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学研究生学校排名的进展和成绩,尤其是一些经典的研究,并进行评论。

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
复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学研究 姓名:廖圣清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传播学 指导教师:张国良
摘要传播学的弓i进和发葳,对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和传攥实践,郡产生 了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对于国际大众传播学的最新发展了解十分不足。本文采 用定量研究和定髋研究辐结合的方法,考察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大众传播 学研究,力求较为系统、深入地揭示其总体研究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提出初 步看法:馘弥补我们对这方蘧研究静不跫。 本文选取国际大众传播学界置本核心期刊,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研究者、 磷究主题、研究方法、磷究豹亭圭会环境等方面,较为全瑟缝勾赣了90年代西方 大众传播举研究的总体状况,并搦示了其中八个羹要特点:l、犬众传播举既是 一个独立举辩,叉爱一个蓬要臻究矮壤:2、磋究爨翔深入、研究难度增颜:3、 研究队伍发生较大变化;4、研究领域有了新的交化,但仍以传统盘流研究为主; 5、磅究方法多样像,衽会精学臻究方法受到懿翔疆究、谂释骚究嚣撬战;6、大 众传播学的研究中心基本形成,但麒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特儇尚不够鲜明: 7、礴究受爨社会辍葫袁戳;s、欧、美磅究魏差舅蓣然黉最。 本文还以大众传播学的传统蠼论框架汪w模式为分析架构,较为深入地阐 努了五拿磷究领域魏薪发浸。 关键调:粥箨婕 分类母:G206 大众传攘学磷宠簧豢渠遴蠹霉受众效果G210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y have produc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Mainland i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as well as practice.However,it iS stil】quite deficient jnourknowledge about the up.to-dateand reviews Western research on mass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Maybe it carl bring out the state of Wester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s a whole and explore its developing trends in future more systematically and profoundly,which perhaps Can compensate our shortage in this aspect to some extent.development of intemational mass communication.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mS thesis chooses five intemationalobjectsand mainlyusescoreiournals in mass C01TUmUmcationasitsresearchanalysis method.It outlines the state of Western research in mass communication from all aspects such as researchers. research theme.research method.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surrounding researchcontentetc.It has found eight points through thorough study,thoseareas follows:an1.MasS cOmlTIUnication iSThe teams of researchers havenot onlyanindependent SUbject but alsoimportantbefbrc:3.research field;2,The 1 990s’research iS moreprofoundand dimcultthanchangedgreatly;4,The fields of research have alsoarechanged compared with before.but the traditional mainstream studiesstil】predominant;5,Researching methods are inclined to multiforIIl,critical study and annotating research are challenging to social science methods;6.The research centersconununication have come into being Off the whole.but the characteristics in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 are not sharp-out;7,Fund supports are stillof maSs 1imitedtOresearch;8,The difierence betweenEuropean research and Americanresearch iS still obvious. Besides,this paper also deeply expounds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five fields of maSs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 oftradifional frame in communication theory.Key words:The 1990s;Mass communication;Research;Communicator;。‘Channel;Content;Audience;EffectTypeNo.:G206G2102 第一章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接迸孛嚣传播学发震戆璇实需赘绪论(1)、中国传播学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并产生广泛影响 宣1978年委式弓|逡疆来,蒋搔学在牵嚣大麓获得长避进步‘。t996馨,薪闻 学由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传播学成为 与叛超学并藏静二缀学秘,叁藏获褥了安隽立令豹禳羹,获两递入全瑟发震蠢毫赣 时期。1998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阑人民大学新闻举院设立传播学博士点。 2000年,蓬家教蠢帮奁复量大学竣立了强家级传播学重点磅究蒸缝(复量大学 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001年传播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簧攮学戆;l避嚣发袋,对薮麓搀撵熬理论研究窝教鬻鼓及赞媒实黢,都产生 了一定影响和显鬻作用2。现在,中国传播学正面临发展的大好良机,“新闻传播 攀在孛嚣瓣凌暹,邑经与主要发达国家‘接孰7,耀达到了蘩瘊求骞熬、瞧是当 前中国高等院校系统中所能争取剿的最高学科地位。"3如何迸一步推动中国传播 学健康、快速越发震,成为一个极其理论意义积蜜舔意义熬重要漾题。 (2)、对国辨传播学的新情况、新发展了解不够,这将影响中国传播学的继续发展实际上,中因大陆传播学的发展问题,一直为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者密切关 淀,著时褥弓}发热烈探讨。在已张开的数次全国传播学磺讨会上,就黄撰学的发 展问题,许多学者备抒己见、热烈讨论4。2001年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召开的主要 鼹的,裁在于“承前启韪,继往舞来,戴划中慝传搔学科的建设秘发展方向”5。 然而,这戆热烈的讨论话驻却相对集中,始终聚焦在传播学的“本士化”阀题上。 啜然,对于是否髂要“本士化”、如何实现“本土化”等闯题,研究者没寅达成 究全一致的看法,但是,从中越发激起了研究者强烈髓剖新意识,他们都希望在 圜际传播学研究中,中冒能够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秘力量。研究者因此更加能够科 学、客蕊瓣看待巾冒传播学研究奄匿际转播学研究之间静紧密关系,愈憝感觉到 对国外传播学研究了解不足,特别是对其最新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够。介缨1990 笨代静转播学新理论,掌握最新清况,“这方面几乎还没霄入在敲,90年代入家 都在谈新问题,丽我们还在嚼人家七八十年代的求谣不也太落后了吗?如果这些 工作都没锻,在逐远低予入家学术求平酌情况下,怒么畿谈跟主人家翡莎俊。怎么能够搞出比人家高的系甄呢?”6毽j鞋:,我嚣j选取“1990年代豹西方传播学研究”,襻为本论文静考察对象, 分析阑外传攒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情况,试图概括最近十年传播学的研究状况、以 求从烂体上把握传掇学的发展趋势,弥李b强裁我们对此了解蛉不足,为中国传援 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从而推进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发展。 2、追踪国际传搔学界的前沿课题、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需要 半个多墩纪以来,传播学从诞生地美国邂渐向髓界各地传播开采。作为一门 深深植根于人类传援现象中的交叉学科,传攒学天然具有跨学辩的特征并日越凸 显。当今国际传播学羿的研究兴趣和学术视野,几乎延伸到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磷。自50华代以来,西方佟播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方方面谣的清谶,但是,诚 如美国学者遮莉娅(J.W.Delia)所言,西方传播学从来依赖单一的知识来源,也轶采统一过。7还有学者明确指密“传播科学尚楚予‘前范斌阶段…。8为此,擞到1980年代初,西方举者仍热烈地建构着传攒研究模式。但怒, 丹越斯t麦囊尔(Denis Mcquail)帮新文?溢德尔(Sven Windahl)两位学者已经认识 到“模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完整、过分简单以及含有浆些未被阐明的假设等缺陷,适穗鼍:一切褥嚣和一仞分辑藤次豹狡蔑无疑跫不存在静”。’80年代以来,欧洲的一烘学者热衷于对媒介问题作大范围内的群体研究。 1986年,奁麓名学鬟卡艳?傣霪(Karen Siune)麓领警下,“歉浏媒分研究群”对 欧洲变迁的媒介环境作了一系列研究。 t994攀,麦奎容豹《大众传播理论导谂》第三版瑟毽辩,臻究攘式戆憋怒 已淡化,开始以人文拦义研究方法和科学主义研究方法为横线,以媒介和社会为缀辜鸯,恕转攘磅究锈割袋爨奔―文织论、媒分一唯臻论、毒主会一文镬:论鞋及疑会 一嚏物论四个不同的面向:把西方传播研究带到了出“媒介、文化和社会”构成戆“场”,璧瑗出传援磅究熬“拯域蛙”。m 当前,在学科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研究对象越来越庞杂、细分化的同时, 国髹媸援学券越来越注意扶总傣上撬理、综食已有磷究残暴¨。兵傍遮谨,是要有以下两种墩向:、(1)、黻世纪交替为鬓枧,回鬏、总结、爱愚20世纪浆传撵学碜}究状凝。 饼如,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1997颦秋季号,以“媒介历史”为专题, 从备秘楚度撼述了媒分露年发展史:日本《穴众健攘研究》攀年列涟续在t997 (总50期)、1998年(总53期)推出以“现代大众传播理论的关键词”、“现代 大众黄援理谂的晨秀”为主耀蛇专爨,较为套蘧她潮蹶7传播学的历史变迁n与 此间时,有数学者试图整合务种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将它们看作鬣相具有逻辑 关系匏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建构总体理论框架。例如,彼褥靳的《作为~个 领域的传播学理论》就是如j毙。克瑞奇的《传播观念的历史》,剐依托于久诞而4 广爨款人文社会科学营黎,以历史燕线索寒综会不同学科毒关人类铸攒瓣磺究成 果。还肖的学者的研究思路与当前经济、政治领域的全球化趋势相契合,试图在 全珐化攫野孛掺避传播学磺究。捌如,攫尔尼主编的《会球薪趣传播学》就极鼹 代表性。它希望建构一种超越国界的理论框架,广泛涉及全球传播哲学、全球媒 介钵制比较、垒球象翔与信息产品的制作和流通、全球灏闻与储息自由、全球传 播伦理、全球广告与公蒸关系簿诸多方面。 (2)、传播学中的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分歧或者说区别依 然存在,但彼此不能相容的排斥倾向已经明显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取长{}短的意愿。在缎验学派的太本赣――美国,批判学派的声音也网趋响亮。伯乖I等学者出版的《激终的权力:再议媒介的婚种理论》,对《媒介的四种瑗论》展开 批评,呼吁摆脱冷战思维、两极恩维的束缚,成为一个引起广泛燕注的实例。1997 年,劳特莉奇(Routledge)kB版公司在稔教和纽约两建推出的《瀚际媒介磷究:批 判性考察》(International MediaResearch:ACriti calsurvey)一书,这是蒺国学辫约翰?科纳(John Corner)、罗杰?蘑尔弗新通(Roger Silverstone)箱苏穰兰学者帮力普?施莱辛格(Philip Schlesinge0邀请欧美著名传播学学者对媒介研究的进展作墨的权威往译述。讨论静主题集中在三个方蚕:ll美鹣欧湃媒禽研究状况宠较, 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媒介研究与媒介政策。这次研究无论程广度和深度上都 是空前静。欧荧诱缝传撵学赛熬反愚、接运窝整合,嚣豢促迸了拖羲学派与经骚学派的融合。上述两释彀淘的磷究是富鸯探索意义,餐迄今瓷来完结,诲多努力滏藩初步 尝试。因此,本研究也希望准确把握国际传播学界的最新动向,紧密追踪国际传 撵学爨瓣这一辑突蓑沿,莠努力在串鬣传撵学弊与嚣繇传援学努之阀,搭建一个 基础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最终推进中阐传播学的新发展。.二、研究的现状1、善蠹掰究,(1)、关乎传播攀新理论、新发展的译著情况 懿藏酝述,传播学籀{莓在巾国大骚发展熬瓣嚣,一麓为中强大珐钱攘学研究 者所关注。这当中自然包括对传播学在其诞生地、大本营美国以及其窀地方的发 曩馕熬戆了释。逸麦,传攫学是“泊浆品”,转播学鬻传约翻译分绍王作,对予 中国火陆传播学的发展至为萤螫。虽然传播学的“本士化”与“国际俄”仍是争 论未翳瓣闫题,但是,要憩炎我所用,必先对矮有全藤、深亥4的了解釉把握。 然而,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译著的出版工棒最得极为薄弱。 囊表(一)可知,从1981刘2000年,二十年间,中国大陆翻译出版的传播 学著作总共不足60(59)本,平均每年不到3本。我们可以进一步归纳将其分 为三个阶段:(1)、1981.1989年,出版了13本:(2)、1990.1998年,出版了19 本:(3)、1999―2000年,出版了27本。具体地来看,1989年出版了6本,出现 了一次高峰,但是,随后出版的数目下滑,1993、1995、】996三年竟然未出版 一本译著,直到1999年出版了7本,时隔十年才再次出现新的高峰,并随后呈 上扬态势。这似乎说明传播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最近两年才有所加强。 表(一):1981-2000年中国大陆出版的传播学译著数目年份198l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翻译出版 著作数目1O11200263【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l翻译出版著作数目44O2OO24720(本表根据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辑录的《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制作)从1980年代出版的传播学译著来看,虽然数量有限,但是毕竟处于刚刚开 始接触传播学的早期阶段,当时研究者更多的是需要对传播学有些概貌性的认 识,以求从整体上把握传播学。由此观之,那时中国大陆对传播学新情况的把握 还可算作比较及时的。旺。1985年以前虽然只翻译出版了五本著作,但其中三本 著作,即施拉姆、波特合著的《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译为宣伟伯)撰写的《传 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以及赛弗林、坦卡德台著的《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 应用》,都是荧国当时有代表性的传播学教材。读者从中能够较为系统地了解(大 众)传播学的主要内容。这三本著作对于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知识普及作用。1980年代末期(1989年)出版的几本译著都具有类似的较高 的理论价值。麦奎尔、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以模式的形式简明而 深入地介绍了大众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情况,是一本具有学术史特征的重 要理论读物。德弗勒、丹尼斯合著的《大众传播通论》是又一本较有代表性的大 众传播学教程。阿特体尔撰写的《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 则是传播学中兴起的批判学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另外,竹内郁郎撰写的《大众 传播社会学》、巴特勒撰写的《媒介社会学》,则提供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 试图揭示媒介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 与19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选题上, 似乎都没有太多突破。数量上,1990.1999年,共出版了26本,是1980年代的 两倍。但是,1990年代的出版主要集中在后期的1998、1999年;1990―1997年 出版了15本,与1981―1989年出版的13本,相近;只是1998、1999年分别出 版了4本和7本。更重要的是来,我们要看选题上是否有重要变化,1990年代 出版的多数译著的主题为新媒介技术,还有少数的人际传播、文化传播等方砸的 译著:关于传播理论的主要著作则仅有三本:1990年出版的德弗勒、鲍尔一洛基 奇合著的《大众传播学诸论》,1991年出版的切特罗姆撰写的《传播媒介与美国 人的思想》,以及1999年出版的小约翰撰写的《传播理论》。《传播媒介与美国人 的思想》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美国人的传播思想,但研究时间截止到1960年代。《大众传播学诸论》和《传播理论》,是两本较有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学教材,但对1990年代最新的研究成果整理不够。 本世纪之初,中国大陆传播学理论研究形成又一次高潮。西方传播学理论的 翻译介绍工作也在积极展开,近两年传播学译著的出版变的红火起来”。继华夏 出版社推出《高校经典教材译丛?传播学》后,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当代 学术棱镜译丛?媒介文化系列》,其中包括《麦克卢汉精粹》、尼古拉斯?阿伯克 龙比的《电视与社会》、马克?波斯特的《第二媒介时代》等著作。商务印书馆 的《文化与传播译丛》也推出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等。这些传播 学论著译介的特点是,题材涉及领域比较广泛,并力求以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为主。但是,这项工作毕竟刚刚开始,在选题方面仍有待改进,如选取教材较多、经典论著较少;况且翻译出版论著的数璧还是有限的。这样,就难以在短时间里 展示出传播学研究新进展的整体情况。而且,对传播学研究的发展,特别是最新 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的译著还没有出现。与此较为接近的只有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一书。该书“比较全面地对20世纪中叶以来本领域内的各相关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关于媒介文化的理论及核心观念,进行了细致精深的梳理和表述,并对各学派内 的研究视点进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别树一帜的观点,而且不乏深中肯綮之见, 这对我们知晓西方的媒介文化理论研究是极有裨益的。””但是,本书是根据塞 奇出版公司1995年版译出的,它至多反映了1990年代初期的某些研究状况。而 且,正如作者本人在中译本序言中所强调的“在此表述的诸种思想传统,大多吸 取于(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若干不同社会的交互作用, 而且混合地表征了各种学术交流的情况。””因此,该书主要地介绍了欧洲各国 的研究情况,“这对于全面研究媒介文化理论显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也不 可能对以欧洲与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阵营的研究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传播学研究 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2年3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殷晓蓉翻译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作者EM罗杰斯通过几年的档案研究,以及对人类传播学先驱 者的采访,追述了构成人类传播学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事件。本书表明:传播研究 富有意义地影响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这是对多年来的传播学研究的一种突出的、有重点的综合。该书从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著作谈起,但结束于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作为美国大学最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对国外传播学论著的译介工作的不足,这必然制约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者对 国外最新研究情况的了解和把握。 (2)、关于传播学新理论、新发展的论著情况论文方面,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学》(1990一2002年),本文检索了关于传播学新理论、新发展情况的论文。结果发现,此类论文数量有 限。这反映出中国大陆传播学界对传播学新理论、新情况了解确实不足。但是, 从中还是能看到研究者对传播学新理论、新发展的关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有的学者通过参与国际传播学研究组织的研讨会,从中了解和把握传播学的最新发展情况。例如,1996年张咏华发表的《挑战、机遇、希望:国外传播学界新动态一瞥》,作者从国际传播学会1995年度年会看到国外传播学界的传 播新技术研究热。还有1997年张国良发表的《新媒介研究的主流化和实证化: 从日本大众传播学会’96秋季研讨会看当前研究动向》、1999年黄旦的《领域、关系、学科――全美传播学会(NCA)第84次年会印象和启事》、1999年陆晔、潇湘发表的《传播学的多元视角与多维框架――’99年国际传播学会第49届年会述评》等。 二是对新理论的介绍和应运。1990年代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主要介绍了三 种传统学派的新理论:媒介依赖论、第三者效果、框架理论。例如,张咏华的《一 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陶鹤山撰写的《第三 人效应理论:传播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赵玉兰等人的《浅谈信息传播的第三者 效果》,清华大学课题组撰写的《新闻构架与国家利益:中美媒体关于中国驻南 使馆被炸和学生示威报道的比较研究》等。此时,中国大陆传播学者对批判学派 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增多。例如,张颐武的《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金元浦的《文 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等。 三是对传播理论新发展的把握。例如,郭中实的《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 影响深远吗?》,殷晓蓉的《当代美国发展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动向》,黄瑚、李俊 的《“议题融合论”:传播理论的一个新假设》等。 西怒对传播学研究的综合分析。这类研究多为分析菜个理论或某个研究领 域,鲜有从宏观上透视传播学整体研究。例如,王怡红的《认识嚣方“媒介权力” 研究的历史与方法》,单波、李楠的《大众传播与文化:丹尼斯麦奎尔的“传播――文化”观评述》,张洪忠的《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等。从宏观上分析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有:陈卫星的《西方当代传播学术思想的回 颥与震螫》、石义彬、荜波的《比较与整合:西方媒奔理论的新动向》和《20氆 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西方当代传播学术思想的回顾与展塑》回顾 了传播学的三个基露i{流派以及t960年代以来静五个新学派,并探讨了传播学究 竟应该研究传播什么?《比较与整合:两方媒介理论的新动向》评析了前述《国 际媒奔研究:魏判性考察》一{孳;;£及欧美学者在这次合传研究中所进行的学术对 话。《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回顾并反思了20世纪西方新闻与 大众揍撩理论豹发展瑟史,谈为扶理论表述酶“场域挂”来看,它有着自由主义 话语、社会进步与实用主义话语和文化批判话语的背景。同时,它在总体上又是 顺羞毅酒自由豹逻辑嚣发展斡,这静逻辑又进一步分为政治竣逻辑、京场的逻辑 缄经济的逻辑、文化教育的逻辑。可是,《国际媒介研究;批判性考察》以个案 的形式,试匿揭示出接播学磅究的可能发展方向,《西方当代铸播学术思想戆西 颇与展望》和《20世纪磷方新闻岛大众传播理论概观》,都主要集中于分析1990 年代以前的发震情况。因此,它们没有反映出传播学当下的酝究状况。 著作方面,燕于传播学新理论、新发展的情况的著作鲜见,生要集中在传播 学教材的编撰上。最赣出版的(1999年)煞庆光撰写的《传播学教程》专门辟 有《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一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 发展以及传播学的主要学派。但是,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依据豹是美国传播学者 EM罗杰斯1986年出版的《传播技术》而写成的,没有反映出传播学的最新发 展情况。段浇蓉的博士论文《战后美阑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则是这方面的刨新之作。该书研究和{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 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侧重点慧占据主器地位的经验主义学派的演变过程和线索,并使之不断和其对立面――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相关思想形成比较。该书试图通过对几个主要方面和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揭示战后美国传播学理论发 展的一般脉络,比较和分析经验主义与批判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冲突、矛盾、各自 的理论得失,以及在菜臻问题土的融合趋势,阐明有关理论和闯鼷本身的生成、 进展、演变及其对于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该书立足于分析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 之闻的关系,对两大学派最新的具体研究成果探讨不够。9 从发表的论著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关于传播学新理论、新发展的研究有限, 急需开展相关研究。2、国际研究传播学从美国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之后,获得快速发展。整个学科不断推陈 出新,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 的迅速堀起,并欲与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分庭抗礼,使得整个传播学界顿时热 闹非凡。在此背景下,传播学的发展问题越发引人关注。从1980年代初至今,有过三次较大影响的探讨。 第一次讨论是传播学界的一份重要期刊 《传播季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在1983年以《领域中发酵的新思潮》(FERMENTFIELD)为专题,探讨传播典范在最近一二十年之间的争议问题。IN THE罗森艾(ROSENGREN,1983)的观点在当时比较有影响。他认为,有关传 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事实上可以分为几个不同层面来看,一个是国际性的争议,例如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学者,各有其不同典范观点,彼此争议不休:另外一个是政治性的争议,由于批判学派、自由的改革学派和维护现状 的保守主义者之间,各有极不能相容的观点,彼此相互较劲。美国作为大众传播 理论的发展重镇,过去数十年来所积累的传播研究经验,呈现了大众传播理论发 展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轨迹。相对地,欧洲的法兰克福学派或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则都是以宏观的整体社会为思考脉络。罗森艾(P(OSENGREN)因此说:“最会问尖锐、挑战性问题的,却无法提出实证答案来;而能够提出实证研究结果 的,倒是无法问对问题”。所以,这两大思想学派的纷争是永无歇止的。这种学术纷争为何产生,这些纷争的目的何在?学者多借用啥贝马斯的观点加以阐释。哈贝马斯认为,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他认为实证 科学属于技术的兴趣,而历史诠释科学属于实践的兴趣,而批判科学则是属于解 放的兴趣。据此,拉扎斯费尔德所提的行政研究就是为了掌权者服务的,而批判 研究才是为没有权力者的利益服务.其实,不仅传播研究具有学术纷争,大部分 社会科学也都发生这种现象。而且这些纷争的产生,也常常与其时代背景有关, 因为社会科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帮助人们挣脱迷乱的困境。第二次讨论是在1985年,在夏威夷举行的全球传播年会(INnjRNATl0NALCOMMUNICATl0N ASSOCIATION),特地以《终结争论:典范的对话》为研讨会主题,邀请了罗森艾(ROSENG砒烈)、霍尔(HALL)、吉登斯(GIDDENS)、克里本多夫(KRIPPENDORFF)和奎格(CRAIG)五人分别发表有关传播理论 典范的论文,并安排十五场的典范对话研讨,同时邀集了二十五位知名的传播学10 者,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评论。这次年会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最近一二十年传播学界之间有关典范的争议问 题,尝试面对这些缺乏共同标准的观点,提供对话的机会,并且试图获得某种程度的共识。事后,并将这些论文和评论观点,加以整理以《传播的再思考》为主题,并以《典范议题》和《范例》为副题,分为两册出版。 罗森艾认为,就典范这个字眼严格地说,人文及社会科学根本没有所谓的典 范,只是代表不同学派和不同研究传统的学者,为了政治性、社会性或知识性的 问题,而有所争议。 霍尔就表明不愿使用“典范”这个字眼,而宁愿使用“争论”这个字眼,因 为他认为大家在争议典范时,未必真正以典范的角度在思考,而“争论”这个字 眼,不论是理论或经验研究者,都与特定的工作领域的概念具有特定的关系,而 所谓争论就是因为彼此所拥有的观点不同所致。 而多年来,批判理论与实证论者两大阵营之间的争议,其实是把问题简化了; 也有人把这些争议简化为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二分化分法。 其实,库恩自己就强调,自然科学之所以不容许有不同的典范存在,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具有无法共容的标准,此种无法共容的问题才是典范无法共存的根本 问题所在。在自然科学或其相关次领域里,任何一个时期只容许有一个典范的存在,否则就会出现典范危机,甚至造成典范革命;但是在人文或社会科学领域里, 同时拥有几个不同典范,倒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所以瑞哲就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 典范的科学。 为了跳脱批判主义与实证主义之间这种过于简化的二元论争,布瑞尔和摩根 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种不同学派,提出社会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的本质两 个维度的思考架构,而组织成了四个向度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罗森艾最早于 1983年引介了他们两人的典范分类理念,后来又普遍推介此一分类观点,成为传播学者纷纷引述的观点。从布瑞尔和摩根所提的社会学派别的分类图,可以获知功能主义学派乃是 “主导的典范”,而其它的人文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派的社会学,则相对就 是属于“异议的典范”。 传播研究数十年来,几乎都是以结构功能论或功能论为唯一的典范标准,在 研究方法上则是以讲求因果法则关系的置化逻辑实证为主轴。所以,才有所谓传 播效果研究的主流,以致被批评传播研究视野太过狭隘。其它的理论典范,不论 符号互动论、现象学、批判理论等,都鲜少被提及,其中有关传播政治经济学和 文化研究,则是最近才兴起的盛事。所以,质性研究或者批判式/生态式研究取 向的题材,也是随着晚近文化研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起才被重视。 第三次讨论是《传播季刊》(JOURNALOFCOMMUNICATION)在1 993年出版以《领域的未来》(FUTUREOFCOMMUNICATION)为题的两卷本专集。第一卷的主题有:“传播研究的学科现状”、“新方向、新议程”、“连接传播学者和公共政策”。第二卷的主题包括:“受众和体制”、“重新思考批判的传统”、“研 究有用的历史”和“学术战争”。为使该次研讨更具组织性,编辑提供五个研究 议题,希望讨论者聚焦于研究领域的现状和问题。这些议题是:理论多元主义的 接受、社会相关研究的现状、传播研究学科地位的缺失、意识形态和方法的差异导致的领域的持续分化、媒介效果问题。 从1983年出版的《传播季刊》的专集《发酵的园地》,人文主义与批判主义思潮在传播学界引起争议,甚至引发传播研究者身份认同的正当性危机。到1993 年同一期刊又以《领域的未来》为题展望传播学的发展,已经可以看出理论整合 的契机出现,学者之间也能回到传播发展起源时融合多领域的包容精神,对待不同假定的理论。我们从这些争论中还可以看到,此前关于传播理论的发展阶段,最简单的划 分方法,是依据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的媒介效果,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 岭。但是,从年代来划分传播研究的发展轨迹,通常不仅流于主观,而且也无法 确定理论形成的渊源和发展趋势。基于对社会科学典范的了解,和对大众传播典 范发展的基本认同,对整个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会有一个更加全盘性 的把握。因此,在探究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脉络时,如何去划分年代的阶段,似 乎并不重要,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以及 转折的整个脉络。1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 所谓典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看。广义来看,它是一个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的全貌:狭义地看,典范是被这一群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作为解迷 (PUZZLE.SOLVING)所依据的一部分,也就是这群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 所采用的主要范例,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简单地说,其实所谓典范,无非 就是思想、论述、实践与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传播就是日常生活的实践,传播 研究典范就反映在,从这些实践的文本论述中,探讨受众与媒介文本之间的科技、 组织、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基础的关系。 与传统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相反,库恩认为,虽然科学是由个人进行研究 的,但它本质上是集团的产物。他指出:“科学的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团体的 共同财产,否则它什么也不是。””因此,库恩特别强调科学丰土群在科学认识和 科学活动中的熏要作用:科学社群是连接个别科学家与整体社会经济结构的桥梁 与枢纽,科学社群的活幼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科举 的本质特征。库恩强调“科学的生存与发展,端赖于科学社群静基本特征。”” 墨顿运用缕构功能理论探讨了科学社群的逡作方式。他认为,科学社群通常 会透过报酬、沟通以及仲裁等系统来规范科学社群内的成员,丽学术期谢始终在 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有许多以实证方式来研究科学社群的方法陆续被 提出,其中最为重要的,较为成熬的研究方法则是“书列涮量法”。“书于《瓣量法” 作为~种测量指标,用来分析啭刊中的作者、参考文献以及文本内容等。要了解 学者的研究兴趣、关注焦点,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检索其专业麓剥上所发表的 论文:而要总结一段时期学术研究的发展概况,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对奎星学术期 稳进行内容分析。 本研究主鹱从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的互动角度,力图较为念面、深入地考察、 分析传播学的瑰袄,并瓣其傲出辩学的评绱,力求从总体上把握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方向。2、研究的主要闯鼹 不论典范为何、不论研究方法为何,必须把握的熏点是社会科学的三个基本 菝心:本体论、谖识论翻露的论。奉体论是讲“骚究什么”(WhatResearch),认 识论是讲“如何研究”(HowResearch),目的论是讲“为什么要这样研究”(Why Research)。如果缝把握住这三个基本核心,那么裁髓够溺察传播理论以及其它社 会科学理论的来龙去脉与意旨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研究久员构成撼况鲤薅2 我们将了解研究人员的基本构成;其所在院系、职称、研究兴趣等情况,(2)、研究主题以及研究镁域重心是什么? 我们将采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作为分析框架。考察研究主题的构成,并进一步分辑研究领域蛉墼心是番发生变化? (3)、研究方法是否量化研究和质亿研究泾满分明?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邂然不同,由此简单区分为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是否两种研究方法互相排斥? (4)、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如何2“传播学作为交叉学科,与其它学科关系紧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传播 学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自身是否已经成熟,是否仍强烈地依赖其他学科的研 究养料,传播学对予其它学科的影响和贡献如俺? (5)、备研究领域有什么新发展?。 我们将采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作为分析框架,评析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 有何新避袋? (6)、社会对传播学研究的资助情况如何? 从传撩研究获得资勃魏清嚣,了解懿黧研究获褥了资渤,嬲骜举位提供了资 助,分析传播研究与社会滞求之间的关系。 3、磷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并用。本文将主骤采用 支黻努褫、离察分褥帮雩|诞》爨三耱研究方法。 我们将通过文献分析方法,了解1990年代传播学的蹙体发展概貌。 我稻将选取溪际簧撵学赛麴嚣奉孩?§麓司褡必主要考察对象。这疆零蘩嚣是: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传播学学刊Communication》)、JournalismandMassandQuarterly(《瑟嚣鸯大众传撵季嚣》)、Journal of BroadcastE如c打.0"把Media(《广播电视与电子媒介学刊》)和Publ晒Opinion Quarterly(《舆论季司》)、EuropeanJournalofCommunication(《欧淡黄擐学学列》)。前面四本分别是由International 鸳称lCA>、AssociationforCommunicationAssociation(阉际传播学会,and MassEducati挑in JournalismCommunication(毅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EJMC)、Broadcast Educator Association(广播电视教 蠹学会,BEA)嬲AmericanAssoei嚣娃OnforPublicOpinionResearch(美国舆论研 究学会,AAPOR)等四浆设在美国的国际性学会所出版的官方硝物。总部设在欧溯鹣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Research(IAMCR,国际大众传播学会),在规模岛影响上接近上述学会,但其至今没有窝方刊物。我们 选用《欧溯传播学学刊》,固为它是敢洲地区有影魄豹~本期刊。这五本期刊均 号称面向垒球、没有地区偏向,采用匿名审稿制、其投稿采用率程5.20%之间, 鼹著低予其他嚣名审稿期刊豹采用率。 我们将采用内容分祈的方法辩上述瓣请1992年、1995年和1998年三年(分 别代表1990年代早期、中期和届期三个阶段)的研究论义的内容摘要进行分析。 本研究采厢普查(鄄检索和分析所有期的所有论文)雨嚣抽样。按通常静做法, 书评、短讯、读蒲来信等非研究论文均不计入。内容分擀的分析单元为文章。所 测煮的变煮包括侔者构成、研究麓惩、研究方法、是否获褥资韵、资动荜证等。同时,我们还将采用引证分析的方法,考察传播学期刊与其落学科期刊之间 确互车|用论文的情况,分析传播举与其稳学科之阕的关系。14 。参阅廖垫清,(20年来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回顾),《新闻大学》,1998年.冬季号;廖圣清, (20氆纪90年代中国大陆转播学研究),《复量大学学报:哲柱隘》,2003年,鳙1期。 2参阅李良荣、李晓林(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插学),《新闻大学》,1998年,秋攀号:吴 廷俊,《糖摇学静静凡与中鞫薪闻教育模式彀革>,《耨翔大学》,2002筇,春季号;疆安 番,(传播学的普及与中国新闻改革),《新闻界》,1998年,第6期。 3强国受,《蔌楚黉精学擎辩翦沿调磷报告》,转{l tl瘗燕清,(20整纪90年代串蠢夫陆簧 播学研究),《复且大学学撤:哲社版》,2003年,第1期。4瘗圣溥,《关于孛器簧捶学发震阔鼷熬思考》,《孛重赞攘学:爱愿与魏黪――善藩孛誉铸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5蘑圣清。《覆自鬣器、驻务审国、继缝牙来、擎截一滚一誊藩巾藿簧攒擎论坛综述》,《裁闻大学》.2002年,春季号。6建军、怒耘、韩运荣,《对转攘学磺窕懿几点辑究――谚每国戡辩院耩翅与黄撵攀臻究室 走任陈力丹),《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舨。7J.G.DY,0eli a:Ce0mmgceunicati0rlR8esearcla:AH iarlt0rI k0nC。冀.B C0rr&S。}毛,C htf fe.ee(e d.)H Be v e rd b0fmm,L18rliaionScien cl yH i l 1s,C A:Sg8e。1987,P P.2 0~9 9, i g:e。8参见R.T.CD i Ke s crC0mmuDe fni icati0nasaP br eractical0PliItIarnvn,B+?Gr0ssrg,L.,0 D is,aefue.13.&WstUei iica,E.t(e d.)Pn:V088d i gmssle0geeinC0mill1'1aie.01.1:IU eBvr1yH i 1 l¥,C A:Sag1 9 8 9。P P.9 7~1 2 2.9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漱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5年,4疆。 ”石义彬、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撮理论攒观》, “张嗣蠢,《新闻镣播学学秘麓溢诱骈报告>。 ”参阅邵螭仁,《传播学专藉、译著要目》珏刘鹅,《在实践茇篪孛寻求理论餐蓊――2001年簧箨镄撬理论掰究熬煮自雾逮》,《薪耀记者》“王文斌,译后记.《认识妯I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粥馆。2001年5月版”慰壳变蒂文森,《认谖爨奔文纯――社会理论与大众豌摇》,第3页,16王文斌,译后记,《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5月版”T.S.浑憨(1980),《餐学萆螽静续鞫》,上海辩技技零出叛聿圭”T.s.库恩1980年《科学革命的结构》15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 附录:邵培仁,《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1981多种声音~个世界198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第二编译室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传播媒介的垄断1984【美]巴格迪坎著林珊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 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3传播学概论19851984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 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8[美】宣伟伯著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余也鲁译述1985(美1赛弗林、 坦卡德著陈韵昭译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美】穆迪著b卫等译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美】萨姆瓦著 北京: 三联书店 陈南等译1985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 跨文化传通198919881988大众传播模式论 大众传播通论 人际沟通论【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著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德弗勒【英】丹尼斯著 北京:华夏出版社 【美】库什曼、卡恩著 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祝建华、武伟译1989颜建军等译1989米晓亮译1989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 北京:华夏出版社 大众传播社会学 媒介社会学1990[美】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1989f日】竹内郁郎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荚】巴特勒著张国良译1989赵伯英、盂春译198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 【美】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t990 大众传播学诸论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徐江敏等译 日常接触:社会学交往方面的两个问题 【美】戈夫曼著 北京:华夏出版杜1990199016 1991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文化的传播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 非语言交流1992【美】罗洛夫著王江龙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l斯密斯等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周骏章译1991【美】切特罗姆著 黄静生、黄艾禾译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美】巴克著盂小平译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朱进东等译 【美】泰勒著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美】罗滨逊著马啸、王斌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新华社新闻所译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人际传播新论跨文化理解 世界交流报告(上下册)199219921992人的延伸:媒介通论1993 1994曲日拿大】麦克鲁汉著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杜何道宽译1992信息崇拜 世界交流报告1995[美】罗斯扎克著苗华健等译1994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19971994信息高速公路透视 大众传播法概要1998【美】迈克尔?沙利文等程时端等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美】巴顿?卡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 [加拿大】弗兰克-凯尔奇著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沈泽华等译19971997信息媒体革命1998未来日记:未来十年因特网对我们的影响 辽宁教育出版社 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 进入传播业1999+[加拿大】威廉姆森著.傅凯琳等译1 998[美】摩尔著,王克迪、冯鹏志译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杜 【美】秀兰?诺蓝哈著黄宝玉等译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法】洛特非?马赫兹著师淑云等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998世界传播概览:媒体与新技术的挑战199917 传播璎论 文纯帝国主义(美】,j、约翰著陈德明、叶辉译北京:中困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j汤葬森著 ;骛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牡娜 删 哟未来会妇何:催息新世爨展望 【荧】避克尔?德圈佐摄羲周量患泽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 [美】唐?泰普斯科特著陈晓开、裳世佩译 大连:拳趣黠经文学出叛享±辩 蛳螂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嵩遮公路f茨】威廉?J-米切尔著范海燕、胡泳译 北京:兰联书店 关整杰等译 跨文化传疆学:东方静搅角 【美】变蒂夫?莫膝森编逡jb京:中豳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f日】挂敬一著潮雪雁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传疆壤论:起源、方法与瘟耀【美l赛攥接、逛卡薅著豁镶之等泽 北京:华嚣出版社 大汇流:整台媒介、馨讯与传播【美】鲍德?温等蕊 托京:华夏出敝黩 组织传播 【美】凯瑟林?米勒著袁军蒋译 ≤£京:华麓出版聿±姗 删 嬲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 【薨】菲德勒藉碉安香译 jb京:华夏出版社菇患空滔f英】毒嚣索著羔寅逶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慧,胡正荥等译传播政治经济学 大众媒介概论魏京:华夏毒蔽较【美]雪莉-贝尔吉著,赵劲松译 大连:零北财经丈学出版挫 张苏笛译 黄亵兰等译世界新闻多梭镶:变纯中的国际传媒 【荧】臧廉?咯森著 北京:凝华出版社簧疆研究方法:攘瘫与舞搴季来潦 【朝糕燹专?鸯宾等薯 北京:华夏出版社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夔】邋克尔?睾格尔特熙著刘燕南等译 毪象:华夏氆簸柱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划利群译 IE寒:华夏出叛牲揪 舢 姗 揪 粼 ㈣ 姗 粼2000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荑】丹尼新?K?拇盟著陈德蝇等 译 200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范静哗译 【麴骂竞?渡簸特蓑 第=窳奔薅鼗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麦克饕汉糖粹2000【mB】埃里竞?麦克羲汉、弗兰克?素格忿编 南京:南京丈学出敝社何遵宽译200018 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套语境【美]马克?波斯特著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范静哗译2000信息鬣翼lj:瓣络经济韵策略指导}美j卡尔?受皮罗、 晗尔?瓦羹安著强帆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媒体伦理攀:案铡岛道德论撼【美】夷摹l摄德?G?克里擐蒂安等蔫张晓瓣等译 jt柬:华蔓出版社 数位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竞争策略 文化与交流 【美】埃文?旋瓦获藩 j£家:垒鼗藩理窭敝往 郫凡等译20002000陈难平译2000[英】埃德蒙?利奇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壮2000窜 第二章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1900.1990年)传播作为人类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 同时,传播研究也与之相伴而生,并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对传播技巧、传播思 想的总结和探讨,对传播媒介技术的研制和改进1。但是,作为--N学科,传播 学的出现却是极为晚近的事情,而且难以界定其形成的确切时间,一般认为是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然而,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传播学却获得了蓬勃发展,相继成为诸多国家的--I'q显学。当前,伴随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与此紧密相关的传播学,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重视,并由此进入其发展的新时期。 “除非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否则我们将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了确切把握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先做一番简要的回顾与总结。1980年代以来,关于传播学发展的研究开始增多。这些研究力求通过准确 划分传播学的发展阶段,揭示出传播学研究的阶段性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传 播学研究的态势。但是,这些研究往往都面怖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关于研究的分 期经常是重复的。这主要因为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来源的多样化导致整个 学科发展的复杂化。众所周知,传播学最早诞生在美国,随后向世界各国传播开来,并得到迅速发展。美国也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大本营。因此,对美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尤其 是其早期的发展情况的考察,对于了解和把握传播学的发展,至为重要。 从美国传播学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正是新闻学和修辞学两个学科,把传播 研究整合纳入到自身内部,最终促成了传播学学科的诞生。传播学也因此形成了 两种研究模式,即一个是由修辞学发展而来,对世界所持的观点主要是人文科学 的观点,主要开展人际传播研究:另一个是从新闻学发展而来,对世界所持的观 点主要是社会科学的观点,主要开展大众传播研究。而且,它们相应地组织了自 己的研究协会NCA(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和ICA(INTERNATIONALC0埘I肘ICATION ASSOCIATION),’各自拥有数以千计的成员。1970年代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的堀起,日益挑战以美国为 代表的传统学派的主导地位。传播学研究由此变得更加多元、繁荣。1980年代, 整个国际传播学界热烈讨论传播学的发展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从修辞学与传播研究、新闻学与传播研究、批判学派与传播 研究以及关于传播学发展问题的讨论等四个方面,力图较为准确地揭示1990年 代以前传播学的发展历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传 播学的研究中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1990年代以前的传播学研究状况。一、传播学的发展历程(一)、修辞学与传播研究演讲教学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RHETORIC。20世纪初,RHETORIC已被定位为属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课程,演讲学教师因此往往是英语系的教员。他们讲 授口头表达艺术,但经常被从事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所轻视。因为学术界往往 认为“演讲术”派传授的只是空洞的、没有本质的“化装技巧”。为改变这种状 况,师生们都希望把口头表达艺术当作学术来探讨,而不是当成江湖技艺来学习。 为了获得学术自尊,同时为自己建立学术领域,1914年,一部分演讲教师希望与“演讲术”派以及英文教师划清界限,脱离NATIONALTEACHER OF COUNCIL OFFORENGLISH,组织了演讲教师学会(ASSOCIATIONACADEMIC TEACHERS OF PUBLIC SPEAKING),此会即NCA的前身。这个学会强调对演讲作“科学化”研究。1915年,该会发行的第一本学术刊物问世,即QUARTERLYJOURNAL OF SPEECHEDUCATION(后于1928年 SPEECH而该名为随学会更名为NATIONAL ASSOCIATIONOF TEACHERS OFQUARTRLY JOURNAL OFSPEECH)。该刊物第一期明确表示,学会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会员“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讨论某些问题的真实答案”。然而,此时对 于“科学化”研究的强调,对于许多演讲的专业人士来说,他们似乎更多的是考 虑如何在大学中赢得学术的自尊,而不是去发现关于口头表达效果的规则。除了 关于演讲障碍方面的特别研究,例如口吃,“科学化”研究的观点直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才对这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稍后,演讲学与其他口头表达学科结合,形成包容性极大的SPEECH领域。 因此,许多人认为,肤浅的演讲教学不可能成为一个学术领域,必须从更广阔的 学术背景去阐释这门学科。1917年,学会通过决议,建议将原来五花八门的系名,例如PUBLICSPEAKING,ORATORY,CIRAL CUTURE,SCIENCE AND ARTOF EXPRESSION,ORALENGLISH,统一正名为“SPEECH”。到1935年,超过200家的美国大学和学院设立了独立的演讲学系。 1920年代中期,就有人试图将RETORIC与英文写作分家。1925年,HERBERTWICHELNSD强调将修辞批评作为这个领域的合适的理论工作。他认为,分析公众演讲“不是考虑它的表演,也不是它的美;而是与效果相关,要把 演讲看作是对特定受众的传播活动。”因此,它的任务是“分析和欣赏演讲者把 思想传达给听者的方法。”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新亚里斯多德的演讲批评方法占据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绝大多数演讲学教师是在人文学科进行教学,对于他们来说,修辞是--I'q艺术, 应用定量方法研究公众演讲似乎是愚笨的和陈腐的。至于对广播、电影和电视作 修辞分析更是不予考虑,因为这些媒介主要是作为娱乐的方式,其重要性远不及 正式的政治演讲和公众对问题的讨论。 1930年代开始,RHETORIC方面的古典文献才被看作是这个领域的基石。 由于缺乏教材,演讲学者开始从心理学引进理论。这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一是 心理学的研究比较“科学化”,二是心理学中的许多研究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 例如听众心理的研究。慢慢地,该领域就出现了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之争,或者说是RHETORIC与COMMI NICATION之争。 1934年,该学会的第二种学术期刊,SPEECH MONOGRAPHS问世。这主 要有两个原因:一是QUARTERLYJOURNAL OFSPEECH的篇幅有限,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二是SPEECH MONOGRAPHS开始刊登应用实验方法 开展的研究论文,这同时象征着科学研究与人文研究分庭抗礼的时代来临。该期刊于1976年改名为COMMUNICATION MONOGRAPHS,至今仍以刊登量化实证研究论文为主。 随后,社会科学在传播观念上的发展,给原先偏重表达艺术的SPEECH领 域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新的观念和实验 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融入社会科学知识而发展出来的新的RHETOR/C理论, 逐渐取代了传统的RHETORIC观点。传统的SPEECH研究与新传播观念的最大 差异,就在于后者强调传播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而前者认为传播是“单 向说服”。这种传播的“过程”观念,是SPEcHASSOcIATIONOFAMERICAN (SAA),改名为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CA)前夕,会 员讨论其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时的中心议题。 从R}丑玎ORJC发展为SPEECH COMMUNICATION是大势所趋。但是,到 底该走RHETORIC还是COMMUNICATION路线,这个领域内部始终争吵不休。 这些争论曾被形容为人文与科学之争,或传统学术与实证研究之争。传统人文研 究指RFIETORIC,而实证研究则是COMMUNIcATION。 渐渐地,.RHETORIC与COMMUNICATION的争吵渐趋和缓,RHETORIC被当成COMMUNICATION研究方法中的一种,而非与cO硼协n岍cATION对抗的另一领域 。SPEECH吸收社会科学的研究而逐渐迈向广义的 COMMUNICATION,其结果是将SPEECH放在COMMUNICATION的大框架下 讨论,并使得SPEECH COMMUNICATION研究领域更加宽广而且符合实际。 1970年,当SPEECH学者从强调“讯息制作”和“发送讯息者技巧”的传播观念,演进到强调“发收讯息双方意义匹配”的传播观念时,SAA易名为SCA。 SAA改名为SCA,名称中的“传播”是策略地显示科学取向主导这个领域。1960年代初期,教授演讲的系科在他们的名称中很少冠有“传播”,1970年代中期,教授演讲的系科在他们的名称中则很少不冠有“传播”。从1960年代开始,演讲研究从关注公众演讲转到集中在人际传播上。 演讲学和传播学的整合,在1980年代之后,因社会的变迁而达到空前的发 展。研究的内涵和方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和多元。原来的SPEECH系由 于吸收了传播研究而对本身加以调整。“SPEECH”已渐渐不能代表这个领域内 许多人的研究、教学兴趣。这时,许多学者认为,在COMMUNICATION课程前面冠上“SPEECH”实属多余,因为两者已无法清楚划出界限。从1970年代开始,出现拔除“SPEECH”字眼的浪潮,并延续至今。1997 年初,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更名为COMMUNICATl0N ASSOCIATION。NATIONAL(二)、新闻学与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对美国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美国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可以简要地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第一个阶段,大约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此时的新闻业基本上是 一种师徒相传的行业。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正规的新闻教育越来越 多地进入了高等教育学校。这类课程当时常常属于英文系或者由英文系的课程发 展而成,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并通常由曾经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人来讲授。但是, 这些课程和教师,在学术界没有什么地位,也得不到同行的承认。 在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研究人员主要是曾经做过新闻工作的人,研究的内 容主要是报刊史、新闻工作者的生平和对他们所办刊物的描述。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新闻教育课程已有了相当坚实 的基础,新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思想得到大力宏扬。30年代初,威廉G布 莱尔主张新闻学应归入社会科学的行列而不是人文科学。他的这种思想对许多大 学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研究人员主要有:哈罗德拉斯韦尔、列昂纳德杜伯、罗伯特帕克、 保罗拉扎斯费尔德和卡尔霍夫兰。他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或政治学 的思想方法。 第四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1950年明尼苏达大学首先设立新 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博士学位为起点,其他高等学府也开始授予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博士学位。这个阶段的研究人员一般是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学者。他们采用行为科学的 研究方法,并且更多地从新闻学或大众传播学的观点出发来探讨问题。 由上可知,美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经历了以下转变:由以描述性的历史 研究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以行为科学研究为主,再发展到目前以传播研究为 主体。其研究和教育人员的特征和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面,我们将具体地分析这一领域的变化,揭示出新闻学(系)是如何整合 传播研究,并促成传播学的诞生。 1、1920年代,随着传播业的发展,传播研究也开始萌芽。 作为巨大的社会过程的组成部分,媒介体制对社会、对日常生活形态、国家 文化的形成产生广泛的影响。 传播学最初的研究动因,“是检验并提高宣传、广告、教育、公共关系和人 际关系等领域的传播效率与效果,是出于公众对报刊的政治影响的关心和对广 播、电影的社会后果的关注”。3西方人以这样的思考方式开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 制度化行程;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平稳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成功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此后的二十年(1920一1940年)中,传播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传播和政治有关的问题:(2)、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3)、传播的社 会心理分析:(4)、传播和教育的关系;(5)、商业化的传播研究。4 1927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他运用系统的 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集中分析了战争期间的宣传及其策略,强调了大众政治传播 对于形成国家意识的影响,开启了科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问题的先河。 20年代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此书汇集了这 位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新闻事业的社会效果和新闻本质的许多真知灼见。他的种种 见解为许多现代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特别是有关“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奠定 了基础。 30年代与40年代期间,一些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社会效果问题感兴趣 的社会学家,开始涉足大众传播的研究领域。保罗拉扎斯费尔德研究了大众传播 对人们的态度、观念和行为的短期效果,尤其是总统竞选期间的效果。库尔特勒 温考察了小群体环境中人际影响和传播的问题。卡尔霍夫兰研究了传播讯息的特 性与受众态度和观念之间的关系。许多关于传播的社会影响的研究产生了大众传 播效果的研究,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1930年代中期,研究者采用行为科学的取向,研究劝服性讯息对受众的效果。他们的研究是基于理论的,他们寻求客观――不让他们个人价值影响结论; 间时将传播接受鞠效果藏在复杂的中介条件下遗彳亍考察。修辞学忽硌了娱乐媒 介,但是许多社鼷领导和家长希塑知道是否电影、广播和电视这热新技术已经或 逆对jL童产生受褥影蘸。海j篼焉帮展静嘏愚基金会研究,考察了电影jc于,L童的柱 会心理影响。 1940年代|三l蓊,震予传播磷究豹萃翅期。大部分鸯关传播戆研究,凡乎蒸 隶属于传统的科系。在这期间,并没有所谓的“传播研究”或“大众传播”等用 谣静存奁。 2、1940年以后,传播研究进入发艘的巩固期。 这霹麓,“传播磅究”等名词遗瑗。卡容霍夫兰帮镰罗按藐毅费零德瘊领导的两大学术集团,主控了这期间的传播学的研究方向。霍必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发磅究态度改交;控蔻蘩赞客德献桂会学恁废研究大众传播秘社会缝织之瓣抟关 紧;并进而拓展了国际传播研究的领域。他们给传播研究奠立了艇础:(1)、传 攘聚究是丈众黄疆媒套斡疆变;(2)、馁宠转播磷突静方法是享±会辩学磅突方法; (3)、对待传播研究是绝对的美阑研究传统;(4)、认定传播研究的核心足传播 谖惠影响受众豹避程。5 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美国商业广播业吸引听众的需要和当时对战争期 阅塞传磷宠鲍需簧,决定了这一孵期传撩研究的宠囱。”鄹时,鼹滚滚弦蛇“大众社会”理论也促进了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这种理论认为,在一个城市化和工业让的毒土会里,人们之阍螅社会联系弱化了,个人皆被“原予化”了,势任凭大 众传播媒介来摆布。 二战以后,人{f1重磁思考人的权利釉价值。农薪闻传擐领域,人们义鼹新审 视新闻自由,以j玩使媒介负起社会责任。30年代到50年代期闯,对传播者的研 究比较集巾,报纸读者研究曩益鼹及。6 1943年,由芝加哥大学校妖罗伯特M蛤钦斯主持韵新闻自淑委员会成立, 研究和搽讨美国新闻自由豹前景。委员会予1947年出版了《自由丽负责的新闻攀韭》一书和后来6个专项研究。这一耋失研究熙对在资本主义被会条彳擎下新闻融由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委员会围绕这一问题对政府、新闻界、社会公 众,提磁了许多螽有深远影响的建议。.威尔伯施拉姆认为,从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研究的熏流分为三个方 褥:(1)、麸“较会历史”豹角发研究薪闻变帮藕辑生警,这类研究更强调工堑 化、城市化和科技等这姥更本质的社会因索的影响;(2)、新闻攀业与社会关系 的研究,包括薪蠲哲学分辑,大众传播法研究,媒介所有校臻究,致海每薪蠢彝 荧系研究,新闻媒介在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等;(3)、 将新阏:箨作为传播税梅鹣研究羁对其转撩过程鹣研究。’- 上述研究主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来源获 得有关传播事业的各种数据;随着各大学研究中心的发展,现场调查的机会越来 越多;定量研究方法愈加成熟;基金会和各种机构对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的资助 有所增加:以及新闻学院逐渐由注重英语的学院转变为注重应用社会科学的学 院,这些新闻学院越来越重视大众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此时,定量的社会科学研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据《新闻季刊》编辑 雷蒙德内克森说,尽管到30年代初,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相当普及,直到1948年,该杂志刊登的文章大多数是“人文式的非定量的”。81947年,施拉姆在ILLINOIS设立了传播研究中心,随后于1955年在 STANFORD设立传播研究中心。 1950年,一群传播学者创建了ICA作为基于科学的专业组织,与基于人文 的SAA,相对抗。 在30年代到50年代期间,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许多 研究领域尚无人耕耘,特别是历史性研究,它在很大程度上还仅限于“渐进式” 的解释和以“伟人”为线索。在新闻与社会的研究领域,很少有人涉及经济、新 闻自由、社会责任和新闻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另外,几乎没有人研究大众传播 机构的运转问题,如各种组织和社会机构对新闻工作者的种种约束,在判断新闻 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价值观和行业准爨Ⅱ所发挥的作用,新闻工作者的培训;他们的 职业态度;以及对他们从事新闻工作的经济收入和其他形式报酬等问题的研究, 还无人闯律。9 1959年,在其论文《传播研究的现状》中,贝雷尔森宣称“传播学研究, 正处于枯萎状况”,由此引发了传播学历史上有关传播学研究自身的第一次大讨 论。10他指出传播学研究已从三个方面出现颓相:第一,开创传播学研究的四位 先驱已经或芷脱离该领域。与此同时,具有新的能产生怎样影响的学术创见的后 继者没有产生;第二,向新的研究课题的扩展已显然减缓,甚至停滞了:第三, 一些所谓的新的研究,事实上只是在重复四位伟大先驱在多年前已涉足过,并且 已对之失望的东西。 1960年,克拉珀出版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了集中探讨人们接触大众 传播后,在短期内个人态度和看法变化情况的研究,得出了“有限效果”的结论。 传播效果研究从万能媒介论到效果有限论,一度引发了学科存续的危机。 因此,50年代和60年代传播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社会调查方法的广泛 应用,另一方面是对传播研究产生了种种困惑。 从传播学的发展来看,“在1959年,贝雷尔森正确地感受到发生了一个变化, 他把这视之为传播学研究的枯萎。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那个阶段不是传播学研究的 终结,而是传播学中一个时代的结束。””即研究人员新旧交替的转折。 3、1965年以后,传播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 从传播研究的巩固期到建立起--l'q独立学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把传 播研究整合纳入到新闻学和演讲学两个领域。1965年之后,为了职业与大学教 育的需求,新闻系与演讲系联手整合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此前的研究完全依赖 社会科学方法,忽略了其他领域,而且造成了与教育之间脱节的现象。 传播科学的研究注入新闻学领域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冲突。因为,传统上, 新闻学以基础教育的职业训练和质化的研究为主,传播学则以量化为主。但是, 两个学科相互渗透之后基本能和平共存。这在l 960年代之后的教科书质化、量 化、职业化、和学术化等主题均匀讨论可以看出来。 1960年代,电视的普及、社会的骚乱,不由地使人们将两者自然联系在一 起,并激励研究者考察分析电视这一新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在随后的20多年, 出现了数百例涉及电视对美国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其中绝大多数集中研究电视、 特别是暴力的电视节目,对儿童的短期效果问题。 同时,政府对传播研究的资助数额有了较大提高。例如,约翰逊总统于1968 年任命科纳尔委员会调查报纸和电视报道在社会政治骚乱中的影响。政府资助研 究电视广告节目对儿童潜在的危害,并将其列为医务总监有关电视和社会行为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7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开始了“向强有力的大众媒介概念的复归”时期。 议题设置和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继提出。 (三)、批判学派与传播研究 美国最初的大众传播研究,秉承美国社会科学的实用主义传统,努力解决实 际社会问题,最大程度地维护现有制度的稳定,不考虑制度本身是否公正,也就 不会从根本上对社会进行批判和反思。 以效果研究为主流的西方尤其是美国传播研究,大都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刺激一反应”模式,假定传媒一旦发出刺激信号,受众必定会在态度或行为上 有所反应。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并测量受众反应。 经验主义对传播研究的垄断地位,宜到60年代后期才得以解体。 60年代媒体在政治动乱年代所扮演的“政治”角色引起许多争议。如政治 传播学者布鲁勒(JaYB lum 1er)所指出的,当时的社会危机也引发了媒介危机,许多社会群体认为媒体扭曲了他们的本质。“另一些人则为媒介的霸权和专制而深感忧虑,1970年代末,出现了有关“大众传播研究”的适切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的排 他主义特点,引发了建立新范式的可能性,并且鼓励批判的声音的响起。这样, 一种富于创造性、具有潜在助益的批判性反思氛围形成了。 传播学界在重新思考社会科学的意义当中,开始怀疑过去解决问题所惯用的 行政性研究是否对问题确实加以中肯的探讨,所探讨的问题答案是否有普遍的效 用。这些反恩促成了学术界重新定义传播问题,也改变了研究的策略与方向。这 样产生出一种新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这种知识关注文化的性质,赋予个人权力,强调注意力工业化的后果,用汉斯一马格鲁斯?爱森伯格(Hans--MagnusEnzensberger)的话来说,它揭示了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 化批判。 批判研究,起于60年代后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鼎瘫。1960年代术期以 及1t)70年代初期,随着美国在越战的失败,图势电越了变化,于是给荚潮+‘个 反省的机会。欧洲的批判学派逐渐地在羹豳获得立足点。新闻与传播研究也从社 会批判的新角度出发,开始探求以往很少碰到的问题:媒介为谁所有?准制作媒 介讯息?这样的媒介有什么目的?他们开始发现媒介实际上是大社会系统F的 一个予系统,媒介社会又出许多分支体系组合成媒介系统结构。蹦此,他们开始 注意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对媒介的运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播研究再也难以囿于单一的实证主义、专业化思维,再也不能过分地集中 于传播媒介的“效果”,再也无法有意无意地回避大众传播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 问题,忽略对大众媒介与整个社会历史变革之间关系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间 的关系进行宏观的研究。 批判学派有德国的注兰克福学派、英国的文化学派和政冶经济学派、法圈的编构主义和符号学、地中海沿岸学派等等,但是界线划分得并不十分清耐蛙。在其主要发源地英国,批判传播研究在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展开。…‘个是成立于l 964年的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b')当代文化研究中心f Centrcfor Contemporat3 Cultural (LeicesterStudies);另一个是成立于1966年的莱斯特大学for Mass CommunicationUniversity)大众传播研究中心(CentreResearch)。前者确立了英国的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传统,强调文 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后者以社会学为其学科基础.对传播媒体进行全i面 深入的批判研究。这两个中心先后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理论骨干的离任两 逐步衰落。但是,它们早期和鼎盛时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阁的 批判传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战后的富裕西方社会里,原来赤裸裸的政治经济关系,越来越蒙上…层色 彩斑斓的“文化’’面纱。学界和思想界对文化领域的兴趣渐渐超过了对政治经济 领域的关注。文化研究便成了热门。结构主义、符号学)、解释论等都相继流行, 并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工具,I传媒政治经济学则提出煎新回到破文化遮掩了的政浓经济关系中.去清醒地把握迅猫发塍中的传播媒体及其社会影嘲。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在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把 传统学派,肯定现状,对传播者的问题,对媒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问题,也 就本能地避而不谈,对大众传播在意识形态上的功能,对大众媒介与异化现实的 关系,更是讳莫如深。传统学派,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经验性问题上,研究重 心自然也就向媒介如何传播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个方向倾斜,所采用的研究 方法带有量化与实证的“科学”色彩。 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相反,以否定现状为出发点,首先关心的是“谁”在 传播,谁在“控制”传播,“为什么”而传播等大问题,把传播现象同广阔的社 会、历史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在分析立论中带有更多哲学思辩的色彩。如 凯?米勒所说:“对批判学派的学者而言,再没有比权力更重要的概念了。权力控制及支配等问题是所有批判理论――不论是有关经济的、社会的还是传播的理 论――的中-tL,。””由I:可知,批判性传播研究提供了爿:同的传播研究的观点和问题。如聚说主流传播研究偏熏从传播的汛息和印证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层面的改燮效果,那么批判性研究则大异其趣。批判性传播研究往藿经媒介与繁体社会结构之问的关系以及意谚{形态效果的运作和机制:随着批判研究向纵深发展,在抟播与媒介研究话语的转变过程中,其任务将 是双重的,一方碰在揭示幺奥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意识形念特性时,明确存在 于其客观论述中的矛盾和负面的东西:另…方面,将有关传播与媒介的理论与具体的F1常经验结台起来进行思考,这两项任务都要求积极参与,主张提供社会与 政治的保证,为解放事业创造必要的条件。这项解放筝业通过揭示当代的文化实 践、话语和表现特征.来引导传播与媒介的转变。作为对变革的拥护,参与常常}i:}现在…个特定的历史与结构框架内,这种框架存助予形塑新兴的批判传播研究话语。15】980年代,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对立情绪依然很大,门户成见依然很深。但开始出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趋势或苗头。比如,传统学派已意识到自己的研究视野过于狭窄、问题过予琐碎,而开始向更综台、更概括的方向努力。卡茨 七十年代末就提出媒介效果随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变化面变化的观点。在传统学 派控制的国际传播学会中,又增设“传播哲学”作为第九个研究部门。一些传统 学者如EM罗杰斯也有意识地推动两派学说的交融。1980年代后期.这个领域 开始寻找理解其自身历史的新方法,并且遭遇到对其传统范式的挑战时,重新聚 焦于传播研究的“批判观”变得非常流行。 (四)、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问题的讨论50年代咀来,鹾方学者就大致形成了对欧美媒介研究风格的『K分,即在既定政饿考爨内评估媒介系统功能的行政研究与把媒介露于政治怀疑与批判框架|}?的批判研究。 经验主义媒介研究者将自己置于现行的体制之中.总体上接受它的价值和翻 标,并为最佳效果的发挥和改良做出论证和分析。批判学派主要研究大众媒介的 内容及其控制对0二整个社会的影响.在传播学发展史中,有关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 左右,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宗师阿多诺和“行政管理研究”的创始人 拉扎斯菲尔德。它是传播学研究中经验的方法和人文的方法的首次交锋,暴露了 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并对传播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以来,经验 主义方法和批判学派方法的冲突就未曾中断过,范围波及欧洲、北美和传播学的一些后发国家,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的意义,由于阿多诺的亲身介入,美国的经验主 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才有了真正的对立面,有了一种外在的推动力,促使它对自 己的研究方法进行思考和修正。批判学派开始直接参与美国的大众文化论战,为 当时蓬勃展开的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研究,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提供更加 深刻的分析,因而不仅能够影响以后几十年美国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成为活跃 于当代欧美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批判的传播学派的最早理论肇始者。16实际上,从30年代丌始,美国批判学派就与经验主义纠缠在一起了,1941 年,拉扎斯嚣尔德写下了《评行政的和批判的传播研究》一文,提议在“美国传播研究”名下,应该囊括的不仅是他自己的“行政的传播研究”,而且还应有批 判的理论,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在60年代评价说,美国批判学派“人数虽少”. “却很有权威。’“ 传播研究自1970年代起,开始向人文领域大量取经:包括政治经济学派、 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传播学术研究从此进入一个多元典范的时代。1983年,《JOURNALOFCOMh缸腻ICA=rIaN》专集《发酵中的领域》的出版,传播学术研究显现一番新气象。 一般认为,将这两种学派对立起来的说法,开始于1977年英国批判学派学 者J.柯瑞(Curran)的著作《大众传播与社会》(mass con'盥unieafion 学派共同探讨的局面。 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和前提,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andsociety)。1985年在夏威夷召开的国际传播年会,以“典范对话”为主题,首次形成两大30 下,这样的立场和前提都是不能融合、不能取代的。经验主义集中研究微观的、 有问题导向的课题:批判学派着眼于体制层面,从政治与经济的角度解释传播与 媒介等社会现象。这一立足点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决定 了它们之间在方法论方面相互攻击的基调。 但是,前提和立场的本质性分歧并非意味着方法上就不能借鉴和融合。英国 不少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方 法: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吸收了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批判 学派的许多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在学术上相应地补充了经验主义传播学的一些 缺陷。这使得经验主义传播学,不知不觉地借鉴了批判学派不少的研究视角和研 究方法。 1970年代以来,研究者更加努力的整合传播学科。 1973年,一群传播学者聚集纽约,讨论传播学的现状及未来。讨论会上的 文章后来编成一本书出版,两位主编在文章中指出:“也许最高特色的事是如此 多的传播研究的确失去了方向:它既无益于基础理论,又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帮 助。一方面。研究者看起来似乎正绕着--,b块理论‘孤岛’打转转:另一方顽, 他们从不同的焦度,在所有方向瞎碰乱撞,描述传播过程中大量的而又毫无关联 方方面面。”“在主要的研究范围里有一些重复,其中很多也谗可以追溯到拉斯韦 尔的把传播视为谁,说了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有什么效果的研究”。研 讨者希望在研究模式上有大的转变。从过去的偏于传播过程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 会背景,以彻底解决传播学研究角度过于偏狭的毛病。” 1980年代以降,受到人文思潮的牵引,传播学界再一次引发学科正当性的 认同危机,此一争议从过去的方法论的争辩,演进到理论的责难。 虽然许多学者在传播理论的整合方面,做过许多的努力。然而,目前所显现 的情况依然是多样及分化,施拉姆在1984年感慨:传播还没有塑造出一个理论 的主要整合实体。但是,美国传播学者小约翰在1990年代初出版《人类传播理 论》一书中已乐观地指出:由于产生予传播领域本身的理论稳健的增加,与其他 学术领域的理论相比,己具独立性。二、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一)、传{铲研究的基本格局从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知道,传播领域包涵对世界的科学的和人文的观点;传播研究也从此建立了包括演讲学和传播学两大领域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取向分别是:修辞学的“历史――批判的‘文本分析”’、传播学的“媒介――效果的‘传播研究一。它们分别主要开展人际传播研究和大众传播研究。它们分 别拥有NCA和ICA两个学会。美国传播学的这一基本格局在1970年代已经形成。1970年代末,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迅速崛起,并日益挑战美国传统学派的主导地位。整个国际传播学研究由此变得多元、繁荣。这也导致了1980年代关于传播学发展问题的热烈讨论。 1980年代.与此前相比,越来越多的学院和大学没巍传播系。并且,与校园中其他系相比.传播学系注册人数较商。1990年代以来,尽管存在着关于新闻学j大众传播学教育结构、教育目标的诸多争论,但毫无疑义的是,新闻学/大 众传播学教育仍然吸{|着人数不断增长的美国国内学生和留学生。目时在荚因大 约有14力’学生,其中百分之六十为女生.在进行大概450个4年制的新闻学j 大众传播学课程学习;根据“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融会”(’Fhe Association陆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Commtmication,缩写为AE.IMC)所做的年度调查.在1998一1999学年度.估计有35000名学生取得了学士学位.3000名学生l(得了硕士学位另外,大约有1000名学生在学习博士学位瀑程。、”但是.传播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无所不包.这种包容性造成了良我认同的网雄。lt,9【1年代伊始.不少学者就推测.传播领域的发展存在/L个隐忧。1’荚国的传插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qO年代却因经费短缺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j乏系因此被迫取消,缩减、改组和合并,传播学课程处于~一种自卫状态,,传播学的学科诈当性,过去几年在美国大学校园中受到质疑,已从学科系所内部扩散到整个学术界在精简大学系所的压力下,与传播相关的系所是几个经常被拿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播学在职研究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