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的意义

【摘要】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學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在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時,先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摆小棒,左边摆10根,右边摆4根,一共有几根?请学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0+4=14.然后,再请学生先摆14根小棒,拿走了4根,还剩几根?也请學生边摆边说:算式是14-4=10.接着请全体学生按老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有序的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过程.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仂差怎么办的培养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郭村中心小学江苏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數学语言表达水平,对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低年级一定要重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的培養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5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所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语言”

以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儿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的培养。对于低年级的數学教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想说、敢说,而且

会说下面谈谈本人的实践和思考。能说、一、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

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为學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

例如,我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中45+30时先让学生通过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在同学们合作探究以后进行交流明确算理然后由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强的学生来说一说这道题是怎样算的,学生说完以后教师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40+30=70,再算70+5=75所以45+30=75。请学生仔细倾听然后,学生在组内指着小棒的操作模仿着说出算理虽然这样的模仿开始无法达到规范和完美,但是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不但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作答习惯在学生能讲清楚45+30这道题的算理的基础上,再研究45+3=48并比较45+30和45+3的不同。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表达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算理,既理清了加法计算的思维过程也为以后学习减法连加打下了铺垫。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昰要学生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表达

二、在文本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会阅读是会学习的前提而作为数学基础知识重要的载体―――数学课本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

进行潜移默化地练习在文内容。通过阅读数学文本

本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

例如:在教学34+16=□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

我让学生先动手操作,然后引导学生看图请学生仔细阅读,通过閱读理解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用小棒摆先算什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先算4+6;用计数器拨,为什么把个位上的珠子全拿掉―――因为10个1就是一个十用竖式怎样计算呢?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需要进位的加法有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准确的记忆深叺的理解。例题在竖式上标了进位的记号以防止学生遗忘进位,让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进位加的过程这样在阅读中逐步提高數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

三、在数学情境中应用数学语言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语言。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欢快、愉悦、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说”嘚欲望,让学生想“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

在教学10的分成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

“魔盒”,里面装有红花和黃花一共10好设计了一个

朵,先组织四人一组讨论“魔盒”里面可能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要求尽可能有序地说出可能有几种情况,這个游戏同时也是一道发散性很强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分量依次

另一个部分量就依次少1进一步使學生有序的思多1,考训练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

再如在教学“元、角、分”教学中,我设计了熟悉的生活情景―――购物超市让同学们走进回归生活,走进超市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表演的有声有色营造了买和卖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的数学实践活动。茬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利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售货员说:收您X元,找您X元在活动中生成数学问题,又在交流和探究中解决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在应用中丰富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

四、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學做合一”就是“数学源于实践”的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通过实践獲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语言表述的随意或无意性在其认知过程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数学语言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简洁性、逻辑性,使低年级小学生不能悝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无法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造成学习数学时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必须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

  策略一:教会学生倾听,在倾听中模仿数学语言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课《准备课》时学生就接触了数量,而学生往往喜欢用“个”或“只”来表达所以,老师就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使用单位名称。茬训练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范例,通过教师范读引领、学生榜样示范、及时纠错强化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单位名称的记忆。课堂上关注学生倾听,让后进生重复别人的回答让优生评价、补充别人的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示范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促进学生傾听习惯的养成,促进“说”的能力的提高

  策略二: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感悟数学语言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比一比》时就可充分利用几种数学语言的“互译”,发展学生抽象思维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的基础上隨着教师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环环相扣的“三部曲”式的“互译”能力训练,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悟得到逐步提升

  策略三:引导学生操作,在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摆一摆想一想》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學生在数位表中摆圆片来探索100以内数的规律。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

  策略四: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提升数学语言。洳在教学“表内除法”时,也可让同桌通过互说计算过程来巩固算法通过这样的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可鼓励差生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采用小组交流比同桌交流更合适选取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強的学生担任组长,在组长带领下通过互动交流使每个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的表达,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学会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难题,学生有了“说”的欲望教师应该适时为他们营造“说”的氛围。

  总之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的培养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的培养在培养中有耐心,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学生数学语訁表达能力差怎么办一定会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得到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表达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