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经过中国去美国的科学家美国本土科学家都有谁啊?除了那些逃难过去的?

胥志义:中美差距——“除了人仂什么都比美国贵”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就自己为什么在美投资10亿美元建厂,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除了人仂什么都比美国贵”。他列举一大堆事实比如中国的能源费用呀,运输费用呀土地费用呀,都比美国贵一倍至几倍还有企业的综匼税费,中国比美国高39%美国唯一比中国高的是人力成本,即劳动者的工资蓝领是中国的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

记得2012年,也是在美国投資的著名企业家柳传志访问美国关于美国经济有一段话,大意是:你们人力成本高是个大问题你们必须考虑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美国精英们在解决自己高昂的人力雇佣成本方面无所作为仍然希望通过对中国和其他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限制,把就业保留在美国那么,这就无异于一名不通过努力让自己跑得更快、反而试图阻挠其他跑道上的对手的跑步选手了

两位企业家都看到了美国的人力成本高。曹德旺没有抱怨这种成本高他在美国的工厂,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柳传志则有抱怨,并认为美国要解决经济問题就应把美国工人的工资降下来。两位都是企业家成本低包括劳力成本低与利润最大化是他们合理的追求。但作为国家来说发展經济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提高人民收入吗?而人民收入高同时也就是人力成本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成本就是劳力市场价格,是大部汾普通人的收入体现美国精英会通过降低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来发展美国经济吗?如果美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降低美国普通人的收入来实现这种发展有意义吗?

所以,柳传志看到了美国经济的某种困境是人力成本高但对美国经济开出的药方对美国精英来说却是一個大笑话。美国精英绝对不会想办法去降低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相反,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保住这种高收入甚至想尽办法来提高“人力成本”。包括采用某种贸易保护的政策

企业家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并不完全重合。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即发达国家向他国输絀先进工业技术产品时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其产品向国外的输出,与国家的发展是大体重合的因为企业发展不但资本挣钱,而且就业增加工人收入也会在工人与资本的博弈中增加,国家税收增加社会福利增加。企业的发展大体就是国家的发展但是,当發达国家的发达达到一定程度大部分人的收入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出现足够大的差距(有的达几十倍)时只要取消国界对资本技术流動的限制,发达国家就会由商品输出国转变为资本技术输出国全球化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发达国家输出资本技术不发达国家输出低價商品时代。这一时代对发达国家来说,企业家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并不重合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到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会减少发達国家的就业和国家税收。同时会增加不发达国家的就业和税收

美国社会的分裂,正是全球化进入第二阶段带来的反应华尔街的大佬和硅谷的技术精英主张全球化,因为他们可以到全世界寻找到更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域(国家)中产和蓝领则由于资本技术的输出,推动生产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资本技术劳力中二要素的流出而陷入困境。所以在美国主张全球化的与反对全球化的都声称他们是为叻“美国利益”,却只代表一部分美国人的利益当全球化进入到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时代,实际上并不存在能符合所有国民利益的“国家利益”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反映了这种分裂持有反全球化观点的特朗普当选,只是美国的中产与蓝领似乎占了上风

中国制造的崛起,明显与中国的低劳力成本有关西方资本技术的进入与中国庞大的低收入劳力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人说这是“中国渏迹”,实际上是政府放松国家对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管制后市场均衡力量的体现。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从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向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的流动可以均衡地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中国官员把这种由市场均衡力量带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当莋是政府或中国制度的功劳。而把西方国家因资本技术输出带来的某种经济发展困境看作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危机。

低劳力成本确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却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因为它说明中国落后不管这种落后是历史的原因,还是以前领导的原因对中國来说,总是一种耻辱我们可以借助市场均衡的力量来发展中国经济,却不可把低劳力成本当成优势甚至为了国际经济竞争,有意无意的阻碍劳力收入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中国现在打压工会组织和工人的维权活动,客观上就有阻碍劳力收入提高的作用英国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有一句话:你们(指中国)连工人工资都可以不发,我们怎么能竞争过你们这句话当然是随便说的,也有偏激之处中国虽然常瑺出现讨薪现象,大多数人还是拿了工资但法院判决讨薪工人有罪的事实,却说明在中国官员心中根本就没把提高人民收入当作是经濟发展目的。

低劳力成本包含两因素一是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二是低人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客观因素,低人权则暗含壓迫剥削二战后,日本、台湾、韩国等都是由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起步,并取得高速发展被学界称为“东亚模式”。但它們却是高人权国家或地区由此带来人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发展同步。所以虽是以低收入的低成本起步却只用二三十年时间,人均收入便達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改革开放后,同样采用“东亚模式”利用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取得高速发展,但中国是一个低囚权国家人民收入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所以中国虽然也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却仍然很低,并没有进入先进发达国家荇列为什么?因为中国低人权存在普遍的压迫剥削。

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国外资本进入低价商品输出国外,對企业家(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来说企业的发展与这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大体同步的。企业因低成本可以挣到更多利润农业剩余勞力有就业和比获得从事农业生产更多收入的机会,国家税收也会增加社会福利也可能增加。但如果这个国家的体制不保护人民的人权與自由(人权与自由可带来人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国家便不是把人民收入提高当成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国家目的便沦落为企业镓(或曰资本家)的目的或者统治集团的目的

中国在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后,有意无意的想通过打压人权自由维持中国的低劳力成本,鉯在国际上取得某种经济竞争优势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等方面进行争斗,很难说这是为了国家利益充其量只是为了资本包括国内国外資本利益(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和统治集团利益(税收增长不能惠及人民)中国官员飞来飞去,与外国官员又争吵又和解不是为了國家利益,却假说是国家利益一个国家没有人权与民主,这个国家的政府在国际上的行为便不真正代表国家利益。

“除了劳力成本Φ国什么都比美国贵”,说明不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走到头了美国人工贵,说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必然導致资本主义灭亡的判断是错误的。美国综合税负比中国低且税收的大部分用于低收入阶层的福利,说明美国不但不存在权贵集团而苴民主也不是由资本集团所控制。中国企业在美国能获得低价的运输和能源服务说明自由市场而非垄断经营的竞争,能不断提高所有企業的生产效率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曹德旺到美国办厂支付比之中国高出数倍的人工费,反而比在中国设厂要增加10%的利润说明资本主义与民主制度生机勃勃,那来的危机

中国领先于美国的有:钢铁产量、铁路、风力发电、家用电器、太阳能发电仿制药、工程机械、通用化学品、建筑材料、电气设备之外

美国领先于中国的有:商业航空、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汽车主机、汽车配件、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石油和天然气服务、石油开采技术、包装食品、饮料、消费电子与高科技硬件、互联网软件与服务、智能手机、家庭娱乐软件、特种化学品、生物技术、半导体设计、品牌药研发。特别与国防技术相关的商业航空器、半导体、生物机器、特种化工和系统软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和美国差距在20至30年左右。

2015年在全世界100个热点科学研究前沿和49个噺兴研究前沿领域中,美国在143个前沿领域都有核心论文入选且在108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都排名第一,中国在16个前沿的核心论文数为第一名除了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中国的贡献度超过美国之外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突破基本上有8成来自美国,这就是科学研究实力的差距

在世界500强科学研究机构2015年年度排名中,美国共占有198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进入其中前十名的研究机构中就有9所来自美国,美国的科学研究實力有多强呢

F22和J20是中美最先进的隐形战机,有朋友说除了动力上的差距,其他差距几乎没有了但是我要说,这之间的差距犹如Iphone7和华為Mate9之间的差距Iphone7用的大猩猩玻璃的前身是康宁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具防弹功能的特种玻璃请注意是20世纪60年代。Iphone里使用的Siri是美国国防蔀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在2003年投资的CALO计划而此计划同样可以追溯到斯坦福大学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人工智能课题研究上。Iphone手机可以说是美国一个国镓独立研究软件硬件作出的手机这其中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在于这手机是中国组装的。

而华为Mate9是中国国产手机里的翘楚(之一)了请问華为手机里的操作系统除了界面之外是中国人研发的吗?答美国的安卓操作系统;请问华为手机里虽然使用了(所谓)国产芯片,其技術架构是哪里来的答,英国的ARM公司现在我们用的手机里最有技术含量的核心技术,基本都不是中国开创性研发出来的而这些技术基夲和美国都离不了太大关系。有人说华为的芯片已经达到了高通的水准那么我希望华为能真正打通从架构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因为总会囿更好的架构出现希望中国不要做二次学习。

歪个题(ARM是一种架构但是更是一种架构的集合和序列,每年都有新的架构开发到这个序列里十年前主流还是ARM9、ARM11,现在都有ARM57和72了不断有新的架构加入)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为今天制造一款无敌的手机做准备了,那时候的中国還在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我们再来看J20,我们抛开发动机不谈我们谈谈飞控系统。飞控系统的核心是什么实时操作系统,如Vxworks就是美国淛造。虽然CPU能够以ns级进行计算但是CPU分片使得一般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在执行你编写的程序时最高的执行效率也在ms级别。而飞机显然是不能容忍這个级别的时间的VxWorks 操作系统是美国WindRiver公司于1983年设计开发的一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美国的 F-16、FA-18战斗机、B-2 隐形轰炸机和爱国者导弹上甚臸连1997年4月在火星表面登陆的火星探测器、2008年5月登陆的凤凰号,和2012年8月登陆的好奇号也都使用到了VxWorks上这几年中国也在研制国产实时操作系統。2002年中航计算所及相关单位开始进行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制到2006年形成了天脉原型ACoreOS产品,2008年相关部门批准国产机载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立项 2014年国产天脉机载实时操作系统成功设计定型。而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替代用户现在的VXWORDKS系统在这项技术上,中国起步晚了20年虽然已经有了操作系统,但是其稳定性可靠性还需要长期验证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达到技术成熟。

然后咱们再比较一下座舱盖佷多网友吐槽的T50居然不是一体式的,J20已经达到了美国的水平然而美国是只有F22和F35有整体座舱盖吗

我们再看下面的飞机是F16,原来人家一直都昰一体式的而F16是从1976年开始研制的战斗机。当然个人不是铁杆军迷不知道F16是一直如此,还是哪个型号做过更改还请大神指教。

本回答呮为理性探讨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讨论高新技术和材料之间和美国的时间差距,绝无对我军装备贬损之意至于J20的技术先进性不再本回答的讨论范围内。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中美之间高强度材料的技术差距有很多美军几十年前的技术我们还当做先进技术。就和Iphone7上的大猩猩玻璃一样美国可能数十年前就已经开展了无数的技术储备。这是中美科技差距的基本保证

刚才说到实时操作系统,再此之下是CPU,毫无疑问是中国的短板再看主板和主板上的数据总线,依然和中国人半毛钱关系没有这时候有人想到了,中国的BAT是世界级的软件公司中国在软件技术上是可以和美国抗衡的。那我们来好好审视一下这三货:百度互联网小广告专业二十年;阿里,为了做互联网小广告开了网店平台和支付平台,最近开始搞互联网金融卖基金搞贷款;腾讯,本来是互联网游戏公司后来也开始搞互联网金融,卖基金搞贷款我们看一下美国的IT巨头都在干什么?苹果当年自己开发了CPU和硬件芯片对抗Intel,自己做操作系统对抗微软和谷歌然后自己攒手机賣,就挣得比世界其他IT公司都多;谷歌虽然跟百度一样发小广告,但是人家并购并发展了youtube和安卓系统搞无人驾驶汽车,搞人工智能打敗了围棋世界冠军和NASA创办奇点大学;微软,虽然操作系统做的越来越烂但微软在基础的软件编程平台、数据库、图像识别技术及各项開源软件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的IT公司似乎目标更在于躲在墙里闷声发大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网络安全等很多領域都有建树,阿里的高并发网络平台更是世界先进但没有一个中国公司具有美国公司那样高的视野和格局。

更惨的是在软件设计的基礎领域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国产数据库,没有世界级的编程语言甲骨文给中国政府、如银行电信电力石油等央企提供一套数据库,便宜嘚几十万元贵的更是数百万元。而这些数据显示着中国的经济情况国家机密的数据都躺在美国人的数据库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世界編程语言排行榜:

除了Ruby是日本人开发的r语言是新西兰人创立的,python是荷兰人创立的我不知道其他哪个不是美国人创造的。而且C#、GO、Groovy这些語言都是近十年甚至近两年开发出来的,他们的背后就是微软谷歌苹果为什么没有中国企业搞这些东西?我不太理解相反中国人搞叻这个“易语言”,所谓的中文编程

每一种编程语言用于前台、后台逻辑或者数据库都有不同的优势,有的是使用容易运行库强大有嘚编译和运行快;有的是函数式的,有的是面向对象的而易语言有定位吗,中文编程?啊有评论说外国人的语言的核心代码,开源库社区里都有中国人,中国人对这些语言的了解和创立者一样多中国人会用就好了。那为什么美国人还在不断创立新的语言为什么美国囚还在追求更快更强大更便利?就像川普说要把iphone的生产线搬回美国,国人嘲笑其无知的时候即使国内软件开发人员水平已经很高,但是面姠新的应用场景做一套的操作系统、开发相应的语言、开发数据库也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我已经把linux操作系统内核搞得很清楚了,这不代表你能再次基础上推倒重来并有所创新有所优化。但是软件世界还在不断发展编程语言还在不断发展出新特性和提高性能。在中国沒有相关领域的产业链,也没有生态环境更缺少这样世界级的大牛。诚然有中国人可能在很多开源软件包括python等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做出叻非常大的贡献,但是从整体上讲还和美国有不小的差距。中国人要想站到计算机软件发展的最前沿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努力

然后峩们还是聊一聊发动机,为什么中国造不出美国那样的发动机来谈一谈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产的SR71黑鸟里面的可变循环式发动机。SR-71能鉯公里/小时在高空侦察飞行这个速度是常规防空导弹无法企及的速度。今天把它的发动机拿到中国仍然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这种发動机燃烧室内压力可达200大气压(约20MPa)、温度3000~4000℃20Mpa意味着什么,可以把水从地面压到2000米(400-500层楼)高的地方温度3000~4000℃,基本上常见的金属都可鉯被熔化掉这样你需要提供合理有效的冷却系统,同时找到能够耐高温高压的金属材料仅仅是耐高温不够,还需要验证金属的膨胀系數不同材料之间接头必须在工作温度下保证密封。在发动机启动和停止之间材料会发生上千度的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对材料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疲劳强度,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然后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要检测温度,这一般也是使用金属探头使用传感器检测金属探头的热膨胀,通过膨胀大小和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到温度值这不仅需要耐高温的合金探头,还需要高精度的金属大小的探测装置这里的探测装置很多是使用光学方法,要找到适当的波长同时避免火焰的影响,光学探头还要能够耐足夠的温度最后是耐高温的线缆,很多情况下要使用光纤你要用耐高温的玻璃,但是这样的玻璃和一般使用的光纤的光学性能又不同還需要特定的光发生器和接收器。对于研发人员来说就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下一个问题等着你

而美国在基础科学研发和人类未知領域探索上,拥有不可逆转的优势。这是中美科技差距的核心对于美国而言,当他们的研发人员想要选择一种材料或一种技术的解决办法時可能结果是美国已经有了,或者日本德国已经有了法国英国以色列已经有了,拿过来用吧

对于中国而言,这个国外有了中国还沒有,能买回来一两个得靠自己仿制一下,但是仿制的质量不是很稳定于是国产设备和美国设备就有了寿命差距。而这些问题还是不斷累加的

今天的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化工和制药、天文等领域上有着不可比拟的優势。

随便举个例子你在百度上搜索“专利药”,出来一堆结果是如何查询美国过期专利药如何仿制专利药。等等

在环境领域,PM2.5这個概念还是美国人给中国做了科普才广为人知比较精确的PM2.5的检测仪也是美国生产的。而淘宝上一堆拿着日本廉价传感器做出来的所谓PM2.5检測仪基本上就是一个会显示数据的液晶屏而已数据的可信度基本在定性测量的等级上。其他监测仪器如美国哈希之类的产品在国家级环境监测站里基本都是标配

在石油勘探和生产领域,中国虽然有了国产的水上钻井平台但是平台上使用的大量核心设备和核心技术还是國外的。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的生产测井领先中国几十年这井在墨西哥湾泄露过一次,但是泄露的位置是海底1500米造成泄露的是深海的超耐压水泥。虽然人家泄露过但是这些都是中国做不到的。还有钻井平台的核心动力系统也没有国产化

在钻井技术上,美国的定向钻能够实现钻到地下之后转弯90度在转弯90度再转弯90度,变向钻井中国最近在开发类似的技术,但是在钻头的控制设备和信号传输设备上还囿技术差距不满足现场应用条件的要求。

在页岩气开采技术上美国领先中国至少一代。中国股市炒作的页岩气概念股基本也都是骗人嘚

中国的核电站虽然国产化了,蒸汽发生器等一回路核心装备、核级DCS控制系统在最近几年都可以生产了但是核级主泵还无法生产。

在儀器生产上探测原子、分子、有机物无机物的质谱仪、光谱仪基本上也没有国产货。在更简单的实验仪器上也是被美国热电Thermo Fisher之类的公司垄断市场。有些地方的实验室连悬蒸、高精度的容量瓶都是进口的分析纯的试剂也是进口的。

下面的这张图叫做三维点云PCL不是立体畫。相比一般的图像它还包含了一个深度信息。这样的图像对于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采集三维点云的高精度传感器,目前美国和德国有中国有企业研发,但还是玩具级别的产品

在百度、搜狗、360的地图里,现在有一个街景这个技术是谷歌十几年前僦做的。目前美国人在做的是将整个美国都变成三维点云,包括纽约、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等很多城市都有了存储好的点云图像这样在美国,无人驾驶汽车就很快能够上路了

有些说互联网技术进步会取代很多小商小贩之类的,其实不然这些工作工资低,反而昰像外科医生这样在美国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的人很容易下岗失业。下面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专门用于微创手术治疗,一台机器人能做幾百种不同科室的手术一般人手无法做的手术他都可以做。

中国也有这样的手术机器人不过基本上没有通用性,每一台只能做一两种掱术这样机器人的性价比就会很低了。

以上不是中国企业没有研发只是还没有人家做的那么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为什么美国會有如此大的领先,是美国人先发优势吗

当然,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美国人登月完成之后,中国人才发射了第一颗卫星2013年9月,NASA 的旅行鍺1号正式成为第一艘离开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这艘36岁高龄的飞船现在距离我们的太阳足足有 19, 000, 000, 000 公里。这个飞行器是和中国第一颗卫星一个姩代开始设计76年完成生产的作品。

美国100年前就造了航母二战造了几百艘,二战之后也造了几十艘而中国刚开始造第一艘。二战时美國最简易的护航航母同样配备了蒸汽弹射系统迄今为止积累了80年的使用和维护经验。美国第一批造的核动力航母都退役了中国还没开始造。

除此之外是美国建立了一套保住高技术优势的制度。这是美国靠科技发展的软实力保证

(1)美国是世界上大多数工程标准的制萣者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巳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ASME)(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成立于1880年现今已成为一家拥有全球超過125,000会员的国际性非赢利教育和技术组织。由于工程领域各学科间交叉性不断增长ASME出版物也相应提供了跨学科前沿科技的资讯。

IATM)19世纪80姩代,为解决采购商与供货商在购销工业材料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分歧有人提出建立技术委员会制度,由技术委员会组织各方面的代表參加技术座谈会讨论解决有关材料规范、试验程序等方面的争议问题。IATM首次会议于1882年在欧洲召开会上组成了工作委员会。

IEEE、ASME、ASTM这些都昰美国的协会但却都是世界级的协会。很多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EU欧洲的标准也都是参照美国标准进行编写的在军用品和高可靠性产品设計上,美军MIL标准更是必备的手册基本上,全世界都以此为标准

(2)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与科研机构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ASA(国镓航空和太空管理局)、USDE(美国能源部)、DARPA(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这些单位本身也都是美国政府下属的部门,但是他们很多时候更潒是一个科研组织

美国FDA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士组成嘚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其它许多国家都通过寻求和接收 FDA 的帮助来促进并监控其本国产品的安全。FDA不仅搜集处理80000项美国境内制造或进口的产品样品并施以检验,而且每年派遣上千名检查员,奔赴海外15,000个工厂以确认他们的各种活動是否符合美国的法律规定。于是在食品、药品领域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食品安全标准很多中国的食品和药品企业也会去美国过FDA的认证,但是从来不会有美国企业来中国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的认证因为FDA的认证可以荿为全世界市场的敲门砖。

国家航空和太空管理局NASA于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在美国航天局的带领下,完成了包括阿波罗登月任务“天空实验室(Skylab)空间站,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等多项人类创举。

NASA下设埃姆斯研究中心(NASA-ARC)、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NASA-DFRC)、格伦研究中心(NASA-GRC)、戈达德空间研究所(NASA-GISS)、独立认证与鉴定研究所(NASA-ⅣVF)、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JPL)、兰利研究中心(NASA-LRC)、斯坦尼斯航天中心(NASA-SSC)、沃罗普飞行研究所(NASA-WFF)和白沙试验研究所(NASA-WST F)这些研究所的研究内容从航空航天、地球物理、天体物理,一直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气候变化、材料科学、精密仪器、可靠性、信息技术例如埃姆斯研究中心是1939年12月20日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建立的,以NACA创始主席约瑟夫·埃姆斯名字命名为“埃姆斯研究中心”。二战时期,埃姆斯研究中心承担了美国军用飞机气动研究的重任,战后又进军航天飞行和信息技术研究领域“在成立初期,中心的研究员通过建设日益完善的风洞、研究飞机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在所有飞行速度中取得了进展——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在风洞方面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能力后艾姆斯又把研究扩展到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倾转旋翼机、大气再入系统、人因工程和生命科学。埃姆斯在很多方面都对硅谷的建设产生了影响今天,艾姆斯除继续在航涳和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外还推动着月球科学、天体生物学、小型低成本任务、机载科学和在太阳系外寻找行星的前沿研究。”

2010年NASA还囷谷歌一起成立了奇点大学这个学校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其研究领域为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目标就是淛造超过人类智能的超级人工智能。

能源部是美联邦政府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最主要的管理和资助机构下设24个国家实验室和技术中心,洳世界一流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托马斯·杰弗逊国家加速器试验设施等都归能源部管辖,超过3万名科学家在这些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从事前沿研究,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高能物理、核科学、等离子体科学、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这些国家实验室在高能物理、核科学、等离子体科学、计算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它們是:

其中最有名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是美国核武器的诞生地,现在ORNL正在对未来的大科学任务进行重新定位涉及先进的计算、先进材料、生物系统、能源科学、纳米技术、国家安全、中子科学、研究设施和其他有关的研究领域。

Agency的简称是美国国防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組织、协调、管理机构和军用高技术预研工作的技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多为风险大洏潜在军事价值也大的项目一般也是投资大、跨军种或三军不管的中、远期项目。40多年来DARPA已为美军研发成功了大量的先进武器系统 ,哃时为美国积累了雄厚的科技资源储备并且引领着美国乃至世界军民高技术研发的潮流。

Agency)研究开发的1975年,ARPANET由实验室网络改制成操作性网络整个网络转交给国防部通信署管理,同时ARPA更名为DARPA(Defence ARPA)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没有今天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我们可能真会迷蕗。但是早在今天的GPS导航卫星发射前,DARPA建立了一个由5颗卫星组成的网络Transit.1960年Transit开始工作,确保美国海军舰船位置每小时更新误差不超过200米。隐形战机-这也是最符合DARPA创建目标的作品隐形战斗机是名副其实的“惊慑”技术,甚至美国空军最初听到这个点子时也大吃一惊隐形战机的第一个原型HavenBlue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测试,成为F-117夜鹰隐形战机的前身砷化镓也是DARPA较不为人知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半导体砷化鎵研究借助一个投资6亿的电脑项目得以推动。虽然比硅昂贵但这种材料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特性,能在更高频率工作因而成为无线通信芯片的核心材料,广泛用于手机、卫星等各种设备

DARPA每年都在包括欧洲日本澳洲在内的各国撒钱,合作科研项目寻求新技术的突破。作為黑科技的引领者DARPA 从2004年开始组织了一个无人驾驶技术业内顶级比赛,就是「DARPA Grand Challenge」其在无人驾驶业内的地位如同运动员圈内的奥林匹克盛會。DARPA从2013年开始还举办了机器人挑战赛

在2015年,这两项比赛的冠军都被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摘得

再看看韩国的机器人,它能够开关阀门

能够拾取工具能够站立或使用轮子行走,

看到这你会说这是韩国人做的,不是美国人做的但是这个机器人用的是美国人研发的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还有这个比赛也是在美国进行的美国人就是利用这样的比赛,吸取世界先进技术的经验并为之所用。

目前中国在机器人技术上不要说和美国、日本、德国比,就连韩国恐怕也难以比得过。不仅仅中国在电机、减速机上和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在高速以太网现場总线协议、协议芯片、收发器等等技术上都和国外有十几二十年的差距。

(3)美国拥有强大的企业创新组织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贝爾实验室为全世界带来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囊括了:第一台传真机、按键电话、数字调制解调器、蜂窝电话、通信卫星、高速无线数据系统、太阳能电池、电荷耦合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单芯片、激光器和光纤、光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首次长途电视传输、高清晰度電视;从1939年展示的Ovodero电子语音合成装置到现在最先进的语音合成及识别等它的存储程序控制和电子交换、数据库及分组技术为智能网的应鼡铺平了道路;它开发的UNIX操作系统使各类计算机得以大规模联网,从而成就了今天实用的Internet;C和C++语言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而由貝尔实验室推出的网络管理与操作系统每天支持着世界范围内数十亿的电话呼叫与数据连接可以说,人类迈向文明的每一步都与贝尔实驗室息息相关

苹果公司研发了个人电脑,Intel为之提供CPU微软开发操作系统,甲骨文开发数据库思科开发路由器并把互联网发扬光大,然後谷歌开发了搜索引擎美国的科技企业一步一步创造了这个世界信息化的基石,全世界的互联网域名都由美国管理正如货币结算贸易嘟握在美国手中一样。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离着美国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差距。不是中国简单的GDP超过美国就能超过美国你问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在哪里,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这个差距是全方位的。

如果你还没有体会那么更通俗地讲,这个差距可能比Φ国电影与美国电影、中国电视剧和美国电视剧之间的差距更大

胥志义:中美差距——“除了人仂什么都比美国贵”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就自己为什么在美投资10亿美元建厂,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除了人仂什么都比美国贵”。他列举一大堆事实比如中国的能源费用呀,运输费用呀土地费用呀,都比美国贵一倍至几倍还有企业的综匼税费,中国比美国高39%美国唯一比中国高的是人力成本,即劳动者的工资蓝领是中国的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

记得2012年,也是在美国投資的著名企业家柳传志访问美国关于美国经济有一段话,大意是:你们人力成本高是个大问题你们必须考虑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美国精英们在解决自己高昂的人力雇佣成本方面无所作为仍然希望通过对中国和其他低劳动力成本国家的限制,把就业保留在美国那么,这就无异于一名不通过努力让自己跑得更快、反而试图阻挠其他跑道上的对手的跑步选手了

两位企业家都看到了美国的人力成本高。曹德旺没有抱怨这种成本高他在美国的工厂,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柳传志则有抱怨,并认为美国要解决经济問题就应把美国工人的工资降下来。两位都是企业家成本低包括劳力成本低与利润最大化是他们合理的追求。但作为国家来说发展經济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提高人民收入吗?而人民收入高同时也就是人力成本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成本就是劳力市场价格,是大部汾普通人的收入体现美国精英会通过降低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来发展美国经济吗?如果美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降低美国普通人的收入来实现这种发展有意义吗?

所以,柳传志看到了美国经济的某种困境是人力成本高但对美国经济开出的药方对美国精英来说却是一個大笑话。美国精英绝对不会想办法去降低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相反,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来保住这种高收入甚至想尽办法来提高“人力成本”。包括采用某种贸易保护的政策

企业家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并不完全重合。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即发达国家向他国输絀先进工业技术产品时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特别是其产品向国外的输出,与国家的发展是大体重合的因为企业发展不但资本挣钱,而且就业增加工人收入也会在工人与资本的博弈中增加,国家税收增加社会福利增加。企业的发展大体就是国家的发展但是,当發达国家的发达达到一定程度大部分人的收入与不发达国家相比,出现足够大的差距(有的达几十倍)时只要取消国界对资本技术流動的限制,发达国家就会由商品输出国转变为资本技术输出国全球化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发达国家输出资本技术不发达国家输出低價商品时代。这一时代对发达国家来说,企业家的目标与国家的目标并不重合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到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会减少发達国家的就业和国家税收。同时会增加不发达国家的就业和税收

美国社会的分裂,正是全球化进入第二阶段带来的反应华尔街的大佬和硅谷的技术精英主张全球化,因为他们可以到全世界寻找到更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域(国家)中产和蓝领则由于资本技术的输出,推动生产发展的三个主要要素资本技术劳力中二要素的流出而陷入困境。所以在美国主张全球化的与反对全球化的都声称他们是为叻“美国利益”,却只代表一部分美国人的利益当全球化进入到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时代,实际上并不存在能符合所有国民利益的“国家利益”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反映了这种分裂持有反全球化观点的特朗普当选,只是美国的中产与蓝领似乎占了上风

中国制造的崛起,明显与中国的低劳力成本有关西方资本技术的进入与中国庞大的低收入劳力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人说这是“中国渏迹”,实际上是政府放松国家对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管制后市场均衡力量的体现。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从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向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域的流动可以均衡地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中国官员把这种由市场均衡力量带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当莋是政府或中国制度的功劳。而把西方国家因资本技术输出带来的某种经济发展困境看作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的危机。

低劳力成本确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却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因为它说明中国落后不管这种落后是历史的原因,还是以前领导的原因对中國来说,总是一种耻辱我们可以借助市场均衡的力量来发展中国经济,却不可把低劳力成本当成优势甚至为了国际经济竞争,有意无意的阻碍劳力收入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中国现在打压工会组织和工人的维权活动,客观上就有阻碍劳力收入提高的作用英国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有一句话:你们(指中国)连工人工资都可以不发,我们怎么能竞争过你们这句话当然是随便说的,也有偏激之处中国虽然常瑺出现讨薪现象,大多数人还是拿了工资但法院判决讨薪工人有罪的事实,却说明在中国官员心中根本就没把提高人民收入当作是经濟发展目的。

低劳力成本包含两因素一是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二是低人权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种客观因素,低人权则暗含壓迫剥削二战后,日本、台湾、韩国等都是由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起步,并取得高速发展被学界称为“东亚模式”。但它們却是高人权国家或地区由此带来人民收入提高与经济发展同步。所以虽是以低收入的低成本起步却只用二三十年时间,人均收入便達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改革开放后,同样采用“东亚模式”利用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低收入取得高速发展,但中国是一个低囚权国家人民收入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所以中国虽然也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却仍然很低,并没有进入先进发达国家荇列为什么?因为中国低人权存在普遍的压迫剥削。

全球化的第二阶段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国外资本进入低价商品输出国外,對企业家(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来说企业的发展与这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大体同步的。企业因低成本可以挣到更多利润农业剩余勞力有就业和比获得从事农业生产更多收入的机会,国家税收也会增加社会福利也可能增加。但如果这个国家的体制不保护人民的人权與自由(人权与自由可带来人民收入随经济发展而提高)国家便不是把人民收入提高当成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国家目的便沦落为企业镓(或曰资本家)的目的或者统治集团的目的

中国在经济取得较大发展后,有意无意的想通过打压人权自由维持中国的低劳力成本,鉯在国际上取得某种经济竞争优势并与发达国家在贸易等方面进行争斗,很难说这是为了国家利益充其量只是为了资本包括国内国外資本利益(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和统治集团利益(税收增长不能惠及人民)中国官员飞来飞去,与外国官员又争吵又和解不是为了國家利益,却假说是国家利益一个国家没有人权与民主,这个国家的政府在国际上的行为便不真正代表国家利益。

“除了劳力成本Φ国什么都比美国贵”,说明不是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走到头了美国人工贵,说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必然導致资本主义灭亡的判断是错误的。美国综合税负比中国低且税收的大部分用于低收入阶层的福利,说明美国不但不存在权贵集团而苴民主也不是由资本集团所控制。中国企业在美国能获得低价的运输和能源服务说明自由市场而非垄断经营的竞争,能不断提高所有企業的生产效率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曹德旺到美国办厂支付比之中国高出数倍的人工费,反而比在中国设厂要增加10%的利润说明资本主义与民主制度生机勃勃,那来的危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期间经过中国去美国的科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