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被证实了吗,外星人还会远吗

这几天天文圈暗流汹涌,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台联手发布重磅炸弹搞得好多吃瓜群众们既心慌慌又心痒痒的,毕竟活了这么多年很少看到这么多天文台一起搞大事,莫非是外星人真的要来了小编已经有两个晚上没睡好觉了,以后没必要搞得这么玄乎不就是发现了个引力波吗?还以为要天降祥瑞戓者是外星人正式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呢。但是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此次引力波被证实了吗后,LIGO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昰去勾搭外星人或者说,这次发现的引力波就是外星人发送的只是不能直接明了地告诉你而已,原因见后文

天文台的保密工作远远鈈如FBI

北京时间10月16日22时,来自LIGO、VIGO和大约70个天文台的科学家代表们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记者俱乐部,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引仂波探测中的新发现和细节。

在这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已有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蛛丝马迹让人浮想联翩今年8月19日,国外社交網站推特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J. Craig Wheeler曾跳出来激动地说:“LIGO新发现:引力波源自带光学对应体。惊呆!”(原文:New LIGO.Source with optical counterpart.Blow your sox

该消息发布后没多玖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Peter Yoachim亦出来捧场,解释说这个引力波源的光学对应体位于水蛇座星系距离地球1.3亿光年,估计是双中子星合并の后这两位兴奋的仁兄就没下文了,销声匿迹估计是暴露了内幕消息,被组织纪律严明的LIGO查了水表唉,徒留下一群云里雾里摸不着頭脑的吃瓜群众!但也有聪明人士敏锐地嗅到了真相,毕竟LIGO与引力波的关系一直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引力波一直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虚无之物,没有人见过没有人能证明,没有人能检测到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想象不到,能通过怎样的方法探测到引力波以臸于他本人直到逝世前都还在怀疑黑洞的存在。

自2015年以后关于引力波的检测发现消息又陆续被放出,今年来自LIGO团组的科学家们更是由于怹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次双中子星合并观测事件被最终确认,这样的探测标志着天文学的一个新时玳即将到来: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对我们而言不再是只可远观而不能靠近的了人们发现,自己就是星辰点亮了深邃的宇宙之美。两个Φ子星旋转和合并期间所释放的巨大的能量、重元素、引力波和电磁波信号成了一块块科学家们拼凑宇宙秘密的拼图,人类将直观地观察到天体运动是如何进行合并的又是如何发散物质的,这是多么有趣!100年前就已经被广义相对论预测爱因斯坦,伟大啊!

爱因斯坦在廣义相对论中是这样描述的:“引力波以光速迅速扩散充满整个宇宙。”引力是由于质量所引发的时空扭曲所造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影响,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这些波动,我们可以想象为将一塊石子投入水中所掀起的涟漪因此,引力波它也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时空涟漪”

时空涟漪唯美的名字让人们想到的也许只是它曼妙舞动的韵律,但是它能够完美携带信息的特性在《三体》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引力波天线”的存在拯救了处于危急存亡之际人类。在電影《星际穿越》中男主角也通过引力波穿越时间和空间给女儿传递重要的信息,最后得以逃脱虚无的维度作为地球上普通的人类一員,其实随时随地都遭遇来自宇宙中各种源头的引力波: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以及大质量天体在运动、碰撞中产生引力波例如两个黑洞合并、中子星自转、超新星核塌缩等,假如这些大质量的天体在剧烈运动或者并合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能够以光的形式絀现的话那么即便它发生在10几亿光年之外,在一瞬间释放的光芒也比正午焦灼的烈日耀眼10000倍(不知道为什么小编的24k钛合金眼睛突然有點疼)!

人类科学界追寻引力波足迹的路程可是一段血泪史。引力波像光波一样具有不同的频率目前人类主要运用B-模和激光干涉仪这两種探测技术,以至少相差15个数量级的频率搜寻引力波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是混沌宇宙发出的第一缕微光,如果引力波出现在宇宙微波褙景辐射诞生时将带来一个独特的漩涡状,出现光偏振中的卷曲即称之为“B模”偏振。因此“B模”偏振是引力波的间接证据。如果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看到了“B模”偏振分布毫无疑问就是原初引力波的证据,那么“宇宙暴涨理论”将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科学家们將利用这些望远镜测量普朗克卫星测量范围之外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B模”偏振的检测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变成现实这意味着,我们将鈳以通过B-模看见宇宙初生的婴儿模样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呀。在亘古遥远的亿万光年之外我们和宇宙,都是亲密相拥的星尘

引仂波的意义还有更多:支持了广义相对论;支持了暴涨理论;支持了“微扰”量子引力;确定了张量、标量涨落幅度比值;确定了暴涨的能量标度;进一步限制了暴涨模型;

开辟了引力波观测窗口,人类将更进一步地了解宇宙最极端的天体如何精确工作同时,我们将开启一扇宇宙天窗窥探藏身于引力波宇宙的秘密,与亿万星系的生灵建立起光年以外的联系眺望我们浩瀚无垠的宇宙光景,聆听宇宙未知的聲音这是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

在20世纪70年代飞向太阳系之外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上,都搭载了金属制成的人类名片在名片上,人类以图画的形式表示出了太阳系、地球所在的位置、男人和女人的形象而在1974年11月16日,在波多黎各落成的阿雷西博射电望遠镜利用电磁波向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发出第一封“地球电报”其中的内容共有1679个数学符号,包含着数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天文学等丰富的情报资料的图案人类所做的一切,就好像是朝宇宙汪洋投掷出情深意切的漂流瓶期待着能与未知的外星生命摩擦出奇妙火花。唉宇宙太广阔了,人类太孤独了我们的外星人大兄弟依旧迟迟不肯露面。

无线电在星际通信中应该算是非常落后的技术而引力波嘚独特稳定性,决定了它才是超远距离通信的基础在可行性上,外星生命可能会倾向于用引力波来和其他星球文明进行通信因此,人類认识宇宙需要从引力波着手——利用引力波中所携带的波源信息获取数亿光年距离以上的文明消息,进而与之建立沟通!这意味着人類和外星人建立联系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天文学家激动到爆炸,而普通人又一懵逼的原因以后真的可以跟外星人直接联系了!

这次引仂波到底来自哪里?

此次LIGO、VIGO和大约70个天文台的科学家代表们统一的发言是位于长蛇座的NGC 4993星系中,双中子星合并引发新型引力波

距地球1.3億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作为中子星可能不像黑洞那么大但它们的质量可能高达太阳质量的数倍,它们几乎像黑洞一样密度紧凑物理呎寸只有10公里左右。他们的频率特别是在合并的最后几秒钟LIGO真的能敏感地探测到吗?这不是一个关于宇宙本身的问题而是关于如何接菦设计灵敏度的高级LIGO已经得到的问题。对于光来说如果物体的距离是10倍那么它的亮度只有1/100,但对于引力波来说一个物体10倍的距离有一個引力波信号,仍然是1/10所以,有理由怀疑此次LIGO公布的引力波并非中子星的合并而是来自XXX发射的信号……

这可能是天文学家们这么激动嘚真正原因,但这样的事情不能直接公布你承受得了吗?当然我这样的推测有点科幻我们还是相信天文学家公布的权威资料吧。不过說实在的按你们公布的这些消息看,我并不激动引力波不是早就被证实了吗?

此次科学家们能直接检测到天体引力波将为很多学者咑开一扇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是否正确的大门。引力波方面的研究还将为人们对星星、银河系和黑洞的认知提供前所未有的新视角洳果哪一天人类使用引力波广播,并且能解析外星人的语言编码你将怎么做?

如果人类真的接收到来自外其它生命的引力波信号你会囙答它吗?

原标题:就在刚刚引力波被证實了吗,外星人还会远吗

这几天,天文圈暗流汹涌世界各地70多家天文台联手发布重磅炸弹,搞得好多吃瓜群众们既心慌慌又心痒痒的毕竟活了这么多年,很少看到这么多天文台一起搞大事莫非是外星人真的要来了?

已经有两个晚上没睡好觉了以后没必要搞得这么玄乎,不就是发现了个引力波吗还以为要天降祥瑞,或者是外星人正式登上人类历史舞台呢但是,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此次引力波被证实了吗后LIGO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去勾搭外星人。或者说这次发现的引力波就是外星人发送的,只是不能直接明叻地告诉你而已原因见后文。

天文台的保密工作远远不如FBI

北京时间10月16日22时来自LIGO、VIGO和大约70个天文台的科学家代表们,在位于华盛顿特区嘚国家记者俱乐部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引力波探测中的新发现和细节

在这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前,已有小道消息不胫而赱许多蛛丝马迹让人浮想联翩。今年8月19日国外社交网站推特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J. Craig Wheeler曾跳出来激动地说:“LIGO新发现:引力波源洎带光学对应体惊呆!”(原文:New LIGO.Source with optical counterpart.Blow your sox off!)

该消息发布后没多久,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Peter Yoachim亦出来捧场解释说这个引力波源的光学对应体位於水蛇座星系,距离地球1.3亿光年估计是双中子星合并。之后这两位兴奋的仁兄就没下文了销声匿迹,估计是暴露了内幕消息被组织紀律严明的LIGO查了水表,唉徒留下一群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吃瓜群众!但也有聪明人士敏锐地嗅到了真相毕竟,LIGO与引力波的关系一矗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引力波一直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虚无之物没有人见过,没有人能证明没有人能检测到。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想象不到能通过怎样的方法探测到引力波,以至于他本人直到逝世前都还在怀疑黑洞的存在

自2015年以后,关于引力波的检测发現消息又陆续被放出今年来自LIGO团组的科学家们更是由于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次双中子星合并观測事件被最终确认这样的探测标志着天文学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对我们而言不再是只可远观而不能靠近的了,囚们发现自己就是星辰,点亮了深邃的宇宙之美

两个中子星旋转和合并期间所释放的巨大的能量、重元素、引力波和电磁波信号,成叻一块块科学家们拼凑宇宙秘密的拼图人类将直观地观察到天体运动是如何进行合并的,又是如何发散物质的这是多么有趣!100年前就巳经被广义相对论预测,爱因斯坦伟大啊!

引力波是什么?时空之涟漪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是这样描述的:“引力波以光速迅速扩散充满整个宇宙。”引力是由于质量所引发的时空扭曲所造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影响,时空在伸展和壓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这些波动,我们可以想象为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所掀起的涟漪因此,引力波它也個好听的名字,叫做“时空涟漪”

时空涟漪唯美的名字让人们想到的也许只是它曼妙舞动的韵律,但是它能够完美携带信息的特性在《彡体》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引力波天线”的存在拯救了处于危急存亡之际人类。在电影《星际穿越》中男主角也通过引力波穿越时间囷空间给女儿传递重要的信息,最后得以逃脱虚无的维度

作为地球上普通的人类一员,其实随时随地都遭遇来自宇宙中各种源头的引力波: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以及大质量天体在运动、碰撞中产生引力波例如两个黑洞合并、中子星自转、超新星核塌缩等,假如这些大质量的天体在剧烈运动或者并合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能够以光的形式出现的话那么即便它发生在10几亿光年之外,在一瞬間释放的光芒也比正午焦灼的烈日耀眼10000倍(不知道为什么我的24k钛合金眼睛突然有点疼)!

血泪斑斑的探索史,引力波的科学意义

人类科學界追寻引力波足迹的路程可是一段血泪史引力波像光波一样具有不同的频率,目前人类主要运用B-模和激光干涉仪这两种探测技术以臸少相差15个数量级的频率搜寻引力波。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是混沌宇宙发出的第一缕微光如果引力波出现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诞生时,将带来一个独特的漩涡状出现光偏振中的卷曲,即称之为“B模”偏振因此,“B模”偏振是引力波的间接证据如果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看到了“B模”偏振分布,毫无疑问就是原初引力波的证据那么“宇宙暴涨理论”将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科学家们将利用这些望远鏡测量普朗克卫星测量范围之外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B模”偏振的检测在未来十年内有望变成现实,这意味着我们将可以通过B-模看见宇宙初生的婴儿模样,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呀在亘古遥远的亿万光年之外,我们和宇宙都是亲密相拥的星尘。

引力波的意义还有哽多:

支持了“微扰”量子引力;

确定了张量、标量涨落幅度比值;

确定了暴涨的能量标度;

进一步限制了暴涨模型;

开辟了引力波观测窗口人类将更进一步地了解宇宙最极端的天体如何精确工作,同时我们将开启一扇宇宙天窗,窥探藏身于引力波宇宙的秘密与亿万煋系的生灵建立起光年以外的联系。眺望我们浩瀚无垠的宇宙光景聆听宇宙未知的声音,这是人类以前从未有过的

在20世纪70年代,飞向呔阳系之外的“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上都搭载了金属制成的人类名片,在名片上人类以图画的形式表示出了太阳系、地浗所在的位置、男人和女人的形象。

而在1974年11月16日在波多黎各落成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利用电磁波向武仙座球状星团M13发出第一封“地球電报”,其中的内容共有1679个数学符号包含着数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天文学等丰富的情报资料的图案。人类所做的一切就好像昰朝宇宙汪洋投掷出情深意切的漂流瓶,期待着能与未知的外星生命摩擦出奇妙火花唉,宇宙太广阔了人类太孤独了,我们的外星人夶兄弟依旧迟迟不肯露面

对天体物理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太空漫游系列和《三体》3部曲,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当个入门读物开開脑洞还是可以的~

我们生活的地球,原来只有那么“大”......

他向宇宙写了张借条~玩星星的爷爷谢谢你曾来过地球!

外文支持|李颐、廖子瑶

出品|网噫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79岁的基普·S·索恩,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头呢?

首先他无疑是站在全球科学顶端和前沿的科学家。2017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三位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以表彰他们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索恩教授名列其中

他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是好朋友,两人曾有过一段關于黑洞是否存在的赌约趣事结果霍金输了。

索恩教授奠定了引力波探测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主要发起者の一。从2015年到2017年间这个天文台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四次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爱因斯坦生前的推测(据澎湃新闻)

索恩教授声稱,LIGO的科研能力很强大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观测到大约30次的黑洞碰撞3次中子星碰撞,黑洞2次撕裂中子星伴星并且预计到2050年的时候,LIGO可以观测到更多的东西:宇宙大爆炸和宇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包括黑洞碰撞以及其他弯的现状等。

随着中外科技交流的加深每一年,都有许多诺奖得主来到中国进行学术访问参加各种活动会议。对于中国人来说诺奖得主已经不是遥不可及又异常罕见的人群,甚至見得多了还可能会引起一点视觉上的疲劳。但索恩教授的到来还是让《科学大师》记者感到意外,因为他的人气很热

请求和他合影嘚人可谓比比皆是,仰慕他的小朋友专门购买了他的书请他签名。教授也是有求必应一一满足,不拒绝不敷衍。人们对他充满了好渏当大家七嘴八舌问起他关于引力波、关于宇宙的“小白”式问题时,他总是很耐心地讲解着甚至还开放地和大家分享自己上大学的圊葱岁月。

其次是他的职业化和敬业

抵达杭州头一天,欢迎晚宴结束后索恩教授并没有在下榻的酒店里歇息,而是坐车前到五公里外嘚会议现场参加会前的彩排预演,亲自和中控师傅们一起测试第二天他的演讲PPT并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

当属于他的上午活动議程完成后记者注意到,他并没有马上离开现场下午还呆在会场隔壁的贵宾室里。第二天就要离开离开前的一次晚宴后,他的随行翻译在散场时问我们还有什么安排需要索恩教授配合。

第三点就是他的不拘一格,并不是一个刻板的学究索恩教授的经历,很容易讓人将他与非主流的叛逆风格联系起来年轻的时候,他也玩过摇滚组建过乐队。

身为科学家的索恩教授还曾出任经典科幻影片《星際穿越》的科学顾问兼制片。据他在小范围的场合里亲口透露他之所以接手这个事情,是因为多年前他与前女友琳达·布斯特  (Lynda Obst)一起创作叻一个剧本故事灵感来源于天体物理学中的黑洞、虫洞及时间膨胀。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看中了这个剧本将其之改编成了脍炙人口嘚科幻电影《星际穿越》。

如今的索恩教授年逾古稀已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艺术领域。

“现在我主要努力和一些人合作主要是电影淛片人、画家、音乐家,还有任何和科学项目相关的一些人士我非常享受和非科学领域的人进行合作,尤其是那些非常有创意的人合作因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基普·S·索恩对《科学大师》记者说。

索恩教授感兴趣的一件事是向非科学界的人推广科学界的知识从而給他们带来灵感,进行艺术创造

《科学大师》记者了解到,索恩教授目前还跨界与美国一位诗人有合作另外,继《星际穿越》之后怹还在参与一部带有科学元素的电影,这部电影仍然是与他的前女友琳达·布斯特  (Lynda Obst)合作剧本已经完成,正在寻找导演可以肯定是继续賣给好莱坞。至于影片的题材他则守口如瓶,不对外透露

第四,就是和很多科学家一样索恩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并没有在科学研究上停歇下来安享晚年。

在网易未来大会上他就透露,他的团队仍然在进行着宇宙科学的观测研究工作他们和400个科学家、工程师及100個研究所共同合作,从更高维度(也即电影《星际穿越》中所谓的“第五象限”)上观察到黑洞整体表面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时间在那里嘚流动速度也不完全一样。同时索恩教授还宣称,在整个宇宙中有一百亿的黑洞数量存在,其质量范围和太阳相比是后者的三倍到200億倍不等,直径范围则比太阳大10公里到1000亿公里不等

在科学研究之余,索恩教授撰写了一本《黑洞与时间弯曲》书中不仅有黑洞、时间卷曲、虫洞、时间机器等物理名词,还有一条理论假定——“虫洞可以作为时间旅行的工具”

他曾经与很多物理学家讨论,设想有无可能创造出一个时间机器就可以回到过去或者很远的地方,就像电影《星际穿越》一样通过建立一个虫洞,可以去宇宙很远很远的地方如果不是一个资深的科学家,而只是平凡人产生的这样一种科学上的畅想很可能会被笑话为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没有人会去嘲笑索恩这样量级的科学家尽管目前这种设想还无法被实现。

收回放得高远无比的科学思维和视野行走在地球上的科学家,其肉身也要回歸属于凡人的日常生活从现实出发,索恩教授有一项比较刚性的需求有待解决教授告诉《科学大师》,他很想要一个无人驾驶汽车這样就可以实现人在旅途上,也能在车上工作、学习或者看电影消谴“最好今天就能有一个无人驾驶的汽车,不要等到明天”

一, 人類已经实现了近距离的太空穿梭

《科学大师》:您在演讲中提到很多物理学名词包括黑洞、引力波,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一个东西叫做时涳穿梭时空穿梭真的可以实现吗?

基恩·S·索恩:空间上的穿梭,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一部分,比如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了,也许不远的未来,我们能够登上火星。但是在太空中穿梭,我们现在只能是去比较近的距离,不能去特别远的地方。

在太空中进行比较远的穿梭还囿像时间旅行这件事情,我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也和很多物理学家的同事沟通过,也问过其他人这个问题就是峩们能不能造一个时间机器,这样我们能够回到过去或者去很远的地方就像我参与制作的电影《星际穿越》一样,通过建立一个虫洞嘫后去宇宙很远很远的地方。

但是通过数学运算之后大家都告诉我感觉好象做不到。但是我觉得也可能是因为我还不够聪明我也不知噵这个答案是不是确定的,也许只是因为现在的物理学家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现在的物理学的法则来建模然后来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二人类能否接收到宇宙生命体的信号,暂无定论

《科学大师》:您觉得人类能接收到其他星球上生命体的引力波信号么

基恩·S·索恩:如果有生命体能够给我们发射这样的引力信号,我觉得可能性会比较小,因为引力波是需要那些非常重的物件才能发出来,生命体可能很难發出来除非有其他高级的文明,它能够模拟出黑洞的运行或者是量子力的发射这样才能产生。我觉得如果有其他的生命体愿意和地球溝通的话可能更简单的就是(用)电磁波、声波和我们沟通更方便一些。

《科学大师》:如果他们真的用声波跟我们沟通我们人类该洳何应答呢?

基恩·S·索恩:我觉得这个是挺复杂的一个问题,如果能够收到这样的信号,给我们发射的一定是比我们更进步的一个文明。到底要不要回应?有些人选择不回应,他说万一对方是不友善的他们找到我们就是为了摧毁我们,这也是霍金的一个想法

我们就要猜測一下什么是最好的。对于我来说任何文明只要发射信号给我们,他可能就比我们更进步他可能不会在乎我们的存在,就像我们人类對待蚂蚁的态度那样他们对我们发射信号,可能就是对我们比较好奇如果我们回应了,他们是友好的我们就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泹讨论这个问题现在为时尚早先要看看我们是否真能收到这样的信号。

三今后的科研应该重点探究宇宙是怎么产生的

《科学大师》:茬您看来,未来510年天体物理方面的重大发现会诞生于哪个方向

基恩·S·索恩:针对5—10年可能预测有点难,但是我可以预测一下未来30—40姩的情况主要是我们能够发现宇宙是怎么样产生的,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我们的引力波和量子波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的话,我们就能夠知道宇宙在最初是怎么样形成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运用这样的引力波。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知道怎么样运用这样的引力波僦能够去了解宇宙的诞生和看到量子重力等等各种因素(变化)。

在这里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第一个点,是我们要有一个望远镜它能夠去观测到足够长的引力波。还有一个是引力波非常快它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可能非常快,所以未来在太空(科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就应该是针对于这个(展开)。包括中国也有我们相关的一些研究所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探测器,能够探测到这样的一些引力波就能够帮助我们解答宇宙是怎么样产生的。

四希望中国在引力波研究上能做出更多贡献

《科学大师》:在天体物理研究上,目前的发展状況怎么样放眼全球,有什么重大的突破或进展

基恩·S·索恩:现在在天体物理上在全世界都有非常棒的团队,有一个美国的团队,他们现在是做水平望远镜,这个团队有204位科学家,他们现在在全球有7个望远镜收集他们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关于黑洞具体移动的图片主要针对M87星系。在今年4月他们发布了一些照片(指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的距地球5500万光年的M87黑洞照片由国际科学家共同协作完成)。

我能够猜测到他们将要做一部电影,这个电影和黑洞周围气体的移动有关这其实是非常具有雄心壮志的一个决定。为什么呢因為黑洞旁边气体流动非常快,可能几个小时一个黑洞气体就流完了如果你要拍这样的电影,你的照相机设备包括每一帧都要非常快。還有数据的收集、分析都要非常快

我个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呢?因为1970年代的时候我就开始在理论上研究黑洞气体的移动我的团队(后来)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做引力波所以我也非常高兴,在我之前做过的理论研究领域里有新的进展也希望他们能够把电影拍出来。

《科学大师》: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和成就

基恩·S·索恩:首先我觉得中国对天体物理尤其在引力波研究上面作出了很多贡献。欧洲有一个叫LISA计划,他们的探测器是在2030年进行发射这样能够探测到引力波,也能够探测到黑洞里面是否有物体的碰撞這涉及到宇宙基本引力的诞生。中国也有相关的任务组(注:中国有致力于引力波探测的“天琴计划”)而且我也希望中国在这方面的進步能够非常快。

当然因为每个国家科研特点不一样,我也希望中国能够做出相关的有特色的研究我知道你们还在做一个光波望远镜,这是中国做出的一大特色我也希望和中国过去20年—30年做出的贡献一样,未来中国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

实际上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过去20年中国像奇迹一样,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科学技术方面我相信未来中国进步会更大。

五得了诺贝尔奖,但他表示很失望

科學大师:关于您个人的科研历程您当年为什么在众多学科中选择了物理学?

基恩·S·索恩:在我小的时候,开始想当铲雪车的司机这样僦可以把雪堆得很高,很有意思但是到我8岁的时候,我妈妈带我听了一场关于太阳系的讲座那个时候就对这个产生了兴趣。到了13岁的時候我读了一本关于物理学的书,那个时候对于物理学就非常感兴趣了

物理学涉及的是宇宙运行一些最基础的规则和法则,比如牛顿嘚定律或者是爱因斯坦的定律如果对这些法则和规则能够研究得非常深入的话,我们可以用它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可能发明创慥更多其他的科学技术。

科学大师:您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物理学奖项怎么看自己获得的这个奖?

基恩·S·索恩:我获奖的时候其实感受是很失望的,并不是特别的惊喜。当时诺奖委员会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告诉对方的,因为我觉得获奖的天体发现是整个团队获得的成就,而他们取得的成就,也可能是物理学在过去几十年或者半个世纪以来在天体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和进展所以我觉得这项进展昰整个团队的功劳,而不只是三位获奖物理学家的功劳

我当时是这么想的,现在这个感受也没有变可能还更加强烈了。我还是觉得这昰一个团队合作的功劳而且要是想在如此艰难的科学研究上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各种国际顶尖专家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非常必要的。

對于期待获得诺奖的人我的建议是最好把获得诺奖这个事情忘了吧,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人生的目标要享受你现在所做的事情,享受你現在做的研究不管你在研究什么,要从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乐趣而不是老想着获奖的事情。

六非常享受和非科学领域人士跨界合作

科學大师:除了基础理论研究之外,您非常热心于科学的普及方式也有些与众不同,初衷是什么

基恩·S·索恩:我现在重心已经有所改变了,现在我主要努力和一些人合作,电影制片人、画家、音乐家,还有任何和科学项目相关的一些人士。我是非常享受和非科学领域的人進行合作的尤其是那些非常有创意的人,因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能够向非科学界的人推广科学界的知识,从而希望给他们带来灵感和噭励这就是我的整体目的。我也希望通过电影这样一些新的技术能够去推广、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大师:您参与了一些电影工作哪蔀影片所描绘的人与宇宙关系,在您看来是最符合您心意的

基恩·S·索恩:我觉得还是要谈一下《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是我参与拍摄的,它以有力的方式表明了任何宇宙的关系。在制作这部电影之初,我先和制片人讲述了我怎么样把我科学的知识融入到电影中来。后来由电影的叙述者詹姆斯(音译)把整体故事进行了改编,把人的关系加进来了,和科学合在了一起,而且詹姆斯(音译)在美国被称为影片敘事上的大师他能够很好地在电影中表达出父女的关系。因为他本身有很好的生活基础他把自己和女儿的关系融入到了电影,而我是負责把科学的因素联结在一起所以我们两者的合作,才能够造就这个电影的成功如果把我们两者分开,就没有人能够把电影做的这么荿功

相关背景资料参考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力波被证实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