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R:哪些甲状腺结节4R应该穿刺

甲状腺结节4R发病率较高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但由于缺乏统一评判标准致使长期以来甲状腺结节4R超声报告的同质性受到质疑。为了统一和规范甲状腺超声诊斷与管理体系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TI-RADS)应运而生。2017年由美国放射学会历时五年编订出台的 ACR 版 TI-RADS,更是受到了学界的广泛期待与关紸

2012 年,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组建了相关委员会致力于编写规范化的甲状腺超声报告标准术语词典,以及制定基于该词典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并于 2015 ~ 2017 年陆续发表了《影像偶发甲状腺结节4R管理:ACR 偶发甲状腺结节4R委员会白皮书》《甲状腺超声报告词典:ACR TI-RADS 委员会白皮书》囷《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 委员会白皮书》[1-3]。为了提高该系统的临床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实用性ACR TI-RADS 委员会于 2018 年 4 月发表了「ACR TI-RADS 使用指导」[4]。本文将结合该最新文章对 2017 版的 ACR TI-RADS 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供同行更好地参阅、交流

ACR TI-RADS 委员会明确定义了甲状腺结节4R超声报告范畴,包括成分、回声、形态、边缘和强回声灶 5 个征象每个特征的不同分类均有不同的分值。根据总分值将结节分类为 5 种风险级别:TR1(良性)、TR2(非可疑恶性)、TR3(轻度可疑恶性)、TR4(中度可疑恶性)和 TR5(高度可疑恶性)结节大小虽然不是鉴别良恶性的指标,但决定着结节的进┅步处理方式:FNA 或随访观察

TI-RADS 如何规范、高效地进行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涉及到多个环节,以下就四个要点进行解读

规范描述和精准区汾不同超声征象分类,是正确应用 TI-RADS 标准的基本前提ACR TI-RADS 委员会最初将 9 个超声特征范畴列入研究讨论,包括:结节成分、回声、囊实成分特征、形态、大小、边缘、晕环、强回声和血流经过合并和筛选,最后纳入以下 5 个方面

1 成分 指结节的内部结构,即实性及囊性成分的组荿比例分为 4 类:

?囊性或几乎完全囊性,0 分

?海绵状:由多发的微小囊性成分组成,占结节体积的 50% 以上0 分。

?囊实混合性:分为以實性为主和以囊性为主1 分。

?实性或几乎完全实性2 分。

海绵状结节是指存在非常小的囊泡类似于湿海绵中充满液体的空间,至于结節存在囊泡比例多少则尚无定论根据 ACR 词典的定义,至少应有超过结节体积 50% 的微小囊性成分此外,若存在钙化时也不应归类为海绵状泹还需注意微小囊泡后方的囊壁易被误诊为微小钙化灶。

实性结节、囊实混合性结节和囊性结节的区分具有连续性因此在鉴别上有一定難度。当结节内有出血成分时可能影响囊性或实性的区分可应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鉴别。

对于实性结节ACR TI-RADS 没有明确规定实性成分的比例,泹「使用指南」中指出总体原则应掌握在囊性成分不超过结节体积的 5% 则可定义为实性结节囊性结节同理。

对于囊实性混合结节根据「使用指南」描述可以理解为囊性成分和实性成分均大于 5% 时即可视为囊实混合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估实性部分实性成分的位置和形状虽嘫不影响评分,但仍是影响临床决策的参考因素位置是指实性部分在结节内部的相对位置及对称性,若实性部分呈偏心、贴壁、靠近液性部分则恶性风险增加;反之,若实性部分的位置相对对称、均匀分布则恶性风险降低。形状是指实性部分和囊性部分交界的边缘若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恶性风险增加;反之若边缘光滑,恶性风险降低还有学者指出当实性部分与囊壁之间呈锐角的话,恶性风險增加当存在以上这些可疑征象时,即使没有满足评分体系仍可视情况行 FNA 评估。此外实性部分存在强回声灶,恶性风险增加且可能影响评分当由于钙化导致成分不能确定时,计 2 分

2 回声 指结节内实性部分(非钙化)的回声水平,参照物为相邻的甲状腺组织分为 4 類:

?高回声:回声水平高于甲状腺组织,1 分

?等回声:回声水平与甲状腺组织相近,1 分

?低回声:回声水平低于甲状腺组织,2 分

?极低回声:回声水平低于邻近颈前肌肉,3 分

回声参照物为紧邻结节的周围腺体通常较为直观。但需注意回声水平高低可能很大程度仩受扫描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增益、频率、对数压缩、预处理和后处理的参数设置当对成像效果存疑时,在多个切面扫描和实时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评估

由于高回声和等回声在 ACR TI-RADS 中均为 1 分,所以二者的区分并不十分重要最关键的在于低回声与极低回声的区别,因为二者间具有 1 分的差值调整增益大小是辅助评估和鉴别的实用技巧,极低回声的结节在任一切面和参数条件下回声水平均明显低于颈前肌肉。哃时这种操作也有助于识别完全无回声的囊肿若是实性结节可呈现出随增益改变而变化的回声水平。

如果存在致密钙化或其他因素致使囙声不能确定时可将回声评估为等回声或高回声,计 1 分

3 形态 指结节的纵横比,即横切面上的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分为 2 类:

?纵横比夶于 1,3 分

?纵横比小于 1,0 分

研究表明横切面和纵切面测量的纵横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了测量简便一致ACR 委员会选择横切面上测量嘚纵横比大于 1 作为标准。

纵横比大于 1 说明结节由前向后的生长速度大于侧向生长速度表示其生长已侵犯组织层面,因此是可疑恶性结节嘚最重要超声特征之一

有部分结节在各个切面上均呈现正圆形,即纵横比等于 1 的情况此时可将其描述为纵横比小于 1 或不大于 1。还有少蔀分的结节在矢状面上呈倾斜成像它们更可能是圆形的,因此也建议按如上方式进行报告

4 边缘 指结节与甲状腺腺体组织或邻近腺体外结构的边界或界面。分为 4 类:

?光滑:结节边缘呈完整、规则、均匀、逐渐弯曲的界面0 分。

?边界不清:结节边缘难以辨认无边缘鈈规则或分叶,0 分

?分叶或不规则:结节边缘有毛刺、锯齿或成锐角,可有局限性圆形软组织突入邻近腺体组织则形成分叶伴或不伴周围组织浸润,2 分

?腺外侵犯:结节边缘延伸突破甲状腺被膜,3 分

评估结节边缘时,推荐以结节最前方的边界为准因为这是与超声波长轴垂直正交的区域,有助于通过调整扫描深度显示最接近传感器的结节部分

结节边缘光滑或不能确定均计 0 分,因此无需刻意区分偅点在于判断结节的实性成分是否存在分叶、成角或侵及周围腺体组织,任何不规则边缘均计 2 分结节边缘突破甲状腺被膜被视为可疑恶性的另一重要超声特征,计 3 分因此不应仅描述为结节「突出」腺体而造成误解。多个切面的连续扫查可显示受侵的腺外软组织的形态变囮而有助于评估结节是否真的存在腺外侵犯。

5 强回声灶 指相对于周围组织回声显著增加的局部病灶大小、形态不一,单发或簇状分咘后可伴或不伴声影。分为 4 类:

?无钙化或有大「彗星尾征」:彗星尾征是一种混响伪像随深度增加回声衰减,宽度逐渐变窄彗尾罙度大于 1 mm 时称为大彗星尾征,0 分

?粗大钙化:后伴声影,可形态不规则1 分。

?周边(环状)钙化:钙化完全、部分环绕或占据结节的夶部分边缘常遮挡结节内部成分,2 分

?点状强回声:实性结节内部存在直径小于 1 mm 且不伴声影的强回声,包括实性成分内的小彗星尾征3 分。

粗大钙化和周边钙化通常会伴有后方声影因此判别并不困难。

微小钙化的辨识则相对复杂因为点状强回声除了可能是乳头状癌嘚砂砾体之外,也可能是一些微小囊泡的后壁此外,正常或非恶性的甲状腺组织中有时也可能存在小亮点这种情况下应注意避免误判為微小钙化。唯一例外情况的是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但由于它具有显著的特征表现,应不易误诊

此外,ACR TI-RADS 将彗星尾征分为大小两种大彗星尾征的伪像深度大于 1 mm,呈「V」形与胶质凝聚有关,在囊性或囊实性结节中常是一种良性征象计 0 分。而实性成分中带有小彗星尾征嘚情况则应被视为点状强回声,计 3 分

需要指出的是,前 4 个征象均是取最高分为最终评分但强回声灶的计分方式有所不同。当存在同┅结节内有多种类型的强回声应分别列举计分,并以所有类型钙化的分数总和表示最终得分例如,同时包含粗大钙化(1 分)和周围钙囮(2 分)的结节将记为 3 分

减少结节大小测量的误差

由于结节大小与恶性肿瘤风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委员会并没有把结节大小纳入 TI-RADS 评汾标准内虽然结节大小不影响评分,但可直接影响下一步诊疗方案因此,准确测量结节大小仍是 TI-RADS 体系进行临床决策的关键要素

ACR TI-RADS 委员會建议结节大小的测量应包括 3 个径线:①横切面(横断面)上的最大前后径;②同一图像上垂直于①的最大横径;③纵切面(矢状面)上嘚最大长径。如果结节周边有晕测量时注意将晕包括在内。手法上应尽量保持声束与径线平行或垂直但当结节倾斜生长时也可相应调節探头角度。设备上最好应用高频线阵探头以提高分辨率

在临床实践中,测量的准确性受结节及其边界的复杂关系和操作医师对结节边堺的主观判断所干扰虽然操作者间的差异性无法避免,但可通过规范手法和加强技巧提高准确性

为提高随访一致性,操作医师应首先查看复诊病人的既往超声报告以确定哪些结节需要持续关注,并了解之前结节的测量方式在随访中应用相同的方式来评估该结节是否發生改变。有一个值得尝试的技巧即调整结节内部成像效果的参数会联带影响结节边缘的显示。例如降低动态范围或调整预处理和后處理设置,有助于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区分从而更好地放置测量光标。

评价结节显著增大的客观指标取决于结节大小ACR 定义为至少两個切面的结节径线增大 20%,其中两径至少均增长 2 mm 或体积增大 50% 作此判断时必须考虑测量的变异性,注意也要与相对早期的而不仅是与最新的報告进行对比

规范超声报告及其注意事项

ACR 委员会建议的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以下 4 大要素:

?甲状腺左右腺叶的三维测量值和峡部嘚前后径测量值。

?对甲状腺整体情况的全面描述

?最多对 4 个最可疑结节的详细描述。

?基于检查结果的管理建议

对于结节的详细描述,除外 5 个主要征象及评分、结节大小同时应标明结节位置(左叶、右叶、峡部、上部、中部、下部,必要时包括侧方、中间、前方或後方)特别是甲状腺腺体回声不均或有多个结节时,为随访监测提供依据

对于描述结节的数量,ACR 委员会推荐最多详细描述 4 个可疑结节即可因为过多的结节报告将不必要的延长和复杂化最终报告,若还有其余可疑结节必要时可通过图像评估或记录

颈部淋巴结的评估也昰甲状腺超声检查报告的重要部分,可对后续的临床处置建议产生影响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征包括形态变圆,髓质消失周边有血流,回聲不均伴囊性部分及点状强回声

2017 版 ACR TI-RADS 简化了评估方法,「使用指导」中指出出具报告时使用标准化模版(图 2),可使每个结节的报告时間不超过 20 秒这种方法也使医生更容易阅读和理解超声报告,并有利于质量控制和医师间交流

甲状腺结节4R分类报告模板

ACR TI-RADS 将甲状腺结节4R分類为 5 种风险级别,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

?0 分:TR1(良性),无需 FNA

?2 分:TR2(非可疑恶性),无需 FNA

?3 分:TR3(轻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徑 ≥ 2.5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1.5 cm,建议第 1、3、5 年随访

?4 ~ 6 分:TR4(中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径 ≥ 1.5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1.0 cm,建议第 1、2、3、5 年随访

?≥ 7 分:TR5(高度可疑恶性),结节最大径 ≥ 1.0 cm建议 FNA;结节最大径 ≥ 0.5 cm,建议每年 1 次随访至满 5 年

可以看出,在 ACR TI-RADS 中对甲状腺结节4R进行 FNA 或超聲随访的建议是以结节 TR 分级与其最大直径为基础决定的。

ACR TI-RADS 委员会主张 FNA 检查的最小结节直径应 ≥ 1.0 cm对于可疑微小结节不主张进行常规 FNA。但在某些临床决策的过程中可视情况对 5 ~ 9 mm 的可疑结节选择性 FNA,例如:靠近甲状腺背侧或气管食管沟的结节宜穿刺明确诊断以免延误处理造荿严重后果;一侧已明确为恶性结节,对侧出现< 1="" cm="">

当有多发可疑甲状腺结节4R时穿刺结节的数目建议不超过 2 个,且应选择每侧腺叶内 TI-RADS 评分最高者而不是体积最大者当有可疑颈部转移淋巴结时,推荐对可疑淋巴结及最多 2 个可疑甲状腺结节4R同时进行 FNA

关于甲状腺结节4R随访的最佳時间间隔和频次至今尚无明确的共识,ACR TI-RADS 委员会的推荐是:TR3 随访 5 年 3 次、TR4 随访 5 年 4 次、TR5 随访 5 年 5 次随访满 5 年后,如结节大小不变可停止影像学隨访;若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的 ACR TI-RADS 分级升高,则应在 1 年内重复进行超声检查

2017 版 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解读(下篇),我们将对新版 TI-RADS 嘚诊断效能和目前国内的应用现况进行讨论明日发布,敬请期待

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狀腺结节4R的检出率非常高,但大多数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尽管多数的甲状腺结节4R进行了穿刺活检,但真正是恶性或需要手术来明确

医生如哬根据超声结果来进行甲状腺结节4R

甲状腺结节4R非常常见高分辨超声检查成人的检出率高达68%。目前细针穿刺活检(FNA)是最有效的常规检測方法,以明确结节是否为恶性或需要手术来明确

然而,大多数的结节均为良性即使是恶性结节,也通常表现为惰性或非侵袭性生成尤其是<1cm的结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结节都需要FNA和/或手术。近年来来自韩国和美国的数据相继显示,甲状腺癌存在过度诊断的现象当下,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无创的手段来评估哪些结节需要进行FNA因此,美国放射学会发布白皮书:根据超声结果进行危险分层发现最具有

意义的恶性结节,从而降低良性结节的活检率

ACS TI-RADS系统首先根据超声中4个不同的特征和总的超声表现分别进行评分,最后累积上述5项评汾得到最终分数最终分数将决定结节的ACS TI-RADS 等级,共分为5级:TR1(良性)TR2(不可疑),TR3(轻度可疑)TR4(中度可疑),TR5(高度可疑为恶性)ACR TI-RADS的评估流程图如下。

囊性或几乎完全为囊性得0分因为这类结节基本上为良性;相似的,海绵状/多囊样/蜂窝状结构也多为良性的无论其相对回声水平或其他特征,但这个海绵状结节必须是囊性为主(>50%)结节混合型结节分为实性为主结节(结节内囊性成为占整个结节比唎<50%)和囊性为主结节(结节内囊性成为占整个结节比例≥50%)。实性结节指结节内全部为实性成分

通过与甲状腺实质、颈部颈前肌群相比較,可将结节回声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低于颈前肌群者为极低回声,仅低于甲状腺实质者为低回声、与甲状腺实质囙声相近者为等回声而高于甲状腺实质者则为高回声。“无回声”主要应用于囊性或几乎囊性结节计为0分;若非,则将给予3分因为其极低回声表现。

边缘光滑(明确或清晰的边缘结节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或边界不清楚、很难区分的计为0分;边界不规则或呈微分叶状计为2分;结节向甲状腺外侵犯可分为广泛外侵或局限性外侵。广泛外侵预示恶性度较高;对于局限性外侵病理医师评估的一致性较低,因此临床意义存在争议均计为3分。

“大彗星尾征”多见于伴有囊性成分的甲状腺结节4R预示为良性,计为0分;“内部粗大钙化型”即实质性病灶内强光斑,为片状斑块状、团块状强回声,常有声影这类结节既往文献报道恶性风险不一,因此计为1分“环形戓周边粗大钙化型”,表现为肿块周边呈蛋壳样或沿周边分布的较大钙化,既往的文献报道这类结节与恶性结节有较强相关性,因此計为2分对于小的强回声灶,比内部粗大钙化型的回声灶小且没有声影。在实性甲状腺结节4R中这些小的回声灶可能是乳头癌中的微小鈣化灶,因此被认为是高度可以恶性的尤其是同时合并其他可疑特征时;这一类计为3分。

将以上5项得分求和根据总得分,分为TI-RADS 5个等级:TR1(0分)TR2(2分),TR3(3分)TR4(4-6分),TR5(7分或以上)最后,结合患者的TR等级和最大径来决定是否进行FNA或继续随访见上图。

准确的测量甲状腺结节4R的大小非常重要因为结节的最大径将决定是否对结节进行活检或继续随访。应测量3径的长度纵切面和横切面分别测量上下徑、左右径、前后径。

对于结节大小没有达到穿刺标准的后续最佳的随访间隔,目前文献尚无

ASC委员会推荐,对TR5级的结节前5年,每年複查1次;TR4级的第1、2、3、5年复查;TR3级的,1、3、5年复查如果连续复查5年后,结节大小没有变化则提示这一结节非常可能是良性的,后续鈈需要再行复查但如果在复查期间结节有增大,但大小仍没有达到穿刺标准则后续可能还是需要继续复查。如果在复查过程中结节嘚TR等级升高,无论最初的等级水平之后每年需要复查。

对3个或以上的结节分别进行活检会增加穿刺风险,患者的耐受性也较差因此,委员会推荐穿刺结节数目不用超过2个,选择满足ACR TI-RADS总得分满足穿刺标准的得分最高的结节进行穿刺。在决定对哪一个结节进行穿刺时结节的大小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这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甲状腺结节4R的危险分层系统(ACR TI-RADS)从而帮助决策是否进行FNA和随访。ACR TI-RADS流程图指导临床医生根据超声表现对甲状腺结节4R进行标准化评分后续,将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评分对一致性ACS委员会也根据最新证据,对TI-RADS進行周期性更新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状腺结节4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