西。我曾说,真个是纯粹的芥末面,可以成为一些人的至爱,但永远不能像可口可乐那样老少咸宜。
&&&&最近,她告诉我,写了些“可口可乐”的东西,我不信,要来一看,果然。
&&&&就是这本《我为碟狂》。
&&&&这次说的是电影,最大众的文化或者说是娱乐。
&&&&不是美国人每周两次坐电影院看的电影,那玩意太劳神,得有天时、地利、人和之类的必要条件。是满街满巷的音像店甚至是地摊上的VCD、DVD。谈论的片子虽然说不了是唾手可得,但也绝没有鲁迅《药》中蟋蟀的原配做药引子那样市面上难得的东西。给你的都是一个普通观众可以达到的最真实的接触面。
&&&&书名前没有限定词,比如:“中国”、“外国”、“经典”、“情色”、“爱情”或“奥斯卡”之类,也不想做强制的分类。就像老百姓吃菜一样,随着季节和心情,想要什么就是什么,顺其自然。怕的是总吃一种东西伤了胃口,也怕因为望文生义错过了好东西。
&&&&作者的立场是超级影迷的定位。用质朴、纯粹、坦率甚至是童言无忌的话语做着介绍、评价和欣赏。
&&&&因为不是道学家,她会真诚地告诉你哪部电影里的哪个演员真的很性感;
&&&&因为不是专业电影人,她不必严肃、深沉、全面、技术,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地说着最鲜活而真切的感受;
&&&&因为不是职业评论家,没有必要假装客观、理性、公正,说些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糊涂话。她说导演,说演员,尖刻但确实是切中要害;
&&&&她不靠这行吃饭,没有刻意追求规整、前卫和大而无当的唯美倾向的动力。贴近大众的亲近平易始自天性。
&&&&书是写给谁看的呢?我看有几类:
&&&&写给其他影迷们的。已经看过的电影,听听别人的感受,也许,有会心一笑?
&&&&写给不大看电影人们的。因为它给你打开了另外一个曾经被你忽视的精彩世界,也许,你会考虑赶紧到音像店里补上这一课;
&&&&写给专业电影人的。这里有当今普通观众对电影最真切的感受和期待。毕竟,忽视了他们,就忽视了中国电影的走向;
&&&&写给打算从事电影事业人们的。据说张艺谋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第五代导演之所以厉害,而且人才辈出,很大程度上赖仗当年看了大量的片子。而许多知名演员在谈到成长的历程时,除了要感谢导演,也都提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这本书在浩如烟海的电影世界里可能能帮你理出一点线索来。
&&&&这本书也是写给不怎么看电影,也不打算看电影人的。因为说电影只是个借口,他们谈论的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比如爱情、生命、自然、战争。其实,你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有关文化、艺术、社会问题的杂文集独立看待。
&&&&这么说吧,所有文化着的人和想要文化起来的人们都可以成为它的读者。
&&&&对想看电影的,它能勾引得你恨不得马上得到正在读的那个片子;对没有此好的人,只读这本书也不会觉得有太多的不完整和遗憾。这,就是苏三的本事。
&&&&与一般的“淘片”书相比,《我为碟狂》有几个明显的不同:
&&&&第一,书里有个无时无地不在的“我”,随时都在大放厥词。比如在谈到爱情时她说:“爱情是一种疼痛,是一种你终生愿意追求的痒痛……爱不是数学公式,爱不能原样固封于玻璃瓶。爱是乱的,爱有交叉,爱是不讲原则,爱没有道德可言。爱中最宝贵的品质并非是忠诚。爱一旦被忠诚防腐处理,爱还是爱吗?”接着提出:“社会人开始一次新的爱情时,你怎么清仓,你怎样保鲜,你怎样对世俗的忠诚示以不屑,怎样让爱一直保持它野性的本能?”(见本书《卡门》一文)这些话有时真的要让你放下手中的书沉思一会儿呢!与之相平衡,书里又有另外两个经常出现的人物:“老公”和“儿子”,他们既是物理意义上的老公和儿子,又是通俗、市场、大众和少儿等倾向的代表符号。如果你在“我”这儿找不到共鸣,可能会被“老公”和“儿子”引为知己。前提是一个不太差劲的片子。
&&&&第二,作者从来都不肯完整从容地叙述一部电影的故事梗概。她的理由是: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悬念”,在你想要充分享受一份精神大餐的时候,有人却把所有的菜肴都替你咀嚼了一遍,一定是件挺败兴甚至是恶心的事。有些这类的书把故事叙述给你,甚至连细节都不放过,其实是在糟践好东西,劳神费力不讨好。
&&&&第三,作者不仅告诉你哪些片子好看,同时也告诉你哪些不好看,为的是避开烂片节省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其实,有时候知道“不好看”比知道“好看”更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甚至经常告诉你一些片子的物理状态,比如配音、字幕、音响效果什么的。当然并非片片如此,只随必要而定。
&&&&第四,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作者对每部片子的评价,扫一眼高挂在篇首左上方的“心情指数”即可。自然“晴天”是好的,“阴天”就差些了。当然,那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好恶,不一定能够代表你。所以,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在文章的篇尾给您设置了“指数分析”一栏,您在看完片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评判涂写。也是为了日后查索回顾方便。
&&&&第五,全书的结尾有一个片名索引,为方便淘片时快速检索的需要。
&&&&这就是苏三奉献给大家的“可乐”,是不是有点怪味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像是加了鲜榨姜汁热过的可乐?
&&&&苏三一听这话笑了:那就对了,有点辣,比一味的甜可要强得多!况且还能治感冒,借机医疗一下文化匮乏造成的“内虚”、“风寒”有什么不好?得你这一评价,真真正合我意。
&&&&她就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还自以为是,并且一贯如此。
&&&&傅秋爽  
&&&&《印度往事》1
&&&&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
&&&&《晚 娘》3
&&&&《晚娘》挺艺术的,别以为是一般的色情片。
&&&&《红磨房》(法国版)&5
&&&&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
&&&&《莫莉的世界》7
&&&&全片的主题是理解智障,爱护残疾人。
&&&&《烈火焚城》8
&&&&这是一部丑化战争的影片。
&&&&《摇啊摇,摇到外婆家》9
&&&&一个电影选题的出奇制胜我认为比什么都重要,除非你就是要在某个主题上过瘾。
&&&&《间接伤害》10
&&&&据说这部电影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理由是它充满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
&&&&《一夜情未了》12
&&&&原以为是情感片,没想到却是侦探片。
&&&&《海 滩》13
&&&&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在表面。
&&&&《征战岁月》15
&&&&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
&&&&《哈特的战争》&17
&&&&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
&&&&《荒岛余生》19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
&&&&《变 人》21
&&&&一部美国科幻片。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主演。
&&&&《烈火金刚》23
&&&&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
&&&&《阿甘正传》25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
&&&&《魔鬼特训队》27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一&棵&树》29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
&&&&《黄飞鸿》(之二)31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之分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
&&&&《冲击人生》33
&&&&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超级插班生》&35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
&&&&《怨 女》37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温柔陷阱》38
&&&&配偶间的猜疑一旦被证实一次,两个人之间的忠诚和信赖就将永远遭到破坏。
&&&&《巨猩乔·扬》39
&&&&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
&&&&《我的野蛮女友》41
&&&&你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
&&&&《寻 枪》43
&&&&我听到太多人说《寻枪》了。
&&&&《春&香&传》45
&&&&尽管我知道韩国和中国有多么地近,文化上有那么多的相互渗透,可当我看到《春香》时还是大吃一惊。
&&&&《阿&育&王》47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史上至今场面最宏大、用人最多、最有影响力”的历史片。《异 形》49
&&&&对外星物的想象是西方科幻小说长盛不衰的主题。
&&&&《芳 芳》50
&&&&芳芳砸烂了隔在他们俩之间那道“玻璃”,她大喊:“爱还不够,我需要你的皮肤,你的血液,需要知道你在我身体里!”
&&&&《美丽心灵》52
&&&&我怀疑这样一部冗长的片子是如何获得2002年度奥斯卡四项大奖,同时它又如何获得五项金球奖。
&&&&《情证今生》54
&&&&仅这两位演员就可以使影片成为名片,故事更是悱恻动人。
&&&&《被 告》56
&&&&朱迪·福斯特的成名作。她因在此片中的成功表演荣获奥斯卡大奖。
&&&&《刘&天&华》57
&&&&只知道刘天华是拉二胡的,但是常常把他和瞎子阿炳当成同一个人。
&&&&《十七岁的单车》58
&&&&曾获38届金马奖华语片6项大奖,导演王小帅,周迅在其中扮演一位始终没有说过话的配角。
&&&&《春光乍泻》60
&&&&《春光乍泻》不知道做何解,不过我早已经知道这是一部同性恋作品。
&&&&《编外丈夫》等&63
&&&&我一般不喜欢看搞笑片。
&&&&《凡&高&传》65
&&&&电影中的凡高第一次给我那样狂暴易怒的印象。
&&&&《战地巾帼》67
&&&&要说血海深仇,二战中的美国与日军之间丝毫不逊中日之间。
&&&&《爱在战火中蔓延》68
&&&&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看完片子激动的不得了,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好看的片子了。
&&&&《透&明&人》70
&&&&此片男主演是我的全世界最爱:Keven&Bacon。
&&&&《明日帝国》72
&&&&007系列的影片其实不用细心去看,只问这次007是谁扮演,地点发生在哪个国家,与007上床的是哪个女人,其他的便都可以省略。
&&&&《卡 门》74
&&&&卡门,是一种浪漫和野性的自由精神,谁都可以是卡门。
&&&&《天国和地狱》76
&&&&看封面也知道很古旧了,主角是与黑泽明如影相随的演员三船敏郎。
&&&&《闪 灵》78
&&&&假如你喜欢纯粹的恐怖片,喜欢悬疑、暴力加血腥的场面,那么我推荐你看这部通灵片。导演是大名鼎鼎的库布里克。
&&&&《男人的荣誉》80
&&&&成功的片子几乎都有一个好剧本,不成功的电影在剧本阶段就已经垫定了失败的基础。
&&&&《玛&丽&娜》81
&&&&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美丽的西西里岛传说》。在谐谑中展示痛苦与残忍的存在。谁曾经默默地爱过和被伤害过,谁便可以体会那无助的悲哀并细细品尝泪水过后长久的悸动不安。
&&&&《死囚之舞》82
&&&&哈莉·贝瑞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让她成为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第一个黑人得主。
&&&&《草&房&子》84
&&&&所有人的故乡在茅草庵,所有人最深刻的记忆在童年。该片获华表奖优秀儿童片。
&&&&《天使爱美丽》85
&&&&没有一个影片像这个影片一样能让我有几分钟的迷惑,也没有一个影片能让我如此兴奋。
&&&&《时光凶间》87
&&&&小教授之所以要研究时光机器并利用这套机器,是为了挽救未婚妻。
&&&&《太阳照样升起》88
&&&&需要参考的许多东西都积累到位,再看海明威的作品,就越来越有味。&
&&&&《遥远的落日》90
&&&&看似平淡,却能让人唏嘘不已。
&&&&《日瓦格医生》92
&&&&以前我写过这篇小说的读后感,认为作家是把饱受蹂躏的拉娜当做祖国的象征来描写的。
&&&&《山本五十六》93
&&&&它是山本五十六的人物传记。
&&&&《没事偷着乐》和《沙拉油妈妈》94
&&&&假如奥斯卡的评委是公平的,并且是懂汉语的,那么当年度的奥斯卡外语片大奖一定得送给这个电影。
&&&&《中央车站》95
&&&&我对这部片子早有耳闻。第一眼看到就决定买下来,是一种“可找到你了!”的愉快心情。
&&&&《士兵之歌》96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主题的普世价值,该片获得了许多世界奖项。
&&&&《雁&南&飞》98
&&&&该片曾经获得嘎那金棕榈大奖。
&&&&《残 缺》99
&&&&那位男侦探第一次到罪犯的家中探访时出门的那一回头,简直绝了。
&&&&《地狱的房客》101
&&&&我不知道这个影片算是个恐怖片呢还应该算犯罪片,恐怕还是偏于后者。
&&&&《走出非洲》102
&&&&假如一定要我列出三五部我愿意看两遍的影片,我首先会挑选《阿甘正传》,然后是《伊丽莎白女王》,接着就是《走出非洲》了。
&&&&《钢琴女教师》104
&&&&对于喜欢欧洲片的观众,此片属于必看片。
&&&&《爱你的五种方式》106
&&&&男保镖:“我看你很面熟呢?可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你。”女售货员:“我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爱。”
&&&&《好男好女》&107
&&&&据说因为这个电影的公映引起了不小的政治地震,大家都在悄悄说:哦,这个事情原来已经可以公开说了。
&&&&《七武士》等黑泽明电影&108
&&&&假如谁不太理解日本人,不理解日本文化,我建议就多看黑泽明的影片。
&&&&《夏伯阳》《乡村女教师》《牛虻》110
&&&&尽管这也是一部宣扬革命者的主旋律影片,但编导在艺术和技巧上的成熟足以使任何一个“敌人”为之叹服。
&&&&《屋顶上的轻骑兵》112
&&&&据说对此片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特别好的,特别不好的。我基本上属于后者。
&&&&《东方快车谋杀案》113
&&&&这个片子只能当游戏玩,和艺术关系不大。
&&&&《天脉传奇》114
&&&&很明显杨紫琼也想在这个影片中体现中国的某些东西,可惜都没有体现出来。
&&&&《温柔地杀死我》115
&&&&你想看演员全裸、姿态多变的色情片吗?你想看恐怖凶杀的镜头吗?这个片子能满足你这些要求。
&&&&《像鸡毛一样飞》116
&&&&孟京辉很谦虚地说,他这就是对于中国电影的一次“搅和”,并且中国电影需要有人出来“搅和”。私下讲,我也喜欢这个搅和。
&&&&《生&活&秀》118
&&&&很好看,小寡妇漂亮,电影节奏和画面也掌握得很到位。
&&&&《霸王别姬》119
&&&&看戏的时候我以为主角应该是“霸王”,到了第三碟的时候觉察到最“健康”的人其实是“虞姬”——程蝶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120
&&&&这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但编剧却是姜文。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21
&&&&这本小说在80年代中国刚刚开放时曾经有一阵子甚嚣尘上,当然是作为禁书。听得太多了,就跟看过差不多了。
&&&&《海&上&花》123
&&&&妓女确实是妓女,但你在这里看到的绝对是你想象不到的另外一番天地。
&&&&《发&条&橙》125
&&&&《发条橙》的小说我看完后就认定是一部难得的伟大作品,并且一再把电子版转给许多我认识的朋友们看。
&&&&《千与千寻》126
&&&&这部片子被田壮壮罗列为世界十佳电影故事片之一。
&&&&《义海雄风》128
&&&&越来越多的明星脸出来大放光彩,先是汤姆·克鲁斯,然后是戴米·摩尔,再后是杰克·尼克森,竟然还有我最崇拜的男星凯文·贝肯,还有……
&&&&《和你在一起》129
&&&&这句话放哪个艺术家那里都是成立的:煽情煽到那份上,太粗鲁!
&&&&《阿飞正传》131
&&&&王家卫作品,主演是张国荣。
&&&&《坎&大&哈》133
&&&&最让人震撼的是,那么多的苦难,影片中却没有一个流泪的场景。这使我理解了艺术中克制的价值。
&&&&《旺角卡门》134
&&&&王家卫的另外一个老片子,总体觉得很一般,但是没有明显的缺陷。
&&&&《出租车司机》135
&&&&假如你是罗伯特·德尼罗或者朱迪·福斯特的影迷,你可以看看这些影星刚出道时的样子。
&&&&《我的父亲母亲》137
&&&&许多人说《我的父亲母亲》是有关爱情的。这样说也不错,但是我更想说是有关死亡的,爱情的死亡,一个爱人的死亡。
&&&&《三轮车夫》139
&&&&是部越南片,导演是越南人陈英雄,主要演员却是梁朝伟。
&&&&《幽灵公主》140
&&&&这个片子的封底印着一行小字:少儿不宜。
&&&&《宾 虚》142
&&&&该片曾获13项奥斯卡大奖,是获最多奖项的影片。
&&&&《汤姆叔叔的小屋》144
&&&&假如你对于西方文学不甚了解,那么这本书还是要读一读的。
&&&&《猜&火&车》145
&&&&我是慕名找到这个片子来看的。据说这个电影是英国历史上打破电影票房记录的影片。
&&&&《苏&州&河》146
&&&&本以为这是一个讲述普通人在苏州河两岸生活的故事片,结果却发现是部典型的爱情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147
&&&&我甚至在某些类似世界十大排名中偶尔也可以看到“劳伦斯”的身影。
&&&&《情 人》148
&&&&《情人》是电影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极品。
&&&&《忠贞》(法国版)&149
&&&&法国人,是群浪漫的动物,他们的纯粹让我艳羡。
&&&&《亲 密》150
&&&&该片不宜与一般异性朋友一起欣赏。
&&&&《夜&玫&瑰》152
&&&&很明显是探讨婚姻的,里面说道:“婚姻本来就应该是一场磨难,但这是个对人的锻炼”。
&&&&《大西洋城》153
&&&&这是一部不能忽视的老电影,对于我来讲是久闻大名。
&&&&《香草天空》154
&&&&让人看7遍才能看懂,那是好电影吗?
&&&&《教师别恋》155
&&&&此片荣获柏林影展两项大奖,银熊奖,蓝天使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傲世军魂》156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20世纪驻守在亚洲的英国人是天生的坏蛋和敌人。
&&&&《雨 人》157
&&&&这是个有关亲情的影片,假如不是喜欢达斯廷·霍夫曼或者汤姆·克鲁斯,你就可以不看。
&&&&《冲出亚马逊》158
&&&&看了金鸡奖和百花奖的现场直播。得知《冲出亚马逊》荣获最佳故事片。
&&&&《那山&那人&那狗》159
&&&&1999年度获6项金鸡奖,并且在国际上也数度获奖。
&&&&《25个孩子一个爹》161
&&&&一个小品演员能够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受到农民朋友肯定的影片,也不容易了。
&&&&《昨 天》162
&&&&天哪!这么好看的片子,假如你不看,那我只能深表遗憾!
&&&&《乱世男女》164
&&&&我觉得,一个不知道Stanley&Kubrick的人几乎是不能称做影迷的。
&&&&《失&乐&园》165
&&&&没有杂质的爱就是床上功夫,爱就是功夫。
&&&&《鸟》166
&&&&我对这个影片发生兴趣缘于两个铁杆影迷说“看不懂”。
&&&&《花 火》167
&&&&在某些方面中日两个亚洲民族之间的差别可能一点不比西方人之于中国的小。
&&&&《好&家&伙》168
&&&&这是个典型的黑帮片,几乎可以说是《教父》的另版,同时艺术上也达到了《教父》的水准。“做一个黑帮成员比做美国总统还酷”,影片开头的这句话已经成为经典。
&&&&《云上的日子》170
&&&&电影里的一切都像在用生活演绎哲学:爱的哲学,距离的哲学,生命的哲学。假如有人实在不知道格调是个什么东西,那就多看看这个影片。
&&&&《美丽的毒药》171
&&&&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简直是部催情片。
&&&&《女扮男装》171
&&&&韩国对于女性的歧视早有耳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
&&&&《小&宇&宙》172
&&&&深感这个世界有太多事物超出我们的想象,即便是一条毛毛虫的内心世界都可能是我们难解的。
&&&&《樱桃的滋味》173
&&&&很多人说起电影的时候不会联想到伊朗,但是当你注意到阿巴斯的时候就不会再漠视伊朗电影的存在了。
&&&&《最后一场电影》175
&&&&这个影片讲述了一批年轻人成长的故事,伤感而迷茫,中学生和大学生应该有共鸣。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76
&&&&喜欢这个电影的适龄男人可以入围做我的爱人。
&&&&《四根羽毛》178
&&&&这是一部印度人导演、英国人表演的影片,粗看起来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
&&&&《巴黎最后的探戈》179
&&&&这是一部大师的教学示范片。
&&&&《红磨坊》(美国版)&180
&&&&当然它最成功的地方是画面语言,精美、流畅。
&&&&《艳舞女郎》181
&&&&这个片子我看了好几遍,无他,就是觉得“好看”。
&&&&《猎爱的人》182
&&&&这是个老片,因为杰克·尼克尔森在里面还是一个年轻人。
&&&&《乌龙骑劫》182
&&&&影片一开始便看出来导演一点正经没有。
&&&&《大话西游》183
&&&&后现代话语被越来越多地展现在现实生活中,让人会心一笑。
&&&&《站 台》185
&&&&通过贾樟柯的这部电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新一代导演和以往导演的不同。
&&&&《美丽的大脚》187
&&&&里面有许多的黄段子和搞笑段子,所以整个戏比较活泼。
&&&&《六&壮&士》188
&&&&仔细看才发现有许多著名演员加盟此片,其中有格里高里·派克。
&&&&《火烧摩天楼》189
&&&&影片表现了许多人的牺牲精神,几乎像是又一起“9·11”一样让人震惊感慨。
&&&&《绝处逢生》190
&&&&影片讲述的是1943年一群盟军俘虏被关押在纳粹战俘营的故事,它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星球大战》前传&191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个电影有些日本文化的色彩,包括女王的装扮,也包括斋殆武士这个说法。
&&&&《极速60秒》192
&&&&表现街头犯罪,围绕偷车。很庸常。
&&&&《脱线先生》192
&&&&很明显这是个喜剧片,片头的的介绍全部是动画。
&&&&《喜玛拉雅》193
&&&&该片由英国、法国、瑞士和尼泊尔合拍,喜玛拉雅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那座山,但是电影的喜玛拉雅与中国无关。
&&&&《周渔的火车》&194
&&&&周渔或许爱上了爱情。
&&&&《携手一生》196
&&&&痛苦无奈中的丈夫在死亡的阴影中回忆着他们曾经有过的幸福生活。
&&&&《勐&垅&沙》197
&&&&其实后来我是真的被片子给吸引了。解放军一会儿救苦难,一会儿英明决策,敌人的阴谋一个个被识破,看得人热泪盈眶的。
&&&&《十&日&谈》198
&&&&这个文本在刚出世的时候就是一个禁书,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色情有关。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199
&&&&平心而论,该片的导演肯定属于大腕,遗憾的是……
&&&&《纽约的秋天》199
&&&&喜欢还珠格格之类的小妹妹不仿有时间看看。导演陈冲。
&&&&《甘 地》200
&&&&我觉得这个影片过多表现的是政治,而不是甘地本人的内心世界。
&&&&《情陷撒哈拉》201
&&&&当时电视开着,看了这个电影的前半部分,我连必要做的事情也撇下不干了,一直看到完。
&&&&《天使的约定》202
&&&&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建议没有文化的人绝对不要看。
&&&&《失眠症》202
&&&&是部侦探片。刚硬的矛头直指人性,其中某些情节让人玩味。
&&&&《情不自禁》203
&&&&靠非凡离谱的想象力来制造情节向来不是好电影的做法。
&&&&《防守反击》204
&&&&我觉得国产片能够把人吸引一会是很不容易的。
&&&&《夜都迷情》205
&&&&我看这个影片主要是因为我比较喜欢Melanie,她在影片中叫玛利亚。
&&&&《时时刻刻》207
&&&&这不是一部拥有广泛观众的影片。不是给男人看的。
&&&&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
&&&&这是被炒得很厉害的一部作品,是2001年奥斯卡外语提名。这是为什么即便票价昂贵也把我吸引进电影院的一个原因。不知道将来的影碟会怎么样,电影院中的效果不错。
&&&&中国早几年有一部搞笑片《京都球侠》,其中的演员我记得有陈佩斯等,一帮中国的爷们和外国人比赛足球,最终国人获胜。我们完全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对于那个影片的抄袭,不过人家抄袭的起点比较高,所以就可得外语片提名。但是这次他们不比足球,这次比板球,对手依然是100年前的万人恨英国人。印度人导演的影片,不用说最后的赢家也应当是印度人。
&&&&我喜欢那个领头的印度小伙子,人帅,又勇敢,足智多谋有情感,怪不得印度和英国女人都暗恋他呢。
&&&&因为在电影院里,音乐效果不错,画面讲究美观,偶尔会让我觉得是不是中国的张艺谋到了印度去拓展事业,大红大紫,场面壮观。电影的长度据说原版是4个小时,我看的是2个多小时。
&&&&这个影片总体还行,但是觉得还是有哪些地方没有彻底到位。到哪个位?一般欣赏西方影片的位。那是我习惯采用的标准。
&&&&一般来说,西方影片不明显提倡民族主题,即使是借助民族题材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展现其普世价值。
&&&&不过,看来这个印度导演已经顾及到白人无情的眼睛,所以大大削弱了民族情绪,并且安排了许多西方人的理性客观表现。比如,尽管主要反面角色是那个英国上尉,但是却安排了他妹妹是个拨乱反正的正义天使。她不顾哥哥的前途和哥哥的一再劝阻,多次跑到对方的阵营去教印度人怎样打板球,可以说最终没有这个英国女人印度人是无法胜利的。在赌金很重、生死攸关的比赛场上,假如裁判具有哪怕一点的民族私心,英国都可以获胜,但那些英国裁判铁面无私。印度人在比赛中出乱招,英国裁判说这些比赛规则中没有明令禁止只能由着印度人胡来也就算了,最后一球大家都认定是英国人赢了,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印度人已经在懊丧流泪了,但裁判突然说,英国人获得的那个球不能算,必须重新来!这就是西方的绅士风度,这也是西方人随时随地“价值无涉”的理性典范,说白了西方人就是具有遵守游戏规则的理性传统。由受压迫的殖民地这样从容承认殖民者的一个优点,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一个主题明显是反殖民的影片,却又这样明确地对西方文化作出一定的赞许姿态,或许这是英国人曾经留给印度人的印象,也或许这是印度导演给奥斯卡白人评委的一张安慰券。无论如何,从那个印度农民电影主角布万的身上,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导演对于民族的期盼:理性、纪律和宽容。其实体育的社会作用或许就在于可以大规模地训练一个民族理性和有组织有纪律性——这其实是现代化的要求。从这个影片处处感到一个理性的印度和一个心态复杂的印度导演。
&&&&把话题回到最初:这个影片还没有彻底到位。仅止于反思阶段,没有提升到更高更深的层次,思想上没有刺痛感,所以说没有到位,距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深刻的未必是艰涩的,不要混为一谈。
&&&&不让印度电影又唱又跳,那可办不到。不知道谁向印度电影界透露了外国人对他们歌舞泛滥的看法,最近好几部印度影片中都显示出他们对于歌舞的极大克制,以至于看起来不太像印度电影了,不知道是应该遗憾还是称赞。看来民族的不全是世界的。
&&&&《晚娘》挺艺术的,别以为是一般的色情片。
&&&&久仰《晚娘》大名,终于得以大饱眼福。女主角由香港著名三级片出身演员钟丽缇所饰,自然她就是“晚娘”。男主角名字为“真”。&
&&&&这是一部泰国片,或许可以说是以泰国为背景的影片,我看到的片子甚至没有汉语,全是靠字幕来理解。
&&&&影片改编自一部小说,因为情节过于奇特大胆,所以开头有一行提醒:希望大家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部影片。
&&&&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上个世纪中叶,结束的时候是二战。&
&&&&《晚娘》挺艺术的,不是一般的色情片。里面有缠绵的爱情,有复仇,有正义,有邪恶,有不平,甚至有一定的心理描写。《晚娘》的阴暗与曲折,让人想起英国的文学名著《呼啸山庄》。一样的屈辱,一样的压抑,一样以情感和婚姻展开,不同的是《晚娘》多了性的描写。里面有为数不少的性场面,富有美感,并且表演得合情合理。钟丽缇身材不错,胸部丰满,就是背上的肉厚了点,很丰腴,恐怕不太符合现代正流行的骨感美。不过中年女人那样已经算是魔鬼身材了。&
&&&&主人公真的一生,以强奸开始,以强奸结束。其中的乱伦关系让人目不暇接。真是母亲被人强奸后的孽种,所以从小受到父亲的虐待和刁难。圣洁美丽的母亲在生下真后就撒手人寰,这成为父亲仇恨真的一个借口。华姨像是观音再世来到真的身边,但华姨与真父亲生下的女孩却像是真的克星,使真的生活雪上加霜。在家中妹妹是女王,真如奴才。男仆与真如兄弟一般,连自己喜欢的女人也要与真分享,真在17岁的那年被男仆好心启蒙性爱。性在泰国就如阳光一样自然,慷慨普照所有的人群,主子和奴才一样享受自己的性爱。这与我曾经认识的现实里的泰国很接近。&
&&&&真恋爱了,和一个夜校的女同学,他们之间的纯洁如早晨的露水,直到后来他们分离也没有任何的肉体关系。&
&&&&与女同学恋爱期间,时髦的晚娘以后母的身份来到真的身边。善良的晚娘与凶恶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出现真的笑容,他是个漂亮的帅男孩。无意中看到晚娘在洗澡,晚娘一次又一次地试探真,最后他们乱伦。并且这一幕最终被父亲看见。&
&&&&因为妹妹导演的一场乱伦误会,真替男仆受冤,被父亲赶出家门。三年后真又被父亲招回,与真实际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已经受孕,而这个孽种来自他们的父亲,真的使命是与妹妹结婚,做这个孩子的父亲。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一次兄妹却不得不在洞房相见,当然只能合衣而眠,即便在婚筵中真还抽空与一个女仆缠绵。据说自从父亲与女儿有染就患上不举,故而寂寞的晚娘与真名义上的妹妹和妻子已经同性恋;为了生一个自己的孩子,真强奸了同性恋的“妻子”……&
&&&&《晚娘》绝对少儿不宜,甚至不适合与熟人一起欣赏,否则女客人会十分难堪。补充一句,这确实不是一部粗糙的色情片,其中的人物塑造与情感铺设还算细腻逼真,但也不能算很认真的艺术片。
&&&&MOULIN&ROUGE
&&&&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
&&&&叫《红磨坊》的电影不止一个,我说的只是其中之一。这部影片不是2001年的那部Nicolev·Kidman担纲主演的歌舞片《红磨坊》。此片出品日期是1952年。
&&&&我认为这是一部没有大肆宣传在中国将没有市场的电影。当然名字很响亮,但是一旦观众知道了这是一部他们不敏感的题材,市场马上就萎缩了。即便有导读老实说我也不觉得会有多少观众看。这个电影不算特别好看,除非你是关心残疾人或者是关心现代派艺术的一位传奇人物——吐鲁斯·劳特瑞克。&
&&&&红磨房夜总会以其特有的大众艺术格调为整个世界所接受,尤其是它的康康舞和略带色情的艺术表演,可谓家喻户晓。但是这个电影《红磨房》几乎与观众熟知的红磨房本身无关,它是一部典型的传记片,主人公是法国画家吐鲁斯·劳特瑞克,又名亨利。&
&&&&19世纪末期的法国,画家和残疾,这几个特征一出现在屏幕上,就觉得这应该是部传记片,并且我隐约记得有这么一位画家,我读过他的传记!看完片子马上去书架上找,找到了这本书《吐鲁斯·劳特瑞克》。我确实看过这本书,当时没有仔细看,印象也不深刻。看过电影很好奇,想印证一下相互的出入就又随手翻了一遍,发现书的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好看。而这个电影就取材于这个传记的后半部分,以残疾画家与两个女人的情感展开了画家的内心世界。最后也发现,这本传记原先并不叫《吐鲁斯·劳特瑞克》,就叫《红磨房》,是后来被人改了的。&
&&&&画家还是与红磨房有一点关联的,否则传记和电影就不会取这个特殊的名字了。不过还是有牵强媚俗的嫌疑。
&&&&红磨房的最初创始人是亨利的熟人,据说在建立的初期他就曾经征求过亨利的意见。这个创始人野心勃勃地认为红磨房马上可以赚到大笔利润使他成为百万富翁,但时间一天天过去,钱财却没有到来,大家认为是海报不好。他就求亨利给画一张。并不善画海报的亨利推辞不掉,硬着头皮做了一幅。没想到这幅红磨房海报在法国掀起轩然大波,谩骂和赞誉接踵而来,它成为亨利艺术生涯的分水岭,同时它还为红磨房夜总会带来了滚滚财源。红磨房今天在全世界的流行,也可以说有亨利的一份汗水和智慧,并且相信这幅《红磨房》海报原作今天一定是身价百万了。不过红磨房作为一份产业很快就易主他人了。&
&&&&如当时一般法国艺术家一样,亨利整天出入于巴黎的下等社会场所,粗俗热闹的红磨房几乎亨利每天必去,那里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真正的家园。他在那里是个特殊的客人,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他到底有多特殊:红磨房不向任何人出售食品,但对于亨利却例外。&
&&&&亨利原是贵族出身,假如他身体健康,将顺利继承伯爵之位,由于家族长期近亲结婚,造成了亨利的身体缺陷。体弱多病的亨利在14岁那年不仅摔断了腿,而且下身停止发育,长大后的亨利是个畸形的小矮人,上身与正常人一般,腿却像小孩。贵族和残疾,成为亨利所有行为的心理基础,骄傲和自卑使他敏感,这是他终生不安和辛酸的根源。即便是财富,即便是世袭的贵族地位,即便是艺术的极大成就感,都不能改变他作为一个残疾人的宿命。&
&&&&爱情是生命尊严的试金石。除了母亲,亨利的一生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位异性真正的爱。传记中是这样记述的,全是女人拒绝了他的哀求,连妓女都不爱他;但电影略有修改,树立了一个更加尊贵的吐鲁斯·劳特瑞克,全是他拒绝了别人。就这样,他爱上了酒,连他的拐杖都定做为酒瓶和酒杯,无论在哪里都有酒相随。亨利人生的句号划在了精神病院,终因酒精中毒死去,时年37岁。不过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一个残疾人,在临死前能够听到这样一个喜讯也应该瞑目了:他的画作被卢浮宫收藏,总统因为他的艺术成就而颁发他给爵位,这个爵位恐怕比世袭的爵位更可贵。&
&&&&假如这部电影的导演有心,假如观众熟悉19世纪的法国巴黎文化界,你或许可以从电影里看到这样一些人物:修拉、罗丹、德加、卢梭、凡·高、莫里斯,甚至左拉等,尤其是那场争论达芬奇画作的场面,按照传记凡高应该就在旁边。&
&&&&看这部影片更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年龄感上差距甚大。影片刚开始时,亨利给我的印象是50多岁的一个绅士而那时候他实际上应该30岁左右。与他有过情感经历的女士更是差距甚远,第一个书上描写的妓女说是看起来常常如十六七岁,但在电影里看上去却像30多岁;后一位年龄在书中是21岁的小家碧玉,但电影里看起来像是45岁的贵夫人。&
&&&&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自觉想得最多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爱情对一个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权势、金钱、成就,甚至关怀备至的母爱,甚至没有杂质的友谊,都不能替代爱情的存在吗?在吐鲁斯·劳特瑞克这里爱情成为一个尊严的杠杆。当你有条件爱而不去爱的时候是一回事,当你想爱而必将遭到全世界的拒绝时,爱情就成为一个人的致命断头台:没有爱的可能,似乎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个世界。
&&&&全片的主题是理解智障,爱护残疾人。
&&&&莫莉的哥哥在电影厂拍片,突然收到疗养院的一封信,妹妹莫莉所在的疗养院就要关闭了,他必须要把妹妹给接出来。父母早亡,照顾妹妹是哥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妹妹的存在,包括女朋友。所以当女朋友第一次看到这个当哥哥的为妹妹换尿湿内裤的惊讶是可想而知的。女朋友再也没有回来,接着说再见的是工作,原因是哥哥在会议室与客户介绍产品时匆忙带到办公室的妹妹在玻璃窗外脱衣服,客户失掉了。工作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但哥哥仍然耐心地为妹妹做所有的一切,偶尔他也冲妹妹大发脾气,完了之后再道歉。工夫不负有心人,莫莉在哥哥耐心照顾下智力在不断提高,并且在医院的手术后莫莉越来越像个正常的大姑娘,只是人太过坦率,并且对真诚有些执著地偏激。&
&&&&这样善良的哥哥谁能不爱?妹妹爱上了哥哥,并且希望哥哥娶她。哥哥耐心地说服了妹妹,使她明白了那叫乱伦。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莫莉的另外一个轻微的弱智,帅哥森姆,与莫莉的关系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终于他们俩相爱了,甚至有一天莫莉问哥哥:你介意让森姆做你的妹夫吗?
&&&&天有不测风云,莫莉的治疗发生了意外的变故,治疗效果正在反复,并且慢慢有征兆表明她可能要回复到最初的弱智状态。哥哥心急如焚,怒吼着不愿意让莫莉回到以往的“非人状态”,弱智森姆一拳把哥哥揍倒,并且说出了最智慧最饱含深情的一句话:“她在我眼里从来都是人!”这句话让所有的正常人重新思量“人”的含义。&
&&&&另外一个比较令我震惊的是,一般中国人经常喜欢自夸:中华民族是善良的代表,美国资本主义下没有人情、人人是坏蛋。看看这个片子,你会改变看法。爱,在这个世界上无所不在。不同的是,中国的感人事迹最后都会成为肉麻的宣传素材,而这个美国片却没有这种刻意,它很自然。
&&&&COLLATERAL&DAMAGE
&&&&据说这个影片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理由是它充满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
&&&&假如我翻译宁愿翻为《次要伤害》或者《并列伤害》。collateral&有“附属”“并列”“次要”的意思。“间接伤害”让人不知所云。&
&&&&这个影片据说因为“9·11”事件而推迟公演,因为都是恐怖爆炸,都涉及大楼爆炸案。我觉得反而这个推迟使这个影片更出名一些,增加了神秘色彩。实际上这部影片没有“9·11”记录片好看。尤其是前半部的节奏拖沓到让人没有耐心继续观看,主角斯瓦辛戈的出现让人感叹廉颇老矣!我只是想知道究竟全片有多难看才坚持看下去的。但第二盘扭转了局面,情节开始有趣起来,不过激烈的打斗仍然没有超出以前的老套。&
&&&&看来美国人对于恐怖分子的存在早有许多心理准备,并且对准美国的恐怖分子形形色色。因为这个电影虚构的恐怖分子就不是来自中东,而是来自美洲的哥伦比亚游击队。假如谁不了解哥伦比亚的政治局势现在有多乱,倒是可以通过这个片子看一看。&
&&&&斯大哥扮演的主人公是位消防队员,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温馨地生活在洛山矶。一天斯大哥在接妻儿的途中与一个警察擦身而过,然后就在与家人招手之际,爆炸发生了。失去了家人的斯大哥悲痛万分,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官方竟然对这起针对哥伦比亚驻美大使的炸弹袭击引起的市民伤害称之为:“collateral&damage”。这个轻描淡写惹怒了斯大哥,可以想象受害者的愤怒。在确定那个曾经擦身而过的警察就是恐怖分子后,斯大哥走上了复仇之路,独身闯进哥伦比亚,一切由此展开。
&&&&这是个典型的美国英雄片,中国人一般不会有这样奇特的构思,太张扬夸张,符合美国人爱做梦的习惯。影片里最后正义得到伸张。而真正的正义到底在哪里?影片也在疑问复仇和恐怖主义的根源到底在哪里。“collateral&damage”对于谁是次要的伤害、谁是重要的伤害却很明显,那就是,主要看你站在谁那一边。&
&&&&THE&BEACH
&&&&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在表面。
&&&&这部由美国当红小生里奥那多出演的影片曾经在前两年有过许多宣传,它是在泰国拍摄的。我记得有过一条新闻说,这部以环保为主题的电影却在泰国破坏环保,遭到泰国社会的批评云云。今天我从头到尾观看了整部电影,发现它与环保一点关系没有。或许这仍然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认识隔阂。&
&&&&这是一部构思奇特的影片。它发生在我们中国人因为廉价旅游已经很熟悉的泰国。这里的“海滩”是个特殊的专有名词,指一个神秘小岛的一片海滩。主人公里查德是个年轻人,独身旅行,尤其喜欢冒险。在泰国的一家旅馆,隔壁一个叫达夫的客人撕破了他们房屋之间的隔栅,向里理德兜售大麻,他还向理查德展示了一个神秘的地图,说那里有大麻,并且有一个神秘“海滩”。第二天,达夫在房间里自杀身亡。理查德找来一对年轻的法国情侣,准备和他们一起按照地图去寻找“海滩”。最终经过种种难以想象的历险,他们来到了仙境一般的“海滩”,这里居住着一个部落,他们与世隔绝。&
&&&&原来达夫就来自“海滩”,是这里的一个居民,他到外面的世界目的是用大麻换取岛上用品的。但是在那之前他已经有些精神崩溃。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这里女首领的情人。&
&&&&这个部落或者称社区,是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人非常熟悉的,甚至同样的社区依然残留在美国的今天,当然都在特定的神秘地区。他们的来源是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
&&&&在这个美丽的“海滩”,一切看起来都很天然、和谐、美丽,当然都是表面。天然的,其实就是原始的。60年代的嬉皮士精神包含着对于回归大自然的期盼。嬉皮士运动本身,是人类在工业化之后的一次大规模集体反弹。摆脱拥挤、嘈杂、过度社会化,是每一个社会的必然阶段,今天的中国也正在隐蔽地经历着这个阶段,许多人在呐喊动物回归,自然回归。嬉皮士在西方社会的退潮说明了回归自然的失败。然而,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这个回归潮应该引起更多后来社会的关注和警惕,以便更早准备和瓦解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海滩”一系列矛盾逐渐展开,和谐被打破。一个自然的社会,必然是残酷野蛮的社会。我们的祖先都是从野蛮的自然中自愿走出原始森林的。简单的回归自然没有出路,只能走向野蛮。鲜血、死亡和暴力之后,“海滩”社区走向解体。&
&&&&熟悉嬉皮士社区文化的人们,可以在这个片子里看到人类在自然和极度社会化之间的两难选择;不过导演和编剧却未必有这个用心。这是个没有多少哲理用心的影片,能够看出来,影片的主要卖点就是冒险和刺激。
&&&&WE&WERE&SOLDIERS
&&&&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
&&&&《征战岁月》,又名《我们是士兵》。不老的英雄美男梅尔·吉布森担纲主演男主角摩尔。
&&&&这是一部典型的越战片,不过反思战争的痕迹更为明显,在第一盘放至40分钟的时候士兵们才来到战场,前面全是对于家庭和普通人和平生活的大肆渲染,为后面的感伤、和平与战争的反差做铺垫。
&&&&这不是一部一般的反战片,不单是反思美国的对越战,它是一部从更深远的角度反思人类战争的影片。剧中摩尔的小女儿让父亲解答战争的起源,以及摩尔用古代战争的画片和越战的图片放在一起的画面,都显示出导演的反思:战争与人类有难解之缘!所以这个影片对于战争的反思更为深刻,但也仅止于此。电影不能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据说是美军进入越南后最酷烈的一个战役。由摩尔带领的一个团甫入战场就遭到了几千越军的包围,经过几天死伤惨重的艰苦激战,摩尔和他的战友获得了胜利。即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即便在战火的照耀下摩尔依然和同伴在开玩笑,这些主题的游离和错位,极大烘托了作品的主题:战争是人类的宿命,战争是人类的常态,战争让人类无奈。
&&&&我常常觉得美国像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即便有一个小伤疤也要大惊小怪地展示给所有人看,并且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给人述说阿毛的悲惨。越战就是美国人的阿毛。想想中国经历过多少战争,死伤多少人,哪里如美国人这般几十年不变地悲号他们在越战中的伤感。是美国人太敏感流血?还是美国人都普遍反战?战争之所以让人反对,不外乎来自对生命的爱护,对生命的尊重。由此我继续疑问:革命,流血的革命,也是一种战争;内战,美国人反对内战吗?或者换句话说:美国人反对革命吗?他们反对流血的革命吗?我没有答案。但我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他们曾经有过一场南北战争,但是建国以来只发生过一场内战。
&&&&假如说美国的反战主要来源于对于流血场面的厌倦和恐惧,那么他们反对核战争吗?他们反对高科技加入的战争吗?凭借高科技优势起码美国的生命损失会小得多了。而这样的高科技战争已经有过一场了,它发生在中东伊拉克。没有看到多少美国人的反思,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鲜血。这个强烈的对比让我想,美国人的反对越战是自私的反战,不是站在正义立场上的反战,不是出于普世原则的反战。这个反战一直是狭隘的。好在,起码他们反战了,不管是为一小群人的利益还是为无关的别人。最可怕的是,某些地方和某些人群连反战的声音都不能发出来,那才更可悲。
&&&&我个人是连死刑都反对的。不过,话说回来,反战的出发点仅只站在反对流血牺牲上,显得单薄了点。人毕竟是要死的,从本质上说,死在病床上与死在战场上并无两样。
&&&&战争与死亡,向来都是不能深入诘问的主题。他们都没有最终答案。现成的答案只有一个:无奈。
&&&&HART’S&WAR
&&&&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
&&&&哈特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美国士兵的名字。故事发生在二战。
&&&&我觉得这是个老套的故事,不过主角之一是布鲁斯·威里所饰,觉得应该可以看,所以还是看了下去。布鲁斯·威里在里面饰演一位在欧洲战场被俘的将军。
&&&&哈特,是影片中被俘的一位中尉,其身份背景是美国的大二法律系学生。
&&&&这个影片不是十分清晰,要么是他们的对话与情节故意处理成那种比较模糊的,要么是我不太明白某些特殊的背景。
&&&&我看到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哈特因为迷路而误撞德军,同伴被打死。哈特不堪忍受折磨,供出了美军基地,也就是说他开始与德军合作,但是他仍然被作为俘虏收监。就这样哈特来到布鲁斯·威里所在的那个俘虏营。似乎看管他们的德军知道哈特变节,对他格外客气一点。俘虏营里有一种神秘奇怪的气氛,大家对于彼此信任有着格外的小心,这里有秘密。
&&&&我自己一直有一个疑问,从小看革命电影就有了的疑问:叛徒能不能被原谅?或者叛徒可不可以在被迫供认一些不该供认的秘密之后继续“革命”?比如一些革命者在严刑逼供屈服后被放出来,可不可以继续为以前的阵营做事情?这是个道德问题还是个革命的甚至是实际利益的问题?假如单从经济角度看,我认为是可以让叛徒继续革命的。我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答案。但无疑很多变节者本人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内心会有许多的挣扎。这个电影之所以叫“哈特的战争”,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战争只发生在一个战俘的内心。
&&&&但是电影中关于哈特的内心并没有细致展开,因为一连串的事情太紧急,没有他内心挣扎的时间。军营里出了许多奇怪的事情,但是却与哈特无关,看来有些秘密在他的了解之外,可这并不等于他受到了足够的怀疑。不断有士兵发现死亡,之间似乎搀杂着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纠葛。作为二年级的法律系大学生,哈特在俘虏营的临时法庭上展开了像模像样的调查和辩论。最终他发现,这是一场阴谋,而主要的策划者就是被囚禁的布鲁斯·威里,他是个将军。最后将军把事情挑明,必须有人要牺牲,并且可能是带有屈辱的牺牲,最奇特的是牺牲前被牺牲者并不知道他们是牺牲品,法庭上的所有证据都是假的,只是为了掩饰集体的更大的秘密,这个牺牲对于集体是必要的。终审来临,哈特将罪责引到自身,也就是说他自愿作为牺牲者被吊死,取代一个一无所知的黑人。
&&&&高潮在刑场展开。哈特马上被带到刑场,因为罪名是谋杀,没有赦免的理由。观看行刑的俘虏点名时发现又有人失踪了。秘密就要被发现,这时将军出现了,俘虏营中开始了大爆炸。将军说:我的士兵们在干他们该干的事情。德军开枪杀害了将军,一切真相大白。这一切发生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刻。
&&&&哈特后来回到美国,他说,在俘虏营,在将军那里,他知道了诚实、信任、勇敢、责任和尊严的意义。
&&&&而我记住的一个镜头是:将军微笑着从容回答德军的质问,然后被德军击毙后蜷缩在地,大雪纷飞很快掩盖了发生的一切。
&&&&CAST&AWAY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
&&&&又名《漂流者》。cast&away原意是“抛弃”或“失事”。
&&&&这是一部普通的影片,但是在2002年的五月份看这样一部片子却是不普通的。因为就在几天前大连海域刚刚发生了相同的事件,飞机在海上失事,100多个人或死亡或失踪在茫茫大海。这个影片再现了一起飞机在海上失事的过程。不同的是,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最后漂流至太平洋一个荒岛,最后回到了文明世界。而大连空难好像没有生还者。
&&&&男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女主角则由另外一个观众喜欢的演员海伦·亨特扮演。干脆我就以他们俩的真名叙述故事,这样大家更有现场感?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苏联已经解体,叶里钦在位。改革在全世界方兴未艾,电子时代也已经到来,一切在加速变快,快递业务开始了。汤姆是Fedex快递的最初一拨人,整天在飞机上跑来跑去,他做国际业务。繁忙使他几乎连在新年与女友见上一面都得保证了才能算。汤姆就要前往一个美洲国家出差,海伦在送别,他们彼此交换了新年礼物。汤姆再见时说的一句话是:“我会回来的!”他搭乘的Fedex运输飞机途径太平洋上空时遭遇雷电,飞机起火栽入海里。紧急中简易救生艇使汤姆获救,他漂流到了一个荒岛。
&&&&小岛上荒无一人。远远看到一个轮船经过,但没有人看见汤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一月又一月,四年过去了,汤姆仍然活着!最后冒着生命的危险,靠着对海伦真挚的爱,汤姆费心扎了一只木筏开始了漂流,他计算过了,他目前与美国的距离是6千英里。在最后接近昏迷状态下,一艘大客船经过,汤姆获救。
&&&&所有人认为汤姆已经死了,包括海伦。听到汤姆的声音,海伦昏了过去。她不仅结婚了,甚至还诞下一个女儿。生活怎么样来重新安排?
&&&&这个片子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其实查起来也简单,问一问美国Fedex快递总部的人。不过这个片子导演没有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荒岛上的孤单和奇特,而是有意看看一个人与世隔绝意味着什么,文明社会在对比中有什么意义。
&&&&我以前和人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一个人陷于孤身境地注定终生不能回到文明社会,比如宇航员,那么应该怎么办?这样的生命是否还有意义?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我的答案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假如注定终生陷于孤单境地,根本没有办法解救出来,只能自杀,要么就冒险回到人类社会,这个冒险过程本身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后亮点。没有社会的存在,等同你已经死亡。所以汤姆在根本看不到有人搭救的希望时,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回到人类社会的努力,这是明智的选择。否则的话,即便他一直生存在荒岛上,但实际上对于社会他已经“死”了。实际上家人和单位也已经为他举办过葬礼。那些必将终生落于孤独无助境地的人们,因为在社会意义上已经“死”了,还是让死在生理上统一吧。自杀是最好的出路。
&&&&据说,宇航员上天是备有自杀工具的,最大的可能是药片。这样的举措是明智、哲学的。
&&&&BICENTENNIAL&MAN
&&&&一部美国科幻片。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主演。
&&&&Bicentennial的原来意思是200周年。要我翻译就翻成《200岁的人》。“变人”不太合理,另外莫名其妙。还看到一个翻译是《机器保姆》。
&&&&这是一部美国科幻片。主演是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不太具有喜剧风格但却由他来演。另外,科幻是科幻,道路上飞着汽车呢,但是拍的非常实在,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动人的情感片,给我这样的文人看也能挖掘出点什么来,特别注重科幻特色的人可以选择不看。这是一个低成本影片,大多数场景都在室内拍摄。
&&&&话说这是个已经普遍使用机器人保姆的时代,大家对于大街上的机器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机器人内部都是程序和零件,但是外部设计却是人型,衣服和脸全是金属模具。罗宾·威廉这个机器人来到一个用户,他的产品名称叫“天使”,尽管他的职责是佣人。他来到的这个家庭从主人的不习惯、不喜欢到再也离不开经历了一个过程。但是很快大家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机器人的程序设计有了问题:它竟然有情感!
&&&&这是个严重的事故。工厂和“天使”的主人商量要收回这个机器人,要价多高都可以。但是“天使”的主人在证实了这个机器人确实是有感情的之后离开了工厂,拒绝了利益的诱惑。非但如此,他还给“天使”的艺术创造付钱,并且在银行给他立了户头,“天使”运用自己的艺术天才变成了一个富翁,他的工资是制造他的工厂主的两倍。“天使”和主人一家彼此就像一家人,他渐渐在主人的教育下成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只是他没有肉身,没有表情。主人的小女儿爱上了“天使”,但现实阻碍了她向“天使”倾吐她的爱,只能和别人结婚。“天使”并不明白人间的这一切。
&&&&“天使”可以随便阅读主人的书籍,在那里他知道了什么是自由,主人也给了他自由。“天使”还知道了爱情、接吻和性爱。他对于性爱的理解是:就跟死了一样,实际上你是与心爱的人上了天堂;而苏醒之后爱人实际上就躺在你身旁;假如你想再死一次随时你们就一同前往。他对于接吻的描述也很美妙。总之,这些人类的普通生活是如此地吸引他,以至于他要倾尽所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人是他的最大心愿。他和主人家的第四代泼莎相爱。人类社会仍然不接受“天使”,不接受他与泼莎结婚。原因是人类嫉妒他的长寿和永恒。泼莎会死,其他的正常人类都会死。通过研究,“天使”已经把自己进行了生物化处理,也就是说除了头脑之外的全部感受都是人类的,甚至他可以吃饭、放屁、做爱。最后,为了获得与泼莎的正常婚姻生活,“天使”放弃了永恒,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生理局限的人!在这里不由得想起中国的一个名言:宁为凡人不为仙。这一刻,我觉得作为人类一份子,一个必须面对生死难题的普通人类是多么地自豪与幸运!或许这也是这部片子最重要的主题:人类是可以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的。
&&&&最后,白发苍苍的“天使”让人给做了安乐死,他正好200岁。当问到为什么放弃永恒时,他说:生命应该有尊严。长度本身并没有意义。
&&&&看电影的时候我想起以前我说过的一段话来:现今的人体移植术很是发达。从植皮到植发,又从隆乳到隆鼻,直到易心易肺,体内假冒伪造可称其多。但截至目前每个有移植的人包括心脏有假的人都还可以称自己为“我”,这毫无疑问。但当有一天一个人被逐步全部移植掉的话,谁可以来承担这个新“我”呢?法律也肯定早就出来界定旧“我”在什么时候宣布死亡,新“我”在什么时候可以宣布生效。现在刚刚公布的“克隆术”假如用到人类繁衍的话肯定对将来“我”的概念也会有准确表述的麻烦。假如移植与生物化技术达到那样一个高度,“人”将怎样定义?我们会把“人”的尊严赋予“天使”这样的人吗?
&&&&这不是个荒诞的问题。
&&&&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他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
&&&&我喜欢看西方的片子,主要是英、法、美、苏的片子。经翻译过来的片子肯定都经过筛选,艺术性和娱乐性比较好的,这我知道。这些片子有的富含哲理,但却又并不沉重,真正的寓教于乐,看完好几天还让你琢磨来琢磨去,比如《阿甘正传》、比如《情比山高》。
&&&&就像听音乐我喜欢古典和抒情的一样,电影我也是原只喜欢这些风格的,不喜欢打斗片,不过有时候也有例外。
&&&&美国的《烈火金刚》,又名《盗火线》,可以算是一部典型的追杀片,讲述一个警察(艾尔·帕西诺饰)疯狂追捕一个他多年来的对手(罗伯特·德尼罗饰)的故事。他们彼此熟悉到几乎都能闻到对方的气味,但却始终没有真正交手。这使得警察焦躁疯狂。在剧情的发展中,歹徒一边是富有人情的兄弟情意和缠绵的浪漫爱情、恩恩爱爱割舍不断;警察一方却离婚再婚,家庭破败,女儿自杀,老婆偷情。再加上老对手总是溜掉,最后警察就变得几乎像一条真正的疯狗一样焦头烂额。
&&&&这个定位和我们国内通常设计的(是的,设计)几乎相反,我们会让警察英雄柔肠百断,而对立的坏蛋无恶不作,从里到外成为万人恨。我们这种设计有些别扭,原因在于现实不是这样,因而显得虚假。更深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编剧和导演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只犯有一种罪行的人并不一定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铁窗之内监禁的并不缺乏道德高尚的谦谦君子。这不仅因为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冤狱和政治犯可以作证,根本的原因在于道德和法律根本上并不是一回事。假如道德完善的人可以称做“好人”,和法律作对的人可以称做“罪犯”的话,那么在现实中“好人”成为“罪犯”的机率很高。至于儿女情长,更不分“好人”和“罪犯”。不论究竟地颂扬警察的庸俗作法,其误区在于把一种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的(只和法律有关)职业和这种从业者的道德水准想当然地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一种一身警察制服在身就可以使人立地成佛的幼稚推理。
&&&&现在我们继续来看电影《烈火金刚》。经过几番较量,正义注定要战胜邪恶。结尾,警察对歹徒无情追杀,警察终于把歹徒射中,这时全剧的高潮到来。在确认歹徒没有回击能力后,警察走近这个他一直苦苦追寻的“坏蛋”。两个阵营的两个好汉像老朋友一样不约而同地把手伸给了对方握在了一起,但很快他们将走向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是作为英雄留在人间,而另一个则是没入死神的黑暗。一场决战结束了,不知是对这场战斗的留恋,是对杀人的不忍,还是和一个“老朋友”刚见面就分手诀别的遗憾,或许是猩猩惜猩猩,面对临死的对手,原本疯狗一样的警察站在黑暗的风中,眼泪从他刚毅的眼中缓缓流出,让人生出无限感慨。
&&&&一切社会概念面对死亡都会熔化得无影无踪,正义与邪恶,朋友和敌人,甚至恩恩怨怨,当死亡降临的时候,一切界限和隔阂都会消失,对生命的深切理解会超过一切。这个打斗片在结尾处把人性的思考进行了一番渲染,从而使本片获得了一片隽永的色彩。
&&&&FORREST&GUMP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
&&&&大家都认为《阿甘正传》很好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那天我整理我们家的影碟,竟然发现了三套盘,我肯定看过不是一遍两遍。
&&&&它幽默,不是一般的幽默,而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幽默;幽默到了极致就会是一种哲学;它深沉,深沉到我今天还在不停地探索它的深层内含,似乎有一种智慧的哲学始终贯彻在里面。我认为它不同凡响。对不止一个朋友我都预言,近几年内中国都不会拍出这样深奥而有看头的好片子。中国导演可以深沉,但在视点奇特方面恐怕有太大的距离追赶。
&&&&凝重、深刻、幽默、艺术,它是个难得的精品。
&&&&把弱智当主角,但又不是浅薄地把他当做怜悯的对象或嘲笑的载体,首先这一定位就超出了一般审美习惯,真正的视角独特,不落俗套。“客观”地正视一个白痴,这是电影中的第一次。
&&&&白痴参与世界大事,在中美乒乓外交中立下奇功;白痴引发了震惊美国和世界的水门事件;白痴无意义的长跑却让无数人追随,并让人探究一个本来毫无意义的事实的意义;白痴无意间由于机遇而成百万富翁。导演或许在借此暗示:这个世界是可以由白痴创造推动的,本来这个世界就是由智慧不高的一种动物(可能叫人类,也可以叫白痴)创造的,并且人类正努力于虚无却误认为是真实呢。由此影片达到了对人类进行辛辣自嘲的目的,也从而产生了哲学高度上对人类生活的解析与俯瞰。而由白痴作出“伟大”功绩时所形成的反差,又获得了极高的喜剧和戏剧审美价值。
&&&&现实主义悲剧成分增添了《阿甘正传》感人至深的魅力。阿甘的早年残疾,女友简尼的受父虐待,越战中朋友的伤亡,阿甘和简尼相知不能相爱,即便相爱也不能圆满的事实,后来母亲的死,简尼的死,残疾的朋友挽不相称新娘的出现,这些真实的哀伤和社会错位有效地调整了本片怪诞的取向,成为制约该片平衡的有效砝码。悲剧成分使该片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现实评判力度,使观众在幽默和荒诞中还要不时地进行清醒的思考和严肃的反省。而他们中间衔接和转换的那样自然,表现了导演和编剧的奇才。
&&&&CADENCE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英文“Cadence”,原意是“抑扬顿挫”或者是“节奏”和“韵律”。这里被翻译为《魔鬼特训队》大概是考虑到吸引人吧。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越战期间。因为主人公的出狱是以最后获得解放可以参加越战而结束的。
&&&&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我忘了,就叫他查理算了,是个年轻人,极其叛逆。参军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不再适合读书了,只能到军队上去锻炼。父母后来的相继去世让查理更加倔强,早晚出事几乎是肯定的。终于他被判了9个月的监禁。
&&&&监狱不大,只有几个人,奇怪的是只有查理一人是白人,不过管教人员多是白人。尤其是那个白人下士更是很明显在刁难黑人,他极力引诱查理加入他的阵营去修理黑人,但屡次遭到查理的抵抗和拒绝,这成了下士嫉恨查理的原因。不过下士渐渐从查理的强硬抵抗中更加敬佩并喜欢上了查理,他故作亲切地和查理谈家常,请查理吃巧克力,但是全部遭到了查理的明确拒绝。当下士强压怒火问查理为什么拒绝他时,作为在押犯的查理平静地说:我永远不会和你合作,因为你是个恶霸。
&&&&查理的这个角色非常完美,既复杂又合理,既强硬又富有爱心。所以无论谁与他交过手,谁最后都对他敬佩。我想这个监狱的磨难训练了查理。他从一个不懂世事的叛逆青年,成为一个英俊有个性的成熟军人,在这里他的所有行为都像是个男子汉。所以,最初想找他茬儿的黑人罪犯都成了他的哥们儿。
&&&&高潮部分在最后面。查理故意抗拒下士的命令去修理一个风车,那是他父亲交给他的手艺,最终他成功了。这个事件对他体现着许多的不同意义,其中之一是对父亲的怀念,其二证明了他的勇敢,最重要的是理想战胜了刁难。此后不久,在一个下士故意捣乱的野营中,一个黑人罪犯去攀缘这个风车,在根本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被下士开枪打死。法庭上本来大家合计是可以把这个魔鬼下士送上断头台的,但是关键时刻查理却说出了一个可以救下士一命的细节,结局下士只是被判了有期徒刑而已。查理的90天监禁也要结束了,临走前他去看下士,但下士却扭转脸没有看他,拒绝和查理交谈。但是我们却看到下士正在画的一幅画上有一个巨大的风车。这个风车正是查理他们修理过的风车,也是他打死犯人的地方。
&&&&黑人同伴也不理会查理,因为他违背了送魔鬼下士上断头台的协议。他们几个正在出操,从查理面前经过时旁若无人,就在查理以为他们永远不会与他和解时,他们扭转过来唱着一首奇怪的营歌,那个节奏和韵律非常迷人,并且还配合着一些好玩的动作,那是他们的标志。似乎那是黑人才有的特色,以前查理都是跟在队伍后面看着大家唱这只歌的,这一次他也开始和他们以同样的韵律动作起来。然后,这个犯人的小队伍重新继续自己的操练,查理和他们各奔东西,走向监狱的大门。
&&&&我怀疑这个电影里的部分演员是专业的歌唱演员。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
&&&&我得老实承认,这个电影我从来没有看完过,尽管我算已经看过两次。一次是从中间碰上的,一直看到完;另外一次也是从中间碰上的,因为有事走开了。都是看的电视台播放。看完看不完没关系,反正我介绍的电影都不完整,只是一瞥。
&&&&这个片子本身就没有完整的故事,是摘取的一个生活片段或生活色彩,那么我更是摘取之摘取了。
&&&&片子的背景应该是当下中国的西北甘肃一带的沙漠。一棵树,是一个地名,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被沙漠吞没的地方。离这里15里远的村里有一户普通的农家。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家庭是三口人,一个童养媳出身因为打破了一些细瓷就发疯了的疯婆子,一个老头,还有他们的儿子。儿子结婚了,媳妇儿是奚美娟饰演的。儿子那个疼媳妇儿,让老派的父亲都看不过去。媳妇儿那个好哦,孝顺、能干、坚韧,让人觉得怎么能不疼呢。有一天他们开始准备到一棵树去垦荒,过程非常艰难,常人难以想象。没有绿化与环保的豪言壮语,没有任何口号,只是男人对媳妇的一句话:“你记的我们结婚的那天夜里吗?那天沙子飞进了你的眼睛。我要种很多的树,不让沙子再飞进你的眼睛”。夜幕下媳妇儿静静地看着丈夫:“我听你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丈夫突然得了骨癌,晚期。丈夫死后埋在了一棵树下,但丈夫“种很多树”的愿望在妻子的手中一天天实现,一棵树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是千万棵树了,但它的名字依然是一棵树。
&&&&我怀疑这个故事是根据一个真人真事改编的。不过是不是真的故事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现在成为一个艺术、电影艺术。
&&&&奚美娟是我钟爱的女演员。假如让我挑出一位无可挑剔的中国女演员我就挑她。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动作都是属于角色的。不过她总是多饰演城市或知识妇女,看她演农村戏还是第一次。不知道是她把这个戏给演好了,还是这个戏本来就很好才会找她来演。
&&&&导演和编剧以及摄影是谁我都不知道,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集体配合创作出了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演员并不漂亮却看起来那么美,景色并不秀丽画面却那样耐人寻味,对话那么平淡却又那么动人心魄,故事并不曲折却始终吸引你。这就是《一棵树》。
&&&&最精良的艺术,难度最大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看起来不起眼儿的简单形式来完成的。那么《一棵树》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范。
&&&&这样的片子街头没有盗版卖。否则盗版的人会亏本。毕竟盗版的人以及大多数的观众并不是为着艺术才去观看电影的,电影的第一功能是娱乐消遣。拍一部这样的影片,即便赚不了钱,但创作者至少可以赚到终生的荣誉,甚至是中国人在国际上的荣誉。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之分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
&&&&假如有意评说电影而其中没有香港电影将是个缺陷。但是对于香港电影能说些什么呢?
&&&&假如说电影有艺术、教育、娱乐或商业效用的话,无疑香港电影占据了后两者。这使香港电影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假如内地的艺术与沉重可以与香港电影中和一下,那有多好哦。
&&&&不过我宁愿看沉重不够娱乐的内地电影,也不愿意多看香港电影。客观地说,不能以简单的好坏来评价香港电影,这纯粹是个个体偏好,也叫碰巧了。其一,我这个人多思善感,而香港电影多以浮在表面的符号来娱乐,我在香港的电影里实在找不到思考的落脚点,这让我多少有些尴尬。其二,我个人没有看武打小说的习惯,而香港电影的很大部分就是武打,甚至许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都来自中国的武打电影,其实是香港的武打电影。我去年到中东一个国家,我问大街上的普通群众,你对于中国人有什么印象?他们马上做出武打的动作,并且可以说出香港武打明星成龙的名字。香港电影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有功。但是,我仍然没有形成看香港电影的习惯。
&&&&假如非要写一篇我看过的香港主流电影我可以写什么呢?几乎千篇一律,武打英雄的,正义英雄+柔情美女的,搞笑噱头充斥的影片,几乎没有什么让人意外的东西。总体我觉得香港电影是给那种有大肠没大脑的人看的。呵呵,我们家里三口人竟然有两个人是香港电影的拥趸。偶尔我骂他们没品位,偶尔一不小心就随着他们前呼后仰地看个香港电影笑做一团。假如那之前心情正好还会罕见地夸一句:香港电影太人道了,它能让人开心!
&&&&今天晚上看的电影似乎有一个总标题,叫《没有太阳的日子》。这个片子可真够黑的,从头到尾让我眼睛不舒服,直想去调电视的色度。电影的小标题是《黄飞鸿与十三姨》。这个系列大家太熟悉了,所以我就不多说了。李连杰是黄飞鸿,关之琳是十三姨,莫少聪饰演阿宽,比较意外的是看到张铁林在其中演一面行医一面闹革命的孙文。背景是在1895年的广州,那时候白莲教装神弄鬼正在“扶清灭洋”。导演是徐克。
&&&&本来不想看,但一看这个阵容就准备牺牲一晚上的时间,完整的看一部典型的香港电影。但结果是,毫无新意的武打场面与拖沓的节奏,尤其是过于黑暗的场景,使我一次又一次的离开这个频道转去看另外一部电影,在我眼里真可谓乏善可陈。我真不知道香港电影是如何锁住那么多影迷的。当然了,靠明星,比如李连杰比如关之林都是杀手锏。我老公只要一看见关之琳一般就不换台了。
&&&&这个片子还是想表达一点革命的社会深意,不过,在我看来要么是香港的电影制作人不愿意让自己的电影过分深沉而失去娱乐价值,要么是他们本来对于革命国家什么的总是处于童稚的单纯理解,所以对于他们集体表达出对于社会的关心我多以呵呵一笑置之,有些投鼠忌器的意思。对“稚童”要求那么严格干吗呢,他有赤子之心已经不易。这个片子里孙文也只是匆匆一现,对于革命党人陆浩东临终与黄飞鸿在一起与白莲教以及清军的打斗有重场表现。里面最有意思的一句对白是重伤的陆浩东对黄飞鸿说的:“我逃往那里啊?”潜台词是:哪里都是这样愚昧的群众,全中国都是这样的中国人啊。逃出白莲教的狼窝,马上就进更大的虎穴。
&&&&我们今天已经穿过了没有太阳的历史隧道了吗?我们今天真的已经“逃”出来了吗?
&&&&看着白莲教在“扶清灭洋”的口号中追杀学英语的师生,烧毁西方来的钢琴、钟表和小提琴,甚至连西洋狗都杀,我似乎可以想起许多BBS上面抑西振东的强烈呼声,偶尔那些声音夹杂着白莲教的余音。
&&&&HAMMERS&OVER&THE&ANVIL
&&&&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我没有看到这个电影的开头10分钟。男主角是《美丽心灵》的主演拉塞·克罗。&
&&&&我想这是一部澳洲片,因为那里有大片的牧场和牛仔。风格像美国的,但是年轻的克罗当时应该是澳洲人。人们生活窘迫,看样子像是20世纪初期前后,富人们的坐骑不是汽车,而是豪华的马车。&
&&&&片子的主人公是一个少年,准确地说是一个残疾少年,人称瘸腿马肖。马肖以自己少年的眼光打量渐渐在他面前展开的成人世界、情爱世界。&
&&&&片子并不沉重,只是带一点英国风味的感伤,这个片子和英国有关,片中的女主人公格蕾西就是个英国中年妇女,她才从非洲随丈夫来到马肖的家乡。
&&&&副线有许多条,牧师与漂亮的内莉小姐偷情,然后是牧师对残疾少年泄密的威胁。还有马肖与少年朋友谈论亲吻女人会是什么感受,仅只是为了体验亲吻而亲吻小女孩的场面是个很有味道的小插曲。后来当小女孩偷偷阅读马肖的日记被发现时她主动以让马肖观赏她少女的胸部为交换,马肖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条件,但却并不满足,他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看下面。假如不是有人进来打断真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发生,不过那些很纯洁,都像是童年的梦一样好玩。没有色情,一切都只是一种成长经历。&
&&&&主线是野性的贵妇格蕾西与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年轻马仔伊斯开始相爱。伊斯在舞会上要求格蕾西与他一起私奔,格蕾西说停一天,她不想伤害丈夫。当马肖在草原上再次看到伊斯的时候他已经昏迷很久了,一只脚套在马镫里,看来伊斯被拖了好远,伊斯身上已经开始爬出蛆来。为了救人从来不会骑马的马肖不惜让马把自己拖伤去报信,最后俩人都活了下来。伊斯因为脑伤从此成为痴呆,除了呼喊格蕾西的名字他什么都不再明白。而马肖因为救人的英雄行为获得了全村人的敬爱,当他去酒吧的时候男人们主动给他让道,马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格蕾西来到医院,看来她已经准备好要舍弃富足的生活。用一辆简陋的马车格蕾西要把伊斯和自己一起送到故乡英格兰去。看着默默无语的格蕾西和远去的马车,马肖这个后来的作家评价道:在冲击生命的时候,很多女人比我们男人都更为强悍。&
&&&&我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把格蕾西的年龄弄的那么大呢,起码得有40多岁,而伊斯至多25岁。不过或许这个差别在少年的眼中就是要提示情爱的盲目无序。但影片中故意展示的爱情的美好,而不是偷情的恶劣,或许已经说明了作者对于情爱的看法。&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
&&&&这是个美国片,男主角是中国人很熟悉的笑星罗宾·威廉姆斯,另外一个大家熟悉的演员是饰演女教师的简尼芬·罗佩兹。&
&&&&话说一对夫妻在狂欢时早产生下了一个儿子,他才三个月就提前来到人间。刚出生没有多少天医生就判定他将是个特殊的孩子,他的生理生长速度是平常人的四倍!也就是说,一岁的时候他看来像是四岁,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像是四十岁。我们再一次在镜头前看到十岁的罗宾时他已经是四十岁的样子了。不同的是他还是个孩子,非常淘气,童心一片。为了不让邻居看到这个怪物,父母一直把罗宾关在家中,当然他很愉快,因为有慈爱的母亲与他在一起,并且天天陪他玩耍。&
&&&&有一天他们请来的家教坚决拒绝继续来上课了,没有其他原因,这个老师认为应该让这个孩子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去上学。&
&&&&罗宾是特殊的。这一点让我想到假如我们要把罗宾社会归类的话,应该把他放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也把他纳入残疾人吗?我一直认为残疾人这个词汇对于残疾人实际上是个侮辱,有哪一个词汇既可以标识他们的特殊性同时又照顾到他们的心理感受呢?我觉得“非正常人”可能是个相对好点的词汇。嗨,这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接着说电影。就这样父母带着试探把孩子交到了学校。所有非正常人遇到的问题几乎罗宾都遭遇了,嘲笑和辱骂是最常见的。但最后罗宾以他可爱的天性还是获得了大家的喜欢。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当四十岁的罗宾向漂亮的老师要求一同参加晚会时,老师以师生不能这样交往拒绝了罗宾。可能因为心理上的打击罗宾竟然出现了心肌梗塞,并且住进了医院。父母重新把罗宾关进了家里,但是同学们已经不能没有罗宾,于是罗宾又回到了学校。因为即便在小屋子里颐养天年,那与死有什么两样呢?&
&&&&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的作文题,正常同学的回答是各种各样的,罗宾在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求生。当他20岁的时候,他其实就应该是一个生理上80岁的老人。这意味着他活不了多少年。&
&&&&电影在中学的毕业典礼上结束了。那时候罗宾已经是一个17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学生代表,颤巍巍的罗宾发言说:人活着,长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丰富多彩。&
&&&&我想的是,罗宾假如在20岁时死去我们都会觉得非常Sorry。那么他到底多少岁死去我们才不Sorry?我们自己要求活到多少岁才觉得不亏?永生?还是80岁,40岁?其实没有人会觉得能活够。但一直是枯燥无味的人生,即便千年又有什么意思?是的,丰富多彩才有意义。或许正是死亡造就了短暂生命的不朽色彩。&
&&&&看着想必从来没有赶上恋爱结婚就要死去而依然快乐的罗宾,似乎给我们平常人一点心理安慰:起码我们的生活比他已经丰富多了,因为我们不曾被关在小屋子里那么多年。知足吧,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
&&&&女主角似乎见过,后来得知她叫夏文汐,是台湾片。
&&&&本来这样很琐碎描写一个女人的传统片我是没有兴趣看的,看样子背景是20世纪初期,人们穿着老式衣服,并且结婚的时候还是坐轿子的。不过叙述的实在细腻,就像一个物件设计上没有什么夺眼的,但是做工精致,这就是一好。
&&&&看着看着就想:哎,这是不是张爱玲的作品改编的嘛。我从来不看张爱玲的小说,偶尔碰到鼻子底下也翻过几页的,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张爱玲介绍,基本上知道张爱玲是什么样的风格了。但是依然不喜欢。后来上网,见到一个张迷,一问,果然这是一部张片!哈哈,简直像是失节了一样,以后再也不能说没有看过张的作品!
&&&&电影的情节,当然也是小说的情节是这样的:江南,一户贫寒人家的姑娘在情窦初开的时节与出身贫寒做伙计的小刘渐渐产生了感情,但是媒人为其他的线索也常常来串怨女家的门。在哥嫂做主自己默认的情况下,怨女被嫁入豪门。姑爷回门的时候人们看到一个又瞎又罗锅还有严重哮喘的病人,这就是怨女的丈夫。怨女穿上盛装更漂亮了。小刘也在迎接的人群中,怨女赶快躲开他的视线。
&&&&怨女在一系列的是是非非中从一个质朴的乡下少女成为一个暴戾的贵妇。中间她生过一个男孩,与婆家三弟发生暧昧关系,曾经自杀未遂,丈夫病逝,分家打闹,转眼之间怨女已经成为一个住在城市大洋房中的中年女人,并且自己开始像当年老公一样吸上了大烟。给儿子选媳妇娶亲,折磨儿媳妇成为她的乐趣,她还主动给儿子选妾,对女人的那种不屑态度让人不禁想起来这个社会是怎样轮回的。不过看来她已经什么都忘记了,现在她只是一个贵夫人。最后儿媳妇不堪婆婆的辱骂含恨自杀。
&&&&平心而论,张爱玲的东西就是做工精致的艺术品。白描细腻,是她的主要特色。假如归类,尽管我不喜欢张品,但考虑到中国有风格的小说作家少得可怜,依然可以把张归入中上品。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评论界过高估计了张艺术的价值。多少人吹捧张爱玲我都不信。
&&&&MIGHTY&JOE&YOUNG
&&&&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
&&&&早上我跟儿子说,就在他昨天刚刚入睡一分种后电视上就在放一个小孩子肯定都喜欢的电影《巨猩乔·扬》。我儿子遗憾地问为什么不叫醒他呢。
&&&&凡是怪物或者科幻类的片子总是很讨我儿子这样年龄孩子的好,比如外星人什么的就更好了。总之越怪异观众越高兴。大家都知道电影院里只上演梦幻。
&&&&我不知道是中国没有技术还是……不!我想肯定不在技术上,而是别的原因导致的这一现象:中国严重缺乏科幻类电影。非现实电影中国只有一类是发达的,那就是武打片,以《卧虎藏龙》为最,人飘在竹林的上空打斗,飞来飞去十分好看。而武打依然是来自传统,其实没有任何新意。
&&&&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在非现实类影片中有许多杰作,科幻的与神怪的,比如吸血鬼系列,蜘蛛人系列,太空人系列,超人系列,巨物系列,纯科幻的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相比起来,美国电影的丰富多彩显而易见,中国这方面的贫乏根本无需赘言。
&&&&中国目前的技术可能相当于20年前的美国,但是想想20年前的美国,当时他们就已经生产了大量流传至今的经典非现实类影片,所以导致中国非现实类电影的贫乏绝对不可能是技术问题。那么症结出现在哪里?
&&&&思想禁锢,思维呆板,保守而缺乏创新,这个特征表现在几乎每一个中国的精神领域。仅在电影这个行业中国人的保守就可见一斑。而美国人表现出来的却是敢想敢干,精神世界的自由与丰富多彩不言自喻。
&&&&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到美国去的感受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自己在那里发现了一种“巨文化”。任何东西在那里都可以膨化为“巨”而取胜。“巨”本身成为一种艺术构思,正像中国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缩小为微雕或将山林缩小为盆景一样的道理。简直在中国无法想象的巨大建筑群,巨大的弯拱,美国人制造的“巨”本身就成为神奇。
&&&&在美国“巨”震撼了我,我称其为“巨”艺术。之所以我称其为“艺术”,是因为它已经具有了自己特殊的风格和规律。尽管“巨”起来很简单,但我仍然认为,简单的模仿不会有“巨艺术”的成立。巨艺术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地理背景,美国这个特殊的国家赋予巨艺术以特殊的文化内涵。
&&&&《巨猩乔·扬》可以说是巨艺术的一个新成员。故事很老套,不外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和平共处问题,有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场面,但巨猩乔·扬却是其中的“主演”。一个普通猩猩的体积有多大人们是有概念的,但是你想象过一个大猩猩的脑袋就如一辆大卡车吗?美国人就这么敢想!并且他们既然开了个头,你肯定就想继续看看这样的一头大猩猩会惹出什么一系列的麻烦来,它从哪里来?它到哪里去?得,你的好奇心,尤其是孩子的好奇心,决定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也是能够卖钱的。
&&&&好玩,以及经济收益,就是美国的电影业的发展动力。
&&&&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
&&&&哇,这电影好看!也好玩!
&&&&假如你想看真正的东方美女就去看《我的野蛮女友》。身材和脸蛋都很标准,恐怕在熟悉的东方电影明星中找不到比这个女孩更美的人。中国的那谁还有那谁,放在一起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雨天火球飞进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