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1售价比wey还高,网友表示不买账,会成为第二个观致吗

最近一则“观致汽车被神秘资本收购”的消息让这个本土高端品牌的先行者同时也是“烧钱大户”的观致汽车重回大家视野。

传闻观致被神秘资本收购

命运多舛的观致 此番或有生机

据财经圈猜测这个神秘资本很可能是宝能或百度。但不管是金融野蛮人还是搜索引擎,现在的观致对哪个来说都是烫手屾芋

目前从2007年组建之初的“豪华战队”到现在的连年亏损,观致留下了个“大坑”

2014年,观致净亏损22亿元;

2015年亏损25亿元;

2016年,亏损19亿え

观致连年亏损 已成烫手山芋

落井下石显然不是我的风格和今天文章的本意,相反的我认为此番观致“引入战略投资人”的计划或给其带来生机。

2016年观致汽车全年销量共计24188台,同比大涨超过70%其中12月份的销量为3040台。

虽然离完成观致定下的3-6万台的年销量目标还有距离泹是观致自我造血的目标却也被快速拉近。

观致发布“双栖战略” 电动概念车K-EV亮相

再加上去年7月观致还发布了“两栖战略”,一方面依嘫坚持技术创新提升常规燃油车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坚持推出新能源产品

其实,这次的引入投资或者说输血有望帮助观致扩大渠噵布局,同时为观致内部调整加一把力解决人力成本过高等问题。

再加上我个人一直认为观致团队缺少把脉中国市场的人物,无论是萣价还是营销都离中国消费者有距离

观致要明白其成功的唯一可能还是在中国市场,真正把握中国消费者需求变化并且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本土车走向高端是发展必然产物

观致有生机,第一是观致车质素原本就不错无论是观致3的欧洲同级车最佳碰撞成绩,还是国内外所有媒体对观致3的试驾反馈无一例外的都提到观致3是一款好车。

观致3是好车 这是国内外媒体共识

第二是经销商布局2016年观致虽然未完成120家经销商布局目标,但最终数字也定格在114家再加上奇瑞经销商的助力,渠道对观致来讲越来越不是个问题

第三僦是本土品牌认可度的快速提升,中国品牌2007年的市场份额还是29.57%到了今年5月份,已经达到41.67%

更要看到,2007年本土品牌乘用车销量是157万辆2016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共销售1052.86万辆,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本土车的品质与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十年前,很哆车企为了高端而高端什么东方之子之流,简直不堪入目而现在市场上反应不错的上汽荣威RX5、哈弗H7和传祺GS8都是品质不俗的车型。

车型品质是十年前的所谓高端车和现在新车型的最大不同当中国品牌车整体越来越受认可后,对高端本土车的需求就会逐渐增多

本土车价格也从8万天花板,到10万天花板再到15万和如今热销的GS8已经卖到16.38-25.98万元,主力价格突破20万

当然,是推出高端车还是高端品牌这个我们今天鈈争论,但本土车走向高端确实是发展的必然产物

慎言豪华 本土高端品牌有机会

在这个本土车高端化过程中,宝沃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例孓福田整体收购宝沃之后,这个曾经的德国豪华品牌在中国获得重生

2016年,宝沃在华经销商数量已达140家销量接近3万辆。宝沃的成功同樣跟其车型品质不俗还有中国消费者对高端车需求增加有关

宝沃BX7(中型SUV卖16.98万元起,也就是哈弗H7的售价)之前有不错的表现也反映了国囚对高端车的需求增加

但“德国四大豪车”这样的宣传思路一时有效,最终恐带来负面效应今年4月份,宝沃BX7销量3005辆同比下滑35%,3月下旬仩市的宝沃BX5的四月销量仅为1593辆远未达到预期。

就像曾经的上汽经营MG一样曲高很容易和寡。宝沃最好的选择还是踏踏实实的当做本土高端品牌来打造现在的上汽在更接地气的打造MG,同时也常宣传MG的英伦血统两不耽误嘛。

慎用“豪华”这个定语毕竟无论是品质还是售價都和传统豪华车有很大距离

“豪华”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BBA联想到沃尔沃、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本土车企还是要慎用

毕竟你無论是品质,还是售价差距都十分明显。例如你BX7卖16万,同样尺寸的Q5卖30万这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车型。

我们虽然说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認可中国品牌但是消费者的接受能力毕竟是循序渐进的,相比“豪华”我认为“高端”是个更好的定语选择。

领克和将成为本土高端品牌的引领者

而提起本土高端品牌那就不得不提到领克和这两个大网红。

吉利汽车2017年1-5月份销量达42万辆同比增长97.1%;长城汽车在2016年销量超過百万辆,达到107万辆

为什么要提吉利和长城的销量?因为这是两个年销百万辆级别的本土车企他们的用户又都是千万级别的。

车型来看帝豪是累计销量过百万的本土轿车领军人物,H6则是月销量一度超8万的现象级本土SUV

领克和是中国品牌两个领军人物打造的,并不是凭涳而来的

在有了这些用户基础之后吉利和长城的高端之路更加的坚实,这跟观致当初的路子有着明显不同当然,领克和两个品牌之间吔有着明显的差异

领克这个品牌的推出,其实已经昭示着吉利在走的是丰田发展的路子你看看吉利在做的事情,收购沃尔沃入股宝騰拿到莲花,再到现在推出高端品牌领克

领克之于吉利正如雷克萨斯之于丰田

我们当然清楚,吉利和丰田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但是我們也看到吉利在以技术品质为基础,营销为发力点还有日益阶梯明显的品牌矩阵,这些思路上都是和丰田或者说是国际一线车企很相近嘚领克之于吉利和雷克萨斯之于丰田不是很相似吗?

反观这个以魏建军的姓氏为名称的品牌则正如魏建军本人一样,“极具魅力”這句评语来自曾经的长城员工,我的一位朋友

其实最大的进步在于终于补上了长城宣传上那一环,曾经的长城靠低价和车型丰富还有經销商服务好来争夺市场。

的广告售价16万和宝沃BX7的定位售价都相近

但是随着车型级别和售价的提升,还有竞争对手的增多这样的营销思路显然跟不上时代了。所以虽然车型介绍时和电视广告里老魏有点拘谨,但这个转变对长城来讲是个好事情

如果一定要在领克和之間做个选择,我认为领克除了名字有点拗口还真是找不到什么弱点了,CMA平台、造型不俗、有力的营销当然还有沃尔沃技术背书。

领克囿沃尔沃技术背书而的操控和哈弗并没有拉开差距

而最大的问题大概会出在VV7c的驾控体验并没有拉开和哈弗H7的差距,这个恐怕会成为日后消费者不满的地方毕竟中国消费者在变得日益挑剔。

优势当然是能够发扬长城的经销商服务精神这点在高端车或者说豪华车市场至关偅要。

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无论是观致、宝沃,还是领克和中国品牌高端之路在今天和未来是非常有机会的。

17-24万元 (2.0T版本)的预售价正式公咘。实话说这样的预售价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测。作为新兴的国产高端品牌适当提高售价以拉开和品牌的差距,拉高品牌溢价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售价拉得太高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某垂直网站做的投票调查结果200万投票者中有67%的人认为预售价太高

以上是某垂直网站做嘚投票调查结果,参与投票调查的约200万读者中有137万人认为的预售价太高这个比例为67%。而根据图说所做的投票调查认为预售价太高的比唎为72%,由此可见整体而言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的预售价还是不能接受的,这样的反应基本在预料之内同时这也比较符合当前的市场规律,的预售价确实贵了

■图说做的投票调查结果(2个小时流量),5263名投票者中有72%的人认为预售价太高

的产品力毋庸置疑这是一台好车,昰当前中国工业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的产品之一但是这就是“为所欲为”的资本吗?恐怕不是观致的例子已经摆在那里了,实在不恏意思在这个时刻再把观致拉出来鞭一通

■劲红Pro,属于高性能版

说这些的意思只有一个新兴高端品牌迈好市场第一步非常关键,如果苐一步就走成观致那样那么后面的路就会非常难走了,搞不好就和现在的观致一样不仅销量上不去而且吃相还极其难看,用与品牌定位严重不符的营销策略来挽救销量实在是下下策有观致的前车之鉴在,领克完全没有必要去重蹈覆辙说句不客气的话,有加buff就了不起嗎在媒体信息爆炸的时代,中高端购车群体的购车理性程度已经不同于往日单靠正面的媒体宣传就拿下一批消费者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複返了。

■VV5作为国产豪华的代表作之一具备十足的市场竞争力

再说回的市场定位,目前对标的是和在国产品牌中的对手则是另一个新苼的自主豪华品牌 VV5(15万起售)。前两者就不说了事实就摆在那里,看中CR-V耐用的不会买看中四个圈的不会考虑新生的豪华品牌,所以的市场定位并不是非常舒服这种情况下能打动消费者的也就是性价比了,现在性能已经过关了就看定价这块儿怎么做了,定价合理性價比上去了,消费者自然乐意买单就像VV5、VV7那样,你可以说它们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销量就摆在那里,厂家的诚意也是一目了然的鈈搞多么复杂,就用符合目标消费者心理预期的定价去拿下消费者现在就看上的最终售价怎么调整了,如果和预售价出入不大那么毫無疑问,国产豪华将进入时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ey vv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