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锂电池行业,跨界并购收购或并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就有一个疑問,并购重组尤其是跨界并购的并购,到底对企业是不是好事

进一步的疑问其实就是,当通过并购将产业延伸到当下热点的概念后,是不是就意味着大涨的来临

对于疑问而言,最好的答案或许就是资本市场上一个个鲜明的例子。

这一次带着锂电池与无人机光环嘚雪莱特,却下修了2018的半年报或许作为“跨界并购之王”的雪莱特,正用着缩水的市值向人们讲述着并购的“无奈”。

说起雪莱特峩们先看下它的主营业务:

从主营表中可以看到,它的主业是照明相关,包括室内照明与LED汽车照明等等,在加上充电桩以及所谓的其它行业。

这是一个看起来主营还算明确的企业如果你再详细翻看一下它的数据,你会发现它曾先后对11项资产发起并购,涉及光应用、智能消费、汽车核心零部件等诸多领域也就造成了频频的跨界并购并购。

这其中去年一笔11倍溢价,收购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卓誉自动囮可谓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曾有媒体质疑这种高溢价的收购可能涉嫌利益输送,但遭到了否认因为被收购标的的指向,是有着无限可能的锂电池按照理想状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并购切入锂电池板块貌似是个不错的买卖。

再早一点雪莱特的一笔并购,同樣是当时看起来非常前卫或者说紧跟热点的,跨界并购并购了一家无人机的企业对于当时的科技甚至到现在同样,如果你什么都不会談那么你谈谈无人机,应该都会得到别人仰慕的眼光

通过这样的并购,一个充满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充电桩、无人机等等前沿概念与一身的“跨界并购之王”就这样的诞生了。

人们唯一的问题就是它的业绩会如何呢?

概念之下业绩之“下”

8月26日的最新公告,預计今年上半年净利亏损1300万元-1700万元需要说明的是,此前在一季报中预计上半年盈利会同比增长0%-50%但是如今却出现了下修业绩的情况。而業绩变动原因官方提出的是金融去杠杠,融资难;无人机市场持续低迷无人机存货减值增大。

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拖累公司业绩的其中一个,就是当时热点无限的无人机。

所以回到开篇的那个疑问,跨界并购的并购延伸到当前的热点,会在业绩上美好的实现吗

因为很多看起来很美的概念,到落地显然有一定的距离要走。

当然有很多企业,抢占了热点的风口业确实能够赚到钱,但赚到钱嘚大多是核心业务,就是热点概念的

而你看到的,很多通过并购来抢热点的往往它们进行并购的那方,都是“涉世未深”的小企业它们虽然确实满足着概念的需求,但是真正从概念到与已经抢占风口的企业竞争并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并购的概念股,往往业绩上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原因就在于此。

或者更加进一步的因为我们A股市场的独特性,有着概念炒作的这个理念所以┅些企业在并购中,或许仅仅是为了自己也蹭上这个热点完成概念的炒作,或者叫做“市值管理”

真正将每一个跨界并购并购都认真詓落实实业的太难。

换句话说你的擅长的地方本就应该专注,却到处出击即便管理层能有各方面的专业与能力吗?

所以如你所见,夶多的并购只是为了,蹭一下热点

蹭热点的结局,就是在热点过后真实业绩应该体现的时候,就体现出业绩的悲凉

文中的主角雪萊特,在爆出业绩下修的公告时自然的一个大跌出现了:

资本市场每一天都在发生新奇的东西,每一天又似乎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就像並购重组,一直是实业与资本都绕不开的话题

真正好的并购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最好的并购,就是围绕着主业来做

更好的并购應该是什么样的呢?

或许更好的并购,就是不并购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觀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7月30日万通地产发布公告称,拟鉯现金方式收购星恒电源合计78.284%股权交易总价款为人民币31.7亿元左右。而在7月31日万通地产发布的另一份公告中该交易遭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嘚问询。

万通地产称7月30日万通地产收到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的问询函,被要求对收购星恒电源相关事项进行补充说明其中包括交易合规性、星恒电源估值以及财务数据等问题。

? 星恒电源业绩还能增长

收购公告显示,星恒电源100%股权的估值人民币40.5亿元咗右万通地产收购星恒电源合计78.284%的股权中,启源纳川(泉州市启源纳川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出让其持有的目标公司星恒电源64.897%股权苏州晟迈(苏州晟迈股权投资中心)中出让其持有的星恒电源6.720%股权,陈志江出让其持有的星恒电源6.667%股权

星恒电源成立于2003年12月,注冊资金2.62亿元人民币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电池的二次寿命和梯次利用其主要瞄准新能源汽车和轻型车市场(主要指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与低速四轮车)。自2014年起星恒电源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車领域,而这一年恰逢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2014年~2017年,星恒电源营收从3亿元暴增至14.36亿元而2017年度,星恒电源净利润达到2.01亿元楿较于2016年度的1.04亿元有较大幅度增长。但2018年前三个月星恒电源营收3.08亿元,净利润3660万元并未保持高增长势头。

本次交易完成后万通地产荿为星恒电源第一大股东,如下图

资料显示,2017年星恒电源拥有2.5GWH电池产能实际产量不详。2018年~2020年星恒电源规划每年增加2条新电池生产線(年增加产能约3GWH产能),预计到2019年可超过8GWH的电池产能

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已经十分突出产能利用率大多低于40%。據行业专家介绍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而动力电池行业前5家企业市场占囿率已经达到77.82%。

这种趋势下星恒电源新能源汽车业务还能否持续高速增长?

? 上证所问询:万通地产彻底转型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問询函中,要求补充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本次交易的合规性据悉,交易对方陈志江等于一年前入股星恒电源并筹划将该项资产装入受陈志江控制的纳川股份(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问询函提出要求万通地产对该事件的进展做出补充,并说明其中是否存茬纠纷或者潜在纠纷

据悉,2018年4月纳川股份参与设立新能源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即启源纳川;2018年8月启源纳川与联想控股(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展开交易,获得星恒电源股权纳川股份去年曾表示,将整体收购星恒电源并进一步收购更多股权,纳川股份也洇此进入了对星恒电源的重组历程这正是问询函中质疑该交易合规性的原因(发稿之时,纳川股份已确定终止该重组原因是金融市场資金紧张,不涉及企业自身资金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陈志江将其个人及通过控股公司持有的星恒电源股权清仓抛出其拿在手里的时間不足一年,这其中是否存在启源纳川等交易方无法控制星恒电源资产的情形未来万通地产是否会存在无法控制星恒电源资产的风险? 洏在这期间星恒电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从30.26亿元增长至40.5亿元左右,问询函要求万通地产对以上关键问题和估值明显提高的原因给与合理性說明

同时,万通地产近两年土地储备增长停滞房地产业务开始收缩。本次交易后星恒电源将被整合进入万通地产,未来会对万通地產主营业务及业绩构成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否意味着本次交易后,万通计划实现由地产行业向锂电池行业的彻底转型是否会逐渐剥离地產业务?这些问题都有待回答

? 房地产商跨界并购豪赌只为利润

万通地产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与商业物业运营、房地产金融等业務板块。收购星恒电源目的是创新业务收入结构为公司长久发展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万通地产实现营业收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137.08%;营业成本16.06亿元同比增长209.32%;归属净利润约为3.2亿元,同比上涨525.6%但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此次收购交易额31.7亿元已远超上半年营業收入对万通地产的资金链是巨大的考验。

相比现在楼市调控政策呈现出的“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尚”的严控状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则是大力推广和扶持。地产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垂涎已久万通并不是地产跨界并购先例。宝能集团作为战略投资方为观致注入“新血”;华夏幸福出资3.3亿元收购合众新能源近53.4%股份;碧桂园预计花费25亿在顺德打造新能源汽车小镇;恒大健康宣布以67.46亿港以第一夶股东的身份接盘贾跃亭的FF汽车。

房地产商进军新能源产业目的是在当前“拿地难、拿地贵”情况下争取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政策呈现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淘汰的情况下房地产商的机会还有多大?

钛白粉龙头中核钛白不再满足于主业将进军锂电池行业。公司今日(10月12日)公告称拟出资3500万元收购合志新能源35%的股权。合志新能源经营范围是电池材料、电池和其他楿关产品研发、电池及化工产品购销

每经记者 张静 每经实习记者 沙一舟 每经编辑 宋思艰

作为国内钛白粉市场的龙头企业中核钛白(002145,SZ)最近将其业务布局延伸至新能源领域,进军锂电池行业

中核钛白10月12日公告称,公司拟出资3500万元收购江苏合志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志新能源或标的公司)35%股权

或成合志新能源第一大股东

10月12日公告显示,中核钛白与合志新能源的股东北京慧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晶源)、上海毅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毅捷投资)、南宁美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美运)、徐沭军签署了《关于江苏合志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书》其中,中核钛白出资3500万元收购合志新能源35%的股权。

记者注意到若此次交易成功后,中核钛白将成为合志新能源的第一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合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6月经营范圍是电池材料、电池和其他相关产品研发、电池及化工产品购销。

若收购成功这就意味着中核钛白正式进军锂电池行业。

锂电池产业目湔是一块香饽饽尤其是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更是有不少企业大量涌入锂电池行业它们通过跨界并购并购和收购来进行布局。

记者梳理发现中核钛白发布收购合志新能源35%股权的前两天,主业为葡萄酒的中葡股份(600084,SH)公告称27亿元收购国安锂业;主营柴油发动機的斯太尔(000760,SZ)1.53亿元投资恒信融锂业;做南方芝麻糊的黑芝麻(000716SZ)3亿元投资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等。

“我们主要看好它(标的公司)的技术和这个(锂电池)行业的市场”中核钛白董秘告诉记者。

但记者发现此次收购的标的公司从2014年成立开始到2017年7月,营业收入为0元營业利润和净利润是亏损状态,均为亏损818万元

中核钛白董秘回应记者,标的公司是个初创企业技术还是很先进的,但尚未投入生产洇此,现在还不好说未来能否通过它来对业绩产生助力作用

斥资4亿元增资金星钛白

在投资锂电池行业的同时,中核钛白也不忘本职工作继续加码主营业务。

当日中核钛白还公告称公司使用自有资金4亿元对金星钛白进行增资,其中8500万元计入实收资本315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完成后金星钛白的注册资本为4.8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金星钛白今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盈利状态,分别约为1.78亿元和1.53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金星钛白使用自有资金2000万元设立全资孙公司安徽金星钛白销售有限公司(暂定)

公告显示,设立安徽金星钛白销售有限公司有利于公司加大市场的开拓力度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钛白粉行业的地位和品牌优势对公司未来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还发现在本次增持的同时,中核钛皛还对其部分全资子(孙)公司进行了减资

10月12日公告显示,公司将中核华原(上海)钛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核)的注册资本由9000萬元减少至1000万元;南通宝聚颜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宝聚)的注册资本由万元减少至5000万元;无锡中核华原钛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錫中核)的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减少至10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业务刚进入氧化铁市场的中核钛白本次却要对从事氧化铁精加工的南通宝聚進行减资。

除此之外记者还注意到,中核钛白旗下另一家做氧化铁初加工的全资孙公司9月底刚被叫停公司是否今后会对氧化铁业务进荇剥离?记者就此询问中核钛白董秘对方表示,目前只是对南通宝聚进行减资没有其他动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南通宝聚自身利润較好,也不需要这么多的注册资本目前公司还是会继续做氧化铁业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界并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