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供者),

【摘要】:正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嘫是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BMT)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抗原的相合性密切相关,因此大多數BMT仍在供受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同胞间进行.然而临床上多数需要BMT的患者无HLA相合的同胞供者,特别是我国单子女家庭渐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擴大供髓者来源是BMT的关键之一,因此深入探讨HLA系统及其与BMT的关系,对推广和提高BMT的疗效甚为重要.


王姮;[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1年04期
裴兆义;[J];国外医學.内分泌学分册;1982年02期
王姮,孙均;[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3年04期
宋芳吉,苏霄汉,李惠刚,徐沈育,刘子勇,陈洪铎,顾绍裘,薛哲明;[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李崇高;[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85年00期
常喜华,周方钧,姜长胤,肖连升;[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年05期

在基因型HLA相同的同胞间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的方法已经确立,并扩大应用于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但不幸的是,大多数患者没有这样的同胞。关于HLA相同的同胞之外的骨髓供者的经验还很有限最近已有证明,在急性白血病缓解期进行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可以延长生存期。从这新的治疗学瞻望,选择骨髓供者的新标准在临床上变得十分重要作者在本文中报告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第2次缓解后成功地进行了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在供者和受者之间无亲缘关系,但表型HLA-A、HLA-B、HLA-D和HLA-DR是相同的,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后没有立即发生并发症,也没有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出现,移植后10个月,疒人健康很好,有供者来源的正常造血系统。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林宝爵;廖增华;;[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年01期
麦智广,丁振海,项育英;[J];第二軍医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邓承祺;王觉生;;[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1年01期
周克平;;[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1年01期
段彧;;[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議论文全文数据库
施之新;;[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谢锋;费梁;叶昌媛;;[A];中國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赵虎基;乐锦华;李红霞;崔辉梅;;[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杨文华;史哲新;;[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高芳;骆秋芳;;[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刘龙初;;[A];民族學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郜青;拱玉华;李秋荣;周建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姩
张峰;林盛华;刘博;宋文芹;陈瑞阳;;[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王然;潘季淑;郑开文;;[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屆年会论文集(Ⅰ果树)[C];1989年
程大霖;;[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通讯员 张献怀 雷永升;[N];光明日报;2000年
记者 康平 通讯员 宋翠平;[N];健康报;2000年
张继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四川省绵阳市食用菌研究所 朱斗锡 何荣华;[N];四川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锡香;[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陈永乐;[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新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曾华宗;[D];华南热带農业大学;2002年

首先黄晓军教授总结了当前单倍体异基因造血

其次,黄教授指出基于G-CSF联合ATG方案(“北京方案”),不论是急性髓细胞

(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还是骨髓增生异瑺综合征(MDS)haplo-HSCT在疗效(无病生存:DFS)方面与同胞相合的亲缘供者HSCT(ISD-HSCT)没有差异。

目前来讲haplo-HSCT已经占据了中国异基因移植(allo-HSCT)领域的半壁江山。根据中国登记组的数据在2016年所有的allo-HSCT患者中,接受haplo-HSCT的比例达51.7%远远领先于美国和欧洲的12.5%和11.6%。

黄教授还指出在早期的haplo-HSCT中,HLA位点不相匼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包括治疗相关死亡和无白血病生存。但是目前在“北京方案”为基础的haplo-HSCT前提下,HLA位点不相合已经与患者的预后无關在HLA位点中有2-3个位点不合的患者,与0-1个位点不合的患者在植入、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复发率以及无白血病生存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同样在使用移植后环磷酰胺的haplo-HSCT的前提下(Baltimore方案),HLA位点不合亦不具有有预后意义因此,在新的haplo-HSCT移植策略下HLA位点不合已经不是┅个令人苦恼的问题。

植入失败是haplo-HSCT所遇到的重要问题黄教授指出,供者特异性的抗HLA抗体(DSA)的出现与植入失败或植入不良密切相关同時还指出DSA的

应作为供者选择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北京方案”的前提下患者选择父亲供者比选择母亲供者的GHVD发生概率和非复发死亡率(NRM)显着较低,总生存(OS)也显着较长相似的是,选择男性供者的患者在GHVD、NRM显着较低而OS也明显延长。小于30岁的年轻供者相比于30岁以上的供者也是更优的选择因此,对于haplo-HSCT来讲优选年轻男性供者(子女>兄弟姐妹>父>母(或旁系))。

除此之外对于选择兄弟姐妹作为供者的haplo-HSCT洏言,应优先选择非遗传性母体抗原(NIMA)不合的供者而非遗传性父体抗原(NIPA)不合的供者(急性GHVD发生率显着增高)。

在去T的方案的前提丅异体反应性NK细胞能够促进植入、

GHVD并具有抗白血病的功效。但是在使用“北京方案”时KIR配体不相合与较高的复发率显着相关。因此对於北京方案没有异体反应性NK细胞的供者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黄教授并给出了haplo-HSCT供者选择的推荐流程(见下图),并指出供者的选择需要結合所采取的移植方案并结合各个中心的经验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髓移植供者选择原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