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分不去行不行?

“班主任说那儿有网吧、健身房,每天的工作也很轻松一个月还会给3000元工资。去了才发现每天从早到晚组装灯泡,并没有工资……”说起自己遭遇的“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活动”15岁的西安技师学院的一年级学生李丁认为,是学校欺骗了他们

说是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却机械重复地在流水線上劳动;说是工学交替到了厂子却只是组装灯泡……天花乱坠的待遇灰飞烟灭,无限美好的承诺悉数爽约虽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尚未发声,但就校方漏洞百出的回应来看此事依旧难逃李代桃僵的诸般质疑。

如果是正规实践校方何苦要编造“有网吧、有健身房”的謊言?明明不少孩子未满16岁为什么校方要再三扯谎说“所有的学生都是满16周岁的”?既然是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是否有必要收了学生的身份证来“代为管理”?既然是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社会的竞争压力”,为什么与专业不挂钩、还非要从西安千里迢迢跑到浙江嘉兴去

连哄带骗地把不满16岁的孩子往流水线上赶,不让休息、不给薪资——这当然不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畴内但这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除了贱卖了学生的劳动力在教育层面又究竟有几分价值呢?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社会实踐心得体会”或“顶岗实习”何以禁而难绝?几个月前陕西航空技师学院机械数控加工专业的300名大二学生同样遭遇了奇葩事:专业是机械数控加工,学校却强制让去广东的电子厂实习4个月不实习还疑似不给毕业证。东窗事发、媒体曝光关键是,“然后呢”

不客气地說,这些年来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业已成为拿孩子挣钱的职业掮客,自由游走在教育和市场之间在劳动力价格飙升、用工成本激增的当丅,职校技校生很容易成为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唐僧肉”一旦教育主管及市场监督部门对“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及“顶岗实习”缺乏有效监管,逐利冲动之下难免乱象频生

15岁的孩子,被一路绿灯送到千里之外的灯泡组装线背后究竟有多少或明或暗的环节与程序失垨失责?这大概不仅是职业教育亟待纾解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切实构建一种制度共识:任何一所技校都不能拿孩子挣钱,要有红线有底线确保职业教育走上正规发展之路,让工匠精神真正传承下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