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03637.com年可不可以用一颗大的东西,发射过去,档过小行星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样的土豪行为是杨光宇大大干的。&br&&img src=&/d13be5b8d330f41b31cfa4_b.jpg& data-rawwidth=&482& data-rawheight=&2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2& data-original=&/d13be5b8d330f41b31cfa4_r.jpg&&&br&我来介绍一下&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A5%258A%25E5%E5%25AE%25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楊光宇&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香港人。金融业土豪。业余天文学家。&br&&br&一开始在自己家后院立了根柱子,架了台望远镜。&br&然后弄了个房车,做成移动天文台。&br&然后……在新墨西哥州租用了一个公共dome,放了4架18英寸的望远镜,专门做小行星搜寻。这就是他的沙漠之鹰天文台(&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Desert_Eagle_Observat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sert Eagle Observatory&i class=&icon-external&&&/i&&/a&)。他是在香港远程遥控这些望远镜开展观测的。&br&&img src=&/a39c93f3b7a9ae06aba4cdb3_b.jp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3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a39c93f3b7a9ae06aba4cdb3_r.jpg&&&img src=&/f16dcd5e10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16dcd5e10f_r.jpg&&&br&&img src=&/076076fcb8a9f043bdd5ff4b1b4a84a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76076fcb8a9f043bdd5ff4b1b4a84ab_r.jpg&&&br&我07年见他的时候(上图,&a href=&///?target=http%3A//forum.hkas.org.hk/thread-343-6-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香港、內蒙古天文交流互訪2007」&i class=&icon-external&&&/i&&/a&),他就已经发现2000+小行星了。有时每个月都可以发现三四百颗。截至2012年是2600+,这个数字在全球个人小行星搜寻者中排第二。&br&&br&当时听说是打算转做系外行星搜寻,后来没再联系,不知道怎么样了。&br&&br&这位大哥命名的小行星只占其发现的一小部分:&br&&ul&&li&(19848) Yeungchuchiu 杨注潮(杨光宇之父)&/li&&li&(20760) Chanmatchun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9%%25E5%25AF%%258F%258D%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密珍&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0887) Ngwaikin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E5%E5%25A0%2585%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吴伟坚&i class=&icon-external&&&/i&&/a&-------------------------------------&也是香港天文学会的大大。&/li&&li&(23257) Denny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B._Denn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obert B. Denny&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3258) Tsuihark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E%%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徐克&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5893) Sugihara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8E%259F%25E5%258D%%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杉原千亩&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5930) Spielber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6%25AF%25E8%E8%258A%25AC%25C2%25B7%25E6%2596%25AF%25E7%259A%25AE%25E5%25B0%%25BC%25AF%25E6%25A0%25B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斯蒂芬·斯皮尔伯格&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26733) Nanavisitor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Nana_Visit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na Visitor&i class=&icon-external&&&/i&&/a&(DS9 actress)&/li&&li&(26734) Terryfarrell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Terry_Lee_Farrel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rry Lee Farrell&i class=&icon-external&&&/i&&/a&(DS9 actress)&/li&&li&(32605) Lucy 露西(&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8F%25A4%25E7%258C%25BF%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古猿&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C%%259F%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化石&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4420) Peterpau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B2%258D%25E5%25BE%25B7%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鲍德熹&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8821) Linchinghsia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E%%259D%%259C%259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青霞&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8962) Chuwinghu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C%25B1%25E6%25B0%25B8%25E9%25B4%25BB%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朱永鸿&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8980) Gaoyaojie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AB%%E6%25BD%259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耀洁&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4778) Huhunglick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E9%25B4%25BB%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胡鸿烈&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34779) Chungchiyu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8D%25BE%25E6%259C%259F%25E6%25A6%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锺期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41981) Yaobeina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7%259A%25E8%25B4%259D%25E5%25A8%259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姚贝娜&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4%E4%25B8%25BD%25E5%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42295) Teresateng&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E9%25BA%%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邓丽君&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50412) Ewen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Harry_Ew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rry Ewen&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64291) Anglee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8E%25E5%25AE%25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安&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64295) Tangtishe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6%25BB%258C%25E7%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唐涤生&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64288) Lamchiuyi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E%%25B6%%258B%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超英&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64289) Shihwingchi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6%25BD%25E6%25B0%25B8%25E9%259D%259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施永青&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72060) Hohhot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1%25BC%25E5%E6%25B5%25A9%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呼和浩特&i class=&icon-external&&&/i&&/a&----------------------------------&那年来内蒙时送我们的伴手礼……&/li&&li&(77138) Puiching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9F%25B9%25E6%25AD%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培正&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77318) Danieltsu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B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崔琦&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0801) Yiwu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C%258A%25E5%2590%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伊吾&i class=&icon-external&&&/i&&/a&(发现者为&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4%25AA%25E7%25A9%25BA%25E7%259B%25A3%25E8%25A6%259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cewatch&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3598) Ai Weiwe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8%2589%25BE%25E6%259C%25AA%25E6%259C%25A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未未&i class=&icon-external&&&/i&&/a&---------------------------------&会不会让本问题变成没有知识的荒原?&/li&&li&(83600) Yuchunshun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D%%25BA%25AF%25E9%25A1%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余纯顺&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8705) Potato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A9%25AC%25E9%E8%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马铃薯&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8878) Bowenyuel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5%258D%259A%25E6%E7%25B4%%25A6%25AE%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博文约礼&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8879) Sungjaoyiu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2%%25A5%%25A0%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沈祖尧&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89131) Phildevries &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Phil_DeVri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il DeVries&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94228) Leesuikwan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D%258E%25E7%E5%259D%258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瑞均&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110073) Leeonk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D%258E%25E5%25AE%%2590%25AA%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安琪&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110074) Lamchunhe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ndex.php%3Ftitle%3D%25E6%259E%%25BF%258A%25E7%25A6%25A7%26action%3Dedit%26redlink%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俊禧&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110288) Libai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8E%25E7%2599%25B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白&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110289) Dufu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9C%25E7%2594%25A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杜甫&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151997) Bauhinia &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4%258B%25E7%25B4%25AB%25E8%258D%258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洋紫荆&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br&然后从上述命名列表可以揣测一下Bill Yeung大大的个人偏好。(也可以看他博客啦:&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ktheheaven&i class=&icon-external&&&/i&&/a&)&br&如何成为Bill大大的好朋友?各位加油咯。&br&&br&---------------------------------------------------&br&我看了看他博客,补充一些信息:&br&&br&天文爱好者们可能还有印象的,2012DA14这颗近地小行星——是他发现的。&br&从博文看来,他已把两架18英寸镜送到了西班牙La Sagra 天文台。&br&&br&杨光宇写过一篇报纸文章(&a href=&///?target=http%3A///2010/11/blog-pos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ktheheaven: 星的名字 錢不能買&i class=&icon-external&&&/i&&/a&),其中提到:&br&&blockquote&最後,也想寫些有趣和鮮為人知的小行星命名規則,例如不能超過十六個英文字母;不能為寵物、政客命名;要能發音等等……另外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是 CSBN委員會極少會批淮一顆純粹因為一個人有錢而命名的小星,相反藝術家、文人、科學家、學者、社會工作者等卻幾乎肯定必批無疑,這種不被金錢收買的精神,在這個拜金的香港社會,令人更覺彌足珍貴!&/blockquote&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样的土豪行为是杨光宇大大干的。 我来介绍一下。 香港人。金融业土豪。业余天文学家。 一开始在自己家后院立了根柱子,架了台望远镜。 然后弄了个房车,做成移动天文台。 然后……在新墨西哥州租用了一个公共dome,放了4架18英…
只说小行星的问题吧。&br&&br&比尔·布莱森在著名的科普畅销书《万物简史》中专门用一节讲述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问题。以下内容主要改写自《万物简史》第十三章「砰!」&br&&br&&b&我们周围到底有多少小行星?&/b&&br&&br&很多。大致估算在10亿颗左右。事实上,关于小行星的研究一片混乱、缺少系统性。由于20世纪天文学的大跨越发展,只有赫拉德·柯伊伯等少数天文学家还在关注小行星和彗星。直到21世纪初,关于小行星的命名和确认才步入正轨,大约3万颗小行星被命名。相比10亿的总数量,3万这个数目只是沧海一粟。&br&&br&&b&这些小行星会撞上地球吗?&/b&&br&&br&会。即使我们掌握了这10亿颗小行星的轨道和其它信息,我们仍然无法确知其它的偶然扰动。很可能某颗小行星被某个因素扰动,进而改变轨道撞向地球。地球就像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万公里的速度飞驰,但是,我们身边充斥着10亿位行人,其中绝大多数我们都不认识。这些行人到处乱窜,随时会横穿马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出没规律,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信息。每时每刻,我们都有可能撞上它们中的一个。&br&&br&&b&但是我们现在也没事啊。有没有跟我们擦肩而过的?&/b&&br&&br&有。1991年,一颗小行星在17万公里以外与地球擦肩而过,我们在这之后才发现了它的存在,并且把它命名为1991BA号。17万公里看上去很远,但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38万公里。以宇宙的尺度来衡量,这就是一颗子弹穿过了我们的袖子,但是没有擦破胳膊。更惊险的一次是1993年,一颗更大的小行星在距我们14.5万公里的地方飞速掠过,而且也是在它飞过去之后我们才发现它的存在。毫无预兆,随时光临。想一想,不知道还有多少次更惊险的,只不过我们甚至都没有发现它们的擦肩而过。甚至有人估算这样的擦肩而过的频率在每星期两到三次左右。&br&&br&&b&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它们呢?&/b&&br&&br&一颗直径为200米的小行星,要等到距离地球只有几天路程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我们的望远镜发现,而且,前提条件是这个时候人类至少有一门天文望远镜刚刚好对着它飞来的方向。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地球上致力于研究、搜寻、监视小行星的总人数,还不如一家普通快餐店的店员数量多。&br&&br&&b&既然如此,看来是没法监控它们了。那撞就撞呗,好像也没什么。对吧?&/b&&br&&br&在很长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也是这么认为的,绝大多数人认为「一个直径10公里的物体,不会对直径1.3万公里的行星造成什么影响」。即使认为小行星撞击很危险的那些科学家,也没有想过到底会有多严重。尤金·苏梅克是少数意识到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撞击的极端危险性的科学家,但是,他说服不了别人。&br&&br&苍天不负有心人,1994年,苏梅克和助手列维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当时,这颗彗星正向木星飞去。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人类终于可以亲眼目睹宇宙间的天体撞击。透过哈勃望远镜,全人类像小朋友一样好奇的围观这次撞击。在还没有撞上木星之前,这颗彗星就碎成了20多个碎块。很多科学家认为,「只不过是一场木星上的流星雨」。&br&&br&结果是彻彻底底的「打脸」,彗星撞木星的威力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可能苏梅克是唯一的例外。有一个碎块撞击木星的威力高达6亿吨TNT当量,相当于地球现有核武器总威力的75倍。这个碎块只有一座小山大小,却在木星表面轰出了一个地球面积大小的伤口。这还只是20多个碎块中的一个……&br&&br&&b&那地球为什么如此幸运,从未撞上过这种小行星?&/b&&br&&br&我们的确很幸运,没有撞上过威力这么大的。但比这略小一些的,我们撞上了好几个。最著名的就是苏梅克研究发现的美国艾奥瓦州的曼森大坑,在苏梅克之前,大家把曼森大坑的种种地质反常归因为火山活动,但事实上,在非常遥远的某个时刻,当时的曼森还在海洋之中。在那个时候,某个2.5公里宽、100亿吨重的天体命中了地球,靶心就是曼森,后果就是今天曼森大坑。这个坑是如此的大,站在坑的一边,晴天的时候,勉勉强强才能看到坑对面的人。&br&&br&&b&这么大的坑,这么壮观的奇景,我怎么没听说过呢?&/b&&br&&br&沧海桑田,人类的历史在地质年代面前只是短短的一瞬。漫长的岁月里,冰川和冰川留下的冰碛早已把这个大坑完全填平。所以今天的曼森,看上去是一马平川。真正的曼森大坑,静静的躺在地底。&br&&br&&b&除了曼森这次,还有别的吗?&/b&&br&&br&有。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斯、物理学家路易斯·阿尔瓦雷斯(沃尔特的父亲)和实验物理学家弗兰克·阿萨罗发现,全世界的所有样本里,恐龙灭绝的年代所对应的那个地层里,铱的含量出奇的大,有些样本甚至超过了通常铱含量的500倍。这么多铱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均匀的撒布在全球的这个地层里?&br&&br&阿尔瓦雷斯父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这个地层对应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撞上了地球。&br&&br&2001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研究这个地层中的铱同位素含量,得到的结论是这样的撞击可能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长达一万年左右的影响。很可能,恐龙就是在这一万年内因为气候灾变而迅速的、彻底的灭绝的。&br&&br&&b&啊?恐龙是这样灭绝的?那这次撞击发生在哪里?&/b&&br&&br&恐龙灭绝是否就是这个原因,这个问题并没有定论。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次大撞击的地点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克苏鲁布,根据地质勘探,这个大坑直径达到了接近300公里,深度达到了3公里,大约形成于6500万年前。&br&&br&&b&那如果这样的撞击再来一次呢?&/b&&br&&br&如果没有人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这个毁灭之神的到来,那只有等到它进入大气层边缘,因为空气摩擦导致发热之后,我们才能用肉眼看到它。但这个时候,离它撞击地球的时间只有不到一秒钟了。&br&&br&一颗类似造成曼森大坑的小行星,动能如此之大,会让其下的空气急剧压缩,温度甚至可能会达到六万摄氏度。撞击点方圆250公里之内,没有生物会幸免。此后,冲击波会以接近光速向外辐射,横扫一切。假如撞击点还是曼森,那整个美国中西部,都会被夷为平地。&br&&br&此后,如此强烈的撞击很有可能会引发地震、海啸、火山等等,火山灰甚至可能会彻底遮蔽天空,整个地球差不多都要变成一片火海……&br&&br&&b&假如,只是假如,我们侥幸发现了它呢?我们能用核武器摧毁它吗?&/b&&br&&br&在1994年的彗星撞木星中,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在撞击前已经裂成了20多块,但依然像一连串机枪子弹一样重创木星。如果我们想要用核武器,最好攻击点离我们越远越好,这个安全距离需要非常非常远,否则,小行星碎块依然会一个接一个砸下来,并且,还都带上了强烈的核辐射。&br&&br&很可惜,我们连能把核武器送上月球的火箭都没有了。土星5号火箭早已退役,短时间内,我们再也无法把足够多的核武器送到月球轨道以外。&br&&br&(此处《万物简史》中文译本有翻译错误,误作木星5号,查阅《万物简史》英文原文为 &i&Saturn 5&/i&。感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ash=&55ec0fdc603ac6825dd20d& href=&///people/55ec0fdc603ac6825dd20d& data-hovercard=&p$b$55ec0fdc603ac6825dd20d&&@袁卿&/a& 指正)&br&&br&&b&那赶紧重新造土星5号啊?等啥呢?&/b&&br&&br&很遗憾,据说,只是据说,土星5号的图纸在 NASA 的一次例行大扫除中被清洁工当废纸销毁了……&br&&br&&b&最后&/b&&br&&br&尤金·苏梅克,日在澳大利亚寻找小行星撞击点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br&&br&日,NASA 的「月球探勘者」无人月球探测器搭载着尤金·苏梅克的部分骨灰升空。&br&&br&日,「月球探勘者」在月球着陆,将尤金·苏梅克的骨灰安葬在月球。&br&&br&尤金·苏梅克是目前唯一安葬在月球的地球人。&br&&br&谨以此回答纪念尤金·苏梅克博士。&br&&br&感谢上天。我们今天还活着,人类今天还活着,完全是一次幸运的意外。&br&&br&我们的一切,都是宇宙的恩赐。
只说小行星的问题吧。 比尔·布莱森在著名的科普畅销书《万物简史》中专门用一节讲述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问题。以下内容主要改写自《万物简史》第十三章「砰!」 我们周围到底有多少小行星? 很多。大致估算在10亿颗左右。事实上,关于小行星的研究一片混乱…
感谢日报推荐和知友关注。必须要澄清一下,我和NASA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使用项目科学数据做研究。这些数据很快(NASA规定半年以内)都会完全公开在网上,所以你也可以使用。这个模式就好比某宝上的商家,开了个网店,但是你不会问他:你们是某宝嗒?但是他们需要遵守某宝的相关规定。一个意思。&br&&br&----------以下是原答案的分割线-----------&br&&br&专门给我准备的问题吧?Dawn的科学团队里好像除了我没有会说中文逛知乎的了。先说个故事吧。&br&&br&&img src=&/50ac61b6c5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50ac61b6c5_r.jpg&&这是使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合成的谷神星的表面亮度图,是我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发表在2006年的一篇文章里。红色表示相对比较亮的区域,蓝色表示相对比较暗的区域。不要问我这些亮暗的区域表示什么是什么原因,因为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到目前为止还没人知道。&br&&br&今年一月中旬Dawn开始接近谷神星的时候,我一直在对比哈勃的图和Dawn的图像是否一致。十年前的结果现在被检验,不能怠慢。二月份的时候,注意到这个超亮的亮点,非常迷惑,怎么HST图像里没有注意到它?立刻把从前的哈勃数据和亮度图翻出来对照,发现确实没有这么亮的点。(顺便说一下,这个亮点并非一楼答主哈勃图像里的那个亮点,而是在谷神星上不同的位置,下文会说。)莫非是一不小心发现了谷神星上的火山喷发?这可是一个Science/Nature级别的发现,做科研的人都明白。&br&&br&然而并非如此。更细致的分析发现,之所以哈勃图像里这个亮点没有出现,完全是因为图像分辨率太低的原因。这个亮点的大小只有4公里,在哈勃图像的近百公里的分辨率下,非常不起眼。它在哈勃的图像里只是一个比背景稍微亮一点的小亮斑,图中标5的位置,而哈勃看到的最亮的亮点是标1的位置,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相对较亮的区域是标2的区域。&br&&br&所以任何天体或任何天体上的某个区域要想显得亮,必须既要够亮又要够大,还要够近。&br&&br&随着Dawn慢慢靠近谷神星,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这个亮点也显得越来越亮。下面这幅图是使用1.4km分辨率的数据合成的谷神星表面亮度图。可以看到谷神星表面的亮暗分布和从前的哈勃亮度图吻合的很好,所以我的学位还不至于被吊销。&br&&img src=&/525fdfddb3b_b.png& data-rawwidth=&125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0& data-original=&/525fdfddb3b_r.png&&&br&&br&下面的图是目前质量最好的亮点的照片,像素大小仍然是1.4 km。可以看到这个亮点有很复杂的结构,有很多较小的点组成。&br&&img src=&/81ec054a02c91fe752eed74697cfcef3_b.jpg& data-rawwidth=&358& data-rawheight=&4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8&&&br&那么这个亮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人失望的答案:不清楚,只有几个比较靠谱的猜测。至于不靠谱的或者开脑洞的答案大家可以去网上搜,还可以参加投票支持你喜欢的观点:&a href=&///?target=http%3A//www.jpl.nasa.gov/dawn/world_ceres/%23&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jpl.nasa.gov/dawn/world&/span&&span class=&invisible&&_cere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NASA的网站,可能需要翻墙。&br&&br&亮点其实并非像它在图像里给人感觉的这么亮。之所以觉得很亮,是因为谷神星表面是在太黑了,而亮点比周围背景要亮4-5倍。如果用反照率表示谷神星和亮点的亮度,那么谷神星是0.09,亮点是0.4-0.5。相比之下,月球的月海反照率是0.1,高地是0.2,可以在最亮的时候勉强用肉眼看到的小行星灶神星的反照率是0.4。而太阳系中最亮的、表面主要由新鲜的微小冰晶组成的土卫二Enceladus的反照率是1.3,这才是亮瞎了的感觉。&br&&br&不排除这个亮点是水冰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很小。因为在谷神星上这个亮点位置的温度应该在230-250开尔文(-40到-20摄氏度)左右。水冰在这个温度下的真空环境里会迅速挥发,不会稳定存在。所以如果这个亮点是水冰,那么必然意味着在这个亮点之下有水(冰)源持续提供新的冰层。这其中的意义重大,不展开了。&br&&br&另外一个可能性是盐矿。地球上的例子是盐湖周围的亮晶晶的大面积的盐粒覆盖的区域。通过在多个波段的照片得到的颜色分析,这个亮点的颜色接近某些盐矿的颜色。如果最后证实是盐,那么将意味着溶解有盐质的液态水曾经到达过谷神星表面。这其中的意义也很重大,同样不展开了。&br&&br&其他的可能性,如冰火山的喷发,水蒸气这样的动态事件等等应该很小,因为没有观察到这个亮点的任何变化。而其他的比较亮的矿物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br&&br&对于这个亮点的成分的终极结果会需要Dawn上搭载的成像光谱仪以及伽马射线和中子谱仪的数据。这些数据目前还在采集和分析中。同时,Dawn前几天刚刚到达980公里高度的轨道上,开始采集分辨率为100米左右的图像以及250米左右的光谱数据。今年年底会到达500公里高度轨道,开始采集伽马射线和中子谱数据,图像和光谱分辨率也会再提高一倍。从这些数据里会得到很多关于谷神星表面地质演化的结果。综合所有的数据,将会给出关于这个亮点的最终答案。&br&&br&最后提一下,因为这个亮点对应于谷神星哈勃亮度图里的5号区域,我们一开始就叫这个亮点“5号区域”或者“5号亮点”,是不是很神秘的样子?现在呢,那个陨石坑被正式命名为Occator,所以亮点就被叫成了Occator亮点,呃,俗了。
感谢日报推荐和知友关注。必须要澄清一下,我和NASA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使用项目科学数据做研究。这些数据很快(NASA规定半年以内)都会完全公开在网上,所以你也可以使用。这个模式就好比某宝上的商家,开了个网店,但是你不会问他:你们是某宝嗒?但是他…
&p&因为太小了,发现都发现不了,更别谈通告了。&/p&&p&&br&&/p&&p&我们看一下日大西洋上空的一颗流星:爆炸高度31km,速度15.6km/s,当量13000吨TNT,估计尺寸2-8m。&/p&&p&那云南这颗540吨TNT当量的,尺寸怕是1m都不到。&/p&&p&让我们再来看一看NASA的近地物体数据库:&/p&&p&已发现的最小的近地物体直径2.5m,第二小的2010GH7直径8m。&/p&&img src=&/v2-e2e2bc7d15bf431da835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1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v2-e2e2bc7d15bf431da835_r.jpg&&&p&看到那个绝对星等了么,29.9mag(对于小行星绝对星等定义为距太阳和观测者1AU时的星等)。&/p&&p&啥概念?距离地球0.1AU的时候视星等是25mag,而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能的极限能力是24mag。也就是稍微飞远点就压根看不见了。&/p&&p&那像云南这次直径不到1m的,怕是得糊地球脸上才看得到,还得刚好有望远镜对着看才行。&/p&&hr&&p&简单估一下:1m vs 2.5m,星等减2等。&/p&&p&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极限22.5等,那就是在200w公里外能看到。差不多有一天多的缓冲时间,然而望远镜巡天一天也只能看一小片,就算命好看到了还有后续的数据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等出结果怕是已经砸下来了。&/p&&p&人眼:极限6.5等,差不多1200公里外才能看到。&/p&&p&这还是按好的条件估的。这玩意亮度纯靠反光,方位差点就更看不见了(参见满月和朔月)。&/p&&hr&&p&等等,光说了望远镜看不到,那雷达呢?空间碎片不是cm级的都能发现么,1m大的石头发现不了么?&/p&&p&目前各国雷达监测距离也就1000公里上下(参见 晟宇大大的专栏&a href=&/p/& class=&internal&&太空垃圾,我们需要聊聊&/a&)&/p&&p&1000公里,从发现到爆炸也就1分钟时间,通告都来不及念。&/p&&hr&&p&背景知识:&/p&&p&NASA有个专门的部门CNEOS&a href=&///?target=http%3A//cneos.jpl.nasa.go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近地物体研究中心&i class=&icon-external&&&/i&&/a&在做近地物体(NEO)的探测、轨道分析、碰撞概率预测等等。&/p&&p&巡天望远镜发现NEO&/p&&p&→计算轨道进入数据库(JPL’s Small-Body DataBase)&/p&&p&→计算从1900年至2200年的轨道,给出接近距离&/p&&p&→Sentry哨兵系统评估未来100年内的碰撞风险。&/p&&p&&br&&/p&&p&大尺寸的近地物体90%以上已纳入监控,不需要过度担心。&/p&&p&小尺寸的还有很多漏洞,毕竟太暗,看不见。&/p&&hr&&p&部分名词解释:(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在评论指出来我继续补充)&/p&&p&AU:天文单位,地日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p&&p&mag:星等的单位&/p&&p&星等:衡量星体亮度的量,星等越小就越亮。每差5等亮度差100倍。&/p&&p&NEO:Near Earth Object 近地物体。比如近地小行星啊,近地彗星啊什么的。&/p&
因为太小了,发现都发现不了,更别谈通告了。 我们看一下日大西洋上空的一颗流星:爆炸高度31km,速度15.6km/s,当量13000吨TNT,估计尺寸2-8m。那云南这颗540吨TNT当量的,尺寸怕是1m都不到。让我们再来看一看NASA的近地物体数据库:已发现的最小…
&p&我来抛个砖,希望引到大佬们来献玉。我没有专门学过行星物理,仅从一个数量级的角度进行一点估算。&/p&&p&先明确一下这篇回答的前提,姑且认为讨论的是 &b&已经冷却的岩质行星&/b&。如果是气态行星,基本上只要凝聚的起来,就是(近似)球体吧(这个论断没有仔细推敲过,直觉应该是这样,有时间了也可以讨论一下);另一方面,在行星形成的初期,即使是岩质行星,也是高温而整个星球近乎于流体的,也更容易形成球体状态。&/p&&p&从行星这个尺度来看,有两种力量在进行对抗。一种是引力,引力作用使得行星要尽量变成球形,以达到能量更低、更稳定的状态;一种是组成行星物质的内部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行星尽量维持本来的状态。要改变形状,就要打破行星物质内部的作用力。&/p&&p&如果行星要变成球形,那一定是引力要占上风。也就是说,行星在引力作用下,从非球形变成球形,释放出的能量,足以破坏掉物质内部作用力。&/p&&p&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已经是球形的行星上,叠放一个小的立柱,底面积为 A,高度为 h。&/p&&p&这个立柱的引力势能为&/p&&p&&img src=&///equation?tex=U_1%3D%5Cfrac%7B1%7D%7B2%7Dmgh%3D%5Cfrac%7B1%7D%7B2%7DAh%5Crho%5Ccdot+G%5Cfrac%7B4%7D%7B3%7D%5Cpi+R%5Crho%5Ccdot+h& alt=&U_1=\frac{1}{2}mgh=\frac{1}{2}Ah\rho\cdot G\frac{4}{3}\pi R\rho\cdot h& eeimg=&1&&&/p&&p&这里 ρ 是岩质行星的平均密度,R 是行星半径&/p&&p&如果让立柱稍稍变矮一点点,所释放的引力势能,足以破坏立柱底面的物质,那么这个立柱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坍塌,行星就会回到球形的状态。&/p&&p&破坏立柱物质所需要的能量为&/p&&p&&img src=&///equation?tex=U_2%3D%5Cfrac%7BA+h+%5Crho%7D%7B%5Cmu%7DE_0& alt=&U_2=\frac{A h \rho}{\mu}E_0& eeimg=&1&&&/p&&p&这里 μ 是分子摩尔质量,E0 是每摩尔分子键键能&/p&&p&为了让立柱的崩塌能够自发进行,也就是要满足&/p&&p&&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5Ctext%7Bd%7D+U_1%7D%7B%5Ctext%7Bd%7D+h%7D%3E%5Cfrac%7B%5Ctext%7Bd%7D+U_2+%7D%7B%5Ctext%7Bd%7Dh%7D& alt=&\frac{\text{d} U_1}{\text{d} h}&\frac{\text{d} U_2 }{\text{d}h}& eeimg=&1&&&/p&&p&化简得到&/p&&p&&img src=&///equation?tex=%5Cfrac%7B4%7D%7B3%7D%5Cpi+G%5Crho+R+h%3E%5Cfrac%7B+E_0%7D%7B%5Cmu%7D& alt=&\frac{4}{3}\pi G\rho R h&\frac{ E_0}{\mu}& eeimg=&1&&&/p&&p&带入具体数据,行星平均密度参照地球密度来,ρ~5.5×10^3 kg/m^3,立柱高度设为行星半径的百分之一,h~0.01R,也就是这个球形行星表面不会有大于 0.01R 的起伏,分子键键能约为 1~10 kJ/mol,这里取中间值 E0~5 kJ/mol,分子平均摩尔质量参照 SiO2 来算就是 μ~60×10^-3 kg/mol,带入计算,得到&/p&&p&&img src=&///equation?tex=R%3E2.3%5Ctimes10%5E6%5C%2C%5Ctext%7Bm%7D%3DC+%5Ctext%7Bkm%7D& alt=&R&2.3\times10^6\,\text{m}=2300\, \text{km}& eeimg=&1&&&/p&&p&如果允许 0.1R 的起伏,那么行星半径为&/p&&p&&img src=&///equation?tex=R%3E740%5C%2C%5Ctext%7Bkm%7D& alt=&R&740\,\text{km}& eeimg=&1&&&/p&&p&所以,从数量级上来说,一个 &b&已经冷却的岩质行星&/b&,能够&b&自发&/b&保持球体状态,半径应当是大于 1000 km 这个数量级的。这里必须要强调「自发」,也就是说,在外力作用下,比如这个星体被一颗陨石撞击了,形成一个大坑,而这个大坑在引力作用下随着时间会逐渐平复,最终整个星球表面对球面的偏离不会超过 0.1R 这个数量级。当然,越大的星体,这个偏差就会越小。&/p&&p&最后,我们用地球为例来做个验证,地球半径 6400 km,按照这个计算,地球表面最大的偏差 h(高于或者低于平均球面)应该是 10 km 这个数量级,我们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 8.9 km,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 11 km,数量级上是完全吻合的。&/p&
我来抛个砖,希望引到大佬们来献玉。我没有专门学过行星物理,仅从一个数量级的角度进行一点估算。先明确一下这篇回答的前提,姑且认为讨论的是 已经冷却的岩质行星。如果是气态行星,基本上只要凝聚的起来,就是(近似)球体吧(这个论断没有仔细推敲过,…
&b&一句话的短答案:投入产出比。&/b&&br&&br&接下来,仔细掰扯掰扯&b&投入&/b&和&b&产出&/b&。&br&&br&&b&先说产出。&/b&产出就是价值。在小行星探测方面,世界各国的价值取向是相通或者根本就是相同的。今年端午节,在武汉举行了一场名为“&u&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u&”的学术会议。来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外国学者都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所以我就借端午节这个话题,以我们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天问》来引出了小行星探测的价值。&br&&img src=&/4e1a365fdde328ef6a495_b.png& data-rawwidth=&695&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4e1a365fdde328ef6a495_r.png&&图一、屈原问天的形象&br&&br&《天问》一开头,有大量的关于宇宙起源和天体运行规律的问题。我把这样的问题,归结为求知欲,归结为好奇心驱动,归结为对根本问题和基础科学的探索。此外,还有关于如何对土地资源划分质量等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的问题,这自然是为了吃饱肚子,是为了永续发展。还有关于如何避免洪涝灾害的问题,我略微扩大,把这个引申为防范更为一般的自然灾害乃至安全需求。&br&所以,总结一下,&b&重要的价值有三种:科学价值、发展价值和安全价值。&br&探测小行星的三大价值也在于此:行星科学、行星资源开发与利用、行星防御。&/b&&br&小行星探测的产出,自然而然的也就是围绕这三大价值来论证、预期。&br&&br&&b&首先说科学价值。&/b&小行星根据光谱,可分为C类、S类、M类等等,光谱特征主要是表面成分特征的反映。S类被认为含硅多,M类被认为含金属多,等等。其中C类小行星含碳多,其成分或许与形成太阳与太阳系的星云相似,因而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是不折不扣的“化石”,因此成为探测热点。日本的隼鸟1号探测器选择了S类小行星作为采样返回目标,今年刚刚发射升空的美国“恐龙”(所以小行星探测目前也是“龙”与“鸟”之争吗?)OSIRIS-Rex则选择了C类小行星Bennu作为目标。&br&&br&&b&然后说发展价值。&/b&去小行星开矿,已经不仅仅是脑洞而已了。美国有两家民营企业已经一本正经的开始制定去小行星上进行资源开发的方案,打算做这个买卖了。小行星上到底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费老大的劲、花那么多钱,去小行星开矿值不值?目前我所知道的有两种考虑。一,是类似“以战养战”的策略,靠近地小行星(或者彗星)的资源,来步步为营的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目标。直接从地球发射载人航天器登火,并从火星直接返回,成本太大,而且风险太高,中间万一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赶不上窗口,都功亏一篑。而借助小行星,则相当于洲际航海活动中的登岛补给。小行星的固态水或矿物都是重要物资,至少可以作为有工质推进的工质,来减轻从地球发射的发射重量。二、是采集贵重资源。月球上的氦3或许难以开采,但如果有某颗小行星通体都是白金,那么或许是值得去开采的。如果只算发射费用,目前近地轨道每公斤的发射费用是1万元人民币这个量级,返回的能量和发射的能量接近,那么粗粗可以加一倍,这样成本还是比1公斤白金的价格便宜的多……当然,还要假设有成熟、廉价的抓捕技术,并且探测器可以重复使用。&br&&img src=&/daace8f7e752_b.pn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daace8f7e752_r.png&&图二、美国深空工业公司想象的抓捕小行星概念图(图片来自其公司主页)&br&&br&&img src=&/9462bda3bd85a9fce75c6bcf_b.pn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9462bda3bd85a9fce75c6bcf_r.png&&&br&图三、美国深空工业公司想象的原位处理小行星的概念图(图片来自其公司主页)&br&&br&&b&最后说防御价值。&/b&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天体有1万5千左右。其中八百多颗直径超过1公里。倘若这些近地天体撞击地球,则可以造成从全球生物大灭绝、到大灾难、到主要城市毁灭、到吃瓜群众开烟花等等不同结果。小行星的防御之难,难在两点:大部分小行星是未知的;即使已知了,或许知道的不够早,也没办法应对,因为小行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普遍在每秒10公里以上到20公里的运动速度,比导弹还快。&br&&img src=&/67dabebb261bbcbe6410bb02_b.pn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67dabebb261bbcbe6410bb02_r.png&&图四、JPL公布的截至今年6月9日已知的近地天体尺寸分布&br&&br&&img src=&/afd15c5519366e_b.pn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afd15c5519366e_r.png&&&br&图五、根据太阳系形成理论预测的近地天体尺寸分布(Stuart & Binzel 2004)&br&&br&从图四、图五可知,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天体是大的多、小的少,而根据预期,应该是小的多、大的少。这很容易理解,大的容易发现,所以基本上看全了;小的不容易发现,因此只看到冰山一角。别小看冰山一角,泰坦尼克这条大船也是说翻就翻。&br&&br&几十米大小的小行星或者陨石就可以穿透大气层直达地面(足够大、烧不完),哪怕是十几米大小的陨石,例如前些年俄国车里雅宾斯克的那次火流星时间,陨石只有17米大,在空中爆炸,也还是造成了群众受伤和建筑物受损。目前,防御的段有很多种猜想,比如炸碎(然而如果炸成若干轨道未知但仍然能到达地面的天女散花肿么办?)、干扰轨道、激光烧蚀等等。但如果实现不知道对方的轨道、成分、大小,都无从谈起。所以,从防御的角度来说,需要“知己知彼”。因此,近地天体的探也很有价值。&br&&br&&b&然后来谈投入。投入即成本。应该尽可能选择投入低(也就是成本低)的目标。&br&&/b&&br&&b&尽可能选择容易实现的目标。&/b&首先,小行星按其分布区域可以分为近地小行星、主带小行星、特洛伊群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小行星等。距离地球越远,地球发射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飞行时间就越长,测控难度和数据传输难度也越大,不确定因素也越多。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因此一般来说最容易探测。&br&&br&&b&其次,针对任何目标的探测,在探测之前,都要尽可能掌握目标的大小、组成、轨道、自传周期等等特性。&/b&这直接影响探测器的设计,因此,尺寸大、亮度高的小行星更容易成为探测目标的候选。事先掌握的资料越多,风险就越小、越可控。&br&&br&此外,嫦娥2号(一次任务,一个探测器,先后探测了月球和小行星Toutatis,探嫦娥2号探测器现在已然成为一颗人造行星,绕着太阳转)尝试了&b&多个目标的探测模式&/b&,这在未来的探测活动中也是值得考虑的,因为这也符合优化投入产出比的逻辑。&br&&img src=&/c6ed76972daacd0180aa8a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6ed76972daacd0180aa8af_r.jpg&&图六、嫦娥2号验证的多目标探测模式&br&&br&最后总结一下,小行星的探测目标选取,应该考虑科学价值、发展价值、防御价值,从科研经费拿钱的探测活动侧重科学价值,从股民手里拿钱的探测活动侧重发展价值,从国防相关途径获得资助的探测活动侧重防御价值。优先考虑价值,兼顾成本。因为成本是发展变化的。成熟的技术可以压缩成本,而探测活动本身就带来新技术、增加已有技术的成熟度。比如无工质推进技术、高度自主的智能化航天器控制技术、远距离的激光通讯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有可能使得当下难以承受的成本在未来变成白菜价,从而深刻的改变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活动的形态。&br&&br&(声明:本答案是集体贡献,先后与同事、专家讨论后作答,并夹带了本ID大量私货,不允许转载)
一句话的短答案:投入产出比。 接下来,仔细掰扯掰扯投入和产出。 先说产出。产出就是价值。在小行星探测方面,世界各国的价值取向是相通或者根本就是相同的。今年端午节,在武汉举行了一场名为“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会议”的学术会议。来参加会议的大多数外…
我来回答问题中的“自转”部分:不行。因为自转的速度还是太慢,即便在赤道上也不可能飞太远。&br&&br&下面来聊zhuan聊zai如果地球突然停转会发生的好玩的事情:&br&&br&首先推荐一本书:&br&&br&&img src=&/v2-edf6d2b2d8ec0bb981a5d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v2-edf6d2b2d8ec0bb981a5d_r.jpg&&&br&以及推荐整个《what if》系列。松鼠会有中文翻译版:&a href=&///?target=http%3A//songshuhui.net/archives/tag/what-i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科学松鼠会 & What if&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地球“突然”停止转动这个问题在《what if》的书里面有详细的解释:&br&&a href=&///?target=http%3A///xkcds-creator-explains-what-would-happen-if-earth-stopp-&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xkcds-c&/span&&span class=&invisible&&reator-explains-what-would-happen-if-earth-stopp-&/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简单来说,包括两点:&br&1)全球性的超级飓风扫平一切&br&&img src=&/v2-a94b48bdac7d1ad5e1c37a625e8392b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94b48bdac7d1ad5e1c37a625e8392be_r.jpg&&就算是碉堡也撑不住&br&&img src=&/v2-de24b801f5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e24b801f59_r.jpg&&&br&2)很有爱的一点,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地球停止转动,月球都会不离不弃的通过潮汐作用把地球重新转起来!可能会转的慢很多。。。但是人家月球mm已经尽力了啦&br&&img src=&/v2-19fcfa5a61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v2-19fcfa5a61_r.jpg&&
我来回答问题中的“自转”部分:不行。因为自转的速度还是太慢,即便在赤道上也不可能飞太远。 下面来聊zhuan聊zai如果地球突然停转会发生的好玩的事情: 首先推荐一本书: 以及推荐整个《what if》系列。松鼠会有中文翻译版: 地球“…
先说目前猜测的结论:估计是冰 or 裸露的金属矿床等高反射率特征。&br&&br&谷神星上的光斑在2004年就发现了。当时是哈勃拍摄的照片上发现了单一的亮斑。可是分辨率太低,所以无法确认究竟是什么。&br&&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676& src=&/b4daa819e09bef86d1fda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6& data-original=&/b4daa819e09bef86d1fda7_r.jpg&&&b&*HST拍摄的谷神星亮斑&/b&&br&&br&今年黎明号抵达谷神星以后终于可以近距离拍摄照片了。于是就拍到了下面的照片:&br&&img data-rawheight=&623& data-rawwidth=&623& src=&/824d532eb60a30f826f6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824d532eb60a30f826f60_r.jpg&&&b&*Dawn拍摄的亮点皂片。可以看出来,亮点位于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里,而且其实是两个,周遭还有很多小亮点。&/b&&br&&br&大多数人对于亮点究竟是什么这点,第一反应一般会认为是一个活火山的熔岩池。毕竟这么大一团亮斑,又位于一个看起来像是火山口的结构里,很容易让人感觉这就是个熔岩池了。在拍到这些照片之后,NASA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这个亮点究竟是什么的网络调查,不少人相信这个亮点是火山口。&br&&br&但其实未必呢。如果真的是火山口,就意味着这个亮斑的光源是自发的,而不是反射的。同时,熔岩的温度会很高,在红外波段很容易看出来他的温度比周遭的东西热很多。&br&&br&谷神星一直在自转。如果亮点的光源是自发的,那么当他转到谷神星的黑夜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在发光--并且光度不减。这很好验证,&br&&img data-rawheight=&343& data-rawwidth=&800& src=&/2e30dde19aecde135dd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2e30dde19aecde135dd7_r.jpg&&&b&*Dawn拍摄的光斑通过昼夜分界线时的连续照片。可以看到光斑进入黑夜以后亮度迅速下降&/b&&br&&br&如上图所示,光斑的亮度在进入黑夜以后迅速减弱。所以这些光斑并不能自发光,故此其是是反射特征。&br&&br&至于究竟是什么在反射光线,就比较难判断了。因为Dawn目前的轨道比较高,故此能用的线索只有反照率这一点。根据目前测得的反照率,比较大的可能性是光滑的冰面--虽然测定到的反照率与冰有偏差。巨大的盐池也有可能(可能是藏在谷神星内部的盐矿被撞击出来。也可能是盐水被冰火山喷出地表,之后水挥发到太空中,留下盐凝结在表面,类似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露天金属矿床也有可能。现在猜测最有可能的是铝。&br&&br&按照计划,Dawn将会在今年(2015年)12月将高度降低到非常接近谷神星的程度。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仪器较好的分析光斑的本质了。&br&&br&&b&*Reference:&/b&&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www.nasa.gov/jpl/dawn/cruise-over-ceres-in-new-video&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ruise Over Ceres in New Video&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ww.nasa.gov/jpl/bright-spots-shine-in-newest-dawn-ceres-imag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right Spots Shine in Newest Dawn Ceres Imag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www.nasa.gov/jpl/dawn/ceres-spots-continue-to-mystify-in-latest-dawn-imag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eres Spots Continue to Mystify in Latest Dawn Images&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space/what-ceres-are-those-bright-spo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on Ceres are those bright spots?&i class=&icon-external&&&/i&&/a&
先说目前猜测的结论:估计是冰 or 裸露的金属矿床等高反射率特征。 谷神星上的光斑在2004年就发现了。当时是哈勃拍摄的照片上发现了单一的亮斑。可是分辨率太低,所以无法确认究竟是什么。 *HST拍摄的谷神星亮斑 今年黎明号抵达谷神星以后终于可以近距离拍…
&p&&b&谢邀!&/b&&/p&&p&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颗大行星的形成过程。大行星并非物质在引力影响下直接凝聚而成,要演变成大行星首先需要陨石和尘埃相互碰撞形成一颗质量较大的星子,具备了一定质量自然就拥有了较为强大的引力,可以加速吸附轨道周围的岩石尘埃,于是质量越来越大最终清空轨道周围的杂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行星。&/p&&p&本来小行星带处也许会形成一颗行星,不幸的是它距离太阳系除太阳以外最大的引力源——木星太近,木星、太阳与小行星带好不容易形成的那颗星子会时不时的排成一条直线,这时太阳和木星的东拉西扯会把星子好不容易刚要聚合的那点家当掠夺一空,而且这样的扫荡不久就会再来一次,所以小行星带始终无法形成一颗真正的大行星。小行星带中最大的星球是谷神星,直径大约950km左右,虽然个头足以使自身保持球状,可惜引力无法清空轨道周围的物质,因此它只是一颗矮行星。&/p&&img src=&/v2-eeae7ca8064bbd904ce2c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v2-eeae7ca8064bbd904ce2c_r.jpg&&&p&&b&至于木星这种气态大行星为何会诞生在这个位置,请参见此回答!&/b&&/p&&p&&a href=&/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周启楠: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差别是什么?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a&&/p&
谢邀!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颗大行星的形成过程。大行星并非物质在引力影响下直接凝聚而成,要演变成大行星首先需要陨石和尘埃相互碰撞形成一颗质量较大的星子,具备了一定质量自然就拥有了较为强大的引力,可以加速吸附轨道周围的岩石尘埃,于…
&p&@&a href=&/people/kilia-xixi& class=&internal&&习习&/a&很精彩地解释了地球停止自转后的现象,很奇怪的是这么多回答中竟然没有一个很认真地回答地球突然停止公转后会发生什么事?&/p&&p&先遵循其他回答者设定的假设:固定在地面的固体都足够坚硬,不会被破坏,否则那画面太美不敢看。&/p&&p&为了简单起见,我在计算时采用近似数据:地球轨道半径大约1.5亿公里,那么地球公转线速度为大约29886m/s,每秒近30公里。&/p&&p&假如这起莫名其妙的停转事件发生时,你所在的位置当地时间是午夜0点到中午12点期间,并且你正好处于室外,那么你是幸运的,你位于地球公转线速度方向的前方,现在没有任何障碍物阻挡你起飞了,你会以30公里/秒的初速度飞离地球。&/p&&p&不用担心你会因为与空气摩擦而烧焦,因为空气与你同在!它们和你一起起飞了,和你相伴的还有整整半个地球的人(此刻在室内的人会与另外半个地球的人一样不幸)、动物、所有没有固定在地面的物体以及大量的海水。太阳系又增加了数十亿小天体。&/p&&p&因为空气与你同在,所以你不会因为瞬间失压和缺氧而死,但好景不会太长,所以你必须尽快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太空服(因为你预见到了地球停止公转)。&/p&&p&你在飞离地球的时候还是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以你会减速,具体减速多少我没有计算,总之你不能取地球而代之,成为在原来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天体。&/p&&p&你的轨道会开始向太阳所在方向偏转,使你离太阳更近一些。然后你损失的一部分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你围绕太阳的速度会增加。&/p&&p&最终结果,就是你将以比地球轨道扁得多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假如你没有不幸地与其它天体相撞,那么你将以一颗小行星的身份获得“永生”(注意,永生二字有引号,因为这代表你只是永远存在,而不是永远活着)。假如你叫张三,你可以自称为“张三星”或“小行星张三”,但这个名称不会被国际天文学机构承认,因为此时已经没有国际天文学机构了。&/p&&p&而那些处于中午12点到凌晨0点的另外半个地球的人类就悲剧了,他们将以30公里/秒的速度撞击地面,成为肉酱……不,因为撞击的能量十分巨大,他们可能会有一部分成为气体(体重60Kg的人,撞击时能量为2.68×10^10焦耳,相当于6.4吨TNT当量,接近最大的常规武器当量,或者2千万颗AK74步枪子弹同时击中你)。&/p&&p&不过也不必为他们惋惜,因为即使他们没有在停转时撞死,他们也会很快毁灭,因为地球会带着留在上面的所有东西,以自由落体运动方式坠入太阳。&/p&&p&=====================================================&/p&&p&评论区有人问:假如地球停止公转而非停止运动即地球沿现轨道切线飞出会怎样?&/p&&p&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把我的回答提到正文中来,方便大家讨论。&/p&&p&=====================================================&/p&&p&假如地球停止公转而非停止运动即地球沿现轨道切线飞出会怎样?&/p&&p&——这个问题比题主的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因为要先了解地球为什么会突然切线飞出去?&/p&&p&最容易想到的可能性,就是太阳突然没有了(不是熄灭,不是爆炸,而是凭空消失了,比如被神给抹去了),那么地球上不会有任何可以被人感觉到的力学效应,一切看起来都还是那么正常,但是地球从此就进入永久的黑暗中,并且不久之后就会被冻住,连空气都会凝固。&/p&&p&另一种可以解释的,是万有引力常数突然变成了0,宇宙中没有引力这个东西了,那么我们从此自由了,大家都会变成无拘无束的天体,你可以通过放一个屁的方式离开地球。&/p&&p&然后所有的恒星都会膨胀冷却,核反应停止,然后熄灭,灰飞烟灭(构成恒星的气体在还没有来得及凝固,就已经因为没有引力约束而四散了),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也会立即爆炸崩解,宇宙中所有靠引力维持的结构都会崩溃,星系溃散,星系团消失。相反像我们这样的靠电磁相互作用维持的系统反而会成为宇宙中最大的天体。&/p&&p&有人可能会提到,以上两种方式我都不想要,我只是假设地球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获得了足以离开太阳系的速度……&/p&&p&假设真有这么猛烈的撞击,并且地球又坚固到不会被撞碎,但地球也绝对不会以切线方向直直地飞走,只要太阳还在,地球就只能沿曲线轨迹飞行,除非它的方向正好指向太阳的质心或者正好相反。&/p&&p&好吧,还有一种可能性,地球不是被什么撞了一下,而是被神装了一台可以精确控制的大推力发动机,这样可以了吧?我们就是要确保地球精确地按切线方向笔直飞行……&/p&&p&如果是这样,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就要看神的心思了,他可以通过调节,获得不同的加速度,以达到不同的效果。&/p&&p&如果神只是想玩一下地球,并不在乎地球人的感受,那么加速度可以很大,其效果可能和让地球突然公转速度降到0差不多。&/p&&p&如果神是善良温柔有爱心的,他会小心呵护人类,让加速度小到地球人感受不到,那样我们就不会有任何不适,只是我们会发现太阳一天天在变小,地球一天天在变冷。不过神既然有爱心,他一定会适时地给我们一个替代的光源。&/p&&p&当然,如果人类科技足够的发达,几十亿年后太阳即将毁灭,我们又舍不得抛弃心爱的地球,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把地球开走。&/p&
@很精彩地解释了地球停止自转后的现象,很奇怪的是这么多回答中竟然没有一个很认真地回答地球突然停止公转后会发生什么事?先遵循其他回答者设定的假设:固定在地面的固体都足够坚硬,不会被破坏,否则那画面太美不敢看。为了简单起见,我在计算时采用…
&a data-hash=&aa3f421e602e3c15b70c8& href=&///people/aa3f421e602e3c15b70c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甘兽& data-hovercard=&p$b$aa3f421e602e3c15b70c8&&@甘兽&/a& 时间不多,简单回答一下,欢迎补充。&br&1、有,辽宁岫岩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确证的陨石坑&br&&img src=&/bfbd90bc295a6b48f5f256_b.pn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bfbd90bc295a6b48f5f256_r.png&&&img src=&/22dfe10eaf152_b.png& data-rawwidth=&489&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9& data-original=&/22dfe10eaf152_r.png&&&img src=&/a9baa79ce_b.png& data-rawwidth=&477&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7& data-original=&/a9baa79ce_r.png&&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地形,那就是岫岩陨石坑。&br&&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岫岩陨石撞击坑发现及研究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bcbfbf82aedf5ce0698f96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br&上学期做的课程小报告是关于撞击坑的,看了这本书,前面讲了不少关于陨石坑的事情。比如陨石坑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鉴别标志、研究历史……有兴趣可以找着看看。&br&2、中国发现的的陨石坑的确很少。&br&一方面是工作开展的还不够,许多地方有待研究&br&另一方面就是实际因素了。&br&因为陨石坑都有一定的保存时间,对比其他行星,地球上风化侵蚀作用强烈,构造运动活跃许多陨石坑形成以后很快就被抹掉了。现今发现的陨石坑多数是在比较稳定的板块(或古板块)上,比如加拿大地盾(不知道你对板块构造的了解情况,就是一些构造稳定、形成年代一般较早的板块,相对比的就是板块活动十分活跃的板块边界,比如所有的洋中脊,大陆裂谷,造山带……)&br&从大地构造上来讲,中国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地区比较特殊&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316/334/053865.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tic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316/334/053865.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img src=&/be5bb6fd7a_b.jpg& data-rawwidth=&2800& data-rawheight=&18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00& data-original=&/be5bb6fd7a_r.jpg&&来自&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316/334/0538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地质 - 中国百科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中国的地质图,中国是由很多小型的板块拼接而成的而且构造活动非常活跃(我想细节你不需要去了解)&img src=&/eb523d4e602178ceb5b5a_b.png& data-rawwidth=&1082& data-rawheight=&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2& data-original=&/eb523d4e602178ceb5b5a_r.png&&&br&(Zhao et al.,2011)——网页来源&a href=&///?target=http%3A///doc/4cea4bb14ba96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地质构造_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i class=&icon-external&&&/i&&/a&&br&就算地质历史时期发生了陨石撞击,也会因强烈构造运动而变形、抹掉因此发现陨石坑很少也是情理之中。&br&岫岩陨石坑非常年轻,只有几万年,而且处在一个构造运动相对不活跃的位置。&br&&br&好了,我认为看了这些对回答你的问题差不多了。&br&回答的很仓卒,没注意语言修辞的严谨,引用的图片很多是直接搜的。&br&
时间不多,简单回答一下,欢迎补充。 1、有,辽宁岫岩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得到确证的陨石坑 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地形,那就是岫岩陨石坑。
上学期做的课程小报告是关于撞击坑的,看了这本书,前面讲了不少关于陨石坑的…
中心思想:“姚贝娜”星命名程序合规,是发现者的个人行为。“过”与“不过”不做评判。&br&&br&回答问题:&br&1.有人觉得“过”,有人觉得“不过”,没有一个标准,没法说。只能说,这颗小行星的命名程序是合规的。&br&&br&2.关于小行星命名:&br&&br&&strong&命名规则&/strong&&br&&br&1、 尊重发现者的提议,但尽可能避免商业元素,如“比尔盖茨”星、“谷歌”星提案就未通过。&br&&br&2 、一般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br&&br&3 、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请命名,例如:北京奥运星和神舟星。&br&&br&4、 政治家、军事人物或者政治、军事事件必须在逝世后或发生100年以后才能命名。&br&&br&&strong&命名过程&/strong&&br&&br&1、 观测到一颗疑似新小行星后,它会有一个&b&临时编号&/b&,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确认是新的,它会得到国际统一格式的&b&暂定编号&/b&。&br&&br&2 、这颗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中被观测到,并且运行轨道被精确确定后,它会得到一个&b&永久编号&/b&。至此,小行星才算发现成功。&br&&br&3 、命名尊重小行星发现者的提议,甚至发现者可以申请为各种动物命名。&br&&br&发现者确定命名对象并征得有关方面赞同,将命名意见包括理由向总部设在哈佛大学的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申报。&br&&br&4 、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在《国际小行星通报》上公布,并通知各国天文台,其命名列入每年出版的《小行星星历表》。 &br&&br&所以理论上,“姚贝娜”星的命名完全是其发现者,香港业余天文学家杨光宇的个人行为,包括那段略显煽情的“命名说明”,仅此而已。&br&&br&&br&相关阅读:&br&&a href=&///?target=http%3A///a/750.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41981号小行星获名“姚贝娜”&i class=&icon-external&&&/i&&/a& (半天3000+评论)&br&&a href=&///?target=http%3A///a/88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科学家宋健获永久性小行星命名&i class=&icon-external&&&/i&&/a& (半个月38评论)&br&&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4935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真·明星命名指南&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8%E8%258F%25AF%25E4%25BA%25BA%25E6%259C%%E7%259A%%25B0%258F%25E8%25A1%258C%25E6%E5%E8%25A1%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与华人有关的小行星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minor_planet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st of minor planet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4-13更新&br&&a href=&///?target=http%3A///a/45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获小行星命名&i class=&icon-external&&&/i&&/a&&br&NASA,诺贝尔奖,女权,这次哪方面的意义都有了,应该没人喷了吧……呵呵&br&&br&&a href=&///?target=http%3A//www./cxwh/whhd/588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林元培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i class=&icon-external&&&/i&&/a& (果然是放出来一批么……
中心思想:“姚贝娜”星命名程序合规,是发现者的个人行为。“过”与“不过”不做评判。 回答问题: 1.有人觉得“过”,有人觉得“不过”,没有一个标准,没法说。只能说,这颗小行星的命名程序是合规的。 2.关于小行星命名: 命名规则 1、 尊重发现者的提…
在思考天文学问题时千万不要把人放进去,感慨一下人类作为物种好幸运,自己作为个体好幸运就得了……&br&要不然,啥都是“为了XX人类”的,然后你想着想着就得引入一个无所不能的偷窥变态了……
在思考天文学问题时千万不要把人放进去,感慨一下人类作为物种好幸运,自己作为个体好幸运就得了…… 要不然,啥都是“为了XX人类”的,然后你想着想着就得引入一个无所不能的偷窥变态了……
顺便说下恒星、系外行星等等的命名&br&&br&恒星的命名,一般分为传统名称(比如织女星、天狼星等等)、拜耳命名法(星座加亮度,比如织女星叫做天琴座阿尔法)、巡天编号等几种方式,肉眼可见的星往往是前两种,而全天星表,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巡天去编号。有些编号是顺序的,比如HD星表、伊巴谷,有些是根据天球坐标编号的(比如2MASS)。一般情况下,没有啥特别需要时,是不给这些恒星额外起名字的。(起了也没有用。。。。)&br&&br&对于双星或者多星系统,能区分开的,一般就是在编号(名字)后面加ABCD等等区分(大写字母)。&br&&br&对于系外行星,命名规则更加简单粗暴:主星名字+bcde等等小写字母,注意没有用a,因为a是主星。&br&最近据说IAU开始准备给系外行星起名字了,具体我没去查相关通知。。。。。&br&&br&其他天体呢,比如星座,目前天文学家用的是IAU划分的88星座,这个划分是融合了世界各种古文明传统加上现代习惯等等,反正是个大杂烩。不过星座也只是坐标的代名词而已,没有任何物理意义。&br&然后星团和星群等,有些是传统命名,更多现代发现的,根据他们所在的位置命名,比较杂。&br&&br&最后说下梅西耶编号和NGC/IC编号。这几个都是大杂烩,从物理上来说,这两个基本上就是看到啥东西凑在一起,就给起个名字,完全不管是不相干的星,还是疏散星团、球状星团、星云、河外星系。。。。&br&&br&还有很多专门的名字,归类非常乱,比如马头星云,比如昴星团,等等,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区,所以有特别的名字。现代巡天发现的东西,一般就是归类,然后编号了事。&br&&br&天体实在太多了,哪里去弄那么多名字嘛。。。。就好像美国的街道,用的最多的,就是1st 2nd 3rd 4th 。。。。。。命名编不下去了,就用编号。上回在高速上看到个265th St,汗死……&br&&br&-----昏哥线----&br&&br&只要你是发现者,就可以。但是有这么几个要求:&br&第一,你必须是发现的主导者,或者是出资者。不能说你只是被雇佣的观测员。可以参考国内专利法关于职务专利归属的问题,差不多。&br&其次,发现必须是得到IAU认可的。通常要求就是计算出轨道,并且能够得到确认你的轨道是正确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前人没发现过的(废话)&br&&br&只要满足各种条件,拿到正式编号,原则上你就有命名权了,然后你就可以随便起名字了。一般要求不能和现有的重复,并且没有恶意,不侵犯他人权益,不引起公愤啥的,比如不能起名叫希特勒星。。。。。&br&&br&然后,最后的问题就是,现在小行星都已经发现了很多了,理论上还有很多,但是容易的早就被人抢走了,呵呵呵,祝你好运
顺便说下恒星、系外行星等等的命名 恒星的命名,一般分为传统名称(比如织女星、天狼星等等)、拜耳命名法(星座加亮度,比如织女星叫做天琴座阿尔法)、巡天编号等几种方式,肉眼可见的星往往是前两种,而全天星表,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巡天去编号。有些编…
对于外星采矿来说,距离是一个很要命的因素。目前卫星发射价格大约在¥1亿元/吨左右,这还是近地轨道,如果距离超过月球轨道或更远,那几十亿上百亿分分钟就败完了,您别急,这还只是单程!&br&&br&一般的卫星重量不过几百公斤,几吨重就算大家伙了。而那些采矿设备动辄几十吨几百吨,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连带配套设施几万吨都只是毛毛雨……你跟CNSA和NASA提几万吨?那俩局长八成得被你吓尿一裤子。&br&&br&即使现在地球人都疯了,全球人节衣缩食砸锅卖铁将一套采矿设备运了上去,但因为那些小行星是绕日轨道,在与地球相会后这些小行星会立刻奔向远方,直到几十年数百年后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里……也就是说每次运输的时间窗口只有几天到几周,这点时间别说挖矿坑了,挖个茅坑都嫌短!&br&&br&所以传统的采矿套路并不适合我们,甚至也不适合几十年后的我们。在更具革命性的火箭发动机被研发出来之前,百吨以下的重量和地月间的距离就是目前人类所能负担的极限了。&br&&br&不过,即使我们目前没有办法把生产线运到那些外星球上,却可以想办法把一些直径在百公里以内的小行星炸下来……具体方法是将它们的轨道扰动一下,使它们的运行轨道向地球偏离一点,于是百年之后,我们就可以等待一颗大矿星从天而降结束人类罪恶的一生了……&br&&br&当然小行星在漫长的轨道中很容易受到其它天体的干扰,最后通常不会按你的预想砸过来,所以我们往往需要在这颗星球的轨道上进行多次爆破修正,直至将其砸到一个可以降落的地方——月球君,158号就拜托你了!(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月球每年远离地球4厘米的真正原因了吧)&br&&br&如下图,这就是我的计划!&br&&img src=&/ecf_b.jpg&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ecf_r.jpg&&&br&前言铺垫就到这里,下面是敝人最擅长的脑洞环节。&br&&br&总之,在一帮丧心病狂的人类的指手划脚下,未来的某一年,一颗小行星气势汹汹的向地球扑来。地球上立即谣言四起,世界末日指日可待。遗书成为了地球上最热门的文体,“我最难忘的事”这个作文标题光荣下岗,一枚小学生如果没有写过10篇以上的遗书都不好意思去领毕业证。早婚不育现象愈演愈烈,高中生被逼婚的现象此起彼伏。楼市前所未有的跳水,租房、租车、租牙刷等业务蒸蒸日上。&br&&br&我的尸体被人们从坟墓里扒了出来,几万人民群众拿着蜡烛鞭子灌肠器跃跃欲试,当人们发现我只剩下灰的时候,便把我的骨灰分成了250份,邀请全人类发明了250种羞辱我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拌进翔里喂狗、掺进姨妈巾、做成马桶圈、足球、蟑螂药……&br&&br&咳,总之,地球人怀着惊恐而期待的复杂心情,看着这颗小行星一头砸在了月球身上,从此月球改变了主意,开始以每年1cm的速度冲向地球,原因嘛,大家都猜得到哈。&br&&br&然而,在这之前人类已经在撞击面附近的环形山下面建好了地下矿场,待到尘埃落定,隐藏在无数环形山里的男人们奔涌而出,地球上的人们相拥而泣,回忆起了那位伟人CnDriver童鞋今天说过的话:&b&想要无尽的财宝吗?去月球吧!老子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梦在了那里!&/b&&br&&br&从此,大采矿时代光荣起航!&br&&br&无数以采矿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蜂拥面世,比如《采矿王》、《我与矿工有个约会》、《一位旷工与一百位矿嫂的羞羞故事》、《矿石是怎样出井的》、《矿神》、《月影矿工》、《采矿英雄传说》……&br&&br&届时的知乎首页一溜下来都是这种问题:&br&做一名八级矿工是怎样的体验?&br&如何看待周扒皮因挖到一吨重金锭兴奋而死的事件?&br&嫦娥是因为与矿工私奔才离开后羿的吗?&br&100年前那些反对探月的人是怎么想的?&br&我爱上了公务员,但我妈非让我嫁给矿工,肿么办T-T?&br&身为黄XX的第N代孙,我想把知乎改名为矿乎有错吗?不准拦我!再唧唧我关服务器!&br&&br&CCAV的新闻联播天天都播采矿的事,后来干脆改名不叫新闻联播了,改名叫《采矿联播》了。&br&&br&&br&在月球上,环形山是一个优良的创业场所,一个个环形山就好像古代的瓮城,只要加个房顶就变成超大的厂房(城市)了,像下图那样多个“房顶”还有恒温保温效果。因此对月球环形山的争夺就成了全人类乐此不疲的事情。那些直径在百公里以上的大型环形山是各个国家争夺的目标。月球上直径超过1公里的环形山超过了33000个,足够容纳10000多个大小不一的城镇(月球背面和地球不好联系,而且月球背面的那些月海还得留着作为以后其它小行星的坠落场)。这下子人们的月球城市连名字都不用起了,直接用环形山的名字来命名,比如月球的首都是“贝利城”,前身是直径近300公里的贝利环形山,百年后成为了太阳系第一大城市。石城不是石家庄,而是“石申环形山”里的城市,衡城也不是衡水,而是“张衡环形山”里的城市,当然也有一目了然的名字,比如“万户城”这个霸气名字前身就是万户环形山啦。&br&&img src=&/50ae011e38ae4ab22fa9f2c2c29888df_b.jpg&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50ae011e38ae4ab22fa9f2c2c29888df_r.jpg&&&br&有了矿当然是不够的,还要有水,于是人们选择了几颗冰质小彗星,如前法炮制(这还真是打炮打下来的哈)让它们落到空旷的月海里(顺便还能形成新的环形山)。最后将这部分冰块收集起来,月球上的水荒就不那么严重了,也可以开始种地了。而能源问题就无需担心了,月球上丰富的“氦3”足够让人类用到世界末日的。再不济那巨大的温差也是发电的好方法。月球上铁、铝和很多稀有金属的储量也比地球丰富。长期来看制造各类机械完全不成问题。甚至还可以用坚固的金属壳把环形山的口子封上,这样就不怕那些小型陨石的撞击了,而大些的陨石则可以用炮击等方法打偏到环形山以外的地方去。&br&&br&每隔几年,人们就会把有资源的小行星从太空打到月球上来,比如“黄金星”、“钻石星”、“铂星”……但真正让人疯狂的是一颗储量为100吨的“锎星”,锎是个啥玩意儿呢?这玩意地球储量不超过5吨,每克价格1000w人民币。因为这种金属,未来还发生过一件悲伤的故事:&br&&br&2115年月球玉兔矿业公司的年会上,CEO王尼玛童鞋对广大员工说:“今年的年终奖是我家阿黄身上的一根狗毛!”然后这位CEO被广大员工当场打死。&br&&br&但后来,有人发现这根包裹严实的“狗毛”原来是一根锎丝(价值数万元)后,参加年会的数万员工后悔不已,消息发布的当天该公司有6000人因这个玩笑而自杀。月球上的丧仪公司因此而发了一笔小财,当年月球铂金棺材的销售量增加了12.5%&br&&br&人类的金属期货业务走入了尽头,因为自从某个时间节点之后,以金银铜铁为代表的一大堆金属在数百年的时间内就从来没涨过价……无数期货狗含冤自尽,丧仪公司业务蒸蒸日上。&br&&br&当然这种桑心事并不是主旋律啦,大部分人的日子过的还是十分欢乐的。日,月球牛顿城的小伙子小王回地球见丈母娘,丈母娘狮子大开口要一座钻石地砖的房子,小王经过艰苦谈判砍价,最终以一辆黄金外壳的奥拓抱得美人归。&br&&br&宗教人士突然发现他们的神明终于可以不再使用寒酸的镀金工艺来塑造金身了,而是用纯金来浇铸各种神像,你不用实心的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巴西人推倒了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重新用钻石造了一座,工程师算了一下结构,发现底座使用的钛合金用量竟然比上面的钻石塑像还要昂贵。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得以重建,财政部顶住了社会各界压力,向中国发行了一笔10万亿的国债终于保住了使用铂金而不是黄金来塑造佛像的方案。不过后来全阿富汗人都因此而感谢财政部长的英明决断——沙特人在麦加用黄金盖了一座100米高的清真寺,盖到一半发现黄金的硬度根本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不得已只好在黄金里掺杂钛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这座不是纯金的清真寺受成为了全世界穆斯林的重大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穆斯林们在月球对这座清真寺进行了原比例重建,因为月球引力很小,这座百米高的纯金建筑终于得以落成。&br&&br&在全球宗教人士狂塑金身的热潮下,中国人笑而不语:当贵金属和钻石大幅跳水跌落神坛,我储备的那些玉石翡翠就是珠宝行业的主角了哈哈!&br&&br&&br&由于金银铁铝钛等金属、稀土的供给量大幅度上涨,电子机械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制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品质更高也更稳定。因此以金属为主要材料的家装、建筑甚至城市都将成为可能,比如这样的个人装修风格:&br&&img src=&/384f7bee643cce8d9c0c2d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84f7bee643cce8d9c0c2d2_r.jpg&&这样的建筑风格:&br&&img src=&/7b02b544f58ae280720bfd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8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7b02b544f58ae280720bfd_r.jpg&&或这样的城市风格:&br&&img src=&/5f825f91d3f9fd8926eaf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f825f91d3f9fd8926eaf8_r.jpg&&&br&甚至,我们不但可以造依附于星球的城市,还可以制造太空中的城市:&br&&img src=&/968e4d60a703bea88c1340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5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968e4d60a703bea88c1340_r.jpg&&&br&……直到戴森球这种可以包裹恒星的真正的大家伙:&br&&img src=&/66d76cb9fcd2c3e6da3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6d76cb9fcd2c3e6da3d_r.jpg&&&br&从此看来人类应该算是推倒月球点燃太阳步入文明巅峰了?不要笑得太早,下面转载部分内容:&br&&br&&blockquote&前苏联的天文学家卡尔达谢夫根据热力学及能量定律 的原理理认为宇宙中的文明演化发展可能会依照他们使用能量方式的不同而分成三类:&br&&br&
第一类文明是一种掌握了所身处的行星(类地行星)上所有能量的文明。这种文明已经可以在行星上随心所欲地改变气侯,开发海洋,控制地震。总之,已经具有了在行星上移山倒海,合理的利用和控制行星上所有的资源和能量的能力。这就要求行星上的全体成员能够高效率地合作和生存,也就意味着文明起源时的文明成员之间的所有阶级、宗教、集团、民族甚至国家都已全部消亡。&br&&br&
第二类文明是能够利用和控制整个恒星(例如太阳)的全部能量和资源的文明,在恒星系中,一般恒星的质量占整个星系质量的绝大部分,例如太阳的质量就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由于第二类文明是如此的先进(是现代人类所难以想象的),对于能量和资源的需求也就十分的巨大,以至于需要恒星发出的光和热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发射第一颗卫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