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及答案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0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卷 (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来自于 、 、 和 四个方面。 2、皮亚杰认为, 和 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 3、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表现为一种过度性质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从具体到抽 象; 、 、 、 、 。 4、寻找法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其具体的形式可以有 三种:一是 ,二是 ,三是 。 5、集合的表示方法一般有列举法、描述法和 。 6、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口头数数、按物点数、 和 四个发展阶段。 7、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对应,一般有数量与数量的对应、 、 和 四种。 8、所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 (如虎口、臂长、小棒、绳子、瓶子等)作为 来测量物体 的长短、粗细、高矮等。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原则是指 和 必须科学。 10 、 学 前 儿 童 数 学 教 育 的 评 价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 指 对 的评价,二是指对 的评价。 二、 判断题: (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 ”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皮亚杰认为,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其思维发展是一种再现和前逻辑思维的特征。 ( ) 2、中班幼儿认识时间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概念。 ( ) 3、排序是根据物体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 ( ) 4、对两个(组)以上物体的数或量的比较称为复杂的比较。 ( ) 5、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 ( ) 6、幼儿数数时会受到物体大小和排列位置的影响,由此说明幼儿尚处于一种死记硬背式的记数水平。 ( ) 7、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数字是大班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 ( ) 8、绳子、小棒、直尺都可以作为幼儿自然测量的工具。 ( ) 9、图形 进行二等分,可以有五种不同的等分形式。 ( ) 10、量守恒的教学不能添加干扰因素,只能通过变换图式的方法进行。 ( ) 三、 概念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计数 2、归纳法 3、等分的含义及形式 4、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四、简答题: (每题 7 分,共 28 分) 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2、简述将感知集合的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数前教育的意义和依据
第 1 页 共 10 页
3、什么是操作法?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原则? 五、分析设计题: (17 分) 何谓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试以中班“学习(或复习)8 的组成”为活动内容,设计一组正式的数学 活动。 (写明活动的
第1页/共10页
寻找更多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高考辅导
<div cl=cl
您当前的位置: &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学校
¥17850.00
相关行业新闻
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
数学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有难度的,特别是对于幼儿的数学启蒙更是给家长们带去困扰,有的家长甚至不清楚到底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对此的数学老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幼儿的数学启蒙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家长们在为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中可以借鉴下。
让幼儿理解数的含义
在幼儿数学启蒙中很基础的部分就是要让其了解什么是数,所有的数学启蒙都可以从这里作为出发点,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教孩子数数,认识和数学数字,以及以唱歌的方式来感受数字等。这些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作为作为孩子认识数的起点。即使是去到一些专业的幼儿启蒙教育机构也会从这些方面着手,因为数学就是由数作为基础组成部分的。平时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数一数身边有多少人。
让幼儿掌握量的含义
当幼儿大致掌握了数之后,接下来就应该接触量了。比如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可以对比下有多少,谁大谁小,或者是高矮轻重等各方面的量的知识。这些量的知识刚开始都以对比的形式展现出来即可,不必要进行过分繁杂的比较,也不需要让孩子都理解透彻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能大致掌握下就行了。在掌握量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给孩子灌输积少成多的概念。
让幼儿接触空间含义
这里说的空间并不是说身边所处的一个大的空间范围,而只是从图形方面来开展。在为幼儿进行启蒙的时候,可以先用一些实际的物体,比如说三角形的图片,或者是圆形的水果等等,在借助到实物进行讲解的时候家长更容易表述,而幼儿理解起来也相对更容易些。这种启蒙的方式是很形象化的,也是将数学的概念形象化的直接体现。
济南大智教育的数学老师表示,家长们在为幼儿开展数学启蒙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耐心,因为孩子年龄太小很难快速掌握。尽可能按照上述针对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主要有哪些基本内容的介绍,逐步为孩子展现出一个属于数学的世界,相信日积月累下定能有不错的成果。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
温馨提示:
1、未经教头网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如您引用教头网页面或资源,请注明来源于教头网,谢谢合作!
2、如果您也从事教育,并希望被教头网报道,请发邮件到
告诉我们。当前位置: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但他还没有总数概念,&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 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数量及其关系,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学前期,向幼儿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目的是使幼儿感受和体验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答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的问题。
  一、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3岁的红红可以清楚地从1数到10,可一次老师请他数数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几个娃娃时,他用手指点数着娃娃,一个、一个点数着(1、2、3、4、5)数完后,他告诉老师:玩具(购买玩具)柜上有4个娃娃。
  4岁的平平已经认识阿拉伯数字,知道可以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如数字&1&可以表示1个苹果,1个皮球,1个娃娃等,数字&2&可以表示两个&&。一次他看见纸上画着4个苹果,他就在上面盖上&4&的数字印章,而且盖上4个&4&的数字印章。
  以上两名幼儿的表现,反映了儿童数概念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红红虽能口手一致地点数物体,但他还没有总数概念,所以他未能正确说出娃娃的数目。平平对数字的意义的认识正在建构中。他知道4个苹果可以用4的数字表示,可他对每一数字表示物体数量这一意义还未完全理解,所以他给每个苹果都盖上1个数字&4&的印章。教师只有了解这些特点,才能更好的向儿童进行教育。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各阶段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
  (一)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计数(数数)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人们要知道一个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就要进行计数。计数的过程就是把要数的那个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计数过程中,无论按什么顺序去数,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所得的结果总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格尔曼等认为,儿童数数时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1)一一对应原则,即儿童在数数时,一个数只能对应一个物体。
&&&(2)固定顺序原则,即数与数之间有一个不变的顺序(1、2、3&&)。
&& (3)基数原则,即数到最后的一个数的值就代表这个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
&& (4)顺序无关原则,即一个集合的数目,和从什么地方开始数数无关。
&& (5)抽象原则,即关于数数的原则可以用于任何事物。
  儿童的计数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数概念的初步形成。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1、口头数数 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的口头计数表现出以下特点:
  (1)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地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
  (2)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
  (3)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5岁以后,有不少幼儿能够从中间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这说明他们在数词之间逐渐地建立了较牢固的联系。但幼儿一般还不会正确进位,每逢从9数到10时常会发生错误,往往又会从头数起。
  因此,口头计数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儿童的这种数数实际是一种&唱数&。
  2、按物点数 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按物点数较口头计数复杂,它需要多种分析器参与活动。当幼儿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幼儿在5岁以前,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机能发展较差,手眼协调动作不灵活,再加上口头数数还不熟练,因此会产生种种手口不一致的现象。如(1)口能从1~10顺着数,但手却不能按实物一个个地点,而是乱点;(2)虽能按实物的顺序一个个地点,但口却乱数,如边点边数着1、2、3、8、9、10等,其中往往只有开始的几个数和最后的几个
  数是顺序说出的;(3)口与手虽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即不是数一个数点一个实物,而是数两个数点一个实物,或相反地数一个数点两个实物。
  3、说出总数 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说出总数的发展要更慢一点,它要求儿童需把数过的物体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即能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它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也就是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能够说出总数,这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它表明幼儿能运用数目和理解数目的实际意义。3岁~4岁幼儿有的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但常不能说出被数物体的总数,而是随意地说一个数。
  4、按数取物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3岁~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一般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都没有点数实物的数目多。
  幼儿早期的计数能力尚不稳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幼儿的计数活动。研究表明,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在物体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幼儿计数活动会产生影响。例如,幼儿点数体积约为10立方厘米的玩具(购买玩具)动物(动物玩具(购买玩具)排成一行),他正确点数的范围要稍大于让他点数同样排成一行的围棋子。因此提供幼儿点数的物体大小要合适。
  计数物体的空间分布对计数活动也有影响。例如,将围棋子排列成行,彼此之间有约半厘米的距离,另一种是彼此密接地排列在一起,这样幼儿在前一种情况下点数成绩较好,在后一种情况下成绩较差。如果围棋子排列很不规则,则点数成绩还要差些。
  幼儿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计数活动的成绩。例如,在桌面上排列一行围棋子,让幼儿一面一个一个地依此拨动围棋子,一面计数;另外一种方式是让幼儿用手指一个一个地依次点数;第三种方式让幼儿一面从容器中一个一个地取出围棋子放在桌上,一面计数。结果,第一种方式的计数成绩优于其他两种方式。因为与第一种方式相比,第二种方式点数时幼儿较易产生混乱,而第三种方式手部活动多而繁,幼儿忙于从容器中取出棋子,而忘记了计数的任务。
  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对幼儿的计数活动有利,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的计数对象则较难。例如,目视实物进行点数的成绩要优于听铃声计数,如果让幼儿自己一面敲铃,一面计数,成绩将更低。因这时,幼儿注意了敲铃,而会忘记计数的任务。
  因此,在向幼儿进行计数教学时,要考虑和利用上述因素对幼儿学习的影响,促进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与教育内容文章
本栏目最新文章更新
幼儿园教师成长系列资源
幼儿园教师文案系列资源
幼儿园教师幼教资源大全
幼儿园经营管理资源大全
幼儿园教案大全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一、理发店
幼儿一般都有上理发店理发,…[]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
制作材料:塑料可乐瓶、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
一、卫生保健制度
1、必须严格执行卫生部…[]
幼师群:<font color="#ff30&&
&|& 园长群:&|&经销商群:&|& 妈妈群:&|& 幼教公司群:
在线咨询:
注:本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学前谷-中国婴幼儿教育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备号 在线人数:幼儿园大中小班数学领域学习内容与教学设计要点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5)初步感知集合的交集、并集关系及包含关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10)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年、月、星期的名称和顺序。
(11)认识角、元、2元、5元、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值是不同的。
(12)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参加较多小组的活动。
(13)能清楚地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14)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况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5)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16)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内容
数概念与运算
1、10以内的数(基数、序数、数的实际意义、数量的比较与守恒、相邻数、单双数、零等)2、数数(唱数、手口一致点数、目测数、按群数等)3、书面数符号(数字的认读、书写与表征)4、数的组合与分解5、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集合与模式
1、集合(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比较,集合的交、并、补、差关系和包含关系,是形成数概念,进行数运算的基础。教学主要包括区别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2、模式(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分类与统计
1、分类(一维特征、一维以上的特征、层级分类等)2、统计(在分类基础上初步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对资料作出分析,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表征统计结果)
1、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2、立体图形: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3、形体之间的关系与等分
量比较及自然测量
1、比较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量的差异2、感知量的守恒、量的相对性和传递性3、自然测量(能利用自然物作为量具来测定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
空间和时间
1、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里、外、远、近等2、空间运动方向: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3、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昨天、今天、明天、星期、年月的名称及顺序4、认识时钟:长针、短针及其功用,认识整点和半点
幼儿数概念教育的要求:
小班: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1、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3、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4、认识阿拉伯数字1——10。
1、会10以内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接数、倒着数的有关事例。
2、感知和体验10以内相邻的3个数之间的等差关系。
3、感知和体验10以内数除1以外,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原来的数。
4、感知和体验两个较小的数之间的互补、互换关系。
5、会解答生活和游戏中简单的加减应用题,理解加减的含义。认识加号、减号、等号,初步认识加减算式并知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计数教学内容可分为:唱数、按物点数(按物取数、按数取物)、目测数、按群计数。
1、小班可以学习5以内唱数、中班10以内唱数、大班学习30以内唱数。
2、按物点数包括顺数和倒数,顺数和倒数又分为直线排列数和非直线排列数。
3、小班能按数取物(5以内);中班能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10以内)
4、目测数先于数数能力发展,可以在小、中、大班进行,但在目测数目上要求有所不同。4——5岁目测最大数是5。
5、按群计数是以按物点数为基础的,是大班活动重点。
◎ 数的实际意义
理解数的真正含义,其由易到难的活动内容是: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零等。教师开展这些教学时,需要与数词的教学融合。
1、基数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重点:说出总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2、序数教学要结合教具的排列变化,明确序列的起点和方向。
3、相邻数教学可分以下步骤进行:·以唱数点数方式复习数字。·引导幼儿观察相邻数的图片。·让幼儿明确数字的顺序。同时要注意设置游戏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4、单双数通常是大班教研内容,主要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要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5、0的教育除了联系生活外,还应准备丰富的教具和实物,以让幼儿掌握0在不同场合的实际含义。
◎ 数字认读与书写
数字认读是指掌握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能用数字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认读多安排在中班,书写则放在大班进行,主要让幼儿掌握握笔姿势和写字的规范。
1、要多种形式结合,学习数字的认读。当幼儿熟悉字形后,可采用卡片练习做配对游戏。
2、数字书写时间不宜过长,写字的常规和写字的姿势培养比写得好不好更重要。
◎数的组成和分解
1、10以内数的组成一般在大班进行。目标是: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知道总数比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大,部分数比原来的数小;理解数组成中的互补、互换规律。
2、学习数的组成,课通过数实物、推理、理解后的记诵三个途径学习。需结合多种方式,让幼儿充分操作体验,忌死记硬背。教师要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1、数运算主要指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主要包括:学习实物加减、口述应用题和列式运算等。
2、口述应用题和纯粹用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加减题区别在于,应用题寓加减问题于情境中。
3、列式运算内容:·识别符号“+-=”及含义;·多种形式(根据实物演示列式、看图列式、根据口述应用题列式)呈现列式;·得数为0的列式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
数运算设计要点:
1、结合生活中实例,体验加减法含义。
2、迁移操作活动的经验,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含义。
3、通过多样化交流讨论,为表象运算做准备。
口述应用题设计要点:
1、渗透生活情景,唤起幼儿经验
2、应用题难度要适宜,语义结构有变化。
3、教师口述应用题和幼儿编应用题相结合。
4、关注集体的交流讨论,提示儿童的准确表达。
列式运算的设计要点:
1、结合生动情景,将具体转化为抽象。
2、运用多种方式,掌握符号及其含义。
3、兼顾不同水平,充分操作和练习。
4、注重师幼互动,关注集体讨论。
集合与模式
集合概念发展特点:
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3岁前)——感知有限集合(3岁以后空间封闭式集合数图比直线式排列感知容易)——感知集合元素数量阶段(数数、一一对应、视觉性提示)——感知集合包含关系(集合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集合教学的不同年龄段要求:
小班:1、知道自己和自己相关物体的归属,体验物体的相同属性。
2、体验1和许多及其关系
3、能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做集合。
4、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做等量集合。
5、会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和一样多。
1、能按类的观念做等价集合。
2、能概况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并能按两个特征做集合。
3、能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做集合和排列。
大班:1、对集合做层级分类,体验集与子集的包含关系。
2、能将物体集合进行多重分类。
集合教学的设计要点:
1、渗透生活情景,设置问题背景
2、调动游戏手段,感知巩固概念
3、调动多种形式,加强操作体验(可运用求同操作——按标记求同、用排除法的方法进行操作练习。)
4、学习正确比较,体验多种比较(对应比较的三种类型:重叠比较、并放比较、联线比较)
模式教学的设计与组织:
排序是模式的一种,也是模式的根本。模式不仅限于视觉的呈现,还包括声音、动作等呈现方式。
模式特性——重复性(如ABABAB或1,2,3,5,8)和可预测性
模式类型——重复性类型(如ABC,ABC,ABC)和发展型类型(如“ab,abb,abbb,abbbb…)——还可分为实物模式和符号模式
模式教学设计要点:
1、合理、巧妙利用生活情景和故事情景
2、有序体现模式能力发展的渐进要求
3、关注多样化的模式表征
分类与统计
分类活动有:按外部特征分类、按内部属性分类、按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通常用肯定或否定标记来代表)分类、两个特征或两个以上特征分类、层级分类(适宜中班末进行)、多重角度分类(适宜大班)
分类教学内容主要由三个方面:
1、学习按物体的一维特征分类
2、学习按层级分类
3、学习按二维(以上)特征分类
分类活动设计要点: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日常生活情境
2、提供多种形式和材料的操作
统计教学内容有:
1、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简单的统计。
2、能看懂和学习用实物图示、图表和数符号等记录方式的统计。
3、尝试用统计的思想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资料信息作出一定的解释与判断。
统计活动的设计要点:
1、充分利用生活背景,感知统计的多种形式
2、提倡幼儿亲历统计过程,分享他人经验
3、明确思维要求,鼓励幼儿尝试对得到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启蒙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