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67书法67史,萧何月下追韩信有多牛

汉相萧何《书势法》赋予大狂草天人地合的书法气势 时间: 15:33 作者:一冰 来源:未知
汉相萧何《书势法》赋予大狂草天人地合的书法气势
汉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用兵理念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的《书势法》对于书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狂草的书法气势源于汉相萧何《书势法》。
萧何《书势法》原文:
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遣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合藉于阴阳。每欲书字,喻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用笔。且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
文出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所载萧何《书势法》
一冰释文:
书法的气势和法则如同将帅登阵。将帅登阵,要气壮山河,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要有坚定的必胜的信念。变通并在腕前,是指书法布阵(当今书法的阵地主要是纸张。纸张有长短、大小、宽窄、厚薄等,且形状多式多样)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的每个文字的形态和气势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定要随机(阵地)应变。其核心是变通。变,是指字的形态。要求每个字的形态及点画要有变化;通,是指书法通篇的气势。要如入无人之境,一气贯通,一气呵成。要字字有联系,行行有关联,气势如虹。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意在笔(手腕)先。安排文字,如同调兵遣将、排列阵势。文武(文阳武阴,文为阳字武为阴字)的调配、派送尽在笔(作战的指挥棒)下。要让书法的形态和气势神出鬼没,必须合理运用和布局书法阵地的奇正、仰卧、露藏、刚柔等字形字势。书法的视觉冲击力、大开大合的形势在于妥善应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于使字的大小、长短、宽窄、曲直、粗细、疏密、向背、方圆、浓淡、燥润等达到阴阳平衡。每当想要动笔书字时,如同要下到军队驻扎的营房,必须经过稳妥周密的思考,才能动笔。并且要把笔当作心(人之心者,至高无上,天也),墨当作手(手者,人也),书法当作意(意者,志发于纸形成意境,地也),也就是说要达心手意三合亦即天人地合的境界。依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书写,书法的气势和形态自然就美妙了。
笔者感悟:
中国书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自从文祖仓颉造字以来,古圣先贤前仆后继,为我们编著了博大精深的书法经典。但是,多年来,中国书界对书法的认识众说纷纭,在写字的层面上争论丑书俗书无休无止。由于书界远离古圣书法经典,致使大众对书法的优劣、美丑难以辨别,也使书法难以创新和发展。尽管有些书法理论家研究了一些古人经典,并写了一些书法感悟,然而终因没有真正理解书法经典的真谛致使无法道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是什么,更无法书出古圣先贤所想象所要求的书法!
今天,国家通过长久运行,确认寻宗问祖,大力弘扬国学传统文化才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象征和代表中华民族气质的排行十大国粹之首的书法,也到了必须寻宗问祖的时候啦!让大众听听从仓颉造字到秦汉晋唐的创造书法的老祖宗,祖师爷是怎样教导我们作书的,书界才能迷途知返,从而知道什么叫书法,什么样的书法才是美的、雅的而不是丑的俗的,从而进入正确的书法学习和创新的轨道。
萧何这篇《书势法》,总结起来,是告诉我们在作书前要有将帅登阵的心态和变通即字的形态变化、气势贯通的意念;作书时要体现阴阳平衡的目标,要具有奇正、仰卧、露藏、刚柔等字形字势,使之神出鬼没、大开大合、气贯长虹;作书还要具备天人地三合的条件,书法的形势方得自然之妙。
《书势法》还告诉我们,阴阳平衡是书法的总纲和目标,天人地合是书法的条件。但要实现阴阳平衡,其中的关键,笔者认为还得依靠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方能达到,因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靠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实现。这就要求在书法之中融入五行,即融入金水木火土五行。大狂草书体之五形五行:圆金弧水长木尖火方土。笔画五行主要体现在十五种形势中,表现在:圆、刚、硬是金的表现;弧、弯、润是水的表现;长、宽、直是木的表现。尖、艳、燥是火的表现;方、厚、稳是土的表现。这十五种形状在书法中的合理运用,书法自然就产生气象万千的阴阳平衡状态。
有阴无阳、有阳无阴的书法,叫一条腿走路。纯金纯水纯木纯火纯土的书法叫五行单一或五行不全的书法。用人体形容就叫五脏不全。
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制化、天人地合这三大原则,是人类空间环境策划和道家修身养性、中医治病开方的最高准则,也是最为吉祥、最为美好的准则。是人世间最求的目标。三大原则中,天人地合是条件,五行生克制化是方法,阴阳平衡是目标。三大原则同时运用到书法领域,书法就可进入高的境界,书法家向大众传送的就是吉祥与美好。
萧何打造了中国史上唯一的全民习书时代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县人。秦末佐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刘邦称帝,拜为相国。萧何颁发了一道&要做官先练字&的律令,使汉代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全民习书时代。据《汉书&艺文志》载,&汉兴,萧何草律,亦着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萧何深思题匾的故事
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每一个字都写得那么有气势。前来观看的人拥挤得象潮水一般,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友情链接:汉相萧何《书势法》赋予大狂草天人地合的书法气势
我的图书馆
汉相萧何《书势法》赋予大狂草天人地合的书法气势
一冰汉相萧何是中国书法史上把用兵理念引入书法的第一人。他的《书势法》对于书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大狂草的书法气势源于汉相萧何《书势法》。&萧何《书势法》原文: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遣于笔下,出没须有倚伏,开合藉于阴阳。每欲书字,喻如下营,稳思审之,方可用笔。且笔者心也,墨者手也,书者意也,依此行之,自然妙矣。文出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所载萧何《书势法》一冰释文:书法的气势和法则如同将帅登阵。将帅登阵,要气壮山河,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要有坚定的必胜的信念。变通并在腕前,是指书法布阵(当今书法的阵地主要是纸张。纸张有长短、大小、宽窄、厚薄等,且形状多式多样)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的每个文字的形态和气势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定要随机(阵地)应变。其核心是变通。变,是指字的形态。要求每个字的形态及点画要有变化;通,是指书法通篇的气势。要如入无人之境,一气贯通,一气呵成。要字字有联系,行行有关联,气势如虹。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意在笔(手腕)先。安排文字,如同调兵遣将、排列阵势。文武(文阳武阴,文为阳字武为阴字)的调配、派送尽在笔(作战的指挥棒)下。要让书法的形态和气势神出鬼没,必须合理运用和布局书法阵地的奇正、仰卧、露藏、刚柔等字形字势。书法的视觉冲击力、大开大合的形势在于妥善应用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于使字的大小、长短、宽窄、曲直、粗细、疏密、向背、方圆、浓淡、燥润等达到阴阳平衡。每当想要动笔书字时,如同要下到军队驻扎的营房,必须经过稳妥周密的思考,才能动笔。并且要把笔当作心(人之心者,至高无上,天也),墨当作手(手者,人也),书法当作意(意者,志发于纸形成意境,地也),也就是说要达心手意三合亦即天人地合的境界。依照这样的方法进行书写,书法的气势和形态自然就美妙了。笔者感悟:中国书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自从文祖仓颉造字以来,古圣先贤前仆后继,为我们编著了博大精深的书法经典。但是,多年来,中国书界对书法的认识众说纷纭,在写字的层面上争论丑书俗书无休无止。由于书界远离古圣书法经典,致使大众对书法的优劣、美丑难以辨别,也使书法难以创新和发展。尽管有些书法理论家研究了一些古人经典,并写了一些书法感悟,然而终因没有真正理解书法经典的真谛致使无法道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是什么,更无法书出古圣先贤所想象所要求的书法!今天,国家通过长久运行,确认寻宗问祖,大力弘扬国学传统文化才能长治久安、兴旺发达。象征和代表中华民族气质的排行十大国粹之首的书法,也到了必须寻宗问祖的时候啦!让大众听听从仓颉造字到秦汉晋唐的创造书法的老祖宗,祖师爷是怎样教导我们作书的,书界才能迷途知返,从而知道什么叫书法,什么样的书法才是美的、雅的而不是丑的俗的,从而进入正确的书法学习和创新的轨道。萧何这篇《书势法》,总结起来,是告诉我们在作书前要有将帅登阵的心态和变通即字的形态变化、气势贯通的意念;作书时要体现阴阳平衡的目标,要具有奇正、仰卧、露藏、刚柔等字形字势,使之神出鬼没、大开大合、气贯长虹;作书还要具备天人地三合的条件,书法的形势方得自然之妙。《书势法》还告诉我们,阴阳平衡是书法的总纲和目标,天人地合是书法的条件。但要实现阴阳平衡,其中的关键,笔者认为还得依靠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方能达到,因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靠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实现。这就要求在书法之中融入五行,即融入金水木火土五行。大狂草书体之五形五行:圆金弧水长木尖火方土。笔画五行主要体现在十五种形势中,表现在:圆、刚、硬是金的表现;弧、弯、润是水的表现;长、宽、直是木的表现。尖、艳、燥是火的表现;方、厚、稳是土的表现。这十五种形状在书法中的合理运用,书法自然就产生气象万千的阴阳平衡状态。有阴无阳、有阳无阴的书法,叫一条腿走路。纯金纯水纯木纯火纯土的书法叫五行单一或五行不全的书法。用人体形容就叫五脏不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制化、天人地合这三大原则,是人类空间环境策划和道家修身养性、中医治病开方的最高准则,也是最为吉祥、最为美好的准则。是人世间最求的目标。三大原则中,天人地合是条件,五行生克制化是方法,阴阳平衡是目标。三大原则同时运用到书法领域,书法就可进入高的境界,书法家向大众传送的就是吉祥与美好。&萧何打造了中国史上唯一的全民习书时代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县人。秦末佐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刘邦称帝,拜为相国。萧何颁发了一道“要做官先练字”的律令,使汉代成为中国史上唯一的全民习书时代。据《汉书·艺文志》载,“汉兴,萧何草律,亦着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萧何深思题匾的故事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每一个字都写得那么有气势。前来观看的人拥挤得象潮水一般,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历史上最有理想的帝王-王莽&br&&br&一、从白居易的诗说起 &br&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作过一首千古名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在这里,白居易把王莽看成一个伪君子,一个谋逆篡位的卑鄙小人。世人评价王莽,多和董卓并提,称之为乱汉贼子。又因为王莽的名字带了一个“莽”字,有人联想起刘邦斩白蛇起义,所以把王莽说成“蛇精”,扰乱汉室,祸害百姓。然而王莽所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却有着超前的思想意识,比如:土地国有化,拉小贫富差距,成立物价局,国家提供社会保障,国家成立财政预算等措施,无疑是现代国家体系才适应的管理手段,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有人臆断王莽时现代人时空穿越过去的。 &br&柏杨在《中国人史纲》说:“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之类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他认为古代社会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来,互相争夺,遂发生不平等现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穷人则一无所有。男子沦为奴隶,女子沦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妇,终年辛苦耕种,却不能吃饱。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后,即实施一连串下列的新社会政策”。 &br&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当然不能仅仅因为王莽的谋逆就定义为奸贼,我们毕竟不是封建的卫道者,对于王朝的更替,应该客观看。同样是谋逆,为什么隋文帝、宋太祖的名望高呢?哪一个开国之君不是谋逆之贼呢?成王败寇的铁律让历史的记载者和舆论的传播者都重播着CCTV一样的千篇一律的言论。我觉得不能这么看,应该分开来。王莽是失败了,他的失败是起自他的社会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进行改革,是一件绝对不讨好的事情,几乎没有成功的,下场也没多少好的,最成功的莫过于商鞅变法,创造了大秦帝国几世不衰,但是他本人却落个车裂而死。就算是社会改良,都会引起全社会的某些阶级阶层的极力反对,道路很难走,王莽走的是最难走的路。 &br&王莽的改革源自他的理想,他对社会大同的超级梦想,当然也是实践他儒家所倡导的完美社会而努力。纵观封建社会两千年,以儒家学说定位治国之学的王朝众多,但哪一朝是根据儒家学说所描述的社会形态而改革了呢?谁又真正的想建立儒家所说的那种大同的社会呢?儒家学说越来越走牛角尖,钻进去出不来,只强调了忠君,礼义,却忽略了儒家的社会生活理想。 &br&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以实现自己社会理想而努力的帝王。你可以说他失败了,但是不能说他没有理想。如果王莽仅仅是满足自己的权力,私欲而篡位的话,他的王朝不会灭亡,但是他的目的是社会改革,动摇了为他服务的官僚和富人,注定这个梦想要破灭,也注定了王莽的悲剧骂名。 &br&二、王莽的人格魅力 &br&王莽的家世显赫,他的姑姑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属于外戚,王氏一门九个封侯,五个大司马,但是王莽的父亲王曼死得早,所以没有封侯,王莽就在这一群纨绔子弟中间过着被人瞧不起的生活,叔伯和堂兄弟都地位显赫,因而奢侈腐化,堕落不堪,唯独他是平民,过着简朴的日子。(“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 &br&王莽的平日为人也皆依《礼经》行事,班固引用后来大司徒司直陈崇上表称赞王莽的第一段话:王莽平日&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独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孔之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br&王莽至孝至仁,侍奉母亲和寡嫂都很细心,养他死去哥哥留下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又广交朋友,孝敬叔伯,他的大伯王凤有病,他细心照料。史书说“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也正因为如此,王凤在临死的时候向太后推荐了王莽,从此王莽走向了政途。 &br&由于王莽的个人修养好,仁孝名声在望,社会上崇敬者多,以至于成都侯王商要把自己的封地划出来一部分分给王莽,社会名士,朝中高官也都举荐,其中包括那个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将陈汤。所以,皇帝“封莽为新都侯,国南阳新野之都乡,千五百户。”地位高的王莽更加注意言行,拉拢人心,散家财,交义士,声望已经超过了他的叔伯。史书说:“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更推荐之,游者为之谈说,虚誉隆洽,倾其诸父矣。”王莽的家庭生活很朴素,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了,公卿的夫人都来问候,王莽的老婆出门相迎,众人都以为是奴仆,可见穿着一般。(“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br&王根死后,王莽便继任大司马之位,辅政一年多,汉成帝死掉了,继位的是汉哀帝,汉哀帝不是汉成帝的儿子,他有他的祖母,有他自己的母亲,所以,新外戚要当政。王莽为避风险,告老还乡,回到封地。 &br&王莽的二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隶,王莽令其自杀偿命。这在汉朝绝无仅有,因为当时买卖奴隶很正常,而且,即使杀了奴隶也不当回事。有人说王莽此举是作秀,我觉得是靠不住的,这个作秀的代价也太高了吧。这件事反映王莽是有人权观念的,对奴隶以人来看待,从后来的改革也能看出王莽的解放奴隶的思想。 &br&由于西汉末年社会矛盾尖锐,民生凋敝,王莽的个人修养和魅力让人耳目一新,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发生旱蝗灾害,农民四出流亡,王莽上书愿出钱百万,献田30顷,付大司农助给贫民,不少公卿大臣也不能不表示慕效。王莽的一些举措并不能认为是作秀,这是不负责任的。 &br&王莽本人是一个大儒,礼贤下士,谦恭卑让,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崇尚上古的仁政,因此,王莽的名望是空前的。王莽的行为举止学习周公,讲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日本东洋史前辈内藤湖南说:“当时在学问上,是以古代周公所行的政治为模范。王莽最为致力于学周公,以至于打下篡夺帝位的基础,都是模仿周公。”如果王莽的改革能够成功,他所建立的新朝得以延续,那么对他的评价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br&王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民选的皇帝,要他当皇帝的呼声很高,社会舆论基础很牢,百姓和官员都能够接受他做帝王,甚至期盼他做帝王。 &br&三、王莽的篡位经过 &br&第一件事:谋权 &br&王莽的叔伯王凤、王商、王根接连为大司马,家世显赫,又由于王莽个人名望好,所以很有机会继任大司马职位,不过皇帝更倾向于任命淳于长,这时候王莽耍了心眼。淳于长时王政君妹妹的儿子,也就是王莽的姑姑的儿子,王莽见大司马王根有病,便对王根说:“你有病,淳于长可高兴了,就等着你死他接任大司马呢。”这就谗言确实够厉害,王根找了老太太王政君,王政君也气得找汉成帝。(儿至如此!往,白之帝!)汉成帝偏袒淳于长,把他打发回封地了事,不过这样就只剩下王莽一个候选项了,王根一死,王莽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大司马。时年三十八岁。 &br&第二件事:避风险 &br&汉成帝死后,继位的是汉哀帝,汉哀帝的母亲和祖母一族兴旺了起来,封侯拜相,新外戚当权,王莽自然不爽,他数次刁难。汉哀帝的母亲丁氏出身不好,但是儿子称帝,理应尊贵,所以高昌侯董宏上书言:“《春秋》之义,母以子贵,丁姬宜上尊号。”但王莽不同意,认为有失周礼。又过了两天,未央宫置酒,内侍人员将哀帝的祖母傅太后的位置和太皇太后王政君的位置放在一起,王莽不同意,认为傅太后身份低下不配和太皇太后坐在一起。(“定陶太后藩妾,何以得与至尊并!”)这下惹恼了傅太后。王莽看情势不对,请求辞职回家。宰相建议将王莽贬为庶民,皇帝碍于太皇太后的面子,不敢轻动,把王莽赶回了封地。 &br&第三件事:大权独揽 &br&汉哀帝原本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年轻人,也很有抱负,但是由于国势衰弱,政局混乱,外戚干政,祖母掣肘,进行的改革又力不从心,最后竟然垂头丧气埋在声色犬马中了。只理会声色的男人没一个长命的,汉哀帝很快就死掉了。哀帝一死,太皇太后王政君就收回玉玺,重用王莽。将百官奏事和军权都给了王莽,又封王莽为大司马,官复原职。迎立中山王刘兴的儿子刘衎为帝,也就是汉平帝,汉平帝年小,只有八岁。不过王莽还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平帝,王莽成了国丈。刘衎的母亲卫姬,系中山孝王之姬。王莽怕平帝的母亲卫姬进长安后被尊为太后,不准她入京同儿子住在一起。卫姬想念年幼的儿子,几次上书请求王莽准许她进京,王莽执意不肯。并借机杀尽平帝舅家,以防与他争权。汉平帝看到母亲和舅舅一家被戮,很愤恨,多次对王莽不敬,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汉平帝是小孩,没有城府。但是王莽不这样想,恐怕日后长大了对自己不利,于是给一杯毒酒毒死了汉平帝。当然是大家的猜测,都没有证据,也有人说汉平帝是病死的。 &br&第四件事:安汉公和赐九锡 &br&汉平帝元始元年的时候,群臣奏议,认为王莽有周公之贤、萧何之能,应该仿照霍光那样,让王莽摄政。(“委任大司马莽定策定宗庙。故大司马霍光有安宗庙之功,益封三万户,畴其爵邑,比萧相国。莽宜如光故事。”)太后起初并没有答应,摄于群臣的意见,只得采纳,封王莽为安汉公。(故周公及身在而托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拒绝领封地,于是吏民因王莽辞受新野田的封赏而上书的前后竟达48.7万余人,全国呼吁要王莽领封地。这时候王莽实际上完全掌握了朝政,皇帝只是个摆设。不过这样还不够,元始四年(4年)又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又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之礼。九锡是九种礼器。是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九锡之礼历史上极少有人得此礼遇,除非有大功或者权力比皇帝还多,因为得到九锡之礼的大多都有篡逆的事迹,因此,九锡后来也被称为谋篡的人,所有隋唐以后就没什么人愿意接受此礼了,而受此之礼的第一人就是王莽,后世的曹操、司马昭、刘裕、李渊等也受过此等待遇。 &br&第五件事:居摄和称帝 &br&汉平帝死了之后,王莽选了年龄最小的亲王为帝,没有名字,因为太小了,所以叫子婴。这时候武功县神奇般的出土了文物,上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天下为之一振。都劝王莽用帝号,王莽推辞一番,群臣共请,后来王莽决定换个方式,言称要以周公为榜样,当摄政皇帝。因为“《礼·明堂记》曰‘周公朝诸侯于明堂,天子负斧依南面而立。’谓‘周公践天子位,六年朝诸侯,制礼作乐,而天下大服’也。由是言之,周公始摄则居天了之位,非乃六年而践阼也。《书》逸《嘉禾篇》曰:‘周公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莅政,勤和天下。’此周公摄政,赞者所称。成王加元服,周公则致政。”所以,周公暂代皇帝职权,那么,王莽认为自己也可以学周公一样暂代皇权,“以奉顺皇天之心,辅翼汉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托之义,隆治平之化。”下令改元“居摄”,一切礼制等同皇帝。将婴改立为太子,号孺子。也就是说是不改汉室的王姓帝王。 &br&居摄三年,改元为初始,群臣都知道,要改朝换代了,所以,到处献祥瑞,王莽也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建新朝,年号“始建国”。正式登上帝位。 &br&王莽用最古老的禅让方式解决了朝代轮换,避免了大的社会动乱,应该说这个时期社会还是稳的,汉室衰弱好几代,改朝换代是必然的,社会群众也能接受,再说王莽的个人声望极高,又拉拢人心,民心所向,因此,王莽的篡位显得理所当然。再者说,从表面来看,王莽的篡权用的是和平方式,王莽封子婴为安定公,“封尔为定安公,永为 &br&新室宾”。而后又感觉自己的篡逆,留着眼泪说:“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群臣莫不感动。 &br&四、王莽的“社会主义”改革 &br&王莽在执政期间尝试进行改革,班固就曾评价说:“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显功,以自尊盛。”但是王莽的改革借助帝王的支持才行游刃有余,所以,他称帝后更加加快了社会改革的步伐。他的改革源自儒家的经典《周礼》,他认为儒家所描绘的社会是最好的社会,因此,他的理想要通过他的双手把他变成现实。也有人说是“托古改革”,但是真正的上古谁也不知道啥样子,所以,王莽这个大学者只有根据自己掌握的儒家理论进行实践。 &br&王莽的改革分为如下主要内容: &br&1、教育改革 &br&首先王莽扩充太学,增加博士、太学生名额,为学者“筑舍万区”,在郡、县、乡聚都设立学校,设置经师;又网罗通晓逸礼、古书、天文、历算、乐律、兵法、文字训佑、医学方术以及能教授五经的士人前后数千人,推行教育。当时的田舍郎刘秀就是通过在太学的深造,提升了道德学识能力和扩展了交友圈子,从而创建了东汉皇朝。 &br&2、土地国有和禁止人口买卖 &br&西汉末年,汉室衰微,土地兼并日益猖獗,高官权贵凭借其权势和雄厚的资本,肆意侵吞土地。如元帝时曾出任丞相的匡衡,竟隐瞒侵占封田多达四百倾。至成帝时,更多出现了像丞相张禹那样的“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的集官僚、地主、商人于一身的豪富显贵。由此可见,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问题,要比武帝时期更为突出。针对这一棘手的社会问题,成帝时陈汤曾建议朝廷利用迁徙豪强的办法,来制止肆虐无忌的兼并之害,但终因群臣的抵制而作罢。一些大臣曾先后提出限田的主张,试图对土地兼并加以限制。此建议虽然被哀帝采纳,但一纸诏书根本制止不住兼并的风潮,最终由于大官僚和外戚集团的强烈反对作罢。王莽认为贫富不均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严重地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只有改革土地所有制,才能长治久安。根据儒家学说,上古时代,之所以人人富足,是因为土地均等。因此,王莽规定,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天下田称为王田,为国家之田,不是私人所有,平均地权。这种思想只有共产主义人士才能想象的出。 &br&关于王莽的这项改革,诏书内容如下《汉书王莽传》: &br&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 &br&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 &br&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 &br&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 &br&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书》曰‘予则 &br&奴戮女’,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 &br&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 &br&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 &br&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时则有嘉禾之祥, &br&遭以虏逆贼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 &br&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 &br&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始祖考虞帝故 &br&事。” &br&分开来讲,大致有这么几个思想: &br&(一)田地国有,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 &br&(二)男丁人均土地一百亩,八户人家为一井,一井九百亩,其中中间的一百亩为皇粮。 &br&(三)占田过限的人,把天地收归国家,再分余田与宗族乡邻和其他穷人。 &br&(四)无田的人,政府给田;所谓“如制度”,似是依“一夫一妇田百亩”的办法。有田不足此数的亦当由政府补足。 &br&(五)现有的奴婢,不得买卖,奴婢称为“私属”。 &br&王莽限制人口买卖虽然没有最终彻底根除奴隶,但至少做到了渐进的消减奴隶的目的,原有的奴隶,一律恢复自由民的身份。当时就有三百六十万奴隶获得了解放。应该说是人性化的一面。 &br&王莽的政策是有利于穷人的,把土地拿来重新分配,没有地的,国家配给,这在此后的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就再也没人敢这样提出来,直到新中国的建立。 &br&3、成立“物价局”,禁止商人盘剥 &br&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分别设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用来管理市场、平准物价。“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毋居它所。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仇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昂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氐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庾者。”也就是每季中月由政府评定物价,叫做市平,所评定的物价即为市平价。当市场物价高于市平价时,政府以市平价强制购买物品,再以市平价卖给百姓;当市场物价低于市平价时,则由百姓与商人自由买卖。政府确定市平价时,并非任意评定,而是根据各地市场实际需求而定,且根据物价变动情况三月而评定一次。同时要以保证商人不折本钱为限。这样一来,由政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监督物价,有利于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垄断物价,剥削百姓。这制度虽然与武帝所行的平准法有点相似,但用意则极不相同,后者目的在政府赢利,前者则在维持一定的物价水准,便利消费者而防止商人的囤积居奇。让我联想起我国现政府的保价粮,给农民最低保障,防止商人盘剥。 &br&4、税制改革 &br&(一)个人所得税:对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牧畜,巫医卜祝,旅店经营以至妇女之养蚕,纺织和缝补。)取纯利十一分之一,叫做“贡”,政府收入的一贡即为放款与人民的本钱。贡税与现代所得税的异点在前者没有累进的判别亦没有免征的界限。 &br&(二)处理无业游民:无业的人每丁每年须缴纳布帛一匹,不能缴纳的由县官征服劳役,并供给其衣食。 &br&(三)打击荒废土地:不耕的田和城郭中不种植的空地皆有税。 &br&5、建立行国家信贷制度 &br&这项措施绝对是超乎寻常的经济理念,是国家放款的创始。人民因祭祀或丧事所需,得向政府借款,不取利息;还款期限,祭祀十日,丧事三月。人民因经营生业,得向政府借款,每年纳息不过纯净赢利的十分之一。充分考虑贫民百姓的拮据,以免青黄不接时地主趁机欺压,蒙骗和赚取暴利。 &br&从皇帝到百官,都实行浮动工资制,相当于绩效工资。如果天下丰收,皇帝就享用全额生活费,如果出现天灾,或者治理不当,就按比例扣减生活费。百官的工资也根据百姓的生活水平浮动。百姓丰衣足食,工资就高;百姓饿肚子,官员也要跟着饿。 &br&6、盐铁酒等产业国家专营 &br&在汉武帝时国家已实行盐铁和酒的专卖,其后酒的专卖废于昭帝时;盐铁的专卖,宣帝时废而旋复。王莽除恢复酒的专卖外,更推广国家独占的范围及于铜冶和名山大泽的资源的开采,这其中其实明确了国家对山泽湖泊资源的控制。 &br&诏书如下: &br&“夫盐,食肴之将(将帅);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藏,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仰以给赡;钱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要挟)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斡(谓由国家经营)之。” &br&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些东西不是私家小户所能制造的,但又是必需品,虽然再贵,都要买,那么就有可能被奸商所投机倒把,坑害百姓。所以要收回国有,通行有无,统一调配,备民用也。&p&7、改革币制 &br&对币制进行了改革。先是加铸错刀币、契刀币、大钱三种货币,与原来的五铢钱同时流通。规定错刀一值五千,契刀一值五百,大钱一值五十,(“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民多盗铸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然卒不与直。”)这实质上造成了货币的贬值,引发了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百姓、乃至很多小商贩也很快破产。同时,商人和百姓对王莽货币心有疑虑不加信任,都以五铢钱用之,而错刀币、契刀币、大钱基本上没有被流通。于是,王莽于始建国元年将五铢钱和错刀币、契刀币一起废除,改铸小钱和以前的“大钱五十”并用。并下令严禁携带铜、碳,以防民间私铸钱币。这时民间又谣传大钱还要被废除,币制还要改革。百姓对王莽的货币也就愈加不信任,且都认为五铢钱携带方便,惯于使用,而王莽的钱币大小不一,不易携带,又不易分辨,所以民间私下广为流通的仍然是五铢钱。于是王莽严下令,凡是携带五铢钱的,或是谣传大钱要废除的,比照“诽谤井田制罪”处罚。由于新币一直不能流通,次年王莽又改铸宝币六种,即金币、银币、龟币、贝币、钱币、布币,共分二十八个等级。但是,由于货币名种繁多,在流通中极为不便,百姓生活更加混乱。 &br&币制改革王莽最失败的,在于可操作性不强,在金属币时代,钱币的本身是有价值的,而王莽忽略本身质量等因素,硬性的规定它的价值,自然盗铸就多,这一点,王莽没有考虑到,即使能考虑到,也控制不了。毕竟不是今天的纸币时代,多大面值的钱币本身纸张并没有这个价值。 &br&8、地理和官职正名 &br&首先便是恢复《禹贡》中“九州”,把汉武帝十三州改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把原部州具有监督职能的最高长官“刺史”改为“州牧”,爵位封为男爵。当然了这时的州牧还没有很大的权力,只是监督一州所属的几个郡,基本还是个纪检委。其次是具体地名的大改。如仿照周代的“宗周”、“成周”,以义阳(洛阳)为新室东都,以常安(改“长”为“常”)为新室西都,是为二都。再如河东郡,改名为兆阳;颍川郡,改名为左队……太多了,全国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都有改名,比如我的老家安徽萧县,王莽时期也改名:改沛郡为“吾符郡”,又作“吾府郡”,改梁国为“陈定郡”,改扶阳侯国为县,又改作“合洽县”,改杼秋县为“予秋县”。扶阳侯国即在萧县。 &br&他还试图恢复周代的五等爵制度——公、侯、伯、子、男。爵位和官位一一对应。公者,即王公也;侯、伯可以做太守的官;子、男可以做县令的官。周代社会的维系,是以宗法制做为基础的。理论上讲,周朝整体是一个大家族,周天子就是最大的大宗,各地相对于周天子而言都是小宗,但各地都有局部区域的大宗,这就是“公”。局部区域的“公”不能天天到周天子这里,就得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比如:齐桓公的齐国为公国,魏文侯时期魏国是侯国等,各诸侯国再按五等爵的级别、按分封制的精神逐层分封下去,形成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公、侯、伯、子、男,层层相套。宗法制和分封制结为一体。简单说,就是什么爵位分什么地。爵高者,分的地,包括爵低者的地。男爵以下,就是平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再低的,连地位都没有,就是奴隶,和牛马财宝等成为主子的私产。 &br&王莽遵循的是周礼,所以他觉得,新朝的维系,也应当遵求此理。不仅什么爵位的人应该做什么样的官,而且更要坚持什么爵位的人分什么样的地。官、爵、地,三者互相关联,世袭制的“接班”制度也因此而重新恢复。于是他下令: &br&公爵为一同,可以有一万户(民众的租税),面积方圆百里。史书统计有“公”十四人; &br&侯爵、伯爵为一国,可以有五千户,方圆七十里。史书统计有“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 &br&子爵、男爵为一则,可以有二千五百户,方圆五十里。史书统计有“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 &br&前汉时期的“关内侯”原为二十等爵中仅次于侯爵的次高级别,这时叫做“附城”,相比于新封的爵制,降了级别(特别包括诸多刘氏宗亲),仅可拥有九百户,方圆三十里。史书统计有一千五百一十一人。 &br&爵位制一直被封建社会所采用,到清朝还有,比如: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伯。 &br&王莽对人名也进行改革,他认为单字名最高贵,最正统,双字名比较低贱,以至于全国清一色的单字名。有心人可以发现东汉时期几乎都是单字的名,一直到三国时期都是,张飞、关羽、赵云、刘备、孙权,都是单个字,直到晋朝才略有缓解,在名字后面加多个“之”。 &br&9、改变番夷的地位和名称 &br&王莽认为四海之内只有一个皇帝,所以,下令四夷不许称帝,把汉朝皇帝授给匈奴的印玺收回,而只给印章,如把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很明显贬低了匈奴的身份,这一点上,匈奴很恼火。由此也可见王莽固执的儒家思想,很在意虚名。 &br&五、王莽的失败 &br&王莽的失败是由于他的改革,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这些人恰恰又是国家机器的核心层,往往是政令所出,下面不作为,行政处于瘫痪状态。又因为此,激化了许多社会矛盾。特别是钱币改革和土地改革,触及范围广,使反对派牢牢的抱在一起集体责难。就拿土地国有来说,“王田私属”的诏令公布后,遭到了占人口10%的贵族、官僚和地主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新法的实行;而且由于农民没有改革的主动权,占人口80%的广大农民也对此政策不满,原因是因为“井田圣法”在贵族、官僚和地主的强烈反对下没有得到实行,没有土地的农民不仅没能得到政策许诺的土地,反倒是政策将农民禁锢在“王田”(有的原有私田也被变为王田)里当牛做马,获利更少且毫无自由。在利益集团的迫持下,公元12年,井田制(王田制)寿终正寝,“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向大土地所有者投降妥协,依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样,王莽试图解决土地兼并的改制完全失败了。王莽的五均六莞改革又触及了商人的利益,商人不能盘剥,自然没有利润,没有利润自然就要闹意见,最后王莽就是死于商人之手,可见商人憎恨的程度。 &br&王莽的改革彻底的破坏了他的执政系统,因为所有的官员和大户几乎全部遭殃,原本支持他登基称帝的后来都受到利益的破坏,纷纷反对。在整体的行政机关集体反对的情况下,改革步履维艰。 &br&国力衰微、根基不深、政策太急、朝令夕改,是王莽改革的错误和失误,没有循序渐渐,一连串的进行快速的社会变革,是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接受的。特别是货币的改革,太乱太杂,又不科学,操作起来难度大,引起经济混乱,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失败。 &br&又加上长期的战乱,自从王莽巨摄起,战乱未平,内忧外患,国家机器运转困难,而且王莽也主动出兵,连续发动对东北、西南各族和匈奴的非正义战争。曾派10余万人镇压西南的钩町族,其中有十分之六七死于饥饿病困之中;又从各地征发30万人进攻匈奴。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战争的骚扰,使各族人民遭到了极大的痛苦与灾难。 &br&六、王莽的评价 &br&引用《大新国2000年祭——重评乌托邦始祖民生皇帝王莽》中一段我认比较好的文字,作为评价: &br&民国时期的伟大民主主义者胡适。他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他(王莽)相信自己的确有上天的恩赐,有特别的责任,也有特别的权力:责任就是改革天下,权力就是做皇帝。当时改革也有特别的契机:汉朝时没有人觉得某个王朝应该永远存在,当政者腐败,就应该有新的王朝起来。他秉持着这样的信仰;而他的书读得很多,认为社会应有一定的公理和正义,同时必须要在自己的手里完成。但他的失败则来自他以为发个命令出去,事情就做到了,名字改一改,就以为实质也改了——这就是读书人的通病。最好笑的是,绿林军打到长安的时候,他还说自己有天命保护着,不必在乎,自己做了北斗的模型,他坐在斗柄,以为有北斗七星保护着他,就高枕无忧了。” &br&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文献资料》中记载,毛泽东当时是这样评价王莽的:“王莽,汉时一般做史的文人----范晔、班固、班超等----因为他们吃的汉朝饭,要给汉朝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得怎么坏。其实,王莽并不是一个怎么不得了的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很诚恳地的态度来研究。‘均田制’就是王莽时提出来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因为农民问题最重要者就是土地。而他先节制田地,岂非不明乎?”“以后的地主阶级看到王莽所引的政策,诸多不利于己,欲寻一代表本身利益人,取而代之。而刘秀于是就起来了。倡人心思汉,以迷惑一般人之耳目。刘秀取得了胜利,此盖因王莽所代表着农民利益耳。刘秀则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故能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可以说是地主阶级的政治。皇帝不过是地主的表征,所以,每朝皇帝的倒闭,就是地主阶级的分裂,及至兼并盛行、土地集中,逼得人不堪其苦。东汉末年虽有黄巾之乱。如秦末,二世大兴土木,人民的人力财力,耗费殆尽。汉刘邦、楚项羽、陈胜、吴广,应之而起。汉高祖先如函谷关,与秦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悦。此盖指少数地主阶级而言的。以后王莽出而提倡‘均田’,代表多数农民的利益的。这时高祖的外戚、宦官、王侯等人,辄取乡间收买土地,遂成地主。此时见王莽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他们恐慌了,遂起而勾结多方势力,以刘家宗族刘秀为号召,南阳一役,王莽遂大败,即农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所败。”“王莽认为,土地兼并起于‘废井田’,造成贫苦农民下无寸土,甚至无立锥之地。他认为,只有恢复井田制、解决土地问题,才能使贫者有其田,人人有田耕、有屋住,才能均贫富。王莽改制的主观目的,确实是想解决中国数千年‘患寡不患均’的问题,这在中国历代君主中确属罕见。然而,这在当时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里,这种‘大同思想’充其量只不过是空想而已。”毛泽东在最后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关系到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br&七、结语 &br&王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用他的实践来实现他的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不能因此否定他,一般认为王莽是一个伪君子,伪儒生。而我恰恰认为那些持续两千年的所谓正统的历代儒生更是虚伪的,他们既然信奉儒家文化,却极少有用自己的实践去实现儒家所认为的社会形态,只知道钻牛角尖,把儒家文化发展成只会忠君思想的洗脑教条,抛弃了儒家根本的社会大同的美好向往。 &br&王莽是一个为实现自己的社会理念而奋斗的君王,是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书生和君王,历史上仅此一位。&/p&
中国历史上最有理想的帝王-王莽 一、从白居易的诗说起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作过一首千古名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在这里,白居易把王莽看成一个伪君子,一个谋逆篡位的卑鄙小人。世人评价王莽,多和董…
-,-lll&br&&br&先谢郭嘉。&br&再谢邀。&br&&br&题主您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br&我保证绝对不会特别详细的跟您说,只挑点扼要跟您大概聊聊。&br&如果您对这个题目有兴趣想要深度了解……就只能看看大部头专业书了。&br&&br&首先说明一下啊,打死我也绝对不会涉及政治啦、意识形态啦这些。&br&所以如果对我的观点不认同,也请不要跟我扯这些。&br&就事论事,别彼此预设立场。&br&&br&首先,如果想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不要读外国人写的书。除非你还活在80年代。&br&在中国考古专业得到发展,学术体系成型后,国外学者对中华研究的进展已经跟不上我们了。&br&这几十年的考古作业取得的进展已经推翻了许多以前对中华民族起源的推论。&br&甚至我们自己也经常在推翻自己,对弓形器用途的考证就轮了好几茬。&br&&br&被推翻的理论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华夏西来说,既所谓传播论,认为中华文明不是独立发展的。&br&事实证明这理论是错误的,我们把殷墟刨出来后他们大部分都哑巴了。&br&最早还有质疑殷墟的出现是无源之水,肯定是受外来文明影响产生的观点。&br&&br&然后咱挨个把兴隆洼到红山,河姆渡到良渚,仰韶到龙山,这一套脉络都拾掇清楚了。&br&甚至发现了一次史前时期的农业革命。然后世界就清净了,没人再啰嗦了。&br&&br&在这么多硬梆梆的考古发现和文物资料面前,如果还有人说中华文明西来,那就赶紧叫救护车。&br&中华文明确确实实,是一个独立发展出来的文明。&br&还有人说中华文明不符合文明时代标志,这种人肯定没学过地理。&br&玛雅没冶金,秘鲁没文字,他们又算不算文明?我本来还想吐槽埃及,但肯定有人会挑刺。算了。&br&&br&华夏民族是怎么来的呢?&br&太久远好几万年前的事情就不说了,跳过旧石器时代,我们直接看新石器时代。&br&我们的民族起源地域有这么几个地方,见下:&br&&br&黄河流域:&br&上游:前7500年大地湾文化——&前5500年马家窑文化——&前4000年齐家文化&br&中游:前7500年仰韶文化——&前4500河南龙山文化&br&下游:前8000年后李文化——&前5500年龙山文化&br&&br&长江流域:&br&中游:前6500年大溪文化——&前5000年屈家岭文化——前4000年石家河文化&br&下游: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良渚文化&br&&br&其他:&br&北方辽河:前8500年兴隆洼文化——&前6000年红山文化&br&华南:前9000年仙人洞文化—?—前7500年大坌坑文化—?—前3500年卑南文化&br&西南、西北忘了。&br&&br&上边这个是根据记忆打的各主要文化起源时间和一个简单的传承关系。&br&有几家起源时间目前有争议,具体起源时间待议。我的记忆也可能有误差,但不会超过太多。&br&除了华南卑南一家目前没有考证出具体的传承关系,其他几家都是有很清晰的脉络可寻的。&br&&br&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聚落在发展时有迁徙、交流,甚至扩张、合并。&br&就在这些原始文化聚落,我们的民族文明开始萌芽。&br&最重要的就是仰韶一系,起到相当大的影响。&br&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冈——&殷墟&br&一条非常清晰的传承关系,并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融合。&br&&br&这其中各个文化之间的关系太麻烦我实在懒得说了,咱直接跳到重点。&br&反正马家窑文化彩陶几何图形的变化这种事儿跟题目关系不大。&br&&br&华夏民族的起源有这么两个重点,分别是&b&社会组织的减少&/b&,与&b&社会中心的扩大&/b&。&br&在仰韶文化后期,与龙山文化前期,我们的民族进入了一个部族联盟的时代。&br&&br&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炎帝为天下共主的事情。&br&咱们不多扯关于神话传说的事儿,我只以炎帝这些人物作为符号。&br&因为神话传说是无法考证的,但可以依据实际存在的远古遗存来梳理。&br&&br&首先各个远古部族是怎么来的呢?&br&请允许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讲述这个事儿。&br&&br&我姓沃,有一个部族,号称沃族。我们崇拜兔子的大板牙,以板牙为图腾,我们生活在天津市区。&br&我的部族过了五十年男耕女织的好日子,然后有一天我发现,人口太多,耕地不够养活我们了。&br&于是我命令我的儿子小沃带三百人去另外开辟一块耕地居住。&br&&br&小沃带着三百人,跑到天津蓟县住下了,建立了他的部族,依然以大板牙为图腾。&br&这时候来了个其他部族的人,小沃热情的招待了客人,客人问,你们是哪个部族的呀?&br&小沃想了想,他离开本家了,就不能再自称沃族,不然会和本家搞混。&br&这时小沃看到了天上飞的企鹅,他就告诉客人,我们是沃族的企鹅氏。于是企鹅氏就这样有了。&br&&br&后来按照这个套路,我们沃族又发展出了许多小氏族,分别有煎饼氏、炸糕氏、嘎巴菜氏。&br&这些氏族以本家为中心辐射至四面八方,塘沽、宝坻、静海,最远有到廊坊的。&br&因为他们都是从我这个本家分出去的,所以我们结成了一个联盟。&br&大家都姓沃,本家为了以示区分,号老沃氏。其他氏族以本家老沃氏为共主,全都崇拜大板牙。&br&而从我开始发展到这个规模,已经过去了三千年了。&br&&br&好吧,比喻讲完了。不知道您明白了没有。&br&我们的原始氏族就这样慢慢发展,扩大。然后就在一片迷雾中发现了对方。&br&扩张到了廊坊的沃族遇到了以北京为活动中心的姬族,双方因为廊坊该作为谁的六环发生了争执。&br&&br&那个时代为什么会需要有一个炎帝这样的天下共主?&br&因为没有他就活不下去。&br&&br&原始农业社会的条件跟现在没法比,耕种是一件非常需要掌握时候的事儿。&br&在没有发达资讯手段的原始社会,各个部族每年的农业劳作是需要集体安排的。&br&甚至种植的作物种类也需要大家交流。&br&&br&“炎帝,我们部族的耕地去年遭遇了大雪,恐怕不能种植煎饼果子了。”&br&“好吧,你们去种麻花。我会叫你们的邻居多种一批煎饼果子,换你们的麻花。”&br&&br&“炎帝,我们的部族今年缺水,无法种植茶汤了。”&br&“好吧,你们去种耐旱的炸糕,我会叫五家部族拿他们的茶汤跟你换炸糕。”&br&&br&“炎帝,我们的部族遭遇了蝗灾,我们今年什么都种不了啦。”&br&“好吧,我跟大家商量,看看都谁能救济你们。先去洗个澡,送几个奴隶来,我带你去祭天。”&br&&br&凡此种种。作为天下共主,或者部族联盟名义上的首脑,炎帝要处理的事物很多。&br&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协调各部族之间的关系。&br&我们的文化起源都是依托着黄河与长江的,而这两条母亲河又经常发生自然灾害。&br&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活下去,需要有人统筹规划资源,这就是最早的部族联盟。&br&&br&但是这种联盟是有局限性的。&br&在涉及到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时,缺乏解决的能力。&br&&br&“企鹅氏,隔壁浣熊氏遭灾了,需要一批糖葫芦救命。”&br&“没门,炎帝。我们也快过不下去了,一个山楂都不会给他们的。”&br&&br&“田园犬氏,我听说你在抢占海豹氏的耕地,并且虏掠他们的女人,快停止这种恶行。”&br&“没门,炎帝。我们的人多,而且还能磨制切糕一样大的石斧。想阻止我就用武力吧。”&br&&br&“大黄鸭氏,猫头鹰氏的耕地被水泡了,请你把渔网的编制方法教给他们吧。”&br&“呵呵。”&br&&br&于是这时候开始我们的第一个重点,&b&社会组织的减少&/b&。&br&随着青铜器冶炼技术的发展,这时候也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这是正式达到青铜时代前的一步。&br&这个时候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炎黄大战。&br&&br&黄帝战胜了炎帝和蚩尤,成为了天下共主。&br&而他这个共主的含金量要高于炎帝,实际上他成就了一个邦国时代。&br&这个邦国将诸多小部族合并,将崇拜其他图腾的部族都纳入自己崇拜龙图腾的信仰下。&br&当然你们要理解,我所说的炎黄并非一定就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是那个时期里的符号。&br&&br&这种邦国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br&解决了部族联盟在面对技术交流以及抵抗天灾等等问题时的缺陷。&br&将华夏大地上的文化聚落团结在一起,因为有这种凝聚力,我们才能渡过大禹时期的洪水。&br&&br&各个部族的减少,实际上都是在同化融合为同一个大部族。这就是华夏民族起源的开端。&br&为了在原始社会取得更大的农业劳动效益,以及加速技术交流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合体。&br&当然还有为了在抵抗天灾和外族入侵时能够有更强大的力量。&br&在那个时期华夏周边还是有很多尚未加入华夏的部族存在。&br&譬如黄帝的次子昌意,入赘蜀山氏。这时候的四川是否加入了中原文明,是一件需要考证的事。&br&&br&&p&禹时万国,周初三千,春秋八百,战国七雄,秦汉一统。&/p&&p&大禹时期还是邦国林立,历史证明我们的社会组织以减少并融合的方式,成为一个大共同体。&/p&&p&就是今天的中华民族。&/p&&br&&p&所谓社会中心的扩大,就是由最早的部族聚落,发展成城市。&/p&&p&城市的规模一点点扩大,成为能够辐射一整块大地区的中心。&/p&&p&这种发展是严重依靠工业技术的进步才能成立的。&/p&&p&城墙的铸造技术和金属的冶炼,甚至包括农业技术的一次次革新。&/p&&br&&p&为什么社会中心的扩大会很重要呢?&/p&&p&这代表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将手工业者与农业者彻底分离。&/p&&p&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有了集市等交易场所,甚至有了传授知识的场合。这些是城市的经济基础。&/p&&p&当然还有特权阶层的因素在里面,需要有效施行统治的阶级,也需要更有效率的环境。&br&&/p&&p&而原始的散落乡村居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了。&br&&/p&&p&再其次,有国才有华夏,华夏的夏就是大国之意。没有城又哪来的国。&br&&/p&&br&在这种原始的邦国制度中,我们有了城市,有了人口,有了技术。&br&然后一件必需品就是礼制,这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br&礼制的核心就是严谨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能够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稳定。&br&礼制的有无以及她的复杂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完善程度的标杆。&br&礼制又恰恰是华夏文明的内涵。&br&&br&&p&简短截说吧。&/p&&br&&p&由散落部族凝聚成成规模的邦国,而邦国的管理需要严格分明的等级制维持秩序。&/p&&p&由此诞生了礼制和国家。&/p&&p&蛮夷与华夏的区别就是,蛮夷还是部族制,华夏是邦国制度。&/p&&p&蛮夷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持社会秩序,华夏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持社会秩序。&br&&/p&&p&礼制为华,国家为夏。合称华夏。&/p&华夏人,既为文明开化的大国之人。&br&&br&从裴李岗到仰韶再到龙山,以半坡晚期的原始文化聚落为奠基。&br&所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融入这套改革的部族,就是华夏起源的祖先。&br&而这个融合过程的中心,按照现在的考古发掘,应该就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为主。&br&那里应该就是我们民族诞生的地方。
-,-lll 先谢郭嘉。 再谢邀。 题主您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 我保证绝对不会特别详细的跟您说,只挑点扼要跟您大概聊聊。 如果您对这个题目有兴趣想要深度了解……就只能看看大部头专业书了。 首先说明一下啊,打死我也绝对不会涉及政治啦、意识形态啦这些。…
此答案神长,多图杀猫,爪机党慎点。。。还在继续补图完善中。。。&br&&br&&b&北京故宫博物院&/b&&br&《清明上河图》&br&&img src=&/f9bc440c7b1e3c94f877dd3afe819b4a_b.jpg&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f9bc440c7b1e3c94f877dd3afe819b4a_r.jpg&&《&b&清明上河图&/b&》的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乎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br&&br& 王献之《中秋帖》 &br&&img src=&/ecb7b82b6f433ee52aa7ae_b.jpg&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6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ecb7b82b6f433ee52aa7ae_r.jpg&&《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br&&br& 王珣《伯远帖》&br&&img src=&/e896a3fb4e13abd11c8a49d5c6d25b2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896a3fb4e13abd11c8a49d5c6d25b27_r.jpg&&&br&魏晋风流令后世人们仰慕不已,其中的名门望族王氏一家在中华书法史上的占据了一个巅峰地位。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还有他书法成就杰出的儿子王献之,但在皇家珍藏的“三希”宝帖中还有王羲之一个远房侄子王珣的书迹。当乾隆帝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兴奋地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集中宝藏于养心殿的西暖阁一隅斗室中,认为它们属于“稀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索性将这间袖珍书房命名为“三希堂”。&br&  这三件稀世的法帖珍品辉映着东晋王氏家族在书法艺术上的风范与荣耀。但自命风流的乾隆皇帝也有走眼的时候。被当作“上上真迹”的三件宝帖中,经现代书画专家研究,认为《快雪时晴帖》与《中秋帖》其实皆为后世书家临写。三希至宝中只有《伯远帖》仍被认为是东晋王氏法书的真迹。&br&  《伯远帖》上只存录王珣书信中的47个字,只言片语中似乎诉说着萦怀的回想和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怅惘。此帖书迹俊逸流畅,劲健灵动,其结字缜密,而又大小参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写来,更显风流之美。帖后还有明书画大师董其昌的题跋,亦为乾隆帝所珍视。&br&  20世纪30年代,清皇室被逐出故宫时,老皇妃将《伯远帖》与《中秋帖》两件宝帖携带出宫,后卖掉换钱,于是此帖流散在外,辗转于乱世中。直到共和国建立后,1950 年,宝帖在香港出现,周恩来总理指示以重金将二宝购回,再交故宫博物院珍藏。&br&&br&步辇图&br&&img src=&/ec00cdaf7eb_b.jpg& data-rawwidth=&2362&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62& data-original=&/ec00cdaf7eb_r.jpg&&&br&《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br&&br&秦国石鼓&br&&img src=&/2c4c690d4fdc1297a17b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7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2c4c690d4fdc1297a17b_r.jpg&&陈仓石鼓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石鼓于唐初在陕西陈仓地区发现,故有“陈仓十碣”之称。其身上带着中国的苦难史。(传说上面文字乃李斯所书)&br&&br&韩熙载夜宴图&br&&img src=&/6a56e6b06c22abe320f4fd6ab5714202_b.jpg& data-rawwidth=&1940& data-rawheight=&1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40& data-original=&/6a56e6b06c22abe320f4fd6ab5714202_r.jpg&&《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br&&br&千里江山图&br&&img src=&/1dae8c87ce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1dae8c87ced_r.jpg&&&p&《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作者为北宋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p&&br&顾恺之《洛神赋图》&br&&img src=&/e63af125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e63af125_r.jpg&&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br&&br&韩滉《五牛图》&br&&img src=&/b1b73ba67c402c003febe2c85f81ae70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1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b1b73ba67c402c003febe2c85f81ae70_r.jpg&&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韩滉 唐·韩滉《五牛图》(723-787)〔唐〕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师休之子。那时,韩干以画马著称,韩滉以画牛著称,后人称为“牛马二韩”。这幅《五牛图》,是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5头健硕的老黄牛,在这位当朝宰相笔下被“人格化”了,传达出注重实际、任劳任怨的精神信息。它问世后,收藏者包括赵构、赵伯昂、赵孟頫、乾隆等著名人物。建国后由周恩来亲自主导从香港购回。(其实原件很残破,修复后的画作大半是专家们合理的想象。。。)&br&&br&田黄三联玺&br&&img src=&/daa056aecc7d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daa056aecc7d_r.jpg&&图是自己拍的~&br&&p&清代制造,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中“乐天”,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此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玺之间由田黄石链连接,显示出雕刻者极高的造诣和工艺水平。 此三联玺雕刻精绝,原是乾隆帝御用宝玺中的精品,常钤盖于御笔书画上,以后各帝亦十分珍视。&/p&&br&&br&平复帖&br&&img src=&/967ad85d68ab60f74b1fbc4f1bb29a8e_b.jpg& data-rawwidth=&1063&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3& data-original=&/967ad85d68ab60f74b1fbc4f1bb29a8e_r.jpg&&《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有“法帖之祖”的美誉。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陆机《平复帖》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其上盖有历代名家的藏书章,帮后人层层把关。所以在书法国宝中,《平复帖》是堪称“镇国之宝”的。&br&&br&&b&国家博物馆&/b&&br&四羊方尊 &br&&img src=&/eb14f2fd81da452fb84ab5af753c517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b14f2fd81da452fb84ab5af753c517f_r.jpg&&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四羊方尊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br&&br& 后母戊鼎 * &br&&img src=&/9a23882badc9174ae7af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属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亦称“后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饰纹。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本来在河南,后来被搬到了国博,河南人民表示很怨念。。)&br&&br&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br&&img src=&/931da2fe55f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陶质彩绘,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作者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绘画具有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感觉像是埃及人的东西穿越到中国了。。)&br&&br&陶鹰鼎*&br&&img src=&/b8cced5771327eac0b790db1cdd382ab_b.jpg& data-rawwidth=&722&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2& data-original=&/b8cced5771327eac0b790db1cdd382ab_r.jpg&&属新石器时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通高只有36厘米,但看上去显得威武而雄壮。鹰的前胸为鼎腹,饱满粗壮,器口开在鹰的背部。鹰的双目圆睁,周身光洁未加纹饰,喙部呈有力的勾状。鹰鼎整体结构简洁,体积感很强,鹰的双足和尾部为鼎足稳定地撑柱于地,后收的双翅围过鼎的中后部,形成一种前扑的动势,配上鹰头部的大眼、利喙,使这只鹰显得威风凛凛,桀骜雄猛的气势。(看过黑猫警长的觉不觉得这个造型很熟悉。。。)&br&&br&利簋*&br&&img src=&/6478ceb6bbf86f6b0458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6478ceb6bbf86f6b0458_r.jpg&&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照一张附铭文的真不容易。。。)&br&&br&虢季子白盘*&br&&img src=&/6c4b4eeafb87f64e3783f_b.jp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6c4b4eeafb87f64e3783f_r.jpg&&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此盘造型奇伟,原器高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衔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br&&br&明代凤冠*&br&&img src=&/463ffa6cb4d3d505a7b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463ffa6cb4d3d505a7bc_r.jpg&&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定陵出土的凤冠共四件,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和六龙三凤冠各一顶,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br&&br&嵌绿松石象牙杯*&br&&img src=&/ea794f9edff052c9c10dc9_b.jp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3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属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象牙杯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段制成,因料造型,颇具匠心。侈口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且具有相当的装饰性,上下边口为两条素地宽边,中间由绿松石的条带间隔为四段,第一段为饕餮纹三组,两侧有身有尾,眼、眉、鼻镶嵌绿松石。第二段是杯身纹饰的上体部分,二组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为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绿松石。第三段刻三个变形夔纹,眼部镶嵌绿松。&br&&br&人面鱼纹彩陶盆&br&&img src=&/368b22e64fad673fe2f9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368b22e64fad673fe2f9_r.jpg&&图是自己拍的~&br&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br&&br&&h2&错金银云纹铜犀尊&/h2&&br&&img src=&/e2ba2e8f7b036bf3e44cec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e2ba2e8f7b036bf3e44cec_r.jpg&&图是自己拍的~&br&长58.1厘米,高34.1厘米,重13.5公斤,犀牛的形象栩栩如生。这是一头体态雄健、肌肉发达的犀牛,它正昂首伫立,尖尖的双角竖直向上,双眼专注地望着前方。犀牛的眼睛由珠饰镶嵌而成,虽然不大,但却神采奕奕。四只粗壮结实的腿有力地支撑着健壮的身体。虽然是以青铜制成,但犀牛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具有强烈的质感:颧骨和肘部突起,仿佛可以透过皮肤感受到骨骼的形状和起伏;口部和腹部的皮肉虽然肥厚,但结实有力,富有弹性。铜犀尊是1963年在陕西出土的,据专家考证,铜犀尊应当是西汉时期尊贵的礼器,为庙堂、朝廷宫室之重宝,非民间所能享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当时一看到这个就震撼了,太精美华丽了!)&br&&br&红山文化玉龙&br&&img src=&/d0e36fff4e8f7aac1b0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0e36fff4e8f7aac1b0a_r.jpg&&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br&&br&&h1&击鼓说唱俑&/h1&&img src=&/3a86d55bbecd9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3a86d55bbecd9_r.jpg&&图是自己拍的~&br&灰陶制,高55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是我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明明应该藏在川博才对嘛又被国博收编了。。)&br&&br&&b&首都博物馆&/b&&br&水月观音&br&&img src=&/cbb3d260bb050e6f31bf7ce046cfd38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bb3d260bb050e6f31bf7ce046cfd38b_r.jpg&&&br& 这件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瓷塑像高67厘米,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为水月观音。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 &br&&br&班簋&br&&img src=&/f385fbc80a55f54a9c0e49_b.jpg& data-rawwidth=&598&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8& data-original=&/f385fbc80a55f54a9c0e49_r.jpg&&&br&&p&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 青铜器。高22.5厘米 径25.7厘米。班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件蜚声中外的器物。此簋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造型奇特罕见。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p&&br&&b&台北故宫博物院&/b&&br&翠玉白菜&br&&img src=&/8f89defccb1e190d014c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翠玉白菜上有两只虫,一只蝗虫,一只螽斯虫。它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但是白菜叶片上停留两只虫又是作何用意呢?原来螽斯虫代表了多子多孙的意思。&br&&br& 肉形石 &br&&img src=&/ae9ed24bfde08d44a4e6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6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ae9ed24bfde08d44a4e6_r.jpg&&&br&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因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br&&br&毛公鼎&br&&img src=&/b20df83b9bf7fb0b2a5f4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20df83b9bf7fb0b2a5f4e_r.jpg&&&p&据考证,毛公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在中国,有两件青铜器堪称青铜器之最,一件是保存在北京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另一件就是铭文最多的这件毛公鼎。毛公鼎鼎身只有30.75厘米高,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赐而做此鼎的史实。鼎铭字迹清晰工整,篆文字字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该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价值无双的瑰宝重器。&/p&&br&&br&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br&&img src=&/8aa7c2c2c68c839a48d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6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br&&br& 散氏盘&br&&img src=&/b83419b78dae2e09ac4d15cfffaf293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83419b78dae2e09ac4d15cfffaf2932_r.jpg&&散氏盘高:20.6公分 腹深:9.8公分 口径:54.6公分 底径:41.4公分 重:21312 g 铭文:19行 357字 早在商朝中期,青铜器上便已出现铭文,比甲骨文的时代还早。但是在西周之后,在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才大大风行,举凡祭祀、战争、赏赐等大事,甚至是契约,都被纪录在青铜器上。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 357 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陕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 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br&&br& 《富春山居图 . 无用师卷》&br&&img src=&/6c9eac1b025b26a5da3952_b.jpg& data-rawwidth=&315&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5&&&br&  黄公望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br&这卷名画在此后的数百年间流传有绪,历尽沧桑。从画上题跋看。此画最初是为无用禅师所作。一百多年后的明成化年间,为著名画家沈周所得。至明万历年间,又归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不久就转手为宜兴吴之矩所藏。吴又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特意在家中建富春轩藏之。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嘱人将此画投入火中,焚以为殉。幸得其侄子吴子文眼明手快,以另一卷画易之,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出,才免遭“火殉”。但画的前段已烧去寸许,从此分为长短两段。此后烧毁处较完整的一段单独装裱,人称《剩山图》,现为浙江省博物馆所收藏。画的前段(短段)名为“剩山图”,最后到了画家吴湖帆的手里。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br&  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后大段则一直深藏于清宫中,后被运往台湾。后几百年来,此书一分为二,未再重合。许多年来,两岸书家和有心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破镜重圆』重新拼合此画。画的后段(长段)从吴家流散后,曾经历多人收藏,于清乾隆十一年流人清宫。有意思的是,号称风雅的乾隆皇帝居然不识宝,认定它是赝品,而对另一卷他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大加赏赞,又是题跋又是钤印。但也幸而如此,那卷真迹倒借此得以“全壁”,后在解放前夕运往台湾,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谢&a data-hash=&30e53ed0c2feb& href=&///people/30e53ed0c2fe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柳如婳& data-hovercard=&p$b$30e53ed0c2feb&&@柳如婳&/a& 补充&br&&br&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真迹,天下排行第二行书)&br&&img src=&/eeefe4ce1508a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eefe4ce1508a3_r.jpg&&&br&《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230字。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心情极度悲愤,情绪已难以平静,错桀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但正因为如此,此幅字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元代张敬晏题跋云:“以为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br&&br&苏轼 黄州寒食帖 (苏轼代表作,后有黄庭坚跋,可与王羲之兰亭及颜真卿祭侄并列三大行书)&br&&img src=&/72fd2c94ce99cd69f6871a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2fd2c94ce99cd69f6871afe_r.jpg&&&br&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意映。&br&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br&&br&天青无纹水仙盆&br&&img src=&/643ed454fc0e3e9a7ec35a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43ed454fc0e3e9a7ec35ac_r.jpg&&6.9cm,横23cm,纵16.4cm,口径 23 cm,足径 19.3×12.9cm,重670g,椭圆形盆,侈口,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PS:目前全世界汝窑典藏不足70件,台北故宫收藏有21件。谢@ 刘钊补充&br&&br&溪山行旅图&br&&img src=&/75f2e56e90a5f5b48c09bf3deaa80491_b.jpg& data-rawwidth=&225&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5&&此图描绘溪山行旅,气势雄伟,体现出北方山水画派坚凝雄强的特点。画面由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极富空间感。画面的落款隐密地写在主峰左侧的一剑远峰之中。《溪山行旅图》历来被称为北宋范宽的代表作,树叶间有“范宽”二字题款。历代评论家对此画称赞备至。徐悲鸿曾高度评价此画:“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何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