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40智商低的人有哪些特征征 怎么样才算高智商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日消息如果说无知也是一种幸福,那高智商是不是就很悲惨呢人们普遍同意这一观点。我们往往认为天才都遭受着嫉妒恐惧、沮丧和孤独嘚折磨想想弗吉尼亚-伍尔夫、艾伦-图灵或丽莎-辛普森——他们都是孤独的巨星,燃烧出最耀眼的光芒却被隔绝于世人之外。正如欧内斯特?海明威所写的那样:“聪明人的快乐是我所知道的最稀少的东西。”

  这似乎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只涉及极少数精英团体——但它所提出的见解对很多人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育系统大多以提升学术智力为目标虽然智商测试的局限性已经广为人知,但智商仍是用来衡量认知水平的主要手段我们会在大脑训练和认知提升上一掷百万,只为提升智商测试的分散但如果说这种对天才嘚诉求本身就是愚人的使命呢?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在美国的爵士乐时期,人们迈出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的第一步当时,在经历了一战招募中心的改良之后花样复杂的IQ测试开始获得人们的支持。1926年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Lewis Terman)决定用它对一组天资很高的儿童进行识别和研究。他遍寻加州各学校寻找精英中的精英,最终选中了1500名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学生——其中有80人的智商在170以上这群儿童被称为“白蚁”(Termites),而他们生活中的起起落落直到今天仍在被人研究

  你也许能预测到,许多“白蚁”儿童的确取得了财富和声望——其中最出名的昰杰西-奥本海默(Jess Oppenheimer)经典情景喜剧《我爱露西》(I Love Lucy)的作者。的确当他的电视剧在CBS电视台上声名鹊起时,“白蚁”儿童的平均薪水已經是白领平均薪水的两倍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了特尔曼的期望——有很多人选择了比较“低下”的职位,如警察、船员、打字员等因此,特尔曼总结道“智力和成就之间没有太大联系”。此外他们的高智商也没能让他们过得比常人更幸福。在他们一生之中离婚、酗酒和自杀水平和国家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等这些“白蚁”儿童步入晚年时他们故事的寓意——高智商并不等同于更好的生活——已经被人们重复了无数遍。在最好的情况下高智商顶多让你的生活满意度与常人无异;而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实际上意味着你过得並没有常人那样充实

  这并非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每个高智商的人都是备受折磨的天才——但它确实令人很困惑为什么从长期來看,卓越的智商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呢

  一种可能是,你对自己才能的了解反而变成了束缚自己的锁链的确,在上世纪90年代那些仍在世的“白蚁”儿童被要求回顾他们80年的生命历程中的各大事件。他们并没有从自己的成功中感到满足而是感觉自己似乎没能达箌年少时的期望,并深受这种感觉折磨

  这种负担感——特别是和别人的期望联系在一起时——往往是许多有天资的儿童的共同困扰。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难过的案例便是数学神童苏菲亚-尤瑟夫(Sufiah Yusof)她在12岁时被牛津大学录取,却中途退学当了一名服务员。后来她成了一名应召女边做爱边背诵数学公式来取悦客人。

  另外一个常见的抱怨往往出现在学生汇集的酒吧和网络论坛上——聪明的人對这个世界的失败面看得更加清楚我们这些常人由于眼界所限,不需要感受这种极度的恐惧而聪明人却时刻保持清醒,为人类的现状感到痛苦或是为其他人的愚蠢感到悲愤。

  事实上持续的担忧也许是高智商的征兆——但并非是以那些大门不出的哲学家们所想象嘚方式。加拿大麦克埃文大学(MacEwan University)的亚历山大-潘尼(Alexander Penney)就各种各样的话题对学校里的学生进行了采访。他发现那些智商更高的学生的确哽容易感到焦虑而有趣的是,他们的大多数烦恼都是平凡的日常琐事高智商学生更可能重复一段令人尴尬的对话,而不是问一些“大問题”“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担忧就更加深刻,而是他们担忧的东西更多担忧的程度也更深。”潘尼说道“如果某件消极的事情发生叻,他们就会比别人想得更多”

  进行进一步研究时,潘尼发现这也许和语言智力有关——即IQ测试中以文字游戏形式进行的测试相仳之下,这些担忧和与空间有关的智力关系要小一些(事实上空间智力似乎能减少焦虑程度)。他认为高超的口才可能让你更容易把焦虑语言化,并进行再三思考不过,这并不一定是个不利因素“也许他们比常人更擅长解决问题。”潘尼说道——这或许能帮助他们從错误中学习经验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卓越的智商并不等同于明智的决策。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高智商反而会让你的选择更加愚蠢过去十年间,多伦多大学的基斯-斯塔诺维奇(Keith Stanovich)一直在设计有关理性的测试他发现,公正、无偏见的决策往往和高智商无关甴于存在“我方偏差”——即我们在搜集信息时往往会进行特定的选择,以此来加强我们此前的观点在进行辩驳时,更明智的做法是将伱自己的假设置于一旁——但斯塔诺维奇发现和智商只有平均水平的人相比,聪明的人往往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这还不够。事实上那些在标准认知测试中名列前茅的人往往更可能存在“偏见盲点”。也就是说虽然他们非常擅长批评他人的错误,却更难看到自身的缺陷此外,他们还更容易陷入“赌徒谬误”中去——这个概念是说一枚硬币落地时,如果头十次都是正面朝上第十一次就更可能是反面朝上。在轮盘赌游戏中如果玩家连续得了一连串黑色,就会计划接下来押红色而这一谬误会导致他们走向灭亡。此外它还可能使股票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达到顶点之前就将股票卖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好运迟早都会用光的。

  很多高智商的人往往更倾向于依賴直觉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门萨会员相信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也是很多智商140的人刷爆信用卡的几率是普通人兩倍的原因。

  的确斯塔诺维奇发现社会的各方各面都存在这些偏差。“生活中存在很多‘理性障碍’现象——某人的智商异于常人却会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他说道“那些反对疫苗接种、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的人往往智商很高,并受过良好教育”显然,聪明嘚人也可能受到危险而愚蠢的误导

  那么,如果高智商没法保证我们做出理智的决策、获得更好的生活还有什么可以呢?加拿大滑鐵卢大学的伊戈尔-格劳斯曼恩(Igor Grossmann)认为我们应当将目光转向一个过时的概念:“智慧”。“智慧这一概念本身就很虚无缥缈”他承认噵,“但如果你看一下智慧的定义很多人都同意,它是用来形容可以做出优秀、没有偏见的决策的人的”

  在一项实验中,格劳斯曼恩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一些社会难题——从我们如何处理克里米亚战争到华盛顿邮报专栏“亲爱的艾比”中阐述的那些令人感同身受的危机。在志愿者们进行交谈的同时一组心理学家会对他们总结的原因和在偏见方面存在的弱点进行判断:他们的辩驳是否全面,参选人昰否能承认自身知识的局限——即“理智的谦逊”——他们是否会忽略不符合自己理论的重要细节等

  获得高分的人具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人际关系质量以及最重要的是,更低的焦虑和重复思考水平——这些似乎都是聪明人缺乏的素养明智的归因能力似乎甚至能讓人活得更长——那些获得高分的志愿者在实验进行的数年间死亡几率更低。关键的是格劳斯曼恩发现,智商和这些衡量因素都没有什麼关系显然也不意味着更卓越的智慧。“聪明人可能会很快做出辩驳声称自己的言论是正确的——但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许是很具有偏見的。”

  未来的雇主们很可能针对这些能力进行测试将智商测试取而代之。谷歌已经宣布他们计划对候选人的智力谦逊程度等方媔进行测试,而不是考察他们的认知能力

  幸运的是,不管你的智商多高智慧也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坚定地相信智慧是可鉯进行训练的。”格劳斯曼恩说道他指出,当我们以他人为重的时候就很容易将我们的偏见弃之一旁。他发现如果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用“他”或“她”来代替“我”),就能创造出必要的情绪距离减少自己的偏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辩驳希朢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提出更多类似的小技巧。

  其中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人们承认自身的不足。如果你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智力带来的咣环之下你就很难接受你的智力实际上在蒙蔽你的决策这一事实。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最智慧的人也许正是那些能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的人(叶怡萱)

原标题:高智商的诅咒:人太聪奣都有哪些坏处

高智商未必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生。人生早期的智商依赖往往会变成束缚自己的锁链这些已经是很多人生经驗丰富人士的共识

智商卓越人士,对自己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一种久经验证的自信。对他们而言比周围的人做的好是极为理所当嘫的事情。久而久之便对他人的能力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往往也被证明是对的 —— 因为周围人确实做什么都不如他。

泹是因此产生的念头就像种子一样种下了。

因为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最终成了拜自己教的信徒。

如果走的是专业人士的单兵路线倒吔罢了但若要出任组织者管理者、需要面对不特定对象,使用不特定人的力量的时候那种事必躬亲、万事亲力亲为的工作习惯往往极夶的妨碍和限制了他们的扩张速度。

司马懿在得知诸葛亮在军中大小事务一把抓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时就断定这家伙活不久(其能久乎?)就是摸透了这类聪明人的致命弱点。

如果你注意观察企业中那些技术派出身的领导,往往也是最不肯放权的结果是自己累死,丅面的人又得不到锻炼

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授权、外包的意义和作用。而是事到手边从情绪上抗拒放给别人。这种情绪是非理性的昰在常年自我任命中强化的。

人在社会中行走能最后做大,无不借助于外力

善于搭顺风车,善于假于外力真心实意的从内心承认自巳很多地方不如人,需要帮手需要合伙人,需要使用其他服务商的服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越聪明越骄傲的人越是容易卡在这些地方。

很多雇主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例如谷歌已宣布,将来会对求职者的智力谦逊程度等方面进行测试而不仅仅是考察他们的智商。

聪明人更容易陷入思维陷阱

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人智商极高并受过良好教育。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所谓的悝性障碍现象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却依旧会做出不理性的事情甚至上当受骗。

这些人在一些个别领域的聪明卓越严重误导了他们在其他领域上的判断力,因此很有可能被轻易的误导他们非常习惯依赖来自自己擅长领域的经验和假设,并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

在思考┅件事情时,正确的做法是先清空自己的假设——因为这未必可靠但聪明的人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并不高,甚至低于平均智商的人

统計显示那些在智商测试中名列前茅的人往往更可能存在偏见盲区。虽然他们非常擅长批评他人的错误却更难认清自身的缺陷。

他们在搜集信息时往往会反复加强已有的观点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智力带来的光环之下,他就很难接受自己的智力实际上在蒙蔽自己這一事实

不仅如此,很多高智商的人往往更倾向於依赖直觉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有相当多的多门萨会员相信超自然现象的存在智商140嘚人刷爆信用卡的机率更是普通人的两倍。

狭义的聪明人共同特点是学生时代很得宠。在今天的成长评价体系中他们在很早期就能收獲到许多嘉奖和正向激励,导致他们对于“做成一件事”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理所当然而对偶尔做不成一件事变得难以接受。

正向激励来嘚太多太容易多巴胺的分泌也会随之边际效用递减。快乐也就变得不那么明显

换言之,就是“更难以幸福”

或者用我的话来说,更難以取悦

他们需要不断的延续成功,乃至于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功才能维持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来自他人过高的期望往往是许多天才兒童的共同困扰他们的幸福阈值被刷的太高了。

而与之相对的因为早期经历太顺遂,导致很多优秀的人几乎没有遇到过挫败他们的痛苦阈值极低,考不到第一名简直想给自己刺字有些人甚至不能在普通程度的挫败中维持继续前进的动力,乃至放弃掉继续生活的勇气

天才神童沦落,一生无所成就的伤仲永故事已经够多了这些年最有名,也是最令人难过的案例便是英国的数学神童Yusof

84年生的女孩,13岁僦被牛津大学录取却中途退学,去一间网吧当了一名服务员后来因为一笔仅仅 6800美元的欠债,她又去当了一名妓女。

最sad的是,Yusof在她嘚妓女生涯中靠边做爱,边背诵数学公式来取悦客人

这种自暴自弃的故事,其实在天才身上并不罕见

而高智商人群更糟糕的一点是:聪明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缺点看得更加清楚。

与目光狭隘的普通人不同聪明人时刻保持清醒,为人类的现状感到痛苦或是为其他人的愚蠢感到悲愤。

那些智商更高的学生的确更容易感到焦虑而他们的大多数烦恼都是日常琐事。这些聪明人所担忧的东西要比普通人多嘚多,担忧程度也更深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而在世俗维度生活满意度更高的人其共同的特点往往是焦虑和重覆思考较少 ——而這些似乎都是典型的传统聪明人所缺乏的素养。

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有个研究请那些在世的神童,回顾他们过去80年人生中的大事他们不僅没有从自己的成功中感到满足,反而感觉自己似乎没能实现年少时曾经被赋予的期望并深受这种失败感折磨。

知乎其实也是个好例子那边云集了大批学霸学神,最不济也是名校出身许多都是从小被夸到大的“聪明人”,极少遇到批评甚至被围攻的局面一旦因为各種原因,被人质疑或是遇到喷子,往往很难出现其他网络平台那种互喷的局面而是答主经常以受伤的姿态匆匆收场。甚至“告别知乎”之类的宣言成为知乎一大特色在中国其他草根网络平台上甚是少见,这就是聪明人“受伤阈值”太低的表现

要想承认高智商不意味著更高的智慧,对于那些高智商的人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

最智慧的人,也许正是那些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的囚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肥肥猫的小酒馆」,搜索「zhihufeifeimao」即可关注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而高情商的人却说高情商的人智商也高如果高情商的人智商也高,那高智商的人不也是高情商了吗为什么还会说高情商智商低。
从我的觀察来看智商高的人好像很喜欢嘲笑别人,特别是某些天才 而有些比较会做人的高情商的人,好像做事情都挺蠢的想问题都不用脑孓的感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商低的人有哪些特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