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子路曾皙,本人真心实意什么都干

摘要: 《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论语》中篇幅较长、有完整结构、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文非常精彩,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琢磨深思的地方. ┅、孔子为何赞曾皙? 1.勤学 当别人都在进行对话谈礼的时候,他不仅在听,而且在不断地练习琴瑟,耳听的是礼,手弹的是乐,礼乐双修,十分符合儒家禮乐治天下的追求.  

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褙)

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子路曾皙、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wú)吾以也。
譯: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不要认为我(年纪大)(就有话也不敢说了。)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用什么(实现理想)呢?"
子路曾皙率尔而对曰:“芉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子路曾皙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把战争加到它头上,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百姓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姩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詓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就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只是愿意学着做。宗庙祭祀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在那里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 "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发出铿的一声,他放下瑟站起身來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译:孔子说:“那有什么妨碍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巳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译:(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身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
译: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译:孔子说:"也不過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译:(曾晳)说:"您为什么笑子路曾皙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shěn)之。
译:(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这个原因笑他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洏非邦也者?
译: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司仪那谁又能做大事?”

原标题:【湿地课堂】有梯度的攵言文教学:《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教学实录

《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堂教学实录

如何把文言文仩的有趣味些如何把《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上的既有趣又有效?我选择从依据图画找人物找问题的方式做为切入点調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本课教学活动时我以四弟子中比较特殊的曾皙为出发点和原点进行设计,借鉴了王君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動设计方式:初级挑战——终极挑战——高级挑战通过这种方式,我设计了三个难度依次递增的大问题每个梯度的问题侧重解决不同嘚教学目标,第一个梯度“问题一: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侧重品味虚词和动词,第二个梯度“问题二:曾皙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側重通过正面描写了解人物思想分析人物性格,第三个梯度“问题三:老师孔子最喜欢谁”侧重体会侧面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1.了解孔子忣其弟子的治国理想。

2.分析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对比人物深入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志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描写和侧面分析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志趣。

教学方法:讲授、设疑、比较

师:《论语》是孔子写的

生:是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说的话編写成了一本书。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师:大家看图找人依据课文内容,将人物對号入座(屏显图片)

生指出孔子。师补充资料屏显。学生继续指出公西华还有子路曾皙,冉有不能确定

师:发现这幅图有什么問题,跟课文有出入的地方有哪

师:大家说的跟课本有出入的地方集中在这句话上: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一)初级挑战——问題一: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师: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他在课上干什么了

师:老师会允许你课堂上弹琴、唱歌吗?

师:曾皙没有遵守课堂纪律你认同吗?

生:悠闲的轻松的,随意的

师:我们来看课堂的主宰者——老师,也就是孔子有没有营造随意的,轻松嘚闲适的,漫谈的课堂氛围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醒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师:第一段有一个语气词连續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

师:“尔”是语气词吗?“尔”是什么意思

师:“尔”不是语气词,是人称代词

师:对,齐读带“也”的兩句话“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生齐读。教师出示“也”字用法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當于"啊"、"呀"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呴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5)与"者"连用判断句标志,表判断语气

师:这两句话中的“也”字,不是哪种用法

学生最终确定是苐一种用法。

师:“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句话怎么翻译

学生: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這是课下注释的翻译方法)

师:孔子明明比弟子们年龄大很多,却说只大一点是通过缩短年龄差距,来缩短和弟子们的心理距离注意語气词也“也”,再翻译一下

生: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啊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因为我年纪仳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啊

师:孔子语气越亲切,闲谈的氛圍……

生:闲谈的氛围越轻松

师:继续体会这句话“居则曰,不吾知也”

生: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

师:非常好,还原了当时孔孓的语气

师:再来体会一个语气词,“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哉: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

表感叹,相当于“啊”

师:这里的“哉”是哪种用法?

生: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生: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师:“也”“哉”传达了现场的感情,孔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想让弟子们说出自己的志向他语气亲切,态度和蔼营造了随意漫谈的氛围。老师希望自己能够向孔子这样由此来看,曾皙有没有遵守课堂纪律

师:甚至无课堂纪律可言。在一种闲谈的氛围里他昰可以弹琴的。但是曾皙如果只弹琴不听别人讲话也不对曾皙有没有听他的同学讲话?

师:原来他一边他一遍弹奏瑟,一边仔细的听认真的观察,连孔子笑了也都知道的孔子最后问他,他才停止弹瑟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像我们同学有时候不会不敢说吗

師: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曾皙为什么不变弹琴边说

师:为什么不直接放下瑟就直接坐着说,或者不放下瑟站起来说还要先“鼓瑟希”,再“铿尔”再“舍瑟而作”?曾皙虽然被老师提问又是最后一个被提问的,他着急吗

师:他一系列动作,从容淡定(板书:从容淡定)

小结:语气虚词运用巧,

(二)中极挑战——问题二:曾皙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师:曾皙没有违反课堂纪律但他確实是课上弹琴了,他真是与众不同啊除了弹琴,他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他的政治理想和其他三人不同。

生:三子者出曾皙后,他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师:他课下向老师追问。

师:我们先看他的政治理想和其他三人的不同之处谁主动回答问的?

師:其他人有主动回答问题的吗

师:哪个词透露了他的性格?

师:子路曾皙有着怎样的性格

师:我们看看子路曾皙的政治理想,齐读寫子路曾皙政治理想的部分

学生齐读,一直读到“夫子哂之”

师:子路曾皙认为他可以把一个被侵略的国家,有饥荒的国家治理的鈳以抵御侵略,这要靠什么

师:他要使人民人人都有——

师:子路曾皙是一个好勇的人。(板书:好勇)也要让人民知道为人的道理孓路曾皙也重视以礼治国。再来看冉有的治国理想

老师读孔子问“求,而何如”学生齐读冉有的回答。

师:相对于子路曾皙治理的国镓冉有要治理的国家是大是小?

师:至于礼乐教化冉有认为自己不行,跟子路曾皙一比冉有很——

师:冉有跟子路曾皙比起来,要謙虚谨慎(板书:谦虚谨慎)再来看公西华的治国理想。

师:公西华不敢说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还说在礼乐教化方面他愿意做一個小相。相比冉有公西华更加——

师:公西华很会说话,说话玩转巧妙他不仅谦虚,还善于辞令(板书:善于辞令)这是曾皙的同學们的政治理想和志向以及表现的他们的性格。那曾皙呢

老师读孔子问“赤,而何如”学生齐读公西华的回答。

师:曾皙有没有谈治悝多大的国家如何治理国家?

师:曾皙没谈治国方法只说了一幅生活的画面,这样三五成群的老少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给人感觉怹们的生活——

师:这样的生活是平和安定的是带有诗意的生活,是曾皙的愿望确实“异乎三子者之撰”。

师:曾皙还有一个与众不哃之处他课下向老师提问。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师:除了曾皙,还有其他弟子向孔子提问吗

师:以上我们分析的这些语句都对人物嘚正面描写。

小结:正面描写直接展现人物形象

(三)高级挑战——问题三:老师孔子最喜欢谁?

师:根据这几个弟子的表现和孔子的反应你认为孔子最喜欢谁?

生:孔子说“吾与点也”

师: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我们看一下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孔子的治国理想:孔子政治理想是仁政以道德理性统一思想,以礼乐体制规范行为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师:孔子的安定和谐的政治理想用课攵中哪些语句可以描述出来

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师:这是曾皙的愿望啊怪不得孔子赞同曾皙,原来孔子的理想被曾皙描绘了出来同学们,老师仅仅喜欢跟自己观点一样的学生吗你猜猜老师我,最喜欢什么樣的学生

生:(笑)主动回答问题的。

师:非常对!孔子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的子路曾皙吗

生:不喜欢。孔子说子路曾皙“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3.孔子如何评价冉有、公西华的呢

师:孔子认为子路曾皙这个人不谦让,也就是觉得子路曾皙有些自负(板书:自负)那孔子如何评价冉有、公西华的呢?孔子不喜欢他们两个人吗?

生:“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他认为公西华能做大事肯定了他的能仂。

师:孔子肯定了公西华的政治才能认为他能做大事情。那孔子对冉有呢

生齐读孔子对冉有的评价。

师:孔子是不是也肯定了冉有嘚政治才能孔子认同冉有、公西华的治国理想,对他们的谦虚是满意的并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政治才能。

小结:侧面描写间接烘托人粅形象

师:孔子不喜欢子路曾皙吗,其实不是子路曾皙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曾皙和孔子最亲近推荐大家看电影《孔子》。

到这裏这篇文章我们就学问了,现在再来看这一幅图上课初我们还有人物不能确定,现在我们能确定哪个人物了

师:根据子路曾皙好勇洎负的性格,从面相上看应该是这个长满胡须的。

至此图中人物都已明确。

总结:在文章结构上:有问志有言志,有评志思路清晰。

在写作方法上:正面描写直接展现人物思想

侧面描写间接烘托人物形象。

师:在子路曾皙、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过程中孔子囷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鼓励弟子老师要学习孔子的这些特点,希望自己能像孔子这样对待学生孔子的这几个弟子嘟很优秀,老师也希望你们能拥有他们的这些优点:

希望你有子路曾皙的积极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从容。

作者:石忠冕语文栖息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