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香港的偏见某部分人对大陆人的偏见,应该采取一个怎样的

觉得台湾/香港人一直对大陆都是酸溜溜的 很有偏见,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这个结果?台湾/香港人对大陆最真实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我今年20岁,在北京整整7年,台湾人。我初中来到北京,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我在北京上的初中,然后现在上大学,男朋友是陕西的,未来应该是会一直呆在北京。我对大陆的感情很复杂,对台湾的感情更复杂。刚开始,初中嘛,还小,觉得台湾哪哪都比北京好,但是如果你把台湾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省份,谁不认为自己的家乡最好呢?当时一个男同学问我:“你觉得台湾好还是大陆好?”我说当然是台湾。初中时,我对两边的感情还是比较明晰的,我明显偏爱台湾,心里一点儿也不会矛盾。我当时觉得北京哪哪都不顺眼,08年的时候,我觉得北京没有遍地的7—11,没有夜晚热闹的夜市,没有台湾的热情礼貌。但是同时让我惊奇的是大陆学生口才真好,在台湾同学上课都是不敢说话的,上课回答问题回答的太正经,会被同学笑,说干嘛那么听话之类的。我上的是北京当地普通的初中,同学有北京人,各省的都有,大家对台湾人还是比较好奇,每次一知道是台湾的不免问我几个问题,不外乎,你觉得台湾好还大陆好,你们台湾人讨不讨厌陈水扁,等等。刚开始,我会认真回答,我当时童言无忌地畅谈着台湾的各种美好,然后说大陆怎么怎么不好,对方时而辩护大陆,时而倾羡台湾。我觉得好不得意。后来,北京开始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我爸妈都是台湾人,他们也会受大陆的影响,但是远远没有我和妹妹在学校来的多,他们经常会说,大陆人怎样怎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反感父母这样地抱怨,我开始袒护我的第二个家,还有我第二批老乡(在此不仅仅指北京,泛指大陆),我总会跟我妈说,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就往大陆身上扯,哪里都有好人坏人,好事坏事,不要乱归因。每年回台湾,我的亲戚朋友总会问大陆怎么样啊,他们那是不是很怎么样怎么样的,我每次都要挨个解释一轮,说他们对大陆存在的误解,每次听到大家这么误解,总是很不是滋味。当然,大陆也存在对台湾人的误解,比如说话嗲之类的,这种女生确实存在,但是真的有限,比如我,比如我大批的表姐表妹,有很多大咧咧的也是不计其数。还有些人,毫无理由地倾羡台湾,我刚来的时候,还会觉得挺自豪,但是很快地我就开始反感。我觉得,根本不了解就去爱一个地方,其实就像爱一个陌生人一样,是可怕的。后来,来的日子长了,被问地次数也不计其数。有很多人,一知道我是台湾的对我的态度就会因此改变,其实挺好理解的。但是我更喜欢,不被区别对待的感觉,而是真诚地对待你这一个人,而我男朋友便是如此,他是我初中同学,他一开始就不是像有些人是因为你的台湾的,觉得新鲜有趣而接近你,而是慢慢相处觉得人合得来才靠近。扯多了。我对大陆的看法,其实就是地方大,一切皆有可能,再加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可能性成倍增长。我觉得大陆人大部分比较活泼,大气,说话大方,直爽,有想法。我觉得大陆男生很好,我男朋友很好,真的很好。用我妈的话说,大陆的老婆是最大的。其实,我回答的有些不靠题,但是我真心希望更多人看见,因为我觉得太多太多的误解在两岸人之间,太多太多的偏见在我们的眼中,唯有相互了解,才能发现彼此的美。有差异,但不是优劣之分,我爱台湾,同样爱大陆,因为我的未来在这里。我希望未来是在大陆度过美好的一生。这是我对大陆最真实的看法,和憧憬。第一次用心答题,谢谢大家能够看到这里。
土生土长香港人,大学期间到了北师大。在北京快五年了。这几年和几个北京好兄弟一起创立了一个小公司,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未来的事,我不知道,起码我在北京收获了专业知识、友情以及事业!以下的文字可能会有点散乱,看到这问题后,在京的点点滴滴、每个画面都在脑海中不断涌现。北京对我来说有太多的苦与乐了。我尽量依据刚来北京到现在为中轴,随着时间的推移,讲讲北京如何让我成长以及我对北京的感情。虽然香港从97年回归祖国。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制度、母语、社会情况等因素,香港跟祖国有很多的不一样。加上两地人民的来往并不是那么多。我们这些90后的香港孩子,对祖国是有各种不了解。我们了解大陆的途径寥寥可数,基本上只有从报章以及媒体上接触到,可惜,现代媒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只会报道不好的事,因为八卦、坏消息最好传播。我们只能透过传媒,看着多少大陆旅客在香港如何不守规则,大陆旅客如何“抢夺”香港资源等等。这些报道。然而,换个角度看,其实每个国家与地区都会有好和不好的人,然而香港媒体很多时候只选择性报道。再换句话说,其实大陆旅客来港是能够促进香港整体经济,各行各业都因此受惠,各行业老板和员工都很高兴。这些方面当然不会被报道。所以我觉得导致两地不了解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传媒的因素。第一章:强势爸爸使我开始了大陆闯荡之路!在这个背景下,普遍香港年轻人对大陆可以说只有片面的了解或者误解。想当年备战DSE考试(香港高考)前夕,我们需要填写本地大学志愿表。在那个时候中港两地已经开启了大陆高校面试招生。就是说,如果你在香港成绩不错,加上有校长推荐信的话,你可以同时填写申请香港的大学以及申请大陆的高校。大陆各高校受到你的申请后,看到你成绩不错将会安排面试,面试通过,香港学生就可就读大陆的高校。当时的我,就跟现在的香港年轻人一样,对大陆根本不了解,甚至有点轻视大陆,我根本没想过要回大陆。然而,我爸执意要我报名参加。(我爸很早就跟大陆有生意来往,他一直见证着大陆的发展和机会)。我俩更因此大吵一顿,冷战了好一段时间。最后,DSE成绩出来,我考不上港大的心理学,只能进香港城市大学或理工大学的工程系。我的心一直都想读心理学,我完全不想读工程。另一方面,北师大以及复旦的面试结果也出来了,两边的心理学都愿意收我,而且我爸的态度也软化了,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和我一起分析到大陆的好处,最后,我选择了北师大,到了北京接受全国最牛的心理学本科!这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感谢,我爸!我无悔选择了来到北京,来到北师大!第二章: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感谢这些年一直照顾我的你们!于是,那会普通话烂的像古天乐的我,来到了北师大,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就单单在北师大那几年,足以让我慨叹世界之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先不说世界各地来到北师大求学的精英,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精英来到北师大。你会发现(说给香港朋友们听的),论数学能力,我们比不上大陆同学(很多来到大陆读大学的香港同学,高数每年必挂)。论英语能力,我们或许在口语上占到点优势,然而大陆同学的努力与认真,在写作和阅读上,都要比香港人用功。而且我自己就认识很多能说标准美音英语的大陆朋友,我们都能用流畅英语聊天。然而我的英语需流利,却带着一股香港腔。在科研上,我们做不到大陆同学的专注和热气。或许很多香港人会反击说,你是不是被大陆洗脑了,我们是国际城市,我们从小就有国际视野。我会这么跟他们说,随着大陆的腾飞,大陆大城市的经济水平已经快要追上香港,很多已经超了香港。要比见识和阅历,我就认识很多大陆朋友,家庭教育良好,出国旅游见识,而且十分用功,方方面面都要比咱们优秀!这么说,并不是说香港越来越不行。而是,我们部分香港人会有一种莫名而来的“优越感”(我相信每个大城市的居民多多少少都会有),唯有放下这种虚荣心,真切的看看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优点,才能不断进步。我在大陆同学身上学到了,专注与努力。由于我那时,普通话实在太烂了,导致我每次讲话,都会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不过恶意取笑的很少,而且都特别照顾我。无论你的学业,我的生活还是工作,我都感谢你们这些年。!我就不一一道谢了。另外,我最喜欢大陆的一个点是,我认为大陆比香港更重人情味,更会和你走心。尤其是北方人以及东北人。真的可以为了兄弟,抛头颅洒热血,两胁插刀在所不辞。可是,在香港真正谈感情的兄弟很少,真的遇上困难要帮忙时,香港人考虑的第一不是感情深不深,而是多多少少的掺杂了利益和计算后果等。当然,我香港的真心兄弟也有,这些纯粹的是我个人感受而已。第三章:重新出发在北京,北京我的第二个家北京已经渐渐的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以前,我放假到家,我都会说“我要去北京了”。可是,现在慢慢的变成“我要回北京了”。我在北京收获了很多,我就不一一细讲了。直接上图!我又爱又恨的Jessica!在北京终于练就了我想要的身材!哈哈哈哈!最后感谢各位兄弟们一直的陪伴和支持!我爱大家!内地孩童香港小便致冲突 超6成网友称港人有偏见_网易新闻
内地孩童香港小便致冲突 超6成网友称港人有偏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孩子香港街头小便,内地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2.香港青年拍照,多名网友澄清,母亲是用尿布接着,只打了拉车人的手。3.女孩父亲与拍照者激动争论。新华社发文谈“内地小孩香港街头小便”之辩据新华社电
日前网上流传一条短片,一对内地夫妻在香港街头让小孩在路边小便,引来一名香港男子不满,举机拍摄,引发双方推撞冲突。事件在内地和香港引发争论,有人指责当街小便行为不文明,有人替年轻夫妇辩说这是“出于无奈”,还有人认为内地游客在港不文明行为被放大镜检视,是一种歧视。意见1 香港旅游配套设施滞后香港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冲突事件是个案,对内地人怀有敌意的港人是少数,但是其暴露的深层次问题,比如来港游客过多影响港人生活、旅游配套设施滞后等,特区政府应予重视并寻求解决。香港明爱屯门马登基金中学署任校长袁国明说,在公众场合小便确实不雅,内地夫妻当然是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能就近找到厕所,他们还会让小孩当街小便吗?他说,并不认为内地同胞在个人卫生习惯上会有太大问题,其背后折射的深层次矛盾,是开放“个人行”导致内地游客大增后,香港相关设施配套的滞后。游客在洗手间前大排长龙、普通市民生活受到游客影响……袁国明表示,这些问题出现时,仅将矛头对准内地游客,抨击其素质低,或指责内地文明礼仪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失偏颇。他认为,特区政府应反思在制度建设上的缺失。例如,增加公厕的数量,尤其是游客常去的地区,并做好相关的指示与指引。意见2 港人拍小女孩私处,父母生气情有可原不少内地网友对年轻夫妇的行为表示理解。有网友表示,从视频上看,小孩便溺的地上没有湿,母亲专门用纸尿片接住,并且将纸尿片装入袋子里提着。与此同时,小孩父母是因为港人拍到了小女孩的私处才夺走记忆卡,情有可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副主席彭长纬认为,不文明的内地游客只是一小部分,并不代表所有内地人,正如拿手机去拍小孩私处的也只是个别香港人,不能代表700万香港市民,双方及媒体要以平常心看待这些事,避免小题大做,导致矛盾更加激化。意见3 当街便溺对小朋友成长不好对小孩父母做法不认同的声音也不在少数。网友“一毛不拔大师”认为,父母给小孩形成了“可以在外面随便脱衣服”的心理暗示,如此家教并不妥当。还有网友指出,即使洗手间人多,也应该在其附近或者找个僻静、人少的角落解决问题,而不应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当众小便。■数据
2.8万人:港人对内地有偏见3500人:该治理内地人陋习新浪微博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对视频中的内地父母表示支持。截至记者发稿时,超过2.8万人认为“洗手间要排队,但孩子尿急当街小便可以理解,香港人对内地人还是有偏见”;还有3500多人指出“内地餐馆里、地铁上这种现象更多见,支持报警,就该治理一下内地人的陋习”。在另一项新浪组织的调查中,在被问及“对于小孩在街头小便”的态度时,61.5%的表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理解,23.8%表示能接受,只有不到15%的人表示不能接受和说不好。■新华时评
小处不可随便,小题岂宜大作?
一件生活小事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与之前发生的数起类似事件,都被一些人解读为内地与香港“文明的冲突”,引申出“一国两制”下两地民众相处之道的大话题。小处固然不可随便,但小题也不应大作。一些赴港内地游客的“脱序演出”只是个别行为,香港同胞对此有所抱怨,进行纠正,并非不可理解。但具体到这件事情上,似乎并不能只怪内地游客不讲文明、不守秩序,当地公共设施不健全、引导服务缺失,才是导致孩子无奈街头小便的原因。内地与香港历来交往密切,合作互惠,香港回归后更是互相守望相助。秉持同胞心、骨肉情,坦诚面对、理性解决交往中遇到的新问题,民众彼此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包容,才是应有的相处之道。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部分香港人对大陆体制仍存在偏见式对抗
'正在加载中...'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李霞]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网个人中心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禁播的香港纪录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