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雾霾治理用了年的雾霾和北京的雾霾一样吗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伦敦与北京:雾霾双城记
  【财新网】(Globalist-Heidi Strebel and Jean-Pierre
Lehmann)“空气启示录”(Airpocalypse)这个词已经相当适用于北京:几乎看不到的天际线,戴口罩的市民,沉默得令人惊异的街道。污染指数一度超过了“危险”级别,达到“指数外”,这显示出了问题的普遍性和危害。
  从许多角度看,北京的故事是工业化主题的一个变种,它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起源。“绿色”工业革命其实并未在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发生。
  尽管做这样的对比有些困难,但21世纪的北京就像是19世纪的伦敦——它们都是其时全球崛起速度最快的工业国家的首都。
责任编辑:王嘉鹏 | 版面编辑:曾佳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财新私房课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致死4000的伦敦烟雾事件和北京雾霾有可比之处吗?
致死4000的伦敦烟雾事件和北京雾霾有可比之处吗?
日09时55分来源:
北京城不见天日的雾霾,让人想起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昨天傍晚,北京城西南部的PM2.5就达到当日浓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这意味着,空气里的颗粒物浓度已接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外媒也曾刊登中国雾霾和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对比的照片,照片里伦敦大雾的朦胧景象和中国城市在污染最严重的的日子里的现代影像有着惊人的相似。
▲日的北京
▲1952年12月的伦敦
那么,伦敦的烟雾事件和北京的雾霾到底有没有可比之处呢?
追问一:当年伦敦的烟雾和如今北京的雾霾一样吗?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CAAC) 主任解洪兴的回答是:伦敦当年的雾霾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黑烟,北京雾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空气污染物。
具体对比情况如下: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冬季大雪、天气异常寒冷
静风、被逆温层笼罩
市民为取暖而使用了大量的煤炭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黑烟等废气
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
以煤炭为燃料的家用供暖燃烧(其排放量是工业排放的两倍)
工业煤炭燃烧
主要污染物日均值:
SO2:3830μg/m3,黑烟:4460μg/m3,
SO2与WHO空气质量标准(20μg/m3)相比超标190倍
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5020μg/m3 )相比超标26倍
▲1952年12月伦敦市政厅区域的黑烟和SO2浓度与1951年12月的平均浓度对比
北京雾霾污染
大气稳定,逆温层无风
大量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排放
由周边区域传输至北京的空气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
机动车排放
主要污染物日均值:
目前无官方数据,但是平均值应该在500μg/m3左右
超过WHO空气质量标准25μg/m3近20倍
超过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5μg/m3近7倍
▲日17时北京的实时空气质量
总而言之,伦敦当时的首要污染物是SO2,而北京雾霾期间首要污染物为PM2.5。对比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的空气质量标准,从污染的程度以及超标倍数上来说,伦敦烟雾事件要比北京的雾霾污染事件要严重许多。
追问二:伦敦的居民后来是否有什么后遗症?二者哪个对人类危害更大?
伦敦烟雾在两周内造成4000人死亡,北京雾霾的主要成分 PM2.5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与慢性疾病。
据统计,在“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之后的两周,伦敦大约有4000人因烟雾污染死亡。有报道指出,在那年整个冬天,伦敦死亡率都要高于正常水平,大约有12000人的死亡都和12月的烟雾事件有关。1954年,给英国带来的年经济损失达到2亿5千万英镑。而在1970年,一个针对空气污染的经济和技术研究项目,将这个数字增加到了4亿英镑。
而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有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是急性与慢性健康效应。急性健康效应体现在高PM2.5暴露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慢性毒性体现在PM2.5可能诱发肺癌、COPD(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也有研究表明对细颗粒物的暴露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
追问三:伦敦如何治理烟雾?
伦敦对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家车,用了50年时间才完成烟雾治理。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此后,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措施整治环境,1954年的“伦敦市法(City of London (Various Powers) Act 1954)”,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发电厂和重工业被迁到郊区。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
80年代后,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等。经过50多年的治理,伦敦终于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城市上空重现蓝天白云。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曾编制《伦敦烟雾治理历程》,希望为中国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雾霾治理措施和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参考。
虽然伦敦1952年的烟雾事件和北京现在的雾霾困境在污染成分和程度上均有差异,但是,两者皆是人类面对的重大污染问题。[锐观察]今日锐评:伦敦雾霾超北京
24小时排行榜
编辑:刘一 触目惊心:60年前雾都伦敦VS雾霾中国竟相似(全文)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触目惊心:60年前雾都伦敦VS雾霾中国竟相似(全文)
原标题:触目惊心:60年前雾都伦敦VS.雾霾中国摘要:几十年前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同样遭到了恶劣污染。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匹兹堡的街灯在白天也必须打开,因为烧煤钢铁厂排出的浓烟导致街道陷入黑暗之中。上世纪60年代,纽约也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网易河北数码频道讯 60年前的伦敦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甚至超过现在的北京。日,伦敦出现严重阴霾天气,烧煤工厂和家用煤炉排放的有毒二氧化硫笼罩在城市上空。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伦敦的能见度只有几英尺,交通陷入混乱,5000多人被毒雾夺去生命,随后的3个月时间里估计共有1.3万人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烟雾事件期间,伦敦的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600微克,直接渗透到建筑物中,剧场演出被迫停止,护士甚至看不到医院走廊的尽头。即使在污染最为严重的时候,中国的PM 2.5也没有达到这一水平。这一悲剧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灾难,同时也是有记录以来最可怕的烟雾事件,促使英国在1956年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几十年前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同样遭到了恶劣污染。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匹兹堡的街灯在白天也必须打开,因为烧煤钢铁厂排出的浓烟导致街道陷入黑暗之中。上世纪60年代,纽约也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1948年10月,拥有1.4万人口的宾州煤矿小镇多诺拉因严重雾霾天气导致20人死亡,另有大约一半居民患病,1963年导致200人死亡,1966年导致168人死亡,促使美国国会成立环保署并通过立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程度虽然无法与当年的伦敦、美国相提并论,但这一问题非常普遍而持久。2010年,中国有12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1981年至2001年,中国主要城市空气中的颗粒数量是1970年前美国的5倍。现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恶化。2009年,哈尔滨空气中的颗粒浓度达到每米101微克,到2013年10月的时候增长了近10倍,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学校、机场和高速路被迫关闭。哈尔滨拥有1000万人口,在空气污染方面可能是与伦敦最为接近的中国城市。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指导原则,暴露在PM 2.5浓度超过每立方米35微克的空气中24小时便十分危险。相比之下,韩国、日本和欧盟的标准更低,但在中国,PM 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0微克时,空气质量也被定为“良”。中国的绝大多数污染由烧煤导致,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数量猛增的机动车。据报道,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对东亚和美国产生影响。中国上空的污染云层一直飘到太平洋上空,影响韩国和日本的空气质量,甚至连美国加州也没有幸免。2013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将采取大规模的防污染措施,包括减少工业中心的烧煤量,力争在5年内让PM 2.5浓度降低10%。然而,即使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仍属于危险水平。美国驻中国领事馆已开始监测污染水平并对外公布,但此举遭到中国环保部的谴责,称违反国际法。左图:日,北京,浓雾之中,一名保安站在景山公园的万寿亭内。右图:1952年,伦敦,一名英国警官佩戴面罩站在路上。左图:1月14日,合肥,沉闷的车头灯穿过雾霾。右图:日,伦敦,雾霾导致交通停滞。上图:1月23日,北京居民乘坐公共汽车穿过雾霾弥漫的街道。下图:日,公共汽车穿过伦敦摄政街上的圣诞节购物者。上图:1月23日,北京,一名男子戴着口罩等公共汽车。下图:日,伦敦,水果货摊上的灯光照亮了皮卡迪利广场上的雾霾。上图:1月23日,北京,一名男子戴着口罩乘坐地铁通勤。下图:日,伦敦,人们为了逃避雾霾造成的交通拥堵,在雾霾遮掩的站台等候地铁。左图:1月29日,大连附近,一辆火车从雾霾中逐渐显现。右图:日,伦敦利物浦街车站,乘客在弥漫的雾霾中查看出发时刻表。左图:10月11日,哈尔滨,一名男子推着自行车上楼梯,楼梯向下隐入了阴暗的雾霾。右图:日,伦敦,黑衣修士桥的行人戴着口罩以防吸入雾霾。左图:10月21日,长春,一名女子走在雾霾的路上,这场雾霾迫停了商业、学校和交通。右图:伦敦,1953年11月,一名女子戴着面罩,在该城致命的大雾之后,雾霾期延续了近一年。左图:10月22日,哈尔滨,行人戴口罩以防吸入有毒雾霾;右图:日,伦敦。上图:6月5日,北京的天际几乎不可见。下图:日,伦敦空气污染的持续性在雾霾中显而易见,问题依然存在。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HEB042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伦敦雾霾事件的北京意义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余寒 日开始,伦敦机场的大批航班取消,马路上几乎没有车,整座城市被烟雾笼罩,大量由煤燃烧产生的黑烟、颗粒物和SO2在伦敦上空累积。直至五天后,一阵强劲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上空的恐怖烟雾。
  根据伦敦市官方统计,在雾灾发生的前一周,伦敦死亡人数为945人;大雾期间,伦敦地区死亡人数激增到2480人,而大雾所造成的慢性死亡人数达8000人。
  自1948年到1962年,伦敦地区发生了多次空气污染事件,其中1952年的烟雾事件影响最为严重,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63年过去,大气污染事件仍在发生,北京雾霾频发,成为全球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日,北京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极差,航班无法起飞及入港,大批经停首都机场的航班延误,当天PM2.5浓度峰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为北京有史以来“雾霾”最严重的一天。同时,环保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公众的空前重视。不过,12月8日,强雾霾再次来袭,北京启动红色预警。
  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经历过类似的大气污染事件?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带着这些问题,公众将目光聚焦到曾经因大气污染而闻名世界的雾都:伦敦。
  1952年伦敦经历的“烟雾事件”,让这座城市在短短两周之内,就有超过4000人因污染而导致死亡。如今的伦敦,经过近六十年的空气污染控制,空气质量有了极大改善。
  根据1954年,比佛委员会(the Beaver Committee) 发布了著名的“比佛报告”,指出家庭供暖的煤炭燃烧是烟尘的最大制造者,若按单位煤炭燃烧所产生的烟尘来计算,家用排放是工业排放的两倍,并且其排放的高度也要比工业低得多。当时伦敦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黑烟及二氧化硫,市民以煤炭为燃料的家用供暖燃烧、工业煤炭燃烧,加上当时被逆温层笼罩的气候条件,导致整座城市被恐怖的烟雾笼罩。
  比佛委员会由英国政府于1953年成立,专门调查伦敦烟雾事件的成因和应对方案。1956年,英国出台了专门针对空气污染的《清洁空气法》,催生了包括清洁空气委员会、环保局在内的管理机构,提出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划定烟尘控制区等具体措施,并通过补贴政策和惩罚措施来改造家用壁炉。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告诉经济观察网,“伦敦是工业革命之前产生的污染,是低端生产方式导致的大颗粒污染物,这种重量比较大,不容易在空中传输很远,会沉降,所以治理主要针对伦敦当地的污染源,就可以控制住烟雾。但我们现在的PM2.5是很细的微粒,不易沉降,能够远距离传输,所以方圆上千公里都是相互影响的,污染源很广泛,所以如果只治理北京市的污染源,并不能够达到明显的改善效果,而需要周边省市联合起来大幅度治理,才可能看到成果。这就比伦敦难多了。”
  夏光表示,“伦敦主要是改变能源结构,放弃使用燃烧煤炭来治理空气,大规模削减落后工业,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利用法规逼迫企业转型。“
  经过二十年治理,英国的煤炭逐渐被石油、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能源取代,完成了能源结构调整的第一步。
  此外,在1953年至2000年期间,英国政府出台了六项重要法律来完善空气治理机制。
  其中,《清洁空气法》在日后的修订中对对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从能源供给方进行管理,要求在烟尘控制区内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出售未经授权的燃料。
  英国加入欧盟之后,英国政府开始在《空气质量标准》中引入欧盟标准,而此时,由煤炭燃烧引发的烟雾污染已不复存在,机动车所造成的污染开始备受关注。英国政府开始通过推广低排放机动车、设定低污染排放区的新标准、收拥堵费等方式采取控制。
  夏光认为,中国需要借鉴伦敦的治理理念,要下决心,改变能源结构的成本是很高的,这就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并通过立法,提高标准,现在中国政府部门对环境问题已经非常重视了,但调整起来还需要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伦敦雾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