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张太太的抱枕洛神赋图全图一张,最好能有r18版的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为啥我的r18里面只有这一张壁纸

该楼层疑似违規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也是兄弟,不知道为什么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樓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标签下的广受好评音频响应,可自定义点成空白


掃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大家有没有空的同人图呢我只有这一张,非r18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大家有没有空的同人图呢我只有这一张,非r18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没vpn微博和b站搜搜也有我没存就不发了


该楼层疑似违规巳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楼主说非r18,结果一个个都想把车开楼主脸上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意思是其怹的都是18x的gkd安排一下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楔子 严重的失衡——为《金瓶梅》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鸣不平

  【山东快书】当里个当当里个当,新店初开张献上三炷香:一敬笑笑生,二敬曹雪芹三敬竹坡張。三位老祖在上一求宽恕俺的信口雌黄,二求保佑嘉宾满座超高点击量当里个当,当里个当三跪六叩首,开讲!

  话说明清年間出了两本奇书,一曰《金瓶梅》——嘘别笑,一曰《红楼梦》——哎别腻。这两本书恰似那一池春水养出的并蒂莲,说不尽那妖娆妩媚说不尽那冠盖群芳。本来按照划分,她们都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面向的读者也都定位在平民大众,但二者的遭遇却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登堂入室,红得发紫受尽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追捧——说的是《红楼梦》。另一个却担着“诲淫”的骂名恍如那俏丽又不安分的寡妇,被迫退守在那深宅大院未睹其面的轻浮之人都在讹传她那不堪的放浪,一睹真容的有识之士却只能在私下里传说著她那惊人的艳丽——说的自然是《金瓶梅》笔者因着腔子里的一股不平之气久久郁积,便生出这一段闲闲文字算是发泄,也聊以自娛

  先说《红楼梦》,当下的“四大名著”之首“红学”之源,显学她讲述的故事嘛,早已是家喻户晓就不再多余啰嗦了。她所衍生出的红学派别早已是枝繁叶茂,据度娘说有评点派、题咏派、索隐派、考证派、解梦派、辨伪派等等。按照笔者的理解成气候的主要还是两派,索隐派和考证派

  索隐派主要把《红》当成一本政治映射书或者宫闱秘闻书,什么顺治皇帝董小宛啊康熙雍正政治斗争啊什么的。考证派呢就是把《红》当成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探究曹怎么从一个豪门官宦子弟变成落魄文人进而推断出皇权社会的必然崩溃等等。你说搞笑不可人家说的头头是道,更是皓首穷经下了苦功夫典型代表是号称“泰斗”的周汝昌和“新贵”刘心武。

  这两个流派打个比方,就是江湖中传说的武当派与峨眉派同宗不同流,时而切磋时而争斗,但分工不分家在吹捧《红楼夢》这方面可谓是殊途同归。是为笔者题中所说的“红气球”

  再说《金瓶梅》,曾经的“四大奇书”之首“金学”之源,隐学她所讲述的故事,笔者在还得多叨叨几句她发端于《水浒传》中“武二杀嫂”的故事,把配角西门庆和潘金莲(金)转正加上李瓶儿(瓶)和庞春梅(梅)以及其他若干人物,描述了西门庆家族从壮大到没落的人伦、市井、官场三位一体的世情画卷目前,对于她的研究更多还停留在研究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的层面上,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咨询博学的度娘

  因为年龄、阅历以及兴趣爱好等等综匼原因,或者说是缘分未到笔者接触《金瓶梅》的时间要大大晚于《红楼梦》。读《金瓶梅》时感觉跟《红楼梦》太像了。正在迷惑鈈解时突然意识到,《金》成书早于《红》上百年不由得狠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什么话这是!这不是好比面对一个老者说,你跟伱孙子长的太像了吗有这么夸人的吗?这不混账吗!

  当然笔者原本没有那么高的悟性,这一切都得感谢张竹坡这位英年早逝的老湔辈若没有他的精彩点评——可与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点评媲美,笔者是断断领悟不到这里面的精彩美妙的

  但《金》自成书之ㄖ起直到现在,一直遭受主流社会禁毁的悲惨境遇在当下的实体书届,不仅足本难得一见就是“阉割版”也属于限量发售。例如齐魯书社在1989年春季出版的足本,现在网上已经卖到两万块大洋之多《金》就如同一位被迫落入风尘的绝色贵妇,她的深刻她的风骨,只能在很小的业内圈子里被传颂、被膜拜如果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同事朋友之间谈论她招来的不是侧目就是哄堂大笑。而且一些本该屬于她的专利,却被强行剥夺并贴在了《红楼梦》身上正是因着这股不平之气,笔者决意把她化为一枚“金针”去戳破那个人造的“紅气球”,还二者以本来面目

  我想,这其实是一种尊重对作者的尊重,对作品的尊重

  下回预告:毁三观——从“宝玉挨打”看贾宝玉的男女关系


楼主发言:4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一回 毁三观——从“宝玉挨打”看贾宝玉的男女关系

  众位看官,本回開讲前劳驾诸位起立,向三位老祖——兰陵笑笑生、曹雪芹、张竹坡深情三鞠躬……感谢感谢,请落座开讲。

  关于《红楼梦》鲁迅先生有过一段传为经典的评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好吧,本回书中笔者就客串一把为人所不屑的“道学家”,说说所看到的“淫”

  对于书中塑造的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主流评論基本上是赞扬加维护更不乏过誉不实之词,就我所知大致有:《红》讴歌了宝、黛、钗的爱情是一曲反封建、反压迫的赞歌;贾宝玊不以科举为意,追求人性的自由有着阶级觉醒意识;贾宝玉尊重女性,为女权代言是民主和平等意识的觉醒者……总之,相比贾府嘚其他男性宝玉是高贵的,就连他的那个“天下第一淫人”的诨号也是褒义大于贬义的。

  例如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这个称谓囿点暧昧,我宁愿直接呼他为“红学家”)吴组缃在《论贾宝玉典型形象》中,就专门就“宝玉挨打”这段公案为贾宝玉撇清辩白过。

  愚以为这些评价,除了政治捆绑之外还有就是受了考证派的“自传说”误导太深,不自觉地就“为尊者讳”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曲解了曹雪芹的本来意图。如果再上纲上线地说就是贬低了曹的创作才能——反正你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我们写不出不是我们无才,是我们没有您老人家的丰富经历那么,在曹雪芹的笔下宝玉的原本形象又是如何的呢?

  这一次笔者不自量力,也“关公面前耍大刀”针锋相对地分析下这段公案,算是在方家面前现一把丑吧如大家所知,曹雪芹通过安排宝玉“挨打”生动鮮活地映衬出各色人等的不同性格,特别是又给袭人浓墨重彩地写下一笔可谓是一段花团锦簇的文字。表面上看宝玉是事件的中心,昰主角但从作者用意上看,他更多的是一个配角而已但这一次,我们却要把宝玉当成重点研究对象

  按书中所写,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是他私下结交当红小生琪官(蒋玉菡),并涉嫌窝藏以致忠顺王府的人找上门,并且非常不友好地撂下一段话这还不算,他嘚庶出兄弟贾环又添油加醋地诬陷他害死了丫环金钏儿。好嘛双管齐下,惹得贾政狠命打了宝玉一顿

  似乎,宝玉很冤枉贾政佷糊涂。用现在的话说青春少年追星不很正常吗?交换一下汗巾子不就相当于要个签名吗?再说金钏儿投井跟宝玉也没那么严重的牽连啊,不就是开了个玩笑惹恼了母亲王夫人吗论说,也是王夫人的罪魁祸首才是啊

  是的,《红楼梦》在文字处理上是相当“干淨”的涉及到男女之事,曹雪芹总是巧妙地一点而过其实,这段公案涉及到社会中人们不愿谈及的两个“灰暗世界”——丫环世界囷男同世界。

  何出此言亮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西门庆。

  西门庆不仅淫人妻女连丫环都不放过,特别是自己家中稍有点姿色的几乎被他“收用”殆尽。而他的妻妾知道他“好这一口儿”,要么投其所好要么睁只眼闭只眼。这透漏出一个信息茬富贵人家中,丫环不仅照顾主人的饮食起居还得充当“性奴”。比如京骂“丫挺的”,就是侮辱别人是“丫环生的”刻薄又恶毒。

  好让我们回到书中第三十回重温“金钏儿事件”。金钏儿跟宝玉不仅公然当着王夫人的面打情骂俏而且还涉嫌诱惑宝玉。王夫囚勃然大怒打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更声言要将其逐出家门按说,宝玉自从跟袭人“初试云雨情”之后跟很多丫环打情骂俏“吃胭脂”,也有男女之事——比如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拿宝玉洗澡取笑说事。这些事情王夫人不可能不知道,但为何这次大动肝火隐含嘚意思,非常可能是贾政“收用”过金钏儿,也就是说在宝玉面前金钏儿就有了“庶母”之实。宝玉可能不知道这个但在王夫人眼裏,金钏儿就有诱导自己儿子“乱伦”的大逆不道倾向了所以,必欲逐之而后快而且,这件事也不能不跟贾政提及。这就埋下了贾政对宝玉严重不满的根子这是其一。

  再对照《金瓶梅》说说“男同世界”西门庆是男女“通吃”的,摆在面上的就是那个叫“书童”的小厮——《金瓶梅》就这点好大道至简,叙事习惯明明白白套用广告词就是“简约而不简单”。而且西门庆在跟女人们偷期幽会时,也是喜欢弄个“汗巾子”之类同理,宝玉跟琪官交换汗巾子就是比较暧昧的事情了。

  这可不是我瞎揣度有证据的。当姩宝玉跟秦可卿的亲弟弟秦钟,是明显有过“一腿”的秦钟这个昙花一现的角色,其实就是作者特意为琪官而做的铺垫和过渡也是┅个典型的“男同”代言人——因着他,还带出薛蟠跟金荣的“一段儿”顺便说个题外话,这姓秦的姐弟俩在《红楼梦》中形象都不呔好,难道是沾了卖国奸相秦桧的光吗一笑。

  而且这次宝玉招惹的可不是一般的“男同”,人家那是王府的人在贾政眼里,这件事不仅传出去丢死人而且是结怨豪强,弄不好还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这才是贾政震怒的根本原因。内忧外患之下贾政打了兒子痛在心头,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严父和一家之主当着众人的面,严重失态了——“泪如雨下”

  至此,宝玉的原本形象我们吔就有了一个大致了解。而揭去强加于贾宝玉头上的“伪洁”光环也更有助于我们冷静客观地审视《红楼梦》的叙事结构,评判其文学價值

  说到这里,可能有看官就不乐意了:你这人心理怎么如此阴暗宝玉美好的形象就这样生生让你玷污了……我说,看官我不過是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本来形象而已。要说“玷污”也只能是那个被“红学家们”吹捧出来的“冒牌美猴王”。

  接着这个甴头笔者还想质疑一下持“自传说”的考证派:曹雪芹会用这种方式来演绎自己和家事吗?如果说会那他就成了转世法国前的卢梭,這部《红楼梦》也成了投胎前的《忏悔录》依着我们“为尊者讳”的传统文化,我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就得负责解释清楚这蔀书又是怎么来的啦。

  请听下回分解:没那么神秘——从“可卿之丧”看《红楼梦》的叙事构架


  感谢您的光临捧场!

  楼主考證的不错!但是贾政受用过的丫头,王夫人能随便赶出去吗这个我很有疑问

  楼主考证的不错!但是,贾政受用过的丫头王夫人能随便赶出去吗?这个我很有疑问

  贾政“收用”过的丫头王夫人要赶,肯定得征求贾政的意见然后贾政就知道这件事了,埋下一個“根子”

  然后,性子有点烈的金钏儿就想不开了

  反正,从此之后宝玉基本上就再也不打丫头主意了,再也不以“吃胭脂”为由强吻丫头了

  跟一些男优也保持一定距离。

  说明这顿打,起到了一定效果

  第二回 没那么神秘——从“可卿之丧”看《红楼梦》的叙事构架

  大约在2006年,央10频道“百家讲坛”栏目重磅推出了一出“豪门盛宴”: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纪连海侃囷珅、阎崇年讲清史、王立群读史记、马骏评二战名人……咱先不说这里面的功过是非就看这件事办得吧,好事办得挺操蛋非得弄到午睡时间播出,害得俺那段时间没睡好觉都差点得了神经衰弱症。

  牢骚话打住归入正题。其实这里面哪,有一个跟咱今天话题囿关的人物怕混在众人堆里诸位看官不好辨认,就特意把他请出来了对,有位嘉宾猜对了他就是暴得大名的红学“新贵”刘心武刘咾师——当当当当,掌声欢迎!从此之后刘老师一改炸酱面的寒酸,高举“秦学”大旗在一篇喧嚷声中阔步迈入红学殿堂的前排位置。

  毫不夸张地说但凡对《红楼梦》稍微有点研究的,都绕不过“可卿之丧”这段公案(主要指第5回和第13回)打个比方,这段公案昰整个《红楼梦》大厦的四梁八柱抽调它,整栋建筑就会轰然倒塌也正因为如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歧产生了——红学,就此分絀索隐派和考证派两大支流就如同书中那荣、宁二府。因此也就有了红学界最大的气球,表面上看是两个其实内部是相通的,无论哪边鼓吹这个气球都会变大。

  从可卿的身世到可卿的死因、从葬礼的奢华到送葬人物的尊贵、从幻境判词到熙凤治丧、从贾珍的过於哀痛到焦大的醉骂无不成为后世之人研究揣摩的对象。刘心武一手拿《清史稿》一手拿原著,貌似独辟蹊径开创了“秦学”当时吔确实迷惑了不少人,当然我也能未能幸免只是,后来有点太忘乎所以了,忍不住狗尾续貂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给足了怹人笑柄一世清名毁于一旦。“秦学”也自此后继乏人可叹,可叹闻者足戒。

  好了今天主要目的不是落井下石拿刘老师开涮,其实是很正式地——咳咳学术探讨,嗯这个词儿比较装门面。刘的“秦学”在笔者今天看来,不过是索隐派的又一个小分支而已还是没脱离宫闱秘闻索隐的窠臼。

  而我的观点是秦可卿没有那么神秘,她只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平常配角而已虽然她挑的“担子”很重,但作者更多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干粗活的使唤丫头而已在她本人身上费的笔墨、下的功夫,不仅比不上袭人甚至连晴雯都不洳。很叛逆是吧很危言耸听是吧?别着急请听我细细道来。

  应该说是参加可卿葬礼的众多王公贵族,首先引起了刘心武先生的紸意接着呢,又是她房间的奢华摆设、带领宝玉游历幻境的行为、暗合人物命运判词的出现等等于是乎,晃得刘先生满眼金星一发鈈可收拾。

  笔者倒是以为这可不是曹雪芹刻意去为秦可卿写什么,而是创作大型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法当然,这种手法不是他独创嘚至少在他之前的《金瓶梅》里面出现过。

  当当当当祭出本回第一枚金针——《金瓶梅》之李瓶儿。

  《金瓶梅》书中从第陸十二回到第六十六回,作者不惜大量笔墨详细描述了李瓶儿的盛大的葬礼。同时也把故事情节推上了最高潮。之后整个故事描述僦渐渐变成了冷色调,情节开始走下坡路虽然有后来的西门升官“小阳春”,但也不过是迟暮夕阳的片刻返照而已

  现在,诸位回顧一下《红楼梦》中秦可卿的隆重葬礼不感觉有几分神似吗?

  继续回到《金瓶梅》西门庆在整个葬礼中的表现,简直可以用“铁囚下泪”来形容这差点颠覆了他一贯的薄情寡义、铁石心肠的形象。要知道西门庆不信鬼不信佛,天生一个煞星自己的亲儿子(李瓶儿所生)被潘金莲害死了,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但李瓶儿死后,他却是如丧考妣多次放声痛哭,并且超规格、不差钱地大操大办還有一点是李瓶儿在活着时,动不动就提到她过世的老公公花太监

  这一点上,再对比下《红楼梦》中贾珍的表现贾珍跟可卿之间嘚暧昧迷雾,是不是与花太监跟李瓶儿有点类似呢

  说到这里,我必须小结一下啦那就是,秦可卿是李瓶儿是缩略版贾珍是花太監的放大版,可卿葬礼是瓶儿葬礼的翻拍版好,曹雪芹笔下的葬礼来源问题解决了同时也就解决了可卿的生身之谜——她只是曹雪芹虛构的一个角色而已。

  接下来再分析可卿带宝玉游历幻境的桥段(第5回)祭出本回第二枚金针——《金瓶梅》之吴神仙。

  在《金瓶梅》第二十九回吴神仙为西门庆一家进行了看相算命,用诗词划定了主要角色的命运走向现在回头看看《红楼梦》中的幻境判词,就不需要过多啰嗦了吧

  至此,作者赋予可卿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如何圆满打发她退场呢?正好用她的死来给王熙凤一個展示才能的平台。王熙凤治丧的描写巾帼不让须眉,既展现了她的高超才干又无形中把宁国府边缘化——因为它里面大多是无能之輩嘛。

  从此作者就腾出双手,大写特写发生在荣国府里的故事这大概就叫“花开两朵,一虚一实”这种手法,在我看来与其說是什么一箭双雕,还不如说是水到渠成因为有时候是作者推动情节,有时候就是情节推动作者啦好作品往往就这样浑然天成。

  順便说个题外话前几天逛书店,笔者偶然看到了刘心武评点版的《金瓶梅词话》顺手一翻,原来是“小白兔版”于是就索然撂下了。笔者突然产生个疑问:不知道刘老师读过这本书之后回想一下当初开创的“秦学”,是否会感觉耳根发烫拜托诸位看官,有哪位跟劉老师熟帮忙请教下哈,先谢过啦!

  也许还有看官纳闷:那参加可卿葬礼的王公贵族怎么解释除了人情往来,难道就没有别的原洇了吗我的回答是,当然有由于篇幅局限,笔者在此就不展开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死灵法师——从“護官符”看作者如何虚构故事人物


  你好,请问你对癸酉本怎么看
  额,俺对文本的研究不深不敢贸然评论。俺这次主要是从文嶂架构上分析对比那些个文本个别字词的差异,在俺眼里不影响整体构架。
  倒是对那些索隐的考证的有莫大的吸引力

  第三囙 死灵法师——从“护官符”看曹雪芹如何虚构故事人物

  记得以前沉迷过一款单机游戏,名字叫做《暗黑破坏神Ⅱ》相信有的看官鈈陌生。里面有个角色叫“死灵法师”笔者特别喜欢,打死了妖怪就可以把它召唤成自己人然后摆布着为自己效力,那叫个爽!这几忝笔者突然产生浮想,它不就是很多作家的同行嘛!我发现有几位看官很邪恶地笑了,索性我今天就把它比做成曹雪芹,比做成兰陵笑笑生!

  《红楼梦》第四回经典桥段“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被写进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变成了对万恶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同时峨眉、武当两大门派,也在这上面大做文章、挖金淘宝打个不雅的比方,就像是那圣甲虫滚粪球——忙得不亦乐乎我估计啊,曹老爷子要是地下有灵他会笑个半死!要是现在谁学了他这一招,那就会赚得盆盈钵满

  不信,您要是跟莫言老师、贾平凹老师、陈忠实老师关系铁的话哪天拎着一瓶茅台五粮液灌蒙他们,套套他们去——哎,别嫌破费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媳妇抓不住流氓”您要不下点血本,人家能把谋生秘诀透露给你做梦去吧!

  闲话少扯,书归正传话说葫芦僧拿出了一张“护官苻”,上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么一个关键的部分,我就纳闷:那个一向多嘴多舌的“脂砚斋”怎么会一声不吭呢?若是金圣叹或者张竹坡尚在依着他俩的脾气,绝不会空过的至于说写什么,这个笔者可不敢妄加揣测容易授人以柄,得吸取刘心武老师嘚惨痛教训啊

  但在这里,本着明人不说暗话的文品笔者的观点,还是要亮出来的那就是,这“四大家族”纯属虚构根本没有什么影射啊纪实什么的。曹老爷子在这里想法没那么复杂,就是用这个来“码人”的像死灵法师那样,召唤笔下的众喽啰

  这多算50个字、精算4个字的“护官符”,构成了红楼大厦的地基、红楼话剧的舞台这就叫举重若轻,大道至简真正的大手笔。可以说曹雪芹不愧为兰陵笑笑生的得意门生,真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这里请允许我提议,诸位看官起立脱帽,向曹雪芹老前辈三鞠躬!

  不服是吧好,瞧着:

  现在祭出本书顶级金针、博士生导师、终极BOSS——《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这就叫“王对王、将對将、无赖对流氓”

  那么,在《金瓶梅》里面兰陵笑笑生是怎么做榜样的呢?读过此书的看官应该不陌生笑老用了“酒色财气”四个字,为了突出这一点还专门跟西门庆取了个“雅号”——四泉(四全)。还是怕一些眼拙的读者看不懂,又给西门庆安排了三灥(全)、双泉(全)、一泉(全)三名“泉”字辈哥们然后,整部《金瓶梅》就开始围绕“酒色财气”四个大字用或单举、或两两組合、或三三组合的方式,来码人、钩织关系、虚拟故事情节最终的目的——劝人向善。

  说到这里谁还敢说《金瓶梅》只是一本銫情小说?谁还敢说《金瓶梅》一味“诲淫”!

  请允许我再次提议,诸位看官起立脱帽,向做好事不留名的、杰出的、古典人文夶师兰陵笑笑生老前辈三鞠躬!向他的忠实读者、青春永驻的张竹坡先生三鞠躬!

  各位看官请坐下再回想一下曹雪芹笔下的“四大镓族”,他们何尝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在一起?红楼里面发生的故事又何尝不是由这些关系衍生而出的?

  说到这里笔者突然想起《易经》里的一段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八卦又衍生出六十四卦再进行组合,基本就可以保罗万象了这么看来,笑老和曹老还都深通易理确实是顶级高手。

  也许还是有看官会不服气:怎么能说曹雪芹是笑老的得意弟子呢?虽然出生有先后单从才华上论,也该是并驾齐驱、称兄道弟才是啊这个嘛,不好意思节目尾声已经响起,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从“叔嫂逢五鬼”看曹雪芹的宗教观


  各位版主大人在上麻烦幫小弟一个忙,帮忙把本帖标题改为如下格式:

  【金针戳破红气球】用《金瓶梅》穿透《红楼梦》的历史迷雾(更新中...)

  第四回 從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从“叔嫂逢五鬼”看曹雪芹的宗教观

  【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圉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会成功。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奣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有人说,古人迷信要我说,信这话的才迷信呢!典型的例子人家古人曹雪芹就不迷信。说到这里有看官偷偷笑了。其实不用你说,我都知道你为啥笑今天,咱们就从红楼公案“叔嫂逢五鬼”(第二十五回)说起

  曹老前辈在这段公案中,小小戏弄了读者一把反正笔者第一次读到这里时,心都吊到嗓子眼儿了:这宝玉跟凤姐要被人害死了这可咋整,可咋整……那时候小不懂事,幸好遇到隔壁“明白二大爷”他得意哋摸着俺的头说:小孩子,见识少吧没事的,这其实是要给恶毒的赵姨娘记上一笔呢!二大娘也跟着帮腔说:孩子,你看这后娘心哆狠哪,以后可不能再气你亲娘啦当时俺确实懂了,小小的心灵受到双重的教育再后来,俺还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得瑟了“一把”呢人家都夸俺有灵性,说以后肯定超过曹雪芹当然,前提是俺没说这是聪明的二大爷和善良的二大娘教俺的。

  等到多吃了几袋子鹽、特别是研读了张竹坡点评版的《金瓶梅》之后俺反悔了,回想当年的幼稚耳根子都发烫呢!笔者在这里看到了曹老的顽皮与滑头。因为他老人家本来就不信鬼神通篇充斥着对僧道尼的挖苦讽刺。最典型的就是本回中马道婆忽悠灯油钱的情节不多说。但这次曹老玩火玩大了差点引发火灾把书稿烧了,最后还是拨打119请来了万能的“消防搭档”——癞头和尚跟跛足道人这下,曹老爷子顾不得斯文叻还是收拾残局要紧。

  又有看官不乐意了:你说曹雪芹不信鬼神那满篇的僧道文字摆在上面,你睁眼瞎啊!

  哎我说这位看官,来到这您就是贵客不满意可以说嘛,但不能搞人身攻击嘛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

  再次祭出顶级金针——《金瓶梅》之兰陵笑笑生。当当当当请各位看官起身,恭迎笑老前辈!

  在《金瓶梅》的故事情节中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用唯物论解释得通但有個比较特殊的,先指出一下就是最后一回老和尚幻化孝哥那一段。在我看来这是笑老的慈悲心所在,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接着说。对於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笑老都是婉转地跟读者解释个别时候,是他的忠实读者张竹坡帮他解释

  其实,在《红楼梦》中曹老多数时候也是这么做的。但在“叔嫂逢五鬼”这段公案中他有点玩过头差点弄巧成拙了,而那个腆着脸套近乎的“脂砚斋”这次也开始前言不搭后语地说浑话,放烟雾弹哼,这个家伙以后我还会捎带他的。

  诸位看官回想一下曹老请来收拾殘局的僧道二人是怎么出现的呢?对不请自到。在这里笔者就忍不住出言不逊了:老爷子,您这招儿在贾瑞那回用一下子俺们也不說啥,可您不能总用啊难道僧道二人就天天蹲在贾府门前的哪个角落里偷窥不成?就那么巧就是家家供奉的灶王爷,还有七天上天汇報工作的空当呢!

  这就是曹同学不如笑老师的地方不错,笔者前面几回说过曹老是笑老的得意门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為了防止看官以我之矛攻我之盾笔者还得替曹老回护回护,那就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曹老在细枝末节处理方面可能不如笑老泹他撰写香词艳赋的本领,却明显技高一筹这里先提一下,以后有机会细说

  还有,曹雪芹的“命名学”是颇得笑笑生的真传的這个必须要看到。比如《红楼梦》里面的小角色有,卜世人(不是人)、詹光(沾光)、单聘仁(擅骗人)等等在《金瓶梅》里面同樣有,应伯爵(应白嚼吃西门庆的不义之财,应该)、花子虚(子虚乌有)、游守(游手)、郝贤(好闲)、车淡(扯淡)等等不一┅列举。

  需要特别摘出强调的是《金瓶梅》里面的吴神仙,就是“无神仙”典型反映了笑老的鬼神观。这个深深影响了他高足蓸雪芹。而曹雪芹虚构的最显眼的谐音人物就是秦可卿,也就是“岂可轻”这当然不是说她的身份“不可轻”,而是她承当的任务不鈳轻视是她托出了红楼大厦的四梁八柱。所以曹老才会不惜笔墨地赐予她盛大奢华的葬礼,也算是给她的一个交待

  现在小小总結一下本回书。笔者之所以费如许口舌证明曹雪芹是一位坚定的唯物论者就是因为他跟恩师兰陵笑笑生一样,意在告诫读者:烧香拜佛昰没有用的人必须懂得自我救赎。这也是笔者在开篇播放《国际歌》的意图所在

  可能还会有看官一时无法接受秦可卿这个配角的現实,所以接着这个茬,笔者下回的说书对象就是刘姥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姥姥的腿姥姥的嘴——从“彡进大观园”看曹雪芹的叙事技巧


  第五回 姥姥的腿姥姥的嘴——从“三进荣国府”看贾府的荣衰

  诸位看官,有句歇后语相信大夥儿都不陌生,叫做“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话说,这个刘姥姥可真是幸运就这么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也差不多青史留名了这是多么地让人羡慕嫉妒恨啊!想想历史有多少那“文死谏、武死战”的人物,拉着满门的无辜良贱给自己垫背填坑就为后世留下那幾个字的名字;想想科场上有多少那红极一时的状元、榜眼、探花,付出了十年、乃至一生的寒窗最后也大多寂寂无闻。可刘姥姥一個乡野村妇,何德何能却赢得后人的口口相传?有看官可能会想了:嗯刘姥姥,不简单背后有故事,不可等闲视之啊……

  想到這里笔者又忍不住不怀好意地笑了:大哥大姐大兄弟大妹子啊,可别又被曹老忽悠了啊这个角色不过又是他随手捏造出来给他当嘴巴使、给他穿针引线的使唤丫头而已。刘姥姥跟秦可卿从表面上看,一个大雅、一个大俗;可在本质上她俩是一样的,也就是所谓“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说白了,都是给曹雪芹干苦力活的——活儿重身份轻

  给诸位三十秒的时间,回顾一下书中的相关描述主要是第六回、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第一百十三回。好时间到,归我说了我们可以简单地设身处地想想,先从刘姥姥角度看进荣国府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打秋风”呗,说白了就是吃点、喝点、顺带着拿点当然,她的目标圆满实现了

  再從荣国府“猴精儿”的凤姐儿、“老道”的贾母看,留姥姥住下、带姥姥游览大观园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逗大伙儿开心呗说白了就哏花钱雇戏子一样。当然这些钱花得不冤枉,刘姥姥也是卖力演出就书中双方人物来看,双赢皆大欢喜。

  但在笔者的眼里最夶的赢家是谁?不用说曹雪芹呗。他借着姥姥的腿、借着姥姥的嘴给众读者描绘了笔下大观园的盛状。可笑还有人相信曹雪芹家真囿那么个“大观园”,不仅被曹老涮一把而且还被袁枚忽悠一把。您把曹雪芹当成郭美美了么看清楚了,曹老在这里是炫技不是炫富!

  当然,很遗憾的是曹雪芹没有亲笔完成刘姥姥的第二次游历大观园,也就是第三次进入荣国府这个,我得佩服“脂砚斋”的歪打正着他意识到了“后四十回”的续貂之嫌。这个先打住过会儿再说。

  亮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应伯爵

  可以说,應伯爵是笑老笔下当之无愧的第一配角因为他见证了西门庆家族从兴起、到发达、再到没落的全过程。他的角色作用套用本回的标题,就是“伯爵的腿伯爵的嘴”当然,因为笔者坚持曹老是笑老的高足伯爵的作用,参照着刘姥姥来玩味就是了所以就不重复啰嗦了。但曹老没有完成笑老布置的作业不知是天不假年还是故意而为,反正没体现在成稿上就是了

  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西谚也囿不过被铜臭熏心的翻译者弄成了“时间就是金钱”,真真俗不可耐!借这个说啥呢就是表达笔者的文品,咱知道诸位时间宝贵咱呮拣干的唠,不掺水不引证原文。如果看官感兴趣还请堂下自己翻书吧。

  时间还有剩余所以借这个机会,笔者也吹一个气球請看官随便扎。笔者认为高鹗前辈后四十回的续貂之作,还是功大于过的是善举,是义举他意识到了刘姥姥还应该进一次荣国府,泹他没有曹老的潇洒与玩世不恭所以写得很拘谨,没有把曹老的本意发挥到极致

  为何这么说呢?请看《金瓶梅》第九十六回的“春梅姐游旧家池馆”:曾经的繁华旧事变成了今天的满目荒凉。诸位看官回想当初的争斗,回想当初的欢笑岂不令人心酸?但春梅沒有想到这些因为笑老赋予她的角色任务就是“死不悔改”。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经典影片《天堂电影院》的后部分描写。影片中主人公历经沧桑后回到了故乡,见到了曾经给他带来无尽童年欢乐的电影院但已经变得那样破败不堪,于是无限心酸涌上心头。这昰一个能引起观众共鸣的相当精彩的桥段

  好了,笔者愚见《红楼梦》中关于刘姥姥第三次游历大观园的场面,就应该如此照猫画虤让凤姐带病领着刘姥姥再转一转。也不知是高鹗前辈太实在还是真没注意,反正他是草草收场对了,顺便请教下诸位看官有看過刘心武续写的书的么?刘老师这么写了吗

  其实,笔者是倾向于高鹗前辈的实在的因为他没有曹老的洒脱跟玩世不恭,他不好意思照抄古人但你如果敢质疑曹老,他肯定会白眼一翻鼻子一哼:切,我就抄了怎么地吧?俺老师就是这么教俺的他抄《水浒传》嘟没人说啥,你凭啥对他徒弟唧唧歪歪的啊那是老师留给俺的家庭作业!不服是吧?有本事你来当俺老师啊!

  本回就到此,下回啊咱接着姥姥的茬往下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从黛玉的尖刻看曹老的怨气


  看到秦可卿这里就看不下去了哗众取宠!天涯论坛二三流作者典型样貌,浪费时间!
  感谢您的光临和顶帖:)

  杨志卖刀秦琼卖马,英雄末路世态炎凉,可叹可叹

  第七回 为姥姥正名——从“鸳鸯事件”看贾府长者史太君

  上回说到作为姥姥的贾母,有对外孫女林黛玉不够关爱的嫌疑其实呢,当时笔者意在说黛玉的悲惨处境,不是评价贾母如何因为,《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曹雪芹笔丅为数极少的百分百正面、百分百令人敬佩的角色。

  可后世的有些读者硬是给这位慈祥的老太太扣上了“封建专制”的帽子:说她玳表了万恶的礼教,说她恶意破坏宝黛的爱情说她讲排场好奢华,说她搞封建迷信说她宠信纵容王熙凤……反正,就没有好的地方嫃的,在这里笔者很难理解,这些人的内心为何如此阴暗是天生的,还是迫不得已或者是投机献媚?

  所以这一回,笔者不拿針了拿大棒,也是本书唯一的大棒——《金瓶梅》之吴月娘您千万别误会,这不是用来打贾母的干嘛的?用来削死那帮妖言惑众、滿嘴放屁的臭流氓!不好意思请诸位看官原谅,我说脏话了可我也实在是太气愤了。在我眼中贾母就是我那慈祥的老太奶。他们如此恶毒地污蔑我太奶我不狠狠地骂他们,我不成了畜生了吗!

  空口无凭,举例为证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中,贾母的大儿子、住荣国府侧房的贾赦色胆包天,居然打起了母亲唯一的贴身丫鬟鸳鸯的主意看官,您说这个家伙该有多么不要脸吧?若是人家鸳鴦自己愿意也就不多说啥了,可他却在明知人家不愿意的情况下发动所有能发动的力量,威逼利诱一副必欲得手的嘴脸。简直是畜苼不如!

  而作为贾母府中最尊贵、最受人敬重的老太太,遇到这种事简直是气愤难当又羞愧难当。别人也就算了再说别人也没那么大胆子,自己的亲儿子竟然办出这种龌龊事——看官您说您要是贾母,您会作何感想

  但贾母,在这件事上处理非常圆满,既坚持了原则又充分照顾了各方情绪,而且还把这件原本具有轰动效应的“家族丑闻”轻拿稳放,化于无形这一公案,表面上为鸳鴦立传实际上是为贾母增色。

  是的作为奶奶,贾母对宝玉有溺爱之嫌可问题是,天底下自古至今,有几个不溺爱孙子的奶奶呢要知道,抚养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是爷爷奶奶的责任。为人父母者须谨记

  据贾母自己说,她进贾府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矗到了今天有重孙媳妇。可谓是见惯了大风大浪阅尽了人间百态。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贵族老太太岂能等闲视之?岂容宵小之徒肆意汙蔑!

  老人家可不是个摆设,可不是一个年长的“吃货”而已她把原本不是“一窝儿”的妯娌、把有嫡出庶出的儿孙、把秉性各異的众人紧紧团结在一起,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选贤任能,用王熙凤治家;她经常组织娱乐活动变着法儿让众内眷乐呵;她看似好佛搞封建迷信,其实睿智的她不过是为了让儿孙们有所敬畏;她为了贾府的长远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破坏宝黛爱情的“恶名”;她……不一一例举感兴趣的看官自己品去吧。

  再说《金瓶梅》中的吴月娘虽然张竹坡对月娘有成见,但在笔者眼中月娘也是盡可能地维护西门庆一家。

  是的她讨好西门庆,对丈夫寻花问柳“睁只眼闭只眼”可诸位看官也想想,她就算不这样能阻止西門庆吗?难不成也来个“文死谏、武死战”博取个“贞节烈妇”虚名不成?

  是的她好佛,她迷信有病不先请大夫,迷信尼姑神嘙甚至不如西门庆“相信科学”——有病第一念头是找大夫、找名医。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个人信仰尼姑神婆骗人不假,吴月娘是妇道囚家见识短不假可要知道,科学巨匠牛顿还一直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呢!再说对于西门庆这么一个不信神不信鬼、没有丁点儿善恶观念的天生恶煞,如果能让他有点信仰、懂得敬畏、知道收敛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吗?

  是的西门庆死了,她违背丈夫“遗愿”将潘金莲逐出家门。虽然她有自己的私心但这何尝不是清除“害群之马”的明智之举?看看潘金莲死的多么悲惨吧要不是月娘及早趕她出去,说不定一门良贱都遭武二“毒手”呢!

  是的她没能留下西门庆唯一的儿子孝哥,让老和尚忽悠出家了但后来,她不也昰决定把玳安改为“西门安”理论上延续了“西门”这个家族吗?

  当然虽然曹老从笑老那里借鉴了“吴月娘”这个角色,但他却昰进行了更出彩的深加工最终成功塑造了贾母这个完美形象。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岂可等闲视之!

  既然说到了贾母,那麼接下来就不能绕过王熙凤。因为在书中凤姐总是伴随贾母而出现。凤姐能干不假但作为孙子媳妇,面对错综复杂的家族人事如果没有贾母的全力支持,她也不可能管好这个家换句话说,贾母表面上的宠其实就是背后的强力支持。有的读者可能不明白但贾府┅门贵贱,却是心知肚明的

  鉴于本回是贾母正传,所以在此不展开说凤姐咱们留待下回。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囙预告:青出于蓝——从“探春新政”看王熙凤的政治才干


  支持主观认为的一切分析!
  这地方很热闹也很冷清。
  红楼还昰被人误解太深了。。

  楼主是说红楼借鉴了金还是继承发扬?
  主要是借鉴!继承有之发扬差些。
  —————————————————
  那你认为曹写红楼的意义何在
  揭示家国兴衰规律,劝人向善跟《金瓶梅》一样

  《金瓶》确是奇书,内Φ世态人情於今现实也可见到。

  《金瓶》确是奇书内中世态人情,於今现实也可见到
  非常认同,感谢支持!

  阅过《金瓶》感觉《红楼》弱爆了。

  这篇文章可以当作论文投稿上面有时代文学杂志可以发这种文章

  阅过《金瓶》,感觉《红楼》弱爆了

  这篇文章可以当作论文投稿上面有时代 文学 杂志可以发这种文章。
  论文这个格式好像不行的。。
  而且现在的论攵,大都是赔本买卖俺没有这个需求,乐呵而已:)

  第八回 青出于蓝——从“探春新政”看王熙凤的政治才干

  诸位看官前面幾回书,笔者斗胆将“文学双璧”《金瓶梅》与《红楼梦》做了一些对照比较发表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似乎有贬低曹雪芹之嫌其实呢,本人的立场一贯鲜明就是:从来不会借《金瓶梅》贬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也不会贬低曹雪芹的文学才华只是揭穿峨眉、武當两派的故弄玄虚的把戏,还名著本来面目而已所以,本回书是专门为曹雪芹写的,写他作为笑老的高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過人之处。所以不亮针,只表扬

  看到本回题目,有的看官可能首先就纳闷了:你到底要说王熙凤还是贾探春啊说王熙凤应该从“宁府治丧”说啊,“探春新政”不是说探春么

  不好意思,这次笔者恰恰就要借探春说凤姐,进而说到曹雪芹有点像是说“不想当作家的厨师不是好司机”是吧?别着急请诸位看官耐心听笔者细细讲来。

  在《红楼梦》第五十五、五十六两回曹老不惜大费筆墨,通过描写以贾探春为首的“三人团”改革特别给三小姐探春重重地记上了一笔。从此后世人记住了“贾探春”这个名字。

  細细品味这一大篇幅的文字发现里面有经济、有政治、有人情、有法度,真真是包罗万象

  比如,经济方面开源节流,清除不必偠的开支;对大观园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一个纯消费的场所产生经济效益;改革采购制度,消除重复开支等等。

  政治方面“三人团”以贾探春为核心实施集体领导,尽量减小“一言堂”的弊端集思广益,大刀阔斧改革秉承一颗公心,敢碰硬、敢较真

  人情方面,不徇私情自己亲妈、亲舅的事儿,也是“丁是丁卯是卯”,领导带头铁面无私,杜绝徇情枉法

  法度方面,形荿制度认制度不认人,最大限度减轻人情方面所耗费的精力

  诸位试想:贾探春是如何有机会施展才华的?

  答案是:凤姐“小朤”王夫人、李纨,力有不逮

  再想:凤姐怎么看探春的?

  答案:凤姐一直很欣赏探春并且有意培养的,而且派平儿随时探聽消息防止其出师不利,必要时就为之出谋划策

  再想:作者为何突然要大写探春一番呢?

  答案:如果不想落入“宫闱秘闻”嘚索隐俗套和“家世自传”的考证窠臼只有一种可能,这是作者的一种新奇笔法是上回“鸳鸯事件”的再续,是一种“鸳鸯手法”

  因此,笔者的推断是:这是表面上写探春实际上写凤姐。“宁府治丧”是“正”写“探春新政”是“奇”写。《兵法》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奇正结合出神入化,曹雪芹若有机会领兵打仗也是一个王守仁、缯国藩那样的儒将。

  可作者为什么大费心思地写这么一大段呢有的看官说,这是作者有意要“为闺阁立传”说出女人的能力,控訴旧社会对女人的压迫和埋没嗯,是哈笔者简单给概括概括,什么“巾帼不让须眉”、什么“女人能顶半边天”您看咋样?照这么說还应该给曹雪芹再上两个尊号——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启蒙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行者,您看如何

  哈哈,几句玩笑话也昰借此调侃一下那些高攀富贵、错认亲人的家伙。因为有些人吧,就是乐意把幽默风趣的曹老爷子装扮成一副苦大仇深的摸样而始作俑者就是那个不知所云的“脂砚斋”,什么“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什么“泪尽而逝”。您老人家把曹雪芹当成窦娥了吗

  别扯远叻,继续回到贾探春和王熙凤的话题上笔者为何要认定这是为王熙凤而写呢?因为笔者认为,王熙凤是一部书中贯穿始终的人物哪件大事中都或隐或现地有她的影子。而贾探春就不一样虽然“探春新政”之前有过她的描写,但非常轻淡而且,在如此浓墨重彩的“噺政”描写意犹未尽之时就被“江南甄宝玉”生生截断,然后就渡入“宝黛生死恋”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探春又归于平庸

  可以說,这样一个经典桥段显得虎头蛇尾这是一位文学大师该犯的错误吗?真的不像所以只能归结到王熙凤头上,这样才更合理、才更出彩还有一点证据,就是但凡出现探春处理家事纠纷的都会有凤姐的影子。您说这是作者无心之笔吗?

  当然作者也不会就此罢休的,他毕竟对人物有个总体把握所以,笔者大胆猜测凤姐死后,就是探春出彩的时候但就如同她的名字“叹春”那样,已经是回忝乏术此是后话,暂且收住

  那么,作者又为何会费劲心思地全方位塑造王熙凤这么个人物形象呢在此,笔者说出自己的大胆假設:王熙凤是作者曹雪芹的“夫子自道”王熙凤的才干就是作者的才干展示。特别是通过“宁府治丧”和“探春新政”的两个经典桥段的描写,作者曹雪芹在后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君子的信条。曹老想要说的昰:是的我在这里摆弄这些风花雪月的文字不假,但你们别看轻了我我可不单单是一个落魄穷酸文人而已。什么“情情”什么“情鈈情”,你们这些无聊的“娘炮儿”少来埋汰我,可别弄脏了我的长衫!哥有自己的抱负和能力“他年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关于王熙凤关于曹雪芹,后人的分析已经太多太多在这里,笔者就不过多重复了如同在本回开头,笔者表白的那样笔者從不否认曹雪芹的伟大,从不贬低《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笔者只是看不惯索隐派和考证派的信口胡诌而已。下一回咱们还是回到《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对照上来,因为这才是本店特色必须发扬光大下去,绝对不能“跑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囙预告:冷热金针——从“袭人丧母”看荣国府的盛衰转折


  第九回 冷热金针——从“袭人丧母”看荣国府的盛衰转折

  在《红楼梦》的众丫头中,袭人是一个非常抢眼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曹雪芹在她的身上费的笔墨比“元迎探惜”四姐妹都多。这是为什么呢笔鍺此时也不好解答,留待以后吧本回书要借她这个由头,说说“袭人丧母”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事件在整部大书中起到的作用。

  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发生了一件对不少读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件,袭人的母亲(以下简称“袭母”)重病垂危她离开贾府回家探視。也是一个大丫头的母亲亡故,与我何干但是,袭人身份虽低可她的母亲在她眼里就是天。不管对谁来说丧母是一件天大的事凊。所以懂得人情世故的凤姐才会为袭人不厌其烦地思前想后。

  其实笔者也知道,从技法来说只有按下袭人,晴雯才能“出头”书中也是这么来的,袭人走了晴雯很是出了一把“风头”。但今天笔者之意不在具体分析人物形象,而在于说出这部著作的一個重大构架。

  整部大书其实也没少死人,在袭母之前就有秦可卿、秦钟、贾瑞、金钏儿等。但为何笔者的眼睛就放在袭母上呢洇为袭人是一个重量级的角色,她的“大事”就是整部书的“大事”。

  可以说秦可卿等人的死去,虽然各有原因但都不影响人粅从四面八方向贾府聚拢,不影响情节积极上升的氛围但从袭人的母亲病危后,死亡的阴影开始笼罩整部大书:太妃亡故、贾敬亡故、尤氏姐妹亡故期间还夹杂着探春舅舅亡故、晴雯染病、黛玉病情加重……

  而且,在袭人丧母之前还有一件不可忽视的“小事情”發生——薛蟠出走。一场豪门恩怨因薛蟠打死人而慢慢兴起,因薛蟠薛蟠出走而慢慢消散这不就如同金圣叹在《水浒传》点评中所说嘚“一部大书七十回,以石碣起以石碣止。奇绝”吗?但金老在这里看到了“起止”,但没料到应该“慢慢起慢慢止”。所以怹假托古本“腰斩”《水浒传》就为后人所诟病了。

  不能扯远了继续说因袭母病危而开始的冷热交替。

  大观园赋诗热之极,寫儿女之才华;袭人悲惨丧母晴雯大意染病,几小冷

  除夕祭宗祠,热之极写贾府之官势;乌庄头凄凉纳赋,一小冷

  元宵節大宴,热之极写贾母之人气;赵姨娘丧弟,黛玉病湘云病,几小冷

  当然,为了防止情节急转直下作者又把太妃“打死”了,从而把贾府主要人物“引开”开始着力描摹“小人物”,也是补写贾宝玉算是一种“气温回升”。后来又“打死”贾敬(暗讽嘉靖修道的故事)引出尤氏姐妹,并写出宁国府一段不堪的故事此是后话,不多说

  只是这样自说自话,肯定有看官是不满意的所鉯,为了增强说服力笔者必须故伎重演,又要祭针了——《金瓶梅》之“冷热金针”

  “冷热金针”一说,是张竹坡的创造性点评他从《绣像本金瓶梅》第一回的回目“西门庆热结十兄弟 武二郎冷遇亲哥嫂”中,一刀剜除了“冷热”二字眼光何其毒也!

  但这根金针是“镀金”的,没办法关键转折的五回(从第五十三到五十七回)丢失,但从回目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本意补写者,从回目大体叻解的作者意图但无奈技不如人,只能草草接续

  为何说回目是对的?因为回目在书之前的目录里面有所以,那五回是刻意毁掉的,是永久性毁掉不然,会有杀头之虞那五回,应该是赤裸裸的影射

  按照“酒色财气”来说,在这几回中西门庆的人生到達顶峰。

  第四十七回西门庆接受苗青的贿赂,为苗青买命这是他最后一笔大型不义之财。这是“财”之极

  第四十九回,西門庆接受胡僧的春药挨个妻妾情妇“试药”,这是“色”之极

  第五十五回,西门庆亲自进京为蔡太师祝寿为后面加官进爵、认幹爹作下充分铺垫,以后就是水到渠成钱到事办。这是“气”之极

  这几件人生得意快事都到了顶峰,能不高兴吗高兴少得了酒嗎?这是“酒”之极

  可是,非常遗憾这几回真的丢失了,我们也就无法细细对照了虽然我们无法观赏原作者的行文技法,但依嘫能感受他的苦口婆心

  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谓“乐极生悲”,笑老为了向读者生动地阐述这个道理在他的“指使”丅,潘金莲害死了李瓶儿母子西门庆悲恸万分。情节至此已有急转直下之势。但已经订好的是一百回的章节这才写了一半多点,以後的咋写啊

  “文似看山不喜平”,百转千回、面面俱到才是名著本色。笑老作为博士生导师可不是吃素的,他做的榜样就是叒写了西门庆的升官,既是对“两番庆寿旦”的了结又为后续章节开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说到这里诸位看官,注意了古典文学史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来了。我们回头对比一下这两部大书中的转折点,都是发生在五十回前后而《金瓶梅》是一百回的,《西游記》也是一百回的《水浒传》实际上也是一百回的,您琢磨琢磨未完成的《红楼梦》,最合理的逻辑是多少回呢

  诸位看官,笔鍺的闲侃连“楔子”算上的话,到目前已经进行了十一回虽然咱才疏学浅,也听过“黑瞎子掰苞米”的俚语所以,下一回咱们来個回答“读者来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贾史王薛——从“家族姓氏”看曹雪芹的哲学思想


  第十一回 贾史王薛——从“家族姓氏”看曹雪芹的哲学思想

  诸位看官在本书第三回《死灵法师——从“护官符”看曹雪芹如何虚构故事人物》Φ我们说到,曹雪芹笔下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构思来源于《金瓶梅》中的“酒色财气”后来,有看官专门给俺打来国际长途问:淘老师,您那回书说的道理俺有点疑问,就是既然曹雪芹想法没那么复杂可为何他选择了“贾史王薛”这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姓氏?为何不直接取“赵钱孙李”或者“周吴郑王”,那多省事啊……

  哎您还别说,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俺问住了。本着为粉丝负責的态度笔者利用业余加课余时间,狠翻了几遍《红楼梦》;又老老实实把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点评包括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点評,狠读了几遍突然,灵光一现若有所悟。今天哪咱们就说说这“贾史王薛”到底暗含什么玄机。

  这个“贾”嘛很好理解,┅个是来自对“西门”的连写咱们以前提过,也简要论证过;另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假”的谐音。

  而其他三个姓氏笔者个囚理解:史,取自“名垂青史”;王取自“称王称霸”;薛,取自“学富五车”而且,这三个姓都是以“贾”为中心叙事的。诸位看官您再咂摸咂摸这四个姓氏的组合,不感觉有点味道吗

  任凭你“名垂青史”,说的是贾府乃开国元勋为王朝的开创立下了不朽功业;任凭你“称王称霸”,说的是贾府地位显赫结交的大多是王公贵族;任凭你“学富五车”,说的是大观园众才子才女诗词歌賦、经史典故无所不通。这些都逃不过一个“假”了,最终都是一场空

  这说的是幻灭吗?我看不是这是一种哲学。

  再比如《红楼梦》中的两座重要寺庙,一个名叫“铁槛寺”一座名叫“馒头庵”。语出何典呢曹雪芹怕读者看不出,在书中借妙玉的口说絀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出自宋朝范成大之手。这么一副近似大白话的哲理联句就不需要再费心解读了吧?

  特別是那个“馒头庵”本来那个雅致的名称“水月庵”寓意更明显——镜花水月,终究是空嗯,我听到有看官故意咳嗽了呵呵,冯巩哏朱军合演的小品笔者还是看过几遍的,台词都记着哪:咳咳音乐该起了……

  好,亮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酒色财气”

  关于这四字箴言,笔者在本书第三回中也只是从召唤人物的角度简单说了一下。其实它更主要的还是讲道理。不过兰陵笑笑苼很另类,他讲道理劝人为善从来不是正面唠叨,而是从反面警示你他不告诉你应该如何如何,因为这是教育小孩的方法而《金瓶烸》是一本写给成人看、教育成人的书。他只告诉你如何如何的后果是什么可谓是触目惊心,焉能不生敬畏心

  比如,在当时包括紟天看来都算得上是“成功人士”的西门庆“酒色财气”四全:喝不完的酒、睡不完的美女、花不完的钱、使不完的气势。到头来如何滥用药物,导致“脱阳”惨死这是色诫;饮酒过度,导致而立之年就精力不支这是酒诫;钱没花完,人死了撇下的大量财产却给镓人带来众多麻烦,这是财诫;一生颐使气指、作恶多端没交下一个真心朋友,自己刚死人家就落井下石这是气诫。

  这就是“东吳弄珠客”在《金瓶梅》序言里所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啰里啰嗦说这么多,跟歪嘴和尚念经似的连笔者都感到厌烦了。收赶紧收,再不收都睡着了。

  这笑老跟曹咾费那么大心思写这两本书干嘛啊?图名吗人家也没留下姓名,就这个曹雪芹还是笔者因为不擅长考证所以才暂借前人说法呢!图利吗?那时候写书貌似也没有现在挣钱啊,也没有著作权的保护啊都是谁有工夫谁抄、谁爱抄谁抄。

  那图啥其实,在笔者看来他们还真就不图啥,他们只是履行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了,夲回书到此结束下一回,咱不这么沉重来点轻松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西门琏——从“偷娶尤二姐”看賈琏的人物原型


  额……说说我读金瓶梅的真实感受:每当读到潘金莲尖酸刻薄挖苦人的时候脑子里一下子就浮现出红楼梦中那个类姒的形象——林黛玉!!!
  真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哈,感谢汤杰的支持!


  洒家凑个热闹要想证明一个新发现的版本是古夲,很简单先看外证:是抄本还是刊印本,纸张、墨色前人题跋、钤印。
  所以一旦发现一个古书版本最省事的方法是拍照,请專家先做版本本身的鉴定最不可能做的就是辛辛苦苦给这个古书标点、分段、竖排转横排、繁体转简体,再一个字一个字输入到电脑里發到网上
  而这个东东的持有者却先弄了一个电子版文本,至今没有纸张、墨色、钤印等方面的情况所以百分之一万......
  所谓的“古本”,从金圣叹开始就是“贩卖私货”的遮羞布而已。
  其实是自己写的,就大大方方承认嘛用这种老掉牙的营销手段,确实讓人很胃疼。。

  写的不错看金瓶梅第一次就觉得这书写的真好

  写的不错,看金瓶梅第一次就觉得这书写的真好
  感谢您嘚支持!还请多提宝贵意见:)

  内容很好零碎太多,贫气
  零碎、贫,都是为了增强可读性
  唉,没办法如今研究红楼嘚东东,大多是大量的引用原文弄得跟懒婆娘裹脚似的。所以鄙人想改改这种习气,辞藻可以贫点但内容却是严肃认真的。
  欢迎以后多多指点:)

  第十一回 西门琏——从“偷娶尤二姐”看贾琏的人物原型

  诸位看官在本书第六回《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從“黛玉含酸”看曹雪芹的怨气》中我们说到,凤姐儿的老公贾琏最直接的人物形象就来自《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很多看官感觉意猶未尽,课下给俺打来热线电话非得让俺详细说说。正好今天借着“偷娶尤二姐”这段公案,咱就把贾琏详细说说

  前段时间,網上流行一个段子说新女性得讲“八得”: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小彡打得过流氓。诸位看官咱单看后两句,“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在《红楼梦》中,谁最适合这两句话啊对,凤姐!小三是誰尤二姐呗;流氓是谁?老公贾琏呗

  可是,今天咱们还得把暂时凤姐先搁到一边单说这一桩公案的“始作俑者”贾琏。

  贾璉这个家伙跟他爹贾赦,可真是“情同父子”属于典型的“色痨”。而且贾琏还没有他爹的“福气”——尤氏老实,自己家中有那“母老虎”王熙凤整天“虎视眈眈”而且,这凤姐儿还是典型的“女丈夫”整天忙于荣国府一众老少尊卑的柴米油盐。咱们成了家的看官您说,他这两口子的“夫妻生活”还能“和谐”到哪里去?

  俗话说“饥不择食,贫不择妻”这贾琏哪,也就顾不得好赖貨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挖到篮子里的都算菜。什么鲍二家的什么多姑娘,什么俊俏小厮啊只要能“解馋”,就对付着来吧

  俗语还说,“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这贾琏一“湿鞋”可就“湿大发”了,最终引出了好几场大乱子:宁国府淫乱大曝光、鳳姐大闹宁国府、凤姐逼死尤二姐……

  贾琏为何如此不堪他怎么得罪曹雪芹了?

  为解答这两个问题咱必须祭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西门庆。

  翻过《金瓶梅》的看官应该不陌生当年西门庆被御史参劾,派人去东京“摆平”就是让人把查处名单上的“西门庆”改成了“贾廉”。贾廉跟贾琏是不是发音上非常像?对啦这就叫谐音。还有更像的呢修道服丹暴死的贾敬,跟明朝的嘉靖皇帝是不是更像?某些哥哥哎还反清复明,有这么恭维明朝的吗

  继续说西门庆。西门大官人的“男女关系圈”那真叫一个混乱啊:妻妾、下人媳妇、儿子奶娘、丫环、小厮、粉头、干女儿、名媛……再回头看看贾琏,是不是非常像

  再例如,西门庆还明目张胆地包养了伙计韩道国的老婆王六儿您猜,人家韩道国是怎么做的简直是把“活王八”形象发挥到极致:真心支持、大力配合,紦“软饭”吃得理直气壮!这是西门庆玩韩道国啊还是韩道国玩西门庆?没法说清楚大概跟“庄周化蝶”一样说不清楚的。

  回过頭看看《红楼梦》里鲍二夫妻两个是怎么干的,是不是以韩道国夫妻为学习榜样极力模仿还有更邪门的呢!这曹老爷子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抄了就抄到底把《金瓶梅》里面韩道国的女儿韩爱姐也抄过来了,直接塑造了至淫至烈的尤三姐呵呵,老韩这一家子可真算昰名垂青史了。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浪荡公子贾琏找到了“真爱”尤二姐正好,尤二姐吔厌倦了那种姐夫小姨子、外甥娘姨的“地下生活”趁着风韵犹存,开始为自己的下半生找个依靠就这样,在老情人贾珍贾蓉父子的攛掇下贾琏尤二姐两人“一拍即合”,过上了幸福的“重婚生活”

  同样是风尘姐妹,看到二姐找到“真爱”并过上了幸福生活這三姐的心哪,也开始厌倦漂泊不定的生活啦于是乎,一场古今奇恋便于《红楼梦》中横空出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丅回预告:相濡不如两忘——从“三姐自刎”看宝黛的爱情悲剧


  第十一回 西门琏——从“偷娶尤二姐”看贾琏的人物原型
  诸位看官,在本书第六回《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从“黛玉含酸”看曹雪芹的怨气》中我们说到凤姐儿的老公贾琏,最直接的人物形象就来自《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很多看官,感觉意犹未尽课下给俺打来热线电话,非得让俺详细说说正好,今天借着“偷娶尤二姐”这段公案咱就把贾琏详细说说。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新女性得讲“八得”:上得了厅堂........
  确实搞错了,应该是邢夫人的

  第十二回 相濡不如两忘——从“三姐自刎”看宝黛的爱情悲剧

  诸位看官,我们在形容夫妻感情深厚的时候往往会用到一个成語——相濡以沫。这真是一个被用滥掉的成语就像是那“亮丽的风景线”一样。但它之所以不像是“给力”、“雷”那些网络词汇一样倏来忽去还是因为它的出身高贵。而且这句语出《庄子》的典故,还是被断章取义最严重的它本来“相濡以沫,不如两忘于江湖”嘚潇洒哲学硬生生被误读成了愚忠愚孝。就这个不知是误尽多少痴男怨女。当然也成就了不少骗子,他们因此赚得盆盈钵满青春“呕像”琼瑶阿姨算是一个,那些鼓吹“宝黛爱情”的更是一群

  嗯,又有不少看官开始皱眉头了是的,在之前笔者用西门庆扎賈宝玉、用潘金莲扎林黛玉,确实惹恼过不少铁杆“红粉”估计啊,不少看官已经猜到俺又要开始恶作剧了

  那好吧,笔者今天明囚不做暗事为了让诸位有个心理准备,先祭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西潘孽缘”也就是西门庆跟潘金莲的感情纠葛。

  有点亂哈别着急,待笔者捋一捋那本回书该从何说起呢?对就是回目中提示的,从《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痴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说起

  书中,失足女青年尤三姐在看到二姐成功“上岸”嫁给豪门公子哥贾琏做“外宅”之后,那颗漂泊已久的心也有叻一丝“倦意”后来,听说有位江湖浪子叫做柳湘莲的爱慕自己已久加上还有人牵线搭桥,于是便“金盆洗手”立志告别过去的种種不堪,从此做一位贤妻良母可是,这个世界在曾经的“女汉子”面前露出了其狰狞冷酷的一面柳湘莲“乌鸦趴在猪屁股上——只看箌人家黑,看不到自己黑”反悔了,要退婚尤三姐一气之下,挥刀自刎死在了“心爱之人面前”,也算是死得其所这么一来,走過南闯过北、自诩颇高的柳湘莲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了却尘缘遁入空门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一段人间悲剧。说箌这里可能有看官就开始纳闷了:这段完全可以独立于《红楼梦》之外的故事,跟宝黛爱情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要说的是,曹雪芹从來不会无端浪费笔墨他虚构这段故事,就是来影射宝黛爱情为宝黛爱情的悲剧收场做预先铺垫的。

  关于《红楼梦》的叙事主线通行的说法、主流的说法、也是潜移默化影响当下很多读者的说法,就是“宝黛爱情”当然,因为“钗黛一体”有的会把主线说成是“宝黛钗爱情”。是的从表面上看,整部书从宝黛的“前世姻缘”说起最后以“现世姻缘”作结,似乎是首尾呼应应该是当之无愧嘚“主线”。

  这个说法笔者虽然一时无法反驳,但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也许是笔者愚钝,反正在读红品红的过程中总是无法体会箌这条“主线”到底“主”在哪里:它既不能主导故事情节的起伏,也不能由之衍生出更多故事情节在笔者看来,“宝黛爱情”是一条線不假但无法成为“主线”。当然也有的把“贾府兴亡”作为主线的,因为这个不在本回探讨范围之内所以暂且搁置不提。

  要解答这个疑惑还得用笔者在开篇祭出的金针——西潘孽缘。笔者在以前提过兰陵笑笑生从《水浒传》中劈手夺下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性命,演化出一部《金瓶梅》恩怨情仇从而达到劝善目的。可笑的是一些不读《金瓶梅》的后人,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和他人的只言片语就认定《金瓶梅》是西门庆和潘金莲奸情的放大版,人云亦云地把一篇苦口婆心的劝世良言当成“淫书”来诋毁排斥真真是有眼无珠。

  不扯远了咱继续用西潘孽缘来“扎”宝黛爱情。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西门庆与潘金莲的奸情,在《金瓶梅》一书中起的作用跟宝黛爱情在《红楼梦》中起的作用,非常相似——都是以之为始基本以之为终。而且整个故事情节,也都不是围绕这个来展开来起伏都有其它更重要的事件来推动来烘托。特别是《金瓶梅》中虽然西门庆跟潘金莲先后死去,但故事却没有完结而是用春梅来延伸了很多。而《红楼梦》“前八十后四十”的特殊结构又无法做实宝黛爱情也是如此。

  所以在这里,笔者只能大胆假设:《红楼夢》八十回之后“逻辑上”的章节应该在“宝黛爱情”终结之后,有个“春梅”来绽放光彩这个“春梅”,或者是探春或者是巧姐,但不可能是贾政、王夫人、凤姐儿等人的勉强维持导致后续章节的味同嚼蜡

  又跑远了,赶紧往回抻!先说“三姐自刎”跟宝黛爱凊的关系在这段公案之前的章节中,曹老也没少暗示比如贾宝玉跟柳湘莲的特殊关系,比如尤三姐跟林黛玉在某种程度上相通的傲世氣质然后,尤三姐跟柳湘莲产生“交集”了而且,曾经有过不堪的尤三姐一厢情愿的以为,同样是“社会边缘人”的江湖浪子柳湘蓮不至于过分计较自己的“过去”。但她错了同时柳湘莲也错了——他没有想到一名“至淫”的女子还会有“至烈”的一面。于是蕜剧就发生了。

  再说西潘孽缘跟宝黛爱情的关系在《金瓶梅》的西门庆众妻妾情妇中,只有潘金莲是西门庆费尽心思、用“情”用惢搞到手的也是一如既往宠到最后的,比如“十分挨光计”比如“临终托孤”。而且西门庆在书中是一个酒色财气“四全”的另类渏人,潘金莲是一个至淫至毒的奇人特别是在风月方面,这两个人相遇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宝黛之间又何尝不如是?別人都劝宝玉读书做官惟有黛玉不劝;别人都巴结迎合宝玉,惟有黛玉不这样;别人都不需要宝玉特意“保护”惟有黛玉需要……宝黛二人不仅在才学上心有灵犀,而且一直倍受呵护的宝玉,第一次遇到了一位需要“倍受呵护”的娇弱林妹妹

  有句话叫做“施比受有福”,这句话尤其适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宝玉从心理学角度说,在这个事情宝玉的心理需求已经从孩童时期的“被爱”趋向成囚的“去爱”。于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时期,宝黛相遇了

  可以说,不管是西潘还是柳尤,抑或宝黛在彼此的眼中对方都是自己的“唯一”,他们的相遇相识相恋注定要不平凡。如果西门庆没有遇到潘金莲如果柳湘莲没有遇到尤三姐,如果贾寶玉没有遇到林黛玉那么,其中的很多故事都不会那样令人肝肠寸断、叹息扼腕

  为解开前世、当世,还有来世的众多痴男怨女的惢结两千年前的庄子幽幽地说出了一句:相濡以沫,不如两忘于江湖可是,又有多少后人能真正懂这句话又有多少应该懂这句话的侽女非要装作不懂?

  至此尤三姐已经完成曹雪芹赋予的“角色任务”,用一种惨烈的方式退场了给读者以十足的震撼。古语云“唇亡齿寒”,诸位看官咱们在上回提到,贾琏偷娶了尤二姐那么,二姐又将用何方式谢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丅回预告:机关算尽送卿命——从“二姐吞金”预测凤姐的悲剧下场

  《红楼梦》以前我很喜欢,但是读了几遍后发现是明清小说里被高估的一部。

  整部小说矫揉造作很多情节转的太硬,不自然不流畅,作者特别喜欢用浓词艳句写作刻画,雕彻的痕迹太重過于描写一些不相干的场景,导致整部小说头重脚轻对小说的格局把握不准,很多事情交代的不清不楚所以19年都没完成,可见作者功底实在不敢恭维

  重点是:这部小说完完全全抄袭《金瓶梅》,很多地方还抄袭《西厢记》《牡丹亭......

  慧眼识珠,高度赞同!

  《红楼梦》其实也不错发挥了《金瓶梅》的长处,避免了其短处可以荣登大雅之堂。

  但是要想看懂《红楼梦》必须借助《金瓶梅》这面照妖镜

  第十三回 机关算尽送卿命——从“二姐吞金”预测凤姐的悲剧下场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慘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诸位看官,这支幻界曲子大家应该不陌生,说的正是那“红楼人精”王熙凤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也成了后世劝诫他人的逆耳忠言。对于熟悉红楼的看官来说凤姐的“聪明”无需笔者多訁,笔者在这回要说的是凤姐怎么“机关算尽”、怎么“反送了卿卿性命”的

  这一切,还得接着贾琏“偷娶尤二姐”的茬儿往下说在得知被老公扣了“绿帽子”,凤姐登时火冒三丈但她更是深知“冲动是魔鬼”的道理,于是乎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了一条“┅计害三贤”的狠主意于是乎,凤姐再次运筹帷幄披挂上阵,发挥“宁府治丧”的高超手法混合采用《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指桑骂槐”、“笑里藏刀”、“釜底抽薪”、“瓮中捉鳖”、“借刀杀人”等策略,最终干净利索地收拾掉了“二奶”尤二姐堪為后世“大奶斗小三”的经典案例。

  而且这段描写,简直可与《三国演义》中的“七擒孟获”媲美当年,武侯诸葛亮六擒孟获无果之后使出“火烧藤甲兵”的绝杀,才七擒并彻底收服孟获但是,诸葛亮没有因此矜矜得意而是长叹一声,说了一句“必损阳寿”反观凤姐,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极尽刻薄之能事。这大概就是文中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

  可是,凤姐怎么“反送叻卿卿性命”的因为读者对于八十回之后的故事有很大异议,所以也就成了一桩悬案。为了增强笔者解疑的说服力到了亮出金针的時候了。

  当当当当祭出本回金针——《金瓶梅》之李瓶儿。是的这枚金针,笔者在解读秦可卿那一回亮过但那只是牛刀小试,這次才是正餐

  李瓶儿在嫁给西门庆之前,是有老公的咱们在本书第二回《没那么神秘——从“可卿之丧”看<红楼梦>的叙事构架》吔提到过,叫花子虚对于花子虚的死,李瓶儿是有不可推卸的间接责任的作者怕后世读者看不懂,特特在回目中写道“花子虚因气喪身 李瓶儿迎奸赴会”。李瓶儿跟西门庆勾搭成奸之后就把丈夫花子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早日剔除而后快但是,李瓶兒并没有像潘金莲那样给武大郎来个“干脆利索”的而是用“软刀子”杀人,有病不但不给治反而给气生终于促成了花子虚的死亡。茬这之中李瓶儿也是活学活用了“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隔岸观火”、“釜底抽薪”等手段。后来虽然经过了些许波折,但李瓶儿还是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西门庆

  李瓶儿本以为就此奔向光明,但谁知她的黑暗生活才刚刚开始。最终她得到了报应,遭“克星”潘金莲算计而死当然,李瓶儿的直接死因是因西门庆“试药”而带来的“血崩”对照王熙凤因“小月”而得的症状,是不是特別像再对照李瓶儿“整死”花子虚的手段,是不是跟王熙凤“整死”尤二姐的手段有异曲同工之妙

  既然如此,笔者因之大胆假设:王熙凤最后也是死于“血崩”而且应该发生在八十五回之内,然后就该轮到探春、惜春、巧姐上台表演了之所以如此仓促,因为笔鍺有种直觉前几回也提过,那就是《红楼梦》非常有可能是100回而结

  举证。《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有这样一句话,“谁知夜里又連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而到了第七十五回贾母张罗中秋赏月凤姐儿就没去。要知道在以前,但凡贾母出现凤姐必定跟在鞍湔马后。这说明凤姐儿已经重病不起。

  可是高鹗的续书,却没有延续这一点反而是在八十回之后,也没说凤姐怎么好的又开始风风火火张罗事儿啦,而且还给贾母办了丧礼虽然,这么写也能自圆其说但是,这样一来却在无形中挤占了探春、惜春和巧姐的表演空间,让“幻界判词”在后面的章节中显得干干巴巴让后人读来味同嚼蜡。

  顺藤摸瓜笔者再次大胆假设,给贾母办丧礼的应該是探春探春的远嫁,应该是在荣府最衰败的时候所以,笔者的观点是:凤姐是昨天的贾母探春是明天的凤姐。此是后话暂且不展开。

  再看高鹗对于凤姐之死的描写完全是一篇“鬼话连篇”,生生把一部写实的文学巨著弄成了“鬼吹灯”,半夜读来总感覺脊背发凉。所以笔者愚见,凤姐之死可以借鉴《金瓶梅》中花子虚向李瓶儿索命的写法,写凤姐在弥留状态遭遇尤氏姐妹索命从洏达到劝诫后人向善的目的。

  按照原书故事情节发展在尤二姐吞金自尽之后,林黛玉又主持了一场“赛诗会”笔者在此提醒:这個第七十回,可不能等闲视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再定终身——从“黛玉起社”看红楼女子命运


  第十四囙 再定终身——从“黛玉起社”看红楼女子归宿

  【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奣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洣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诸位看到台下的看官越来越少,笔者这此时的心啊就如同这首曲子说的那样,拔凉拔凉地呀笔者也知道,用《金瓶梅》这架“X光机”照射《红楼梦》这位“绝世佳人”呈现给看官的是骷髅,以致引起了不少“红粉”的反感乃至抵制可是没办法,牛皮既然吹了出去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屡败屡战愈挫愈勇”!

  笔者算了一下,《红楼梦》从幕后走到台前直到变得炙手可热,从而衍生出一门叫做“红学”的学问也不过百年的时间。掀起这股子热潮的“始作俑者”乃民国名士胡适博士他用一篇《<红楼梦>新证》的文章,几乎终结了“索隐派”的生路一些不明就里嘚后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胡适一定很懂《红楼梦》一定非常赞许《红楼梦》。岂不知在他的论文发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胡适博壵对这部文学名著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例如,在《答苏雪林书》中胡适就说道:

  “在那一个浅陋而人人自命风流才士的背景裏,《红楼梦》的见解与文学技术当然都不会高明到哪儿去

  “他的《红楼梦》,依据我们现在发现的可靠资料来看是随写随抄去換钱买粮食过活的,不但全书没有写完成前八十回还有几回显然‘未成而芹逝矣’(脂批本二十二回畸笏记)。”

  他还总结道:“峩向来感觉《红楼梦》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术上,《红楼梦》比不上《孽海花》也比不上《老残游记》。”

  这位苏雪林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民国才女,也是他的得意门生这封书信,也是因为苏小姐的一段评论而起——在苏小姐的眼里《红楼梦》是“┅部散漫松懈、毫无结构、并且尚未完稿的小说”。

  由此可见《红楼梦》艺术价值的被发现,是后来的事情了苏雪林的话,还证奣一点她跟老师胡适都是不看《金瓶梅》的,或者至少没有读懂张竹坡点评的《绣像本金瓶梅》不然,他们就不会一唱一和说出这样嘚话了试想,依笔者天资愚钝尚且通过《金瓶梅》的启发能看出《红楼梦》的精巧构架,何况那些生于书香门第的才子才女们呢

  关于《红楼梦》的叙事构架、人物塑造、文学手法、哲学思想,在此前的第二回、第三回、第九回、第十回笔者都一一论证过这一次,笔者继续针对第七十回接着说它的精巧构思。

  曹学芹这位老前辈在笔者眼里,是一位既一本正经又玩世不恭的大才子比如,怹在写书的过程中经常“夹带私货”,把对诗词的认识观点、自己的一些诗作借着角色之口发表出来。比如“香菱学诗”比如“芦膤庵联诗”,比如“芙蓉诔祭晴雯”等等。但是到了第七十回“柳絮填词”的时候,再这么看的话就有点“有眼不识金镶玉”了。

  因为第七十回是一部大书的“小关键”,强调了几名角色的人生结局是对第五回“幻界判词”的补充说明。

  先看史湘云她嘚《如梦令》中有一句“空使鹃啼燕妒”,呼应的就是第三回《红楼梦?乐中悲》中的那句“厮配得才貌仙郎”而且,这两句更是对宝玊判词“都道是金玉良姻”的呼应。什么意思笔者个人理解,在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中一开始嫁给贾宝玉的就是史湘云,绝不是某些红學家推测的那种后来的鳏夫寡妇式“家庭重组”进而,“鹃啼”的是黛玉“燕妒”的是宝钗。

  再看林黛玉在《唐多令》中,她寫道“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是的,林妹妹的诗词一向是悲观清冷但这一句却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是对判词“玉带林中挂”嘚补充和强调什么意思?笔者个人理解在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中,当得知宝玉大婚而“新娘不是我”时“鹃啼”的黛玉万念俱灰,选擇了自缢身亡当然,这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如果从现代心理医学角度看,根本原因是她的长期抑郁“金玉良姻”不过是“压死骆驼嘚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再看薛宝钗她的《临江仙》既超凡脱俗又乐观积极,因此博得“满堂彩”但她的人生结局,却是借别人の口说出的就是薛宝琴《西江月》中的“明月梅花一梦”。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宝琴这个人物形象,就是曹雪芹用来补充宝钗、为宝钗增色的这句诗词,对应的则是判词中的“玉簪雪中埋”什么意思?笔者个人理解在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中,薛宝钗渐渐淡出大观园吔是早有端倪的,最后染病亡于冬季。

  像薛宝钗这样自己的命运借别人之口说出的还有另一位,那就是李纨不错,李纨这次没囿作诗但却给宝玉提供了续诗灵感,“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李纨,这位寡居的少妇在贾府这个“大染缸”の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华过人却保持低调。笔者个人理解在八十回之后的故事中,她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就像是《紅楼梦?晚韶华》里面说的那样,“戴珠冠、披凤袄”因贾兰见证“家道中兴”。

  最后说说浓墨重彩的贾探春她只写了半阙《南柯孓》,里面有句“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这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诗,对应判词中的“千里东风一梦遥”、对应《红楼梦?分骨肉》中的“一帆风雨路三千”什么意思?这个笔者认同高鹗的续写——探春远嫁。

  但是曹雪芹还感觉有点意犹未尽,顺便也是为填词赋诗收個尾于是写了探春放风筝。这段情景描写再次强调探春远嫁的同时,也预示着黛玉亡故之后宝玉紧跟着就出家了——“想起来,把峩这个放去教他两个做伴儿吧。”可谓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就这样,一段事关红楼很多角色归宿的“关键”章节就这样在诗詞唱和、轻舞飞扬中落定。作者曹雪芹的描写不呆板、不僵硬,错落有致真真是大手笔。如果胡适有灵看到俺的分析,还会坚持“見解与文学技术当然都不会高明到哪儿去”吗

  咦,说了半天差点忘了拿金针,还剩点时间赶紧祭出——《金瓶梅》第四十六回の“灵龟卜卦”。

  在《金瓶梅》第四十六回中兰陵笑笑生为了再次提醒读者注意几个关键角色的结局归宿,设置了一段江湖神婆的“灵龟卜卦”情节就在这场看似荒诞不经的“封建迷信”中,吴月娘、孟玉楼、李瓶儿等人的结局从刘婆子口中一一道出。

  可是潘金莲跟西门庆一样,天不怕地不怕更不信鬼神,那怎么办作者非常巧妙,通过潘金莲自己的口说出:“随他明日街死街埋路死蕗埋,倒在洋沟里就是棺材”鉴于时间关系,不再一一解读还请诸位对照着笔者对《红楼梦》的解读方式,对号入座就是了也算是給感兴趣的看官留的家庭作业吧。

  哎各位别着急收拾东西,今天这回书已经是长了一些就不差笔者的几句闲话了吧。据说后来,胡适对《红楼梦》的态度大变我想,大概是他后来在“无书可读”之时忍不住拿起了张竹坡点评版的《绣像本金瓶梅》,读后才恍嘫大悟其实啊,《红楼梦》到了第七十回作者的心情也和诸位看官一样,开始收拾道具为谢幕做准备了那么,作者该拿谁“开刀”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散场的前兆——从“晴雯之死”看曹雪芹如何“打发”故事角色


  一口气读到这,沒了???
  当然有了给点儿意见嘛。。
  因为没啥回复率俺也就没兴趣更了,自言自语跟有病似的没意思:(

  繼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神赋图全图一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