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被称为什么会被点燃吗?

原标题:平安夜用葡萄酒被称為什么点燃你的浪漫

圣诞前夕,总会响起经典的圣诞歌曲“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这样熟悉的旋律响彻大街小巷。

12月24日的夜晚——平安夜你将如何度过?你可以选择和朋友一起恋人一起,家人一起当然,不喜欢热闹的人也可以选择安静的陪伴着自己

此时,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突然哼起:一杯红酒配电影,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

圣诞节前夜,又名平安夜和中国的年夜饭┅样,在西方这顿大餐也是需要精心准备的,这一晚的主题活动就是聚餐而欢聚的日子当然少不了葡萄美酒。这样一个充满节日氛围嘚时刻打开爱人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开一瓶葡萄酒被称为什么将浪漫烘托到极致。

许多人对城市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除了快节奏嘚生活、历史遗留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外,美食与美酒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蛋白质的作用在红酒与奶酪的搭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葡萄酒被称为什么一般与较强的奶酪相搭配因为它们会适应较强的单宁(英文Tannins的译名,它是葡萄酒被称为什么中所含有的一种化合物尤其在红葡萄酒被称为什么中含量较多,有益于心脏血管疾病的预防)

素有“红肉配红酒,白肉配白酒”的说法相对来说,红葡萄酒被稱为什么味道浓郁涩度高,适合味道较重的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因此烤牛排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葡萄酒被称为什么的單宁与蛋白质结合可使单宁柔顺使肉质更加细嫩。

圣诞老人说葡萄酒被称为什么只有一起共享才更醇香~~~

在静谧阑珊的夜晚,约上三五恏友一起品酒聊天其乐无穷。美哉!乐哉!

级别:AOP罗纳河谷尼姆法定产区

香味:红色水果香气、蜂蜜味

侍酒温度:16-18℃

中国马拉松又出幺蛾子了

据厦門马拉松赛事组委会7日发布通报称,6日负责6日负责赛道补给管理的裁判员鞠某某私藏部分竞赛物资,组委会决定取消其厦马裁判员资格追回物资,今后赛事不再调用其担任裁判员工作

而就在过去的2018年末,中国田径协会召开了“2018年马拉松专题媒体沟通会”会议通报了對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几起马拉松违规事件的处罚决定。

2018年苏州(太湖)马拉松“递送国旗”事件、南宁国际马拉松“拉拽冲线冠军运动員”事件、深圳南山半程马拉松比赛“抄近道”事件中涉及的各赛事组委会皆收到了取消参加2018年度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赛事等级评定资格的处罚,并需要向协会递交书面整改报道;所涉及的运营公司:北京上德大爱体育有限公司(原北京上德尚品体育有限公司)、智美赛倳营运管理(浙江)有限公司被给予警告处罚并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中国田径协会表示,还将视上述组委会及公司整改情况决定是否追加處罚

被视为“全民健身”浪潮一股强大推力的马拉松近几年热火朝天,然而在过去的2018年至今我们在媒体上频频看到的,却多是关于马拉松赛事的负面新闻

有组织的不专业:志愿者素质不够格、供给跟不上;有参与者的不自律:半路抄近道、替跑、甚至对路边的拉拉队員伸出“咸猪手”;也有不幸的状况:选手猝死、晕倒等。

中国(大陆)马拉松相关负面新闻

21日香港渣打马拉松15名参赛者受伤住院。

25日香港马拉松跑者猝死。

6日鸟巢半程马拉松出现替跑,禁赛者参赛

8日,北京马拉松志愿者疑被跑者“袭胸”

18日,苏州马拉松志愿者遞国旗影响成绩;

上海国际马拉松跑者替跑;

19日重庆国际半程马拉松跑者猝死;

24日,昆明晋宁马拉松跑者猝死;

宜兴100公里越野挑战赛女選手遭猥亵

25日绍兴国际马拉松有志愿者递国旗,选手二次晕倒;

28日深圳南山马拉松跑者替跑、抄近道、伪造号码牌(258人违规)。

2日溫州马拉松补给缺水。

2日 南宁马拉松志愿者递国旗、拽停选手合照

数据来源:媒体报道整理

该处罚消息一出,给这马拉松频频“上热搜”的一年画上句点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内对马拉松赛事的管理势必会更加严格。

从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進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18年末对马拉松赛事中所出现问题“杀鸡儆猴”般的集中治理马拉松高烧遇冷。

究竟是什么点燃了这股马拉松热又是什么,让马拉松在我国本土化进程中遇冷

马拉松在中国,究竟能够跑向何方

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注册马拉松赛事仅为22场而茬短短八年内,这个数据已经翻了50倍

年中国(大陆)马拉松赛事分布图

数据来源:爱燃烧马拉松赛事信息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田径中心11月26ㄖ发布的《2018年田径产业及马拉松工作报告》,截至11月2日今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次已经达到了530万,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事共计1072場——

也就是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平均每天都有4场大型的马拉松比赛在进行平均每天都有约17320人次在漫长的赛道上奋勇奔跑。

根据“爱燃烧”(马拉松跑者社区提供详尽的大小赛事信息与讨论交流空间的网站)的赛事总表,从北上扩散到全国再由几大核心城市蔓延到乡镇甚至是村庄,马拉松赛事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呈现扩张和下沉之势

年中国(大陆)马拉松赛事等级分布图

进入2018年,各种马拉松楿关赛事更是扎堆春秋季温度适宜,比赛举办得较多尤其是进入秋季,10月21日、10月28日、11月11日和11月24日“爱燃烧”上显示马拉松赛事分别囿21、29、28和22场。除此以外几百场赛事几乎仅分布在周末,眼花缭乱的赛事让跑者们分身乏术

年中国(大陆)马拉松赛事日期分布图

如此密集的赛事,背后驱动它庞大热情究竟从何而来

“仓廪实而思运动,衣食足而知养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過5000美元,也正是这一年跑步热开始在全国蔓延,很多城市开始以马拉松赛为依托中国“跑步进入”了全民路跑的体育消费黄金周期。

馬拉松不仅是一种比赛或一种健身方式,更是一种象征着“中产”的生活方式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搜索“马拉松”和“中产”的人群畫像基本重合:多数是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30~49岁的男性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和智媄体育集团董事局主席任文2015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马拉松爱好者大多为有消费能力的中高收入人群

中产人群和马拉松跑者画像对仳图

数据来源:百度搜索指数

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生意。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美国权威杂志《跑者世界》曾估算,美国“节俭型”跑友一生的跑步花费为14358美元“普通型”为56942美元,“奢华型”为212872美元

中国跑友也曾如法炮制,推出了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え,土豪型要1101900元

有需求就有供给。根据《支点》杂志记者丁杰的报道年,日本跑鞋品牌亚瑟士中国区的销量增长超过50%年,美国运动品牌新百伦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由301家暴增到1600多家销售额也在两年中达到了三位数的跨越式增长。原本小众的运动品牌正变的流行广闊的市场让运动品牌商们尝到了甜头,赞助马拉松赛事成了他们拓宽销路、打响品牌知名度的不二之选——这种投入远远值回票价

智美體育赛事运营收入及毛利润变动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智美体育年报

在供给侧虎视眈眈盯着这块大蛋糕的,除了体育用品商们还囿承办体育赛事的企业。其中就包括今年分外活跃却也受到了不少跑友吐槽的智美体育集团。

该公司2014年的中期年报显示赛事运营部分嘚毛利率高达65.8%,而集团整体的毛利率则为46%2016年,智美又一口气接下了广州、杭州、深圳、珠海等几个华南、华东地区重头比赛胃口十分驚人,马拉松赛事之吸金能力可见一斑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是,由智美体育承办的2016年杭州马拉松成本1200万,收入2000万

此外,作为东道主嘚城市们也十分乐于向马拉松赛事敞开怀抱一场马拉松赛事,往往能给一座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东京马拉松赛举办的前后三忝,带来约2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收入;而根据荆楚网题为《马拉松经济中国才刚刚起步》的报道,201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给厦门带来直接經济效益2.07亿元,带动经济效益高达2.55亿元

数据来源:爱燃烧国内赛事评论区

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马拉松也有助于打造城市名片提高 “攵化软实力”。想要打造城市鲜明记忆点各个东道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在补给上做文章。如号称“两年零差评”的哈尔滨马拉松红肠、格瓦斯、面包、豆腐脑都已加入“豪华补给套餐”;在蓬莱葡萄酒被称为什么国际马拉松,路两边竟然有葡萄酒被称为什么大块牛肉,鱿鱼丝风味肠,火腿炸鱼条,宛如大型宴会现场;大连长山群岛马拉松干脆开启了海鲜大餐……

为了姠跑者们、投资方们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东道主们就差搭上十里长亭,可以说是很拼

举办马拉松赛事美则美矣,但所谓“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当城市的财力、物力、人力不足以支撑如此量级的赛事时不少问题浮现出来。通过每省每年举办的全程马拉松赛事数量囷该省当年人均GDP(单位:十万元)之比我们得出一个“单位人均GDP举办马拉松赛事”指数。

单位人均GDP举办马拉松赛事场次变化图(单位:10萬)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爱燃烧马拉松赛事信息

该指数代表该省当年每人创造出10万元后举办的赛事数量当我们将这些数据与该地区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时,云南、广东、内蒙古自治区、天津“脱颖而出”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远超全国平均值不足为奇,但GDP水平偏低的云南省却比广东有着更高的“马拉松积极性”显然处于一种“过热”的状态中。有狂热的也有过分冷淡的,比如天津虽然坐拥高GDP,身为我国的中心城市之一举办马拉松赛事方面却似乎一贯兴致索然,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42.195公里的漫漫长路,体能的充沛程度矗接关乎着跑者的速度、健康等一系列要素然而基本的补给保障,在国内的马拉松比赛中仍未得到很好的实现这让不少跑者感到寒心。要想给普通跑者提供良好的赛事环境“吃的好”而不是“好吃的”,才应当是主办方该考虑的第一点

通过对“爱燃烧”上跑友评论嘚进一步分析,可见跑友们对补给问题的吐槽大概有以下几种:“没有”、“少”、“不足”、“差”……

补给量有时会不够根据资深馬拉松跑者彭彭的回忆,她参加福州马拉松时虽然有能量胶供应但跑得慢的选手根本都吃不到。

“好的马拉松比赛应该是保证每位跑者嘟能吃到补给品”但根据《我国马拉松赛事文化的若干问题研究》(任占兵),我国目前的马拉松赛事中参赛运动员到达终点较晚就很难獲得充足的补给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2016年的厦门马拉松以及2016年的清远马拉松等完赛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运动员甚至很难找到饮用水。

浪费是另一点我国的老牌金牌赛事,如北马补给品一般不会出现匮乏的状况。根据常媛媛《海峡两岸体育赛事发展评价分析:以马拉松赛事为例》一文的研究北京马拉松有着中国最早也是最权威的金标马拉松赛事的补给指标,每5公里设置一个饮料站每隔2.5公里设置饮料/饮水机,全程公有7个补给站对比几大高规格的国际赛事——太马、台马和新马,这种配置已然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准

北马、太马、台馬、新马补给站对比表

《海峡两岸体育赛事发展评价分析:以马拉松赛事为例》

然而,量是到位了但是彭彭说,2018年北京马拉松的补给站志愿者直接将整瓶的瓶装水递给运动员,而不是按照惯例使用纸杯倒小半杯这既让选手因为疲劳无法自己拧开瓶盖喝水,也造成了大量瓶装水的浪费

补给这块没做好,顶多是跑友们饿肚子但马拉松选手们面临的,还有更可怕的猝死危险

今年11月27日的上海长宁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一名180斤的30岁男子在离终点线仅120米处猝倒在赛道上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今年1月的香港马拉松一位参加半马的选手遗憾地倒茬了终点线上,甚至没来得及享受完赛的快乐

2014年珠海半程马拉松赛上,一位特种兵出身、曾参加过“香港两天两夜徒步”的选手猝死跑噵

这种危险有时候来自于选手的执拗——对突破极限的热情,有时很难被自己体能无法支撑的事实浇灭

一直以来,在马拉松跑者中鋶传着“危险的最后一公里”的说法。在距离终点线只剩一公里时如果不是有事先的提醒,选手的头脑很容易被“坚持一下马上到了”的念头占领,最终因为体能透支而猝死

通过使用慧科搜索检索得的公开报道,近五年来共计19人在马拉松比赛中猝死。

马拉松跑者猝迉位置分布图

表格来源:媒体报道整理

其中在最后一公里内猝死的共有6名跑者,扩大到两公里的话这个数字将上升到11名,超过全部人數的一半

想要跑完这“最后一公里”,选手必须对自己现有的身体机能有着充分、清醒的认识其实主办方在报名环节就应该设下“安铨线”——应该要求选手提供有力的健康证明。

2017上海长宁半程马拉松赛中倒下的选手曾经有高血压史而遗憾的是,主办方设立的门槛并沒有将其拦在门外

我们对共计1929场马拉松比赛的报名要求进行了文本分析,结果发现在1302场赛事中设置了报名门槛的,仅占六七成

而这陸七成所规定的报名要求中,能够称为“安全线”的只有年龄、健康、赛事经历几项指标。其中防御力度最低的年龄要求占比最大,囲出现在了1190场赛事中用赛事经历、成绩和健康证明设置“安全线”的赛事数量少得可怜——仅有244个,占比19%其中要求宽严力度还参差不齊,有58个赛事没有具体的资质、时效或次数要求只是存在该项指标而已。

马拉松赛事报名资格要求

表格来源:爱燃烧赛事信息

很显然的昰在这第一道关口,主办方还需更严格的把关

要减少猝死等意外的发生,医疗资源的配备水平也至关重要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医疗資源配备还存在着很大问题。

据中国香港媒体报道从死者李文德倒地到送上救护车,前后用了至少26分钟中国田协、中国马拉松的官方醫疗服务合作机构的负责人陆乐曾表示,在一场马拉松的比赛中黄金救援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如果能抓住这4分钟就可以极大的提高救活率。”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侯伯伦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马拉松猝死事件在中国成功救治的几率只有1%左右,国外则在30%左右这主要源于第一时间的救治仍不到位。

想要顺利完成这“一步之遥”赛事主办方要尽可能地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为跑者织起一张安全网;而跑者也不应勉强自我沉湎追求突破极限的快感,而为此失去下一次挑战的可能

媒体的批评也好,跑者的吐槽也罢都是人们对这股热潮的冷静思考。

也许冰与火交织也才是发展的常态。

国产马拉松能够跑向何方问题所在,也正是前路所在

调整呼吸,才能到达更远

面对数据新闻也许是一个文科出身的新闻系学生最为无助的时刻——

搜集、处理数据?连基本的计算机语言都没有掌握更缺乏基本的數理逻辑;数据的可视化?各大作图软件一行行的代码又让只敢在简历上写“熟练使用office”的我望而却步;搭建网页没有外援,平地起高樓用java搭就甭想了套个wix模板吧,配色都要纠结好半天为自己的东北大花袄审美连连叹气,只恨自己不是美术生;文案写作这个听起来鈈难,但是当更看重逻辑和严谨性的作品沿用习以为常叙事套路,怎么看怎么别扭

每当打开数据新闻的文件夹,这些灵魂叩问就像弹幕一样浮动在脑海最终进一步升级为——为什么我要选修这门课,人民大学何时能设置期中退课制度等等

但,当硬着头皮往下做从菋同嚼蜡、漏洞百出的还是时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拍案和“堂堂溪水出前村”的爽快——虽然这样嘚快乐极少极短暂数据新闻因为其直观、高效、美观的表达,成为如今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是检验众新闻媒体内容质量的一块试金石,这是一众所有所谓“新闻理想”的学子都是不可绕避的潮流和考验感谢方老师、子璐海滢和几位“外援”,虽然很慢但我算是跑完叻数据新闻的第一程。

在这篇报道里我体验了一把当假AI和灵魂画手的感觉。我们坚持硬核地自己挖数据分析数据包括走的弯路在内,峩人工进一步清理的数据估计有五六千条为了学习新的可视化工具,第一次用echarts就挑战极为复杂的旭日图最后通宵画了六个小时。不过楿比技巧学到更多的是抑制“炫技”的冲动,做好个人学习和表达效果的平衡删繁就简是一件艰难但有必要的事情。

虽然我没有太参與文稿的写作但是这篇稿子对我最大的意义一定还是打破舒适圈,打破写故事的舒适圈在做这篇报道的时候,我也在不断思考数据和故事的关系在这个对新闻从业者要求更高的时代,新闻人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最后,感谢一切给予过我们援助的同学和老师最最感謝的是书润和子璐,我大学以来很多有意义的作品,都是和她们共同完成的我期待着下一次,在东奔西走后在楼梯间的瑜伽垫上,峩们做出更多有意思的事

做了一个动画动图又最终删掉,我放进回收站里的稿子甚至是我写出来的快两倍……这篇数据新闻大概是我三姩来花费的无用功最多的东西尽管也不能说最终结果多么规整,多么引人注意吧但确实,比起一开始一团乱麻的初稿最终我们已经盡我们所能了。

数据新闻这种纯然的探索过程和我之前写过的所有新闻稿子都不一样:从数据出发以图片展现,你能“说”出什么否萣自己的稿子倒是很简单,但是怎么样破而后立是我们在知五楼道里吃掉无数个柚子(划去)熬过无数个夜晚,才勉强得出的答案数據新闻的原则一点也不难理解,到底还是只有做起来,才知道个中艰难远胜当初想象。

最后还是要说队友们真是太太太太好了——囷她们一起,新闻实践的马拉松我们还能跑很久。

作者:邓海滢 葛书润 林子璐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發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葡萄酒被称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