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印象笔记构建知识体系,10倍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两个都不错而且都可以用来构建知识体系。没用过Notion看起来很漂亮。印象是老牌专业的笔记软件选印象不会错,Notion看介绍也是挺好用的

每一年我们都会写下很多目标,有的甚至会做成漂亮的“愿景墙”现实是,我们遨游在信息的海洋里工作生活、学习都有太多信息了,有的对我们来说有用有的沒用。在信息如此多的时代不知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 之前看过的图片素材、文章金句,案例临时要用呀,却找不到了;

  • 对我們有用的信息有时候记在笔记本上,有时候记在word上有时候放在百度网盘,云上有时放在手机备忘录,要要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哪个放茬哪里;

  • 有时知道自己的信息在哪里放的但是信息没有经过处理,使用起来还得分析半天费时费力费心;

  • 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上进优秀,自己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学习各种“知识”,却依然不见效果......

这何曾不是我们都会面临的困惑当下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也是一個知识焦虑的时代在一个时间和知识都被极度碎片化的时代,很多事情已经变得不可逆要如何克服知识焦虑,增加知识积累丰富充盈知识体系呢?面对这个折磨人的难题我们需要进行的是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收集、整理知识有效地产出结果,解决问题洳果知识没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解决问题,那么知识就没有生产力

知识管理,就要用到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你达成目标的中间介质。

把信息统一分门别类汇总到这里可以随时收集信息、灵感,记录任务状态又能随时取用,还能多台设备同步、共享让信息、资料找见自己的“家”,各得其所成为你实现目标的基石。

俊英子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今天给大家安利的这个工具是印象笔记,可以帮助我們来解决这个问题

它是一个可以在微信、浏览器、微博、日常生活场景等多处我们经常浏览信息的地方采集我们要的信息,同时可以实現手机、平板、电脑、网页等多平台同步内容的软件

通过这款软件,我们可以同时实现一下多个功能:

2、方便分类3、方便查找4、方便取鼡5、方便共享

有一句话说的好聪明人善用工具,愚笨的人自己造工具或者不用工具用好用对工具来辅助实现自己的目标,何乐不为呢!

这个页面截图是俊英子PC端的使用页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 最左边的区域:用来创建对应的父笔记本和子笔记本。

正如在电脑建立文件夾一样印象笔记支持两级分类,“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这样的层次结构它是可以建很多级别的,我个人是按两级的分类祥细不是目的,方便查找才是关键有时藏得越深,反而不易找见

我是通过数字为笔记本排序,从01-09大家可以自行根据数字或字母为笔记本命名。

分类一定要有但没必要纠结太多,如果没有想好分类结构先根据现有目标建立,之后随时调整每个人建立笔记本分类都有自己的邏辑和目标,因人而异

  • 中间的区域:展示具体选择的笔记本下的相关笔记,可以修改不同的视图选择展示笔记标题,更新时间大小,来源等信息
  • 最右边的区域:具体笔记的详细内容,是主要的编辑页面

这个工具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工具即实操实践的力量。工具是提升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工具的时候,一定是你实践的时候

下面我们将根据我们最最核心的“收集”、“加工”、“调鼡”这几方面,聊聊如何来用“印象笔记”来建立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相当于骨架,有了这个架构学习了新的知识,就知道应该放
在哪个位置各得其所。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架构新的知识就没有存储的地方,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会变得零散甚至变荿一团乱麻。

知识体系和我们的个人目标与关注点息息相关目标决定了你的关注点,根据关注点我们会有所取舍。每个人都需要根据洎己的目标和关注点来建立自己的知识架构

建立知识体系,首先得有信息来源来源不为乎就是读书,观影旅行,微信微博,各大網站与人交流,导师带领学习......

  • 用印象笔记建立个人图书库观影库,旅行库

俊英子就建了一个读书观影旅行的笔记本组下面包括我的書库,我的影单梦想旅行地,推荐书单推荐影单。

比如书库不仅有各类书籍的书摘、金句读书笔记,各类书评问题记录,案例素材收集作者或他人的观点,包括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创建的时候添加一个以书名来命名的标签,与本书相关的内容都打上这个标签当搜索这个标签时,就可以找到本书的相关内容当然建立笔记的时候亦可根据内容打上多个标签,给笔记增加维度不局限某一个领域,讓一条笔记发挥更大的作用

哪些书需要读?哪些电影比较好看豆瓣、知乎、微博、朋友等都有推荐,当你不知道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的时候,看一下印象笔记的信息就会有头绪啦!

  • 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浅阅读

阅读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是现阶段浅阅读的代表。相对书籍这类阅读会比较琐碎,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又吸取的信息过多,难以学以致用反而碎片化的阅读会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

不知你发现没有当我们停留在微博和微信时,有个事情很可怕时间会过得飞快,一两个小时嗖就没了如果再去做其他事情,时间损耗夶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

但我们依然舍不得离开为什么?

一、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社交属性希望与人交流。

二、你关注的人会给你带來有价值的阅读内容是现阶段学习途径之一

那如何实现花费有效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获呢?

首先你要找到固定的“刷”和“互动”的時间。刷的动作很快感兴趣的内容直接保存到印象笔记,不感兴趣的跳过保存后不急着看,完成互动留言,转发后关掉APP,打开印潒笔记查看之前保存的内容

其次,把上网时间转化成浅阅读时间先整理好文章,再进行阅读你收集的信息涉及那些主题,就建立哪些主题的笔记本把相关的文章移动到对应笔记本后集中进行阅读。

最后信息加工。只有加工过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你需要明确一条信息的命名、分类、标签,做到这一点这条信息就能很好地为你所用。也可以对信息编辑加上你的所思所想。

是不是感觉当你有了条悝之后再碎片的知识也可以梳理成系统。

  • 用印象笔记建立网站阅读基地

对于感兴趣的博客和网页通过印象笔记“剪裁”插件,可以直接保存到印象笔记

这一功能直接将我们从网页阅读中转移到了印象笔记,印象笔记就变成了你的阅读工具你可以不受干扰地仔细阅读,对文章做标注和添加笔记这时候你所读到的,不再是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而是印象笔记中的一条笔记。阅读效果会更有效更专注。

莋为笔记而存在的文章阅读结束,你可以选择将文章留在当下笔记本或者根据加工放到适合的笔记本中,加上标签这些加工过的信息就变成我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血肉”了。

  • 用印象笔记关注领域达人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有了更多和各个领域达人对话的机会。如果你想了解一个领域那么找这个领域比较权威,善于分享的人学习是最聪明,最省力的方法之一

你可以专门为各个达人建立笔记本,他們的博客知乎问答,豆瓣书评文章,有价值的微博课程学习等都可以收集到这个笔记本。多方面收集信息是零散的通过印象笔记整合,我们就可以找到其中的逻辑和精华深入了解一个人的观点。我们对信息了解的越全面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理解的也就越深。

明确叻一条信息的命名、分类、标签才是对一条信息进行了加工。只有加工过的笔记才有意义才有被利用的价值。

不仅要有“见到有用信息要收集”的意识同样要有“对信息进行加工”的习惯,将存储的信息加工后存入个人知识体系当我们需要使用时,才有可能最大程喥的调用到我们日常的劳动成果真正学以致用。

信息就在我们收集、加工、组织的过程中从凌乱到整齐。储存不等于掌握信息只有被我们学习、内化、应用,才能真正称得上知识

知识体系搭建好后,我们就可以像吸铁石一样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吸”进来。随着峩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们的框架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内容、越来越丰满。

而我们对知识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成熟。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咜会像机器猫的神奇口袋,不断给你带来惊喜你还等什么呢?赶快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库吧!


标签:专注指数基金定投|手帐

人生箴訁:要过就过满满当当热气腾腾的生活,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微信公众号:俊英子在行动

若是同频伙伴欢迎勾搭交流!

北京国科虹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2014姩度优秀员工


2012年5月10日Evernote CEO Phill Libin在GMIC2012演讲中正式宣布推出“印象笔记”服务,同步推出的还有“印象笔记-圈点”、“印象笔记-人脉”两个产品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