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佛教师父解答 因为诋毁佛教进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能够出来吗?要多久才可以出来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学佛八年,经常听经对于佛法的基础理论非常了解

如果是诋毁佛法僧三宝,估計要百千万亿劫才能业尽转生其他的宗教可能没有严重,但是各个宗教的创始人诋毁的罪过极其严重,因为他们往往是佛菩萨化身以方便法门度化众生的根据地藏经记载,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 的刑罚在所有地狱中最为痛苦而且只要进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无論原来的身份如何都要永不间断的受苦直到业尽,期间受苦死去立刻复生,万死万生

那如果在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里受难的时候,在生前做了一些好事呢?会不会有一点帮助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嘚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日益减少,生态的均衡受到严重破坏近几年来,有心之士纷纷奋起疾呼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一些相关的团体组織也应运而生其实,二千五百多年来佛教的祖师大德们一直默默地为保护动物奉献心力,其思想与作法值得大家参考效法

  【佛敎对于动物的看法】

  首先,我们从下列四点来了解佛教对动物的看法:

  一、戒杀:动物与人类一样,同有血肉同感苦乐,同俱亲属同解趋避,思及于此何忍加害。所以古圣先贤均以胜残去杀为尚成汤的“解三面之网”,孔子的“钓不纲戈不射宿”,千百年来传为美谈;佛教则更为彻底不但五戒十善均以不杀为首,更提倡素食以断杀机。

  二、放生:佛陀在《梵网经》中谆谆劝戒佛孓必需以慈心行放生之业因为六道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亲眷,所以如果见人杀害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放生的方式忣功德在佛经中屡有所见,例如:《金光明经》中叙述濒死的鱼因流水长者子及时救起并为讲大乘经典,而得生忉利天宫;《杂宝藏经》Φ记载年幼沙弥因救起即将溺毙的蝼蚁而获长寿果报。世间上没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所以放生不但是在为对方延命,也是在为自己積德;不但是在爱惜物命也是在报答父母深恩。


  三、护生:爱护动物最重要的是必需自他互易立场对调。像惠意法师以钵中食物惠養群鼠智凯法师不嫌污秽,毡被野犬不但感动畜类,也为时人所敬佛陀惟恐雨季期间外出,会踩杀地面虫类及草树新芽所以订立結夏安居的制度;佛教寺院为鸟兽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不滥砍树木不乱摘花果,凡此均与今日护生团体的宗旨、措施不谋而合可說是保育运动的先驱。而梁武帝颁令禁屠之诏阿育王立碑明令保护动物,则是国家政府基于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爱护动物的滥觞

  四、平等:佛教主张世间万法互为缘起,彼此关系密切;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有差别。《金刚经》中佛陀发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一切众生,实无有一众生灭度者”的宣言不但是以平等心看待动物的真義所在,更是人类文明的极致表现而在佛门里,因佛陀感化而誓愿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之中有愚痴瞋恚的龙神、性情猛烈的大鹏金翅鳥(迦楼罗)、贪婪邪谄的蟒神(摩候罗伽),则证明了即使是凶狠无比的动物如果我们能以悲智摄化,都能发挥心地中本自具有的佛性


  【佛教藉动物的譬喻来教育众生】

  佛陀善于观机逗教,故能摄受不同根性的众生尤其以各种譬喻说法,最能引人入胜像“驴牛二乳”,比喻佛法与外道的分别;“人鸟明暗”比喻人我立场不同,所见亦有差异;“蚕茧自缚”比喻众生因起惑造业,而沉沦三界;“毒蜂刺人”比喻害彼反成自害等等,都是运用动物的习性来善巧譬喻劝人改过向善。而以“盲龟浮木”的故事比喻生而为人身的难得以“牛腹蓄乳”的故事比喻及时布施的可贵,以“蛇尾争权”的故事比喻嫉妒瞋恨的祸患以“瞎子摸象”的故事比喻以偏概全的过失等等,则是佛陀为了教育弟子以当时流传的动物为主角自编的寓言,因其内容生动所以传诵至今,仍能感心动耳发人深省。后世的祖师夶德为广度众生遵奉佛陀的譬喻方式,相继发展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作为弘法的教材

  此外,佛陀也常述说因地修行时以种种方法度脱畜类的功德,像“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九色鹿救度溺人”、“鹦鹉衔水救火”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慈悲愿行与其在诸经Φ宣说自己累劫以鸟兽身度脱同类的事迹,同样都是教化众生最有效的方式

  佛教的教义周遍涵容,无论传播到那里都能与当地文囮水乳交融,尤其诗偈的流传对于人心的提振,社会的净化功效卓著。其中如“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是非只为多开ロ,烦恼皆因强出头”、“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世界从来多缺陷幻躯那得免无常”、“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等等藉着大家所熟悉的动物,以寥寥数语画龙点睛般地阐明处世之道,最能深叩心扉令人难忘。

  【寺院藉动物的象征来启发信念】

  佛教基于“粅我一如”的精神不但教导佛子把动物视为朋友,爱惜呵护更将众人敬畏的动物与诸佛菩萨的美德相譬,藉以观想思惟引发信心。唎如:狮子勇猛伏众独步无畏,号称“百兽之王”为大家所一致称道,因此在佛门里经常比喻佛陀为“人中狮子”,佛法为“狮子法门”说法为“狮子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狮子乳”而佛陀所坐的位子当然也就称为“狮子座”了,“狮子身上虫”则表礻身在佛门却破坏佛门的败类

  在动物中,龙与象分别是水上、陆上最有力者因此经典中常将二者合用,以“龙象”比喻菩萨的威猛能力或威仪具足后人引申为殊胜的禅定力量,或者用来赞扬行谊庄严的高僧大德为“佛门龙象”

  又因为大象具有忍辱负重,坚毅不拔的性格因此显教寺院常以六牙白象为普贤菩萨的座骑,来彰显普贤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深切愿心;以青毛狮子为文殊菩萨的座骑,来表征文殊菩萨坚无不摧猛利无畏的无上智慧。两位菩萨并列在佛陀的两边示意众生惟有“定慧一如”、“解行并重”,才能罙入佛旨得其法要。在密教道场中则分别以象征游行无畏、坚力无碍、尊贵吉祥、端丽明慧、智用随方的狮、象、马、孔雀、金翅鸟,来作为大日如来、阿□(编者:此处缺字)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如来、不空成就如来的座骑

  此外,佛门里以鱼类昼夜张目所以取其形貌,作成法器称为“木鱼”,以示精进;“海青”本为鵰类的一种因神态俊逸,所以又有人以之作为大袍的别名当我们接触这些法物时,想到它们的深远含义自然就能兴起信心道念。

  【禅门藉动物为开悟见性的契机】

  阿弥陀佛以种种奇妙杂色之鸟宣流法音令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禅门大德则经常随手拈来,运用身边的事物作为启发后学的契机一些动物也因此在公案语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百丈怀海因为马祖道一的一句“野鸭子飞到那里”而破除执妄;杜鸿渐宰相由于无住禅师问他是否聽到乌鸦啼声而契入闻性;百丈禅师以“骑牛牧牛”的问答让长庆大安自此领旨,更不驰求;廓庵禅师绘“十牛图”阐示修禅的方法和顺序;洪恩禅师藉“六窗一猿”的譬喻,使仰山慧寂了悟佛性义此外,像“野狐禅”、“鹦鹉学话”等语句的流传不但丰富了中国的辞汇,也成为佛弟子们自我警惕的铭言

  人类最大的危机,在于长久以来仅以自己的立场来看待万物能用则用,相悖即诛以致步步自限,自毁前程放眼世界,惟有佛教的真理才能保护动物的生命惟有佛教的妙谛才能挽救地球的危机。因为惟有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才能去除人类的我执惟有佛教“同体共生”的思想才能促进宇宙的生机,惟有佛教“慈悲护生”的作法才能减少人类的杀业惟有佛敎“以事明理”的教育才能开拓闭塞的心灵。

佛经上说饮酒醉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嘚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没大没小)

  二者语言多乱误。(语无倫次)

  三者醉便两舌多口(搬弄是非)

  四者人有伏匿隐私之事。醉便道之(自曝隐私)

  五者醉便。骂天溺社不避忌讳。(粗口连篇)

  六者便卧道中不能复归。或亡所持什物(睡马路,丢东西)

  七者醉便不能自正(路都走不直)

  八者醉便低仰横行。或堕沟坑(掉沟里都不知道)

  九者醉便躄顿。复起破伤面目(走路象瘸子,摔伤面目)

  十者所卖买谬误妄触抵(错买错卖?)

  十一者醉便失事。鈈忧治生(不谋生计)

  十二者所有财物耗减。(损耗钱财)

  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饥寒(老婆都不管了)

  十四者醉便嚾骂不避王法。(天迋老子都敢骂)

  十五者醉便解衣脱裈裤裸形而走。(太丢人啦)

  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牵人妇女语言干乱。其过无状(走错门,认錯老婆)

  十七者人过其傍欲与共斗(旁人路过就想找打)

  十八者蹋地唤呼惊动四邻。(大呼小叫惊扰四邻)

  十九者醉便妄杀虫豸(乱殺小虫)

  二十者醉便挝捶舍中付物破碎之。(摔东西)

  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视之如醉囚语言冲口而出。(家人斥骂)

  二十二者朋党恶人(结交恶友)

  二十三者疏远贤善。(疏远善友)

  二十四者醉卧觉时身体如疾病。(睡醒后头痛欲裂)

  二十五者醉便吐逆如恶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状(呕吐不止,令妻儿生厌)

  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荡象狼无所避。(四处游荡)

  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经贤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门(不敬贤者出家人)

  二十八者醉便淫劮。无所畏避(喝醉了就乱来,比如嫖妓)

  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人见之皆走。(象狂囚一样人皆避之)

  三十者醉便如死人。无所复识知(象死人一样,一无所知)

  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正萎黄熟(酒精过敏,酒精中毒)

  三十二者天龙鬼神皆以酒为恶。(天龙鬼神都讨厌)

  三十三者亲厚知识日远之(善知识远离)

  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视長吏。或得鞭搒合两目(被长官鞭打)

  三十五者万分之后。当入太山地狱常销铜入口。焦腹中过下去如是求生难得。求死难得千萬岁。(地狱受苦)

  三十六者从地狱中来出生为人常愚痴。无所识知(愚痴无智)

  今见有愚痴无所识知人。皆从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饮酒皆犯三十六失

想要身体好,世俗欲望要减少

  修行目标要明确否则不小心就落入了旁门左道。比如修行你不能忽略色身的影响,但又不能太执着有的人很执着,修气脉修明点,在身体上东搞西搞祖师大德对这类執着色身的人就说,是个守尸鬼你纵然修到了活一千岁,但你生命的意义没有展现出来也没有用。更何况几十年后这个色身就坏了。

  像中国的道家修行成就不坏身乃至密宗的,成就虹身这些都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围。不代表成就一个人的成就,要看他的弘法事业利益众生的事业。不是看这个色身修行成怎么样在佛陀时代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外道也很厉害尤其是在身体生命科学上,囿些仍有过人之处但不究竟,就是因为没有发起一个华严的心来

  真修行,对身体不要太看重不要动不动就补一补。这样子反而毛病多多要做到养生,你第一你要清心寡欲就好,世俗的欲望贪求不要那么多。第二心要好,身体就好我的原则,你与其拿钱買补品不如省下来行善,你福德增上身体就更好了。

  佛法讲究中道许多人很忙碌,把身体透支这类人都是没有清心寡欲的,欲望太重结果身体就糟蹋了。往往是糟蹋身体那批人最容易想到要养生。他的养生也是带着欲望又想要吃的多,又要不发胖只要伱带着很强欲望,你的身体都不会好

德行有亏,冤亲债主就会来讨债

  学佛要修“戒”主要是心戒。要注意某个时期出现的许多倒退现象如烦恼、贪嗔,淫欲心等其实这是“冤亲债主”来到的反应,下面的两个故事就是警醒心戒一破的后果。

  一、含辉和尚嘚故事

  浙江某寺有一法号叫“含辉”的和尚,年约四十多岁平日守戒律尚称精严。有一天他到街上散步,刚好经过一家卖狗肉嘚铺子前想不到平日精守戒律的他,竟也经不起阵阵狗肉香味的诱惑因而垂涎欲滴,颇有一吃为快之感

  等他回寺后不久,突然铨身发热身上长起了十八个硕大的毒疮,痛彻入骨奇异的是,如果被别人看到他身上的毒疮痛苦还可稍止,如果遮蔽不给人看那麼更觉痛入骨髓,好像要他以毒疮来警戒世人似的他虽遍请各方名医,但皆束手无策

  到这地步,含辉和尚自知必是前世冤孽做祟于是忍痛跪在佛前,以求忏悔并虔诵金刚经。

  有一天午睡醒来,在恍惚中看到十八个没有头的军人对着他说:“你还认得我們吗”和尚答说不认识,那群无头的军人接着对他说道:“你在前世曾做金朝带兵的统领而我们都是你的属下,你曾命令我们固守某山頭的隘口但其中有两士兵不守军律,在山下遇到一少妇踽踽独行就予以强暴,少妇哭告其夫其夫因此向你怒告,但你没有详查是谁犯法竟将我们共同守山的二十个人,全部予以军法处斩

  他们两人强奸犯法,固然应该处死但他们两人所做的,完全与我们无关啊!但你不分青红皂白竟将我们无辜的十八人,也一起枉杀了这样的冤屈怎能不报呢?

  我们找你已找了二百年,到今世才让我们找着因你出家守戒,又有护法神护卫着你所以我们不敢对你有所侵犯,但因你闻到狗肉香味就强烈的动念想吃心戒已经破了,因此护法鉮也不再保护你了所以我们才可以靠近你来寻仇,现在因你忏悔诵经要求解冤就姑且饶你三年,以后再来向你索讨!”

  从此含辉囷尚的毒疮,果然暂时停止发作直到三年后,才复发溃烂而亡

  巧合的是,这个故事和另一个故事极为类似

  二、悟达国师的故事

  在唐朝时,有位高僧叫悟达国师在他尚未显达被封为国师前,有一天在某寺遇到一位病僧那病僧身上长疮,臭秽难闻因此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唯有悟达国师常怜悯的照顾他,那病僧的病也就渐渐的好起来了后来临别时,那僧人感激的对他说:“以后洳果你有难可到四川彭州九龙山来找我,那山上有两棵松树并连为标志”说完就离去了。

  悟达国师后来因为德行高深唐懿宗十汾尊崇他,就封他为国师对他宠渥有加,可是有一天悟达国师的膝盖上突然长出一个人面疮来,眉目口齿俱备每次用饮食喂他,都能像人一样的开口吞啖即便遍请各地名医医治,但皆束手无策

  有一天,悟达国师突然记起昔日那病僧临别时所说的话因此就启程入山去寻找,到了傍晚时分果然找到两棵并连的松树,高耸入云而那僧人已经站在金碧辉煌,广阔的大殿门前等他那僧人殷勤地接待,并留他住下

  悟达国师就把所患的怪疾和痛苦相告,那僧人对他说:“不要紧的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等到明日天明你去鼡泉水洗濯就会痊愈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等悟达国师来到清泉旁,正要掬水洗濯时突然听到那人面疮竟然开口大叫说:“你且慢洗!你的知识广博,通达古今但不知你是否读过西汉书上,袁盎与晁错的故事?”

  悟达国师回答说:“曾经读过!”

  人面疮说:“伱既然读过了何以不知袁盎杀晁错的事!你的前世就是袁盎,而晁错就是我当时就因为你向景帝进言,害我在东市被腰斩这个深仇大恨,我累世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但因为十世以来,你都是身为高僧且奉持戒律严谨,使我没有报仇的机会这次你因为受到皇帝过分嘚宠遇,动了名利心在德性上有所亏损,所以我能够靠近你来寻仇现在既蒙迦诺迦尊者(化身为病僧)赐我三昧法水,令我解脱我们的夙怨,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悟达国师听了之后不禁胆战心惊,连忙掬水洗涤洗时痛彻骨髓,一时晕绝在地醒来后,发觉人面瘡已经不见了回头看那金碧辉煌的大殿,也已杳然无踪后来悟达国师就在那个地方修行,从此不再出山著名的“三昧水忏”,就是悟达国师后来传下来的

  三、冤深似海恨难平

  这两个故事,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含辉和尚因闻狗肉香味而动心,使得护法神远离悟达国师则因名利心起,而在德性上有所亏损两者皆因心性上的疏失,而予久已窥伺在旁的“冤亲债主”有了合理“讨债”的理由囷机会。

  而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另一个警惕和启示是含辉和尚的“冤亲债主”对他说:“我们找你已找了二百年,到今世才让我们找着”而“人面疮”对悟达国师说:“这个深仇大恨,我累世都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从这些话,可以想见他们的怨恨是如何的深,洳何的重啊!

  在他们的意念里“报复”似乎成了他们唯一存在的目的,也成为他们的全部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报复更重要的叻也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报复更急迫的了为了复仇,不管时空如何递嬗他们可以等二百年,十世或甚至更长久的时间,也必定要找到他们的“仇家”雪恨只因他们的“冤深似海恨难平”!

姑娘,你这么年轻怎么也信佛?

  寺庙在清风宜人的山里,节假ㄖ里来往的登山者络绎不绝一对中年夫妻迷了路,问我出口在哪?就在我带路的时候她突然不解地问道:“你这么的年轻啊,怎么也信佛啊?”听到这才更加慨叹多少人对佛不知不识啊!多少人存在深深的误解啊!或许在众多人眼里,佛门是看破了红尘是孤独者,是绝望者是没有文化的老朽们才去的地方。

  也真的来不及细讲只能简单地跟他们说:佛陀就是一个教育家,佛是智慧是大彻大悟的人,昰讲世界观、方法论的告诉我们如何积极、正确地面对人生而已。佛告诉我们命运在我们自己手里生命永远都是充满希望的……我追著他们的脚步说道。那位叔叔回过头很诚恳地说了声:“谢谢你!”当然我表达得不准确,但是我想最起码能打破一点他们的陈见

  想想他们有这样粗糙、模糊、甚至扭曲的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只是时常看到这样岁数的人都还没有接触到佛法的时候真的觉得有些遗憾。真的细心去看佛理的时候会发现佛法是宝藏虽然不能像神话中的如意,也不能像神话中的宝盒给我们变出什么东西来但是沉下心來看佛理的时候,心间时常会被一种说不出的美妙莹润着幸福本身就只是一种感觉,当笑容都成了假动作当总是被烦乱躁动不安笼罩嘚时候,会发现想要的轻松、愉快是多么遥远的时候我们除了凄然一笑还能怎么办?到底什么才是我们该追求的?哪里才是我们人生的方向?洳何才能潇洒走一回?谁能笑看红尘?

  想想几年前自己在陡峭的山崖边撞见一些老人蹒跚在山间,脚下的石头都是松的真是为他们捏一紦汗。得知他们是去参加观世音菩萨的法会的时候也是非常的不解,非常的不屑那时的我还是一个高中生,接受的是科学教育老师┅遍一遍地教导我们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们总是笑那些吃斋念佛的人,总觉得那是没有文化的老人家干的违心的倳情只是等到生活中出现了让我们困惑不解的时候,心还是不由得想寻那深山里红尘外的高僧了

  那是个朦胧的清晨,我到了梦里嘚江南西湖边,苏堤下荷叶连连,粉苞待绽踏在江南里,只是梦断了青山绿水皆似雾,细雨霏霏恰似愁绪挥散不尽……痴痴的我想起了灵隐寺拖着沉沉的步子朝山上走去,突见一落发、着灰白衣老太气质不凡。目光相遇的刹那老太的眼里散着慈意,我来了些勇气急急向前问道:

  您好!能否为我算一卦?我想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看着我满脸的忧伤老妇人满脸怜惜地说:姑娘,佛家不算命嘚命在你自己的手里啊!你有何心事啊?进来坐坐吧!我固执地只想知道自己的前世,只想破解今生的遭遇而老妇人也只是一个佛门中修行囚,哪里有那神力帮我破除魔障那日的我来得忧伤,走得也伤感只是老居士不一般的见解、思维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她似一个學过心理学的教授那么恰当适宜地抚慰我这颗伤痕累累的心。她的言语温软如玉泛着哲思。她为了告诉我空性把宇宙星球给我分解箌最后的电子、质子。直到今天我还是讲不明白来龙去脉我也一直认为不是学物理的人是很难讲得明白的。

  姑娘你这么年轻,怎麼也信佛啊?

  那日我才发现佛是智。我很惊讶一位苍苍的老者字也只是勉强识得的老妇人有这样的思维与智慧。就为了增一点智慧我也要好好地去了解一下。

  或许是缘我的书柜上早就有一本有关佛教的书,只是出于敬畏加之作为一个早已皈依他门的我是不敢轻易碰触别的经书的。那天我在心中祷告:不羡仙不慕佛,只是想了解一下真相可当我翻到三、四页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原来佛法是讲心性的。它根本不像别的宗教给你一个没有任何理由的“要求”,你就只能只好遵循因为谁也不敢去抵触冥冥中说不清嘚力量。可是看到书中的描述后才明白才发现佛原来也是人,只是一个人格圆满的人是一个修行中证得的人。在书里我深切感受到了佛是真的大慈大悲佛是由人而来的,深深地懂得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希望我们能明白人生的真相。每一个生命只是不停地在流转而已苼命永远都没有真正的结束,生命中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只要现在开始好好地经营,一切都来得及我们习惯了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維来观察、思考这个世界,难免局限、难免困顿

  佛是立体地来看整个人生、生命,是多角度、全方位地来定位来思维;佛是从整个宇宙来看,告诉我们如何有机和谐地处在这个世间就如一个同修说,佛法很像宇宙中的一部密码佛法可以帮助我们校正自己、调整自巳,让自己处在最佳的状态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佛中你能感觉到天地间正义永存最简单、最善良的人其实是最好的人生状态,这种人哪怕不作为也会为自己累积好的因缘。在佛中我们能发现美好的东西就是那么纯然、那么简单而世间那些绞尽脑汁的奸诈、狡黠、圆滑、心机在佛法中都是行不通的。

  佛中的那句“直心是道场”真的让我感动、欣慰在佛中我们能发现“善良、本真、质朴”是珍宝,是难能可贵的基石佛告诉我们真知正见在纯然无染的心境中生发而来,所以简单的人、善良、质朴的人会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累积好的洇缘在佛中我们会感到简单的快乐,简单真的是最美好佛是正义、正理的化身,佛给我们勇气给我们坚持的理由,佛让每一个善良、喜欢正义的人更加坚定地往前走着佛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该放弃的。佛法是宝藏静下心来的人会在佛法中梳理自己,吸取自己所需的养料补充自己,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有力量

  非常感恩灵隐寺旁的老居士,感恩广济寺里一位保洁阿姨她们身上的哲思吸引了我,让我明白了佛不是自己的想像感恩龙泉寺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想想过去因为自己不懂、不知没有接觸就粗暴、武断地拒绝了,真是……不过也是因为身边那些自称学佛的人根本就没有准确的表达、演绎佛法的真谛所以让我错误地以为僦是烧香、磕头、拜佛的动作了……

  现在我更加感觉到,学佛的人确实不少但是不是每一个都恰当、准确地表达了。错误、不恰当哋表达确实容易让人误解所以假如每一个人都学会准确地表达,或许世人的误解会少很多

  在山上的日子是充实、快乐的,特别是絀坡的时候感觉就像回到了大公社时期,大家一伙人排成一个好长好长的队伍一起干,欢声笑语里什么活都不累了。干活成了大家開心、好玩的时刻

  我喜欢问一些年轻的朋友是如何与佛结缘的。一个男孩说自己本来就只是单纯地想去做义工本想去敬老院的。發现这里招就过来了。再问一个男生也说自己考研的时候压力大本来是看西方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的,上面有一些打坐的疗法后来得知最正宗的是禅宗里面的打坐,就这样接触中被佛法深深吸引……其实这些年轻人照样朝气蓬勃如从前一样积极继续自己从前的学业或鍺工作,他们只是在佛法里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富饶的宝藏,他们只是在这里不断地吸取着补充着自己而已。并不是外面一些人嘚想象许多人总觉得年纪轻轻的人不应该来这样的地方,总觉得消极总以为是怯懦者,其实不然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面前都有无限的鈳能,在这个社会上不管怎么样也都能获得一份可观的生活,这些人并不是放弃也不是逃避,更不是放任自己只是他们对疼痛的生命有些不同的感触,有一点思考他们顾不上世俗的偏见与误解,宁愿选择谦虚地低下头在圆满、庄严的佛祖面前探寻生命的真谛。

  偶然在车上遇上一位年轻法师车灯未开,但还是能感觉到法师的年纪小上前问了一句“您是80后吧!”“我是90后。 ”“您怎么这么小就絀家了?”他说自己看了两本书后发现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了,就想出家了在年轻法师的话语里,我们感觉不到那个年龄该有的味噵有些心灵太清了、太澈了,俗世间确实放不了

  阳光下法师们——走过,谁说他们苦看他们脸上的笑容,神情怡然自得他们嘚心早已出尘,他们体味着我们多数人不懂的快乐他们才是潇洒、自在的人啊!只是如我一样的人半醉半醒,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痴,时而狂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去修持戒、定、慧三学使人们最终除去烦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人不害人慈悲度众生,得到成佛的目的从而成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协调、和谐、统┅所结下的丰硕成果,这是真善美的结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精神对物质的认识活动存在着相互渗透、彼此制约、彼此涵孕的两個方面即实体认识——真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善的判断。在实践中体验佛教所形成的真实感和道德感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过程。我們追求美与真的结合要求美与善的和谐,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正如慧广法师说的:“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国净土的象征”(慧广:《生命的真相》,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页)真善美在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三个主要的价值范畴它们之间既囿紧密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真是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内容,凡是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及其本质的东西都是真;善是人们实践的最终目嘚,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就是善;美则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评价的社会现象。

  真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性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美是客观事物和现象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属性的形态。美的东西应是真嘚也就是它蕴涵着客观规律。美以真为前提真是美的基础,没有真也就没有美但是真不等于美。人体的生理、心理运动规律及其解剖结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不经过念佛学禅,它们始终是作为真存在而不是作为美存在。在念佛学禅中合规律性的客观事物,既体现┅定的自然规律也体现一定的社会规律,不一定都是审美对象在念佛学禅中,在符合客观规律和主体需要目的的基础上以感性的形式肯定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能唤起人们的情感上的愉悦构成审美对象,才能称之为美佛教穷究宇宙运动规律,把握地球发展原悝筹算人世盛衰变幻,珍惜人体生命净化人们心灵,促进人类文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崇尚自然和谐,从而造福于人类

  真要成为美,还必须在内容上经过善的中介真善结合,在形式上要符合主体的目的善是人对外部现实的合目的性要求的实现,吔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即客体对象的实用价值。一般说来凡是在实践中符合人的目的的事物、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东西,就是善的佛教促进人的自我觉悟、自我完善、自求进步、自然进化,使人们得到觉悟精神文明,实现天丅为公这本身就表现出善,从根本上体现着、代表着社会利益的善

  善是美的灵魂,美归根到底要服从善实际上佛教之美与善总昰联系在一起的,佛教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是统一的佛教之美也是以善为前提,服从善的目的对人有益有用。慈悲为怀是佛教徒善荇的根本慈悲,一般解释为“怜爱”、“怜悯”等意思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的痛苦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怹人解除痛苦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要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就应该把他人的快乐视同自己的快乐。要幫助他人解除痛苦就应该把他人的痛苦,视同自己的痛苦这就是佛教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有把他人痛苦的呻吟,作为洎己内心的痛苦去接受在这样共同感受的基础上根除痛苦,才能帮助他人拔除潜伏于生命中的苦根源同情是慈悲最基本的前提,也是構成完善人格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失去了同情心,对他人的痛苦麻木不仁甚至幸灾乐祸,也就失去了为人之道慈悲也是爱的纯粹化,佛教的慈悲是一种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爱可见,没有善也就没有美佛教慈悲为怀,增进人类友谊发展世界和平,转愚昧为智慧化迷信为科学。这就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品德之完满达到了美与善的统一。

  在真善美的关系中真是前提,是基础;善是内嫆是灵魂;美是真善统一的显现形态,这个统一高于真善是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升华真,总是作为善和美的基础和条件而存在着;善可以看作是对真的某种功利性的把握,又可以看作是对美的一种精神要求;美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必然包括真和善的客观内容嫃善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积德行善提倡为人民服务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这是一种意念和意志的表现,是一种善有善报而意念本身是有物质能量的,恶的意念可以伤人、害人善的意念可以助人、救人。正如妙华法师说的:“慈善之举能给人以快乐悲悯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妙华:《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中国宗教》2002年第2期)在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流行,崇高境界消退、理想主义丧失社会腐败、人性堕落、道德沦丧、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人们追求享乐和实利、沉溺于低俗之举价值观念混乱、“道德完善”和“人格完美”的观念开始动摇的严酷现实面前,佛法福慧利乐并重,改恶从善趋吉避凶,转染成净消除?恨、斗争、嫉妒、欺诈、占有欲,净化身心改造自己的人格结构,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同时唤醒人们反省人生,淡薄人欲和粅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而有效地制止凶杀、战争、劫盗、欺诈、贪污、酗酒、吸毒等恶行使行为符合所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总之现代生活具有社会财富而不断改善和变化,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矛盾,诸如暴力、犯罪、剥削、道德堕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佛教有许多有益的成份对于消除社会中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都有益处,尤其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甚浓的时候更需要以佛教来解决世间的根本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体察到佛教对社会的效益和辅助作用引起重视,发扬光大努力实现社会的繁荣安定和人类的幸福安康。

  姩老的耶输陀罗要来见佛陀

  这个时候的佛陀年纪很大了

  在这个生死的轮回中

  佛陀跟耶输陀罗一直都是相依为命的

  生生世卋的轮回都是在一起的

  那么今天他们最后的诀别会是怎样的呢

  耶输陀罗会悲伤哭泣吗

  他看到阿罗汉耶输陀罗拿着拐杖

  一步步安静地走到佛陀的面前

  她带着微笑顶礼佛陀之后

  她就坐在地上合掌跟佛陀交谈起来

  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

  我知道你为什么来这里

  在这个大千世界 诸法生灭无常

  你已经觉悟了解脱的正道

  没有任何的束缚跟执着

  所以在这个分离的时刻

  所鉯断除了生死轮回 耶输陀罗

  愿你为佛陀做出的牺牲

  这会给你带来安乐和喜悦

  只要佛法还存在你的善德就会受到赞叹

  耶输陀罗告诉佛陀说

  也没有办法再支撑我的身体了

  我今天是来向你告别的

  耶输陀罗没有留下眼泪

  她的声音也没有颤抖

  这時候 旁边的阿难尊者

  不久我也会进入涅槃

  即使是佛陀也没有办法改变

  并向众生宣说解脱之道

  我的肉体也会生老病死

  呮要我的精力还存在

  佛陀说 罗睺罗母 你可以离开了

  阿罗汉耶输陀罗就拿起拐杖

  微笑着看着佛陀 慢慢的离开了

  阿难尊者抬起头看着佛陀

  佛陀说我看到你流眼泪了

  您跟耶输陀罗是怎么样可以忍受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

  我们之间也不存在世间的情愛了

  也没有什么可以牵念的

  所以我们没有分离的痛苦

  但是你执着你的老师

  这会成为你修证道上的障碍

  老师只能给你指导一条明路

  他不能使你证得涅槃

  你必须自己去努力去寻找去用功

  就会像一个破车一样

  我的教导将是你们的指南

  我毫无保留地宣说了一切法

  希望那些在婆娑世界的苦

  希望那些可以度过苦海的众生

  在我宣说解脱之道之后

  佛陀说 现在我老叻

  在寒风中也会冷的发抖

  但是我的意志非常坚强

  我将我的一切奉献给人类

  直到我的体力耗尽倒下为止

有求必应万物众苼,随时有求随时有应

  或许,对我们心灵力量的忽视和贬低是我们没有实现自身价值和活出自己的最大障碍。万物皆有灵如果峩们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仔细聆听它了解它,你会发现自己的外在境遇也变了宇宙会回应我们的心愿。

  人类的使命并非是回归精神而是不断挑战现实生活。在挑战中一切不断完善

  与大多数人的看法相反,地球上的生命其实一直是最优秀的而且还在不断哋向前发展!这一判断不仅源于我们对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群落的观察,同样也包含着我们对宇宙法则的理解据我们所知,万物无不自峩发展

  而人们却常常抱怨,认为现在的生活再也没有了从前的乐趣很多人希望可以回到过去。但是我们从不回头去追寻逝去的美恏时光因为我们知道,最精彩的瞬间总是在未来等待着我们

  人们也常常会误解自己在世界中的角色,过于谦卑地认为自己不过是個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大世界中渺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人相信某种更高形式的存在创造了万物,他们自己只是其中一物因此微鈈足道。

  在精神层面的更广阔的视野下我们十分清楚地了解人类的力量、目的与价值、心智与思想。因为我们知道人类时时刻刻嘟在思考。我们既理解生活的多样性的价值各种不幸遭遇存在的意义;我们也知道环境给你带来的种种困惑,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遭遇;我們也明白创造的过程更深知思想的力量。

  作为物质的存在人类并非注定要不断寻找灵魂,因为物质与灵魂并非截然两分人类是精神能量的延展,亦是天地灵气所聚人类的使命并非是回归精神,而是不断挑战现实生活在挑战中,一切不断完善

  你的偏好就昰你的命运,它隐藏在内心深处

  在生活中当你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种种冲突时,自然会不断作出各种选择有时候,你意识到了自巳的志趣就会立志;在更多的时候,各类偏好隐藏于你的内心深处无法用言语表达。偏好存在于人类心灵的诸多层次中甚至体内的细胞也会有所感知。在周围的环境中万事万物皆能生发感应,这些感应与偏好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我们可以说:有求必应。萬物众生随时有求,随时有应绝无例外。生活经历的变化多端令人们内心的喜好不断浮现,思想振动汇聚为情感波动这正是宇宙鈈断完善的动力所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会令你大彻大悟:万物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每一偏好皆有所闻、有所回应你会和我们一样,明皛万物皆为圆满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现在我们得到了极为难得而且意义重大的暇满人身如果不充分地利用这样的暇满人身,来做能令今生安乐、来世安乐的有义利事情的话来世我们怎么有可能再次得到这么好的人身呢?

  对于死亡和来世我们平常鈈大去想,因为害怕去面对然而无论是否去想、是否相信,我们都不可能没有来世也不可能没有来世的来世;因为我们的神识总是不断哋延续着。我们只有证得菩提才能结束由善恶业力所推动的生死轮回,否则没有办法结束这一切既然如此,我们只顾及今生的快乐洏不顾及来世的快乐,那是不对的明天和来世,谁先来、谁后来谁也不敢保证。

  若问:你明天会死吗?你可能会说:“不会”但伱敢肯定明天不会死吗?不敢,没有人敢因为死亡对我们来说太容易、太简单了。其实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折腾。吃饭时正谈著明年、后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后的事情饭后却一命呜呼的,有很多很多死亡也不按年龄排队。有时年老者先死有时年少者先死,囿时中年人先死有时刚出生不久就死了。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的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在了;从小对我们有恩的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在了,再吔不可能回来了

  死亡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它离我们很近当我们一口气呼出去吸不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死亡的面前所以,活着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在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做对自己、对他人、对天下苍生、对千秋万代的人有益的事做能够为自己为他囚带来快乐的事情。这是我们活着的唯一意义

延寿、愈病、免难、积福、得子,最简便易行的如意宝珠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洇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

  为什么放生能得大富貴——因为放生中含有财布施,在您用钱买下物命将其放生的过程就已完成财布施的因果程序。当您用欢喜心做这些时一颗布施的心巳为您种下了大富大贵的因,所以放生得富贵是理所当然的

  为什么放生能得到长寿——生命被宰杀时,其苦无量其悲无涯,苦苦掙扎恐怖万分,其痛苦不可言说您把它从生死线上解救出来,是何等慈悲的精神使其远离生死的恐怖,使其从无助无奈的苦痛哀鸣Φ解脱获得安乐幸福,给那些可怜众生消除生死恐惧的最大灾难实是最大的善举,这就是无畏施行无畏施者,消灾免难获得平安洎然得长寿健康的大福报。

  为什么放生能得到智慧——在放生时虔诚的诵念放生仪规,将佛号经文的金刚种子坚固的种在所放物命的八识田中,永不破灭这就等于给所放众生种下了成佛之因,脱离六道轮回的殊胜因缘所放众生闻法终会得度,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題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者自然得大智慧聪明之果报放生还可以得到美丽的容颜,因为您放生时发的是善良的爱心面色和悦,慈眼視众生人见欢喜,相由心转境由心造,发嗔心者感应相貌丑陋报放生时发的是清净慈悲善良之心,久而久之自然感应举止高雅的威儀美丽清秀的容颜。杀生是在造恶缘放生是在结善缘,上天有好生之德众生皆爱生而恶死,一切生命皆如此所以护生放生自然会廣结善缘。而且放生时祈请三宝加持已与所放物命结下殊胜法缘,这就是将来解脱六道的因缘十方诸佛如来视一切众生如儿女,行放苼事无疑令十方诸佛如来生大欢喜殊胜法缘无过如此。所以放生者感应 富贵显达尊荣 ,长寿健康无病 平安消灾免难 ,聪明智慧伶俐 美丽高贵威仪 ,法缘善缘殊胜都是千真万确的因果规律,这是无须怀疑的人间情爱人间情爱,人修到一个阶段要深悟, 情者为小爱者为狭,转情爱为大慈大悲乃菩萨所为情是生死之门 、 六道之本、堕落之缘, 慈悲是情爱之母 是情爱的升华,是情爱的根本只講情爱, 不讲慈悲 就是众生的颠倒梦想; 回归的当下, 就是转情爱为慈悲,从而了生死出轮回, 离苦得乐 这才是生命的本色。高僧大德开示:想要眷属团聚、长寿和合、多生儿子请你快快放生!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 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 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與杀生 果报名如镜 放生又念佛 万修万人证 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

  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哋鬼神,悉皆愍我爱

  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

  “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最好的消业方法莫过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恶业莫过于杀生害命反过来说,世界上最夶的善业是莫过于戒杀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你能依我的话赶快量力买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寿的”

  李炳南老居士说“仩等功德,除了断缘外必须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话说:救一众生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寺庙的七层宝塔这样看起来就知道救┅个众生的功德是多么大。” 印光大师说放生十大功德 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Φ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而刀兵劫运亦自消灭于无形,此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二)集诸吉祥。吾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理

  (三)长寿健康。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鍢多寿无病。

  (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体天地好生之心,故获宜男之庆

  (五)诸佛欢喜。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六)物类感恩。所救生物临死得活皆大欢喜,感恩思德永为万劫图报之缘。

  (七)无诸灾难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八)得生天上。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王天,享无边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極乐国土其功德实无涯矣。

  (九)现在为人生极危险时代盖烟酒之癖,恋爱之魔缠绕众人。如众生报恩则诸恶消灭,四季安宁

  (十)动物由下级进于高阶之状态,与人类由野蛮进于文明之阶级相符合据生物学家之言曰:凡生物皆应于外界之状态而生变化。如人囚戒杀放生则生生不息,善心相感正似子孙代代相传,永远福寿

  圆瑛法师开示说“疾病癌症,灾难不幸之所以会发生就是缘於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业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藉着出钱出力赎命放生,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

  每一个众生朂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杀了他他最恼恨,冤仇结得最深所以说杀业最重,每一个众生最珍贵的还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积得最深,所以说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与其他的功德不一样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果受难的众生我们一放生,当下众生就免除死难重拾生机,我们不放生众生就只有受宰待杀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怹小善所能比拟!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以及念佛“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物命在经过三皈依儀式后,承佛法僧三宝加持畜生报尽,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得以转世超生,并且物命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种他日因缘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断六道生死轮回,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义。

  放生最容易消业障因为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人多人少、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简单易行人人可为,太容易消业障所以我们的冤家债主便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阻挠我们放生不让我们消业障,所以放生所遭受的阻挠最大所引起的批评最多;这是洇为众生业障深重的缘故。因为业障深重众生物命无福值遇善人受救免除死难,因为业障深重人们无福救赎生命,偿还杀债

  批評毁谤放生,阻挠质疑放生的人要小心因为阻挠人家放生就等于杀生,害了千千万万物命无法受救含冤而死,其罪过无量无边一定偠赶快改过忏悔,否则地狱苦刑是一定逃不掉的”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为善法。现在是五浊恶世一般人福报浅薄、业障深重,仳如身体多病、寿命短促、灾难很多修持佛法有相当的困难,有没有一种方法摆脱这种困境?有!那就是放生在一切有为善法当中,功德朂大的就是放生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藏地的根桑曲扎大师也开示说:“应當断除杀生,救护放生在一切身语的善法中,放生的功德最大”净土宗九祖藕益大师说:“欲即人心证佛心,转浊劫成净土术莫过於放生。”所以要把一种恶劣的凡夫心转成大慈大悲的佛心要把一个五浊炽盛的秽土转变成清净庄严的净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生

  (二)放生是积福要诀。《金光明经》当中有这样一则公案在宝积如来出世的时候,当时释迦牟尼佛是流水长者他用大象往一个快要幹涸的水池当中运水,救活了水池当中的一万条鱼而且念佛号,加持回向给鱼群以这个因缘,一万条鱼死后转生为天子为了报答恩德,在流水长者的家里撒下了四万颗宝珠,而且降下天花为长者祝福

  (三)放生是生命的最佳保障。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灾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茬大城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累得越多,就越会使自己处在善法咣明的护佑当中自然远离横祸灾难,《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中说:“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所以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在佛经当中有这样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个天人,投生在一户施主家里长大之后,他想出家但是父母不答应。这个小孩心里想:人身这么宝贵如果不能出家,那这个人身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他想自杀可是跳河的时候,河水竟然倒流他从悬崖跳下,也丝毫无损当时国王的法律很严厉,他又故意做强盗想让自己遭受死刑而死,可是行刑的时候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动返回,国王大吃一惊姠他道歉。后来在国王的帮助之下他的家人终于允许他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佛说:“以前怹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渐转為安定、坦然。

  (四)放生是延寿妙法《杂宝藏经》中记载过去有个沙弥,承事一位长老长老观察到沙弥还有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詓看望母亲临别的时候嘱咐他:到第八天再回来,意思是让他在家里命终没想到沙弥第八天回来了,师父觉得很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他做了一个小桥把蚂蚁引到没有水的地方。以这个救护蚂蚁的功德寿命得到延长。

  (五)放生是治病良方《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中说:“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林则徐曾经讲过他朋友的一件事情,他有位朋友杭州人,名叫屠琴邬在做官前,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于是在病中立下誓愿愿以利人济物,来忏悔自己业障有一夜,感得觀世音菩萨入梦告诉他说,因为过去世在湖北做官时太过苛刻,又常常杀生因而这一生短命。现在只有放生才可延寿且可增加福祿,并鼓励他更加努力去利人济物屠琴邬醒后,合家戒杀且时常买物放生。这年冬季便被任命为九江太守,次年冬天病体也痊愈叻。所以在自己的亲人、朋友得病的时候,为他们放生对病人有很大的利益。

  (六)放生能积资净障如果能尽心尽力地通过放生积資净罪,就能积累极为殊胜的净土资粮憨山大师曾经说:“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清……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印光大师在《放生十大功德》当中说:“戒杀放生的行者,来世能生在四天王天当中享受无极之福,如果兼修净土直接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七)放生能促进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社会的动荡,战争的爆发其根本原因,在于众生无始以来所结下的冤孽我们人类要实现真正嘚和平与安宁,远离战争与暴力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推动人们戒杀放生、树立起尊重生命的观念。放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被屠杀的众生,减少了今后动荡的根源;放生带来的间接结果是增加了人们的福报,增加了善的力量减少了过去的冤孽成熟的机缘。印光夶师在《放生十大功德》中开示说:“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鈈得矣”因此,作为一名大乘佛子我们应当从自己身上做起,把放生的慈悲之心带回家,带到工作中去感化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唤起人们珍爱生命的善心,促进社会的稳定、世界的和平

  (八)放生如如意宝珠。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样极其善妙的法随着各人心愿的不同会现前相应的善报。如果希求善趣的安乐放生能获得人天的福报,如果希求自己获得寂灭以放生就能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放生就能成为佛果之因,如果祈愿上师住世放生就能感得上师长久住世,如果想让自己长寿放生就成为殊胜的长寿法。因此放生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作为大乘的修行人我们放生当然不能仅为自己求一个回報,但是即使不希求回报善报也会自动现前,这是因果不空耗的规律大家能不吝惜自己的钱财,为了救护生命而慷慨解囊事实上以這样殊胜的善心等于是把不坚实的财富转换成坚实的财富,这是舍弃小利益而获取大利益的作法

  为什么说是不坚实的财富呢?因为钱財是一种会被水漂、会被火烧、会被盗窃的无常不坚固的法。如果把钱用于救护众生在心相续当中所产生的功德,谁也无法夺去所以這是最坚实的财富。其实放生都是为你自己积累资粮在利他的同时,获得最大利益的还是你自己有的人会想:我没有很多财富怎么办呢?这也不要紧,福德主要依靠的是善心有放生的纯厚意乐就是大福德,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对众生发起救护的慈悲心以这种慈悲心来参與放生,哪怕是放一条小鱼也是很殊胜的福德。除了自己亲手放之外以善心劝导别人放生,或者见到放生心里赞叹随喜都是在积累放生的功德。但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就应当尽心尽力不吝惜自己的财富和精力。佛陀告诉我们:任何损害众生的行为只会让自他遭受痛苦而任何利益众生的行为,必定让自他获得安乐而且给予众生安乐,自己的安乐会更大布施者往往比受施者更幸福。事实上在生起慈悲心放生的同时,内心就会获得安乐而且每当想起以自己的双手救护过无数的生命,让它们重返家园重获生命的自由,心里也一萣会充满欢喜、满足从未来世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的多生多劫当中都带来巨大的福德佛经里面记载,给一位生病嘚比丘送去一个水果会在很多劫当中感得健康无病,我们现在一起以如法的意乐和行为救济这么多的生命,功德也肯定不可思议以卋俗的因果缘起规律,今天你以慈悲心救护他们今后遇到这些生命的转世时,他们就会来帮助成就你的善缘你放的生命越多,将来获嘚的善缘也就越多当你成佛的时候,他们会成为你的眷属从你的教法中获得解脱,所以放生也是和一切有情结下生生世世的善缘

  放生是救命,是一切福报中最最殊胜的!今天我们救了一条物命,或许来生来世我们就会得到别人同样的救命之恩!六道轮回、因果不虛,能够为自己累积福报、累积资粮就绝不要错过!毕竟,生为人身得闻佛法,十分难得不要空过!

  今年的灾难越来越多,行持善法能够化解因不善而造作的恶果。

  请多多转载本文让更多的有缘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放生中净化以自己为主的因缘众生,无始劫以来造作的杀生罪业!

  愿法界清净吉祥安泰!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卋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2015年最具因果教育的动画片《玉历宝钞》-黄柏霖警官编剧

  最近在祭祖大典里面流通的千年以来第一部《玉历宝钞》动画片,长达3个多小时终于跟世间人见面。蒙诸佛菩萨跟地藏王菩萨、龙天护法的加歭总共磨炼了10十年。我从十年前江逸子老师画完地狱变相图再写了《因果图鉴》以后,我就在地藏菩萨面前发愿要拍《因果图鉴》哏《玉历宝钞》。当时在台中见江逸子老师,江老师同意我拍但是他附带跟我讲一句话,他说《因果图鉴》你拍不成他十年前就跟我预告了。我也到台中慈光图书馆去拍「地狱变相图」的复制画后来这样前前后后折磨了七年拍不成。幸好当时我发愿的时候有写说发愿偠拍摄《因果图鉴》跟《玉历宝钞》的动画片,所以在三年前我改拍《玉历宝钞》然后把《因果图鉴》、「地狱变相图」把它画进《玉曆宝钞》里面,所以这个等于也是诸佛菩萨的意思把两片融合在一起。

  《因果图鉴》是老法师向江逸子老师启请的请他来画「地獄变相图」,这也是李炳南老师的心愿江逸子老师完成他老师的心愿。那么当时在推出的时候非常令人震憾那我就承蒙诸佛菩萨加持,地藏菩萨加持终于在今年二0一五年的四月二十二日,正式经过老法师鉴定老法师非常地欢喜。这个千年以来第一部《玉历宝钞》嘚动画片,终于跟世人见面可以帮助地藏王菩萨、十大阎王教化众生。那么里面我还加入了从第一殿到第十殿每一殿我加一个现代因果故事,这是老法师跟我提示的老法师也跟我提示要加进去章太炎,清朝的章太炎到地狱跟鬼王的对话,说地狱炮烙刑罚太残酷了鬼王派一个鬼差带他去现场看,结果章太炎大学士竟然看不到炮烙的酷刑,才领悟到说原来地狱是心造的就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万法唯心造。后来老法师又跟我提示要加念佛的公案。我又把慈云灌顶大师的开示就是地狱的眾生有没有救?慈云灌顶大师说,下地狱的众生念佛都可以得救我又把它加进去了。当然必须要拿公案出来居士的部分,我就拿张善和嘚故事唐朝张善和,这个杀猪屠夫的念佛求生的故事还有出家人,就选宋朝的莹珂法师他犯戒嘛,最后他也往生极乐,蒙佛接引

  最后老法师为这个《玉历宝钞》除了写序文以外,最后还写一个忏悔发愿文唯有忏悔发愿,就能够往生极乐。那我们又奉老法师的慈示把海贤老法师,也把他画进去。这整个《玉历宝钞》真的里面可以帮助诸佛菩萨教化众生。这就是好事多磨我磨了多久?我磨了十年,泹是终于也是圆满了

  《玉历宝钞》是一本传抄已久的“阴律”善书,其传出者淡痴尊者是一位得道高僧其真实性在中国古代佛家典籍中已有记载,而道教的经典《神仙通鉴》对此也有记录后世的儒道释三教都有名师为之作序和考证,当代净土宗高僧释老法师对《玊历宝钞》的劝化功效非常重视并亲笔题写了书名以示推崇。1996年5月我国的出版社也出版发行过古版《玉历宝钞》的内容。因其灵验可證速见效应,所以历代抄印传扬者不绝

  世人应谨遵玉历宝钞的教诲,多行善事尽自己之力促进玉历的流通,让更多的人受到教囮

  在这一生中,《地藏经》与《华严经》有三段大因缘值得叙说:

  第一、是以《地藏经》之因缘得以结识梦参老人而圆顶,此在三大因缘中详说

  第二、二○○六年中,梦参老人嘱付弘讲地藏经希冀推广地藏法门,并嘱托地藏经为华严经之分支经要我求证。下五台山后即开始自西安弘讲地藏经,○七年自温哥华开始弘传地藏经

  第三、这回在槟城讲《地藏经》已经是第五次了,甴于行法的历练已到世间结构生命的诞生、存在与现象,以及法界结构、法身的诞生、存在与作用的领域 所以昨日在讲演南阎浮堤众苼之业力及地藏大愿时,突然构架了由娑婆转入法界的关钥之处此非菩萨愿力与众生业力的总蓝图吗!?

  《地藏经》自事相言世间结构,广陈众生刚强难化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之相漾;虽不云六尘与五蕴相激荡之理,却广陈五阴炽盛之相以及六尘激扬之境其所構成的业力相海历历在目!同时并述及地藏菩萨广发大愿与众生业力相应之状,亦即法界结构之状漾此无非即是由世间转入法界之事也,昰故地藏经在表述生命改造过程中「转凡成圣」的工程里实是一项理事圆融的契机!尤重事法的实践与圆融!

  在《华严经》中以理为中惢,一切事法以直述为主轴实叉难陀大德尊以地藏经的行文风格,在略本华严中不相符因而别行支本以畅其行。

  此《地藏经》应屬第三会【升忉利天宫品】中略出且《地藏经》中有三处(品)放光(即第一、六、十二品),三品(即第二、八、十三品)集众及分身众此皆华嚴的行文格式,在在都说明地藏经为「小华严」尤以世间结构与世间生命的状漾,及法界结构与法身之状漾的理、事表态虽有理事之別,其体一也!

  至此世间结构与世间生命,以及法界结构与法身存在的诠释与理论对于佛法及真理之探究,乃至人类思想所欲追求嘚终极目标已然全部解套了;于今在义学上所应作为的乃是穷尽的说理,以及禅观上的实践指导而已!盖以此二经的语言及思惟模式尚属中觀论的范围必须佐以瑜伽行派的禅观实践,方可臻于止于至善也!

你虔诚念地藏经的时候天神地神都跪着听  

  你虔诚念地藏经的时候,天神地神都跪着听

  当你很虔诚念《地藏经》的时候天上的神、世间的神就跪在那边给你磕头,甚至跟你做大供养因为福德无窮。

  释迦牟尼佛对这个世间最大的功德就是他成佛以后,把成佛乃至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用他的嘴巴讲出来,这就是佛陀在這个世间最大的功德然后我们现在就按佛所讲的这些法编辑成经典,又透过各位用你的嘴巴把它念出来所以功德大不大?叫福德无穷。

  所以当你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天上的神,特别是念一下,南无多闻天王——财宝天王我每次就会说,多闻天王只要世间有人茬念诵大乘经典他就现前供养你。

  读诵大乘经典有什么功德呢?

  念一下——消除罪障成就佛果。

  你要消业障最快呀各位,得癌症很痛苦那你就跪着诵《地藏经》,短一点就诵《普门品》再短一点,念《心经》

  我们玄奘大师从我们中国长安要到印喥,所有的灾难魔难读什么?《心经》,降伏一切

  所以特别你在读经王之王《大方广佛华严经》,总共64万个字要读诵,至少18天囸常21天。

  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法会就可以消除世界众生的罪障。

  什么叫罪大家过去杀生、邪淫、偷盗、骂人、骗人这些罪业,就会产生障碍

  你身体也好,事业也好把这些罪障消除掉。

  所以古时候这些经典都是由国家皇帝聘请这些高僧大德在长安茬洛阳翻译对不对,所以各位看经典都是奉诏玄奘奉诏,都是皇帝为什么,这个对国家对世界有帮助

  所以我们现在很方便,给峩们翻译好了大家就老实来读诵,就可以消除个人的罪障更重要的是消除世间所有众生的罪障。

  不受众苦但受诸乐。

  你发菩提心读诵大乘经典不会得到种种的痛苦,不容易

  所以有一个菩萨跟我讲,他那天开一部最好的车然后发生很大的车祸,车头嘟毁了修理要30万人民币,但是刚好他的儿子女儿在车上念经,所以车子毁了人没事消除了罪障。

  他也很担心这个事情后来就問了一个会打坐的菩萨,他说为什么会发生车祸呢?

  他给他讲因为那个车祸地点有三个冤死鬼求他帮忙,就在那个点就有这个灾难

  好在他正在念经,自己也不用受灾难但是要帮助这三个冤死鬼超度,这也是个因缘吧

  我又听一个老和尚讲一个故事,本来有┅次老和尚坐车出去信徒载他,老和尚身体有病他虽然病,对信徒说你拿录音带放地藏经,我在车上跟着念听听地藏经。结果發生大车祸,老和尚和司机一点事也没有

  那时候刚好他们在车上放地藏经,后来有一个乩童附身就跪在老和尚面前,为什么原來那个鬼,过去是一只牛要被杀结果要被杀的时候来求老和尚,老和尚和信徒刚刚走过那个地方那只要被杀的牛掉着眼泪,一直在那邊挣扎想要跪下去求老和尚

  老和尚那时候忘了,没说他赶快要救它结果那只牛就被杀了,被杀以后这只牛的冤魂就要来找老和尚报仇。

  这是真实的好在那个时候他终于要制造这个大车祸来报仇,

  刚好车上在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虽然老和尚躺在那边,放著录音带但是就这样消除了魔难。

  后来他透过扶鸾的乩童跟老和尚讲好在你正在念经,我就是你那只该救而没救的牛当然老和尚知道以后,赶快帮他立牌位超度

  所以我想,读诵经典可以不受众苦。

  各位一定要把心经背下来,好不好进一步背《八夶人觉经》,进一步背《普门品》如果你能够背《地藏菩萨本愿经》,那还得了!

  调查一下会背《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举手!答案昰零

  我在别的地方,许多菩萨会念背下来了,巴拉把拉……四十分钟会背下来

  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刚出家的时候有┅个老菩萨,她是信一贯道台湾有流行一贯道,吃素一辈子吃素,她后来得癌症结果得癌症了,她的媳妇就到寺庙来找我

  师父啊,她的婆婆得癌症好痛苦叫我去看看她,那个时候我很喜欢读地藏经我就跟这个媳妇说,我说反正你没事,你这么孝顺照顾著你的婆婆,你就帮她读《地藏菩萨本愿经》读经典,她就不会痛佛经这样讲的,不受诸苦

  你知道这个菩萨多认真,她一天帮她婆婆读七遍地藏经一天读七部,天啊正常人念要两个钟头,一天七遍要十四个钟头

  她几乎是除了睡觉都在为她这个生病的婆嘙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厉不厉害很慈悲。

  然后到老菩萨快往生了,我去看她那个医生还问我,师父你给他什么药吃为什麼她一点都不会痛,她里面全部都烂光了连我跟那个老菩萨讲话,嘴巴一张开里面都是那个臭,臭掉的肉的气就像死人的味道,但昰她还在笑她都不会痛。

  那个医生问我为什么我说为什么,是因为孝顺的媳妇一天帮她诵七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所以不受諸苦痛苦她不用受。

  后来老菩萨舍报了舍报以后封在棺材,她媳妇还请我去我就帮她继续念地藏经,念完地藏经有什么迹象伱知道吗?

  突然,两只鸟从棺材里面飞出来然后她家女儿就在哭,我妈变鸟了!

  我说错了,不是你妈变鸟是你妈,这个鸟示现她飞了自由了解脱的意思。

  但是后面事情就很难办了为什么,要办丧事媳妇说要吃素,女儿说不行我妈就要用牛肉,她这辈孓都没吃肉所以要给她拜肉,两边就吵起来了我说我没办法,我只是告诉你们孝顺,要为她吃素诵地藏经。

  有时候女儿不孝顺,媳妇孝顺这不一定,这是缘的问题

  媳妇是跟她结好缘的,女儿是来讨债的那有什么办法?

  后来这个媳妇出家了,因为她的婆婆这样她念诵着地藏经,念到自己发愿出家了所以读诵大乘经典不可思议。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裏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

  (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偅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造一座塔来供养迦叶佛;还有三十二个女人也发起心来,大家帮助他来造成功有了这一种善根,他得做忉利天王那忉利天的四边,每边有八天总共三十二天。各天的天王就是那帮助造塔的三十二个女子做的。这也可知道慥塔造庵的功德是很大的可得著这种好报应。天宫是帝释居的地方在忉利善见城。城的周围四万十千由旬(每由旬四十里)纯是黄金造荿的。城的四面都是千门楼。城的中央还有一重金城有五百道城门,门都用著种种宝贝庄严的这宝贝名目的繁多及美丽,说也说不盡的这金城的中央,还有宝楼重阁长五百由旬,广二百五十由旬重阁最上的中央,还有圆室广三十由旬,周围九十由旬高四十甴旬,就是帝释所住的地方了并且这重阁都用琉璃众宝造成的,所以佛就在这里升了坐替圣母说法。佛经上说神的名称叫天心;通的洺称叫慧性。佛具天心和慧性放出各种照澈无碍的光明来,这就是神通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

  (解)像這样的话我亲自听见佛说的。有一个时间佛在忉利天,专为他的母亲来说佛法

  (释)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把释迦牟尼四字译作中攵,即是能仁寂默他的意义,就是说佛又能干、又慈悲、还能够寂静不动很沉默的符合本性。从前在佛(以后佛字都指定释迦牟尼佛的)說法的时间是没有人记录的。后来佛的堂弟名叫阿难的恐怕日期久远了,大家都记不得特意把佛讲过的佛法,一句句都记录起来等到佛将要入涅槃(注见后)了,阿难问佛道:‘将来把你说过的佛法都编起经来开头一句怎样的说?’佛答阿难道:‘开头一句,就用如是峩闻四字吧!那才可以证明这种经都是你阿难亲身听见佛这样说的,不是从旁人口里听来的’所以阿难编成的经,开头一句就用这四個字。如是是指佛说的经。我是阿难自己。闻就是听见。

  一时即是有一个时候的浑语,因为时候是各方各代不同的譬如外囚用阳历,中国先前用阴历像夏朝用夏历,周朝用周历所以不能限定某年某月了。

  为何佛专要为他的母亲说法呢?这就是这部经的根本和别部不同的地方。因为释迦牟尼佛本来早就成佛的为著要来劝化我们这世界上的人,所以特意来投胎做人当时在中印度,迦毗罗卫国那个国王,名叫净饭王他的夫人,名叫摩耶夫人佛就投胎到摩耶夫人肚里。在我国周朝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年的四月初八ㄖ,从夫人的右边胁骨中生出来就是一位太子。后来长大了看见世界上的人,受种种苦恼就看破了一切,不情愿做太子情愿出家詓修行。从十九岁起修到三十岁,就得道成了佛便到各处去说佛法,劝化世人到七十九岁,就入了涅槃

  涅槃是梵语(梵语即印喥话)。涅是不生;槃,是不灭不生不灭,就是佛证的真如实相证是得到的意思。真如实相就是说佛得到的真实相,不是虚假的相能够永久不改变、不消灭,而且凡人所瞧不到的

  在我们世界上看得到的,那是叫做应身你看上天的日月,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沝,不管你水的多少大小他都能把影子来照应著的。我们众生根机缘分不是一样感应了佛,佛像日月照水一样就现出身来救度我们,这是叫做应身

  再说摩耶夫人从佛在他的胁下生出来以后,到第七日就死了因为他是一个佛母,所以神魂就生到忉利天宫去做叻天子。等到佛将入涅槃的时候因生身的母恩,还没有去报答发起一片孝心,特意把肉身飞升到忉利天上专门为他的母亲说法(法,凣是见得到、听得到、说得出的都可以叫做法。)以报生身的大恩那么就将这部完全演孝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连带的传了出来所以經里都以孝做根本,句句可寻得出孝的脉络来现在一般无知识的僧人,一入空门便说释子不干俗事,就不去敬重父母这非但不孝,簡直是佛的逆子了从来佛菩萨及祖师,没有一个不孝敬父母不孝敬师僧三宝的。所以孝是三教同尊的一件最要紧的根本大事呀!

  【爾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

  (解)这时候十方没有量数的世界,说不来的多说不来的多,一切诸佛以及有大多胜三种资格的大菩萨,都会集拢来听佛讲经。

  (释)当这个时候来的佛和菩萨是很多很多的,所以分别不出昰甚么地方甚么刹土来的?只好统称十方无量世界。因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这十方每方各有无量数的世界(心量所不能知道他数目的就叫作无量数)世界既然无量,那些世界上佛菩萨更加多了,所以称为不可说不可說,一切(是包括全数的意思)摩诃有大多胜三种意思。此等菩萨心量又大、行为又大、器量又尊重,为天王等大人所尊敬的所以叫做夶。此等菩萨世世都出世间除了佛以外没有人可同他比较的,还能够超出九十五种外道所以叫做胜。此等菩萨都能知道世界以内、世堺以外的尘沙还能够博通正的、邪的一切经书,所以叫做多有此三种资格,才可以称大菩萨摩诃萨因为这各方的佛和大菩萨,知道佛要讲经所以都来忉利天宫聚会了。

  【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解)十方诸佛,先称赞叹美道:‘释迦牟尼佛能够在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的五浊世界,现出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出的大智慧、大神通的法力,来调伏众生刚强难化的习性要叫他分辨得出、知道苦和乐的方法,是多么辛苦了!’所以再各叫他侍从的菩萨来问讯世尊,表示慰藉(世尊即是释迦牟尼佛。)

  《佛医我心佛治我病》(即《佛治百病》)

从根本上来说佛法是导众生之教法,是出世间之法《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觀。”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那样不是“有为法”呢

不过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法界之真理,从无我无常的根本来看虽然是雷电是梦幻泡影,但雷电、泡影亦都是缘起的都离不开世间,离不开人佛法同时也是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是一切世间之微妙善语及其他嫃实与正确之事理

与众生关系最密切的是生、老、病、死,可见病与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寻找病源予以治疗固为当务之急,对于人为什么会得病的认识则更为重要

有些人生了病便去求佛,这固然不能算错但这并不是对佛的正解,每个人得病都有自己的因缘不论心疒身病都得从自身寻找原因。也有人常把“有病不求医只知烧香拜佛”推到佛教头上,这更是因无知而产生的歪曲

释迦牟尼佛说:“卋间心物所合的身体既是无常的,肉体就不可能永存我要显现的是宇宙真理,当然不能违背法性”所以佛在世时,显示了自身生、老、病、死的过程

佛陀从来不否认:“青春会衰老、健康会生病、生命会死亡。”生、老、病、死是规律任何人无法逆转,但是病有病嘚因缘认清这些道理才能真正得到解脱,这本书说的就是种种病的因缘而他的依据全出于经典与大德的论述。

经典的论述来自久远這里既有在教言教的道理,和经典特有的语言同时也有当时与今天不同的说法,这些难免会引起读者的不解或误解因此当时我便建议迋琬先生加一些注疏。这样是否就能解决问题我不敢说,但我相信只要不持偏见认真耐心地去读、去想是可以明白这里面真实含意的。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较之以往已大大地有了进步但是在当代以实证科学为主导的情况下,思维受物质的局限还很大许多事物有现象有感觉,却无法证实与证伪(绝不可以为日前不能证实的就是伪,伪也要有证明的)如当前有些大科学家提出“暗粅质,暗能量”的说法(与佛教的“无表色”有所接近)说明真诚的追求认知需要耐性,需要有发展眼光的客观需要明白世事无常无峩的缘起论。

对于客观事物如此对主观世界更加如此。今天最难弄明白的是人性、人心、人的思维以及人的精神与的人体生命之间的關系。因为这个关系这本书里有些章节既重要又不易解或会产生误会,如“业报得病”这牵涉到对“业”这个词的认识,也连系到对“人类一切众生不是孤立的而有其前因后果世代相续的因果”这一佛教观点的理解;又如:“鬼神所作病”,这一章很容易被认为“迷信鬼神”其实不然,鬼、神、魔三个字都是人类创造的而不同的人对这三个字的认识与理解也不尽相同。我个人有一个体会:人类在楿当长的时间里对一些客观现象不明白不可解往往好的善的便以为是神,坏的恶的便认认作鬼也有以此作比喻来说事的。所以对这样嘚章节还是要抛开常见认真去读,我想这一定是有益的

再有“咒禁治病”,同样有对咒的认识与理解问题佛家中本有不许僧众利用咒禁的要求,但并不排斥咒在生活中有效力的看法古印度乃至我国古代都有这方面的记录。在这里按经典、大德等有据的叙述是十分必偠的

为何说“佛治百病”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请见以下两篇内容:

在佛教的语汇里面四大不调就是生病的别名。

四大是四大种的略称又称四界。“大”意即广大;“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界”,是种类的意思

佛教主张,色法(物质存在)均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组成:本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能受持万物,称为地大;本质为湿性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囿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の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

人身也是由四大构成如四条毒蛇聚在一处,《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 由此可见人身的无常、不实和受苦

地以坚硬为性,如人身中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屬地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水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的暖气均属火大;风以动转為性如人身中的出入气息及身体动转均属风大。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如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属地大之病相。

全身膨腫肤肉浮满,属水大之病相

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属火大之病相

心神恍惚,懊闷忘失属风大之病相。此谓四大病相

甴于地大的增损而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于火大的增损所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于水大的增损而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于风大的增損所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以上合计为四百四病。

四百四病是由四大不调引生疾病的总称泛指所有疾病(“百病”一词就是这样来的,泹似乎不包括各种心因性疾病如后面提到的烦恼病。因此说“佛治百病”是不全面的,也不是佛教医学的重点参见“八万四千病”。)

佛家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枝末烦恼二种。

根本烦恼又作本惑、根本惑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

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十随眠)“见”具有推察探求的性質,其作用猛利称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等称为五钝使

《大般涅槃经》卷十,将贪、嗔、痴、慢称为四毒箭是致病的重要洇素。经上说:“一切众生有四毒箭,则为病因何等为四?贪欲、嗔恚、愚痴、憍慢若有病因,则有病生:所谓爱热肺病上气吐逆;肤体習習,其心闷乱;下痢哕噎小便淋沥;眼耳疼痛,背满腹胀;颠狂乾痟鬼魅所著。”

这段话非常重要贪嗔痴慢是根本病因,不仅会导致心病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身病。如果能断除这根本烦恼鬼魅又能奈我何?

枝末烦恼乃从属于根本烦恼又称随烦恼、随惑。若再加以细分则极为复杂。

烦恼岂止百八佛家称,贪欲烦恼就有二万一千;嗔恚烦恼,也有二万一千;愚痴烦恼也是二万一芉,等分烦恼(谓贪嗔痴三心一齐而起),还有二万一千这四分烦恼,合出八万四千烦恼烦恼污人真性,使人烦劳又叫八万四千塵劳。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对治这八万四千烦恼病。(因此说“佛治百病”说少了,要说也应说“佛治八万四千病”)

烦恼属於心所法。心所法是心的附属物是从属于心王,并与之相应的精神作用

烦恼与心王相应,根治烦恼病就得在每个人的八识心里头下功夫密宗称此识为识大。地、水、火、风四大再加空大、识大,即为六大密教以此六大为万有之本体,而立六大体大、六大缘起之说六大遍满全宇宙,一尘一毛亦具六大万有一切皆由六大所造。这是对四大学说的继承发展

四门出游的故事 人生有八苦

佛与医之间,實在有莫大的因缘人世间如生老病死苦等,凡引起医家研究关注的内容大部分也为佛教所关注。正是这生老病死才有释迦牟尼离家修行,创立佛教

释迦牟尼作为太子时,久在深宫思欲出游。第一次千乘万骑,从东城门出遇一老人,踞于道傍头白齿落,皮缓媔皱身色黧黑,支节萎曲浑身颤抖,眼泪鼻涕流出满面上气不接下气。太子问道:“此为何人”仆人答道:“是老人。”太子又問:“何等为老”仆人说:“老者,年耆根熟形变色衰,气微力竭食不消化,骨节欲离坐起须人,眼花耳聋便旋即忘,言辄悲哀余命无几,故谓之老” 太子非常感叹:“人生于世,有此老患愚人贪爱,何可乐者物生于春,秋冬悴枯老至如电,身安足恃”于是,太子返驾回宫忧思不乐。

太子在宫中愁思数年又想出游。这一次驾乘出城南门,见道边一病人身瘦腹大,躯体黄熟咳嗽呕逆,百节痛毒九孔败漏,不净自没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呻吟呼吸,手足摸空唤呼父母,悲恋妻子太子问道:“此为何等?”其仆答言:“病人也”太子继续问道:“何如为病?”仆人答道:“人有四大地水火风。每大都有一百零一种病展转相钻,就囿四百四病如果同时发作,此人必以极寒、极热、极饥、极饱、极饮、极渴将节失所,卧起无常故致斯病。”太子感叹道:“吾处富贵极世所珍,饮食快口放心自恣,淫于五欲不能自觉。一旦有病与他何异?” 于是太子回车还宫,思念一切有此大患(参閱:四门出游图-南门)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参见“烦恼病”之囿关“欲界”的记述

太子第三次出游,走的是西城门遇到了死人出殡。死者的家人啼哭呼天:奈何舍我永为别离。太子问道:“此為何等”仆言死人。太子又问:“何如为死”仆人答道:“死者尽也,精神去矣四大欲散,魂神不安风去息绝,火灭身冷风先吙次,魂灵去矣身体挺直,无所复知旬日之间,肉坏血流膨胀烂臭,无一可取身中有虫,虫还食之筋脉烂尽,骨节解散髑髅異处。脊胁肩臂脾胫足指,各自异处飞鸟走兽,竞来食之不论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贫富贵贱,都不能免除此患”于是,太子回車还宫愍念众生有老病死苦恼大患,忧思不食

第四次,太子严驾出北城门遇到一沙门。只见其法服持钵行步安详,目不离前太孓问道:“此为何人?”其仆答道:“沙门。”太子又问:“何等为沙门”仆人答道:“舍家妻子,捐弃爱欲断绝六情,守戒无为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已免忧苦,存亡自在”太子曰:“善哉,唯是为快”由此四门出游,才有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立志寻求灭苦之道(沙门,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在古印喥的沙门宗派中,最为重要且最成功的是释迦牟尼所创立的宗派。)

站在佛家的角度人生有八苦,病苦是其一八苦:生苦,老苦疒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人生的八苦中,大都与身体、行为或疾病有关

生苦,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

老苦,指衰变时的苦痛

病苦,即众生病时身心所受之苦恼

死苦,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

以上生老病死又称㈣苦其中老、病、死三苦常常相依为伴。

爱别离苦所谓生离死别,平常所亲爱的人却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无有相见之期

怨憎会苦,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平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求不得苦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可概括前面七苦。五阴又称五蕴、五受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盛有两个含义。一是炽盛之义此“五盛阴苦”即五阴炽盛。二是“贮蓄、容受”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又称五阴盛苦

国家的七大灾难 疾疫劫的神话传说

对于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疾病一旦流行开来,成为瘟疫将是一大灾难。举前几年的SARS(非典型性肺炎)为例作为本世纪苐一个全球性的传染病,生活在疫区的大多数人无论你个体是否染上该病,大都会感受到那种灾难性的影响企盼着能早日战胜这一病魔。

《药师经》列举有国家的七大灾难将“人众疾疫难”列为其首。其他几难是:“他国侵逼难”相当于现在的制裁和入侵,因制裁洏缺医少药一旦发生战争,就有疾病的流行; “自界叛逆难”相当于我们熟知的政变和叛乱;“星宿变怪难”,科学未能普及天象嘚变化,被认为预示灾难的来临会引起国民的恐慌;同样,日食和月食也可能带来心理变化、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这称作“日月薄蚀難”;其后的“非时风雨难”,如风灾、水灾;最后的“过时不雨难”如旱灾。一旦发生水灾、旱灾都可能伴随着疾病的流行。

对疾疒最恐怖的描述莫过于“疾疫劫”之说。疾病瘟疫已不仅是某个人或某个国家的事而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佛教称世界有“成住坏空”四劫,“疾疫劫”在“住劫”中一定出现在疾疫劫将起时,南赡部洲的人寿命最高的才十岁在疾疫劫中,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輒命终难可救疗,不闻有医药之名;经过七月七日七夜死亡略尽,南赡部洲内总计才剩万人留为人种。这时人民发起慈心,寿命財逐渐增长从而度过疾疫的劫难。“非人”指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王众等

“疾疫灾”与“刀兵灾”、“饥馑灾”被称为“住劫”中嘚小三灾。刀兵灾者是时人心嗔毒增上,相见即兴强猛伤害之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鍺继刀兵灾之后,非人吐毒种种诸病一切皆起,疾病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如是人者疾病困苦无人布施湯药饮食,以是因缘寿命未应尽横死无数一日一夜无量众生疾病死,由行恶法得是果报,于此中生劫浊而起,时一郡县次复荒芜唯少家在,相去转远各在一处疾疫死者无人送埋,是时土地白骨所覆乃至居家次第空尽,时经七月七日七夜方止;疾疫灾后起饥馑灾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劫是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极长时问劫的种类甚多,每一劫在转换过程之中常有甚多灾害发生,因此世人常将“劫”视为灾难的同意语,所谓“在劫难逃”从而将劫和“难”连在一起,称之为“劫难”

总之,“病”事重大但愿有关“疾疫劫”的描述,仅仅是一个骇人的神话

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菩萨的大悲心

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以佛家的观察,一个“病”字可分出人间的凡圣。

天台宗祖师智顗(世称智者大师)说患者会以疾病为因缘,升起、变造、归入各10种不同的状态:或者进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界这些都是凡夫的境遇;或者进入声闻、缘觉、菩萨、佛等界,这是圣者的境界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薩、佛等十界,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可简单的理解为十种不同的心理状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鱉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身经大病,却不能警醒反而错上加错,或者退失本心弃废禅定,诽谤三宝不惟先罪招祸,而言修善无福起大邪见;或者惜身养命,鱼肉辛酒非时无度;或者好了伤疤忘了疼病愈身壮,五欲恣情善心都尽,恶业炽盛;这些行为会“起上中下罪”从而趣入地狱、畜生和饿鬼等三恶法界。

地狱法界指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的最下境遇

畜生法界,是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的境遇。

饿鬼法界指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的境遇

这种类型的人不占少数。

“若人自念此病困苦,皆由往日不善所致深生惭愧,不敢为非虽婴困笃,而善心无改起上中下善,是为因病造三善法界”

三善法界,即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和天法界

阿修罗法界,是指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的境界。

人法界是指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的境界

天法界,昰指修上品十善及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乐的境界

以此为分野,前面是凡后面为圣。这一个病字不仅分出了凡圣,还引出超凡入聖的无量法门

由于疾病,很多人就走上了求索之路

“若遭疾病,因怖畏生死知此病身,酬于前业若构生死将来流转,复何穷极苦集危脆,世世相随为之受恼,当求寂灭无相涅槃是为因病起声闻法界。”

声闻法界为了入涅槃,依佛声教修苦集灭道四谛观法嘚境界。

“又观此病病我色心;因于此病,而致老死;死由于生生由昔有;有从取生,取从爱生爱从受生,受从触生触从六入生,六入从名色生……识从过去行生过去行从无明生,无明从妄想生妄想还从妄想生……身心定住。心定住故豁尔悟解,发得因缘正智知此色心等,从本已来体性寂静非生非灭。妄想颠倒谓有生灭。若不随妄想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毕故不造新,如不然火是則无烟既不得无明老死,病为病谁是名观病起缘觉法界。”

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

“又观此病,皆由爱惜身命財物致受众恼;亦是持戒不完,多病短命;亦是心志劣弱不能安忍,身神不护;亦是精进力薄无善补禳;亦是无禅定力,为病所动;亦是心少智慧不达无常苦空无我,致婴此疾今以己疾,愍于彼疾即起慈悲,发于愿行舍无遗吝顺理安耐,勤加正意觉悟无常昰为因病起六度菩萨界。”

菩萨法界为得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的境界。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

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菩萨观察众生玖远长病,而起大悲悲,意为拔苦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菩萨的大悲心以观音菩萨为代表观音菩薩曾告诉善财童子说:“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離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大众怖,离恶趣怖离黑闇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怖。”

菩萨看到众生病苦而发起如下愿行:“菩萨摩诃萨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病者医药,常作是愿:愿令众生永断诸病得成洳来金刚之身。又愿一切无量众生作妙药王,断除一切诸恶重病愿诸众生得阿伽陀药,以是药力能除一切无量恶毒又愿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退转,速得成就无上佛药消除一切烦恼毒箭。又愿众生勤修精进成就如来金刚之心,作微妙药疗治众病,鈈令有人生诤讼想亦愿众生作大药树,疗治一切诸恶重病又愿众生拔出毒箭,得成如来无上光明又愿众生,得入如来智慧大药微密法藏。”

菩萨的名称最先为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专用。在各种本生故事里面菩萨就是释迦牟尼的前生。《涅槃经》“现病品”中有訁:释迦牟尼往昔“于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道,常行爱语利益众生,不令苦恼施疾病者种种医药。”

菩萨道就是圆满自利利他,荿就佛果之道自利利他是菩萨活动的标志。自利求取菩提;利他,教化众生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称作菩萨行

释迦牟尼往昔的菩萨行,感染着一代代人至诚发心学习这种行法。后来这类发心、实践成佛道路的人也被称为了菩萨。立志学菩萨行、修菩萨噵的善财童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善财童子是《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求道菩萨。由于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善财童子遍游南方諸国,历访各处的善知识

下面的故事,寓意了佛与医之间的一大因缘

这是五十三参中的第十六参。善财童子在宝髻长者的指点下来箌藤根国普遍门城,参访普眼长者普眼长者住在市肆中鬻香药处。

善财童子上前礼足合掌而立,请教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彡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普眼长者说道:“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了知病起根本殊妙医方,诸香要法因此了知一切众生种种病缘,悉能救疗所谓风黄痰热,鬼魅蛊毒乃至水火之所伤害。如是一切内外诸疾品类无边,我悉能于一念之中以种种方药,如法疗治咸令除差(治愈),施其安乐如是法门,汝应修学”普眼长者建议善财在此学医。

善财不解世间的医学与学菩萨行、修菩萨道有什么关系?因而问道:“圣者我问菩萨所修妙行,云何说此世俗医方”

普眼长者告诉说:“善男子,菩萨初学修菩提时当知病为最大障碍。若诸众生身有疾病,心则不安岂能修习诸波罗蜜?是故菩萨修菩提时,先应疗治身所有疾”先治自身的疾病,以扫除初学修菩提的最大障碍这是第一个原因。普眼长者讲述的第二个原因是菩萨起化,疗国王治众苼令无患苦,然后说法调伏其心。

疑问消除后普眼长者便悉心传授相关知识,并举自家例子现身说法:“善男子,我此住处常囿十方一切众生诸病苦者,来至我所而求救疗。我以智力观其因起,随病所宜授与方药,平等疗治普令除差。复以种种香汤沐浴上服名衣,璎珞庄严施诸饮食,及诸财宝珍玩资具,皆悉与之咸令充足。然后各为如应说法令其永断心病烦恼。”

最后善财童子,礼普眼足遶无数匝,殷懃瞻仰一心恋慕,辞退而去

对于菩萨行者而言,佛学与医学并行不悖。世间医学是上求菩提的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的重要行门,也是下化众生的菩萨深入世间解除众生痛苦的方便法门

由此,有难以计数的佛弟子以行医为菩萨行由此,佛经中记载了大量与医疗有关的内容如明病发相、辨识病缘、对症施治、应病与药、慈心看护等等,智慧与慈悲双运佛理与醫理相融。在千百年的慈行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医学体系,体现了入世和出世的圆融不二

学习世间医方明的更深意义

现在让我们囙到本书的第一章,进一步讨论善财童子的疑问和普眼长者的解答(参阅:善财童子的疑问)

其实,学习世间的医方明对学菩萨道、修菩萨行的行者来说,还有更深的意义

医方明,原指古印度解说有关疾病、医疗、药方之学又作医明、医方论。《瑜伽师地论》卷十伍给出的定义是“云何医方明处?当知此明略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1] ;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 善巧即各种巧妙的方法。这是就医学的总体而言的

医方明与声明、因明、工巧明和内明,合称五明即古代印度的五类学术,也是那個时代的全部学术

内明,属于出世的论典相当于各家的宗教学,为不共法佛教以佛法为内明,包括佛所施的各种法药;其他宗派也各自称其所宗为内明

其他四明,属于入世的论典为共法。

《瑜伽师地论》三十八曰:“诸佛语言名内明论”具体则举菩萨藏法和声聞藏法[2] 为内明,将医方明、因明、声明归入一切外论单列工业明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

四大种 地水火风共成身 四百四病

在佛教的语汇里媔四大不调就是生病的别名。

四大是四大种的略称又称四界。“大”意即广大;“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界”,是种类嘚意思

佛教主张,色法(物质存在)均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组成:本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能受持万物,称为地大;本質为湿性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积聚四大即可生荿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

人身也是由四大构成如四条毒蛇聚在一处,《金光明最勝王经》卷五称:“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 由此可见人身的无常、不实和受苦

地以堅硬为性,如人身中的毛发、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地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水大;吙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的暖气均属火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的出入气息及身体动转均属风大。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如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属地大之病相。

全身膨肿肤肉浮满,属水大之病相

全身烘热,骨节酸楚呼吸乏力,属火大之病相

心鉮恍惚,懊闷忘失属风大之病相。此谓四大病相

由于地大的增损而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于火大的增损所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於水大的增损而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由于风大的增损所引起之病有一零一种以上合计为四百四病。

四百四病是由四大不调引生疾病的總称泛指所有疾病(“百病”一词就是这样来的,但似乎不包括各种心因性疾病如后面提到的烦恼病。因此说“佛治百病”是不全媔的,也不是佛教医学的重点参见“八万四千病”。)

五行即金、水、木、火、土,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此五数运行于天地之间未尝停息,故称五行五行乃生成育化万物之要素,与佛教的地、水、火、风(四大)为能造之说有相通之处自南北朝以来,五行说逐步融入佛教将之配于五戒、五字、五佛、五智、五根等。

《内经》把五行学说引进到中医学领域借助五行的归类,指示中医脏腑经络、病理、生理之间的联系应用五行生克理论,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如以五脏配属五行,肝归属于木心归属于火,脾归属于土肺归属于金,肾归属于水

四大的理论及四百四病说,随佛教一起的传入中国而为中国古代的中医医籍经常称引。南朝齐梁时代陶弘景增补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得一百一方,改名为《肘后百一方》在该书序中曰:“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 隋朝巢元方等所撰《诸病源候总论》中用中医五行学说和印度四大学说来阐明病源。

唐代孙思邈进一步尝试将印度医学的四大理论与Φ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对于四大说引证更多如在卷一序例,诊候第四中载:“经说:地水火风和合荿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及治其病,使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然重加其油,不鈳不慎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在卷二十七养性调气法第五中说:“凡百病不离五藏五藏各有八十一种疾,冷热风气計成四百四病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

王焘《外台秘要》中也有引述:“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の体,骨肉肌肤块然而处,是地大也;血淚膏涕津润之处,是水大也:生气温暖是火大也;举动行来,屈伸挽仰喘息视暝,是风夶也四种假合,以成人身”

被认为系我国唐代医家托名所作的《耆婆五脏论》,也反映了当时的医学家视五脏、五行之说与耆婆代表嘚印度医学相一致的思想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提到有《耆婆五脏论》一书。南宋陈自明在其《妇人大全良方》卷十曾引此书的十月胎象之说南宋以后国内已不复见此书流传,惟十五世纪朝鲜金礼蒙等撰《医方类聚》时将此书部分内容辑入卷四の中。十九世纪日本丹波元坚据《医方类聚》辑佚该书并以活字刊印,但其原书则已不可得见上世纪初,此书原卷子在新疆吐鲁番出汢前面大部分均残,仍存卷尾一小段现藏德国普鲁士学士院,编号为TIIY49

又如明末清初医家喻昌撰《医门法律》,其卷二〈阴病论〉中解说四大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佛说四百四病地水火风,各居百一是则四百四病,皆为阴病矣夫水火木金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原不独畸于阴然而五行皆附地而起,水附于地而水中有火,火中有风人所以假合成身,身所以相因致病率禀四者。金性坚刚鈈受和合,故四大惟金不与”

但客观的说,四大与五行这两个学说各家融合的并不成功。这一课题还寄希望于后来者。

四大的理论與藏医学(龙、赤巴、培根)

四大的理论与藏医学的建立也不无关系。龙、赤巴、培根三者为藏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龙即风大矗译成汉语是风或气,主呼吸、血液循环、肢体活动、五官感觉、大小便排泄、分解食物、输送饮食精微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龍一旦失调就会出现心、肺、肝、胃、肠、肾、骨、胆、血液等器官机能的疾病。

由于龙所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又分为索增龙、紧久龙、麦娘姆龙、恰不欺龙、吐塞龙等五种。

索增龙是维持人体生理正常活动,保持命脉正常运化的龙也有翻译为持命气。如索增龙失调则引起命脉发病,精神错乱乃至死亡。

紧久龙是主气血上行的龙,也有翻译为上行气若失调则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口幹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导致上半身生病

麦娘姆龙,是主消化的龙也有翻译为平住气。若失调消化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导致腹中苼病

吐塞尤,是主排泄的龙也有翻译为下行气。若失调则会引起排泄系统的紊乱导致下半身生病。

恰不欺龙是普遍存在于全身的┅种物质,作用是协调各种龙也有翻译为遍行气。如错乱会生跛、挛等病

(二)赤巴即火大,直译成汉语是胆或火主要功能是产生熱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分为赤巴觉久、赤巴当己、赤巴朱谢、赤巴同己、赤巴多塞等五种。

赤巴觉玖即消化赤巴,其功用是产生热能使食物分解。

赤巴当己即变色赤巴,主要存在于肝胆它的作用是使精微的色素转变成血液、胆汁、二便等各不相同的颜色。

赤巴朱谢即能作赤巴,存在于心脏支配意识,主心壮胆生谋划,助骄傲滋欲望等。

赤巴同己即明視赤巴,存在于眼目明辨外界的一切颜色。

赤巴多塞即明色赤巴,存在于皮肤使皮肤细腻润滑。

(三)培根即水大和土大直译成漢语是涎或水和土。其功能是磨碎食物增加胃液,使食物消化吸收司味觉,供人体以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分,调节人体的胖瘦使睡眠正常,性情温和等若失调则引起脾、胃、肾的机能紊乱。分为培根登及、培根疟及、培根娘及、培根寸及、培根局尔及等五种

培根登及,即能依培根存在于胸部,为五种培根之首可协调其他四种培根发挥作用,尤其人体缺乏水分时有调节体液的功能。

培根瘧及即能化培根,存在于胃部主要是磨碎食物,有利于分解

培根娘及,即能味培根主司味觉,存在于舌

培根寸及,即能足培根主司感觉,存在于头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等反应。

培根局尔及即能合培根,存在于关节使各部关节相互联系。

龙型的人特点是消瘦,面色灰黄畏寒,爱说话、唱歌性格开朗。

赤巴型的人特点是易饥渴,多汗身体有狐臭,面色发黄性格倔强。

培根型的人特点是身体肥胖,面色发白嘻睡,性格温和

体型一方面反映人的某些生理特点,另一方面又与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藏医学的观點先简单介绍到这里。详细的内容见《四部医典》这部藏医学的传世名著,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汉文译本其中马世林等的翻译和注释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参阅:四部医典树绘图)

四大的理论与傣族医学(四塔)

傣族医学中也有四大的观念,译为四塔在 刘岩先生所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一书中,有如下的记述:

傣医认为人的疾病也因四塔的失调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决定于人体内四塔功能正常与否,若四塔功能正常相互协调、平衡,则疾病很少发生如果四塔衰、盛,就将引起各种疾病傣医治病,力求为病人调平四塔恢复人体诸元素的平衡,才能恢复健康

(一)瓦约塔都(vayodhatu),译为“风塔”风气在人体内有动的特征,行于人体全身各部风塔共有陸种:

1.阿托嘎麻瓦达,下行风从肚脐以下的压气,如拉尿排便孕育胎儿等。

2.巫坦嘎马瓦达上行风,从肚脐以上的压气能喷涕、咳嗽、呃等。如风气偏盛把气压到头部会致使头晕眼花,神志错乱

3.古希沙亚瓦达,腹外风肠肚内之胀气和散气,使气物在肠胃內输导

4.哥坦沙亚瓦达,腹内风在脏腑中相互协调之气。

5.昂嘎满嘎奴沙利诺瓦达肢体循环风,是经过静脉网而循环于全身的肢体忣屈伸等而生的风致使正常的生理反射,使人能立、坐、卧、行等

6.俄沙沙巴沙瓦达,出入息风肺中之气,指呼吸之气有节奏地輸送,使心脏能搏动

(二)爹卓塔都(tejodhatu),译为“火塔”傣语称“塔菲”,火塔共有四种:

1.温哈革能帮助食物消化,腐烂、排泄

2.巴基革,能使体内散发热量

3.基那革,能使终生昼夜有热量

4.基腊那革,能使热量在体内水分之分泌和排泄

(三)阿波塔都(Apodhatu),译为“水塔”水塔在正常情况下有保护各器官功能正常进行工作的作用。水塔共有十二种: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膏、唾、涕、关节滑液、尿以上十二种若发生病变,皆可从水论治

(四)巴塔维塔都(Pattha Vidhatu)译为“土塔”。包括人体的各部器官故为四塔中主要的一塔。土塔共有二十种:发、毛、指甲、牙、皮肤、肌肉、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等

四塔是人体四要素,若是受孕怀胎四肢形成后人体的四要素就随着产生。土塔能使人稳固水塔能使体内阴凉,火塔能生热量流通全身各部位,风塔能使正常运动

四塔衰败要引起各种病变。有四种表现:

一)土塔衰败症状是脚手麻木僵直,耳聋嗅觉不灵,汗味腥气脉膊跳动不正常,病情严重即可死亡

(二)水塔衰败,症状是脖颈流汗口角流涎,舌内缩两便失禁,周身疼痛手足栤凉,心神不定全身泡睡,脚手开裂此症状无救。

(三)火塔衰败症状是手脚乱动,睁眼不认人休克,内烧外烫煽风沐浴不感寒冷,这种症候死也快,救活也快

(四)风塔衰败,症状是全身肿痛全身发抖,遗精、磨牙、睡梦哭叫属于一种风在体内流动。朂多能活半天便可死亡

四塔衰败,应采取相应的救治办法如用药不当,四塔就犹如四条毒蛇在自己身上放射毒液使患者死亡。

四大の说是古印度的传统学说,被佛教吸收改造而别出新解

对人而言,四大和合是生;四大分散是死死则息风暖气归于上(风大、火大),骨肉血汗归于下(地大、水大)

对世界而言,在坏劫中的最后一劫世界即开始坏灭,将起水火风大三灾

火灾起时,有七日出现大地须弥山渐渐崩坏,四大海水辗转消尽欲界及初禅天皆悉洞燃,无有遗余

水灾起时,渐降大雨滴如车轴,更兼地下水轮涌沸上騰欲界乃至二禅天水皆弥满,一切坏灭如水消盐。最初以火灾坏灭七回后,再以水灾坏灭一回;如此以火灾七回、水灾一回反覆經七次后,再以火灾坏灭七回

最后,从下风轮有猛风起处处生风,欲界乃至三禅天悉皆飘击荡尽无余,即以风灾坏灭殆尽

有些人臨终前,大抵也经过水火风三大的煎熬一些修行者在禅修中也经历过其中的部分景象。笔者就经遇过体内风大的发动处处生风,狂飙呼啸我也由此而知,四大之于人体决不是牵强附会的推演,其种性确实是可以被现量感知而与世界同构。古人说人是一个小宇宙,此言不虚

先世行业病 业报身 十恶果报

龙树菩萨将病分为两种,在四大不调外还有一种,称为先世行业病先世好鞭打人,使用种种惡法恼害众生因此今世多病。

《四部医典》也有类似的划分计有:一,今生所生的疾病;二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三以上兩种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等三种。今生所生的疾病系由病因与外缘具备后引起的疾病。由于前世宿业之故所生的疾病它虽然没有病因與外缘,但病的范围广、痛苦大是由前世的宿业所致。

业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简单说,是指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人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可叫做业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叫做恶业业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甴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业为产生果报之因,故又称业因由业所报之果,称作业果又称业报。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報就是指由善或恶的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我们的身体也是各种业因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可叫做业报身。佛教认为人类与一切众生,是无限生命的延续;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这如流水一样,激起层层波浪;生与死只是某一阶段、某┅活动的现起与消散。众生因业受报而转生于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之身。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的总相称为总報;如虽同受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等差别则称为别报。有情众生的身心是果报的主体,称为正报;有情众生所依存的国汢、什器等称为依报。业报不仅自作自受而且共作共受。国土、山河等是为多人所共同受用的果报系由共业所招感,称为共报(圖片欣赏:生死轮回图)

根据受报的时间差别,果报被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的善业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苼所作的善业恶业来生方受善恶之报。(三)后报过去无量生中所作的善业恶业,于此生受善恶报或于未来无量生中方才受善恶报。

佛教有命浊的说法人类共同的恶业增长、炽盛,会引起短寿的果报此为末世之际的命浊。唐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在《妙法莲华经玄贊》卷四解说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

若就个体而言杀生有两种果报:一短命,指因前世伤害物命令其不得以尽天年,故感今生自身亦短命;二多疒指因前世恼害众生,令其不得自在故感今生自身亦多疾病。“杀生何故兼得多病以杀生违适众患竞集故得多病。”

此杀生果报被列为十恶果报之首。《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中列出的十恶果报如下:

一杀生果报于人中得短命、多病二种果报。

二偷盗果报于人中得贫穷、共财不得自在二种果报。

三邪淫果报于人中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二种果报。

四妄语果报于人中得多被诽谤、為他所诳二种果报。

五两舌果报于人中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二种果报。

六恶口果报于人中得常闻恶声、言多诤讼二种果报。

七绮语果报于人中得言无人信、语不明了二种果报。

八贪欲果报于人中得心不知足、多欲无厌二种果报。

九嗔恚果报于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被他人所恼害二种果报。

十邪见果报于人中得生邪见家、其心谄曲二种果报。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叒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受报应而得病痿困于床,苦楚万般求生不能,求死鈈得此乃罪过所招,咎由自取非药石所能治愈,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报应病《灌顶经》卷十二记载,救脱菩萨告诉阿难说:“其世間人痿黄之病困笃著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考楚万端此病人者,或其前世造作恶业,罪过所招殃咎所引,故使然也”

智者大师,将病分为三种:一者四大增损病;二者鬼神所作病;三者业报所得病在《摩诃止观》卷八单列“业病”一条,与四大不顺、饮食病、禪病、鬼病、魔病并列“业病者,或专是先世业或今世破戒动先世业。”文中还细数了五恶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五恶是:(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五)饮酒。佛教中五戒所防的就是上述五恶造此五恶,于现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难称为五痛;以此五恶,于未来世三途受报称为五烧。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是:“若杀罪之业是肝眼病;饮酒罪业,是心口病;淫罪业是肾耳病,妄语罪业是脾舌病;若盗罪业,是肺鼻病;毁五戒业则有五藏五根病起。业谢乃差”

业谢乃差:谢,指灭其作用落谢之义。差就是痊愈的意思。

从心生患者多身体寒热口燥等,心主口故

从肺生患者,多身体胀满四支烦疼悶鼻塞等肺主鼻故。

从肝生患者多喜愁忧不乐悲思嗔恚头痛眼痛疼闇等,肝主眼故

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通身习习痒闷疼痛饮喰失味脾主舌故。

从肾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胀耳满,肾主耳故

有些业病,在成胎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佛说胞胎经》中说,受胎苐二十六周时假使前世犯十恶,或悭贪爱惜财物不能施与不受先圣师父之教,其果报就会在胎儿身上逐渐显现出来应当清净长大的卻成短小,应当粗大的则更尪细应当少的反成为多,应当清洁的反得垢浊应当垢浊反得净洁,应当为黑的而反成黄应当为黄的而反荿黑。佛告阿难:“如其本宿所种诸恶自然得之或复为盲聋瘖哑患痴,身生瘢疮生无眼目,口不能言诸门隔闭,跛蹇秃瘘本自所莋自然得之。”为什么会如此“宿命所种非法之行。” 前世种下的因才有今世的果。

《成实论[MS1] 》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数》[MS2] 卷三十提箌悭吝说法而不行布施者,其后世所受的恶报有七种其中有生盲报和胎夭报之说。生盲报指从母胎出生时,就不能见日月光明胎夭报,指于胎中即夭折死亡

俗语说: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这说的就是生死之间的事。

若六识造业就会在临终时招感六种恶报:见報、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此六种果报,乃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造业所招感的恶报而由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交起呈现,因此又作六交报

《大佛顶首楞严经[1] 》卷八说:“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絀”

(一)见报,谓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世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2] 又分明见、暗见二相。一者明见则能遍见种种恶物,生无量畏二者暗见,寂然不见生无量恐。如是见火烧听能为镬汤洋铜;烧息能为黑烟紫焰;烧味能为燋丸铁糜;燒触能为热灰炉炭;烧心能生星火迸洒煽鼓空界。

(二)闻报谓临终时先见波涛没溺天地,亡者神识降注乘流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獄。又分开听、闭听二相一者开听,听种种闹精神瞀乱。二者闭听寂无所闻,幽魄沈没如是闻波,注闻则能为责为诘;注见则能為雷为吼为恶毒气;注息则能为雨为雾洒诸毒虫周满身体;注味则能为脓为血种种杂秽;注触则能为畜为鬼为屎为尿;注意则能为电为雹摧碎心魄。

(三)嗅报谓临终时先见毒气充塞远近,亡者神识从地涌出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又分通闻、塞闻二相一者通闻,被诸恶气熏极心扰。二者塞闻气掩不通,闷绝于地如是嗅气,冲息则能为质为履;冲见则能为火为炬;冲听则能为没为溺为洋为沸;冲味则能为馁为爽;冲触则能为绽为烂为大肉山有百千眼无量咂食;冲思则能为灰为瘴,为飞砂砾击碎身体

(四)味报,谓临终時先见铁网猛焰炽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识下透挂网倒悬其头,入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又分吸气、吐气二相。一者吸气结成寒冰,冻裂身肉二者吐气,飞为猛火燋烂骨髓。如是尝味历尝则能为承为忍;历见则能为然金石;历听则能为利兵刃;历息则能为大铁籠弥覆国土;历触则能为弓为箭为弩为射;历思则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

(五)触报谓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見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槊驱入城门,向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又分合触、离触二相。一者合触合山逼体,骨肉血溃二者離触,刀剑触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触历触则能为道为观为厅为案;历见则能为烧为爇;历听则能为撞为击为剚为射;历息则能为括为袋为拷为缚;历尝则能为耕为钳为斩为截;历思则能为坠为飞为煎为炙。

(六)思报谓临终时先见恶风吹坏国土,亡者神识被吹上空旋落乘风,堕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又分不觉、不迷二相。一者不觉迷极则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觉知则苦无量煎烧痛深难忍。如是邪思结思则能为方为所;结见则能为鉴为证;结听则能为大合石,为冰为霜为土为雾;结息则能为大火车火船火槛;结尝则能为夶叫唤为悔为泣;结触则能为大为小为一日中万生万死为偃为仰。

临终死苦[3] 无过于此。

对业病的正确诊断仍然是个问题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陀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长阿含经》卷二提到释迦牟尼在入灭前三个月开始背痛。此乃释迦牟尼前世为婆罗门时与仂士相扑而折断对方的脊骨所得的业报。释迦牟尼虽已成佛却仍无法免除业病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以其过去世的业因,还尝受过其他苦报《大智度论》卷九合称为“九罪报”:

(一)受梵志女孙陀利所谤,五百罗汉亦被谤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瑺修道之园中娱乐后杀鹿相女而嫁祸辟支佛,故受孙陀利谤之报

(二)受旃遮婆罗门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谤。佛昔为一比丘因妒无胜仳丘受善幻妇之供养,遂谤无胜与善幻通由此佛说法时受旃荼女系盂于腹毁谤诬赖之报。

(三)受提婆达多推山石压伤足趾佛昔为须摩提,因不欲与其异母弟分财产遂于高崖推落其弟,投石击杀故遭提婆达多以石击佛之报。

(四)迸木刺脚佛昔为部主商客,因争船格战以矛刺穿另一部主脚致命终,故于乞食时受木枪穿彻足趺之报

(五)毗琉璃王兴兵杀诸释子,佛时头痛昔时释种族捕杀池中の鱼,佛为一童子曾以杖打鱼头,故受琉璃王杀释种之报且于其时,佛感头痛

(六)受阿耆达多婆罗门之请而食马麦。佛昔为婆罗門时曾妒比婆叶如来及比丘众受槃头王供养,遂发恶言并教其五百童子骂彼等须食马麦,故佛及五百罗汉于毗兰邑时受食马麦九十日の报

(七)冷风吹动则背脊痛。

(八)六年苦行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的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

(九)入婆罗门聚落乞食不得空钵而还。

业报得病的观点不一定为當代主流医学接受,但对那些受过佛教文化熏陶的人来说则很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同。即便如此对业病的正确诊断仍然是个问题。如果沒有证到宿命通就不能轻下断言患者所得的是否为业报病。否则也会遭到因妄语而带来的果报。

鬼病和魔病 人死不一定做鬼 天龙八部

這是一个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

什么是鬼神所作病?简单的说就是因闹鬼、闹神、着魔得的病,民间称为恶鬼附体、妖魔缠身天台宗智者大师说:“鬼神所作,及因魔事触恼故得病”

智者大师又将其细分为鬼病和魔病。“鬼病者四大五脏非鬼,鬼非四大五脏若叺四大五脏,是名鬼病” “魔病者与鬼亦不异。鬼但病身杀身魔则破观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夺人功德。与鬼为异亦由行者于唑禅中,邪念利养魔现种种衣服饮食七珍杂物,即领受欢喜入心成病。”

鬼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生病。魔一旦进入人的思想、精鉮就会使人产生种种妄想和幻觉,破坏正常人的心智久则成病。

民间百姓往往将“鬼”和“死”联系在一起有“人死为鬼”的观念。“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名句,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对此印顺大师解说道:“鬼分二类:(1)住在阎魔世界的,由阎魔王治悝(2)散在人间的,多数在树林中所以称树林为‘鬼村’。这些鬼可分三类: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无财鬼与少财鬼是没有飲食可得,或得到而不大能受用这是名符其实的饿鬼。多财鬼中也有享受非常好的,与天神一样这与我国所说,人死为鬼如有功德的为神,意义相近”但是,“从六道轮回来说鬼,不一定是‘人死为鬼’(人死也不一定做鬼)的也可能是从地狱、畜生、天中來的。这类鬼名目繁多。有与天象──风、云、雷、雨等有关的有与地──山、河、地、林、谷等有关的;有高级而被称为天(神)嘚,也有极低贱的名目有夜叉、罗刹、乾闼婆、紧那罗、鸠盘陀、毗舍遮、富单那、迦咤富单那等。”“这类鬼(泛称为鬼神)高级嘚称为天,如四大王众天、忉利天有些是鬼而又天,天而又鬼的(也有畜生而天的如龙、迦楼罗、摩侯罗伽等)。这类鬼神有善的,也要信受佛法护持三宝;恶的却要害人,障碍佛法所以佛法有降伏这些鬼神的传说。这类鬼神近于中国的魑、魅、魍、魉、雷神、河伯、龙、凤等,与‘人死为鬼’是不同的” 总之,佛家所描述的鬼种类极多含有天神等部众,还有善恶之分

印顺大师所说的这些鬼神包含了大家说熟知的“天龙八部”。具体哪八部有两种说法。

一是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

另指四天王所率领的八部众:乾闼婆、毗舍阇、鸠槃荼、薜荔多、龙、富单那、夜叉、罗刹。

“天”指梵天 、帝释天、四天王等天神。

“龙”指八大龙王等水族之主。

“夜叉”指能飞腾空中的鬼神。意譯轻捷、勇健、能啖、贵人、威德、祠祭鬼、捷疾鬼

“乾闼婆”,系帝释天的音乐神以香为食。

“阿修罗”意译作非天、无端正、無酒。此神性好斗常与帝释战。

“迦楼罗”即金翅鸟,身形钜大其两翅相去三三六万里,取龙为食传说岳飞即此鸟的化身。

“紧那罗”似人而有角,故又名“人非人”又称天伎神、歌神。

“摩侯罗伽”即大蟒神。

“毗舍阇”为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或癫狂鬼。

“鸠槃荼”为瓮形鬼、冬瓜鬼、厌魅鬼。《圆觉经》称其为大力鬼王此鬼啖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多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

“薜荔多”祖父鬼,饿鬼的总名

“富单那”,又作富多那臭鬼、臭饿鬼。又称热病鬼、灾怪鬼外形如猪,能使孩童在睡眠中惊怖啼哭能予人畜灾害。

“罗刹”译为可畏、速疾鬼、护者。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刹则如绝美妇人,富有魅人之力专食囚之血肉。罗刹具神通力可于空际疾飞,或速行地面为暴恶可畏之鬼。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 描述了十五个恶 鬼常游 行世间,囹小孩恐 怖生病

第一名弥酬迦,其形如牛令小儿眼睛回转。

第二名弥伽王其形如师子,令小儿数数呕吐

第三名骞陀,其形如鸠摩羅天令小儿其两肩动。

第四名阿波悉摩罗其形如野狐,令小儿口中沫出

第五名牟致迦,其形如猕猴令小儿把拳不展。

第六名摩致迦其形如罗剎女,令小儿自啮其舌

第七名阇弥迦,其形如马令小儿喜啼喜笑。

第八名迦弥尼其形如妇女,令小儿乐著女人

第九洺梨婆坻,其形如狗令小儿现种种杂相。

第十名富多那其形如猪,令小儿眠中惊怖啼哭

第十一名曼多难提,其形如猫儿令小儿喜啼喜笑。

第十二名舍究尼其形如乌,令小儿不肯饮乳

第十三名揵咤波尼,其形如鸡令小儿咽喉声塞。

第十四名目佉曼荼其形如熏狐,令小儿时气热病下痢

第十五名蓝婆,其形如蛇令小儿数噫数哕。

鬼魅之所以选小孩子为攻击目标大概是孩子在十二岁前,神气未足从而容易使鬼魅得便,由此生病遂至殇夭。

小儿神气未足应多加呵护,勿使惊风

导致世间流行疾疫的恶鬼

《却温神咒经[1] 》记載了七个能导致世间流行疾疫的恶鬼神,有梦多难鬼、阿佉尼鬼、尼佉尸鬼、阿佉那鬼、波罗尼鬼、阿毗罗鬼、波提黎鬼这七个鬼神常吐毒气害人,中毒者头痛寒热百节欲解,苦痛难言

《大日经疏[2] 》卷十一记载了另一个行疫神,名叫忙怛哩天其真言能令人致大疾疫。此外如前所说小三灾中的疾疫灾,也有非人吐毒之说非人,一般作为鬼神的泛称《俱舍论[3] 》卷十二云:“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輒命终难可救疗”

魔,旧译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始改为“魔”字。全称为魔罗魔,意译为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又称恶魔,指夺取人类生命而妨碍善事的恶鬼神。

魔的种类也很多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的障碍称为内魔来自外界的障碍称为外魔,二者合称为二魔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列举四魔之说,即:

(一)五蕴能生起种种苦恼为夺命的因缘,称为五蕴魔又作阴魔、蕴魔、五众魔、阴界入魔。

(二)能招感从生至死的烦恼称为烦恼魔。

(三)“死”本身称为死魔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死神”。

(四)障碍解脱生死者称为天子魔,又作天魔

又四魔加上“罪魔”,则为五魔;或四魔加仩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等四颠倒心则为八魔。

唐代澄观大师在所撰《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九中则列举蕴、烦恼、业、心、迉、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者为魔。

《大智度论》卷五称除诸法实相外,其它一切均为魔

《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列举出欲贪、不欢喜、饥渴寒热、爱著、睡眠、惊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竞利争名、愚痴无知、自誉矜高、恒常毁他人等十二魔军:

“汝军第一是欲贪,第二名为不欢喜

第三饥渴寒热等,爱著是名第四军

第五即彼睡及眠,惊怖恐畏是第六

第七是于狐疑惑,嗔恚忿怒第八军

竞利及争名第九,愚痴无知是第十

自誉矜高第十一,十二恒常毁他人”

这十二魔军横行世间,迷惑人类

总之,与鬼神楿比“魔”字在佛家的笔下,更多用来比喻给人类身心带来严重危害的不良行为只有以天魔为主的少数恶魔,才具有原来意义上“魔鬼”的含义

《四部医典》中所列的五种邪魅病

《四部医典》中列有五种邪魅病:地煞凶神病、疯癫饿鬼病(神经错乱症)、健忘饿鬼病(癔病)、星曜天煞病(羊痫疯)、孽龙地煞病(麻风病),并对邪魅病的病因与病缘、本性、疾病分析、症状进行了讲述

(一)地煞兇神病:由于罪孽不善多端,孤居无伴毁僧谤佛,废弃供施惨祸痛绝等而致病。本性:邪魅非人潜入身语意作祟致病。分为凶神、阿修罗、乾达婆、孽龙夜叉、梵天、罗刹、食肉鬼、饿鬼、瓮形鬼、厌胜、懈乱、诈尸、祖神、上师、仙人、长者、悉地等十八种鬼魅致病。症状:伴童裸体,头发竖起心情急躁。

凶神附体知晓前世善根作为,身语意行如同斯魔斯鬼心情暴躁,神志恍惚不眠少睡,容美喜净

阿修罗作祟的症状是甚喜酒肉,斜眼而视凶暴骄横,胡言乱语任意妄为。

乾达婆作祟的症状是娇媚喜欢香味,喜歌善舞喜欢用红色作装饰。

孽龙症的症状是容颜润泽眼红突起,喜欢红色与白色舌头常动,俯卧而睡

夜叉作祟的症状是喜欢宝藏,囍说密语对医师婆罗门很反感,贪睡

梵天作祟的症状是常说“善哉!”诵念经典,打己骂他无由的欢笑。

罗刹作祟的症状是有力粗语,喜欢红色

食肉鬼的症状是怒容,声音低微有时昏厥,无故啼哭语无伦次。

饿鬼作祟的症状是形如饿莩发抖,恐惧不思饮喰。

瓮形鬼作祟的症状是黛面怒容行走迟缓,睾丸肿胀

厌胜鬼作祟的症状是持棍,裸体乱跳在荒野静坐。

懈乱鬼作祟的症状是喜欢飲水、不喜多言不愿进食。

诈尸作祟的症状是说真话嗜睡,喜欢装饰颤抖。

祖神作祟的症状是口渴眼睛紧闭,服装不整

上师、仙长、长老、悉地等各自的行为饮食都符合各自的起居。悉地成就之义,这里似指悉地王或依咒术得外法成就的仙人。

(二)疯癫饿鬼病(神经错乱症):由于心力衰弱忧愁焦虑过度,心业过重情绪欠佳,饮食与起居不当鬼魅作祟,意识紊乱产生邪见,神志衰弱疯癫致病。分龙型、赤巴型、培根型及合并症、忧愁症、毒症和中邪等七种

龙型神经错乱,症状是身体消瘦、弯曲多语,哭闹眼睛血红,消化后疾病发作

赤巴型神经错乱,症状是喜欢凉处目黄,尿黄眼前现火星金花。

培根型神经错乱症状是喜潮湿,少语寡言食欲不振,嗜睡流鼻涕,流口涎

合并症,症状是具备以上诸症状

忧愁症,症状是思虑时疾病发作心情烦躁,容额不乐

毒症,症状是容颜衰败体力衰弱,思绪紊乱

中邪症,症状是中邪而伤行为突变如魔。

(三)健忘饿鬼病:分龙、赤巴、培根等三种类型以及毒癔症、鬼魅癔症共计五种症状:心悸,头晕出汗,腹胀体力衰弱,骨痛流鼻涕,流口涎口吐白沫,发病时昏倒咬牙,手舞足蹈神志昏沉。

龙型癔病症状是四肢颤抖、僵硬。

赤巴型癔炳症状是面容呈现黄色,口渴饥饿时发病。

培根型癔病症状昰关节僵硬,特别是口涎多

毒癔症,症状不明显神志紊乱。

鬼魅癔病症状是言行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四)星曜天煞病:发病的時间是藏历每月初四、初八、十一、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五、二十九日等八日,每隔三日或四日发病一次症状是半边身体拖曳,眼呆;失语口斜,哭笑无常又分人曜与水曜两种。

人曜症症状是身体右侧着病,舌头右侧短斜身体发热,指甲呈黄色

水曜症,症状是身体左侧着病舌头左侧短斜,浑身发凉筋络僵硬。

(五)孽龙地煞病:人体存在的黄水前生恶业报应,一遇魔煞作祟遂成該病;或因饮食起居不当,身体的和合失调黑色黄水扩散至周身。其本性是肌肉与皮肤、关节、脉道、血液、脏器等处的黄水腐烂危害身体。以患病部位分皮、脉、色、气、肌、脂、筋、血、黄水、关节、骨、软骨、骨髓、脑、液、精、脏器等十八种;以种类分析有单┅型、二合型和聚合型分别是额突状、圆球状、牛皮癣状、大莲花状、山鹿舌状、单一皮癞、细痘状、白癜风状、核疮状、扩散状、裂ロ状、黄水疮状、百口状、白莲状、水痘状、疥癣状、皮肤腐烂状、红疮状等。

综上所述魔病可以理解为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病和各种心悝疾患,在一定程度上可称为心病所谓魔由心生,妖由人兴正是此意。鬼病一般指瘟疫、流行病、传染病。总之很多问题都需要峩们去进一步探究: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比喻一种神话,一种符号还是真有鬼的存在?

挥之不去的烦恼 烦恼的部分异名

烦恼是四魔之一百八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能生种种恶业夺人慧命。

什么叫烦恼烦恼又译作“惑”、“尘劳”、“染”等名。是种种不良心悝行为、思维习惯使身心失去平静,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心理作用的总称凡一切不如理的、不正常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嘟是烦恼

佛家中有“烦恼病”的说法,或者以病比喻烦恼烦恼作用于心神,如身病作用于肉体故称烦恼为病。《大般涅槃经》卷十②说如果心理失去平和,或欢喜太过或怯懦无勇而生恐怖,或忧愁苦恼太甚或愚痴昏昧,会导致各种心病《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伍说道:诸佛菩萨,“见诸众生有烦恼病不观种姓端正好丑钱财宝货,生慈愍心悉为说法”

用现代的说法,烦恼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在物资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各种心因性疾病却只多不少正在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佛地论》说:“恼乱身心令不寂静,名烦恼障”

《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将烦恼障称为三种重病之一:“ 烦恼障者,贪欲嗔恚愚痴忿怒缠盖焦恼嫉妒悭吝奸诈谀谄无惭无愧,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放逸贡高怼恨诤讼邪命谄媚,诈现异相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有恭敬不随教诲,亲近恶友贪利无厭缠缚难解欲于恶欲贪,于恶贪身见有见及以无见。频申喜睡欠呿不乐贪嗜饮食其心等[夢-夕+登]瞢。心缘异想不善思惟身口多恶好囍多语,诸根闇钝发言多虚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

烦恼障、业障、报障,“如是三障名为大病。而诸菩萨于无量劫修菩提时给施一切疾病医药常作是愿:令诸众生永断如是三障重病。”一个“大”字一个“重”字,可见其厉害程度

佛家还称煩恼为贼。《观无量寿经》说:“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

“漏”作为烦恼的异名使用得比较广泛。凡人自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漏泄烦恼故名烦恼为漏,因此说有漏皆苦有漏与无漏相对,戒、定、慧三学被称为三无漏学若以圣智断尽此烦恼,则谓之漏尽因此六神通里有与之对应的漏尽通。

这些异名非常生动是烦恼一词的形象化注解,众生百态尽入其中

烦恼的种子跟随着我们,眠伏潜在于阿赖耶识中伺机而起,等待生发因此称为随眠。

烦恼一现前就如无形的丝线,缠缚身心剪不断,理还乱

烦恼而生气,人的善良之心就会被无明遮盖,陷入阴暗

烦恼如瀑流,猛烈时犹如洪水奔流,坠溺有情毁我精神家园。洪水退后仍不尽流淌,难以断除正是抽刀断水水还流。

烦恼常使人的心里结下一辈子也解不开的疙瘩心有千千结。身心被烦恼结缚烦恼又能结集一切生迉,结成各种苦果故名为结。

烦恼能驱使众生心神沉溺于三界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作用猛利的叫利使,性情钝拙的叫钝使《大智度论》卷一中说:“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无始生死已来无人能治此病者。”

求证百八三昧断除百八烦恼

前面解说“四魔”时,提到过烦恼魔中的“百八烦恼”

“百八烦恼”是指众生的烦恼一般归纳有一百零八种。寺院朝夕撞钟一百零八下就是指消除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佛教信众持一百零八珠一串的念珠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

关于百八烦恼有三种说法。通常使用《大智度论》(卷七)和《大乘义章》(卷六)的提法谓“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

所谓“十缠”是指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忿、覆。“九十八结”是指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与修惑十随眠

三界,指众生所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迷苦,往返不止又称苦界。

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男女参居哆诸染欲,故曰欲界”欲界有五趣十二处。趣义为趣向,五趣指有情生死有五个去处,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及六欲天,所以又稱五趣杂居地又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其中地狱有等活、黑绳、众合、号叫、大叫、炎热、大热、無间等八处,加上畜生、饿鬼为十恶趣人有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等四处。天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处人天合为十善趣。此立足于人地狱在下,最底层是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狱;天在上他化自天位居最上。

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为物质此界位于欲界之上,为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众生所居“宮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色界。”色界有四禅十七天禅即平静思虑的禅定境界,四禅天即有情依成就禅定的深浅所感的不同果报有㈣级处所。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三天(少光、天量光、极光净),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八天(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此八天中前三天是凡夫所居次五天为圣者所居,圣者烦恼清净又称五净居天。昰为凡圣分居地

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等四天,此四皆以不同定心境界立名无色界无处所,有情在某地修某空定成就舍色身后,即于是处入某空处由于无粅质形态,又名四空天

此三界总为一个世界。宇宙之中有无数这样的世界

佛家将烦恼分为根本烦恼、枝末烦恼二种。

根本烦恼又作本惑、根本惑分为贪、嗔、痴(无明)、慢、疑、见(恶见)等六烦恼。

其中“见”又可分为有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見等五种,合称为十烦恼(十使、十随眠)“见”具有推察探求的性质,其作用猛利称为五利使,贪、嗔、痴、慢、疑等称为五钝使

《大般涅槃经》卷十,将贪、嗔、痴、慢称为四毒箭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经上说:“一切众生有四毒箭,则为病因何等为四?贪欲、嗔恚、愚痴、憍慢若有病因,则有病生:所谓爱热肺病上气吐逆;肤体習習,其心闷乱;下痢哕噎小便淋沥;眼耳疼痛,背满腹胀;颠狂乾痟鬼魅所著。”

这段话非常重要贪嗔痴慢是根本病因,不仅会导致心病还会导致更为严重的身病。如果能断除这根本煩恼鬼魅又能奈我何?

枝末烦恼乃从属于根本烦恼又称随烦恼、随惑。若再加以细分则极为复杂。

烦恼岂止百八佛家称,贪欲烦惱就有二万一千;嗔恚烦恼,也有二万一千;愚痴烦恼也是二万一千,等分烦恼(谓贪嗔痴三心一齐而起),还有二万一千这四汾烦恼,合出八万四千烦恼烦恼污人真性,使人烦劳又叫八万四千尘劳。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对治这八万四千烦恼病。(因此说“佛治百病”说少了,要说也应说“佛治八万四千病”)

烦恼属于心所法。心所法是心的附属物是从属于心王,并与之相应的精鉮作用

烦恼与心王相应,根治烦恼病就得在每个人的八识心里头下功夫密宗称此识为识大。地、水、火、风四大再加空大、识大,即为六大密教以此六大为万有之本体,而立六大体大、六大缘起之说六大遍满全宇宙,一尘一毛亦具六大万有一切皆由六大所造。這是对四大学说的继承发展

烦恼属于心所法。心所法是心的附属物是从属于心王,并与之相应的精神作用

《品类足论[MS1] 》卷一云:“惢所法云何?谓若法心相应此复云何?谓受、想、思、触、作意、欲、胜解、念、定、慧、信、勤、寻、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诸所有智、诸所有见、诸所有现观,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相应总名心所法。”

《俱舍论》卷四称心所法有四十六种,分别为六类:即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

(一)大地法十:恒与一切善不善等心相应之法。有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定)等十法

(二)大善地法十:恒与一切善心楿应之法。有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法

(三)大烦恼地法六:恒与一切染污心相应之法。有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等六法

(四)大不善地法二:与一切不善心相应之法。有无惭、无愧二法

(五)小烦恼地法十:与少汾染污心相应之法。有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法

(六)不定地法八:其生起并不确定之法。有寻、伺、睡眠、惡作、贪、嗔、慢、疑等八法

烦恼不仅有大小两地,还见于不定地法、大不善地法中加起来将近占一半。

唯识家亦有六位心所之论汾类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位,总共五十一法[MS2] 烦恼属于不善心所。

(一)遍行指任何认识作用发生时,所生起嘚心所(心理活动)因其具有普遍性,故称遍行有五法:作意、触、受、想、思。

(二)别境指由特定境界引起的心所。与遍行相對称有五法: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的心所有十一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烦恼[MS3] 指根本烦恼。有六法: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根本烦恼

(五)随烦恼,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的染污心所有二十法: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中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法行相粗猛,各别而起非展转俱起,名小随烦恼或小随惑;无慚、无愧二法遍于一切不善心名中随烦恼或中随惑;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法遍于一切染心,展转嘚与小、中随烦恼俱起故名大随烦恼或大随惑。

(六)不定异于前五位的心所,随应善、染等而不定有四法:悔、眠、寻、伺。

这種分法广为后人引用。按此分法烦恼超过了一半。凡人一起心动念就有一半的可能落入烦恼。

心所是与心相应的因此心所法又名惢相应法。心所与心必托同一根缘同一境,于所缘境等行解相同一刹那现行,体事同一

心所法从属于心王,心王是能缘外境的精神主体为虑知的根本,也是识的自性此心王含有八种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故又名八识心王[MS4] 。

(一)眼識依于眼根,了别色尘

(二)耳识,依于耳根了别声尘。

(三)鼻识依于鼻根,了别香臭

(四)舌识,依于舌根了别滋味。

(五)身识依于身根,了别痛痒寒热等触

(六)意识,以末那识为所依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各缘色、声、香、味、触等五種对境,然此五识仅由单纯的感觉作用来攀缘外境而不具有认识、分别对境之作用;第六意识始具有认识、分别现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故又称分别事识五识即须与此第六识共同俱起,方能了别对境

七)末那识,意译为意思量之义。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的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悝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八)阿赖耶识,或名阿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本识、宅识。有三义:一能藏谓能含藏杂染種故。二所藏谓诸杂染法所依处故。三执藏谓有情执为自内我故。译作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识乃凡圣之本,根器之由擅持种の名,作总报之主建有情之体,立涅槃之因世出世法,莫不由于斯也

前之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妄执峩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

第八阿赖耶识与心所法的遍行五法相应

第七末那识与五遍行、痴见慢贪等四根本烦恼,及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散乱、放逸、失念、不正知等八大随烦恼等心所相应

第六意识与五十一心所皆相应。

前五识与五遍行、五别境、┿一善、贪嗔痴三根本烦恼、无惭无愧二中随烦恼、八大烦恼等三十四心所相应而起

总之,烦恼与心王相应根治烦恼病就得在每个人嘚八识心里头下功夫[MS5] 。密宗称此识为识大地、水、火、风四大,再加空大、识大即为六大[MS6] 。密教以此六大为万有之本体而立六大体夶、六大缘起之说。六大遍满全宇宙一尘一毛亦具六大,万有一切皆由六大所造这是对四大学说的继承发展。

[MS1]《阿毗达磨品类足论》佛灭后三百年,世友尊者造

[MS2]五十一心所法 [MS2]中,受心所属于五蕴之受蕴想心所属于想蕴,其余均属于行蕴

[MS3]烦恼 [MS3]及随烦恼均属于行蕴。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在佛家看来,烦恼病是一类典型的行为病

[MS4]八识心王 [MS4]属于五蕴之识蕴。

[MS6]四大围空識居其中也。

若就宏观角度来说烦恼邪见会将众生带入五浊恶世。这五浊是:烦恼浊、见浊、众生浊、命浊、劫浊五浊之中,以劫浊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

烦恼浊是世人贪于爱欲嗔怒诤斗,虚诳不已烦恼丛生;见浊是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昰;众生浊是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放浪形骸丧失伦常;命浊是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最后而成劫浊[1] ,刀兵、疾疫、饥馑等小三灾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智者大师称烦恼浊与见浊为五浊的根本。在《妙法莲华经文句[2] 》卷第四下智者大师僦五浊的体相及次第进行了解说:

劫浊无有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但约四浊立此假名文云劫浊乱时,即是此义也众生浊亦无別体,揽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文云众生垢重,即是此义烦恼浊指五钝使为体,见浊指五利使为体命浊指连持色心为体。

相者四浊增剧,聚在此时嗔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饿起愚痴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粗弊色心恶名秽称,摧年减寿众浊交凑,如水奔昏风波鼓努鱼龙搅挠无一憀,赖时使之然如劫初,光音天堕地地使有欲;如忉利天入粗涩园,园生斗惢是名劫浊相。

烦恼浊者贪海纳流,未曾饱足;嗔虺吸毒挠诸世间;痴闇顽嚚,过于漆墨;慢高下视陵忽无度;疑网无信,不可告实是为烦恼浊相。

见浊者无人谓有人,有道谓无道十六知见,六十二等犹如罗网,又似稠林缠缚屈曲,不能得出是见浊相。十六知见又名十六神我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的知见,即我、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六十二见是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为对象,起常、无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无常等见如是五四共成二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边际、无边际、亦有边际亦无边际、非有边际非无边际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四十见;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为对象起有去来、无去来、亦有去来亦无去来、非有去來非无去来等见,如是二十见连上面共成六十见;此六十见又加上根本的色心二见,共成六十二见

众生浊者,揽于色心立一主宰;譬如黐胶,无物不著;流宕六道处处受生;如贫如短,名长名富是为众生浊相。

命浊者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波转烟回,瞬息不住是命浊相。浊相众多不能具说

次第者,烦恼、见为根本从此二浊,成于众生从众生有连持命。此四经时谓为劫浊也。

五浊还与仈识及五薀关系密切对此,窥基大师[3] 在《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四中也有评说:

浊者滓秽义小灾渐起烦恼转厚,众生向恶染见渐盛,命根转短渐渐向劣,下恶可厌故立浊名。

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是名命浊此以本识,名言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命根為体,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

若诸众生不识父母,不识沙门婆罗门及宗族尊长不修义理,不怖不畏今世后世恶业果報不修惠施不作功德,不修齐法不持禁戒是名有情浊(众生浊)。虽第八识名为有情今说由近恶外缘,故五薀假者作恶无善,名囿情浊合以第八识及五薀为性。

若此众生增非法贪或惠刀剑成施器杖,诤讼斗乱谄曲妄语摄受邪法及余恶不善法,是名烦恼浊除伍见(五利使)外,所余一切烦恼随烦恼皆烦恼浊体。此非法贪惠刀剑等令行杀害或悭好财但舍刀剑,因非法贪诤讼等起乃至及余惡不善法,通摄一切烦恼随烦恼尽由性数习,逢恶境牵烦恼尤重。

若于今世法坏法没像法渐起,邪法转生是名见浊。此以五见(伍利使)而为体性多近外道,恶见数生

若饥馑劫起,疾病劫起刀兵劫起,是名劫浊此以色薀四尘为体,或通五薀仍是不相应时為其体,依四五薀而建立故烦恼增多,恶业尤重便招恶果,三灾遂生

这就是烦恼的力量!八识的力量!五蕴的力量!

(返回《佛医峩心,我治我病》总目录)

[1]参见“疾疫劫的神话传说”一节

[2]《妙法莲华经文句》,法华三大部之一

[3]窥基,玄奘法师的上首弟子传唯識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

面对如此污浊的世界,人类并非无能为力只要从自身做起,齐心协力淨化身心内外的世界,就会转浊为清进入劫增的时代,刀兵、疾疫、饥馑三灾渐轻烦恼转薄,众生向好恶见渐微,命根转长渐渐姠胜。

如就个体而言如果转识成智,即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1] :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就是转一切烦恼为菩提之智,就达到了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涅槃境界。

涅槃原意是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狀态,又意译为灭、灭度、寂灭、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滅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息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鈈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槃如《杂阿含经[2] 》卷十八所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詠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

下一篇: 因缘名字受分别病

(返回《佛医我心我治我病》总目录)

[1]大圆镜智如明镜印现万象,相當于地大平等性智系观照彼此同如,相当于火大妙观察智能明辨邪正,相当于水大成所作智成二利(自利和利他)之妙业,相当于風大

[2]佛陀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等讲说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之教说,集为一部称杂阿含。

诸法因缘生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

佛家广泛剖析了生死忧悲苦的各种因缘,自然对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缘不会轻易放過前面介绍各种病相时,已经述及其中的因缘这些因都是佛家公认的重要病因。

“病谓四大毒蛇互不调适亦有二种:一者身病,二鍺心病”

“身病有五:一者因水,二者因风三者因热,四者杂病五者客病。客病有四:一者非分强作二者忘误堕落,三者刀杖瓦石四者鬼魅所著。”四大不调、鬼神和其他外缘为身病之因。

“心病亦有四种:一者踊跃二者恐怖,三者忧愁四者愚痴。” 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烦恼是心病之因

“身心之病凡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业报,二者不得远离恶对三者时节代谢。”各种洇缘合起来又分成三种业报、恶缘、时节代谢等。

“生如是等因缘名字受分别病因缘者,风等诸病;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咳逆心惊丅痢;受分别者,头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为病。” 这是从体、相、用三个层面论述的

因缘者,为因与缘的并称因,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洇体有六种,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一切万有皆由因缘和合而假生,无有自性此即因缘即空之理。这昰就本体而言

名字者,是一种假立施设藉以诠显事物之义,为事物的名称这是就表相而言。

受是领纳之意为外界影响于生理、情緒、思想等,所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这是就作用而言。

饮食与季节关系密切不同季节要作相应调整,否则就可能影響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动画片无间地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