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南京大学 理解马克思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o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等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287298.htm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观过程观内在依据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和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等三个方面。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为一个目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活动、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第一,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正是在劳动中人的类存在才得以体现,人的本质才得以反映,人才成其为人。人通过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本身,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由此可知,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第二,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的能力的支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1]。因此,劳动“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2]。这里所指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和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生产技术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和驾驭社会关系的能力,又包括开拓和创新的能力;既包括德能,即思想觉悟与道德修养的能力,又包括审美的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其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的其他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劳动从来就是社会的劳动,因而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3],个人的全面性,就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4]。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第四,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表现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的发展程度。自觉能动性是个性的根本特征。创造性则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其实质是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第五,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没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发展,而不是部分阶级、阶层和个人的片面发展,更不是某一个体或社会集团的特殊嗜好的畸型扩张和繁衍。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表述未来社会时提出的一个目标,而且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形态的划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过不同标准。按社会劳动交换方式的不同,他把人类社会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社会形态)的划分相一致,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将人的发展具体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6]   在第一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时期,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经济阶段或前资本主义阶段,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毫无自由可言,个人与群体浑然一体,人们的生产活动同求知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其它活动表现为一种天然的融洽,所以个人又表现出一种“原始的丰富”。但是,这一阶段却开始了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发展,同时经过长期的劳动积累起了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使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脑力劳动者在精神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智力因素。在第二阶段,即人对物的依赖关系时期,也即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阶段或资本主义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自由竞争和平等交换成为天然合理的事情,这就把人从对他人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与人的智力因素的提高。尽管形成了“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财富和金钱成了人们追求的唯一对象,工人成为工资的奴隶,资本家成为资本的奴隶,但正是在这一阶段,由于对物的依赖和崇拜,才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使社会的物质极大地丰富起来,也培养和造就了人的民主平等意识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从而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积累了物质财富和动力,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自然经济阶段和商品经济阶段虽然都没有能实现人的发展,但却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和积累了物质的、精神的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可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为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必不可少的阶段。第三阶段,即人类社会的产品经济阶段,也即人的全面发展阶段或共产主义阶段,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可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      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有其内在的依据: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体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的要求,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客观要求。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类将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马克思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绘:“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着消失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7]显然,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8]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性,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大工业生产,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大工业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为大工业在本质上是一种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高度分工的社会化大生产,这客观上要求劳动者成为具有多方面的技能、承担各方面的职能的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9]“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10]。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将是大工业亦即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要求。列宁进一步补充说:“随着大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作一切工作的人。”然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使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渗透着阶级的私利,具有经济的片面的性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私有制将最终被它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化大生产形式所抛弃,而被代之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观,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观和内在依据观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重大课题,而且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注释:   [1]《马克思主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杜中文第一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5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36页,人民出版杜中文第一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18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8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8]《资本论》第1卷,第64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9][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483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第一版。      责任编辑张荣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教育学论述题:概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要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育学论述题:概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要点。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中大网校知道问答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智育与体育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正确答案:D 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你可能需要的课程
你可能需要的图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