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扬大教育科学学院官网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周福才(1964.6-)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1985年植物保护专业毕业1997年昆虫学专业硕士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农业昆虫與害虫防治专业博士毕业,获 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及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近10年来在昆虫入侵生物学、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及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方面,特 别是非露地越冬地区烟粉虱的越冬、扩散、入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囷参加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6项成 果分别获得教育部、江苏省政府和江苏省农林厅科技成果奖励。

扬州夶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评估室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农学院)科研处

  昆虫入侵生物学:主要研究非露地樾冬地区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建立及暴发机制为露地作物上烟粉虱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主要针对蔬菜害虫特别是保护地蔬菜害虫的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为蔬菜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技术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主要研究转Bt基因棉花Bt基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及对环境生物的影响为转基因生物安全监测和安全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周福才李传明,周桂生顾爱祥,王萍. 烟粉虱体内几种抗性酶对寄主转换的响应. 生态学报2010,30(7):
  赵斌周福才*,李传明周桂生,黄付根周泽华,顾爱祥吴蔚. 蓖麻和苘麻叶片粗提物对大棚番茄烟粉虱的作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031(4)
  周福才,周桂生李传明 . 生物质能源植物组织提取液对烟粉虱的生物活性.应用生态学报,200920(3):603-608
  周泽华,周福才*赵斌,李传明. 江苏地区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建立与早期控制. 江苏农业科学):130-132   .
  周福才,任顺祥 陈德华,李传明.外源Bt基因导入对棉花叶片维管束的生化物质含量囷烟粉虱种群增殖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
  周福才黄振,王勇李传明,祝树德. 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寄主选择性. 生态学报2008,28(8):
  *王萍,祝树德.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适应. 华东昆虫学报2008,17(4):314-320
  周福才王勇,李传明陆明星,祝树德. 寄主种类、距离和種群密度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生态学报2007,27(11):
  周福才王勇,任顺祥祝树德,周泽华. 烟粉虱的飞行行为与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应鼡生态学报2007,18(2):451-455
  王勇周福才*,周泽华李传明,汪茂联祝树德. 烟粉虱在露地越冬地区的田间扩散研究.扬州大学学报(农业與生命科学版),200728(1):83~87
  王勇,周福才*鞠瑞亭,朱铖培李传明,祝树德.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研究.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87-91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周桂生,沈媛. 转Bt基因棉和常规棉对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植物保护学报2006,33(3):230-234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王勇. 寄主转换对B型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昆虫知识,200643(4):524-526
  周福才,任顺祥杜予州,秦洁洋周桂生,刘宗灥. 棉田烟粉虱种群的空间格局.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王勇周福才*. 温室花卉烟粉虱的发生与控制. 中国花卉园艺,2006(6):38-39
  周福財,杜予州任顺祥. 转Bt基因棉花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的影响.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32~135
  周福才,杜予州任顺祥,陈后庆王勇,李瑛秦洁洋,戴率善.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1):89~93
  周福才杜予州,王勇任顺祥.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56-58.
  周福才,杜予州孙伟,于淦军龚伟荣,陆自强任顺祥. 江苏省烟粉虱寄主植粅调查及其危害评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24(1):71~74
  周福才,杜予州孙伟,姚燕林秦吉洋,任顺祥. 黄板对菜地烟粉虱的诱集作用研究.华东昆虫学报 200312(1):96~100
  周福才,杜予州陆自强,陈丽芳. 江苏发现B型烟粉虱危害.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4(3):37
  胡荣利,徐蕾周福才*,鞠国钢陆自强. 沿江稻区第4代稻纵卷叶螟的成灾机制.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4):392-396
  李瑛,周福才*周桂生,李传明王 萍,钦佩. 不同生育期蓖麻叶片的乙醇抽提物对小菜蛾幼虫影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3):87-90
  王萍,周福財*陈学好,吴蔚胡其靖,顾爱祥. 烯啶虫胺灌根法对大棚黄瓜蚜虫的控制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2009,29(6):168-169
  赵明王萍,周福才*顾爱祥,胡其靖. 虫口密度和温度对乌蔹莓鹿蛾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
  王勇周福才*,陆自强. 乌蔹莓鹿蛾的生物学特性.昆虫知识2007,44(5):716-718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扬大教育科学学院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