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村第一书记 组织干事要我帮他干事

原标题:选派副处级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记者13日获悉,《惠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提到不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举措,比如探索网上组织生活、现场体验式组织生活等新方式,创建“党员工匠”、“党员专家”工作室、“党员人才”工作站,选派副处级干部到重点难点村担任第一书记等。

惠州将力争通过3年工作,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质,为惠州争取在未来十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打造国内知名度极大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显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活力之城和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品质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探索网上组织生活等新方式

《实施意见》提出,指导基层党组织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党委会、党组会、支部会的第一议题,作为各类培训的核心课程和第一堂党课。用好惠州“培训主课堂”“网络云课堂”“流动微课堂”“农家土课堂”“实践新课堂”,依托东江干部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政治生活馆、镇(街)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站)、田间课堂等平台,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如何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推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探索网上组织生活、现场体验式组织生活等新方式,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同时,创新基层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选派“1+10”“10+N”宣讲队进基层宣讲,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集中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

让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

基层是党的执政基础,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切实加强对各类基层组织的领导至关重要。对此,《实施意见》对坚持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的全面领导分类提出要求,强调将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到各类群体,梳理规范下放基层事权,让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切实纠正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地位作用边缘化的问题。

在农村,要巩固党组织在农村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党组织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三个在先”机制,加强村党组织对服务群众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到惠民政策由党组织宣传,惠民服务由党组织推动,惠民举措由党组织落实。

在社区,切实把党组织建成城市基层组织中的坚强堡垒。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及其他各类组织的职责清单,研究决定社区重大事项。强化党组织领导社区建设、服务、治理的职能,提升统筹党建资源、组织共建活动、落实属地管理的能力。

在机关(事业)单位,落实各级党组(党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加强党组(党委)对机关党建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建立机关党建与日常业务在工作目标、工作力量和工作机制上的深度融合机制,着力解决机关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

在国企,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将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凡“三重一大”事项都要“先党内、后提交”,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探索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全覆盖。

在“两新”组织,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实施“两新”党建提质工程,大力推进行业党建、互联网党建,职能部门机关党建与行业党建双同步建设。实施“两新”组织“双优双培”工程,创建“党员工匠”、“党员专家”工作室、“党员人才”工作站,建设一支工作上有本事、政治上靠得住的精干高效的党员队伍。

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化“强村固组”工程,推进在村民小组(自然村)、农业合作社、社区管理网格、居民业委会、产城融合园区、劳务派遣企业、民办医院和民办学校等设立党组织,加快推动新兴业态和互联网企业成立党组织,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准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实施意见》提出,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村医村教、返乡大学生等的党员中,按不低于1:2比例选取人员,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把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举办全市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选好配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组织动员党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当先锋、作示范,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支持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同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学习“枫桥经验”,密切群众协商,培育乡风文明。

鼓励通过灵活方式增加镇村干部收入

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实干的鲜明导向。如何将这种用人导向贯彻到基层?《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好干部标准,提拔重用一批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满意的优秀基层干部,选拔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市直单位领导职务时,优先考虑表现优秀的镇(街)党委书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准确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的原则,辩证地分析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客观、全面、公正评价干部,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区别对待、妥善处理。

同时,推进县级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鼓励县(区)、镇(街)通过绩效考核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增加镇(街)、村(社区)干部收入。强化政治激励,按照省的部署,做好专项招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镇(街)事业编制、进入公务员队伍和镇(街)领导班子工作。加大定向招录力度,从“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镇(街)事业编制人员中考录镇(街)公务员。优先培养选拔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担任国有企业、高校领导成员。注重提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充分体现政治关怀。

来自河务局的“第一书记”

9月20日,笔者收到阳谷县组织部转来的一篇表扬稿,内容是阳谷黄河河务局驻金斗营镇莲花池七村“第一书记”李忠才的事迹。

看罢稿件,笔者被李忠才那种不忘初心真情为民的情怀和那种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决定进行一次采访。

入户走访解民意  因村制宜思发展

“小伙子是个干事的人,别看年轻,但是有思路,有热情,对群众有感情,帮助村里做好不少事,这个村庄在也发生了变化,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得到改善。”

在金斗营镇管理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莲花池地处金堤河北岸,虽然名字诗情画意,但受河流洪水等诸多历史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2017年6月,阳谷县组织部决定向村级党支部派驻“第一书记”,阳谷黄河河务局李忠才受阳谷县组织部委派,来到莲花池七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立足职责,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艰苦奋斗、勤奋工作,让莲花池七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月20日,李忠才进驻莲花池七村,工作如何开展?从哪里着手?李忠才通过一番思考,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同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了解村情民意,对党员、生活困难群众、致富能手进行走访调查。他在走访座谈中了解到,该村有 127户、580余人、620余亩耕地,大部分年轻劳动力以出门务工为主,多数群众家庭收入不高。村有党员14名,60岁以上党员10人,3名老党员随子女在外地驻住,2名老党员行动不便……

根据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李忠才认为村里要发展,有三件事亟待解决,一是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二是年轻党员少,三是耕地灌溉难。李忠才将这些问题得和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共同分析研究,查找了莲花池七村的优势和不足,制订了群众最为关切、最紧迫的近期工作计划。该村支部书记杨奇聪告诉笔者:“李忠才同志到村后,协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制定了发展计划,并就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拉出了清单,逐个解决,这些都对莲花池七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健全组织强队伍   发展有了“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班子,就是一个村发展的火车头。”李忠才告诉笔者:“该村党支部和村委党员干部力量短缺,村中党员年龄60岁党员站到70%以上,21年只发展了一名党员。加强村两委党的建设,健全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发展之需,势在必行。”

李忠才告诉笔者,配足、配强村“两委”班子,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到队伍中来,是到村后的首先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班子力量问题,破除影响发展的组织瓶颈问题,李忠才和现有班子成员研究后,立即向镇委进行反应。

2018年初,阳谷县村两委班子换届,金斗营镇在莲花池七村组织召开“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会议,他征求该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意见和建议,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和镇委要求,保障了选举的廉洁性、公正和公开性,圆满完成了村“两委”班子换届“两推”和换届选举工作。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4人,有2人交叉任职,提升了班子的战斗力强和领导队伍的整体实力。另外, 他还根据该村现有党员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实际情况,同村支部书记及时向镇党委组织部门汇报,注重培养发展年轻同志加入党组织,如今有3名年轻同志被支部列为党员发展对象,为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村两委班子的健全和强化,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他们有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如今正带领群众积极发展经济,在发家致富路上奔跑。

打井解忧助发展  组织阵地换新颜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而莲花池七村虽然紧靠金堤河,但是农业灌溉问题还存在一定了困难――该村有620余亩耕地,有200余亩耕地没有灌溉条件,需借用河南省机井进行灌溉,且存在灌溉不及时、电费高等问题,影响着农业生产。该村经济困难,没有积累,打井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笔者在阳谷河务局了解到,2017年9月18日,李忠才向金斗营镇党委和黄河河务局党组汇报了这一情况。阳谷黄河河务局立即进行了研究,决定给予大力支持,决绝该村打机井困难,立即凑集1.45万元为村打机井一眼,2018年村在抗旱中发挥了效益。据统计,打机井后,灌溉不但有了保障,灌溉电费也原来的亩次30余元下降到目前的16左右,降幅在50%以上,粮食年亩增产100公斤以上,效益明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7年6月驻村之初,李忠才发现该村委办公室无电、无照明设施,庭院土地面打扫不便、大门损坏等问题,他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资金支持,村委出工出力修缮了村委庭院大门,院内铺设了地砖,修建了花池,供上了高压电,完善了照明设施。李忠才向阳谷黄河河务局汇报后,河务局给该村筹集9300元资金,给村委更换了办公桌椅,增加了增加相应办公设施,改善了办公条件。

爱心活动暖人心  双联共建送温暖

“谢谢,谢谢!”2018年2月9日,花七村的困难老人们,用真诚淳朴的语言向前来慰问的河务局干部职工们表示感谢。

李忠才介绍说,自己也是农民家庭出身,对农村有很深的感情,花七村还有一些困难户,在2018年春节到来之际,在他的建议下,河务局的同志们开展了“过暖冬、过好年”爱心送温暖活动,为12户困难群众送去了大米、油等慰问品,帮助了困难户,也提升了河务局形象。

据了解,2018年春节前,李忠才还带领河务局的青年志愿者到花七村开展“迎新春送祝福送春联”活动,为村民写春联70余幅,内容为落实十九大精神、中国梦、爱国爱党等,并为困难群众打扫庭院文生,受到群众的好评。

李忠才告诉笔者:“当第一书记以来,我每天与村民们打交道,他们期待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我会和村两委的同志们一起努力,为村民们服好务,当好‘第一书记’,树立好黄河人形象。”正是胸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李忠才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努力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书记 组织干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