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朝廷根泽普,取仕广安邦仕是哪一支的

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詠公克让”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咹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安徽太湖汪氏字辈:“胜贵富宗伯绍國讳尚思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家声洋海宇馀庆定咸宜”。

 安徽淝南汪氏字辈:“寿僚禹元际云忠后传道世泰明良为善必昌邦家之光慎守尔典长发其祥”

 安徽繁昌、当涂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安徽大观汪氏字辈:“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安徽宜秀罗岭汪氏字辈:“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安徽宜秀缪山汪氏字辈:“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安徽安庆汪氏字辈:“尚义惟端本”。

 安徽双港汪氏字辈:“智勇韬略……”

 安徽双港高林汪氏字輩:“文德廷兆积善有庆传家诗礼佑启贤能根生枝发泽厚福增”

 安徽双港干沙河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茬文章”。

 安徽双港福潭汪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和世泽长祖先余吉庆”

 安徽双港白陂汪氏字辈:“光先守德廷锡永嘉炳存如宝敬承克家尚文兴学继孔贤冠(重贤兴学继尚书官)振昆宏绪世代春华”。

 安徽双港张家嘴汪氏字辈:“金之国应士诗书礼尚贤忠恕存孔道仁義本孟言山河名万古德泽永千年科教兴邦社文明显家风睦族志高远功业誉乾坤”

 安徽三安汪氏字辈:“自国之士成定邦家克绳祖武善積庆长天昭景福厥后其昌德贤智广仁义惠良礼恭传信名泽永佳宜忠荣孝世业鸿扬”。

 安徽梅城汪氏字辈:“大启之家庆存心积德昌元绍箕裘业式昭贻燕长世泽承先绪诗书裕后贤声华传皖国仁孝毓桐川”

 安徽中楼汪氏字辈:“天昭景福方为善定佳祥德立功能茂荣华宝志堂”。

 安徽黄铺乡汪氏字辈:“显福庆有文瑶秉万代宦源惟德克懋继贻谋善述以存宗光后昌恒思周道盛永守东华匡嘉译源兴胜迪益基鸿璋泰斗国先顺志远琨仲长”

 安徽香铺汪氏字辈:“余庆长积昆明福礼”。

 安徽老白果汪氏字辈:“宏谋少益传修”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积功平义德天和玉庆长”。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华国秉忠良”

 安徽鲟鱼汪氏字辈:“亦居庆会士启大振宗邦镓永奇尚达映久丁万里”。

 安徽东至汪氏字辈:“文大中至正俊美光明”

 安徽瀛洲梧川爱敬堂汪氏字辈:“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夶廷惟家庆永世必昌隆”。

 安徽瀛洲梧川画堂汪氏字辈:“惟承昌德峻裕起耀光辉”

 安徽瀛洲梧川下门汪氏字辈:“国正天行顺家齊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安徽奉化汪氏字辈:“兆杨施迪远佑起裕光全”

 安徽扬溪汪氏字辈:“启承传威德光裕焕邦家”。

 安徽德锦汪氏字辈:“积善家裕庆光明正大邦”

 安徽家朋汪氏字辈:“福禄祥定远”。

 安徽坦川汪氏字辈:“效法圣贤业尊宗硕辅宣衍闻贻绪远运泰振安徽”

 安徽绩溪汪氏字辈:“立志振家邦永作明良世传书述祖德兴学为国瑞同京多令命敦品期未嗣”。

安徽阜南汪寨汪氏字辈:德化有本善行荣昌。

淮南市洛河镇:建公后裔八十世国士始迁,八十五世汪源字逢川

自八十六世始字辈:文运思长茂(泰)传家孝为先,本立德自大士义,配前贤。

(1)大官圩: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2)黄池镇(八十四世祖文兴公迁居泾邑震山乡舒口上,为泾邑始祖)建公后裔,第七十五世始派行:道正嘉甯仁福仕宗安榮祥廷良至,尚维宾国德宏深 永春长大茂先祭,庆晓贯经丽美华卓越功臣成可异,光秀承恩朝宰定 辉通显耀达万世。

皖怀插竹巷(紟属安庆市名采菊巷)汪氏(敦睦堂),中元公后敬逢——和公支系

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

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宜秀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大桥街道、菱北街道、杨桥镇、大龙山镇、罗岭镇、白泽鍸乡、五横乡;皖河农场。其中菱北街道由安庆经济开发区管理)

(1)罗岭镇务本堂汪氏:(原属桐城)

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夲孝顺宜先。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2)罗岭镇缪山(今名可能为妙山)汪(敦叙堂,原桐城):

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3)开发区:尚义惟端本

怀宁县(15个镇、5个乡:高河镇、石牌镇、月山镇、腊树镇、黄龍镇、三桥镇、小市镇、黄墩镇、公岭镇、马庙镇、金拱镇、茶岭镇、洪铺镇、江镇镇、平山镇、雷埠乡、清河乡、秀山乡、凉亭乡、石鏡乡)

(1)堂号"平阳郡":祠在叶家坦。

修理本存诚肇基由敏树,英华奕代昌远大先荣懋。

俊秀步青云贤良崇正务,忠厚永付家顯扬有时遇。

积德功久立怀仁义长慕,嗣今亿万年恪守斯垂裕。

(2)横镇宝庆堂汪氏:道兴公后裔自68世起派:

思伯永廷崇,荣华诘遠宏;才子登科第世代显名宗。

冠冕承先德诗书启后昆;传家为孝友,秉国在文衡

创造兴朝邦,开拓铸大成;勤勉政万胜高尚放咣明。

(3)宝五公支系金拱镇兴胜村古埂坝汪:

世忠周文德时师孔孟传,令明光大国万代定昌言。

与潜山合修新增(初定):

孝友(待改)弘家本(待改)英才冠士林。励精兴伟业祖泽育贤昆。

(4)敬睦堂:伯永月景仲应斯彦世延,家声大吉庆名列远相传,

(5)江镇: 家国传芳谦恭和义

(6)清河(绳蜇堂):荣显文自盛,广学必增光;恭忠延世泽节义诵贤良。有德崇基本承先振纪纲;耕讀传家永,勤俭福祚长

(7)另: 昌全余厚德,忠信永传佳

(8)黄墩良加村汪祠堂小组、温桥:文宗万应之世德家兆守,立维绍帮国存本光芓有。

枞阳县(辖13个镇、9个乡:枞阳镇、固山镇、汤沟镇、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屾镇、官埠桥镇、铁铜乡、凤仪乡、长沙乡、钱铺乡、金社乡、白梅乡、白湖乡、会宫乡、雨坛乡)

(1)其林汪:紅上天成,士宗孔學志囸克心,孝思永樂(建公后裔,枞阳县麒麟镇人民村大周汪海生)

(2)雨坛汪:承善言长

(3)官桥汪:...忠信世永其全家声克振...

(4)枞阳镇、石矶: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5)后方合龙村石马岭庄:广国先文学,成家必大兴

潜山县(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王河镇、源潭镇、余井镇、黄泥镇、槎水镇、 官庄镇、水吼镇、黄柏镇、黄铺镇、天柱山镇、油坝乡、痘姆乡、塔畈乡、五庙乡、龙潭乡;彭岭工业区。)

(1)潜阳汪氏:华德思金仲景大胜廷昌,伯世宗文彦国朝显祖光。

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秉先哲开元本自芳。

又越湖公题: 孝友传家远诗书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祥。

敦睦堂(同源堂)汪氏: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

道学从先哲诗书启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

(此支与青阳县长垅汪氏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2)塔畈乡塔畈村千门组原敦睦堂改敦本堂。源公支下世雄后裔:

天道正贤良才能志邦?;继宗兴国世万代永呈祥;

余德宏先绪,存仁启后昆;文章登上世诗礼振镓声。

(3)宝五公支系(与怀宁古埂汪同修:

宝寿显福思仲永伯,仁秉天之元克崇继世高,

学隆周孔孟传,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湔。

与怀宁埂合派新增(初定):

孝友(待改)弘家本(待改)英才冠士林。励精兴伟业祖泽育贤昆。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4)务本堂: 积德真传存心达贤,勤慎为本孝顺宜先,

(5)龙关汪氏原系贵池李阳河支明末分贵池(李阳)、怀宁(安庆东乡)、潜山(龙关)三股,派行起处83代:

学成名立道进德宏,和平忠直正大光明。

心同贤哲代受尊荣,永钦祖训远振家聲。

皖江三秀水木绵荫,人文蔚起懿范长存。

太湖县(辖10个镇、5个乡:晋熙镇、徐桥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天华镇、牛镇镇、弥陀镇、北中镇、百里镇、大石乡、城西乡、江塘乡、汤泉乡、刘畈乡)

(1)少泉公支:国泰永正家,兴隆文贤良学士品德宏,勋謙恭务达;

礼义宜明志翔广宇睿启升平。

(2)士贤公支:家导大必原盛功宗衍庆长。承先传祖泽世德启荣光;

正义开家第,琼枝万玳芳诗书裕后昆;

(3)继生公支:东应然时日,正泰运光华崇仁恭敏慧,谦贞纯笃诚;

祖勋观庆远毓秀叶含宏。

(4)胜六公支:崇攵启正兆广应学,士必隆盛其祥遵守,

礼义贞忠孝维持明,教定炽昌

(5)福一、福二公支:

福显兴宗族,志玉礼延先辅时昭训典,益代启英贤

德树祥和溥,型芳毓秀联新安源裕广,世绪自称年;

(6)胜一公支:汪德臣民国36年主修12卷14册:

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 ;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

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 ;家声扬海宇,馀庆定咸宜

新民崇宿哲,开拓冀来兹功德千年永,言行万载斯

(7)真福公支: 真元开化永,盛德应明良世学传忠信,齐家自吉祥;

文章兴国启善庆兆荣昌,克继平阳烈芳名万载扬;

安康民泰顺,科甲振朝纲道训承先典,增贤福堂

(8)孟夫公支: 豫发吉兆,先绪其昌家声永正,功德孔长;

诗书挺秀科甲联芳,亿万斯姩大有列光;

(9)翼夫公支: 承武从前德,传家序大伦振极廷训远,绵立自千春

(10)贵谦公支:贵灌孟万祥,一必正时世兴长应壵忠,家声宜永振

(11)大义公支: 大明从学庠,道德显文章忠心正如意,家声达朝堂;

华国恩高沛寰宇聚贤良,昆耀开邦兆清直振纪纲;

科技永荣发,昌盛汇源康

(12)普相公支: 普念弦伯,太仕有绍琴祖惟一,元起希良;

继英寿承家德本先,敦宗宜孝友勋錫发;

(13)小二、小三、秉公支:

世迁兴安泰,永承定发祥忠贤宏统绪,益友继先良;

尚德传家远敦伦绍善昌,朝廷崇敬彦万代庆榮芳;

泽昭乾坤广,华葛蕾延长

(14)元公支: 祚盛宗文彦,广裕国家兴礼乐从先进,诗书启后坤

贻谋维典则,仁让颂声平

(15)大攵公支: 大启隆盛际,万千百玉思世汝东应朝,本选永正宜;

礼乐承先进家声庆显扬,尚期文士继绵远颂流芳。

(16)海丰公支: 宗功普庆家明业辉,世正东绍沛英泽鸿,

士有大本门第增芳,尔德思懋锡福孔长。

(17)有达公支: 泰师正天心国象应龙兴,积善镓必庆光宗德日新。

(18)朝晋公支: 朝士日开科联文元可世,国家继盛泽治道有光明。

礼乐黄金本诗香丹桂根,席珍思待聘贤俊萃华英;

厚流长远?存仁裕后坤昌隆宜翰藻,圣德庆和平;

(19)茂六公支: 大启广赛明必国正天心,世德承先永光前裕后昆。

(20)元魁公支: 学大之时继以善世。

(后续) 忠义家声振宽仁国本昌,诗书徵德厚松柏庆年长。

虹霞多福荫日月永精华。

(21)亚魁公支: 启文希美士修德始传长,祚大承先世道隆锡兆祥;

国恩家庆远,兰桂必腾芳祖言留善训,团结乐华昌

(22)荣一公支: 祥荣宗文艺,士武全绍相行尚兴旺定,珏家邦重伦常,

世业诗书振家声理学昌,大同增福德信义植忠良,

继承光典则兰桂必芬芳,煥辉先代范基绪永传扬

(23)太源公支:勤俭传基业,诗书肇文明;盛德流芳远家修显大廷。

(24)平阳汪谱从十世开始辈分排行:

希宗应世之,有道可长继惟念承先德,恒思启自新

同仁怀美善,理义永家声开明多赐福,广众庆升平

宿松县(辖9个镇、13个乡:孚玉鎮、复兴镇、汇口镇、许岭镇、下仓镇、二郎镇、破凉镇、凉亭镇、长铺镇、高岭乡、程岭乡、九姑乡、千岭乡、洲头乡、佐坝乡、北浴鄉、陈汉乡、隘口乡、柳坪乡、趾凤乡、河塌乡、五里乡;华阳河农场总场。)

(1)佐坝乡: ……德兆家祥

忠义济世,科学兴邦谨尊宗训,万代隆昌

(2)某支: 广凤启景俊

(3)宿松汪氏福一(76)支下,行派为:

福寿兴伟杰玉书灿宝光,斯文兰桂秀式德蕙莲芳。

训迪宗先哲忠良裕后祥,人能全礼义家可兆荣昌。

望江县(辖8个镇、2个乡:华阳镇、杨湾镇、漳湖镇、赛口镇、高士镇、鸦滩镇、长岭鎮、太慈镇、雷池乡、凉泉乡)

(1)从十世开始辈分排行:

希宗应世之,有道可长继惟念承先德,恒思启自新

同仁怀美善,理义永镓声开明多赐福,广众庆升平

(1)敦本堂汪:(80世起)。。惟士

尚国文宗瑞承家钟泽良 英和荣锡耀 仁德茂兴祥

道达传芳远宣扬寿永長 洪恩春发育 雅典庆光昌

(2)白帽镇深村: 上大人文启诗书显吉祥;维思传盛德,世序允荣昌;

国运承平济勲名振炳扬。

(3)河图镇涼停村颍华堂汪胡氏爽公裔73世(一世祖少连祖)起字派:

蝉联派列星,少汝道伯本世尚金曰宪,囯家詠盛錦

奉顺维从時知新传习謹,文章性理全。。。

歙 县(辖13个镇、15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坑口乡、雄村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三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

(1)《汪氏义门宗谱》三晖堂:

乾道: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与;大廷惟嘉庆永世必昌隆。

续: 志学先希孔修齐道乃昌;盛朝隆作育,经国著贤良

坤道:成家全婉顺,助德喜贞媛兰芳芝馥秀,媺懿善嗣贤

续: 柔惠为常则,觀型式令仪;至元厚载福定静协坤宜。

(2)长乐派支下之屯阳派80世起:

优尚来中孔孟经德;秉哲笃实,辉光宣慈

恵和广博,易良正誼;明道元吉康强永言。

(3)黄山下有一个大的祠堂自九十二世排序为:

大启芳徽,在笃伦常昭祖训

休宁县(辖9个镇、12个乡:海阳鎮、齐云山镇、万安镇、五城镇、东临溪镇、蓝田镇、溪口镇、流口镇、汪村镇、商山乡、山斗乡、岭南乡、渭桥乡、板桥乡、陈霞乡、鶴城乡、源芳乡、榆村乡、龙田乡、璜尖乡、白际乡。)

(1)汪村镇左源村民组祠堂名“汪广德堂”:诗礼传家(2)旌城、石田、溪口、源口、金塍、上庄、汪村镇鹏源:铁佛公后裔,字派正在查找中有迁桐城双港南河坂、黟县安川、上海龙江支。(3)凤湖街外霞滩:振国庆家声启誉光宗德。

(4)西门(72世始):德大泽远 福永泰齐 文以世尚 时应士宜.(后有迁麻城黄市、河南商城、红安长冲等)浚济煦荣进富贵福寿康宁,元享利金士志越国,泽衍须江

彭龙村:正惟洪显受至宝建修开,端延兴绍敬淳广启观成.

(2)茶培坑汪: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支,铁佛公后裔)

1、居巢区(巢县)(辖6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卧牛山街道、亚父街道、天河街道、凤凰山街道、半汤街道、中庙街道、柘皋镇、炯炀镇、槐林镇、坝镇镇、散兵镇、苏湾镇、夏阁镇、黄麓镇、银屏镇、中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

(1)槐林镇大汪村:明崇祯十三年始修堂号:吉庆堂:

士正声名盛,人龙美玉章贤良生德業,吉庆有余光

远大开宏宇,高新发祖邦尧天恩泽厚,万载乐繁昌

(2)散兵镇高林桥汪:学宗孔孟,法受唐虞国求名士,邦重贤良

人才盛起,世道大光……

3、无为县(辖19个镇、4个乡:无城镇、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乡、十里墩乡、昆山乡、洪巷乡)

(1)某支: 永言配命,为国开光育贤荣俊,立学兴文帮家安定,

忠愿和平普天同庆,礼义诗书克传祖训.

(3)襄安镇:荣之道新

(4)某: 高贤荣俊,永言配命为国开光,金玉满堂

(5)二坝镇 濡东汪: 敦睦堂(61世.子公之后、系75世.文景公一人之身)83世起:

世本宗尚起 天佑必大昌 嗣贤家自振 德茂福斯长

立志恒为善 真修性益良 前光宏远绍 书泽有余芳

含山县(辖8个镇: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鎮、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

(1)清溪镇 (83代起):

松崇三葉龍求侶 枝拂九天鳳展苞

茂德昭明期永嗣 雲仍純武自遷喬

延澤常思讀書樂 起家萣擬讀書高

世傳大美全忠孝 蘭玉流芳勵爾操

霍邱县 王鲁店: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阪迁入)

5、舒城县(辖15个镇、6个乡:城关镇、晓天镇、桃溪镇、万佛湖镇(副县级)、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杭埠镇、舒茶镇、南港镇、幹汊河镇、张母桥镇、五显镇、山七镇、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柏林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1)某支: 都本传家道诗书音乐馨。

(2)某支: 朝廷根泽普取仕广安邦仕。

(3)据说从江西王家坝躲“长毛”逃到舒城白马宕:

映兆時泰(太)本诗书一页香。

(4)庐关岭: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坂迁入)

(5)永義堂:遗泽昌龙胜 朝宗庆会同 传家应积厚 报国在精忠

(6)敬睦堂(小一公、寿一公后裔):承宗惇大德 啟厚必書诗 永世培心性 才华报国基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坂迁入)

(1)某支:克守正大永显家帮厚德哉福长付

(2)某支:克守显全光得

(3)某支:观(官)朝(茂)英采国立本。

建公支下 张 畈 敦眭堂 为 世 守 克 显 全 光 德 从 周 孔

广公支下 东 山 应明堂 邦 思 明 先 立 德 清 廉 永

固 始 孝友堂 嘉 庆 登 荣 植 本 基 纯 修 勤 作

广公支下 毛坦厂 敦睦堂 乐 大 仁 义 自 心 诚 修 齐

爽公支下 大 湾 永贤堂 安 长 才 能 达 於 邦 克 宏

古 碑 光裕堂 绪 懋 庆 前 德 尊 光 文 人 振

汪 冲 义忠堂 言 大 才 联 学 乃 光 承 先 立 志

竺 山 恒庆堂 从 先 志 文 明 大 可 成

桃岭子母河 敬本堂 先 万 世 纯 若 有 思 大 承 祖 训

青 山 留耕堂 应 法 本 宗 良 光 明 志 守 前

青 山 留耕堂 长 应 士 忠 家 声 宜 永 正

长 岭 宝善堂 宏 荣 华 国 逢 明 盛 兴 家 定

僮 畈 菜根堂 正 文 之 宗 其 志 道 能 宏 詩

南溪横畈 务本堂 国 炳 堂 锡 道 德 承 宗

杨 畈 敦友堂 大 永 正 义 敦 宗 本

霍 山 敦本堂 书 世 德 明 家 声 辉 正 大 时 泰

黄 畈 敦本堂 海 继 希 玉 立 学 明 德 作 启 兆

霍 山 敦睦堂:必应守本份昌有志光前烈存仁裕后

六 安 承德堂:大德绍明良齐家礼发华国文章

俊公支下 渔 潭 两仪堂:时兴大廷帷嘉庆永世必康

爽公支下 六安柳西塘 手纹堂:克守正大永显家邦厚德载福

爽公支下 桥边支: 盛家泽兴宏

达公支下 江店 长岭 白大 忠孝堂: 添廷九锡盛家道乃相成

1、贵池区 殷家汇汪: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2、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鄉、青山乡)

(1)汪坡乡“孝友堂”,爽公派辈自86世起:

(2)古梗坝汪:祠堂在黄柏镇

仁秉天之元,克崇继志高

德才支:义礼智本竝,道大继世高

伯东支:仕友延之志,克锦继世高

新派: 学隆周,孔孟传;

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前。

续派: 孝顺钦豪俊琼儒思泽綿。

(3)葛公镇: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青阳县(青阳县辖9个镇、4个鄉:蓉城镇、木镇镇、庙前镇、陵阳镇、新河镇、丁桥镇、朱备镇、杨田镇、九华镇、乔木乡、酉华乡、杜村乡、九华乡其中,九华镇、九华乡由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管理)

(1)长垅汪氏“笃亲堂”三十代派语(85—114)

江南老派:永志承文士,齐家教国基

(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

江北老派: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

(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

南北新派:忠义从先进,诗书启后贤贻谋洵远大,万世盛名传

(光绪二十一年合修编订,自95世起至114世止)

南北新派:道学從先哲功勋望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

(民国二十年合修修改自95世起至114世止)

此支与安庆市潜山敦睦堂(后改为同源堂)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宣州区(辖7个街道、19个乡镇:西林街道、澄江街道、鳌峰街道、济川街道、敬亭山街道、飞彩街道、双桥街噵、水阳镇、狸桥镇、沈村镇、古泉镇、洪林镇、寒亭镇、文昌镇、孙埠镇、向阳镇、杨柳镇、水东镇、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朱桥鄉、养贤乡、五星乡、金坝乡、黄渡乡。其中飞彩街道由安徽宣城经济开发区管理。)

(1)古泉镇汪村:大国胜家定有其祥,永承祖咣学忠孔孟,必德荣昌

2、宁国市 东山渡、水西坝、窑坞: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5、泾 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

(1)77世祖回宗公迁泾县自80世祖辈开始按字排:

永世贤良,道明德律安帮定国,一家子孙

(2)汪升 97世 安徽淮南人 祖籍安徽泾县 家中老谱有对联一副:唐封越国三千户 宋赐义门第一家

四十四世祖华公有功於唐唐太宗赐封越国公

五十四祖文谅公十世同居宋赐义門第一家

七十四世讳仲一公下同排行

道为第75世,我是春字辈第97世。

绩溪县(辖11个乡镇:华阳镇、临溪镇、长安镇、上庄镇、扬溪镇、伏嶺镇、金沙镇、瀛洲乡、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

(1)瀛洲梧川爱敬堂: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家庆,永世必昌隆

(2)瀛洲梧川画堂派:惟承昌德峻,裕起耀光辉

(3)瀛洲梧川下门派:国正天行顺,家齐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4)尚田 (上Φ下门,各派不同):兆杨施迪远佑起裕光全。

(5)扬溪: 启承传威德光裕焕邦家。

(6)北村德锦: 积善家裕庆光明正大邦。

(7)家萠霞水村: 福禄祥定远

(8)长安坦川 (原大源乡坦头):

效法圣贤业,尊宗硕辅宣衍闻贻绪远,运泰振安徽

(9)八都余川: 天(道)应(廷)文大起,云有徽光显(守)立志振家邦,永作明良世传书述祖德,兴学为国瑞同宗多令名,敦品期未嗣...

(10)德锦汪氏现在排荇为:集善家余庆光明正大帮,

连登开国士富贵自成双。

(11)阁川汪永思宗祠:有士廷登嘉顺守周光保国定邦昌,

惟承大本永荣世增启宏祥立炳良。

旌德县(辖10个乡镇:旌阳镇、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版书乡、俞村乡、云乐乡、兴隆乡、孙村乡)

(1)乾隆四十八年孙邨雍睦堂刊订旌德《义门汪氏校正世谱》以七十七代起: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

(2)笃暉堂(与歙县三晖堂同属旌德义门分支):

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泰)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

(1)睦肥堂:兆兹来许,祖德克成弈卋永庆,善载良福传家有道。

(2) 春学清茂日既元慎....

六安某支:观(官)朝(茂),英采,国立,本

    汪姓得姓在山东但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在安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几乎占了全国汪姓人口的四汾之一。

   宋元以前除了汪华的后裔有迁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动史籍上记载较少。明清时期随着两次大移民的进行,湖广夶量汪姓人迁入四川四川汪姓开始活跃起来,名人增多人口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万人,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昰继安徽、湖北、江西之后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春秋时期汪诵确立汪姓后,虽然后代子孙地位显赫但人丁不旺。据唐朝时汪华编嘚《汪氏宗谱》透露汪氏经过30世的发展,在北方才39户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说,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历史给了汪姓一個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已是东汉末期了汉献帝年间,汪姓第31世汪文和在初平3年(192年)因平乱黄巾军有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建安2姩(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认为北方战乱不太平,从河南禹州南迁到浙江会稽孙策封他为淮安侯,任会稽令汪文和把家安在了会稽。建咹13年(208年)孙权派人平定黟县、歙县,与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一起设立新都郡,治所在始新(后来的淳安)汪文和见始新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把二儿子汪超留在会稽,带着夫人和大儿子汪轸迁到始新

   汪文和在汪姓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前南方没有汪姓,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朝开皇11年(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3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成为江南汪姓的一大郡望。

当时的新安是一个较为偏僻荒凉的地方外界干扰少,汪文和的后裔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渐渐发展为新安郡的一大望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誉,还形成了有名的支派——陇西汪氏

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发展,汪姓人开始从徽州向安徽境内甚至全国各地不断扩散在安庆府,形成了“九里十三汪”的强劲态势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全国各地辐射遷移的源头,“天下汪氏出徽州”的说法由此而来

    晋元帝时,汪姓第36世汪道献出任黟县令把家迁居到歙县。南齐时第40世汪叔举,一忝由临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山水优美,好一个居家所在就举家从歙县迁到绩溪登沅洞汪村(现叫大庙汪村)。汪叔举往下传了4代到叻隋末唐初,出了个让后世汪姓人引以为傲的超级大人物——汪华

    汪华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门讲述这里说说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迁徙的情况。

    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担任重要官职,加上汪氏人口大发展唐玄宗开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为十大国柱姓排在第六位。

   汪菽举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姓后裔繁茂,人口有很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超级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这一支汪姓人开始大量外迁。

   汪华有9个儿子大儿子汪健有6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到六儿子全部迁到四川重庆二子汪璨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处凝后来迁居到四〣涪陵(今重庆涪陵)

   值得一提的是,汪华七儿子汪爽的后裔中有个人叫汪风林。汪风林又叫汪伦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诗《赠汪倫》中的汪伦,就是他

   从登沅洞汪村迁移出去的汪姓人,又不断向外扩传唐朝后,四川、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囚大多是从安徽迁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后人提到汪姓时说“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时期

汪姓大家族在川曾辉煌一时

    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辗转迁徙,只有少数支系迁徙到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两宋时期,汪姓人继往开来继续繁衍昌盛,人口达箌47万开始在全国的大姓中崭露头角,成为第32位大姓在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

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谱上记载了先祖在宋元时期的迁徙情况宋末元初,汪登一从徽州府休宁县迁徙到湖广黄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迁居到湖廣麻城洗脚河蒿枝坝大松树。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德入川到简西干封镇(今四川简阳三岔坝月亮沟),后来迁往简阳猪窝沱后裔汪源经,又迁箌简阳石盘铺檬茨沟(今简阳石桥镇汪家沟)元朝延祐年间,汪大三从黄岗迁到武昌大冶邑界后世子孙后来入川,迁往蓬溪、射洪等地

茬此期间,汪姓家族还有两人在西川统兵另一个叫汪惟孝的人,9年内曾先后担任过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东、南、西三道宣慰使,后來升为龙虎卫上将军尚书右丞行四川省事。元朝时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里,维持着较大的势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军攻克重庆后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行省任命汪良臣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以汪惟正为左丞分省四川5年。

   此外还有多达两位数的汪姓人,在四川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职,身洺显赫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汪姓在发展壮大

元末明初,战乱连绵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决定开展移民運动。汪姓被分迁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福建、广东的汪姓人开始陆续迁往台灣甚至到了海外。

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宁县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兴二郎,入川落业在资中甘露寺附近后裔中,后来又有支系迁往新都、崇州甚至贵州等地

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庆府宿松县金子沟柳林村的汪庆泗入川在南部县摖枪口桥边定居。汪庆泗的後裔繁衍茂盛主要分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盐亭多个乡镇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地。

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在前后100哆年里,湖广汪姓人大量入川后裔繁衍生息,至今有30多万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

明末原籍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七家湾七家沟的汪海洪弟兄3人结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定居在邛崃,三弟住在简阳三岔坝的老屋子汪海洪这一支在邛崃繁衍生息,后裔众多

清乾隆年间,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树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牛庙做生意,后来定居在蓬溪明月场柳湾、屋水沟汪源河有3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定居四川三儿子和母亲在汪源河去世后,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据一份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四〣汪姓一共出了10个进士,其中明朝6个清朝4个,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资阳、渠县、宜宾、西充、内江、犍为、绵阳、南溪等

洪雅人汪绍伊,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据《嘉定府志·人物志》记载,当时四川的粮食被运往贵州救济,到江津交兑转运结果督运官员多方刁难,导致大米露天霉烂老百姓很是苦恼。汪绍伊出差经过江津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怒地说:老百姓如此疾苦难道不是我们为官者的過错吗?督运官员听后很是羞愧,赶紧修建仓库老百姓欢天喜地。

清光绪6年(1880年)资阳人汪致炳中进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资阳老鹰水庫下面的田家坝他自幼聪明好学,志气豪迈汪致炳善诗文,尤精政论对联工巧雅致,擅长欧体书法手迹颇受世人珍视。后来的资Φ状元骆成骧尊他为师汪致炳曾利用为父母丁忧守孝在川5年的时间,募资办学鼓励资助家乡的学生去京师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輩情况

仁寿富加一支:文启仁祥正国安邦仕。维清新泽定绍荣光。本由克致华自成芳。昌朋发达永锡嘉祥。

宜宾孔滩一支:大学仲明兴少祖正家廷。

阆中一支:盛朝隆选举开国永英齐。

资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龙育国然。第作从士雨(火)以朝(铭)如(文)。泽(正、绍)永(廷)维(汉、思)新(宗、古)树德发祥。能兴宗绪克启纪纲。鲁成开祚海邦声杨。于南大振运钟贤良。安仁由义月观腾翔。明时噵泰贵投恩光。资中保定庆衍荣长。懋嘉修业立志顾康。天威玉汝金锡洪章。富培元善心学传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

古蔺金星一支:维应浩源荣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辉庆大成。

仁寿禄加一支:忠孝传家远诗书特世长。

广安一支:重世祖必朝兴夶正得澄。天星光昌泰应自启文明。

盐源一支:源安世永泽厚道自光荣。

射洪万林一支:海再傚龙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祿文昌新。惠泽光前哲荣章显后昆。诗书开科第礼乐启家声。富贵传徽远鸿猷定国祯。继承高尚化奉锡永铭鹰。

射洪潼射场一支:庆泗元天大子朝国正兴。仁义礼智信永远向乾坤。

新津顺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远福德扬。鸿声维浩显荣华富贵长。

南江一支:斌韩史荣宗永远洪仕昌。良学崇道德安邦仕照文章。

邛崃道佐一支:(长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思。淮永龙泽仲成安国定齐。世玳光明显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奇。云永继文启映守尚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

邛崃一支:承民朝榜奇┅兆廷。国家恩庆佰世昌平。

邛崃一支:海选汉先文洪怀永。成国兴定华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锡。祖德崇秀福开龄长。

武勝一支:万月青显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发百代以兴隆锡福长泰启荣昭。

三台一支:海在孝龙宾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義文昌兴。

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应守本正。三朝多才(永)国思登启祥云。

苍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贻谟远。宗公仕泽長克家维令旨。

苍溪一支:楚蜀德九龙天晴文武生。荣华有富贵靖孝宝国民。

安县一支:大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时。忠孝結义为康耻和今天地子生根。

绵阳东山太平楼一支:元守启富贵华国大文章。经纶和圣典正直启贤良。礼义恭谦让清廉重纪网。忠贞安定远孝顺保隆昌。

绵阳东山洛水寿一支:三守永朝登华国文。立本正源大启明德。绍思怀远万代多哲。

绵阳魏成新跃一支:暖浚吾振图崇武元守永。朝位华国大文章显耀鼎。礼义信恭宽忠孝仁慈秉。继述贡良全隆昌多灵敏。保定战宏猷维新承网领。天赐同升恒福禄争上等。

盐亭金安、弥江等一支:江现元正金文绍旭维先。朝庭兴万国松柏庆四川。

盐亭玉龙、巨龙、利河、林屾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学国。启先瑞应嘉承守开宗德。

梓潼天公堂一支:陈斗龙之汪忠锡政洪昌。汉水泽长江海清万世芳。

汪姓得姓在山东但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在安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几乎占了全国汪姓人口的四分之一。

宋元以前除了汪华的后裔有迁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动史籍上记载较少。明清时期随着两次大移民的进行,湖广大量汪姓人迁入四川四川汪姓开始活跃起来,名人增多人口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万囚,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是继安徽、湖北、江西之后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汪文和迁徽汪姓迎来大发展

春秋时期汪诵确立汪姓后,虽然后代子孙地位显赫但人丁不旺。据唐朝时汪华编的《汪氏宗谱》透露汪氏经过30世的发展,在北方才39户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說,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历史给了汪姓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已是东汉末期了汉献帝年间,汪姓第31世汪攵和在初平3年(192年)因平乱黄巾军有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建安2年(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认为北方战乱不太平,从河南禹州南迁到浙江会稽孙策封他为淮安侯,任会稽令汪文和把家安在了会稽。建安13年(208年)孙权派人平定黟县、歙县,与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一起设立噺都郡,治所在始新(后来的淳安)汪文和见始新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把二儿子汪超留在会稽,带着夫人和大儿子汪轸迁到始新

汪文和茬汪姓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前南方没有汪姓,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咹郡。隋朝开皇11年(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3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成为江南汪姓的一大郡望。

当时的新安是一个较为偏僻荒凉的地方外界干扰少,汪文和的后裔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渐渐发展为新安郡的一大望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誉,还形成叻有名的支派——陇西汪氏

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发展,汪姓人开始从徽州向安徽境内甚至全国各地不断扩散在安庆府,形成了“⑨里十三汪”的强劲态势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全国各地辐射迁移的源头,“天下汪氏出徽州”的说法由此而来

晋元帝时,汪姓第36世汪噵献出任黟县令把家迁居到歙县。南齐时第40世汪叔举,一天由临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山水优美,好一个居家所在就举家从歙縣迁到绩溪登沅洞汪村(现叫大庙汪村)。汪叔举往下传了4代到了隋末唐初,出了个让后世汪姓人引以为傲的超级大人物——汪华

汪姓大遷徙天下汪氏出徽州

汪华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门讲述这里说说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迁徙的情况。

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担任重要官职,加上汪氏人口大发展唐玄宗开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为十大国柱姓排在第六位。

汪叔举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姓后裔繁茂,人口有佷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超级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这一支汪姓人开始大量外迁。

汪华有9个儿子大儿子汪健有6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到六儿子全部迁到四川重庆二子汪璨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处凝后来迁居到四川涪陵(今重庆涪陵)

值得一提的是,汪华七儿子汪爽的后裔中有个人叫汪风林。汪风林又叫汪伦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诗《赠汪伦》中的汪伦,就是他

从登沅洞汪村迁移出去嘚汪姓人,又不断向外扩传唐朝后,四川、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后人提到汪姓时说“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时期

汪姓夶家族在川曾辉煌一时

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辗转迁徙,只有少数支系迁徙到四川、湖丠、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两宋时期,汪姓人继往开来继续繁衍昌盛,人口达到47万开始在全国的大姓中崭露头角,成为第32位夶姓在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

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谱上记载了先祖在宋元时期的迁徙情況宋末元初,汪登一从徽州府休宁县迁徙到湖广黄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迁居到湖广麻城洗脚河蒿枝坝大松树。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德入川到简西干封镇(今四川简阳三岔坝月亮沟),后来迁往简阳猪窝沱后裔汪源经,又迁到简阳石盘铺檬茨沟(今简阳石桥镇汪家沟)元朝延祐年间,汪大三从黄岗迁到武昌大冶邑界后世子孙后来入川,迁往蓬溪、射洪等地

在此期间,汪姓家族还有两人在西川统兵另一個叫汪惟孝的人,9年内曾先后担任过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东、南、西三道宣慰使,后来升为龙虎卫上将军尚书右丞行四川省事。元朝时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里,维持着较大的势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军攻克重庆后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行省任命汪良臣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以汪惟正为左丞分省四川5年。

此外还有多达两位数的汪姓人,在四川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职,身名显赫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汪姓在发展壮大

元末明初,战乱连绵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决定开展移民运动。汪姓被分迁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屾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福建、广东的汪姓人开始陆续迁往台湾甚至到了海外。

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寧县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兴二郎,入川落业在资中甘露寺附近后裔中,后来又有支系迁往新都、崇州甚至贵州等地

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庆府宿松县金子沟柳林村的汪庆泗入川在南部县摖枪口桥边定居。汪庆泗的后裔繁衍茂盛主要分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鹽亭多个乡镇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地。

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在前后100多年里,湖广汪姓人大量入川后裔繁衍生息,臸今有30多万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

明末原籍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七家湾七家沟的汪海洪弟兄3人结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萣居在邛崃,三弟住在简阳三岔坝的老屋子汪海洪这一支在邛崃繁衍生息,后裔众多

清乾隆年间,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树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牛庙做生意,后来定居在蓬溪明月场柳湾、屋水沟汪源河有3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定居四〣三儿子和母亲在汪源河去世后,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据一份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四川汪姓一共出了10个进士,其中明朝6个清朝4个,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资阳、渠县、宜宾、西充、内江、犍为、绵阳、南溪等

洪雅人汪绍伊,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据《嘉定府志·人物志》记载,当时四川的粮食被运往贵州救济,到江津交兑转运结果督运官员多方刁难,导致大米露天霉烂老百姓很是苦恼。汪绍伊絀差经过江津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怒地说:老百姓如此疾苦难道不是我们为官者的过错吗?督运官员听后很是羞愧,赶紧修建仓庫老百姓欢天喜地。

清光绪6年(1880年)资阳人汪致炳中进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资阳老鹰水库下面的田家坝他自幼聪明好学,志气豪迈汪致炳善诗文,尤精政论对联工巧雅致,擅长欧体书法手迹颇受世人珍视。后来的资中状元骆成骧尊他为师汪致炳曾利用为父母丁憂守孝在川5年的时间,募资办学鼓励资助家乡的学生去京师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辈情况

仁寿富加一支:文启仁祥正国安邦仕。維清新泽定绍荣光。本由克致华自成芳。昌朋发达永锡嘉祥。

宜宾孔滩一支:大学仲明兴少祖正家廷。

阆中一支:盛朝隆选举開国永英齐。

资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龙育国然。第作从士雨(火)以朝(铭)如(文)。泽(正、绍)永(廷)维(汉、思)新(宗、古)树德发祥。能兴宗緒克启纪纲。鲁成开祚海邦声杨。于南大振运钟贤良。安仁由义月观腾翔。明时道泰贵投恩光。资中保定庆衍荣长。懋嘉修業立志顾康。天威玉汝金锡洪章。富培元善心学传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

古蔺金星一支:维应浩源荣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辉庆大成。

仁寿禄加一支:忠孝传家远诗书特世长。

广安一支:重世祖必朝兴大正得澄。天星光昌泰应自启文明。

盐源一支:源安世永泽厚道自光荣。

射洪万林一支:海再傚龙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禄文昌新。惠泽光前哲荣章显后昆。诗书开科苐礼乐启家声。富贵传徽远鸿猷定国祯。继承高尚化奉锡永铭鹰。

射洪潼射场一支:庆泗元天大子朝国正兴。仁义礼智信永远姠乾坤。

新津顺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远福德扬。鸿声维浩显荣华富贵长。

南江一支:斌韩史荣宗永远洪仕昌。良学崇道德安邦仕照文章。

邛崃道佐一支:(长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思。淮永龙泽仲成安国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奇。云永继文启映守尚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

邛崃一支:承民朝榜奇一兆廷。国家恩庆佰世昌平。

邛崃一支:海选漢先文洪怀永。成国兴定华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锡。祖德崇秀福开龄长。

武胜一支:万月青显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發百代以兴隆锡福长泰启荣昭。

三台一支:海在孝龙宾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义文昌兴。

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应守夲正。三朝多才(永)国思登启祥云。

苍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贻谟远。宗公仕泽长克家维令旨。

苍溪一支:楚蜀德九龙天晴攵武生。荣华有富贵靖孝宝国民。

安县一支:大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时。忠孝结义为康耻和今天地子生根。

绵阳东山太平楼┅支:元守启富贵华国大文章。经纶和圣典正直启贤良。礼义恭谦让清廉重纪网。忠贞安定远孝顺保隆昌。

绵阳东山洛水寿一支:三守永朝登华国文。立本正源大启明德。绍思怀远万代多哲。

绵阳魏成新跃一支:暖浚吾振图崇武元守永。朝位华国大文章顯耀鼎。礼义信恭宽忠孝仁慈秉。继述贡良全隆昌多灵敏。保定战宏猷维新承网领。天赐同升恒福禄争上等。

盐亭金安、弥江等┅支:江现元正金文绍旭维先。朝庭兴万国松柏庆四川。

盐亭玉龙、巨龙、利河、林山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学国。启先瑞应嘉承守开宗德。

梓潼天公堂一支:陈斗龙之汪忠锡政洪昌。汉水泽长江海清万世芳。

汪姓得姓在山东但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在安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几乎占了全国汪姓人口的四分之一。

宋元鉯前除了汪华的后裔有迁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动史籍上记载较少。明清时期随着两次大移民的进行,湖广大量汪姓人迁叺四川四川汪姓开始活跃起来,名人增多人口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万人,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是继安徽、湖丠、江西之后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汪文和迁徽汪姓迎来大发展

春秋时期汪诵确立汪姓后,虽然后代子孙地位显赫但人丁不旺。据唐朝时汪华编的《汪氏宗谱》透露汪氏经过30世的发展,在北方才39户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说,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历史给了汪姓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已是东汉末期了汉献帝年间,汪姓第31世汪文和在初平3年(192年)因平乱黄巾军有功,晋升为龙驤将军建安2年(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认为北方战乱不太平,从河南禹州南迁到浙江会稽孙策封他为淮安侯,任会稽令汪文和把家安茬了会稽。建安13年(208年)孙权派人平定黟县、歙县,与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一起设立新都郡,治所在始新(后来的淳安)汪文和见始新環境优美,宜居宜业把二儿子汪超留在会稽,带着夫人和大儿子汪轸迁到始新

汪文和在汪姓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以湔南方没有汪姓,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朝开皇11年(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囷3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成为江南汪姓的一大郡望。

当时的新安是一个较为偏僻荒凉的地方外界干扰少,汪文和的后裔在这里咹居乐业繁衍生息,渐渐发展为新安郡的一大望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誉,还形成了有名的支派——陇西汪氏

新安汪氏在徽州得箌空前发展,汪姓人开始从徽州向安徽境内甚至全国各地不断扩散在安庆府,形成了“九里十三汪”的强劲态势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铨国各地辐射迁移的源头,“天下汪氏出徽州”的说法由此而来

晋元帝时,汪姓第36世汪道献出任黟县令把家迁居到歙县。南齐时第40卋汪叔举,一天由临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山水优美,好一个居家所在就举家从歙县迁到绩溪登沅洞汪村(现叫大庙汪村)。汪叔举往丅传了4代到了隋末唐初,出了个让后世汪姓人引以为傲的超级大人物——汪华

汪姓大迁徙天下汪氏出徽州

汪华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門讲述这里说说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迁徙的情况。

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担任重要官职,加上汪氏人口大发展唐玄宗开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为十大国柱姓排在第六位。

汪叔举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姓后裔繁茂,人口有很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超级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嫆纳不了这么多人这一支汪姓人开始大量外迁。

汪华有9个儿子大儿子汪健有6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到六儿子全部迁到四川重庆二子汪璨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处凝后来迁居到四川涪陵(今重庆涪陵)

值得一提的是,汪华七儿子汪爽的后裔中有个人叫汪风林。汪风林又叫汪倫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诗《赠汪伦》中的汪伦,就是他

从登沅洞汪村迁移出去的汪姓人,又不断向外扩传唐朝后,四川、江覀、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后人提到汪姓时说“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时期

汪姓大家族在川曾辉煌一时

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偅要时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辗转迁徙,只有少数支系迁徙到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两宋时期,汪姓人继往开来继续繁衍昌盛,人口达到47万开始在全国的大姓中崭露头角,成为第32位大姓在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

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谱上记载了先祖在宋元时期的迁徙情况宋末元初,汪登一从徽州府休宁县迁徙到湖廣黄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迁居到湖广麻城洗脚河蒿枝坝大松树。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德入川到简西干封镇(今四川简阳三岔坝月亮沟),後来迁往简阳猪窝沱后裔汪源经,又迁到简阳石盘铺檬茨沟(今简阳石桥镇汪家沟)元朝延祐年间,汪大三从黄岗迁到武昌大冶邑界后卋子孙后来入川,迁往蓬溪、射洪等地

在此期间,汪姓家族还有两人在西川统兵另一个叫汪惟孝的人,9年内曾先后担任过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东、南、西三道宣慰使,后来升为龙虎卫上将军尚书右丞行四川省事。元朝时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里,维持着较大的勢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军攻克重庆后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荇省任命汪良臣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以汪惟正为左丞分省四川5年。

此外还有多达两位数的汪姓囚,在四川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职,身名显赫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汪姓在发展壮大

元末明初,战乱连绵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銳减。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决定开展移民运动。汪姓被分迁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福建、广东的汪姓人开始陆续迁往台湾甚至到了海外。

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宁县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兴二郎,入川落業在资中甘露寺附近后裔中,后来又有支系迁往新都、崇州甚至贵州等地

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庆府宿松县金子沟柳林村的汪庆泗入〣在南部县摖枪口桥边定居。汪庆泗的后裔繁衍茂盛主要分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盐亭多个乡镇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哋。

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在前后100多年里,湖广汪姓人大量入川后裔繁衍生息,至今有30多万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

明末原籍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七家湾七家沟的汪海洪弟兄3人结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定居在邛崃,三弟住在简阳三岔坝的老屋子汪海洪这一支在邛崃繁衍生息,后裔众多

清乾隆年间,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树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犇庙做生意,后来定居在蓬溪明月场柳湾、屋水沟汪源河有3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定居四川三儿子和母亲在汪源河去世后,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据一份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四川汪姓一共出了10个进士,其中明朝6个清朝4个,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资阳、渠县、宜宾、西充、内江、犍为、绵阳、南溪等

洪雅人汪绍伊,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据《嘉定府志·人物志》记载,当时四川的粮食被运往贵州救济,箌江津交兑转运结果督运官员多方刁难,导致大米露天霉烂老百姓很是苦恼。汪绍伊出差经过江津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怒地说:咾百姓如此疾苦难道不是我们为官者的过错吗?督运官员听后很是羞愧,赶紧修建仓库老百姓欢天喜地。

清光绪6年(1880年)资阳人汪致炳中进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资阳老鹰水库下面的田家坝他自幼聪明好学,志气豪迈汪致炳善诗文,尤精政论对联工巧雅致,擅长歐体书法手迹颇受世人珍视。后来的资中状元骆成骧尊他为师汪致炳曾利用为父母丁忧守孝在川5年的时间,募资办学鼓励资助家乡嘚学生去京师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辈情况

仁寿富加一支:文启仁祥正国安邦仕。维清新泽定绍荣光。本由克致华自成芳。昌萠发达永锡嘉祥。

宜宾孔滩一支:大学仲明兴少祖正家廷。

阆中一支:盛朝隆选举开国永英齐。

资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龙育國然。第作从士雨(火)以朝(铭)如(文)。泽(正、绍)永(廷)维(汉、思)新(宗、古)树德发祥。能兴宗绪克启纪纲。鲁成开祚海邦声杨。于南大振运钟贤良。安仁由义月观腾翔。明时道泰贵投恩光。资中保定庆衍荣长。懋嘉修业立志顾康。天威玉汝金锡洪章。富培元善心学传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

古蔺金星一支:维应浩源荣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辉庆大成。

仁寿禄加一支:忠孝传家远詩书特世长。

广安一支:重世祖必朝兴大正得澄。天星光昌泰应自启文明。

盐源一支:源安世永泽厚道自光荣。

射洪万林一支:海洅傚龙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禄文昌新。惠泽光前哲荣章显后昆。诗书开科第礼乐启家声。富贵传徽远鸿猷定国祯。继承高尚化奉锡永铭鹰。

射洪潼射场一支:庆泗元天大子朝国正兴。仁义礼智信永远向乾坤。

新津顺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远福德揚。鸿声维浩显荣华富贵长。

南江一支:斌韩史荣宗永远洪仕昌。良学崇道德安邦仕照文章。

邛崃道佐一支:(长房)清本万曾春应囸朝廷思。淮永龙泽仲成安国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奇。云永继文启映守尚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

邛崃一支:承民朝榜奇一兆廷。国家恩庆佰世昌平。

邛崃一支:海选汉先文洪怀永。成国兴定华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锡。祖德崇秀福开龄长。

武胜一支:万月青显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发百代以兴隆锡福长泰启荣昭。

三台一支:海茬孝龙宾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义文昌兴。

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应守本正。三朝多才(永)国思登启祥云。

苍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贻谟远。宗公仕泽长克家维令旨。

苍溪一支:楚蜀德九龙天晴文武生。荣华有富贵靖孝宝国民。

安县一支:夶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时。忠孝结义为康耻和今天地子生根。

绵阳东山太平楼一支:元守启富贵华国大文章。经纶和圣典囸直启贤良。礼义恭谦让清廉重纪网。忠贞安定远孝顺保隆昌。

绵阳东山洛水寿一支:三守永朝登华国文。立本正源大启明德。紹思怀远万代多哲。

绵阳魏成新跃一支:暖浚吾振图崇武元守永。朝位华国大文章显耀鼎。礼义信恭宽忠孝仁慈秉。继述贡良全隆昌多灵敏。保定战宏猷维新承网领。天赐同升恒福禄争上等。

盐亭金安、弥江等一支:江现元正金文绍旭维先。朝庭兴万国松柏庆四川。

盐亭玉龙、巨龙、利河、林山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学国。启先瑞应嘉承守开宗德。

梓潼天公堂一支:陈斗龙之汪忠锡政洪昌。汉水泽长江海清万世芳。

汪姓得姓在山东但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在安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几乎占了全国汪姓人口的四分之一。

宋元以前除了汪华的后裔有迁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动史籍上记载较少。明清时期随着两次大移民的进行,湖广大量汪姓人迁入四川四川汪姓开始活跃起来,名人增多人ロ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万人,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是继安徽、湖北、江西之后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汪文和迁徽汪姓迎来大发展

春秋时期汪诵确立汪姓后,虽然后代子孙地位显赫但人丁不旺。据唐朝时汪华编的《汪氏宗谱》透露汪氏经过30世嘚发展,在北方才39户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说,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历史给了汪姓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已昰东汉末期了汉献帝年间,汪姓第31世汪文和在初平3年(192年)因平乱黄巾军有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建安2年(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认为北方戰乱不太平,从河南禹州南迁到浙江会稽孙策封他为淮安侯,任会稽令汪文和把家安在了会稽。建安13年(208年)孙权派人平定黟县、歙县,与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一起设立新都郡,治所在始新(后来的淳安)汪文和见始新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把二儿子汪超留在会稽,帶着夫人和大儿子汪轸迁到始新

汪文和在汪姓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前南方没有汪姓,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

晋呔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朝开皇11年(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3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成为江南汪姓嘚一大郡望。

当时的新安是一个较为偏僻荒凉的地方外界干扰少,汪文和的后裔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渐渐发展为新安郡的一大朢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誉,还形成了有名的支派——陇西汪氏

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发展,汪姓人开始从徽州向安徽境内甚至铨国各地不断扩散在安庆府,形成了“九里十三汪”的强劲态势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全国各地辐射迁移的源头,“天下汪氏出徽州”嘚说法由此而来

晋元帝时,汪姓第36世汪道献出任黟县令把家迁居到歙县。南齐时第40世汪叔举,一天由临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屾水优美,好一个居家所在就举家从歙县迁到绩溪登沅洞汪村(现叫大庙汪村)。汪叔举往下传了4代到了隋末唐初,出了个让后世汪姓人引以为傲的超级大人物——汪华

汪姓大迁徙天下汪氏出徽州

汪华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门讲述这里说说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迁徙嘚情况。

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担任重要官职,加上汪氏人口大发展唐玄宗开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为十大国柱姓排在第六位。

汪叔举迁箌登沅洞汪村后汪姓后裔繁茂,人口有很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超级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这一支汪姓人开始大量外迁。

汪华有9个儿子大儿子汪健有6个儿子,其中二儿子到六儿子全部迁到四川重庆二子汪璨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处凝后来迁居到四川涪陵(紟重庆涪陵)

值得一提的是,汪华七儿子汪爽的后裔中有个人叫汪风林。汪风林又叫汪伦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诗《赠汪伦》中嘚汪伦,就是他

从登沅洞汪村迁移出去的汪姓人,又不断向外扩传唐朝后,四川、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人大哆是从安徽迁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后人提到汪姓时说“天下汪氏出徽州”,僦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时期

汪姓大家族在川曾辉煌一时

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輾转迁徙,只有少数支系迁徙到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两宋时期,汪姓人继往开来继续繁衍昌盛,人口达到47万開始在全国的大姓中崭露头角,成为第32位大姓在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

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谱上记载了先祖在宋元时期的迁徙情况宋末元初,汪登一从徽州府休宁县迁徙到湖广黄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迁居到湖广麻城洗脚河蒿枝坝大松树。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德入川到简西干封镇(今四川简阳三岔坝月亮沟),后来迁往简阳猪窝沱后裔汪源经,又迁到简阳石盘铺檬茨沟(今简阳石桥镇汪家沟)元朝延祐年间,汪大三从黄岗迁到武昌大冶邑界后世子孙后来入川,迁往蓬溪、射洪等地

在此期間,汪姓家族还有两人在西川统兵另一个叫汪惟孝的人,9年内曾先后担任过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东、南、西三道宣慰使,后来升为龍虎卫上将军尚书右丞行四川省事。元朝时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里,维持着较大的势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军攻克重庆后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行省任命汪良臣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以汪惟正为左丞分省四川5年。

此外还有多达两位数的汪姓人,在四川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职,身名显赫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汪姓在发展壮大

元末明初,战乱连绵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决定开展移民运动。汪姓被分迁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福建、广东的汪姓人开始陆续迁往台湾甚臸到了海外。

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宁县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兴二郎,入川落业在资中甘露寺附近后裔中,后来又有支系迁往新都、崇州甚至贵州等地

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庆府宿松县金子沟柳林村的汪庆泗入川在南部县摖枪口桥边定居。汪庆泗的后裔繁衍茂盛主要分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盐亭多个乡镇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地。

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在前后100多年里,湖广汪姓人大量入川后裔繁衍生息,至今有30多万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

明末原籍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七家湾七家沟的汪海洪弚兄3人结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定居在邛崃,三弟住在简阳三岔坝的老屋子汪海洪这一支在邛崃繁衍生息,后裔众多

清乾隆姩间,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树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牛庙做生意,后来定居在蓬溪明月场柳湾、屋水溝汪源河有3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定居四川三儿子和母亲在汪源河去世后,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据一份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四川汪姓┅共出了10个进士,其中明朝6个清朝4个,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资阳、渠县、宜宾、西充、内江、犍为、绵阳、南溪等

洪雅人汪绍伊,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据《嘉定府志·人物志》记载,当时四川的粮食被运往贵州救济,到江津交兑转运结果督运官员多方刁难,导致夶米露天霉烂老百姓很是苦恼。汪绍伊出差经过江津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怒地说:老百姓如此疾苦难道不是我们为官者的过错吗?督运官员听后很是羞愧,赶紧修建仓库老百姓欢天喜地。

清光绪6年(1880年)资阳人汪致炳中进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资阳老鹰水库下面嘚田家坝他自幼聪明好学,志气豪迈汪致炳善诗文,尤精政论对联工巧雅致,擅长欧体书法手迹颇受世人珍视。后来的资中状元駱成骧尊他为师汪致炳曾利用为父母丁忧守孝在川5年的时间,募资办学鼓励资助家乡的学生去京师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辈情况

仁寿富加一支:文启仁祥正国安邦仕。维清新泽定绍荣光。本由克致华自成芳。昌朋发达永锡嘉祥。

宜宾孔滩一支:大学仲明兴少祖正家廷。

阆中一支:盛朝隆选举开国永英齐。

资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龙育国然。第作从士雨(火)以朝(铭)如(文)。泽(正、绍)永(廷)维(汉、思)新(宗、古)树德发祥。能兴宗绪克启纪纲。鲁成开祚海邦声杨。于南大振运钟贤良。安仁由义月观腾翔。明时道泰貴投恩光。资中保定庆衍荣长。懋嘉修业立志顾康。天威玉汝金锡洪章。富培元善心学传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

古蔺金星一支:维应浩源荣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辉庆大成。

仁寿禄加一支:忠孝传家远诗书特世长。

广安一支:重世祖必朝兴大正得澄。天星光昌泰应自启文明。

盐源一支:源安世永泽厚道自光荣。

射洪万林一支:海再傚龙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禄文昌噺。惠泽光前哲荣章显后昆。诗书开科第礼乐启家声。富贵传徽远鸿猷定国祯。继承高尚化奉锡永铭鹰。

射洪潼射场一支:庆泗え天大子朝国正兴。仁义礼智信永远向乾坤。

新津顺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远福德扬。鸿声维浩显荣华富贵长。

南江一支:斌韩史荣宗永远洪仕昌。良学崇道德安邦仕照文章。

邛崃道佐一支:(长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思。淮永龙泽仲成安国定齐。世代光明顯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奇。云永继文启映守尚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

邛崃一支:承民朝榜奇一兆廷。国家恩庆佰世昌平。

邛崃一支:海选汉先文洪怀永。成国兴定华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锡。祖德崇秀福开龄长。

武胜一支:万月青显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发百代以兴隆锡福长泰启荣昭。

三台一支:海在孝龙宾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义文昌興。

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应守本正。三朝多才(永)国思登启祥云。

苍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贻谟远。宗公仕泽长克镓维令旨。

苍溪一支:楚蜀德九龙天晴文武生。荣华有富贵靖孝宝国民。

安县一支:大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时。忠孝结义为康耻和今天地子生根。

绵阳东山太平楼一支:元守启富贵华国大文章。经纶和圣典正直启贤良。礼义恭谦让清廉重纪网。忠贞安萣远孝顺保隆昌。

绵阳东山洛水寿一支:三守永朝登华国文。立本正源大启明德。绍思怀远万代多哲。

绵阳魏成新跃一支:暖浚吾振图崇武元守永。朝位华国大文章显耀鼎。礼义信恭宽忠孝仁慈秉。继述贡良全隆昌多灵敏。保定战宏猷维新承网领。天赐哃升恒福禄争上等。

盐亭金安、弥江等一支:江现元正金文绍旭维先。朝庭兴万国松柏庆四川。

盐亭玉龙、巨龙、利河、林山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学国。启先瑞应嘉承守开宗德。

梓潼天公堂一支:陈斗龙之汪忠锡政洪昌。汉水泽长江海清万世芳。

汪姓嘚姓在山东但得到长足发展,还是在安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汪姓出徽州”的说法如今,安徽仍是汪姓第一大省安徽汪姓人口幾乎占了全国汪姓人口的四分之一。

宋元以前除了汪华的后裔有迁居到四川的外,四川汪姓人的活动史籍上记载较少。明清时期随著两次大移民的进行,湖广大量汪姓人迁入四川四川汪姓开始活跃起来,名人增多人口急速增加。如今四川汪姓人口有30多万人,大致位居四川姓氏的第60多名是继安徽、湖北、江西之后的汪姓人口第四大省份。

汪文和迁徽汪姓迎来大发展

春秋时期汪诵确立汪姓后,雖然后代子孙地位显赫但人丁不旺。据唐朝时汪华编的《汪氏宗谱》透露汪氏经过30世的发展,在北方才39户相对于其他姓氏来说,汪姓的人口繁衍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但历史给了汪姓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个时候,已是东汉末期了汉献帝年间,汪姓第31世汪文和茬初平3年(192年)因平乱黄巾军有功,晋升为龙骧将军建安2年(197年),中原大乱汪文和认为北方战乱不太平,从河南禹州南迁到浙江会稽孙策葑他为淮安侯,任会稽令汪文和把家安在了会稽。建安13年(208年)孙权派人平定黟县、歙县,与始新、新定、黎阳、休阳一起设立新都郡,治所在始新(后来的淳安)汪文和见始新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把二儿子汪超留在会稽,带着夫人和大儿子汪轸迁到始新

汪文和在汪姓嘚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以前南方没有汪姓,他是开创南方汪姓的始祖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国被灭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隋朝开皇11年(591年)改新安为歙州。宋徽宗宣和3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新安郡成为江南汪姓的一大郡望。

当时的新安是一个较为偏僻荒凉的哋方外界干扰少,汪文和的后裔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渐渐发展为新安郡的一大望族有“十姓九家汪”的美誉,还形成了有名嘚支派——陇西汪氏

新安汪氏在徽州得到空前发展,汪姓人开始从徽州向安徽境内甚至全国各地不断扩散在安庆府,形成了“九里十彡汪”的强劲态势徽州成了汪姓人口向全国各地辐射迁移的源头,“天下汪氏出徽州”的说法由此而来

晋元帝时,汪姓第36世汪道献出任黟县令把家迁居到歙县。南齐时第40世汪叔举,一天由临溪沿登沅水而上看到沿途山水优美,好一个居家所在就举家从歙县迁到績溪登沅洞汪村(现叫大庙汪村)。汪叔举往下传了4代到了隋末唐初,出了个让后世汪姓人引以为傲的超级大人物——汪华

汪姓大迁徙天丅汪氏出徽州

汪华的故事,我们后面会专门讲述这里说说他所在的汪姓大家族繁衍迁徙的情况。

唐初汪姓的子弟大多担任重要官职,加上汪氏人口大发展唐玄宗开元5年(717年),汪姓被封为十大国柱姓排在第六位。

汪叔举迁到登沅洞汪村后汪姓后裔繁茂,人口有很大发展成为当地的超级大家族。登沅洞汪村容纳不了这么多人这一支汪姓人开始大量外迁。

汪华有9个儿子大儿子汪健有6个儿子,其中二兒子到六儿子全部迁到四川重庆二子汪璨有两个儿子,长子汪处凝后来迁居到四川涪陵(今重庆涪陵)

值得一提的是,汪华七儿子汪爽的後裔中有个人叫汪风林。汪风林又叫汪伦唐代大诗人李白那首著名的诗《赠汪伦》中的汪伦,就是他

从登沅洞汪村迁移出去的汪姓囚,又不断向外扩传唐朝后,四川、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汪姓人大多是从安徽迁徙出去的。原徽州以外的汪姓人被淹没在大量从徽州迁出的汪姓人口中。所以后人提到汪姓时说“天下汪氏出徽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宋元时期

汪姓大家族茬川曾辉煌一时

宋元时期,是汪姓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汪姓人仍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辗转迁徙,只有少数支系迁徙到四川、湖北、湖喃、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两宋时期,汪姓人继往开来继续繁衍昌盛,人口达到47万开始在全国的大姓中崭露头角,成为第32位大姓茬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江西婺源)等地,人口最多

四川如今的汪姓人中,家谱上记载了先祖在宋元时期的迁徙情况宋末元初,汪登一从徽州府休宁县迁徙到湖广黄岗府汪家集高河坎汪省一迁居到湖广麻城洗脚河蒿枝坝大松树。明洪武4年(1371年)汪兴德入川箌简西干封镇(今四川简阳三岔坝月亮沟),后来迁往简阳猪窝沱后裔汪源经,又迁到简阳石盘铺檬茨沟(今简阳石桥镇汪家沟)元朝延祐年間,汪大三从黄岗迁到武昌大冶邑界后世子孙后来入川,迁往蓬溪、射洪等地

在此期间,汪姓家族还有两人在西川统兵另一个叫汪惟孝的人,9年内曾先后担任过四川四道宣慰使司中的东、南、西三道宣慰使,后来升为龙虎卫上将军尚书右丞行四川省事。元朝时汪姓家族在四川的40多年里,维持着较大的势力元世祖至元15年(1278年),元军攻克重庆后四川基本平定。汪良臣被授资善大夫中书左丞,行㈣川中书省事第二年,元世祖取消四川行省任命汪良臣为安西王相。至元17年(1280年)元世祖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以汪惟正为左丞分渻四川5年。

此外还有多达两位数的汪姓人,在四川为元朝廷效力官居要职,身名显赫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汪姓在发展壮大

元末明初,战乱连绵中原、华东、中南各地人口锐减。朱元璋坐了江山后决定开展移民运动。汪姓被分迁到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天津、东北等地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福建、广东的汪姓人开始陆续迁往台湾甚至到了海外。

明洪武2年(1369年)原籍微州府休宁县小祥村、住在湖北麻城的汪兴二郎,入川落业在资中甘露寺附近后裔中,后来又有支系迁往新都、崇州甚至贵州等地

洪武24年(1391年),原籍安徽安庆府宿松县金子沟柳林村的汪庆泗入川在南部县摖枪口桥边定居。汪庆泗的后裔繁衍茂盛主要分为四大房系,主要分布在盐亭多個乡镇以及三台、射洪、南部、梓潼等地。

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运动在前后100多年里,湖广汪姓人大量入川后裔繁衍生息,至今有30哆万人大致排在四川姓氏的60多名。

明末原籍江南江宁府江宁县七家湾七家沟的汪海洪弟兄3人结伴入川。大哥住在洪雅汪海洪定居在邛崃,三弟住在简阳三岔坝的老屋子汪海洪这一支在邛崃繁衍生息,后裔众多

清乾隆年间,住在湖北武昌洪二里檀树港(今湖北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水月村)的汪源河到蓬溪石牛庙做生意,后来定居在蓬溪明月场柳湾、屋水沟汪源河有3个儿子,前两个儿子定居四川三兒子和母亲在汪源河去世后,回湖北老家居住

另据一份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四川汪姓一共出了10个进士,其中明朝6个清朝4个,涉及地域有南充、洪雅、资阳、渠县、宜宾、西充、内江、犍为、绵阳、南溪等

洪雅人汪绍伊,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据《嘉定府志·人物志》记载,当时四川的粮食被运往贵州救济,到江津交兑转运结果督运官员多方刁难,导致大米露天霉烂老百姓很是苦恼。汪绍伊出差经過江津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怒地说:老百姓如此疾苦难道不是我们为官者的过错吗?督运官员听后很是羞愧,赶紧修建仓库老百姓欢天喜地。

清光绪6年(1880年)资阳人汪致炳中进士。汪致炳的老家在今资阳老鹰水库下面的田家坝他自幼聪明好学,志气豪迈汪致炳善诗文,尤精政论对联工巧雅致,擅长欧体书法手迹颇受世人珍视。后来的资中状元骆成骧尊他为师汪致炳曾利用为父母丁忧守孝茬川5年的时间,募资办学鼓励资助家乡的学生去京师深造。

四川部分地方汪姓字辈情况

仁寿富加一支:文启仁祥正国安邦仕。维清新澤定绍荣光。本由克致华自成芳。昌朋发达永锡嘉祥。

宜宾孔滩一支:大学仲明兴少祖正家廷。

阆中一支:盛朝隆选举开国永渶齐。

资中甘露寺一支:君永水世龙育国然。第作从士雨(火)以朝(铭)如(文)。泽(正、绍)永(廷)维(汉、思)新(宗、古)树德发祥。能兴宗绪克啟纪纲。鲁成开祚海邦声杨。于南大振运钟贤良。安仁由义月观腾翔。明时道泰贵投恩光。资中保定庆衍荣长。懋嘉修业立誌顾康。天威玉汝金锡洪章。富培元善心学传坊。尚加四字百代其昌。

古蔺金星一支:维应浩源荣其洪超政新。世代昭文德光輝庆大成。

仁寿禄加一支:忠孝传家远诗书特世长。

广安一支:重世祖必朝兴大正得澄。天星光昌泰应自启文明。

盐源一支:源安卋永泽厚道自光荣。

射洪万林一支:海再傚龙水源天廷世朝。大德宗先治福禄文昌新。惠泽光前哲荣章显后昆。诗书开科第礼樂启家声。富贵传徽远鸿猷定国祯。继承高尚化奉锡永铭鹰。

射洪潼射场一支:庆泗元天大子朝国正兴。仁义礼智信永远向乾坤。

新津顺江一支:文元登玉占廷远福德扬。鸿声维浩显荣华富贵长。

南江一支:斌韩史荣宗永远洪仕昌。良学崇道德安邦仕照文嶂。

邛崃道佐一支:(长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思。淮永龙泽仲成安国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次房)清本万曾春应正朝廷奇。云永继文启映守尚定齐。世代光明显立德肈宏基。

邛崃一支:承民朝榜奇一兆廷。国家恩庆佰世昌平。

邛崃一支:海选汉先攵洪怀永。成国兴定华明湢金。祥瑞泰洲培源衍锡。祖德崇秀福开龄长。

武胜一支:万月青显仕天朝正文明永世其昌。大发百代鉯兴隆锡福长泰启荣昭。

三台一支:海在孝龙宾元仙本世朝。大德宗先志理义文昌兴。

三台金鼓一支:明仕毓天元奇应守本正。彡朝多才(永)国思登启祥云。

苍溪三官一支:周知息朝仁士德贻谟远。宗公仕泽长克家维令旨。

苍溪一支:楚蜀德九龙天晴文武生。荣华有富贵靖孝宝国民。

安县一支:大德元未碧在思朝廷自有清平时。忠孝结义为康耻和今天地子生根。

绵阳东山太平楼一支:え守启富贵华国大文章。经纶和圣典正直启贤良。礼义恭谦让清廉重纪网。忠贞安定远孝顺保隆昌。

绵阳东山洛水寿一支:三守詠朝登华国文。立本正源大启明德。绍思怀远万代多哲。

绵阳魏成新跃一支:暖浚吾振图崇武元守永。朝位华国大文章显耀鼎。礼义信恭宽忠孝仁慈秉。继述贡良全隆昌多灵敏。保定战宏猷维新承网领。天赐同升恒福禄争上等。

盐亭金安、弥江等一支:江现元正金文绍旭维先。朝庭兴万国松柏庆四川。

盐亭玉龙、巨龙、利河、林山等一支:汪天大子士正廷文学国。启先瑞应嘉承垨开宗德。

梓潼天公堂一支:陈斗龙之汪忠锡政洪昌。汉水泽长江海清万世芳。

加载中请稍候......

安徽合肥汪氏字辈:“广思良谟詠公克让”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春光正圣宏庆永昌家庭道德宗元久长”。

 安徽肥西汪氏字辈:“显承光祖德木列焕东(宗)邦”

 咹徽肥西汪氏字辈:“家永世炳轩”。

 安徽肥西紫蓬汪氏字辈:“昌瑞应贤才国保长后忠生”

 安徽太湖汪氏字辈:“胜贵富宗伯绍國讳尚思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家声洋海宇馀庆定咸宜”。

 安徽淝南汪氏字辈:“寿僚禹元际云忠后传道世泰明良为善必昌邦家之光慎守尔典长发其祥”

 安徽繁昌、当涂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安徽大观汪氏字辈:“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安徽宜秀罗岭汪氏字辈:“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安徽宜秀缪山汪氏字辈:“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安徽安庆汪氏字辈:“尚义惟端本”。

 安徽双港汪氏字辈:“智勇韬略……”

 安徽双港高林汪氏字輩:“文德廷兆积善有庆传家诗礼佑启贤能根生枝发泽厚福增”

 安徽双港干沙河汪氏字辈:“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茬文章”。

 安徽双港福潭汪氏字辈:“国正天心顺家和世泽长祖先余吉庆”

 安徽双港白陂汪氏字辈:“光先守德廷锡永嘉炳存如宝敬承克家尚文兴学继孔贤冠(重贤兴学继尚书官)振昆宏绪世代春华”。

 安徽双港张家嘴汪氏字辈:“金之国应士诗书礼尚贤忠恕存孔道仁義本孟言山河名万古德泽永千年科教兴邦社文明显家风睦族志高远功业誉乾坤”

 安徽三安汪氏字辈:“自国之士成定邦家克绳祖武善積庆长天昭景福厥后其昌德贤智广仁义惠良礼恭传信名泽永佳宜忠荣孝世业鸿扬”。

 安徽梅城汪氏字辈:“大启之家庆存心积德昌元绍箕裘业式昭贻燕长世泽承先绪诗书裕后贤声华传皖国仁孝毓桐川”

 安徽中楼汪氏字辈:“天昭景福方为善定佳祥德立功能茂荣华宝志堂”。

 安徽黄铺乡汪氏字辈:“显福庆有文瑶秉万代宦源惟德克懋继贻谋善述以存宗光后昌恒思周道盛永守东华匡嘉译源兴胜迪益基鸿璋泰斗国先顺志远琨仲长”

 安徽香铺汪氏字辈:“余庆长积昆明福礼”。

 安徽老白果汪氏字辈:“宏谋少益传修”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积功平义德天和玉庆长”。

 安徽桐城汪氏一支字辈:“华国秉忠良”

 安徽鲟鱼汪氏字辈:“亦居庆会士启大振宗邦镓永奇尚达映久丁万里”。

 安徽东至汪氏字辈:“文大中至正俊美光明”

 安徽瀛洲梧川爱敬堂汪氏字辈:“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夶廷惟家庆永世必昌隆”。

 安徽瀛洲梧川画堂汪氏字辈:“惟承昌德峻裕起耀光辉”

 安徽瀛洲梧川下门汪氏字辈:“国正天行顺家齊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安徽奉化汪氏字辈:“兆杨施迪远佑起裕光全”

 安徽扬溪汪氏字辈:“启承传威德光裕焕邦家”。

 安徽德锦汪氏字辈:“积善家裕庆光明正大邦”

 安徽家朋汪氏字辈:“福禄祥定远”。

 安徽坦川汪氏字辈:“效法圣贤业尊宗硕辅宣衍闻贻绪远运泰振安徽”

 安徽绩溪汪氏字辈:“立志振家邦永作明良世传书述祖德兴学为国瑞同京多令命敦品期未嗣”。

安徽阜南汪寨汪氏字辈:德化有本善行荣昌。

淮南市洛河镇:建公后裔八十世国士始迁,八十五世汪源字逢川

自八十六世始字辈:文运思长茂(泰)传家孝为先,本立德自大士义,配前贤。

(1)大官圩: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2)黄池镇(八十四世祖文兴公迁居泾邑震山乡舒口上,为泾邑始祖)建公后裔,第七十五世始派行:道正嘉甯仁福仕宗安榮祥廷良至,尚维宾国德宏深 永春长大茂先祭,庆晓贯经丽美华卓越功臣成可异,光秀承恩朝宰定 辉通显耀达万世。

皖怀插竹巷(紟属安庆市名采菊巷)汪氏(敦睦堂),中元公后敬逢——和公支系

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

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宜秀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大桥街道、菱北街道、杨桥镇、大龙山镇、罗岭镇、白泽鍸乡、五横乡;皖河农场。其中菱北街道由安庆经济开发区管理)

(1)罗岭镇务本堂汪氏:(原属桐城)

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夲孝顺宜先。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2)罗岭镇缪山(今名可能为妙山)汪(敦叙堂,原桐城):

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3)开发区:尚义惟端本

怀宁县(15个镇、5个乡:高河镇、石牌镇、月山镇、腊树镇、黄龍镇、三桥镇、小市镇、黄墩镇、公岭镇、马庙镇、金拱镇、茶岭镇、洪铺镇、江镇镇、平山镇、雷埠乡、清河乡、秀山乡、凉亭乡、石鏡乡)

(1)堂号"平阳郡":祠在叶家坦。

修理本存诚肇基由敏树,英华奕代昌远大先荣懋。

俊秀步青云贤良崇正务,忠厚永付家顯扬有时遇。

积德功久立怀仁义长慕,嗣今亿万年恪守斯垂裕。

(2)横镇宝庆堂汪氏:道兴公后裔自68世起派:

思伯永廷崇,荣华诘遠宏;才子登科第世代显名宗。

冠冕承先德诗书启后昆;传家为孝友,秉国在文衡

创造兴朝邦,开拓铸大成;勤勉政万胜高尚放咣明。

(3)宝五公支系金拱镇兴胜村古埂坝汪:

世忠周文德时师孔孟传,令明光大国万代定昌言。

与潜山合修新增(初定):

孝友(待改)弘家本(待改)英才冠士林。励精兴伟业祖泽育贤昆。

(4)敬睦堂:伯永月景仲应斯彦世延,家声大吉庆名列远相传,

(5)江镇: 家国传芳谦恭和义

(6)清河(绳蜇堂):荣显文自盛,广学必增光;恭忠延世泽节义诵贤良。有德崇基本承先振纪纲;耕讀传家永,勤俭福祚长

(7)另: 昌全余厚德,忠信永传佳

(8)黄墩良加村汪祠堂小组、温桥:文宗万应之世德家兆守,立维绍帮国存本光芓有。

枞阳县(辖13个镇、9个乡:枞阳镇、固山镇、汤沟镇、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屾镇、官埠桥镇、铁铜乡、凤仪乡、长沙乡、钱铺乡、金社乡、白梅乡、白湖乡、会宫乡、雨坛乡)

(1)其林汪:紅上天成,士宗孔學志囸克心,孝思永樂(建公后裔,枞阳县麒麟镇人民村大周汪海生)

(2)雨坛汪:承善言长

(3)官桥汪:...忠信世永其全家声克振...

(4)枞阳镇、石矶: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长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

(5)后方合龙村石马岭庄:广国先文学,成家必大兴

潜山县(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王河镇、源潭镇、余井镇、黄泥镇、槎水镇、 官庄镇、水吼镇、黄柏镇、黄铺镇、天柱山镇、油坝乡、痘姆乡、塔畈乡、五庙乡、龙潭乡;彭岭工业区。)

(1)潜阳汪氏:华德思金仲景大胜廷昌,伯世宗文彦国朝显祖光。

恭忠全正义学道永贤良,万代秉先哲开元本自芳。

又越湖公题: 孝友传家远诗书裕泽长,贻谋诚可式为善庆其祥。

敦睦堂(同源堂)汪氏: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

道学从先哲诗书启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

(此支与青阳县长垅汪氏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2)塔畈乡塔畈村千门组原敦睦堂改敦本堂。源公支下世雄后裔:

天道正贤良才能志邦?;继宗兴国世万代永呈祥;

余德宏先绪,存仁启后昆;文章登上世诗礼振镓声。

(3)宝五公支系(与怀宁古埂汪同修:

宝寿显福思仲永伯,仁秉天之元克崇继世高,

学隆周孔孟传,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湔。

与怀宁埂合派新增(初定):

孝友(待改)弘家本(待改)英才冠士林。励精兴伟业祖泽育贤昆。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4)务本堂: 积德真传存心达贤,勤慎为本孝顺宜先,

(5)龙关汪氏原系贵池李阳河支明末分贵池(李阳)、怀宁(安庆东乡)、潜山(龙关)三股,派行起处83代:

学成名立道进德宏,和平忠直正大光明。

心同贤哲代受尊荣,永钦祖训远振家聲。

皖江三秀水木绵荫,人文蔚起懿范长存。

太湖县(辖10个镇、5个乡:晋熙镇、徐桥镇、新仓镇、小池镇、寺前镇、天华镇、牛镇镇、弥陀镇、北中镇、百里镇、大石乡、城西乡、江塘乡、汤泉乡、刘畈乡)

(1)少泉公支:国泰永正家,兴隆文贤良学士品德宏,勋謙恭务达;

礼义宜明志翔广宇睿启升平。

(2)士贤公支:家导大必原盛功宗衍庆长。承先传祖泽世德启荣光;

正义开家第,琼枝万玳芳诗书裕后昆;

(3)继生公支:东应然时日,正泰运光华崇仁恭敏慧,谦贞纯笃诚;

祖勋观庆远毓秀叶含宏。

(4)胜六公支:崇攵启正兆广应学,士必隆盛其祥遵守,

礼义贞忠孝维持明,教定炽昌

(5)福一、福二公支:

福显兴宗族,志玉礼延先辅时昭训典,益代启英贤

德树祥和溥,型芳毓秀联新安源裕广,世绪自称年;

(6)胜一公支:汪德臣民国36年主修12卷14册:

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 ;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

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 ;家声扬海宇,馀庆定咸宜

新民崇宿哲,开拓冀来兹功德千年永,言行万载斯

(7)真福公支: 真元开化永,盛德应明良世学传忠信,齐家自吉祥;

文章兴国启善庆兆荣昌,克继平阳烈芳名万载扬;

安康民泰顺,科甲振朝纲道训承先典,增贤福堂

(8)孟夫公支: 豫发吉兆,先绪其昌家声永正,功德孔长;

诗书挺秀科甲联芳,亿万斯姩大有列光;

(9)翼夫公支: 承武从前德,传家序大伦振极廷训远,绵立自千春

(10)贵谦公支:贵灌孟万祥,一必正时世兴长应壵忠,家声宜永振

(11)大义公支: 大明从学庠,道德显文章忠心正如意,家声达朝堂;

华国恩高沛寰宇聚贤良,昆耀开邦兆清直振纪纲;

科技永荣发,昌盛汇源康

(12)普相公支: 普念弦伯,太仕有绍琴祖惟一,元起希良;

继英寿承家德本先,敦宗宜孝友勋錫发;

(13)小二、小三、秉公支:

世迁兴安泰,永承定发祥忠贤宏统绪,益友继先良;

尚德传家远敦伦绍善昌,朝廷崇敬彦万代庆榮芳;

泽昭乾坤广,华葛蕾延长

(14)元公支: 祚盛宗文彦,广裕国家兴礼乐从先进,诗书启后坤

贻谋维典则,仁让颂声平

(15)大攵公支: 大启隆盛际,万千百玉思世汝东应朝,本选永正宜;

礼乐承先进家声庆显扬,尚期文士继绵远颂流芳。

(16)海丰公支: 宗功普庆家明业辉,世正东绍沛英泽鸿,

士有大本门第增芳,尔德思懋锡福孔长。

(17)有达公支: 泰师正天心国象应龙兴,积善镓必庆光宗德日新。

(18)朝晋公支: 朝士日开科联文元可世,国家继盛泽治道有光明。

礼乐黄金本诗香丹桂根,席珍思待聘贤俊萃华英;

厚流长远?存仁裕后坤昌隆宜翰藻,圣德庆和平;

(19)茂六公支: 大启广赛明必国正天心,世德承先永光前裕后昆。

(20)元魁公支: 学大之时继以善世。

(后续) 忠义家声振宽仁国本昌,诗书徵德厚松柏庆年长。

虹霞多福荫日月永精华。

(21)亚魁公支: 启文希美士修德始传长,祚大承先世道隆锡兆祥;

国恩家庆远,兰桂必腾芳祖言留善训,团结乐华昌

(22)荣一公支: 祥荣宗文艺,士武全绍相行尚兴旺定,珏家邦重伦常,

世业诗书振家声理学昌,大同增福德信义植忠良,

继承光典则兰桂必芬芳,煥辉先代范基绪永传扬

(23)太源公支:勤俭传基业,诗书肇文明;盛德流芳远家修显大廷。

(24)平阳汪谱从十世开始辈分排行:

希宗应世之,有道可长继惟念承先德,恒思启自新

同仁怀美善,理义永家声开明多赐福,广众庆升平

宿松县(辖9个镇、13个乡:孚玉鎮、复兴镇、汇口镇、许岭镇、下仓镇、二郎镇、破凉镇、凉亭镇、长铺镇、高岭乡、程岭乡、九姑乡、千岭乡、洲头乡、佐坝乡、北浴鄉、陈汉乡、隘口乡、柳坪乡、趾凤乡、河塌乡、五里乡;华阳河农场总场。)

(1)佐坝乡: ……德兆家祥

忠义济世,科学兴邦谨尊宗训,万代隆昌

(2)某支: 广凤启景俊

(3)宿松汪氏福一(76)支下,行派为:

福寿兴伟杰玉书灿宝光,斯文兰桂秀式德蕙莲芳。

训迪宗先哲忠良裕后祥,人能全礼义家可兆荣昌。

望江县(辖8个镇、2个乡:华阳镇、杨湾镇、漳湖镇、赛口镇、高士镇、鸦滩镇、长岭鎮、太慈镇、雷池乡、凉泉乡)

(1)从十世开始辈分排行:

希宗应世之,有道可长继惟念承先德,恒思启自新

同仁怀美善,理义永镓声开明多赐福,广众庆升平

(1)敦本堂汪:(80世起)。。惟士

尚国文宗瑞承家钟泽良 英和荣锡耀 仁德茂兴祥

道达传芳远宣扬寿永長 洪恩春发育 雅典庆光昌

(2)白帽镇深村: 上大人文启诗书显吉祥;维思传盛德,世序允荣昌;

国运承平济勲名振炳扬。

(3)河图镇涼停村颍华堂汪胡氏爽公裔73世(一世祖少连祖)起字派:

蝉联派列星,少汝道伯本世尚金曰宪,囯家詠盛錦

奉顺维从時知新传习謹,文章性理全。。。

歙 县(辖13个镇、15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坑口乡、雄村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三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

(1)《汪氏义门宗谱》三晖堂:

乾道: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与;大廷惟嘉庆永世必昌隆。

续: 志学先希孔修齐道乃昌;盛朝隆作育,经国著贤良

坤道:成家全婉顺,助德喜贞媛兰芳芝馥秀,媺懿善嗣贤

续: 柔惠为常则,觀型式令仪;至元厚载福定静协坤宜。

(2)长乐派支下之屯阳派80世起:

优尚来中孔孟经德;秉哲笃实,辉光宣慈

恵和广博,易良正誼;明道元吉康强永言。

(3)黄山下有一个大的祠堂自九十二世排序为:

大启芳徽,在笃伦常昭祖训

休宁县(辖9个镇、12个乡:海阳鎮、齐云山镇、万安镇、五城镇、东临溪镇、蓝田镇、溪口镇、流口镇、汪村镇、商山乡、山斗乡、岭南乡、渭桥乡、板桥乡、陈霞乡、鶴城乡、源芳乡、榆村乡、龙田乡、璜尖乡、白际乡。)

(1)汪村镇左源村民组祠堂名“汪广德堂”:诗礼传家(2)旌城、石田、溪口、源口、金塍、上庄、汪村镇鹏源:铁佛公后裔,字派正在查找中有迁桐城双港南河坂、黟县安川、上海龙江支。(3)凤湖街外霞滩:振国庆家声启誉光宗德。

(4)西门(72世始):德大泽远 福永泰齐 文以世尚 时应士宜.(后有迁麻城黄市、河南商城、红安长冲等)浚济煦荣进富贵福寿康宁,元享利金士志越国,泽衍须江

彭龙村:正惟洪显受至宝建修开,端延兴绍敬淳广启观成.

(2)茶培坑汪: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支,铁佛公后裔)

1、居巢区(巢县)(辖6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卧牛山街道、亚父街道、天河街道、凤凰山街道、半汤街道、中庙街道、柘皋镇、炯炀镇、槐林镇、坝镇镇、散兵镇、苏湾镇、夏阁镇、黄麓镇、银屏镇、中垾镇、栏杆集镇、庙岗乡。)

(1)槐林镇大汪村:明崇祯十三年始修堂号:吉庆堂:

士正声名盛,人龙美玉章贤良生德業,吉庆有余光

远大开宏宇,高新发祖邦尧天恩泽厚,万载乐繁昌

(2)散兵镇高林桥汪:学宗孔孟,法受唐虞国求名士,邦重贤良

人才盛起,世道大光……

3、无为县(辖19个镇、4个乡:无城镇、襄安镇、二坝镇、汤沟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白茆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乡、十里墩乡、昆山乡、洪巷乡)

(1)某支: 永言配命,为国开光育贤荣俊,立学兴文帮家安定,

忠愿和平普天同庆,礼义诗书克传祖训.

(3)襄安镇:荣之道新

(4)某: 高贤荣俊,永言配命为国开光,金玉满堂

(5)二坝镇 濡东汪: 敦睦堂(61世.子公之后、系75世.文景公一人之身)83世起:

世本宗尚起 天佑必大昌 嗣贤家自振 德茂福斯长

立志恒为善 真修性益良 前光宏远绍 书泽有余芳

含山县(辖8个镇:环峰镇、运漕镇、铜闸镇、陶厂镇、林头鎮、清溪镇、仙踪镇、昭关镇)

(1)清溪镇 (83代起):

松崇三葉龍求侶 枝拂九天鳳展苞

茂德昭明期永嗣 雲仍純武自遷喬

延澤常思讀書樂 起家萣擬讀書高

世傳大美全忠孝 蘭玉流芳勵爾操

霍邱县 王鲁店: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阪迁入)

5、舒城县(辖15个镇、6个乡:城关镇、晓天镇、桃溪镇、万佛湖镇(副县级)、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杭埠镇、舒茶镇、南港镇、幹汊河镇、张母桥镇、五显镇、山七镇、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柏林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1)某支: 都本传家道诗书音乐馨。

(2)某支: 朝廷根泽普取仕广安邦仕。

(3)据说从江西王家坝躲“长毛”逃到舒城白马宕:

映兆時泰(太)本诗书一页香。

(4)庐关岭: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坂迁入)

(5)永義堂:遗泽昌龙胜 朝宗庆会同 传家应积厚 报国在精忠

(6)敬睦堂(小一公、寿一公后裔):承宗惇大德 啟厚必書诗 永世培心性 才华报国基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从桐城双港南河坂迁入)

(1)某支:克守正大永显家帮厚德哉福长付

(2)某支:克守显全光得

(3)某支:观(官)朝(茂)英采国立本。

建公支下 张 畈 敦眭堂 为 世 守 克 显 全 光 德 从 周 孔

广公支下 东 山 应明堂 邦 思 明 先 立 德 清 廉 永

固 始 孝友堂 嘉 庆 登 荣 植 本 基 纯 修 勤 作

广公支下 毛坦厂 敦睦堂 乐 大 仁 义 自 心 诚 修 齐

爽公支下 大 湾 永贤堂 安 长 才 能 达 於 邦 克 宏

古 碑 光裕堂 绪 懋 庆 前 德 尊 光 文 人 振

汪 冲 义忠堂 言 大 才 联 学 乃 光 承 先 立 志

竺 山 恒庆堂 从 先 志 文 明 大 可 成

桃岭子母河 敬本堂 先 万 世 纯 若 有 思 大 承 祖 训

青 山 留耕堂 应 法 本 宗 良 光 明 志 守 前

青 山 留耕堂 长 应 士 忠 家 声 宜 永 正

长 岭 宝善堂 宏 荣 华 国 逢 明 盛 兴 家 定

僮 畈 菜根堂 正 文 之 宗 其 志 道 能 宏 詩

南溪横畈 务本堂 国 炳 堂 锡 道 德 承 宗

杨 畈 敦友堂 大 永 正 义 敦 宗 本

霍 山 敦本堂 书 世 德 明 家 声 辉 正 大 时 泰

黄 畈 敦本堂 海 继 希 玉 立 学 明 德 作 启 兆

霍 山 敦睦堂:必应守本份昌有志光前烈存仁裕后

六 安 承德堂:大德绍明良齐家礼发华国文章

俊公支下 渔 潭 两仪堂:时兴大廷帷嘉庆永世必康

爽公支下 六安柳西塘 手纹堂:克守正大永显家邦厚德载福

爽公支下 桥边支: 盛家泽兴宏

达公支下 江店 长岭 白大 忠孝堂: 添廷九锡盛家道乃相成

1、贵池区 殷家汇汪: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2、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鄉、青山乡)

(1)汪坡乡“孝友堂”,爽公派辈自86世起:

(2)古梗坝汪:祠堂在黄柏镇

仁秉天之元,克崇继志高

德才支:义礼智本竝,道大继世高

伯东支:仕友延之志,克锦继世高

新派: 学隆周,孔孟传;

令名光上国万代定昌前。

续派: 孝顺钦豪俊琼儒思泽綿。

(3)葛公镇: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青阳县(青阳县辖9个镇、4个鄉:蓉城镇、木镇镇、庙前镇、陵阳镇、新河镇、丁桥镇、朱备镇、杨田镇、九华镇、乔木乡、酉华乡、杜村乡、九华乡其中,九华镇、九华乡由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管理)

(1)长垅汪氏“笃亲堂”三十代派语(85—114)

江南老派:永志承文士,齐家教国基

(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

江北老派:永志承文士明良尚敬尊。

(道光元年合修编订、道光十八年分修增补自85世起至94世止)

南北新派:忠义从先进,诗书启后贤贻谋洵远大,万世盛名传

(光绪二十一年合修编订,自95世起至114世止)

南北新派:道学從先哲功勋望后贤。显扬昭万世代庆达人传。

(民国二十年合修修改自95世起至114世止)

此支与安庆市潜山敦睦堂(后改为同源堂)同源自童六公,派行同中有异

宣州区(辖7个街道、19个乡镇:西林街道、澄江街道、鳌峰街道、济川街道、敬亭山街道、飞彩街道、双桥街噵、水阳镇、狸桥镇、沈村镇、古泉镇、洪林镇、寒亭镇、文昌镇、孙埠镇、向阳镇、杨柳镇、水东镇、新田镇、周王镇、溪口镇、朱桥鄉、养贤乡、五星乡、金坝乡、黄渡乡。其中飞彩街道由安徽宣城经济开发区管理。)

(1)古泉镇汪村:大国胜家定有其祥,永承祖咣学忠孔孟,必德荣昌

2、宁国市 东山渡、水西坝、窑坞: 兴显芳声茂,忠纯世德昌传家惟礼义,华国在文章(该支属桐城双港南河坂汪敦本堂)

5、泾 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

(1)77世祖回宗公迁泾县自80世祖辈开始按字排:

永世贤良,道明德律安帮定国,一家子孙

(2)汪升 97世 安徽淮南人 祖籍安徽泾县 家中老谱有对联一副:唐封越国三千户 宋赐义门第一家

四十四世祖华公有功於唐唐太宗赐封越国公

五十四祖文谅公十世同居宋赐义門第一家

七十四世讳仲一公下同排行

道为第75世,我是春字辈第97世。

绩溪县(辖11个乡镇:华阳镇、临溪镇、长安镇、上庄镇、扬溪镇、伏嶺镇、金沙镇、瀛洲乡、板桥头乡、家朋乡、荆州乡)

(1)瀛洲梧川爱敬堂: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家庆,永世必昌隆

(2)瀛洲梧川画堂派:惟承昌德峻,裕起耀光辉

(3)瀛洲梧川下门派:国正天行顺,家齐福自生官清民积德,世上子千宗

(4)尚田 (上Φ下门,各派不同):兆杨施迪远佑起裕光全。

(5)扬溪: 启承传威德光裕焕邦家。

(6)北村德锦: 积善家裕庆光明正大邦。

(7)家萠霞水村: 福禄祥定远

(8)长安坦川 (原大源乡坦头):

效法圣贤业,尊宗硕辅宣衍闻贻绪远,运泰振安徽

(9)八都余川: 天(道)应(廷)文大起,云有徽光显(守)立志振家邦,永作明良世传书述祖德,兴学为国瑞同宗多令名,敦品期未嗣...

(10)德锦汪氏现在排荇为:集善家余庆光明正大帮,

连登开国士富贵自成双。

(11)阁川汪永思宗祠:有士廷登嘉顺守周光保国定邦昌,

惟承大本永荣世增启宏祥立炳良。

旌德县(辖10个乡镇:旌阳镇、蔡家桥镇、三溪镇、庙首镇、白地镇、版书乡、俞村乡、云乐乡、兴隆乡、孙村乡)

(1)乾隆四十八年孙邨雍睦堂刊订旌德《义门汪氏校正世谱》以七十七代起: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

(2)笃暉堂(与歙县三晖堂同属旌德义门分支):

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泰)廷惟加庆永世必昌隆。

(1)睦肥堂:兆兹来许,祖德克成弈卋永庆,善载良福传家有道。

(2) 春学清茂日既元慎....

六安某支:观(官)朝(茂),英采,国立,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邦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