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丸名字的来历怎么写由来?

位于福建泉州的姑嫂塔是侨乡石獅的重要标志也是休闲、健身、观光的重要去处。2006年它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引来许多游客前来打卡那么,这座福建泉州必打卡的姑嫂塔有什么来历与传说?

   位于福建泉州的姑嫂塔是侨乡石狮的重要标志也是休闲、健身、观光的重要去处。2006年它被列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引来许多游客前来打卡那么,这座福建泉州必打卡的姑嫂塔有什么

  姑嫂塔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历时30年建成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

  姑嫂塔占地325平方米,高21.65米八角五层,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第一层西北面开一拱型石门,二至五层各有两个门洞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环护四周,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二层门額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是姑嫂两人形象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ロ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姑嫂塔成为了海上行船的航标,沉淀着海外侨胞深深的乡愁

  石狮市是闻名遐迩的闽南侨乡,侨眷侨属占石狮市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狮市的旅外华侨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胒西亚、缅甸、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石狮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有着悠久的地缘、血缘关系。祖籍石狮市的台胞有30多万人目前居住在石狮的台湾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姑嫂塔不仅是早期石狮乡民背井离乡、移居他国的见证者也是当今海外赤子回乡参与故園建设,为家乡人民造福的见证者

  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相会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爬上宝盖山垒石登高,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期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一阵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叻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入山崖。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在姑嫂二人垒石登高的地方建起这座“姑嫂塔”。

  许哆人只是在解释“姑嫂塔”一名由来的时候提起这个凄美的故事,而且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古老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是闽南华侨史的┅个缩影

  流传于闽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姑嫂传奇”不同于一般的民间故事,它更是早年侨乡人民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缩影当年,先民们横渡大海开发台湾,移民东南亚莫不以姑嫂塔为导航。当姑嫂塔影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之际即是游子远离故土之时,不覺令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是远航归来当姑嫂塔俊俏的身影依稀可见之时,又曾令多少海外游子悲喜交集热泪盈眶。因此姑嫂塔被海外游子视为故乡“摇篮血迹”的象征,令他们魂牵梦萦挥之不去。

  以上就是坐落于福建泉州的姑嫂塔的来历和传说自古以來,姑嫂塔是全国罕见的与华侨华人及台港澳同胞结下血肉情缘、被视为故乡象征的一座亲情之塔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字的来历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