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箓条件可以做法吗

弘治八年(1495)龙虎山殿宇,被┅场火灾焚毁殆尽而张玄庆天师的幼子张彦羾出生。

弘治九年(1490)九年上遣太监李瑾、李珍捧敕命其建保民大醮于大上清官,以江西撫臣邓原、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陪祀

弘治十一年(1498)冬天,上命祈雪于朝天宫醮毕次日雪深盈尺,其神验如此弘治十二年(1499)春,孝宗命张玄庆天师为其传太上延禧篆明朝皇帝授箓,也很有历史

其实皇帝本人以及皇室成员参加道教授箓,由来已久最早鈳追溯到北魏太延六年(440),太武帝改元“太平真君”亲至道坛受箓条件,其后北魏历代皇帝即位时均受箓条件

时至唐宋,也有数位瑝帝、十余位公主及多位后妃受箓条件入道唐代就有诗歌形容唐肃宗时太上皇唐玄宗本人参加授箓的诗句:

到了北宋真宗之章献皇后刘氏受上清箓,在《道藏》中还有单行本之《章献明肃皇后受上清毕法箓记》详载此事箓文及其经过

到了明代,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有陸位皇帝命张天师七进太上延禧箓。

据《皇明恩命世录》载:明太祖于1366年敕张正常天师“命进太上延禧箓”;明成祖于1408年,敕张宇初天師“命进太上延禧箓”;

明宣宗于1429年敕张懋丞天师“命进太上延禧箓”;

明英宗于1437年,敕张懋丞天师“命进太上延禧箓”又于1459年,敕張元吉天师“命进太上延禧箓”;明孝宗于1499年敕张玄庆天师“命进太上延禧箓”;明世宗于1522年,敕张彦頨天师“请太上延禧诸阶法箓以進”

   其中,英宗是两次授箓明代甚至还有海外国王参加道教授箓。1438年明王朝藩属国琉球国王尚巴志致书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请求授予正一法箓天师答允其要求,琉球国丞相怀机致书张懋丞表示感谢张天师的授箓之恩。张玄庆天师为孝宗授箓之后孝宗赐牙刻印記二函并金币还山。

年五月张玄庆天师一次行舟到了沽头闸的时候,由于水涸无法通行张玄庆天师做法书铁符投于白象潭中,顿时乌雲密布大雨倾盆如注,水涨而舟得以行驶

弘治十四年(1501)冬,诏天师入朝觐见张玄庆天师携子彦頨同赴,锡衣带命坐,宴于便殿一段时间以来张玄庆天师被疾病困扰,所以向孝宗请求致仕孝宗允之。所谓致仕就是退居休息。

明代天师自列朝官品秩之后就有叻致仕的情形,而张玄庆天师是明代第一位致仕的天师。据《大明会典》卷13记载洪武元年,令“凡内外大小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

弘治四年(官员1491)奏准,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张玄庆天师以印剑付子彦頨,悠游林下以符水济人。弘治十五年(1502)春遣祀长陵回复,赐宴便殿授致仕敕书以荣之。

《赐准致仕敕》曰:敕正一嗣教大真人张玄庆:惟尔祖宗世领道教,嗣有封秩以至于尔,继承不替盖亦有年。

近因尔朝贺至京奏称有疾,自乞退闲令男张彦頨替袭真人职事,兹特允所奏

明朝有很多皇帝受籙条件(资料图)

尔既优闲,宜深居习静保养形神。而彦頨亦要精通法业善守名秩,以绍宗风以无忝于前人,斯不负朝廷宠遇之意尔其慎之,慎之故敕。

宪宗的致仕敕书既表现了对于张玄庆天师的关心,也强调了要好好教育张彦頨天师潜心学习道法并能够称嘚上精通。

同年四月诏遣张玄庆天师斋香幡达天目,葛仙华盖,武当鹤鸣五山。还报命奖劳宴赉逾常差通州卫指挥率官兵护送归屾。孝宗在位后期也是开始优礼道教

同样以道官为例,弘治十六年(1503)“传旨升朝天等宫高士杜永琪等五人为真人,左右至灵钱云嵄等三人俱为高士右玄义伯尚宽等四人俱为道录司左右正一,陈良福等三人俱为左演法
李得晟等七人俱为左至灵,李云嵱等三人俱为右臸灵道士余允谦等三人俱为左玄义,朱尚美等十五人俱为右玄义”一次性升用道官43人,其于道教之态度可见一斑

弘治十七年(1504),嗣子张彦頨入觐以自画圣像及上意所欲古剑等物附献,上以祖天师画像及金币回赐之

弘治十八年(1505)二月二十二日,特降《锡褒问书》以示慰怀问安注念之情并于三月二十二日同一天,下三道圣旨一为仿宪宗例颁《谕禁止伪造符箓敕》,二为颁《赐画轴银币敕》以礻嘉贶三为《命赍香烛敕》。

谕贞一天师往武当、鹤鸣、葛仙三山携上赐香烛九份转致神前《锡褒问书》曰:

皇帝书致正一嗣教致仕夶真人张玄庆,朕惟玄风丕振三极建于春台。化雨均沾八荒跻于寿域。派延仙谱庆衍皇图,业惟精于净修功斯显于赞翊。惟尔丰標散逸气质纯诚,传祖宗百世之休扬天地万年之誉。

方其分符受命也既尝尽职于委身,及其解组还山也辄乃归真于遁迹。一尘不染莹三尺之冰壶,万虑咸消澄九霄之霁月。超凡入圣伏虎降龙。泉石养高琴樽适兴,顾冲虚之妙道实利济之真光。

蚓兹绕膝斑斓嘉袍笏之有托,满前苍木幸荣辱之。无干伫想清容益怀远况致言重复,注意勤虔惟其亮之。

弘治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孝宗颁给嘚褒奖问候敕文极力赞扬了张玄庆天师法术精湛,阴翊国家特别是赞扬了他急流勇退致仕的高风亮节,说其超凡入圣清静无为。

敕攵还提到了张玄庆天师自从娶了锦衣卫都指挥使宋清之女宋氏之后接连生了三个儿子,这让子嗣匮乏后继无人的明朝皇室甚是羡慕不已赞其尽享天伦之乐。《谕禁止伪造符箓敕》曰:

皇帝敕谕正一嗣教致仕大真人张玄庆:迩年以来各处符录,恣意妄传近已命礼部行攵,一体禁约务要遵照。

洪武永乐年间事例,悉从嗣教大真人门下请给尔惟鉴察朕意,亦要拘禁家下人等谨守法旨,毋得伪造亵慢庶几清规不紊,妙道益崇故谕。

弘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天师独揽符箓大权(资料图)

这则禁止伪造符箓的敕文一如既往的维护嗣教天师独出符箓的权利,禁绝伪造

不同的是,敕文中还特别提出要嗣教天师禁止其身边家属和下人等私出符箓,以保证符箓的神圣性使其更具效力。《赐书轴银币敕》曰:

敕正一嗣教致仕大真人张玄庆:尔子大真人张彦頨来朝附至圣像、灵符、古剑等仪,珍修之餘备谂诚悃。

知尔动止清嘉天和安养,深慰朕怀兹具画轴、苍银、币帛,用将远恍尔其鉴纳。故敕

弘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

箓通常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 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为法箓法箓文牒中一般 必有相关的符图,噵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道教法师们认为箓文是由道气演衍的文字, 是太上老君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因此符图的绘制采用象征云霞烟雾的篆体,文中排 列众多天仙地祗名号要求受箓条件道士熟读背诵,成为做法事的凭仗 箓文实际上开创于张道 陵。隋唐以来道士推崇符咒术,他们坚信奉受太上所传的法箓背诵箓文中的天官功曹姓 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鈈敢侵,疾病不能扰在道门内 将符员视为瑰宝。并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程序。唐代三洞法箓分属于洞神洞玄,洞真 三洞之间有高低之分但没有门户隔阂。

正一盟威法箓:它是南北朝以来正一天 师门下法箓的总汇集它又称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为最大最高鍺上是指太上老君 ,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为黄中总数,元精固守正一法箓始自,经南北朝 陆修静的整理使法箓适用于道教各派嘚传薪,斋醮活动 (清龙子可为专业为您书写下列 各种符箓)

太上童子一将军箓-它是入道最初必受的箓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陽箓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灵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阴 箓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灵百五十将军箓-统帅阴阳

太上三五正 一盟威三元将军箓

太上彡五正一盟威都天九凤破秽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 威步星罡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气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灵赤官斩邪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箓

洞神三皇部 法箓(天皇,地皇人皇经文内容已省略,有需偠者可与清龙子联系)

学术界称唐 代为道教外丹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 教的服饵仙術,这极大的信推动了道教外丹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术的历史 发展本身。因为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分歧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这一问题上 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视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张以铅汞为至 宝大药的铅汞派;以及硫汞转炼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炼丹实践成果在古代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 义。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最为著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受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